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的管理(精选15篇)
1.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一
宝陵小学教育经费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财务管理,确保我校教育经费安全高校,切实管好用好经费,我校根据宝金教发【2013】50号关于印发《“金台区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王红霞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组织准备、动员布置、理清制度、查找不足的步骤开展了此项活动,现对我校教育经费管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育经费的落实和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教育经费按要求按时、足额到位,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统一发放。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情况
我校属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办教育的方针,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努力节约支出,如实反映财务状况。
1、经费使用不存在挪用、移用、挤占和截留的情况,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也不存在发放教职工津补贴和奖金福利。
2、公用经费使用规范,审批环节规范、健全。
3、学校实行经费收支公示制度,对收支项目逐一公布。
4、学校学籍登记规范,学校学籍信息真实、正确、完整,真正实现了一生一学籍,无多学籍,漏报学籍现象。
三、教育收费情况
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存在乱收费行为:
1、本只按要求收取了学生的非免费课本费(3至6年级含磁带费),规范收费。
2、教育教学中从无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机构举办的兴趣班等学习,即使学校组织的乡村少年宫兴趣组活动全部是免费的。
四、自查情况
我校在区教体局、中心校的领导下,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我校报帐员按时报帐,所有票据都是正规票据,没有白发票。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是:
(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违反上级财务制度的内容。
(2)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没有出现以任何理由单独收费现象。
(3)报账员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有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校长审核、中心校校长审批。
(4)需要购置各种设备、仪器、教具、办公用品及其它物品,都先通过学校班子决定后才添置。大的开支都是集体决定,并向上级申请报告,方可实施。
(5)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的报销,严格执行文件规定。(6)财务岗位的设置符合规定,财务教师严格执法,自觉执行财经纪律,做好财务审核。
(7)学校在保证办公费的前提下,还不断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今后的打算
使用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宝陵小学
2013.9.3
2.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二
一、教育经费与家庭教育经费管理的内涵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等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是特定的用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经费的总称,既包括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也包括私人的或团体的民间机构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费用。
家庭教育经费管理,是指家庭对教育经费进行筹措、分配与使用的过程。这是家庭各项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要体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取向还应该体现子女自己的教育意愿,而且还应该符合教育规律。家庭教育经费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筹资方面、导向方面、监管方面。筹资方面,通过教育经费管理功能的发挥为子女未来教育发展筹措到足够的经费(包括经费来源及筹措方式)。导向方面,是指对筹措到的资金通过合理的规划再分配。监管方面,是指对家庭教育经费的使用去向、使用过程与使用效率进行严格地监督与管理,防止出现资金使用不当现象的发生。
二、家庭教育经费管理与规划的必要性
(一)家庭教育经费的逐年上涨性趋势
随着人们对接受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费用也随之呈现了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使得教育经费在家庭财务总量中的比例额逐年增大。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陆陆续续地曝出了天价幼儿园、天价辅导班、添加进修班,此现象可谓层出不穷。以南京市为例,虽比不了京上广但近年天价教育费用的现象也时时不断,2012年3月又到了会考、升学的冲刺阶段,一些培训机构再次兴奋起来,补课形式花样翻新,补课费用加速看涨;南京一学生每学期补课费超过了10万元,更有甚者某班一学年单科补课费高至67万元。2013年11月18日,南京栖霞区恒海外国语幼儿园正式开园,每年学费10万元。
有调查显示,城市家庭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教育支出,年增长率已达到20%;而且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年平均支出约占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以目前这种情况来看,教育费用增长率高于大多数家庭收入的增长率,而且这还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家庭教育的负担是越来越重的。
(二)家庭教育经费的特殊性
与其他经费管理与规划相比,家庭教育经费尤其是子女教育经费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有时间限制。
一般情况下,子女到了读大学的年龄父母就应该准备好至少一年的学费以及其他费用。如果未能筹措的对等的费用,学校通常不会破例免学费的。假如子女超过了读大学的最好年龄,即使有了充足的资金一般也不会再去入学了。所以说家庭教育经费有着很严格的时间限制,过了时间有资金业无用了。
2. 无费用弹性。
不同家庭的子女从小学读到大学的教育费用基本是相同的,因为高收费的学校毕竟只是少数。这就不像居住规划那样,资金不够就找居住条件不好的地方。要降低教育费用,就剩下一个办法:退学。如此也就无所谓教育了。
3. 子女发展状况不易把握。
在子女出生时无法预知子女将来的发展状况,如果刻意地去规划甚至限制子女的发展后果皆会极为严重了。教育费用支出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与子女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如果子女在音乐、美术方面有优势的话,其学费支出与之前又有所不同。
4. 家庭教育经费支出时间长
子女从上幼儿园开始到读完大学通常都会持续二十年左右,试想还有哪种支出会持续如此之久。每年的教育支出或许不是太高,但架不住持续二十年的时间。这大约也是当今社会丁克家庭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无专门的教育性储蓄
一方面国家银行储蓄体系中没有相应的教育性储蓄,家庭教育经费存入银行与普通资金无异。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从未考虑到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只有养老金账户、公积金账户。所以,家庭教育经费要靠家长自觉准备。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教育会让人受用一生。此外,当今社会形势也促使子女教育成为家庭开支的一项重要部分。社会对个人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标准只能通过教育来达到。所以说,教育对人的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三、家庭教育经费管理与规划
(一)预估家庭教育经费
对家庭家与经费的尽可能正确的合理的预估,必须要做到:首先,应充分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为全面了解家庭的收支水平,可以绘制出家庭财务报表,将家庭信息与收支状况归类整理并加以分析该节约出就节约;其次,初步确定子女的教育目标,比如为入园前要考虑应该进入哪一类型的幼儿园,从幼儿园毕业时就考虑要进入什么样的小学,就这样每一学段开始前都应做好预想,确定近期的教育目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教育费用进行估算,有了上一条经验这一点也就容易多了。
家庭教育经费管理与规划开始的时间越早对家庭的整个财务的消极作用越小。反之亦然,子女年龄越接近教育法定年龄筹措及资金的难度也随之越大;如未能进行合理地安排,很有可能影响到子女的接受教育的正常性。因此,家长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筹措家庭教育经费
稳定的收入与充裕的资产自然是其前提,但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找到合适的家庭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才是当时之急。主要可采取以下方式:
1. 了解政策,争取政府教育资助。
对于家庭水平不佳的家庭来说,争取政府对子女的直接补助、补贴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政府每年都会从财政预算中划拨出一部分资金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符合此条件的家庭可去申请,争取得到资助。
2. 申请教育贷款。
对于一时筹措不齐或不到资金的困难家庭来说,应该申请教育贷款。当前我国教育贷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学校学生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来选择比较合适的形式。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经费管理与规划对子女接受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合理进行规划与管理一以使女能够顺利接受教育。同时还应积极关注国家新政策,从中获得应当的优惠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王馨.子女的家庭教育经费管理及规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8:237-239.
3.水富县建章立制规范教育经费管理 篇三
一是健全制度,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教育系统经费集中核算、经费支出管理、中小学校财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学校校长和财务人员学习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促进各校和财务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制度、认真执行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钱、用制度管事。
二是统一要求,坚持实行集中核算制度。水富县成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全面实施“校财局管校用”和“收缴分离”的管理体制,在不改变学校的经费管理权、使用权、所有权、财务自主权和保持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的前提下,由教育局核算中心对学校经费进行账务统一管理、票据统一管理、收入统一上缴、支出统一稽核、档案统一管理,堵死了学校财务管理的漏洞,确保了教育经费安全运转、规范使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是规范管理,坚持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定全县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每年年初指导各学校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把预算执行和教育经费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坚持实行每月月末上报下月用款计划、月初上报上月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半年、年末对学校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的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严把经费报账审核关,对使用不规范的项目发现一项纠正一项,确保资金流转安全、使用合法合规。
四是内外结合,强化监督检查和风险防控。从教育局机关到各学校,层层建立教育经费内部监督机构,研究决定重大经费开支项目、监督经费收支执行情况。此外,审计、监察等专业监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工作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防微杜渐,强化教育经费管理风险防范。
五是建培并重,着力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注重财务人员的德能考察,严把财务管理人员遴选关。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学校校长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定期组织校长和财务人员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强化校长和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培训。校长和财务人员签订廉政承诺书,切实提高校长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廉政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熟悉政策法规、业务精湛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大关县开展学校财务大检查
本刊讯(通讯员 蒙世清 杨 松)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会计行为,加强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大关县教育局近日分组对全县村完小以上学校财务工作进行大检查。
这次检查采取实地盘查、调阅财务账册档案、检查财务管理资料等形式,涵盖了财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会计基础工作、经费收支、债务与往来的管理、资金票据内控、资产的购建与管理、学校收费管理、代办费的管理、大宗支出的管理、“一补”资金发放、“营养餐”管理等内容。检查组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认真检查了财政拨款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公用补助经费、“两免一补”经费、“营养餐”经费、基建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等,全面了解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贯彻落实情况,对财务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学校提出了整改意见。
民营企业为南涧县300名学生献爱心
本刊讯(通讯员 张志东) “这次活动让我感到很温暖,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培养了我的爱心,让我们学会了感恩,谢谢爱心企业对我们成长的关注。”南涧县拥翠乡小学六年级179班的学生陈政丽告诉记者。
4.屯垦镇教育经费管理年 总结 篇四
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教育局《“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能,狠抓财务经费管理,财务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次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一)财务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伙食费管理工作。我们对学生伙食费的收取、开票、上缴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成本核算,实现“零利润”目标。
2、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存在乱收费行为。我校所有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禁止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等违纪行为,严禁补课收费和教辅资料等服务性收费。
3、我校各个部门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财务预算,合理安排,校财务根据预算进行支出工作,这为我校节省了不少资金。
(二)学校支出管理工作
1、严格控制支出范围。严格界定我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公用经费只能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我校坚持量入为出、严禁超财力支出。加强对资金的分类管理:严格区分预内支出与预外支出、公用支出与人员支出、保运转支出与保发展支出以及日常支出与专项支出。
2、严格履行了政府采购制度。我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都实行了政府集中采购。
3、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为增加学校经费开支透明度,学校每学年结束后,要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向教代会代表报告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同时在校务栏上张榜公布。
4、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了报帐程序。
二、存在问题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执行财务制度方面,有时不能完全到位。
三、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依法、规范、科学、透明地实施财务管理。坚持以“改革、创新、规范”为目标,深化各项财务制度改革,创新财务体制机制,强化财务工作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规范我校经费使用程序。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开支人员经费,不得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严禁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公款私存和虚列支出等。
2、严格财务透明化。要围绕财务常规工作,创新督办工作机制。我校将实行一切财务透明化的制度,使我校的财务工作更加透明。
3、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我校财务人员适时地参加一些财务方面培训,以便更好的管理财务工作。
总之,今后我们将使用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及生活费的使用效益。
屯垦镇中心小学
5.义务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篇五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吴忠市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宁财教发[2006]257号)及《吴忠市区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一条 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杂费。(从2009年起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为18元、小学为18元,初中每生每学年杂费500元、小学每生每学年300元)。
第二条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二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第三条 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第四条 学校会计加强对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各学校费用由校长核准、经手人 “两签”后,再报乡中心学校审批列支。各学校费用收支仍在中心学校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各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五条 公用经费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制度。年初,统筹管理的经费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报中心学校初审。统筹使用的经费由中心学校牵头,各学校校长参与进行费用预算编制。后由中心学校对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最后报教育局核准和财政局备案后执行。
各校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更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生身上。
第六条 公用经费执行支出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各校预算及使用计划经上报并核准下达后,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各学校要制定实施预算计划,在学校内部把预算执行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
第七条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2000元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中心学校要监督所辖各中小学的公用经费按计划规范使用,不得挤占、截流所辖各学校经费,原则上由各校自行支配,但村小超过2000元支出项目须书面请示中心学校研究同意,方可实施。‘
各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第八条 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第九条 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执行要求与标准。
1、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2、差旅费
①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
②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3、交通费
交通费的开支范围:指汽车燃料费、租车费等。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
4、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5、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第四章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第十条 学校应按照教育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建册进行自查,中心学校定期组织核查。
第十二条 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起试行,如本办法规定要求与上级部门规定要求有抵触的,则按上级规定要求执行。
附: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郭家桥乡中心学校 2006年4月30日 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一、商品和服务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70% 1.办公费占10%,反映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
2.印刷费占6%,反映日常印刷费用的支出;
3.取暖费占15%,反映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等支出;
4.维修(护)费占10%,反映日常开支固定资产(不含交通工具)维修维护费;
5.教师培训费占5%,反映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开支的资料费、伙食补助、培训场地费等;
6.招待费占2%,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费用; 7.工会经费占3%,反映单位按规定提取的经费;
8.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科目(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经费支出占20%。
二、其他资本性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20%。
1.办公设备购置费占8%,反应用于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其中课桌凳购置不少于5%;
2.专用设备购置费占5%,反映用于购置装备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电教室设备、体育设备、音乐设备等支出;
3.大型修缮占5%,反映用于校舍资本化(如围墙、厕所、车棚等)的各类大型修缮的支出。
6.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严格规范公用经费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及《山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晋中市财政局、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财务管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及分配原则
第一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具体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校园环境整治、校园文化建设、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为便于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我县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二级会计核算科目定为以下两大类23款:一类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共20款,分别为 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一类是:基本建设支出共3款 1 分别是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含图书的购置);
各学校应按《科目》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状况。
第二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分配,主要依据学生人数,同时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以保证规模较小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同时分类别制订公用经费分项开支定额标准,保障学校教学业务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 经费预算编制管理
第三条 公用经费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初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原则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科目、项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所编制的经费预算须经学校民主理财小组或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在财务公示栏予以公示,并填制《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表》,报县教育局计财股、核算中心备案。
第三章 经费审批管理
第四条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使用公用经费,须先根据编制预算安排,经局计财股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从学校基本账户中支取。
各学校申请公用经费时,须带上拨付经费的使用凭证(发票)、账目到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乱收费、坐收坐支、收入不入账现象;公用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有无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开支;有无乱招待、乱发或滥发教师津补贴;票据是否合法、合理,报销手续是否齐全;有无产生新的债务;账目是否做到日清月结,账务处理是否科学规范等。凡审查不合格的学校,将暂停审批资金拨付。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五条 学校各项收入应在七天内全部缴入基本账户,如需使用,须经申报县财政局审批后方能支取。严禁坐收坐支,严禁以支出发票抵收入缴款,严禁收入不入账。
第六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补贴和奖金。
第七条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 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第八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第九条 学校财务管理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分校设账、集中核算、加强事中监督的管理方法。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和县国库支付中心负责监督学校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除少量零星支出必须用现金支付以外,符合转账要求的一律转账支付,拒绝支付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
第十条 学校公用经费使用采用联批制度。校长是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各校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严把票据审核关。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要据实列支,不得以“白条”或其他不规范的票据入账。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填制单位的名称和财务(会计)专用章。做到支出项目全面、真实、完整。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伪造涂改原始凭证等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第十一条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工程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基建 项目应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审批的程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决算须经审计才办理结算。凡属预算资金安排的项目,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程支出由建设项目学校根据工程进度,提出拨款申请,报经县教育局审核,县财政局进行复核后,将资金从专户直接拨付给项目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同时告知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第十二条 规范收支报账程序。
12.1、学校审核签字: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报账员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别填制收入报账单、支出报账单和转账通知单,由报账员签字,到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报账。
12.2、核算中心审核:各项支出的票据先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副主任、主任逐级审核,2000元以下的单项支出报经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审批。
12.3、学校预借款和2000元以上的单项支出在学校、核算中心审核的基础上,报教育局领导审批。
12.4、各校报账员应根据收支报账单登记收入、支出备查账,缴存财政专户备查账,固定资产备查账和往来款备查账,并将报账单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便对账与备查。
12.5、学校的报帐员因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派人监交。
第十三条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以后发生的学校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集中管理,并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统一编目、立卷、归档、保管,一年后再移交给各单位保管。(各小学的会计档案,由学区统一保管)。会计档案要求专柜专人保存。在保管期间如遇纪检、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需要对单位账务进行检查时,应先报学校负责人同意,经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签字批准,办理登记手续,由学校报账员陪同检查。
第十四条 建立学校报账员制度。
14.1、在学校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自主权和法人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仍由各单位审批并承担责任。为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各单位应确定报账员一人。
14.2、报账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预算安排情况,熟悉本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权限等规定,并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审批人要熟悉国家财经法律、会计法规和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预算安排情况。
14.3、报账员由所在学校确定,报送核算中心备案后,行使报账员工作职责。具体负责办理本单位各项收支报账业务,及时将编制的会计报表递交单位领导,保管和使用定额备用金,确保备用金安全完整。
14.4、报账员和审批人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向核算中心办理变更手续,以确保财务核算工作的正常运转。
14.5、核算中心将对报账员工作业绩实行定期考核,不称职的将通知单位取消其报账员资格。
第十五条 公用经费支出有关项目执行要求: 15.1 教师培训费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0%; 15.2电教设备购置费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5%; 15.3办公设备购置费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0%; 15.4公用经费总额的10%用于学校维修(护)费; 15.2 招待费控制在公用经费总额的2%以内。
15.3 差旅费反映学校教职员工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标准。
15.4 交通费反映学校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违章、违法的罚单不能作为交通费列支。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交通费的支出。
15.5取暖费学校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预算,经教育局审批核后报支;
15.6劳务费反映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临时聘用人员、钟点工工资等,需经理财小组共同讨论后决定开支金额。
15.7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专用材料费等其他费用控制在公用经费总额的50%以内;
15.9 每学期均按公用经费总额的5%留存预备金。
第五章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第十五条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管理体制,即学校经费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其财务纳入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统筹管理。
第十六年条 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要严格全县各中、小学、教学点的经费拨付审批,对其经费预算编制和经费使用管理要进行指导、监督,确保各校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
第十七条 各校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推行财务公开。学校经费预决算、金额较大开支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议通过并予以公示,规模较大学校还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
第十八条 核算中心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各校会计要熟悉各项财经政策与法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按时报送各类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财务季报制度。各校会计季末须认真、如实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表》,于次月15日前上交至县局计财股。凡填报不真实或上交不及时的学校,将暂停审批资金拨付。
第二十条 各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一般每学期两次)在校内公布,将财务监督小组评价表采用上墙公示等形式,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 善内部监控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严禁产生新的债务。评价表上交核算中心和计财股备案。作为考核学校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局纪检、监察、审计将进一步加大内审工作力度,每年集中组织两次对学校财务审计,并具体组织对学校审计、校长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重大工程及信访的财务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财务管理混乱、经费支出不合理的学校,停拨公用经费并通报批评,同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违纪责任人按干部人事管理条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实施。
7.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七
(一) 基层教育经费存在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并使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不同区县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不平衡等因素, 部分区 (市) 县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存在着不同程度缺口, 对本辖区教育的投入不足, 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
(二) 基层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部分县区难以具备担当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主体责任的保障。伴随着税费改革、公务员加薪、教师工资保证等政策调整, 近年我国县级财政的负担加重。以税费改革为例, 在税改前,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是基层财政拨款、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三个方面, 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量较少以及县乡财力薄弱的原因, 后两者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是, 税改后取消了后两者, 财政薄弱部分贫困县已经出现了难以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
(三) 财政支付分配制度执行难度大。
从政策层面上明确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应以县级财政支付为主, 使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 但其实践意义不大。“以县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教育投入的贫富差别得以平衡, 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事实上县财政和乡 (镇) 财政有着相似的困难处境, 很少有地方乡 (镇) 发展较差而县财政却能“风景那边独好”。即使把权责由乡上升到县, 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短缺的现状, 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依然存在的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得到印证。当前我国的财力分配格局中,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基本摆脱了负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了绝大部分基础教育经费。小马拉大车, 大马拉小车, 这种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是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成因。
二、基层教育经费投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 统筹协调弥补缺口。
按照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切实履行职责, 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经费保障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标准拨付经费, 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对因投入不足, 达不到法定增长要求的, 缺口部分要积极组织资金进行追补。
(二) 加强对基础教育财政的投入。
加大地方市县义务教育经费配套力度, 应加强监管和督查力度, 实行地方领导绩效问责制, 促使地方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的地方财政补贴尽早落实。提高教育经费利用率, 实现教育硬件和软件的综合配套, 做到物尽其用, 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对于专业课程, 配备专业教师,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 着力打造新的教育投资格局。
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教育应当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 同时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先进经验, 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投资中的投资责任。把基础教育的责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级政府, 同时县级财政也承担重要职责, 最终形成多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财政保障格局。就当前而言, 可以解决县、乡两级财政的投资窘态, 调整基础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与义务不对称现象。就长远来看, 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 实现政府的教育宏观调控目标。
具体由中央按照因素计算法确定基础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准数额。按照在校生和教师岗位计算经常性支出费用, 按照各省学校数量和规模确定校舍基础建设经费。中央按照基准数额的一定比例 (参照他国可以为10%-20%) 划到各省;各省依照此标准至少承担40%, 经济条件好的, 可以增加资金数额;县级财政拿出基准数额的40%-50%, 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增加数额。三级政府的资金共同组成基础教育资金, 成立专门帐户严格管理。乡镇政府不在承担基础教育支出, 而负责辖区内的基础教育组织工作。
8.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教育经费统计;统计工作;教育经费
一、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义
1.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教大,通入范围较广,凡是用于教育的经费都应该准确全面地进行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包括如下几点:(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民办学校举办者所投入的经费;(3)社会捐赠经费,包括社会各界无偿捐赠给学校或学生的经费;(4)事业性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5)其他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和经营收入等。这些经费种类庞杂,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既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也能够帮助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对教育经费惊醒评估和更好地管理。
2.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是世界范围内衡量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自1993年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的统计不全面,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低于4%,知道2012年才首次突破4%,达到了4.28%。为了保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完善,就必须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要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比例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早日达到7%的世界平均水平,还离不开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支持。
3.为教育经费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教育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教育界非常重视的课题。没有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就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也无法真正满足教育经费的需求。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分析和评估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教育经费的统计是评价和分析教育经费的基础,也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二、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方法
1.建立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
要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最首要的便是要统一领导,建立起健全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机制。建设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国家、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统计部门都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领导,制定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制度,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统计岗位,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教育经费统计的力度与质量。
2.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
有了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经费统计部门还应当统一口径,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在每一次教育经费统计之前,都应当召集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将统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和每一个科目都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规定,使所有部门的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对于所统计项目的理解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部门之间所统计的数据无法合并的现象。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三公”费用的监督与管控,避免出现因“三公”费用使用过多而随意篡改其它科目和项目的费用来填补漏洞的现象,保证教育经费的统计真实而准确。
3.建设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要使教育经费的统计数据能够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所用,就必须建设起科学的统计指标,帮助相关单位与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单纯的数字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统计指标的建设与规范,例如增加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指标,反映教育经费每年增长情况的指标,反映农村与城市教育经费差距的指标等等,有了这些指标才能够使统计数据体现出意义,才能够帮助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在正确的项目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正确的使用教育经费。
4.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最后,统计教育经费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各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提高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效率,提升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质量,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与支持。
三、结语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育经费进行详细地统计与分析意义重大,各部门和机构还应当投入精力与时间,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小红,王丽丽,王雁. 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3-9.
9.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九
经验交流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教育局、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工作精神,围绕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紧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这一关键,着重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抓四头”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使党的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狠抓制度建设为龙头,创新管理手段,规范教育经费使用
依法管理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制度管钱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由于以前学校财务制度不健全具体操作性不强,有的财务制度明显过时脱节,面对急待规范的难题,紧贴学校实际,我们及时建立完善了一批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如:《财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教育局核算中心廉洁自律制度》、《学校、幼儿园报账员执行工作纪律五项禁令的通知》、《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效解决了有章可依、按章办事的问题,使得处理问题“讲制度”、操作层面“讲程序”、实施过程“讲透明”的财务监管长效机制逐步确立。
二、狠抓经费预算管理为源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的结构、比例、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特色和发展速度,认真做好并严格执行学校的经费预算,从而取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的做法是:预算编制严格按照“以教学为中心、不留缺口、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纳预算不支出”的原则,依照“两上两下”的程序制定一校一年一本预算,坚决杜绝项目经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偿还老欠款、基本建设支出和招待费支出,预算按科目按比例进行控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预算调控。预算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上报财政局经县人大审核通过后予以执行,并按照学期向各学校下达预算批复通知书,批复通知书要在学校公示无误后,学校在批复预算额度内按月上报支出计划,再经核算中心预算控制员审核后报账列支。
三、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强化“两条腿走路”意识,理清管理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思路,充分为学校提供服务。例如:过去学校会计核算账务科目设置不清、明细核算混乱、账本设置不规范,现在我们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会计法》规定,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账套科目和明细,统一了口径,并且按月由核算中心统一提供规范的收支情况
公示表交给学校,学校根据及时提供的收支情况按月进行张榜公布,并在每月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收支情况;过去学校预算编制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随意编制,用完即可,现在核算中心统一安排预算编制,统一进行指导,学校预算编制质量大为提高;过去学校资产登记不规范、不及时,使许多国有资产滞留帐外家底不清,现在统一按照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帐、表、卡,逐步实行数字化管理,实施完善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盘点等管理制度服务后,学校对家底清楚了,极大方便了日常资产管理,确保了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每学期开学为各学校预支500-5000元不等的备用金,按月报销补齐,学期末冲抵列支,保证了学校日常运转的零星开支。
四是加强监管,明确主体法律责任。从2006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国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的钱多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钱提到了巴楚县委、县人民政府议事日程上,组织决定为各学校增派党支部书记兼负校长,执行学校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组织管理模式,规定学校支出决定权在党支部、大宗项目支出权在教职工大会、支出具体实施权在有教师参加下的校委会,进一步规范了经费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的公开透明的机制。
核算中心前台核算员实行轮岗制度,支付环节设置稽核员岗位,搭建核算员与出纳员的衔接监督,确保了学校、核算员、出纳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今年在核算员轮岗基础上,我们将逐步完善学校之间报账员的轮岗制度。
同时还建立五级限额审批程序,即单项500元以下学校校长审批,500元—5000元教育局主管财务领导审批,5000元---10000元教育局党委审批,10000—50000元主管教育县领导审批,50000元以上的报县义务教育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审批。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报账审批的监督。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有些校长还没有很好地领会“三不变”原则,自觉不自觉地弱化了作为会计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意识。认为核算工作移到核算中心后,学校就不再履行会计职能,不再承担有关法律责任,于是,伪造、变造凭证的情况也有时发生,无形之中,严重降低了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去年4月份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与各学校签订了代理账务处理委托责任书,各学校对自身的法律主体责任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加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是资金使用主体,就要相应承担主体法律责任的认识,并通过每学期教育内审组的审计,进一步确保学校发生经济业务的帐实相符。
10.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十
一、国家规定
(一)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有关要求
1、计提: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2、列支范围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3、其它要求
(1)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2)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3)企业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
(4)大型企业集团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可与二级单位划分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与使用。
二、中电投集团的有关要求(依据:2007年第32号)
1、计提:培训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在成本中列支。
2、列支范围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
(7)有关员工培训的其他开支。
3、其它要求
(1)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2)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3)企业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
11.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模式探讨 篇十一
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总量严重不足,且从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筹资的潜力已经不大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仅为3.41%,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教育经费筹措水平相比差距甚远。教育经费筹措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目前形成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形式中,政府财政和私人支付两个渠道仍是主渠道。但从这两个主渠道来看,已经很难再有增长。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筹措的教育经费其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而在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等教育投资额远远大于义务教育投资额的不正常现象。我国在以后的教育投资总额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将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高等教育学费的上涨已使家庭贫困无力支付费用的学生面临求学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而且规模扩大得速度越快,不平等有可能表现得越突出。所以再依靠提高学费而扩大高等教育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潜力已极其有限。
(二)学校创收收入近期难以成为一般高校筹资的重要途径
客观地讲,学校开办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开展创收活动的自主权,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知名重点院校,通过与学校所在地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科技产业试验区,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与地方联办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开展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了高等学校在人才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弥补了学校经费不足。但这一有效的筹资渠道,对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来讲,目前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因为现有的普通高校整体上在全国的影响还较弱,科研转化能力较低,尚不具备在此方面有所作为的条件。
(三)社会捐赠资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从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来看,社会捐赠作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四大主体之一,在缓解高教经费紧张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许多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的情况。建国以来,伴随单一政府投资体制的形成,社会捐赠几乎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捐赠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捐赠筹措资金这一渠道正在走下坡路。当前高校在认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捐赠是丰富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捐赠对象,有的学校仅把捐赠对象停留在校友这个层次上。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的选择
(一)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在使不同群体得到公平对待的同时,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中提高效益,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方式,本文认为,通过以下渠道,可以缓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
1.加大政府财政拨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政府财政拨款始终是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经费来源。随着经济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教育与科技在各国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世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量增长,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和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以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作为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加大政府财政拨款的力度,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一个有力的支持。
2.合理收取学生的学费。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作为接受高等教育者,学生应该通过付出一定的学费而获得知识。学生交纳的学费标准,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成本和社会的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费标准也要适度提高,使该费用占到教育经费总额的一定比例。
3.增加学校创收。高校可以通过科研、社会服务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自己获取收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4.争取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在国外高等教育经费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我国高等教育已有少量社会捐赠,主要是华侨及一些跨国公司,但无论是捐赠人数还是捐赠数目,相对于我国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总量都太小了。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考虑,鼓励个人、单位等多捐赠支持高等教育事业,比如,在政策上给捐款人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给捐款人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回报,在学校与捐款人之间创造出双赢的局面等。
(二)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出让专利产品
争取科研经费是西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获得政府经费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校在科研项目上要把握政府科研多数偏向实用性这一特点,及时调整大学的科研政策。要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为地方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服务,以为学校争取到源源不断的财源。
(三)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用高等教育民营化的理念,走转制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两种方式同时并举的战略,吸引社会资金加入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形成以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并举的多样化的所有制格局。
(四)创建高等教育筹款机制,使捐赠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借鉴西方成功的募集资金经验,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相应高校捐赠工作机构,学校要设立发展办公室,其领导者直接对校长负责,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做好接受常年捐赠和专项捐赠两项工作。其次,大学要扩大捐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和本国,不应有地域界限。再次,捐赠形式要多样化,完全可以实行不动产所有权捐赠、信托捐赠、增值证券捐赠等形式。
12.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十二
一、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重要性
(一) 教育经费概念
教育经费是指国家从国家预算中支出的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费用, 其投入以政府方面为主, 同时, 也包含私人投资费用, 而私人投资多来自企业、社会捐助。近几年, 私人教育经费捐助逐年上升, 由此可见, 教育发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二) 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教育经费根据其使用用途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经常性公用经费, 二是专项性公用经费。但两项经费存在都是主要以维持学校日常运转为目的。专项性经费常用于学校建设发展。而其管理关系着学校运转情况。许多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投资较多, 却仍出现经费不足问题, 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费管理不当。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 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教育经费投资也逐年上涨, 这在一方面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条件, 同时, 也使提高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开支标准, 导致许多学校缺乏经费管理意识, 教育质量也长期处于平稳状态。甚至一些学校因教育经费管理混乱, 导致学校经费紧缺, 严重影响学校正常运行发展, 因此, 只有实现教育经费合理化管理、勤俭办学、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一) 学校领导缺乏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 多以应试教育为主, 大多数学校为提高升学率, 纷纷将教学作为学校发展中心, 而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 也通常以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 学校领导多将精力发展教学管理中, 忽略了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加之, 许多学校对财务管理没有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 学校领导财务管理知识缺乏, 无暇顾及经费管理问题, 导致学校经费管理混乱不堪。
(二) 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
就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整体来看, 会计核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会计科目及经济事项混乱, 经费使用没有明确的记录, 导致经费用途不明。特别是某一项目经费开销过大, 会计通常采用分摊方法, 将超支费用分摊到其他事项开支上, 导致支出混乱。第二, 缺乏经费支出凭据。许多学校在经费支出凭据方面存在伪造、变造嫌疑, 经费使用分项不明确, 后续难以查证其使用是否合理。加之, 许多学校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许多领导通过教职工福利名义, 将教育经费占为己有, 致使学校正常运行受阻。
(三) 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合理的预算管理是教育经费使用合理化的重要保证, 同时, 也是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在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管理中, 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混乱, 经费预算项目与使用项目出现不符现象, 造成教育经费预算记录混乱现象。 (2) 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特别是经费预算项目分配没有原则, 导致预算指标混乱, 各项目出现分配不合理情况。 (3) 缺乏预算控制管理机制, 导致教育经费实际应用偏离预算目标。 (4) 缺乏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 经费管理问题责任未落实到个人身上, 一旦经费管理出现问题, 便出现责任推诿现象。
(四) 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就目前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队伍整体来看, 财务管理人员学历及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甚至许多学校将财务管理定义为后勤服务, 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加之, 缺乏规范的奖惩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工作中, 出现敷衍现象, 难以对教育经费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改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一) 加强校领导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在学校教育发展中, 校长不仅肩负着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总设计师, 同时, 也是保证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人物。因此, 要想使学校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合理化, 必须让校长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对此,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 明确个人财务管理责任。学校应举办财务管理培训活动, 鼓励学校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相互进行考察活动及经验交流, 并从中吸取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 校方领导应看清自身在财务管理中充当什么角色, 对自身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 积极做好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校领导, 校长应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 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确认教育经费是否有滥用、乱用及贪污情况。
(二)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杜绝贪污腐败现象
要想保证学校教育正常运行, 必须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全面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对此, 学校应对经费管理措施进行修订, 建立完善的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明确经费各项收支明细, 特别是经费使用前, 应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以及核算流程进行, 严惩贪污腐败, 以保证经费使用合理。
(三) 强化经费预算控制管理考核制度
如果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 经费预算难以顺利实施, 这就要求各学校必须不断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因此, 在公用教育经费管理中, 应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 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以便对公用教育经费预算进行有效的监控考核, 以确保其预算顺利实施。
(四) 提高学校财务管理队伍管理水平
只有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管理水平, 才能有效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效益。因此, 学校应全面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如定期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对学校展开培训活动, 详细向财务人员讲解业务知识、技能以及财经法规等内容。促进各学校财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沟通, 使其相互分享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在管理工作中, 做到赏罚分明, 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另外, 学校还应定期安排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并建立完善的职称评价体系, 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从而有效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根本, 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 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我国对义务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 将其定为九年义务制教育, 并在各义务教育学校中投入相当多的资金, 这也就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而我国大多数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管理意识缺乏, 财务管理薄弱, 造成经费管理混乱局面。而要想改变这一局面, 使我国教育经费管理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就必须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管理意识, 全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才能使义务学校教育经费合理化使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 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逐年上涨, 如何合理的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进行合理分配, 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 成为当前教育部门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现状进行简单分析阐述,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革措施, 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效益,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慧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 2010, 21 (5) :43-45.
[2]许琛琛.浅析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J].中国经贸, 2014 (10) :171-172.
[3]邬志辉, 马青.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困境与破解[J].教育科学, 2007, 23 (6) :42-46.
[4]吴大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24) :196-197.
13.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十三
一、具体情况
1.自从教育部2013年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以来,我校根据要求,成立了《大垌心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班子、财务工作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文件、通知精神,按照《通知要求》和区教育局的《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狠抓落实,通过自查、整改,提升了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教育经费规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2.在经费预算管理方面,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预算编制,监督执行工作,按规定编制教育经费决算报告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3.在教育经费经费使用方面:我校没有收费。严格执行预算编制。经费支付符合国家规定,无虚列虚报现象,无白条入账现象;学校采购的物品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学校执行支出一支笔签字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汇报和公示制度,按时上交月报表。
二、工作成效
1.学校财务人员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家认识到,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建设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依法治校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2.通过教育经费管理年扎实的工作,学校严格教育经费管理、抓好教育经费公开、建立教育经费监督制度、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加大了学校教育经费工作管理的力度,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一)存在问题
1.人事问题。学校教师严重缺编,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学校领导及财会人员还需加强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学习,提升工作水平。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
2.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教育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
通过自评自查工作的开展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规范基础管理,强化经费监督,深化服务内涵,扎扎实实地把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桥圩镇大垌心小学
14.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十四
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我校高度重视,保障日常公用经费的投入,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现对2011年—2012年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育经费的落实和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义务教育经费按要求按时、足额到位,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统一发放。财政对基础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由教育主管机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我校属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学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1、经费使用无存在挪用、移用、挤占和截留的情况,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也无存在发放教职工津补贴和奖金福利。
2、公用经费使用规范,无挤占开支招待费、旅游疗(休)养和发放教职工福利等。
3、学校实行经费公示制度,对需要公布的项目逐一公布。
4、学校学籍登记规范,学校学籍信息真实、正确、完整,真正实现了一生一学籍,无多学籍,漏报学籍现象。
5、学校按“二上二下”的要求来编制衣物教育阶段学校预算。
三、教育收费情况
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存在乱收费行为:
1、本年度没有为学生办理代办服务费,只收取作业本费,一切收费规范。
2、教育教学中从无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机构举办的兴趣班等学习,学校也无存在从中获利用于日常开支和教职工发放福利的行为。
四、检查情况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严格要求我校报帐员按时报帐,所有票据都是正规票据,没有白发票。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是:
(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没有出现以任何理由单独收费现象。
(2)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有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校长签字。
(3)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财务法规,没有发生在政策法规范围之外,自作主张处理财务的不良问题。
(4)财务专管教师具体负责财务管理,学校任何财务活动必须经财务教师和校长审批后,方可实施。重大开支项目,都经校务会议
集体决定。向上级申请报告,方可实施。
(5)差旅费报销,严格执行文件规定。
(6)需要购置各种设备、仪器、教具、办公用品及其它物品,都先通过学校班子决定后,才添置。
(7)财会教师严格执法,自觉执行财经纪律,做好财务审核。
(8)在保证办公费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今后的打算
使用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及生活费的使用效益。
颍上县新集镇下湾小学
2012.03.26
颍上县新集镇下湾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自
查
报
告
新集镇下湾小学
15.教育经费的管理 篇十五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学生社团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养成公民素质、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场”, 社团活动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但当前学生社团经费收支数额较小、经费管理不规范, 限制着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和社团自身的发展, 进而影响着高校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界也因为学生社团经费管理数额小, 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社团经费管理及其与公民教育关系的关注和研究, 因此,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及其与公民教育关系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实地查阅、搜集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判断抽样和定额抽样的方式对广州市的中山大学 (占样本的13.6%, 下同) 、暨南大学 (6.8%) 、广东工业大学 (22.7%) 、华南理工大学 (22.7%) 、华南师范大学 (17%) 和华南农业大学 (17%) 的学术研究类 (18.8%) 、兴趣爱好类 (45.4%) 、公益服务类 (22.7%) 和校园传媒类 (10.8%) 等学生社团的成员派发问卷185份, 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回收率为95.1%。对社团指导老师、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进行实地结构、半结构访谈。并运用Excel2003、SPSS18.0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录入, 并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统计分析。
二、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与公民教育互动关系分析
(一)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经费来源问题是每一个学生社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社团争取经费的渠道和实践也在无形中为成员公民意识的养成提供了平台。在问卷和访谈调查中, 我们发现拉赞助、活动和项目支持越发成为当前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 但限于学校行政管理的要求, 学生社团对社会赞助、社会项目资助的动员和争取的条件还比较有限, 成员公民意识养成的平台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利于社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推进。充足的经费来源是学生社团开展高质量活动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成员积极参与社团经费的“开源”体现了成员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在问卷调查中, 有28.4%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自己社团的经费来源, 有37.5%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社团经费来源渠道, 有82.9%的被调查者没有主动要求社团公布经费来源情况, 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来源的关注度不高“主人翁”精神和公民意识缺失。
2. 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实践教育。
学生社团争取经费来源的过程其实也是社团对成员进行公民实践教育的过程。在争取经费过程中, 社团负责人需要掌握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社团其他成员、社会团体的沟通、交流、协商的技能从而达成获取社团经费的目标, 其过程实质也是公民社会中实现与他人、社会协调共进的公民实践过程另一方面, 社团公民实践教育的实现程度如何也会影响社团经费的来源管理。例如在调查中被问到“所在社团经费不足时, 社团成员会积极想办法为社团筹得经费吗”时, 回答“大部分成员会”的比例仅为15.9%, 回答“较少成员会”与“只是社团负责人会”的比例达72.1%, 可见在争取经费来源上社团成员的公民实践还比较缺乏, 在我们的实地访谈和观察中也发现, 大部分社团成员并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筹集经费的行动中, 相当部分社团也认为普通成员并不需要投身经费筹集的实践中, 但实际上正因为仅寄希望于个别负责人而没有广泛推动全体成员争取经费的实践教育, 社团的“经费问题瓶颈”才难以突破, 成员的公民实践教育也错失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一条途径。
(二)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社团成员交纳的会费是学生社团目前经费组成很重要的部分, 社团成员有权利决定与知情社团的经费支出与使用, 在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过程中, 成员的个体自主性和公共理性可以得到历练, 公民意识可以得到强化。在对六所高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成员会费交纳数额越大的社团, 成员参与经费支出管理的积极性越高, 公民意识得到彰显, 社团也更为重视对成员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关注不仅体现成员的公民意识, 还影响着社团经费的使用绩效。在我们的调查中, 仅有36.9%的被调查者对社团经费的支出事项“比较了解”与“非常了解”, 成员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关注度不高, 公民意识比较薄弱。在与社团负责人的访谈中, 我们还发现, 成员公民意识比较强、对经费支出关注比较多的社团的经费支出使用绩效一般会比成员公民意识不强、对经费支出关注较少的社团要好, 社团的经费也能较好地用到实处, 为成员的成长成才服务和促进社团自身的发展。可见, 社团公民意识教育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2. 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实践教育。
社团经费支出是对成员交纳会费与争取回来的经费的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理应得到每一位成员的关注并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 社团可以锻炼成员参与公共决策与执行的技能与素质, 可以磨砺成员合理规划各种事项、提高效益的意识与能力, 其实际上也是社团进行公民实践教育的过程。在调查中有69%的社团会举行会议商讨经费的支出计划说明了成员参与社团经费支出实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社团经费支出管理可以为社团实施公民实践教育提高现实的路径。但在调查中, 我们也发现, 依然有80.6%的成员较少会提出经费支出中出现的问题, 74%的成员比较少参与解决社团经费支出中出现的问题。在与华南师范大学某社团指导老师的访谈中也提到, 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过程可以作为社团实施公民实践教育的很好载体, 但目前此种教育在社团中还比较缺乏, 也影响了社团经费支出使用的实效。可见公民实践教育在社团中的普及, 有利于社团经费支出使用实效的提高。
(三)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成员对社团经费的监督管理过程本身就体现着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意识与责任态度等公民意识。在实地调查中, 86.4%的成员认为自己有监督经费收支的义务与责任, 67.2%的成员对社团经费收支公开的态度是“想知道经费的来源和去向, 因为那是我的权利”, 并且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成员进行经费监管的目的是“行使作为社团成员的权利”和“履行作为社团成员的义务”。可见, 当前学生社团成员参与社团经费监管的积极性比较高, 也是学校和社团借以推动公民意识教育的很好途径。社团负责人在访谈中也曾表示社团成员在社团经费监管中公民意识的彰显使得目前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的社团经费管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2. 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技能教育。
公民技能是将公民意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技巧与能力, 是公民实践过程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调查中发现, 有51.7%的社团成员没有接受过法律或规则课程的教育, 相关主管部门老师在访谈中也曾提到, 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监管的意识比较突出, 但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而影响了监管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 依托经费监管的实践过程, 加强成员的公民技能培训, 是增强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成效并进而提高社团经费管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建议
1.要强化社团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
学校要把对学生社团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公民教育的体系框架内, 加大对学生社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投入。社团自身要尊重成员间的差异性和平等性, 回应成员在社团经费收支使用上的深层次诉求, 从而激发成员在社团经费管理上的主人翁和自主个性的公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讨会、辩论赛等活动加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
2.要突出社团成员的公民技能教育。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社团专门开设“社团财务管理”、“经费监管中的公民技能”等课程。校团委或社团联合会可以整合资源, 组织相关的技能讲座与培训。社团自身则要多从经费监管的实操层面进行培训。
3.要抓好社团成员的公民实践教育。
【教育经费的管理】推荐阅读:
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11-07
义务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11-19
潢川县教育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07-05
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12-03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 福利费10-15
职工教育经费最新规定07-23
继续教育经费报销规定10-24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11-08
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1-26
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