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养生学后感想(共13篇)
1.谈中医养生学后感想 篇一
挑灯夜战是多么辛苦:空白一片的大脑,模糊飘忽的视线,再加上酸痛困乏的腰背……还是用中医简单却有效的养生方法来拯救自己。
酸枣仁对付失眠
终于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一片清醒,失眠了……
中医支招:酸枣仁。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
拍打对付犯困
万家灯火皆灭之时,睡意不知不觉袭来,强睁眼却一阵阵迷糊……
中医支招:拍打。拍拍脑袋、拍拍颈部、拍拍大腿……凡是感觉疲惫的部位,都拍打一番。别小看了拍打,拍击法可是中医推拿手法之一,不仅能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还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的作用。
倒立对付头昏脑涨
工作时间太久,大脑不免一阵阵地犯晕,思路也卡在某处动弹不得。
中医支招:倒立。倒立可增加大脑血液供应,提高反应能力。这种方法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精神不能集中,腰痛,肩膀酸硬,头痛等。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忌用此方法。
2.谈中医养生学后感想 篇二
1 未病先防,寓养于防
《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提出养生防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治疗疾病,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未病先防,寓养于防”的思想。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奇快,日益滋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引以为傲的奢靡夜生活及人们日益增大生活压力,催生出一大批亚健康患者,而此类患者并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只有通过一系列的预防保健,才能恢复健康状态,抗病于外。随着时代发展,《内经》中广义的“未病”概念除了包括健康状态外,还应包括机体阴阳失衡但还未达到“病”的所有状态,以及已病防传的阶段、慢病的缓解期、瘥后正虚防复等[1]。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现代医学关于加强自身免疫力达到抵御疾病的概念完全相同。可以说,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百病之本,《黄帝内经》中的“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充分说明了预防为先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免疫力即提高身体素质,包括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体育锻炼等,均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防止疾病发生,达到养生的目的。
2 天人合一,形神兼备
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如此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正如《灵枢·本神》中所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就是活的意思;长生久视,就是能延长生命而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是因为“僻邪不至”。“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即病邪不能侵袭;而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又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正常的风雨寒热未形成致病邪气,一般不会伤害人体而致病,那是因为人的身体健康,正气不虚,故单独的邪气不能致病。凡疾病发生,必然身体虚弱,同时受到贼风虚邪的侵袭,两虚相合才能致病;如不顺时调养身体,而是时刻逆天而行,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应,终将疾病缠身。故养生与防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而其共通途径就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做到“天人合一”[2]。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均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基本一致。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只有遵循“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变化规律,才能顺应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3];若违背了这种规律,则会败坏机体真气,以致无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将引起疾病。由此可见,阴阳四时的变化贯穿于万物的始终,违背会产生灾害,顺应自然规律可保健康[4]。
3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内经》中另一个重要的养生准则为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因为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而不病。
3.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人们以为春之温邪、夏之暑邪易伤阴,春夏当养阴;秋之凉邪、冬之寒邪易伤阳,秋冬当养阳。而《内经》独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由于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为人之所共知,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养生者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这就是要求人类要效法天的变化及太阳、月亮的变化,即所谓效法阴阳是也。这在《黄帝内经》中均有精僻论述。
3.2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答曰:“余闻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古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均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道理,做到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房事,因此能够形与神俱、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法于阴阳”即效法阴阳。阴阳者,有外在的阴阳和内在的阴阳。外在的阴阳即宇宙、自然的阴阳,内在的阴阳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两者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即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进行。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本质,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医与道家一样,历来亦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故养生之术也不例外。“和于术数”即符合术数,术数即方法、技术,在《黄帝内经》中方法和技术大多用数字表示,而想达到养生目的,就要求人们的日常生活遵守这些术数。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和”字,“和”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描述。“和于术数”表面上看是要与术数相“和”,其实术数只是天地阴阳的具体体现,真正的“和”是与阴阳的“和”。“阴阳和”是总原则,包含了精和神要“和”、身和灵要“和”、人与天要“和”,这也是追求养生之术者所必须做到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人与自然要“和”;第二,人与社会要“和”;第三,人与人要“和”;第四,人的心与身、形与神要“和”。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古代医学的大百科全书,其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后人们效法的准则。本文将从内经的养生观探讨中医养生理念。
关键词:内经,养生,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先俊.《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10-11.
[2]张丽霞,吴水盛.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医防病治病的影响[J].怀化医专学报,2009,20(4):1017-1019.
[3]黄柳华.中医谈春季养生[J].中老年保健,2010,(3):44-45.
3.名老中医谈养生 篇三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一颗明珠,养生学包括气功学、食疗学、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学等。中医养生学易学、易行、易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学术思想已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其中中国气功尤受青睐。目前国内气功门派众多,习练气功者不计其数,但其中也不乏不明门径而盲目习练者,所以有“练功者如牛毛,成功者如牛头”之说。
我自幼受先祖父春庭公教诲,先祖父长于内养功法,他认为:养生修性之秘在于处柔,即老子《道德经》之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寿终时年108岁。
正派气功,要在修炼上做到信、勤、坚、恒。我在四川省曾举办多期气功学习班。1986年成都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气功有明显抗衰老作用。
我每天早晚坚持修炼气功,午眠半小时以静观内养。平时除应诊、讲学外,空暇之际则兴谈古今佛道儒和医易诸学。
修身养生,修性养生,要在养心。要注意身体与精神双重修养。即重在修养性功和命功,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触。精气神为命功三宝,慎房事则精气内藏。
凡遇不顺畅的事莫要烦恼,调节心理可按《卫生宝鉴》的方法: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视荣华富贵如行云流水。最近赠四川某方丈楹联足可窥修养之一斑:“六道升沉如儿戏,一心不住正菩提。”
七十年代因车祸脑外伤后继发糖尿病,依靠内修功法,练功为主控制糖尿病,未发现并发症或继发病症。
我的饮食以粗粮淡饭,洁净新鲜瓜菜,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因而少有感冒及胃肠炎。有时外出饮食不慎而致胃肠炎时,采用节食自养,或配灸关元、气海、足三里。有外感不适时,即自我导引、抚摩之法以防治。在气节交错之日,如立春、冬至等,用大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诸穴以培元扶正。
我的生活写照可以概括为:起早睡早,遇事莫恼。素食清养,毋恋腥臊。雍容和悦,恬愉逍遥。戒烟酒,饮淡茶,静室坐卧,听其息而忘其虑,勤采真气,灌溉身心,不废点摩,通畅经邃。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则五脏不受邪。如此,必臻寿域矣。
4.听秦望老师谈班主任经验后的感想 篇四
一、我对秦望老师的印象:
他是个儒雅大方的中年人,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一开口,他的谦逊,睿智,激情便表露出来。随着他热情洋溢的报告逐步深入,我心中的气象也逐渐清晰宏大起来,眼前的景物也更加赏心悦目了。
他是个有激情,有信念的人;他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是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他是个太阳般的人物,他积极上进的精神像阳光普照大地般,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他的熏陶。是的,他是个领军人物,是个领头羊。听他的报告,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好像希望就在前方招手。成功就像眼前葡萄藤上的果实,伸手可得。他的个人魅力让成功的距离拉近了,也许这是种错觉,但是怀着希望上路,成功就会更容易实现。
二、个人修为:
秦望老师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人。在他的“日课”中,每天都要和学生一起早读,每天至少阅读三小时。做一天,两天很容易,可是天天如此,我能做到吗?我佩服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是我应该学习的。他的报告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引用的教育名著,教育理论似乎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恰恰说明他读了不少的教育专著,秦望老师毫不吝啬地介绍了几本他常看的书目: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人性的优点,弱点》等等。他还不断地投稿,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提炼,以此来检验自己的研究,学习成果。
三、团队精神:
秦望老师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在他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做学问,搞研究的同时,也不忘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主张群体修炼,互相学习,共同研究。通过寻找学术伙伴,泡QQ群,在网上与李镇西,朱永新等教育大师交流,来汲取营养,求取进步。这些工作大都在他的“周课”中完成。
四、教学实践:
秦望老师满怀爱心,真正地走到学生们中间,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他与学生一起早读,一起锻炼,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快乐和悲伤。他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在帮助学生,指引学生。与其说他是老师,不如说他是朋友。他与学生一起唱歌,一起宣誓,与学生共写班级日志,共写寄语,点评学生周记,特殊情况下还要写信。这就是他的日常工作,琐碎而具体。作为教师,他敬业;作为学者,他钻研;作为领导,他团结;作为班主任,他尽职尽责。总之,秦望老师是一个目标明确,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激情澎湃的新知识分子教师形象。我想把郑燮的一首诗《竹石》送给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与秦望老师相比,无论从个人修养,理论学习,还是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我做的都很不够。那我就以秦望老师为楷模、为榜样吧。品读教育专著,加强自身修养;研究学科内容,巩固专业知识。在磨练中成长,在困难中前进。最后,我要以荀子的《劝学》作为结尾,以自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中医养生学 贵在养德 篇五
德高者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具有善良的个性人格,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乐观,意志坚实,感情丰富。第三,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能正确认识自我和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诚如古训所言:“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健康的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即精神健康)和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综合,即全面的健康概念。全面正确理解精神卫生,不仅包括健康个性特征的培养,而且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中医养生不仅包括行为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等诸多养生文化,更重要的是养生必须循道,养生贵在养德,养生必须采取排毒解毒的重要手段,促使亚健康状态向机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方面转化,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强身保健,防病抗衰。
6.养生汤 中医推荐八大养生汤 篇六
眉豆花生猪尾汤
消除虚肿的最佳秘方
材料:猪尾带尾龙骨1条(不只有猪尾巴,而是带尾的龙骨),红枣15粒,眉豆3两,姜1片(带皮老姜),花生仁3两
做法:红枣去核,猪骨剁几块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红枣花生鲫鱼排骨汤
坐月子不可少的良伴
材料:排骨1斤,花生仁3两(可不去红皮),红枣20粒,鲫鱼1条( 约10两),姜2片
做法:红枣去核,将鲫鱼和姜两面煎熟,排骨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花胶杞子煲鸡脚
养颜美容的丰富胶质
材料:花胶(鱼肚)5两,瘦肉8两,枸杞6钱,香菇8朵,鸡脚1斤,姜3片
做法:香菇泡软,花胶:用水浸泡1天1夜,然后在水中加少许的葱,姜和酒滚开后方入煮10分钟,在捞起用清水浸1-2小时,切大块之后就可以煲汤了。瘦肉切大块和鸡脚一起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滋阴党参汤
清心,益气的美人汤,请看下一页!!!
材料:麦冬粒2钱,桑椹子4钱,党参4钱,甲杞子4钱,肇实6钱,龙眼肉4钱,鸡1只
做法:龙眼肉泡软,鸡去头,屁股,皮,多余脂肪,切成两半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
即使入冬也不畏惧寒冷
材料:羊肉1斤,红枣10粒,当归4钱,姜1两,党参4钱,陈皮1片,北耆5钱
做法:红枣去核,羊肉切大块,川烫(川烫时可加少许酒和姜),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鲜人参核桃红枣汤
安定你生理期的情绪
材料:鲜人参1条,瘦肉1斤,核桃5两,红枣10粒
做法:瘦肉切大块,川烫,红枣去核,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2小时40分钟即可。
合掌瓜鸡汤
维他命A让你肌肤光润亮丽,降低胆固醇,防止浮肿
材料:合掌瓜(佛手)1斤,鸡1只,姜2片
做法:合掌瓜去籽切成4大块,鸡去头,屁股,外皮和多余的脂肪,直剖成两半,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淮杞圆肉炖乌鸡
补充流失的养分,请看下一页!!!
材料:桂圆肉6钱,淮山2两,枸杞1两,乌鸡半只,瘦肉4两
做法:桂圆泡水软化,乌鸡去头去屁股去皮去多余脂肪,切成两半,瘦肉同乌鸡一起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敛阴护阳
1、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
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
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 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2、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
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 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3、接着要避寒就暖
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待在温度室中的房间哩,减少外出次数。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
4、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洗澡
7.中医博士彭鑫再临芭东谈养生 篇七
讲座现场,彭鑫博士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仔细剖析了人体五脏随季节变化所呈现出的现象,并阐释了他对饮食养生的个人见解。彭鑫博士认为,饮食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界里对应的规律。中国文化和中医都非常重视“五”这个数字,任何生数加上五,就变为了成数。天地间有阴阳五行,自然界有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而人体有五脏,其实它们之间都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所以,饮食养生也是要顺应这种对应的规律,用食物来调理我们的五脏,使人体健康长寿。
此外,彭鑫博士还忠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滥用药物,对人体而言,是药三分毒,最好的方法是食疗,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良好的生活习性,来把我们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使我们的身体阴阳平衡,百病不侵。饮食养生的实质,其实就是让身体的本能去顺应生命的节拍,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更好地享受人生、颐养天年。
芭东和园通过举办持续高端的养生文化讲座,为我们解释生活中朴素玄妙的养生之道,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和园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至善”的精神核心。
据悉,芭东和园14栋70—200平方米精装养生公寓,已全面推出,共10种户型,套一至套四多种空间形态,以世界先进的无障碍建筑设计为基础,营造出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户外15万株景观植物、3万平方米的荡漾湖光,共撑起您的天然绿色氧吧。结合水疗、温泉、SPA、度假酒店、精品超市等丰富配套、中医养生、国学禅修等文化讲座,营造了一个“和于自然,养于无忧,寄于康乐,享于亲善”的心灵憩园。目前,芭东和园70—200平方米精装养生公寓现已全面开启,恭迎品鉴!86579997/8。
8.中医养生论文 篇八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内经》有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在饮食方面根据体质的不同来说,饮食的调配应当“因人制宜”,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特征进行不同的匹配,找出最适宜的养生饮食方案。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淤血体质和过敏体质,不同体质的饮食注意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体质类型,搭配以合适的饮食规划。例如经过测试和比较,我发现自身倾向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通过饮食调整自己的体质,让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就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再次,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反过来说,春季养生应多食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以扶阳气。
其次,夏季气候炎热,阳盛于外。根据五行学说而言,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助心气而制肺气是顺应夏季特质特征的体现。从饮食上来说,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也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而过寒。西瓜、绿豆汤等都是解外热的佳品,但不宜冰镇以免寒气损伤脾胃。
再次,秋季气候转冷,阳气收敛阴气滋长,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阴气的逐渐强盛过渡。因此,秋季的饮食起居应当以“收阳”为主。《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就告诉我们,秋季要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以达到收敛补肺的功效。此外,秋季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滋阴润燥,维护身体的健康。
接着,冬季气候严寒,草木凋零、万物潜藏,阴气极盛。人体的代谢也趋于缓慢。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冬季的养生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
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冬季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同时,冬季也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以达到保阴潜阳的良好功效。
四季养生之道不可逆,我们应当遵循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合理地调配饮食以达到四季不同的养生目标。人的身体既可强壮也可脆弱,关键就在于我们花费多少精力去调理和保护。其实要想达到养生的目的需要注重许多细节,这也许是与我们的喜好和习惯相悖的,但却是保护身体的唯一途径。例如夏季少食冰饮以免过寒伤脾胃,这样看似简单的细节在炎热的当下我们却往往很难控制,但要意识到这是有损健康的举动,都应该为了长远的身体健康尽量做出改变。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需求来划分。红滋心。红色食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脏非常有益处,如红苹果、山楂、红枣、西瓜、胡萝卜等。青养肝。青色食品包括绿色蔬菜和水果等,维生素含量高,对于清理肠胃、促进肝脏的排毒是十分有效的。黄益脾。如南瓜、柑橘、香蕉、黄豆、玉米等黄色食品,可以起到养脾的作用,促进排毒,延缓器官衰老。白润肺。白色食品如牛奶、豆腐、冬瓜、竹笋、山药等,对于养肺的功效是显著的。黑补肾。黑豆、黑芝麻、桑葚、紫菜、黑木耳、茄子等黑色食品都能为肾脏的健康出一份力。
9.中医养生谚语 篇九
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饭养人,歌养心。
3、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6、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7、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8、一日两个苹果,毛病绕道走。
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10、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11、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12、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3、哭一哭,解千愁。
14、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15、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16、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17、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18、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9、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20、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1、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2、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23、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4、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25、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26、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
27、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28、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9、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30、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1、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32、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33、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34、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35、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3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37、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38、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9、笑一笑,十年少。
40、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1、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4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3、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44、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45、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46、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47、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48、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9、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50、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5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52、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53、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54、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5、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6、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57、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8、先睡心,后睡眼。
59、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60、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61、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62、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63、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64、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65、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10.中医养生观 篇十
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
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生活动。
中医养生学,则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历代心理、生理保健以及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实用科学。
而寿命的长短由人体的健康状况所决定,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衰老和疾病,维护健康、恢复健康是长寿的必要条件。
中医养生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从几千年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而不断有所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保健医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学科知识,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综合学术体系,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和民族风格。
笔者简介于下。
1 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状况,容貌的保养,与四时气侯变化密切相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可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泄过多,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防止阴精耗损,中医说“从之则苛疾不起”,即顺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换生活方式,可以防病健美;又说“逆之则灾害生”,即不按四时季节变化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则可导致疾病,对健康有害。
2 防寒避暑
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盛衰的明显征象。
中医认为春有乖乱之邪气风;夏有骤变之寒气;长夏有淫辱之雾湿;秋有湿、凉之燥气;冬有非时之温暖等,这些非时之气,乘人体之虚,都可以邪气而致病,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中医从美容医学出发,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上采取顺四时、适寒暑的各项措施,做好季节性的自我防病保健工作,冬天要防止严寒侵袭,夏天要避光防暑,若防寒不力,则发生耳、手部冻疮;避暑无方,则生痱子、日光皮炎,及面部色素斑等。
3 动静有衡
要按照四时季节变化和晨、昏、昼、夜有规律地起居作息。
如春三月应晚卧晚起,散步或做体操,情志要豁达开朗,使机体处于生机盎然的状态;夏三月应晚卧早起,迎着曙光,活动锻炼,精神焕发,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从事强度不是很大的劳动和锻炼,保持身心宁静,使机体处于动静相持的状态;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回避严寒侵袭,风和气爽时应进行户外锻炼;风雨冰雪不良天气,可在室内锻炼,以防风寒袭扰。
中医把无规律的起居休息方式称之为“妄作劳”,该工作时不劳作、不运动,不去充分发挥“动”的作用;该睡眠休息时又不休息,不去发挥“静”的作用,这样动静失衡,必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常导致疾病,损害健康。
4 劳逸适度
对每个人来说,劳逸都不能“太过”或“不及”,劳逸要保持均衡、适度。
正常的脑力劳动,可促使智力发达、思维健全;正常的体力劳动可使肌肤筋骨强健。
故体力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是强身、益智、健康的重要措施。
必要的睡眠和安逸,又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重要因素。
而贪图安逸、不爱劳动、筋骨不坚、骨肉不实、关节活动不灵,将导致抗病功能低下,百病丛生。
神劳、体劳、房劳太过者,都将导致伤血、伤气、伤肉、伤骨、伤筋,或精气耗竭、真气亏损、精神疲惫等症,损害健康。
因而,中医倡导劳逸适度、动静相宜,创造防病养生、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5 活动肢体
生命在于运动,是古今中外之共识。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气不动则精(精气)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也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故中医倡导采取灵活多样的锻炼方法。
如老年人、女性,宜采取气功、太极拳、散步等运动量较小的锻炼方法;儿童的锻炼,又应采取跳绳、体操、舞蹈等轻松活泼的方式。
此外,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的锻炼方式。
总之,适当方式、适量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使经脉畅利、精气流通、气机和畅、饮食易化、二便通利,而促进机体生化功能旺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健美。
6平和情志
中医学认为,情志的稳定乐观,对于皮肤是否健美有直接的影响。
情志活动正常,则气血调达,精力充沛,面色明润含蓄,红黄隐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若情志过激就会损伤脏腑阴阳气血,致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发生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皱纹等与脏腑相关的面部疾病,影响皮肤健美。
中医主张情志和畅,即保持情志相对稳定,不致于郁久而伤体。
若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则出现黄褐斑、痤疮、面色青紫等病变。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即是保持脏腑阴阳气血调和,维护人体皮肤健美的基本方法。
7 饮食合宜
饮食合宜,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肌肤光泽,红润无瘕。
反之,饮食不足,气血化源不足,可见面色淡白无华;饮食过饱、损伤脾胃,致面色萎黄,黄褐斑等;饮食不洁则见面黄肌瘦;偏嗜辛辣肥腻,则可引发痤疮、皱纹。
另外,适当进食有助于保健皮肤的营养物质,如含蛋白高的物质可祛除皮肤皱纹;含胶原蛋白的物质可使皮肤白嫩丰满;维生素E可抑制衰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宇宙之间,生命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人体的所有活动必然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必须是和谐有序的,反之,会对健康不利。
这就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思想。
因此中医养生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但强调综合调理,不可以偏执偏信于一方一法。
11.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篇十一
香菜——理气化湿,醒脾,解郁。
瓜菜类
黄瓜——清热解暑,养阴,润燥生津。入脾胃,小肠。
冬瓜——清肺泄热生津。入肺。
南瓜——补脾益气,充肌。入脾胃。
丝瓜——化痰通络,消肿去湿。入脾肺。
苦瓜——泻火解毒,凉血清暑。入心。
瓠瓜——去湿化痰,宽中理气。入肺胃。
茄子——解毒活血,消痈散结。入肝脾。
番茄——养胃生津,和中消食。入心、胃。
辣椒——通阳散表,发汗去寒,除湿开胃。入心、胃。
茎菜类
豆芽——清热生津,疏利三焦。入三焦。
山药——滋阴润脾,益肾补肺。入肺、脾。
竹笋——清热化痰,升清化浊。入肝、胆。
海带——润燥化痰散结。入肺。
花菜——宣肺通经,化痰散结。入肝、肺。
洋葱——化痰散结,杀虫。入心。
土豆——补脾益气。入脾。
白薯——补脾益胃,润肺生津,消痈解毒。入肺、脾。
芋头——滋阴养脾,解毒散结。入脾胃。
藕——生津养胃,去瘀泄浊,凉血实脾。入肺、脾胃。
胡罗卜——养肝阴,补脾气,健胃消食。入肝、脾胃。
萝卜——生津润肺化痰,凉血,下气消食。入肺。
芥菜头——宣肺利气,化痰和胃。入肺、胃。
豆类
黄豆——补脾益肾,去湿消肿。入脾、肾。
绿豆——清热解毒,解暑生津,利水消肿。入心、肝。
豌豆——益气和中,利湿解毒。入肝、脾胃。
豇豆——健脾行气,消积导滞。入脾、小肠经。
扁豆——健脾去湿,解暑,和中止泻。入脾。
蚕豆——健脾补肾涩精,利湿。入脾、肾。
青豆——和中解毒,养胃润燥。入肝、胃。
刀豆——温脾补肾,降逆下气。入脾胃、肾、大肠。
赤豆——健脾去湿,解毒,消痈。入脾胃、大小肠。
菌类
平菇——渗湿,利肠胃。入脾胃。
香菇——温肾养胃,益元气。入胃、肾。
金针菇——滋养胃液,补中润肠。入胃、肠。
木耳——滋肾养阴,凉血润燥。入胃、肾。
银耳——滋阴润肺,益气生津。入肺、胃。
其它类
豆腐——补脾肾,养胃和中,去湿,益精气。
野菜类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痢。入肝、大小肠。
荠菜——清热凉血,利湿通淋,平肝疏风。入肝、胃、膀胱。
红薯叶——清热泻火,疏散积滞。入肺、胃。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入肝、胃。
木耳菜——凉血解毒,滋阴润燥。入肺、肝。
(3).水果类
苹果——补脾生津,消食。入脾胃。
梨子——清肺生津,止渴。入肺、胃。
香蕉——润燥通便。入脾、大肠。
西瓜——解暑生津。入心、胃。
梨瓜——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入肺、胃。
葡萄——生津止渴,宣中,消食,滋阴柔肝补肾。入胃、肝、肾。
橘子、柑、橙——生津,醒脾,和胃,解酒,润肺化痰。
柚子——顺气宽中,生津化痰。入肺、胃。
木瓜——生津和胃,去湿泄浊,通筋除痹。入肝、胃。
草莓——生津止渴,开胃悦脾,活血消瘀。入心、胃。
杨梅——生津止渴,生清化浊,解酒,宣中。入肝、胃。
石榴——生津止渴,杀虫止痢。入肝、大小肠。
椰子——清热养阴,生津利尿止淋。
枇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和胃降逆。入肺、胃。
菠萝——补脾生津,调中和胃。入脾胃。
李子——生津止渴,活血通络。入肝。
桃子——生津养胃,活血通络散结。入心、肝。
柿子——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入肺胃。
芒果——生津开胃,悦脾消食。入脾胃。
龙眼——养营血,补心,安神益智。入心。
荔枝——生津和胃,养心安神,悦肤色。入肝、心。
樱桃——活血消瘀,养颜润色。入心、肝。
甘蔗——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降逆,通淋,通痹。入肺、胃、大小肠。
橄榄——清热生津,解毒,通痹。入肾。
猕猴桃——清热养阴,止渴通淋,通筋骨,除痹。入肝、肾。
荸荠——清热生津,化痰消积。入肺、脾。
(4).水产类
鱼类
鲢鱼——补脾益气,温中暖胃。入脾胃。黑鲢鱼兼入肾,能补肾益精。
草鱼——和中补虚,去风除痹。入脾胃。
鲫鱼——益气温中,扶虚养元,健脾利水。入脾。
乌鱼——养血填精,健脾益气。入脾、肾。
带鱼——补虚劳,益气养血。入脾。
丝丁鱼——滋阴补液,润燥滑肠。入肺、脾胃。
鲶鱼——补虚养脾益胃,利水通乳。入脾、胃。
黄鳝——补虚健脾,强筋骨,通经除痹。入脾胃。
鳗鱼——补虚扶羸,杀虫,养筋骨。入肝、脾。
鲤鱼——健脾利水,补虚养元,下气通乳。入脾胃。
桂鱼——补虚劳,养血,去瘀杀虫。入脾。
黄花鱼——补脾益气。入脾。
泥鳅——清热养脾,利湿解毒。入脾。
银鱼——滋阴润肺,利水。入脾、肺。
贝类
河蚌——清热利尿,消肿。入肺、膀胱。
田螺——清热利湿,消肿散结。入小肠,膀胱。
花蛤——清热利尿,养阴散结。入膀胱。
鲍鱼——清热滋阴,和营润燥,补虚填精。入肝肾、小肠。
干贝——养肝肾,强筋骨,清湿热。入肝肾。
蛏——滋阴泄热,除烦,利湿。入肝、膀胱。
牡蛎——滋阴补血,清热除烦。入肝、小肠。
蜗牛——养血柔筋,消肿散结。入肝、小肠。
甲类
虾——补肝肾,壮阳益气。入肝、肾。
蟹——补肝肾,强筋壮骨,去毒火。入肝、肾、胃。
鳖——滋阴降火,养血,软坚散结。入肝。
龟——养血填精,滋阴潜阳。入肾。
软体类
鱿鱼——补肝胃,收带脉,强筋骨。入肝、胃。
墨鱼——补肝肾,涩精固冲。入肝、肾。
海蛰——补肺润燥,滋阴化痰。入肺、肾。
海参——补肝肾,填精养血润燥。
(5).陆生类
兽类
猪——补虚益气,养血,滋阴,润燥。入胃、肾。
猪心:补心安神。
猪蹄:强筋健骨,通乳。
猪皮:滋阴润燥,养颜润肤。
猪腰子:补肾固精。
猪肚:养胃,补虚,止泻。
猪肝:养肝明目。
猪尾:补肾通督壮阳。
牛——益气养血,强筋,去湿。入肝、胃。
牛髓:补肾填精,滋阴降火。
羊——养血通痹,温养肝肾。入肝肾。
狗——温肝暖肾,去风湿。入肝肾。
驴——补虚劳,益气养血,去风。入肝、脾。
兔——补脾胃,养气血,解热毒。入脾胃、肝。
禽类
鸡——温中益气,补肾益精。入心、肾。
鸭——补脾益气,凉肝泄火。入肝、脾。
鹅——益气补虚,暖胃生津。入脾胃。
鸽——补肾益精,去风解毒。入肾。
麻雀——温肾固精,收涩止遗。入肾。
鹌鹑——补五脏,益气,强筋骨。入肾。
燕窝——补虚劳,养胃阴,润肺和中。入胃、肺。
蛇类——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入肝、心。
两栖类
青蛙——清热解毒,滋阴养胃,利尿消肿。入胃、肾、膀胱。
虫类
蛋类
鸡蛋——清热滋阴,熄风安神。入心脾。
鸭蛋——清热滋阴,补脾益胃。入脾胃。
雀蛋、鹌鹑蛋——温肾固精,安神益智。入心、肾。
(6).副食类
饼 类
——健脾燥湿。入脾胃。
干果类
花生——润肺,降气,补脾。入肺、脾。
核桃——补肾,壮骨,益智,养髓。入肾。
瓜子——润肤,清肺,化痰。入肺。
葵花子——滑肠,利水道,润燥。入小肠,膀胱。
松子——补髓,祛风,燥湿。入肝肾。
莲子——健脾,渗湿。入脾。
大枣——养胃,补营血,和中。入胃。
百合——润肺,养心,健脾。入心、脾、肺。
板栗——补脾,固肾,强筋,止血。
杏仁——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入心、肺。
山楂——和中,消食,化积,散瘀。入胃、肝。
糖果类
饴糖——养营,缓急,止痛。入脾胃。
奶酪——滋阴,润燥,养营。入胃。
糕点类——补脾益气,养营。入脾胃。
速食面——健脾燥湿。入脾胃。
(7).调料类
盐——养营,补肾,益精。
油——滋阴,养髓,润肤。入胃肠、肾。
醋——行气,活血,止痛。入胃、肝。
酱——宣中,开胃,行滞。入胃。
糖:
白糖——养营益气。入脾胃。
冰糖——清热,养营,和中。入肺、胃。
红糖——补血,活血,益气。入胃。
胡椒——行气,温中,散结,杀虫,止痛。入肝、胃。
花椒——温中,散寒,发汗,燥湿,杀虫。入肝、胃。
桂皮——温经,通阳,散寒,除痹。入心、肾。
姜——发表,散寒,和中,降逆,除滞。入心、胃。
蒜——温中,解毒,杀虫,消食,化积。入心、脾胃。
葱——解表,通阳。入肺。
蜜——养营,缓急,和中,解毒。入脾胃。
(8).饮料类
水:
井水——滋阴降火,止消渴。
长流水——通经,散结。
雨水——润肺,降逆。
露水——养胃,滋阴,泻火。
泉水——滋阴,生津,解毒。
茶——清热泻火,解毒,宣中,升阳,利尿,化浊,消食,散积,祛风。入三焦、胆、胃。
红茶略温,消食较好。
绿茶偏凉,解毒清热较佳。
咖啡——温中,燥湿,活血,通痹。入肝、胃。
牛奶——滋阴和胃,解毒,润燥。酸奶养胃润肠更佳。
酒——温经,通阳,活血,祛风,止痛。白酒偏温热,米酒可和中,啤酒补中益气,升阳,葡萄酒滋阴,养血。
可乐——宣中,除滞,活血。
药补不如食补
(1).是药三分毒
(2).食补的优点:安全,持久,简便,大众化。
(3).食补原则
辨清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4).食补方简介
食品安全
(1).毒行天下:
化肥——生痰,滞气,瘀阻经脉。
农药——损伤肝肾、脾胃,残毒留于体内引起风痰阻滞经脉。
激素——刺激人体机能过早成熟,伤肾,败胃。
包装——影响食物的天然质、味。
防腐剂——伤胃,伤肝,引起血脉郁滞,严重者致癌。
色素——伤肝,损血,不利经络流通。
香精——伤脾胃元气,损肝,燥热伤阴。
甜味剂——滋生痰湿,不利脏腑经脉流通。
工业毒素——伤肝肾,损人精气,严重者致癌变。
环境污染——空气:损肺气,痹阻心脉。水源:伤脾肾,损骨髓,夭寿。
转基因食品——无直接毒性,然久食能令五脏不和,内生风痰。
(2).绿色时尚:
几个概念: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
解毒食品:白菜,豆腐,绿豆,生姜,米汤,茶叶。
怎样选择地道的食品:
1、色泽自然、明润。
2、质地柔软,易熟易烂。
3、煎煮时泡沫较少。
4、口感滋润,多汁,味道充足。
5、性质不偏,不伤正。
(3).关于忌口:
“发”的概念:指体内脏腑经脉宿有风、痰、湿热等邪气,在某些食物影响下可以加中暴发的情况。
带“发”的食物:雄鸡,鲤鱼(鲢鱼、草鱼、鲫鱼、黄鱼),牛肉,狗肉,猪头肉,黄花菜,虾,韭菜,香菇等。
食品卫生
(1).病从口入
(2).什么样的食物不宜吃
霉变食物(禁)
馊腐食物(禁)
没有检疫的肉食类(禁)
生肉或生鱼(忌)
超过质保期的食物(禁)
看不到原质的深加工食品(慎)
经过不洁净的加工过程或不洁净餐具装盛的食品(忌)
野生动物(忌)
(3).“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饮食之道
(1).三餐有讲究
早餐宜少(清淡,宜消化)
午餐宜饱(为一日之主餐,量须足够)
晚餐宜好(量略少些,但营养宜高)
(2).进食有宜忌
食前:洗手?静心
进食:缓用?细嚼?少言
食后:漱口?慢步?闲娱(品茶、电视、聊天等)
(3).主次莫颠倒
饭宜多,菜宜少
主食多,副食少
蔬菜多,肉食少
三、环境与健康
1.居室环境
(1).材料选择:
木结构——利肝。
砖石结构——利肺。
土结构——利脾胃。
(2).选地原则:清(空气新鲜)、静(无喧杂)、祥(避凶佞)、和(合风水)。
(3).朝向原则:负阴抱阳
(4).五个居住要素:
木:风气流通(避滞)
火:光线明亮(避晦)
土:地气充足(避虚)
金:居高临下(避湿)
水:流水相依(避燥)
(5).居室结构:
五行分布的最佳格局:
南方为大门及空院或阳台
中间为客堂(会客厅)
东、西为左、右厢房(书房或休闲卧室为佳)
北边为厨房、厕所或主卧室
(6).居室布置
阴阳得体:例如书桌宜靠阳台,床宜靠墙角。物件摆放停称,整体色调、布局应和谐。既要风水流通,又须涵神抱气。
宽紧适宜:太紧不利于气机疏畅,太宽则显清寒。
生机培衬:宜栽花种草,或于庭间,或于阳台之上。亦可养鱼、养鸟及猫狗宠物之类,但须注意卫生。
2.自然环境
(1).空气
空气宜清新。
有害的空气:
工业粉尘——毒害肺脏。
陆地灰尘——影响肺功能。
脏浊秽气——影响三焦,及脾胃运化。
烟尘(包括吸烟、燃烧煤、油、炭烟及烹饪油烟)——痹肺生痰。
(2).土壤
土壤宜肥厚。
有缺陷的土质:
土层过薄——作物发育不良,其民肌瘦,脾胃纳差,阴气不足。
土质硬化——作物根系生长受限,气脉运行不通。其人气机不利,经脉不通。
土壤沙化——作物缺乏营养,水分不足。其人体燥,营血不足。
金多土重——作物刚脆缺乏弹性,质硬营养较差。其人肝气躁,筋骨不和,肺气不利。
(3).水质
质宜甘淳。
有缺陷的水质:
水质偏重(重金属含量过高):伤肾,引起牙齿、骨骼发育障碍。
水质偏硬(矿物盐过高):引起钙质等沉积,易致小便不利,经络不通。
水质偏软(矿物元素不足):不利肾气,骨质弱。
水质不洁(微生物过多):不适宜饮用,易致胃肠病。
水质不和(掺入过多人工元素或受工业毒素污染):不利五脏,尤伤肝肾。
水质偏寒(未经煮沸或深层地下水):易致脾胃、三焦虚寒。
(4).气流
气流宜通。
不流通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气机郁滞
易生湿热
引起积滞
多风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易致中风、痹证等发生
影响皮肤滋润
(5).声音
声宜幽静:静则神涵,动则神乱
噪音的危害:
伤神:引起心志散乱,精力不易集中。重则至神精衰弱,颠、狂病等。
伤肝胆:引起情绪波动,气机不调,肝胆气逆。
有益的声音:
各种自然界的声音(风、雨、鸟鸣、水流、虫吟等):安神
优雅的音乐:定志
平和的语声:平气
(6).干湿度
干湿适度
过湿的环境:
影响脾胃:不利脾胃运化,乏力,泄泻,食欲减退等。
引起关节痹证
易生湿疹、溃疡、脚气等皮肤病
过于干燥的环境:
伤皮肤:引起皲裂、皱缩,缺乏光泽。
伤咽喉、鼻:引起干燥、疼痛。
伤肺:引起咳嗽,气逆。
伤肝:引起情绪躁动。
(7).温度
温度宜适中,但须四季分明。
过热的环境:
易上火
伤元气,伤津,损神
伤阴,折寿
易生毒气
过寒的环境:
伤阳气
伤血脉,经络痹塞
伤筋骨,寒痹曲伸不利
(8).风水原则
向阳不向阴:阳多为贵
抱气不塞气:环抱之形
流气不走气:亦须流通
避煞不冲神:避风口、气头、王庙、碑冢等。
3.时间养生
(1).四季养生:
春季:阴气始消,阳气始生。宜:①保暖,防卒寒。②增加活动,舒展筋骨,外出踏青旅游。③早睡早起,经常散步。④饮食略偏酸、甘,食宜新鲜,少进厚味。⑤多喝茶。
夏季:阳气炽盛,阴气薄弱。宜:①注意通风散热,减少活动,防中暑。②亦须防贪凉太过,感受风寒。③晚睡早起,午间休息。④食不宜多,常食新鲜瓜果,蔬菜,也宜适进辛辣热味。⑤多食姜。
秋季:阴气始生,阳气始减。宜:①穿不宜过暖,适当凉爽而不受寒为宜。②适当活动,增加体能。③晚睡晚起。④增加饮食,多食滋润之品,少进辛热。⑤多食水果。
冬季:阴气大盛,阳气内藏。宜:①厚衣防寒,常戴巾、帽、手套、护膝防冻。②减少户外活动。③早睡晚起,午间少休或不休。④增加营养厚味,适时进补。常食辛热食物。⑤适量饮酒,亦可喝咖啡。
(2).一日四时:
早晨:阳气方生。宜散步,轻松活动,或打太极拳,调气等。不宜过累。饮食宜淡,稀粥为好,不宜过饱。晨起可读诵,亦不可过于伤神。
上午:阳气方长。是工作、活动、消耗的主要时间。
中午:阳气方盛。阳极始阴。适作休憩,不宜连续劳作。饮食宜饱,但味不宜厚。
下午:阳气始衰。作些强度稍次的劳动。此时神气易乏,宜减少脑力劳动,增加体力活动。
日暮:阴气方长。宜休闲,漫步,聊天。食可用饱,稍加厚味。
晚上:阴气始盛。此时阳气入阴,人的精神相对活跃,可适当进行些脑力活动,不宜进行体力消耗。但不应熬夜,以免伤阴。另外,入夜不宜过食,饱食而卧,诸病乃生。
子夜:阴极转阳,在此之前,应按时入眠,以利于保养精气。
凌晨:阴气始衰,阳气方萌。此时阳气内伏,所谓“潜龙勿用”,是人的正常睡眠期间。应保持充足的休眠。
4.辐射
(1).概念:在自然环境中或各种电器件的使用过程种产生的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和射线。
(2).种类:
红外线:主要产生热效应,性质属热。对于虚寒的体质,有温通阳气的作用;对于火热体质则不宜。
紫外线:
来源:主要是太阳光,另外一些灯具、视听设备、紫外消毒装置等是其人工来源。
影响:穿透力较短,性质以燥热为主。能助阳热,去阴邪,但过量则导致津液损伤,肌肤干燥,甚则焦灼络脉,引起血络瘀结。
避免过度暴晒,注意皮肤防护。
微波:
来源:各种无线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脑、电视等)。高压线路和电视、电台发射塔附近尤其较强。
影响:扰乱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尤其引起头部经脉不调,损人神气。也能引起经脉异变,不过作用较核辐射要弱。
预防:不要与发射源长期近距离接触。家用电器放置不宜过密集。微波加工的食品,味、质均大有损,不宜食。
核辐射:
两个来源:①地源性辐射:来源于地层的矿石中。另外由于各种核装置的应用,它也存在于X光机、核电站、核武器周围。②宇宙射线:宇宙星系中的核反应会释放出射线进入大气层,但由于大气层的阻挡,一般强度极弱。
影响:性质上属“风”,微量的辐射对物种的生长和变异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的辐射容易伤阴,损真精,或导致经脉错乱,形成积块。
预防:①居住地区要远离各种核装置区域。②谨慎使用和进行各种射线穿透性检查和治疗。③居室材料不宜过多使用花岗岩等重型石材。
(3).郑重提醒:
①各种辐射对孕妇尤其有明显影响。
②神经脆弱及肾虚体质者应少接触放射源
③建议食用天麻、首乌、枸杞、菊花、海蛤、红枣、山药之类对抗辐射损伤
5.地域
(1).江南水乡
地貌:地势平坦,河流湖泊众多,物产丰盛。
体质影响:气血丰润,精气充实,但湿气较重,易致经脉不通及脾胃病的发生。另南方上焦不足,下焦有余,情致治病易为常见。
调养:经常活动四肢,调畅气机,导引经脉。
(2).山地陵区
地貌:地势起伏不平,土层较薄,多竹林。
体质影响:体瘦,脾胃较薄弱,亦有多冒寒露而筋骨不通者。
调养:注意调补脾胃,疏通筋骨。
(3).北方平原
地貌:地势开阔平坦,土层厚实,多风,冬季寒冷,夏季燥热。
体质影响:体格较壮实,但多寒则气血内沉,易生痰、瘀、食滞内积及寒痹。
调养:注意宣通脏腑,通达气血。
(4).东北林区
地貌:水多土旺,又多林木,夏季短而冬季严寒。
体质影响:体质较强,气血充实,但肝木太旺,易致气逆及内外风证。
调养:常宜平肝降气,调畅气机。
(5).西北戈壁
地貌:沙地戈壁,水干土燥,风多雨少,极寒极热。
体质影响:肌肉皮肤坚实,五脏气血精气相对不足。
调养:调补脏气,发散腠理。
(6).东南沿海
地貌:多沙多石,土少而不实,夏季闷热,四季多风。
体质影响:脾胃不足,湿热内蕴,气机升降不利,肝肾阴虚。
调养:经常调补脾胃,滋养肝肾,防暑去湿。
(7).北方草原
地貌:水草丰盛,多风酷寒,其人多食牛羊乳酪厚味。
体质影响:骨坚肉满,气血充盛,但多寒实内积。
调养:以泻为补,内通外散。
(8).高山雪地
地貌:山高地陡,多沙石而少植被,气候严寒。
体质影响:骨坚而肉薄,肺气不足,阳气不通。
调养:实脾补肺,温通阳气。
四、生活中的养生
1.避邪:
(1).避风寒:
当天气剧烈变化时
当出入空调房间时
沐浴、饮酒、房事之后
不能露天而卧
注意脐腹周围保暖
婴幼儿及新产妇尤须注意
(2).避瘟疫:
瘟疫流行时,不宜空腹、劳累、房室后接触密集人群区
服用避瘟丹、青草药、或贯众、大青叶等中药,多食野菜和大蒜。
烧艾、熏醋,也可烧熏其他芳香解毒的中草药。
居室保持通风,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
五月初五泡服雄黄酒,并以艾叶熏灸关元、足三里。
瘟疫患者应隔离,死者的尸体应立即焚烧。其居室、用具并宜用石灰、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消毒。
(3).避寒湿:
不宜冒雾露
淋雨后宜热水温浴
家居潮湿处宜长烧艾叶温熏
衣物、棉被经常晒洗。
沐浴之后要及时擦干。
出汗后要及时换衣。
(4).避虫、毒:
天然樟脑丸可以驱杀大部分爬行虫类。(不宜用人工合成者)
除蚊蝇以天然蚊香为好(没有耐药性,对人体安全)
治蚊虫叮咬可用风油精较好
毒虫蜇伤可用紫金锭,也可破开虫体取其体液涂抹,或用舌下津液涂抹。
毒蛇咬伤应扎缚肢体阻止毒素回流,并用紫金锭、季德胜蛇药等外敷,如无药物也可用冰块外敷减缓症情,内服半边莲、蚤休、白花蛇舌草、垂盆草、扛板归等。无论何种情况须及时送医院处理。如荒野地无医疗条件则宜局部切开伤口吮出毒素为宜。
食物中毒应及时用吐法,可用手指探吐或用盐汤吐。
(5).避秽:
暑天避秽可服用人丹、十滴水。
以风油精微量搽人中及太阳穴、风池。
居室宜常常熏香
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庭院中或阳台上多养花种树
2.家电:
(1).冰箱
冰箱中仍有细菌
定期宜开箱透气
冷冻后食物性质有变
熟食应用保鲜膜包好后冷藏
新鲜叶类蔬菜有助抗菌
绝大多数食物都不宜久藏
(2).空调
空调温差不宜太大
能不用就不用
房间不宜全天封闭
空调房内要防干燥
不宜正对风向直吹
常出入空调房宜多运动出汗
(3).电风扇
注意电风扇也有电磁辐射,不宜靠近
不宜正面直吹,风向移动为佳
提倡柔和自然模式
大热大汗后切忌暴吹
(4).电视
观看距离宜在3-5米左右
不宜长时间观看
安装防辐射装置
电视各种元器件会放出有害物质,房间要通风。
(5).电脑
属高辐射电器
CRT显示器是最主要的辐射源,建议购买有TCO认证产品,并加罩保护频。
液晶显示器较为安全,但同样存在辐射(微波段)。
机箱宜封闭,防止辐射扩散。
不宜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容易伤肝阴,损目、脑等神经丰富的器官。
电脑及与电脑相联系的打印机、扫描仪、UPS等都属于辐射电器,工作时还会散发各种有毒物质,同样要保证房间的气流畅通。
(6).手机
属辐射产品。以微波辐射为主。
接通电话时须离头部30-50厘米远。
不宜长时间通话。
闲置时不宜贴身存放,宜放入包中。
使用耳机并不能减少辐射。耳机本身产生的电磁波也能对脑神经形成干扰。
(7).饮水机
不能用生水混入饮水机中。
饮水机的加热机芯大多为金属制造,其离子对人体有不良作用。
不提倡所谓“人工矿泉水”,它本质上无法达到天然矿泉水的质地。
定期要清洗。
久置的纯净水不能饮用。
塑料容器不是储水的最佳容器。
(8).电话
注意电话机表面经常擦拭,尤其是话筒附近。
公用电话不宜离口唇太近,为细菌的富藏地。
(9).微波炉
为高辐射装置,一定要关好炉门再开通电源。
运转时保持与人30-50厘米距离。
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质、味都有下降,并且对健康有一定影响。
3.日用品:
(1).洗洁精
性质一般偏燥,容易损伤皮肤。
(2).洗发露
大多数性质偏于燥,对油腻和干燥发质均不宜。
干枯的发质宜用首乌类天然洗发剂。
天然洗发露未必天然。
(3).洗衣粉
洗衣粉较肥皂对皮肤刺激更大,引起皮肤干燥。
某些洗衣粉中含水解酶同样会对皮表细胞产生伤害。
含磷的洗衣粉对环境破坏较大。
洗涤时宜荡涤干净,以免残留物被皮肤吸收。
(4).牙膏
仍以天然药物牙膏效果好。
?所谓“加钙”纯属没有必要。
含氟的牙膏未必对人体有利。
(5).化妆品、护肤品
大多数化妆品对皮肤都有或多或少的刺激。
提倡淡妆。
不要迷信各种所谓“因子”的作用。
选用的原则是品牌+天然活性制剂
(6).杀虫剂
不存在无毒的杀虫剂
大多数人工杀虫剂都存在抗药性的问题。
天然除虫菊制品仍然是首选的安全驱虫剂。
杀虫剂的释放密度不宜太高,适当保持气流通畅。
(7).衣被
经常洗晒,勿留浊气。
?以丝制品对人体最好,棉料亦佳。贴身衣物及被子以上述料质为宜。
化纤料质大多偏燥。
(8).眼镜
假性近视不戴眼镜为好
配眼镜度数应以略低于标准值为宜。
眼镜应选择轻质镜片和框架,避免对鼻骨压重刺激。
不提倡使用隐形眼镜,不利于眼部气血流通。
4.旅行:
(1).晕车、晕船
有晕车晕船的人出门前不宜饱食,或吃过多油腻。
上车船之前服用3片生姜。
用风油精搽内关穴、太阳穴、迎香穴。
闭目养神,不要观看外景。
加强耳前庭功能锻炼。
(2).时差
足够休息,然后适应当地时间。
带上小柴胡冲剂。
(3).乘车
大车气流较通畅,比小车好。
不要开大窗吹大风。
(4).备药
创伤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纱布,酒精)
解毒药(紫金锭、片仔癀)
开窍药(风油精,清凉油)
止泻药(藿香正气水)
夏天宜备解暑药(人丹、十滴水)
(5).劳逸结合:勿劳累太过。
(6).融入自然:多游览名山古胜,为天地精气所聚,于身体大有裨益。
五、房中宜忌
1.房事对健康影响
(1).正面影响:调和阴阳(男子泻阳气,女子消阴气),疏通郁滞
(2).负面影响:
①伤肾精,泻骨髓,损五脏
②动血,引发各种血证(中风、冠心病......)
③加快衰老
④虚火内动(失眠、咽痛、心烦、内热等)
⑤经络、血脉不调,腠理不通
⑥引动宿疾
⑦引发下焦病变(前列腺炎、膀胱炎、阴道炎、尿道炎、宫颈糜烂等)
(3).男女有别
①男子影响更严重
②男子伤肾为多,女子伤肝脾为多
③损伤程度与兴奋程度成正比
2.房事原则:不可戒不可不戒
(1).量力而行
房事频率:已婚年轻人一周一次为宜,体壮者最多不宜超过三天一次。中老年人一月一次,最多不宜超过一周一次。男子超过64岁,不宜泻精。
(2).适可而止
不宜过度兴奋。更不宜追求刺激而服用各种兴奋药物。
3.房事宜忌
(1).年龄过早,不宜同房:男子宜过24周岁,女子宜过21周岁
(2).不可忍精不泻,引起前列腺各种问题。
(3).酒后不可同房。
(4).饮食过饱,不可同房:伤脾胃。
(5).妇人来经不可同房:极易致崩漏。
(6).有妇科疾病如带下过多、月经不调者,应及时调治后再同房。男子同理。
(7).大病之后,不可同房,易得阴阳易。
(8).大虚之时,不可同房,精伤难复。
(9).妇人孕期前、后三月,新产百日内,不能同房。哺乳期内,慎用房事。
(10).异常突变气候,不宜同房。
(11).同房之时不可犯地忌。
4.性生活安全
(1).讲究卫生:同房前男女皆须洗浴阴部,否则易导致宫颈及尿道的炎证。
(2).避免疾病:①切忌滥交,极易感染性传播疾病。②提倡使用避孕套。
(3).合理避孕:①月经不调者,不宜使用安全期避孕。②各种避孕方法中,提倡避孕套避孕。药物、植环、结扎等均不利于人体健康。③如有意外怀孕须终止妊娠者,应越早越好,决不能拖延。
5.房事后调补
(1).饮食必须清淡1、2日
(2).宜食鳖、蟹、乌鸡、蒸蛋、猪腰、猪肚等调补
(3).房事后不宜见风淋雨,宜安卧少动。
六、按摩熏灸
1.按摩手法
①推法:包括指推、鱼际推、掌推
功效:行气活血,消瘀。
②抓法:包括指抓法、手抓法
功效:通经,除湿,消除局部麻木、酸痛。
③按法:包括点按、掌按
功效:止痛,解痉,振奋经气。
④摩法:包括掌摩法、指摩法
功效:温经通阳,祛风活血。
⑤揉法:
功效:止痛,活血,缓解肌肉和精神紧张。
⑥点法:
功效:疏风,通络,泄热
⑦滚法:
功效:温经行气活血,疏通腠理
⑧捏法:
功效:解表,解痉,强筋
⑨掐法:
功效:急救
⑩拔法:
功效:疏通关节
⑾搓法: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行气,温经通阳
⑿拍法:
功效:宽胸散结,振奋阳气
⒀抓法:
功效:解表,通络,透邪
⒁砍法:
功效:行气,散结
2.足底按摩
原理:全息原理
3.熏香
作用:①行气 ②避秽③解郁④祛虫⑤消除异味
4.艾灸
作用:①温经通阳 ②祛风寒湿③止痛通痹
操作:①温和灸 ②隔姜灸③直接灸
5.蒸浴
作用:发散腠理,解表解肌,通经络,利三焦
6.常见病按摩熏灸调理
(1).感冒
风寒型:①艾熏风池 ②按风池、太阳③揉风池、风府④捏肩井⑤抓背
风热型:①扣头部经络 ②揉风池、风府③掐合谷④推颈侧至肩中
(2).胃(腹)痛:①点按足三里 ②熏中脘、摩腹部③掐足跟上筋④点按承山穴
(3).泄泻:①膈姜灸肚脐 ②熏天枢③点按上、下巨虚穴
(4).颈椎病:①揉外关 ②摩肩井③拿项侧④点风池、秉风、肩中俞、肩井、天宗等穴位⑤滚肩项,砍法配合⑥拔节摩背⑦拍肌松弛
(5).牙痛:①掐合谷 ②冰敷合谷③按颊车
(6).虚劳:①灸关元、气海 ②灸足三里③推背俞
(7).休克:①掐人中 ②灸气海③灸百会
12.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篇十二
“邪实”分为风、热、瘀、寒、水五小类,“正虚”也分为五小类:阴、阳、气、血、津液。
对于“正虚”,中医采取的办法是进行“补虚/扶正”。
“补阴”:鳖甲算是最常见的补阴中药,吃个王八补一补。龟鳖在深水里,属于“阴”所以用来补阴,而不是补阳。
“补阳”:鹿茸是用来补阳的。读过小说的人一定记得喝鹿血能够激发男人欲望的故事,所以,鹿茸补阳就变得特别好理解了。
“补气”:我们常听说过,人参是大补。电影上,碰到快断气的病人,中医大夫会用人参汤进行补气。--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们吃的红枣,也具有和人参一样的补气的作用。
“补血”:鲜红的枸杞子,似乎在人们的印象里,是滋阴壮阳的补品,其实,在中医里,是用来补血的良药。同样,送礼的阿胶,也是用来补血的中药。
13.谈中医养生学后感想 篇十三
隔河头中心卫生院公卫科
培训地点:隔河头中心卫生院会议室
培训方式:(1)授课演讲(2)会议指导(3)交流讨论 培训内容: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培训目的:(1)巩固提高辖区内公卫专职人员中医养生知识(2)宣传提高辖区内群众自我中医养生能力水平教材编撰:田玉川
培训老师:刘颖 田玉川 程爽 培训课时:三课时
培训时间:2018年8月4日
参加人员:辖区内所有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和全体公卫专职乡医 培训内容 :中医养生一、四时养生(主讲:刘颖 时间控制1小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第一个季节是“春”。我们先看一下,“春”字是怎样写的:“三”是个“乾卦”,为天,代表阳气,“天之阳”来了;下面是一个“日”,代表“地之阳”,“地之阳”也上来了;人就在两个“阳”中间;为“春”。春天的感觉一下子就找到了。万物都感受到暖洋洋的气息,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像,万物欣欣向荣。此段着重论述了“春发”季的养生之道。“春三月,此为发陈”: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至立夏期间的三个月。此,这;为,是;发,生发;陈,陈旧。也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它形容的是万物开始萌发的一种自然界的情形。“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俱,都;生,生发;以,因此;荣,繁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之意;广步,即散步;于庭,于,在;庭,庭院。注:这里晚睡指的是适时而睡,而不是要刻意去晚睡熬夜(以下同)“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被发,即披散头发;缓形,即解开衣裳,让体形舒缓。因为春天来了,所以,不必再像冬天那样把衣服紧裹着,所以,要敞开衣裳。“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以使,让;志生,志向萌生。也可以理解成对生命对身外事物产生坚定的信念。“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放生,生长;勿杀,不要杀戮。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草木在春天开始发芽生长,动物在春天开始交配,因此要让万物在这个季节生长,而不要杀戮。予而勿夺:予,给予;夺,抢夺。赏而勿罚:赏,奖赏;罚,处罚。在万物生长的季节,要多给予不要抢夺。比如这个季节要打猎,可能把怀孕的母兽都打死了,得不尝失。而对人也是样,要多奖励,而不是多处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气,季;应,对照下句,应在这里当作应该讲,很多注释都把它当作适应、顺应讲,我个人认为不确切。翻译为,这就是春季应该要做的事(指前文中的各种情景),是春季的养生之道。这里的“生”,特指春季的生发之道。“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违背;之,它,指前面的提到应该要做的养生之道的事;夏,夏天;为,就;寒变,夏日得病之总称,比如腹泻什么的;奉,供奉;长,生长;者:特供奉生长的精微物质。中医认为,春天主升发,主肝。如果不按前文提到的春季养生之道去做,就会损伤肝脏,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供奉夏季生长的精微物质就缺少了。整段意思就是: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都开始萌生,万物因此而繁荣。此季节,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或是春游,春游就是到外面去走走,披散开头发,敞开衣襟,放松自己。形体舒缓,使自已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的生发的机象相适应。以便让内心的志向得以升腾,保持万物的生机而不要杀戮,多施与,少掠夺,多奖励,少处罚,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意损害、劫夺和克伐。这些都是春季应该要做的事,是春季的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它,就会损伤肝脏,到了夏天将会得寒性病,供应人体生长的精微物质就会减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译:此段着重论述了“夏长”季的养生之道。“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这三个月。“此为蕃秀”;蕃秀,与发陈对应。蕃,茂盛之意;秀,秀美茂盛之意。“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气交,指天地之气交会,交合;华实,华,开花;实,果实。与蕃秀意思相近,都是指万物生长茂盛之景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同春季一样,要晚睡早起。夏季是日长夜短,人容易犯困。所以要无厌于日,意思就是不要厌恶这种日长夜短的日子而贪睡。这里提案一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没有的内容“午时觉”,就是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要补充一下睡眠。现在养生实践证明,在这个时间补充睡眠对人的身体机制有很大的好处,能迅速恢复精力同时能补充下午劳作所需要的精力。但午觉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小时为宜。“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夏季炎热,人们容易发火。使,让;志,情志;勿,不要;怒,发怒;华,同花;英,也同花;成,变成;秀,茂盛之意。此段意是要使自己的情绪平稳,不要动怒,使大地万物的花朵变得郁郁葱葱而茂盛。“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气,特指人的情绪;得泄,得以外泄;若,像;所爱在外,喜爱的事物置于内心之外。中医认为,喜伤心,而夏季是主心的季节,这个季节,人不能过喜。因而养生之道才会要求将喜爱的事情置之身外,不为喜所动。“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之应,同春季的之应意思一样,即应该要做的事。如果说,春天是养生之道,那么到了夏天,就是养生长之道。“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痎(jiē)疟,疟疾的通称。亦指经年不愈的老疟;为,就。“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奉,供奉;收,收藏;者,精微物质;这里的冬至,不是特指冬至这个节气,而是泛指冬天。至,到的意思。就是冬天到了。整段意思就是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天地气机交会,万物开花结果,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厌恶这种日长夜短的日子(而贪睡),要使自己的情绪平稳,不要动怒,使大地万物的花朵变得郁郁葱葱而茂盛,让情志得以疏泄,不因为喜爱的事情而过分动心,这才是夏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护生长之道。如果违背它,就会损伤心脏,到了秋天,老病就会复发,供奉生长的精微物质就会减少了,到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shun 音同孙)泄,奉藏者少。
译:此段阐述的秋季的养生之道。中医认为,秋主收,主肺,在这个时间段,人要养肺。“秋三月,此谓容平”;秋三月,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三个月。容平是什么?容,包容;平,平和。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春天的生机勃发相比,与夏天的万物生长相比,与冬天的万里冰封相比,秋天就更显得平和收敛,与此相对应,最恰当的词就是容平。容平,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和为贵”。习惯了时时奋斗、拼搏、要强的现代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身体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外界和解,与自然和解,苏东坡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最好的容平心态。“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两句话,看似明白,但细抠起来,又很不明了。就是“以”字的用法和“急”、“明”的确切含意。搜索冥想苦想了半天,也是只能得到如下解释:“风气劲疾”曰“急”;“物色清肃”曰“明”。当我们理解了急和明的含意之后,再来结合下下句看“以”字的用法。我个人认为,“以”在这里可解释为“因为”之意。原句是一个倒装句,正装句应该是“以天气急,以地气明”,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俱,一起;兴,起来之意。“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秋刑,特指秋后问斩。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杀人要在秋后。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追朔历史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出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这个论述可以推演出下面这样的理解,“秋后问斩”是对应的天人合一之气。中医认为,秋主收敛。人除了肉体以外,还有精神。犯人,大多是对当朝者有危害之人,也就是触犯了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之人,因此,问斩,不仅要消灭其肉体,更要消灭其灵魂。中医认为,秋天主肃杀之气,此时杀人,不仅可以灭掉其肉体,更重要的是让其灵魂也随着收敛的秋气一同被自然界带走,以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不再冒头。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整句的意思告诉我们,秋天,要让情志得以安宁,以缓解秋天的肃杀之气。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春天、夏天杀人呢?准确的解释是:春天是万物生发季节,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统治者此时杀人,第一怕犯人的精气神会借这样季节再度萌发,所以不能在此季杀人。第二就是,古代的统治更注重于养生,信奉,以天为大,以神明为主,所以害怕这个季节杀人会违背自然界的规律,而这个自然界的规律也就是那时他们思想中的天和神。当然,冬天主收臧,统治者又害怕冬天犯人的灵魂被收藏在天地间而不散去,故而古代沿袭秋后问斩这条定律。“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句和上句基本上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中医认为,肾主情志,心主神明。使志安宁,就是让肾气收敛,而收敛神气,则是让心气收敛,以平秋燥。“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无外其志,其实和使志安宁一个意思,就是不要让情志过分的外露和外泄。中医认为,肝主升,肺主降。“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用现代医学解释,肺是管疏布全身气血的。如果一个人在秋季,不注意情志收敛,过分折腾,必然要过分消耗肺气,使下一个季节的冬藏不能平稳实现。“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应,和前文的意思相同,就是应该要做事;养,养生;收,收敛;道,道理,准则;也,是。“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同前文,逆,违背;之,它,特指前面所说的秋天的养生之道;伤,损伤;飧泄,飧(sūn)泄,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为,就。奉,供奉;藏,收藏、储藏;者,指可供人体收藏的精微物质;少,缺少。你们想想,精微物质都拉稀跑肚拉掉了,哪还有能存得住的营养呢?整段的意思就是:秋天的三个月,被称为容平。因为风气劲疾,物色清肃,人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自己的情志得以安宁,以平缓秋天的肃杀之气。使自己的神气收敛,以与秋天的容平之气相符。不要让情志过分张扬和外泄,以使肺气保持清澈和畅通,这就是秋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生之道。违背它,人就容易得飧泄之病,而供奉收藏的精微物质就减少了,不足为冬天收藏储备所用,因为冬天寒冷,人之生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否之则恶病。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chè 音同撤),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jí 音同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此段为冬季闭藏的养生之道。“冬三月,此为闭藏”:冬三月,是指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与发陈、蕃秀、容平相对应,冬天的三个月,被称之为闭藏。乃收藏之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水冰,就是水结冰之意。坼(chè),裂开之意:干~。~裂。天旱地~。勿扰,不要打扰;阳,人体的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待,等待。换言之,太阳下山,我们睡觉,太阳出来,我们起床。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道理,也是预防或减少人体受冬季寒冷侵袭的防护一种自然方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秋天是让情志收敛,而到了冬天,就是让情志收藏起来。若,像;伏,趴下;匿,藏匿;私意,隐私之意;有得,渴盼已久想得到的东西。此句的意思就是到了冬天,要让自己的情志收藏起来,就像自己的隐私一样珍藏不露,又像渴望已久而得到的东西一样深藏不现。“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去,离开,避开;就,靠近;亟夺,屡次夺去。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痿厥:病证名。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生者:特指生发之物。
整段意思就是:冬季的三个月,被称为闭藏。水被冻得结了冰,地被冻得开裂,此时不要打扰人体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让自己的情志得以藏匿,就像自己的隐私一样珍藏不露,又像渴望已久而得到的东西一样深藏不现。避开寒冷之地,靠近温暖之地,不要让皮肤过于开泄,使人体阳气反复被夺走,这就是冬天应该要做的事,是养藏之道,违背它,就会伤肾,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证,供奉生发之物就少了,不足以春天生发之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译: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养阴精的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养生的根本规律,所以能同万物在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这些方面保持一致。违背了养生之道的根本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身体。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们违背它。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能生存,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会死亡;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能功能正常,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会功能紊乱。把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颠倒过来变成违背它而产生的病变,这叫“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说的就是这些道理。疾病已经生成然后才去用药治疗,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进行调理,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口渴了然后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然后才去铸造武器-样,不是太晚了吗?
二、十二时辰养生(主讲:田玉川 时间控制为30分钟)
何为天?一日曰天!天,是生命的周期,即为24个小时一个生理周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理周期。天是生命的精准寿命衡量单位。一天地球完成自传一周,中医学认为一天人完成日循环五十周;阴阳的日循环、日平衡决定着人体的健康。人的生命因“日循环平衡”而存在,疾病源于“日循环不平衡”的打破。人的生命活动,比如工作、休息、营养、排泄等都是以“日循环平衡”为单位为基础的。
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肺寅大肠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肠未。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子时23:00--01:00│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丑时01:00--03:00│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寅时03:00--05:00│肺经。宜深度睡眠,不应被惊醒。卯时05:00--07:00│大肠经。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
盛,每个人都应养成卯时排便的习惯。
辰时07:00--09:00│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巳时09:00--11:00│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小口
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午时11:00--13:00│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
午睡。
未时13:00--15:00│小肠经。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
在下午1时前吃。
申时15:00--17:00│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是人体最
佳排毒时机,适合多喝水。
酉时17:00--19:00│肾经。适合休息,少食盐。
戌时19:00—21:00│心包经。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
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亥时21:00--23:00│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做好睡前准
备。
三、穴位保健(主讲:程爽 时间控制30分钟)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治病的刺激点。
足三里 为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医学家们的重视。“若要身体安,三里要常按”、“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等在全国各地流传俗语。
主治:足三里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
1、胃痛、恶心、呕吐、食少、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疳积、肠炎;
2、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心悸、心慌、虚劳、气短、气喘、咳嗽、痰多、中风、水肿;
3、下肢萎痹、半身不遂、小腿酸痛、各种过敏性疾病、乳腺炎。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可保健,预防中风;又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五官科、妇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均有效。刺激足三里穴对促进脾胃功能、增强人体整体免疫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能预防高血压、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各种过敏性疾病。古代灸足三里,需使足三里发泡化脓形成灸疮,以维持对足三里的长久刺激,而且灸时会产生剧痛,现代人一般接受不了,一般常用按揉和无痛灸,不用形成灸疮,方便长久刺激穴位。
合谷穴 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主治:醒脑开窍、清热解表、宣肺利窍、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疏经活络。自古以来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实践证明,合谷穴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还能预防脑中风及老年痴呆。合谷穴止痛效果好,是实行针灸麻醉时最常用的穴位。
太冲 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指缝后约两横指处。主治疾病:平肝泻热,清头目 治疗:头痛、腹胀、呕吐、肝炎、失眠、下肢痹痛。特别对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头痛,胁痛,胃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穴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
1、当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
2、当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
3、当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
4、当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
肩井穴 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疾病:落枕,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乳腺炎特效穴位。(直刺0.5~0.8寸,因为肺尖部,切记不可深刺)
【谈中医养生学后感想】推荐阅读:
中医养生学心得体会06-15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特点09-29
中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07-27
传统文化及中医养生08-10
中医养生 春季养它们最好10-29
中医养生培训班主持词08-05
女性中医养生知识课件_图文10-09
关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的通知11-15
2022小满节气后该如何养生11-17
学习课程:从一到十谈养生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