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19篇)
1.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一
年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二
学习内容
《平凡小事》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七颗钻石》《倾斜的伞》《礼物》和略读课文《一串红樱落》。
这四篇课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朴实,文中人物各有特点,每一篇课文中真挚的情感、浓浓的关爱让人心生感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如何把生活中平凡的小事完整的记述下来,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浓浓的感情,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真挚的,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更是美好的。
单元学情
分
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50个字,会写3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在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基础上,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感受爱的力量,懂得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也要把爱心献给别人,懂得关心长辈。
4.学习写请假条,能通过看漫画写清楚简单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读写。
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
题
课时
1、《七颗钻石》
2、《倾斜的伞》
3、《礼物》
4、*《一串红樱落》
百花园二
2.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二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三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4.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案 篇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有乐于交流的习惯。因此,“交流平台”的内容可放手由学生自己交流,教师稍作总结。“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内容的拓展性及总结性较强,还需老师进一步点拨,特别是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书写提示”中学生第一次使用钢笔,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可采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两个板块的内容。示范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钢笔书写正楷字。通过想象、运用词语,引导学生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能和同学交流。
3、会用不同的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并能和同学交流。
4、练习使用硬笔书写8个生字,注意执笔姿势。
5、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有所发现。在不断练习中养成良好的硬笔书写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交流的习惯,能正确使用硬笔书写,养成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重点
引导学生会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难点
探究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钢笔。
2课时
第一课时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能和同学们交流。
2、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重点
积累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难点
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日积月累
师:同学们还记得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吗?这些课文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诗人笔下的秋诗让人神往,铺满梧桐叶的水泥道别具神韵,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雨更是一首歌。那么,我们接下来学习的描写秋天的词语也会让你眼前顿时出现如画的秋景。
1、出示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2、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些词语,借助拼音把9个词语读正确,然后思考:这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被分成了哪几类?
3、同桌互相听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齐读,交流发现。
师小结:这9个词语都是描写秋天的。第一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天气的;第二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植物的;第三排的3个词语是描写秋天的丰收景象的。
5、拓展:谁能选几个词语来写一写秋天?
6、背诵词语。
二、交流平台
师:同学们,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的过程。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学过了不少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来回忆交流一下这些方法。
1、同学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交流,将方法写在书上。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词句段运用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说出词语的意思。
1、多媒体出示下列句子。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2、结合“交流平台”,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说出词语的意思及自己采用的方法。
5.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篇五
高前彬
三年级语文试卷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侧重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
一、试卷分析
从总体来说,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独立阅读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习作方面不能够按照要求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
一、积累运用部分。
1、拼音方面:学生拼读能力比较强。能按照拼音正确写出词语,而且写字比较规范,正确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方面大部分学生区别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比较准确。
2、字词方面。考察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学生对这道题掌握很好,但是从中挑选词汇去填空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题意,自己任意填词。结果丢分很多。
二、阅读。
(一)把握课文重点方面:学生不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重点内容,体会出文章蕴涵情感。
(二)课内阅读方面:学生基本能够读懂课文,把握有用的文字信息。在段落结构上能够准确体会出总分结构,可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借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在体会小虾吃食特点时,能够抓住重点字、词语进行体会。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按照课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正确仿写。只是个别学生在造句时候表达有些不通顺,部分学生别字现象严重。建议教师在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平台时,把说和写并重,让学生在写、读、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正确用字的能力。在找表达顺序词的时候找的不全,可能是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用表达顺序的词进行实践练习,致使学生把握不全。
(三)课外阅读方面:学生不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认真积累知识。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词语能力稍显薄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但表达时语言不是很清楚、很准确。
丢分比较多的是连句子,有很多的孩子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这说明孩子们对文章的意思理解还不够,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文章。
四、习作表达。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较难,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更难,农村的孩子平时阅读面狭窄,见得世面不够开阔,所以没办法完成。
五、对试题的意见
我个人觉得试题很难。不符合孩子们的特点,不能贴近课本考试的试题。
六、反思与改进
1、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彻,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道用教材干什么?只有教师的深入,才能引导学生在浅出中学得轻松愉快,真正的喜欢学习语文。
2、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依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演等各中语文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准确有效的表达和学用语文的规律(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例如在语文天地中教师应适时拓展练习的广度,如抄一抄,还可延伸为找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选词填空;造句;理解词语等等。引导学生在悟和用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3、让写时刻围绕着你。为了帮助学生改掉错别字多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可用来引发写作的点,让写贯穿在每一堂课上。学生通过写字、仿写、改写、续写、标注体会等写的实践,在学会表达的同时,学会正确使用汉字。
4、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的课堂。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铆定在母语学习上。语文学科较其它学科相比,情感更为浓厚。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徜徉在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里,教师要适时地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篇六
餐桌上的变化
常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的一日三餐,几乎每顿都是什么咸菜、萝卜干,最多还有家里种的蔬菜什么的,来个亲戚,至多也是买点豆制品,要想吃肉,那还得盼着过年。而如今,鱼呀肉呀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来了亲戚,都喜欢到饭店热闹一下。
房子的变化
我看到过外婆家的一张旧照片,那上面的房子是一个土房,房顶上盖的是茅草,房子又矮又破,听我的老太讲过那时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曾经有一次刮台风,房子还倒了一面墙,她和外公躲在一张大桌子下面才没有伤到。到了后来,条件好了些,盖了瓦房。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到处可见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
道路的变化
在以前,人们行走的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身上全是灰;雨天泥泞不堪,身上全是泥。现在到处可见水泥路,即使是农村,也是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无论是什么天气,人们出行都方便多了。
交通工具的变化
妈妈曾经和我讲过,她小时候家里穷,到20多里外的中学读书,全是走着去,只到上初三时家里才买了一辆自行车。后来工作了,买了摩托车。我小时候胖,妈妈抱着我坐在车上到外婆家,每次腰都疼得受不了。随着条件的好转,家里去年买了小轿车,无论到哪里都很方便。在车上,我们可以高兴地聊天,哼着欢快的小调,即便是很远的路,也不觉得累。
通讯工具的变化
以前,人们之间的联系只能靠邮局来传递书信,有时还出现遗失信件的情况,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还可以在电脑上视频聊天,即便是远在天边,也仿佛近在咫尺!
7.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七
“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 扑克的最早起源是我们中国。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 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 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 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 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到了我国宋代时, ‘叶子戏’在民间就流行起来。”“既然扑克牌的最早雏形在我们中国, 那么为什么会在14世纪的欧洲完善和定型呢?”学生陷入沉思。“马可·波罗!”有人嚷了出来。“对啊!请依据课本讲出理由。”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13世纪, 马可·波罗一行到达中国,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 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扑克牌的玩法就可能被他学会了。马可·波罗回国后, 就把扑克牌的玩法带到了欧洲。”“很好, 通过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扑克牌在中国产生, 通过马可·波罗传播, 最终在欧洲完善和定型。今天我们就
来复习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六、七、八三节课。”
“刚才扑克牌传播的方式是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和平交流。”“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举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这是哪张牌?”“梅花K!”学生齐声答道。“K是king的缩写, 皇帝的意思。梅花K是哪位著名的皇帝?”扑克常见, 可这个问题鲜有人注意过, 教室里一片哑然。我提醒到:“我们第二课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被他占据其中三个。这位皇帝要求自己的战士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学生齐声说。“请你背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间及过程。”……
“这是哪张牌?”“方块K。”“方块K是谁?”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乱猜了。我提示说:“是我们第三课学到的, 他公元前49年夺取了罗马政权。”“恺撒。”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由于恺撒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 因此他也是四个K中唯一的侧面像, ”我扬了扬手中的牌, “同时恺撒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皇帝, 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生答。“哪一年称帝?”“公元前27年。”“恺撒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 但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国疆域图, 并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相比较……”
“罗马帝国成立后的最初二百年是帝国的黄金时期, 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称它为……”“大秦。”“凯撒非常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丝绸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丝绸之路。”“对, 请你再说说阿拉伯人在这条路上, 给东方和西方各带来哪些物品、意义?”……
“这是什么数字?”我手捻开从1到10的任一组牌。生答:“阿拉伯数字。”“创始人?”“印度人。”“什么时候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16世纪。”
“马可·波罗来华后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书名以及意义?”生答……归纳一下, 和平交流的事例有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这是什么文字?”我手指着任意的JQK。“英文字母。”生答。“对啊, 请看书第47页的图表, 英文字母属于拉丁语, 什么文字为欧洲这种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生答:“腓尼基文字。”“很好, 据考证, 腓尼基字母主要又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请问古埃及图画文字名称、形成的时间、意义?”“还有一种古老的文字也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它的名称、创造者、意义?”“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这是哪张牌?”学生齐声说:“黑桃K。”“他是传说中所罗门的父亲David, 《圣经》上记载耶稣就是David的后代, 他善于用竖琴演奏, 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 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说到耶稣, 我们就会想到……”“基督教。”学生集体答。“对啊, 下面我们共同填写表格———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主要教义、经典和共同点。”……“我们同学都知道牌的四个花色是按照‘黑红草方’的顺序, 黑桃最大。K中最大的是谁?”“黑桃K———David。”“一个传说中耶稣的先人, 就排在所有的皇帝前面, 这说明了什么?”我进一步追问道。很快有学生回答道:“说明了在欧洲当时精神文化领域, 神权凌驾一切。”全班满堂掌声。
我举起扑克牌说:“这是一副牌, 也是一本历史书, 也是一部日历。四种花色代表一年四个季节, 12张花牌代表一年12个月。每个花色从1加到13等于91, 四个季节就是364, 加上大王等于365, 就是一年, 闰年再加小王366。今天我们离中考还有280天, 就让我们在未来的280天内, 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志在四方、开拓进取;像马可·波罗一样善于学习、不畏艰辛;像古代印度人一样勤于思考、勇于创造, 我们一定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好历史复习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量大、琐碎、知识的时代性又不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背、默、做、练、讲, 学生很快就会“活来死去、以史为死”, 唯恐避之不及。因此, 上课时既要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和图片, 用活课本, 还要加入表格、归纳、小结对知识进行条目化和系统化, 更重要的是, 要学会高于课本, 尽可能多地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源, 以增强课堂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扑克牌大家司空见惯, 可是很少有人关注它背后的相关知识, 本课就是运用扑克牌取得许多出其不意的效果。首先, 历史课堂上亮出扑克牌, 学生觉得惊奇,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也贴近了学生生活, 贴近了社会, 把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靠近, 这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符合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第二, 以扑克牌为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数字, 又从方块K恺撒引出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从KQJ英文字母引出腓尼基文字, 再引出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从扑克牌由来引出马可·波罗, 再到《马可·波罗行纪》的意义;从黑桃KDavid引出耶稣再引出三大宗教比较的表格。三课的知识点完全为一线所牵,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又扩大了知识领域, 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 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和深度, 当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 最重要的是以身边常见的扑克牌为例, 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 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生活, 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就要在历史课上设法“诱惑”他, 让他要盼上、乐上历史课。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多观察生活, 多多想些点子, 多多迈出挖掘乡土教材的步子, 多多注重历史课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多么有趣、鲜活和高效。
8.必修三第二单元训练(一) 篇八
1. 古希腊人崇拜的神拥有凡人的相貌,拥有七情六欲和不同的性格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2.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正义就是把全体公民“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就像贯穿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3. 梭伦写到:“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 捍卫平民的权利
B. 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 维护贵族的利益
D. 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4.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 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D.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5.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
A. 智慧和德行 B. 民主与科学
C. 金钱与权力 D. 法律与宗教信仰
6. 在对某一社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先考虑的是当时当地的经济因素。而恩格斯曾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7.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 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 尊重自然规律
C. 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
8.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 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调整
9.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二、非选择题
11.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9.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篇九
一、 读拼音,写汉字。(10分)
yíjì jiāojuǎnkǎochá xiōnɡpúmícánɡ
( )( )( ) ( )( )
lìshǐlǚxínɡ sànbùyǎnɡwànɡzhènjīnɡ
( )( )( )( )( )
二、 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停当( )转告( )鞠躬( )面包渣( )
流域( ) 陨石( )婉转( ) 摄影师( )
三、 组词。(5分)
郊( ) 惜( ) 诚( ) 秦( ) 社( )
胶( ) 借( ) 城( ) 春( ) 杜( )
四、 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 ) ( ) ( ) ( )
严严实实( ) ( ) ( ) ( )
转来转去( ) ( ) ( ) ( )
五、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 )摄影师三( )灰雀 五( )电车一( )杂志社
两( )照相机六( )石头 一( )朋友一( )白发
六、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著名( )喜爱( )明媚( )震惊( )
七、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7分)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说 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八、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一┅┅就┅┅ 无论┅┅还是┅┅如果┅┅就┅┅
1、( )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 )应该向她道歉。
2、( )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 )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 )是凛冽的寒冬,( )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九、 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天才在于积累。
2、世上无难事,( )。
3、为( )而读书。
4、任何成就都是( )的结果。
5、( )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晋朝青年( )的故事。(3分)
2、“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
我还能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至少2个)
。(4分)
3、用“—”画出祖逖刻苦练功的句子。(2分)
10.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
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透过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让学生体会勇于挑战,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善待身边的一切,乃至微笑承受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是痛苦。教学建议
教《翻越远方的大山》讲刘翔敢于挑战,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遵循震撼、感动、敬佩的感情线索。
教《雪儿》关键是使学生融入、体验。文章的亮点是“我”的所做、所说、所想,也是教学的重点。孩子心灵之纯洁、之无私、之美好,全在这之中了。一个腿受了伤的孩子,孤独、寂寞,他收养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白鸽,倾注了自己的爱心和同情,“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向往,表现在行动上便是一同去看蓝天白云。仅仅只是看天和云吗?不是的,是一个孩子情感和爱心的迁移,是孩子把白鸽当成一个生命,一个和他一样的人,去体谅它、同情它、善待它,和它共鸣,和他一同向往美好的生活„„当孩子得知白鸽是信鸽后,“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当信鸽的伤好后,孩子为它欢呼,将它放飞,这是怎样的无私啊!“雪儿”虽是信鸽的名字,更是孩子纯洁美好心灵的写照。
教《花瓣飘香》要抓住一个“美”字。文章有美的意境:清晨,一丛月季,红艳艳的花朵,带露水的花瓣,淡淡的清香;有美的人物:可爱的小姑娘;有美的情感:小姑娘爱花、惜花、爱妈妈。整篇文章清新淡雅,宛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读完全文,感受到的岂止是花瓣飘香,更是小姑娘美的心灵、爱的情怀香气四溢,不仅感染了作者“我”,而且感染了每一个读者。我的课前研究报告
本组由课文三篇组成:《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翻越远方的大山》讲刘翔敢于挑战,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的故事。三篇课文的特点
1、都是叙事文。
2、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标的要求正是时代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的时代呼唤爱心、孝心、同情心,呼唤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教会他们面对挫折,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这就成了教材选文的取向。
可巧的是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挫折。《翻越远方的大山》给学生渗透一种面对生活的挫折、人生的苦难的正确态度,刘翔背后承受的是巨大苦难,体现的是信念、乐观、坚强和毅力。《雪儿》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腿受了伤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内心世界:向往春光与蓝天,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具有美好无私的情怀。《花瓣飘香》中的小姑娘爸爸远在南沙,爸爸在病中,她敬重父母,有孝心,有爱心。
从课文的特色上来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很平实,都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如何教呢?
(1)以“读”为中心,渗透听、说、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平台,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怎样以“读”为中心?湖北省教研室的晏渝生老师曾经总结过“四读”,即读对、读顺、读懂、读美。初读主要追求读对和读顺,精读主要追求读懂和读美。如果我们每一课的教学都像这样进行,就便于学生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怎样渗透听、说、写的训练呢?听和说的训练无处不在:听别人读书,说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和流利;听别人发言,说他们是否想得有理;听别人有感情地朗读,评价他们是否读得恰当„„
(2)创建新型学习方式平台,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夯实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只是这一组教材的教学要体现,全册的教学乃至各个学段都要体现。
11.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一
1.( )个10是100,( )个100是1000。
2.1000里面有( )个100,( )个10,( )个1。
3.比299大1的数是( )。
4.5个百、3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5.7个一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6.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
7.三百九十九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8.739里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9.692里有2个( ),9个( )和6个( )。
10.888百位上的8表示8个( )十位的8表示8个( ),个位的8表示8个( )。
11.1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12.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二、我会排。
1.将下列数从小到大排列
646、567、100、788、382、1000
2.将下列数从大到小排列
442、608、998、867、96、856、323
三、写出下列各数。
1.一百零一:
三百四十二:
五千:
六百零四:
四百:
四百二十:
五百七十八:
八百零二:
2.(1)一个一个的数,从496数到506
(2)十个十个的数,从678数到758
(3)一百一百的数,从320数到920
3.写出下列数的读法
878
680
908
421
四、写出下列数的组成:
530:
193:
900:
407:
五、下面的数可以组成几个三位数?
8、2、5
答案:
一、1.1010 2.101001000 3.300 4.539 5.407 6.101001000 7.398400 8.737 9.一十百 10.百十一 11.四千999100012. 1
二、1. 100382567646788
2.99886785660844232396
三、1.1013425000604400420578802
2.(1)496497498499500501502503504505506
(2)678688698708718728738748758
(3)320420520620720820920
3.八百七十八六百八十九百零八四百二十一
四、5个百和3个十
1个百9个十和3个一
9个百
4个百和7个一
五、 825852285258582528
12.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二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1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分析 篇十三
台口小学
王照奎
一、基本情况分析
实考13人,及格13人,及格率92.3,优分11人,优分率84.6,人平85.7,综合指数97.5,最高分98,最低分545,低于标高(90)2.5个百分点。得分情况是:胡玉婷92,黄玉焓93,陈星星98,柳玉莹89,刘欣月87.5,张华玉88,龚婷嘉90.5,张晓丽87,杨巧93,杨耀林85,胡玉辰84.5,龚琼瑶72.5,龚元钦54。本单元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了预定目标,主要原因是优、中、差三类学生的成绩都有所下降,90分以上的只有5人,80分以上的6人,70分以上1人,60分以一下1人。一个同学不及格。
二、试题综合分析
本套试题共八答题,难度中等偏高。概括起来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拼音(1、2两题);第二部分字词(3、4、5三题);第三部分句子(6、7题);第四部分阅读(第八大题)。试题没有怪题、难题、偏题的现象出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题目难易适当,体现了基础题为主,能力题为辅的新课程理念。所不同的是题目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体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试题得失分析
第一大题,我会读拼音写词语,占总分的12%。此题9个同学得满分,4个同学出现错误,其中优生1人(刘欣悦),差生3人(龚琼瑶,龚远钦,胡玉辰)。错误原因是拼音读错,把词语写错,把字写别。如“cūn zhuānɡ(村 装)(粗壮)(粗壮);mò fánɡ(磨房)”等这些错误。
第二大题,我会选择恰当的拼音写在()里,占总分的5%。3个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认不准字。如“匙(yà0)”这种错误
第三大题,读句子,我会给带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占总分的8%。此题两个差生(龚元钦,胡玉辰)出现错误。一个差生写出的是带点词的读音。如“精心(jīnɡ xīnɡ)”,一个差生写出的近义词是错的。如“依然(还是)”这些错误。
第四大题,我会比较,会组词,占总分的10%。此题8个同学得满分,5同学出现错误,其中优生3人(刘欣月,轮玉莹,张华玉),中等生I人(张小丽)差生1人(龚元钦)。原因是组词语错误。如“亿(会亿)(亿东),忆(记亿)(亿山),异(异香)(导乡),促(促枝),扬(扬树)”等这些错误。
第五大题,我会补充句子,占总分的12%。4个同学(刘欣月,胡玉婷,张晓丽,龚元钦)出现错误,原因是补充的比喻句不准确、形象。如“
1、金色的田野像(一颗颗玉牙)(海洋);
2、飘洒的秋雨像(一滴滴汗水)(一滴滴小水珠)(一颗颗珠子)”这些错误。
第七大题,我会填空,占总分的12%。此题5个同学得满分,8个同学(刘欣月,张华玉,柳玉莹,杨耀林,张晓丽,胡玉辰,龚琼瑶,龚元钦)出现错误。一类错误原因是补充诗句时出现错字;二类错误原因是按指定内容写诗句意思出现错误;三类错误原因是对仗错误。如:“
1、这首诗前两句的大概意思是(知有耳边挑促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王维一个人在别处,想念家乡的亲人)”这样的错误,“
2、(大露)对长空(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出)”这些错误。
第八大题,我会读短文后做题,占总分的37%。短文
(一),5个同学得满分,8个同学出现错误,其中优生4人(黄玉焓,柳玉莹,张华玉,刘欣月),中等生2人(杨巧灵,杨耀林),差生2人(龚琼瑶,胡玉辰)。错误(1)“这篇短文一共有(2)个自然段,1人错误。第二自然段共有(2)句话,3人错误”;错误(2)“你认为太阳是粉刷匠吗?为什么?(因为太阳没有手。);错误(3)你把(小树)粉刷得那么(漂亮),就像(一样漂亮)。你把(房子)粉刷得那么(美丽),就像(那么好看)。你把(春天的小草)粉刷得那么(碧绿),就像(春天的气息)。你把(天空)粉刷得那么(又白又蓝),就像河边的大海一样。你把(小朋友的)粉刷得那么(黑),就像(méi tú一样)。你把(沙滩)粉刷得那么(金黄),就像(金色的银子一样)。”等这些错误。短文(2),3个同学得满分,10个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是不会读短文,不会找,不会发现,不会理解和感悟。错误(1)选音节,2个差生出现错误,原因是没做;错误(2)5个同学(胡玉辰,龚琼瑶,杨耀林,龚婷嘉,柳玉莹,龚元钦)出现错误,原因是没画或画错;错误(3),4个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理解能力差。如“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吗?开始‘我’暗喜,是因为(妈妈捡了20元钱),后来(妈妈又来到了老奶奶家),心里难受得(想把那快20元的假币送给那个老奶奶);最后(妈妈捡了20元的假币送给了老奶奶,)因为(妈妈已经送回了老奶奶)”。错误(5),一个差生(龚元钦)出现错误。如“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买菜的时候,我发现地上有一张20元的假币),听了我的话妈妈说:(我看见路边有20元的假币,我把它捡回来了)’”。错误
(六),2个差生(龚元钦,胡玉辰)出现错误。如“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男孩是好人,妈妈是坏人),(想给她那快20元的假币)”等这些错误。
四、弥补方法和措施
1、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因此,从小要培养起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工整写字的习惯;认真听话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练习说话的习惯。
2、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结合。读拼音、认字、写字、说话的能力;会想、会说的能力;认真看图,看懂图意的能力;读文思考,读文理解的能力;加大学生背诵、记忆的能力。该背的一定要背到,该记的一定要记到,该写的一定要写到。
3、引导学生去读书,指导学生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进行个性化的体验。不但要读懂一句话,还要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课文。让学生从读书中去识字,从读书中去学词,从读书中去体会和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才有望得到提高。
4、要特别关注差生。课堂上要给差生一定的机会。说话的机会,交流机会,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整体成绩才有保证和提高。
14.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四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习作 教案 孙爱娜
教学过程: 一、课例复习1.上两周,我们进行了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回忆一下课文内容,试着提案填填这个表格。(出示ppt) 2.交流。 3. (出示ppt)再看看咱们完成的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 1)都是写人的。 2)都是通过一件小事来写人。 3)事例中都表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相机板书:事―→人(品质),小结:本组课文都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人,而且所选的事能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是值得写的事。 二、导入习作 1.今天的习作,也要求同学们像写课文的那些大作家一样,通过一件值得写的事来表现一个熟悉的人。(出示ppt) 2.翻到语文书第31页,请同学们自由读把习作要求读三遍,用铅笔在你认为最重要的字词下面加点。 3.交流,相机小结板书:值得写、熟悉的、一件。 4.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审清作文要求的.?(板书:审题 读三遍、画重点) 三、引导选材 1.审清了要求,我们就要开始选材。(板书:选材) 1)熟悉的人包括哪些?(生述,相机小结板书:亲人、同学、朋友、老师……) 2)他们身上可能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写呢?(生述,引导启发,ppt出示:彬彬有礼、宽容大度、关心集体、积极向上、工作尽职、知错就改、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做事认真、关心同学、幽默风趣、教导有方、爱护孩子、乐于助人、勤劳能干、耐心细致、刻苦好学、多才多艺……)除了这些,还有吗?(ppt出示省略号)结:我们可选的材料有很多,但是同学们一定注意,要尽量选那些自己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与别人不同的材料来写。(板书:真实、新颖) 2.思考一下,你想写谁的什么事?表现他的什么品质?(ppt出示表格。)交流。 四、教会写法 1.怎么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像咱们的课文一样精彩?我们还得到课文去寻找答案。(出示ppt)自己默读课文中的这些片段,尤其注意那些红色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2.总结:只有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细致,咱们的文章才生动具体。(板书: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 3.咱们来尝试一下,出示ppt,口头交流。 4.用五分钟时间,小作文上进行练笔,选择其中一段完成,选择中游学生交流,了解情况。 五、范文引导 1.根据咱们这次习作的要求,和刚才所讲的习作步骤,老师完成了一篇习作,给大家读一读。 2.评价一下,是否符合要求?(一件事表现熟悉的人,写出了人物的积极认真,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 3.同学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在开头先点明要写的人和他的品质,然后开始记事。构思一下,可以动笔了。 六、学生习作 板书: 事―――――→人(品质) 一件、值得写 熟悉的 1.审题:读三遍、画重点 2.选材:真实、新颖 3.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15.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五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 还有一次习作和一道练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 有寓言故事, 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在哲理思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类课文的教学, 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母语的基础, 接受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本组课文时,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课文蕴含的哲理, 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要明确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和作用。本单元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这一组教材的内容和文体来说, 既是对低年级《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说理文章的进一步拓展, 又为高年级说理文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二要把握本单元教材编排的训练体系。统筹安排, 因课设练, 多次重复, 螺旋上升, 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训练体系。本单元除朗读、默读、积累词语和预习课文等常规项目外, 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 (1) 查字典解释词义;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 (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 因课设练, 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比如, 《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几篇课文对话多、故事情节强, 教材都安排了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的训练。《寓言两则》选自中国古代传统寓言故事, 教材安排了“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 读一读, 讲一讲”的练习。《争论的故事》兄弟俩的语言非常精彩, 教材安排了“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的练习。《剪枝的学问》笔调轻松活泼, 娓娓道来, “我”的感悟写得很含蓄, 虽未一语道破, 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材安排了“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的练习, 诸如此类。
三要挖掘本单元教材蕴含的哲理因素。本单元四篇课文以事喻理, 蕴藏着丰富的哲理。这些哲理都蕴含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课文内容里。教学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揣摩,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哲理。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确立单元教学具体目标 (略) 。
学习本单元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朗读中想象相应的画面, 理解叙述顺序, 能理解重点词句及摘抄佳句, 能复述故事等,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 要很好地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元素, 以学定教, 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重点
查字典解释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单元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事中之理”。
单元教学建议
一、分析研究, 把握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初读, 了解故事→悟读, 研读重点→研读, 探明事理→拓展, 联系生活。”教学时, 关键是要讲清“事”, 使学生通过“事”悟出“理”, 然后再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延伸拓展。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往往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段落及关键词句, 启发思考, 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
二、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本单元课文层次清晰, 语言流畅, 学生一读能懂。教学时, 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悟。要做到初读,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再读, 理清顺序, 概括文意;精读, 抓住重点, 训练语言;品读, 品味词句, 领悟哲理;研读, 延伸拓展。朗读作为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寓言两则》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让学生在朗读中见其形, 入其境;《争论的故事》可从文中的反问句入手, 并抓住“争论不休”的声音变化, 演绎当时情境;《剪枝的学问》要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词语, 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神情, 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只有深入思考的朗读, 才能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
三、理清文章脉络,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各部分的要点及其联系, 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可采用段意合并、中心句摘录、题目拓展等方法, 建议本单元采用段意合并法。比如《鹬蚌相争》, 第一节写鹬蚌为什么相争, 第二、三节写鹬蚌如何相争, 第四节写相争的结果怎样。因而,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就可概括为:本文通过鹬蚌相争的经过的叙述,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宽容。要求学生概括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把课文从厚读薄, 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既蕴含了科技性知识、又揭示了一定哲理的小短文。教学《剪枝的学问》, 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 可抓住题眼设计问题:1.什么叫剪枝?2.王大伯剪掉了什么样的树枝?3.剪掉了一些枝条后桃子长得怎么样?这样三问, 学生粗读课文, 便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并概括出课文内容:文章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 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 生活处处有学问, 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文本。
《语文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 特别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文中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它们或揭示中心, 或蕴涵情感, 或概括内容, 或暗示思路。备课时, 找准这些关键词, 就能教活整篇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重锤敲打。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揠苗助长》讲农夫急于求成时, 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词语, 先说“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说明他心情的急切;“天天到田边去看”, 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又为他下面采取的行动作了铺垫;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争论的故事》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不以为然”, 教“争论不休”, 先分角色练习朗读兄弟俩的对话, 再让学生比赛查字典, “休”有哪几种意思, 在“争论不休”中应该取哪种解释, 学生自然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剪枝的学问》要求学生反复咀嚼“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句话, 从中悟出“只有去除闲枝废叶, 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 才能快捷行走”的道理。
五、积累好词佳句,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理解。继续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积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 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三是运用。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
从训练角度看, 可以体会用词的准确, 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等。比如, 《剪枝的学问》中有关桃园春景的描写的积累, “我又惊又喜, 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噢, ‘减少’是为了‘增加’, 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它就像一句名言, 学生积累下来, 终生受用。再如, 练习中有关语言成语的积累, 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 而且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 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 得到教益。
六、增强生活意识, 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习作教学继续倡导生活作文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八让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 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这篇习作, 强化了作文的实用功能。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 编写童话故事, 把故事内容叙述清楚, 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本单元《鹬蚌相争》一文心理和语言的描写, 《争论的故事》一文的对话描写, 《剪枝的学问》一文哲理的揭示, 可以迁移到编写童话故事的过程中。
1.从生活入手, 激发习作兴趣。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画, 并提出要求:看看是谁, 在干什么?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这样做好不好?然后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所写的故事。2.鼓励想象, 拓宽思路。围绕“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中心, 鼓励学生想象, 思考如何帮助小动物们改掉坏习惯。3.分析范文,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范文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想象丰富, 语言具有儿童特点, 非常适合学生仿写。教师要让学生的习作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 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6.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六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17分)
二、 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浆( )塔( )洒( )愉( )绵( )
桨( )搭( )酒( )偷( )棉( )
经( )泊( )烧( )铃( )掩( )
径( )伯( )浇( )岭( )淹( )
三、 把词语补充完整:(9分)
惊( )拍( )根( )本( )叶落( )( )
一( )如( )层层( )( )心( )神( )
曲径( )( )目不( )( )万( )争流
四、 按原文填空:(11分)
1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 ),海面( )着美丽的( ),四周( )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 )在水中,迎面吹来了( )的风。
2(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夜深()一灯明。
3小河( ),如同一条透明的( ),静静地( )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 )水游过来,( )一样的水面顿时( )了一道道( )。
4有( )山顶的白云( ),( )的天空显得越发( );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 )的天空显得更加( )。
五、默写古诗:(8分)
六、 照样子,写词语:(10分)
1. 明白 明明白白
2. 写出带有颜色的词语:
3. 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7分)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融化在月色里了。
1. 这段选自课文《 》。这段讲了 的西湖的美丽景色。(2分)
2.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句中把比做。(3分)
3. 用“宛如”造句: 。(2分)
课外阅读:(12分)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2分)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1分)
3根据短文填空。(4分)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 它们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浑身长满了()。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 )里打“√”。(1分)
(1) 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 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仔细读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2分)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2分)
八、作文:(16分)
请你读下面童话故事的开头,展开大胆的想象,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习作。
老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去野外找食吃,一只小黑鸡很贪玩,它悄悄地离开了大家,自个儿去玩了。小黑鸡玩累了,也饿极了,它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一条小青虫在小草上爬来爬去,就……突然……
17.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七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主备人:双堠小学 居丽娜 赵鹏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 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出文章大意。要重视单元整体引导,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和课外收集到的名人故事的学习,体会到名人身上的种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认识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
4.体会作者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
查阅、搜集、整理每课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预习:2课时 课内:2课时
拓展阅读与实践:2课时 写作:2课时
第一、二课时 指导预习
主备人:双堠小学 周连爱 王成林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一组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字音互相请教。2.自学生字词。
3.快速默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4.再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小组交流:
一课一课地逐一完成以下任务。1.小组内讨论、概括课文内容。
(1)《灰雀》讲述的是__、___和___之间的故事?(2)《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3)通过读《奇怪的大石头》你知道这块巨石是从哪儿来的吗?(4)《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____的故事?
2.这四篇课文当中,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三、全班交流:抽查个人,评价小组。
1.逐篇指名概括每篇课文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初读感受。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都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教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学生对本单元的四个名人故事有了大体的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以填空的方式呈现很好。
不足之处: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很多学生仍理解存在困难,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
再教设计:课下让学生预习好字词,课上进一步检查、回顾。
第三、四课时 品读感悟 主备人:双堠小学 曹弘 陈香连
一、预习交流
通过课前预习,大家知道这几篇课文中讲了哪几位名人?
二、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从列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组内与同学交流。
2.这些话中那些词更能体会到列宁的优秀品质? 3.在组里交流,有感情地读一下。
三、反思学法、提升能力
在《小摄影师》一课中,从高尔基身上你又学到了写什么?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1.在高尔基身上你又学到了写什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知道的?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抓住高尔基的动作、语言)2.这两篇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有哪些共同特点?如果去掉描写列宁和高尔基的动作、神情和语言的句子,你有什么收获?
四、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学习收获。2.分享名人名言。
五、举一反三
用学到的方法学习《我不能失信》和《奇怪的大石头》。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课上通过读、模仿及理解,学会了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特征。
不足之处:课上学生课文读的不通顺,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大意。再教设计:以后课上应加大阅读的训练,让学生边读边尝试着去理解课文大意。
第五、六课时 拓展阅读与实践 主备人:双堠小学 高盼盼 英晓芳
一、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主题丛书“五彩的童年”》中“名人伴我成长”、“迷人的风采”“品名人增智慧”“群星闪耀”四组中的文章,自己选择其中的5篇文章重点阅读,其余篇章可以略读。
二、梳理阅读
1.自主阅读篇目,完成每篇文章主要内容和感受深的句子两项作业。
2、整合品读 三、主题提升 阅读一系列的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到文章中的段落和句子进行朗读和感受)
四、语言积累
抄写语言优美的句子和感受深刻的句子。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课上学生了解了一些名人故事,体会了文中一些语言描写的妙处,感受了如何用语言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
不足之处:很多学生课文读的太生涩,不能概括出课文大体内容;同时一些学生也不会找有优美的句子。
再教设计:平时应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加的学生的阅读练习。
第七、八课时习作 主备人:双堠小学 季怀秀 邢庆娜
1.结合学习的课文,说说自己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品质)2.确定人物特点。从自己的朋友、同学、师长中选择一位,回忆一下曾经 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然后选取一件能反映出他(她)优秀品质的事情。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可以给予好的建议。4.全班交流。5.动笔写作。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书写及评论学生学会了用动作、语言及神态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课上小组交流的很激烈,学生也学会了很多表现人物的方法。
不足之处:很多学生评论别人的文章头头是道,可真到自己写实,却心中无事可写,猪耳挠腮。
18.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篇十八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1、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19.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篇十九
二、 按要求写字词。(18分)
1.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字,再组词。(3分)
xīn:_()_()_()
2.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3分)
古:_()_()_()
3.看图,写出描述图中情景的成语或四字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上合适的词。(3分)
一()怒吼贮存()()的模型
一()旅行结束()()地嚷着
5.下面各组词语分别可用哪个词语概括?照样子写一写。(2分)
青菜 萝卜 丝瓜 扁豆( 蔬菜 )
苹果 芒果 火龙果 李子()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清明节 ()
6.填上表示声音的词。(3分)
(1) 远远地,我就听到了()的流水声。
(2) 下课的铃声刚落,我的肚子就饿得()直叫。
(3) 只听见()的一声,爆竹炸开了。
三、 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将句子补充完整,再从带点词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3分)
和朋友在一起时,他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改写句子。(2分)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野兽,呼呼地扑向城市。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___________________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3.把下面环保名言的前后两部分用线连起来,再设计一句。(5分)
功在当代 遍地都是好庄稼
绿了大地 利在千秋
山上树木光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山下走泥浆
我设计的环保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一句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___,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水上飞机有很多兄弟,有的能_________,有的能________,还有的能___________。如果我是水上飞机设计师,我要设计出_________,让它能__________。(5分)
3.《“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写了父子俩钓鱼时发生的事。全文按照“钓鱼——()——()——铭记”的顺序一一讲来,使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像汤姆的爸爸那样_______________。(3分)
4.《放飞蜻蜓》一课告诉我们:蜻蜓吃__________;它的尾巴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眼睛可以_____________。(4分)
5.《狼与鹿》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犹新,请把文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词语或句子写下来,并说说读后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把你喜欢的一句广告词写下来。你还能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词吗?(3分)
我最喜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池塘中的怪物
一只红蜻蜓在池塘上飞来飞去,习惯性地用尾巴在水面上点了几下。突然,“哗”的一声,池塘中央泛起了一朵很大的水花,冒出一股浑水。红蜻蜓觉得奇怪,一边飞一边喊叫:“池塘中有点怪,水一下变浑啦!”
小花猫听了红蜻蜓的话,一边跑一边喊叫:“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把水都喝光了!”
小花狗听了小花猫的话,一边跑一边喊叫:“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把水都喝光了,还要爬上来吃掉我们呢,快逃啊!”
山羊听了小花狗的话,说:“你别惊慌失措,你刚才说的是亲眼所见吗?”
小花狗说是听小花猫说的,小花猫说是听红蜻蜓说的。山羊带着小花狗他们来到池塘边,只见池塘里碧波荡漾,没有什么异样。红蜻蜓说:“我可没有说谎,刚才我亲眼看到这儿泛起大水花,水都浑了。”
山羊说:“那你为什么说池塘中有怪物呢?”
红蜻蜓委屈地说:“我只说池塘中有点怪,没有说有怪物啊!”
这时,池塘中的一条大鲤鱼探出头来,笑着说:“刚才的水花是我和兄弟们捉迷藏时掀起的,池塘中哪有什么怪物啊?”
山羊语重心长地说:“凡事都应深入实际调查,千万不可见到一点表象就信口开河,乱说一通,更不能添油加醋,越传越离谱。”
红蜻蜓、小花猫、小花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尴尬极了。
1.找出下列词语恰当的解释,连一连。(3分)
惊慌失措 言辞诚恳,情深意长。
语重心长 随便乱说一气。
信口开河 害怕慌张得举动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
2.分别用“_____”“......”“=====”画出红蜻蜓、小花猫和小花狗的话。比较一下他们的话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池塘中出现了大怪物,把水都喝光了,还要爬上来吃掉我们呢,快逃啊!”这句话应该读出的______语气。(1分)
A.惊恐万分B.喜出望外C.得意洋洋
4.听了小花狗的话,山羊有什么表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池塘中的怪物究竟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那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红蜻蜓、小花猫、小花狗他们会怎么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习作。(30分)
要求:根据下面的开头,自己命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10-16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验题07-06
三年级教案第二单元12-05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9-13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11-23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0-23
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12-0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08-06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