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2024-10-17

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精选11篇)

1.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一

例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策略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由几个基本观点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表明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对生活是从属的,教育对生活也是能动的;“社会即学校”揭示了生活教育的场地、空间和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代之以社会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强调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教学不能脱离实践。如何把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思想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面临的的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的内容问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所以,教学首先要明确教什么,这个内容一定要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热莸纳?活化。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我们使用的教材就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材,包含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食品、玩具、动物、旅游等话题,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以及学生的社区生活内容。我们对教材进行整合,有效地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适当补充教材内容,开发生活化校本教材,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流进教学的“半亩方塘”。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我们的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最终要回归于生活。凭借生活,创设真实语境;联系生活,学用生活中的知识;模拟生活,在生活中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研究与探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生动的、真实的语言环境――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生活化情景――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生活情境等方式,初步形成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态真实环境中运用知识,让生活进一步走进生活化的课堂。

三.学习环境生活化

语言教育理论指出,言语交际本领的培养必须贯穿在语言教育过程的始终。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习语言如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的情境,那么语言运用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因此,我们要重视生活化语言环境的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外部环境,让校园成为习得的有效场所。我们在创建生活化学习环境上,力求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从单一的秧田式向多元化发展,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和开展合作学习,创设开放式的课堂环境;致力于营造有声有色的生活化的物态环境,为学生进一步创造学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的、集生活化、趣味化、知识化为一体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增强信心,明确方向。我们采用老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要着力用生活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表述,还要着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特长爱好,指出学生的发展方向,同时分析学生的发展缺陷。让学生在扬长补短中,既能发展个性,又能全面发展。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评价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体现人文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教场小学)

2.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二

那么如何通过书信交流, 促进学生更有活力的、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呢?

我们知道, 书信这一应用文体, 完成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传递, 同时也可以有语文学法经验的交流。那么教师或父母同学生进行书信交流, 沟通的有效与否, 首先要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 教师或父母在与学生进行书信交流时要有三颗心:“小心、细心、耐心”, 要尊重学生, 小心呵护其心灵;“懂孩子”、“爱孩子”, 细心观察, 事事遵循规律;要建立平等的师生、父子母子关系, 耐心寻找教育时机和选择运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等等。这样, 作为交流学习的一种方式, 书信才能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挥其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

其次, 较之于其他教育方法、途径, 书信交流方式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它实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几个突破, 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一是教与学关系的突破。由于学校教师、家庭成员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受传统尊长观念约束, 一方面教师、父母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 容易习惯带上长辈的权威心理和态度, 在学生面前展示长辈的尊严。另一方面, 学生在聆听教师、父母教诲的时候, 也往往难以轻松面对。这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心态常常会造成沟通交流中出现一些障碍, 而书信则可以通过特殊形式的“自由”交流有效打破这一局面, 最大限度的实现平等交流。二是学习形式的突破。传统学习方式中, “面对面”学习、交流往往受时间、空间限制。通常的情况是:除了学校单一的课堂教学外, 现实生活中, 学生和教师、父母围绕某一个目标, 一个话题, 很难有更多更好的时机能利用起来, 进行双向的平等的交流沟通, 更不用说畅所欲言。这时候, 书信可以把学生与教师、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空间以及关系, 调和得从容、轻松, 有效弥补单一课堂教学的缺憾。并且书信还可以借助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 以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最大限度的贴近他们的生活, 从而突破现有学习时间、空间的制约, 增加教育教学的实效。三是学习内容的突破。书信交流内容不拘一格。我们可以在书信中和学生谈语文的学习, 帮助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引导阅读、写作等;作为长辈, 也可以说一说自身工作中经历、见闻感受, 为学生的紧张学习增添更真实、鲜活的生活内容, 积累知识, 也为进行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时机。四是实现共同进步。现代社会, 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利用书信交流, 教师和父母就可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 通过与孩子不断交流, 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开拓出新的空间, 新的领域, 在与孩子共同进步成长之中, 多一份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多一份人生体验, 不仅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 更为孩子、为自己积累下一笔精神财富。

总之, 生活处处有语文, 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 是保证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关键。

3.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三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学习;学习目的;语文教学

“生活化”作为一种价值倾向,已经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目标越与生活联系,越与学习者利益相关,越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高考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应该关注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关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常常在于把有趣的知识变成了无聊的文字游戏,把简单变得复杂繁琐,把有用变成了无用,把近的变成远的。所以,本来离社会生活最近的语文学科远离了生活实际,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教学的悲哀还在于对“有用”的极其狭隘的理解。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讲到一件令他很愤慨的事情:高三的一个学生给他提意见,让他不要浪费时间讲与高考无关的内容。王老师说,你怎么就知道这与高考无关?你怎么能这么势利?我们能深切体会王老师当时的心情。极端的功利主义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当前的语文教学上,让我们难以喘息。

语文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传承祖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即便在艰难的背景下也应该有所作为。下面我将以一些实例来阐述语文学习生活化的问题,与同仁共勉。

语文是母语学习,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把语文学习从学生的生命中剥离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文言文学习,我们看看有些文言文训练或者考试的题目吧:“求”在不同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探求,请求,……在做“古今异义”题目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古义”说出来了,往往“今义”说不出来。比如“芳草鲜美”,“鲜美”的意思是“鲜艳美丽”,今义呢?还有“智力”、“众人”、“小学”、“学者”、“下咽”、“不行”,……当然,从学习方法上来看,比较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用考题来为难学生就有些钻牛角尖了。其实,语言文字是有传承的,不可能无中生有。我们要告诉学生语言变化的一些规律,那学生就不会无所适从。比如,前面提到的“求”和现代汉语就近乎一样,只不过是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罢了,不必故弄玄虚。把这些本不构成阅读障碍的词拿出来要学生解释,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决不能故意为难学生。比如前面提到的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只要了解古汉语“一字一词”的特点,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深厚的母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深受母语浸润,语文水平为何会如此低下?语文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母语素养的提高了吗?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教给学生什么呢?学生即将走向高校,或者社会,我们“授之以渔”了吗?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拼音,学习汉字,到了高中还在学。从《汉语拼音方案》学起,常用字,次常用字,多音字,……使学生苦不堪言。汉字凝结着民族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汉字是“音形义”一体的,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这是非常重要的规律,高中生在知性的层面上懂得了这些,他们就会喜欢这些知识,并能够大大提高规范用字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学习“句式变换”,可以用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外面寒风凛冽,有个同学突然拉开了窗子。你想让他把窗子关起来,怎么说?“把窗子关起来!”还是“请你把窗子关起来,好吗?”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如何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这样,学生知道了语言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沟通效益,谁不乐意去学呢?现在学生有种被逼着学习的感觉,这种倾向的改变应该通过学习内容本身来改变,而不是靠说教。

我坚持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激发和指导,而不是给予。就母语背景来看,当今学生的母语水平,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几乎任何一个高中生在母语接受和表达上都可以表现出令人佩服的语言能力,当然,一般都在口语环境中表现出来。而且,言语表达不仅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体现,还与个性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话说得好不好,更多的是个性的角度,而非语言修养。那么,作为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的高中语文教育,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一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的准确性,二是符合语法的逻辑规范性,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恰切性。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简单、机械不仅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益,而且严重背离了语文作为母语学习的本质。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所谓“简单训练”看起来很有效。但从学习规律和教学实践看,反复训练并没有收到想象的效果。句式变换是高考常考的题型。聪明的教师应该借高考题目进行素质化训练,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点和生活有什么联系,我们为什么要变换句式。当他们知道这个训练既能提高高考分数,又能提高言语能力,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作为一种导向,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题目已经更多地关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如07年四川高考语文卷语言运用部分,就较好地模拟了生活场景中的语言表达。其中的第20题就很有意思:

20、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4分)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如果没有一点机智还真会给那些不讲公德的人蒙住。所以语文能力不只是一般性的文字技术;这里面有逻辑,有智慧,还有勇气……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要简明、得体,更要体现语言的力量。参考答案:(1)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2)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我们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如果这么一点问题都解决不了岂不可悲?我一直认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明白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有趣起来,生动起来。

4.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四

《操场上》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继拼音教学后安排的第一个识字教学中的第四课。本课是以体育活动为主题,有一幅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着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是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为使课上得简单、轻松、扎实、高效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为提高识字效率搭建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较感兴趣。设计教学时,我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训练语言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设情境,保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帮助学生识字、了解字词的意思。考虑学校快开运动会了,我采用以选运动员为借口创设大情境,以课本插图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拼音初读词语;然后去掉拼音,结合图画再读词语;接下来单独抽出词语赛读;借助课文插图,指着本课词语,师生合作说句子“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指(考虑到学生小,这一环节由我负责说句子主干,学生说词语。)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巩固词语,又可以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帮助识字 ,在识字中注意循序渐进,层次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了初步识字效率。

二、激发兴趣,为提高识字效率增加内驱

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对于任何学习来说,兴趣的力量往往是最大的,对于学习的效果来说,它又往往是最好的,因为兴趣是促使一个人行动的内部力量,它可以让人不眠不休地去探索一个问题却不觉疲劳,让人付出许多而自觉值得。《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把这一情感方面的目标放在第一条的位置,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内驱动力。教学设计中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使用的各种课件,都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识字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不同形式复现生字,内容上,借助插图读词语,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词语,借助实物拼读词语,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生字,;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赛读、句子引读等,汉字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多次复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兴致勃勃。例如学习打、拔、拍、跳、跑这几个字时我让学生边读边记边做动作,学生玩得开心当然学得高兴。又如学习“球”这个字时我找来足球、排球、篮球分别把名字贴在球上让学生拼读,学生语文课上看到这些实物,眼睛都瞪大了,认读得格外仔细。再如讲偏旁演变的小故事(“足”因为谦虚、礼让,在和别的字组成新字时收回伸得长长的脚――撇和捺,变成了足字旁。),算准学生在课堂中的疲倦期,安排相应的小游戏等等 , 这样,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增强了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为提高识字效率增加内驱。

三、教给方法,为提高识字效率授之以渔

本色语文再次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第五条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自由识字,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无限量识字。由于是刚开始上识字课,学生还没学会多少识字方法,具体到这一课我重点教学生学习按偏旁归类识字(足字旁和提手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意渗透按事物规律识字,借助图画、拼音、词语、实物识字、谜语识字等识字方法。

四、及时巩固,为提高识字效率提供保障

本色语文,其内涵凸显出语文本真,即要探究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低年级孩子学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要遵循记忆的规律,及时巩固,减少回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我们根据遗忘规律抢在学生遗忘前及时复习巩固,如课堂上组织学生玩“传球”的游戏,开火车认读生字,既检查了生字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生字的一次复习巩固。中午可以布置学生认读上午学过的生字,第二天上课前再把前面学的生字复习一遍,通过及时复习减少生字回生。

五、适当拓展,为提高识字效率插上翅膀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识字”是对语文课堂上的识字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课堂上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识字效率。但拓展不是无限的,不是随意的,本节课就抓住本课重点学习的两个偏旁(提手旁和足字旁),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学习、搜集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识字是一件简单的事,简单的事过于简单会显枯燥,过于花哨又无法扎实高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还语文以本色课、还识字以本色,才能把握好其中的度,才能让老师教的简单,孩子学得扎实。

5.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篇五

金雪峰

21世纪,随着信息量的极大增加,传播媒体的日趋多样化,人们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必须同步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作为基础教育科目的初中语文,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坚决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是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他坚持要把生活为语文教育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生活的死教育;他强调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反对注入式教学。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呢?我认为以下几条途径不可或缺。

一、语文教材逐渐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材料。要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首先要实现语文教材生活化。长期以来,语文教材的以课文作为教材的全部,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理解知识的。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过程,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模式,把编写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上,大力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而课文知识则围绕为语言实践活动服务来编写,课文内容也应向着接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向发展,这是语文教材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新增的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傅雷家书》,是著名的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傅聪的艺术交流;《致女儿的信》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这些文章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二、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基点。同时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我设计的《雨说》的导入:(录音机里飘出淅淅沥沥的雨声,配以春雨如丝的投影画面,营造出宁静、喜悦的气氛,让心灵接受“春雨”的洗礼。)同学们,听着温柔甜美的雨的声音,你可感受到了雨的情怀?你可愿意倾听“雨的诉说”?让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雨说》这首诗,让我们细细品味,一起走进雨的世界。配合着音乐,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到了诗中。

再比如,我在《致女儿的信》中设计的导入语: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学生果然兴趣盎然,聚精会神的等待我讲下去。

第二重要的环节是问题的设计。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如在学习《致女儿的信》一文时,设计的问题: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然后同文中的“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同时也会初步体会父母亲的心态。

我还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题: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文章,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这个题目可以使学生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全面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明确自己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再比如,在《敬业与乐业》中设计的拓展延伸题: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这个问题也可以使学生重视观察社会,并重新认识社会各个层面的分工,认识到各个岗位的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再如《那树》中的问题设置: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体验反思题: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树?

这些问题的设置便于教师引导全体同学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分析,并以此基础为延伸,既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生、亲情、幸福和苦难等的思索。

三、阅读、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准备。写作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来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切身的感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如在学完《那树》,布置的练笔:根据本文的内容,请你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体裁不限。

不是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吗?因此,阅读写作教学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的文章,避免了千人一面,思想雷同的“克隆”文章。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春》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看到漫山的桃花;看到喜上眉梢的老农„„这时相信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文中说明云的种类特征的文字,学生容易混淆,体会起来不是很明确。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云的特征及与它们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6.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六

宿城区实验小学史林艳

一、研究背景

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因而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是比较单一的。可以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目标的教育活动太少了。虽然,大部分学校已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工作重点,但将之落到实处的却是廖廖无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尚未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素质教育仅停留在口号上。根据实际情况调查,语文课堂教学还严重存在着走形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上缺少智慧生成。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机械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特色少。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真正领悟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涵,使语文课堂流光溢彩。但生活实践,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主体性、整合性、情景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好课内、课外、校外的实践教育活动,在课内和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实践性,并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加以外来的社会辅助,建立一系列的运作机制,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界限,将地方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工具,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它。大自然以及它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思维的主要源泉,是发展智力能的主要学校。

生活实践:它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内外互动的研究

课内,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实践方法。课外延伸拓展,运用方法。

2、校内外沟通的研究

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并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及时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3、学科间融合的研究

凭借语文去学习其他学科,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发展语文素养。

四、研究的目标

1、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2、拓宽生活内容,跳出课堂小圈子,放大生活外延。

3、实现语文与生活实践的整合,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4、创造优有益的教学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使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五、研究的方法

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初步的研究方案。做好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的沟通工作,待取得成果后,再进一步扩大。

分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工作:采取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了解目前相关的一些研究情况,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明确本次课题研究的要求。

实施研究阶段: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语文生活实践活动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

成果总结阶段:运用经验总结、实验观察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整理材料,撰写论文和案例。

读书学习:在研究过程中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陶行知文集》、《名师魅力课堂经典解读》、《给老师的建议》等书,并结合自己教学写读书笔记。

研讨活动:2010年6月---2011年6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课,撰写阶段性报告,撰写结题报告。

六、经验总结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即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古今中外大教育家关于“生活即教育”的论述,使我更加了解了“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生活”这一理论论断。源于此,我申报并研究了《贴近生活实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读教育论著,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使我深刻明确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应该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实践,使学生生活“语文化”。我们知道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围绕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和“生活中孕育着语文教学”这一辩证的论题,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有成效的活动。

1、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

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起来。

(场景一)在教学《石榴》(苏教版第五册)一课时,课前我首先让同学们从生活中去观察石榴,课中并让学生带来实物展示,让他们形成真实的生活写照。对于石榴花的变化,需要长时间细致的观察,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投影出示石榴花盛开的生活实景: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进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同学们不禁为石榴花的美所赞叹,学习情趣油然而生。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同学们动手剥开自己带来的石榴外皮,看一看石榴的果实,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这样,学生对“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词语”的理解自然透彻明了。接着,同学们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这时,教师问:“谁能把这种“清爽无比”的感觉读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读得有滋有味,发自内心的感觉明显表露出来。整节课,同学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学得轻松有趣,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效果突出。

(场景二)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属于起步阶段,小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多少作文的素材,因此,对于刚接触作文的他们较为生疏,感觉无话可写。怎样让他们感觉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生活实践中去汲取素材,写经历过的、有深切体验的事。如:在教学习作“走进乡村生活”中,生活在城区的孩子,对于乡村生活还是比较陌生的。由于没有真实的经历,亲身的体会实践,有的同学写起来总是干巴巴的,没有感人之处,更没有情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努力开通各种渠道,加以家长的支持,动员他们真正地走进乡村,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记下来,用心去感受、体会,再进行课内交流,最后整理、修改„„。这样一来,同学们笔下的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美得那么令人向往,各有各的特色。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充满了情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课堂上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小主人。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有益的教学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校内外沟通的生活化

课堂延伸要广大化,因此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如:每周开一次故事会,办手抄报、朗读比赛、口语交际、小品表演等多项活动。通过活动,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需加大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倡学生摘抄,写读后感,要让学生积极地阅读,让他们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并在阅读之后与同学表达交流,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了巩固,自主学习得到了延伸,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有的教师布置的形式趋于单调,如:抄写生字词,进行单项练习等,没有从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入手。我认为应该打破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应多让学生做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如:阅读课外书籍,作调查报告,写观察日记及与人交谈、辩论等都是在学习语文。总之,语文和生活同在,凡有人交往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

3、学科间内容整合的生活化

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改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它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工具性外还有人文性,还担负着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融合,它们可以说是两门有着“近亲”关系的学科,因此我采用生活丰富语文教学,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学科整合的方式方法,在听读说写的实践活动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自己的认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创造并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场景三)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和模仿,因此课外应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通过听、说、唱、游、演、做等多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且人人都能有效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练习一的读读背背要求读背四个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练习二中的做做说说要求同学们观察美丽的秋景以及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秋景画下来或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苏教版第三册)时,正好是秋季,我认为把语文和品德与社会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单元组织教学,既能避免由于内容的重复造成的浪费,又能打破学科壁垒,统一整合教学时间,使两科知识相互融合,内容有机渗透,互为补充,互为学习资源,使两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互为借鉴,从而扩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倘若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不让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去体验„„那就等于是空洞的说教,同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首先安排学生自己到野外找秋天,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画下来,把自己动手采摘的秋天的果实带回来„„同学们兴致极高,收获也很大,并深深体会到农民伯伯付出的辛勤劳动。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为了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劳动成果,我通过猜谜语、编歌词、赛一赛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的学生唱起自己改编的歌曲:“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黄的叶呀,看见熟的果,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时,教师趁机让各组代表把自己装好带来的果实——苹果、香蕉、桔子、梨等,让同学们猜一猜,摸一摸是什么?并让他们讲一讲自己采摘秋天的果实的喜悦。真可谓寓教于乐,收获多多,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学科整合给了学生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欢乐、无限的创造。

七、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7.例谈语文课文问题设置的生活化 篇七

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共三册,供12~18岁的学生用,细细读一遍,颇有些感触。这套教材以美国的历史进程为经线,以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为纬线来选取课文,每个作家、每篇作品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联,教材的编排很有特色。可笔者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并不局限于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置身于时代事件、作者身处的环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极具现实性,多元开放,充满趣味。

比如,在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中,有一篇《一个美国农民的信》,作者是法国贵族克雷弗科尔。他是第一位把美国比喻为一个融合一切的熔炉,他用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欧洲移民在美国的经历。在这篇文章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18世纪的欧洲人,这篇文章能促使你移居美国吗?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要求读者把握文章主旨,揣摩作者意图,而是要由自己的价值观对文中一些理想化的描绘加以判断,作出评定,而这个价值观来自学生现实的生活与情感。同样,在第四部分“分裂、和解和扩展”中,有一篇《给儿子的信》,作者是美国内战中南部联邦军队的指挥官罗伯特·E·李,他在文中探究了自己分裂的忠诚。文后有一个“日志写作”,内容是这样的:“内战以后,罗伯特·E·李申请完全赦免他带领联邦军队对抗联邦军队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国会议员,你会投票同意赦免他吗?为什么?写一篇简短的日志来讨论你的回答”。而这个回答与理由,离不开学生平时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是非观念,离不开个人的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又如,在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中,有一篇名为《种玉米》的小说,作者是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叙述了哈琛森夫妇拥有一个小农场和一个在绘画上极具天赋的儿子威尔,他们在小农场整日辛勤劳作,对已经离开家乡、去芝加哥发展的儿子满怀骄傲与希望。可是,威尔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哈琛森夫妇在晚上得知这一噩耗后,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两人乘着月色到田里种玉米。小说后面有一个问题是:“假如你是哈琛森先生或夫人,你会怎样面对威尔死去的噩耗?”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学生以往的情感经历投入到小说中,而与哈琛森夫妇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年龄所作出的反应、行动自然也是不同的。

由此想到平时的语文教学,在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真实想法,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一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考虑。

一、设置问题时应立足于学生的感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而文后问题的设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通过思考答题,来表达自己的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将“我”和课文融合在一起。

这类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那个时代,或是假设自己就是文中某个人物,那么对文中的一些看法与做法,“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比如在学习了《王子猷雪夜访戴》时,有同学对王子猷的“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觉得不可理解。的确,王子猷在一个雪夜醒来,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便连夜乘舟前往。这已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了。小船行了一个晚上,天亮时到达朋友的门前,他却又掉头回去,这就更令人莫名惊诧了。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为了解答学生这一疑惑,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王子猷,在这样一个雪夜,你会不会有如此的举动呢?”由于每个人性格习惯、处世态度不同,肯定会出现不同版本的王子猷,而这一思考交流的过程,学生既说出了自己对王子猷看似不合情理的举动的个人看法,也对王子猷这一人物以“兴起兴尽”为行事依据,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加深了认识理解。

二、设置问题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语文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生活经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正是在他已有的社会生活经历上展开的。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体验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思考,来想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余光中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设想假如有九条命,分别可以用来应付现实生活,用来陪伴父母,用来做丈夫和爸爸,用来做朋友,用来读书,用来教书,用来写作,用来旅游,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字里行间充满人生智慧,给人启发。在这篇课文后的“学习建议”中,有这样一条:“请尝试回答‘假如我有八条命’,你会删去人生哪一项任务?依次类推,‘七条命’、‘六条命’……直至‘一条命’。你认为人的一生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定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去作出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评判。而且这样的问题,因为和个人经验联系在一起,学生有话要说,也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此时,我们真的能感受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真实含义,感受到语文学习和生活感悟、生活经验是那么贴切。

三、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时文较少,大多数课文写作的年代、反映的社会人物离我们现今已有了一定的年头。如果单单停留在课文反映的时代,对文中揭示的一些道理、刻画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太理解,也可能会觉得不可信,学习时就有些置身事外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将课文放在当前背景下来阅读、体验、分析,会有另一番效果。

比如学习《孔乙己》时,如何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所在呢?文中的孔乙己生活在晚清时代,这是一个没落与沉沦的时代,中国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开始,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着西方的压迫与冲击;这也是一个百姓承受着多重压迫的黑暗且悲惨的时代。而孔乙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穷困潦倒,但在体力劳动者面前仍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以“君子固穷”为挡箭牌,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以至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被人毒打,遭人嘲笑,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学生很容易看到孔乙己性格悲剧的一面。诚然,孔乙己的悲剧与他上述这些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根源所在。文中,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人们就会以他取乐,为什么?如果说在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前,人们取笑、挖苦孔乙己,那是由于孔乙己身上有许多迂腐的酸气,那么在遭受丁举人的毒打之后,面对“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如此惨状的孔乙己时,人们仍然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全然不顾孔乙己精神和肉体双重的伤痛,仍旧继续以取笑他为乐。人情的冷漠简直令人窒息!这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侵害、摧毁了人们的良知,使人们麻木不仁。对于弱者、不幸者毫无怜悯之情,而对于权势者却怀有敬畏之心。文中人们谈及丁举人对孔乙己暴行“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时,语气、心情都非常淡然,好似觉得就该如此。为什么?丁举人,他所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当权者、当道者,代表的是特权群体。所以,虽然丁举人的残暴是致孔乙己死亡的直接原因,丁举人是杀人凶手,但丁举人既不受法律的限制,又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这完全是一种特权的体现,这种特权实质上就是阶级的压迫。

对于这种变态、畸形的社会意识与现状,即对于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学生会认识不足,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如何?将久远年代的人与事带到了现实社会,人还是那个人,但社会变了,时代不同了,看人的命运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而来认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四、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比如在学习了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一项作业: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做一个周庄旅游宣传;同时为去周庄旅游的游客准备一篇导游解说,并向旅客提供一条最经济的旅游线路。这样,文中的事、文中的景、文中的人不再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寂寞地等着人们去看,去读,去欣赏,而是让文中的一切走进现实生活,成为学生手上、心里的一个抓手、一条线索,进而去发现、探究现实,练就实际生活所需的多种才能。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相对于教材而言,不只是个观摩者、学习者,也是一个参与者、评判者、再创造者。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注重文本本身,更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悟与体会。不再从课文到课文,而是从课文到现实生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现代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去认识、体验、应用;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辐射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紧贴现代生活且富于创意的,能够启发学生的多样性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在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实际生活时所需的各种应用、应变能力。快乐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个人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我们所希望拥有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篇八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数学价值;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很多数学知识教师根本无法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从老师那里“听”来丰富精彩的数学世界。因此,学生无精打采地学,教师无可奈何地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时常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乐学,易于接受新知。

例如,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学生常见的如蜻蜓、蝴蝶等对称昆虫的动画视频,让那些对称的昆虫平铺在屏幕上,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接着再让那些可爱的小昆虫的翅膀一扇一合,慢慢飞起来,看到这里,学生高兴地叫起来。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谁来说说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一边笑着一边讨论着,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观察出:蜻蜓和蝴蝶的两对翅膀在扇动时是不断重合的。接着,我又展示了中国结、天安门、红领巾等图片,利用动画演示把这些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从而很容易就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活动时间我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对称图形,画一画是轴对称图形的小动物,说一说自己身边是轴对称图形的物体,比一比谁知道的轴对称图形多,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这堂课借助了多媒体技术,把本来枯燥难懂的抽象数学知识展现得既生动有趣又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印象非常深刻。有的学生还以为我在给他们上美术课,兴奋地说:“原来学数学这样有趣啊。”

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以往教学中,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体验到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不能有效地理解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现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结合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在,学生不仅喜欢数学、更喜欢听我的数学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数学好简单,好神奇哦!”

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认识角,我制作了动画短片,内容如下:在美丽的校园里,班里的几个孩子(用他们的可爱大头像制成)有的正在校园各处找角,有几人在画不同形状的角,又有几人拿着活动角在比较谁的角大谁的角小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没想到,自己和同学竟然成了动画片里的人物,太有意思啦!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兴奋地叫起来:“那是王×!那是李×!还有刘×,还有……”学生专注地观看短片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分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小结从短片中学到的新知识,结果,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类型静态的角,还体会到角有大有小,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大小的关系。我想,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很快乐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单位“1”,更难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不清楚怎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比如有的学生会把一个苹果当做单位“1”,把这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几份是平均分,但是不清楚怎样把一堆苹果看作单位“1”。此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生动活泼的画面:理货员搬出一箱一箱的苹果,超市冰柜里一盒一盒的酸奶,花丛中一群一群的小蜜蜂……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说出可以把一箱苹果、一盒酸奶、一群蜜蜂看作单位“1”,并把箱内的苹果有多少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盒内有多少瓶酸奶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有多少只蜜蜂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在学习了“营养午餐”后,我让学生课后去调查家人经常吃的菜谱,看看自己家的菜谱是否达到营养标准,并给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知道怎样合理搭配食品才能让家人吃得既营养又健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吴庆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01).

9.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到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的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使学生产生对植物的关爱之情。

2、通过研讨,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懂得为保护植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认识了植物的多样性,研究了植物的生长之后,学生继续研究植物与我们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关爱植物。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为共同创造我们和谐的社会而努力。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关爱植物 教学准备:

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教学过程:

一、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分析书中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估计)我们的环境需要植物来装扮;植物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身边的用品需要植物来制作。

教师小结:植物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能美化家庭、公园、学校、社区的环境;蔬菜、水果、粮食等植物产品我们能吃;可以用植物做家具、门窗、布等许许多多日用品。

二、研讨植物对我们所作的贡献

引导: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处于最关键的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讨论“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的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研讨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以下补充: 从不同角度介绍植物对人类的作用: 1.植物是天然的“氧气库”。

据测定:1 hm2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 t二氧化碳,释放0.73 t氧气,可供1 000人呼吸一天。全球森林每天大约能吸收5.5×1010 t二氧化碳,同时放出4×1010 t氧气。

2.植物是天然的“消毒器”。

据统计,闹市区内氟化氢含量是绿化区含量的数百倍,植物叶面上有气孔,有毒物质可随气体进入叶的组织内,如龙柏可吸收氟化氢并储存于植物体内,经过植物的加工,放出无毒的气体。桑、桦、柳等都有较强的吸氟能力;杨、槐有较强的吸镉能力;水葫芦能转化和消除汞、银、酚。据统计,一亩水葫芦每天可从水中获取75 g银;1 hm2 柳杉每年可吸收H氧化硫720 kg。由此可见,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等有害气体。另外,像银杏、松柏、柳树、大叶黄杨、夹竹桃等均能分泌挥发性的抗生素,“清洗”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3.植物是天然的“吸尘器”

植物的表面有表皮和腺毛,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分泌部液吸附大量的烟尘。因为

植物的叶片数目多,面积大,是城市主要污染物──烟尘的天然“吸收器”。1 hm2树林可吸附烟尘340 t。同时植物也是可吸入颗粒物──花粉的主要“克星”。据悉,原始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它不仅改善心肺功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神经衰弱。所以说,植物有杀菌、吸尘、消毒的作用。

4.植物是天然的“消声器”

城市车多、人多、噪声危害大,而且声波通坚硬而平整的建筑物表面会发生强烈的反射,加大噪声的污染。而绿色植物可通过浓密的枝叶吸收不定向的反射声波,从而大大降低噪声的强度。有资料显示:20~40 m的林带可降低噪声15分贝。

5.植物是天然的“调温器”和“加湿器”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能遮挡太阳辐射热的80%,有人也称植物为气温调节器。另外,植物叶的表面积大,蒸腾作用强,使水以水蒸气形式向空气中释放,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气加湿器。同时也为降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此外,植物还有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沙漠化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明确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研讨交流明确努力方向

引导:既然植物对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植物?我们平时做的哪些事是对植物有利的,哪些是对植物不好的行为呢?

1、教师介绍:学生种树、给植物浇水、折树枝、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在树上挂东西、砍树等的情景,让学生判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这些行为哪些做法好?哪些做法不好?

2、进行互换角色的体验:如果你是植物,你有什么感受?用形体、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如:学生当作植物,教师说一种不良行为,让学生把树的感受表演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感觉的,也需要人类的尊重和爱护。

四、课后延伸

10.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理念提出以来已久,不少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对此也做过不少研究,例如:江苏省的李步振在2004年就从国际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择选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更加强调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生活实践从而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与方式,为今后进一步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

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原则

1)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整合首先必须遵循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原则,新课改的要求是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保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确保在整合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节时,可以先展现美国的科幻大片《金刚》的相关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果主人公金刚真的与女主人公结婚的话生活是不是会幸福?他们能否拥有后代?如果不能,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节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的原则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要求,要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细胞癌变》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常要在衣服外穿上皮制的围裙?它的目的是什么?医生怎样断定患者患上癌症的?是不是有变形细胞就可以?还要看什么?医生是怎样筛选和培养癌细胞的?等,从而有效的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3)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则

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高中生物教师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或观察,让其在操作与观察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提高自己对生物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对于科研的积极探索精神。

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方式

1)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把思维仍停留在教室以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2)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关“DNA双螺旋结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教学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然后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然后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由教师再把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

3)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以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途径。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具体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

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生活实际。

4.结论

伴随着21世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也会迎来新的局面。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和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迈入生命科学的殿堂。

11.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80-2

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正是生物课的魅力所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活知识,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生物的距离,又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在身边,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知识的亲切感,从而真正搭建生活与课堂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从笔者的课堂实例——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一课,从教学设计历程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引入(谜语)——蚯蚓的作用——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呼吸——运动——反应——总结。

一、导入语源于生活

以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课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轻松地把学生引入课堂的教学中,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的思路,以此达到教授知识的目的。

【引入】 本节课,笔者想以谜语作为本节课的引入,百度有关蚯蚓的谜语有很多,比如:“以泥为食无奢图,身无利爪能掘土。肥田免收分和厘,不知名利为何物。”、“雌雄同体身,没眼却有脑。穿穴不用手,刨土爱扭腰。”……虽然学生们都能说出谜底,但不是从谜面上得出的,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蚯蚓,上述两条谜语不适合初一学生,不符合学情,除了太拗口之外,学生根本不了解蚯蚓的生殖方式、形态结构等,应该找一条与生活情境更相近的谜语,比如:“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简单易懂,这正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蚯蚓的了解,接着再慢慢展开蚯蚓的生活习性、运动、呼吸、反应等,由简入深,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让学生体验知识从生活来,生活中处处是知识,做个有心人。

【蚯蚓的作用】 由达尔文的话“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作为过渡,“那么,你知道蚯蚓有哪些作用吗?”

笔者预设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蚯蚓作用的了解,教师再作出补充,讲授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图片,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发出感叹:“原来蚯蚓有这么多作用啊!不能因为它的外表而怕它、伤害它,我们应该保护它。”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课堂设问生活化

【生活习性】 这一部分主要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食性,在PPT中生硬的出现“生活环境”和“食性”这两个词,不如换两个更拟人,更生活化的词句,比如:你知道蚯蚓的“家”在哪吗?蚯蚓平时吃些什么?这种生活化的语言可能略失科学性,但课堂氛围显得轻松,教师语言不生硬,学生更易接受。

反思:在平行班教学过程中,笔者突然有种想法,可以给蚯蚓设计一张名片,就像学生平时填的个人基本信息一样,何不也给蚯蚓填填。于是笔者重新设计上述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教学时,先出示蚯蚓图片,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写出右图所示生物的基本信息”,请某组发言员展示。学生不知道蚯蚓又称“地龙”,正好可以从此处过渡到蚯蚓的作用,补充完整学生的发言。将生活应用于生物教学,学生感觉新颖有意思,增加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生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通过神话故事作为过渡,“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9个太阳,后羿射太阳射掉了8个,其中有一个太阳躲在了马齿苋的后面,没被发现。有一条蚯蚓出来告密说,太阳藏在马齿苋的后面。但最后,后羿还是留下了这个太阳。太阳对马齿苋存有感激之情,为报答救命之恩,所以对它格外开恩,怎么也不会把它晒干。而对于蚯蚓呢,太阳决定,只要蚯蚓一出来晒太阳,就会对付它。所以,到现在为止,蚯蚓也不敢出来享受‘日光浴。”这是神话故事对于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解释,话锋一转,“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主要从外部形态、呼吸、运动、反应四个方面来观察探究。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当能够把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知识讲解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因此,在知识点的讲授中适当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可以使整节课焕发出生机,可以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四、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就在生活中探寻答案

【外部形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蚯蚓的体色与体型、辨认蚯蚓的前后端、区分蚯蚓的背腹部、推算蚯蚓的体节。在观察蚯蚓的体色与体形时,有同学提出疑问:“我爸爸钓鱼用的蚯蚓比解剖盘里的蚯蚓细,小,颜色呈暗红色。”虽然笔者的预设是“与土壤色相近”,是一种保护色,得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之一,但对于课堂的生成,不能当没听见,放之任之,因为这个问题取自于生活,当书本知识与生活所见不一样时,教师应给出正确的解释,尊重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是生物教学的源头活水。

书本上辨认蚯蚓前后端的方法是: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我们的学生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他说:“让蚯蚓在解剖盘里爬,往哪边爬,那边就是前端。”多么好的回答啊,不需要教师的提醒,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

【呼吸】 小组合作,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的体表,感觉黏滑,是因为蚯蚓表面有粘液,那么粘液对蚯蚓有何作用呢?播放视频,知道了粘液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钻土时身体与土壤的摩擦,而且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再通过蚯蚓趋湿性的验证实验加以巩固,此处可以追问学生:为什么大雨过后,地面上的蚯蚓特别多?至此,学生们就能利用学习的新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了,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应的个人决策。所以,我们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动】 用手指来回抚摸蚯蚓的腹面,感觉粗糙,过渡到刚毛,知道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蚯蚓更适合在哪种表面上运动呢?此处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探究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哪种表面更适合蚯蚓运动,小组合作,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蚯蚓反而是在光滑表面上运动快,跟预判不一样,分析原因,改进实验,将瓷砖倾斜一点的角度,现象更明显。在这个探究实验过程中,与生活也有紧密的联系,蚯蚓的爬行类似与人的行走一样,需要与地面的摩擦力。

五、开设微实验解决问题

【反应】 把活蚯蚓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针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部,观察身体各部分对针刺有何反应?把活蚯蚓放在解剖盘里,用书本遮住解剖盘的一边,形成一个阴暗的环境。用聚光电筒照射身体各部分,观察它对光刺激有何反应?

实验记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生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实验可以滋润其心田,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了生物学科的无限趣味,让生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本节课,从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到蚯蚓对刺激的反应,全程动手实验,比如,手指在蚯蚓体表的轻轻触摸和腹面的来回抚摸,趋湿性的验证实验,运动的探究实验,镊子、光刺激的观察实验等等,学生积极活跃,小组分工合作,顺利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对知识点理解深刻。因此,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的生活本色。

【总结】 本节课最后从四个方面来总结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外形特点、呼吸特点、运动特点、反应特点。

知识源于生活,亦用于生活。人类的智慧总是与生活直接或间接挂上钩,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材开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此可见,生活经验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生活中的生物还生物课堂以勃勃生机,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努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廷英.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J].贵州教育,2004(04).

上一篇:水浒传林冲读书心得下一篇:时间管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