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2024-07-08

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12篇)

1.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一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35年间的7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也都聚焦经济改革,使“三中全会”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今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它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而串起这不同领域复杂改革的主轴,就是民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

大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大会同时还提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全会关于市场、产权、司法、财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变革,必将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和促进我们建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通过会议,我们了解到,改善民生是全面进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和目标,而全面进行深化改革是改善社会民生的根本方法。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全力拥护党的指导方针,首要的条件就是了解方针。

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上,表明我们的改革首先考虑的不应是民众对于改革的承受力,而是要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因为改革能否赢得人民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使人民生活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否使人民切身利益得到明显增进。也就是说,改革的真正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民干事业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从而有效地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干成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上,表明我们不是为了部分人的利益去改革,而是要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改革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改革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拥护和支持,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改革的推动者,也应是改革的受益者。如果改革只是让一小部分社会成员富裕起来,而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那么,改革就必然会失去全体人民的广泛认同、拥护和支持,失去最为基本的推动力量。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围绕2014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主要分为三部分: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

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推动服务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信息技术协定等谈判,加快环保、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

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归侨侨眷,发挥侨胞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以改革统筹民生建设,以改革破解民生难题,确保人民群众始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他们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使他们的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2.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二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目前,为顺应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发展国际化的特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并已经形成了如下几大发展趋势:首先,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索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其次,教学重点从读和写转向听和说,更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学评价从原来仅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测试评价转变为现在“教师评学,学生评教,部门督导”的交互性综合评价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指为了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状态,促进英语教学的更好发展,由师生共同参与、主动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加强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和谐关系中的师生,则是指处于大学英语教学情景中借助相互之间的交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教师和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是对于师生关系的静止描述,而是从“构建”这一动态角度出发的。这个概念包含了三个维度:首先,和谐师生关系有两大目标诉求,一是为了改善师生的英语教学状态,二是为了促进英语教学的更好发展;其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构建两者平等民主关系的目的;最后,和谐师生关系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加强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高尚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为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当前改革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 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是实现现代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突破口。

从20世纪中期起,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人本主义教改思潮,现代大学英语教育不但强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这一情感目标。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是对大学生扮演着传授英语知识技能和熏陶人格修养的双重导师角色。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体会互助协作的乐趣和人际交往的温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同时,在开放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会获得更大的教学热情,学生也能增加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呈现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学生评教等发展趋势。与之相对应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能使教师用更耐心和包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失误,不断鼓励学生;同时,也能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如沐春风,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课题教学活动,自主进行课外预习、复习、扩展等学习活动。其次,学生在这种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将能更大胆自信地在英语交际教学中表现自我,提高英语的听、说交际能力。最后,这种师生关系必然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成效,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进步,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当然较高。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

比较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传授高等英语专业知识,传递社会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双重使命;另一方面,大学生求知欲旺盛,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强,个性突出,已经具有成人的独立判断能力,而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崇尚自由民主的作风。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种师生关系的构建主要有如下途径:

1. 构建师生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的机制。

狄尔泰提出了“我们对自然进行说明,而对精神生活进行理解”的口号。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具有更深的自我理解意识,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消除自我误解,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改善师生的教学状态,优化师生关系。

2. 构建“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合理发挥机制。

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师生关系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主体;学生是他们认识、变革与塑造的对象,是客体;师生关系表现为单一的“对象性”关系,这是教师主体性发挥过度的表现。而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则将教师和学生视为“我—你”的双主体对话关系,注重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合理发挥。和谐师生关系强调合理发挥师生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尊重交往中的差异性,以达到交往中的统一性。当然,由于沟通能力、社会阅历和角色定位等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扬平等民主精神,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沟通对话,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保留对教师的“敬”。因此,在广泛的大学英语课前、课中、课后交际活动中,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可以有效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 构建健康的精神交往机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中,师生交往的本质是教师人格精神和学生人格精神在英语教育情景中的相遇,构建健康的精神交往机制,能使师生在交往中懂得自省,学会认同。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人格精神对于学生的精神发展将会产生启迪,同时,学生的合作理解、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也会感染教师。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师生精神沟通与交流机制,师生将能得到更加健全的精神家园的建设和英语知识技能的发展。

五、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对改善师生关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通过挖掘学生与教师在英语教育中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健康的师生精神交往机制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汀丰.师生:特殊的对话者[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1).

[2]邢秀风.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实现途径[J].教育评论,2003,(3).

[3]姚本先.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省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4]张雁华.论文化反哺现象中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

3.当代中小学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三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一直是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力性。教师往往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部分学生厌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极大地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给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带来了心理障碍,素质教育很难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崇高师道,敬重师心,尊师爱生

“师道兴则天下兴,师道衰则天下衰”。从古到今,莫不如此。师心并非抽象而是具体可感的,它体现在师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中,是师者人格和精神力量的象征。师者以自己的人生感召他人,以自己的学识启迪他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人。但师者不是上帝的代言人或层出不穷的理论体系的化身。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关系下一代的道德面貌、身心成长,关系明天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只要有师爱,学生就有欢乐,就有幸福,就有寄托,就有追求,就有希望。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又要注重方法,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习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团结全作,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廉洁从教,恪守高沿情操,发扬奉献,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举止文明,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尊重家长,加强联系,听取意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马克思早在1866年就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权益”,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拥有的权利。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恰好相反。教师都是庄严的说教者、绝对的学术权威。数千年的“师道尊严”赋予了老师神圣而不可冒犯的地位,成了教学的“主子”,而学生只不过是教学的“奴才”而已,只能处于被灌输、被批评、被管教的地位。当然,我们承认,就一般意义而言,教师较之于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有高于学生之处,而学生之所以为“生”,总有不如教师的地方。从工作关系上来讲,教师居于领导地位,学生是被领导者,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从学问和道德上来说,教师一般比学生知之在先和知之较多。教师是指导者,学生应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有不平等的地方。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公民应该互相尊重对方人格、信仰和爱好,尤其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真正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在有些问题上,教师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如唐代散文家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彻底改变“惟我独尊”的陈腐观念,确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绝对不能用简单的“家长式”方式 对待学生。对于学生应有的权力,教师无权干涉,更不能事事处处越俎代庖。对于学生的志趣和爱好,教师应给经爱护、鼓励和支持,而不得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为名粗暴地反对,横加指责,阻止和扼杀学生特长的发挥。即便是学生与教师有不同意见、观点和看法,也应该与学生平心静气地交换意见,相互理解。对于确实是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师应在适当的场合给以耐心的说服、正确的指导和诚恳的帮助,切忌对学生劈头盖脸地批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将自己的情绪波动变化在课堂上流露出来,更不能喜怒无常。当然,民主平等是师生双方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学生也应该平等对待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关心教师疾苦,积极主支地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切不可对教师求全责备,因为教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教学中有过失或过错也是难免的。只有师生双方做到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平等,才能达到互相理解、相信,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民主,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互教互学,教学相长是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重要表现”。首先,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惯例,彻底摒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堵塞了其回旋喷涌的思辨力。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真心实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商的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不受压抑的愉悦情感,为他们的个性释放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许多常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得法的教师都乐于和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指出自己教学中的漏洞,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样做,既发展了学生聪明才智,促进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减少了教学失误,又密切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师威信。

其次,师生双方都要重新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因为角色定位可以唤起相应的行为。教师要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教师职责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面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见解,共同商讨。教师应问而不烦,答而不厌,和学生一起研讨,共同提高。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任何蔑视、戏弄、挖苦,甚至责骂的举动和言词都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真诚、理解、互信、互助的关系,促进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由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其自身个性智能特长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使之在参与教学时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求知过渡,逐渐形成自主参与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再提倡导循规蹈矩、死记硬背、人云亦云,要敢于标新立异。因此,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观,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师生观,素质教育才能可望实现。

4.论师生关系 篇四

----------教育学有感

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1.传道者角色。除了社会一般的道德观、价值观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 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

5.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指导。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21世纪教师的角色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新”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要面向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进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自身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2.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意味着要为课程的开发和改进贡献力量,要参与课程决策的过程,在课程开发中有自己的声音。

3.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着。

4.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第一,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即自己的任务是要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第二,对学生不能抱有陷入为主的成见;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的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第四,教师要经常仔细的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第五,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是否感受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可审,随时改正。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包括实物直观(食物、标本)、模像直观(图片、录像)、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五.巩固性原则。六.循序渐进原则。七.因材施教原则。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根据不同年龄 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对于先进生和后进生,教师应当平等、公平的对待,一视同仁。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先进生,可以适当增加学习内容,适当加快速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却不能抢进度、不适当的增加内容,使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对于后进生,要引导他们树立理想,学先进,争上游;对于后进生,要热情接近,关怀信任,发现闪光点,并耐心讲解,适当补课,绝不能掉以轻心,甚至作为班级的包袱。

教师如何建立自己的威信

1.首先要有童心,即在教师心灵中保有儿童心灵和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从生活到思想和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获得教育学生的条件。

2.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特别要坚持公正。教师公正就是要求教师对于不同相貌、性格、智力、个性,对于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5.如何处理好大学师生关系 篇五

有人说大学是半个社会,的确,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要面对和处理的关系很多,包括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院系领导之间的关系,以及和恋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大学生面对和所要处理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因为,作为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学习知识永远是第一要务。这学习当然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知识、人格培养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但是不管是何种知识,老师都是我们学习知识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大学期间的老师表现得极为明显。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老师为自己成长成才服务,这里面,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显得尤其意义非凡。

(一)正确对待师生平等,真正实现师生平等。

现代社会是个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在大学校园也是如此。但是关于师生平等,很多同学都存在误解。我们以为师生平等就是师生之间地位等的完全平等,于是认为师生之间称兄道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种平等观念下,我们看到大学校园里的很多怪现象:路上遇到老师不用礼貌问好甚至“不屑一顾”;上课迟到了不经老师同意就大摇大摆的走进教室;课还没结束,就“拉帮结派”离开教室;在教室里面一边听歌一边玩手机,甚至发出嘈杂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会影响授课的心情和心态,进而抛开不学的同学不说也影响一些渴望学习的同学的学习效率。

我们认为,师生平等,是指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绝不是我们不少同学认为的完全平等。没有根本的尊重,没有师生之间必要的“权威辈分”等级差异,我们是无法营造一种好的学习环境的。师生人格平等了,长幼有序,大家心情顺畅,学习自然才有效率和保障。

(二)主动和老师沟通,反映学习生活状态。

大学和中学有很大的不一样,中学时期可以每天见到老师,很多时候师生都是吃住在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很多机会接触老师。同时,老师也会经常主动“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大学期间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要想和老师交流,很多时候必须靠自己主动去接触老师。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主动找时间和老师交流,反映我们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成就和困扰,让老师第一时间掌握我们的情况,及时解惑。

(三)关心老师的“状态”,传递关爱之心。

6.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六

东湖中心完小 陈源

【摘要】 本文就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单的论述。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要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应学会宽容、赏识并尊重学生,同时学会反思与自我批评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关键词】 严格与宽容;赏识与尊重;反思与自我批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

1.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的舞台。英语教师是很好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还担任着多重角色,她既是严师又是朋友。传授知识时英语教师应以亲切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走到学生中间与之平等对话,宽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譬如,预习Reading这个环节,教师提几个问题,10分钟思考之后请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微笑着说: “Great!You’ve tried your best.”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对于违反纪律等不良现象,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就事论事,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语测试会出现学生偷看等作弊现象,教师不能点名批评。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批评。教师应装作不知道,报成绩时对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中包括舞弊的同学。课后找这位同学谈心,仍然不点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位同学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课堂上很认真,考试也不作弊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重,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我们要摒弃一种见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分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纪律上违反给予严厉教育。这样有助于英语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赏识每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园丁”不论“花朵”美丑,用爱呵护着,使每朵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赏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英语教师每次接新班时应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讲课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指。这虽然是件小事,却是对学生的一份尊重、一份关注,学生从内心里会对老师刮目相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后进生,用慈爱这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之所以对英语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这些后进生怎能有兴趣学习呢?

3.教师学会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违反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甚至做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教师就要对其批评、指责。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扪心自问,进行“心灵盘点”。这样有益于及时知道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不妨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我是否太冲动?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和自己思想方法与工作上的不足,并敢于进行自我批评,主动向学生道歉。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如出现误差,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那样会误人子弟,承认错误才能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学生会感到老师很真诚、很亲近,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地了解你,走近你,喜欢你,佩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

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活跃、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了厌倦和恐惧,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因人废事,讨厌这门课。教师要始终注意和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关心热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师爱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只有学生真正爱老师,才能迸发出高涨的热情,进而进入快乐的学习,才能有成功的保证。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七

存在主义师生观

(一) 教师———创造者和激励者

存在主义非常重视个人的主观性, 认为学生作为一个存在的独特个体, 它的一切都应该由他自己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 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 同时, 也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 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行动。既不能顺从于校长或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也不能屈服于外在压力。其教学应该是出于关心、爱护学生, 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 更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此外, 教师在教法上也要体现自己的主观性与创造性, 除拥有丰富的知识之外, 还要灵活运用。总之, 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性地工作, 无需也无权迫使学生来接受。

其次, 存在主义师生观认为教师应维护学生的主观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把知识“提供”给学生, 其中不能包括任何强制的成分。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及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在伦理道德方面, 教师也无权支配学生, 既不能强迫学生服从学校或教师制定的纪律, 也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原则及其理由告诉学生。总之, 教师是一个创造者和激励者, 他对学生发挥作用应该是“生产性”的, 而不是“复制性”的。

(二) 学生———自由者和选择者

存在主义认为, 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教育的过程是帮助每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自由选择而不是模仿、服从的地位, 他们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 而且可以决定学多少。并且, 这种学习没有任何的功利性, 只为充实个人的存在, 通过对知识的自由选择去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和“自我创造”。当然, 自由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 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学生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 也要勇于承担社会道德责任, 让道德责任和法制观念根植于心灵深处, 增强自制能力, 以获取更大的精神自由。

(三) 师生关系———“我与你”的对话交流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奥地利的存在主义教育家布贝尔 (M.Buber) 认为, 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视为主人与物品的关系, 完全由教师摆布物品, 师生之间形成了“我———它”关系;另一类是“我———你”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交往双方都具有内在的意义。其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真诚”、“信任”, 需要的是热情和理解, 需要双方保持“真我”。

实质上, 教育过程的师生关系就是“我———你”的平等、真诚、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目前代表先进教育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或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 对学生实现真正的自由至关重要, 它是教育的真正力量所在。然而, 要在师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布贝尔认为, 真正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包容”性的人际关系, 是一种没有任何距离和隔阂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其次, 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 只有坦率而真诚地参与自己学生的生活, 并担负起因参与而引起的责任, 才能使学生对接受教育不反感。再次, 要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沟通并不意味着师生双方无条件的相互妥协, 当师生之间因观念、思想出现矛盾而导致冲突时, 只有妥善处理才能使对话继续下去。

总之,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性和自由选择, 主张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这对于促进教育改革, 构建当代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我国当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启示一: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 以自我个性影响学生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omennius) 曾经说过:“除了智者, 任何人都不能使别人成为有智慧的人。”俄国的乌申斯基也曾指出, 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 教师的个性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明确提出学生的个性要靠教师的个性直接去影响、去培养。所以,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必须坚持其在多元文化中的价值主导地位, 并正确引导学生选择和接纳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思想和情感上与学生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启示二:学生应积极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 学会“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

当前, 我们大力倡导人本教育, 其实质就是让教育彰显人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同时, 还要提倡个性教育, 弘扬学生个性。这是因为, 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成长环境、个人修养、生活阅历都不相同, 使他们呈现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为此, 我们不能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流水线教育,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 鼓励他们尽可能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让学生学会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从而促进自己的人格发展。

启示三:倡导交流对话原则,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推崇师生之间的“我———你”平等民主关系, 与我们当代所倡导的人本教育新理念是十分吻合的。按照张天宝老师在《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中的观点,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过程, 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过程。就师生之间的交往来说, 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人格意义上的对称的交往关系。它强调师生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主体性品格的人;另一种是教育意义上的不对称的交往关系, 是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学识和修养的优越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的长久性影响。对称交往关系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不对称交往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必须在交流对话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可见,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往实践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教师的引导, 而是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走近学生、教育学生。同时,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变“讲解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 变“听话”方式为“对话”方式。所以, 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除了要求教师要有民主意识,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外, 还要求学生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师生之间要坦诚地敞开内心世界, 相互包容。只要有真情的投入, 就必定会有真情的回报。

参考文献

[1]袁本新.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毕淑芝, 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王爱玲.述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

[4]周勇.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德育意蕴[J].高教视野, 2006, (7) .

8.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述评 篇八

关键词:师生关系 高校 发展

随着21世纪以来经济文化政治大发展,师生关系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由其大学师生关系是短期内现实意义最明显的群体关系,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教育与大学师生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今,师生关系的发展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国内师生关系的研究概况

1 国内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

1.1 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师生关系是受封建等级制度压迫的,以师“唯”尊,学生必须恭敬从命,不能反问质疑。但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者们,他们主张平等与公正。

1.2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中国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新旧思想交锋激烈的时期,师生民主平等思想迅猛发展,在以实用主义为主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1]

1.3 90年代末-21世纪以来

近来,我国研究者分别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于美学等思潮交融的启示中来探寻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师生关系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2 师生关系的内涵与维度划分

2.1师生关系内涵概括

从哲学视角研究来看,师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产生交集,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2]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两个实践群体。[3]从法学视角来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和谐的民事主体,二者之间是平等关系。[4]

从心理学上来看,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关系,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最终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完整的人格。[5]

还有有学者从美学视角提供了思路,指出在共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达到美的境界的特殊人际关系。[6]

当然,还有学者倡导多角度的综合思考,他们认为师生关系的研究应建立在多维体中,从哲学、文化、教育等多层次的启示中寻找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2.2 师生关系维度划分

关于师生关系的维度划分,迄今为止学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根据以往的研究取证,本研究将其总结为一维说、二维说、三维说、四维说和五维说。

根据文献总结,绘制下表

表1 师生关系的维度划分

编号学者时间观点研究内容

1李瑾瑜[7]1998一维说心理联系:相互交往形成

2张燕镜[8]1999四维说人际关系、心理关系、教育关系、道德关系

3孙喜亭[9]2000一维说人际关系: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4范寅虎[10]2001三维说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

5李以庄[11]2002一维说社会关系:血缘关系教育功能社会化

6董兴林、刘秀英[12]2002三维说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

7王木水[13]2002五维说人际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法律关系、教学关系

8邵波2005二维说心理关系、人际关系

二、国外师生关系的研究概况

1教育社会学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从交互作用模式的角度研究师生关系,代表人物有:佛朗德斯(Flanders) 的“师生交互作用模式”、李威德(Leavitt)的“小团体沟通模式”、贝尔斯(Bales)的“师生交互作用过程模式”、高门(Gorman)的“师生交互作用过程模式”。

在社会体系模式下,代表人物有盖哲尔与谢伦(J.W. Getzls & H. A. T helen) 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模式”,以及艾雪黎(Ashley)等的“班级师生关系模式”。

2教育心理学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在教师期望问题上,罗森塔尔与勒诺等研究者研究发现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而另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教师期望模式,如布朗和奈尔森模式,研究得出教师的良好期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14]

3 哲学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传统理论的代表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和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顾名思义,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才是师生交往关系中的主宰者;教师中心论认为师生交往的主宰者是教师。但是,这样的理过于片面,忽视了另一方的主体地位。

4 从实证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

国外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偏重于微观方面和实证性。在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上,Wobbles,Levy 和Bemelmans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支配性比较强,这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较优异;如果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比较好,那么在学科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关于师生关系的结构和测量,从50年代开始开始,逐渐有测量方法被开发出来,并在许多现实问题中得以应用。

三、大学生师生关系的内涵

随着时代潮流进步,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的关系。高校师生关系是在高等学校特殊的教育环境下,在教师与学生心理、生理各方面条件较成熟的事实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包括对关系产生影响的彼此所处的地位、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多层次的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它是教师与学生亲密程度判别的一种参考指标,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参考依据。其特点有:①平等性,师生对话融洽;②互动性,情感是双向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总结,不难发现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虽未有一致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视域的扩大与研究重心的转变。与此同时,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不能局限于对国外探究的一味模仿,应当借鉴其理念启发我们的思维;并且,应着重把握当下大学生的新特征,立足于本土化教育,研究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个体,学生团体,学校组织都能全面发展,打造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08.

[2]邵波.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学研究,2005,05.

[3]周润智.学校教育价值的失落与复归—师生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4]王国金.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8.

[5]周思旭.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03.

[6]毛宇,苏姗姗.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01.

[7]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04.

[8]张燕镜.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8-119.

[9]孙喜亭.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10.

[10]范寅虎.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3.

[11]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9.

[12]董兴林,刘秀英.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13]王木水.新课程与学校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D].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2:27-35.

9.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九

摘要:教学认识论和交往论下的师生关系学说都是对传统二元对立师生观的突破,特殊认识论下的主导主体说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交往论下的主体—主体说,提倡弘扬课堂中“人”的生命价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发生着对象性关系,也发生着意义性交往关系。

关键词:教学认识论教学交往理论师生关系

20世纪80年代始,针对长期徘徊两极的“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围绕教学过程本质问题探讨,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场有关师生主客体关系的激烈争鸣,延续至今。其中,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两种师生观莫过于特殊认识论与交往论下的主体主导说和主体间说。本文将分别阐释这两种理论下的师生观,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一隅视角。

一、教学认识论下的师生关系:主体主导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不再是僵化的“物”,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从这个意义来说学生也是主体。

王策三先生在《教学论稿》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教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1]:

1.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教学活动即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和其他形式的认识,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种特殊认识是“纳入了教育过程,是由教师领导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

2.教学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态。

3.学生是教学认识主体。

4.教师是教学认识的领导。

不难看出,一般的认识是“主体—客体”的“二体结构”,而教学认识则是“学生(主体)—课程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的“三体结构”。教师是学生和教材、教学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中介,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教学认识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容、途径等,并对它的结果和质量负责。这种“平等”关系体现了教学上的科学和民主原则,只是这种平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具有教学过程特殊性的。

正是在教学特殊认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学应教学生“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主张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领导”,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等于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完全听从教师的;“其实,学生和他们的‘学’,固然是在教师的教的领导下进行的,但是,教却是为学而存在的,否则就毫无意义;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2]

二、教学交往理论下的师生关系:主体与主体关系

为了避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也有人试图用交往行动理论来理解师生关系。交往理论的学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活动。

“教学活动只能在‘我’与‘你’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因为如果其中某一方作为“它”而不在场,教学和对话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话是面对面的交谈,而不可能与不在场的‘它’者进行”。[3]另外,“强调教学作为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是为了强调不能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不能把它看成主要是学生内在潜力展开过程,而应该看成是师生间知、情、行、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知、情、行、意诸方面有目的地发展,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了解学生,受到学生的影响而改变或丰富个人的人格,充实、提高和改善自己教学工作经验,当然这个经验包括教育观念和行动”。[4]   交往理论下的教学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教学过程中的“人”为教学主体。师生是一种主体—主体的关系。主体间关系这种说法突出了“人”的价值与地位,不仅认为师生之间是主体—主体间的关系,而且是一个多向的交互主体,其中包括师生、生生的交流交往,他们都在交往合作中不断分享、构建和创生世界的意义。

三、两种理论下师生关系的思考

无论是主导主体说,还是主体—主体说,都批判了传统的主客体说,明确地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论是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突破,还是对现实学生的地位的弘扬,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其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自身也有局限,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审视和思考。

1.审视主体主导说

自教学特殊认识论形成发展至今,对其存有异议和批判的声音也未曾间断过。有学者从哲学意义上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种提法,“学生主体”属于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范畴,“教师主导”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范畴,两者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不能把不同范畴的概念用于同一层面的事物。也有学者对教学特殊认识论进行尖锐的批判,认为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并且“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5]

2.审视主体—主体说

教学特殊交往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都是由师生双方的交往活动构成的,交往活动双方都是交往主体。教师在交往中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态度与世界观,并予以帮助;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学生学会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理解生命。教育就在这种对话中发生了。这种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超越了传统主体哲学的二元论,跳出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理解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然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往往是一种理想状况。“理解”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理解”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是预先赋予“教师”或“学生”的,而是他们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渐获得的。而“师—生”主体间性却早已假定了“所有教师与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解力”。也即假定了所有教师与学生已获得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性。

事实上,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纯粹的对象性关系,或者是意义性交往关系。教学活动中师生发生着交往活动,也发生着对象性活动。不论是在对象性关系中,还是在意义性关系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削弱教师的影响力,也不论学生要掌握多么重要的学科知识,都不能忘记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培养和发扬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这才是我们要真正要深入观察和慎重思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1版.

[3]金生.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4]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75-276.

10.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篇十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阐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分析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科学,艺术,当代大学教育

每当提到科学,人们脑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一串串繁冗复杂的公式和在实验室忘我工作,满头乱发的科学家;而每当提到艺术,人们想到的则是优美的音乐旋律,绚丽的画作以及那些潇洒浪漫的艺术家。这正如斯诺所说,“一方是艺术家——另一方是科学家,并尤以物理科学家最具代表性。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有敌意和反感,但大多数是缺乏理解。他们对对方都有一种荒谬的、歪曲了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情感的层次上,也难于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科学和艺术之间就真的如此风马牛不相及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科学和艺术的概念。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科学”有这样的解释:“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的学问,它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抽象简化的方式描述对自然对象的认识。艺术则是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作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从定义来看科学和艺术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依靠逻辑去整理材料,艺术家用感觉去看待世界。第二、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则以审美准则作为直觉的价值取向。第三、科学诉诸理智,而艺术诉诸情感。从思维方式来看,科学注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理性,严谨而缜密;而艺术则侧重于形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感性,灵动而情绪化。可以说,科学和艺术是两个有着自己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体系。

尽管科学和艺术在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但科学和艺术之间并不是独立和相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善良美丽的女神缪斯被西方人称为科学与艺术之神, 她是古老的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象征。而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在古代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是整个地融合于全部文化之中的。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集了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的历史文化,共305篇诗歌,不但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等传诵至今的优美诗句,而且还酝酿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涉及天文、气象、农业生产等知识,并闪烁着“有物有则”等理性之光。再如,先秦古籍中的《山海经》,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高扬人类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勇敢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全书三万多字还包含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博物、医药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我国中医、中药和水文、地理的先声。这些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清楚地表明,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初都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他们“本自同根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近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和新文学涌现的时代,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涌现出了达芬奇这样兼具艺术天赋和科学天赋的时代巨匠。而到了近现代,科学的细化和分工,使得科学和艺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

是一大批如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的科学大师都肯定了艺术对他们的科学创新所起到的启发作用,而且他们本人也都兼具极高的艺术素养。如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普朗克擅长钢琴,薛定谔是著名的抒情诗人。与这些科学巨匠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大师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原理。例如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理解到爱因斯坦对空间和时间的定义。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杜桑在其作品《下楼的裸女》中通过对运动的抽象表现来表述时间和空间,其中充满了他对科学的想象及强烈的兴趣。从这些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所产生的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从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与普及,使人们的思维空间、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加之各门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科学与艺术也逐渐更多地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亮点,日趋融合在一起。看看我们的身边,从以前昂贵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优良,设计精美的手机;从以前使用复杂命令的DOS计算机操作系统到现在画面绚丽,操作便捷,甚至可以实现触控操作的Windows7系统;从以前外观简单,能耗较高的老式汽车到现在设计新颖而又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一幕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科技和艺术的相互融合,也形象的揭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科学和艺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就如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所说的那样,“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也和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则是相吻合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科学和艺术的某一边,而不能把两者合理地贯通、融合起来。理工科学校的学生都比较重理轻文,甚至一些理工科的老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们认为自己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的,与艺术没有什么关系。艺术是小资的阳春白雪,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即使是去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课程,也完全是为了混个学分。它们把爱因斯坦,诺贝尔等伟大的科学家当作自己的偶像,对艺术和艺术家及却嗤之以鼻。可他们似乎忽视了爱因斯坦,诺贝尔等科技巨匠在艺术领域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而且他们也都非常重视艺术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的启示作用。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成就时曾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在事业上将一事无成”。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话语明确地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艺术,理工科的学生同样应该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文艺类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他们认为学习艺术只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灵感即可,不需要逻辑思维,他们忽视了艺术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而深刻的思想源于对自然界和生活规律的内在把握,如果没有这种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就没有深刻的内涵,会显得十分乏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之所以能几百年来令人们赞叹不已。不仅在于其作品的深刻艺术性,也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虽然科学和艺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正被逐渐弱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却愈加紧密。而目前我们这种过于偏颇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过于的偏重科学或过于偏重艺术都会将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限制了其知识面的拓宽,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与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把科学和艺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培养专才,更要培养通才。

科学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补和融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对方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要双管齐下,把两者融合起来。让科学和艺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

[2]蔡琴:《从思维方式的协同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河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荣梅:《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涂元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习〈钱学森书信〉的体会》,《前沿科学季刊》2003年第3期。

[5]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1.浅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篇十一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重点在教师。我们要展现给学生一种正能量,才能让学生尊敬我们、佩服我们,也才能认知我们。只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既是班主任,还代着初中两个班的数学课。在平时上课时我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必须做到。如上课不能迟到,我总是在上课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口,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迟到的现象。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平时我在办公室里总是将桌面整理的干净利索,这样在召开班干部和小组长会议后,可以让他们传递给其他的同学,这样我们教室里学生的桌面和教室公物及卫生工具摆放总是整齐有序。这无形中就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这不是说可以达到的效果,而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身正为范。

在教学上,我讲求学贵于精,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理论,还要注重实践,并在实践中力求创新。同时要有学者的风范,要思维缜密、思路开阔、奇思妙想、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以让学生敬佩你。如在教学中我有一个惯例就是让学生“每日一题”,学生出题,集体解答。结果有一天一个学生不知道从什么材料上找了一个题,自己也没有答案,写出来之后没一个会做的,在上课时课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看完之后,只做了一条辅助线,学生再做,水到渠成,当时把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吧。

二、讲公平论公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中的宝,也希望成为老师眼中的宝。我们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而不能带着有色眼镜,以成绩、能力来分出主次差别,这样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损伤师生关系,也不利于班集体的荣誉感的建立。

如有一次上午第三节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班长过来对我说,王小明和范鹏正在教室打架。我一听,火就冒上来了,王小明可是班级第一名,而范鹏不光学习倒数,还号称“调皮大王”,我让学生把两人找来。进门之后,我连原因也没问就对范鹏一顿狠批,虽然范鹏当时什么也没说,但可以看出他有点委屈。中午我找了几个学生打听了一下,事出于王小明把范鹏的课本弄掉了,但范鹏让他捡起来,王小明就是不捡,还说你学习倒数还要课本干吗之类的话。我一听糟了,我这回的事办的太糟糕了。在下午的第三节课我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我们都需要尊重”的班会,并公开向范鹏道了歉,范鹏一时倒有点不知所措,我也看到王小明低下了头。第二天听班长说王小明也向范鹏道歉了,我很高兴,在课堂上对两个人都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班级内关系融洽,学生能敢于认错,知错改错,师生关系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看到学生的表现我感到很欣慰,这是为人师者最大的自豪。

三、弯下腰俯下身,师生地位要平等

师生应该是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主和唯我独尊的君王。我们和学生是平等的,虽然现在的职责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在共同学习中共同进步。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学生的学是学习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情感,老师的学是如何能够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提高,学生就是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第一手的资料。弯下腰与学生相处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让平等意识进行传递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我们对学生不平等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学生对别人平等。所以说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才能实现平等,也才能实现进步,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在课堂上和课下,我总以微笑面对学生,而不是板着一张脸,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学生就愿意接近你,有什么话也能和你说,所以我对班级内的事情就能够了如指掌,而不用设暗探、勤盯梢,弄得天天身累心也累。在班级事务处理上,我也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进行民主决意,而不是我的独断专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自己。但万事皆有度,班主任的主导地位时刻不能丢,我们要将一切置于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不可进行放羊式的教学,如果太放任,学生虽然都动起来了,但是不同意见造成的分歧也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将不可收拾,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这就要求我们该弯腰时要弯腰,该直腰的时候还要能直起来,这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12.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篇十二

一、师生和谐关系的含义

师生和谐关系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师生平等。

教师和学生虽然在生活阅历、生理年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但是从“人”这一角度来看, 师生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 没有高低之分、强弱之分、卑尊之分。因此, 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是平等的, 即平等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点。师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课程内容的授受, 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实现彼此与对方的敞开和接纳, 最终形成一种教师对学生关怀和热爱、学生对教师尊敬和信赖的和谐师生关系。

2. 尊师重教。

在师生关系中, 尊师重教体现为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 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 教师重视对学生在专业、品德、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 为社会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3. 教学相长。

关于教学相长,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与教师的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教, 而同时教师的教也能深化和促进教师的学, 强调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和谐。另一层含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师对其授课内容非常熟悉, 思考方式也形成定式, 而同样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却是全新的, 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思考, 经常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或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更启发教师的教, 从而也更利于学生的学。以上两层含义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同, 但都属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内容。

二、影响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因素

虽然师生和谐是促进高校和谐最重要的因素, 但在目前的高校中却存在着许多影响师生和谐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对教育本质的曲解。

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 扭曲了教育的本质, 淡化了多层面、多重角色的师生关系。在应试教育中, 只以学生考分作为评判教育质量好坏的依据, 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方式单一武断、教学封闭刻板, 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独立性、自主性缺失, 学生个性难以发挥。“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教学观念使得师生关系仅在知识层面上进行交流, 只是单纯的课堂上的“授受关系”。

2. 政策导向不正确。

教师的晋职往往以教师发表的论文、科研课题立项、科研成果鉴定等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而教书育人没有真正成为衡量教师教育行为的统一标准。因此, 许多教师在上课之余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科研工作等方面。他们与学生交往的意识淡漠, 交往时间有限, 在大学里“课上是师生, 课下成陌路”成为对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形象地描述。

3. 经济利益驱动。

在改革的经济大潮中, 部分教师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跑项目、搞课题、到处讲学等事情上, 再加上高校教师不实行坐班制, 教师与学生的会面仅能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而且是到上课时去, 上完课就走, 学生戏称大学教师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严重缺乏。

4.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利用不当。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过去的“教师讲书本———学生听讲———课后看书本”的完全以书本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渴求获得更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对教师而言,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有些教师还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 利用陈旧的教案、长期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讲学, 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大学课堂, 但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滥用, 把书本文字变成电子版形式去讲, 甚至有些教师将电子版的书本内容逐一去念。这些不当的模式和方法, 使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 从而也导致了学生与教师心理上的疏远。

5. 对学生的考核方法不当。

在我国高校中, 对学生进行学习考核的主要形式就是考试, 虽然这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大体上能做出一个衡量, 但其弊端仍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这种考核形式得出的结果很难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吻合。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 知识掌握得也比较理想, 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好或是某些突发事件导致考试成绩偏低, 从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进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6.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步入高校以后, 许多学生认为高校生活应该是与高中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 首先应该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做社会实践、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而把学习知识排在第二位。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学生对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各种要求, 如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踊跃回答问题、课下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等表示反感, 并且把这种反感情绪指向授课教师, 从而也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三、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各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予以消除, 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而构建和谐的高校创造良好环境。

1. 深刻理解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人”关系, 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是平等关系。师生都享有同等权利和人格尊严, 都有自主权、平等参与决策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尊重学生, 放下“权威”“高高在上”的架子,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 师生关系又是一种“师———生”关系, 是一种角色关系, 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这一角度看, 师生各自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 完成特定的角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起到教育的作用, 既教书又育人。理解师生关系的含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并培养健全的人格;而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人, 应该敬重教师, 独立思索, 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中,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格。因此, 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纠正我们教育思想的偏差, 改进教学中的不当行为。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渠道, 过去那种靠经验教书、师道尊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放下自己“居高临下”的架子, 改变自己全知、全能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设计, 尤其在认知学生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反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 以免带来消极影响, 多给学生关爱、关怀和鼓励。

3.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交往是师生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师根据所讲授学科的特点,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 运用问答、探究、参与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 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验课、参观实习、实验室开放等机会, 与学生交往、交流。另外, 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 如“课件制作”“知心讲谈”“学术交流”等, 适当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教师可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 或参与他们的成果分享, 这样无疑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 在交流中增进友谊, 在活动中相互提高。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网络也是师生交往很好的媒介, 对于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学生, 则可利用网络交谈与沟通。

4. 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影响教育进程和效果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有主观的、客观的、可控的、不可控的、自然的、社会的。但在众多因素中, 教师的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榜样作用呢?所谓的榜样源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了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在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等方面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自身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追求, 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 通过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合理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 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

5. 公平公正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教育评价要力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科学化。在评价中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在评价中帮助学生找差距、求进步。这样可以避免因评价不公而导致学生的疏远及不满。

6.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大学期间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本无可厚非, 但绝不能本末倒置。大学生首先是学生, 既然是学生, 学习知识当然是第一位的, 而加强对学习各环节的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明确这一点, 才能理解教师的一片良苦用心, 也才能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疏离[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 (3) :84-87.

[2]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2) :12.

[3]冯宝中.高校师生关系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84-87.

[4]杨德富.再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06 (6) :107-108.

上一篇:做好基层换届工作下一篇:蒲公英的誓言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