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2024-09-18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共13篇)

1.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一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汽车服务工程(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现代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和其它汽车服务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够适应汽车生产厂商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汽车(含二手车)流通企业、汽车特约维修服务企业、保险公司汽车保险定损和保险公估部门、汽车运输与物流企业等企业或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理论、汽车工程专业英语、汽车营销、汽车评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学、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选修课程有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工业经济学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电子商务与物流工程、汽车国际贸易、汽车企业信息化概论、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汽车运用优化技术、汽车液压传动、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汽车摩擦与润滑、汽车可靠性、汽车新技术概论、智能运输车辆、汽车运输专用车辆等。安排了汽车商务实习(模拟汽车销售与服务企业的业务流程)、汽车驾驶、结构、诊断与维修实习、汽车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汽车产品设计、汽车生产、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汽车运输、物流经营等领域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的理论及技巧,具有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车营销策划、汽车推销技巧和汽车故障诊断的能力,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运输、汽车营销企业管理等。

[1]

适宜在汽车设计和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维护和企业管理工作;可以在汽车运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汽车使用管理与调度、汽车服务系统管理和经营;可以在汽车服务企业进行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产品宣传与市场规划、汽车评估与评价、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多方

面从事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二

经研究, 我们发现各需求分类集中且客户群体划分清晰。当前我国车辆改装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追求外观冲击力及鲜明个性;二是追求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三是追求驾驶操控性及刺激性。“80后”“90后”较多追求外观时尚及动力性提升。相较之下, “60后”“70后”则更注重行车安全性的提升。

一、我国汽车性能升级改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汽车改装市场面临缺乏行业法规指导的尴尬局面, 没有真正形成汽车性能升级改装市场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同时, 因汽车改装行业起步较晚, 发展时间较短, 存在品牌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相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 导致汽车改装总体技术水平偏低。

二、高校相关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中职与高职相关汽车专业主要局限在汽车维护、低端维修方面, 因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大多学生很难发展成改装类技术人才;本科阶段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工作, 很少进行汽车改装;至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集中在车辆检测维修、汽车美容及保养、车辆鉴定评估、汽车营销与保险理赔等领域, 也很少涉足高端汽车改装。从而导致整个汽车改装行业的人才培养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 将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 可把汽车改装人才培养较多的定位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 以切实解决短板问题。

三、应对措施

(一) 开发针对性强的教材

现行汽车应用技术、改装方向的教材面向全国各大本科及高职院校, 涉及面广、通用性强, 但专用性较弱, 实用性较差。因此, 以动力性及安全性升级、外观改装等独立项目为需求,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 根据汽车性能升级改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专业特色为依据, 开发可实施性强、技术先进、规范程度高的特色教材是人才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 建立以项目推进制度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培养机制

根据对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改装及性能升级专技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及经验借鉴, 结合我国汽车改装行业具体发展情况, 汽车改装人才培养应以实验室教学为主, 建立理论及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新模式, 注重传统专业课理论课堂讲授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 重视项目制推进教学及创造性思维培养, 将实践教学定义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 以实验室教学作为能力达成的实现手段, 将企业项目推进制度的精髓———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时间概念等引入实验教学, 努力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同时从人才输送环节解决市场混乱、技术参差不齐、售后保障不健全等问题。

(三) 进行校企合作多元化人才梯队建设

进行校企合作, 组建多元化、专职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要求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 了解岗位职能、职责要求, 掌握各种应用开发软件、设备、测试仪器使用, 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这样能有效完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助推理论知识理解的课程教学。

(四) 建立“以练代学一体化”专业实验室

汽车改装实验室需按照汽车电气、底盘、动力、内外饰等软硬件需求建立, 以导师制、项目制为依托, 以外接业务为载体, 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 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 通过导师设定及自行选定的独立项目驱动, 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研究、改装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效果验证、不同技术路线尝试、技术方案业务转化等实用技术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 当前汽车消费正在从标准化往个性化方向发展, 汽车性能个性化升级与项目改装是未来市场消费的发展趋势, 与之对应的问题是专业改装人才紧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紧跟发展趋势, 引进高水平专技人才, 联合汽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达到加强汽车性能改装升级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目的, 逐步培养合格的汽车性能升级改装技能人才。

摘要:分析当前汽车改造行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及高校汽车类专业定位不明确等不利因素, 提出加强汽车性能升级改装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并对现有课程教学方法、教材、师资及应用型实验室建设进行探索, 为培养汽车升级改造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汽车改装,性能升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森林.我国汽车改装现状与前景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4 (4) .

[2]张建莉.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讨论[J].探索与实践, 2013 (2) .

[3]陈晓平, 崔仲华, 胡如夫, 等.汽车服务专业“目标导控型”课程模式的构建[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9 (9) .

3.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三

关键词:地方院校;课程体系;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历史短,特别是在地方院校,办学经验有限。面对世界规模第一的我国汽车服务行业,要体现办学特色、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进一步完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课程体系及其改革

1.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课程体系是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探讨课程体系必先考察其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哪些理论知识结构、掌握哪些实践技能,是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将这些要求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去,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其次,课程体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各要素是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程安排、内容设置及讲授课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专业课程课时与人文素养课时的比例,以及必修课时与选修课时的比例,都能影响到学生知识构建、实践技能水平的高低。可见,不同专业不同高校,因其课程体系不同,使其所培养人才各具特色。

2.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指出,2000年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职业教育转型,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正在进行的地方高校改革,无疑是强大的促进,地方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对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而言,课程体系改革,就是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对课程的类别、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组合,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与学科专业类课程的关系调整上,以促进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时俱进,结合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具体特点,处理好上述关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相关讨论研究的重点。

二、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分类成为必然,研究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开发创新型人才为主,而地方本科院校则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所培养的人才必须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生产和管理的正常运行。地方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办学实力相对薄弱,无论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生源质量,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研究型高校相比,如果一味地模仿老牌大学,不仅会加剧“千校一面”的状况,而且地方院校的生存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应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为原则,找准办学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指汽车从新车出厂后进入流通、销售、使用直至报废、回收的各个环节的服务,与其他专业相比,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吸引了许多地方院校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安阳工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所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售中、售后服务基础知识,能胜任汽车保险理赔、汽车营销策划、汽车检测维修、汽车交通管理等工作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南阳理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营销和贸易理论基础,能从事汽车检测、维修、保险理赔、交通事故查勘、市场营销、汽车运输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黄淮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综合运用汽车原理与构造、营销、检测维修和保险理赔等相关知识,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可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细化。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面向生产一线,将造就汽车服务行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三、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培养胜任一定汽车服务工作岗位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其课程体系应围绕汽车服务行业一线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构建,在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具有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等特点,理论课程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实践课程重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满足汽车服务工程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提高实践、实训课程比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无论是汽车生产服务、汽车检测服务、汽车维修服务,还是汽车营销、汽车保险理赔均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专业课程要着重讲授与职业和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强调知识应用、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适当增大实践、实训课程的所占比例,在提高实验课时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不间断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如金工实习、汽车构造课程实习、汽车驾驶實习、汽车营销实习、汽车维修实习等,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企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顶岗建业的专业技能。

3.增设人文素养课程,培养健全人格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根据汽车服务行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汽车服务业服务对象构成复杂,涉及各行各业,素质高低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变传统的工科课程设置,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理念,适当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包括文学、美学、礼仪、心理学等,提高人文素养,造就团队协作精神,开展以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与人文知识有机结合、具有健全人格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4.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构建柔性课程体系

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通过构建公共基础一级平台和专业技术基础二级平台,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设置不同发展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三年级下学期由学生的根据个人志向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以利于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培养人才的多样化。

随着汽车的普及,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服务行业急需大批“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实践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优化课程体系,造就大批胜任汽车服务业工作岗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嫣晓.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吴海荣.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2).

[4]高照亮,李增芳.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4).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简历 篇四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5岁(1986年7月15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wangX@XXX.com

最近工作 [1 年9个月]

公 司: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行 业: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技术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汽车服务工程

学 校:华南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善于学习和吸收行业知识,销售与技术能力兼备。懂得察言观色,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顾客所需,并及时做出反应,完成销售任务。具有售前售后的服务经验,懂得如何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懂得如何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能够协助上级完成策略制定,也有丰富的销售团队管理经验,善于培养新人。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技术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XX /4―至今: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年9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工程部 技术工程师

1. 为销售部人员提供技术及售后服务支持;

2. 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3. 负责小型零部件的开发工作,从前期的绘制到后期的沟通;

4. 处理日常生产中的技术、质量问题,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5. 负责日常设备维护、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

6. 制定标准工艺文件,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公司的物料成本;

7. 兼顾部门新员工的培训工作。

---------------------------------------------------------------------

20XX /3―20XX /3:XX汽车有限公司 [ 1年]

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销售部 售后顾问

1. 既掌握销售方面的技巧又了解汽车维修等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解决客户遇到的相关问题;

2. 熟悉各厂家的服务流程,更好地配合完成自己的工作;

3. 负责各类维修接待和保险接待;

4. 能初步诊断汽车故障,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养、维修建议;

5. 积极参加各种规模的车展,参加各种规模的试驾会,参加各类客户关系维护活动;

---------------------------------------------------------------------

20XX /7--20XX /2:XX汽车有限公司[ 8个月]

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机电组 汽车修理工

1. 熟悉汽车机电的工作原理,熟练运用专业检测软件,能迅速判断汽车故障,并妥善解决;

2. 独立完成汽车的日常保养;

3. 处理、归档、存案客户各种汽车故障原因,并将各种情况进行汇总;

4. 遵守管理制度,熟悉作业流程,协助上级完成任务。

教育经历

20XX/9 --20XX /7 华南理工大学 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证 书

20XX/7 汽车维修中级技工证书

20XX/12 大学英语六级

20XX/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5.汽车工程专业求职信 篇五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申请信。我是XX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

在我上学的四年里,我从我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我的个人素质中受益匪浅。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成绩优异。我已经顺利通过了计算机X级考试和英语国家X级考试。计算机水平方面,通过自学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如AUTOCAD、OFFICE、PHOTOSHOP等,熟练操作系统如WINDOWS、WINNT等。他在电脑图案设计和图像处理分析方面也有一定的专长,有过机房管理员的经验。

作为一名汽车本科,对中华民族汽车工业充满热爱,脚踏实地的学习专业基础课,成绩优异。无论是专业课程设计还是工厂实习期,我的考试成绩每次都很优秀。在业余时间,我也收集了很多关于汽车的信息,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

在社会实践中,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我在XX广告公司做过广告代理,在XX律师事务所做过律师助理。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院的学生工作,协助学院的工作。

基于所学,希望从事汽车相关职业,为中华民族汽车工业的腾飞而奋斗终生。各位领导,我热切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名员工,以我的勤奋、开拓精神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为贵公司的事业做出贡献。我渴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XX

6.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六

2、汽车总体构造的组成部分

3、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基本行驶条件——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

第二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2、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压缩比,有效转矩,有效功率,速度特性曲线,发动机外特性,部分速度特性,发动机负荷,爆燃,表面点火

3、汽油机结构、工作原理

4、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从混合气的形成机理和燃烧方式来说明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区别。

5、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6、计算题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功用,工作条件的特点,受力情况

2、气缸体的形式

3、活塞在工作中易产生哪些变形?为什么?怎样应对这些变形?

4、活塞环的作用,分类,5、全浮式活塞销有何优点?为什么要轴向定位?

6、曲轴的作用,分类,多缸发动机的曲柺布置和发火次序,四缸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7、曲轴扭转减振器的作用?

8、曲轴为什么要轴向定位?为什么曲轴只能有一处定位?

9、发动机飞轮的作用。

第三章

10、配气机构的功用,11、术语:充量系数,气门间隙,配气定时,气门重叠,气门锥角

12、凸轮轴的布置形式,传动方式

13、配气定时图

14、为什么一般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要保留气门间隙? 间隙过大或过小有何危害?试分析为什么进、排气门早开晚关有利于进、排气。

15、气门组:气门导管的作用,气门弹簧

16、凸轮轴:各缸进(排)气凸轮间的夹角,点火次序

第四章 汽油机供给系统

1、术语:可燃混和气,汽油的抗爆性,理论混和气,过量空气系数

2、汽油机供给系统的任务,结构

3、汽油机在过渡工况下工作时对混合气有何要求?为什么?

4、汽油机在稳定工况下工作时对混合气有何要求?为什么?

5、汽油供给装置的作用

6、简述汽油箱在必要时应与大气相通的原因。

第五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1、术语:发火性,柱塞有效行程,供油定时,最佳供油提前角

2、柴油机燃烧室的结构形式

3、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

4、喷油器的功用,对喷雾特性的要求

5、喷油泵的功用,两大精密偶件,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的功用

6、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7、发动机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的功用

第六章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系统

1、汽车的有害排放物有哪些?汽油机、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有哪些?

2、汽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方式

3、简述发动机曲轴箱需要通风的原因。

第七章 车用发动机的增压系统

1、什么是增压?增压的类型

2、汽油机增压的困难。

第八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

2、散热器的形式

3、闭式水冷系统的优点

4、散热器百叶窗的作用

5、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感温元件

6、节温器的功用,大循环,小循环

第九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1、润滑系统的功用,润滑油的功用

2、润滑方式

第十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1、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组成2、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3、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4、术语:点火提前角

5、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第十一章 发动机起动系统

1、起动系统的作用

第十三章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1、图13-12、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十四章 离合器

1、离合器的功用

2、简单摩擦离合器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14-13、摩擦离合起所能传递最大转矩的影响因素

4、为什么离合起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

5、术语: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6、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7、传动系统中装扭转减振器的原因

第十五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1、变速器的功用

2、变速器的分类

3、汽车变速器的传动路线、传动比

4、自锁、互锁、倒挡锁

第十六章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图16-

4第十七章 万向传动装置

1、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

2、十字轴万向节的不等速性

3、等速万向节的基本原理

4、如何实现传动轴长度的变化

第十八章 驱动桥

1、驱动桥的功用,类型

2、图18-1,图18-23、为什么装配主减速器时,圆锥滚子轴承应有一定的装配预紧度

4、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图18-255、半轴的支承形式,各有何特点

第十九章 汽车行驶系统概述

1、汽车行驶系统的功用

2、轮式汽车行驶系统的组成,图19-

1第二十章 车架

1、边梁式车架的结构

2、什么是承载式车身

第二十一章 车桥和车轮

1、车桥的功用、分类,各有何特点

2、转向轮定位参数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第二十二章 悬架

1、悬架的结构

2、对减振器的要求

3、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4、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的弹性元件主要有哪些?

5、独立悬架的特点,分类

6、为什么要安装横向稳定器

第二十三章 汽车转向系统

1、图23-1,图23-22、内转向轮偏转角和外转向轮偏转角的关系

3、术语:汽车转弯半径,转向器传动效率,转向盘自由行程

4、转向器的类型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1、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图24-1,2、鼓式制动器的形式

3、术语:制动器间隙,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路感

7.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七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一个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 为汽车的整车销售、配件销售、维护修理、美容装饰、旧车交易、金融贷款、保险理赔、广告宣传、购车咨询、汽车展览等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新兴的专业,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尽管汽车服务工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有两条主线贯穿于整个专业的始终:一条是“汽车”, 不管是哪个领域, 服务的对象始终不变;一条是“服务”, 不管是那个方面, 始终脱离不了服务的范畴。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有三个方向, 其内在结构以及知识构成如表1所示。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思路

1. 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群

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总共有20~30门专业课, 应该从中选取5~6门重点的、专业相关性强的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群, 进行重点建设, 并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其它相关课程的建设。

2. 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应当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起来

专业核心课程群由若干专业课程组成, 而专业核心课程群又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课程群建设应当从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三个层面来进行, 课程群建设应当渗透到上一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下一层次的课程建设。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 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向学校提供优秀课程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的基础。它可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缺乏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研究, 造成课程间内容重复过多、课程内容过时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弊端, 因而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举措。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实践

课程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门课程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 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常州工学院汽车工程系从2005年进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首届本科生培养至今已近4年时间, 也就是一个培养周期。在此期间, 我们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致看来, 我们的课程群建设工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

汽车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机械、电子、控制、化工、保险、营销、管理、物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在培养工作中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学生毕业后也只会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 比如, 专门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或者汽车营销及汽车保险行业等。那么, 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核心的专业课程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 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专业实际以及专业特点出发,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为主来构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原因有三:其一, 汽车维修是汽车服务这个系统内最大的一个子系统, 人才需求量最大, 就业形势也最好;其二, 汽车维修与汽车服务的其它各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汽车保险与理赔就涉及发生交通事故后汽车的修理, 汽车营销同样也会涉及顾客非常关心的汽车的正确使用及使用成本的问题, 而这又与汽车维修密切相关;其三, 深厚的工科背景有利于从事汽车服务的其他领域。尽管汽车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但是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工科背景。我们并不是将学生限定在汽车维修这个狭小的领域, 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的方向, 譬如, 我们会鼓励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从事汽车营销或者汽车保险及二手车交易这样的领域。只不过, 我们是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作为一个切入点, 同时又是一个基本点。

按照以上思路, 我们构建了以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控技术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六门课程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2. 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课程群的建设最终还要落实到各门课程上来。从2005年以来, 我系以平均每年至少一门课程的速度推进重点课程的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建设了汽车构造, 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汽车电控技术3门重点课程, 今后还将陆续进行其它重点课程的建设, 从而打造一个完全由重点课程组成的核心课程群。重点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教学内容建设, 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2) 教学方法研究,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 (3) 教学条件建设, 主要包括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教材建设、网络教学等。 (4) 习题库试卷库建设。

3. 不断寻求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融合

哲学上有一句话叫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把这句话用到我们这里也非常适合。课程群表面上看是若干课程的简单相加。事实上, 课程群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能够让这些课程联合起来发挥最大的培养效用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 (包括教研活动、学生座谈等形式) 中, 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 让每个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群中的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每个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思路, 而且每个教师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我们这样处理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很有好处。当然, 在具体教学环节, 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 有一些知识或知识点, 在几门课程中都有涉及。比如, 起动机部分, 首先在汽车构造课程当中会学习到, 然后, 在汽车电器课程中又会涉及。起初,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地避免重复性的内容, 但慢慢地我们意识到重复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 而且这些重复涉及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后来, 我们就不再刻意地去避免重复, 而是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讲解。比如, 在汽车构造课程中, 会重点讲解起动机的构造, 而在汽车电器课程中, 我们会重复一遍它的结构, 但是会重点讲解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等内容。

4. 以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建设

事实上, 各专业课程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核心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之间更是如此。比如, 与汽车电控技术联系紧密的课程就有汽车新技术、汽车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汽车维修工程等课程以及发动机拆装实习、汽车维修技术实习、汽车排故实习等实践性环节。

核心课程在设置和讲解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有一些核心课程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的, 说明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不仅存在联系, 而且还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那么, 讲解过程中就一定要重点讲解相关知识, 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打好基础。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还可以在内容设置、课件制作、多媒体资源共享等环节进行同步建设。

5. 将课程群建设作为一个长期建设的目标

专业核心课程群一旦确定, 并非一成不变的, 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例如, 我们从06级开始增设了汽车服务工程这门课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尽早树立专业意识, 知道本专业有哪些方面的知识, 可以尽快帮组学生找准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从06级开始, 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 并且将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来进行建设, 这样做是对已有的核心课程群很好的补充。

四、结束语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不能只是将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聚拢在一个大的名称之下。只有对各个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优化和整合, 形成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理顺群内课程与课程群的关系, 打造崭新的课程体系, 发挥课程群建设在整个专业中的作用, 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建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教学手段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建设。另外, 课程群建设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要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煤炭高等教育[J].2006, 7:113~115

[2]谭德荣, 董恩国.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庆文, 杨超有, 梁钊华.教育学课程群建设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104~120

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八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  生产实习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7-0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和经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汽车检测、维护维修、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从事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保险理赔、信息咨询、企业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对于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如何将其生产实习环节合理、高效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1 生产实习改革的意义及目的

作为一个以工科为基础兼容经济管理学科的新兴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生产实习又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及营销售后体系的整体情况,而且对汽车生产线布置、工艺流程设计、工装设计及维修检测技术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未來工作岗位。

根据我们前期对汽车4S店的调研,企业对汽车服务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希望新来员工能够迅速的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缩短岗位适应周期。因此,生产实习的有效开展及合理安排,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实际工作能力及创新思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能够高质就业的一大保障。

2 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2.1 构建完整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实践体系

按照我校现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产实习是最为独立、教学时间最长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生产实习方式、时间及企业的选定到实习老师的安排及实习岗位的换岗计划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充分周密的考虑,通过系统制定编写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及实习指导书,构建一个完整的生产实习教学实践体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及时掌握每个实习环节所需要完成的既定任务,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实习的实践效果。

2.2 做到多种实习方式的有效结合

我校目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有汽车结构和汽车营销售后两大块,学生以后的工作方向也主要定位为汽车服务人员,所以生产实习采用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首先选择几家代表性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实习,通过对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的参观了解,让学生对汽车整体结构及关键部件的生产过程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安排到汽车销售及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尽早体验未来工作岗位,了解岗位对知识及能力的具体要求。由于4S店的汽车服务岗位较多,营销、售后、接待、理赔等业务既相关又有区别,所以为了让学生收获更大,在每个岗位都能得到实习锻炼机会,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顶岗计划和轮岗计划,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熟悉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和任务。

2.3 强化生产实习教学任务实施到位

根据我校现有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经验,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生产实习的教学规划及实践。在进行参观实习时,进入车间参观以前,要求指导老师及车间工作人员对实习车间的生产线布置及加工设备功能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明确参观实习目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以避免学生在实习中盲目性。因而在安排实习指导老师时,以讲授汽车结构及发动机课程老师为主,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指导老师,以满足学生在参观实习过程中的提问及答疑。

在4S店进行顶岗实习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将选择几家4S店分散实习,以保证学生拥有充分是实习空间和实习任务,按照4S店提供的实习岗位,将学生分组,每组两人实习一个岗位,实习过程中由4S店配备一名该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以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生产实习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做到老师讲解到位,学生学习实践到位。

2.4 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产实习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重点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实习开始前,进行理论的预先指导,实习过程中,让学生用心体会,认真实践。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参与到汽车销售、接待、维修及保险理赔等各个工作环节中,掌握每个实习岗位的具体职责及工作流程。实习指导老师在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后,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总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增强对岗位核心职责的理解。

同时,实习期间,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实习指定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突出实践环节的创新性。

3 结语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对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如何开展提出了具体实施思路,将对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及未来就业都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鲁植雄.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长.汽车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2012, 18(1):136-137.

[3] 刁金香.顶岗实习学生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4):133.

[4] 朱慧妍,王向丽.机械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13(12):55.

9.汽车滚装码头工程给排水专业设计 篇九

汽车滚装码头工程给排水专业设计

本文以广州港南沙沙仔岛多用途码头为实例,在介绍本码头工程概括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汽车滚装船码头工程中给排水专业的工作内容、设计特点及设计体会等.

作 者:邓林锋  作者单位:广州港工程设计所,广东,广州,5107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 关键词:汽车滚装码头   给排水   消防设计  

10.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十

建设规划

黑龙江工业学院 2015年2月 黑龙江工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建设规划

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虽是我系的新兴专业,但相关专业已有十几年的办学经验,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我系一直秉承“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在校企共建“汽车工厂”教学平台上,正在逐步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优势的高技能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汽车制造工艺与汽车装配工艺所应有的知识,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胜任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他加工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好的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具有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汉语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专项能力 能够正确掌握汽车主要总成装配、检验方法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制订工作计划与实施的组织能力。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行业对接、校企联姻、项目嵌入”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健全企业、院、系三级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服务黑龙江省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专业体系,重点打造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按照校企合作、专家指导、重点带动、全系推进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所列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设计、编撰教材及学材、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对其核心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建设期内,制定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方案,编撰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类指导性或引导性学习材料。积极推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启动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参与教学、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开展技术服务的配套制度。建设期内,引进若干名具有高级职称、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和课程带头人,对现有的教学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充实骨干教师队伍。安排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外出学习培训,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校企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按照“实境化、生产性、多功能、开放式”的原则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扩建生产性实训室或实训车间,使校内实训基地由原来的消耗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营造真实生产职业氛围,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的岗位适应性训练;每年新建2-5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5个相对稳定、深度合作的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基地教学化,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保障。建成立足本院、辐射周边、校企共享,在专业领域能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在鸡西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

三、改革举措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对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的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委员会的论证基础上,归纳出本专业核心就业岗位与相关就业岗位,根据本专业岗位群中每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提取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工作的能力及支撑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重组内容,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职业能力转化为教学目标,将获得能力所需时间转化为教学学时。

②推进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内容建设等内容。我们将组建包括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课程开发思路,稳步推进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学习情境设计的“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步骤,制定3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以《汽车制造工艺》为例。依托校外实训企业,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整合归纳岗位的一般工作过程,重新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在教学实施中,强调教学过程的行动导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和仿真教学软件等功能,采用项目导入、分组训练、讨论辅导、生产运用等教学方法,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在学生具备基本自学能力的条件下,以学生的“集体自学”和“成果展示”取代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倡导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力争实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

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及学生选修课、自主学习等需要。其主要组成包括:专业教学标准库、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库、视频教学资料库、习题库。采取自行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平台,为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共享平台。

(五)师资队伍建设

以“内培、外引与外聘”等方式,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通过选送教师到知名院校、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进修、培训、承担科研课题等,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科研和业务技能水平;通过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锻炼,以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状况,增加其企业生产经验,达到引领专业建设的目的。

(六)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具备真实工作情境,能满足教学需要,并兼有生产、技能鉴定功能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汽车工厂”,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密切与企业合作,增加企业投入设备资金的比例;设备配置要常规设备与高精设备合理搭配,并考虑今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设备数量上要至少能够满足1个班、4组的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企业调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落实并强化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顶岗实习达到100%。实现与企业开展生产合作、技术开发、师资共享等方面的协作;与企业共建定向培训班,并在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黑龙江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11.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十一

【摘 要】应用型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探讨如何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岗位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改革。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汽車服务工程专业 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较深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模式的改革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形式,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靠课程体系有质量的实施得以实现,因而依托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尤为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各地区的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不一样。有些院校即使专业设置相同,而市场需求岗位不同,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同。如西华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为地处成都,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基地的汽车生产厂家众多,且经调研,当地汽车保险业务急需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较扎实,所占比重较大,拓展课程主要偏向汽车保险;深圳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深圳电子产业和金融贸易发达,偏向培养汽车电气控制系统研发、汽车贸易等汽车服务业领域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设置中除汽车专业基础课外,拓展课程中还开设了《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管理》《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等适用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武汉理工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众所周知,有着渊源深厚的汽车历史发展背景,又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了国际教育,其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中核心单元有《汽车诊断实验》《计算机在汽车服务工程学科中的应用》《汽车流体力学》和《热工分析》等学术性较强厚基础的课程。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调查显示,汽车行业所带动的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值占我国GDP的41.25%,我国国民经济近四成涉及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汽车制造、汽车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汽车人才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汽车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一般都需浸染并成长于一定的行业文化中,像德国的双元教育,紧跟行业需要。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从对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知识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落后于当初的市场需求;而且市场人才需求在不断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许多院校教师从院校直接毕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够深入,也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因此,毕业时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社会要求,无法立即融入岗位,需经过长时间的企业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要。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需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多家应用型本科设置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交流,并对国内多家汽车企业进行调研,现对汽车服务工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开展本区域汽车服务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课程建设

保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的可持续性,教学才能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必须有时间计划地定期走访院校本地区域内的汽车企业,对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与交流,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协议,每个学期至少反馈一次最新的人才需求缺口和具体的知识能力要求,从市场岗位需求出发,改进方案。同时也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提高培养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性。

(二)结合市场和课程体系的需求重新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应用型环节要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就需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把实践教学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既具备本科底蕴,又具有专科的应用特色。专科的实验教学强调的是对已知结论的验证,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实践技能;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共同培养,因此需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重新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不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合理,课程体系如何完善,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结果,缺乏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应用性,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失去了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因此,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任务,作为培养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综合素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应用型本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比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中自动变速器的知识是汽车构造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很多院校都是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本人从事此门课程教学多年,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教师通过PPT图片或视频讲解不如在实物拆装的时候理解得透彻,但是拆装的时候又忘了其理论,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因为实践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老师无法将理论知识再详细板书解说,对于某些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拆装实验会更容易理解。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如能使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专业核心课程突破本科教学惯有思维的限制,实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下手机,在动手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的思维,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小结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的,因而课程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只有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与行业企业互动,不断更新优化完善,满足行业和产业的要求,满足企业和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才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力,赵修文,蒋珍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 2011(24).

1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 篇十二

加强技术型本科汽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汽车相关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 专业知识薄弱,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老化现象严重。因此, 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运用技术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 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在一线工人中, 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占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占9.3%;接受过维修基础培训的占9.3%。而二、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 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 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检测、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不高等问题同样存在。

长期以来, 我国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较少介入。我国现行的中专和高校基本上是学科型教育, 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 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技工学校虽然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 但学生技能单一、理论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不合理的教育结构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仅仅依靠行业管理、企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最科学、最直接的解决办法还是牢固树立人才意识, 加强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及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建设, 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不仅仅是我国汽车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及其培养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汽车市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通过培养, 学生应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 具备汽车市场的服务能力。它的专业内涵宽, 研究和应用范围包括汽车结构、运行性能研究及模拟、汽车可靠性、汽车运行监测、诊断和维修技术、汽车运行安全技术和标准、汽车使用效益与管理、汽车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汽车市场的预测研究开发、汽车营销、保险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等。可见, 无论是应用范围还是相关学科领域均突破了原来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范围, 培养的人才需要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当今前沿科技以及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汽车检测诊断、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评估与再生等技术与管理工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新、宽、高”的特征, 为其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 在知识结构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 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汽车服务业务发展的前沿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拥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据此,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基础理论, 具备解决从汽车开始运转使用到车辆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车辆工程技术及汽车服务问题的能力, 从事汽车市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为了解决我国汽车领域出现的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 2004年3月, 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和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 确定优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四个专业领域加快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紧缺人才的培养。技术型本科院校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问题, 在汽车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专业结构

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甚至超前。汽车及相关产业呈现出来的对人才的渴求是教育部门的基本着眼点。适应社会需求,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销售业务管理、汽车保险业务管理、旧车评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事故鉴定与理赔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专业都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也是各高职院校精品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必须注意的是, 优化专业结构问题不能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 各院校应该密切贴近人才市场, 通过学校的自我调控, 逐步建立起弹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结构模式。

(二) 全面改革课程与教学方法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目前, 我国不少高校的汽车专业仍然使用20世纪70~80年代的教材, 学的还是中型货车的发动机结构, 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很少。相比而言, 发达国家汽车专业培训大都由各大汽车公司和高校联合进行, 属于定向培训, 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生产线上实习, 对专业非常熟悉。所以新型汽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与教法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应以提高技术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应用能力为目标,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软件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还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 构建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这些改革, 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

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就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 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 都以“填鸭式”的教法为主, 教学形式单一, 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专业课 (如汽车构造等) 实践性较强, 个别环节单凭理论讲授很难讲清讲透。为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以“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对难讲、难懂、难记的内容, 用形象、直观、仿真的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和技能。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感性—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增强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技术等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 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对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熟练使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掌握都要依靠实践教学。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学习, 仅靠传统的挂图、教材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理论教学, 并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实际拆装。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 不仅要求配备齐全的实验室设备, 而且要求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亲手反复操作, 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 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设备使用和故障诊断的技能。但目前实验室在各种台架上对汽车故障的设置基本上采用通断式的设置方法, 与实际的汽车故障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故障产生的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也有较大的区别。实际的汽车故障多种多样, 不可能在实验室设置所有的汽车故障。因此, 学生必须到维修企业实践锻炼, 才能提高处理汽车故障的能力。与维修企业加强合作, 以维修企业为实训基地, 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一方面, 企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另一方面, 学校也能及时调整计划, 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 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必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却缺乏实践能力和技能。因此, 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建设一支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批应用型教师。建立应用型师资队伍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从社会上汽车服务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丰富的汽车服务实践经验, 熟知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 可为更好地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践依据。二是选送教师到社会兼职或国外培训, 以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 由社会技术人员兼职, 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 鼓励现有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五)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 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的同时, 应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分析了我国对汽车服务人才的需求变化,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汽车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培训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技术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岳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 2005, (29) .

[2]李国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 (24) .

[3]蒋红枫.职业教育要重视汽车后市场人才的培养[J].职教论坛, 2006, (2) .

1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程序 篇十三

第一步:申请和受理 10月31日前 申请

11月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申请,向秘书处提出是否受理建议

12月 认证协会下发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学校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开展。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立的工科本科专业,属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认证专业领域,并已有三届毕业生的,可以申请认证。申请认证由专业所在学校向秘书处提交申请书。申请书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的要求撰写。

秘书处收到申请书后,会同相关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认证申请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申请学校是否具备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根据认证工作的安排和专业布局,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必要时可要求申请学校对有关问题做出答复,或提供有关材料。

根据审核情况,可做出以下两种结论,并做相应处理:

(1)受理申请,通知申请学校开展自评;

(2)不受理申请,向申请学校说明理由。学校可在达到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后重新提出申请。

已受理认证申请的专业所在高校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国家核定的标准交纳认证费用,交费后进入认证工作流程。第二步: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

次年1月-3月中旬 学校自评,并向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初稿

次年3月中旬 学校参加认证协会组织的培训班,并在参加培训后修改自评报告

次年4月10日前 拟在上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学校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自评是学校组织接受认证专业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学校应在自评的基础上撰写自评报告。自评的方法、自评报告的撰写要求参见《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下载)。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

第三步:自评报告的审阅

次年4月30日前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自评报告,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次年5月15日前 学校根据审核意见提交补充材料 次年5月中上旬 发出现场考查通知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接受认证专业提交的自评报告进行审阅,重点审查申请认证的专业是否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

根据审阅情况,可做出以下三种结论之一,并做相应处理:

(1)通过审查,通知接受认证专业进入现场考查阶段及考查时间;

(2)补充修改自评报告,向接受认证专业说明补充修改要求。经补充修改达到要求的可按(1)处理,否则按(3)处理;(3)不通过审查,向接受认证专业说明理由,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到此停止,学校须在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后重新申请认证。

第四步:现场考查

次年5月中旬-6月底 开展上半年现场考查

次年7月20日前 拟在下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学校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次年8月31日前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自评报告,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次年9月10日前 学校提交补充材料

次年9月中上旬 认证协会发出现场考查通知 次年10月 下半年现场考查 4.1 现场考查的基本要求

现场考查是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委派的现场考查专家组到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开展的实地考查活动。现场考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主要目的是核实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了解自评报告中未能反映的有关情况。

现场考查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且不宜安排在学校假期进行。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应在入校考查前两周通知学校。

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成员应熟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入学校前至少4周收到自评报告,并认真审阅。考查期间专家组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开展工作。现场考查专家组的组建规定以及现场考查方式参见《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4.2 现场考查的程序

(1)专家组预备会议。进校后专家组召开内部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考查计划和具体的考查步骤,并进行分工。

(2)见面会。专家组向学校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考查目的、要求和详细计划,并与学校及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3)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考查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在内的教学硬件设施;检查近期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作业,以及学生完成的其他作品;观摩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外活动;参观其他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现场和实物。

(4)访谈。专家组根据需要会晤包括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教师、学校领导、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院(系)行政、学术、教学负责人等,必要时还需会晤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

(5)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向学校反馈考查意见与建议。4.3 现场考查报告

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报告,是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申请认证的专业做出认证结论建议和形成认证报告的重要依据,需包括下列内容:

(1)专业基本情况。

(2)对自评报告的审阅意见及问题核实情况。

(3)逐项说明专业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达成度,重点说明现场考 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关注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的事项。

专家组在现场考查工作结束后15日内向相应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提交现场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

第五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

次年11月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召开会议,做出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初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中旬 召开认证协会理事会全体会议,审议、并投票表决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通过的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底 发文公布认证结论 5.1 征询意见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将现场考查报告送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征询意见。学校应在收到现场考查报告后核实其中所提及的问题,并于15日内按要求向相应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回复意见。逾期不回复,则视同没有异议。

学校可将现场考查报告在校内传阅,但在做出正式的认证结论前,不得对外公开。5.2 审议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接受认证专业的自评报告、专家组的“现场考查报告”和学校的回复意见。5.3 提出认证结论建议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出认证结论建议。全体委员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委员人数的2/3以上(含),则通过认证结论建议。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讨论认证结论建议和投票的情况应予保密。

工程教育认证结论建议应为以下三种之一:

(1)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2)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

(3)不通过认证。

5.4 提交工程教育认证报告和相关材料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根据审议结果,撰写认证报告,须写明认证结论建议和投票结果,连同自评报告、现场考查报告和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的回复意见等材料,一并提交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5.5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提交的认证结论建议和认证报告进行审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如对提交结论有异议,可要求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在限定时间内对认证结论建议重新进行审议,也可直接对结论建议做出调整。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时,按照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审议,有重要分歧时,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表决。全体委员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委员人数的2/3以上(含),认证结论建议方为有效。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时,可根据需要要求专业 类认证委员会列席会议,接受质询。5.6 批准与发布认证结论

理事会召开全体会议,听取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对认证结论建议和认证报告的审议情况,并投票表决认证结论建议。理事会全体会议须邀请监事会成员列席。

理事会全体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批准认证结论。全体理事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理事人数的2/3以上(含),认证结论方为有效。

如果理事会未批准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的认证结论建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需按原程序重新审议。重新审议后,再次向理事会提交新的认证结论建议。如果理事会再次投票后仍未批准认证结论,则由理事会直做出认证结论。

理事会批准的认证报告及认证结论应在15日内分送相关学校,如果学校对认证结论有异议,可向监事会提出申诉,由监事会做出最终裁决。

理事会批准的认证结论或监事会做出的裁决由认证协会负责发布。5.7 认证结论

认证结论分为三种:

(1)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2)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

(3)不通过认证。

结论为“不通过认证”的专业,一年后允许重新申请认证。第六步:认证状态的保持

之后有效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 学校提交本改进报告(有效期为六年的每两年的第二年12月31日前提交一次改进报告)学校提交本改进报告 本轮有效期终止(有效期为六年的每两年的第二年12月31日前提交一次改进报告)

有效期满前一年的10月31日前 重新提交认证申请

通过认证的专业所在学校应认真研究“认证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的,学校应每年向相应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以及秘书处提交改进报告,汇报改进情况和专业进展情况。

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的,学校应每两年向相应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以及秘书处提交改进报告,汇报改进情况和专业进展情况。

如果学校未按时提交改进报告,秘书处将通知其限期提交;逾期仍未提交的,则终止其认证有效期。

通过认证的专业在有效期内如果对课程体系做重大调整,或师资、办学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应立即向秘书处申请对调整或变化的部分进行重新认证。重新认证通过者,可继续保持原认证结论至有效期届满;否则,终止原认证的有效期。重新认证工作参照原认证程序进行,但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认证协会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机抽取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开 展回访工作,检查学校认证状态保持及持续改进情况。回访工作参照原认证程序进行,但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上一篇:我的北京之旅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