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2024-12-29

议论文语言学生版(15篇)

1.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一

浅议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表达

语言应准确练达,具有科学性

信息技术课上“通俗”语言绝非不能用,而是要选在恰当的时机,用得好则可以事半功倍。在学生刚开始接触一个新专业术语时,适当运用该术语的日常生活词汇、俗称来描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新术语。例如,学生第一次认识“任务栏”时,不知道它叫啥名字,教师可以介绍说“桌面最下方的蓝色长条”。但是,老师在学生理应掌握新术语,并能够运用专业术语解释新现象、学习新知识时,仍使用非专业术语,则会失去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错误理解。

语言应简洁明了,具有凝练性

教师语言一定要避免随意性。学生练习操作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于是随口就提醒全体学生,或打断全体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解,等会儿又发现什么问题再次重复讲解,教师这样漫无边际进行讲解,即使讲解再精彩,学生根本不会听教师在讲什么,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探索中。学生很不愿意教师随心所欲地打断他们的操作,因此很难被教师随意的讲解吸引。教师在课堂上的信口开河,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点评应巧妙,具有激励性

学生示范操作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如“操作非常熟练,如果讲解时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这不仅对被点评的学生也对全班学生起到激励、点拨的作用。信息技术课最需作评价的就是作品展示时。作品展示不仅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优缺点所在,而绝非盲目地进行视觉刺激。面对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教师更不能一味地迎合。“恰当地运用字处理软件的艺术字功能,不仅能增强版面的活跃性,还可以突出编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及整张小报的重点。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位同学刚才的建议你接受吗?”巧妙的点评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一字一句都将拨动学生的心弦。信息技术课操作性较强,教师在讲解操作过程与方法时也都应当注重逻辑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盯着屏幕,哪怕教师讲解时学生的眼睛仍离不开屏幕,人机的交流充沛,人际的沟通较少;眼神的交流贫乏,心灵的触碰震撼更是难以寻踪。这其中当然有学科的原因,例如形象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在信息技术课上能运用的地方较少;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2.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二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不仅可以养成体验生活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而且可以开发思维,锻炼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头脑,并促进思维的发展。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细心地观察,体会人们生产、劳动的情景,向生活学习语言,能较好地做到以“看”促讲,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孩子们认真地观察自然,细心地体会生活,可以使他们的头脑丰富,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语言词汇的天空里自由飞翔,说话更生动,思维更活跃。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贴近生活,深入自然。有所见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言,这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极有好处。春天到来时,我们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去感受春天的美妙。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色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并且要求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把描写春天的成语连贯起来。通过这种活动,学生感受到了春天,增强了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学会了课文的表达方式。

二、利用课堂精美语段,练习表情达意

利用课堂精美语段,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内蕴,体会文章精妙,又能让学生参与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这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想象的能力。训练当中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扩大训练面,活动如果有趣学生自然能乐于参与。训练材料以课文作为语言表达的范本,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进行时要把握教材特色,随文练习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选择恰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从用词、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通过局部仿说、仿写练习,使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其语言表达水平得到强化。挖掘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进行说话训练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学会描述,巧妙回答,朗诵、背诵、讲故事,拓展课文,拓宽说话语言环境。这种在实践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孩子们感兴趣,他们争相说着自己眼中的发现,不知不觉地用上了文中的语言,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低年级课本形象生动,图文并茂,也是非常好的说话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讲说训练。因为有图可依,有话可说,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总之,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运用得好,学生就可发挥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说得有声有色,在模仿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景,实践中学用语言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篇美文。教师要尽量让孩子把每一篇课文都熟读成诵。农村孩子课外积累少,他们又没有太多的课外书,没有材料供他们阅读摘抄。这就需要他们对课文中的句子有更深的感悟,在做完摘抄以后能把文本中的一些句子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教师也要注意利用情景教学,使学生有实践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听故事、讲故事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并运用到说话中,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逐步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有步骤地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表达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这有赖于加强阅读和说、写练习。教师应经常用成语扩展成句子或一段话来加强学生说的能力,把知道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用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语句讲出来,写出来,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限制,从而达到语言能力的提高目的。

四、运用多种途径,训练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每日背一首古诗,每日看一则新闻,每天一篇欣赏美文,每日一首歌曲,浅显易懂,养成学生爱说、爱写的习惯,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文字语言内蕴感悟,体会文章遣词造句,又能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增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多途径的语言训练,也要注意分层次,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充分地练习,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其他场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获得各种语言性息,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从课内到课外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有效促近了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有赖于多方面的培养。细心的观察, 丰富的联想, 校园外的发现, 课堂上训练, 都是学好语文, 练好语言表达的途径。

3.浅议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三

一、备课时要注重备数学语言。

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该教学内容蕴含着的正确的数学语言,考虑到学生将会出现何种理解,教师课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必须加以重视提醒学生容易表达错误的地方。一要讲清;二要设问要得当;三要正反比较,让学生懂得数学语言的严紧性。如:在教学四则运算(56-14)÷14+28时,学生读题往往读作:56减14括号除14加18,结果是多少?学生这样的错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二、课堂上要重视引导学生理清数学语言。

正确的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之一,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师会有只求教的量,而忽视了学的质,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时的错误,而造成学生的教学语言能力弱,导致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时,教师要注意商不变规律中的“同时”、“相同”和“0除外”的分析,使学生能清楚理解商不变规律的含义,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

三、教师要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教师在教学时要对题的原意有深刻了解,切忌时而说得正确,时而表达有误,使人摸不着头脑。准确的数学语言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认为数学就是学计算,懂得计算就大功告成。于是在数学课上忽视数学语言方面的引导或只是草率行事,一略而过,而没有正面引导。如:在教学36+8×4=?时,说成“36加8乘4,结果是多少?”这使学生会含糊不清,造成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差。

四、数学语言的使用要坚持长期性。

在教学时,师生之间要坚持长期性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有的教师在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方面抓一时,放一时,这样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难以提高的。教师应该长期性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并及时进行引导纠正,使之能正确表达。

五、数学语言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

先入为主,是儿童认知规律的特点之一。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以至运用都正确无误,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数学语言更显得贫乏,他们的数学语言大多数学都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所以数学的语言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使学生形成一种数学语言的习惯。

正确的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學时应该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语言提供条件,让学生有多讲、多练、多交流的机会。

4.浅议如何提高接处警中语言技巧 篇四

作为一名派出所民警,除要具备灵活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在派出所的工作实践,浅谈派出所民警在接处警中如何提高语言技巧。

一、接处警中常出现的因语言失误产生的问题

1、调查询问不到位。接处警中,询问抓不住要点,询问内容较为简单粗糙,或询问对象不清,对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点或重大安全隐患等没能及时问出,导致贻误战机,给下面的调查处理带来了不良后果。

2、询问口气不当。有些接处警民警工作时不注意调节好心理,容易把厌烦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说话时不注意语言的口气或带着腔调说话,容易让群众感觉处警民警态度生硬,没有人情味,造成群众不满。

3、语言内容不当。处置各类警情,应注意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更不可随便开一些不合场合的玩笑。否则的话容易造成工作被动甚至被投诉。

4、语言表态不适时。对当场发生的纠纷,不听陈述,随意表态,就有可能造成当事一方或双方不满,扩大事态,甚至横加指责,与民警产生对立情绪,导致处置陷入僵局。

二、接处警中产生失误的原因

1、经验不足、出警时间仓促等原因造成的。一些民警尤其是新民警平时缺少锻炼,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接到指令后仓促出警,往往会出现束手无策、言不达意甚至一言不发的现象。

2、由于接处警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个别民警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不同性质的警情交替处置时,民警心理状态一时难以转变,有可能带“气”出警,误伤群众感情。比如刚处理完一起“不讲理”的纠纷,接着再去处置群众求助,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

3、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有的民警对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透,遇到情况时便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能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说话信口开河,这样会造成当事人的不服,有的甚至不愿让民警处理。

三、如何提高接处警现场说话质量

1、注意方式、讲究技巧。一是要避免现场无语言。对当场发生的违法行为,处置民警应尽可能地予以阻止,现场民警应在言语、气势等方面控制住现场、稳定现场局面。民警在现场处置过程中要反应机敏,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言语要做到有力、有理、有说服力。二是现场询问要到位。现场询问要抓住矛盾的焦点,以免产生偏差误导。在询问时要冷静分析、切中要害,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反应真实情况,才能理清矛盾的头绪,为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正确的理性认识,才不会产生或左或右的思想误导。三是语言表达要适时。语言内容要得当、得体,做到不激化、不定论、先钝化、后处理。先期处置时耐心听取陈述是首要的,听完陈述一般也不要随便表态。

2、摆正心态、耐心细致。接处警民警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说话时语言口气要适当,克服主观不良情绪,以免造成群众激动不满。民警如果带着情绪,不注意使用语言的口气,极有可能在现场将矛盾转移到民警身上,容易使现场情况复杂化,带来费力不讨好的后果。所以民警在现场要克制情绪,摆正心态,有时要做耐心的听众,有时要做游说的说客,千万不要将矛盾纠纷引向自身。

3、加强学习、加强锻炼。首先民警平时要有意识地培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好警民恳谈、社区走访等的机会,主动与群众打交道;其次是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在说话时才能切中要害、显示专业性;最后是加强对现场处置规范的的学习,懂得现场得置的规范流程,严格按流程操作。

作者:广兴洲派出所教导员

5.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五

浅议英语教学中英汉交际文化中存在的语言差异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作 者:王国凤 WANG Guo-feng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刊 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5(10) 分类号:G04 H0-05 关键词:英汉语言   社会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6.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六

(一)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B.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C.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D.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在是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C.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D.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走!”

3.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承蒙奉书并赐佳作,拜读之时,获益匪浅。因琐务未及回复,深以为歉。B、若有言语失当,务请阁下随时指摘,君之厚爱,铭感不已!C.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D.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C.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D.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请您放心,我一定尽快玉成此事,确保贵校的教工食堂能够顺利开张。B.余自河东负箧而来,蒙恩师不弃,忝列门下,亲聆教诲,倏忽二十载矣!

C.衷心祝愿你们夫妻二人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永结秦晋之好。D.家君七十寿辰恰逢重阳佳节,贤弟于菜根香酒店略备薄酒,恭请兄长驾临。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秦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已写好放您桌面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B.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在这次助学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为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捐助了三百元。C.虽然这次考差了,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迎头赶上来,如果你有需要,作为你的同桌,我一定不吝赐教。D.各位尊敬的家长,衷心希望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此次家长会,我们班全体师生期待你们的惠临。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明日搬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B.兹介绍我校甄鸿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学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要善良诚信,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地做人。B.小明在《失物启事》中写道:“今天我在食堂丢失了宿舍钥匙,拾到的请从速交还。” C.学生会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改进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领导尽快落实。D.九寨沟地震以后,班级团委倡议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尽管是绵薄之力,但我知道您并不富裕,这些钱已经是您的全部积蓄,我必须向您表达我的深深谢意。B.昨日我曾到府上拜访,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谈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C.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D.在母校建校100周年的庆祝大会现场,我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心中莫名地感动,仿佛又重回校园时光。

1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B.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12.下列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云南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李凖、老诗人李瑛等一批著名作家访问昭通,我也忝列其中。B.他说:“当我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赏光接受了球队的邀请”

C.为回馈新老客户,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本专营店开展上门惠顾活动,服务到家。D.修改是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斧正。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李对儿子的书法老师说:令郎能在这次书法大赛上获奖,全仗您教导有方,我们全家感激不尽。B.老李对老王说:这次护照办得如此顺畅,多亏你帮忙。今晚我打算登门致谢,请你务必在家恭候!C.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D.小红在给编辑老师的信中说:拙作已草就,定有许多瑕疵,现奉寄给您,敬请斧正指教。15.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小儿子出世后,郭德纲高兴地在微博上写“郭门弄璋之喜”来表示庆祝。B.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你的文稿,我已经认真拜读,由于鄙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只对其中有疑的一处,斗胆进行了斧正。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为改善教师福利、增强学校凝聚力,不苟言笑的洪校长在行政会上诚恳地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B.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你们把作文拿回去,从选材到谋篇到拟题再作斟酌修改,周一交上来,我会认真斧正的。

C.临川太阳镇江先生的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荣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乡亲们纷纷前往祝贺,他连连道谢说:“托福!托福!”

D.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满口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在即,各国球员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B.母亲记挂我,对我上周的微恙念念不忘,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

C.这次校庆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不胜感激,略备小酌以表谢意。D.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近日,欣闻敝校百年校庆将至,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B.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仅供参考。C.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我反复修改,成稿后我惠允首先在这本期刊上发表。D.兹有我校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招考试,望该生能得到你校垂青。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李华起草了一份寻物启事“7月11日,我在图书馆丢失了一本《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行为准则》书一本,如有拾获,请速速归还。”

B.这次作文大赛不是当堂写作,你务必参加,大胆写稿,不妥之处我自会斧正的。

C.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

D.希望各国家总统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20.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该事故己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

D.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21.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该事故己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

D.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新居落成,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光临。B.毕业之后,我们全班同学一直对恩师十分垂念,只是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登门拜访。C.拙作《凤凰山传奇》新成,瑕疵一定甚多,此将文稿寄您一份,敬请不吝雅正以盼。D.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家小女喜得贵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在此谨示谢意。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见到仍然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听闻家严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 B.今天是小女出阁的大喜之日,您能有幸拨冗参加,对此我们全家都深表感谢。

C.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D.您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已经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斧正。2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小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

D.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B.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基茶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说:“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同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7.浅议教师的课堂语言 篇七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艺术,语言规范

教师语言, 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 泛指教师课堂所说的所有话, 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因此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手段便是语言。在课堂上, 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传递。教师可以运用的手段、方式有很多种, 如多媒体、教具演示等, 但最根本、最实用的方式莫过于语言了。

一、教师如何运用课堂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力求做到规范、通俗、明白、趣味。一位优秀的教师, 必然具有极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吸引学生, 隽永深刻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 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疑答惑, 进而化繁为简, 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规范性

规范是对教师课堂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一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词不达意、拖泥带水、含糊其辞, 那么严格地说, 他就不能进课堂。然而遗憾的是, 在笔者听过的许多位教师的课中, 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教师讲课时会时不时地冒出“嗯”“哪”“这个”“那个”“是不是”“对不对”等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头禅了。至于不该转折时的“但是”“然而”经常冒出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还有一些教师, 不学习普通话, 不使用普通话, 上课时竟然用方言土语讲课。“雪” (说) 、“却” (看) 、“啁” (这) 、“呕” (那) 、“一个吃” (一下子) 、“知不道” (不知道) 等方言土语不绝于耳。在全民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 校园里、课堂上的方言土语与校园文化就显得极为不和谐。

一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教师上课时为自己录音, 下课后一遍遍仔细地听, 以除去课堂语言教学中不规范的口语, 这样的做法坚持一年之久, 此种态度和精神着实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2. 通俗性

通俗就是简单易懂, 深入浅出。有些教师喜欢咬文嚼字, 堆积一些华丽的词藻, 语言文绉绉的;有些教师讲课用词艰深, 时常冒出一些生僻词语;有些教师讲课文白相间, 动不动便之乎者也。凡此种种, 都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当然, 也有些教师, 为了追求语言的通俗性, 用方言讲课, 以为这样可以贴近学生生活, 易于接受, 殊不知这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 简明性

简明就是准确、明朗、简洁、清楚, 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 准确。准确是基础, 不准确的语言也就谈不上明白。 (2) 条理清楚, 有逻辑性。有些教师讲课随意性大,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记起什么就讲什么, 思维混乱,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莫名其妙。 (3) 干净利索、中心突出、紧扣主题、不拖泥带水。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 反反复复, 颠来倒去, 把每句话的成分、着重点、强调的中心词在重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反而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结果把学生也搞得糊里糊涂。

4. 趣味性

趣味就是生动活泼, 富有启发。有趣味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讲解内容的充实和生动上。如果言之无物, 即便在语言的技巧上弄得花枝招展, 也谈不上语言的生动活泼。有趣味的语言要能引人入胜, 善于联系实际, 举例恰当, 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要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 将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并且要有启发性,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深入思考。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不妨提高嗓音, 加重语气, 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加深印象。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注重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对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 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出于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 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 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例如,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和教师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 使得自己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在课堂上相得益彰。

二、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语言的水平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不能孤立地就语言而论语言。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语言表达技巧的完美, 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课堂语言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笔者建议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

1. 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精心备课

教师要透彻地掌握教材, 熟能生巧, 用语自会妥帖中肯。预先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对旧课程的掌握情况, 从学生的年龄大小、性格特点、知识积累的程度、接受能力的差异、反应的快慢出发, 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这样讲解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用语也才会切中要害。精心备课就要做到对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成竹在胸, 授课时才能做到突出中心, 用语得当。

2. 熟悉教案, 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

教师写完教案后还得不断熟悉, 并且把书面语言灵活地变成自己的话语, 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讲课离不开教案, 照本宣科, 语言自然难以生动活泼, 妙趣横生。

3. 广泛涉猎, 拓宽视野, 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如果不读书、不学习电脑、不交流、不思考, 只盯着教材, 知识面难免狭窄, 语言贫乏, 这便很难做到教学语言准确、明白、有趣味。

总之, 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 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 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所以说教师语言是一门艺术, 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锤炼, 才能娴熟地运用。只要教师多思、善思、多花精力, 努力实践, 就一定能提高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评价[J].教育管理, 1996 (5) .

8.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八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特征;发展;影响

H136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指的是起源于网络,在网络上广泛地使用,使用的规则和传统的汉语有所不同的词汇以及语法等等,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包含网名,网聊,网络信息等。在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之下,在网上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二、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1.创造性。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出现了网络大世界,使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都有了非常之大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传统书面表达的作品来说,因为网络上的作品减少了来自外界的束缚,使作者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创作的自主表达性,这样他们在构思上就会更加精巧奇妙,在文章形式上也会更活跃,更加的反映出我们对于语言不同的创新能力。网络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感慨之余,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简省性。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是一件实时的交流活动,只有在交流时,交流者们及时接收或者发送信息,才能使得交流连续不断。因为这样,语言使用的简洁成为了网络交流可以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这样一来简洁性就成为了网络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这样的简洁性不但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易懂,言简意赅,同时也要求能够简便的输入,迅速的浏览。

3.依赖性。对于语言环境,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依赖,这里边有双层含义,第一,网络语言比较依赖于宏观网络环境,失去了网络环境,网络语言很有可能会被误解;第二,网络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强烈依赖性。

4.幽默性。除了要简单明了,新奇独特外,网络语言也需要幽默诙谐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构造一种放松的阅读氛围。轻松幽默的风格,让现代人更喜欢热爱,放松了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尽情的发言,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火花。

(二)汉语言文学特征。

1.文字功能的特征。汉语言文字是从远古壁画、岩画到甲骨文的诞生过程,在古人发明文字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表达与传播个人的思想,是一种可以代替动作与声音的表达形式。人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类思想的交流有重大意义。在《诗经》出现之后,标志着汉语言文学的诞生,这才是文字真正的起源点。文学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对人类智慧的开启有巨大推动效用。

2.独特文学形式。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文学,文学是文字表达的最高形式。汉语言文字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小说、散文、史记等等都是其的表现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诗、词、歌、赋形式。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成就了汉语言文学的优势。

3.文字的文学潜力。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的优点,汉语言文字优势如此。汉语言文学的诗词极其美妙,典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已经受到了众多人青睐。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学潜力,在唐诗的绮丽、各种各样的风格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虽然在宋朝中也有不少经典作用,但是还无法突破唐诗的巅峰。如果要展示文学潜力,那就必须要进行创新。

三、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当前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推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网络语言可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充分的表达说话人的具体表达含义和心理真实感受,并受到青年人的热爱,青年人并将网络语言实际的应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诸多的网络语言逐渐被广大的受众群体应用到语言文学中。当前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都会选用网络语言,以此来充分表达自身对网络语言的实际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传达特定的教育意义,进而全面体现出其设定的社会深意,不断教育当前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其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虽然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也需要将此内容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区别的对待,进而全面减少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造成的阻碍。

(二)负面影响。当前一部分网络语言严重偏离了汉语规范的网络语言,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颖的话题和方便,没有严格的遵循汉语规范。有很大一部分的词语词义被人们所曲解,还有大量的刻意的错别字,这一部分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我国的网民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他们普遍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非常乐于并善于接受全新的事物,他们并没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的特殊阶段,他们大量使用、接触网络语言,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规范语言,非常容易养成不规范表達的恶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不断下降。网络是虚拟的,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划分其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进而全面的进行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和谐文明世界。网络语言因为自身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推广力,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此种简单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迅速的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进一步的促使我国的传统语言的功能抓紧淡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播力度,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

四、结束语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13,(3)

[2]田墨.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文[J].学教育下半月,2016(05)

9.议论文语言学生版 篇九

引领学生体味语言的魅力

一、对比学习,感悟语言:

《浙江之潮》及《观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里的一篇主体课文,《浙江之潮》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文言文,《观潮》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一篇现代文。

教材在《浙江之潮》这篇文言文后面附加了一篇现代文《观潮》。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编写在一起,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两篇课文都描写了号称“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但在言语表达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巨大的差别偏偏成为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文言文对他们来说虽然以前在课后阅读积累中见过,可并不要求学习理解,只是阅读、了解一下有文言文这么回事就行了,这次却把文言文编入了主体课文要求理解学习,看着这些难以理解的文字,学生犯了愁,怎么才能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呢?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课后现代版《观潮》有阅读兴趣。于是,我让学生通过阅读现代文《观潮》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之后,再带领着学生在现代文《观潮》的语段中找出与文言文《浙江潮》词句相对应的句段。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学习课文文言文的积极性。

于是,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文《观潮》,概括课文的写作顺序,作者从声、色、形等不同的角度和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等不同时段描写了江潮的壮观雄奇,非常细致入微地把大潮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宏伟壮观的气势。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了解了什么叫“天下奇观”。后学习文言文《浙江之潮》的时候,我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停顿和语气能正确把握;接着我又带领学生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读文言文的韵味,后来学生便能从《观潮》中找出与《浙江之潮》相对应的语句。在一古一今的比较朗读中,学生对文言文意思的理解不讲自通,同时对文言文用字措辞高度的概括性和简洁精辟的特点有了深刻的体会,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文遣词造句的细致入微、明白实用的特色。这也正是课程准标中强调学习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优美,从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同时,对比学习语言,也可以应用在体会古诗的情境中。如:第一单元的两首古诗《房兵曹胡马》与《马诗》,指导学生简单了解诗意后,展开对比,比较古诗有什么不同,学生从内容入手,首先发现它们在描写马的时候,写的方法不同:第一首实写马,把马的骨架、耳朵、奔跑的姿态,真切的描画出来;第二首虚写马,以金络脑代替了马。其次,学生又发现第二首诗描写了大漠的景象,第一首则无。随后,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寄托在诗中的情感,学生发现:第一首诗充满赞叹,寄托自己期盼建功立业的抱负;而第二首诗由景抒怀,可能怀才不遇,抑或命运坎坷,企盼驰骋战场,建功立业。由此,学生对于古诗诗句中寄托的诗情,有了深入的体悟。

二、探究语言训练点,感悟语言: 发现一个句子

整体感知是新课程主张的语文教学思想,怎样把握?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以往我惯用初读课文之后请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不那么容易。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请学生用书中的关键词句补充句子。这样既降低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又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有的学生说:“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是海上奇观。”有的学生说:“婀娜多姿的红树林是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还有的学生说:“盘根错节的红树林是一个世外桃源。”等等。

选准一个切入点

教学切入点关教学的成败,选准切入点,会把学生引入柳暗花明的圣境,反之会把学生引入歧途。《红树林》是奇观这一单元的内容,为充分构建单元主题,我以文中“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奇观”一句为切入点,请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海上奇观“奇”在哪儿?以此作为教学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品味语言。

但是,在品读的过程中,由于对有感情地朗读关注得不够充分,设计得不够精细。还应在读出感情,读出画面,读出意境上做文章。

构建一幅画

文中说“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这个词语表现出红树林的特点,从字面上,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建立起表象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读文 后,理解了字面意思后,我还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了这句话,看了这个词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后,出示红树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又如:“树枝上盛开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描写幽香,作者用了“逸出”这词,我让学生用换词法体会,品出“逸”字的巧用:幽香若有若无,飘荡在海面,沁人心脾。学生在心中感受到香气的独特,不同于陆地的花香,这幽香与海浪相融,融入心田,牵人魂魄,无形中为香气勾勒了一幅画。

10.小学生语言积累探析 篇十

诏安县元中小学

林少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语言的积累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小学生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我的体会。

一、朗读中丰富积累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比如四年级《去年的树》教学时,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读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中达到积累的目的。

二、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从《搭石》和《大海的歌》就能很好地体现。

在教学《搭石》时,文中“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重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大海的歌》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我稍加了一下修改,改成了“只见海港两岸, 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的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从句中描绘景物、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体会海港兴旺、繁忙地壮观景象和作者遣词造的准确,如 “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可先指导学生从装卸吊车的高大、数量入手,想象朗读,品味描述装卸吊车样子的词语:“钢铁巨人”体会想象它的高大、“有如密林,数不尽”,体会想象它数量的多,学习作者是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从品中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丰富基本词语的积累

词句是语言材料,学生头脑里掌握词汇和句式越多,对表达就越有用处。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回忆、整理有一定规律的词语,如:AABB式(整整齐齐、干干净净);ABB式(绿油油、黄澄澄);ABAB式(火红火红、喷香喷香);ABA式(嗅了嗅、看一看)等;归类摘录词语,如描写天气、动作、神态的词语等。对于句式的分析、理解、摘录,除了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反问句等常见句式外,还应摘抄一些典型的含有“四要素”的句子、总分句以及描写精妙、意境优美的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使学生有质的飞跃,能灵活又有效地应用。

四,语言的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如《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受益匪浅,年少气盛等,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五、课外勤于积累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了。如果让学生多读些,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的经历。

《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毕竟还是有限,教材只是提供了例子,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目。比如,从学生年龄出发,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寓言、卡通等生动有趣的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情节动人、曲折的故事,如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向高年级学生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也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在推荐课外读物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读时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的以读促积累,长此以往,必定会读有所获。

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1)利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们搭建表演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2)利用班上的学习园地开辟 “读书”专栏,通过“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阅读成绩得到了肯定,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在上《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鸟的天堂。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

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复述时复述者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能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在教学中,可通过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11.浅议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一、认真阅读是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基础

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学语言。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典范,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教科书和工具书。虽然数学语言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但有其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准确、严密、简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科书,体验数学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喜爱数学语言,逐步养成运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二、良好的环境是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土壤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处处能感受到数学语言,从而自觉的养成运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教学中必须严格使用数学语言,要具有示范性。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让学生在的模仿中逐步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其次,严格要求所有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必须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进行交流、讨论、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说不好或不会说也不应放松要求,而要加强鼓励、引导,进而养成运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三、加强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演示过程,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所学知识,使知识内化。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活动的:

(1)我首先让学生们剪下一个圆,把剪下来的圆片对折,反复几次。

(2)问:你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并在小组中交流。

(3)分组汇报。学生的发现有:①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②每条折痕一样长③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4)小组合作,验证结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验证方法。

(5)表述过程和结论。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验证的过程和结论。

这样,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表述操作过程、结论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发展。

四、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方式

合作交流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既能外显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数学语言锻炼的机会,更能通过交流讨论相互促进,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能通过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可见数学离不开语言,正因为“数学语言是思维的体操”,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激励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活跃,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合作交流的方法主要有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相互评价等。

五、强化训练是学生形成数学语言能力的有力保证

因为对学生进行规范数学语言训练的过程,实质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数学语言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每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训练。

1.严格说完整话。就是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用完整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另外在学生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时,还要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同一个问题,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灵活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2.加强复述练习。一是复述教学内容,即用规范的语言,把过去所学的知识说出来。二是复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要坚持循序渐进,先简单(一句)再复杂(一段),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

12.浅议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方式 篇十二

新闻播音最能体现播音员的专业特征, 是播音员语言艺术与演员语言艺术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任何艺术, 都有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 内容总要由一定的表现形式赖以传达, 播音员要出色地播好新闻是很不容易的, 在步入播音岗位时, 应首先争取做一名好的新闻播音员。因此要努力总结新闻播音的经验, 探索新闻播音的规律, 提高新闻播音质量, 熟练掌握新闻播音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 为此, 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实、准确、分寸适当

广播、电视新闻要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给人以真实感。播音员的态度、情绪、感情、语言技巧的运用必须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少播音员对工作认真负责, 努力钻研业务, 他们奉献给听众的是高质量的新闻播音作品。但是也有一些新闻播音, 听起来平淡无味, 尽管新闻的内容千差万别, 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他们却播得毫无特色, 念起来无精打采, 应付差事。一些新闻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所以, 新闻播音的准确表达十分重要。在表达上不能有夸张感, 在声音上要用真声不能用假声, 更不能用气声, 否则, 就会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理解和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的准确度。任何语意的改变, 哪怕是轻微的改变也会影响新闻宣传效果。分寸适当, 是体现准确的重要方面。播音员较高的政策水平, 对新闻的政策分寸和感情分寸的准确把握起着重要作用。

二、清晰、明快、声音饱满

播音员的声音悦耳、口齿清楚, 对于新闻的传播也是非常有利的。声音难听, 影响听众的收听情绪, 口齿不清, 影响听众的接受程度。听觉艺术, 一瞬即逝, 听众听不听你的节目又有绝对的自主权, 其不利影响可想而知。清晰的播音能使人们准确地收听内容, 不致于产生任何错觉。由于新闻播音需要较快的语流, 所以, 吐字的清晰尤为重要, 它是听众准确收听内容的先决条件。

新闻要给人以新鲜感, 一般采用明快型的节奏, 明快型节奏也是由于新闻稿件大都是鼓舞人、振奋人的好消息决定的。

新闻播音声音要饱满, 声音饱满必须以感情的饱满为基础。

新闻播音一般速度较快, 播音员思维要敏捷, 语言才能流畅。生活节奏加快了, 新闻播音的节奏也比过去的新闻播音节奏快了一些, 这是可以的, 但在克服“四平八稳”的慢节奏播音的同时, 也要避免“连珠炮”式、“蹦豆”式的快节奏的播音。一分钟播上300字还多, “耳”不暇接, 连说的是什么都听不清楚, 声音也没有了弹性, 还谈什么语言的表达艺术和节奏。由于新闻播音的语句比较工整, 所以, 新闻播音的起伏不宜过大。语言表达要干净利落, 不要拖泥带水。

三、庄重、大方、朴实无华

新闻的党性和真实性原则, 要求新闻播音应庄重、大方、朴实无华。切忌小气、轻浮。当然, 庄重、大方不是生硬, 刻板。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广播内容通过播音员的声音到达听众耳中, 要使听众听来真实可信, 播音员的用声必须朴实、自然。在生活中, 说起话来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或嗲声嗲气都是令人厌恶的, 播音员绝不能采用这种声音。如果用矫揉造作的声音播音, 就会造成与听众心理上的距离, 使听众换台。朴实才能使人产生亲切感, 愿意听你播下去。

针对目前各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主持人更应分清楚各类新闻节目的表达方式, 如时政要闻应庄重、大方、不过多地进行语气上的修饰, 少一些“啊、呢、嗯”。有的人在播报要闻时, 会习惯性地加入语气词, 认为会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实则不然, 因为时政要闻大多更为严肃、严谨, 那样做只会降低新闻的可信性。有的新闻也可以播得轻松和自然。在对社会新闻的播读上, 我们则可以用说新闻的方式, 吸引受众对这类新闻的兴趣, 促进交流, 增强亲切感。

13.网络语言入侵学生作文 篇十三

“孩子的作文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怎么办?”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网民对此热议,百度搜索“中小学生网络语言”显示相关网页达171万个,中小学作文中大量涉及网络语言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那么,网络语言“入侵”中小学生作文会否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该如何引导和规范?针对网民质疑的焦点,新华社“事”记者进行了调查。

网络语言新、奇、特

备受中小学生追捧

“大虾”表示“大侠”,“餐具”就是“惨剧”,“酱紫”表示“这样子”,“菌男”“霉女”指相貌丑陋的男女。一些中小学生告诉记者,如果你不知道这样的词汇,那你就“OUT”(落伍)了。记者在海南一些中小学调查发现,学生热衷网络语言并应用到作文中的现象普遍存在。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二)班班长吴贻达说,他和同学都喜欢使用网络语言,比如“神马”“浮云”“给力”等都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在作文中使用这些词语不仅不会影响语言表达,而且形象生动,还可以增加新鲜感。而诸如“童鞋”(同学)、“油墨”(幽默)、“稀饭”(喜欢)、“鸭梨”(压力)等表达,诙谐有趣。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语文组组长李纪镜认为,网络语言进入中小学生作文,和孩子们从小接触网络有关系。与“手写时代”不同,现在学生的文字表达呈现“键盘化”和“拼音化”的特点。

网民“蝴蝶小筑”说,中学生思维活跃,叛逆心强,喜欢猎奇探险、趋新求异,正因为如此,网络语言的新奇、混乱、怪异、不受规范约束的特点才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4.浅谈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 篇十四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中心完小

唐代千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然而,语用又是孩子们从语文课本中学习语言表达,尤其是训练孩子语言逻辑思维的主阵地。就如何借助语文课本,在语文课堂上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语言逻辑思维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文

故事情节

逻辑思维

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然而,语用又是孩子们从语文课本中学习语言表达,尤其是训练孩子语言逻辑思维的主阵地。就如何借助语文课本,在语文课堂上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语言逻辑思维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语文是工具,是一种交流思想和相互交际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实践中、在工作实际中,人们要交流思想,都离不开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内涵丰富,人们对其理解也有差异。我认为这里讲的人文性绝不是指脱离语言交际性的孤立存在,相反,它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次的内蕴。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语文天生就有一种人文的因素。扎扎实实抓好语言交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说到本质上就是培养孩子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熏陶的过程。

一、课文的魅力需要缜密的逻辑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孩子们接触最频繁,对孩子们是最具影响魅力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课文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这同时也是孩子们习得语言文字,训练语言逻辑及表达方法,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在小学阶段就应特别重视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以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课文语言缜密的逻辑表达更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及训练语用的典范。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课本中采编的名人作品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颇具魅力的。像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丹麦著名的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罗贯中的《草船借箭》等等作品不仅从语言艺术上感染熏陶着孩子们稚嫩的语言表达基础,更从情感、精神上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二、借助文中“瑕疵”启发孩子逻辑思维。

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在课文中偶尔发现一些有“瑕疵”的表述语言。如:西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2课,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七颗钻石》[1]。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和托尔斯泰的其他宏篇巨著比起来,可能很渺小,但它的教化意义却并不逊色。作者所颂扬的人性的善良正如恒星,耀眼而永恒。而自我修养完善的道德,更如历经岁月益发夺目的钻石,璀璨而弥足珍贵。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之一。可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故意在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做了停顿。孩子们读到这里,马上质疑:“老师,这岂不是和前文‘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自相矛盾了吗?”也有学生读到这儿疑惑不解地问我:“老师,您不是说前面的描写要为后文作铺垫吗?怎么‘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这儿还有‘草地’呢?这不是在骗人吗?”更有学生理直气壮地问我:“老师,以前我读过的一个版本可是说的‘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这儿说‘倒在草地上睡着了’说明草木丛林并没有‘都’干枯。您不是说阅读不能添字错字或漏字,要尊重作者吗?课文怎么和我以前读过的不一样,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我见时机成熟,立即启发孩子们探究:究竟是用“沙地”好,还是用“草地”好?大家通过激烈的争论,都觉得还是用“沙地”贴切一些。因为“沙地”更能突出“大干旱”,“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的特点,前后连贯,逻辑严密,更真实可信。也为后文描写水罐因这“一罐水”的三次处理方式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描写,突出小姑娘的美好品德做了更具说服力的铺垫。

三、利用故事细节启发孩子的逻辑思维。

我在教西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第22课丹麦19世纪著名的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2]一文时发现:前面部分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描写,乃至故事情节发展的描写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课文《卖火材的小女孩》相比有较大差别。教学中我就抓住这一区别,启发学生思考:“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让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几经讨论,认为“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家里的贫穷,为后文写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不敢回家的复杂心理和身体极度寒冷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做了很好的铺垫。然而西师版的课文中却没有这些。在对小姑娘最终抽出一根火柴的情景描述中,有同学借助别的读本中的内容这样说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3]形象、具体、生动地向读者刻画了小姑娘家里贫穷,要卖火柴赚钱维生的客观现实,与她在严寒中身体极度难以承受的境况产生“共振”。顺利引发读者联想到她所进行的一段复杂而尖锐的思想斗争,最后“勇敢”地抽出一根火柴擦燃。体现她的追求,启人深思。对激发读者的同情之感亦有着微妙而深刻的内化作用。然而西师版课文中仅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缺少了细微情景的描写,人物内心矛盾也难以启人深思。至于“她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终于’下定决心”了。成年人阅读还可能想象得到,可是这篇课文的阅读对象是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都有待培养训练的孩子们。课文里没有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难免一头雾水。

四、课文改编还需关注孩子们的逻辑训练。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只有中国。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就得牢牢抓住语文课本这块主阵地,让孩子们在阅读体验中习得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阅读欣赏中激发情感,领悟大语文思想,在阅读领悟中明白事理。是故冒昧建议编委老师们在采编课文,尤其是改编课文时关注一下孩子们语言逻辑训练的需要,考虑考虑孩子们语言表述的逻辑性训练目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4]那么避免课文细节描写中的逻辑性失误,增强课文中故事情节描写的严密性,是将孩子语文启蒙教育引入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过程的关键环节。首先建议教材编写时注意考究文中故事情节描写遣词用句的严密的逻辑性。二是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是基于故事情节灵活处理,真正让学生通过故事获得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以上赘言仅是在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个人体会与感受,尚有不当之处,恳请老师们斧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

语文

》[J].第七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版,2014年6月第9次印刷。120-124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

语文

》[J].第十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014年春:96-99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J]

第十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一版

2013年11月重庆第7次印刷

67-71

[4]中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

前言”

15.浅议语言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篇十五

一、语言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被视为方法或途径, 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 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执行任务。大量的学者都曾在他们的各自领域研究过“学习策略是什么”, 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策略”。

1.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1975年, Joan Rubin在她的《良好的语言学习者所可以教我们的》中提到了“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 她定义学习策略为“学生可以用来使用以获取知识的技术或设备” (Rubin, 1975) 。即学生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所选择或采取的行为和思想, 用来获取最优化的学习成绩。学者普遍认为, 语言学习策略是在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的过程中用来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所采取的行动和方法。

2.学习策略的类型。在Cohen和Weaver的《基于策略的教学: 教师指南》 (2005) 中, 他们把学习策略分为4 类, 即语言学习策略、 语言使用策略、 语言技能策略和功能策略。

就语言学习策略而言, 他们将其定义为“有意识和半意识状态下的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实现目标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的思想和行动”。例如, 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材料时, 语言学习策略为有意识的过程, 因为在该过程中, 学生将有意识的主观选择如何处理这些语言学习材料 (Cohen and Weaver, 2005) 。

二、学习策略教学的模型

学习策略或者语言学习策略是否能够被教师教给学生这一观点一直是有争议的。研究和实验表明, 学习策略的训练及应用确实能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技能与语言掌握程度。教学这些学习策略的最典型方式分别是SSBI模型, CALLA模型和Grenfell&Harris模型。

1 . S S B I模型。 1 9 9 8 年, C o h e n提出一种教学模式为“风格和基于策略的教学” (Styles and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 , 即SSBI模型。

在此模型中, 教师的职能被依次分为诊断者、语言学习者、学习引导者、协调员和语言教练。作为诊断者, 教师通过访谈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去了解和诊断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 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作为语言学习者, 教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过程。作为学习引导者,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规划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提出建议, 尤其在前阶段了解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现状之后, 教师应该制定如何教语言学习策略的适当计划。作为协调员, 教师应当监督学习进度, 教师监测学生能够否达到学习目标并了解学生在运用学习策略的时候是否存在问题。最后, 教师提供指引并提出建议,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

2.CALLA模型。O'Marrey和Chamot (1990) 在学术讨论会“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中提出了CALLA模型 (称为认知学术语言学习方法) 。CALLA模型有六个阶段, 分别是准备、展示、实践、自我评价、 拓展和评估阶段。

在准备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目标任务以及当前的学习策略。在展示阶段, 教师展示解说学习策略, 使用这些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为下一阶段作好准备。实践阶段中, 学生实践所学习到的新的语言学习策略。在自我评价阶段中, 学生分析自己是否能够运用各种策略, 并判断这些学习策略是否适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拓展阶段, 学生结合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找出最有效的策略, 然后他们将这些策略应用到进一步学习任务和内容中去。最后, 评估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评估学习策略是否适合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使用。简而言之, CALLA模型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策略教学。

3.Grenfell&Harris模型。1999年, Grenfell和Harris提出另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这被称为Grenfell&Harris模型。这个模型将六个步骤设为一个循环, 分别是认知、建模、一般实践、规划、 深入实践和评价。

首先, 认知阶段, 学生按需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鉴别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第二, 在建模阶段, 教师展示和介绍新的学习策略, 并解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使用这些学习策略。第三, 在一般实践阶段, 学生将所学的学习策略运用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去。第四, 在规划环节中,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选择最适合和最有效的学习策略。第五, 深入实践阶段, 教师督促学生通过所选择的学习策略独立完成教学目标。最后的评价阶段, 教师和学生双方对整个循环进行评估, 总结并改进, 设定新的学习目标, 开始新的循环。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语言教学学习策略的定义, 类型以及教学可行性的简要介绍, 旨在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独立和自动使用学习策略。

摘要:建立语言学习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概述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 介绍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学习策略的类型, 以及三种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型。

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语言教学,教学模型

参考文献

[1]Cohen, and Weaver (2005) Styles and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A Teachers'Guide.Minneapolis, MN: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一篇:校园交通安全宣传资料下一篇:体育课教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