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2024-10-04

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精选14篇)

1.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一

1.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2.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3.梦想聚团队,团队铸梦想,激情快乐人。

4.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

5.真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

6.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众志成城飞越颠峰。

7.合作是团队繁荣的根本。

8.融合配合协作协调互补

9.狼一样的团队:狼群的默契配合,是它们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0.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11.创新为要,合作有道。企业走向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

12.团队合作的基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13.培育合作员工创造合作团队。

14.狼族团队: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它是一个团队集体的力量,智慧的凝聚将把这种质量推向无限。

15.管理提高效率团队书写辉煌。

16.团队:合作信任奉献互补沟通。

17.真诚合作共创辉煌。

18.展现自我,不断创新;奋力拼搏,勇创佳绩

19.挑战无数,团结齐心,不断进步

20.团结拼搏,高效创收

21.好,很好,非常好

22.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创新管理,勇当先锋

23.团队:合作 信赖 贡献 互补 沟通。

24.梦想聚团队,团队铸梦想,激情快乐人。

25.讲团结,发扬团队精神;重科技,以科技促发展;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26.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

27.全心全意传递祝福,尽职尽责开拓创新。

28.和谐创新、开拓市场、团结拼搏、共创未来。

2.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二

积极树立生成意识

在复杂性理论中,“偶然”因素对生命组织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微小的事件会被放大和发展,从而改变整个事件的结局,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蝴蝶效应”。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偶发的事件或现象,我们不能因为遵循和寻求教育规律而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作为课堂教学复杂性的表现。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教育不可能总是以我们期待的教育效果而发生,其间的无序、偶然事件,往往更能说明教学的真实图景,更能体现教学的重要意义和魅力。这样,教师就要有一种生成意识,保持一定强度或紧张状态以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随即”,抓住机遇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教材呈现了十二生肖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上面的图改成一幅环形图,组织学生讨论: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大年龄的人和你是同一属相?

讨论过程中,有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您的属相是什么?”

教师灵机一动:“老师比今年属狗的同学大11岁,谁能知道老师的属相究竟是什么?”

没想到的是,只有很少的几个学生认为教师属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属猪,并争论不休。

认为属猪的学生跑上前来指着屏幕上的属相图说:“12减11等于1,从属相狗往后数1个,不是属猪吗?”

“不对,不对!”认为属鸡的学生也跑上前来指着屏幕上的属相图说:“应该从属相狗往这边(逆时针)数1个,应该属鸡。”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问题出在哪儿?”

“我觉得大家数的方向不一样,一个是这样数的(顺时针方向),另一个是这样数的(逆时针方向)。”一个学生边比画边说。

“那到底该按什么方向数来确定老师的属相呢?”一石又激千层浪。教师抛出的问题再一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大家的想法渐渐趋于一致:因为老师比属狗的人岁数大,自然是先出生的,所以应该按逆时针方向数,如果是推算后出生的人的属相,那就要按顺时针方向数。

树立多元意识

复杂性本身是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其强调的是多元共生的辩证法。教育现象是复杂的、丰富的,教育对象是鲜活的、生动的,教育事实和问题永远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课堂教学本身是多元共存的,因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信念——把握事件的多面性,从多元视角来关照教育世界和学生的成长。

一次,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乘法估算”一课, 在检索资料时, 他看到了一份“生活中的估算”教案, 其中有一个例题是: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8元8角的芒果4千克, 摊主向她要37元2角钱,问摊主多要了多少钱?华老师想:“摊主多要了钱?”, 这不是在贬损摊主吗?人, 应该相互尊重的!摊主大多是外地来京打工的, 都市人不仅要尊重, 还得深深地感谢他们。如果改成“摊主少要了钱, 那么妈妈会怎么做呢?”这不是还可折射出妈妈心地的善良、品德的诚实?因此, 华老师最终把题目设计成了: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8元3角的芒果4千克, 摊主向她要了31元2角钱。这样由“多要了钱”改为“少要了钱”, 避免了一次无意间的感情伤害, 但同样培育了学生估算的意识,一样地教给了学生估算的策略。可见, “多要了钱”,只会有一种解释;“少要了钱”,却存在着多种可能,使学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对话互动, 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好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首都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文娣在教学“同位角、对顶角、内错角”时,让学生从自己的姓名中去找,看能找到几对同位角、对顶角和内错角,结果班里的孙二宁不乐意了,因为从他的姓和名中找不到任何一对角,于是就向老师提出要改姓姥姥的姓———“黄”的要求,因为“黄”中同位角、对顶角和内错角多。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课堂中充满了共同成长的温馨味道。

树立开放意识

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组织系统,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作为教师,一方面,不要固守自己的领域,形成习惯性的防卫心理。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苏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时,任课教师课前已将教材《分一分》中的蔬菜、水果图复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剪下,涂上相应的颜色。教学时,学生摆出这些图片,教师启发:“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先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生1:西红柿、樱桃、苹果、红萝卜、草莓分在一起,它们都是红色的;白菜、黄瓜、豆角、辣椒分在一起,它们是绿色的;葡萄单放,因为它是紫色的。

师:噢!你是按颜色分的。

(有很多学生急不可待要发言)

生2:樱桃、葡萄是酸的分在一起,西红柿、苹果是甜的放在一起,辣椒、红萝卜是辣的分在一起,……放在一起。

生3:(不等老师同意就站起来)***说错了!萝卜做熟了吃,不辣!

生2:(反驳)萝卜生吃,辣!

生4:把圆的,西红柿……分在一起;……不圆的放在一起。

师:你是按照形状分的。

生5:樱桃、葡萄长在树上的分在一起;其余的分在一起。

生6:……水果分在一起;……蔬菜分在一起。

……

该案例中,学生参与主动、积极、热情高,思维活跃,原因固然很多,但开放的教学方式仍是其最重要的因素,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手,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提供机会充分地自主探索。

树立反思意识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但是临场的机智并非瞬间迸发,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累积形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自我反思,对于自身教学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反思,我们看问题就会有新的视角和新的理解;通过反思,会减少我们行为中的盲目和冲动,增强我们行为中的正确性和目的性;通过反思,会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获取教育的最本真意义。反思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包括反思他人的教学:

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启发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的学生猜与半径有关,有的猜与直径有关。可有一个学生说,圆的周长与半径和直径都有关,所以我想把半径和直径加起来,再来研究与周长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完全没有想到,只好说:“你的想法挺独特的,不过我们就不在这里研究了。”笔者认为,课堂上出现了预设之外的问题,不如把这个“球”暂时传给学生,借这个时机,教师进行“冷思考”。现在课改的误区是“学生无错论”,只要是学生的想法与众不同,教师就不能去纠正那些明显的偏颇,否则就是没有重视主体性。这就如同给人指路,难道你要指给人那条最远最绕脚的路吗?所以评价这个学生的想法,不能简单的用“独特”一词概括,而应更加客观公正。

3.体现团队凝聚力的口号 篇三

1、耳膜中巨声浮动,窗棂上伫立不动的三色彩光。凝聚成这个令她挚爱的男子。

2、挫折可以把人置之于死地,也可以把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3、往日的伤痛如沙砾,时光磨洗、凝聚成心底的一粒珍珠。

4、每一粒葡萄会酿成美酒,就像我们的分分秒秒凝聚为回忆的美丽。

5、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6、用时光凝视人心,用食物填补空虚,用文字凝聚记忆,用音乐感染灵魂。

7、我认为腾讯的成功,首先就是技术、产品和用户感这个要非常强。第二,团队稳健、股东架构稳健很重要。

8、单个人的自恋在其他人眼里是一件羞耻的事,但集体、团队和种族的自恋就反而是一种荣誉了。

9、每一次微小的尝试都凝聚着力量,汇集在某一处便成为你勇敢的源泉。

10、当绳子在夸耀自己的力量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凝聚在身上的每一根细线。

11、为他人辩护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自信、团队精神以及亲和力。

12、搅拌机,善于把分散折颗粒,凝聚成牢固的整体,机声隆隆,高奏着团结进行曲。

13、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

14、明白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提高忠诚度,凝聚力,与企业实现共赢

15、只有认清自己的情况下,才能让自己有所提升。才能让团队更加和谐。

16、有时候团队的力量不可小觑,但是团队合作同时也存在的很多小问题。

17、作为知识分子,不应该也不会排斥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但他在团队里,是有一个“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人。

18、以身作则,成为团队的动力源!每个管理者必须是团队的发动机,否则就不要当领导!

19、它们,是七大神刃,也是凝聚着冰、火、风、土、空间、光明、黑暗七种元素的魔法杖,最重要的,它们都是我的菜刀。

20、平庸目标导致平庸团队,平庸团队导致平庸业绩,平庸业绩导致平庸企业,而这一切,都来平庸的思维和平庸的管理!

21、这世上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团队合作,但也有些事情一个人就够了,多几个嚷嚷和呻吟的人反而拖后腿。

22、做不了领头之人便做出谋之人,做一个缺你不可之人。这就是团队精神

23、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假想敌”来激起自己内部的凝聚力。

24、詹妮弗托腮叹息道:“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下午流汗道:“是你无敌吗?这是团队的力量!”

25、在一个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中,我们是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的。于是,我们只好选择失望。

26、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27、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28、不必去追寻结果,因为每个人的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死亡。

29、今时此痛,早已徜徉在眼角之上,凝聚在双眸之中。

30、有的人经常妥协,只是在积聚力量,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决不动摇。

31、别低头,因为地上没有黄金只有石头。

32、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33、信息公开与共享,是维持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34、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35、所有的暧昧凝聚了在一起,所有的猜疑导致了分离

36、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37、今时此痛,早已徜徉在眼角之上,凝聚在双眸之中。

38、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39、往日的伤痛如沙砾,时光磨洗、凝聚成心底的一粒珍珠。

40、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这一刻了。

41、不必去追寻结果,因为每个人的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死亡。

42、为他人辩护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自信、团队精神以及亲和力。

43、挫折可以把人置之于死地,也可以把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44、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45、梦想就在前方逆境中去仰望,只要我们凝聚力量,绝望变希望。

46、要确保团队稳定,就不能让任何一名成员感觉自己是无用之人。

47、每一粒葡萄会酿成美酒,就像我们的.分分秒秒凝聚为回忆的美丽。

48、不可能同时注重大局观与细节,没有完美的人,但是团队可以做到。

49、有的人经常妥协,只是在积聚力量,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决不动摇。

50、只有认清自己的情况下,才能让自己有所提升。才能让团队更加和谐。

51、有时候团队的力量不可小觑,但是团队合作同时也存在的很多小问题。

52、“战争的本质是人,无论用任何方式,利益、情感总是最容易凝聚的。”

53、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假想敌”来激起自己内部的凝聚力。

54、当绳子在夸耀自己的力量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凝聚在身上的每一根细线。

55、用时光凝视人心,用食物填补空虚,用文字凝聚记忆,用音乐感染灵魂。

56、眼泪和汗水的化学成分一样,但前者给你带来同情,后者给你带来荣耀。

57、为什么一生中的过眼烟云不能凝聚在一起,下一场淋漓尽致的倾盆大雨呢?

58、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59、耳膜中巨声浮动,窗棂上伫立不动的三色彩光。凝聚成这个令她挚爱的男子。

60、是否大海也会流泪,海水的苦涩是不是悲伤的凝聚。像是天空的清澈,偶尔也会有雨

61、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

62、以身作则,成为团队的动力源!每个管理者必须是团队的发动机,否则就不要当领导!

63、幸福从不让你一直持有它。人们能够选择的只有凝聚它在时的温暖,麻木它消失的不安。

64、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65、因为没有温暖的感情将这一切有机地凝聚起来,所以这房子就像一条废弃的街道那么凄凉。

66、如果你在创业途中,妄图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请认真思考,这个团队的问题是头还是尾。

67、眼泪不是懦弱的表现,那是凝聚我对你的思念。每当它划过我的脸,那意味着爱你又多一天。

68、单个人的自恋在其他人眼里是一件羞耻的事,但集体、团队和种族的自恋就反而是一种荣誉了。

69、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70、透明,就会获得信任感,增强凝聚力,或者给大家揭弊、纠错的机会,从而防微杜渐,净化组织。

71、一个团队必须拥有纪律,才可能强大,而一个自身自律姓极差的人,是很难让他的团队拥有纪律的。

72、在一个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中,我们是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的。于是,我们只好选择失望。

73、我们所见到的星辰,都凝聚着过去的时间,他们穿越了遥远的时光,默默的看着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74、詹妮弗托腮叹息道:“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下午流汗道:“是你无敌吗?这是团队的力量!”

75、如果自己的来生可以选择,有得选择的话。我希望我来生是一粒尘沙。沙不怕风吹,在某天定会凝聚。

76、打开春日的窗户,天还是昨天的天,风声却与昨日不同。信步窗下,将禁锢的思绪凝聚成种子,播在尘土

77、这世上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团队合作,但也有些事情一个人就够了,多几个嚷嚷和呻吟的人反而拖后腿。

78、你坐在这个位置上,权力并非上天赐予,你的每一分收入、每一份荣耀都是你的团队拼命帮你整出来的。

79、一个优秀的班级体应该是充满集体凝聚力的,所有集体成员感到有归属感的,从中能寻求到力量感的组织。

80、我认为腾讯的成功,首先就是技术、产品和用户感这个要非常强。第二,团队稳健、股东架构稳健很重要。

81、作为知识分子,不应该也不会排斥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但他在团队里,是有一个“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人。

82、平庸目标导致平庸团队,平庸团队导致平庸业绩,平庸业绩导致平庸企业,而这一切,都来平庸的思维和平庸的管理!

83、它们,是七大神刃,也是凝聚着冰、火、风、土、空间、光明、黑暗七种元素的魔法杖,最重要的,它们都是我的菜刀。

4.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体现 篇四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一、品词析句,分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词语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无限情态尽在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美,继而使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模拟现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江潮的电视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三、感情朗读,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例如:朗读《草原》一文,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及表演歌舞、摔跤,是草原人特有的传统美。学生可以闭目遐想,自己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原”的景象。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通过模仿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听者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董存瑞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董存瑞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又如《田忌赛马》,故事简单,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同样的马给不同人物运用对比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做人哲理。因此,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美。

五、启发想象,再现情境,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

5.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 篇五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8、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1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6、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6.创新意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体现 篇六

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创设情景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响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只要灵活运用,一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空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本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途径,在想象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实施联想,大胆的幻想,激发学生无限的创新能力。以下是本人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想象力所运用到的:

1. 自赏音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一起去欣赏时,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欣赏者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的理解。因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开头的引子,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吹出恬静而优美的旋律,有的学生认为描绘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夏天的原野上鲜花盛开、小桥流水、蝴蝶飞舞,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想象。这样的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新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接下来的欣赏中更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

2. 为乐曲添标题。

为乐曲添标题所展开的想象更广阔,更无拘无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的多样性。如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不告知学生音乐标题,请学生自由欣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想象,然后为乐曲添上标题。学生们随着音乐很快进入“角色”,于是《悲伤曲》《谋生曲》《贫穷》等名字诞生了。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有特色,即使有的不够贴切,但他们敢于想象,并且充分展开了想象,这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不再畏惧欣赏作品,激发了他们探索音乐的兴趣。

二、激发鼓励,培养乐感

新课标提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创新教育就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丝路驼铃》时,先以欣赏《玛依拉》这一课为例。在学生不知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乐曲,听后老师提问:“听了这段乐曲,你觉得是属于哪个民族的?”学生纷纷讨论,气氛热烈。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衔接前后内容,学生确定是属于哈萨克族。教师启发:“你们认为它表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学生很快联想到了节日或是婚礼上,一位哈萨克族姑娘在放声歌唱,接着老师可以播放音乐片段、图像来为学生解惑。通过画面学生会看到歌曲中的主奏乐器冬不拉,这时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介绍关于冬不拉的美丽传说和音色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哈萨克族音乐风格与汉族音乐风格不同的地方,通过节奏、旋律、音色、调式、速度、力度、表演形式上的不同来深入了解整个单元即新疆歌曲的特点。最后,让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新疆舞蹈———晃头移颈、拍掌弹指等基本动作,最后激励学生随着音乐边听边舞。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三、探索发现,培养创新

这些比喻既贴切又生动,学生再碰到这些音乐记号和节奏不会时,自然会想起自己想象并得到的发现,想起自己创造的词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自己创造词语,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学生在发现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学研究与管理.2008.

[2]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10.

7.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七

增强财政意识是财政工作解放思想的根本体现

财政工作一直是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理更是工作成绩的是佳表现,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现结合本职工作,就财政工作如何围绕全市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谈点体会。

一、从

历代盛世出现财政危机的教训,来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市的财政状况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权力,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字面理解,财政的“财”是财产、财物、理财的意思;“政”是政府、政治、行政的意思,财政是“财”与“政”的有机结合,是用国家的政治权力来进行的理财活动。

1、关于汉、唐、明、清的财政危机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分配活动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固、平衡和强大。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明、清四个强盛时期都出现过程度不同的财政危机,而且都与财政支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汉从汉高祖起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到汉武帝接位前后,经济繁荣、财政雄厚。史书记载,“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但后来由于支出规模过大,很快出现财政危机。元朔五年(前124年)“藏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元狩三年(前120年),财政日益匮乏,山东又发生特大水灾,西汉政府的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唐代前期,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举世闻名,百余年间,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个盛世。开元天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是唐代财政收入最高时期,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有的殷富。财政收入的丰厚,导致支出规模日渐扩大,财政危机接踵而来,至天宝末年,“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明代从明太祖开始,经过“百年之治”,经济发展,财政增长。洪武时期至正统年间,财政收入每年稳定在243万两,长期保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状况。但随着支出的增长,财政入不敷出,迨成化时,国家历年积蓄用之俱尽,弘历十五年(1502年),国家财政“一岁所入俱不足供一岁所出”。

清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直到乾隆末年,长达一个世纪,史称“康乾盛世”。但康熙末年由于财政支出过大,国家财政陷入了“库帑亏绌,日不暇给”的危机之中。康熙全盛时期库存白银达3000万两,到康熙去世时只剩下800万两。

上述情况说明,盛世财政最容易使支出扩张,导致财政危机的发生。支出规模的大小,管理的好坏与财政危机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做好财政工作很值得借鉴,越是盛世,收入丰厚,越要注意合理支出。

2、当前我市的财政状况

一直以来,我市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财政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九五”、“十五”时期,我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收入年均增长达16.7,今年一季度,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更是达到了45,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二、增强各级的财政意识是做好财政工作,实现市乡财政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确立“财政活动是政府活动主要方面”的意识,将财政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财政、财政无财不政。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政治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亚当·史密在《国富论》中称财政为“庶政之母”。宋代的苏辙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我国封建时代的当政者就十分重视财政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政改革等,都把财政改革作为一个主要内容。古代盛世的财政危机导致朝代的更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雄厚的财政实力和正确的财政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地区的繁荣无不靠雄厚的财政支撑。财政作为一种状态,它显示了一级政府可支配的社会总商品的多寡,财政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贫富的晴雨表,这数字、那数字,财政收入才是硬数字。财政作为社会商品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具有配备资源的职能、收入分配的职能、经济监督的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增长的职能。所以做好财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主要工作。财政工作做不好、财政状况不佳,不仅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简单再生产的维持;不仅制约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公务活动的开展;不仅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还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所以,抓不好财政的政府是人民不满意的政府;不懂财政,不抓财政的领导也不能算称职的领导。

二是确立公共财政的意识,积极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中央领导曾指出:“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

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都要学习财税知识、熟悉财政政策、财政法规和财政业务,牢固树立为人民当家理财的思想,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水平。不管是从领导的要求看,还是从财政对经济发展、地方繁荣的保证和促进作

用考虑,单从作为财政供给者的公务员自身素质看,关心财政、积极支持财政工作,我们人人有责。所以作为“财政工作是部门的事、政府的事”,“我们不管钱,只管用钱”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三是确立财政法制意识,规范财政管理。社会主义财政除以国家权力为依托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外,还以所有权为依托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行为是一级政权机构的行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意味着这一行为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以“所有权为依托”,并不意味着财政的软化,因这个“所有权”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具有“指令性”的“硬度”,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财政改革的方针是实行政、企分开,财政要退出面向市场的竞争性领域。实施财政对这一部分的间接调控,由国有控股公司去直接调控。年度财政收入和分配都经过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其法定性、强制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财政收入来讲,必须取之有据、取之有度,就是依法治税,依法治收,应征不漏;就财政支出而言,也必须用之有规,用之有度,按计划,经批准。近年来,我市少数企业偷税漏税、少数部门乱收费,对财政小贷和以财政提供担保进行的贷款等无偿占用,“誓死不还”,以及乱支滥用,软化支出预算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财政法制意识不强的表现,必须切实加以纠正。

四是确立财政效益意识,坚持勤俭节约。任何一种财政安排都会产生一定的效应,财政的严肃性、可靠性是建立在财政的有效性基础之上的。财政的钱要用在刀口上,用在关键处,不该用的钱,坚决不用,不能报销的坚决不报,“会哭的孩子要多给奶”、“公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与此相悖的。江总书记在去年部省级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些地方和基层党政机关机构膨胀,人员严重超编,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些人违反党和国家的政策,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塞进党政机关,都来吃“财政饭”,结果使当地绝大部分财政资金用在了人头费上,不仅造成财政入不敷出,坐吃山空,而且导致歪风邪气屡禁不止。古人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是说,从事生产的人要多,财政供养的人要少,谋划生产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财富才会富足。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监督、稽查,坚持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后审计,实行跟踪问效,严肃查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上的违规违纪行为。

五是确立“纳税人至上”的意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搞好服务。作为各级机关和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并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其收益是通过财政从纳税人那里“再分配”过来的,说白了,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得为纳税人服务。在公共财政理论中,“税收是人们为享用公共产品和劳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纳税人已经付出了代价,作为劳动交换,在国家公务员岗位上就必须为他们享用“公共产品”提供劳务和服务,这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纳税人、为基层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优化收入结构,培植税源经济,努力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市财政上的“两个比重偏低”和“三个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除了增强各级财政意识外,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条:

一是调整经济工作的思路。要根本改变只要数字不要效益的思想,上项目、搞投入要以效益为中心,以是否创造税收为取舍依据。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第三产业,在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时,要把握创造税收这个导向。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不断提高经济因素在财政中的贡献份额,降低非经济因素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以此来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二是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比重大,成为税收的主体,而这些企业形成地方税收的比重小;也有主观原因——在组织收入力度上不够平衡,国税有发票,征管相对容易到位,地税税种多、税源分散,易出现漏征的问题,多年积累,势必使得劣势更劣。因此,必须从征收、稽查、清欠方面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根本解决有税不收、有税难收、有税难清的问题,坚决杜绝新欠的发生。

三是掯实增收节支的措施。要改变当前我市的财政状况,从根本上说要开源,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就眼前而言,必须开源与节流并举,重抓节流的措施。首先要硬化预算约束,不打赤字预算,不超预算支出。其次要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范围,财政要尽快退出竞争性领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保的必须保证,不该保的量力而行。再次要大力压缩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汽车燃修费、出国出差费、办公费,确保既定的节支目标实现,缓解财政支出的压力。

8.激励团队精神的口号 篇八

1.心中有梦要讨动,全力以赴向前冲

2.春光乍现,拜访争先,客户服务,情义无限

3.用心专业,身先神显,季度达标,奋再向前

4.招后买马,有风来仪,人员倍增,士气倍增

5.从业有缘,借福感恩,坚定信念;行销一生

6.恭喜发财多拜访,全员破零开好张

7.服务回访辞旧岁,全力举绩贺新春

8.双脚踏出亿万金,推销要拼才会赢

9.心中有梦不认命,全员实动一条心

10.人人心中有目标,失败成功我都要

11.旅游是奖励,大家来争取,你能我也能,万元抢先机

12.红五月里拜访忙,业绩过半心不慌

13.新单又签并肩上,业绩倍增创辉煌

14.全员实动,本周破零加大拜访,业绩攀新

15.追求卓越,挑战自我全力以赴,目标达成

16.全员实动,八周破零加大拜访,业绩攀新

17.稳定市场,重在回访精心打理,休养生息

18.长期经营,积累客户充分准备,伺机而行

19.稳定市场,重在回访精心打理,休养生息

20.长期经营,积累客户充分准备,伺机而行

21.把握真人性洞悉真人心成就真人生。

22.做事先做人,销售先销己,挣钱先夺心。

23.心态要祥和,销售传福音,服务献爱心,

24.吃得苦中苦,受得气中气,方为人上人。

25.争气不生气,行动先心动,助人实助己。

26.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

27.创意是金钱,策划显业绩,思考才致富。

28.知道是知识,做到才智慧,多做少多说。

29.积极激励我,多劳多收获,汗水育成果。

30.梦想聚团队,团队铸梦想,激情快乐人。

31.敬业是成功的.基石

32.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追求卓越,迈向顶峰

33.重塑自我,再创辉煌

34.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

35.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36.成功是我的志向,卓越是我的追求

37.一起梦想,一起成长,一起等待雨后的阳光

38.爱心是成功的前提,信心是成功的希望

39.决心是成功的力量,耐心是成功的保障

40.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共创辉煌

41.用疑惑的目光远望,路是越来越狭窄

42.用果敢的脚步丈量,路是越走越宽阔

43.我付出最大的努力,我承受最多的磨砺

44.我定树最高的目标,我实现最美好的梦想

45.大度能容容天容地与己其所不容

46.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47.不可容忍体面的放弃

48.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49.可以海阔天空的想,但必须脚踏实地做

9.新闻采编要体现受众意识 篇九

1 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 新闻采编要体现受众的需求

首先要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 不同

无需再去做比喻。故事性原本不强的事件, 便无需再去设悬念。其次是指修辞不能比例过高。新闻毕竟以反映事实为主, 尤其是电视新闻, 解说词中的修辞也会使与之相配合的画面受到影响, 过多地运用必然会阻碍事件本身的流畅表达。因此, 修辞可以选择性地在信息较为枯燥、画面匮乏或单一、新闻兴趣点不足时使用, 不必要出现在新闻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3 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修辞水平

3.1知己知彼, 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

修辞, 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横向来看, 修辞的种类多达六十余种, 每一种修辞方式又有各自的特点、功能和适用情境。纵向来看, 修辞同电视新闻的结合有着独特的方式, 不仅要适应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还需要与画面相配合。因此,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 首先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在工作实践中运用修辞, 了解自身对修辞的把握程度如何, 逐渐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其次, 需要根据所积累的具体案例寻找理论支撑, 把握特定修辞方法的特征、应用障类型的新闻节目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 比如就民生新闻和深度财经分析这两类新闻来看, 它们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 常规收看民生新闻的是普通市民占多数, 他们对新闻的内容上要求比较广泛, 家长里短的、新奇的、服务的, 他们都有一定的兴趣, 而类似深度财经分析一类节目的受众群体, 相比民生新闻而言, 基本受教育水平会高一些, 他们收看这类新闻不是图热闹, 而会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及时、准确、更加专业。因此, 编辑记者们应加强对不同类

碍、解决方案及疑难问题等方面, 为进一步实践做好准备。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交替进行, 最终达到知己知彼, 实现游刃有余地驾驭修辞。

3.2深入群众, 汲取丰富的修辞技巧

语言, 来自生活。语言运用的技巧, 也需要记者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去寻找。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 因善于在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 其文学作品的也逐渐形成了琅琅上口、生动传神的风格特点。由此可见, 对于以口语化表达为特点的电视新闻而言, 从生活中汲取修辞技巧, 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 而且还能直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3.3做好积累, 建立自己的修辞档案

无论是工作实践、理论学习还是从群众中汲取的营养, 所有工作得以有效的前提是积累。在工作中, 记者应该注意将有价值的案例、学问记录下来, 建立自己的修辞档案, 做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修辞之于电视新闻创作, 绝不仅仅是简型的新闻节目所针对的受众的了解, 事前评估他们对新闻稿件内容的兴趣点, 从而让新闻满足他们的爱好和期望。

接下来就需要在新闻播出后了解受众对节目的反馈, 从受众的反馈信息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新闻采编的角度和手法, 改进工作, 提高节目质量。

2从新闻报道的表达技巧来看, 新闻采编要达到通俗易懂、普遍传播的要求

2.1时政新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语言

传媒工作总是离不开时政类新闻,

单的几个比喻、几处疑问、几组对比, 每一处修辞都可能提供启发, 不仅指修辞手法的应用, 还在于修辞素材的积淀。

近年来, 媒体的市场化运作使内容逐渐摆脱严肃刻板, 追求生动活泼;网络媒体的崛起使新闻表达形式百花齐放;人们面临的信息选择增多, 进而对信息的显著性和趣味性要求更高。种种迹象表明, 尽管修辞手法仅是优化电视新闻表达的方式之一, 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 势必更广泛地运用到电视新闻领域,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其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加以探讨、把握, 并最终努力创造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魏书常.修辞在电视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

[2]齐立元.试论修辞手法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 2010 (7) .

[3]王晴川.浅谈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问题.新闻爱好者, 2012 (9)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通辽028100)

这类新闻受其本身形式或者内容的影响, 一般在可看性上会打折扣, 但是宣传工作需要我们将时政新闻传播给大众, 因此如何让时政新闻被大众所关注和喜爱, 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的要求。

其实时政新闻并不都是死板的, 不少新闻是有看点有内容的, 这就需要记者编辑们从会议材料中、从与会者的发言中去发现新闻点, 找到受众感兴趣的、他们欲知未知的内容, 让时政新闻不再空泛。有些会议和时政新闻涉及到一些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政策的出台, 提炼主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提升时政新闻的民生视角, 换一种表达形式, 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加生动。

此外, 时政新闻的死板还体现在它的语言上。各种文件和会议材料条条款款太多, 用语比较生硬, 还夹杂着不少行业专用术语, 受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经常看到“两个抓手”、“五个关键”之类的提法, 也接触过“B2C”“CPI”等专业术语, 如果将这些内容硬生生的搬进新闻里, 很容易让受众感到不知所云。因此, 在时政新闻的语言表述上, 需要采编人员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使用受众能够理解的词汇来表达, 言之有物, 充实新闻的内容, 真正做到传道、解惑。

2.2科技新闻要有通俗的解释

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经常会涉及科技类消息, 科技新闻的报道在使用科技术语时要特别慎重, 也许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的地方只是只言片语, 但这只言片语听不懂却会影响受众对整条新闻的理解, 甚至对整档新闻节目兴趣索然。因此, 采编科技类新闻报道时, 对于专业性强的话语要加以必要的改写, 使之深入浅出, 老少咸宜。在采访相关专业人士时也要注意, 提醒他们使用通俗的解释, 并尽量少说专业术语, 让受众也能听明白。还要注意的是, 采编人员把自己理解后准备写进稿子的改写语言, 也应在定稿前再联系相关专家进行核实, 确认这种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以免发生错误。

3 从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来看, 在受众中要起到明确方向、科学引导的作用

新闻媒体作为从事宣传工作的机构, 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新闻报道, 在思想认识、经济发展、文化舆论等方面, 对受众进行正确的指引。首先, 我们要从大局出发, 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广大群众提出的各个层面的要求, 将群众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发展的需求上, 形成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统一, 齐心协力共促发展。同时, 我们还要了解广大受众群体在各个方面的需求, 及时提供科学的引导。

这一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些年, 诸如“某养猪大户年收入二十万”“大白菜价格飞涨, 抵上肉价钱”“土豆滞销、菜农犯愁”之类的报道大量出现在媒体上, 这类报道对指导农民养殖生产还是有一些作用的。但少数农民少量种植会卖高价获大利, 如果大家一窝蜂地跟风, 供应量大了, 农产品价格自然就会下跌, 如果出现滞销, 可能会给农户造成亏本、负债。同样的, 产品的滞销也会形成生产量减少的状况, 难免在一段时间之后, 又造成供不应求。

因此在这类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纯粹对现象的报道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对市场、对受众的引导作用, 不仅仅是展现出目前的状况, 还要从气候、原材料、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形成现状的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市场走向进行科学的预估, 并警示价格波动的风险, 从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 形成供需平衡, 实现种养殖户和购买群体的双赢。

这两年, “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反映了百姓对于普通食材价格飞涨的无奈, 此时我们的新闻报道, 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展示, 更需要采编人员深入实地, 调查现状的成因, 一来向受众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价格飞涨, 为受众解惑, 二来调查是否有人为炒作、囤集居奇的情况, 通报政府出台了哪些对策, 还可以为受众解气。这样的新闻报道, 才是受众最需要、也是最喜闻乐见的。

要实现对受众的科学引导, 首先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素养, 形成大局观, 有长远的眼光和自己的见解。

前几年有媒体报道了“南果北种成功”的新闻, 说的是辽南地区的温室里种出了柑橘、大棚里结出了木瓜, 这些作为观光农业的项目或许有一定价值, 但是像新闻里说的, 将来吃柑橘、木瓜等水果就不用从南方运来了, 可以实现自产自足, 这样的报道就失实了。在交通发达的现代, 显然从南方运来的南果比本地用大棚生产的要便宜得多。这样的新闻, 就是由于采编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

科学发展观提倡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理所当然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 许多新闻工作者对经济工作并不真正了解, 对一些经济问题把握不准, 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比如早年间, 有些地方将河流、塘堰出租, 从事家禽、水产养殖业, 有媒体把它当做利用空闲资源增收致富的新手段进行了报道。但是几年后, 由于水体受到饲料、禽类粪便等的污染, 水质下降, 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损失。由此看来, 农民有急功近利的地方, 媒体也有顾此失彼的地方, 不恰当地进行了“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宣传, 这都是缺乏长远眼光的后果。

同样是利用自然资源, 在山林放牧畜禽增收, 重庆近年来采取的林下经济的方式明显的更加科学。一方面种树, 保持水土并且采果贩卖, 一方面养殖, 山林跑鸡, 啄食虫害绿色生态。因此, 在进行这类新闻宣传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 向受众传达采取这样的方式的意义, 在受众群体中形成科学的认识, 引导他们从大局出发, 从长远出发, 自觉摒弃涸泽而渔的手段, 用科学的方式增收致富, 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正确指引作用。

综上所述, 受众意识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始终, 新闻报道是从群众来, 又要到群众中去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需要时刻牢记受众的需求, 不断提高自身新闻素养, 做出能为百姓喜爱的节目。

10.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十

2、加强培训,改变员工风貌和工作氛围,提升执行力

3、胸怀仁德有关爱心,恪守诚信有责任心,保持谦虚有求知心,追求卓越有事业心。

4、观念不变向后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5、管理者要不断修炼自己,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6、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7、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集体的执行力。

8、通过提高部属时间管理能力,提高部属执行力

9、技巧提升,业绩攀升,持之以恒,业绩骄人

10、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11、执行力不佳要厘清是没有执行还是无法执行

12、企业在我心中,职责在我脑中,创造在我手中。

13、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

14、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15、流程繁琐是执行力不佳的要因之一

16、人人讲效率,事事讲成本,处处讲效益,时时讲安全。

17、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

18、治企以人为本,立身以德为本,服务以成为本。

19、一丝不苟抓质量,精工细作为客户。

11.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十一

意识形态的作用力与影响力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都有渗透, 而翻译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组成部分, 同意识形态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作品的翻译绝非文字间的简单转换, 而是通过双方文化体系的碰撞与遭遇寻求一致的组织语言, 是为了特定目的的达成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文的操控。或者说, 翻译时一种操控文化、改写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赞助人、诗学和意识形态是主要的翻译影响因素, 翻译之所以不能完全展现原文作品的原貌, 就在于这三个影响因素至始至终的操控。第一, 意识形态包括指令人们行动的信仰、习俗和形式, 是一种体系化的观念, 其对社会应是何种状态进行解释;第二, 赞助人可以是个人势力, 也可以是官方机构、大众传媒、社会阶级等, 主要对作品的出版、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等进行控制;第三, 诗学一方面是指文学人物、文学主题、文化环境和文学象征, 另一方面是指“社会角色范畴中的文学”。这其中, 意识形态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规定了诗学和赞助人的样式, 就行一只无形的手, 在无形中操控者翻译文本的传播和生成。

二、老舍的翻译思想:译者意识形态操纵下的风格追求

1 . 跨文化体验对译者意识形态的潜在影响。我们都知道, 老舍先生具有很高的中文造诣, 其实他的英语水平也很出色, 这同他的两次国外生活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他在英国和美国度过了十余年的时光, 对于一个当时贫穷落后国家的青年来说, 那时候到西方国家, 就像从夜晚步入了白昼一般, 这些现代文明对他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译者是不同文明融合和碰撞的产物, 是一种文化综合体。在陌生文化的笼罩中, 老舍进行了艰苦的探究,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取舍, 老舍形成了自身独特文学心理, 他学会了以“中立者”的立场从新审视我国的古老文化, 统一辩证的进行自身文化心理构建, 打开了自身的文化反观视域, 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感受着西方先进国家的现实生活。

2.老舍翻译背后的风格追求。老舍尽管翻译过不少的作品, 但是他也仅在极少数的译作中明确阐述过他的翻译思想。他认为能够原文自有风格的译者才是做好的译者, 每个作家都有自身的特点, 有的追求通俗、有的追求豪放、有的力求简练、有的爱用短句, 当翻译者对原文形成清醒认识后, 就要尽可能的下工夫, 保持原文的相关特点。文学作品的巧妙之处不在于其讲了什么, 而在于其是如何讲的, 既然老舍认为翻译应尽可能的保持原文风格, 那么什么是原文风格呢?其实“贯一为风, 习用为格”的合体就是风格。

三、意识形态对《苹果树》翻译的操控

老舍之所以会翻译《苹果树》, 一方面是由于他比较认同萧伯纳的主题思想, 想要对其思想进行传达;另一方面是想让国人了解那时国外文化和文学中的鲜为人知的东西。老舍先生具有非常独到和独特的文化眼光, 他认为当时的人们应该不断拓展自身的思想范围, 要对世界上最真最美的文学进行一定的接触, 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全人类思想涉及的国人。同时, 他还认为尽管国人拥有非常古老的文化传统, 但是也需要不断同国外进行文化交流, 用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虚的学习国外文化。由此可见, 老舍对《苹果树》的翻译是多么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化意思形态是同文化价值具有紧密联系的态度和观念, 是一种对翻译具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分支。

萧伯纳在《苹果树》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戏剧语言对老舍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 因为这考验他的翻译技巧和语言文字功底, 但是老舍在保留欧式句式的情况下竟然非常出色的完成了, 翻译的非常灵活。老舍对欧式色彩的刻意保留可以在其翻译句式上看出。比如, 在倒装句的运用上。在我国语言结构中, 倒装句是不常运用的, 其属于语法术语的范畴。中国人的语法习惯是正句在后, 偏句在前, 但是老舍在《苹果树》的翻译中对倒装的运用却非常的具有特色, 特别是在让步关系从句和因果关系从句中倒装运用。

老舍的翻译尽管具有非常明显的欧式色彩, 但老舍对原文句式的直译也是深思熟虑后才进行的, 其在文中的翻译句式很多都是先进行结果陈述, 后进行原因阐明的, 据以用来表达说话者对反驳对方言论的迫切之情, 在对方进行怀疑时, 在呈现事实的本来面目, 这样一来, 就会产生和“压轴戏”一样的翻译效果, 让读者在猜测和疑虑中读出事情的原有面目, 具有很强的讽刺和警醒意味。

结语:在上世纪中叶的中国, 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文学翻译与国内文学一样表现出“人物为主题服务, 事件反映主题, 主题证明政治”的状况。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老舍将译文作为手段, 对资产阶级民主进行批判, 以赞扬无产阶级的民主。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取到译本的选择, 均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表现, 但是他的优势在于其将东西方语言和文化互为参照, 互相选择, 在译本效果和译文阅读群体上进行意识形态构建。充分揭露了翻译的实质, 那就是:翻译是一个极具意识形态的传介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涛.一个费边主义者的中国之旅——萧伯纳在1956年的中国[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2 (01) .

12.教师团队精神的励志口号 篇十二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3.学习是素质的修炼,读书是知识的积累。

4.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已。

5.知识是一种欢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

6.合理安排时候,等于节约时间。

7.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浪费时间的人。

8.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10.谦受益,满招损。

11.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12.上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13.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4.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13.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十三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前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5、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6、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7、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拼搏。

8、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源于健康。

9、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10、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

11、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12、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13、健康的体魄,永恒的追求。

14、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

15、缔造阳光校园,促进和谐发展。

16、年轻健儿显身手,时代骄子竞风流。

17、强身健体,快乐友谊。

18、谱写生命之歌,弘杨运动精神。

19、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20、体育陪我行,快乐伴一生。

21、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22、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23、发扬体育精神,展示青春风采。

24、强身健体,终身幸福。

25、我健康,我快乐;健康快乐一起来。

26、挥毫运动狂热,展现体育风貌。

27、阳光体育,健康人生。

28、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从我做起。

29、展示健美,较量智慧,践行规范,锻炼体能。

30、地到尽头天为界,竞技场上我为峰。

31、我运动,我阳光。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

32、阳光,运动,快乐,健康。

33、挑战运动极限,演绎健美人学。

34、继承奥运精神,勇夺体育之星。

35、猛虎出山,锐不可当。

36、阳光体育人人参与,幸福健康人人享有。

14.体现团队精神意识的口号 篇十四

在这个故事中, 女主人公最初听从父亲的命令, 嫁给了父亲指定的男人, 后来她离婚了。她主动放弃了富翁太太的地位, 自己出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丈夫。最后她找到了烧炭的小五郎当丈夫, 俩人一起努力致富。后来前夫来找她, 在她的手下当佣人。不久, 其丈夫死后, 成为妻子的守护神,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灶神。

本文即以《烧炭富翁》为例, 通过对其情节的介绍, 分析其内涵, 重点在于剖析这个传说故事中体现的女性自主的行为意识和包容性特征。

一、宿命论和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首先, 宿命论为这个故事体现的文化特征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在故事的开头交代, 尼拉 (龙官) 神出现, 说女子有一升盐的命, 男子有一根竹的命。木雕问说, “一升盐的命是不是太贵了?”尼拉神说“不会, 这个女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命。”说完就走了。盐在古代意味着财富, 竹在此指命运单薄。“这个女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命”, 可见故事首先给她了一个保障, 即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得到富贵。这与北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出走之后前途未卜的结局设置形成对比。女子出走后, 并不是像娜拉那样盲目, 而是在米仓神的指引下, 去找叫烧炭五郎的男子, 最终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故事到这里之后按照欧洲传统神话应该已经完成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但是又多出了一个“收留前夫”的故事, 这在欧洲童话或者传说故事中非常少见。显然, 这个故事借用神灵让女子完成从初婚——出走——再婚——挽留前夫的一系列设置, 来体现日本社会文化中的女性包容性特征。相比, 易卜生着重在给人们提出深深的疑问。娜拉出走之后, 她没有得到神灵的指引, 在茫然无措的现实面前, 娜拉面对的无非是沉沦或者重返丈夫身边,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已婚女子的身份让她很难找到新的归宿, 更不可能想烧炭富翁中的女子一样和前夫共同生活了。因此, 正是宿命论, 让神灵出现并帮助《烧炭富翁》中的女子实现了这个故事暗含的民族愿望。

其次, 女性意识的觉醒。女子初婚的时候是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前夫结婚的, 可以说她是非常被动接受安排。但是, 在遭到前夫的无理行为之后, 她虽然受到了米仓神的引导, 但是出走和嫁给烧炭五郎却是她自己的决定。尽管她后来求婚的烧炭五郎因为自身身份低微, 一再拒绝她, 但她还是坚持选择他, 这体现了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及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行动。这与娜拉反对父权, 重视自我的毅然决定出走是相类似的。她们都是看到丈夫不讲理的本性, 才毅然决定离开。所不同的是, 前者还具有挖掘男子本性的智慧。她嫁给烧炭五郎之后, 五郎并不知道金子的价值, 经妻子指点之后才知“小石头”可以买米, 可见, 她具有能够看出隐藏价值的能力。这个安排, 让两个同是自主走出失败婚姻的女子的命运截然不同。可见, 女性自主意识产生之后,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结果。

综上可知, 《烧炭富翁》当中女子正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从觉醒到发觉财富, 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这个故事的圆满结尾也是对这个女子独立自主意识的肯定和赞扬。

二、女性包容性

能容忍前夫和自己一同生活, 并供奉给他食物, 这本身就表现了女性极大的包容性。这一做法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母权制色彩。4世纪以前, 日本采取母权制的社会制度, 采取“妻问婚”的婚姻状态。4世纪以后, 母权制衰落, 产生了父权制。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以后, 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父权制进一步发展, 但是“妻问婚”仍然保留。13世纪初期, 随着武士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升, 开始流行“嫁入婚”, 但是普及到民间已经是14世纪以后了。即使如此, 母权制仍然有所残余。因此, 家族制度体现了女性的包容性特征, 这个故事正是体现了日本社会所具有的追求完整性特征。即, “完整性就是摈除去顶和丑恶之后所实现的。相对而言, 整体性就是包容缺点和接纳丑恶之后所实现的。所谓的父权意识就是以完整性为奋斗目标, 彻底摈除那些被视为缺点和丑恶的东西。而女性意识则包容一切, 追求整体性, 同时接纳完整性……所以它必须容忍内部的矛盾。”2。女子断然离婚之后, 并没有像欧洲许多故事里所讲的那样决绝, 她还保持着适当的温和, 所以之后会和她前夫继续有联系。这种虽完全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决定之后, 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忍耐的女性形象, 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女性形象。在日本这个“男要胸襟, 女要娇柔”的社会里, 女子具有这样的胸襟实属少见。也再次凸显了这个故事中所包含的女性包容性的文化心理。

这与在父权制背景下的欧洲文学作品迥然不同。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既然最终觉醒, 她就不可能回到前夫身边, 重新禁锢在原有的生活当中, 混沌地过上无生趣的贵妇生活。但是, 作为促使她爱情觉醒的渥伦斯基最终也冷落了她。那么, 安娜回到前夫卡列宁或者渥伦斯基中的任何一个, 都意味着对另外一方的背叛。因此, 从作者所生存的父权背景下以及作者本人作为男性的自私性出发, 安娜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死亡。

由此可见, 从东西方文化背景比较的角度来看, 日本社会文化中的包容性便体现的更加鲜明。这与日本的母权性社会特征息息相关。反之, 烧炭富翁中的女子的做法也正体现了这一民族文化特征。

三、结语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 民间故事往往能够超越时代与文化的差异, 是具有共同性的存在。《烧炭富翁》作为一个日本传说故事, 和欧洲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特征也非常类似。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通过自身从结婚——离婚——再婚的毅然抉择, 诠释了一个独立自主女性的光辉形象。同时, 本故事通过此女子对前夫的宽容收留, 体现了日本民族性格中的包容性特征。

注释

1[日]柳田国男 (著) 连湘 (译) 《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 第2页

2[日]河合隼雄 (著) 范作申 (译)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 第4页

永乐宫壁画中的道家思想

顾新欣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 道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从创作的主导思想来看, 强调心灵与事物的和谐统一。道的本质思想就是要超越这些表面的现象, 看到内在的涵义, 描绘物注重原来的“真”。即, 在掌握了高超的“画技”之后, 画出“自然之美”的韵味, 这才是道家所追求的“道”。

关键词:永乐宫;道家思想;宗教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内, 为元代建造的道教道观。是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 现存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元代建筑。每座大殿内都有令人赞叹的精美壁画, 其规模庞大, 笔法精湛, 色彩艳丽, 被誉为世界罕见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中以三清殿的《朝元图》最为精美, 记述了众多天神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 朝拜元始天尊的盛况。画面气势雄伟, 男女老幼形态各异, 衣冠服饰也各有不同。仅就壁画本身而言, 无不体现了道家的哲学观点。

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 道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从创作的主导思想来看, 强调心灵与事物的和谐统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 (《庄子·天道》)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庄子·养生主》) “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嵇康) 将人的主观意识从实际出发, 超越客观的事物的束缚, 净化内心世界达到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更进一步, 以其诗人之慧眼, 发为形上学睿见, 巧运神思, 将那窒息碍人之数理时空, 点化之, 成为画家之艺术空间, 作为精神纵横驰骋、灵性自由翱翔之空灵领域, 再将道之妙用, 倾注其中, 使一已之灵魂, 昂首云天, 飘然高举, 至于寥一处, 以契合真宰。一言以蔽之。庄子之形上学, 将道投射到无穷之时空范畴, 使其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成为精神生命只极谐。”

《朝元图》中描绘的是众仙朝元的场景, 二百多位神仙神情各异, 有的在相互交谈,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倾听, 通过各自的肢体语言打破众多人物排列在一起的僵硬。文官、武将、力士、玉女等虽然神情、形态、服饰不同, 但人物的气质洒脱, 巧妙地将各种不同人物统一、和谐地融入到一起。在这里看似独立的各个人物却由某种原因而排列在同一画面之内。从整体看场面浩大, 气势不凡, 并无杂乱之感, 体现道的“自然”, 有序的人物排列通过神情、形态的“自然”张显人物个性, 经画者的精心安排, 打破一切束缚, 返回到率真、和谐的“美”这一道家思想。

细品《朝元图》会让我们感到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们, 忘记自我, 忘记一切, 完完全全地融入其中, 这种力量让我们得到释放, 回归到原本最自然的状态。“圣人之静也, 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其心者, 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 平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 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镜也。” (《庄子·天道》) “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也者, 心斋也。” (《庄子集释》) 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神态各有不同, 虽然寥寥几笔但刻画相当到位, 从画者的用笔可见其心。用体现主观思想意识的简练的线条——“实”表现画中人物“简淡”“天真”的气质——“虚”, 再由画中主体与观众形成共鸣, 升华到净化超脱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的心灵——“韵”, 形成以“实”写“虚”, “虚”中生“韵”的道家美学观点。

纵观宗教画的发展, 以唐代吴道子的人物作品被奉为道教壁画的范本, 被后人视为不可超越的典范。苏东坡有云:“诗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韩退之, 书至于颜鲁公, 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 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 如以灯取影, 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 横斜平直, 各相乘除, 得自然之术, 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所谓游刃余地, 运斤成风, 盖古今一人而已”。 (《苏轼文集》卷七十) 可见, 吴道子的画作被推崇到了怎样一个高度。而《朝元图》正是继承了吴道子人物各具特色, 形象生动, 线条流畅, 运笔细腻的唐代风格, 将元代壁画推向中国宗教画的顶峰。

中国古代绘画的语言在于线, “中国画用线的不同描法又与形象的不同质感、量感、运动感、虚实感相关。”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用笔十分讲究, 对下笔的轻重、走向都有独到的理解。例如云鬓、胡须的画法, 从皮肤开始, 用笔轻且尖, 随着毛发的舒展, 笔锋逐渐开始变粗、变黑, 到了毛发的末梢, 又变细、变淡, 和真人的胡须一模一样。从整体来看, 云鬓、胡须走势转折贴切人物的形体结构, 用笔流畅、有力, 看似简单的线条之中富于变化, 把对事物的理解融入笔尖, 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就象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 虚实变化也恰倒好处。在虚与实的对比中无拘无束地创造出对美的感悟, “夫理有至极, 内外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弘内, 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 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郭象《庄子注》) 也就是说:“无心以顺有, 游外以弘内, 不是以“我”的意志去设立外部自然, 而是以主体自我的虚怀去化入于生命本体、自然之美、造化之工。到此一步, 已是可以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 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 在现实世界中, 遵循自然法则, 发现自然之美并升华, 这才是道的本质。也许看到的事物并不完美, 甚至是丑陋、残缺的, 但它们都是有生命力的。道的本质思想就是要超越这些表面的现象, 看到内在的涵义, 描绘物注重原来的“真”。即, 在掌握了高超的“画技”之后, 画出“自然之美”的韵味, 这才是道家所追求的“道”。

总而言之,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从画面的尺寸, 人物的数量以及艺术表现力, 是其它朝代的宗教画所不能达到的。它的美学语言与哲学思想在经历了七百多年之后仍然散发出美丽的光彩, 充分展现了中国画的神韵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2]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顾新欣, 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工作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现任中级工艺美术师。

摘要:《烧炭富翁》是日本的一个古老的传说, 它反映了强烈的日本女性自我意识, 这在受中国男权社会制度影响下的日本能广泛流传和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烧炭富翁》中的女主人公从听从父亲安排走入婚姻的“被动”到“主动”离开丈夫, 再到“主动”积极地嫁给烧炭男子, 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过程中, 她秉持了女性自主的婚姻观, 并最终收留前夫, 这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的女性包容性特征。

关键词:烧炭富翁,传说,婚姻,女性意识,包容

参考文献

[1][日]柳田国男 (著) 连湘 (译) 《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 第2页

[2][日]河合隼雄 (著) 范作申 (译)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 第4页

[1]高群逸枝[M]《日本婚姻史》至文堂, 1990

[2]韩立红著.[M]《日本文化概论》 (第二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3]关敬吾编.连湘译[M]《日本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上一篇: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下一篇:江西高考语文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