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败

2024-08-24

当前反腐败(精选8篇)

1.当前反腐败 篇一

对当前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摘 要

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人类的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在习总书记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笔者就当前我国腐败的原因、特征、形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反腐败工作提出几点反腐途径及对策。

关键字:腐败原因,腐败特征,形势分析,反腐途径

目 录

言...................................................................................................................................1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1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2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3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4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4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4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4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5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力度....................................................5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5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6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6

四、结语...............................................................................................................................6 参考文献...............................................................................................................................7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 言

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问题,几乎困扰着世界所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些“考验”和“危险”之中,消极腐败越来越逼近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底线,越来越成为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越来越猖獗,腐败问题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反腐败也是非常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讲,人民群众对于腐败也是恨之入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否则,执政基础就将被动摇,甚至要亡党亡国。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

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法治国家还是人治国家、无论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者在一个国家前进的某一个历史时期,腐败甚至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的文明历史是悠久的,同时,中国历史上出现腐败问题有文字记载的也是久远的。远在黄帝时期任职的炎帝的后裔、绪云氏的儿子就是:“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当然这不是后世严格意义的贪污受贿行为,而是贪馋行为,但已经有了贪贿的因素[1]。宋代贪污贿赂之风令人震惊,贪官污吏充斥朝野,贪污的行为和数额没有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北宋后期贪污腐败之风更是愈演愈烈,形成“大小循习,货贿公行”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用严刑猛政治国的 [1] 汪洁:《手莫申,申手必被捉》,《福建日报》,2015年2月9日,第9版。皇帝,他把官吏廉洁与否提高到事关国之存亡的高度,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采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措施。朱元璋查办最为有名的两桩大案是“空印案”和“郭桓案”。清代第一大贪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坤,他长期身兼数职,权倾朝野,加上贪鄙的本性,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网络亲信,征求财货,最终的下场也是被革下狱,令其自尽。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腐败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综观当今党内的腐败,主要是少数腐败分子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通过权力支配国家的物质财富去换取金钱和个人利益,从而危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无论哪个朝代都存在有腐败问题。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指出的:“历史学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残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是一部贪污史。”可以说,中国无论哪个朝代走向衰败灭亡都与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

1、群体化。主要表现在地区群体化、单位群体化等,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无论是在哪个地区,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是有权力存在的地方,总有“窝案”、“串案”情形的出现。比如被查处的山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原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等是腐败集团化、群体化的典型。原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以及原中石油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等已被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的众多高官涉嫌贪腐案,被人们称为“中石油窝案”。

2、家族化。“家族式腐败”是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往往订立攻守同盟,分工协作,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官员利用影响力为配偶、子女、亲属谋取私利、进行“曲线敛财”成违纪违法的常见手段,更有甚者,家里面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腐败,像苏荣腐败案就是典型的家族腐败。

3、国际化。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裸体官员”问题浮出水面,暴露出以往外逃贪官贪腐时“留一手”(即任职期间有意将妻儿送出国,独自一人在国内),贪腐行为败露便蓄谋外逃,赃款转移跨国化。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央行披露 [1]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的数据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外逃贪官携款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1]。这表明,预防和治理贪官外逃是反腐败的重点和难题。

4、隐蔽化。当前腐败现象逐渐向现代“三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演变,腐败手段智能化、腐败形式隐秘化、腐败收益虚拟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有的党员、干部变着花样规避纪律约束。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到隐蔽场所,有的党员、干部婚丧喜庆虽然不摆宴席了,但红包照收。再加上电子礼品卡的出现,也给收送礼品等腐败行为套上了隐形外衣。

5、巨额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查处的省部官员腐败案件,涉案金额较小,一般为几千或者几万元,最多几十万元。但近年来,一批百姓眼中的“大老虎”纷纷落马,官员的贪污数额被曝光后也让人瞠目结舌,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一般都在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原杭州市市长许迈永案,涉案金额高达1.45亿元,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同海案,涉案金额高达1.95亿元,据有关报道,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案,家中发现亿元现金,动用了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2]。近年来贪腐案涉案金额屡屡被刷新上限,呈现出巨额化的特征。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1、腐败现象古有来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利益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3]。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不良的社会风气。

2、法制不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存在缝隙和漏洞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的渗透进去,并滋生和发展,很快就形成规模。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利用法律、政策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不严谨等漏洞,损公肥私。

3、少数领导干部防腐拒变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已进入经济体 [1][2] 汪忧草:《反腐败的经济“红利”究竟有多大》,网易新闻,转载于海外网(北京),2014年9月27日。

王晓华:《近5年涉案过亿巨贪盘点》,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516/c210107-25026169.html,2014年5月16日。[3]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失衡,滑向腐败的深渊,引发了大量腐败的行为。

4、对腐败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部分非常腐败的领导干部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引起不少人心理失衡,开始起而效尤,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

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在重拳频出高压态势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2014年,包括***、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在内的42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严肃查处,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2015上半年,15位省部级官员、48名国企高管因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1],近年来反腐成绩单可谓优异,反腐工作成效明显。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2]。现阶段反腐败的复杂性也十分突出,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还在发生。所以我党对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下一步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会放松。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

[1][2] 江琳:《持续反腐,中央已布好局》,《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17版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5年1月13日。腐败问题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腐败问题不仅仅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加剧社会不公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影响到民众对于未来的信心。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腐败问题?探索和寻找标本兼治的有效反腐败途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机制,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立法,努力构建有效制约司法行政权力行使的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业行为、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按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法制规范就约束到哪里。以制度建设、法律手段反腐倡廉是今后的反腐方向,这将避免“运动”反腐的弊端,有助于建立起反腐长效机制。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的力度

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有法可依的同时要做到执法必严,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用铁腕解决贪腐问题,增强对腐败行为的震慑力和威慑力。敢于向腐败亮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1],要让不法分子心生畏惧,不敢“伸手”。使广大党员干部产生“欲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伸手必被捉”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其腐败行为止于萌芽之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严治党,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是对党的建设系统性、整体性的体现。导致腐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因此从“主观”入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曾把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增强党员干部自身“免疫力”,才能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筑牢防腐 [1] 黄红平吴世丽:《用最果断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检查日报》,2015年8月11日,第07版。拒变思想防线,达到“不想腐”的最高境界,根除贪欲,把腐败毒瘤扼杀于萌芽中。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

完善和创新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重,加强“一把手”监督,加强群众舆论监督,要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新闻媒介进行监督,拓宽群众举报的途径与形式,并加强对举报人的法律保护和奖惩。通过群众舆论监督,及时揭露腐败现象,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使新闻舆论对腐败行为的监督进入法治化管理,不再受政治氛围的影响和领导层意见的左右。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对高层次或重大腐败事件的及时披露、深入揭发。引导新闻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反腐宣传,使人们了解反腐败政策,坚定反腐决心。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

近年来,中纪委几次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这可不是简单地改名字换牌子,而是在不断创新反腐工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更强的战斗力[1]。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纪委对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创新反腐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要创新纪委领导模式,试行纪委垂直管理,异地交流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纪委受同级党委制约的程度,实现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常委会权力的提升,以便纪委秉公办事和对同级开展监督。推进纪检监察与审计机关协作,做到“逢离必审”和“先审后离”。有效解决目前各种监督合力不强,监督效果不够突出的问题,保障纪委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

四、结语

这些年来,我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战略方针,在思想防变、制度防控、打击防治等反腐领域全面打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务实担当的勇气和魄力,牢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坚决反对“四风”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讲话中在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阵的指示有近百次之多,并多次以“严峻、复杂、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定不移”等关 [1] 李克难:《中纪委机构调整释放重大信号》,《凤凰周刊》,2014年第10期。键性词语,可明显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坚定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在习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反腐败斗争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诟病,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反腐败斗争还未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反腐败斗争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持久战。

参考文献 [1] 李经兴.浅谈当前国内腐败形势及对策,《商情》,2013年第39期

[2] 黄志春.浅谈当前腐败特点、趋势及反腐败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2期 [3] 王耀东.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特点及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4期 [4] 王岐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党建》,2013年第3期

[5]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 白发才、张卫祥.关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问题与思考,《党风与廉政》,2000年04期 [7] 潘克森.试析当前腐败发展的形式、成因及其应对策略,《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3年第9期

[8] 刘笑.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及对策,《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5期

2.当前反腐败 篇二

1 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要表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官员获得的权利越来越大,社会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因为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及时,企业与政府间界限不明确以及权力集中于少数官员手中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目前政府官员腐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腐败现象渗透的行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腐败不同,目前官员的腐败已经渗入了包括经济、法律、工农业等各个行业之中,并且在某些领域尤为严重。一些企业也出于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而制造并销售假冒伪劣的产品,为了增加利润而不择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腐败现象不仅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威胁到了公共资产的安全,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和国家财富的严重浪费。

二是腐败主体向高级化和群体化蔓延。从近几年因为贪污腐败而落马的官员来看,呈现出腐败范围广,贪污金额大,牵扯人员多的特点。比较典型的腐败是我们所说的人事腐败,往往一些人为了获得提升的机会会萌生行贿的想法,而上级官员想要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又会向更高级的官员行贿,以此往复,腐败现象便不断由个别的现象向群体化的方向发展,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作案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同时不仅是级别较低的官员存在腐败现象,高级别官员的腐败情况现状也令人担忧。

政府官员的所有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但是有些人却用本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拿来为自身谋利益,不但降低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度还使人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新世纪新时期,官员腐败越来越向年轻化、假廉化、人情化以及节日腐败的方向发展,如不加以控制,安全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受到威胁。

2 导致官员腐败现象的原因

腐败现象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人贪婪的本性所导致的,没有一定的限制对其进行约束,那么人的私欲就会越来越强烈。花儿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腐败现象的滋生同样也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庇护,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2. 1 经济原因

腐败滋生的条件中,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是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是上升的,财富总和也在不断增加,使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可能。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产生了利益分配的问题,然而人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存在分配就会出现公正与否的质疑。目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该制度的优点是增强了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也存在着产生分配不公平现象的风险。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国家公职人员的收入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阶段,加之分配不公的现象时有出现,使得公职人员往往会对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产生不满情绪。这种心理失衡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官员就会拿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进行运作,诱发腐败现象。

2.2 文化原因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直对中国人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目前我国官员的腐败现象也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文化糟粕更是为官员本身的腐败行为埋下了隐患,同时也曝出我国反腐制度的缺陷。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人情甚于法理,体现在现代社会就是还不完的人情债。孩子上大学,毕业结婚,结完婚生孩子; 同事或朋友升官,乔迁等等,这些都免不了人情的打理,但是有些官员却趁着这样的机会公款吃喝,大摆酒席,铺张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公开接受他人的赠礼。虽然人情往来会促进人们之间的信任,加强彼此的交流,但是由于我国的反腐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因此这也会成为官员进行腐败交易的平台,使部分官员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腐败现状而是主动进行权力寻租。

其次,对我国民众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明哲保身的观点,而且大部分民众缺乏公共哲学意识的,仅仅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暂时不危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对于腐败行为熟视无睹,不能够站出来与其进行斗争,这也是导致我国官员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另外,官员之间潜在的贪污腐败不正之风也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氛围,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久而久之,部分官员就会迷失自我,认为腐败现象也是可以被接受和认可的。

2.3 法律原因

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外部保障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官员腐败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法律存在制度上的漏洞,才使得违法犯罪行为能够乘虚而入。长久以来,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廉洁高效,抵制贪污腐败的法律法规,也对违法的政府官员做出了严厉的惩罚,但是各种法律制度的出台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不但执行力度不强,也没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另外,我国在反腐方面是有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制度的共同点是都规定了怎样对犯罪的官员进行审理以及判决,都是趋近表面化的内容,而且仅仅局限于怎样进行治理,而不是怎样才能防止官员之间进行钱权交易。同时,由于法律法规数量比较多,可能会出现口径不一致,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导致腐败现象的加剧。

2.4 自身原因

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人”,官员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查被处分的政府官员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抱有一种“随大溜”的心态,没有强大的内心抵制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我国的政府官员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应奉公守法、两袖清风的政府官员却迫于利益的诱惑,让“享乐主义”之风盛行,急于追求更高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人民赋予的权力都用来为自己谋求私利。虽然近年来也有不少政府官员落马的先例,但是还有一部分官员抱着侥幸心理,而这样的心理正是导致他们一步步走向堕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对策分析

3. 1 加强廉政文化渗透,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其政治经济不同,文化的发展以国家的制度为载体,无时无刻不对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因而对于我国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反腐工作中必须时刻灌输廉洁清正的思想,宣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各官员应当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权力的创造者,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监督。培养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新闻以及媒体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同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贪污腐败行为进行举报。若是民众能够充分发挥权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那么腐败行为的舆论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3.2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由于目前腐败现象的不断发生,使得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有所缺失,相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贪污腐败现象有机可乘。因此要想使反腐工作不断深化,反腐建设进一步推进就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分散权力,限制高级官员手中的权力范围,规范晋升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决定作用,启用考评制度,使官员的奖惩都能够量化出来。完善政府部门以及高级官员的财产公开制度,及时向媒体公布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减少腐败的发生。

同时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反腐不仅仅是事后行为,在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使反腐建设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另外,要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对于民众的质疑和问题及时回应,对微博交流等网络沟通形式给予制度上的规范,使政府官员充分了解民意,在民众的监督下减少腐败。

3.3 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树立公仆意识

政府官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养,拥有强大的内心信念,才能禁得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清正廉洁。政务官员必须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人民谋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大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同时,政府官员还应以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来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贪污腐败的不正之风,做人民群众拥护爱戴的好官员。

3.当前高校腐败现象及防治对策 篇三

[关键词]高校腐败原因对策

一、当前高校腐败现象

近几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其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这几年高校犯罪案件来看,都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主要集中在基建、招生、物资采购、学术腐败等方面。此外,乱收费、非法集资、挪用公款等违纪违规现象也在不少高校存在。

(一)基本建设方面

基本建设是近年来高校经费支出最大的项目,不少高校每年都有多个较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上马。基建工作专业性很强,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又广泛。在基建工程招投标、承发包和验收过程中个别干部或工作人员极易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要贿赂,为自己或亲朋好友牟取私利。“高楼竖立,干部倒下”,在某些高校,基建部门已成为干部违纪的多发点和纪检监察工作最棘手、最艰难的监督范围。

(二)招生方面

高校个别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违规招生、收受现金和礼品甚至索贿和借机敲诈勒索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由于招生涉及高校、中学、各地方招生主管部门等多个环节、多种关系,极易发生暗箱操作和金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同时,由于招生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带有较强的交易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因而成为高校腐败问题防治中的一大难点。

(三)大宗物资采购方面

高校为了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宗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类教材、基建维修材料、学生食堂的膳食、校医院所需药品药材等的采购。大宗物资采购与商品市场联系紧密,如若监督惩处措施不得力,当事人在采购过程中极易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拿回扣,为个人或小集团牟取不正当利益。

(四)贪污挪用经费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高校财务制度并没有随之逐步健全。除了财务管理部门外,不少高校甚至普遍存在二级乃至三级财务的现象,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借筹资办学、办班创收之便,私设小金库,然后伺机贪污、挪用,这些方面造成的高校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五)校办产业与服务方面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行得不是很彻底,使得校办产业和学校后勤服务享受着学校许多优惠政策,同时又处于社会行业部门与学校都疏于监督的边缘地带,在承包经营任务、核定上交利润、财务收支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规范运作,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它作为变通处理开支的“自留地”。

(六)教学、科研和学术方面

高校的腐败行为还表现在教学、科研、学术方面,究其实质是以不正当行为牟取私利。如违规办学、倒卖文凭,从中牟取暴利;教学中强制使用指定辅导资料;变向、额外收取种种不合理费用,私设“小金库”;在学生评奖、评优、入党、考研中违规操作。有的在科研、学术方面造假,出现科研腐败、学术腐败;有的利用科研经费、学术活动中饱私囊。目前,学术腐败有愈演愈烈之势且形式变幻、花样繁多。

二、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巨大诱惑和内部观念的错位是造成高校腐败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高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加剧的现实,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和办学者的状态。少数党员干部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这是导致其腐败堕落的根本原因。

(二)管理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是高校诱发犯罪的客观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高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改革和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发生偏离。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所导致的漏洞,使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高校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造成过度集权,在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基建设备等诸多方面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三)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条件

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按理说,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高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也有进行民主监督的能力,民主监督的基础较好;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以及教代会、民主党派等监督渠道应该能够发挥作用。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权力设置时缺乏制约功能,过于集中,导致上级疏于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无法监督,存在着实际上监督的缺位与弱化、责任主体不到位等问题,使腐败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也就不能及时被制止。

(四)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

目前一些高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还存在着“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人治的因素较多,而公开、民主、竞争的因素相对较少,从而容易出现选人用人不当现象,继而诱发腐败现象。

三、惩治和预防高校腐败的对策

(一)加强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

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高校党委、纪委要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首位。“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防腐机制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要把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特别是校、处级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在思想教育上,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要大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要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制,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抓好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是搞好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如建立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学校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审批程序、会计核算、投资效益、投资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审计或审计调查;对负责财务、校办产业、基建、后勤等有经济责任的管理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情况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或内部审计,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认真调查核实并进行处理;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是否离任或重新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于每一名干部的廉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党委要定期对干部进行训诫,防止个别干部思想上出现麻痹和松散。总之,要通过各方面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得党内监督领域得到深化,监督过程更加有章可循,保证高校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建立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高校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行适当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的需要。高校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审计处应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其工作职能应加以拓展,从有案查案转向无案预防,介入防腐、拒腐、治腐工作的全过程。根据监督工作的需要,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审计处有权介入相关工作并进行考察、考核、监察、审计、检查、评议等,对违纪违规行为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对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应不断进行监督标准的创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应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充分体现事前防范、着眼教育这个基本指导思想,努力探讨加强党内监督的多种形式。特别是要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防止高校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须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及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防止滥用职权。结合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一些关键岗位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四)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校务、系务公开,建立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校务、系务公开给了群众一个充分发扬民主的机会,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广大群众能够了解政策,知晓政务,激发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热情。实行校务公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让广大师生员工监督学校。在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查案固然重要,但查案只是一种治标的办法,而实行校务公开,可以规范党政各级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使权力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滥用权力的行为。公开是一种最好的监督形式,然而,目前有的高校校务、系务公开的内容大体上还停留在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上,这只是校务、系务公开的第一步,最主要的是要公开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征求群众的意见,凡涉及学校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工作,应在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五)增强打击力度,违法惩戒从严

预防、遏制职务犯罪固然要从源头上抓起,但也不能忽视打击犯罪工作。目前,高校对腐败问题的惩处存在过宽、过松的问题,造成腐败成本较小,使得极少数人敢于挑战监督,铤而走险。打击犯罪和预防遏制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其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必须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如果只防不打,就难以预防,会防不胜防。因此,一旦查出犯罪案件,就应用刑罚的严厉性震慑人,用刑罚的必要性警醒人,促使各级领导更加自觉地抓紧预防工作,从而更有效地遏止犯罪的发生。

4.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式与策略 篇四

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保障,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需要。国家领导人反复告诫全党,在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需要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成效。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消极腐败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很严峻。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把从严治党方针落到实处。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它损害民主和法治的根基,扭曲和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降低公民生活质量,甚至为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提供温床,威胁社会安全。历史上,因腐败而亡国灭族的悲剧一再上演,令人触目惊心;当今,因腐败而导致政权更替,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件频频发生,值得深思警惕。当前,中国反腐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反腐意志坚决,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以全球比较的视野冷静分析当前形势,认清我国反腐败的成效、挑战和困难,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和沉着地应对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动作频繁,既“打老虎”又“拍苍蝇”,陆续的采取的节日腐败、创新党内巡视制度、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整顿会所歪风等一系列措施,态度坚决,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同时党中央清醒的认识到反腐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牵制,当权者在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分配社会各项资源的时候,由于人性的弱点,导致资源分配丧失公平。腐败已经是现在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

一、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腐败的产生,首先是思想的堕落。清除腐败,要着重从思想上和世界观上解决问题。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廉政勤政的教育、艰苦奋斗拒腐蚀的教育以及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等,反腐倡廉教育,必

须注重实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时,一要注意针对性,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教育内容;二要注意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把教育渗透到中心工作之中;三要把教育重点放在领导干部上,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四要与查办案件相结合,搞好案前、案中、案后的教育;五要注意教育的思想性,就是要讲道德,以理服人;六要注意教育科学性,按照教育的规律,讲究教育的方法;七要注意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教育的载体。通过这些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上形成良好的修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反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立起一道以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内心防线,从而消除产生腐败的主观根源,真正做到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自觉性,提高模范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是对腐败最有力的防范。

二、健全法制,加强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从长远意义上来看,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法制,对于深入持久地反对腐败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专门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对此,还要加强刑事立法,明确贪污、贿赂等犯罪受刑事制裁的范围,严惩经济犯罪活动。要加强廉政立法,建立一套权力行使的自律和制约机制,要加强市场经济立法,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廉政建设的法律和行政规章,以及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从而保证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洁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奉公守法。加快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决策制度,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才能使监督起到作用。

三、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深化体制改革,从制度上健全对腐败现象的监督制约和防范机制,这是釜底抽薪的根本办法。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要通过改革明确那些部门、哪些人不能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以解决官商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二是要通过改革,使如何竞争与交易,如何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市场作用,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进入市场等,都有明确的法规来制约。这样,权力干预市场、干预生产经营的状况就会改观,政府只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

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三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包括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从根本上堵塞因旧体制转换而出现的漏洞,消除某些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条件。

四、坚持从严治党,严格按照党章办事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全党的表率。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起码要求。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从严治党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按照党的路线办事,就是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腐败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其要害是公务人员滥用权力,因而要消除腐败就必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领导干部身在要职,手握重权,他们能否廉洁自律,身体力行,关系到廉政建设乃至政权建设的成败。特别是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掌握着行政、司法和经济管理的权力,它们能否奉公守法、廉洁从政、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关系到国家性质的有效保持和国家权力的正确运作。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和这些机关部门为重点。

五、新形势下我国反腐的策略

1、以预防为主作为非专门反腐机构的首要策略

专门反腐机构流程是群众通过写信、来访、网络、电话举报→中央纪委监察部调查受理→分类办理→恢复反馈。期间的过程复杂而且时间长。而非专门反腐机构则更方便快捷,它能够事前积极预防,事后监督查处,增进的办事效率,有效的解决了腐败问题。

2、落实政府职能转变,从源头减少腐败

从重效率转向重效能,严控“三公消费”等行政性支出;放权市场,让市场和社会力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法律固化,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权力;按职责权利对称原则设置岗位,撤临时性办事机构;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只有做到这些,腐败才能从源头渐渐消失。

3、严格管理公务人员,实行聘任制管理

现在公务人员是金饭碗、银饭碗,他们进了国家单位就会有不错的薪水和待遇,即使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但工资照拿。如果国家严格处理违法违纪官员,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约束公务员,并实行聘任制管理,那么公务员就会更加的做实

事,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他们违法违纪或者工作效率差就会有被辞退的危险,他们会比以前更用心。

4、全面提升公开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公开预算决算细目、公务员收入标准等事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着力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认真办好政府门户网站,将不保密的政务信息和文件网上公开;运用财务云技术规范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财务管理。

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反腐败斗争同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中央反腐败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5.当前反腐败 篇五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分配制度的变化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因此产生心理失衡,这也是诱发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党中央的认识是清醒的,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采取的措施是得力的。如果这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是按照中央的路数开展反腐败斗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程度将比现在要严重得多,也决不可能有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如果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不断加大斗争力度,措施更得力一些,工作更扎实一些,一些腐败现象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严重。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期望采取几次大的行动就能彻底解决;又要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是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我们越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只要全党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大斗争力度,就一定能够把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遏制住,进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6.当前我国反腐问题研究 篇六

腐败问题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社会污染和重大政治挑战。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科学判断、全面把握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领导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全面把握并适时提出每个阶段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在当前新的时代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总结和概述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总体形势,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更好的开展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前腐败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包括群体化、高管化、巨额化、期权化、潜规则化、国际化和新型化。反腐败必须扩大党内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党内决策的民主化,发挥人民代表的职能;加强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建立初始提名权制度、干部推荐说明书制度、考任分离制度等;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完善干部考核与监督制度等。

一、当前反腐败工作总体形势 当前反腐败的形势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成绩是主要的,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腐败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反腐败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探索出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即建立健全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践发展已经证明这些制度体系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二是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在不断加强,反腐败的社会氛围和政治氛围日益良好,反腐败工作的阻力越来越小,反腐倡廉工作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三是反腐败的第三方监督作用日益加大,第三方监督(媒体、群众等)的环境日益改善,特别是媒体监督作用越来越彰显,群众监督意识不断加强,监督的体制、机制和相关平台得到了不断完善。四是党员干部的反腐败意识大为加强,责任意识提高,同时官员腐败的侥幸逃脱的心理正在退化,不敢腐败,腐败即被抓的心理在不断加强,有效的彰显了近年来预防腐败工作的成效。五是党内民主得到加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得到提高,腐败的土壤在减少。这一方面是党的建设自身环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体现。

我们在看到反腐成绩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从总体上来说,当前腐败还处在高发期,还处在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上。2008 年,国家检查机关对贪污腐败的立案件数为 1.7 万件,2010 年为 2.7 万件。当前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第一,腐败犯罪的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家相关检查机关查处的贪污贿赂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从十三大以来的贪污腐败人数来看,其呈现两个特征,一是腐败人数长期处于高位,不论是哪个时期,二是 2008 年以来腐败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第二,腐败犯罪的职务越来越高。腐败的职务越来越高。十三大以来因腐败被查处的县处级干部、厅局级干部、省部级干部人数越来越多,县处级干部和厅局级干部因腐败获罪的人数呈现“规律性”增长、省部级高官因腐败获罪则呈现“此起彼伏”的交替上升趋势。第三,从犯罪的涉案金额上来说,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巨贪”不断呈现。动辄几千万,过亿的“层出不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第四,年轻贪官越来越多。以前呈现的“59 岁现象”,现在呈现比较多的还有“45 岁现象”,35 岁现象”等,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呈现年轻化发展。第五,集体腐败,触目惊心。随着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些串案、窝案,团体案件被挖出,往往是一人贪污,就能牵出一串人。第六,卖官鬻爵,明目张胆。近年来反腐败过程中发现,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简直成了“官帽批发商”,近几年来中国接连爆出多起“卖官书记”案,例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安徽省巢湖市委书记周光全、湖南省株洲县委书记龙国华、安徽省阜阳市卖官窝案等等,这些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利用手中权力,将‘乌纱帽’当成了换取金钱的商品,大肆敛财均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之巨。如湖南省株洲县委书记龙国华在离任前突击提拔了 100多名干部,被当地百姓封为‘卖官书记’”。第七,贪官外逃,防不胜防。2010 年 1 月 8 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上透露,近三十年来中国外逃官员数量约为 4 000 人,携走资金约 500 多亿美元,算起来平均约 1 亿元人民币。第八,腐败遍地开花,各领域层出不穷。以前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高校、医院等领域的腐败不断呈现。第九,各种“软腐败”横行,诸如党员干部超标住房,公款吃喝、旅游、占用公物等等。一是三公问题(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二是政府浪费现象严重,重复建设问题。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滋养腐败。四是乱占、乱用、超标、超规格住房等。第十,基层腐败:腐败从高层逐渐转移到基层,其中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镇一级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域。

二、探寻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近现代有腐败,古代也有腐败,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腐败亦随之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腐败一直根植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各个阶段,而作为人类阶级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避免也会有腐败存在,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政治原因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水平不高,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民主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上,干部的任免、升降决定权不在选民而在上面,因此导致只对上面负责、不对下面负责的诸多腐败现象。

2.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透明度不够。推进阳光政务,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由于传统观念和认为因素的影响,以前我国的政府信息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而一些政府官员就是利用其掌握信息资源的权力进行暗香操作,滥用职权,为个人和某些小团体谋取私利,从而滋生腐败。而今有些地方或单位的政务的瞒天过海的“半公开”、遮遮掩掩的“假公开”,甚至是千遮百藏的“不公开”,乃至被群众讽之为云遮雾罩的“政雾”。

(三)经济原因

首先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还比较多,特别是在资源配置中,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就使政府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竞相“寻租”的猎物。其次,政企关系未理顺,政府依然牢牢掌握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人事任免权,为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双方的腐败提供了机会。再次,产权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国有资产成了“唐僧肉”,在一些不法分子的偷猎下大量流失。有专家估算,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约在500亿元,到了90年代,每年的直接流失达到了800亿元至1000亿元,如果加上土地设备闲置、坏账、偷税和漏税,以及决策失误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这个数字则更加庞大。最后,分配不公使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也刺激了一些公职人员不择手段攫取金钱的欲望。国家公职人员也因为所处的部门和职位不同,手中握有的权力资源不一样,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主要是掌握权力资源的部门和公职人员除了正常收入外,还有大量“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

(四)制度原因

1.法律制度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济飞跃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在“文革”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已从法制时代向法治时代跨越发展。但无法否认的是,在反腐败与廉政法制建设上,还有诸多的问题,虽然《公务员法》、《刑法》等基本法和一些党内制度中有关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国家基本法。再者,从这些年被惩治的贪腐官员看,贪腐的数额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个人贪污、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但被判处死刑的贪腐官员并不多,很多是被判处“死缓”,似乎死缓成了贪腐官员的“免死牌”。而被判处死缓的贪腐官员,经过“死缓改无期,无期改有期,有期又减刑,甚至保外就医”等一系列程序,最终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年的牢狱生活而重获自由。低廉的腐败成本,一些腐败分子不惧怕刑罚而敢于挑战刑法去实施腐败勾当。2.权力配置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是宪法赋予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权,但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权没有真正到位。虽然每年的各级人大会议上,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向同级人大工作报告,接受同级人大监督,但在闭会期间,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督。其他监督机关要么因受同级党组织或政府的领导而使监督大打折扣,要么因监督是系统内的而无法对最需要监督的人是想监督,要么因监督机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威不同、工作程序不一而出现处理意见不协调、扯皮、错位等现象。

3.分配制度。现在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成为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分配不公指的是目前存在的对社会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现象。前不久,各大门户网站都在报道一则消息:“中国行业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是“允许一部人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设想无疑是美好的,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但是,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具体执行上的错误,法律调整的失职,这一号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孕育了贪腐的温床,被一部分人作为巧取豪夺的保护伞。

三、加强和改进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7.论当前高校师德腐败的成因及对策 篇七

作为高校教师, 除去教授学生知识外, 是需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境界提升, 但是现下许多高校教师教学敷衍塞责、学术行为不端、育人意识淡薄, 甚至常常爆出一些荒唐事件, 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 彻底败坏了人们对高校教师的师德信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生精神修养提升的一面镜子, 自古人们都给予教师很高的地位, 把教师看作道德的化身, 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根和立教之本。但是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 在消费文化泛滥下, 功利化的社会心态也涌入高校校园, 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高校教师的师德严重滑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师德信仰彻底崩溃

师德信仰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源动力, 一方面, 需要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支持, 这属于是外在的制约力量;另一方面, 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支撑, 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主要靠教师自身的一份“师德信仰”, 也就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一份神圣感和使命感。但目前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浮躁喧嚣、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 许多高校教师信仰缺失, 价值观迷惘, 导致师德信仰彻底崩溃。直接表现就是人生理想功利化、行为选择利益化、价值标准实用化。在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泛滥下, 教师普遍缺乏对职业的热爱, 大多数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职业谋生手段,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懈怠, 不重视课堂质量, 对学生敷衍塞责, 学术方面弄虚作假, 热衷于个人利益德追逐, 不讲学术诚信。更有一些教师做出一些非常龌蹉的事情, 极大地降低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望, 导致很多学生最鄙视和痛恨的就是自己的老师, 有矛盾不能很好的沟通解决, 而引发影响恶劣德“校园事件”。

(二) 学术腐败非常严重

近年来, 为了提高学校的排名, 我国大幅度的给高校增加各种科研经费, 想用这种手段引导老师们努力搞科研, 科研成为了大学最重要的收入。结果是各大学的科研表现都爆出同样的问题, 就是“重复研究和学术造假”。这些年新闻媒体的不断披露各高校的造假丑闻, 大学学术腐败已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比如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 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的行为屡屡发生, 好多甚至都是一些知名教授, 长江学者, 国家重要课题研究组成员。他们借协作科研之名, 将科研经费违规划拨关联机构和自己, 有些学术腐败涉及范围很广, 败坏学校声誉, 动摇了学术研究的根基。

二、各种不正之风在高校蔓延的成因分析

当前, 大学已从传统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边缘, 也就是“象牙塔”, 走向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可以说现在大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工业部门”, 而不是传统社会的“与世隔绝的精神圣地”了。这样导致当下人们在对大学职能问题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 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正日益被遗忘, 大学承担了越来越多本不属于大学的职能事情, 而培养人这一根本职能反而遭到忽视, 不正之风在高校蔓延, 简单分析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一) 片面的评价机制导致大学教师普遍对师德漠视

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普遍是重科研, 轻师德的评价方式, 各高校为了追求排名, 都是直接将教师的科研水平等同于教学技能, 鼓励教师多稿科研, 多发文章, 无论是新进教师的录用, 教育教学考核, 还是教师的职称评聘, 都是看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 对教学方面和师德方面基本不做要求。因为量化管理更易操作, 容易见效, 导致的结果是广大教师都在埋头科研, “有心而无力”从事好教学工作, 更没有时间没精力关注和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这样师德评价对教师们的切身利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除了一部分自律性强老师, 绝大多数教师对师德评价就不关心, 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 成为工具型的教书匠, 师生关系淡漠, 教师的育人的职能缺失。这种片面的评价制度还对高校教师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引导, 当科研, 论文成为评价高校教师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时, 那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术的钻研就沦为投机钻营, 这是当前造成师德普遍淡漠, 甚至沦陷的重要原因。

(二) 功利性的追求导致严重的学术腐败

当前大学教育的目的存着严重倾向是, 大学教育目的功利化, 高校里面各种评价体制中都渗透着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和教育也成是“唯分数”化, 对学生的教育目的是能找到工作的工具型人才, 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也是从非常功力的角度来评价, 于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普遍淡化。大学学术风气便偏离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轨迹, 教师们都急功近利追求当下的利益, 教师产生多少论文给多少钱, 教师们都把发表论文的数量, 科研经费的获取作为头等大事, 这既是自己谋利的手段, 也是向学生证明自己优秀的最佳材料, 自然而然就把大家都逼在学术科研这一条路上, 学术腐败泛滥成灾便难以避免。

(三) 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思想情感交流

当前高校教育从学生方面来讲的问题是教育目的的工具化, 而当大学对老师的评价主要放在科研上, 这两方面互相作用下,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再也没有传统大学里思想情感交流的氛围了, 因为那对学生而言大学教育就是接受专业训练, 大学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 大学再也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 直接把教育与经济接轨, 把学生培养成了“教育产品”。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培养作为“工具”的人。大学生不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 还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一方面的成长是需要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和引导的, 和对学生真诚关怀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但目前高校教育规划和目标都忽略了这一块, 教师基本不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需要, 只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的“教书匠”, 使得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 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走上社会后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三、当前应对高校师德腐败的对策

“师德”是为师之魂, “师风”是为师之本, 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这样才能培育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一) 重构校园师德信仰

每一个行业, 都有属于该行业的道德要求,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 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更应该坚守师德。因为教师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 而不是仅仅交给学生一些和生活遥远的理论知识。比如, 虚心、专心、诚恳、坦率、承担责任等等这些品质, 绝不是教师纯粹在课堂上的理论阐述就能让学生形成的,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他们要学习的东西才行,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针对当前校园师德信仰严重淡化情况, 要想在高校形成良好德师德师风, 就要重塑高校教师的师德信仰。

从学校角度而言, 至少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首先要加强师德信仰教育, 一种道德最终能否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和外在的行动实践, 关键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 而这需要在一定氛围下展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师德信仰生成的基础, 高校应该将师德信仰教育纳入到现行的德育体系, 培养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感、神圣感和使命感。当然这不能是纯粹的理论课堂教育, 要从实践层面寻求支持, 找到师德信仰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让教师真正地体悟到师德不是一种牺牲和奉献, 教师是能够从中得到幸福感和和满足感的, 其实是教师这一工作自自身的需要, 让教师主动参与提升自我素养, 让师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措施就是学校要建立起合理的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评价机制。因为在当前商品经济化和消费主义泛滥化下, 仅仅诗化师德的美好, 不强调回报师德奉献, 这会不断消减教师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让奉献与补偿和德行与幸福就成为二律背反了, 这样容易在师德生活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 建立起良好的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机制, 才会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师德意识”。如果能经常树立一些可敬、可信、可学的师德楷模, 给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有利其自身发展的机会和成长条件, 在评优、待遇方面, 优先考虑那些师德高尚的老师, 让大家能感受到“好人有好报”, 的环境氛围, 教师们在师德公正的环境里都能感受到做有德者的幸福感, 在工作中去自然就会努力去践行。

(二) 优化考核奖惩机制

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 已经严重妨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 因此必须改革重科研, 轻师德的教师评价制。不可否认, 量化的评价方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如果将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 作为高校教师管理的唯一重要手段, 这一定是弊大于利。这种评价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人文关怀, 由于太过于侧重外在的制度约束, 造成对教师主体性的漠视, 挫伤了教师在道德选择方面的积极性, 这样很难发挥教师自我提升修养的作用。再者高校教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他们专业不同, 学科不同, 彼此之间能力、学识、兴趣、爱好等个性方面的差异很大, 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教师的这些差异, 使教师们成为“千人一面”的“模型”, 而教育事业是关注人的心灵成长的事业, 对学生因材施教, 那对教师的评价就绝不能“千人一面”。

具体来讲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 使高校师德建设实现有章可循, 因为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完全靠自发形成的, 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性是不够的, 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奖惩。比如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指标体系, 根据师德规范选取评价指标, 让考评指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要将师德规范的要求具体化。同时注意指标权重的合理分配, 力求使师德评价做到公正、客观, 由于教师师德师风不易具体评价, 也无法看成果数量, 这就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把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重教师自评, 这样可以让教师自己参与到师德评价过程中, 很好的发挥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促进自身师德水平的真正提高。同时要注重引导教师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 如果教师自己只关心工作业绩带来的物质利益, 便会沦为缺乏德性的“经济人”或“技术人”。至于学校方面, 适当降低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 实现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育人效果的回归。

(三) 完善学生监督评价机制

师德素养的养成, 既要依靠自觉, 也要依靠外在的监督, 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 特别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可以反过来强化教师自身的“内在监督”, 也就更好的发挥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对于外在监督, 最有效的就学生对教师师德的评价, 所以校方要在师德教育和考评体系中, 主要的量化分值由学生评价。具体途径可以定期由学生组成的评价人员, 对师德进行测评。由于师德考核的内容难以直观化和定量化, 且考核对象教师的行为也在不断变化, 这样给考核的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有学生们的平时观测记录与学年测评同时进行, 这样可以保证考核的合理性。然后每学期都要将师德测评的分值纳入总分值之中, 将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聘任、职务晋升、工资挂钩, 特别是在并在职称晋升中实行对师德表现的“一票否决制”, 因为教师真正服务的应该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划出对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新华网, 2014年10月.

8.改变腐败在当前融资环境下的角色 篇八

许多人都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腐败现象,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权力和个人利益之间的交换关系:放松政府对稀缺资源的控制和垄断,就能有效化解腐败产生的现实基础。

现实中大量的案例表明,部分政府官员依赖手中的权力和控制的资源,或设立寻租机会以诱使寻租者给予经济利益,或利用合法的公权力,通过掠夺性的行为来获得不正当的额外收益。

另一方面,转型经济期间特殊的制度环境,又使得腐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例如,研究中国腐败问题的国内外专家都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腐败多发现象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

腐败与经济增长未必存在因果关系,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二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共存,从而表明腐败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某种正面效果。例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国家控制一切经济资源的分配。“双轨制”的出现,客观上必定会引发腐败,但同时也使得一部分稀缺资源从无效率的体制内转移到效率高的体制外,从而有利于经济整体绩效的提高。不管你如何对双轨制本身进行价值评判,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它对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

因此,对腐败现象的分析,不能脱离其产生的现实环境,要看到它之所以能够出现并蔓延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它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恒定不变的。

以大银行为主的银行市场结构

以上的简要讨论,实际为我们分析腐败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下的角色提供了思路。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我国的金融体制特点进行一番梳理。

首先,因为各种原因,目前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以银行融资为主要内容的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例如股票、债券融资等方式)作用有限。

其次,我国的银行体系,基本上是以国有大银行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外加其他一系列金融中介(例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储蓄银行等等)的市场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与国家对金融体系的高度控制和垄断紧密相关,有利于国家推行一种被学术界称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政策。

简单地讲,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下,这样一种银行结构体系,有利于执行低利率政策,向国有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但这样一来,就像双轨制一样,人为的低利率难免造成巨大的设租和寻租空间,为腐败创造需求和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种以大银行为主的银行市场结构,天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而偏好给大企业融资。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向客户贷款时,需要面对因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来搜集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甄别。

显然,如果潜在的客户规模足够大,那么银行为搜集信息而付出的单位成本就更低。并且,大企业一般能够提供足值的抵押品,经营场所比较固定,和政府的联系也更好,因此大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青睐。相反,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流动性强,因此普遍无法提供足值的抵押品,而银行为搜集它们的信息所付出的单位成本也就越高。故而在一般情况下,大银行一般没有足够的意愿向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体系的高度管制也给腐败创造了机会和空间

此外,近年来,管理当局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大了对银行的监管。其中,有很多具体的规定,是为了控制银行放贷风险而对银行存款和贷款作出的限制(例如存贷比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但显然,这些限制性的规定措施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银行的风险规避偏好,导致他们更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贷款。

融资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对于企业家来说,面对各种难题,需要的是解决办法而不仅仅是抱怨。一种办法是依赖民间借贷,通过非正式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但因为监管部门的不认可甚至打击,也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同时,在民间借贷市场上,利率也很高(例如笔者前不久针对某省某地的调研就发现,该地民间资金借贷年化利率可达15%~20%),导致资金成本很高。因此,对企业家来说,民间借贷只是众多候选方法中的一种,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另一个进入企业家考虑范围之内的方案是通过腐败的渠道获得贷款。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一样,金融体系的高度管制也给腐败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只要腐败的成本(例如对相关官员的吃喝宴请费用,甚至是行贿费用)不高于市场借贷成本,且被发现和受惩罚的几率足够低,那么腐败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事实上,和其他的融资方式(例如民间借贷)相比,腐败不仅经济利益巨大,并且被打击的风险未必就一定比民间借贷更高。因此,相较而言,腐败有可能成为较有吸引力的融资方式。

私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更多地通过腐败进行融资

那么,企业是否会利用腐败来作为一种可行的融资渠道呢?

现实的情况当然会比这里的分析复杂得多。一个原因是很难知道腐败的具体规模和频率,也绝不会有人主动承认通过腐败进行融资。

我们可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对腐败与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例如,笔者和合作者最近利用世界银行在2005年针对中国120个城市一万多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腐败对于缓解企业信贷约束的作用。在调研中,调查员会询问企业是否在贷款过程中,为获得贷款而支付了额外费用。我们利用这一信息,分析了各个地区的腐败程度指标(即一个地区有多少比例的企业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来获得贷款),并进一步分析腐败程度对于企业所面临的信贷约束的影响。

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有制性质对企业是否获得贷款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控制住企业规模因素后,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是相差不大的。另外,我们发现,腐败会明显提高私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需要支付额外费用的企业所占比例越高,企业获得贷款可能性越高。

有意思的是,腐败的这种效应是有条件的。

首先,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并不通过腐败来进行融资。因为国有企业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企业,它们的政治地位和银行的关系决定了犯不着通过腐败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其次,腐败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私营企业的贷款活动中。并且,在私营企业的规模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前,腐败对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是有帮助的,但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腐败反而会降低它们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这说明,私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腐败进行融资。

而私营企业中的大企业,一方面规模优势使得银行本来就愿意给它们贷款,而腐败反而会提高机会成本,因而就表现为腐败会减少它们获得正规贷款的可能性。这有可能表明,当腐败达到一定程度时,私营大企业更可能通过民间非正规渠道进行融资。

所有这些结果综合在一起,得到的一个推论是:私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更多地通过腐败进行融资。

由于贷款总量有限,且国有企业的贷款不会受到腐败的影响,因此,腐败使得贷款资金更多地流向私营中小企业而不是私营大企业。

腐败对信贷约束的作用

如果以上的发现是可信的,那么,如何评价腐败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腐败客观上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或许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腐败的这种看似正面的影响却并不健康。

因为受到腐败损害的主要是私营大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虽然腐败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但对私营大企业却显得不公平,因为主要是由私营大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承担了腐败的成本。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讲,私营大企业获得贷款难也不一定有利于提高贷款的整体使用效率。

而且,即使腐败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但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上升,腐败的效果不断递减,并最终在达到某种程度后变成负面作用。这意味着腐败实际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做大做强不利。所以,利用腐败进行融资,从短期来看似乎有比较满意的效果,从长期来看却是得不偿失,饮鸩止渴。

这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目前金融领域中的腐败-融资关系。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从金融扭曲的正规体系中无法获得资金的情况下,腐败就成为可能的备选方案。我们在反腐败的同时,不能无视这些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求。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反腐败本身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想既打击腐败这种丑恶现象,又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必须大刀阔斧地对扭曲的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进行改革,适度放开金融领域的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尤其是目前不合理的银行结构和人为压低的低利率政策。后者才是治本的良策。

上一篇:大学校园活动策划书案例下一篇:学校全套安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