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8篇)
1.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一
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培养如何适应未来社会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完成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社会的经济管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未来社会经济管理过程的变化,无疑需要经济管理人员具有曼全面的素质及能力。未来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育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经济管理;
随着工业文明的完成和知以经济的到来,也为经济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即怎样迎接和驾驭知识经济,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经济管理,未来社会的经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他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未来社会的经济管理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协调经济活动过程手段的管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1.创新是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促成了未来社会的经济是不断创新的经济,与此相适应,未来社会的管理也是不断创新的管理,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2.决策具有前瞻性
知识经济是一种不断创造未来、不断开辟新的领域的经济,这就决定了决策必须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必须符合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因为未来的竞争不是一般产品、价格、营销手段的竞争,而是把握整个科技、经济走向,占领某一领域甚至整个科技、经济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如果把握得不好,失去的将不再是某一方面、某一经济阶段,而是全局甚至某一经济时代。从近年来美日投资搜发展的重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日本人把战略重点放在钢铁、汽车、电器生产等方面的时候,美国人则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网络方面抢在了前面,从而占领了未来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与决策的战略性、前瞻性相适应,决策还必须由传统的经验型向实证型转化。
3.经济必须符合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社会对经济发展决定和制约作用的增强,经济管理必须适应和符合科技及社会发展规律。一方面,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活动经济化,使得经济与科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所以,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管理体制促进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如何管理科技的发明、创新、传播应用过程及知识含量极高的经济活动过程,无疑成为经济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未来社会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经济,如何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使之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协调,也将是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
4.管理更趋标准化、国际化、现代化
经济管理作为对经济活动过程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活动,不能不带有国家的、民族的传统特色,是民族习俗与文化的综合反映,如日本的团队精神、美国的发挥个人价值与潜能、中国的集体主义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管理也在保留了民族优秀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逐渐突破历史的、民族的狭隘限制,不断进行创新,并逐渐趋向于标准化、国际化、现代化。
5.管理更趋人性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同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疆界十分清晰,有着明显的时空范围,故管理的手段主要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及铁的纪律,并要严格服从机器体系的运转规律。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被动服从将逐步转向主动适应与创造,所以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场合的界限已不十分明显,管理也将突破时空疆界。这就需要管理过程要注意发挥个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发性,从而实现“从物到人”、“从刚到柔”的人性化管理。
二、未来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上述经济管理过程的变化,无疑需要经济管理人员具有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1.承受能力承受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未来社会的机遇增多,风险也同时加大,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完全避免风险是不现实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有可能走出困境并抓住新的机遇。
(2)执著的追求欲。这往往是获得成功的基本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才能视失败为起点,视失误为契机,视坎坷为坦途,转败为胜,成功应付未来经济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所形成的冲击。
2.经营能力
未来社会经济管理者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综合实力的角逐,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应有某一或某几方面的特长,而且应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1)良好的组织才能。随着“金字塔”式的管理逐步被“网络式”的管理所代替,管理的强制性及权威性弱化,目标的服从性和协调性强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极强的组织能力,通过“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经济过程协调一致。
(2)创新能力。驾驭不断创新的科技、经济,必须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意味着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不仅要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且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而。管理创新往往是经济、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3)预测与决策能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正确的决策者,并应有对技术进步及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对经济发展走势及其周期的准确判断力,由此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并保持决策与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协调。
(4)信息收集、处理、运用能力。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准确性,战略设计与策划的正确性,都同经营者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有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熟练技能,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形成理性思维,为预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二
1 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科学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当前比较成熟并得到高职院校广泛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院校与企业协商,针对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就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制定标准并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过程管理,选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并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相关岗位就业,免除试用期。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培养满足其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效避免了人员培训的盲目性过程;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缩短了学生融入企业的时间。
1.2“项目任务”驱动式
所谓项目任务,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改为以典型的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将应知应会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学生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任务的设计,注重实际内容与业务相结合,因为它涉及到的设计项目任务的实效性。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而且在未来实际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难度和工作量应该适中,保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3 模块教学模式
模块教学模式是我国近几年借鉴引进的一种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一般以技能为主线,将知识学习与岗位能力要求融为一体。依据企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代表一个实际工作岗位规程。
2 现有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以上这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虽然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因其各自的局限性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脱节。由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导致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理解不同,出现了同一专业同样的教学模式却出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师资水平达不到实际要求。很多学校师资类型还是以理论性教师为主,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这也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第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倡导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成了大量的知识严重脱节,尤其是在汽车这种技术更新速度很快的实训课程,同时在缺乏适当的培训条件下,影响整体课程效果。第四,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基础差,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对自身及其专业没有形成客观的认知,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3.1 以岗位任务为依据,融入职业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汽车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变化情况,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标准,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搭建课程结构岗位能力分解,以满足岗位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2 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阶梯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训半年的方式,保证不少于1/3的实习实训时间。这样安排顶岗实习比较科学合理,实习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深度融合,由浅入深,学生毕业前经历了从入门到入行再到入职的训练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同时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订单班培养平台,参与企业生产指导、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引入企业考评机制等,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培训未来的员工。
3.3 依托企业,建立专兼职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应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在为企业服务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和实践统一的做法,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也可将企业技术人员聘为兼职老师,参与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同时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及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帮助校内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素质结构转变。
3.4 建立高水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校内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技能实训中心,重点加强模拟仿真室和一体化的汽车专业实训车间。同时要建立功能多样的校外实训基地,包括认知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其功能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还是学生与企业连接的窗口,大部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来也会成为学生就业的目标单位。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上,应以汽车产业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主,保证培养的学生既符合行业的基本要求,又具备知识的前瞻性和拓展性。
4 结语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期发展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每所高职院校都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汽车类专业人才正是当前市场上的紧缺人才,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既能有效解决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也能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博,张近情.河北汽车产业将现新局[N].河北日报,2015-04-02(05).
[2]陈建宏.汽车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12,(06):15-18.
3.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 高素质人才
在当前学校和企业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大背景下,企业除了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之外,适应自身企业文化的高素质优秀毕业生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转办学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使他们在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企业文化及其重要作用
1.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1.2企业文化的作用
1.2.1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发挥团队的作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1.2.2企业文化可以增加企业的吸引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吸引优秀员工的加盟,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另外,可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增加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拓宽企业的业务领域和增加自身的消费群体。
1.2.3企业文化具有无形的导向性
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让员工自觉按照企业要求做事,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激烈和鼓舞,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1.2.4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强烈的自信心,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良好的发展可以反过来使企业有能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塑造。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著名企业文化综述
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知名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兴通讯把“互相尊重,忠于中兴事业;精诚服务,凝聚顾客身上;拼搏创新,集成中兴名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摩托罗拉把“以礼待人,忠贞不渝,提倡人人有权参与,重视集体协作,鼓励创新”为核心的对个人的尊重作为本企业的文化;全球著名的电器公司松下电器公司有着自己的“七条精神”: 产业报国的精神、光明正大的精神、团结一致的精神、奋斗向上的精神、礼仪谦让的精神、适应形势的精神、感恩报德的精神;通用电气公司有自己推崇的三个传统:坚持诚信, 注重业绩, 渴望变革;而零售业的巨子沃尔玛则把“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作为本企业的信条。
虽然各个企业的文化形色各异,但是总体来说包涵以下重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正是这些企业文化,使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自己的各自的领域占领一席之地,成为广为人知的行业巨子。
3.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重视学习的能力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思维的能力。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对学校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学习氛围,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育,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事物;对学生来说,应该彻底摒弃以前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
3.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够保持勃勃生机、不断开拓进取、迈向新高峰的重要保证。但当前的现实是,由于收到多年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创新性方面非常欠缺,这就使得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无法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受到影響。
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倾斜,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其次,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成立专项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锻炼;最后,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为企业和学生做好沟通的桥梁,将学生的创新成果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为学生的成长和企业的腾飞创造良好的环境。
3.3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当今社会,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身上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能有效的融入到集体中,最后发现新的集体没有自己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转换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这样在不断的重复中浪费着自己的青春。
作为高职院校,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他们的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其次,通过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个人力量的渺小,意识到如何在集体的引导下发挥个人的力量,增强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取舍能力;最后,要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只有个人能力提升了,集体的力量才会强大。
四、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有着健康体魄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员工,更需要能够熟悉企业文化,能够迅速融入企业,为企业带来收益的高素质人才。面对企业的这种需求和高职学生跳槽率高的现实,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能力为代表的企业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不断加强相关的锻炼,以便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岩.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09期.
[2] 崔现强.叶俊国.对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4期.
[3] 郑琪.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2年15期.
[4] 吴再生.张洪冲.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对人才培养作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5期.
4.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四
一、淮安高职人才需求概况
近年来,淮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落实人才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人才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这一系列的人才举措极大地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淮安发展,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淮安的经济发展,淮安也正在努力形成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而作为地方高职类院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生共长,当然从淮安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看,高技能型人才总量偏少,急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线人才,单纯靠引进来的人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满足淮安未来发展的需求,淮安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应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淮安的发展,进而带动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向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门槛也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办学上,极力地向高等教育靠拢,扩大专接本、专升本的途径,目前在淮高职院校均设有专接本,培养本科毕业生,当然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水平,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本科教育而淡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初衷,就会失去办学特色,在就业市场上,也容易失去就业优势。
(二)专业设置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不强。纵观淮安产业需求,淮安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所以对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几乎占到了人才总数的70%;但是在淮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有关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不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占所有人才的3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淮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但是,有关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比较高,这就导致了第三产业的人才过剩,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适应一线技能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人才,承担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目前淮安的高职院校中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时占到课程设置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较少地参加过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三、基于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目前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的不适应,基于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的“一二一”改进路径,即明确人才培养一个目标,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两个优化,采取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个联合。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及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优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把培养高质量和高技能人才当做教育目标,深化自身改革,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教育部近期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指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确定培养方向,以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培养的人才“用得上、留得住”,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探究市场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模式
高职院校只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运用适度超前理念制定专业,让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被用人单位争相聘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市场的变化,预测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然后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如淮安某高职院校,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增设了食品、药品类专业,同时消减了会计、文秘等专业的招生计划。经过调整优化,学院形成了以食品、药品类专业为核心,以服务于食品药品产业链的设备制造与维护、产品营销及现代物流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江苏和淮安均将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新医药产业分别作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更加契合,食品类专业特色更加彰显,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保障高等职业学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课程设计,实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也是人才汲取知识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专业知识,成为有用人才。淮安某高职院校以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加大了选修课比列,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及各类比赛等途径获得学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分专业开设核心课程,按专业大类开设互选课程,使学生既具有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面,又具备扎实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则更注重实战的环节,递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促进个性化发展,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全部实行选修,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接近30%,这样一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更加的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四)面向企业用人标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直接针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成为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当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为了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政府部门要进行调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校企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为交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和舆论支持。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原有的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能够真正受益,真正体验到校企合作的优越性,这样才能让企业主动地和高职院校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淮安某高职院校主动寻找合适企业合作,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如该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省内知名五星级大酒店,采取“校中店”和“店中校”合作模式,学生前1年半在“校中店”边学边练,后1年半到“店中校”半天上课、半天到厨房当学徒工;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紧扣企业用人标准,给企业输送直接可以上岗的人才,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岗位人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直接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成为第一线优质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适应能力,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只有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紧跟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地方乃至全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继周,吕永红.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
[2]杨智丽.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黄仲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4]张红云.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路英.基于服务区域经济视角下山东高职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6]周赣琛,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9).
[7]齐武福,李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五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就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专业设置上仍以学科为主,沿用学科知识配合实践操作的组合模式,课程体系难以与企业多元需求实现有序对接。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未能够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及企业需求相配合,未严格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在教育模式上相当于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缩小版,此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人才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出现偏离,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2 实验、实训及实习方式缺乏合理性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与联系,缺乏互惠互利的发展机制,校企合作仅停留于学生实习层面,学生实践操作和实训的机会较少,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原因分析
2.1 相关配套设置不完善
一是,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尚不完善。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新型职业不断涌现,部分职业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却未及时更新或调整,严重影响社会劳动力质量监管效果。部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颁布时间较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均不断创新进步,原有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难以满足现代职业变化需求,难以准确的反映出职业技能与道德,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是,教育投入力度不大。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经费大多由地方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的方式获取,其他渠道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小。此种情况下,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的制约,教学条件落后,实验实训基底建设不足,办学条件差,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使得高职院校人才与企业难以实现顺利对接。
三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缺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支顶、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但当前我国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中,对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明确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在企业自身营利性质的作用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2.2 内涵建设滞后
一是,人文素质教育力度不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单纯重视技术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团队意识不足,缺乏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忽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性不足。高职院校师生比例失调,难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完备,但缺乏一线操作经验,难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与地区经济发展,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岗位工作标准。
3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3.1 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序衔接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率,应当将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进行有序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当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将岗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各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连,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当优化调整高职院校专业教材的编制以及专业课程的开发,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院院校专业活动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全面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为其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综合需求。
3.2 推进校企项目优化合作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当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项目上的优化合作,确保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合作和技术开发等项目,在有效的解决企业利益问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师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可以在院校内部成立技能培训中心或技能鉴定中心,为合作企业提供再教育服务,并承接技能鉴定、科技开发等项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促进高职院校、企业与学生的合作共赢,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3.3 鼓励师生计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应当从企业发展需求出发,加强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实习,丰富学生的岗位经验,便于毕业生更快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实现角色转换,实现高职院校人才与企业的顺利对接,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有效发挥。高职院校应鼓励师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一线生产、操作及管理经验,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靠的途径。
3.4 重构高职院校课程框架体系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框架构造形态是其核心内容,为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与企业发展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应当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平台以及素质教育平台等研究,构建全方位的高职院校教育格局,对课程框架体系进行重构,将公共基础学习、职业技术学习、职业拓展学习与综合素质学习进行协调配合,合理界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内涵与具体功能,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应当基于企业需求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相关标准,促进高职院校人才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从整体上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增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企业需求出发,探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率,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促进高职院校人才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霓虹.产业转型背景下武汉高职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2).
6.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六
一、学生对审计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在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满足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会计类的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都是为了满足从事会计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置的。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知道,想要从事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这些课程所教授的技能都是必备的武器。而审计类课程则面向的是审计相关岗位。高职院校大多没有设置单独的审计专业,学习审计课程的都是会计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不会从事审计工作,并且因为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全科合格证太难拿了,所以学生们对审计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动力。
二、审计课程综合性强,需要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学习难度大
审计理论部分专业术语多晦涩难懂,如风险评估、了解内控、职业判断等,学生们对此一点感性认识也没有,审计实务部分更是需要坚实的会计基础。
三、审计教学资源匮乏
审计实验室建设落后。在高职院校,审计不是主要专业方向,所以学校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也远不如会计专业。院校大都比较重视会计实验室建设,可能配有多套会计实训软件,但审计实训条件则不如人意,审计实训案例陈旧,审计实训软件不及时升级。事实上,审计准则更新较快。以民间审计为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6年就制定了22项新准则,修订了26项准则。2010年又修订了38项准则,同时废止35项准则。2016年1月,制定和修订了审计报告相关准则7项。因此,老旧的实训教学资源很难应对新的变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审计教学的现状则难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推行审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这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在审计教学中,使审计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训练交互进行、融为一体。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训练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应当注意。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我们并不指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拿到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全科合格证,将来能成为注册会计师。因为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这个培养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可以从事审计助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的高峰期还是非常缺人的,通过学习掌握从事审计助理工作的必要技能,将来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锻炼,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和熟悉各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特点,并学会站在高于会计的视角做出专业判断,这将加速学生的职业成长,在退出审计行业时能够轻松跻身财务核心岗位或管理层。
其次,教学支撑资源建设是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证。一般学校都有财会实验室,但是合适的审计教学软件、丰富的实训案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为了应对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审计教学软件也需要及时升级。
拥有审计实务经验的师资也是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在进行审计实践过程中,需要领会审计工作流程、思路,指导教师要给予实际的工作指导。所以,培养和聘用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教师也是保证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了说明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过程,现举例如下(举例中涉及到的审计工作底稿皆选自学生完成的作业任务,但受篇幅所限,均为部分截图):
例一,在目前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审计的起点。可是,日常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毫无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时,对该部分理论适度讲解,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分析实训案例资料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如图1),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项目组合作完成。
当然,由于学生没有相关实务工作经历,在整套的实训案例资料中发掘有用的、相关的信息存在困难,那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和引导。在编制“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案例资料并作出分析,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帮助他们跨过一个个难关,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例二,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这个知识点,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用文字来表达具体的操作方法,很多学生认为背一背考试会做问答题就可以了,完全不知道这是操作指导,是要在实践中拿来用的。这部分内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时,先向学生说明操作步骤,然后利用审计教学软件中的账套数据,查找所需资源,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工作底稿(如图2)。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再去看书上的文字,便觉得非常亲切。同时,自己完成了原本觉得高深莫测的实质性程序,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例三,以银行存款实质性程序为例,理论课上讲解各项程序,学生们昏昏欲睡。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只简单介绍某一实质性程序的实际操作步骤,然后带领学生动手完成。例如,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教师指导学生核对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实训账套中数据),找出未达账项,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工作底稿(图3)。
再如,函证银行存款,简要介绍函证过程和要点以后,让学生动手填写银行询证函(图4)。
课堂实践组织形式,可以采用项目组与个人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计入个人成绩,项目组合作完成的工作任务计入小组成绩,再分配给各个队员分别计入个人成绩。项目组之间可以进行团队比拼,当然也可以进行个人比拼。期末考核时,平时的工作任务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总之,为了提升审计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审计岗位技能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审计助理岗位,以审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实务案例为训练素材、审计软件为训练工具,运用审计软件自己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理论与实训的紧密结合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实用的工作指导。学生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白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于具体工作有何实际意义、主要用在审计工作的哪些环节、怎么用,对学习就会更有动力了。
参考文献
7.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七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人力保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当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知识更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较弱的问题。
第一,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人员,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和产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第二,终身学习是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三,适应终身发展要求的教学形态是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载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对职业院校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构建适应学生终身发展要求的教学形态,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战场,是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
二校企共同体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态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的实体,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具有共同愿景、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征。[1]
第一,校企共同体促成高职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对接。校企共同体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共同愿景,即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二,校企共同体拥有共享式的学习资源。校企共同体依托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突破条块限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在校企订单培养、合作培养师资、共同开发技术、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在学校可以学,毕业后在合作企业就业仍可以利用校企共同体的学习资源继续学习。这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物质条件。
第三,校企共同体具有开放式的学习体制。校企共同体的教学活动因要考虑企业生产时间和学校教学时间冲突与否而统筹安排,传统课堂的教学制度显然已不合时宜。因此,校企共同体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开放式的学习体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选课、选教师,无论在职前还是在职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这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制度保证。
三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
依托校企共同体,能有效发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两方面的积极性,构建“职前一职后”全程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职前以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校企双方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重点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职后以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再教育为主线,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为企业员工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企业通用能力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共同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在线远程教育培训。
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导向。学生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客户。[2]要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形态,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为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宗旨。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从完成职业任务需要出发,强调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服从与接受的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树立“试误”理念[3],强调经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强化,进而转化成学生个体的内在本领。
第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所。真实职业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业情境保持一致,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能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才更能激发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校企共同体的教学形态是在以实训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中建构起来的,把校内以学为主的“工”和校外以工为主的“学”结合起来,打破空间限制,使课堂设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校内实训基地除了具有一般技能训练的功能外,还承载着融入企业文化,对接区域产业,把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验三者相结合的重要功能,成为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即“教学工厂”[4]。
第三,灵活弹性的教学时间。为满足学生在职前和职后的学习需求,校企共同体的教学形态必须突破时间限制。职前,学生在车间受教于企业师傅时,必须配合师傅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职后,学生来校参加继续教育,也必须利用自己的工余时间。此外,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的实践活动受到设备台(套)数的限制,而必须采取小班化教学。还有些专业(如旅游管理专业)还要根据相应行业的旺季和淡季来安排实习实训,突破教学时间所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实验、实训、实习需要,可突破传统的学年学期制度,突破寒暑假期制度,突破双休日及晚上的休息制度,更可以突破一节课45分钟的课时制度。传统的以学期和班级为单位的课表,可根据需要更改为以小组乃至个人为单位的月课表、周课表、日课表或项目课表。
第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师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服务体系的重要人力资源。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习惯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由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职教师队伍的有力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同体在师资培养方面能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实现专兼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职教师多下企业,直接接触实际岗位,了解现有岗位信息、行业信息,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授课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知识的最新发展,实现与专职教师的深度合作。学校要定期开展专兼职教师交流培训,帮助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将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发展。[5]
第五,技能本位的教学内容。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必胜法宝。职前的专业课教学应侧重于技能实践的教学,让学生会应用操作、能完成生产任务;职后的技术培训应针对学员需求,在生产实践中缺什么技能就补什么技能。因此要依托校企共同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施行技能本位的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以讲授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知识为主,即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有哪些、怎么做”就可以了,而“为什么、如何改、相关流派的争论”等应少讲甚至不讲。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当前地方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以“真实需求”重构课堂教学的内容,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确定的岗位或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能力训练,力争做到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企业要求同步。
第六,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传递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惟有融“教、学、做”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教学场所,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将某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工作过程安排进度,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不再被动地学习理论,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七,注重学力的教学评价。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终身发展的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体系为评价标准。评价时只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是对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由评价人员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依托校企共同体让企业参与评价,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验、操作、作品展示、项目设计、论文答辩、自评与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完成学业后不仅取得体现学历的毕业证书或体现上岗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校方还颁发给学生体现职业技能习得水平的“学力证书”。
参考文献
[1]叶鉴铭,周小海.试论“校企共同体”的共同因素及其特征[J].学术交流,2010(3),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2-13.
[3]爱德华·桑代克.人类的学习[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丁金昌.基于“三性”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8.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 篇八
首先, 要以科学的人才观指导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首先, 要树立“人才优势就是竞争优势, 人才资源就是发展资本”的观念, 高度重视职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抓好职业技能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 不断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服务, 努力创造职业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坚决摒弃以学历和职称判定人才标准的传统观念,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 使职业技能人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三, 以科学的人才观指导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爱才、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让职业技能人才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更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业技能人才的工作热情, 鼓励职业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能力, 创造业绩, 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城乡发展作贡献。
第二, 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职业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人才是生产一线的重要工作骨干,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事关城乡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国际上各种思潮及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 要使各个领域的职业技能人才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性, 自觉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 更好地为城乡发展服务,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职业技能人才。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到职业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各个环节, 不断强化对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让各领域的职业技能人才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在思想上不断增强科学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在行动上不断转变作风, 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自觉的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大局, 充分运用好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推动创新工作。
第三, 要用科学的机制激活职业技能人才
实现城乡发展, 必须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 激发全社会各行各业各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面集中和充分发挥广大职业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 形成全社会人人爱岗敬业、人人争先创优、人人开拓创新的热烈氛围。
1.要建立完善政府主导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职业技能人才能否得到迅速发展壮大, 并发挥良好的作用, 政府的作为非常关键。只有政府真正重视了, 切实把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长期坚持下去, 职业技能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积极出台各种有效的举措, 进一步拓展职业技能人才发展的空间, 搭建职业技能人才创业的舞台, 让各类职业技能人才都能够“英雄有用武之地”。二要积极开展有利于职业技能人才展示才华的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 把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与激活职业技能人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条件让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人才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政治建设中去, 让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成为人才培育和人才成长的桥梁和纽带, 成为激活人才的有效载体。比如, 广西每年一度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类艺能节、文化节、旅游节等等, 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为广大职业技能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了很好的载体和空间, 形成了培育人才、展示人才、选拔人才、集聚人才的良好效应。三要树立“大舞台培养大人才, 小舞台培养小人才”的观念, 在各行业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克难攻关, 不断在实践中造就人才, 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2.要建立完善有利于企业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机制。在实践中, 我们看到, 企业发展与职业技能人才是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 一个规模大、效益好、科学发展的企业必定是职业技能人才队伍比较庞大的。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看, 科学发展的企业越多, 需求、吸引、容纳的职业技能人才就越多,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就越快, 发展的质量就越高。因此, 要把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项目建设结合起来, 一并考虑, 一并落实。一要坚持走引资与引智并重的路子, 大力引进、培育、发展各类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大企业, 注重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企业, 为各类职业技能人才创业发展搭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二要加快区域间的职业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 促进职业技能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 引导各类职业技能人才向重点建设企业项目转移, 使企业项目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聚集的“高地”。三要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为企业项目的立项、研发、应用以及科研人员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使企业项目成为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福地”。四要以大型企业项目为载体, 加强企业项目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整合人才资源, 实行高、中、低各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相互“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制度, 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 使企业项目成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3.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判机制。选拔一批经得起科学发展实践检验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能人才, 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培养选拔评判机制。一要通过“压任务”衡量职业技能人才。任务是日常工作的组成要素, 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集中体现, 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造就人才、发现人才的过程。要通过“压任务”, 了解一个人应对事物变化的能力, 完成任务实绩的速度和程度, 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人才的基本素质。二要通过“解困难”考验职业技能人才。困难面前最能考验人, 能否“解困难”是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与低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分界线。要通过组织开展克难攻关工作, 从中煅造和发现更高层次的人才。三要通过“看作风”检验职业技能人才。作风是一个人才是否具有优良品德的具体体现, 是检验人才是否有“品位”的标尺。选拔优秀的人才, 不仅要看他工作上是否有本事, 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谦虚谨慎、刻苦钻研的思想作风, 是否具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 是否具有洁身自好、与人为善的生活作风。四要坚持凭业绩使用职业技能人才。对于在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中表现突出、业绩突出的人才, 要加强跟踪培养,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把各类优秀职业技能人才选拔到生产中的关键岗位上来, 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
总而言之, 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城乡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变换异常频繁的情况下, 探索和研究科学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对促进城乡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广西日报, 2008年2月26日
[2]李红贤: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人才需求分析.职业时空, 2008 (12) :50
[3]洪绂曾:农村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20期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推荐阅读:
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09-20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09-29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研问卷09-12
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如何适应社会的调查08-13
适应学生发展 实施硬笔行楷教学07-23
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11-08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10-05
军转干部适应06-13
表演交流与适应11-08
大一新生适应问题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