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精选10篇)
1.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 篇一
教材分析:
准备题是“扩大”或“缩小”的练习,例3是求总价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列式不成问题,重点放在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上,“试一试”中含有整数乘带小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的进行判断和估算。
4、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结合线段图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意义。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根据26×23=83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6×3.2= 26×0.032=
26×0.32 26×320=
小结说说积的.变化规律
2、补充小数的意义和读法
如0.5是什么小数,0.5千克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
0.35是几分之几 0.125是几分之几?
3、复习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探讨意义
1、出示例3:一种毛线每千克售价78元,买2千克应付多少元?
买1.5千克呢,买0.5千克呢?买0.1千克呢?
2、学生独立列式:①78×2=
②78×1.5=
③78×0.5=
④78×0.1=
①说说每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②说说第一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引出两种说法)
a、2个78是多少? b、78的2倍是多少?
3、学生探讨②、③、④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78的1.5倍是多少?从整数乘整数 理解意义?
78的十分之五是多少?整乘带小数 理解意义
78的十分之一是多少?整数乘纯小数 理解意义
4、小结说说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
就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5、让学生说说26×3.2 26×0.32的意义
6、学生计算:78×1.5 78×0.5
核对,指名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三、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1、观察算式:78×2=156 你发现了什么?
78×1.5=117
78×1=78
78×0.5=39
78×0.1=7.8
0×50=0
2、抓住“78×1=78”让学生找到分界线,得到:
如果第一个因数不是0,第二个因数比1小,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第二个因数比1大,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3、完成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小结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120×1.1○120
120×1○120
120×0.7○120
四、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P5第5题
2、计算第2题,并比较积与第一个同数的大小关系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书P5第2、4题。
2.数学教案-小数乘整数 篇二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五、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 填结果.
( ) ( )
( ) ( )
( )×( )
六、课后作业
(一)计算
0.86×7 2.14×62 0.375×12
1.8×395 0.45×108 1.056×25
(二)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间略去不算)
3.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 篇三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
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班班通。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练习2.口头总结
二、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8 扩大到它的10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师:完成做一做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6.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不够的练习1.列竖式计算。0.56×0.04= 2.总结位数不够时的解决办法:要在前面用0补足。
四、做一做练习(p6)1.独自完成课本第6页练习
2.总结: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4.小数乘整数教案 篇四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工具
《小数乘整数》多媒体课件、其他必备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板书
5.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 篇五
谈话导入:
师:谁来说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师适当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 =a×c+b×c。 (板书)
师:那么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是否同样适用呢(板书课题)
【品析: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从而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是否同样适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课件引入:
(出示PPT课件:内容是整数乘法简便算法与得数相连,用篮筐和篮球表示算式和得数)
师:你能将篮球投入相应的篮筐里面吗(学生依次回答)
师:这是什么运算(整数乘法简便运算)
师:那么,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用课件设置情景图连线题引入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进一步追
问在小数乘法中是否同样适用,引起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2页例7上面的三组算式,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第一组算式前后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
②第二组算式前一个算式先算前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乘,后一个算式先算后两个数,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③第三组算式前一个算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同第三个数相乘,后一个算式先分别求出积,再把两个积相加。
(2)提出的问题。
如:每组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对比后发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学习经验,出示另一组是整数乘法的三组算式,和现在的三组算式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自己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学生现在还不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但是经过回顾分析,可以发现相同点。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会发现下面几种规律:(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发现:整数乘法交换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发现:整数乘法结合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发现:整数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品析:本环节中借助例7上面的三组算式,通过计算发现三组算式中的数没变,只是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进行计算,但结果不变。随即出示三组整数的乘法,让学生通过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对比,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迁移类推到小数乘法中来,要鼓励学生重点讨论,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算式转化思想,这种数学思想是需要逐步培养的,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而本节课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知识,恰恰可以使学生建立数学转化思想,实际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时要及时提示,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转化到小数乘法的过程和算式之间的转化过程。】
◎顺承算式,研学例7。
在总结完三组算式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例7。
学生经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两个算式分别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选派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解答方法。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品析:本环节是在研讨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个过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推导转化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出各种运算定律的转化和灵活应用。本环节中主要的教法是转化和应用,主要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和应用。】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常用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在0.25×4.78×4中先算0.25×4.78,或是0.25×4还是4.78×4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应该先算0.25×4,再同4.78相乘,因为0.25×4能凑成整数,再同4.78相乘比较简便。
质疑二:在0.65×202中,把202分成200+2时为什么一定要加括号呢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先组内讨论,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明白把202分成200+2后,如果不加括号会改变原来算式的意义和数值的大小,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先做初步探究得出结论:只有加上括号后,才不改变题意,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本节知识是通过整数乘法推
广到小数乘法,对于学生而言,从整数乘法转化到小数乘法,真正地明白算理是难点,通过再次质疑和研讨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怎样灵活应用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使学生真正明白了运算定律的算式转化道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学生对于一步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时的转化过程弄不清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我的反思:
6.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篇六
1、口算下列各题。
0.5×10=3.02×100=6.98÷10=345÷1000=
2、列竖式计算。
8.5×16=4.15×24=0.32×7=6.4×9=
2.5×36=0.04×270=1.25×3=3.75×6=
3、一本《小记者》4.5元,学校买48本这种图书需要多少元钱?
4、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以供汽车行驶6.8千
米,小明去农场要行200千米,他中途要加油吗?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1、填空。
(1)、计算3.25×3时,可以把3.25×3看成325×3,再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
(2)、把0.47扩大到它的()倍是47.(3)、把782缩小到原来的11000 是()。
2、计算下面各题。
0.48×9=7.35×8=15.24×5=0.9×20=
3到远处打闪电以后,大约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传
播的速度每秒0.34千米,打闪电的地方离小华大约有多远?
4、小惠从家坐汽车去外婆家,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8千米,她坐了
7.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 篇七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信心。
【重、难点】:
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自觉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再现。
1、口算
0.5×0.2
50×0.2
500×0.2
2.4×4
2.5×0.4
0.25×40
0.125×8
12.5×8
1.25×80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2=4×()
1.02=1+()
0.99=1-()
9.8=()-()
3、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4、计算
125×32
871×47+871×53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p12的3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1)分组计算每组算式后汇报交流结果。(2)比较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3、揭示课题并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1、0.25×4.78×4
0.65×201
0.034×0.5×0.6
102×0.45
2、填一填:
(1)3.8×4×0.5=38×(__×__)
(2)125×3.2=125×__×__
(3)3.9×0.42+6.1×0.42=(__+ __)×0.423、连一连:
8×(1.25+2.1)0.35 ×(199+1)
0.35×199+0.35(37+63)×4.537×4.5+63×4.5 8×1.25+8×2.1(二)、变式练习:
分组讨论:先计算现再说说每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0.25×44 1.25×2.5×
3236×9.8
132×0.68-32×0.68
1.8×99+1.8
(三)、提高练习:
9.9×128+9.9×871+9.9
(四)拓展练习34×2.6+7.4×17×2
4.7×0.35+0.47×4.2+0.047×2
3五、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8.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 篇八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六、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 7、9题。
P.9 13题。
9.小数乘整数 篇九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
学习流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本例1,例2,并完成下面各小题。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课内探究
导入: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一)自主学习
观察例1的图片,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学生的汇报。)
(二)合作探究
1、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 5
×3×3(105角就等于10.5元)1 0.5 元缩小到它的1/10105
师: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合作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
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并解说计算过程。
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精讲点拨
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检测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6×94.8×157×13.82、列式计算
(1)46个0.35相加是多少?
(2)28个1。25相加是多少?
(五)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三、课后提升
作业: P7练习一第1、2、3题。
探究: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分析,看后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1、125×52、12.5×53、1.25×5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
2、小数乘整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有误
3、计算中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时,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10.小数乘整数教案与评析 篇十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地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夏天是吃西瓜的好季节,但现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不过夏天和冬天的西瓜价格可不一样。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你知道“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吗?你是怎样列式的?(0.8×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二、自主探索
1.0.8×3的得数是多少,你会计算吗?
学生各自思考,计算。
集体交流:
a、0.8×3也就是0.8+0.8+0.8=2.4让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领会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b、0.8元=8角8角×3=24角24角=2.4元
c、0.8=8/103个8/10就是24/10也就是2.4d、用竖式计算.2.重点讨论用竖式计算.a、结合学生的板演,教师进行板书.b、说说计算过程。
c、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3.解决: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别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计算.)
4.比较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5.出示:“试一试”
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6.讨论: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怎样才能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7.小结归纳: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a、先说说每一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分别计算。
b、重点交流:0.18×535×0.24的积是多少,怎样化简?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做题后,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补充练习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顺利发射成功,它在太空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1.5小时,“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了多少小时?
4.练习十二第2题
引导学生先理解题意再解答。
5.练习十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
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
本节课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逐步深入。
课堂内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西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计算0.8×3,并通过比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多种方式组织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小数乘法》之《小数乘整数》】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整数乘小数教案10-16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06-21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设计08-09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12-17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小数乘除法(小数乘小数)▏沪教版01-16
小学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的教案08-03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