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共13篇)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
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 ;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
2、爱好和平
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勤劳勇敢
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自强不息
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 一、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爱国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 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聚,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国家只有统一才能强大,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三、爱好和平。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被誉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精彩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怀,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中国人民对待其他民族,从不是采取敌视态度,更不主张刀兵相加,而是强调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注重在文化交往中增多共识,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合作。郑和七下西洋,玄装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为贵”,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首倡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度天下大势,把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继承和借鉴中国古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维护世界多样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郑重声明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展示了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勤劳勇敢。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自古至今,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 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之宝,是兴国的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为邦,业广唯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则难朽,逸则易”,这些立身、立业、立国的古训至今仍是我们处世之身的重要准绳。勤劳和勇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要想如愿以偿,达到理想的彼岸,既要有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品格,又要有勇敢拼搏、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勇敢是值得崇尚的美德,强调“不畏强御”、“勇者无惧”,要求人们面对权势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同时还认为,“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强调“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勇敢精神突出体现了贯穿中华古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只有勇敢,才能排除万难,只有勇气才能克敌制胜。
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渗透在中华各族儿女的灵魂中,它几乎成为中华精神永恒性的烙印。它不仅浸染在我国古代大量的传说、神话、文学作品和史料记载中,而且为历代文化所承传,以致它绵延至今,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所认同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哪里有中华民族文化,哪里便涌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二
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笔者择善而从, 结合自己的理解, 对传统精神拟作几点概括:
一、“天人合一”思想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中, “天人合一”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内涵非常丰富。“天人合一”说由来已久, 夏商时的“天人合一”有很强的神话色彩, 认为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到春秋时期, 诸子百家都论述到天人合一, 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强调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和道家无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 秦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 魏晋的“天人合一”带有玄学的色彩, 到宋代以儒家有道义的“天人合一”观为基础, 吸收道、佛的天人观, 形成了以道德为基础的超道德的精神境界, 具有辨证的哲学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趋于完善。
综观“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其内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朴素的辨证的世界观, 强调天、地、人三者和谐发展。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阳货》) , 认为天是自然存在, 荀子曰:“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论》) , “大地以合, 日月以明, 四时以序, 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 万物以兴” (《礼论》) .二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黄帝内经》记:“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管氏地理指蒙》说, “人与天地并列为三, 奉天地无以见生成, 天地非人无以赞育化”, “天道必赖于人道”, 《礼记·礼运》中记载, “天地之际人为贵”, “人者, 天地之心”, 强调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的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合于天, 而不是天合于人, 以自然存在的规律为终极, 人应融入自然中, 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来达到人的发展。二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 也就是人的能动性。自然存在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来转移, 但是,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可以谋求人的发展, 所谓“人谋胜天”, 人并非一味地崇尚“天”的威力。三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框架下, 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生存法则。在现实社会中, 通过人的自律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这样, 有机地将人、自然、社会融为一体, 来谋求共同和谐发展。
二、“中和”精神
“中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其基本内涵是指“尚中”与“贵和”。
“尚中”具体来说, 包括两个方面:执中和时中。“执中”强调任何事物要做到“恰到好处”, 反对“过”和“不及”。而“时中”强调“中”随“时”变, 要随“时”而“中”。《中庸》第四章中孔子说:“君子之中庸, 君子而时中”。“执中”要求把握好事物的度, 而“时中”强调认识事物的变化。两者相辅相成, 告诉人们凡事要顺时而行、待机而动, 要遵循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顺大势而为, 以求“恰到好处”。
“贵和”具体来说, 也包括两个方面: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国语·郑语》中史伯曰:“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认为“和实生物”, 事物都是处于“和”的状态, 也即是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以一定的关系和谐结合而构成的状态, 而不是单个因素、单一成分孤立地存在或简单地相加, “和”是一切事物存在、转化和发展的基础。
三、“君子”人格观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君子”人格作为一种理想人格, 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诸如“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坦荡荡”等言语。可以说, “君子”之于中国, 犹于“绅士”之于英国, “武士道”之于日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石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在《尚书》、《诗经》、《左传》、《论语》、《管子》、《孟子》、《墨子》、《荀子》、《周易》等经典著作中, 反复出现“君子”, 从多个层面、不同角度来阐述君子。综观诸子百家, 我们认为, 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君子”人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阔胸怀。二是“内圣外王”的品德修养和“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三是好学的求知精神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中庸》、《论语》、《孟子》、《周易》中, 多次提到君子好学, 君子重义轻利。四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浴血、而奋斗。
君子人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我们塑造现代人的人格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中和”精神和“君子”人格观三者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其中, “天人合一”思想是根本, 是基础;”中和”精神是社会立足之源, 是处世的基本原则, 而“君子”人格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精神塑造, 充分体现了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 认为“天人合一”思想、“中和”精神, “君子”人格观是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精髓。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和,君子,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03, 53.
[2]刘惊铎.中华美德教育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2003, 165.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1998, 173.
3.灾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篇三
关键词:灾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是真的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灾难面前最能体现她的民族精神。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大灾难又一次笼罩着中国,在四川的汶川县发生了8.0 级的特大地震,此后,整个中国始终裹挟着一股强大而激越的情感急流,中国人民将历史传承下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并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
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是我们的国宝啊!”——以人为本的精神
在汶川地震中让国内外感受最深的就是抗震救灾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救援精神。在地震发生当天,温家宝总理就直接奔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地震发生后灾区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 月14 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克服重重困难,赶到重灾区北川县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他站在地震塌陷的北川中学教学楼废墟旁边大声疾呼:“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抢救人员。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1]危难关头温家宝总理给人民解放军某部下达的死命令:“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那十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在都江堰新建的小学,温家宝总理实地考察时,踩着泥泞,攀上瓦砾堆,走近施救地点。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描述道,当抢险人员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在雨中一直弯腰察看救援情况的温家宝,掉着热泪大声对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当经过排列着50 具罹难学生的尸体时,温家宝停下脚步,无言地对着遗体深深地鞠躬三下。为了表达对逝去同胞的哀悼,国家决定全国哀悼日三天,举国上下为灾区的同胞们祈福。有史以来,第一次国旗为普通人而降。中国自古至今从没有哪个政府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这样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在领导指挥这次救灾,防止灾情扩大的工作上面,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另一方面,中国传媒在非政治敏感的救灾新闻出现较大透明度,使救灾工作整体上较过去大为有效。[2]另外,《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1条规定:政府在救灾时如果“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这里的利益,当然首先包括人民的生命利益。这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体现。[3]
二、“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镇定有序的精神
据报道,在地震发生仅18 分钟后,军队就启动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军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成立,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为组长。在总参谋部一道接着一道的命令之下,相关部队迅速进行集结。15 时30 分,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带领12 支医疗队赶赴灾区一线;其他领导也迅速行动。成都军区和武警部队派出数千人前往灾区,协助抗震救灾。15 时50 分,新华网消息,总参谋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指示成都军区所属部队,协助地方政府查明震情,按照应急预案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15 时55 分,新华网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16 时,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一支180 人的救援队准备开往灾区。16 时40 分许,飞机起飞后,温家宝在专机上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工作。“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在前往灾区的飞机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讲话铿锵有力。灾难来临,中国没有乱,一切都救援工作都在镇定有序地进行着。
三、“党和人民相信你们,共和国的卫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人民子弟兵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从废墟中挽救人的生命。余震中,一只救援队在一所教学楼抢救被困的学生,这时,马上就要发生第二次坍塌,指挥官下了死命令,里面的人马上出来,外面的不许进去。“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去挽救别人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军人的形象,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形象。14 日12 时20 分,15 名空降兵写下遗书从4999 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最终成功伞降茂县,并在第一时间首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而这些空降兵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这15 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难时刻向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终极意义。
四、身教重于言传,他们用生命点亮“师德”这一盏照耀心灵的明灯——大爱无疆的精神
灾难发生时,很多人民教师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51 岁的教师谭千秋,“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5 月14 日10 时,当战士们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堆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守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这位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今年48 岁。……在生死抉择时,无数的人民教师用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大爱,用生命点亮了一盏永远照亮人们心灵的明灯。
参考文献:
[1]新华网[DB/OL].2008-05-14.
[2]方得豪.汶川地震——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亚洲时报[N].2008-05-20.
[3] 新华网[DB/OL]. 领导人视察灾区体现以人为本.2008-05-30.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四
-----------判断
1.“中国梦”就是指民生梦。
Y N
2.我国社会经历了多年改革,已经达到一种接近完美的状态。
Y N
3.生态文明是把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跟现在工业文明有机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兴文明心态。
YN 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说中国要发展成为盛唐时期那样的世界强国。
Y N
5.主讲人认为,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温饱,实现物质经济小康方面的成就很大,但是在满足人民群众政治温饱和政治小康、文化温饱和文化小康方面准备不足。
YN 6.“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YN 7.没有国家的成功、民族的成功就没有人民真正的成功,同样反过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每一个个人的成功,那么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沙滩上的阁楼。YN
8.“中国梦”是个美好的梦想,离我们的现实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因此需要我们奋力追求。
Y N
9.主讲人认为,“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将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了。
YN 10.“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其意思是说,中国的梦想是要实现国家复兴,在世界上立于霸主的位置。
Y N
-----------------单选
1.“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从()的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内涵之一。
A)民生梦B)民族梦 C)世界梦 D)成功梦
2.“中国梦”精神实质是()。
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民族复兴
3.和“美国梦”不同,“中国梦”建立的价值基础是()。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C)宗族主义 D)民族主义
4.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B)“中国梦”首先表现为国家梦和民族梦,“美国梦”首先表现为个人梦
C)“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来到中国土地上的人,都能够经过奋斗实现自己个人成功的梦想
D)“美国梦”的精神实质是称霸世界
5.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应的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人之初性本善 C)天人合一D)和为贵
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
A)国家 B)中国共产党 C)领导人 D)人民
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
8.“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同志提出的期望。
A)习近平B)胡锦涛 C)李克强 D)刘云山
-------------1.“中国梦”的提出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是:()
A)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意义
B)为我们今后的社会发展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目标 C)对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创造性转换D)为改革创新发展树立精神旗帜
2.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让人民群众有尊严地过上更好的生活C)“中国梦”是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D)“中国梦”是世界的梦,中国为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3.关于“中国梦”和我们现在的工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中国梦”把共产主义的现实变成了梦想
B)“中国梦”是以我们的现实工作为基础的 C)“中国梦”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的蓝图,也是我们现实工作的目标D)“中国梦”蕴含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离我们并不遥远
4.我们要通过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来实现“中国梦”。“两个100年”就是指:()
A)到建党100年,即202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到建党100年,即202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到建国100年,即2049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D)到建国100年,即2049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和谐、荣耀的社会主义国家
5.“中国梦”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在实践层面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做到:()
5.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篇五
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礼貌,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礼貌
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
答案:C
解析:
统筹兼顾是指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阅读】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讲的就是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用心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需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邓小平和江泽民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用心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与全国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是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需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关系到加强我们党的执政潜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的重大政策问题。
6.论写意国画基本元素的内涵 篇六
什么是写意国画基本元素?以笔者两方闲章概括,就是“无非点线面”,“不过笔墨水”,点、线、面是写意国画基本元素的视觉直接影像,或称作视觉符号;笔、墨,水既是写意国画的物质材料,更是鉴赏写意国画评判其艺术品类,具有理性分析,感性体验作品意韵的切入点。五代时荆浩在《笔法记》中从笔、墨、气韵三个方面,评品了几位画家。说张璪的作品“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说王维“笔墨宛丽,气韵清高,巧写象成,亦动真思”,说李(思训)将军“理得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他更具代表性的评论项容山人“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说吴道子“笔胜于象”“亦恨无墨”,笔、墨、气韵三全是荆浩认为作品完美的艺术标准。现代大师黄宾虹也说:“夫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而能使笔墨变化于无穷者,在蘸如耳。”由此得知从传统到现代对写意国画的品评标准及内容是一贯的。
传统的书画同源论应当是写意国画元素有笔有墨的基点。人类的文字有表意和表音之分,而表意文字大抵发源于象形图意,简单说就是从画画到文字演化而成。汉字的演变是个范例,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论》中说:“古先圣王,受命应録,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左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为鸟头者,则画之流也。”《晋书·卫恒传》讲六书“指事,上下是也,象形、日月是也,形声、江河是也,会意、武信是也,转注。老考是也,假借、令长是也。”这是为后世公认的探究古汉字的生成发展规律性的总结。张彦远的说法把绘画与汉字的创立是同时产生的一对双胞胎,而六书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所举例字的构成元素就是画画简约化的符号。由此可见有一个从书画同体开始到文字创立书与画又逐渐分离的过程。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书与画的物质基础和工具的同一性,又把书与画的血缘关系紧密相连。我们知道在钢笔、铅笔等书写工具引入我国之前,我们的前辈始终在用一种工具--毛笔进行文字记录,书法和绘画创作,而布帛、丝绢、纸笺等等同是书法绘画的载体。这样便使写意国画的构成元素(符号),和书写文字的书法符号具有了共通的遗传印记。书写文字中的`提按转折,点横撇捺,行笔中的起止规律就会自然而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这种书法与绘画符号元素的相通性在作者笔底有意无意间的流露,便促成了古时文人的墨戏之作。
我们知道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隶发展到正楷行草。创造出风格不一形态各异意韵丰富的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前辈并未把文字当作单一的语言文字信息传播载体,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探索文字的形体美,形式美及整体篇章的气象美的结果。有金石文字的古拙朴实、有篆体的庄重对称、有汉隶的飘逸洒脱、有魏碑唐楷的雍容典雅、有行草的潇洒放逸……从画字到书写又催生出书写的形态形式美,节奏音律美的法则,同时反过来又影响着绘画的美学法则。我们从公孙大娘舞剑和王羲之爱鹅痴迷鹅的故事中看到生活中的运动形态形象启发了书法家们对书写的形式和韵律美感的形成。
现在回到点、线、面和笔、墨、水的写意国画元素上来谈一点认识。书有书法画有画法,书写的元素符号就是点线,画的基本符号与元素也不例外,面就是点的扩大而已。书法和绘画中的点线都有从幼稚向成熟丰富演进的过程,都有从朦胧意识向自觉认识的循环提升过程,都有从形态美向形式美向意韵美探求的过程。
首先,书体的丰富如金文、石鼓文、篆隶、楷书、行草各种古汉字中的异形给点线的符号笔意多种形态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同时不同书体经不同作者的阐发又分离出多姿多彩的点线符号,如汉隶中、石门、张迁、曹全等。这些经后来学者解析、研探出不同的用笔法则,自然就丰富了点线符号的表现技巧和趣味意韵。
其次,不同载体呈现的点线质感也各有差异,如在绢本与生宣纸上,前者干湿差异的距离是超越不过生宣纸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同样不同墨的品种其性能的差异反映在笔上载体上有不同的效应。如晋人尺牍中墨色变化和黄宾虹用宿墨、渍墨书写的金文楹联墨色变化的不同便是例证。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表现符号的应用,具有从具象、意象、抽象、联想的过程在演化。如楷书、行书到草书点线组合都各具风采,各有规范。在写意国画的演化过程中,也有从工整向写意到大写意或抽象、想象方向渐进的趋势。就是作者用具象符号与欣赏者直接交流转向用抽象符号来调动欣赏者间接的联想、想象的创造力,再升华到可以意会,难以言喻的意韵体验。也就是说写意国画中点线面形象越确定,其指向就越明确,对欣赏者联想方向的规范就越强力。也就越限定和束缚欣赏者参与创作的联想能力,使作品的意味意韵的深度广度得不到发掘和拓展。
7.教育基本理论的内涵浅析 篇七
关键词: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基本矛盾,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理论研究在教育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前进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教育基本理论则是强调了“基础”这一特征的教育理论,对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教育实践的实施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灵魂性指导作用。很多研究者也已经看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依旧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基本理论”概念混淆使用,以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只局限于某个具体教育领域或具体教育问题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了解教育基本理论的内涵,把握其中本质的东西,找到具有决定性、永恒性的特征要素,从而实现教育基本理论根本的、普遍的指导价值。这可以从对象性和方法性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1 对象性理论: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矛盾
1.1 教育的基本问题
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进行研究。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目前不存在统一的说法,黄济在《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哲学是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而他列举的教育“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职能、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目的、知识论与教学、道德论与道德教育、美学和美育、教育科学的发展等。而从杨小微、叶澜的《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教育基本问题是集中于对人、实践和学科的关注。
因此,在教育基本问题的具体范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必须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一旦明确这一点,就相当于给研究找到了灵魂和立足点,便不必再拘泥于确定一个具体范围。
为了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必须确定“基本问题”的含义。在教育这个大范围下,关于这一点,郑金洲在《教育通论》中说到:“所谓基本问题,通常指‘根本性’、‘稳定性’、‘纲领性’的问题,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其他问题的变化和发展;他自始至终存在,并不随时代变迁而沉浮;他居于最高的抽象层次,笼罩着教育学的全部范畴,奠基着教育学的所有规律。”(1)因此,教育基本问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贯穿教育始终,不会随着时代变化、教育改革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发生淡化、消亡;二是存在于各个教育领域、教育层次,不是某个具体教育领域特有的问题。此外,无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都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存在。因此,它们属于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而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到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各领域、各层次教育的相关问题,从而践行了教育基本理论的普遍指导性意义。
因此,那些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普遍性特征并伴随教育始终的问题,便是教育基本问题。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教育基本理论包含的内容。
1.2 教育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也叫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教育中自然也不例外。教育中的要素除了自身会发展外,要素与要素之间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的矛盾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而教育基本理论要把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教育发展的态势。因此,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为普遍存在于教育中并贯穿教育始终的具有决定性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自教育诞生时就一直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教育中无法忽视和抹灭的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会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其它问题和关系。当然,各个种类、层次的教育中都有这一关系的存在。
因此,了解了教育基本问题和教育基本矛盾的本质,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对象性理论内涵,从而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更加有据可循。
2 方法性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论
“历史上,教育学的理论发展每一次大的变革与突破,往往是由于在方法论上首先出现了革新与突破。”(3)因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除了需要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探讨其内涵外,还必须了解其方法性理论方面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以教育研究中的哲学问题为研究对象。(4)教育基本理论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形成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从而可以指导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并决定着教育研究的走向和最终结果。
正因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教育研究的方向,那么便存在着选择何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在每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该阶段的研究方法、途径和成果等。历经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到目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目前依旧没有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定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中坚持和倡导的“教育研究的人文科学方法论”值得思考和学习。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大前提首先是教育,而教育与人无法分割,所以人思想观念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育研究。因此,不能把价值中立的科学主义方法论直接移植到对教育的研究中来,必须要考虑人的主观价值问题。同时,科学的方法和成果也需要借鉴。而人文科学方法论正好可以兼顾这两点,做到两全其美。
教育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对象理论范畴和依据,而教育研究方法论则是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方面的思想指导。通过这两部分的探讨,教育基本理论的内涵更加明确,无论是进行其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参与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前言.
[3]郑金洲.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8(8).
[4]郑金洲.教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讨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1).
[5]杨小微,叶澜.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8.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及内涵 篇八
一、 行为操作经验——有利于建立清晰的数学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操作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确有独特的作用。首先,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操作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步发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再次,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行为操作经验的积累。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⒈认识千克。
(1)称一称。
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
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找一找。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5)猜一猜。
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6)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2.认识克。
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上述教学表明,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果单纯地用讲授的方法,教师很难讲清“1千克”、“克”,学生也很难明白。但上面这位教师却为学生安排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等动手操作活动,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通过操作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观念,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二、 探究合作经验——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再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探究与合作,在探究与合作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⒈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
2.设疑:老师出生在1972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通过设疑,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再寻找规律。
4.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反馈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6.验证假设。
7.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8.阅读书本,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
这样设计就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理解“闰年与平年”的本质。同时,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过程,积累了学习经验,锤炼了学习品质,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 数学思维经验——有利于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领悟比数学思维更高一级的数学思想,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思维教学,力求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加以渗透。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枝。)
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枝了。
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l枝、2枝、15枝。
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了吗?(学生计算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6枝。
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为什么不用?
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
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
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6枝、2枝、10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
生: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18枝,笔筒也没变,还是3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6枝。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经这位教师“借题发挥”,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就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第一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根本就没有算,在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用计算的方法体会求和平均数的普遍价值;第三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发现总枝数和筒数不变,根本就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让学生积累数学思维经验的有效途径。
四、 综合运用经验——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朱德全教授指出:“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崭新的学习领域,它顺应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新型教学方式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可以拓宽知识的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相应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完圆柱体积、容积后,笔者设计了“巧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活动课,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有的学生受《乌鸦喝水》的启发,有的学生受《曹冲称象》的启示,将石头投入盛水的圆柱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容器中,根据水面的上升高度计算出石头的体积。笔者又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的酒瓶容积,学生开动脑筋,把酒瓶盛满水,再倒入一个规则的容器中,同样测出了酒瓶的容积。最后,让学生测量自己带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容积。整个活动,不仅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还把数学与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应用能力。
9.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篇九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道成功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杜会
节约,意味着节减、节省、节俭、控制,与浪费相对;节约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节约不是限制消费,而是提倡健康消费、文明消费;节约更是经济学范畴,是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浪费、资源过度使用的社会而言的。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同内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
在传统经济社会形态中,资源是无限的,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范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在资源节约型社会新经济形态中,资源是有限的,形成投入减量化、消费健康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范式,达到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友好,意味着亲近、和睦、协调、和谐。环境友好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其根本要求就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体现了对自然价值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人们既要采取生态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消
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又要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进幸福,构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是将生产消费活动规范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容量限制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消费活动有效调控的规律性反馈机制,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三、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致力于构建协调持续的发展体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质就是追求生态文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它的特点总结如下:
1.和谐性。两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讲,资源环境问题虽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其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谐问题。
2.系统复合性。两型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复合性。资源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也是一个“复合体”,由节约友好型技术、节约友好型产品、节约友好型产业、节约友好型企业、节约友好型社会等等组成。
3.广泛参与性。两型社会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两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全社会自下而上培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真正形成建设两型社会的广泛共识。并把这种
意识与共识付诸到日常的行为中去。
4.开放性。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谋求旨在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体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各类组织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要求开放合作、改革创新,而不是那种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一切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生态保护区”。
10.红旗渠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篇十
红旗渠位于林州市西部太行山麓,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
程。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全部竣工。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是一个酷旱山区。为了解决严重缺水问题,1960年2月,原林县县委在对林县山川河流和区域人文地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勘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设计,毅然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红旗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资金、物质、粮食、技术十分匮乏。面对重重困难,具有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在建设者们每人每天6两粮食的艰苦条件下,用汗水、血肉和100多条生命,投资1.25亿元(其中7878万元是林县人民勒紧裤带自己投入的),苦战十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凿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乡候壁 断下的漳河上。全渠由总干渠及3条干渠、数百条支渠组成,总长2000公里。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底宽3米,引水量-1-
20立方米/秒。总干渠及3条干渠共开凿悬崖绝壁50余处,斩断山崖264座,跨越沟涧274条,修建隧洞、渡槽、涵洞等各种建筑物1080座。支渠配套工程建砌石渠道595米,总长约1500公里。
60年代由林县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曾轰动国内外,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有“人工天河”之称。
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同志参观红旗渠时,对这一巨大工程连声赞扬,他说,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修建这么巨大的工程,林州人民真是了不起。红旗渠的艰苦创业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而且在改革开放年代需要进一步弘扬光大。李长春同志把红旗渠精神称之为“中华魂”、“民族魂”。1996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到红旗渠视察后指出:“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也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
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展示着林州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闪烁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红旗渠风景区以其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雄伟独特的自然风光,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温馨周到的人性服务,吸引着四方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可以使您的情操受到陶冶,斗志受到鼓舞,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充分领略到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
1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十一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内涵;审美内涵
从古至今,我国的民族声乐都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民族声乐随着社会的脚步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将时代特色融入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因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全部民众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精神气魄,这不仅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也体现国家的文化形式,因此民族声乐自有其本身所具备的独特的丰富内涵。
1 民族声乐艺术简要概述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时代紧密相关。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诞生于民间,受到大众的滋养与呵护,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从广义上来看,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了民间歌曲、传统戏曲、曲艺说唱以及新歌剧唱法,声乐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化等演唱内容,经过历代的音乐工作者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民族音乐体系。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创新和改革,使其具有当下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其实际上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唱法,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含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有的审美内涵,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并不是单一体,它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形式,具有多元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吸取了民歌的绚烂多彩的特点,并且结合了西洋唱法华丽的声腔,这为民族声乐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鲜明、蓬勃的艺术特色,多元的音乐风格为听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
2 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声乐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第二,表现出传统音乐的腔调。第三,其发声方法和表现手段适合本民族人群。第四,传达了中国音乐的精神气魄。第五,使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内涵得到传承。第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的主要特点是其对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和应用。特别是演唱使用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对语言格外的重视,相比于西方的演唱方法和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品位早就超越了音乐本身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结构的不同需求。民族声乐对声调要求较高,希望通过追求抑扬顿挫体现出歌唱的韵律。民族声乐的演唱通过音色、音高、力度来追求音乐的变化,通过气韵和精神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仍然继承了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同时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内涵和艺术特质。
3 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不但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审美情趣,其审美意识也十分独特。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中国民族声乐审美观念的形成深受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民族音乐吸收了孔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老子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种思想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民族声乐中所秉承的“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儒家音乐思想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族音乐也因为儒家音乐思想上升到了培养人的素质的高度。道家的观点是,音乐是自由与无限的表现,能够与自然相互融合,这个观点与民族声乐流线性与韵律性的审美标准也十分契合。另外,由于佛教曾经盛行,佛教的思想也明显渗透进民族声乐的内涵当中。例如,佛教的“虚”与“悟”的思想在民族声乐中有着鲜明的痕迹,特别是“悟”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以上可以得出,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不是历史长河的独行者,而是各个时代精神精髓的交融下产生的一种别致的情调。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族思想,今天民族声乐才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时由于这些时代的精神底蕴,中国音乐的气质得以脱颖而出,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海浪中博得一席之地,稳固向前发展。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民族声乐的展现过程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过程。民族声乐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美,如语言、艺术、音乐演唱等。对中国民族声乐来说,一切审美的前提是语言的清晰圆润,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民族声乐韵律的美态,才能沟通联系与听众的情感纽带。应用语言时,要注重汉语“声,韵,调”的基本规则,要以此为基础逐渐体现声乐的美感与韵味。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声乐来说,演唱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演唱的美感建立在咬字、情感、韵味、形态等多个方面之上,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民族声乐的演唱并非是对着词曲的书面照搬照抄,而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创造出听觉的盛宴。这恰恰是我国传统音乐审美中“声情并茂”的要求,以声音为基础,情感为延伸,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听众,触动其内心。这要求演唱者将内心情感注入所演唱的歌曲,用专业的技巧与高超的演唱艺术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摒弃夸张做作的表演,用完美的声乐演唱去追求高雅的艺术情趣。中国人对声乐的高雅追求一直坚持不懈,它的结果最终都归属到“韵”的审美标准,追求悠然、淡定的美感特征和精神气质。
4 结语
中国民族声乐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不断汲取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这些优秀文化不仅促使民族声乐艺术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审美标准刻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烙印。民族声乐在发展革新的进程当中,充分汲取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多种音乐形式与风格的养分,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成就了今日民族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往往都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多个学科进行交流借鉴和互动,最终形成了民族声乐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识,并且这种审美艺术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被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赵世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03).
[2]吴琛.浅析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3).
[3]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4]王小林.探究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J]. 艺海,2016(04).
[5]陈晔,刘雅旭.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化的中国民族声乐涵义[J]. 黄河之声,2014(18).
[6]刘粉仙.浅析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 音乐时空,2015(22).
[7]毕莹.现代声乐艺术中的社会文化审美诉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12.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内涵 篇十二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或者法律救济,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免费或收费很少的情况下对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的穷人所给予的帮助”。可以说法律援助就是对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但因为各种原因无力承担诉讼费用和获得法律知识的诉讼当事人, 由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或者制定政策的办法, 规定由特定的人对其提供免费的诉讼代理或者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的具体表现, 是保证公民享受正当法律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尤其是民事法律援助制度, 作为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的向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或部分无偿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 其在赡养、工伤、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方面发挥的作用为社会弱者和贫困者及时有效地获得法律帮助创造了有效的条件, 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探讨。
二、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
司法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说明, 因公民经济收入的差异而影响法律社会关系的实现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之一, 民事法律援助制度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些事实而产生的, 它的建立为法律社会关系的实现提供了司法程序上的保证。
首先, 体现国家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国家尊重保障人权。国家都将实现宪法的规定作为其最终目标, 为实现实质的平等权而不懈追求。权利是平等的, 然而保障权利实现的经济条件是不平等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民事法律援助应运而生。它充分保障公民实现其应有的合法权益, 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现在民事诉讼更加注重举证规则和时限, 诉讼在日趋专业化技术化的情况下, 民事法律援助更为必要。
其次, 彰显对法律规定的社会关系实现的保障。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仅体现在减免当事人的费用, 使其获得法律帮助, 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 有效地保障所有人平等的接近他们的目的所必需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调整和规范的死角, 从而切实保障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 使司法程序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再者, 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在现实生活中, 民事法律援助由于其涵盖面之广备受关注。民事法律援助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它不仅维持了社会公正, 而且改变了贫困者遭遇工伤等意外事故或其基本生存权益受到侵害时无力维护的情况。同时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民事案件中的经济困难者提供的法律援助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可以说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备与发展。
三、宪法平等原则的体现与落实
现实社会中的平等需要衡量其的标准和保证其的权威力量, 该衡量标准和保证力量体现在法治社会就是宪法和法律。具体来说, 公民的平等权集中表现为法律面前的平等, 即平等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权利, 但当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知识的不同, 特别是经济条件现存的差异导致其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法律保护的权利并没有达到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时, 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落实, 恐怕只能使平等原则成为形式上的空壳。
四、国际人权法中司法人权保障的需要
所谓人权, 是人依其自然及社会属性而应该享有的不可或缺的权利, 包括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平等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然而权利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着被侵犯的危险, 因此必须有司法保障作为其坚强后盾。任何社会都存在相对弱势的群体, 他们大都法律意识淡薄、维权能力匮乏、更没有经济能力承担高昂的诉讼成本。目前世界人权宣言、条约以及众多国家的宪法都明确赋予了公民平等地使用诉讼制度、接近法官的权利。那么当不能对所有公民平均分配经济和司法资源以实现绝对平等的时候, 就应该对那些弱势群体推行民事法律援助, 通过对资源进行再分配或采取一些合理的补偿性措施来保证社会成员接近正义和司法的机会。这种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有助于保障他们平等地享受司法资源、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使用司法救济制度, 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实现。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应运而生充分体现了世界普遍追求司法人权的普世价值, 是国际人权法中司法人权保障的需要。
摘要: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 以保障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它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 对法律资源进行再分配, 以保障弱势群体及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是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制度架构, 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权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法律,援助,诉讼代理,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3]宫晓冰.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4]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13.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篇十三
大爱真情、努力行善、责任奉献、激扬青春
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不应虚度,青春大有作为,我们理应让青春充满意义。这一点对我们南京有着特别的启示:因为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办,世界青年的热情将在这里汇聚。此时纪念雷锋,重温其“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的青春誓词,弘扬雷锋的青春精神,将会培育起一种神圣而圣洁的人文情怀。
雷锋,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符号,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广泛影响。尽管他逝世已50周年了,尽管世事沧桑,岁月激荡,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始终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亲切和温暖的一缕阳光。当然,每一代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寻求历史资源,来解读经典和偶像的价值意义的。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雷锋精神又将怎样呈现出,或者说今天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大爱与真情。这种大爱与真情的形象表达正如雷锋同志所说“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雷锋短暂的一生,始终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洋溢着对社会的感恩真情。所以他时时处处地努力将自己“春天般的温暖”洒向人间,洒向社会;所以他总是亲切地对待他人,以奉献为快乐,以爱国家、爱人民为崇高的追求,这也是雷锋“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最为深厚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弘扬雷锋同志这种大爱与真情,以克服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功利与冷漠,以消除“陌生人社会”的隔阂、无助与歧视,让人人都能沐浴“春天般温暖”。其次是努力行善,做个好人。雷锋同志的一生,是坚持做好事的一生,“坚持做好事不放弃”。雷锋的乐于助人,自觉做好事,站在当代的视角来观察,实际上也就是在主动地积善行德。这一方面是在为构建社会美德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是在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因而雷锋同志做好事的一生,在道德层面上也是实践美德、做一个好人的一生。我们今天学雷锋,就是要在生活的点滴中,积极行善,同时自觉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从而积累社会善意,使春风化雨,共建美好社会。
再次是责任与奉献。雷锋同志之所以一贯做好事,之所以对同志抱有春天般的温暖,其间也包含着他始终如一的责任与奉献精神。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岗位?”今天学雷锋,尤其要彰显这种“螺丝钉”般的责任坚守与义无反顾的奉献忠诚;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问国家给予了我什么,更要问我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和等价交换,那么我们将不会有值得我们崇拜和仰慕的英雄,我们也很难产生仰望星空的激情,而只有令人不安和迷茫的琐碎和庸俗。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推荐阅读: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06-23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总结08-01
民族精神月活动09-11
民族精神 教育方案10-11
弘扬民族精神诗词11-14
中华民族精神是08-19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09-2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01
汶川地震与民族精神12-09
一二·九运动演讲稿—英勇的民族精神符号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