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小论文:我的教育观

2025-03-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教育学小论文:我的教育观(精选8篇)

1.教育学小论文:我的教育观 篇一

我的教育小故事

—让关心走进每一个学生心中

教师的关心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关心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关心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关心也是实现以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每个班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 “遗忘”的角落。

在我带的二(2)班,班上有一个叫张梦瑾的女学生,她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文静、沉默,学习上也是中等一下。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通过家访,我知道她长期跟着爷爷生活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个孩子在家里很能干,很懂事。后来我默默关注着她,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上午做完操后,我站在教室门口,无意中发现教室门口有很多垃圾。我说:“这怎么这么脏。”许多同学说着笑着没反应,好象没有听到我说什么。这时,张梦瑾同学拿着簸箕和笤帚走了过来,什么也没说,把垃圾收走了,收的很干净,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我被这一幕感动了,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张梦瑾同学。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张梦瑾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例如值日时总是来得很早,认真做值日,而且并不计较干多干少,谁来的早点晚点,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通过观察到这些,我每次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张梦瑾的质朴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原本学习一般一下,现在她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每一个孩子在家中都是备受关注的,但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在集体中他们显得很不突出,不显山不露水,很不起眼。他们的沉默寡言,使人经常遗忘他们的存在。但事实上,他们也是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与赞赏,他们渴望被关注,在他们身上同样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细心发现,及时表扬,使得她的自信、自尊得到了激励。老师的关注,使得师生的距离拉进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张梦瑾同学学习的进步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她让我知道一个即使在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我们只要真正去关心她,去了解她,发现并让别人承认她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她的自信心会大增,从而激励她在其他方面也努力有较好的表现,于是她便会产生自信心,慢慢改变、慢慢进步,最终变得优秀。

2.教育学小论文:我的教育观 篇二

在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对于一位所谓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好像也算殚精竭虑了,直到发生了下面这件事,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我布置了默写,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默写,没有完成的少数学生被我叫到办公室继续默写,最后只剩下一个学生,他自然就是马泽堃。我说:“你继续写,直到写起才能回家。”他背了一会,就说能默写了,正好我有点事出去了一趟,回来后,他已写完。我拿来一看,一个字都没错,书写也非常整洁,我有点怀疑,因为通常学生默写的书写都有点乱,有时还有涂改,就问:“你真的会写了吗?你背给我听听。”他说:“我不背,因为你要求的是写。”我又说:“你会写,应该会背,我再问你,真是你默写的?”他斩钉截铁的说:“是的。”他非常固执地坚持“不背”,我又看了一遍他的默写,突然,我发现他默写的笔迹是蓝色圆珠笔,而他手里却拿着黑色的签字笔!而此处再无其它笔!我明白了,他用事先写好的来蒙我,我有些愤怒了,我借此教育他:“你写不起只是不用功的问题,而作弊就是品行问题,从大处来讲就是违法,性质很恶劣,既骗了自已,又骗了老师,你犯的错是不能容忍的……”最后,他写了检查,怏怏不乐地走了。

这件事后,他不但没有改掉自己的缺点,而是变本加厉了,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他更喜欢与我作对,我的课堂经常充斥着对他的厉声训斥,这已经严重干扰了我的教学,很多时候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也明显下滑,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焦虑不安,心头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我虽谈不上是一个坚强的老师,但我自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正当我徘徊之际,忽然想到我的校长曾经作过一次讲座(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讲座)题目叫《做一枝会思考的芦苇》。芦苇之平凡,不能改变周围的任何一物,只是默默的存在,但它一旦有了思考,它就有了内涵和力量。我开始反思我对该生的整个教育过程,整整苦思了一周,终于有了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学生的撒谎和欺骗,以及他的知错不改,毋庸置疑是错的,我的教育也并无不恰当之处,一个是绝对的错,一个是绝对的正确,却怎么也导不出一次成功的教育,原因何在?我苦思的结果是:“错”的学生与“正确”的我不是“平等”的主体,一个是心智尚不健全、理智还未完善的学生。另一个是心智健全、理智成熟的专业教师,是非的辨别在成年人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这不是教育。他的一次精心骗局被我揭穿,对他是一次彻底的否定,他的世界尚未完全建立,也不坚固,他是承受不起这样的否定的。这时,我突然觉得我原有的正确是多么的粗暴和残忍,真有点不寒而栗,扪心自问:你还是教师吗?我又想到了我3岁的女儿,我眼泪来了,她刚上了1个来月的幼儿园,一连几晚我都在她尖厉的哭叫声中醒来,她莫明其妙地哭泣、吵闹,明显感觉到她的焦虑,一家人却无从安慰,而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话:“算了,这几天不去幼儿园。”我的女儿听了这句话竟慢慢平息下来。事后才逐步了解到,幼儿园老师批评和指责了3岁的她没能自已穿好衣服,我不想探讨幼儿园老师的行为是否恰当,我只想忏悔我的教育。

我想知错能改我还是能成为好老师的。我开始观注马泽堃积极的一面,不再过分计较他与我作对,而且坚持每周与他交谈一次,地点通常不选在办公室,有时在操场,有时在放学的路上。我们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既有学习,也有生活;既有他的优点和优势,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我向他传达的信息关键点有:老师对你没有任何成见,学生犯错是难勉的,老师读书时也骗过自已的老师。比如为了贪玩,骗老师请病假;知错能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欣赏你的敏捷。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1年,我的学生马泽堃不再是与我作对的学生,反而是最配合老师教学的帮手:回答问题,他第一个举手;作业第一个交给科代表;背书最积极,经常对我说:老师我在你那儿背。我的课堂也因有一个思维敏捷的帮手而更显和谐,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他的语文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早已超过及格线。他的改变不仅限于学习和课堂,是他让我度过了一个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最感动的生日,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一个晚自习,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只见学生全都站着。我正纳闷,学生齐喊:“蓝老师生日快乐!”在喊的同时又一起坐下,一下露出后面黑板,上面写着“祝蓝老师生日快乐”,我的眼睛湿润了,这难道不是做老师的最大幸福?这一切都是马泽堃“策划”的。我与他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关系,这是我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一次。

学生带着老师的教育走了,留下的是教师的反思。

3.我的教育观 篇三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是新的人才观念,其次是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换,要树立大教育观念,成为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助学者,行为品质的示范者.只有改变以往家长式的教师角色,将目光放远,有的放失,应材施教,才走上树立展新的教育理念,告别旧的教育观念的道路。

教师应当有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其中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自身素质要达到最佳,且要具有超强的耐心,要教好一名学生最先要从学生的内心世界着手,如果对学生没更深刻的了解,那么就没有什么教育可言,不管学生是什么类型,你都要对症下药,就算是一名极为复杂的学生,只要方法对了,你对他的改变充溢耐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能体会到你的耐心和一片苦心。并且笔者深感二十一世纪要求年轻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上可以全都学到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教师在培养人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无论教的什么专业,都需要提高人文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观念上的第一步突破,如果教育者自身知识陈旧、落后,又怎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呢?

在树立全新教育观念和具备超强的耐心的同时,也要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操作技能。本人认为掌握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这是作为新观念教师所必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如文中所谈的:“如果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软件教材,它也只能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具。”

因此,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和具备一个不可思议的耐心,才能将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紧密相结合。这样才可以认识学生,懂得教育的秘方。

4.我的教育小故事 篇四

增江中心小学王宏基

我的教育小故事

——学生成长路上的仁爱教育

那是上学期发生的事。教室里安装了新窗帘,同学们都很爱惜。但是有一天早晨,我去拉窗帘时发现用笔画了一条很长的笔痕。当时我就火冒三丈,竟有这样胆大妄为的同学,非得知道我的厉害不可。此时教室的学生被我的言行镇住了,学生大多数都朝海航望去,但谁也没有确定说是她。

接下来,我单独找了海航。她矢口否认这事与她有关。看着她一脸漠然的表情,我无计可施。事情不是她干的?可为什么同学都盯着她!或许她是要顽抗到底?再看看她,毫无悔改之意。我一时激动就吼起来:你不承认也得承认,有人作证就是你干的!哭都没用!她越哭越大声。我被她顿住了,因为毕竟自己没有深入调查。此时此景我头脑中闪现我难忘的事。

那是一九九一年,我也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毕业前夕,学校教导处收到一封学生匿名信,指责学校利用毕业班学生的钱建校园的石凳。(当时学校确实收了毕业生的钱说是捐建石凳留作纪念)毫无疑问,矛头对准了毕业班。不知他们怎样搞的,就怀疑到我的头上了。记得教语文的冯校长趁我出去时翻看我的本子核对笔迹(我的同学对我说的),英语黄老师也好心地开导我。但是,我敢对天发誓绝不是我。接下来班主任毫无理由地撤掉了我的团支部书记的职务并且在班里无记名地批评,虽没指名但眼睛始终盯着我。我觉得我的天空一片黑暗,我无力挣扎,那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日子,父母亲的耐心教导,我选择只是沉默的学习。最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增城师范,但我恨,我恨我的班主任,他不分青红皂白,玷污了我的人格。想到这我清醒了很多,我张了张嘴,把话咽了回去。平静了一会儿,我对她说:“老师找你只是了解了解状况,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都有职责去爱护班级财物。”我看见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当然,这事不能不了了之。在班里,我说了下面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的新窗帘上画那么长的笔痕,我觉得谁都与窗帘无仇,肯定是谁不留意画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我期望大家都作一个诚实的人,来办公室对我说。过了几天,另一个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把窗帘清洗好。最后我长舒一口气:还好没铸成大错!

5.我的快乐教育小故事 篇五

秦顺

明珠世纪小学

2017年12月29 日

学会“等待”

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一个简单的道理,看似平凡的话,但却意味无穷。的确是这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处处留心,争取做好榜样的力量。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事与愿违。只考虑了自身的问题,却忽略了学生是不是愿意和你这个“榜样”亲近靠拢。

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个男生,脑袋很聪明,脾气也比较奇怪。上课时他能积极发言,动脑思考,往往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他总最先明白。可却有着突出的弱点,不爱写作业,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总是优点“偷工减料”。看得紧点或许能跟上,只要稍一疏忽他更要逃避。为了让他改掉这个毛病,刚开始我采取了很多方法,软硬皆施,恩威并用,可还是不凑效。

很苦恼,努力做到处处留心,想办法让这个问题学生变好,可却发现他不愿和你交谈,为什么呢?

我试着让他的同桌来帮助他,注意他平时都在干些什么,经了解发现,他不但不爱写作业,就连练习本为、作业本都乱糟糟的,常常不知作业写在了哪个本上,作文草稿本也可用生字本代替,今天用的练习本明天就不易而飞了。

让他知道完不成家庭作业有多么的不应该,还是......就在我犹豫时,在他不完成的事情上,我没给任何回应。当第二天我问他:“你为什么又没写作业?”他却掉下了“宝贵”的眼泪。嗯?......我心中有许多问号,他说爸爸妈妈都去打工了,爷爷奶奶不识字,没法给他听写生字我说: “那你以后就要自己管自己了,小小男子汉总要有长大的一天,就像小鸟必须要学会自己飞翔一样。”

从那以后,虽然也有几次没完成作业的情况出现,但他不再不以为然,而是感觉有些愧疚。也会为这次测试比上次多考了几分而高兴了。或许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点“宽容”与“等待”,不要一直催促他,批评他。

6.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 篇六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转眼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也20年了,平凡的我并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事迹,可平淡的教学生涯给了我无穷的人生真谛及宝贵的教学经验。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从她们身上我能看见许多大人身上所没有的,我爱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感到欣慰而满足。

曾记得高文强转到我们班级的时候,我担心,不安,连着几次去家访,每一次的家访他总是有着一种敌意在眼中。记得那天刚上完课,老师反映他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理由是那么简单,他不满足自己的考试成绩,而老师又批评了他几句,所以当着老师的面把试卷撕了,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为此我找了他,“你觉得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的如何?”我问,“很好啊,谁又在告状了?”。“不要去管谁告状的,平时老师都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高文强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这次没有考好,应该考虑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必须要去努力的,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并积极联系家长,共同探讨对于该生的教育方法,家校共同努力,逐渐的,他有所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的交流,细水长流,心灵的交流贵在诚心,换我的真心放在学生上,才能让我更了解学生更走近学生,安玉君只是我桃李中的一个,曾为其付出了许多的日 夜,他也带给了我宝贵的教育经验。多年的教学让我更明白,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7.我的教育情结 篇七

我所任班级被称为“普通班”, 这是一种顾及尊严的称谓, 但学生们清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里, 就是“差班”。刚任这样的班级, 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失落, 但很快调整过来, 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对自己、对班级充满信心。

首先, 我让他们从心里“减负”, 让他们从“差”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告诉我的学生们, 咱们的班级不叫“普通班”、也不叫“差班”, 咱们的同学不叫“普通生”、也不叫“差生”, 咱叫“潜能班”、叫“潜能生”。咱们有潜能, 只是有待开发、有待挖掘, 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这一称谓的转变、定位的转变, 我从同学们的脸上找到了自信, 有这一基础的奠定, 接下来的工作就从容得多了。

在学习中, 我分明感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压力, 由于基础薄弱, 尽管他们很努力, 但还是不时透露出沉重的气息。我捕捉到这一点, 于是, 迅速和各科教师交流、沟通, 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各科中体现出的优势与劣势, 综合分析、汇总, 尽最大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并以此为契机, 鼓励他们, 试图让这一光点闪得更亮。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优点, 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我始终相信没有哪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 他总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只是还没被发现, 或是还没挖掘出来。而老师的“慧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我所任班级中, 有一位叫张庆的同学, 在所有科目中最喜好数学, 但对其他科几乎放弃, 我找他谈过几次, 从交谈中, 我确定他不是懒, 而是对这些科目产生畏难情绪、对自己没信心。于是我抓住他数学成绩好这一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 告诉他你既然能把数学学好就证明你不笨, 且很有优势, 你现在只是把数学这一块的潜能挖掘出来了, 其他科目在等待着你去努力, 你能把数学学好, 老师相信你完全有能力把其他科学好, 把各科都学好了, 那离大学还远吗?我还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 帮助张庆同学树立信心, 并且帮助他掌握学习的方法。半个学期过去了, 我发现张庆同学的各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更让我欣慰的是, 他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

8.我的立体教育观 篇八

魅力校长。尽管有诸多争论,但我还是信奉被多年的经验教训证明了的那句话: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我当了26年兵,军队有一句格言:“一支由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打不过一支由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所谓“魅力校长”,是指非权力因素的巨大作用。尤其是条件较差、困难较大的薄弱学校,校长的权力是第二位的,魅力是第一位的。这种魅力,主要表现在爱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校长的形象是一面旗帜,校长的理念是一声号角。当校长的,要做“导游”,拿着“旗子”在前面引导;而不能做“监工”,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有了魅力校长,接着就会有魅力副校长、魅力主任、魅力段长、魅力班主任、魅力老师。这种魅力,会像一股无形、无穷的巨大力量,把学校这艘航船引向前进!

卓越团队。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平时媒体中有征婚和招聘两类广告,其中征婚广告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善解人意”,招聘广告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团队精神”。学校这个团队就像一个乐队,学校建设就像是一部乐曲,主旋律是事业心、责任感,乐章是学年、学期、年级段、教研组,指挥是校领导,音符是每个教职工,独奏是个人所分担的本职工作,合奏是学校的集体活动,和弦是互相间的协作,每种乐器的音质是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音色是学校建设和个人工作的特色,高低音是不同分工的相互关系。一个学校又像一个登山队,要有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一个学校又像一艘航母,校长书记就是舰长,副校长副书记就是大副,中层和年级段长就是水手,广大教职工就是船员,学生就是乘客。有个成语叫同舟共济,不分船大船小,不论顺风逆风,不管浪高浪低,只要同舟共济,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如果给卓越团队定个基本标准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个标准应该是16字: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心协力!

阳光教师。当教师的有一种“阳光效应”,就是说哪怕你能力稍差一点,只要心态好,笑得甜,教学效果就好,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必然经历四个阶段:学龄前“妈妈说的”、幼儿园“老师说的”、上小学“书上说的”、上中学“我说的”。要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我说的”阶段而且让他们说对、说清、说准、说好、说新、说美,对咱们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事业心、责任感、学历层次、业务水平、表达能力以外,我觉得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快乐学习有赖于快乐教学。我从学生家长那里听来的几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①一名家长问孩子:“今天为啥这样高兴?”,孩子回答:“老师高兴呗”。②一名家长问孩子:“你上初中后为啥不喜欢数学啦?”孩子回答:“因为我最讨厌X老师”(偏科实际上是偏老师)。③一学生对妈妈说:“郭老师很喜欢我”,妈妈问:“你怎么知道?”孩子说:“她一见到我就笑”。④一位老师在家里刚吵了架,上课时一脸阴云,看谁的时候目光都冷冷的,吓得学生们半天大气都不敢出。有个孩子绞尽脑汁猜想自已什么时候得罪了老师,主动站起来承认自己不该放屁放那么响。这几件小事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好心态是为师从教的无价资本;好心态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好心态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好心态是校园第一生产力。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和生活,事务杂、节奏快、困难多、压力大,教师容易引发负面心态。许多同事都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现实生活中,不是动力太小,而是磨擦力太大;不是缺汽油,而是缺机油;不是干得累,而是活得累。所以说影响学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研成果、影响奉献精神的主要因素是心态问题。当老师的要学会自找快乐。快乐是一种美德,快乐是一种才华,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微笑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如果我是校长,要招聘教师,我会对所有参加面试的对象提出一句设问: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聘用后每天会问:今天你笑了没有?不会笑就当不好教师,不会打心里笑就别想当名教师!和学生相处,和同事相处,和任何人相处,多想想多看看他们的优点,什么时候也不会有坏情绪,什么时候都有笑意,都能够笑得起来。平素常闻“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好梦成真”,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些恭维话。其实,人们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它,善待它。悲观的人,本有99件好事,遇见一件坏事可能会哭哭啼啼;乐观的人,在99件坏事之后,碰上一件好事也许就能笑逐颜开。要善于做“精神美容”和“心理整形”。既然有“自寻烦恼”的说法和现象,何不反其道而为之,来一个“自寻欢乐”呢?当然,笑意原不能单纯从自身寻得,最好是努力向火热的教育教学生活索要。只有教育教学生活,才是笑意的富矿。“没功夫叹息”“来不及生气”“闲愁最苦”“用事业提神”,这些哲人哲语,都是我们发掘笑意的指南和向导。只要你敞开心扉,全身心地去领略大自然的恩惠,去接受社会的慷慨,去品味教育事业的欢欣,去感受同事人间的温馨,笑意自然会爬上你的眉梢,永驻你的心底!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就是假装快乐,假装幸福,时间一长这快乐和幸福就成真的了。快乐一旦成了习惯,就没空找烦恼,没能力找烦恼。

快乐学生。快乐生活才能快乐学习,快乐才能有效学习。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高低,往往取决于学习体验快乐不快乐。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应该把任何“正事儿”都变成游戏,他们就喜欢做了。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都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把上学说成是苦差事:“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实际上,按照现在的观念,应该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觉得苦,是厌学的根源。有个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儿,和她姥姥一起上街抽奖券,她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得到100万元大奖,第一不上学;第二永远住到姥姥家!”把不上学当成远大理想,不值得中国的家长们、中国的教育家们深深地思考吗?现在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破坏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蛋。有几句不恰当的比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是“家长疯了,孩子傻了,老师累了,校长急了”。

和谐家长。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提出,家庭不和谐,是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的最终原因。他提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家庭教育的思路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是“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八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确认,理解,陪伴,批评,制定规则”;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批评,强迫”;家庭教育的两个陷井是“有条件的爱,输不起的心态”。家庭和睦了,气顺了,就会善待学校,理解老师,支持教育,客观上也为学校和班级创造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教学环境提供了动力。可以这样说: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我们的节日 端午”主题活动总结下一篇:第二周安全工作总结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