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2024-07-24

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精选15篇)

1.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一

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把握新课标的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1、努力吃透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主动及时了解初一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随时搜集筛选有关语文教改的最新信息,搞好中学起始年级——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2、认真按照学校的要求搞好常规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初一年级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认真备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做好学法指导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团结奋战,加强集体备课,资源与经验共享,加强七人的交流,变一个人的智慧为七个人的智慧,变七人的智慧为个人的精华。

4、每个星期一下午举行一次备课组活动,共同探讨初一语文教育的最佳方法。主要议题是:

(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良好习惯。(2)、疑是学之始。我们的第二个研究方向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的框架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3)共同探讨教材教法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确定每单元备课中心人,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尽量做到五个基本统一:资料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活动统一,考试统一。

6、切实落实相互听课,认真评课,相互促进的备课组活动。每人一学期组内公开课至少一节,要求每节课都含有一定的教学理念,可以反映平时的有效做法,也可以是一种创新。每次评课都要做到上课人阐述课堂安排及理念,组员共同评论优点及改进建议,达到既要使上课人发现成功与不足,又让全组不断地共同发掘推广有效的新做法。

7、作为起始年级的初一年级,我们将加强力度努力搞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工作。

8、作为起始年级的初一年级,我们还将加大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认真上好语文欣赏课,培养学生的监赏能力。结合课本各单元的名家名篇,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下列名家的相关名作:周国平、朱自清、安徒生、泰戈尔、老舍、蒲松龄、法布尔等。

10、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益书刊,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重点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刊物有:《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读者》、《美文》、《中学生学习报》;重点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名著有:《西游记》、《繁星春水》;建议学生选读的名著有:《西游记》(吴承恩)、《水浒》(施耐庵)、《朝花夕拾》(鲁迅)、《骆驼祥子》(老舍)、《繁星·春水》(冰心)、《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童年》(俄,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11、认真搞好语文培优与辅差工作。

1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13、适当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积极参加语文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本组单独开展的活动: “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计划分别在第八周、第十三周进行。瑞金二中初一语文备课组

2013年3月5日。

2.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二

新课程观念下如何备课?新课程标准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面旗帜作为备课引导。在备课中,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下的备课应遵循这一流程:备学生———备教材———备自己。

一、备学生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作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备好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可以把备学生作为新课程下教师备课的突破口。那么,怎样备学生呢?我们可以通过测试、观察、调查和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学习动机、个性特点、文化背景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就可以据此考察教学目标的修订,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决定是否实施补救教学,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富有成效。如教《赤壁赋》时,我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学生的起步低,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很少。初中虽然学过苏轼的文章,但对苏轼了解甚少,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凭感觉来估计学生的起点能力,往往估计过高,随之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必然导致学生课堂上无法接受。因此,我备这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如下构想:首先,对苏轼的身世和文章进行介绍,让学生感受苏轼历尽磨难依旧旷达豪放的胸襟。然后印发自读提纲、相关资料,包括背景介绍、地理环境、参考译文,还精选一篇赏析的文章,对课文进行较为全面的欣赏。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留给学生时间,直到他们将文章熟读成诵。最后,把班级分组,以擂台赛的形式,按“字词比赛———朗读比赛———质疑比赛———抢答比赛———挑战比赛”几个环节赏析课文。我根据构想,实施于课堂,学生能自主感悟,倾心陶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备教材

备教材包括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以了解教材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章节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并借助有关参考书弄清疑难之处和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

课本是课程的载体之一,也是实施课程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上演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剧目,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精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研读教师用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编写教学设计。同时,钻进教材中去又要跳出教材。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那种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和现成的教案来教学生,是“教教材”的表现,是对教材功能的一种弱化和窄化,这样的备课只能把学生带进一条死胡同。因此,在备课中还要精选课外读物,选配有价值的习题作业,进行强化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备自己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者,是固定不变、无可争议的“圣人”“贤者”,是完美的象征。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我是教书者,你是读书者,你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永远是对的,错了也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对了也是错的。”这种“唯我独尊”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些教师永远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无法形成,也就缺乏了自我反思、构建教学策略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已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由裁判学生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应加强自我反思,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策略。

既然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

1. 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人的素质要得到全面发展,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在教育发展的趋势下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提高备课质量。要知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站在理论的高度来理解新课改,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如果只是奉行“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的教学信条,我行我素,把课堂看成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复制知识的场所,然后,滔滔不绝地把嚼烂了的字、词、句、篇章等知识喂给学生。这种陈腐的教学方法,违反了新课程观的发展规律。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基础,而不应把学习只看作是被动接受或简单的适应”。

2.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要讲得少而精,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但并不意味着放松自己、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样,教师没了主见,教学无主次,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甚至那些有难度的课文也不做必要的讲解,语文课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和满堂转。因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该讲的要讲透,该探究的可以学生探究为主。否则,课堂教学将演变为“放羊式”教学。

3.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教学前的反思和课后反思。在授课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比如,要反思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反思导语设计是否达到激发兴趣、引人入胜的效果;反思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分散突破;反思教法是否能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反思板书设计是否抓住核心、关键,等等。教师教学前的反思,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

3.初中语文备课组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语文备课组;学习型组织;竞争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20-1

一、语文备课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语文备课组活动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语文备课组都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仅局限于集体备课的形式的规定,使备课活动程序化,如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检查是否迟到早退、是否聊天、是否记录齐全等,其实规范备课程序初衷是好的,但无法做到实质内容上的规范,从而达不到备课形式和备课内容的完美统一。

2.备课组成员竞争与合作失调。

语文备课组是一个教师的团队,成立的初衷本来是让各个老师集中到一块,相互切磋,相互讨论,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实现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人专业发展的目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语文备课组活动或由于竞争过度而导致互相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排挤。备课中不是相互学习,而是相互防范、保守,更谈不上把好的备课方法、备课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分享了,都是各做各的事,偶然说个三言两语,也是不痛不痒的话;或是新教师总要服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权威”教师,而“权威”教师则高高在上,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或由于集体备课观念不明确,组员思想懒惰,一味图省事,出现了值日式和值周式的轮流备课,整个活动“动”不起来,冷冷清清教研气氛不浓,探讨力度不够。因此缺少“思维碰撞思维”的争辩、“智慧点燃智慧”的探究、“情感沟通情感”的交流,当然集体备课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3.备课组活动内容单调,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语文备课组长把自己的职责定位在上传下达,只是听取行政指令,随波逐流。仅仅将语文备课组活动定位在集中老师一起进行备课活动,活动内容很少涉及到与备课相关的教学、科研、教学质量检测评估等方面,在活动内容上首先是教师还没有真正走出语文备课组活动圈圈,教师活动组织不利,其次是语文备课组并没有将教师与学生有效联系起来。

二、规范语文备课组活动的策略分析

1.加强语文备课组活动规章制度的保障。

备课组的活动实质上是把教师的个体行为聚合为群体行为,相关部门应着重从备课内容入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为此,必须注意增强备课组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一个卓有成效的备课组,应在组长的引领下,规划好每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并有计划地去实施。同时还应注意活动内容实效性方面的制度规定,这可以包括对于上课内容的分析,对于教师学习内容的规定,对于不同教师之间的学习心得交流等,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学习制度。

2.协调好组内成员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作为一个集体,都存在着年龄、职称、能力、威信等方面的差异。怎么看待和用好这种差异,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资源,倡导相互尊重与学习,实现群体整合和互补,共同促进,这需要有一定的措施。

形成备课组之前,可以考虑新、老组合,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挖掘他(她)们的潜力,组成“师徒关系”。这样,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可以不断走出思想上的认识误区,从而促进理念的提升,视野的拓展,使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智慧交流中获得专业发展;可以重视团队同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备课组团结、融洽、进取的氛围;也可以提倡教研活动生活化,即在生活中教研,在教研中生活。

3.优化语文备课组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传统的语文备课组活动一直都定位在语文老师一起讨论语文课该怎么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仅仅是这么理解语文备课组活动可能就过于狭隘了。在新的环境形势下,各个备课组应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对语文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施创新。

同时,可以放开备课形式,不局限于进行专门的会议探讨与严肃的学术研究,注重平时教师之间的研究讨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把在教学、教研中遇到的问题、疑惑、难点甚至教学方法等拿出来交流,这样不必等到集中备课,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集中备课”与“平时交流”,应该说是提高备课效果的理想方式。

朱华贤在《明确教研走向,重构活动模式——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研组建设的理性审视》一文中提出“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三个层面的研究活动:第一个层面是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教材研究。第二层面是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专题研究。第三个层面是教师个人感兴趣的专题研究。”这对备课组活动内容有很大的借鉴性。比如拓展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探讨,语文科研以及对备课组年青教师的培养引导等方面。学习一些理论,比如共同观看教学录像,比如定期组织部分学生开展座谈会,让学生对老师在备课教学方面谈谈自身的感受与想法,一起来督促备课组教师提升自己的备课质量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备课组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针对语文这一学科开展一些有助于教学的娱乐竞赛性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宋永良.集中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师报,2006(12).

4.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初一学生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此,经备课组共同研究,计划如下:

一、落实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语文教学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突出实践性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热情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根据语文学习规律,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以足够的时空和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确保课内信息交流面达100%。

4、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有创见的表达,将阅读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环境。增加语文实践机会,使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语文充满生机和活力。

6、重视审视教师的角色,加强自身学习,丰厚文化底蕴,不断更新知识,厚实内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一定多于学生。古人亦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课堂上,应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备课组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是中心,具体措施如下:

(一)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优秀文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一、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心投入地去诵读,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直接迅速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感触感应能力。途径:

1.示范美读,移情动容

2.理解朗读,体会鉴赏

3.指导诵读,心口合一。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逼真传神的感受境界。

4.比赛竞读,巩固记忆。

二、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方式:

1.依据语境,推敲言语内涵。语境确定了语意,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语言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

2.激活经验,类推言语意蕴。3.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境界。

三、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

1.把握关键词,体味其作用。关键词指那些思想深刻、含义丰富、能体现文章主旨、凸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的词语。

2.借助语法修辞知识领会语句意义作用。

3.分析关键句,循文探旨意。统领句、中心句、终结句,指导学生瞻前顾后,索其联系,探其旨意。

4.联系作者作品,理解言语内蕴。此外还有尝试替换、比照参读、探本溯源等。

四、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四驾齐驱,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组织规则和表达形式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将学生臵于训练的主体地位,以“思”“悟”为起点和归宿,着力“听说”,突出“读写”。听读多了,就能感悟规律,听前句而晓后句,读前事而推想后事,自然把握语言规则、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说写多了,多种“套路”烂熟于心,在特定因素触发下,便发挥出潜在的语感势能,各种词汇和表现手法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即达意尽情。这样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就达到了语感的最高境界。方式:1.善听2.多说3.多读4.勤写

(二)写作: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并将好的作文编写成《优秀作文集》。为什么写:英国的大文豪约翰生:“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此话也可以这么说,写作的唯一目的在于加强作者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的话;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的话。……诉诸笔端,让它在同一或不同的时空里得到更多的心灵回应,或用以证明自己在这人世间生活着或生活过,这毕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写什么:写出对生活的的感悟。生活随笔。第一、注目寻常琐事,寻觅无尽趣味。第二、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常中的素材。第三、用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是才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5.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汇报 篇五

――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初一语文备课组

本学期,我们语文集备组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

一。具体工作

(一)拓宽课堂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1.名著阅读。本学期开展了课前五分钟名著阅读活动。学生在课前读好规定的 篇章,课上1--2名学生对《童年》的一章内容进行复述,并出题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诗歌朗诵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黄河颂》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提前划分小组,自己选择音乐,背景,做好准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最后评出优秀小组。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读书、写字活动。在学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学生中午有了宝贵的读书时间。本学期又增加了中午练字时间,语文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定期开展班内写字竞赛并展览,对学生的书写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我也追星”手抄报活动。结合课内综合性活动,我们组在年级范围中开展了“我也追星”的手抄报活动,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的文化长廊进行展览。语文组通过这次活动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一抹亮丽色彩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进了一份绵薄之力。

5、学生佳作展,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对日记,周记中的优秀作品定期在后黑板展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也能展现班级的正能量。

(二)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

1.区教研员教学指导一周。开学初,区教研员莅临我校对初一语文备课组从备课、上课等各方面进行了指导,让我们对教学目标设定,主问题的设置有了更明确地理解。几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得到教研员的赞赏。李品老师代表学校上交了一堂录像课《丑小鸭》,让全区年轻老师观摩学习。每位老师把一周的体会整理上交区里,得到教研员的肯定。

2.协助举办初中语文教学展示。曹俊,黄华等老师对活动的全程进行了拍摄和录像,为我区语文教育保留了珍贵的活动影像资料,得到了教研员的一致认可。

3.《木兰诗》教学展示课。朱德艳老师为来我校参观学习的新疆教师上了一堂《木兰诗》教学展示课,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得到了市教研员和新疆教师的一致好评,促进了我校与其他地区学校教育教学上的交流。

4.承担区教研任务。我们组积极筹备和十八中的初一语文组共同协作,完成了期末语文阅读专题式复习的指导,给全区初一语文教师的期末语文阅读复习引路。

5.全组老师积极参加单元教学的课题研究。虽不是正式成员,但每次有机会,都会积极参与。于燕和李品老师汇总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在研讨中代表学校发言。陈晓光和李品老师去徐州观摩学习,回来向全组老师介绍经验。

二。经验及做法

纵观初一语文集备组下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1.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课外延伸更好促进课内学习。

课后有读书时间,有推荐的书目,让学生可以跳出课文有阅读兴趣;课堂有了表演,朗诵和合作学习;写作也是创设了情景或让学生在课上有体验再写作,我们还有了《班级故事》的尝试写作,定期的展示给了学生信心。对语文的兴趣浓厚了,自然就会投入更大精力。

2.贯彻了学校强调的一课一得。即课堂主问题的设置。每堂课明确重点,围绕一个主问题展开,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清晰。

3.在有效作业上我们做了尝试。阅读的一文多用。一篇阅读下发,可以先不设题,纯文本让学生阅读自己设题,起初很杂乱,但每次都有一个侧重和指导,慢慢地学生就自己会把我很多重点了。我们觉得本学期,这项工作对中等偏上的学生提升很快……

4.全组老师齐心协力,踏实肯干。每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组内工作。老教师,毫不保留;年轻教师,主动听课,虚心听取他人建议。全组老师始终是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加强。

过于强调学生的差异性,也怕束缚老师的手脚,所以集体备课往往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确定,缺少对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研讨和时间的安排。课堂可能就会呈现出:同样知识点,诠释的方法不一样,深度不一样,效果不一样的`情况。集备时对分层作业的布置很不规范。

2.一些活动未能坚持。

对课前活动重视不够,指导不到位,总是做做停停,而且总是停留在表层。读书只是保证了时间,但对学生的指导欠缺很多。不同的学生未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没有很好的检验结果。

3、组内参与教科研学习意识不强,创造延伸少。本学期设定的预习学案只用了几课就停止了,因为单纯的基础和课后题的综合,意义不大,学生手中的参考书特别多,照抄一遍,上课照着念,就容易上课不再听课。所以,我们也在思考,什么样的预习学案才是最科学的。

四。解决措施及工作设想

1.进一步落实学校对集备组的要求,做到细致有效。

改进集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不但要明确教什么,更要讨论出怎么教,才能保证教学的统一。坚持多听课、多评课、多讨论、多交流、多读书、多反思,用好课堂观察量化表。让每位老师的课堂在大家的建议下更科学高效。

2.利用假期,让每位老师思考开学如果用预习学案,怎样设计最科学有效。开学大家交流修改,能设计出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学案卷。

3.作文的批改和修改要继续改进。面批的效果是最好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殊学生应该具体指导。作文不在多写,但要精改,尤其要借鉴课文中的经典语句。而且要让学生把作文夹整理好。

4.用有效的课前活动激趣。把课前活动和中午的读书,课后的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既可以欣赏美文,又可以完成积累。真正在文学的滋养中成长。

6.初一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一、备课过程:

我们采取“个人自备-集体议课-反思修改”的备课程序。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集体构建课程实施方案,以形成统一授课目标,确定重、难点,统一习题和试卷,统一教学活动,统一考核和测评的教学要求。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使每个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个人自备。

个人自备时要突出重点——着眼于研究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教学,如何组织有效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等。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写好教学设想和构思,还要设计好教学方案,阐述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然后,集体议课。

每次集体备课,我们都会安排一位老师作为本次备课活动的主讲人。在教授一个单元之前,备课组长事先通知各位老师,选出本单元里你认为最重要或你备课时最有体会的一篇课目,在集体备课上谈谈你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过程。其他老师也要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进行充分发言,表达不同的观点。要把着眼点放在“议”,而不是以往的“评”上。可以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式议课形式,即首先由备课组的其他教师提问,再由主讲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解读,其他人共同研讨。如可向主讲教师提问:你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你将如何突破?你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你在这里(指课文的某一重点段)如何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等等。议课时,大家还可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这种动态式议课追求的就是在争论辨析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最后,反思修改。

集体议课后,要进行整理,对议课中不同的思路提出不同的方案。整理的方案要留有空白,以便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再作个性化修改。整理的方案不是成品教案,一般不宜直接进入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从个人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反思和修改,如对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情境的再创设,来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突出创新。

二、我们的优势

1、坚持备课,重在质量

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我们做到风雨无阻,从不随意缺席。不变的时间,不变的地点,我们相约在这,交流着你我的教学设计和自己备课过程中碰到的.疑惑。每次的备课,我们都安排一位老师轮流主讲,确定主题,保证质量。事先每人自行备课,在备课组会上先由主讲人说说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其他老师陆续说明,要突出重点;有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要善于进行有效的引导??每次的备课活动,我们总会收获多多。

2、见贤思齐,气氛融洽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次备课,大家都畅所欲言,各显才能。同样一篇课文,大家的教学设计各不相同,于是,我们各取所长,互相学习。碰到疑难问题,大家讨论激烈,气氛融洽。

3、统一考试,资源共享

每次备课我们都不忘互相问一问教学进度,并商讨周考试的时间,全年级统一考试。对于平时的教学材料和复习资料我们也统一订阅、统一刊印、统一使用,确实做到资源共享。

7.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七

由于地域以及教育资源的问题, 许多农村中学出现了自然的小班。小班化成了农村中学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但许多老师由于理论的缺失, 依然停留在大班化教学的理念里。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 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 就是逐句逐段地分析, 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 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罢了。很显然这无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有效实践新课标的纲要。而备课是教学的开始, 如何在农村小班化背景下有效备课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小班化背景下的备课理念

小班化的优势何在?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是指班级学生数量的减少, 更是指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培养健康的身心、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自我价值的实现;培养合作精神;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多地被关注等, 将会在小班化的教育中得以实现。当然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 是个性化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 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是我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应对策略

在农村小班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 遵循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运用小组合作手段、科学评价体系等新的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而备课作为教学的前期准备,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中学小班化背景下的备课也应有新的改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备课从了解学生开始。

小班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会出现高频化、全覆盖的趋势。如何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高效化呢?那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虽然教师的教学机智是现在提的较多的概念, 也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认同, 但教学机智对老师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 不容易上手和推广。而且教学机智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而建立在了解学生基础上的教学智慧, 更容易上手和推广, 可以使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的同时, 教师的导向性也会凸显出来。

2. 合理设置主问题, 并细化成不同层次的小问题。

在备课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主问题的合理设置。在建构主义者看来, 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程师”, 而是像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教师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 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者, 也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 而是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相互平等的人。教师主要的工作一是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学生, 引导一下方向;三是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 指出和纠正一下错误的地方。在小班化的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是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 主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小组活动能否有效开展。

3. 听说读写的有效融入。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 (Learning Pyramid) , 用数字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 (平均学习保留率) 有巨大的差异。美国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 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 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小组讨论”、“实际演练”、“马上使用”、“教别人”……这些学习方式的效果在50%以上, 以前我们无意识地用了这些方式中的一种, 当时的效果一定很好。

鉴于此, 初中语文教学在小班化的背景下, 在备课中应该考虑如何将“一言堂”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小组合作探究的新式课堂模式。在教师的讲中引入小组的发言, 将简单的问答式演变为朗诵、演讲。

4. 小组合作的有效监管。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应根据主问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细化问题, 使学习的梯度不致于太过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导致小组合作无法开展。同时, 要在分组时差异叠加, 推动学生间的教学相长, 要分工到人, 各司其责;统一制定小组行为规范, 推选小组长协同教师监管;形成必要的评价及奖惩制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参与, 给予必要的指导。

5. 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差异评价。

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 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 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 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而借助学生成长记录袋, 有侧重地分层设计作业, 在小班化的背景下变为可能。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必须突破以优等生为标准的观念, 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发展等级给予评定。只有在备课中融入科学的理念, 才能将作业变成学生乐于接受且能提升其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备课是教学的开始, 但却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小班化背景下已经呈现出诸多不足, 能否以备课为切口, 推动教学理念及模式的改变, 将优质的教学奉献给学生, 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

参考文献

[1“]小班化”教育.东南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8.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篇八

关键词: 新课程    备课    总体原则    集体备课

备课对教师来说,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备课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备课环节也是语文课改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使课堂充分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味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为什么要备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怎样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进行精心备课。高中教师如何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需要老师积极备课,寻求教学的突破。教师备课时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该重点抓一抓备课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如果不备课,自己对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与重难点就难以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不充分,就无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无法积极倡导和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法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从体现。新课程编排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等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其次,语文教师如果不充分备课,不事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埋头苦教,大汗淋漓,“低头拉车不认路”,则势必会把教学引入“死胡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如何,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重难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语文教师不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总体把握,走到哪上到哪,随意挥洒,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我们虽然很忙,但并不能把备课这件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事给省略掉。课上得好,只是一种现象的展示而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练功,精心备课,就是不断地自我锤炼。

二、备课总体原则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备课的总体原则是什么呢?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标准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讲授、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语文课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等能力发展上。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读,更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备课时要重点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对教材的处理能否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等。比如,山区的学生阅读与写作相对较弱,我就根据教学重点分阶段安排学生在晚自习前面十分钟出声读美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备课时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课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写随笔,引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在写中理解。

(二)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之中,要有自己的解读、思考和钻研,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很难把一堂课上出新意和深意。另一方面,教师要大胆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先秦诸子散文和古诗词,我们在备课时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取舍教材,备课时要充分思考如何将教师的讲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之余体味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预设弹性化教学方案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自然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有详细的教学方案设计,而且在教学方案中预设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在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创造性。我建议,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有“弹性化教学预设”这一环节,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怎么样备课

(一)熟知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总纲领。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强调:(1)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教学策略。(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熟知以上几点,教师备课要备什么,学生需要什么,课堂要怎么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准确把握语文教材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犯以下两种错误:一是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而对学生真正难以突破的问题,急需教师讲透、加强巩固的地方却因时间不够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一是严格区分课时目标,如语文文言文第一课时的目标一般是疏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这两个目标本身设置并没有错,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如果一成不变地这样教学,就会出现第一课时吃不饱,第二课时撑太饱的现象。备课时,应充分了解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均衡布局课堂教学的密度。比如在高考复习虚词时,我们对“之”、“以”、“因”三个常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要做充分的系统总结和例题讲解,这样学生在复习时才能突破重点抓住难点,复习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备学习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要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这告诉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有约束的,它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个误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教材中《人是什么》、《人生的境界》等课文充满思辨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读,透彻地读,在读中思索,在读中加深理解,而不是老师灌输地理解。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起到什么作用。要预设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的行为一定要得到遏制。

(四)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都应“学得”与“习得”并存。语文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掌控在教师手中。语文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我们备课时要特别关注的。我认为,语文作业布置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1.语文作业的量。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比如多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语文教师若是急于求成作文布置太多,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抵触,这样最终适得其反。因此,在作文设计这块,除了写大作文外,我有时布置写日记,有时写一段读后感,有时写片段作文。同时,语文作业设计要因学生语文水平不同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语文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的重点。语文作业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语文作业的质,主要是针对作业的难度和题型而言的。作业的难度应该是由浅入深的,教师既要设计一些基础题,又要设计一些提升题。作业的题型的设计既要相对固定,更要有所变化。要有相对固定的音形义等常规题型,要有背诵、诵读等必备题,也要有辩论、擂台等探究讨论、发散思维的创新题。作业的质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学生是否“习”有所得。

总之,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语文教师备好课,进而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使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在课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

参考文献:

[1]福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15,3.

[2]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9.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九

博雅学校初中部

“博雅杯”硬笔书法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学生出现了提笔忘字、乱用别字错字的现象,还有一些人书写的字体也很不规范,有时甚至难以辨识,这容易产生歧义继而影响日常的学习效率。为了进一步弘扬“博学笃行,崇真尚雅”的校训,为了让孩子产生对“漂亮字”的正确审美,举行了“硬笔书法比赛”。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通过比赛激发同学们对硬笔书法的兴趣,使其重视自己的书写质量,从而有效改善整体书写欠佳的状况;同时,这也是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字文化传统的活动,在丰富同学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也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4年10月20日--30日

地点:小学部教学楼前坪。

四、参赛对象:

全体学生参加海选,再由每班挑选5名初赛选手。

五、活动开展:

1、宣传阶段(10月20日)(1)在第八周的“德育之声”广播中进行宣传。(负责人:团委辅导员刘知,内容有活动目的、参赛时间及方式)

(2)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宣讲比赛内容。(负责人:全体语文老师及班主任)。

(3)在全校教师及班主任QQ群中发布有关信息(负责人:语文组傅山峰)。

(4)在初中部教学楼宣传栏张贴活动信息及宣传海报(负责人:硬笔书法兴趣班指导老师程琳,语文组张梨)。

2、比赛过程和要求

(1)各班级语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合作,在第八周星期五(10月24日15:00之前)每个班级通过初赛挑选出5名复赛选手,并上报语文组张梨老师处。

(2)要求初赛选手自带钢笔或中性签字笔(不得使用涂改工具)于10月27日第九周星期一下午第八节课(自己搬桌椅)到小学部前坪参加公开复赛。复赛过程中给每一位选手编定参赛号码,便于赛后评定。

(3)本部指导老师及初一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硬笔书法兴趣班指导老师程琳于第九周星期一第一节晚自习在教学楼学生活动室(九班教室对面),进行集体审评,挑选出12幅优秀作品。于星期二第一节课之前公布结果(优秀作品内容极其作者)。(4)组织12位预赛胜出的优秀选手于10月29日第九周星期二下午第八节课在小学部前坪(自己搬桌椅)参加决赛,选手自带钢笔或中性签字笔(不得使用涂改工具)。

(5)将12位决赛选手的作品编好序号于10月30日星期三第八节课悬挂在小学部教学楼前坪,安排工作人员(语文组傅山峰、张梨,硬笔书法兴趣班指导老师程琳)制作投票所需纸张,接受全校师生及教职员工的观赏及其投票。每位参与的学生计1票、每位老师计2票。(6)于第八周星期五第一节课前在初中部教学楼公布栏公布投票结果,于第九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6)作品要求整洁、美观、大方,使用规范标准简化汉字书写,不得有错字、别字,不得添字、漏字,不得涂改。

(7)建议:书写内容可以从初一语文教材当中选取,也可以选取课外诗词曲。

3、比赛评奖

(1)最终决赛结果根据全校学生及教职工投票结果而定。

(2)本次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分别发放奖状。

(3)比赛结束之后制作宣传板,将优秀作品公开展览。

附:评分标准:

1、内容(25分):要求书写规范准确,不写错别字,若出现错别字每字扣5分;

2、字体(45分):要求书写字体规范、美观、匀称、大小适中。美观大方、有风格,间架结构合理,行笔流畅、力度适中;

3、卷面(30分):要求版面设计、布局合理,注重整体整齐美观效果;参赛者保持卷面整洁,尽量不做涂改,每涂改一处扣5分。

六.经费预算:

1、投票纸张,预计5元,制作宣传海报,预计30元 共:35元

2、比赛稿纸:每位参赛选手一至两张,预计240张 共:45元

3、比赛奖品:预计300元

4.、比赛之后进行公开展览:展板制作预计150元 合计:530元

七.注意事项

1、活动准备期间应确保比赛所需用品完备,准备好教室。

2、考虑到学生比赛时需打草稿,比赛时应多准备稿纸,以备不时之需。

3.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的教职员工和领导参加到活动中来,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0.高二下语文备课组计划 篇十

高二下语文备课组计划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语文

2)教材使用情况: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五,《论语》选读

3)本学期周课时:4节

二、常规工作:

1、教学计划及目标确定:

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密切关注省课程调整内容,并研究相应的.对策,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思想,用新观念新思路处理教材。按时制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计划。要求内容全面,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提高质量措施,教学进度表。要求组员认真学习并了解对单元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在教学之中。

2、集体备课及教案:

备课组以“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备课组研究会议,全员参加研讨。确立中心发言人,研究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设计好配套的单元训练,控制好教学进度。要求:

A. 提前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不得搬照抄教案,不以课件代替教案,不以试卷代替教案。

B. 新课教学目标符合《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考、高考复习课目标符合学考、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并切合学生实际,表述准确、具体、恰当,体现三维目标;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C. 教案数足(一学期不少于60个),分课时备课,环节齐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D. 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环节安排科学合理,不仅有教师活动,还要有学生活动,主问题设计恰当、有效,板书设计精炼、合理、美观。

E. 课型多样,除新课外,还要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案,并做到环节齐全。

F. 课后有教学反思,并有针对性,不少于课时数的五分之一。

3、课堂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层次清晰,知识传授合理,能力培养恰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准确评估课堂教学效果,控制好课堂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愉快生动,能力提升明显。

4、作业设计及批改:

A.本学期各班大作文不少于8篇。批改要求:大作文略改5篇以上,精批2篇以上。小作文8篇(包括随笔、读书笔记、日记、片段练习)以上,略改一半。

B. 有针对性地布置配合课文的作业,有检查,有错题记录。

C. 单元练习或月考4次以上,有批改,有错题记录。

D. 大作文和单元考试、月考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有记录和分析,有订正和讲评。

E. 能根据要求一学期命制1份试卷,有细目表,难度恰当,知识点分布合理,原创题和改编题占一半左右,无明显差错。注重过程评价,每次测试有分数记录。测评后及时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进行统计,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并讲评。

11.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十一

一、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当前,需要教师认真去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认识新教材,读懂新教材,钻研新教材,才能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首先,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书(写字);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在此基础上,扩大备课范围,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丰富课文的内涵。魏书生老师在成长箴言上这样写道:“教师研究教材的八个字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连。”可见,教师要立足教材但不要局限于教材,而要超越教材。在课程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就是,不能只就教材“说事儿”,而是要大范围地了解,通过了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什么?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了解作者的其它相关文章。比如:《猫》这篇课文很美,细品下来很有情,很有味儿,读下来,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以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那么,作者老舍的经历呢?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老舍的父亲早逝,老舍出身贫苦,从私塾、小学到中学,经济上十分困难,通过好心人的资助,最后才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学院。后参加爱国运动,用笔同封建社会及腐朽势力作斗争。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而投湖自杀。看到老舍的经历,着实让人吃惊,那么《猫》所反映的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作者对猫都那么地爱,舍不得责打它们,竟然那么不负责任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否与文本主旨相矛盾呢?这着实令人费解。后来,笔者转念一想,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即便是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之人,也不堪文革的残害。这样一想,不但与本文主旨不矛盾,而且让我们感受到十年文革的状况。了解作者相关文章,像《养花》也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选择合适教法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教学任务。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如:《猫》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又充满生活情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时,切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在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教师再给予指导。

三、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应体现以下特点:是否有利于凸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目标的高效达成;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教学设计,魏书生老师的八个字是“化静为动,尺水兴波”。如何把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变成能让学生有感受的生动情境?每一堂课不可能40分钟都精彩,但是一堂好课必定有几分钟是精彩的,这就是课堂的魅力。《猫》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凝练,在了解猫的性格特点时我们抓什么?抓重点词句。重点词句好找,如何把重点词句幻化为精彩,这就需要教师施展“化静为动,尺水兴波”的功力了。如说猫贪玩的一句:请学生想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一句中都有谁,用什么办法呼唤它回来?通过想象老舍先生、他的夫人、他的孩子等用各种不同的办法呼唤猫回来,让学生体会这一简洁句子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活情趣。再如:用身子蹭你的腿中的“蹭”,写得多传神啊,通过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与同桌合作做动作,深化对“蹭”的感受,体悟“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还有“丰富多腔”的叫唤,体会作者不是一天两天观察猫,而是经过了多日的反复观察才成文。如何丰富多腔,在各种不同的时候猫会怎么叫?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这样,讲授课文时内容就丰富多了,课堂也会活跃了。

四、制订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本是有限的,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此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法的制订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与语文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相结合;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猫》这篇课文学习方法的渗透有几个点:首先,作者对猫性格的描写十分逼真细致,这是由于作者平时仔细观察了他们家的猫,而且抓住了猫的特点。要让学生懂得,观察是积累习作材料的前提,只有平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才有可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只有平时注意积累,习作才会有丰富的材料。第二,全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情感透过词句表达出来的,揣摩、体会表达的精妙,并在作文中加以应用。

12.高一语文下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十二

刘敏

本学期,我备课组以深入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继续致力于学校“四五四”生命教学和适应学生发展、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的探索,较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及学科组内的各项教育教学教研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组能依托对必修3和必修4的学习,加强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指导。逐步形成了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的教学思路,努力实践着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继续完善着“四五四”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备课组全体成员能够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执行学校的统一备课的要求(备课程标准和教材、备教法学法、备作业)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及时做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作业的布置、教学进度的调整都能做到统一步调,齐头并进。

2.继续从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正确使用工具书,认真做笔记的习惯,每周练笔活动。

3.及时做好必修三、四的过程性评价(自主预习、听课、主动参与教学、书面作业、背诵、课外阅读心得)记录工作。

4.认真做好必修三、四的月考检测、期中考试的命题、阅卷、评卷、总结工作。

6.继续开展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将大语文观引入课堂,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张莹的12班做得非常好,很有代表性。

另外,积极做好下列活动的参加、组织任务: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大田杯读书征文”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其中一人或市级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另外和学校图书馆一起组织了“品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

二、教研方面

1.配合学校与教研组的活动,所有老师都做了家常课的做课,刘敏和侯莹两位老师做骨干教师展示课,其中,侯莹老师在特色校检查中代表学校做展示课,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

2.我组陈国良老师承担课题圆满结题,并获得西青区第四届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称号。侯莹、邢丹丹两位老师的论文获得教育创新论文市级三等奖。其他老师也能积极听课,有所提升。

3.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必修三、四的第九节课和期末复习的出题工作。

13.八年级下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 篇十三

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学校课改精神为工作指导,努力探索教学新方法,减轻学生负担,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注重规范创新,加强教学研究。逐步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运用现代信息科学,加强教研力度,以学校质量监控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实行小组教学,对不同的小组成员,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作业要精选精练,依据不同层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夯实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习,注重挖掘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学习能力,真正使小组学习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成效。

2、统一课程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体现集体的智慧,试卷讲评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反复讨论,举一反三。做好期中和期末考试复习工作,制定好复习计划及复习的策略和内容。

3、积极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多种途径,抓好课堂教学的的主阵地,努力贯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指导方针,组织阅读周,每个学期每人至少读四本课外书。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4、加强“互助态”作文教学的力度,对作文的讲评和指导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探索多种方法途径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加强日常作文的训练力度,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

5、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同事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精诚团结,树立共同的目标,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之间要经常相互听课、评课,每位教师要做一节组内公开课。并及时评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多交流,多切磋。

6、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状况。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走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前面。

三、年级现状分析:

语文学习情况:通过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我们各位教师在课堂上能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对新教材新教法也有新的认识,学生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上都有显著提高,语文素养也得到增强,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教师上课前不能深钻教材,教学目标抓不准,学生课上收获也说不准,课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也难以全部改变,作文教学放任自流,无循序渐进的方法。

学生不能接受新教材新学法,上课互动无事可做,语文能力强的学生也不愿意参加合作学生,不举手,不提问,下课也是把语文学习放在一边,不作课外积累,不读书,写作文也是免于其难,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无语感,无丰富词语。

四、本期教学目标:

1、阅读记叙文,要注意叙事性作品中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记叙文,从中了解叙事,描写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3、阅读说明文,注重说明文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性的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严密性。

4、阅读难度大一点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能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的内涵和精彩语言,并积累一些生动的文言文词语。

5、能进一写好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重点,还要能写好短小的说明文。

14.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十四

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团体。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做出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当此学期结束之际,我们尤其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教务处、教研处的科学部署,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备课组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这个学期的工作,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1.建立完善的备课制度。每周二为固定的备课组会议时间,每次由一名教师主备,围绕后面要学习的内容,根据新课标和考纲,发表自己的备课建议。其它老师根据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语文教案要体现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清晰,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科学的板书,教后提倡写教学反思,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期中考试时有周xx老师、孙xx老师、闵xx老师、莫xx老师的教案被学校评为优秀教案。

2.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进行同课异构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本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由周xx、陈xx老师进行了师徒结对的展示课。闵xx老师、石xx老师、章xx老师、曾xx老师、罗xx老师等一共上了十多堂同课异构课。周xx老师参加了县级教学比武课。傅华老师参加了湘鄂边教学研讨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根据现代汉语第六版,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举行了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由学生自己写作,自己排练并展示节目。相声、小品、短剧、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语文教学的多样性。

4、编写读写周报十余期,模块分为“经典赏读”“诗歌殿堂”“思想世界”“美文阁”“佳作展”“微作文”。每个老师办一期,按照班级序号从小到大轮流。

5、备课组开展专题研究。以罗xx等老师为团队,开展原创试题研究,变高一备课组的销售力为生产力,杜绝考生的舞弊源头;以石xx等老师为团队,开展以“语文教学在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主题的研究;以孙xx、傅xx、石xx、闵xx等老师为团队,开展“万分之一”研究,以傅嘉明、莫娟娟等老师为团队,开展文化议论性散文写作研究,以周xx等老师为团队,开展高效课堂与语文教学机智关系研究。每个团队在每个学期末撰写研究报告,在全组交流。

6、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单元进行了单元测试。由周xx老师命题。

7、本学期完成大作文七次,微作文十余次。

8、坚持全员坐班制和候课制,周一至周五,上午1-3节,下午5-6节均为坐班时间,早晚自习和上课,提前三分钟到班,与学生交流。

15.初一语文下语文备课组 篇十五

一、常规工作

1、认真备课:

(1)保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钻研教材。

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试卷测试等环节,并进行组内互相听课。

(2)备课形式也多样化。有个人主备形式;有大家围绕主题的交流讨论形式;有与预备年级的联合备课形式。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语文各类比赛。

如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初一年级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踊跃投稿,有200多名学生参加本次大赛;各位老师认真辅导,认真修改,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

在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我们初一年级组学生响应学校的号召,每人精读一本书,写出许多的作品,参加读书笔记评比,名言征集比赛,有许多班级许多学生的作品在《清荷》杂志上发表。

3、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

教务处多次组织了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们组内成员踊跃参与,张志国校长去南京参加了全国语文老师优秀观摩课活动,并带回了相关碟片供组内成员学习。组内所有成员还参加了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

二、特色工作

1、借着学校的背投进教室,加上我们年级组青年老师多的特点,我组老师熟练地运用背投上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效果,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趋势。

2、形成老带新的良好氛围。今年,张校长作为我们语文组的骨干力量,带领我们一批年轻老师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培养。他们充满活力、思维新颖,课堂有活力,促进学校的语文工作再上一步台阶。

3、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对学生三年负责的态度,我们组强化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精心出好每周一练,每单元一考的原则。大力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组内老师互出试卷,同时请二、三年级组的有 经验的老师命题,还加强与外校的联系,经常练习他们的试卷,学习他们的课件制作。

3、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古诗文默背竞赛。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刚开学组内就印发了初中六册所有的必须掌握的古诗词。以及自备的诗词书,在元旦后我们精心组织考试、组内认真批阅,从试卷的分析中,我们欣喜的是:学生的积累的质与量明显的提升,对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帮助。

三、下步工作

当然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争取改进。进一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2、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3、将更多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正所谓,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路漫漫其修远些,吾辈将努力求索之。

上一篇:国语学习计划方案下一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有效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