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2024-06-12

绿色食品统计年报(精选11篇)

1.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一

***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基层统计工作担负着为上级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统计最基本的根基。2014年我办事处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各单位的精心指导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作为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统计和党工委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我办事处经济发展态势虽然平稳增长,特备是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周边乡镇相比,在工业经济发展增速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企业发展方面

主要是工业发展空间不足。与豫龙镇相比,我办事处位臵处于我市的城区地带,现已无可发展工业企业的空间,我办管辖范围已全部处于城控区域内,陇海线以南全部都规划为商住用地,工业用地仅有道北建设路京城路以西的部分土地,新上企业已没有土地可用。造成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财政总收入等方面的落后。

2、是部分工业企业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因素或城中村改造的影响将逐步减少。我辖区工业企业主要以磨料、服装、食品和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辖区原有磨料磨具企业**市新型氧化铝有限公司、**崟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玉发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铝城三星白刚玉厂、**信宇磨料有限公司、河南宏鑫隆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市特耐磨料有限公司、**市泰和刚玉有限公司等11家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都建设于1995-1998年左右。2000年左右**玉发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为亚洲产量最大的白刚玉生产销售厂家,在玉发公司为龙头的带领下占据了我国70%以上的白刚玉市场。办事处在2007年关停了达不到要求的**市小天鹅磨料有限公司等3家刚玉企业,2009年又关停了**市鑫源磨料有限公司,2010年关停了**银竹冶炼有限公司,2011年关停了**市太和刚玉有限公司,2012年关停了**特耐磨料有限公司,目前仅有4家2000年以前建设的刚玉企业还在辖区生产,由于一电厂的完全停产,由于我市的电价政策变化,(企业目前电价为0.69元/度,加基本电价为0.72-0.73元/度,上街区企业为0.45-0.47元/度)企业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企业都有外迁的意向。辖区刚玉企业完全享受不到优惠电价,并且上街区企业还有峰谷电价的优惠措施,这些企业均在上街或上街邻近的区域建有新厂或分厂,由于企业注册地在我辖区,统计数字还稍偏大,我辖区冶炼已完全停产,仅靠买来冶炼好的刚玉块粉碎制沙来维持经营,真实产值逐年下降,但统计数字逐年累加。磨料企业统计数字除玉发磨料是企业填报的之外,其余几家统计产值均在4亿元以上,有的突破5亿元,如**崟成磨料磨具有限公司2014年真实产值约2000万元,但上报数据47874万元;**铝城三星白刚玉厂真实产值约4000万元,但上报数据76554万元;**市信宇磨料有限公司已半停产,真实产值约1800万元,但上报数据55365万元;**市新型氧化铝有限公司真实产值约2470万元,但上报数据47841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康砦村城中村改造,电厂后的整个区域完全在商住用地规划区域内,改造结束届时刚玉企业将完全搬离我辖区,企业搬迁后年产值直接减少19.23亿元。建议我市尽快对用电大户企业实施峰谷电价政策,已减少企业的流失。

3、外向型经济实体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辖区外向型企业主要包括3类,自营出口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关联企业。涉及服装加工业5家,磨料磨具企业10家,机械制造业3家。由于受国内国际市场形势的影响,(如博誉机械、大东制衣、万鑫制衣、宏祥制衣、奥特制衣等)订单数量大为减少,由于受到国内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产品价格也被迫降低,再加上企业本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名牌产品少,因而导致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减弱,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4、国内食品业油类产品市场普遍产能过剩。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产值16.93亿元,2013年产值19.66亿元,2014年产值仅为13.88亿元,加上受转基因大豆的影响,企业2015年形式不容乐观。

5、我国的食品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举报和监察机制和完善的法律。

①我国的监察食品的机制。我国的食品监察由农业部、卫生、工商等多部门多头管理。这样就存在群龙无首的后果,这是其一。其二,也是由于群龙无首的原因,造成责任不到人。其三,我国的官僚体制靠人治,本身的监督体制无人问津;其四,食品监察是一个长期而且伴随过程的,专业性无法保障。

②在计划体制的转化后,人民的意识转变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食品卫生归咎与商业活动人士的道德,没有人能保障自己不犯罪,关键要靠“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且要保障多渠道举报的措施。

③食品生产的监督和生产设备的监督,食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所以应该从源头和过程一起抓,才能保证结果,等到食品生产完成后,采取措施已经晚了。

④要提高国内的从业者的素质。

辖区**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建厂至今,主要生产日用豆腐类产品,计划年生产能力约1亿元左右,产品辐射**市200公里范围内地区。由于企业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使用非转基因大豆造成成本上涨,价格和小作坊使用的转基因大豆无竞争优势,再加上部分黑作坊使用劣质原材料,企业市场占有率达不到预期目标,2014年产值实际仅为2200万元左右。

6、机械加工企业,企业发展缺乏前瞻性战略。在企业市场形势好时,企业家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眼睛,没有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到市场低迷时企业形势一落千丈。如**市**纺织机械厂2011年企业用工人数最高时达到300人,而目前仅有15人维持企业,靠带加工维持不关门。

7、市场的恶性竞争。据了解,我市农村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小企业,生产小型农机和小型建筑用机械,这些企业一般都在家里或村口生产产品,土地成本、税收等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员工大部分是临近村民,用工灵活机动,产品质量无需认证或生产无需资质,起个品牌就可以出售,也没有开发票所需的费用。但我辖区企业地处城区,工人工资不断上涨,土地租赁或购买费用、缴纳税费用较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每年需要的各种费用压低了企业的利润,造成企业订单不足等。

8、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正常。据走访部分建筑机械厂家,市场上有部分人购买设备仅看价格、回扣如何,不论机械的质量。如购买一台质量较好的搅拌机能用5年,价格需2000元,但他宁愿购买一台能用1年的价格1000元的设备,用坏了从买,多买几次经手后回扣等就流入个人腰包。用户个人素质和目光短浅对若发生生产事故的不重视造成的部分现象。

二、乡镇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基层数据的统计。

1、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及其成因

当前影响统计数字质量主要存在三大障碍:一是受人为干扰有意造成的虚报、瞒报、篡改等非技术性因素;二是受基层客观环境、条件所限形成的客观因素;三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技术性因素。具体来看:

首选受利益驱动,行政干预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局部利益,对统计行政干预,凡是涉及本单位和本部门有利或与主要领导政绩有关的目标考核的主要统计指标必然受到“官顾”。指使他人或亲自出马从横向(兄弟单位)到纵向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找准本单位有利“位子”,确定统计指标数额,授意统计单位或统计人员搞虚假统计。因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提拔重用、财权等受到绝对制约,对待领导的授意不得不俯首听命,否则将会面临批评、甚至免职的打击。因此,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不惜将统计数据当游戏,闭门造车、胡编乱造,有时甚至随心所欲,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致使基层统计数据严重失真,数据质量大打折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弄虚作假手法上较过去更有艺术性。不管是领导者或是被领导的统计人员都明白:在统计数字上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是《统计法》不允许的违法行为,为了“避嫌”,领导和统计人员从操作上都讲“策略”和“艺术”。领导要求统计人员弄虚作假,不会说要你改数字,也不会叫你报假数。而是强调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要求你调查调查再调查,让你核实核实再核实,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统计人员同样清楚自身的处境,“两头”都得罪不起,只好“菜刀打豆腐”两面取光,在操作上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从数据源头做起,从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到统计报表都极为规范,一点也看不出是闭门造假,胡编乱造的虚假报表。最后还经领导签字,单位加盖公章后上报,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使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其次统计基础薄弱,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低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原因。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任何工作都是由人去做,所以人的素质是做好工作的最关键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和企业民营化改制的不断深入,基层统计面临统计人员裁减,专职变兼职,内行变外行和人员不稳定的境况。一方面,企业实行民营化改制后统计基础工作普遍弱化,改制后配有专职统计的企业几乎为零,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工作重心往往以财务管理为主,对统计工作多于应付,一旦报表任务来临,工作责任心强的尚能做好报表按时上报,工作责任心差的,再三催报也难按时完成任务,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自行其是,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乡(镇)统计属地方性综合统计,是把握统计源头质量的重要环节。统计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统计调查任务必须依靠乡(镇)统计才能圆满地完成,而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很多,乡镇统计员必须服从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些同志又身兼多职,任务重,大部分精力不在统计工作上,对于统计工作基本上忙于催收报表,汇总报表,上报报表。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基层单位核实、调查、了解其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基层统计单位的数据质量。再则统计人员极不稳定,更换频繁,多则3-4年,少则1-2年就被更换,这种短期行为极大影响了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再一方面,农村村级统计是保证统计数据的源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在农村经营体制变革后,村、组一级的统计工作完全由村委会的副主任或文书来承担,统计数据基本上依靠他们提供。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扎实,有一定统计素质的村干部尚能提供基本符合一个村实际的统计数据,反之,工作马虎,作风飘浮,应付报表的就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了。事实上,由于绝大多数村文书属兼职统计,既要完成自身的行政事务,又要从事家庭经营,既要干好份内工作,又要完成兼职任务,根本不可能拿出更多精力去做好统计基础工作,不少人就是靠应付差事,或干脆按年初计划填报数字,或坐在家里编数字,村、组一级统计数字不实、不准,直接影响到上一级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准确。

再次统计任务繁重,统计人员短缺,统计经费不足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客观原因。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是摆在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面前的客观事实,除各项定期报表、年报外,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大型普查任务(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1%的人口抽样调查等等);除统计部门部署的统计调查任务外,还有地方性的其他专项调查任务,同时还有许多非法报表(未经统计部门批准和备案的报表)的存在,给统计任务繁重,统计人员短缺形成尖锐的矛盾。客观事实存在,村组一级无统计,村一级是代统计,乡(镇)一级只有兼职统计,这种现状也间接地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同时,由于财政状况不佳,经费投入不足,统计站办公室多数与其他站所挤在一起办公,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繁重的统计工作量与紧张的统计调查经费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必然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①加强统计法制工作,切实做到依法统计。要解决当前基层统计数据收集比较困难的状况,必须强化基层的统计法律意识,只有运用《统计法》来规范基层统计行为,才能够促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顺利施行。一是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臵的,并且国家统计机构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对于重要统计数据要有一套严格的发布政策,要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各方的干扰,确保国家统计数据的公正、客观、真实,保证为国家及社会提供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信息。二是要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尤其要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广泛宣传《统计法》,增强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观念,特别是基层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增强统计法制观念,真真实实地把基层的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依法统计,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②改革统计制度及方法。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着调查方法单

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仍然过多、指标体系不尽合理、任务繁重以及任务及其必需的条件脱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统计制度及调查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应收集哪些资料,官方统计机构的职能除了将这些数据收集、整理及出版外,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或将数据分析工作交给社会研究机构,这些都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规定。其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保证经确定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对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都必须做出说明和界定范围,同一指标不能有两种口径和随意变更,并且在基层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基层在调查收集这些统计指标时能顺利进行,这些也都必须以制度形式予以规定。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在时间上的可比性,使它能更好地反映现象发展的数量特征;另一方面,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和分析,增强数据的适用性。此外应建立从实际出发的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适当减少全面统计报表,推广抽样调查,注重效益、节省成本,提高时效,减少被调查者的负担。

③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的基础建设。一是搞好宣传,争取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要想搞好基层统计,就得必须提高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应广泛深入地重点对其加强统计宣传工作。同时还要通过集中学习等多种途径使其掌握统计基本知识,这样他们才能重视统计工作,支持统计人员如实反映情况。二是健全网络,确保基层统计网络的稳定性。每个村委会都应明确配备1—2名统计员,全权负责本行政村范围内的统计工作,村级统计人员一经确定,尽量不要随便抽作他用,以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原始资料,开展统计工作,完成统计任务,经费按计生宣传员的模式发放。三是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巩固统计队伍,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适当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统计资料。四是强化服务,突出精品。一是加强基层统计历史台帐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不仅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质的突破,牢牢树立“精品”意识。

2015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党工委的中心工作,发挥统计部门服务作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在新的一年,发挥统计服务最大化、统计监测准确化、统计工作规范化,把我市统计工作推向深入。

******经济管理办公室

2015年1月27日

2.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二

关键词:信息年报统计,信息化,数据建模系统,数据处理

一、辽河信息年报统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辽河油田的早期信息化建设是为了主要提升油田业务水平, 为勘探开发服务, 所以早期的信息化建设分散且无规划, 无信息年报统计资料。当辽河油田开始进行信息化统一管控后, 孤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有所缓解, 信息年报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逐步体现, 成为了信息化成果分析依据, 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信息年报的统计, 也是从分散的数据搜集, 逐渐转换为信息化、整体化的统计方式。早期的信息年报统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统计指标不统一, 造成统计数据误差。辽河油田各单位、部门分布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 其统计工作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 造成统计指标的不统一, 这为信息年报的统计造成很大困扰。

1.2统计方式落后, 手工统计周期长准确率低。辽河油田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完善,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工作中应用得不够普遍和深入, 大部分统计工作采用的是手工和半自动相结合模式。该模式耗时耗力, 且统计速度慢, 数据容易出错, 缺少有效备份。并且, 后期数据哇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进行反复校对、整理, 其统计结果难以满足市场竞争对现代企业发展提出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信息年报统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2.1灵活定制信息年报模板, 规范年报统计指标, 大幅降低误差。辽河油田自主开发了一套数据建模系统, 该系统分为三个模块:管理模块、数据填报模块、数据挖掘模块。其中管理模块包括辽河油田组织机构模型、用户角色模型、用户权限模型、信息年报统计模型、汇总分析模型等的建立;数据填报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功能、业务审核功能;数据挖掘模块包括数据查询功能、数据统计功能、数据分析功能。

信息年报模型全部由统计员工使用该套建模系统自行搭建, 统计模型、指标说明模型均可以定制, 灵活可变。该模型可以根据填报人员的反馈随时进行调整, 并根据不同需求, 搭建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模型。先利用管理模块搭建模型, 再通过数据填报模块进行数据上报、校验和审批, 最后使用数据挖掘模块进行数据汇总挖掘分析模型, 3个模块相互配合, 统计分析各单位上报的数据, 最后形成企业信息年报。

2.2全面覆盖的网络加快数据搜集速度, 改变传统统计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通讯, 通过该建模系统, 将信息年报中种类繁多的统计表, 都放到系统中来进行统一上报和审批, 可以大大加快上报速度。原来由于领导出门无法审批, 可能需要等待几天的文件, 现在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网络审批功能, 在电脑、甚至手机上就能够审批, 缩短等待时间。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年报的上报、审批进度和填报情况, 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过程管理, 提前发现填报问题及时修改, 也能够更快的对年报信息进行汇总及数据分析, 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

2.3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数据挖掘, 降低经营决策风险性。利用该建模系统建立的统计分析模型可以将常规汇总分析固化在系统中, 同时开发建立新型分析方法模型, 利用已建好的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有效避免岗位人员调动导致的分析误差, 方便数据深入挖掘, 能够有效的形成企业大数据资源, 为油田主营业务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 该建模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了简便的技术辅助手段, 实现了对业务资源的高效管理, 从总体上把握和控制企业资源, 释放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设计和完善, 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核心业务提供服务。通过准确的信息年报数据支持, 公司领导可以随时了解油田信息资源规划和使用情况, 合理规划和使用现有资源, 进行精确决策, 有效避免由于技术黑盒而形成的管理不透明的现状。

三、结束语

通过数据建模系统建立的信息年报统计分析模型系统, 与传统的邮箱、纸质材料上报的统计方式相比, 缩短了近20天的统计搜集时间, 数据准确率提高20%, 达到了95% 以上,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解放人力物力资源。该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辽河油田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资源库、用户角色权限资源库、年报信息资源库, 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开发经验, 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也为辽河油田信息化建设搜集了大量有效数据, 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长寿.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创新探索[J].财经界, 2010 (3) .

3.完善工资统计年报之我见 篇三

细化易错指标的解释

“单位负责人”。其指标解释是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这个指标有两个特点:一是自由裁量余地大;二是极易按字面意思理解,即按照单位法人或单位一把手来理解,只填报一个人。在年报培训中,虽然我们一再反复强调要按照指标解释填报,但企业填报的错误依然很多。在笔者看来,如果把该指标改成“高级别管理人员”或“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或许意思表达更准确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字面歧义,降低错误率和返表工作量。

“其他工资”。在岗职工四项构成中的其他工资项:指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三类工资均不能包括的发给在岗职工的工资。指标解释中只列举了两项:补发上一年度的工资和补发的可自行支配的房改一次性补贴等。在年报中,常见错误是把补发上年度的奖金也计入其他工资。建议在绩效工资的指标解释中增列包括补发上年的各种奖金,或者在其他工资指标解释中把补发上年的奖金作为排除项加以列举。

非全日制人员。该指标解释是以小时计酬为主,指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年报中常见错误是:符合前三个条件但按月结算的人员和按月计酬的兼职人员计入非全日制。在与企业的沟通中发现,完全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况并不多,多是满足前三个条件,但企业出于工资管理的需要,统一按月结算,如快餐企业送餐人员。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符合非全日制人员的实质性要求,但按照指标解释严格来说又不算,比较难以把握和操作。

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型。这种分类有交叉,如企业总经理同时也是技术总监,那么该计入单位负责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呢?如何选择,指标解释中没有相关说明。建议规定一个统一的原则,比如向上归类,即一个人如果是总经理同时也是高级工程师,那么应填报总经理这个岗位。

其他从业人员。该指标解释第3条:包括本单位聘用或使用与本单位没有社会保险关系,但在本单位领取劳动报酬的其他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这类人员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笔者认为,该指标解释有两处不清晰,一是“其他人员”内容不明确。常见问题是:企业聘用的未在其他单位兼职、也没有在其他单位上保险的临时工(如自雇保洁员、小时工),该企业本应为其上保险计入“在岗职工”,但企业并未给其上保险而把这部分人计入“其他从业人员”,因为该企业认为这部分人与本单位没有社会保险关系;二是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重复。建议解释的内容要明确清晰,无交叉,便于企业准确填报。

合理设置关系审核的级别

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中,关系审核对于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审核级别作用不同,合理适当的审核级别有助于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化。

2012年工资年报中的一项审核是:工资总额年度数据大于等于前三季度累计数据(包括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标)。目前这一审核级别是核实性,不是强制性。即该审核中如果审出错误只要填写说明就能提交。但年报中发现,尽管已有核实性错误信息提示,但这个指标错误率仍比较高,而且返回企业修改后再上报需要的时间较长。因为这个错误一旦出现,不仅涉及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数据修改,还涉及按人员类型分类的修改,需要统计人员翻阅较多资料重新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报表进度。所以如果把这条审核设置成B类强制性审核,虽然企业找统计机构开锁需要一点时间,但统计机构能通过开锁对该指标进行预审,数据质量有保证,同时也能减少后续的工作量。

上报时间充分考虑基层实际

“企业一套表”同时上报。2012年报中,实施“企业一套表”的企业大多数年报上报截止日期是2月28日。这对企业来说,便于记住上报时间。但不利的情况有两点,一是影响表间关联审核,如产业活动基本情况表(101-2)与从业人员工资(102-1,102-2),前者应早于后者上报,且前者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大于等于后者中的该指标数据。如企业不按照前后顺序上报,则会出现审核错误。再如,从业人员工资(102-1,102-2)与工业专业的成本费用、生产经营和信息化统计表(B103-2)联审,也是前者要早于后者上报。这就意味着企业各种表的上报时间应不一致。另一个不利的方面是,会导致大量的企业集中在最后期限一起上报,会使本已负荷较大的网络处理负担更加严重。建议上级统计机构统一梳理一套表的相关审核,要求企业分批次上报。

“迟报”时间确认。本次年报规定,不论企业何时提交报表,如果返回修改,均按照最后一次修改后再上报时间作为企业上报时间。如果企业在修改后不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算做“迟报”。作为基层统计机构,对于临近截止日期前上报的企业报表,就是在审核中发现错误,也不敢轻易返回企业修改,怕企业不能及时修改后提交,算企业“迟报”。只能等企业上报期结束,进入统计机构审核期后再返回企业修改,这样做的结果是审核机构难以做到边录边审及时返回企业修改。大量的修改集中到审核期,时间非常紧张。建议按照企业首次提交的时间确定是否“迟报”。

重视新增指标的数据支持

在2012年从业人员和劳动工资年报表(102-1)中,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新增了从业人员和工资指标按职业类型分类。其中共增加了四组内容20个指标:期末人数按职业类型分类、工资总额按职业类型分类、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按职业类型分类、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按职业类型分类。这四组指标内容不仅关联性强,而且获取难度比较大。

这些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分类的交叉性影响人员归类的稳定性;二是不同阶段人员岗位变化影响分类结构;三是数据取得工作量大,需要从工资表中按岗位分类筛选一一摘取。特别是对于单位人数多、变化大的企业更是如此。年报的准确填报需要这些指标的全年记录,如果这种变化平时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到年报时增加填报这种指标,势必影响报表上报的准确性。今年“三上”年报企业普遍反映困难较大,因为详细分类情况很难追补。在2013年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中,季度报表也并未增加这部分内容。要想在年报时准确填报该部分内容,一是要加强对企业建立台账的督查,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年报要求建立详细的企业工资统计台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及相关的指标解释,增强指标归类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编辑:单之卉 / 邮箱:szh@bjstats.gov.cn

4.统计年报会议主持词 篇四

同志们:

经领导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统计年报工作会议。请在座的同志们把自己的通讯工具关掉。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市统计年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7年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报表工作。希望在座的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特别是今年才走上统计岗位的新同志。

先请市统计局局长××作重要讲话,我们欢迎。

同志们,×局长对做好今年年报工作的形势分析的很全面、很透彻,特别是如何适应当前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尽最大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讲的很到位,可以说是怎样提高数据质量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统计人员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所必需研究、掌握和积极应对的新课题。因此,在座的同志们一定要切实领会×局长的讲话精髓,把×局长的讲话精神传达好、贯彻好、应用好。

接下来,我们请各专业科长对今年年报和明年定报进行讲解和工作安排。

同志们,统计年报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战斗在我市各条战线上的统计人员经过将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就要为全年的胜利作最后的冲刺。也可以说,统计年报工作既是对在座各位综合素质的检阅,同时也是对我市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成果的检阅。搞好今年的统计年报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客观真实评价本企业、本乡镇的发展成果和竞争力,对于研究检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把握和指导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并合理制定下一的年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加快我市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光荣传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和方法根据下发《通知》规定的时间上报。

5.农村统计年报会议讲话稿 篇五

农村统计工作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描述农业生产状况、反映农村发展进程、揭示农民生活情况的重任。农村统计数据是党和政府客观了解“三农”发展状况,正确判断“三农”工作形势,科学制定“三农”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依据。当前,在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抓紧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方法制度体系,准确及时地反映科学发展成果、服务科学发展决策的农村统计尤为重要。为了扎实做好我区农村统计年定报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水平,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农业统计年报数据关乎农业补贴和农民切身利益。一方面,近年来,上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决策依据和标准主要来自农业统计数据。另一方面,中央不断加大粮、油菜、玉米、农机具购置、能繁母猪、村保运转补贴等补贴的力度,其决策依据同样来自统计年报数据。其次,农业统计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成果反映的重要手段。统计工作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一项总结性的工作。特别是统计年报,更是对全年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次家底清查。一年来哪些工作完成了目标任务,哪些工作还有差距,最终要通过年报统计数据予以反映。再次,农业统计数据直接反映党和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果和成效。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断制订出台各项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如何,以及今后对农决策的依据该如何制定,同样需要从年报统计数据中寻找依据。

二、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各项业务水平

一方面,广大统计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特别是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和农业统计报表计算机程序等知识的学习;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年报会议精神,将年报任务认真落实到部门、到村、到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协作配合,保证数据一致。要坚持统计基本原则,切实做到按村上报、镇级汇总。特别要注意年报和定报计量单位改变、统计指标取消或增加等变动情况,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质量控制,切实搞准农村统计年报数据

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统计工作中,各项统计报表、统计指标、统计口径、计算方法,都必须按报表制度和调查方案的要求严格执行。对起报单位的原始报表要严格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查询纠正。二是要实行重要指标数据评审制。各镇要成立数据质量评估小组,认真做好情况沟通,及时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数据审核和分析评估,发现数据不实,要立即查询并及时予以纠正。三是要严格报表收审程序。凡要求送审的报表必须送审,要求附有基层表的.表种必须附有基层表,上报的报表必须经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无误。在这里,重点强调一点:今年的年报上报时间,各地必须按照规定要求上报到区统计局审核,不得借故推迟上报时间,影响区局年报工作进度。局农调队要认真组织好统计年报审核、衔接、上报工作,并开发利用好年报资料,切实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村统计定期报表工作质量

区统计局将强化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好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扎实搞好各项评比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定期报表工作,按时保质做好有关定期报表的审核评估和汇总上报工作。各地上报数据前要请分管领导把关,对统计数据不得随意处理,避免产生畸形数据,真正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同时,对于上级布置的单项调查任务,要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和落实有效措施,确保按时、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五、切实提高农村住户调查工作质量

农村住户调查工作一直是我区农村统计工作的薄弱点,随着我区农村住户调查点上升为省级样本点,农村住户调查工作必须要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必须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1、全面提高调查户补贴标准,调动广大调查户的记账积极性

过去农村住户调查记账户的补贴标准偏低,客观上影响了记账户的工作责任心,不记、漏记、少记现象普遍存在。区统计局通过调研,新一轮农村住户调查户补贴标准将提高到农村记账户每月40元,市区城中村记账户每月60元,同时相应提高辅调员的补贴标准。要让广大调查户的记账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记账行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调查数据客观、准确、及时。

2、全面落实“三加强”工作制度,确保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质量

一是加强辅助调查员对记帐户帐页的审核力度。主要检查记帐是否及时、摘要是否清楚、单位是否正确、编码是否准确等内容。

二是加强专业同志对机表的审核力度。主要检查录入是否准确、是否有漏录和错录现象等。

三是加强专业同志对季报、年报的审核力度。主要检查帐本中的内容与季报年报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相符。

3、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提高农村住户调查工作水平

一是增强调查数据的代表性。抓好对现有调查样本结构与其他抽样调查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工作,按统一要求进行样本轮换,增强样本数据的代表性。

二是提高调查员管理工作能力。通过抓好对辅调员的管理,定期召开辅调员工作例会,开展调查业务培训和辅导,与辅调员及时做好沟通。

三是提升调查数据质量。通过抓好记帐源头数据的质量关,确保上报数据真实可靠。

四是抓好调查数据的开发。通过抓好住户调查结果数据的开发利用等信息资料,在季度和年度等时期开展好农村居民收支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五是完成各类一次性调查任务。利用住户调查点的资源,完成涉及的其他相关调查等多项一次性调查任务,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同志们,各级领导、各部门、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寄予厚望,统计事业发展任重道远。现在农村统计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机遇,勇于创新,务求实效,为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六

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供销社:

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一年来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更好地为上级有关部门和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现将编制全系统2011年统计年报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1年统计年报编制内容

(一)网络直接报系统的10张报表:

(0001)全国供销合作社经营总值情况统计表;

(0002)全国供销合作社主要商品经营类值、数量统计表;

(0003)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及县以上机关基本情况表;(0004)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基本情况表;

(0005)全国供销合作社法人企业基本情况表;

(0006)全国供销合作社直属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0007)全国供销合作社社团组织基本情况表;

(0008)全国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表;

(0009)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综合服务情况表;

(0010)全国供销合作社大中型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

(二)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补充指标年报表(见附件)。

(三)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见附件)。

(四)年报报送方式

网络直报报表,填表说明具体如下:1、0001、0002表:各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等全部经营活动单位填报。

2、0003——0008表:按照报表填报范围要求,分别由各级供销合作社机关、基层社、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专业合作社单独填报。

0001——0008表,原则要求县以下各统计单位均需单独上网填报。对一时难以达到单独上网填报条件的个别基层单位,由县级供销合作社逐一代为填报;

3、0009表:由县级供销合作社以及有直接领办村级综合服务站、商品基地等为农服务项目的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汇总填报。

4、0010表:由各级供销合作社当年新开工或续建的、全资或控股的、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单位进行填报,没有填报条件的由项目所属各市、县供销社代为填报。

5、《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按表内的填表说明进行填报。

请各单位严格按照上述规定上报报表。

二、年报编制要求

1、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认真布置本次统计年报编制工作,做好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尽量不要给统计人员增加其他的工作任务,确保年报编制工作及时、准确、顺利完成。

2、上报时间:各县级供销合作社上报网络直报系统所有年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23日12点,各设区市供销合作社上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28日12点。《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由各设区市供销合作社收齐后于2012年1月10日前上报(《补充指标年报表》和《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均须报送电子版本)。

3、各设区市供销合作社统计负责人员要认真审核年报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上年相比波动幅度明显的指标要做出详细说明,并且年报数字不能出现负数。对于0002表(系统类值表)要重点关注棉麻类、地膜类的购销存的金额和数量关系,两者相除应基本符合市场价格,如棉花类价格一般在2.5万元/吨,地膜类价格一般在1.5万元/吨,此类数据可根据当地实际市场价格有所增减。

4、登录联网直报系统后,先调整报表时间,再进行数据填报。调整输入法,必须在“半角”状态下输入阿拉伯数字。

某项指标未发生业务,输入“0”或不填,均表示该指标无数额。每张报表均需填写表尾信息:填报人、电话、单位负责人、上报时间等。

5、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对下级单位填报数据认真审核,各指标逐项与去年同期数进行对比。市级供销合作社汇总数据后,如“各级供销合作社”、“各类协会”、“各类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项指标数据如有变动,必须附加说明(以电子邮件等方式报省社);其他指标数据如出现较大变动,也要补充说明。

6、各设区市供销合作社上报省社的统计年报表,须经本单位综合统计部门审核把关,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上报。根据《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上报省社的统计报表数字,即作为法定数字,凡使用或对外提供,均应以此数字为准。各设区市供销社要对全年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农业产业化”和“连锁经营”进行专题分析,将分析材料上报省社合作指导处,上报时间为2011年12月10日。

三、统计报表补充说明

1、网络直报系统上出现的以1开头的报表,如:1004、1005之类的报表,各单位不需要填报,只需要填报0001—0010报表即可。请注意不要选择错误。

2、以后对于每月的报表,要注意数据的波动情况,与上年相比增减幅度超过100%以及与上月相比增减幅度超过

50%的指标,都要做出相应的说明上报省社。对于数据的逻辑关系,如上述年报要求中第三点所说的市场价格关系,各级统计人员要严格审核。

7.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七

2013年4月17-18日,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深圳市组织召开了2012年度煤炭工业能源消费暨综合利用统计年报汇审会。来自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区的28家重点煤炭企业的分管处长及煤炭企业能源统计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2012年度煤炭工业能源消费和综合利用统计报表进行了审核汇总;认真总结分析了煤炭行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部署了2013年度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综合利用统计工作, 并宣贯培训新修订的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和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会议还交流了统计工作经验, 并请山东煤炭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专家介绍了升级版的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情况。

协会节能与综合利用部朱建荣主任在讲话中要求全体代表回到单位后, 要积极向主管或分管领导传达会议要求, 确保2012年度煤炭工业能源消费暨综合利用统计年报汇总工作顺利完成。

8.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八

1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数略有下降

到2014年底,全省有水产技术推广机构245个,比上年减少5个,其中:水产专业站93个,比上年减少9个;综合站152个,比上年增加4个。在各级机构中,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要求,因省级的两个机构合署办公视为一个机构填报,地市级机构不变。县级水产站138个,比上年增加1个(原因是承德新增一个高新区农林水务局),其中县级水产专业站71个,比上年减少1个;县级综合站67个,比上年增加2个。区域站75个,比上年增加6个(原因是沧州盐山县的盐山镇、圣佛镇、庆云镇、望树镇、孟店镇、千童镇核对相关文件后纠正项目级别为区域站)。区域站中水产专业站10个,比上年减少1个;综合站65个,比上年增加7个。乡镇站20个,比上年少11个(原因同上,还有沧州的大单农技站、龙王李乡农经站、找王镇农技站、城关镇农技站、于桥乡农技站2014年起不再上报),其中水产专业站0个,比上年减少6个;综合站20个,比上年减少5个,见表1。

2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数量减少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1 149名,实有人数882人,比上年减少47人,其中省级站35人,比上年减少2人;地市级153人,比上年减少12人;县级站545人,比上年减少50人;区域站132人,比上年增加26人;乡(镇)级站17人,比上年减少9人。

3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学历和职称水平提高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中技术人员为656人,比上年减少67人,占总人数的74.4%,其中:高级职称124人,比上年增加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由12.6%增加到14.1%;中级职称278人,比上年减少2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由32.8%降为31.5%;初级职称239人,比上年减少44人,占总人数的比例由30.5%下降为27.1%。

推广人员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315人,占总人数的35.7%,比上年增加2.3%;大专305人,34.6%,比上年增加1.3%;中专137人,占155%,比上年减少2.5%。

4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单位性质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单位性质:行政性事业单位有5个,比上年减少1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96个,比上年减少4个,占机构总数的80%;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6个,比上年增加1个,占机构总数的10.6%;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8个,比上年减少1个,占机构总数的7.3%。从单位性质看,全额事业单位数量下降但比例不变,而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5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总经费4 379.56万元,比上年增加795.41万元,增加比例为2219%,人均49 655元,其中:人员经费2 94933万元,比上年增加42.22万元,增加了145%。人均33 439元,比上年人均增加2 147元;省级机构人均66 769元,比上年增加8 232元;地市级人均53 875元,比上年增加1 860元;县级人均28 798元,比上年增加2 942元;区域站人均22 405元,比上年增加9 161元;乡镇站人均21 735元,比上年增加70元。整体看来,经费总量增加,主要是工资上涨,项目业务经费增加,各级别机构人员经费均有所增涨。

6 全省项目实施情况

全省淡水推广规模:池塘面积2 308.8 hm2,产量4 764.7 t;大水面面积1 300 hm2,产量300 t。总产量5 064.7 t,新增产量1 145.3 t。产值16 329.46万元,其中新增产值为6 134.63万元。

全省海水推广规模:海上网箱规模55 650 m2,产量1 196.73 t;海上其他类面积100 hm2,产量80 t;海水陆基池塘面积2 783.33 hm2,产量5 862.36 t。总产量共7 139.09 t,新增产量2 540.09 t。总产值30 388.58万元,新增产值9 256.28万元。

7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培训和信息服务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共举办渔民技术培训420期,比上年减少11期,培训人数24 552人次,比上年减少3 416人次;拥有信息网站12个,比上年增加4个(廊坊市站、廊坊大厂、廊坊香河、张家口市站各减少1个;沧州黄骅、廊坊三河、保定阜平、秦皇岛桃林口、秦皇岛青龙、秦皇岛山海关、唐山市站、唐山丰南各增加1个);提供手机信息服务用户1 044户,比上年增加448户;提供技术资料72 241份,比上年增加5 108份;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人员自身再教育和业务培训1 297人次,比上年增加188人次,自身学历教育98人次,比上年减少8人次。推广机构提供的培训、信息服务等有所减少,其中渔民技术培训减少122%,技术资料增加7.6%。

8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和指导渔民情况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技术指导面积88 009 hm2,受益农户12 501户,其中:淡水技术指导渔民9 808户,指导面积41 625.3 hm2;海水技术指导渔民2 693户,指导面积46 383.7 hm2。

(收稿日期:2015-02-06;修回日期:2015-04-02)

9.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九

二0一一年农机化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庆阳市农机局:

我县农机化统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农机局的指导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统计报表可以看出,我县二0一一年农机化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大、装备结构更趋合理,作业水平明显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加和机械装备结构更趋合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1、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增加。2011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3.7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12.38%,拖拉机总量达到3120台,增长6.93%。

2、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迅猛。今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2台,联合收割机10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马铃薯、菊芋收获机各1台。尤其是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农机装备结构和装备水平。一大批动力机械、配套机具在我县落户,新的农机户的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成为新农机服务作业市场的主体。同时,较大地提高了我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耕、种、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其中机耕完成32千公顷,完成任务的106.67%;机播29.33千公顷,完成任务的107.32%;机收完成11.13千公顷,完成任务的101.21%;其它农田作业如施肥、镇压、农田基本建设等均已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

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加,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识也同步提高,全年推广新机具102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2.87千公顷,机械化旱作农业项目2.87千公顷,机械深耕13.33千公顷,深松11.33千公顷,化肥深施30.67千公顷,秸秆还田1.4千公顷,免耕播种1.53千公顷。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经营服务实体发展缓慢。从我县乡站经营情况看,虽有起步,但因无扶持资金,经营举步维艰。

2、农机机具购置补贴工作经费不足.农业机械补贴购置工作政策性强,程序严格复杂,有限的经费势必影响工作的全面开展.部分厂商售后服务不到位,影响农民正常使用机具,影响了潜在购机者的购机热情。

二0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主题词:农机统计报表分析报告正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2011年12月9日印发 存档

10.在全县统计年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十

刚才,***局长对全县20xx年的统计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对20xx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会,专业统计人员还要对年报表和定期报表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大家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层意思:

一是头脑要清。众所周知,统计工作是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仪表仪器”,是县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武器”。特别是现在处于特殊时期,统计年报不仅集中反映了各级各部门一年来经济发展情况,更是评价单位工作业绩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天会议结束后,大家要立即向本单位一把手当面汇报,汇报好这次会议精神,取得主要领导的重视,让他抽调专门时间,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上报任务。

二是责任要明。各级各部门的统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把此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亲自组织、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职能职责,认真对比上年数据,深入分析变动原因,确保各项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数据要实。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整个数据出错。为此,大家要积极参与业务培训,规范统计口径,反复核对统计数据,决不能虚报、错报、瞒报,既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要确保数据的质量性和时间性,切实做到数出有据,应统尽统,真正实现上报数据零误差。

四是程序要严。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统计法律意识,严把统计数据采集关,严把统计数据审核关,严把统计数据评估关,严把统计基础资料管理,特别是统计数据必须经单位一把手签字盖章后报送统计局,切实规范统计工作流程。

同志们,这次统计工作时间比较紧,要求比较严,任务比较重,希望大家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全力以赴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11.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CAJ-IJCR

一、引言

我国学术期刊的国内影响力评价已经开展多年,各种评价机构无论方法如何, 其80%以上的评价结果高度相似,客观效果类似,即树立了一批国内权威和优秀期刊,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国内各个期刊评价机构都未引入国际期刊的数据,国际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的国际化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中国教育研究成果需要走向世界的呼吁已有很长时间,但就此展开专门的论述还十分少见。“在寻求中国教育研究成果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本土学者走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在本土期刊未能进入国际视野时,本土学者不得不选择在国外学者把持话语权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1]然而,以前我们在评价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时,通常依赖于国外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实际上在看待我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这一问题上, 除要站在国外期刊的视角,同时也需站在国内期刊的视角来全面看待。在诸多问题当中,首要的是树立教育研究的国际竞争意识,了解我国教育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54个学科领域主题的2594种SSCI来源期刊的统计结果显示,SSCI数据库中的单一学科专题,排在前四位的是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和多学科心理学,可见,教育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根据文献检索结果,现有的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现状及影响力的相关文献主要是分析教育学术期刊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影响力上,如钟秉林等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基于国外期刊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对国际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2]。龚放基于CSSCI的统计数 据对中国教育学期 刊影响力进行了评价[3]。部分学者开始尝试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如姜华、叶涛、姜春林运用Cite SpaceⅡ分析了2007—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经典文献、权威人物等[4]; 汤建民对2008年CSSCI收录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5]。总的来看,对中国教育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现状方面关注极少。因为2012年之前,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为从国际角度全面揭示、客观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中国知网自2012年起开始编 制《中国学术 期刊国际引 证年报》(Annual Report for International Cit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以下简称CAJ-IJCR)。CAJ-IJCR的来源期刊绝大部分来自海外国家,旨在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本研究即利用CAJ-IJCR统计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方法分析中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现状,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统计源、数据采集与评价方法

(一)统计源

引文统计源是期刊引证计量评价指标数据的统计来源文献,简称统计源。CAJ-IJCR统计源以WOS(包括SSCI、A&HCI数据库及该等会议论文集) 为基础, 扩增了与中国研究相关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最终统计源期刊为14425种, 补充来源期刊来自Elsevier,Springer,Wi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USE等国际领 先的大型 出版集团 所出版的 未被SSCI和A&HCI收录的人 文社会科 学类期刊1483种;以及积极关注亚洲区域学术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各语种期刊441种,其中包括日语期刊26种、韩语期刊26种、俄语期刊3种、越南语期刊1种[6]。衡量我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调查刊物被大量国际文献引证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以CAJIJCR2014统计源选定的范围为标准, 以我国的教育学期刊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做出评估,在呈现我国教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可反映我国教育学术研究质量的一个侧面。

(二)数据采集

为全面考察和呈现我国各层次教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现状,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包含了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和南京大学编制的CSSCI来源期刊中的教育学部分期刊,同时也采集了部分普通期刊。按照CNKI中的影响因子查询排序,选择了350种国内教 育学期刊 ,以它们为研究 对象 ,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力计算方法,全面呈现这些国内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现状。

(三)评价方法

以国际引证统计源期刊构建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范围,统计我国教育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两项基本计量指标, 将其通过数学模型1转化为具体指数———期刊影响力指数 (CI)。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 简称CI)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采选满足可比且具有可比意义的科学计量指标,按影响力的计量方法统计的可反映期刊总体影响力大小的指标[6]。根据该指数计算出采集的国内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指数及其排序。由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值差异较大,为方便在图形中进行展示,散点图对比部分采用了线性归一化2对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以便于数据在双对数坐标系3中呈现。

三、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传统的对期刊定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基于引文统计基本指标、基于发表文献的基本统计指标、反映被引的统计指标、反映期刊影响力广度的基本指标等。各定量评价指标各有侧重地反映了期刊某一方面的客观情况。但许多评价指标在评价期刊影响力时并不适用(如被引半衰期),有的评价指标(如即年指标)与影响因子的评价效用类似。因此, CAJ-IJCR2014中所采用的“国际影响指数”(CI)将评价指标简化为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2个基础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反映的是影响广度,影响因子反映的是影响深度。

“总被引频次大代表了期刊影响 力大 ,但并不等同于声誉好。特别是我国少数学术期刊,存在因发文量大带来 总引频次 高而其办 刊质量并 不好的现象。 ”[6]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统计源数据库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文献总量之比,是平均被引频次的概念。该指标是目前被公认为最近似地反映了期刊办刊质量。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从“质”和“量”的角度准确反映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对这两项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求和后,形成其“国际影响力指数”(CI)。

(一)“国际影响广度”———国际总被引频次分析

期刊的影响力首先可以根据期刊所刊登论文的被引频次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因此,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其被国际期刊所引用的频次来体现。被引用的次数多, 虽然无法完全说明其研究质量高,但是却可以说明刊物所刊登的论文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范围较广。下面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内教育学期刊的刊均被引频次和排名相对靠前的期刊进行分析。刊均被引频次分析旨在整体上反映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广度现状;通过对被引频次排名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哪些教育学期刊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广度,以及这些期刊有什么样的特点。

1. 刊均被引 频次。由 表1可知 , 从2012年至2014年,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刊均被引频次逐年递增,由2012年的刊均12次上升至2014的刊均25.8次,刊均被引增长了约53%。需要指出的是,因2012年的统计源只包括了WOS收录的期刊, 而从2013年开始, 为更加全面地考察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另扩增了未被WOS收录、但与中国研究相关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共计1483种, 这些期刊主要来自Elsevier,Springer,Wile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MUSE等国际大型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的期刊也对我国的教育学期刊有一定的引用频次。刊均被引比例指的是当年的所有教育学期刊总发文量与总被引之间的比例,从刊均被引比例来看,2013年较201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而较之2014年则变化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总发文量有所降低,但是刊均被引频次却有所升高;相反,2014年与2013年相比,虽刊均被引频次有所上升,但总发文量也比较大,因此刊均被引比例并未有大幅提升。

2. 部分期刊被引频次排名(见表2)。从对入围的教育学期刊主办机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等院校主办单位有5种期刊, 其他10种期刊主办单位为教育学会(协会)、国家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出版机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教育研究在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责任不断提升,除高校之外,我国的教育学术团体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意识,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入选期刊的分析可以发现,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期刊一共有6本。其中,《中国电力教育》《教育与职业》《中国电化教育》这几本刊物,2014年的年被引 频次相比于 前两年有较大 幅度增长。可以认为,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与正在到来的网络社会引起了教育全方位的变革,造就了教育技术研究的繁荣和迅猛进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研究也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二)“期刊学术质量”———国际影响因子分析

如果说期刊的被引频次可以视为期刊影响范围大小的标志,期刊的影响因子则是期刊质量高低的标志。因为期刊的绝对被引量通常会受到期刊载文量的影响。发文量大,被引频次可能就“水涨船高”。如果我们只统计期刊论文的绝对被引数,就会产生对期刊学术影响评价的偏差。但是如果我们引入“影响因子”这一指标, 就能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3]。在对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时, 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在教育学科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影响力越大,其论文的学术水准也较高。

1. 刊均影响 因子。根 据表3可以看到 ,2012—2014年, 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刊均影响因子总体变化不大,这也意味着,从整体质量上看,我国的教育学术成果的质 量并未有 明显的提 升。通过 对2014年WOS-JCR收录的345种教育学期刊及其影响因子的统计发现, 被WOS收录的教育学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1.052。这说明,从期刊载文质量上看,我国教育学期刊与国际教育学期刊相比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2. 部分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从表4我们可以将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期刊分为三个梯队,一是影响因子大于0.05的期刊,其中包括高居榜首的《Frontiersof Education in China》 (0.129) 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056);二是影响因子大于0.03的期刊,包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0.049)等7种期刊;第三层次则是其他7种期刊。拥有最高影响因子的《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FEDC), 于2006年创刊 , 其办刊定 位即为一个研究中国教育的全球学术平台。原来是把国内已出版的教育学论文翻译成英文,从2010年起, 只出版没发表过的英文原发文章;从2013年开始增加书评, 评价全球范围最新 出版的关于中国 教育研究 的论著。 据统计 ,2010-2013年 ,FEDC的海外作者比 例均在70%以上[7],这也可以 解释,为什么该刊在国际上拥有如此高的影响因子。

从主办单位来看,合作主办单位的期刊是产生高影响因子期刊的主要阵地,从排名第一和第二名的期刊来看,都是有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或出版社合作主办的期刊。其中,《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Springer-Verlag共同主办,荷兰Brill出版社负责海外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则是由国内的高校和多所单位合作主办的。相比于单一单位主办的期刊,这些合办期刊在文章甄选和审核方面具有多方优秀学者的参与,由此比较好地控制了期刊的发文质量。

从期刊类型来看, 除了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综合研究型的期刊,还包括具有一定专业领域偏向性的期刊,主要包括工程教育类期刊1种、建筑教育类期刊1种、外语教育类期刊2种、职业技术教育类期刊3种。其中,在被引频次分析部分,可以发现,职业技术教育类期刊的国际影响范围有迅速扩大的趋势。从本部分影响因子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出, 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 这一类期刊的文章质量也有着尚佳的表现。

(三)国际影响力指数(CI)

从前两部分 (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种评价方式都对期刊影响力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它们所统计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完全重合。被引频次注重评估国际影响范围的广度, 影响因子则主要呈现其学术研究的质量。应该说,只有同时具备影响广度和学术质量的期刊才可以称之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因此,本部分以国际影响力指数 (Clout Index, 简称CI)为评价指标, 一方面旨在更加客观地看待各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小大;另一方面, 希望通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比,全面考察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国内发展现状与其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概况。

1. 我国教育学期 刊国际影响力 指数。从 表5可知, 国际影响力指数排名较高的《外语教学与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刊物,都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入高被引频次排名的15种期刊有9种最终进入了高国际影响指数排名,而进入高影响因子的15种期刊中有10种期刊最终进入高国际影响指数排名。这说明,选用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计算的指标具有比较好的预测效度。

从期刊主办单位来看,只有3种期刊为高校主办,其他12种皆为研究 所、出版社、学会 、协会类主办 。一来可以认为,高校主办的期刊在国际影响力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国际影响广度和期刊学术质量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说明,教育学术团体(出版社、学会、协会等) 是目前教育学术成果国际化的主要力量,高校主办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待提高。

从期刊类型来看,工程教育类期刊1种,教学研究类期刊3种,技术与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相关期刊有6种,传统的综合研究型期刊有5种。其中,工程教育类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排行第7,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有不可替代作用,工程科技的发展水平更体现着一国的核心竞争力[8]。教学研究类 期刊中 , 有两种外语教学类期刊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电化教学》。在CNKI2015年3月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报告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在60种上榜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为37位。《中国高教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排名第40位, 是教育类期刊的最佳排名。另外,6种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相关期刊也引起我们的关注。

2. 国内教育学期刊与国内人文社科 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比。 根据CAJ-IJCR的3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教育学期刊入选人文社会科学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的数量如表6所示。我们看到,进入TOP的教育学期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在最新的2014年统计年报中,教育学类期刊一共有6本入选TOP5-10,占人文社科入选期刊的10%,一共有7本期刊进入TOP5期刊,占人文社会科学入选期刊总数的11.6%。

注:比例计算为,教育学入选期刊总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入选总数。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在整体人文社科期刊中的表现处于中等水平,处于顶尖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学期刊还比较少, 只有7种期刊接近于高国际影响力期刊区域。而其他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皆有代表性期刊 处于顶尖 国际影响 力区域。这说明,与国内其他成熟学科相比, 教育学仍亟需形成具有学科特色优势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另外,我们也看到, 处于顶尖国际影响力的国内期刊中有许多为英文刊物,教育学唯一的英文刊物《Frontiers ofEducation in China》已经处 于教育学高国际影响力方阵的前沿。

3. 国内教育学期 刊与WOS收录的教育学期 刊国际影响力对比。

图2通过“十字形”散点(WOS教育学期刊)的分布和其他散点分布的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与WOS收录的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相比,我国教育学期刊的整体国际影响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验证了我们在影响因子中的统计结果。“三角形”散点是进入国际影响力指数TOP15的国内核心期刊, 这些期刊大多分布在散点中部,这些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经相当逼近“十字形”散点为代表的WOS教育学期刊,甚至有少数“三角形”散点已经进入“十字形”散点方阵。这说明, 进入国际影响指数TOP的国内期刊已经开始与国际权威期刊的影响力接轨,尽管我们和高国际影响力方阵还有一段距离,但作为我国正在成长成熟的教育学科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正方形”散点和“菱形”散点分别是我国的教育学核心期刊和未进入任何国内核心期刊索引的普通教育学期刊,从图2中两种散点分布来看,其实整体上国内核心期刊在国际影响力的表现方面并未与普通期刊拉开过大的距离。图中表现为,除少部分“正方形”散点与“三角形”散点重合(即进入国际影响指数TOP期刊),大部分“正方形”散点(国内教育学核心期刊)都散布于“菱形”散点(国内普通教育学期刊)之中。另外从图2中也可以看到,有少数“菱形”散点已经超过了“正方形”散点集中分布的区间。这就说明,有一些国内普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国内核心期刊。

四、关于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思考

1. “质”“量”均衡 发展是前提 。教育研究成果要走向国际, 第一要务是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使其达到国际水平, 这是教育学术成果国际交流的前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我们还需要注重研究成果的数量,通过一定数量的载文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范围。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知道,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广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期刊学术质量”并未有明显的提升。只有量,没有质,就难以提高整体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必然是基于研究的“质”与“量”的均衡发展。

2. 语言载体 是重要影响 因素。中 文期刊主要用于国内交流,而英文期刊则主要供国际交流。本研究表明,在国内的教育学权威中文期刊并不都在国际上获得同样的影响力,甚至很大一部分国内核心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如国内普通期刊。从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到 , 表现比较 突出的一 本英文教 育学期刊《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在国际 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指数上都有着很好的成绩。 另外,处于顶尖国际影响力区域的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也有许多为英文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除了学术研究质量,语言也是影响国际影响力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3. 多主体合作 机制是动 力。从上 述统计分 析中我们知道, 目前教育学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分为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及学会、协会、出版社等类别,部分期刊由不同主体共同主办,它们在国际影响力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合作办刊”是最近几年来期刊质量提升经常会触及的话题,尤其在国际化大趋势下,要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必须集结各方优势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多主体合作办刊的机制使得期刊在稿源甄选、稿件审校、语言编辑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国际优势。类似的合作办刊机制是国内有国际化发展定位的教育学期刊应该效仿的。

4. 专业化和特 色化研究是突 破口。在国 内对比部分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顶尖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学期刊还非常少。这说明我国的教育学科研究还没有形成具有明显学科特色优势的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学研究在延伸性的研究对象范围、原创性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方面还比较匮乏。因此,就目前来看,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研究特色和专业化的教育学期刊是提高我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突破口。从上文的统计分析中可知,有几类专业型期刊在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名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主要有工程教育类期刊、外语教学类期刊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相关期刊。从微观来说, 特色化和专业化关系到期刊的办刊定位。从宏观来说,则关系到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学术导向。形成教育学研究独有的学科研究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以期刊带动教育研究,以研究促进教育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下一篇:标准化厂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