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

2024-07-14

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共12篇)(共12篇)

1.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 篇一

个人成就集体的名人名言

1、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2、青春意味着绿色和希望。每个人在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应该为大地增添一分绿色,为集体增添一分希望。

3、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的事业却无限的长久,个人尽管遭到不幸和许多痛苦,但是我们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这幸福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4、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5、人若不选择在集体中花好月圆,便显得形迹可疑。我看着他们在文字中逐个消失于暗夜,心想结局必然。

6、不要让某种集体的意志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你所想象的更自由。

7、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

8、人才问题,并不取决于每个人有多大的能力,而取决于能否把他们组成一个集体,能否以总体的力量来取胜。

9、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10、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

1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2、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发现,而你的同事将始终是你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体中的一员——也是别人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一样。

13、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14、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15、创造历史的人,历史当然把铭记,即使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也会化入一个崇高的集体。

16、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17、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18、他们早已认识到,寡头整体的唯一可靠基础是集体主义。财富和特权如为共同所有,则最容易保卫。在本世纪中叶出现的所谓“取消私有制”,实际上意味着把菜场集中到比一件更少得多的一批人手中;不同的实质:新主人是一个集团,而不是一批个人。……经济不平等永久化了。

19、只有在集体在,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

20、青春意味着绿色和希望。每个人在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应该为大地增添一分绿色,为集体增添一分希望。

21、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器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22、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23、劳动教学里……还能培养这样一些宝贵的个性品质,如学会集体工作、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坚毅精神等。

24、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25、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2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26、只有胜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价,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佚名

27、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28、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柏拉图

29、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30、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31、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谢觉哉

32、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33、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佚名

34、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35、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3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37、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38、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39、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40、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41、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迈克尔·法拉第

42、纪律能美化集体。——马卡连柯

43、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44、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哥白尼

45、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牛顿

46、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47、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48、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的和慷慨地去作。——富兰克林

49、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贺拉斯

5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

51、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

5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53、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

54、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网络收集

55、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当你进入某个沙龙时,你必须让你的虚荣心向别人的虚荣心致敬。——让莉斯夫人

56、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5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华罗庚

58、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59、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60、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61、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62、 “与那些试图贬低你野心的人保持距离。小人们总是这样做,但真正卓越的人会让你也可以变得卓越。”——马克·吐温

63、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

64、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65、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66、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67、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列宁

68、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69、 “团队合作一开始就要建立信任。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克服一盘散沙的局面。”——帕特里克·伦乔尼

70、 “相聚是开始,相处是进步,共同努力才是成功。”——亨利·福特

71、 “如果说我 (比迪卡尔)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伊萨克·牛顿

72、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73、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奥斯特洛夫斯基

7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别说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了。”——Jin Kwon

75、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76、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77、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78、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谚语

79、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藏族)

80、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81、 “交响乐不是一个人能演奏出来的。 ”——耶鲁大学神学博士H.E.Luccock

82、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83、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

2.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 篇二

按照中国古代文化的讲法, 一项事业的完成需要有一套体系, 这个体系就是道器变通。《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 (措) 之天下之民, 谓之事业。”

企业家的道器变通, 既有国人成就事业的共性, 同时也有其个性。

首先, 企业家必有其道。任何一个被称做企业家的人, 必定是一个有信念, 并加以固守的企业领袖。前不久去世的台塑集团的掌门人王永庆固守了一生的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 只求合理, 不问结果。”没有这样的务本精神, 王永庆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其次, 企业家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在韦尔奇执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20多年里, “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理念, 始终统领他和通用电气的思想和行动。通用电气旗下的十几个事业部, 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 不是的就把它卖掉, 一定要发展、培养出世界第一或第二的产业来!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坚定的文化意愿, 其结果在器物层面上的必然反映就是企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丰富与优化, 包括企业股价的增长, 这是市场看得见的“器”。没有这样的“器”, 也就没有韦尔奇, 也就谈不上通用电气的持续辉煌。韦尔奇的做法, 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依据和样板。这就是企业家抓住了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的本色就是生产物质财富, 满足市场需求。那么在一个行业里, 在一个区域里, 哪家企业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物美价廉, 毫无疑问, 市场会奖励这家企业, 给它更多的回报。所以, 任何一位企业家都必须在他的“道”的引导下, 创造有形的物质财富。“器”是“道”的体现, 没有“器”, “道”也就空空如也。“器”是企业家成就事业之基。

再次, 企业家的核心优势是善变。熊彼特用了一个很好的名词来阐述企业家的“变”, 那就是:创新。企业家创造性的破坏, 无非就是创新的过程。企业家正是通过“变”来化解危机、突破困境、开拓市场。企业家从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始, 每一个阶段的起点都是思维创新, 他们的根基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没有创新, 企业家就没有活水源头, 所以“变”是企业家成就事业之源。

最后, 企业家的事业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必须组织一批人, 去推行他的“道”, 去实现他的“器”, 去完成他的“变”, 这就是“通”。企业家能否将一个企业做成一个真正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 最终还是在人力资本管理上。也就是说, 企业的一群人, 不是各唱各的调, 各吹各的号的乌合之众, 关键要靠企业家通过创新和组织, 把他们个人的“道”变成企业所有人的“道”, 从而形成有共同愿景的团队。一个企业真正拥有了大家共同奋斗的精神, 这个企业才有灵魂, 就像麦当劳这样的企业可以开到世界各地, 因为它靠它的灵魂去推行它的事业。企业只有这样, 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企业家的事业才能通达。这样, “通”就成了企业家成就事业之魂。

3.谭晶的事业 妈妈来成就 篇三

谭晶的母亲周丽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爱唱歌,长大后在山西老家曾是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因此谭晶从小就浸润在父母为之营造的音乐氛围里。

谭晶说:“我喜欢表演,父母演出,我常让他们也给我化上妆,在后台跟着节奏边唱边跳。”

在谭晶的音乐世界里,妈妈不仅是开启其幻想之门的启蒙者,还是最重要的指导老师。虽然对学生们非常慈爱,但对自己的女儿周丽萍却十分严格。她经常安排女儿给大家做示范,有时会因为达不到要求训斥女儿。谭晶笑着回忆:“那时,妈妈常训得我流眼泪,但是流眼泪也得唱,我经常哭着把一首歌唱完。”

让女儿按既定计划走但不强制

谭晶读高二时,妈妈就带她去参加临汾艺术学校的考试。谭晶一唱完,老师们就震惊了:“唱这么好,考艺校做什么?”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母女俩坐上了去太原的火车,成功考上了山西大学音乐系。

经过一年的学习,谭晶以歌剧《红珊瑚》中的《海风阵阵愁煞人》曲目参加一次市里的比赛,听完女儿演唱后周丽萍说:“不行,我还是觉得不甘心,我想让你去考中国音乐学院。”凭着对女儿的自信,周丽萍说服女儿退学重考,并陪同女儿上京考试。

“你说谁家孩子都上大学了却要退学再考一次?对我来说我也不愿意,可是妈妈非要让我这么做。我那时候也很听话,觉得可能妈妈说得对吧!”从小,谭晶总是听妈妈对自己说:你将来一定要考到北京去,考上北京的大学。有了这样的灌输,再加上母亲给予的自信与勇气,17岁那年,谭晶如愿取得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如此遵从母亲的意见,让很多人误以为谭晶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恰恰相反,在她看来,“听妈妈的话并不代表没有主见。事实上,我决定接受家人为我安排的道路,正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它。”并且谭晶想要告诉大家:“假如你真的不喜欢父母的安排,那么应该坚决拒绝;但如果只为反抗而反抗,最终错过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才是随大流、没主见。”

谭晶能有这种成熟、独到的见解,说明妈妈在培养女儿时并非一味地控制,相反,她也常常认同女儿的想法。

周丽萍害怕女儿好不容易练好了的唱歌方法,因为唱流行歌曲练偏了。她希望谭晶先把一、二年级的基础打好,之后再自由发挥。然而喜爱唱流行歌曲,并不代表谭晶没有正确的方法。事实上,谭晶对自己声音的要求非常苛刻,是一个切实的完美主义者。“我不允许自己的声音有一丁点儿听起来不舒服的东西。有时候作曲家会说,声音又高又直,唱得‘破’一点没关系。但是我自己这关就过不去,反反复复必须唱到满意为止。”这种对演唱完美的追求,让人们听到的谭晶的声音总是圆润的,给人一种舒服的享受。

4.用心去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 篇四

浅读“用心去工作"有感

刘其成

我读了《用心去工作》一书后,获益良多。本人认为,用心去工作的“心”,应该包括“责任之心、事业之心、进取之心、专注之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公正之心、平常之心”等。而责任心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事业心是成就事业的动力;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锁匙;专注心是成就事业的捷径;感恩心是成就事业的源泉;宽容是事业成功的阶梯;公正之心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平常心是成就事业的心态。

责任心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何谓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心,是我们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是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对企业、对工作高度负责,才会竭心尽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工作。责任心的标准,就是能在规定的期限之前完成任务,把每一件普通的小事都做到既周到又完美,超乎想象的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是能把别人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责任心,能让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培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认真做好小事,就是在成就大事。否则,如果没有责任心,执行力根本无从谈起,执行力是责任心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优秀员工立足岗位、奉献企业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例如,我们的客户经理在做卷烟品牌上架率和覆盖率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客户。有些客户经理每个月的绩效考核得分,都能够得满分,有的还拿到附加分,而有些客户经理则每个月都拿不到五成的得分,有时甚至得0分呢?用他们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我愿意少领些绩效工资,也不想多干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责任心的问题,还是执行力的问题。

所以,拥有一流的责任心,才能做出一流的成绩。这样的员工会为成功完成工作任务而保持高度热情和付出额外努力,会自愿尽职尽责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事业心是成就事业的动力

何谓事业心,事业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

事业心强的人,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能力和任务完成水平,失败了也能正确对待。不管做什么事情,干什么工作,有了事业心,才会产生进取心和自信心,才会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有做事的激情、创业的豪情、敬业的痴情。虽然说仅有事业心并不能够保证一定可以取得事业的成功,但没有事业心的人则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

用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们从事烟草工作,要以“两个至上”为目标,所以更要勤勤恳恳用心去学、用心去做,用心去对待发展中的困难,用心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要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要有发展的眼光,立足长远,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具体工作,要抓住机遇,服务好客户,努力完成上级下达各项经济运行指标。

真正有事业心的人,在工作中一定会尽职尽责,竭尽全力,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自己当作是单位的主人翁,把单位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哪怕是工作再忙,他们内心也会觉得忙得快乐,哪怕是工作再累,他们内心 也会觉得累的欢喜。是否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就是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

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锁匙

何谓进取心,进取心是指不满足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

进取心是打开事业成功之门的锁匙,是成就事业的动力,也是一种求知欲望,想进一步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能更好体现其价值。它让我们永不满足,每当达到一个高度,它就召唤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一个人一旦形成不断地自我激励,始终向着更高境界前进的习惯,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具有这种不断进取的个性与品质。

进取心就是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安排该做什么事情之前,即主动去做应做之事,它可以激发人抗争命运的力量,是取得成功和创造卓越的动力。进取心是成功者的发动机,是你成功的阶梯和要素,是搭建在平凡和杰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能够获得打开成功之门的锁匙。培养锻炼出进取性的品格,搭上通向辉煌之路的天梯,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在工作上的进取心,取决于他的职业目标。对事业强烈的追求,积极进取,提高自身价值,不断充实自己,吸收新的知识,与时代倶进,不让时代淘汰,而不断创新体现在社会中自身的价值,不断地提升进取心。

如果自己想成为一个具备进取心的人,就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前完成任务,最起码要做到今天的事今天做完成。

专注心是成就事业的捷径

何谓专注心,专注 = 集中注意力。专注心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一个有专注心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 智慧凝聚到所要做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告诉我们,其实最基本的就是要全心投入,专心专注。唯有如此才能领悟到工作的乐趣,才能克服浮躁、忘记艰辛和烦恼。这时候工作带给你的不仅是业绩的回报,还有智慧的灵感和潜能的迸发。

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呢?有效规划时间。在做事之前,要充分地认识到做某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进而为其设置有效的时限,通过时间的压力来保持工作的动力。如果目标很长远或一时无法达成,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可阶段性完成的小目标,并为这些小目标设定时限。

专注心是一个人快速成功、快速发展的捷径。做到专注千万要注意,一旦选择好了专注点,就要专心致志地向着这一目标努力,要有水滴石穿专注精神。说到底就是专心,小猫钓鱼的故事无人不晓,老猫和小猫钓鱼的收获,就是专注与不专注的结果。当今社会信息万变,肯定会有难以拒绝的诱惑,例如在我们烟草,今天看着做专卖稽查好,就想去做专卖稽查;明天发现还是做营销取得的成就大,又想去搞营销。时常更换目标,时间就在转移注意力的过程中流失,最后目标没有实现,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感恩心是成就事业的源泉

何谓感恩心,感恩心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就是对他人给予的恩惠从内心里表示感谢。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 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每个人从出世开始,就不断地在接收施予,并在施予中成长、成才、成家、立业„„这些施予,并非我们天生就应该享受;这些施予,对我们而言就是恩惠。若我们能感受这些恩惠,我们就具备了感情动物-----人的基本特征。

感恩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感父母之恩的,是为孝;感手足之恩的,是为悌;感提揆之恩,是为忠;感托付之恩,是为信„„看看,传统美德可以说由感恩开始。

现代美德也同样如此:感自然生养之恩的,是为环保人士;感民授政权之恩的,是为廉洁干部;感客户惠顾之恩的,是为诚实商人;感祖国护佑之恩的,是为爱国义士;感朋友关爱之恩的,是为仗义哥们;感妻儿伴随之恩的,是为顾家男人„„

在道德缺失、信仰迷茫的今天,感恩之情感恩之心确实值得提倡。学会用感恩之心取代抱怨之声。几乎在每一个单位里,都有“抱怨族”。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满腹牢骚,只会抱怨的人相处。化抱怨为感恩,让人们时刻保持着快乐的状态,激发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宽容心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何谓宽容心,宽容心就是一个人内心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能容忍别人。平常,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自己说过、做过伤害别人心灵的事,有可能转眼忘得一干二净;而别人说过或做过伤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且无法原谅。

人与人交往中难免出现摩擦和矛盾,当别人犯错对你造成伤害时,不妨 学着以德报怨,得饶人处且饶人。要知道:宽恕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林肯说过:把敌人变成朋友,难道就不是在消灭敌人吗?把你的反对者变成支持者,你做事不是更加容易吗?

我们学会宽容,更要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无声但很强大的力量。包容的心态是善良人品的升华,是人性至美的沉淀,是崇高精神的凝结。拥有包容的心态,会让人感到生命的安详和幸福。

包容就是要学会:容人之长、容人之功、容人之得、容人之仇。宽容同事背后的私语,闻后潇洒地付之一笑,便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谅解;宽容下属无心的冒犯,适时地提醒点拨,便能使其自觉规范;宽容上级失察的错责,作为警示谨言慎行,便能赢得更大的信任;宽容亲人无拘无束的任性,用爱心予以包容劝导,便会使家庭阴转多云,多云转晴;宽容朋友一时的误解,善意的予以沟通,便能使友谊之树常青。

宽容也有“度”,无边的宽容是软弱,放弃原则的宽容会更是导致恶行的蔓延,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适时地去把握,正确地去面对。正确把握宽容、包容,正确把握严格要求,长此以往,我们就会自觉地按公平、正义的秩序办事。

宽容不是懦弱,宽容是强者的行动:放弃你可进行的惩罚,放弃你可执行的暴力,放弃你可实行的报复,这才是宽容。

公正心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何谓公正心,公正心就是对人对事不偏不倚。正直,追求公正、公平、公道,没有私心。身先才能率己,律己方可服人。要明辨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理与利、得与失的界限,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古代官吏对公正之心最朴素 的认知。一个恪尽职守的烟草人,特别是处于领导决策岗位的烟草人,应该把零售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急为客户所急,想为客户所想,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在卷烟货源投放、货源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处天下事,当以天下之心处之。”往小处说,常怀公正之心,才能识大体,顾大局,不至于陷入“私心”的泥潭;往高处看,常怀公正之心,志存高远,对良心、荣誉、幸福就会有更纯正的理解。

失去公正之心,便会为私利所惑,被朋友亲情所缠绕,丧失做事的准则,超越为官的底线,甚至利令智昏、利欲熏心,堕落为贪官污吏。

常怀公正之心,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就不会浑浑噩噩地生活,才能抵挡私欲和私利的诱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社会公正的同时,很多人往往又缺乏公正之心,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公现象,除了体制机制因素外,很多不公现象往往都有人为的因素。如就业不公、司法不公、分配不公等等。可见,社会是人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个人不能置身事外。个人具有公正之心,是实现社会公正相关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如果个人缺乏公正之心,总想在社会分配中多占便宜甚至不劳而获。那么,整个社会的公正,就无从谈起。社会不公正,就会产生不和谐,就会„„。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公正之心,为实现社会公正不懈努力,才能让社会公正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平常心是成就事业的心态

何谓平常心,平常心就是吃亏不计,逆境不烦,为善不执,老死不惧。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平常心是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环境的变化而喜忧。

把名利看淡一些,把职责使命看重一点。在遇到零售客户投诉、发泄怨气时,我们要用一种平常心态去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消除零售客户的怨气。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要以平常心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去看问题,不能不留情地呵斥责骂;我们在受到批评的时候,即使上司批评错了,也要以平常心对待,要冷静,控制情绪,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上司屈服或认错,而是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平常心是处世不惊、泰然自若之心,是不因荣辱升降而妄生喜忧的恒常之心,是恪守信念又踏实劳作的平和之心,是能涵天容地的宽厚大度之心,是处事做事能不勉强不逾矩的自然而然之心,是消除了畏惧的自信之心,是告别了浮躁紧迫的从容之心。

吃亏不计。俗话说:“吃亏能养德”。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你从吃亏中,可以累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可以学会处世的退让。尤其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亏欠。但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能够在吃亏时不计较,这就是平常心。

逆境不烦。所谓:“月无天天圆,人无日日顺。”当我们处于逆境时,要能看清忧虑,放下忧虑,不被烦恼所扰,不为杂念所困,不为顺逆所动,以自然的心态对待,泰然处之。这便是平常心。

5.自信成就成功的名言 篇五

2. 一个成功者所知道的,除了勤奋,便是谦逊。 作者:谚语

3.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作者:(珞巴族)-谚语

4.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 创造力对于创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 ────美国《未来学家》1995年10月号文章 作者:《未来学家》

5. 只要做事正直,莫问成败损益

6. 不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 作者:萧伯纳

7.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作者:卢梭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9.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于得意时

6.有关荣誉成就的名言 篇六

2) 一切名声都享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威信,而不管名声从何而来。——巴尔扎克

3) 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 ——(英)莎士比亚

4) 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珠。 ——莎士比亚

5)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左芬

6) 一个放弃了名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 ——阿雷蒂诺

7) 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亚里士多德

8) 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牛 顿

9) 勇士和荣誉在一起,罪人和法庭在一起。——阿富汗

10) 遇到的困难越多,得到的荣誉也越大。 ——西塞罗

11) 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左拉

12) 宁肯丧失生命,也不失掉名誉。——土耳其

13) 名字本身有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那种花,换个其它名字闻起来也一样芬芳。 ——雨 果

14) 名誉为人的第二生命。——英国

15) 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西班牙

16) 蔑视荣誉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荣誉。 ——李 维

17) 没有名誉,就没有了生命。——英国

18) 烈士的墓是荣誉的最瑰丽的祭坛。 ——何塞·马蒂

19) 还有比生命更重大的,就是荣誉。 ——席 勒

7.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 篇七

一、历史背景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地处正太、同蒲、平汉、平绥四条铁路之间, 该地区内西有恒山、五台山, 北有燕山, 全区由西向东, 河流纵横, 以平汉铁路为界, 将山地和平原分开, 地形险要交错, 形成天然屏障。该区物产丰富, 商业、文化较发达。有利的地形和丰富的物产为创建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1]但另一方面, 根据地的创建又是十分艰难的。抗日战争以前, 晋察冀边区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 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多年来, 国民党军阀内战不断, 封建剥削严重, 生存环境恶略, 经济文化落后, 工业技术匮乏。从农业来说,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但大多数农民不识字, 不知道运用科学方法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食不饱腹, 衣不遮体, 饥寒交迫, 生活困难, 卫生环境极差, 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地虽然创建了, 但教育文化极端落后, 更谈不上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了。这些情况对根据地的巩固, 对发展生产极为不利。

二、党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宣传

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为此晋察冀边区政府在创建伊始就对科技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 决心改变这种现状,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并采取各种措施, 组织干部深入灾区, 向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和科技教育宣传, “于1937年12月11日创办了《抗敌报》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 ”。[2]1《晋察冀日报》是我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创刊并发展壮大起来的, 是我党在边区创刊最早、最重要的党报之一, 曾多次发表有关重视和开展科技工作的社论, 对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1941年1月5日, 《晋察冀日报》发表了有关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社论, 其中在中共北方分局双十纲领第十条中讲到:“发展农业, 积极垦荒, 防止新晃, 扩大耕地面积, 保护并繁殖耕蓄, 改良种子、肥料、农具等农业生产技术, 有计划的凿井, 开渠, 修堤, 改良土壤。发展军事工业及公营矿业、制造业和手工业, 奖励合作社与私人工业, 争取工业品自给自足, 以杜绝日货, 发展林业、畜牧业及家庭副业……”[2]13321941年7月18日, 发表了《继续提高生产技术》的社论, 指出“生产技术之继续提高, 不只是支持敌后抗战所必需, 而且也是更加充实我们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必要”。号召边区同胞“下定决心奋发淬砺, 为边区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加倍努力”。[2]1412同样, 1941年10月, 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也多次发表开展科技工作的社论, 如《论经济与技术工作》《提倡自然科学》等, “提倡自然科学是为改进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技术, 发展与提高物质生产。”“提出自然科学正是发展抗日的经济文化建设, 已达到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这个目的所必须的、所应有的步骤。”[3]38在边区的科技事业发展中, 文化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充分说明党和边区政府对科技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视。

除了利用报纸广泛宣传发展科技的重要性, 在边区文化名人成仿吾的倡议和筹备下, 于1942年6月召开了第一次边区自然科学大会, 并正式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 (简称“边区科协”) , 从而加强了边区科技人员和科技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1]为帮助农民用科学方法从事农业生产, 《晋察冀日报》还创办了指导生产运动的副刊《大生产》, 开辟了《科学知识》专栏, 聘请农业专家撰文, 以此推动农业生产。如1944年9月13日在《通讯往来》中, 编辑部对压绿肥进行了报道。1944年12月到1945年1月召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 总结表彰在战斗和生产中的典型人物。从1945年1月12日起, 该报还开辟了《英雄与模范》专栏, 以大量的篇幅连续发表了他们的事迹。[4]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辟《科学园地》、《卫生》等副刊, 以及《自然界》《农业知识》等专栏。[5]112徐特立在《祝〈科学园地〉的诞生》一文中指出:“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须把握着前进的科学。”李富春也在《科学园地》上发表文章, 提出了边区自然科学的工作方法与发展方向, 他‘希望大家把自然科学运用到边区生产实践中去。”[6]36边区政府还十分重视大众化、通俗化政治普及读物的出版工作。1939—1940大众读物编刊社编辑了《通俗大众自学丛书》共五辑, 其中第一辑包括《战时科学知识》《读报常识》等。还编辑出版了《通俗社会科学丛书》。[4]

三、科技活动

(一) 制定一系列科技方针政策

为繁荣科技事业, 党中央制订了正确的科技工作方针, 并进行了广泛宣传。1941年4月23日, 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指示》, 指出“一个军队没有大量的专门家 (军事家、工程师、技师、医生等等) 参加, 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组织者的”。[7]特别是号召广大党员要重视科技、学习科技, 在1941年5月1日, 党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 要求“向全党解释, 各种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是革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具体的革命工作”“一切在经济和技术部门中服务的党员, 必须向非党的和党的专门家学习”。[7]在1942年1月边委会召开的农林、工矿、贸易三局第一次会议上, 提出了“技术社会化”的口号。[1]

在“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财政问题决议案》和《经济问题决议案》中, 明确了在抗战时期边区财政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1]59边区政府在1943年7月科协首届代表大会上, 明确提出:边区的科学研究“要围绕着生产与战争这两个中心来开展”并指出“不能忘记边区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这一基本事实”。[1]4131938年2月, 边委会颁布了《垦荒单行条例》, [1]247扩大耕地面积, 掀起了垦荒热潮;同年2月, 又发布了《奖励兴办农田水利暂行办法》,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使水利事业取得了大发展, 给大生产运动带来了大丰收;1940年2月, 边区政府重新颁布《减租减息单行条例》, 发出《关于减租减息的意义与执行问题的指示信》, [1]取消苛捐杂税, 实行减租减息, 巩固了农民利益, 减轻了农民负担。

聂荣臻在1942年12月军区扩大卫生干部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边区的科学家“一方面要追求科学, 一方面又不要把科学变成教条。”还特别强调:“边区的科学家要能够在边区现实环境下想出办法来, 一面不否认科学, 一面要使科学运用在具体环境, 这就是我们对科学家的态度, 也就是科学家对科学应有的态度。”[1]党中央和晋察冀边区为适应抗战的需要, 面对当地贫穷落后, 财政经济极为困难的局面, 结合实际,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 倡导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研究, 团结一切科学家及工作者, 共同搞好边区的经济建设, 改善边区人民生活。从而为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二) 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爱护科技人才

我党和边区政府非常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他们尊重知识、注重人才, 依靠技术专家, 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对来边区参加抗战的知识分子, 均给予热烈欢迎, 如对一些有科技知识水平的人员, 提拔他们当干部, 把非党的科学技术专家、文化人、教育家、实业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团结起来, 并根据具体情况, 对学有专长人员, 让他们回到本行, 分别安排不同的工作, 在工作中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对积极要求入党的知识分子, 乐于吸收他们入党, 做到在政治上给予充分信任, 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吸引了许多科技人才到边区工作。1938年春夏间, 大批北平、天津、保定的青年学生和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来到冀中, 给根据地的建设增添了新生力量, 为边区的军工、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8]126资料显示, “1939年上半年, 边区已有约200名初级专门技术人才;1940年, 仅军工生产系统表彰的就有74名工程师和职工。在最困难时期, 军区工业部技术研究室和边区工矿局技术研究室均仍有一大批高、中级技术人才。1943年, 北岳区29个县仍有2399名中小学教师坚守教育岗位”。[1]

(三) 实施科技奖励制度

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发展边区的科技事业和文化事业, 为加强边区的经济建设, 为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以来, 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制定了多种科技奖励政策。如1941年7月7日, 公布了《晋察冀边区奖励生产技术条例》, 规定“生产技术的发明者和改良者、外贸代用品的制造者、矿产的发现者, 给予荣誉奖或100元至1万元奖金。”[1]1942年3月2日, 边区政府公布了《优待生产技术人员暂行办法》, 规定“技术人员按其学历、经历、技术水平, 及对边区经济建设的贡献等条件, 由边委会核定为技正、技士和技佐、技术员之职称;每月零用费分别为30元, 20元至15元, 10元;家境困难或有特殊事故, 得由本人申请, 所在机关审核报告边委会批准, 予以补助, 每年技正300至500元, 技士200至400元, 技佐100至300元, 技术员80至200元”。[1]1946年颁布《晋察冀科学发明条例》、1948年颁布《华北区奖励科学发明及技术改进暂行条例》[9]1381941年10月15日, 公布了《晋冀鲁豫边区奖励生产技术办法》:“对工农业生产工具或方法有所改良与发明者”予以重奖。[10]991941年11月颁布《晋西北奖励生产技术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奖励科学发明暂行条例》[7]及《晋冀鲁豫边区优待专门技术干部办法》等。在这些优待办法中, 均具体规定了优待的对象、优待的等级, 对各行业作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特殊待遇及物质奖励, 使他们在边区的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才干, 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四) 科技成就

在技术理论研究和科普宣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并由边区科协创办了当时很有影响的学术杂志《自然科学界》, 开辟科学园地,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及科普教育活动。中外学者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如《大炭炉化铁》《小鼓风炉冶炼生铁略谈》《煤油的研究》《枣树步曲防治研究》等。外国学者如林迈可的《避音器的制造》、班威廉的《液体氦气的研究》和《超等导电率的理论》等。[1]边区科协还编辑出版了“《蚜虫驱除法》《田间育种法》《美棉栽种飞》家畜疾病治疗法》等科技通俗读物, 举行流动科技展览, 在民校和中小学校讲授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常识等, 推动了边区群众性的学科学活动, 对于提高边区生产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1]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 也取得了众多成果。例如, 在军工技术研究方面, “用边区的原料和自制的土法设备, 自制硫酸、酒精、乙醚、硝化棉以至无烟药, 自制弹头、弹壳, 开辟了一条自力更生地生产‘全自制子弹’的技术道路。”“用猪羊牛骨头、动植物油、石灰、火硝等边区的原料, 自制硝化甘油炸药和硝铵混合炸药, 使边区炸药生产迅猛发展。”“独创出雷银纸雷管, 全面地代替了过去雷汞制造的铜雷管。”[1]在农业方面, 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 协助农民建立了合作社;鼓励粮食和必要的原料生产, 促进农家牧畜副业的发展;技术人员经过科学试验, 用科学方法分别培育出了谷物、玉米和小麦新品种, 使其产量大幅增加。“还完成了甘薯插秧、麦秋春播、温汤浸种、荒山播种育林等项试验。与此同时, 医学会、电学会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在工商业及矿业发展上, 重点发展纺纱织布、农具、造纸及煤炭、食盐等农村手工业及家庭副业。在手工业发达区域, 建立起规模较大的工厂、作坊, 鼓励商人投资经营各种手工业生产;在扩大和发展旧有的制造厂、纸厂、胰厂、纺织厂、矿井等基础上, 还增加了许多新工厂;提出对技术工人给予奖励制度, 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工业方面, “通过科技研究, 晋察冀的工人学会用化学方法, 从植物油中提炼煤油、汽油的代用品;”“林业科学工作者掌握了枣树‘步曲’虫的生活史及预防办法, 对于花椒树上的蚜虫蔓延, 采取了蚜虫防治办法四条。”[7]这些科技成果的发明和应用, 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他们的付出, 对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总之, 在当时边区环境恶略、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 能有这些成绩是难能可贵的。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晋察冀边区的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专家和技术骨干,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对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被封锁和被围困的困境中走出来, 并逐渐发展壮大,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要:自晋察冀边区创建以来, 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非常重视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 开展了各项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抗战,晋察冀边区,科技事业

参考文献

[1]谢忠厚, 肖银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M].河北:改革出版社, 1992.

[2]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晋察冀日报社论选[M].1937-1948.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吴松波.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政策[J].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究) , 2008, (4) .

[4]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晋察冀日报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5]李信.试论抗战时期中共的科技政策及活动[J].探索.2000 (2) .

[6]唐正芒.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和启示[J].云梦学刊, 2004 (9)

[7]侯强.抗日革命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论述[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0) .

[8]吕正操.吕正操回忆录[A].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7.

[9]李雄文, 姚昆仑.新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5) .

8.那些成就名人的小“癖好” 篇八

知名的远见卓识之士都出了名地有些小“怪癖”。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小怪癖只是他们众多日常习惯的一小部分,这些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最具创造性、最多产的人。虽然并非所有的这些秘诀、窍门和习惯都会适合你,但它们却有助于我们明白,一些深受我们喜爱的文化偶像和历史名人为了让自己轻松完成要求严苛的工作量都愿意做些什么。

1.AddictedtoNotecards

VladimirNabokov6)used5-by8-inchindexcardstocomposeandorderthescenesinhisnovels.Thisallowedhimtoexperimentwiththeorderofthechaptersbeforetranscribing7)thefinalmanuscript.

2.SlowandSteady

StephenKing8)hasexplainedthathealwayswrites10pagesaday,everydayoftheyear(evenholidays).Hisslowandsteadyapproachtoprojectmanagementhasensuredthathehasasteadystreamofnewworksenteringthemarketplace,andheisoneofthemostprolificmodernauthorsworkinginAmericatoday.

3.GetupEarly

WriterslikeMaryHigginsClark9)andSylviaPlath10)startedwritingat5amand4ameachday,respectively.Bothwomenhadsmallchildren,andthoseearlymomentsinthedayweretheonlytimetheyhadtopursuetheirwritingcareers.WriterDenisonHatch11)forcedhimselftowritejust500wordsperdaybeforestartinghisdayjob,andultimatelysoldthreenovels.

4.GetCenteredwithaFavoriteBookPassage

Somewritersneedtogothroughtheritualoftouchingbasewith12)afavoriteliterarytotem13).Forexample,SomersetMaugham14)wouldreadVoltaire'sCandidebeforestartingwork,whileWillaCather15)readtheBible.

5.BeImpulsive

Inbusiness,ifyouhaveagoodidea,youneedtomovequicklytokeepaheadofyourcompetition.InthewordsofBillGates,"Whenyoufindagoodidea,actonitrightaway."

6.WorkLongHoursNow,ReaptheBenefitsLater

BenFranklin16)knewthebenefitsofworkinglonghours,aswellasbeingknownamonghispeersasbeingapersonwhoworkedlonghours.Thisworkethicwasessentialforgrowinghisprintingbusiness.Healsohadaroutineofaskinghimselfquestionsduringtheday.BenFranklinaskedhimselfeachmorning,"WhatgoodshallIdotoday?"andeverynightbeforebed,"WhatgoodhaveIdonetoday?"

7.ForceYourselftoStayFocused

GreekoratorDemostheneswouldforcehimselftostayfocusedoncomposinghisorations17)byshavingoffhalfofhishair,makinghimlooksoridiculousthathewouldn'tbetemptedtoprocrastinate18)byleavinghishome.VictorHugowoulddosomethingsimilar,forcinghimselftomeethisdailywritinggoalsbyhavinghisvalet19)hidehisclothes.Yup20),theguywhowroteLesMiserableslikedtoworkinthenude21).

8.NeverTakeYourEyesoffYourCompetition

PlaywrightHenrikIbsenwouldworkatadeskdecoratedwithaportraitofarch-rival22)playwrightAugustStrindberg.Trykeepingapictureofyourcompetitor'sfaceonyourdesktospur23)youtonewheights.

1.卡片控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用5×8英寸大小的索引卡片来整理和组织他小说中的场景。这个习惯使他可以在誊写手稿终稿之前,就能试着编排各章节的顺序。

2.稳扎稳打

斯蒂芬·金曾解释说,他通常一天写十页,天天如此,节假日也不例外。他这种稳扎稳打的写作安排方法保证了他有源源不断的新作流向市场,而他也成了当今美国笔耕不辍的最多产的现代作家之一。

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像玛丽·希金斯·克拉克和西尔维娅·普拉斯这两位作家,她们每天开始写作的时间分别是凌晨五点和凌晨四点。这两位女作家都有年幼的孩子要照顾,因而一天中凌晨的这些时段就成了她们可以用来继续自己写作生涯的唯一时间。作家丹尼森·哈奇督促自己每天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只写500字,到最后出版了三部小说。

4.看最喜爱的书籍段落来集中注意力

有些作家在动笔前必须要先和自己最崇拜的一部文学名著做精神交流。例如,萨默塞特·毛姆在写作前会看伏尔泰的《老实人》,而威拉·卡瑟则会读读《圣经》。

5.冲劲十足

在生意场上,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想法,你需要赶快采取行动以领先于你的竞争对手。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就是:“有了灵感就马上行动。”

6.今日且多干,收获待将来

本·富兰克林知道长时间工作的益处,他的同辈们也都知道他是个把大量时间都用于工作的人。这一工作理念对他的印刷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还养成了“一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本·富兰克林每天早上都会问自己“我今天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每天晚上睡觉前则会问“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7.强迫自己全神贯注

希腊演说家狄摩西尼为了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创作演讲稿,会剃掉自己一半的头发,好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可笑,这样他就不会因为经不住想要出门的诱惑而拖延时间。维克多·雨果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为了强迫自己完成每天的写作计划,他会让贴身男仆把他的衣服藏起来。没错,这个创作出《悲惨世界》的家伙喜欢光着身子写作。

8.时刻紧盯你的竞争对手

剧作家亨里克·易卜生工作用的书桌上摆放着他的劲敌——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画像。你可以试着把你的竞争对手的头像放在你的桌子上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1.visionary[?v???nri]n.有眼力的人;有预见的人

2.eccentricity

[?eksen?tr?s?ti]n.古怪,怪癖

3.ritual[?r?t?u?l]n.习惯

4.prolific[pr??l?f?k]adj.作品(或成果)丰富的

5.shedlighton:阐明;使人了解;使……显得非常清楚

6.VladimirNabokov: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国小说家,著有《洛丽塔》(Lolita)等长篇小说。

7.transcribe[tr?n?skra?b]vt.抄写,誊写

8.StephenKing:斯蒂芬·金(1947~),美国畅销书作家,著有《魔女嘉莉》(Carrie)等多部小说。

9.MaryHigginsClark:玛丽·希金斯·克拉克(1927~),美国著名悬疑小说家,著有《夜半陌生人》(AStrangerIsWatching)等多部畅销作品。

10.SylviaPlath: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美国诗人、小说家,其代表作有《瓶中美人》(TheBellJar)等。

11.DenisonHatch:丹尼森·哈奇(1935?),又名DennyHatch,美国作家,著有《被操控的城市》(TheFingeredCity)等作品。

12.touchbasewith:与……进行沟通联系

13.totem[?t??t?m]n.崇拜物

14.SomersetMaugham: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剧作家、小说家,著有《人性的枷锁》(OfHumanBondage)等多部作品。

15.WillaCather:威拉·卡瑟(1873~1947),美国小说家、诗人,著有《啊,拓荒者!》(OPioneers!)等多部作品。

16.BenFranklin:本·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是美国独立革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独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等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

17.oration[???re??n]n.演说,演讲

18.procrastinate[pr???kr?st?ne?t]vi.拖延,耽搁

19.valet[?v?le?]n.(照料男主人衣食等事务的)贴身男仆

20.yup[j?p]adv.(=yep)<美口>是,是的

21.inthenude:裸体

22.arch-rival:主要对手

9.励志故事:成就事业的秘诀是专注 篇九

文/陈润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说:“如果你按照巨头的游戏规则‘玩,你就永无出头之日。商业的规则都是用来被打破的。”底,周鸿祎做出了第一个决定:360要推出负费杀毒。

一开始,周鸿祎向董事会提出这个决定时,会场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周鸿祎傻了吗?

杀毒软件跟其他的软件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杀毒软件需要不断地去更新,需要后期服务的支撑,杀毒软件厂商对此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因此,业界已经达成约定俗成的共识:个人杀毒软件的商业模式就是应该向用户收费。免费的杀毒软件靠什么来维持?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另外,当时奇虎360的核心收入来源恰恰是第三方杀毒软件的销售分成,它通过“360安全卫士”平台,向用户提供免费的能查杀各式弹窗和流氓软件的安全辅助软件,借此积累人气,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向用户推荐杀毒软件,并以此分成来获得收入。杀毒软件免费了,奇虎360靠什么来生存呢?这又是一个死胡同。

周鸿祎说:“别人老觉得我有点二。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从众,如果小众了,别人就会觉得你很二。可一件事情,已十拿九稳、一味模仿,还有什么趣味?我玩的就是心跳。”他这样评论当时自己的决定,这种免费的做法独特而充满未知的风险,周鸿祎个人喜欢“心跳”的感觉,奇虎360的投资者却不愿跟着他一起“心跳”,他该如何说服董事会呢?

他首先强调了奇虎360形势的紧迫性:“奇虎360现在完全靠360安全卫士装机量的不断提高来存活,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他人通过免费的杀毒软件来切入这个市场,奇虎360现有1亿多用户的市场即将不保,奇虎会立刻分崩离析。”接下来是对行业趋势及公司未来的简短分析:“免费杀毒是行业发展的趋势,360不做别人也会做,比如“微软”或“谷歌”。

等到他们先做了,那就没奇虎360的立足之地,而自己抢先做了,率先在用户心中形成“360”的品牌,以后免费杀毒可以等同于“360”,“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未来肯定不差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董事会动摇了。

要知道,在360安全卫士刚推出之际,瑞星等公司也推出了安全产品,他们的安全产品大都是先免费试用3——6个月,使用期限到了便会提示付费或者病毒库无法更新,与之对应的是,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并且保持着时时更新的策略赢得了更多的用户。用户数量的激增使得360的平台建立了起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奇虎360曾经尝过免费的甜头,但免费杀毒真的可行吗?

“想要赚大钱就要颠覆已有规则”,周鸿祎强调,“不一定说创新就要成立研究院,雇很多科学家,申请无数专利。我认为改变一个游戏规则也是创新,我们让杀毒软件从收费到免费,跟技术没多大关系,但它就是创新。只要这种创新是受用户欢迎的,那就一定有它的价值。”现在的周鸿祎对奇虎360未来的盈利模式,仍旧没有“明确的想法”。但他坚持认为,获得用户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有用户就不愁没有钱赚。

在周鸿祎的强力推动下,奇虎360上下最终接受了他的决定。

10.逆境成就人才的励志名言 篇十

2、懦夫把困难当成沉重的包袱,勇士。

3、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4、痛苦是人类伟大的教师。灵魂在痛苦的气息下日益茁壮。

5、并不是每一种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

6、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9、困难越大,荣耀也越大。

10、逆境常常使人难堪;然而即使在人群中找出一百个能忍受逆境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一个能正确对待顺境的人。

11、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1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13、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14、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15、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16、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

17、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延续下去。而所谓信心,就是希望。

18、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19、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

20、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1、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22、大祸过后,必有大福。

2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2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5、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26、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者,再接再励。

27、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28、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29、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30、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1、平静的湖面早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32、通过苦难而变得明智并非坏事。

33、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34、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35、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36、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11.回乡养猪成就事业 篇十一

他富而思源,富裕后不忘乡亲,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养殖规模、打响了品牌,带领乡亲通过养猪脱贫致富。他就是邱晓生。

今年35岁的邱晓生,是兴国县江背镇的农民,也是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回乡创业科学养猪先富

日前,笔者驱车前往兴国县江背镇。车到江背镇,一拐弯,是一条平整的农村水泥公路,直通到华坪村麻坑组,邱晓生的养猪场就在里面。

走进养猪场,笔者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精气神十足的纯朴农家汉子在清洗猪舍。

这位汉子正是华坪村养猪专业户邱晓生。在听笔者说明采访来意后,邱晓生高兴地带领笔者参观了他的养猪场。

干净卫生的猪舍里,猪们吃得正欢。“我的猪舍会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邱晓生说。

邱晓生1998年从兴国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畜禽养殖行业,并到乡镇兽医站服务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来,又在广东某大型猪场工作了10余年,担任技术场长,有着丰厚的薪水。

“在外给人打工,不如在家创业,回乡的创业生活更精彩。”邱晓生自信地说,“我刚好是学畜牧专业的,我相信,用我的专业知识一定能把猪场办得红红火火。”

说干就干。2011年2月,邱晓生东拼西凑向亲朋好友借了钱,在江背镇华坪村麻坑组一处三面环山,既远离人员聚集区,交通又比较便捷的地方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饲养了300多头猪,成了华坪村早期的养猪大户。

一年下来,邱晓生靠卖猪,纯收入就达到18万元,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和大多数开始创业的人一样,邱晓生在养猪过程中也遭受过打击。

2013年,邱晓生的养猪事业刚有起色,可突如其来的猪肉价格下降给了他当头一棒,每出售一头猪甚至要赔200元。这段时间,邱晓生一方面采取延缓肉猪上市期的方法,等待市场回暖,另一方面四处奔走跑销路,寻找更大的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他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并及时调整了养殖结构,渡过难关。

为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传播,做好预防和免疫接种,邱晓生还经常联系兴国县畜牧局,向县里的畜牧养殖专家请教,做好防疫工作。同时,邱晓生订阅了《科学养猪指南》《猪病防治手册》等书籍,边养边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养猪水平。每逢有技术员来到江背镇传授养殖技术,他都赶去听讲。每到空闲时,他便跟同行交流经验。

通过学习、请教和在实践中的摸索,邱晓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对不同生长期生猪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看到邱晓生通过养猪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江背镇周边的村民对养猪产业动了心,纷纷来到他家请教养猪技术。

邱晓生想,自己富了,不能忘了乡亲,要带动村民一起养猪脱贫致富。

“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就必须要成立合作社,把规模搞大、品牌打响,村民养猪才有钱赚。”邱晓生说。

2012年2月,邱晓生成立了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自己当理事长。由于缺乏科学养猪的技术,村民们就以出资入股的形式参股合作社,日常事务由邱晓生负责管理,并接受村民的共同监督,合作社的红利年底再进行分配。

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106户村民参股,养殖规模有1.5万平方米,有100多个猪舍、400多头能繁母猪。

随着养猪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社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致富。为了帮助村民早日走上科学养猪脱贫致富的路子,邱晓生对有养猪意向的村民进行了“手把手”地帮助,定期到村民家进行巡回技术指导,设立了24小时服务电话,从饲养技术到疾病防控及生猪销售,都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无偿服务。

江背镇生猪养殖户李年胜自从加入万兴养殖合作社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原先他的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差,饲养科学性不高,邱晓生便将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但在此期间李年胜亏损基本为零,原因是他采用了“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经济效益。今年生猪价格高涨,李年胜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加200元的利润。2013年,他的养猪场出栏生猪210头。2014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又通过银行小额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出栏生猪680头,年收入增加了六七万元,并按揭买上了小汽车。

“饲养的猪仔是由合作社提供,饲料是合作社按照出厂价卖给我们的,邱理事长还给我们提供无偿的养猪技术指导,有他做‘领头羊,我们的养猪信心也更足了。”李年胜说。

12.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 篇十二

李炳章高级工程师, 20世纪70年代知其名, 80年代晤其人, 此后多次过往, 遂相识、相交、相知。可以这么说:改变他人生的是皮革事业心, 成就他事业的是徐州皮革业。他, 皮革专业科班出身, 勤奋好学, 学以致用, 在皮革企业技术一线和管理实践中成长, 凡40年, 从技术员拾级晋升到高级工程师。为人正直, 谦恭待人, 治业严谨, 才思敏捷。如今, 已近古稀之年, 退而不休, 他对皮革事业的执着由此可见一斑。论制革生产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 虽不便说他满腹经纶, 却不妨说他炉火纯青。一别经年, 牵念良深, 几经联络终于在电话里听到他那熟悉的、依然带有几分书生气息的声音, 平和而显深邃, 从容略带矜持, 倒是他的夫人马工无愧为贤内助, 从“画外音”闪电般地切入, 一下子把老朋友阔别重逢的气氛迅速升温并推向沸点。自然, 专访邀请也就成了这次异地对话的核心, 他在谦虚一番过后, 就再也别无选择了。

皮革资源人类永恒传道授业责任所系

温祖谋 (以下简称:温) :您是中国皮革实业界、科技界的资深专家之一, 几十年来, 勤奋敬业, 伉俪比翼, 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我国皮革事业。对此您有何感想?

李炳章 (以下简称:李) :谢谢您的溢美之词。我从步入皮革这行以后, 逐步感觉到皮革虽然不是高精尖行业, 也不是人们向往和敬重的专业, 但它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层的人们都需要、甚至离不开的行业。世界上的皮革资源对于人类是永恒的, 行业也应该是一个永不衰落、永不消失的行业。目前, 皮革行业也还没有完全摆脱脏、臭、累, 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对环境的污染, 但几十年的从业使我看到了我国皮革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这一代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但我更希望我们的同仁, 特别是目前战斗在一线的皮革工作者继续奋斗, 把我国的皮革行业推向新水平!

温:回首往事, 能否请您简单谈谈您的职业生涯中的闪光亮点?您觉得最能代表您的事业成就的标志性事件 (或项目) 是什么?请您举例谈谈。

李:笃信事在人为, 整个职业生涯并不平坦, 不可能时时风调雨顺, 却也总算波澜不惊。谈不上什么闪光点, 我只是觉得技术干部一样可以管理好一个生产企业。1992年我们集团公司前两年连续亏损累计高达1 540万元, 为了扭转亏损, 党委决定让我总工兼任常务副厂长主持工作。面对连续两年的大额亏损和承接的轻工部下达的年产20万张黄牛家俱革技术改造项目, 我欣然接受了。我坚信团结全体党政干部、科技人员、依靠广大职工、精心策划、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挖掘企业潜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展增收节支、利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牲, 当年扭转了亏损局面, 超额完成了徐卅市下达的利税280万元的指标, 产值比上年增长32.3%, 销售额完成6 203万元, 比上年增长39.2%, 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受到轻工业部、江苏省和徐卅市的表杨。

温:好呀, 懂技术, 善管理, 能文能武, 知行合一, 果然扭亏转盈, 实践了您“笃信事在人为”的信念。换个话题, 就您公开发表的皮革方面的论文和著 (译) 作, 请问哪一篇 (本) 是您的代表作或者说您最喜爱?为什么?

李:我公开发表的论文不算太多, 谈不上最喜欢哪一篇。不过, 我主张自己的论文应该是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的总结, 我觉得我们这些从事制革实践的人, 自己写的东西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要对别人有参考性和启发性。当然, 这些东西也会随时代的进步而老化。20个世纪70、80年代也翻译过一些国外文献, 我侧重于国内没有的, 我希望能对国内同行有所借鉴和启发。

温:长期在企业工作的人, 更多地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当然也包括工艺技术管理, 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体会或者想法?

李:我在企业工作几十年, 一直从事实用技术和企业管理工作, 在工艺技术上, 我研究过展开皮纹的鞣制和复鞣方法、铬鞣革快速鞣制方法、轻革染色技术, 对一种蓝革通过不同的复鞣加脂获得不同性能的皮革, 还有不同风格革的整饰方法, 等等。日积月累, 总有一些深层次的心得, 我曾经想整理成书, 由于忙, 未能完成。我的一些收获和经验最终在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皮革加工工》时曾灌入了一部分, 也许这些经验和体会能传授给年轻人, 这也是我们老一代的责任, 或许对行业界有所帮。

温:想当年, 在您年富力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 您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李:我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 总是希望我们的产品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经过我们辛勤努力, 我们的愿望基本实现了, 在过去的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 我们的主要品种取得过第1名、第3名、笫5名的好成绩, 主要品种获得了江苏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我经常想我们的行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从企业角度, 也要这样去做, 于是我们采取了“走出去, 请进来”。所以, 我们一方面较早的引进了国外专家来厂交流, 另一方面选派技术人员赴国外进修, 还有通过合资办厂学习国外管理经验, 以此来拉近了与国外的差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涉足毛皮并非偶然

温:就您出访国外或接触国外科技团体或参与技术交流的经历, 能否谈谈您的所见所闻, 或者收获感想, 请问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李:1996年我到日本参加亚洲皮革会议, 看到从大阪到姬路的高速公路沿海边而建, 且大部分都架设在大海之上, 在从大阪到东京的新干线上看到沿途都是山地和丘陵, 我想到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 按常理它应该是一个贫穷的国家, 然而,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 成了世界经济强国。之所以如此, 使我想起了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一本书《日本列岛改造论》, 他提出了将日本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方法。例如, 日本缺少铁矿石, 他把炼钢炉的容量增大以降低煤、电的单耗、降低成本;国内缺少煤炭和石油, 他制造超大吨位的船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晚, 他们在引进欧、美先进技术的同时, 瞄准了未来能源短缺的趋势, 大力研究轻型汽车和省油发动机, 他们的汽车很快占领了世界市场;日本可耕作的土地有限, 他们重视科研, 着重品种改良、发展高效农业等等。日本快速发展经济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行业或是一个企业都应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方向, 找出自己的优势, 针对自己的劣势, 研究解决的策略, 扬长避短, 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温:您当年曾参加轻工部毛皮研究小组从事毛皮研究, 这与您后来精通裘皮鞣制技术, 有没有必然联系?

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我国的毛皮鞣制技术非常落后, 产品达不到出口要求, 轻工、外贸、商业三部成立了毛皮研究小组, 我有幸参加了小组的工作, 因而我有了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之后, 我又从事了几年毛皮鞣制和裁制工作, 总之, 我涉足过毛皮这一行, 我对毛皮也只能算了解, 谈不上精通。

温:我知道, 您当年曾在徐州毛皮厂当过厂长, 据说, 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可否谈谈您当时所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化解克服的?

李:1983年, 市公司决定把我调到徐卅皮毛厂当厂长, 我服从了决定。进厂后一看, 简直是一片无从下手的烂摊子, 鞣制车间己停产4个多月, 全厂460名职工发不出工资, 人心慌慌。经查看仓库虽然积压产成品20多万元, 但大都是过季的滞销产品或次品, 无法换钱, 账面仅有现金130元。怎么办?针对企业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我作了深入地调查, 并得出结论。之后, 我坦诚地告诉全体职工:再好的行情、再好的市物, 也有垮掉的企业;再差的行情、再疲软的市场也有蒸蒸日上的企业, 一个企业要走自己的路, 人云亦云, 跟着别人走永远是“土老赶”, 永远被动。在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决策企业必须走所谓“借鸡下蛋”的方法, 以来料加工为主的道路。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 狠抓了产品质量, 经过努力在当年的全国细杂皮产品评比中, 我厂的狗皮、兔皮、猫皮、羊皮有6个产品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受到了同行的赞誉。企业有了知名度以后, 很快就承接了云南省、上海市、江苏省畜产公司、3516工厂和德国亨格尔公司的来料加工, 在资金有了一定积累后又扩大了自营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奋斗, 企业扭亏为盈, 步入正常运行轨道。

温:据我所知, 您曾对袋鼠皮组织结构与制革加工技术有所研究, 能否披露在这方面的研究心得?

李:1992年天津市畜产公司的同志找到我, 说他进口了一批澳大利亚浸酸袋鼠皮, 找不到技术人员帮他们指导加工, 希望我能帮忙, 我答应了他的请求。我在研制袋鼠皮加工票夹革、鞋面革的过程中, 发现了袋鼠皮的强度特别的高, 於是, 我对成品革进行了理化检测, 抗张强度比黄牛皮高出一倍多, 耐撕裂强度、崩裂力、崩裂高度都很好, 这些指标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我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原料皮的组织构造特征, 随后, 我和澳方联系, 他们寄来了盐鲜袋鼠皮。我对毛被做了实测、对表皮层、真皮层做了显微切片和照像, 而后对各部位汗腺、脂腺、毛的分布、各种纤维的编织和构成作了比较和分析, 我总结出它是一种高强度、优质原料皮的根本原因。我觉得这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对国外同行也是一种参考。袋鼠在澳大利亚是限猎的动物, 原料皮可以自由买卖, 袋鼠皮是一种高档的制革原料, 广泛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运动用鞋、舞蹈鞋、高尔夫运动手套等。我指导加工的产品批量生产后畅销日本。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以人为本事在人为

温: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您觉得在皮革科技领域如何营造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李:我在长期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得出的结论是: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大家知道, 在生产企业里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决定产品命运的根本, 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绝对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来。然而, 在技术和工艺确定之后, 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管理的核心是人, 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是人, 也就是说, 再好的技术, 再好的管理, 是要靠有技能和有责任心的人去实施的, 人员的素质高、责任心强, 就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来。如此看来,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企业就像一个家庭, 要和睦相处, 人和万事兴。企业要创立自己的文化, 企业要有目标、要上下和谐, 企业要有凝聚力、向心力, 企业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这样的企业才能有活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温:时过境迁, 据说退休后您曾走游南方诸地, 寻找更加有利于发展自身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有何感触, 愿闻其详?

李:说实话, 企业人员退休后微薄的待遇加速了我激流勇退的思绪, 1998年批准退居二线后, 我曾应聘先后到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制革企业工作。我看到了东南沿海皮革工业发展很快, 浙江、福建、广东出现了很多大厂, 他们规模较大、产销两旺。但是, 很多的中小企业却步履维艰, 原因不外乎:投入很多, 却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 产品质量不高、应变能力较差、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销路不畅;次原料皮和成品大量积压, 化工原料大量库存而占用大量资金;招聘的技术人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 工人队伍不稳定、操作工不熟炼;作坊式管理, 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等等。其结果, 使产品质量难以提升到较好、较高水平。

几年来沿海走了一圈, 利人、利己、利行业, 何乐不为, 既为某些企业雪中送了炭, 也算是为行业释放了一点点余热吧!

温:您在皮革界最难忘、最默契的合作者是何人?何以见得?顺便提及您的夫人马工, 你们比翼齐飞几十年, 相濡以沫结同心, 您难道不想说几句?

李:自从踏入皮革行业大门,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 我所遇到的前辈、老师、同学、朋友很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当然也包括您温工在内, 相交相知, 情深谊重, 恕我难以在此一一细表。他们中的很多人无论在学识、才华、人品都给了我以帮助和启迪, 我珍惜这些友谊, 我也+分尊重他们!要说工作和生活上配合最默契的人, 老实讲还算是我的夫人马佩娣同志, 我们共同生活40年了, 从实践研究到新品开发、从工作到生活、朝夕相处, 甘苦与共, 无论身处逆境或是分享成功, 她都始终不渝地做我的有力支撑, 在我的成就中渗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

温:您平生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 您所执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如不介意, 可否知道您的人生格言或者是座右铭?

李:我觉得人的一生是短暂的, 但人所创造的事业和所取得的进步是永恒的。平淡或者闪光, 不必苛求。淡泊并非平庸, 平凡不是无知, 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有新追求。不满足现状是生活的动力, 有了动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进步。只要勤奋、努力, 总会成功。我始终认为:市场再好, 总会有破产的企业;市场再差, 总有蓬勃兴盛的企业。一句话:事在人为。

清洁生产势在必行寄望皮革与日俱兴

温:制革加工过程正从传统方式逐步走向清洁化, 作为制革工作者, 您认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清洁化生产, 将面临哪些重要课题?

李:制革清洁工艺是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 也是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 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制革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制革加工从传统方式逐步走向清洁化是势所必然, 我认为目前的清洁工艺大多侧重于传统工艺上的修改和完善。不管制革工艺技术怎么改变, 要想真正意义上达到无毒、无公害生产, 尚需针对加工中使用的有害化学药品进行研究和替代, 加工中使用化学药品的最小剂量化工艺, 制革企业的一定规模和相对集中, 以及有害物的统一有效处理等等, 都是业界人士和制革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十分必要的课题。

温:制革业是污染相对严重的行业, 我国“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已出台, 业内人士见仁见智, 在此能否听听您的理性思考?

李:制革是相对污染严重的行业, 要推行清洁工艺、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治理是一项很艰巨的系统工程。“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的出台, 虽然有助于对企业清洁生产的量化评价, 但毕竟还不是强制性措施。所以, 行业要规划、工艺要研究、行政要指导和干预、各级环境部门要督促、指导和检查, 对从事制革企业的负责人要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法教育。各地要对制革生产企业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对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开展综合利用。目前, 各地区的专业公司己不存在, 地方行业协会也不够健全, 协调管理乏力, 单靠中国皮革协会的规划和指导是很难实施的。

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体现其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请问您认为怎样才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李:据我观察, 近年来皮革科研更侧重于化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这对弥补国产化工材料的不足收效显著, 也对提高皮革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 制革污水治理的研究对减少污水的排放、改善环境也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今后, 研究制革用清洁材料、推行制革清洁工艺、开发制革废弃物的再利用等方面要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将皮革的全面科技成果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创造更多财富, 使皮革造福人类,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至于谈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 所涉及的因素很多, 可采取的举措也很多, 我认为产学研的成功结合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路径。当然, 在产学研三方关系中, 高校、科研机构更在意研究成果的水平, 不太在意研究成果的成本和市场前景, 而企业则过分注重短期盈利水平和市场风险。所以, 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 三方同舟共济, 发挥各自优势, 扬长避短, 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合力优势, 加速成果转化, 以取得更大成功。

温:有关制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很多, 但转化为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时却遇到“瓶颈”, 您认为真实的原因何在?

李:制革生产过程所排出的废弃物从前到后有几十种, 有原料皮、半成品、成品各阶段的边角下料, 有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物、废水和废化工残余物。世界各国在这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成果很多。有许多得到了生产和利用, 例如:用生皮和碱皮下脚生产皮胶和明胶;用皮革半成品和成品的碎料生产再生革;铬鞣液回收循环使用;硫化钠、硫氢化钠脱毛液循环使用等在一些地方有所采用。但是, 就我国当前状况来说, 多数的制革企业对制革废弃物还没有很好的利用, 至少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可利用的潜力还很大。究其原因, 我想大体如下:1) 、各地的制革企业分散, 产生的废弃物少, 形不成生产能力, 更无人投资利用。2) 、废弃物生产出来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不高、而成本却不低, 因而产品不畅销、企业一筹莫展。3) 、有些废弃物再利用投资大、工艺控制麻烦、技术人员不愿采用, 如铬回收循环使用等。4) 、国家没有鼓励性政策, 企业缺乏积极性。

温:您虽已步入晚年, 但仍心系皮革, 继续发挥余热。我和《中国皮革》编辑部同仁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事事如意。最后请问, 您对我国乃至于世界皮革事业的未来有何嘱托?有何期望?

李:谢谢您们的祝愿, 我也由衷祝愿《中国皮革》杂志越办越好, 能成为我国皮革界乃至于国际皮革界权威性、受欢迎的媒体。我虽然年龄大了, 不直接从事皮革实业啦, 但我始终关心着皮革行业, 希望我国皮革行业的兴旺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更希望我们的行业早日成为绿色行业, 也希望我们的行业能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好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关链接

代表著作

*制革工业译文选.李炳章, 朱鸿年, 金宗党, 等, 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1

*毛皮鞣新工艺汇编.参编者.轻工、外贸、商业三部毛皮研究组.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74

*毛皮鞣分析检验.参编者.轻工、外贸、商业三部毛皮研究组.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74

*国家职业资格培教材.皮革加工工 (含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代表论文

*李炳章.铁离在植物鞣中的络合与掩蔽.中国皮革, 1983, 13 (1)

*李炳章.进口黄牛皮加工中松面问题探讨.江苏皮革

*李炳章.黄牛软面革生产技术.江苏皮革

*李炳章.沙发革生产技术.中国皮革, 2005, 34 (13、21) , 2006, 35 (1)

*李炳章.袋鼠皮原料及制革技术.第3届亚洲国际皮革会议论文集.美国化学家杂志摘录, 1996

联系咨询

*手机:13033542831

上一篇:迟到350字作文下一篇:嘉兴气象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