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趣味数学》有感

2024-10-15

读《趣味数学》有感(精选6篇)

1.读《趣味数学》有感 篇一

今天,我把书架里的书翻了翻,突然,一本名叫《趣味植物小百科》的书吸引了我,我投入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它们的介绍,其中有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知识,比如说世界上最大的花,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森林里的大王花,直径达1.4米,几乎像我们吃饭的圆桌一样大。它有五片又厚又大的花瓣,外面带有浅红色的斑点,每片花瓣长30~40厘米。一朵花有6~7千克重,花心像个面盆,可以盛5~6升水。如此巨大的数目,真是让我目瞪口呆。这不,在我的生活中就有用到这本书的时候。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了墨西哥的钱币,发现上面有一个仙人掌的图案,我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要印仙人掌呢?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墨西哥号称“仙人掌之国”,国内约有1000多种仙人掌,占世界仙人掌品种的`一半以上。墨西哥将仙人掌选为国花,象征着本国人民勇敢、顽强、不可征服的精神。墨西哥的国旗p国徽和钱币上都有仙人掌的图案。这才让我解开了这个谜团。

我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母亲节要送康乃馨给母亲呢?终于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粉色是女性的颜色,康乃馨的层层花瓣代表母亲对子女绵绵不断的感情,而且康乃馨象征着母亲、真情、纯洁,是慰问母亲的花,一般可在母亲节和母亲生日时赠送。

原来自然界里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植物等着我们去观察呢!我以后一定要多多的出去观察,也许能发现一些新东西呢!

2.读《趣味数学》有感 篇二

关键词:文本细读,趣味,阅读教学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 调查数据显示: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是55本, 俄罗斯是50本, 美国是44本, 中国只有4本, 而且百分之九十是教参和教科书。北师大肖川教授在他的教育随笔《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中分析了国人不读书的四大原因:物质的时代, 大家静不下心来读书;长期的思想专制使人们头脑禁锢, 才情枯竭;没有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中国文化对官本位的文化, 对纯粹理性和精神超越缺乏强烈而深刻的追求。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我想这与学生阅读审美水平低下、能力不高、体会不了阅读的趣味、享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不无关系。下面我就如何从教科书中读出趣味, 谈谈六个方面的尝试。

一、细枝未节处揣摩

文本解读与文言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字都不能放过, 特别是那些很有意韵, 很有讲究的关键字眼和细节之处。鲁迅先生的《祝福》在文章开篇这样描写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拄着的竹子“下端开了裂”, 说明什么?使用时间之长, 沦为乞丐时间之久, 更为重要的是, 这竹子之所以“开了裂”, 是因为它几乎承载了祥林嫂的体重。这又说明了什么?她已经到了没有竹子的支撑几乎寸步难行的程度, 只有行将就死的人才会如此。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他浪漫的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神奇的仙境, 其中有诗句云“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为什么用“纷纷”这个词语呢?说明仙人来了很多。这么多仙人来, 不就是为了迎接李白吗?这样, 仙境与人间, 理想与现实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可见李白的不得意, 在这里就可窥见一斑。

二、平淡无奇处挖掘

学生在阅读文本或听教师串讲文本思路时, 不太容易看出文本平淡无奇的与众不同处。如果学生养成在平淡无奇处质疑, 无疑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氓》这篇文章, 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为何要不一致?从“氓”“子”“士”“尔”等的变化, 正展示出女主人公对男子感情的变化, 也写出了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

三、不合逻辑处联想

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均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但我们在欣赏某些作品时却感觉逻辑不顺畅, 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文本, 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来“自圆其说”。如曹操在《短歌行》有开篇写道“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在这里我们就有疑问, 既然是“对酒当歌”, 就应该是开怀畅饮, 无限欢乐, 又怎么会生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呢?这就需要我们用生活的经验去丰富和补充:当我们身处欢乐时光中, 往往有时间飞逝之感, 因此下文用“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承接, 文意就显得顺畅而合理了。

四、权威言论处质疑

当前,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参怎么说, 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 该怎么办呢?教师不仅要广泛浏览, 博采众长, 还要独立思考, 自我体验。例如不少赏析文章在分析《氓》的结尾“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时, 一般都认为是女子对男子的决绝。但事实是, 这时候, 女子已经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男子早已经与女子决绝了, 还用得着女子与男子的决绝吗?应该是女子终于想明白了, 她要和过去的自己以及情感做出一个了断。在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有不少参考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 指出这篇文章是时代背景和特定历史时期在作者内心中的反映。如果我们抛开政治色彩, 单从人性角度去赏析这篇文章, 就会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天地。这篇文章是不是也可以解读为一个拘谨的有文化的男人刻意寻梦的过程, 表现的是人的哲学困境。

五、对比异同处赏析

文章漂不漂亮, 有时候可以在增、删、换字句中体会, 也可以通过类似语句的对比进行感悟, 从而感受不同的美。就拿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来说, 他们都有一个相类似的“安”字句, 无论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还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是名传千古的佳句。但是, 一对比, 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 前者多关注自我, 而后者关注“寒士”, 两者的境界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六、无关紧要处丰富

对文体的解读不单单只看文章本身, 因为入选书本的还有相关链接或信息。好好挖掘, 我们就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比如相关课文的插图我们就可以做做文章, 如果我们能用批判的眼光帮助教材指不足, 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石壕吏》 (杜甫) 的插图中, 站在马后的作者不应该是“看”的动作, 与原文“听妇前致词”的“听”不相吻合。这个时候作者应该站在哪呢?最好是什么动作呢?笔者认为, 作者这个时候最好坐在床上。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是“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从“暮”到“夜”时间已过了很久, 作者应该睡下了, 这时被“吏呼一何怒”吵醒了。为什么不让作者走到屋外呢?因为在这首诗中, 作者虽然对抓丁的残酷现实做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但他对平定叛乱的正义战争又是持赞同意见的。可见, 作者的内心是极其矛盾, 极其痛苦的。这个时候坐在床上, 不知道是应该躺下睡觉, 还是起床“伸张正义”, 这样就能准确表达作者的内心, 提示文章的主旨。

从细微处挖掘文本, 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读书的趣味, 从而让学生热爱读书, 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为, 一个不读书的人, 高尚的东西不去占领心灵, 低下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一个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 一个必定有着光明前途的民族。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3.读《趣味动物小百科》有感 篇三

三年级:王子阳地址:新沂市时集镇白科小学 指导老师:鲍柳

作为《动物世界》忠实的电视迷,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喜欢看吧!我最喜欢的动物有猴子,袋鼠,斑马等。就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趣味动物小百科》的科普书。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这个暑假过的那么充实。读它成了我这个暑假饭后必做的一件事之一。喜欢它,因为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种动物的知识。

这本书分为“动物的思维和语言”、“动物的情感”、“动物的繁殖奇趣”、“动物巧妙拒敌”、“动物的奇异行为”、“奇异古怪的动物”、“人类的动物朋友”、“动物世界之最”、“饲养好你的宠物”、“到大自然中去”这十个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奇异古怪的动物”,因为这个篇章十分有趣。那里有篇文章叫《食猫鼠》,食猫鼠竟然可以靠臭味臭昏猫吃掉它!一直知道的是老鼠见了猫撒腿就跑。老鼠吃猫可真是生活中的颠倒篇!

4.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篇四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提到,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即是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而意识到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数学思维的总体特征,并努力做到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很好地予以体现,从而就能较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由此,我们感受到,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数学思维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并且不仅仅停留于“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1.在变式中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郑教授在书中提到,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样被看成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当根据情况与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与环节之间作出灵活的转换,乃至作出新的必要整合。例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比较困难,课本例题是以“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分别展开2次“倍”的研究,我适当地进行了取舍,以“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的信息展开“倍”的例题教学,然后在不改变花的种类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变式练习”:先变黄花6朵为8朵,再接着变红花2朵为4朵。首先让学生自主研究“黄花分别是红花的几倍”,巩固对“倍”的理解;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两组对比后发现:一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几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这样的处理防止了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让学生能辨证地、灵活地认识“倍”概念,理解“倍”概念。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在延展中体现思维的深刻性。课堂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情感,更能促进主动投入的数学思考,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以开启、智慧火花得以绽放,从而提高思维深刻性。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中,我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小数概念的建构会日益深刻起来。如:当学生经历了由1分米、4分米、7分米、9分米转化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十分之一、十分之四、十分之七、十分之九,并改写成相应的小数零点几之后,我适时提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数量,你可以轻声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教师优美框架结构的板书的纵横比较中,自觉地发现了“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不着痕迹地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提升的过程。又如:当学生在数轴上找到了0与

1、在1与2、2与3„„之间的小数之后,我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会填写几个指定的小数而已,而是智慧地进行渗透延伸“看这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再想想,你还能想到哪些小数呢?”学生说出了许多小数:五点几、六点几、几十点几,乃至于九十点九九九„„真是说也说不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拓展了数的分类、数的大小范围、数的无穷性等概念内涵与外延。3.在开放中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郑教授指出,思维的创造能力对人类而言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设计了“水果大拼盘”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基础巩固与趣味挑战相结合的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孩子们经过对“外部”各种数量水果的观察、选择、思考,能“内化”出某两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并能用除法算式“外化”表示——让个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接着在全班“猜算式”所表示意义的活动中,学生从不同除法算式的“外表”读出了其“内在”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外化”表达“这个算式表示××是××的×倍”——让群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由“外”促“内”、内外互动的创造与分享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巩固着“倍”的认识,实践着“倍”的应用,不断体会到数学的逻辑与严谨,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素养。

5.读《数学王子――高斯》有感 篇五

文章中写到:有一天,一位青年放学回家,刚吃完饭,就开始做老师给他布置的每日一练,可是最后一道题却难住了他,他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一直到深夜才做出来。

第二天,他把题交给了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昨天一直到深夜才做出来。”本以为老师会批评他,但老师却怔住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师把题目给错了,这道题原本是给老师做的。老师惊讶地说:“这道题牛顿都没做出来爱因斯坦也没做出来,你却用了一个晚上就做出来了!”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他的这种勤学奋进的劲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晚上,我也被一道数学题给难住了,我想:这道题这么难,明天肯定会有很多人不会算了,不写了,明天听老师讲吧!

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到了第二天,全班同学都做出来了,只有我没有做出来。于是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后来每当我遇到难题就绝不会空着不做,我会先审题,然后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写。我再也不想做全班那个全班唯一一个没有做出来题目的孩子。

还有一次,我写作业的时候,又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这道题。做不出来我就不去睡觉,我想了半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做题的方法,结果那道题只有我和另外几名同学做了出来,其他人都没做出来。那一刻,我的心里无比开心。

现在看到高斯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千万不要轻言放弃,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

6.读《昆虫记》有感 篇六

一、法布尔与《昆虫记》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Jean-HenriCasimirFabre, 1823-1915) 出生在法国南部圣莱昂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 法布尔四岁时被父母寄养在邻近的祖父母家中。乡间的牛羊、禽类, 以及花鸟虫草成为了法布尔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 使他对大自然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探索自然界所蕴含的真理。

七岁时, 法布尔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开始接受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 他考上了沃克吕兹师范学校的公费生, 毕业后, 在一所小学里当教员。任教之余, 他潜心研究昆虫, 根据自己的直接观察, 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由于教师的薪资待遇很低, 法布尔一生都未摆脱经济拮据的困境, 直到五十多岁时, 他才依靠辛苦攒下的稿费, 在普罗旺斯买下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旧宅。法布尔将这片荒地命名为“阿尔玛斯” (“阿尔玛斯”是音译, 中文又译作“荒石园”, 取其荒芜与一毛不拔之意) , 至此他终于实现了“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观察昆虫”的愿望。法布尔把“阿尔玛斯”当成自己的家和昆虫实验场, 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思考、观察、实验和写作。1910年, 当《昆虫记》的第十卷问世时, 他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

《昆虫记》的法文题目是《Souvenirsentomologiques》, 直译的话, 可以译为《昆虫学回忆录》。周作人最早把这本书译作《昆虫记》, 而后一直被译界沿用至今。法布尔之前的昆虫学家只做昆虫的搜集与分类工作, 他们手持放大镜, 解剖昆虫尸体, 仔细地查看昆虫的触角、大颚、翅膀和足, 却不思考这些器官在昆虫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对昆虫的判断力、本能和生活习性甚少研究。专家们根据昆虫的外形给其命名, 把身体构造相同的昆虫归入同一种类。法布尔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 发现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因此, 他给《昆虫记》取了一个副标题《Etude surl’instinctetlesmoeurs des insectes》 (《对昆虫本能及习性的研究》) , 并提出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活生生的昆虫, “研究它们在活着时的活动, 它们的本能和习性, 它们的才能和感情”, 根据昆虫“工人”所从事的职业来给其命名。法布尔的研究以直接观察为依据, 就像他自己说的:“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 我要观察、触摸, 而且不是一次, 是两三次, 甚至没完没了, 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他本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来观察昆虫的劳作, 以富有情感的笔调来描写昆虫的生活, 使得《昆虫记》自问世以来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二、《昆虫记》中的趣事儿

虽然法布尔开始动笔写作《昆虫记》时, 已经年过百半, 但他仍像一个好奇心满溢的孩童一样, 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习惯在每个答案后跟着提一个新问题, 直到碰到不可知之墙为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正是凭着对昆虫所怀有的浓厚兴趣, 法布尔才把大半辈子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昆虫上, 就像他自己所说:“在昆虫学大量的领域内需要天真。没有大量这种资质———在讲求实际者眼中的奇思怪想, 谁还会去关心小小的虫子呢?”。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手持放大镜, 观察昆虫的出生、蜕变、筑巢、觅食、求偶、繁殖, 以孩童般的视角, 真实而质朴的笔调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展现给读者一幅幅栩栩如生, 生趣盎然的画面。在他的笔下, 小小的昆虫们无一不是身怀技艺的行家里手:长腹蜂是挥舞瓦刀的“泥瓦工”, 黑蛛蜂是技艺高超的“制陶工”, 土蜂是下针精确无误的“麻醉师”, 切叶蜂是名副其实的“裁剪工”, 黄斑蜂是技艺惊人的“鞣毡大师”, 而蜾蠃则是“挖掘工”、“采脂工”和“粉刷工”。下面请看“演唱者”蟋蟀放声高歌的场景:

“园子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开着红花的岩蔷薇都有自己的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 那些笃蓐香都变成了一个个合唱团。所有这些小生物在灌木丛间用它们清脆动人的声音互问互答;或者不如说, 每个歌手不管别人唱什么坎蒂列那 (译者注:中世纪时的一种叙事抒情歌曲) , 独自在庆祝自己的欢乐。

在天上, 就在我头顶上, 天鹅星座在银河中划上它那大大的十字架;在下面, 就在我的四周, 蟋蟀的交响乐在抑扬起伏。这歌唱自己欢乐的小不点儿令我忘记了群星璀璨的场面。这些天上的眼睛平静而冷漠地瞧着我们, 我们对于这些星星是一无所知的。”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昆虫记》除了是一部严谨的昆虫学作品, 还是一部优美的散文巨著, 它实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的合二为一。它不像其他科学类作品那般内容晦涩难懂, 用词枯燥无味, 读来反而给人一种妙趣横生, 仿佛与虫儿面对面交流的感觉。纵观洋洋洒洒的十卷本《昆虫记》, 其语言朴素而纯真, 文风流畅优美, 隽永风趣, 深入浅出, 使得这部著作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

除了将昆虫纤毫毕现的形态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 法布尔对虫儿心理、情感的揣摩与刻画也可谓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他本人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譬如, 毛刺泥蜂在攻击毛虫得手之后, 用跗节跺脚, 梳理翅膀, 不时地把大颚和前额贴在地面上, 用后足将身体撑得高高地, 仿佛要翻筋斗似的。法布尔认为这些动作是毛刺泥蜂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 就好比当人类沉浸在成功所带来的欢乐中时, 会做出搓手的动作一样。有时候, 法布尔也会从人类的伦理道德视角来解读昆虫的行为, 正是虫儿身上所带有的这种人性化特征才使得该书与众不同, 引人入胜。下面, 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天牛成虫与幼虫的描写。

“成虫和幼虫的职责完全悖离了常规:幼虫正值身强体壮, 拥有强健的挖掘工具, 承担起繁重的工作;而成虫却享受幸福的时光, 不懂技艺, 不工作, 只是游手好闲。孩子本应躺在他的保护人———母亲怀抱中过天堂般的生活;而这儿的孩子———幼虫, 却成了母亲的保护人。

被法布尔喻为“爬行的小肠”的天牛幼虫只有味觉和触觉这两种非常迟钝的感觉, 但它竟然可以清楚地预知未来。它为成虫挖出一条通往树皮层的通道, 后者只要钻透薄薄的木质层或树皮层就可以获得自由。法布尔用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绘昆虫世界的日常生活, 使得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读来令人深受感动。

在《昆虫记》中, 法布尔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昆虫的捕食过程, 在他看来, “捕猎性昆虫传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介绍昆虫的捕猎方法”。为了弄清楚某种昆虫的捕猎技巧, 他有时会跑到野外环境中去观察, 有时会想尽一切办法捉住需要的昆虫, 再把昆虫放到人为布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他不但亲自出马捕捉昆虫, 而且还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来召集孩子们帮忙, 有时甚至要向家人求助。当我们读到书中有关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搏斗的场景描写时, 就会觉得法布尔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昆虫仿佛被置于聚光灯下, 交战双方的动作之传神, 场面之生动, 交锋之激烈, 一切都展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且看:

“当敌人靠近时, 它便立起身体, 模仿舞蛛的样子做出防御姿势。滑稽蛛蜂对它的威吓不屑一顾, 在滑稽的外表的掩护下, 它猛地冲向彩带圆网蛛, 动作非常敏捷。它们闪电般交战了一回合, 彩带圆网蛛被打翻仰躺在地。蛛蜂在上, 它与圆网蛛腹贴着腹、头顶着头;它用足控制住彩带圆网蛛的足;用上颚咬住对方的头胸部;它用力蜷起腹部, 向下方伸过去;它拔出螫针;接下来便……”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当我们读到此处, 不禁要为法布尔传神的描写而大声喝彩, 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正在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然而, 这种战斗场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凶残与血腥, 相反, 更多地显示出生命力的蓬勃。

如果不是法布尔对渺小生命所怀有的尊重与热爱, 不是他的悉心观察和详细描述, 也许虫儿的这些故事还不为人所知呢。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领略到昆虫那妙不可言的灵性。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每一种昆虫, 他就像是一个为儿孙讲述故事的老人, 把昆虫世界的趣事儿向读者娓娓道来, 令人回味无穷。

摘要:《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本能与习性的著作, 全书充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作者以其敏锐的目光来观察昆虫, 以朴实而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写昆虫, 把读者们带进了一个趣味无穷, 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昆虫,故事

参考文献

[1]石蔷.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法布尔[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43.

[2]法布尔.昆虫记 (卷七)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165.

[3]法布尔.昆虫记 (卷四)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中班语言教案猜谜语下一篇:军训训练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