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2024-10-21

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精选13篇)

1.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一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 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医院 输血管理 输血安全 影响临床输血质量及安全的因素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违法违规采供输血发生感染的风险极大,通过血源传播的疾病已知有HIV、HBV、HCV、HDV、HEV、HGV、TTV、CMV、EBV、HPVB19、HTLV、SARSV 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疟原虫、克-雅氏病等。

血液免疫学的因素:目前已发现的红细胞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有148种抗原,白细胞和血小板除了具有红细胞和HLA的某些抗原外,还有自己独立的抗原系统,这些系统常见的表现型可达10种以上,每种成分中的抗原都可作为免疫源,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

输血过程中工作质量问题: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是保障用血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输血前检验不符合规定、组织机构不健全、输血科的职责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无专用的房屋、设备、血型鉴定不做反定型、严重的Rh血型也不做、交叉配血只做盐水试验等现象都会影响输血的工作质量,输血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应做到谨慎、细致、准确。

不合理用血现象:不合理用血包括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万能血、手术后输血以及输血治疗不及时和无钱不给输血等,另外输血记录不规范,病历内容不完善,输血文书不标准也容易造成一旦有了医疗纠纷,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处于败诉的可能。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对策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要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经常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用血工作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医院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输血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输血工作的特点要求输血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患者高度负责任,对工作一丝不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因此,工作人员要继续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积累经验,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质。

细心做好技术工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习惯,防止差错发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大力推广成分输血:输血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但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必不可少,因此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显得极为重要。真正的临床需要是输血治疗的惟一基础,开具输血处方不应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病人应该尽可能只接受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某一种血液成分(血细胞、血浆和血浆制品)。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输血前:根据医嘱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

知情同意:输血前应先取得患者的理解并征求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必须让病人了解输血存在的已知危险和好处,以及(或者)替代性治疗。病人有权接受或拒绝输血。在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制品用标准输血器输注给病人。

输血中:①输血治疗必须在执业医师的全面负责下进行。②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肢体。③大量急性失血需快速输血时可加压输血,可采用血压计加压法、手卷挤压法或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④在输注时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必要时在输注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防止红细胞叠连而越输越慢。⑤除生理盐水外,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

输血后:①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若有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②护士还应将与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做永久保存。③输血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以备患者在输血后发生输血反

谈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输血工作质量 对病人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的自身 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降低医疗纠纷都有重要的作用。现 就山西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加强输血工作质量管理谈几点体会。1 加强组织管理

医院为加强输血工作的管理成立了由院长、医务科、输血 科及临床用血科室有关人员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院 长担任主任,输血科主任为秘书.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指导。2 加强血源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本院一直使用太原市中心血站提 供的血液,并对其血液进行抽检,加大了输血安全系数。3 极其完善的档案资料及输血登记、统计制度 对中心血站送来的血液进行严格验收。对新入库的血液

及其制品合格后进行登记,其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姓名、血型、编 号、血液制品种类、献血量、采血日期等。对于受血人资料也逐

一登记,包括姓名、科室、住院号、用血量等。出入库资料一目

了然。对血液及成份血做到每月统计汇总。对各科使用成份 血情况进行总结评比。4 加强查对制度

从接收标本后进行登记,标明病人姓名、床号、科室、用血 量、送检人、检查人等。对配血单、标本管、血型单。逐一查对,再由护士进行复查后方能发血。5 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我们对实验室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各项操作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以患者住院床边的血型登记卡与护士抽取病人标 本血型相吻合才能进行配血。所有病人除AB0血型鉴定外,还进行Rh(D)的检测。配血试验除进行传统的盐水配血法 外.还全部进行聚凝胺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大大增加了输 血的安全系数。提高输血水平.推广成份输血

临床医师对输血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输血治疗 的效果。为了提高成份输血比例,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曾组

织成份输血的学术讲座,发放成份输血的优点的宣传小册子,使成份输血得到进一步的推广。7 提倡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避免输血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方法。避免了同 种异体输血带来的免疫反应、发热、过敏等副作用。还减少了 异体输血前一系列准备环节,有效地缩短了手术及抢救治疗时 间,同时也节约了血源。

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及安全输血是一项综合的管理,需要由中心血站、输血科、临床用血科室及医务科协同完成,医 院输血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完善输血工作的主要环节.应予充 分重视。

[作者简介】许大巍(1970一).男,山西洪洞人,主管技师,1998年毕业 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医疗本科。

(收稿日期:2002—07—22;修回__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实践

杨 燕(云南省思茅地区中医医院 665000)我院开设病床150张,是一个地区级中医医院。年出院 病人约2200人次,年手术量260台次,年用血量约1万毫升。

虽然如此,我们本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从事临床输血工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现将我院安全 输血管理工作介绍如下。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自《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施行 以后,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安全输血工作。取消院内采血,临 床用血由地区中心血库供给。院内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 会,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控感办、医教科、检验科人员任组 员,负责检查和监督临床用血。建立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检 查用血情况,可输可不输的不准输,坚决不允许“营养血”或 “安慰血”出现。检查血液来源渠道是否符合,检查输血物品 的使用和处理,杜绝不符合规范的临床用血现象出现,以减 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血。2 全员教育、常抓不懈

虽然输血是一种抢救行为或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如 管理不严,血液将是一种潜在传染源。已知某些病毒、细菌 可以通过输血和注射血制品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症疾、巨细胞病毒、菌血症等可以通过输血 途经传播⋯。象艾滋病病毒抗体在检测中存在“窗口期”现 象,如果在采血、储血、供血、用血过程中那一个环节管理不

慎,将给患者健康或生命以及社会、医院和医务人员、家庭造

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输血管理法律法规及输血相关知识,用墙报和 查房机会向病人宣传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无偿献血、家属献 血或自身储血重要性。责任医生和护士要承担向需要输血 的患者进行安全输血教育的责任,以提高医务人员和病人输 血有潜在危险的意识。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中严格掌握输血 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3 严格执行安全输血措施

自从实行“三统一”后。本地区制定了加强对献血人员 管理措施和相应输血管理措施,我们也制定了安全输血的具 体措施。

3.1 严格掌握输血和使用血制品指征。

3.2 在决定输血前,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所患疾病需 要输血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说明输血有潜在危险性。征得患 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3.3 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科主任批准签字,连同受血

者血样送血库交叉配血后备血。

3.4 到血库取血时必须仔细检查献血者姓名、血型、品种、采血期、有效期,并严格检查血袋的密封状况是否良好及血 液颜色,以判断是否有变质和细菌污染。

3.5 为确保受血者和操作者身体健康,在整个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使用物品必须一人一 用一消毒。输血器材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用后必须消毒毁 型并登记,以备核查。被血液污染的区域要立即消毒。3.6 严密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并作记录,以便随访。要真正落实临床安全输血,除严格遵守《献血法》及有关 配套文件要求外。医务人员还要转变输血观念,建立科学的 输血新观念,明白合理用血的道理,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行动 上做好,医务人员同时还要承担安全输血教育的责任。参考文献

4.1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主编。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 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O00.674(收稿日期;2002—10—17__ 临床输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防输血传播疾病及输血不良反应是保证临床输 血安全有效的重要措蓝。根据《采供血机构和血 液管理办法》及《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我 院输血科的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临床输血 质量管理体系。近3年来,保证了受血者和供血 者安全,取得满意效果。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临床输血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岗位责

任、人员素质与培训、试剂、仪器、环境与制度、操作指导、质量控制、质量制度等方面。1.科内设质量管理组:质量管理组由科主 任、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检验师及相应人员 组成,负责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工作。2.人员素质与培训一全科l7人,专业技术 人员占88%|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占

23.5%I从事输血工作5年以上者占82.3 ; 所有工作人员均持有沈阳市卫生事业管理局考 核合格后发给的《采供血单位检验人员上岗

证》。

3.岗位责任t从血源管理到血液I晦床应用 全过程,有8个重要环节涉及输血安全问题:①

供血员无冒名顶替、无重复献血,坚持核对身份

证、献血证、献血卡;②体检化验结果准确无误{ ③不符合献血标准者不许供血;④采血无污染、血袋血与二次复检血样管相符,⑤坚持二次复 检,不合格的血液不许投放临床使用;⑥按规程 贮存血液,在有效期内输用I⑦坚持盐水介质和

酶介质交叉配血|⑧发血时与取血的医务人员 共同检查血液质量、血型、交叉配血结果。将此

8个环节的责任分别落实到供血员管理岗、体 检岗、化验岗、采血岗、质控岗、贮血岗、配血岗、发血岗的工作人员,按规程完成操作后做记录

作者单位:110003 冼用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 院输血科(张秀慢 刘显智 郭兑山);中国医科大学医务处(张

岚)坚持经常。

4.仪器和试剂质量管理:计量仪器均经计 量局检测合格。所购试剂均有卫生部批准生产 文号、生物检定所批批检合格证。购入试剂均经 质检组检测达到质量标准,方可使用。自配试剂 均做对照试验合格。血袋抗凝剂、红细胞添加 剂、代血浆、输血器等需随机抽样进行热原检查 和细菌培养,合格后在有效期内使用。5.加强质量控制: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关 键环节是保证化验结果准确。为此,从血样本采 集到化验结果发出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① 确保检验标本正确无误I②选用卫生部临床检 验中心推荐的化验方法I③使用卫生部批准生 产并有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证明的试剂盒;

④检验人员有上岗证;⑤谷丙转氨酶(ALT)测

定前每次均进行波长、比血皿、试剂质量检测I ⑥坚持室内质控,每批化验均用临界值血清做 质控物,测定常规条件下变异(RcV)。使各值为 允许误差范围,每批测定的质控结果在允许误 差范围内,结果可以报告。如质控结果失控,则

结果不予报出,待查明失控原因并纠正后全部

标本重作。坚持室内质控,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误 差及其它可追查性误差}⑦积极参加临床检验 中心组织的ALT、I-IBsAg、抗HCV检测室问 质评,了解本实验室这些项目的准确度,并不断 改进工作,提高检测水平。

6.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各种记 录保存完整,做到随时可以查到每袋血液质量 检测的原始记录。主要的记录有;①供血者档案(含32项内容)I②消毒灭菌操作记录及培养报 告单I③血袋抗凝剂、红细胞添加剂、代血浆等 热原检查、细菌培养报告单|④血液保存记录} ⑤交叉配血记录I⑥发血记录|@试剂、仪器质 量检查记录及采购、运输、保存记录,⑧初筛及 二次复检的各种原始记录I⑨试剂盒的批准文 号、批批擅报告及其说明书I⑩抗凝剂、输血器、.

1r,2陀.

1,1≯/

{ 0 . . ; f . __ __l,一次性注射器等的批准文号及许可证等。

7.视特殊情况增加必要的检测:如骨髓移 植输血时,必须检测供血者血清巨细胞、病毒 IgM抗体。

二、结果与讨论

1.预防输血传播疾病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 要任务:国内输血后肝炎发生率的7.6 ~ 19.7 叫,输进口第Ⅶ 因子发生艾滋病抗体(HⅣ)感染已有4倒跚,输血传染疟疾也有报 告啪。我院从1991年与1994年起分另0将抗丙 型肝炎抗体(HCV)检测、抗HIV检测列入供 血员筛选项目。1 993年实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体系,1994~1996年输血量680万毫升,成分 输血占57 ~69,至今未发现输血感染。调 查了输血2~56次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输

血量超过3 000毫升者3o例,辖血超过7次住

院观察60~546天者27例,上述受血者输血后 均未发生输血后肝炎及其它输血感染。国内徐 氏报告90饲有输血史住院病人,患丙型肝炎 46例,其中输血量超过l 000毫升的60蒯受血 者,血清抗HCV阳性率达95.々%“]。林氏报告 输血7次以上的9例受血者,输血后血清抗

HCV阳性达7倒[。我科30倒输血量超过3 000毫升、输血超过7次的27例,均未发生输 血后肝炎,说明临床输血质擘管理体系确实发

挥了作用。

(1)做好血液入库前的二次复检是保证输 血安全的重要环节:我科从1995年1月至 1996年l0月共采血10 876单位,二次复检不 合格率0.21。通过二次复查,阻断了23例可

能发生输血传播肝炎的途径。

(2)加强室间质评:通过参加化验检测项目 的室闻质评,寻找本室工作的差距.加以改进,提高检测准确度 几年来,沈阳市卫生防疫站和 沈阳市性病防治所抽检我科的供血者标本,全

部准确无误。

(3)严格热原检查和细菌培养工作t对购入 的血袋抗凝剂、红细胞添加剂、代血浆等随机抽

样进行热原检查和细苗培养.对于保证输血安

全是必需的。

2.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 要环节:文献报导,输血不良反应率为O.94,其中发热反应率0.29。过敏反应率0-53%,溶血反应约1/百万[|]。十几年来,我院投有发 生溶血反应。调查2O 000人次输血记录,过敏

反应率为0.18,发热反应事O.30%。坚持用 合格的血銎试剂、ABO血型检测的正反定基、用盐水介质和酶介质交叉配血.对瑗防溶血反 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2年来我科用酶介质交

叉配血19 333人次,发现有15啻lI盐水介质配

血相合,而木瓜酶介质配血不合,其中有1倒为 4O天的小儿,经进一步检查为免疫性抗D抗 体。分析可能是Rb阴性母亲血液中的免疫性 抗体lgG通过胎盘到胎儿血中所致(xeG的半 寿期为z4天)J。

3.认真对供血者进行体检和化验t对体检

不合格者不许献血。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巡回

观察供血者的反应。采血后1小时内供血者不 得离去,以保证供血者的健康与安全。4.健全输血管理体系:实行临床输血管理 体系是维护血站和医院利益、保护输血工作者 的需要。目前筛选供血者化验HBsAg、抗 HCV、抗HIV、梅毒血清凝集试验(RPR)的方 法还有缺陷,加之存在 窗日期,还不能完全阻 断输血传播疾病,因此血站和输血科应严格选

用供血员,以使所输用的血液、血液成分完全符

合法定标准。

5.实行无偿献血: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关键 是全面实行无偿献血,根除有偿献血的弊病。

参考文慧 肖星甫,主绾.■血拉术手册.虚 市t四川并技出版社,1992I9“t6. 栖天t.*成民,田兆膏.主霸.瞄床■直学.北京睡并大 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艨社,1993I400~416. 3 陈怦录,用盛请·蠢t.暮.t直与■●后蹇丧虎行的■壹

夏防治.中茸输^杂春,1995,8(‘)一191~193. 徐艳云,李壤毫,尊书,尊.输.I(泉)病人中意橐HCV状况 的谓壹.^民军压,l9口3,7.18. 林靛肾.邹蠼摄.糟■后丙壅肝炎的循壹丹折.中华医黄囊

囊掌囊毒,1995-5‘2){78~”79. 康椿善.主鞠.临床生暂化学.戈京 ^民卫生出版牡,1989,36.

(收瞢t1996-__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河北省沧卅『市中心医院(061001)于彦居柳国良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生命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血液的输注及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的疾病日益 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我院在加强用血瞥理,提高成分输 血比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加强用血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全面贯 彻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1 医院顿导重视,成立了以业务院长、医务科长、检验科主 任为成员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台,定期与临床科室、血库取得 联系,了解我院用血情况。

1.2 严格执行血源管理的“三统一”原则,我院一律使用规定 的采血机构一沧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液及血渣成分。主动及时

与其联系,保证用血安全。1.3 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

选择输血的各种成分,并担负着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输血及 无偿献血的责任。向患者及家属讲清输注血液的治疗目的,可 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感染的可能性。

1.4 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负责医师填写,科主任签字核对。在保证临辟乏急救用血.严格控制<600毫升 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O0毫升原则上是不能输血,申请输血 量在2000毫升必须经有关人员核对,这样也就减少了用血的

总量

1.5 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由我院输血管理委员台拟定 的输血适应症、禁忌症,每科发放两份,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 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采取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就少输 的原则 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新鲜血。减少 了我院的用血总量,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1.6 临床医师重视并提倡成分输血:根据病情不同,选择相应 的血液制品。我院主要使用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 小板、少浆血、新鲜血浆。既减少了临床用血 量,还大大提高 成分输血的比例。真正让患者得到缺什幺成分就补什么成分,减少丁患者不必要的负担。搞好血库建设

2.1 接受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不断完善血库的各项 工作制度。

2.2 严格把好血液质量关:根据有关血液的质量标准,定好血 库的一名工作人员为血液质量监督员。每天检查血液质量、确 保临床用血安全。若发现血液有质量同题,及时与采血机构一 中心血站取得联系,进行调查。

2.3 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核对、签名制度:患者需要输血时. 要与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查对输血申请单与患者的血标本。包括病人的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联号、血量、用血时问、医 师及标本采集者签字。血型鉴定要正反定型,结果无误后才能 出报告,每次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肉眼观察无凝集和溶血,还

要结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尽量输入同型血,特殊情况下可输 合成血。(O型红细胞、AB血浆)发血时检验人员与取血人员 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献血员的姓名、采 血量、采血日期及血液质量,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取走 血液 离开血库不能退回。

· 283 ·

2.4 输血反应反馈,临床用血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输血反应的 不同情况,提出反应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同

时给予治疗及补救措施。

通过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采用合理科 学用血措施,使我院的输血安全有了保障 成分输血,一血多 用,节约用血提高成分输血的比例,而减少患者与家属的经 济负担。

c收稿:2呻1—01—1o)

2.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二

1临床输血的程序

输血过程包括:输血申请、血样采集、交叉配血、血液的发放与领取、临床输血、质量反馈等[2,3]。

2护士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输血是临床护理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 输血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技术, 安全、有效输血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护士只有具备较为丰富的输血知识、一丝不苟地规范安全输血护理操作, 才能避免输血中某一个环节的疏忽而造成输血意外事故的发生[4]。

2.1 输血前质量控制

输血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做到“采前、采后、交接”三处重点把关核对, 要做到“三查七对一确认”, 即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质量、配血报告单;七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编码、血型、血液种类、血液数量;一确认:最后确认患者血型与交叉配血单上的血型是否一致并签名[5]。

2.1.1 护士准备

在执行输血医嘱前, 临床护士应认真核对输血申请项目、姓名、科别、床号、临床诊断, 及时与输血科沟通, 掌握有无特殊采血要求。

2.1.2 标本采集

采集血标本前要在床边反复核对输血申请单上填写的患者与实际患者是否一致, 准确无误后才能采血, 采血后应在床边立即在试管上贴好标签, 做好标记。采血要求:严格遵守一次只为一位输血患者抽取配血和血型标本的原则;直接从静脉抽血, 一般不得从正在输液的静脉采血, 以防血标本稀释[6]。

2.1.3 标本运送

采集的血样本和输血申请单应由医护人员或培训合格的授权人员及时送到输血科, 严防送错、漏送配血标本, 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2.1.4 取血

输血科确定血液可以发出后, 临床护士应凭输血医嘱或专用的血液领取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到输血科取血, 对领取的血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确认”制度。

2.2 输血中质量控制

护士在实施输血护理的过程中, 应具有熟练的技术、敏锐的观察能力, 运用专门的知识和临床经验, 进行规范的输血护理, 能够合理处理输血中发生的细小问题, 以达到输血护理目标的最佳效果。

2.2.1

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 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 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

2.2.2

护士应到患者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 输血申请单不能认证患者, 这就需要在患者入院时将写有患者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患者的手腕上, 保留至出院为止。

2.2.3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 不得自行贮血。对核对及检查无误的血液, 遵照医嘱,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根据不同血液成分的特性用标准输血器按标准方法输给患者。

2.2.4

在输注时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 防止红细胞叠连而越输越慢。若已滴速不畅, 可将30~40 mL无菌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注入血袋内稀释混匀。

2.2.5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 min要慢, 一般情况下为5~10 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 可达50~100 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速度宜慢, 为1~2 mL/min。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一袋血需在4 h之内输完。输入两袋及两袋以上血液时, 每袋血之间须输入少量等渗盐水。

2.2.6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输血超过5袋, 速度大于50 mL/min;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有强冷凝集素可遵医嘱给予加温, 但要有专人操作并严密观察。

2.2.7

大量急性失血需快速输血时可加压输血。可采用血压计加压法、手卷挤压法或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

2.2.8

除生理盐水外, 不得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主要是为了防止血液成分变性甚至溶血;防止掩盖输血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 特别是严重的溶血反应;防止增加血液被污染的机会。

2.2.9

输血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2.3 输血后质量控制

2.3.1

输血结束后, 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

2.3.2

做好输血记录。输血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输血日期及时间 (开始、结束时间) ;输注血液的种类;输注血液的袋数;输注血液的容量;血液制品编号;有无不良输血反应;输血人签字。

2.3.3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者, 按输血反应流程处理, 记录反应情况, 填报《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

2.3.4

护士还应将与输血有关化验单、记录单存入病历, 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放入病历做永久保存。

3讨论

3.1 认真学习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是安全输血的唯一保障。这就要求广大护理工作者认真学习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针对输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 制定可行的操作规程, 做到在输血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明晰工作程序与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是指程序中的主要步骤, 其如果不加控制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7]。所以必须规范输血操作, 明晰工作程序与关键环节, 建立标准操作程序, 并对其加以控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输血质控链条。

3.3 进行安全输血教育培训

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各类护士进行持续性、实用性、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培训。常年坚持进行系统性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新技能、新知识的培训, 使广大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先进的输血理念。

3.4 掌握现代输血技术

近年来, 临床输血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特别是成分输血的兴起, 使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随着现代输血概念的拓展, 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加强学习, 对常用的输血技术应熟练掌握, 合理把握适应证、并发症、操作方法及不良反应处理。

3.5 输血的护理记录及输血医疗文书的保存

输血医疗文书是患者输血过程的原始记录, 是解决输血纠纷的有力证据, 其完整性、规范性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对输血的全过程做好记录, 实行双人双签名, 同时要将输血医疗文书规范地进行合理保管。

总之, 安全输血是一个复杂环节, 而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 对安全输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必须全面掌握输血方面的法律知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具有较为丰富的输血知识, 并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 以确保临床安全输血, 防范输血意外和事故的发生, 提高输血护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成民, 李家增, 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

[4]连玉萍, 李梅, 李玉芝.浅谈护士在安全输血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 11 (5) , 270-271.

[5]段磊, 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80-383.

[6]郑英, 孔文兵, 赖清.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安全监控[J].医学信息, 2009, 7 (1) :286-287.

3.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三

【关键词】输血;管理;疗效评估;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4-01

困擾输血界的问题主要是血制品的持续短缺,为满足临床正常用血,除了加大无偿献血的招募以外,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血液资源,将有限的、宝贵的血液用在急需的患者身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用血涉及科室和环节较多,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滥用血制品和给血错误依然存在。各级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加强输血科规范管理,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对宝贵的血液资源进行全程控制,我院输血科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效输血的评价上进行了一些尝试行的运作,现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对临床医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关输血知识

输血科既是临床用血的执行科室也是临床用血的监督科室。现在我们不仅仅是测测血型、做做交叉、发发血的检验科血库,我们还肩负着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的职责。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它的使用适应症非常有限,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广泛存在滥用的情况[1]。输血工作犹如“双刃剑”,力求“趋其利,避其害”,输血科应该定期对临床提出的问题,例如血液质量、成分血适应范围、不良反应的确认和处理、新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收集,提交到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找到较适宜的解决方案,至少每年进行一全院用血科室医生培训,若有条件可以邀请当地临床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临床成分血使用范围的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临床医生的困惑,提高全院临床用血理论的整体水平,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输血工作提供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加强了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二、严格把握输血指针,积极与临床用血科室沟通,合理选择血液制品输注

临床医生对合理用血、安全用血重视不够,对输血适应证掌握不严格,“人情血”、“安慰血”过多,自体输血很少,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机会[2]。如何有针对性的掌握输血适应症,将临床输血分为内科输血和外科输血两大类,特别是对内科慢性失血的处理,内科慢性贫血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的降低,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针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需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降低或已丧失功能。Hb及红细胞比容(HCT)的高低不是决定是否需要输血指标,而最好的指标是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者暂不输血,慢性贫血患者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重要。输血科医师同时要起到指导临床外科医师合理用血的作用,对每例拟输血患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出血量<800 ml,不必输血。对需要输血的患者麻醉科需向输血科提供出血量,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凝血系列指标等,将其基本参数列入到整体输血方案中。出血量在800~1500ml输注红细胞即可,出血量1500~2000ml, 增加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出血量>2000ml再增加冷沉淀。出血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利用血液成份去止血,有止血功能的血液成份有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3]。

三、输注血液制品后疗效的评估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血液输注疗效进行评价。对于输注红细胞得患者在24小时内对其进行输血疗效进行评估,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期望血红蛋白值=输注红细胞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血容量-输注前血红蛋白值)计算出期望血红蛋白值,与输注后实际测量血红蛋白值之间的比较、评价;对于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输注后1小时或12小时对其PPR进行评价:PPR=(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输入血小板总数*2/3)[4]。对所有的疗效评估进行记录,对符合输血目的达到输血效果的输血过程进行关闭,对疗效欠佳的输血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查找原因,努力做到每一次输血合理有效。但由于个体差异,医生对输血指针的把握差异导致临床输血疗效评估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四、通过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文档对一次输注全过程进行管理

让信息化全程参与临床输血管理,对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又快又准,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行为,促进了输血行业健康持续发展[5]。一套系统、完善、规范和准确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对每一份临床用血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规范的用血流程:从临床用血申请、临床用血指针评估、临床输血全程控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临床用血疗效评估等。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完成输血各环节的记录,月底对其总结分析,对临床输血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从而持续改进临床输血工作。

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抢救和防止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输血事业日益发展和输血实践技术不断更新,传统输血观念、意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临床输血已由输全血发展到输成分血,由原来单纯支持治疗到安全、合理、科有效。输血科的作用已不再是传统的仓储(收血、放)功能,还担负指导临床科学规范、合理用血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18.

[2]刘志军,谭东云,饶荣.基层医院血浆不合理输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1,31(11):518-519.

[3]王彦.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方法:踝肱压指数[J].重庆医学,2004,12(2):125-127.

[4]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

4.临床医师输血权限管理制度 篇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实施输血医师权限化管理,现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准入

1、临床医生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授予临床用血处方权限。

2、有用血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未参加培训的予以院网批评通报,连续两年不参加培训的,暂停其用血权限。

二、临床医师用血分级管理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条款不适用于急救用血,符合 1

紧急用血条件可以不受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权限及逐级审批限制,但需在用血后两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审批手续。)

三、临床医师用血评价

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科室输血质量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质量监控:医务部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内容包括:(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四、临床医师用血的监管

1、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暂停。临床医师被查到半年内不合理用血及不合格输血病程记录达3次的,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发出“用血权限暂停通知书”,暂停当事医师的用血权限,输血科将不再接受理其输血申请。

2、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恢复。当事医生需恢复用血权限时,应向医

2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当事医师方可恢复用血权限。

3、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考核。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医务部及输血科定期对全院临床用血情况的进行督导检查,并予以评价及公示,并直接与医师的用血权限进行挂钩,同时将检查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医务部

5.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五

关于成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各科室:

医院为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情况,现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现公布如下。

主 任:王 鹏 副院长兼财务科长 副主任:窦博文 医务科科长 张鲁山 输血科主任

成 员:侯立玲 管金龙 刘洪伟 刘 静

孙亚琴 王秀梅 路长春 李 波 范晓东 崔荣珍 田 峰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部门:医务科 输血科

附件: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德州联合医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在委员会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由委员会主任负责主持,医务科、输血科负责召集并做好会议记录,并负责准备会议资料。

3、严格执行国家在输血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不断提高医院输血管理水平。

4、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本季度的输血工作,并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

5、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 合理用血知识进行教育培训。

6、分析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7、指定医务科、输血科负责临床紧急输血、特殊输血、大量 输血的审批、会诊和指导。

8、临床用血科室主任为临床用血管理责任人,有义务对科室 临床用血安全进行培训、指导,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9、每年至少召开4次输血委员会工作会议,动态监控临床输 血的制度落实。审核输血计划和实际输血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10、承担上级主管部门或我院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 务。

11、在发生紧急状况或平时我院库存血量难以保证临床输血需求时,德州联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应急处理指挥工作,是全院临床输血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

12、医务科、输血科接受分管院长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 领导,对全院临床输血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13、负责组织召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会议,并做好记录。定期组织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输血情况,对临床输血质量进行评价、总结、公示,提出整改意见和处罚措施,对持续改进情况进行持续追踪,不断提高临床用血水平。

14、每月对临床用血科室和输血科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 查。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对输血病历质量和医生掌握输血适应症情况,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析。

15、每季度对临床输血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上报医务科,做 为医疗考核的重要指标。

16、定期组织临床输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有效输血 知识培训,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和安全合理用血知识。

17、定期编辑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用血知识简报。

6.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六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院临床用血进行管理,审核用血计划。

2、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3、对临床规范用血进行技术指导。

4、负责对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工作。

5、定期召开输血委员会会议,听取各临床科室临床用血信息反馈,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意见。

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

1、每半年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必要时邀请相关临床科主任参加会议。

2、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3、听取临床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和输血科主任反馈,全院临床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率、输血前检查、输血指针的掌握、审批制度、Rh 阴性比例、输22血反应等情况)。

7.浅谈临床用血和输血管理 篇七

1 血液的一般物理性质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黏稠混悬液, 血浆约占55%, 血细胞约占4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溶液, 组成非常恒定, 其中固体成分占8%~9%, 水分占91%~92%。固体成分包括各种血浆蛋白、营养成分、无机盐、维生素和代谢终产物等。正常成人血量占体质量的7%~9%, 即60~80ml/kg体质量, 成人平均血量5L左右。血液pH为7.35~7.45, 比重为1.050~1.060, 相对黏度为4~5, 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 Osm/ (kg·H2O) , 血液离体后数分钟即自行凝固。

2 科学输血的原则

科学输血的原则就是要科学、合理、安全地进行输血。由于血液的性质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使输血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科室和输血科 (或血库) 共同担负着输血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临床科室和输血科 (或血库) 的工作人员, 应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血型的复杂性,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尽量减少输血, 特别不要将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手段;应减少输用全血, 尽量避免输用所谓的“新鲜血”, 大力提倡和实行成分输血, 以提高治疗效果, 节省血液资源, 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患者, 采用自身输血, 更有利于输血安全。

3 血型的复杂性

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血型的概念已由过去仅指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差异发展为各种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的标记。人体不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均有各自的复杂的血型系统, 血浆中免疫球蛋白、酶等亦有很多型的差异。就连红细胞血型, 到目前为止至少发现29个血型系统, 200多种血型抗原。

4 血源性传播的疾病

输血可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梅毒螺旋体、黑热病原虫、丝虫、弓形虫、回归热、新型克雅病等。

5 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一般可出现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及血液传播性疾病。大量输血还可发生心脏负荷过重、出血倾向、低体温、酸碱平衡失调、枸橼酸盐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6 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尽量减少输血

因为血型的复杂性, 目前仅检查A、B、O血型和Rh (D) 血型, 还有其他血型系统尚未检测, 就Rh血型系统还有未检测的C、c、E、e, 因此输血可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可发生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输血的血液没有灭活病毒;输血可出现很多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可造成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可对受血者免疫系统造成抑制。

7 不要把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的手段

因为输血所输注的异体蛋白质人体不能直接利用, 必须先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参与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 也就是说先进行分解代谢, 然后再进行合成代谢, 而血浆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 其他蛋白质含量较少, 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0d, 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血浆中必须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及亮氨酸含量较低, 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 给危重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营养的价值不大, 反而可能引起输血反应;补充营养物质的正确做法是口服食物及胃肠外静脉营养疗法;把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的手段, 是对血液资源的一种浪费。

8 不要将输血作为提高患者免疫力的手段

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 但临床应用的血浆为单个供者, 所含免疫球蛋白低, 抗体含量少;对血容量正常的患者而言, 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来提高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是不可取的, 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往往会造成其他不良效果。

9 不宜用血浆来进行扩容

虽然血浆具有扩充血容量的作用, 但因为血浆没有常规灭活病毒, 可传播血源性疾病, 另外血浆为异体物质, 可引起过敏反应。而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和白蛋白上述风险小, 故扩容应首先考虑应用这些物质。

1 0 提倡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 或回收手术野及创伤区的血, 以满足本人手术或将来紧急情况的需要。自身输血可免除接受其他人血带来传染性疾病或异型输血反应的危险, 对于稀有血型患者可解决血源紧张的困难, 同时可以节省血液资源。但很多情况是不能采集自身输血的, 如贫血、感染、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癌症、阻塞性肺疾患、凝血机制障碍等疾患以及心脏患者等。

1 1 输注全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输注全血的适应证:主要为急性大出血、严重创伤、心脏外科手术和换血等。即使这些适应证也不必全部输用全血, 可以用一部分浓缩红细胞和代浆血。

输注全血的禁忌证: (1) 婴幼儿、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2) 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3) 由于妊娠或曾接受过输血且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贫血患者; (4) 已产生抗IgA者; (5) 需要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关键词:血液,输血,管理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12.

8.输血科防范临床输血纠纷措施 篇八

随着社会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用血纠纷尤其是输血传播性疾病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输血科在防范临床输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医疗行为,严格依法办事

输血科要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落实,参与临床用血规范管理与监督,主要有:

1、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血液来源的特点,即临床用血来源为输血科,输血科血液取自当地血站。并了解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并统计上报献血办。

2、经治医师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症,且工作中掌握适度,按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3、经治医师在实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或用血志愿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严格依规程操作。

5、认真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填写的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报医务处(科)。

6、实行无偿献血后,有些患者对输血收费不理解,要对用血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依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予以解释,以免误会。

二、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内部管理

输血科房屋设施须符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经过了岗位培训。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做好:

1、严把血液入库关。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2、贮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且标识明显。

3、交叉配备操作正规、结果准确、报告及时。

4、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努力推广成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互助输血、光量子用血疗法等多项服务。

三、在输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形

1、血源方面:

1)由于供血辐射范围及运输方式上的变化,为及时到达;或由于供血数量不足而出现的“血荒”,以致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2)血站过错如血站的合法性、血站献血员档案缺失、血站采集未经检测的血液、血站使用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化验检测与采血间隔超过安全时限等。3)输血所具有的客观危险因素如血液检测的“窗口期”,由于试剂和仪器性能限制引起的客观存在的“漏检”等。

4)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输血反应。

2、临床方面

1)医护人员未按要求操作,如查对错误、血液污染等。

2)受血者在输血前和输血后未留取标本进行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的。3)输血记录缺失或“用血治疗同意书”无患者或其亲属签字。4)血液来源非法,未经血库发放等。

3、受血者方面

1)超过诉讼的时效。据《民法通则》规定,若确诊输血传播性疾病时间距来访时间已超过一年,同时又无诉讼时效终止、中断情形,以不接待为妥。若医患双方争议为20年前的,则更应不接待。2)所患疾病并不是输血传播性疾病。

9.临床安全输血措施 篇九

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等)。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所致。控制方法:

1、外科手术、待产孕妇、有创诊疗操作,入院时常规进行ABO血型、RhD血型、相关抗体筛查检测;内科、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要将上述检测项目进行常规检查。

2、抗体筛查阳性结果,须做抗体鉴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临床。输血时,临床医师要提前与输血科联系,由输血科与市中心血站联系调配合适的血液。

3、需要输血时,输血科要复检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和RhD血型。

4、交叉配血试验必须采用能检测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二、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1、成分输血。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二级医院成分输血率要达70%以上。

2、烟台市中心血站所提供的血液制品,已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达99.8%,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三、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对不合格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拒绝接受。

2、护士采血时,一定要核对病人身份,与相关信息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采血。

3、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接收。

4、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是否一致,检查血液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携带专用取血箱和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

6、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患者信息、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无误后双方签字。

四、保证血液质量

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10.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 篇十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为深入贯彻此办法,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输血工作,促进科学合理用血,特制定南安市海都医院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非首次输血需对上次输血是否有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一、每次输血治疗,均应有相关输血病程记录且必须记录完整,涵盖以下要素,输血病程记录中应有患者的血型、输血原因、目的、输血指征的描述、输血的起止时间、过程的描述、输注何种血液成分和数量以及输血治疗效果的评估。非首次输血需对上次输血是否有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二、描述的基本格式:

(时间),患者因(原因)或(诊视发现),化验结果(血常规或出凝血时间),在(时间)给予 型RhD 性 血液成分(数量),予以(输血目的)治疗,(时间)结束,输血过程

(是否顺利),(有无)

输血不良反应,输注后(可描述症状或进行相关检测)。

医师签名:

三、其他要求:

1.输血治疗医嘱需与病程记录相符。

2.病案首页应有输血记载(包括:血液成分及数量)。3.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中失血量及输血量的描述要一致、相符。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4.输血治疗后,经治医师应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估描述。5.各种输血治疗记录齐全,主要包括输血治疗同意书、配发血报告单、输血前检查报告单、血常规报告单以及病历输血记录等,不可缺失。

7.医生待患者输血后,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及时、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至输血科,对有输血发生不良反应者应在其病案中进行相关处理记录描述。

8.配发血报告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输血病程记录示范文本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记录日期和时间

9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L,红细胞2.0412×10/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99×10/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型去白悬浮红细胞2U及O型单采血小板1人份静点。于今日19:00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输完血制品。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记录日期和时间

9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1×10/L,红细胞2.4312×10/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98.9%,单核细胞百分比:0%,中性细胞百分比:1.1%,嗜酸细胞百分比:0%,淋巴细胞计数:0.8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1×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人份静点。于今日17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11.基础护理知识:临床输血知识 篇十一

目前公认的是英国lower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法国denys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输血成功者。那还是在1665年,英国医生lower首先将一条濒于死亡的狗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受血狗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一实验证明了输血能够救命。1667年,他又用银管将羊的颈动脉连接到人的肘动脉上,把羊血输给了人,又获成功。同一年法国医生denys用同样的方法把羊血输给一名有病的男孩也获成功。以后denys又给一位愿意做实验的健康人输羊血,还是安然无恙。但当他把小牛动脉血输给一名梅毒患者时却出现了意外,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腰痛,并有黑色尿,不久便死亡。死者家属状告denys有杀人罪。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输血。以后法国议会和英国议会均下令禁止输血。在此后的150年间,曾一度轰动医学界的输血技术再也无人问津。

·是谁第一个将人血输给人的?

目前公认的是英国医生blundell首先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第一个把人血输给了人。那是在1817—18,英国妇产科医生blundell由经常看到产妇失血死亡而想到用输血来挽救生命。他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取得成功后,开始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大出血的产妇,一共治了10例,除2例濒死未能救活外,其余8例中有4例救活。国为当时还不知道血型不同的人输血时,红细胞会遭到大量破坏、所以无法解释为什么输血后有人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有人却活了下来。尽管如此,1818年12月22日他在伦敦举行的内科学会上所作的输血报告,还是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他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作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左右。

·目前临床输血进展如何?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都推动着输血医学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在蓬勃发展: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怎么办?

《献血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然而,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少数医生喜欢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是好;个别医生明知木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几百毫升全血以保病人“平安”;还有人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等,这些都是应改变的陈旧观念。

·临床医生应怎样对待输血?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手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出血量在10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积极开展手术前自体储血、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对估计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者,争取手术野血被回收,减少或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杜绝“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实行成分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手术中适当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减少出血。

·输血前应做哪些化验项目?

输全血前,必须做abo血型的正向和反向定型,以及患者和献血者之间的交*配合试验(含抗球蛋白试验),输血液成分,按成分血的要求配血。在rho(d)阴性率较高的地区,还应常规做rho(d)血型检定。对经产妇或有输血史的患者做不规则抗体检测,交*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必须相容才可输血。

·输血的途径有哪些?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血,成人身上最暴露最容易穿刺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是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次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婴儿和儿童,较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1岁以下儿童可用头皮静脉。下肢静脉壁比上肢静脉壁厚,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为防止输入的血液在进入心脏前从手术部位的创面流失,故凡头颈部和上肢的手术,应选用下肢静脉输血;凡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应选择上肢或颈部静脉输血。对新生儿输血或换血可用脐静脉。

·输血应选择什么样的针头?

输血针头的规格为14—20gauge(g),常用18g。当静脉较细或给患儿输血时应选用较细的针头。当需要大量输血时则应选用较粗的针头;输注浓缩红细胞不顺时,可先加入30—50毫升生理盐水后再输注(一般不用葡萄糖液,因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而堵塞滤器或针头)。

·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12.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目标及评价 篇十二

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目标及评价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目标及评价 输血科科室质量控制的内容有:科室总体医德医风、医疗安全、职工的培训及再教育,医院以及科室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和科室业务管理水平、科室总体业务素质等:

一、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为准则,加强职工的道德品 质教育,规范职工在医疗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促进科室医疗作风的转变,以此提高科室政治思想管理水平。

二、以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业务工作,以患者的切身利益为己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尚。

三、将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作为科室全面发展的基础,促使科室在医疗行风和医疗技术素质方面得到根本地改善,力争五年之内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能达到百分之百。

四、把医院和科室的一切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使职工能以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医疗行为,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五、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规范》及专业的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严格的规范管理科室各项业务,促使科室的业务技术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六、通过质量管理,促进职工自学的自觉性,提高科室职工业务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整体水平,发挥技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科室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科室质量控制目标的落实:由质控小组依照质控目标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结果和整改意见写出书面报告,科室根据质控评价报告做好下月工作的安排。质控小组每半年要作出书面小节,年终写出书面总结。

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质量控制目标和标准

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质控;依据总体管理标准分为五个部分,即:医德医风和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及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及考核评价。

一、政治思想:

1、政治学习: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地参加医院和科室安排的各项政治学习及政治活动。结合医院《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紧跟当前的形势,不断地用新时期的思想充实自己,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严格地约束、控制自己的医疗行为。因此,除特殊情况以外,政治活动、政治学习不得请假,不得缺席。

2、廉洁行医:严格地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医院的规章制度,不以医谋私,不吃、拿、卡、要,每个医务人员应具备高风亮节、自洁自爱的品质。

3、遵纪守法:要求职工能自觉的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一切行为以法为准则,人人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工作态度:

1、服务态度:要求对待患者和蔼可亲、不顶、不碰、语言文明、行为美。热情接待每一个患者,做到接待热情、不推诿、解释细心、耐心。

2、服务质量:输血科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还必须具备优良的服务质量;在业务工作中,应具备高度地责任心,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在输血业务工作中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力所能及的解决患者的具体困难,保质保量的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3、服从分配:积极主动地配合科室做好各项工作,服从科室分配,接受工作任务不讲个人条件,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科室分配的工作任务。

三、业务水平:

1、查对工作:输血工作责任重大,医疗安全犹为重要;因此,查对工作万万不可忽视,特别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工作时,要集中精力做好一切查对工作。配血人员在操作前,必须首先查对患者以及献血者血样的姓名、年龄、床号、科别、血型、血型编号、血量、采血日期和有效期等内容;一切符合无误方能接收标本和配血。

2、业务能力:业务能力状况直接反映了业务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处理业务的应变能力。每个业务人员必须能够独立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从量到质,能以最佳状态完成工作任务,能及时准确处理日常业务,业务技术操作符合标准规范。

3、差错事故:业务人员在一切业务工作中,要严格地遵守规章制度,按标准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严格地执行查对制度,操作集中精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业务工作。严防差错的出现,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努力钻研新业务,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充实输血科业务技术范畴。

5、业务学习: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求每个职工能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加强业务知识自学,科室组织与自修学习相结合;进修提高或参加学习班,学习结束必须有学习总结材料。

6、论文撰写:科室竭尽全力提供有利条件,鼓励职工搞科研专题,支持总结工作经验,大胆提取素材,练习撰写论文。

四、工作成绩:

1、血型鉴定:

三查七对准确率„„100%,报告登记完整率„100%

学习双向鉴定符合率100%,鉴定结果差错率„0%

标准血清质量:效价要求抗A、抗B效价在1:128以上。

2、交叉配血:

三查七对准确率„„100%,报告登记完整率„100%

交款手续符合率„„100%,供血品种符合率„100%

差错、事故率„„„0%,配血发报告必须及时、无延误。

3、发血:

三查七对准确率„„100%,报告登记完整率„100%

供应品种、规格、数量差错率0%; 临床科室预约差错率0%,输血反应处理记录„„100%。

4、储血:

储血冰箱温度符合4-6℃,冰箱每周擦拭消毒一次

储血冰箱每月细菌培养一次,登记完整率„100%

储血浆冰柜温度-20――30℃,每日有记录。

血液质量目测符合率100%,室内消毒监测记录完整

储血室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必须符合要求。

血液入库品种、血量能够应对大的突发事件的抢救、治疗用血。

5、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

实验室实验项目每日质控合格率100%

参与区级或以上室间质评

室间质评成绩合格以上

6、值班: 值班记录填写完整符合率100%,值班脱岗率„„„0%

工作量统计符合率„„„100%,冰箱温度监测记录完整

各室空气消毒记录完整,报告填写准确率„100%

遵守值班纪律,无推诿、拖拉工作的事情发生。

五、劳动纪律:

1、遵守科室制度:科室职工必须认真执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以严格地劳动纪律要求自己,严禁有章不循的自由主义现象发生。科室将定期的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考核。

2、迟到和早退:严禁迟到,杜绝早退,每个职工应自觉的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一月之内三次迟到在10-15分钟,按早退一次打考勤。提前离岗或中途离岗,均按早退处理,三次早退按旷工一天处理。

3、旷工:有特殊事情必须办理请假手续,科室批准后方能休假(突发事件除外),未经批准擅自休假者属旷工。值班脱岗或早退造成医疗事故或纠纷者,按全月旷工处理。

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质量控制考核具体实施措施和考核办法

实施措施:

一、政治思想的质控:

根据参加政治学习的态度,结合平时的行为进行综合考核,组织必要地政治学习测验、医德医风测验、法律常识考核等,听取临床科室反馈的意见,进行考核评价。

二、工作态度质控: 广泛地深入各临床科室听取意见,结合个人日常工作态度、服务质量、采取的便民措施、服从分配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考核。

三、业务水平质控: 观察业务工作中执行三查七对工作的程序操作,查各项资料,查差错事故登记薄;考察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及操作技术水平。每月进行1-2次的业务基础知识和业务基础操作考核。有论文者凭原始稿件及发表文章刊物级别等全面地进行考核,开展新技术项目必须有据可查。

四、工作成绩: 根据工作质量标准,结合完成任务的量考核工作成绩,采取抽取样品,检查符合质量标准的级别,抽查个人技术操作及原始资料,评定其工作成绩的优劣。

五、劳动纪律:

科室经常性的组织学习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习结果进行不定期地书面考核;结合个人的考勤及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评。

考评方法:

依据科室质控考核标准,结合实施措施,转化为分值进行评定,评定内容的分值分别是:

政治思想占总分20%

工作态度占总分10%

业务水平占总分30%

工作成绩占总分30%

劳动纪律占总分10%

输血科业务技术人员质控考核计划

一、每月由质控考评小组出题,进行基本操作常识、基础知识书面测验1-2次,并进行实际操作技能测验,对于不合格者,予以及时纠正。

二、考核小组不定期地抽查交接班、交叉配血、发血、入库、冰箱温度、消毒等各项记录,查记录是否完整,书写是否清晰、明确,是否符合规范等„„。

三、考核小组每周不定期的到临床,了解业务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查输血报告,全方位的考核业务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优劣。

四、每季度结合专业考核,进行一次规章制度和医疗安全制度的考核,以此,强化职工的医疗安全意识,增强医疗服务的责任心。

五、考核小组对值班人员实行不定期的查岗,结合考勤,考核业务人员在遵守劳动纪律方面的表现。

六、根据考核方案,量化业务技术人员的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将职工全面的质控考核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卷面考核的均值,作为当月职工个人考核成绩。

输血科质量控制监督方案

质控小组具有保障科室质量控制实施及实施效果评价的权利。质控小组具有一票否决权,对科室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具有监督的权利。

一、建立健全科室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科室业务技术操作规范、医疗仪器设备技术操作规范、业务技术质量标准等管理标准;以标准管理衡量科室及职工的工作质量。

二、做好各项基础质量的监督工作,监督执行各种管理报表、各项监测记录、质量信息的反馈和质量责任制的具体落实情况。

三、科室质控小组应该对业务技术人员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强化教育学习的监督,逐步的提高业务技术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四、质控小组要对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实施质量监督和控制,使科室形成一个有机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实施质量监督制度,即:每一个岗位自查,互相督查与质控小组抽查相结合;切实地提高科室的业务质量。六、一切考核标准均参照卫生部《临床输血规范》和医院、科室制定的规范及质量标准。

输血科质量控制教育方案

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及管理素质,是科室质控最根本的基础保障,因此,科室必须坚持不懈的对职工进行全面的质控教育。

一、建立操作性强的质控保障体系,科室力争做到人均 有一份科室编写的质量控制方案,使职工人人了解科室质量控制的目的,个个熟悉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和管理标准。

二、科室每月安排一次质量控制标准的学习,学习专业业务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学习有关血液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及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讨论,以加强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三、结合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差错事故方面的教训,使职工明确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工作回顾中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地提高职工的质量管理素质。

输血科技术人员质控考核

13.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 篇十三

(1)在园林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由于采购人员没有对施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材料质量以及材料生产厂家进行细致的调查,从而购进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材料存在着诸多的质量问题,造成施工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地耽误了园林的施工工期,对园林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1]。(2)在园林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企业没有派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对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进而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施工,造成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下降,无法顺利的完成质量验收,对园林工程后期的使用也造成巨大的影响。

1.2施工技术存在着质量问题

施工技术存在着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其主要是指施工企业没有结合园林工程实际的情况引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导致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从而影响到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2]。(2)施工人员在使用相应施工技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操作流程不规范,没有按照正确的施工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应用,影响到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

1.3施工设备存在着质量问题

上一篇:博士考生专家信下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