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2024-11-13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共19篇)

1.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一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是在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学习了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按照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复习导入:由几道整数混合运算引入复习得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新课授入:出示两道分数混合运算题,分析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先由学生试做。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提问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关系?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完全相同的。练习巩固:分层练习,从易到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

虽然本节课按照步骤下来了,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都比较好,明确运算顺序,但是却出现了其他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异分母的加减法以及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已经忘记了,错误较多,导致练习部分的时间过长,整节课的节奏就慢下来了,最后的总结也有点来不及。从整节课来讲,课前练习准备不充分,对分数加减法以及对分数乘除法计算训练不够。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又有了预习作业的练习与尝试,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思维快的学生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学生在独立解答时,我巡视到许多学生已经用综合算式在计算,因有了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正确率较高。在全班交流时,我退到后台,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我适时出示学生中的另一种计算方法:逐步计算逐步约分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方法,理解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2.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环节】

环节一:观察教师编写的算式, 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课前老师特意编出这样几道算式:

8×4+2 8× (4+2) 8-4÷2 8-4+2

8÷4×2 8-4-2

师:仔细观察一下, 老师在编算式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朋友?

生:用了三个数8、4、2以及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

师:这些算式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看有无小括号, 有小括号的,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看加减法和乘除法是否混合在一起, 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除了这两种情况, 一般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具体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师:在什么情况下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教师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环节二:学生有序地编算式,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1.比较8×4+2和8× (4+2) 这两道算式异同,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2.用这三个数, 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还可以编出不同的算式吗?猜一猜一共能编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3.怎样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想法, 然后有序地编写算式, 最后反馈交流得出最佳编写方法是:先把一种符号写在前面, 再把四种符号分别写在后面, 编出4道算式, 然后把这4道算式添上合适的小括号, 又编出4道, 依此类推, 总共编出了32道。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4.游戏:给32道算式卡片按照运算顺序分成三类。

师再次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按这样的设计教学, 发现学生学得有趣, 教师教得轻松, 知识掌握效果更好。

【教学反思】

综观以上教学流程, 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不仅紧紧抓住了本课“有序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教学重点, 而且还巧妙地突破了“进一步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合理地使用小括号”的教学难点。这样的课堂,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并不容易,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复习课要促成知识的系统化

在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点和方法, 使得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学生归类、迁移、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课堂复习应该是一个疏理知识的过程, 必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将“点”连成“片”, 进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对学过的概念进行穿线结网, 促进学生概念结构的系统化。

二、复习课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的“数学教学四基”,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数学“四基”是指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 “双基”是一种理性的、形式化的结果性知识, 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一种感性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知识, 它们各强调了数学知识的一个侧面, 前者形成的是一种知识系统, 而后者形成的是一种经验系统, 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 小学数学复习课不仅要落实“双基”, 还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以上的教学中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学生不仅自主有序地梳理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还逆向梳理出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情况,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情况。另外, 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体会也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不仅巧妙地落实了“双基”, 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复习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展开争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上述的教学紧紧扣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融合了有序思考、搭配、排列组合、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 通过“有序编写32道算式”这个大活动, 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而且还让他们明白小括号不能滥用, 而要合理灵活地运用。

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灵活多变

复习课的教学往往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巩固。但是也不能为练习而练习。复习课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要因课型、学生不同而不同, 不能千课一面、千人一面, 要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向努力。

总之,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 它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 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知识, 扩大知识联系, 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突出自主性, 体现灵活性, 注重针对性, 训练综合性。

3.四则运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三

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计算问题(处理问题)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呢?下面,就结合《四则运算》的内容特点,谈点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

一、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观察,它是思维的“触角”,也是学生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在四则运算中,教材首先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主题图“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教学时出示主题图后,就指导学生仔细观看这幅图,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一些列的信息。为下面的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以便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观察主题图,增强学生观察主题图的目的性:①从图中能看出人们都做干什么?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活动区分成几个?每个区分别有多少人?你是根据什么得到这些信息的?②你能利用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从而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的能力。

智慧的源泉是观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体验周围的世界,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

二、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在任务,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几种倾向,如教师只单纯地重视笔算,而忽视口算;单纯地重视机械地计算,而忽视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名小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地、快速地进行数的四则计算,只有具备这个要求,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下良好计算基础。

在这里,首先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其次,加强基本训练。在四则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笔算的基础是口算。口算的发展是笔算的技能技巧,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就是笔算。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基本口算的训练要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持之以恒。这不但能使学生对概念、法则得到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的密度得到大大地增加,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口算训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积极思维,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练习训练的同时,适当选择教学思路,充分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等一切教学活动,不失时机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首先强调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除法和乘法是互为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减与除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在加数相同的情况下,加法可以转换为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同样,当减数相同时,减法可以转换成除法,所有的除法都可以转换成减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例如288-8可以连续减多少次?这要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它可以看作是288里包含几个8,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充分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

四、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四

成功之处:通过复习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及时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学习例4,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特点 ,选择合理的算法,沟通算式,算式与算法算理的联系,充分让学生自学探索、讨论解决问题,对知识的质疑。在练习中,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失败之处:少数学生不会灵活使用简便算法,可以用简便算法的却不用。

改进设想:多让学生接触能运用简便算法的算式,让学生能了能灵活使用简算法进行计算。

5.运算律教学反思 篇五

本单元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不仅对整数运算适用,对小数,分数的运算,乃至对中学阶段的有理数、实数的运算也同样适用,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灵活选择简便计算的策略,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和探索有关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时我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自主简便计算的意识。

一、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理解并掌握运算律。

回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如,学习加法和乘法时,用交换加数或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或乘法;口算12×3时,先算10×3=30,2×3=6,再算30+6=36。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把已经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对不同解法的比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再通过举例、比较和分析,完成对运算规律的有意义建构。这样,通过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把自身经验系统中的感性认识抽象成形式化的数学结论。

二、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教学时我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线索,在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后,并没有立刻揭示有关结论,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再举出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描述规律。在此基础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把发现的规律表现出来,使得规律的表达更准确、简明、形象。这样安排教学,有利于初步感悟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和简练,也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做一些准备和铺垫。

三、引导学生经历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习和探索运算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运算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解决计算问题的策略,使计算方法更简便、更灵活,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之后,我根据教材提供线索专门设置不同计算方法的简便计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计算经验解决问题。我主要设计这两类题型:127+203 354+103 417+305 468+103 639-128-72 523-(23+46)156-56-44有其容易出错的题目,主要从算式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合理性。

四、引导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适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体验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教学时精心选择练习,主要是相遇问题以及相关结构的习题,如:

这类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不同解题方法中感受乘法分配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五、关注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旧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 “探索与实践”第12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决问题时需要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平均数等有关知识。教学时我更多地关注计算的过程,提醒学生怎样计算会更简便,而且又正确。解题过程如下:

纵观解题过程,看似步骤较多写起来较麻烦,但是整个过程全部口算完成,不会出现半点差错。我相信如果教学中能有较多类似的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会有质的飞跃。而且这样的问题再也不需要写出太多的步骤。

六、积累素材,拓展书本知识,提高计算技能

在练习中不断训练学生的数感,关注特殊数字形成计算技能。如:125、8、25、4、15、2、35„„

再如:适当补充乘法分配律的拓展练习58×58+41×58+58

174×63+74×63

6.《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篇六

这节课,我设计了很多练习,但这些练习题都是学生经常会混淆的计算题,也是很容易出错的题,我把学生比较常见的一些错误类型的题放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印象。比如,把总页数改成266,使学生看到此时依次计算更简便,如遇到这种情况,选用先减第二个减数的算法就不适合了。又如,改错题中的672-36+64,学生由于受到前面知识的迁移很容易就会先算36+64来凑整,但简便计算方法是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计算的。通过计算让学生切实感受简便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醒学生要先审题,再根据数字特点来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这节课既要抓住知识的核心问题“连减的简便运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投入知识的发现、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又要点到为止,淡化教的痕迹,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的.资源影响全体,展开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更乐于探索、善于交流、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7.“四则运算”教学建议 篇七

一、完善知识结构, 渗透数学模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师应提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 把握好教材的编排特点, 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分析、思考, 架起生活情境与运算顺序之间的桥梁。

教材利用“冰天雪地”的情境, 通过5个例题, 把四则运算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建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数学模型。教学可分两个层次进行。1.教学中应侧重于分析,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寻求一条简捷正确的解题思路。2.梳理四则运算顺序。例1是加减混合运算, 例2是乘除混合运算, 它们属于同级运算, 例3与例4是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但从计算的合理角度看可用两步解答, 例5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部分内容实质上是整数四则运算的概括与总结。5个例题各有侧重, 例1、例2与例5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例3、例4的四则运算顺序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例1、例2时:1.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抓好数量关系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思考, 逐步达到举一反三。2.概括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例3、例4时:1.引导学生抓好数量关系分析, 找到隐蔽条件并列出分步算式。2.引导学生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解决积商之和的问题。当列成了综合算式, 便可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分析和分步计算过程, 知道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而对于24×2+24÷2的计算, 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 有的说, 先算24×2, 再算24÷2, 接着算和;有的说, 乘除是同级运算, 脱式计算时, 可同时计算24×2的积与24÷2的商, 再算和。这样通过交流, 引导学生得到最优计算方法, 从而概括、归纳运算顺序。

例5是对四则运算顺序的进一步梳理, 两小题中, 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 但计算结果却不相同, 其原因是第 (1) 题里出现了小括号, 改变了其中一部分的运算顺序。由此促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的作用以及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二、注重知识应用, 深化数学模型

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往往因其抽象、概括的特点, 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和适用性, 能有效解决现实生活及数学内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自主练习机会, 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1.在题组的对比中, 拓展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特色是让学生在对一组相互关联的题目的比较、体验中, 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教材安排了多次相应的题组练习, 如第7页“做一做”第1题安排了比较四则运算顺序的对比练习。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

每组题中上、下两题参与运算的数和排列顺序都相同, 只是运算符号不同, 有的是同级运算, 有的是两级运算。通过比较, 引导学生体会乘除混合运算与加减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联系, 乘减混合运算与乘除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区别。又如第14页练习二第1题算一算, 比一比。

本题要求先口算, 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从而体会运算规则存在的价值。

教学时, 教师应认真理解教材习题的编写意图, 充分利用好这些题组练习,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 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顺序重要性的认识。

2.在转化错误认知中, 生成资源。

学生的错误虽有不可预见性, 但却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 蕴涵着宝贵的“亮点”。因此, 教师要树立“错误是资源”的意识, 正确对待错误, 善于捕捉错误, 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知识, 让错误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如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 可设计如下改错题:

教师要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 巧妙地加以利用, 引导学生分析错在哪里, 找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领悟方法, 感悟道理, 发展思维。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四则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8.会计教学四则 篇八

关键词: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强化训练;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22-01

会计学科是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财会专业的核心内容。然而该学科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实训设备短缺、实地实习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使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中不断尝试,积极探索,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理解概念是基础

兴趣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思维灵活性,避免产生枯燥厌烦感。在会计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将抽象的理论概念通俗化,直观化,让学生在浅显明晰的描述中理解深奥的专业知识。例如:在讲解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若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因为等式的两边反映的是一个资金的来龙去脉,在客观上必然相等”,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一片茫然,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究竟为什么是必然相等的。我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先让一名学生站起来,细说一下:他开学带来多少现金?学生回答:2000元;再问这些钱都是从哪来的?学生答:家里有1200元,另外800元是借的;最后问这些钱需要还吗?学生答:借的钱是要还的。接着问这些钱是如何用的?学生回答:交学杂费1000元,充饭卡500元,剩余现金500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将数字写在黑板上,形成关系式:

不难看出:上述公式一方面表达的是2000元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表达的2000元是如何使用的,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同一个资金,肯定是相等的。这样讲解不仅清晰直观,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的进行传授,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二、启发诱导,掌握方法是关键

良好的学习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故意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达到让学生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的效果。例如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学的基础,贯穿会计教学始终。经济业务内容不同,会计分录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要点可以归纳为:1、根据经济业务内容,选择使用的账户;2、明确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3、判断账户的性质,确定记账方向;4、填写借贷金额。掌握了编制会计分录的要领,不论经济业务千变万化,都会准确编制出会计分录。再如错账的更正方法,在讲解时不能就错账如何更正而讲解,而要分析:造成错账的原因,形成错账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错账更正方法不同。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更正错账的方法,也从源头上找到了错账形成原因。进而达到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效果。

三、培养毅力,强化训练是重点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会计实务训练。训练不能机械重复,要在训练中有所发现,总结经验找出规律,从直觉灵感升华为理性觉悟,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训练常用的方法为:1、模块训练。把会计内容分割成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三大块进行逐一训练;2、岗位训练。按材料保管、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车间成本核算、产品销售核算、利润核算等轮岗训练。训练模式由教师指导到分组协作直至个人单独操作。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全面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复杂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和精细化。经历了多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专业技能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目的。

会计专业实习分为模拟情景实训和真实情景实训。学生通过校内强化训练,掌握了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后,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公司,把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进行真实情景实训,使得实际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提高与升华,以增强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分阶段分批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到账务处理程序全方位接触;从原始凭证的取得、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账薄的登记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各个细节的规范操作方式;从生产车间的产品形成过程到产成品的销售去了解各个环节的费用投入等。通过场长实习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总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财会专业在教学上要重基础、强技能并使其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学到立足生存的本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财会专业教学目标。

9.《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九

新版的课本中例题的呈现就是一道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这样的呈现简单明了,但似乎没什么能吸引学生去探索的东西,所以我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创设了一个情境:“红花有525朵,黄花朵数有81朵,蓝花有56朵,绿花朵数是黄蓝朵数之差的3倍,求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接着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同学们自主思考得出:要求出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就应该先算出的绿化的朵数。先让学生通过列分步算式,再把分步算式并成综合算式。许多同学把算式列成525 ÷(81-56)×2后,发现计算顺序与解题思路产生矛盾。这时我出示了中括号,并说明当小括号不够用时,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而且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从分布到综合突出运算顺序的一致性,因此学生自己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的错误原因基础上认识中括号,从而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比,不仅知道为什么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中括号。这样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清楚、扎实,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不习惯去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小括号与中括号不恰当的使用,我觉得本课还有一些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尽可能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在教学中,可加入“画顺序线”,即可增加形象感,并多加入一些巩固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10.《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

本单元是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初步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有以下的特色:1、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1) 联系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2) 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新课程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不讲数量关系,恰恰相反,新课程十分重视数量关系。《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掌握数量关系是伴随着对四则计算意义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思考实现的。

11.浅析提升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篇十一

一、联系情境,合理估算

联系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必要性,建立估算的意识。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是小学低段数感建立的阶段性目标,把两位数看作与之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是常见的方法。

教材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秋游活动中,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去果园采摘苹果,摘下来的苹果要放在箱子里一起托运回来。一个箱子最多可以容纳60个苹果,淘淘摘了38个,笑笑摘了17个,箱子能装下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分三种情况进行估算(如下图所示),①先把单个加数38估大,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40,再和17相加,算出的和是57,小于60,所以实际的苹果个数一定小于60个,能装下;②先把单个加数17估大,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20,再和38相加,算出的和是58,小于60,能装下;③把两个加数38、17都估大,分别看成40、20,算出的和是60,所以实际的苹果个数一定小于60个,能装下。在估算采摘总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数量的多少,感受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多重算法,激活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有两点:第一,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即几个一加几个一,几个十加几个十。表现在算法上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那么写竖式时必须相同数位对整齐。第二,10个1是十,10个十是百。表现在算法上就是某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学生在计算时可以采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等方法,在多重算法的对比碰撞中,可以全方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尝试解题。共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有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列竖式计算,但是不能说明为什么这样算,这属于最低层次的程序理解。而有部分学生能利用小棒这种直观模型,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或者画一画来得到计算的结果,这属于直观理解。笔者在引导学生将各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合适的算法,实现算法最优化。

如上图算法一所示,8根小棒加7根小棒得到15根小棒。而满10根则捆成1捆,体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而用竖式计算,并且能借助计数器说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属于较高层次的抽象理解。在摆小棒中体现单根加单根,整捆加整捆,在计数器上就是个加个,十加十。通过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理解进位加法算理的本质。明晰算理,体会算法多样化,进而优化算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写竖式,从直观到抽象,从复杂费时的操作到简捷的符号化竖式,让孩子感受数学内容的简捷美。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理解的层次,在运算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纠正错误,重视反思

在北师大版的计算课中,常会看到这样的习题。如:“森林医生”“想一想,做得对吗?”这两种形式的习题一个是当医生给小树治病,一个是小小辨析手,引导学生在纠正常见计算错误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增强计算技能,形成立体而强大的运算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森林医生给大树看病,第一棵树忘记了进位,第二颗树对位错误,第三颗树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一。及时的纠错练习与辨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学生对算理的深刻理解。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丰富、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不仅会算,还明晰算理,知道为什么这样算,逐步深入,达到巩固算法、熟练计算的目的。

教学中笔者依据教材设计了估一估游戏、搭车配位游戏以及用竖式计算等等。从估算到精算,从基础练习到变式练习,以及最后搭配车位的拓展练习。让孩子在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及时巩固复习,达成全面提升运算能力的教学目标。

反思《摘苹果》一课的教学,从估算入手,探究精算的多种算法,沟通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优化算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我们力求在小学低段让学生感知运算能力的各种学习目标如,估算、理解算理、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潜江市周矶逸夫小学)

12.运算律教学应关注什么 篇十二

一、运算律的教育价值

理解运算律的教育价值是进行运算律教学的前提, 明确了教育的价值, 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 使教学目标得到全面而具体的落实。

1.优化算法, 培养思维灵活性。在数学学习的意义上, 运算律教学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应用上, 它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即运算律是学生灵活处理运算程序、使运算过程简单但又不会改变运算结果的重要依据。“简便计算”是立足于“运算律”基础上的算法简单化的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灵活选择运算方法, 以提高运算的速度。

2.广泛应用, 提供算理支撑。学生在认识运算律前就已广泛使用运算律。如口算43+56时, 40+50=90, 3+6=9, 90+9=99, 其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口算43×12时, 先算43×2, 再算43×10, 最后将两部分结果相加, 在此过程中乘法分配律提供了重要的算理支撑, 只不过学生不知道这就是“乘法分配律”而已。小学学习初步代数时, 有这样的规定:数与字母相乘, 省略中间的乘号, 数要放在字母的前面。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在起作用。通过运算律的教学, 可以对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解释, 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进入中学以后, 在代数学习中, 运算律也有很多运用, 如因式分解时提取公因数等。

数学运算律是数学运算的通性, 是运算固有的最基本的性质, 对于自然数而言, 它是与加法和乘法运算同在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其实今天所揭示的运算律早已根植在自然数的算法中, 早已存在于已有的经验之中。

3.形成过程, 渗透思想方法。运算律的形成过程是建模的过程, 建模过程也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学生在其间领略到数学建模的方法以及符号化的模型表达方式, 受到算式“形变”而结果“不变”的辩证思想的启蒙, 在运用运算律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化归”思想的魅力所在。如78×2.1+2.2×21可以转化成78×2.1+22×2.1进而转化成 (78+22) ×2.1即100×2.1。

二、运算律的建模过程

下面的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学生学习运算律的起点是什么?

学生对运算律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前面已经分析, 计算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已经渗透了运算律, 只是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加法、乘法运算的意义之上, 并没有涉及运算律这一概念, 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运算的意义是运算律存在的基础, 运算律是运算意义的拓展和延伸。因此, 运算律的建模过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之上。如果不顾及这一点, 那么运算律的教学就要另起炉灶。如45+68=68+45, 学生在一年级时就知道结果相同并能熟练运用,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情, 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 就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认知的建构。

2.运算律形式的探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

教材编排的意图以及教师的教学, 大都采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模式进行组织, 即从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出两个结果相同的算式, 提出猜想, 再通过举例验证猜想, 从而归纳出运算律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关注的只是式子的本身, 而并非式子的意义, 不利于学生对运算律的内化以及遇到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事实上两个式子相等是客观存在的, 无需通过计算来证明, 如“学生在操场做操, 每行12人, 有18行。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12×18和18×12都表示做操的人数, 应该相等。这是不用计算就能知道的, 表述的是一种意义的理解, 而不是因为它们都等于216, 所以相等。形式要与内容相统一, 表达形式是内容抽象的结果。因此, 运算律的建模要从“形式”探究走向“意义”建构。

3.对运算律内容的语言表述还需要吗?

新教材中运算律内容是用字母形式表示的, 如加法交换律a+b=b+a, 代替了旧教材的语言叙述:两个数相加,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教材中删去运算律语言表述的内容, 教师就理直气壮地不重视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语言参与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 在对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是离不开语言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能清晰地反映学生对内容表达的状况以及理解的程度,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反对机械的结语背诵, 提倡学生在建构中理解, 在理解中表达。

如何组织学生的建模活动呢?下面以乘法分配律为例, 谈谈我们的做法。

1.提供现实问题背景, 丰富建模资源

运算律与四则运算一样, 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教材在其背景的呈现上与旧教材相比虽有了一定的突破, 但还不够丰富, 需要进一步拓宽, 以丰富运算律的内涵。同时也为运算律的应用做好经验上的准备。

将教材中问题改成:买5件夹克衫和4条裤子, 一共要付多少元?列出算式:65×5+45×4。

接着出示教材中的问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一共要多少元?学生根据信息分别列出算式:方法一65×5+45×5, 方法二 (65+45)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方法二, 而第一个问题却不可以?问题直接指向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从而得出 (65+45) ×5=65×5+45×5。从一般到特殊, 在比较中凸显特征。

(2) 水果店运来苹果18箱, 香蕉22箱。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解答, 即15×18+15×22和15× (18+22)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突出第二种方法存在的基础: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得出15× (18+22) =15×18+15×22

(3) 下图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学生交流得出: (5+2) ×3=5×3+2×3。两个长方形宽“相同”, 构成了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模型。

2.经历抽象过程, 形成运算律模型

(1) 上面三道等式, 有什么规律? (抽取共同特征)

(2) (18+12) ×7=18×7+12×7吗?它解决的可能是一个什么问题? (猜想, 并通过计算或举例验证)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也可以将算式还原成具体的问题进行解释, 如某班有18名男生、12名女生, 平均每人捐7元, 全班共可捐多少元?

(3) 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式子吗? (加快推理的“速度”)

(4) 如果用字母表示, 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形成模型)

(5) (a+b) ×c=a×c+b×c, 你能用自

己的语言表述这个式子的意思吗? (对模型进行描述)

3.建立联系, 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和贯通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 它与乘法分配律有什么联系。比如, 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这个过程用模型解释, 即45×12=45× (10+2) =45×10+45×2, 从而突出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数学原理的应用价值。

在后续学习中, 还要将整数范围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 以检验模型的适应性,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整个过程学生处于探究之中, 不是纯粹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游戏, 而是将算式与实际问题相联结, 使运算律教学更有意义。

三、运算律的应用意识

当前, 运算律运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应用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如果题目没有简算的要求, 学生就不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究

其原因, 主要是在解决问题时, 缺少体验, 没有感觉到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简便、快捷, 情感价值的认同缺失。二是运算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之间产生脱节, 缺少巩固及变式训练, 造成模型的关键特征在学生头脑中表象不够清晰。三是学生对相关数据的敏感程度较弱, 如哪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为此, 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 。

1.变“封闭”为“开放”

根据乘法分配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1) (42+35) ×a=42×□+35×□

27×12+43×12= (□○□) ×12

(2) □×26+□×14=□○ (□○□)

(3) 125× (800+80+2) =125×□+125×□+125×□

38×72+54×72+8×72= (□+□+□) ×72

38×72-38×27=38× (□○□)

(4) 37×99+37=37× (□○□)

37×101-37=□○ (□○□)

(1) 是基本模型再现, (2) 是开放练习, 等号左边的两个□里可以填相同的数, 也可以填不同的数, (3) 是拓展练习, 从两个数的和拓展到三个数的和, 从加法拓展到减法, (4) 是变式练习, 突出特例的处理。通过练习, 使分配律的模型“特征”得以强化, 在学生头脑中清晰牢固地建立起来。

2.变“训练”为“选择”

抢答:每组中两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a+b) ×c与a×c+b×c, 哪种更简便些, 是需要根据数据特点作出选择的, 通过题组的练习, 感悟选择的依据, 培养自觉选择运算方法的习惯, 优化算法。

3.变“指令”为“探索”

(1) 计算8×98+2×98

(2) 上图中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单位:米) 以上两题没有简算的要求, 学生自行计算后组织交流, 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 进一步体会运算律的价值。

13.《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是在猜测中产生举例验证的心理需求。在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得出28+17=17+28之后,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我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学生的猜想不一,有了举例验证的内在需求。

二是注意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实学习材料,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课上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丰富了学习材料和数学事实,知识的归纳顺理成章。

三是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

14.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四

四则运算(一)教学反思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了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的资料,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准备,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潜力。成功之处:1。设疑激趣,复旧引新。本节课的四则运算是同级运算,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一些知识经验。在上课伊始,透过出示四个口算题45+8-2324-8+1027÷3×73×6÷9,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能够正确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但是为什么要按照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学生感到很困惑,不知所以然。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让学生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到十分的兴奋,十分想明白其中的缘由,每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都在闪烁着渴望的目光。透过这样的激趣引入,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2。探求解题思飘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的有机结合。本单元的资料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并感受四则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要知

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除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困惑。3。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不一样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例1的教学,学生能够尝试用三种方法解答,如:72-44+85=113;72+85-44=113;72+(85-44)=113,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每步列式的实际好处,个性是第三种算法的出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体现。虽然开始大部分同学不理解,但是透过简易的讲解,例如:指着第一排的学生说:“先走了3人,又来了5人,实际是多了几人。”学生十分简单地说出答案,然后再联系例1进行说明,学生对这一算法都能够正确的理解。例2的教学,学生也同样用用三种方法解答,如:987÷3×6;6÷3×987;987+987,对于第一种算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学生有部分不理解,但是透过学生的讲解,我又用线段图辅助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在这两个例题中,学生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够从不一样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合作潜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不足之处:1。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欠缺。表此刻只会列式,但对于每步算式表示的实际好处还是停留在只会做不会说的层面。2。学生计算潜力欠缺。透过练习的反馈,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计算不细

心、马虎,有的该进位的不进位,该退位的不退位;二是抄错数导致计算出错;三是计数位不对齐导致计算出错。再教设计:1。减少师生之间一对一地对话,增加生生对话,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潜力。2。习题设计少而精,精选练习资料。

15.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五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能快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 (抢答)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铺垫, 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引探准备: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出示尝试题

1. 出示引导题1:

2007年5月31日, 深圳光明新区正式成立, 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 出示引导题2: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90平方千米,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一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不想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 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问题。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连乘)

师:看到题目后都想到了什么?

生:今天只学分数连乘的知识吗?有没有加、减或除法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到很多问题。今天学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几步来做? (两步)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 出示课题并巧妙地以课题的“新”引起学生猜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

三、引探过程

1. 出示例题, 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和解答:

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教师先出示前半部分“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再出示后半部分“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你们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最后出示完成的问题) 你们会解答吗?

2. 学生汇报。

(1) 先求可用建筑面积是多少, 再求绿化面积是多少。

(2) 先求绿化面积是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用总面积乘它。

(3) 用综合算式解答。

3. 着重分析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分步出示, 直观形象, 巧妙地结合题1和题2, 使学生对两步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看得清楚。

4. 学生自学课本。教师指导学习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练习与课本例题解法对照, 既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又要求学生说明算理, 促进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四、引探总结:回顾、归纳

重点分析约分中注意的问题:约分后的小数字写在什么地方较好,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约分的顺序可以怎样?约分时可以灵活约分, 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分数连乘的计算有几步?总结为“一看、二约、二算”。

五、引探实践

1. 先观察算式, 再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约分, 然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 培养学先观察思考再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掌握灵活约分的方法。

2. 你争我抢, 看看谁计算准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强化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同时, 出示三个分数相乘的计算题, 让孩子自己独立尝试解答。

3. 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出示:我国约有660个城市, 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 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4. 回顾课本, 质疑问难。

师:请结合刚才的学习, 认真细读课文。思考:

(2) 怎么理解课本上的这句话:“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六、本课总结:回顾评价

本课利用尝试教学理论作指导,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 精心组织教材, 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展示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解法步骤和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与自己的解法对照, 及时强化验证。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要求适当, 学生不仅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

16.初中数学数式运算教学策略 篇十六

关键词:计算习惯;算理;算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46-2

分析——现状调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许都有共同的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呈下降趋势,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让人眼花缭乱,很多时候很难用粗心浮躁来解释。究其原因有:

外因:数式内容分散在两个年级四个学期,教材又减少了一些在以后的教学中必要的运算,需要在教学时适时补充,而对于补充的内容,师生在处理时或多或少会轻视。(如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适时添加立方和立方差、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根式计算中的有理化等)。教师在教学中对运算的教学力度把握不够,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数学题的讲解重思路、轻运算,导致学生运算能力越来越弱。

内因:不注重基础,机械地套用运算公式盲目地推理演算,运算过程中缺乏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的意识,运算过程繁琐,当然错误率就高。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了较难知识后,注意力被难的知识点吸引,无暇把精力放在运算上,将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归结到非认知因素上,认为是“不注意”、“抄错”,滋生“难的知识会了还在乎容易的吗”这样的情绪。另外随意性思维作祟,心里想的和手上写的不一致。

应对——策略考量

针对以上的内因和外因,基于数式运算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石地位,整块知识点教学应该围绕两个核心:一是在任何时候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运算重要性和紧迫感,只要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可了运算的基础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粗心只是一个借口,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是具体数式教学过程应本着“先稳后快”的原则,“稳”是一种历程,这里的“稳”着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在“稳”中求得运算的正确性在“稳”中积累运算素养。“快”是一种能力,这里的“快”是“熟能生巧”、“对中求快”,在“快”中锤炼运算技巧在“快”中渗透数学思想。

策略一:抓好数式起点教学,重习惯讲算理。

不管教学数式运算的哪一块内容,都应有一个教学起始点,比如负号的引入与符号法则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起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根式)运算的起点。抓好起点教学须把握三个维度,一是概念特质,二是法则公式,三是解题规范。

一、注重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一种理解,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感性思维。现在学生对待概念的态度存在偏差,要么一笑而过,要么死记硬背。

1.改变学生轻视概念的态度,教师首先要重视概念教学。

重视概念教学并非是花多化时间下大力气,而是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概念,教师教学要重本质轻语句。譬如“绝对值”是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绝对值”的教学,要阐述清楚两层意思:一是陈述它的几何意义,揭示绝对值的“非负”特征,引导学生经历由“形”到“数”的思维,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二是阐述它的代数意义,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该数之间的关系,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从文字语言“翻译”为数学的符号语言表示——符号化,并且要在代数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分类”思想的感悟。其实在这个定义的教学上很多老师的做法是重代数意义(绝对值计算)轻几何含义。

2.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状态,教师首先要强化概念剖析。

死记硬背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一种伤害,数学概念重在理解。比如讲授分式概念时必须时时强调分母不为零,教学二次根式概念时必须刻刻强调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母不为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就是这两个概念的特质,学生掌握了概念的特质,那么任何题目前提下只要涉及到分式或根式时自然而然想起“分母不为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就不会在以后解分式方程时忘记“检验”。

二、强调法则公式

数式运算是在法则公式的指挥下运转的,让学生彻底理解法则、公式特征,就可能避免简单模仿和繁难计算。比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有三条,教师在讲述时紧紧围绕一个特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由“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的计算”两部分组成。具体教学中应专注这两个要点,强调有理数运算“先定符号后计算,观察特点再起步”,即先确定每步运算或结果的符号,再对其绝对值进行计算;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以求运算简便、快捷。

三、重视运算习惯

1.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始于教师任何时候的示范。

在平时的演示中、讲解中,笔者觉得尤其是初三老师应把运算和思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思路分析,也重运算技巧。特别是在学生在刚接触数式运算的时候,运算步骤规范不宜跳跃,每一步运算的依据(算理)必须明确、清晰,运算过程的书写必须规范、条理,步步示范,教的耐心,学生才能学的耐心。教师缺乏耐心意味着放弃,学生缺乏耐心就意味着失去。对很多初中学生而言,运算问题是一听就懂,一算就错,或者是思路会,算不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或多或少受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句话教师的示范带动一批规范。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份成就。

2.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成于运算时的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有目的具有一定意志努力的注

意,所以通过以下三步走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量能关系的同时专注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审题:审题训练能培养学生最初运算(或者解题)定向能力,增进运算方向的正确性,综合题需要审题,数式运算也需要审题,审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现在的学生可能由于作业繁多作业时间不够,审题的习惯几乎没有,尤其是计算题几乎不看上手就做,当然暴露问题多错误就多。审题要求学生做到审视性读题、多角度观察、综合性思考,看清数字、运算符号、确定运算方向。

运算时,因为脱离了分析审题这一关,学生的潜意识里只把计算看作简单的加减乘除,内心滋生了一种懈怠的心理,从而缺乏内控的心理素质。在这种心态下学生没有产生一种“我要认真计算”、“我要全部算对”的欲望,其外在表现就是做完就放一边,以先做完为标准,而不是以做对为目的。尤其是有些知识点前后有联系也有干扰,如果不审题跟着感觉走,那么有时候就要走弯路甚至错误。

二运算:这一步是主体工程,考虑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能不能简便运算?什么地方可以口算?运算顺序怎样,各步的符号如何确定,再想能否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简化,尽可能发现简捷计算的因素。要求学生不盲目跳步,尽量做到算一步查一下,力争一遍正确无误。在运算过程中要求过程规范,书写是否认真,格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运算的正确性。如数写的不规范,字写的不清楚,都为错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埋下了后果。

三回头:要求学生养成能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或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如因式分解有没有分解彻底?遇到分式类的运算要不要考虑分母的检验),这样不仅使学生会验证运算结果,而且反过来又会促进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这一步是学生解题最缺乏的一环,能对自己的运算结果进行检查和判断,自我改正运算中的一些错误。

策略二:让学生主动获得经验,重探究讲算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合理设置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剖析、应用等教学环节,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苏科版几乎对每一小节内容都设置了“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栏目,就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而数式运算在整个初中体系中属于较易接受的知识,因此这一块知识特别适合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升华。

17.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34页例4、5及“做一做”,练习九。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带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

1、动口不动手:口算:

9371241314×

+ - + ×

223593595155

2、动口不动手:不用计算,快速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

937341212514+×(2)×-(3)(-)×(4)×+

2235595821559

3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4:小红用长8m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 m的彩带。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1)、先独立思考:要求还剩多少朵,应该先求什么,再算什么?(2)、组内交流你的想法(3)、指名汇报解题思路,板演分步列式(4)、师:请用一个综合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5)、指名汇报并说明为什么先算÷后算-(因为题目的意思是先求一共做多少朵,所以先算8÷23,然后再算小红还剩几朵花,就是求商与4的差)(6)、师小结:可见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也相同

2、探究例题5:

(1)谁能快速地说出运算顺序,还能正确计算结果?

121÷+×15 535(2)过关斩将(把上面那题按不同的顺序要求进行变式)A、我要的运算顺序是:+→÷→× B、我要的运算顺序是: ÷→ +→× C、我要的运算顺序是:×→+→÷ D、我要的运算顺序是:+→×→÷

(3)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知识锦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内化提高。

1、数学门诊:是否正确

112111111(÷+)× =(÷1)×=×= 4332424282、练兵场同组的两位同学互相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完成,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用投影仪进行订正。(略)

3、擂台赛:让学生根据框图列式计算,可以先分步列式计算,再列成一个综合算式计算。

用 1111 减去→用上面的差乘→用 除以上面的积 6223124、再露一手:在下面的5个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计算结果等于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请说说你的收获。引导学生如何养成好习惯以及熟记口诀(课件出示):

六、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的

1、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一级运算→再算第二级运算

3、在含有括号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学反思

学生已通过第七、九册的学习,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较熟悉了,现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依据两者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识。同时,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又有了预习,因此,学习新课的过程,着重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获取了新知,掌握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一、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教师出示例4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分数四则运算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计例题,让课堂内容显得丰满。这节课如果按常规,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然后进

入例题

4、例题5的第一小题后,再直接出示带有括号的第二题让学生算,可能会是枯燥无味,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毕竟有了预习的习惯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上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的,因此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先让学生算第一小题后,还是以第一小题原有的数字及位置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要求的运算顺序自己想办法添括号列出4道算式再计算的形式来教带有括号的运算顺序。使学生看到,这5题的数字、数的顺序、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通过不同的添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得出不同结果。这样学生既学会添、算括号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以后在计算时不可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若要改变运算顺序一定要有根据才行的认真习惯,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让这节课显得丰满。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思维爬坡。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四个层次的专项练习:数学门诊、练兵场、擂台赛、露一手等。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18.《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八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本单元学习主要涉及到4个知识点: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两部混合运算以及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习混合运算时,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整体观察—分清顺序—认真计算—全面检查的习惯。教学中前松后紧,加大练习的量,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并且坚持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有利于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整理和复习时,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单元知识点。从作业反馈看,效果还不错。

19.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篇十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定位为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数学规律,进而学会应用规律. 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特别是在新课的导入上,我做足了功课,编排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小品”,借助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建立数学模型. 为轻松、准确、有效地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上课我表扬了戴洵同学近来进步很大,从他努力学习中,我仿佛看到他十几年以后的景况:戴洵从国外留学归来,回家见到多年未见的父母、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情景? 学生们立即展开想象的翅膀,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我说谁想来表演? 学生们纷纷举手,我把戴洵、小胖墩陆韵凌、强翰楠叫到讲台前,安排陆韵凌演妈妈,强翰楠演爸爸,我稍作布置,表演开始,只见戴洵做敲门状进门,陆韵凌、强翰楠一脸惊讶、高兴、激动状上前迎接,先是母子拥抱、握手,接着父子拥抱、握手,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捧腹大笑.表演结束后,我问学生:儿子是怎样和父母握手的? 学生回答:高兴、激动、幸福,一个一个地握手,分别和父母握手. 学生边说我边在黑板上写道:(妈妈 + 爸爸) ×儿子 = 妈妈×儿子 + 爸爸×儿子, 括号表示家,×表示两只手握在一起. 特别强调儿子先和妈妈握手,再和爸爸握手. 这个“握手小品”给学生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妈妈 + 爸爸) ×儿子 = 妈妈×儿子 +爸爸×儿子”这个用数学运算符号把儿子与父母见面握手的场面有趣、形象地表达出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中. 有了“握手小品”的基础,学生在“类比归纳”乘法分配律时容易找到规律. 特别是“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理解得很透彻. 两个加数怎样同这个数相乘? 一个一个地乘,排队按顺序乘,依次乘等等,要表达这些意思用个恰当的词语就是“分别”. 在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时,我说:“用a代表胖胖的妈妈,用b表示高高的爸爸,c代表帅帅的儿子,括号代表家的房子,这样握手场面就是什么呢? ”学生很快说道:“(a + b) ×c = a×c + b×c.”不用死记硬背就记住了字母公式. 我反过来问:能用(a + b) ×c = a + b×c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 有学生回答说 :“不能 ,因为儿子只和爸爸握手没和妈妈握手. ”这可是以往学生最容易出错、含糊不清的问题,在此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握手小品”在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联系,不断问自己,谁代表妈妈,谁代表爸爸,特别有趣的是在后续学习中,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时,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力,对一些知识解释得幽默、风趣. 比如对于“45×63 + 45×37 = (63 + 37) ×45”,学生解释为:儿子又要离开父母了,家里只剩爸妈了. 在纠正101×45 = (100 + 1) ×45 = 100×45 + 1 = 4500 + 1 = 4501时,我让学生找错的原因,就有学生说,错在儿子是个不孝之子,只和妈妈握手,没和爸爸握手. 学生对此形象、幽默、有趣的解释,使知识的难点迎刃而解. 再比如,学生对87×99 + 87解释为“隐形人”,隐藏了×1,显形后就是87×99 + 87×1,这样的解释,不要我多费口舌,其他学生就明白了.

用另一个“握手小品”也轻而易举地阐述乘法结合律的内涵. 甲、乙、丙三名同学上学时是最要好的朋友,在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中见面了,我安排三名学生代表甲、乙、丙站在一排,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表演三名同学见面握手的情景. 甲乙两人的手先握在一起,再一起与丙握;乙丙两人的手先握在一起,再一起与甲握;甲丙两人的手先握在一起,再一起与乙握,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甲×乙) ×丙 = 甲× (乙×丙) =(甲×丙) ×乙 ,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这一模型 ,对理解、运用乘法结合律帮助很大.

上一篇:转口贸易融资业务下一篇:中秋佳节唯美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