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

2024-10-03

农村党支部(精选10篇)

1.农村党支部 篇一

农村党支部考核制度

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工作。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

1.领导村三个文明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及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

2.讨论研究决定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确保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党支部依法开展工作,重大事项党支部、村委会要和乡党委、政府请示沟通,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讨论修改后提交村民代表会民主决策。须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请党支部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3.领导和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搞好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加强党内监督。

5.负责村干部其他村务管理人员和村办企业负责人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6.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

7.负责组织对村域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8.重大问题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告乡党委、政府审核,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决策)。

根据党支部职责,将其进行任务细化:

1.年初要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按照乡党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争创“五好支部”和“两个创新”活动,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乡党委。

2.支部班子成员间关系要融洽,凝聚力、战斗力强,工作思路明确有创新。

3.支部班子民主测评综合评价满意率(称职以上)不低于70%,不出现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上访件。

4.能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会议要有记录。

5.发展党员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名单(大村3—4名,小村(1—2名),坚持公示预审和票决制度。

6.要有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措施、名单。

7.能够带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达到80%,示范户达到20%,联系户达到80%,工作效果明显。

8.要有比较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

9.党建带团建工作要有计划、有措施、有重点、有效果,抓 好推优入党工作。

10.能够按时参加乡党委召开的各种会议及组织活动(对村干部会议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考勤结果与干部工资挂钩。

11.档案工作要健全管理制度,能够及时收集、整理、归档。12.能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季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要有记录),不出现违纪党员,无越级和群体上访。

13.能够安排组织好农村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有学习、会议记录及各种材料)

14.大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15.硬件建设:

①有伟人像 ②悬挂党旗 ③各种制度上墙 ④有桌椅 ⑤电视及VCD ⑥图书100册以上 ⑦体育活动娱乐器材 ⑧档案柜

2.农村党支部 篇二

关键词:新农村,村级党支部,干部

1 村级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党支部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村党支部就越难驾驭农村市场, 很难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归其原因主要是党支部素质偏低,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文化素质偏低。

村级党支部高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只有极少数,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几乎为零。在这个知识就是生产力的社会, 没有文化的人是很难取得进步的, 况且是一个文化素质偏低的党支部, 党支部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者, 文化素质低下又有什么能力去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1.1.2 政治理论素质偏低。

部分党员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领会不透。实践证明, 如果村干部不加强对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思想就会僵化, 行动就会迟钝, 工作就缺少锐气, 就很难抢抓机遇, 谋得发展。

1.1.3 驾驭市场的能力偏低, 难以带动村民致富。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是党中央对于新农村建设做出的具体指示。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 开拓思路找渠道, 千方百计谋发展。

1.2 党支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支部功能的发挥

村级党支部总体上呈现出老龄党员偏多, 年轻党员少;老党员多, 新党员少。由于新老党员比例严重失调, 致使党员平均年龄偏大, 整体素质偏低, 思维固化、行为保守, 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发展的进程。中西部乡村的大量精壮青年纷纷外出务工, 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大多落在了妇女肩上, 可以说妇女支撑起了大半个乡村, 然而这样重要的一个群体常常被组织所遗忘, 妇女党员比例普遍低于10%。妇女党员比例过低, 党组织的影响力就很难渗透到妇女群体当中, 不利于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妇女工作的开展。由于干部少, 群众多;干部少, 事情多。导致干部想干事, 却干不了、干不好事, 面对各项工作常常是捉襟见肘。最近媒体曝光的某名校研究生打死不下基层, 普遍反映了当前的状况。乡村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甚至本地乡村具备一定知识和头脑的人才, 宁愿外出打工, 也不愿意留在村里当干部。

1.3 党支部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党支部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削弱了支部对党员的领导。虽然近年来, 各村党支部借助三项制度、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活动, 加强了对组织制度的建设, 但是支部制度建设还是比较滞后, 制度对于支部功能的发挥所作出的贡献还比较小。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 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随着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 支部制度建设却明显滞后。

2 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的建议

2.1 加强理论建设

加强学习, 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党员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驾驭市场能力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2.1.1 加强党员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文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和学校的合作, 党员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到学校进行学习, 争取消除支部内文盲的现象;二是聘请专家和生产知识丰富的生产者对支部成员和广大村民进行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的讲解, 提高党员和村民农业知识;三是用好党支部内部资源, 文化水平低的同志, 可以向文化高的同志学习, 农业知识丰富的同志可以把先进的经验与广大党员、群众分享, 达到共同进步的结果。

2.1.2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政治党员思想理论水平, 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乡党校的作用, 把党校作为增强理论知识的重要阵地, 通过党校系统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二是党支部定期的开展理论学习活动, 集中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 让每位党员紧紧跟随着党中央的脚步;三是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订阅党报党刊, 加强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了解。

2.1.3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 提高党支部驾驭市场的能力。

建设新农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乡村生产力, 给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 要求党支部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 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努力创新发展模式。驾驭市场能力的高低主要是通过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强弱来体现的。

2.2 优化党员结构

2.2.1 大力发展年富力强的人入党, 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面对当前党支部老龄化问题, 当务之急就是吸纳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结合村里的具体情况, 应当把退伍军人、大学生、在家创业致富的年青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并把他们作为“两委”领导班子预备干部重点培养, 从而激发他们参加村务的热情。党支部里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人多了, 支部也就有了活力、有了干劲, 从而更加有力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2.2.2 加大发展妇女入党的力度, 使女党员成为党支部的一支主力军。

党支部要审时度势, 把握时机把那些在政治上成熟的, 同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妇女吸纳到党支部。并且充分利用女党员在交际方面的优势成立“调解委员会”, 进行村民矛盾的调解, 在发挥妇女作用的同时, 促进和谐乡村的建设。

2.2.3 加大党员干部培养力度, 促进乡村各项事业有序发展。

党支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干部预备库”, 把退伍军人、大学生、在家创业致富的年青人作为培养对象, 在合适的时机让他们挂职锻炼, 以保证干部队伍的充足与稳定;二是向乡党委申请, 从机关和企事业中借调一部分有志青年到农村挂职或任职, 以弥补干部不足的现状;三是充分任用村其他组织的负责人, 比如共青团、行业协会、村经济组织等。乡村干部问题的解决, 是乡村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 更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2.3 促进制度创新

针对当前党支部的实际问题, 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3.1 创新流动党员制度建设。

针对乡村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加强流动党员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新党费缴纳制度。一方面建立村党支部银行账户, 流动党员定期把党费汇入账户, 另一方面流动党员可以指定他人代缴党费。 (2) 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党支部要对流动党员的流出时间、去向、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 建立健全档案, 指定专人定期与其联系, 及时了解和掌握流动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 加强管理;同时及时把党课教材、学习材料寄送到流动党员手中, 并适时通报党组织重大活动情况。 (3) 创新思想汇报制度。流动党员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 定期的向组织汇报当前情况, 以便于组织能够全面的掌握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他们的领导。

2.3.2 创新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

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 党支部应当健全制度, 保障党员权利的实现。一是每个月必须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对党重要会议、精神进行集中学习, 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同时, 民主生活会内容以信件、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传达给每位流动党员, 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二是由于地理条件限制, 同时间、同地点的召开民主生活会比较有难度,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在党支部下面以村小组为单位成立党小组, 每次可以以党小组为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开会前村党支部把学习和讨论的有关资料下发给每一位小组负责人, 最后小组负责人再把学习的情况汇报给党支部, 党支部进行汇总成册。

2.4 理顺“两委”关系

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 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 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 根据《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 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因此, 要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 建设健全村级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一般来说, 对于一些日常性事务, 主要由村委会以民主的形式讨论决定, 向村党支部汇报, 村党支部有建议权。凡涉及村集体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共同运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处理好村级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勇,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林尚立,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3]李俊伟,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3.新农村建设中的懿路村党支部 篇三

辽宁省铁岭县新台子镇懿路村地处新台子镇南部,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有“辽北第一村”之称,是铁岭县懿路工业园区所在地,总人口约3600人,2006年人均收入为6300元。懿路村共有党员63人,党支部成员5人,村民代表50人,村委会成员5人。几年来村“双委”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和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被铁岭市、县评为先进单位。

懿路村是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村实现了户户通油路,村街整齐,环境优美,投资220万元,户户通用自来水。村里还有高标准暖棚100个,奶牛小区一处,冷棚800个。为了搞活经济,村里拿出土地成立了“懿路大集”,每月1、4、7日为大集日,9日为小集日,在集市中做生意的人超过300人,解决了一部分农民就业问题,也搞活了村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农民“土里刨食”的单一经济模式,成为了全镇的经济强村。

村党支部认为:要想致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减少农业经营比重,减少“纯农民”人数。村“双委”成员多次到沈阳考察,了解市场用工行情,组织本村有建筑技术的农民到沈阳等地打工,增加收入,现在的懿路村,外出打工已经形成了风气,成为了有一支“打工族”的村,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心里总是装着群众,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2006年,为了提高村经济效益,村“双委”特从北京请来农业专家,成立了“懿路村高农业高科技培训中心”,为棚区农户讲授科技知识,绿色蔬菜生产、优质林果培育、奶牛禽类养殖等先进致富技术进入了千家万户。

为了大力发展养牛业,该村组织兴建养牛小区一处,配套了自来水井两口,成立了养牛协会,现在有80户养牛专业户,其中养高标准奶牛30户,2006年,协会又成立了“托牛所”,把各户奶牛集中起来,实现了统一管理、集中防疫。目前,懿路村的牛奶已打进沈阳市场,专门为辉山乳业供货。结合新农村建设,研究经济发展,该村还建立了五片465个蔬菜大棚小区保护地,发展裸地蔬菜、建葡萄园3500亩。

村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本村经济发展问题,积极与周边企业联系,安排300名农民到企业上班,从此懿路村有了“领工资的新型农民”。目前,这个村已经有70%以上的农民不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彻底结束了农民“土里刨食”的农民时代。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新农村建设更文明

2006年,该村在主街两侧修起了石砌边沟,总工程是30000延長米,有力地完善了懿路村的排水系统,从而美化了环境。为了不断提高农村的档次和品位,他们还到辽南考察,在全村推广了卫生实用的封闭旱厕。在三年内,全村居民全部用上了美观大方、无蚊虫、院墙整齐划一、清洁卫生的无害化厕所。还统一修建了中央街、幸福路院墙3300延长米,安装路灯50盏,在沿主街两侧还栽种各种花草树木,一到春夏,懿路村既是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人们走在街上,仿佛置身于公园之中。

该村党支部非常重视教育,累计为学校投资70万元,使校园内成为绿化、固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4.先进农村党支部经验材料 篇四

**村,是**镇最北端的一个村,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济青高速公路从村南穿过,地理条件优越。该村党支部5职,共有党员63名,是全镇较大的农村党支部。全村603户,2300口人,耕地1800亩。近年来,该村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9700万元,固定资产27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多年来,该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刑事与上访案件,一直是政通人和、村泰民安,人人有事干,天天见效益,家家遵法纪,户户守诚信,扎扎实实不断推进了全村的小康建设。

一、扭住了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高素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北套村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文章,不断扩充新鲜血液。

(一)多方筹资,建成一块强阵地。今年该村投资3万余元,对村两委活动阵地进行了改造、整修,各室齐全、制度上墙、公开栏显眼……成为村里一大亮点。群众开会有了场所,党员学习有了地方。群众说,来到村里,就像看见了党,党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

(二)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北套村,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维系班子团结的纽带是班子成员们高尚的品格。为此,该村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六讲六不”,在这一作风的要求下,村领导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常常为工作和原则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中又都是互敬互助、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一套好制度,管好了人和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村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经济社会及部门改造的制度30余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人,有监督人,有考核评比,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一次,一个家有急事的干部忘了值班,被扣了20元钱。今年初,一支部委员因家中盖房耽误了两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被严格考勤后,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讨,后又自觉补上了所学内容。

该村扭住党建不放松,以党建促发展,使社会经济全面启动,党支部重显生命活力,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二、紧扣了一个主题--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村是远近闻名的“粉皮加工专业村”,村里80的村民从事粉皮加工,并靠此发家致富。该村出产的粉皮深受广大城乡群众欢迎,特别是城里人,都视为“绿色食品”。因此许多批发商觉得做粉皮买卖商机无限,每年从国庆节到春节这段时间,每天都被批发商们大车小车从此拉出10万斤干粉皮销往全国各地。为方便粉皮外销,群众顺利、高质加工生产粉皮,该村在背负300万元外债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把钱用在“刀刃”上,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硬化了村内全部大街小巷,修缮了1000米长的排水沟;规范了粉皮专业批发市场;投资3万元新打自来水井一眼,并保证24小时供水;投资3万元,新安路灯120盏同时整修了电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国庆节前后,粉皮加工户资金运转困难,村里就跑前忙后,积极与信用社协商,帮助村民小额贷款实施粉皮深加工项目,此举深得村民称赞……致富的愿望、优良的环境、全方位的服务,使该村形成了干群同心奔小康、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多年来,村里加工的粉皮,销路一直看好,仅此一项年利润就达4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村集体也能每年收取10多万元的承包费,增强了村集体为民办事的能力,实现了“双赢”。

三、净化了一方水土--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该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好范文版权所有

首先是在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中,一直注重了对村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请市、镇司法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在村委修建了图书阅览室,在村小学修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投资10万元,为村小学盖起了高标准微机室,添置了微机18台;投资3万多元,建成了文明一条街,安设了

健身器材,设立了读报栏、宣传栏,墙上刷写《村规民约四季歌》、《村民文明公约歌》等宣传标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养。再是坚持易风移俗与树新风结合,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卫生模范户”等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该村已有85以上的户达到创建标准。“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

村居”也一直是该村工作的主旋律,逢年过节,村里给十几户困难、贫困户送去救助金及食用油、米、面等生活用品,今年又投资5万元给孤寡老人周桂英、残疾人康向花盖起了新房,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爱。

人常说,“闲生是非”,精神文明建设仿佛上紧了村级工作的发条,大家都忙着干正经事,人们发现,家庭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亲密了,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

5.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 篇五

1、保持党员进修制度,抓好基层队伍建立

今年是深化进修“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为了丰厚党员的进修内容,保证进修质量,确保进修成效,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展开了方式多样的进修活动,采取常规教育进修和电化教育进修的方式,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

一是组织党员继续深化进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任务,用全新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不断进步党员的理论程度和本身素质的晋升,使每个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展开一次反动历史教育,在“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新四军北上抗日途中,在陈毅和粟裕指导和指挥下,率领新四军以少胜多,一举粉碎了以韩德勤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梦想阻遏我军北上抗日的狙击战,黄桥战役留念会馆观赏进修。使全体党员再次承受了一次反动历史教育,经过这次活动,进一步理解了共产党在及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保持斗争浴血备战。指导全国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蒋家皇朝,建立新中国的光辉战役进程。从而愈加激起了广大党员的卖国热情,加深了幻想信念的认识,增加了党支部的凝结力和向心力。

三是抓好队伍建立,发展和培养新鲜血液,在发展上保持标准,严格掌握发展质量,保持做到“一测评、二公示”制度,承受党内外群众监视。今年已为二名预备党员办政转正手续,使我村的党员队伍不断强大。

2、抓好党风廉政建立,争做勤廉好群众

在抓党风促廉政的活动中,比照党委,政府的廉政建立义务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在改变任务作风为重点,建立健全廉政建立目标管理义务制度,进步执政为民的思想认识,保持做到勤政廉洁,依法办事。健全个人廉政自律自述机制,加强大众监视制度。做到村务、财务地下制度化。在廉政自律上分离民主生活会,比照廉政建立义务书的请求,展开批判和自我批判,以进步克制缺点的勇气,加强本身抗腐拒变的能力,使全体党员群众在勤政廉洁,拒腐昌廉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3、抓好民意工程,为民办好实事

一、抓好村组二级财务地下和民主理财制度,由于我村征地面积较大,本钱加补贴的经济分配量增大,分配情况繁杂,支部着重做好分配前的调查研究,制定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看法,比照相关政策,编制分配方案,并进行全面公示,承受群众监视,工作总结《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增加了在分配中的合感性,减少了冲突的发作。全村26个村民小组全面经过民主理财和财务地下,没有因经济和分配成绩发作冲突,遭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二、抓好社会事业工程,处理群众关心的实际成绩,特别是群众关心的饮水成绩。在村委和自来水公司的合作协调下,筹资20余万元,对8个村民小组300多户全面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到目前全村已百分之百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遭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稳定乡村医疗安全和农民养老安全任务,加强村民因病致贫的抗风险能力以及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今年全村参保人数不2830人,100%参与了合作医疗安全。在去年为1097名失地农民操持了养老安全的根底上,今年又为1299人操持了新农保手续,全村99%以上农民均参与了各类养老安全,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养老成绩。

4、核心任务抓打破、条件任务创功绩

一、突出重点合作镇政府做好核心任务,这次物流园区的拆迁任务面广量大,触及5个村民小组240多户,由于工夫紧,任务重、请求高、支部、村委勾结一致、合作合作,妥善处理处理在拆迁中的各类冲突。与镇拆迁办和拆迁公司同心协力在规则工夫内根本完成了任务。

二、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晋升和优化乡村居住环境,全面施行村庄绿化工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撑下已完成了小黄河二岸1.5公里长的绿化任务。村庄绿化工程已按照规划步骤进行施行,全力完成《江苏省新乡村建立造林绿化标准》。

三、继续发挥村方案生育任务的职能,健全方案生育的消息网络管理,晋升方案生育效劳功能,对效劳对象进行有效的跟踪效劳。并加强对外地活动人口的效劳与管理,活期做好乡村妇女病的检查和防治,关心妇女的心身健康,积极做好妇女严重疾病的安全和独生子女父母的奖政策,今年已为308位妇女操持严重疾病安全,累计已为25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父母操持奖扶手续。确保了全村方案生育各项目标的完成。

四、土地管理任务保持依法管理,严禁乱占滥用土地。建房任务以镇政府建立办的规划请求严格审批制度,坚定遏止无证建房,虽然大部分建房已经审批,但部分农民还具有无证建房的景象,对部分无证建房经过耐烦细致的思想任务基天性自行撤除,对多数强头户合作城管队进行了强行撤除,使违章建房得到了有效的遏止。

五、稳定农业消费大力发展多种运营,近年来由于建立需求,征地面积较多,耕地面积绝对减少。在稳定保守农业得根底上,积极倡导产业构造得调整,扩展经济形特征农业的发展,目前已有果树、葡萄、大棚等经济作物300多亩,为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工业经济有所增加

到10月份已完成工业产值3000万元,估计全年完成3600万元,比去年增加16%左右,有望完成和超额完成年终制度得3500万元工业经济目标。

6、明年的任务目标

回忆一年来得任务,虽然获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和群众的希望还有差距,在明年得任务中将进一步以追求发展得目光,创新思绪,改进任务作风,争取在各项任务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一、党建任务由新的起色,按照党建任务目标管理的请求,高标准,严请求完成党员进修方案。展开正常的组织活动,着力培养有文明、年岁轻、由任务能力的积极分子入党,进步支部的战役力,凝结力。

二、各项任务一同抓,合作担任抓落实,对各条任务施行合作担任,建立任务义务考核制度,把义务考核与全年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义务人的积极性,以确保各项任务的成功完成。

三、重点处理工业消费发展中具有的成绩,想方设法开辟工业经济增加的路子,争取明年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6.农村党支部记汇报材料 篇六

一、换届后的基本情况、我村在这次换届选举后,两委班子全体成员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全村的发展、稳定、献计献策。2010年在上级政府的协助下,建立了500多平方米的新的办公地点,老年活动站。上级政府和村内共同投资300多万元重新修了各户下水和排水主管道,改善了村民居住的环境,增强了村民与干部之间的和谐气氛,解决了村民的污水排放问题。

二、2011年全村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任务:由于我村外来人口较多,安全和环境卫生的问题成为我村首要任务。另外村民吃水问题也是2011年工作的主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研究解决办法,目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增加了安全巡逻的值班力度,垃圾运输车几乎每天不停的拉运。关于水,由于旧的管道年久失修、管径较小,一到冬天个别地势高的村民没有谁吃,就此问题我们还要找有关部门,争取尽快解决村民吃难的问题。

三、2011年村两委子建设 工作计划

在2011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增加和谐气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指出使。加大培养后被干部的力度,吸收一些较为年轻的党员作为后背干部,转向培养。2011年计划发展积极分子入党2名.培养积极祥党组织靠拢的优秀青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今年的民主日活动。增加透明度、增进干群关系,建设和谐村民。实行每周六干部坐班接待日,重视村民所反映的问题,使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村民的贴心人,为村民做好每一件事。

四、从壮大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提出相关具体措施。

目前本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出租房屋,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对全村的所有租房户进行安全教育,要求每个出租房屋户对在自己房屋租住人员加强管理,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使收入合理化、安全化。

五、就促进文明和谐村风建设,提出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

7.农村党支部 篇七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

1886年,弓仲韬出生在台城村的一个书香家庭,其父为清朝拔贡,曾经参加过拥护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因此,弓仲韬的父亲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思想比较进步。弓仲韬自幼就深受父亲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弓仲韬,就已经懂得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在中学时期,他思想进步,经常向群众进行反封建宣传,同时,还提倡放足、剪辫子等。中华民国建立不久,弓仲韬第一个在村中剪掉了辫子。1916年,弓仲韬中学毕业,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在法政大学学习期间,他开始接触一些新思想。一有空闲,弓仲韬就喜欢到北大图书馆阅读进步书籍。俄国十月革命后,弓仲韬开始研究马列主义,进一步探索、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作为法政大学的大学生,弓仲韬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法政大学毕业后,弓仲韬在北京沙滩一小学任教。在此期间,弓仲韬认识了我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受李大钊革命思想的影响,弓仲韬开始学习研究马列主义。

1923年暑假,在李大钊鼓励下,弓仲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安平县台城村。弓仲韬回到家乡后,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险的态度积极开展党的工作。首先,弓仲韬在台城村办起了“平民夜校”,他利用教师的身份,以教书识字为掩护,开始了秘密宣传马列主义的工作。由于家乡生活条件有限,而且乡亲们文化水平也比较低,夜校所学的内容要通俗易懂,所以,弓仲韬自己挑灯编写“平民千字文”。通过学习,50多名青壮年逐步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大马列主义的宣传范围,弓仲韬又组建了“农民协会”,引导农民树立革命的思想,并寻找积极分子,为发展后备党员做准备[1]35。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弓仲韬发现青年弓凤洲、弓成山思想比较进步,于是,他决定先发展他们两个为中共党员。1923年8月,在台城村的“平民夜校”里,弓仲韬正式介绍思想进步的弓成山、弓凤洲两个年轻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个人在深夜秘密举行了入党仪式。面对鲜红的党旗,三个人的内心都非常激动,弓仲韬以老党员和介绍人身份,带领弓凤洲、弓成山举行了入党宣誓,宣誓完毕后,三人围坐在桅灯周围,召开了台城村第一次共产党员会议。经过讨论研究,三人达成一致:弓仲韬为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党支部书记,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为弓成山,特别支部组织委员为弓凤洲。台城特别党支部受中共北京区委的直接领导。全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农村党支部诞生了[2]8。台城特别支部的建立,在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对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组织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二、河北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安平县委的建立

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诞生后,中共北京区委根据安平县的社会状况,指示台城特别支部,在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中进一步扩大马列主义宣传范围,更广泛地开展党的工作。随后,为了扩大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台城特别支部决定,弓凤洲负责在农民中开展党的工作,弓仲韬负责在知识分子中开展党的工作。到1923年底,台城村党组织的力量获得了进一步壮大,弓结流、弓振明等人先后加入了台城特别支部党组织。1924年二三月间,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弓仲韬与共产党员李少楼取得了联系,李少楼当时是安平县北关高小校长,在弓仲韬的配合下,二人建立中共北关高小党支部和中共敬思村党支部。经介绍,安平县教育界知名人士张麟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选举张麟阁为中共敬思村党支部书记。之后,敬思村的袁大楞、李更入党,成为敬思村党支部成员。北关的李春耀、张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北关高小党支部成员,北关高小支部书记由李少楼担任[3]13。

两个党支部的建立,使得上级党组织非常欣慰,他们看到安平县党的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写信鼓励弓仲韬,希望他们进一步拓展革命工作,争取早日建立安平县委。1924年8月15日,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弓仲韬召集了3个党支部的代表,在敬思村张麟阁家召开了9人参加的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上,与会代表达成一致:建立中共安平县委,并选举弓仲韬为安平县委书记,选举李少楼为安平县委宣传委员,选举张麟阁为安平县委组织委员。这次会议还确立了安平县委今后的工作任务:在河北省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党组织,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启发群众觉悟,不断壮大革命力量,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冬,中共保定特派员张鹤亭来到台城村,与弓仲韬商讨将饶阳县党组织和安平县委合并,成立新的安饶联合县委。联合县委设在弓仲韬家,并任命弓仲韬任联合县委书记。在弓仲韬的领导下,联合县委相继建立7个党支部和5个团支部,共发展党团员100多名,在冀中南这块大地上,我们党的革命火种开始蔓延,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三、为了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1924年秋,根据中共上级领导的指示,弓仲韬带领群众向地主阶级进行了长工增资斗争。在当时,由于地主家的长工生活困苦、工资微薄,为了改善长工的生活条件、增加长工的工钱,弓仲韬趁农忙时地主大批用人之机,领导台城村党组织,发动了针对地主阶级的增资斗争。弓仲韬先给自己家长工何老正增加了工资,何老正增资20元后积极对外宣传,台城村的其他长工听到这一消息后,也纷纷向地主提出增资要求。弓仲韬等人趁热打铁,在贫苦农民中积极宣传受压迫、受剥削的道理,讨论“谁养活谁”“、为什么有贫富之分”等问题。经过弓仲韬以及台城村党组织的宣传,贫苦农民懂得了被剥削、被压迫的道理,内心增添了反压迫的斗争勇气。斗争很快发展到全村,村里的地主被迫给长短工们增长了工资,增资斗争取得了圆满的胜利。由于安饶联合县委设在弓仲韬家中,为了掩护县委机关开展党的工作,弓仲韬将自家前院西厢房腾了出来,开办了“台城私立女子小学”,这样,县委机关领导就能够以教员身份,在弓仲韬家开展党的工作。随后,弓仲韬还将自家的土地卖了上千元钱,作为县委办公经费。为培养革命后备力量,弓仲韬还在学校教唱革命歌曲,讲授革命道理。在弓仲韬等人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很快,就有6名学生加入了共青团员。为了帮助贫困党员解决生活问题,弓仲韬又开办了毛巾厂,党的组织经常以联系买卖为名到弓仲韬的毛巾厂研究党的工作,这样,弓仲韬的毛巾厂也成为党组织经常活动的场所。到1934年,弓仲韬为了党的事业倾尽家财,他的家产已经所剩无几了[4]78。在安平县的影响下,衡水其他各县党的活动也风生水起,在抗日战争时期,衡水的各级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衡水这片土地成为党组织的重要战斗堡垒和坚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弓仲韬的一生,为党的事业可谓忠心耿耿,为了党的事业,他将自己大部分家产献了出来,作为共产党人,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还带领全家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弓仲韬的影响下,大女儿弓浦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台城女支委书记以及县委妇女委员等职务,1928年,弓浦在北京参加示威游行,不幸身负重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次女弓乃如1925年入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任台城团支部书记、安平女高小学生领袖,以及女师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33年,弓乃如领导女师毕业生和反动当局开展了激烈的要求就业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反动当局称弓仲韬家庭是赤色家庭,命县警察局逮捕弓仲韬,由于反动派无休止的搜抄和威胁,1934年春,弓仲韬被迫离开了家乡。七七事变后,因与党失去了联系,弓仲韬只好带着二女儿弓乃如以及生病的妻子前往西北去找党的组织。到西安后,弓仲韬妻子病情恶化,为了革命事业,弓仲韬让八路军办事处将二女儿弓乃如送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自己留下来照顾妻子。1939年冬,妻子病逝,弓仲韬也踏上了前往陕北的征程。由于国民党将去往陕北的路封锁,弓仲韬一时无法到达陕北,只能暂时在一家工厂当伙夫。虽然此时弓仲韬已经与党失去了联系,但是,党的革命工作他没有忘记。他每天晚上教工人识字,给工人讲革命的道理,号召工人们起来抗日。资本家看到弓仲韬和工人晚间聚会,就多次警告他,最后,被厂资本家害瞎了双眼。1943年,历尽千辛万苦的弓仲韬终于和安平县委取得了联系。解放后,女儿弓乃如将弓仲韬接到哈尔滨安度晚年。

8.农村党支部 篇八

【摘 要】以支部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组织生活, 是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增强学生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间的联系,创新组织生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以及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等。开展好“支部共建”活动, 还要加强工作指导,找准工作切入点,建立共建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学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共建

如何加强高职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如何提高基层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如何更好地创新党组织生活模式?这些都是高职院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尤为突出。目前,高职院正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1.党支部共建活动的作用与意义

所谓“支部共建”,主要是指两个或多个党支部按照共同的约定,结为互帮互建对象,并联合开展有关教育管理活动,从而形成两者的工作互动、资源共享,并不断促进两者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举措。学生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共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1有利于加强两个支部的联系

机关党支部成员来自学院职能部门,是整个学院的中枢系统,在学院中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内外的重要管理和服务作用。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作为学生党支部,必须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求,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显式教育”与“隐式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党员,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长成才。而支部的结对共建,为加强两个支部间的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能让教师党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窗口。

1.2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职能部门作为学院的管理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职能部门能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职能部门的领导、老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而学生党支部的成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实践锻炼的同时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到财务部门进行专业技能实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学院建设和维护党建网站,而电子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开展义务维修活动等。取众之长,相互融合,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3有利于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机制

目前, 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往往局限于支部内部,支部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相对封闭,影响了支部活动的实效性。现今学生党员队伍中大部分是90后,他们的接触面更为广泛、思想也更加活跃,继续以传统方式开展支部活动,无疑不能适应学生党员思想发展的要求。以“支部共建”活动为载体,学生党支部可以跳出自身狭小空间的束缚,通过与机关党支部的领导、老师和社会的交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共建,进一步焕发支部的生机活力,让广大学生党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参与组织活动,这对创新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2.党支部共建活动的预期成效

共建是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学生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共建,可以为机关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带来活力,促使学生党支部的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同时,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新平台,使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

2.1升华政治意识

党支部大会是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支部大会,基本上以党员发展工作为主,理论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少,新老党员思想上的交流就更少。因此,可以以支部共建为契机,针对党政时事、社会热点开展相应的专题报告会和“党员学习沙龙”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让学生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在思想上入党,进而增强学生的组织归属感,使大家的政治意识得到升华。

2.2增强挑战意识

设计和维护学院党建网站、举办义务维修活动,这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因为党建网站相对于普通网站而言政治性很强。此外,在共建过程中,还要大胆走出去,和学院周边的村支部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比如结合会计专业特色的“理财金点子”宣讲活动等。从活动范围到活动对象的改变,也将是另一层面的挑战。因此,通过共建活动,可以使党员同志的挑战意识得到强化,也为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培养成才意识与服务意识

我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政企合办的高职院校,位于倍受瞩目的广州(中新)知识城核心区。这是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区和广州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区。这对于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来说将是很好的机遇。

通过共建活动,在学院机关党支部的牵引下,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参观见习,了解生产及管理一线的知识,让大家体会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实际应用,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技之长。此外,结合重大节日和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党员送温暖”慰问活动和“党员小红帽”志愿服务等活动,能让广大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党性修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开展好党支部共建活动的对策

3.1确保活动的有力指导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学生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间的共建活动,不能依靠单方面的努力。学院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对共建工作的指导,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比如:制定鼓励政策,确保经费投入,使更多的党员同志参与其中;定期把握相关动态,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少走弯路。

3.2找准工作切入点

要开展好支部共建活动,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增强活动的可行性。无论活动目的多么明确,如果活动的方式和内容难以接受,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好的切入点,对于活动的成功非常关键。比如:领导与学生党员随机分组,进行相关的学习比赛以及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等。

3.3健全支部共建工作机制

学生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共建是一个“新生事物”,要使其在我院的党建工作中得以有效实施,还需要一定的实践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其他高校在共建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在开展党建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规范各项考核和量化机制,建立健全支委联席会议,共建专项经费等相关制度,使共建结对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党支部间的共建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应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制定方案,全面推进,为开创学院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孙骥.高校党组织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党建纵横,2010(1).

[2]郭秀华.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3]傅方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互动共发展模式”探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1).

[4]侯美丽.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8).

[5]李萍,万年青.创“强基”新模式,支部共建促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9.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篇九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课题不大,内容却相当丰富。当好农村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进,办事要公道;既要勤于吃苦,甘于吃亏,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还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农村支部书记“官”不大,但也确实难当。不是一般党员就具备当好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说现在在职的支部书记就已经具备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中,不断的进取中,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真正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根据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咱们盂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前半部分讲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靠长期的艰苦奋斗、几千万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而奠定的;后半部分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后长期的执政实践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句话实际上还蕴涵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已经取得的政权会随时得而复失,执政的共产党随时都可能被历史所抛弃,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为巩固执政地位、长期造福人民而持续奋斗。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

第一,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崩离析,政权垮台。苏共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1500万党员大党、老党,却在一纸禁共令之下稀里糊涂地被解散了、亡党了。苏东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逐步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绩,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遗弃。所以说: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是始终存在的;巩固执政地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三,必须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一再告诫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要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并把执掌全国政权比做是“进京赶考”,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党执政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大声疾呼:我们要忧国,忧民,忧党啊!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岌岌可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充分酝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政党”的问题。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弘扬和体现了三代领导核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六大后不久,胡锦涛便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们赴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解放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中央几代领导核心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常抓不懈。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每位支部书记都必须自觉履行这一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同样的道理,人民信任、支持你领导下的党支部,说明你这个地方的党组织还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还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如果这个党组织仅代表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的利益,不为全体村民做主办事,人民群众同样抛弃你,党的领导在此地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我县一些农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协调、不团结,部分村的村民专门选举与党支部闹矛盾、对着干的人担任村委成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说,农村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法人代表”,执掌着一个村的“政”,也就是党在这个村的执政基础。同样的道理,人民选你当支书,是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说明你也能为人民办好事。如果满于现状,小富及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人民群众同样会把你赶下台。解决好执政能力的问题对农村支书而言,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都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贯穿到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执政能力的问题,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并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为什么要抓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建国以后,我们党经过恢复时期、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狠抓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因此实现了人民翻身做主和新生政权的稳固、“两弹”爆炸、卫星上天,在国际上才有了中国的大国地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说什么也是白说,说什么也是空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和花钱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农村住房、通路、通水、通电话的问题;没有发展,就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旅游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医疗、养老、就学、就业的问题;没有发展,就没有“神舟”上天,就没有雅典奥运会的金牌第二。一句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中国社会一切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就是首位,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中心,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村不发展经济,群众手里挣不到钱,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这个村就会落后于周围其他村,就会落后于时代。如果一个村干部不为村民利益着想,不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恶化。农村干部必须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敢于为民做主,勇于为民谋利,善于缓解矛盾,时时为了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始终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如何抓发展?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求”。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发展观,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观,也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农村支部书记应该牢固树立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而提出并逐步加以完善的,也是按照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国际和国内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的。这个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区域,既涉及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但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始终不逾地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这个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坚持这个手段,才能最终实现目的。这个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必须全面理解,科学理解,准确把握,而不能偏废任何一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这三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过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用什么样的观点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来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农村支部书记的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谋取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谋取部分人或小团体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就是要谋取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谋取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就是要谋取资源、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利益,而不是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单纯经济发展;谋取的是“绿色GDP”和循环经济,而不是“纯经济GDP”HE和“不可持续经济”。单纯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可能产生一些单一的、某方面的或者是当时眼前的发展,但它是违背经济、社会和人协调发展的规律的,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民群众是不会赞成和拥护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农村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民主和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善于汲取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善于采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并把它转化成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支部书记是一个村庄、一个小社会的执政主体和领导,同样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农村的科学执政就是要立足于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为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农村的民主执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公开、民主”的原则,放手让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杜绝“一言堂”和“家长制”,还人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依法执政,就是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农村的依法执政就是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和实施详尽的制度、规定,使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将农村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去年我县农村开展的基层组织集中整建工作中,县委针对我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办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等突出问题,经过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盂县农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盂县农村村务公开制度》、《盂县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三大制度基本上覆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坚持贯彻执行。今年6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对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这“四权”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的政策措施,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也是农民群众用以维权的最新利器。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为有效开展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领导制定相应制度和纪律,带头遵守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保证相应的制度和纪律的执行,真正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我们党执政的目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四、注意培养后备力量

目前,我县广大农村潜在着一种危机,并且这种危机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步显现,产生影响。这种危机就是“后备力量危机”。这个“后备力量危机”直接表现就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和村支两委成员年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造成这种危机有两种原因,一是村里没有年轻人,年轻人都搬迁到外地或外出打工了,“无人可培养”,这主要是在偏远贫困村庄;一是村里有年轻人,且年轻人也有积极上进的要求,但村支部不愿培养,不敢发展,害怕年轻人上来后对他们形成冲击和挑战,害怕丢权,这主要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特别是有集体经济的村庄。还有在农村领导班子中比较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个性强,组织纪律性和组织观念差,办事能力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培养他们不放心。长此以来,就形成了“后备力量危机。”

从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危机的关键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无人培养”、“不愿意培养”、“不放心培养”都是思想观念上的原因,特别是农村支部书记思想观念的原因。因此,必须下大力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要把培养农村后备力量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来对待。

首先是要增强培养后备力量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选拔和培养后备力量是每一个农村党支部、每一个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每一个支部书记都要站在党的事业的高度,以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抛弃个人私心杂念,自觉地、主动地把选拔、培养后备力量直接拿在手上,按照党员标准和“十六字”方针培养年轻党员,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不断为党的组织增加新鲜血液,不断为党的事业增添活力。

10.农村党支部 篇十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农村示范党支部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乡成立了创建农村示范党支部工作考评小组,严格按照《县创建农村示范党支部考核细则(修订)》要求,对我乡开展的农村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核,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委会距乡墟5公里,村有人口173户,743人,土地10200亩。该村是一个五个自然村联建而成,下设5个党小组,中共党员48名,这五个党小组基本上连成了一线,交通比较便利。“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民对村务工作满意,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二、具体的创建工作情况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与目标。乡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村党支部根据实施方案,相应制定本村方案,深刻领会和认识创建示范党支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办法等,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创建标准,分步骤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乡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示范党支部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乡委书记为组长,乡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村委会也相应地成立了创建农村示范党支部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明确支部书记为创建示范党支部工作的 一是在村两委班子的建设上,通过20**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出一批政治素质高、热爱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4人,平均年龄41岁,初中文化3人,高中文化1人。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领导,乡委乡政府按照驻点工作制度,安排了一名副职领导作为点长,乡干部作为点员的驻村队伍,定期不定期上门开展工作,解决各种突出问题。二是在工作力量上,乡委乡政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为该村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常驻村工作,解决农村日常的生产生活问题。

2、抓素质,发挥党员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依托远程教育,加强党员学习培训。村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卫星模式站点。20**年,共组织收看远程教育48个小时,收看人次达1314余人。依托远程教育,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各类党性教育及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党性修养及“致富带富”能力。

二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村党支部48名党员,35岁以下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的2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35名,占党员总数的73%。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20**年新吸收1名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平均年龄23岁,其中大专文化2人。

三是结合党员驿站,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党员驿站设立以来,围绕“三服务”的宗旨,依托图书室、卫生室、乡村大舞台、党员活动室开展了各类活动。积极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设施建设,提高开展党员活动的基础。

3、建制度,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一是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完善村级议事规则,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使用、吸收新党员、申报低保等重要事项,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 村民代表大会,将村委会工作情况向村民代表和委员进行汇报,并把村委会工作和党建工作重点和难点及时拿到党员大会上进行商议和讨论,听取多方意见,从而使该村各项工作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和值班制度,设立《村干部出勤登记薄》和《村级组织工作日记》,进一步完善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

三是按照《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管理办法》及《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制度》(试行),建立《村村级组织活动所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做好制度上墙及档案管理工作。

四是坚持党务、村务公开。村级财务严格实行“村财乡管”,每季度对财务及相关事项在公开栏中公开一次。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公开小组、财务监督小组等组织,各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职责发挥各自作用,保证各项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4、强产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村主要发展橡胶、槟榔等传统产业,为实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乡委、乡政府加大了对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年发展桑蚕158.7多亩,共有蚕房21间;20**年新增桑田186亩。种植益智5250亩,产值70多万元,种植槟榔2087亩,产值89万元,橡胶种植3789亩,沙姜95亩,产值4万元,橯叶1000亩,产值20多元。同时,该村成立了一个野蕉养鸡合作社,共有社员5名,注册资金25万元,今年出售4000只鸡,产值10万元;还成立一个育丰养鱼合作社,投放50万鱼苗,产值3万元。20**年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新农合参保率为100%,新农保参保率为97.52%,在全乡排名前列,远超县级标准。

5、强服务,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是党群干群关系密切。20**年,建设二乡村公园,为周边的党员干部提供了活动场所。维修一、二饮水工程,修建3个垃圾池,建设4间公 共蚕房等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村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广受群众好评。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有2支文艺队,人数达32余人。文艺队平时自编自导节目,节假日经常义务为群众开展歌舞表演。在20**年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期间,村文艺队在县黎族苗族民间文艺展演中表现突出,获得广泛好评。

三是社会管理成效显著。村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依法治村,全年发生6件矛盾纠纷,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成功调解5件,成功调解率达83.3%,无群众集体上访或越访事件,村民邻里关系和睦。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虽然我乡在示范党支部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以土地发包为主,村干部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方面的能力不高,办法不多。二是产业发展还是以农业,尤其是橡胶、槟榔等传统农业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不大,较为零散,村党支部在农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中的引领作用还有待遇进一步发挥。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加强学习交流。今后我乡将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其他乡镇,参观学习先进乡镇的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高。二是集思广益,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改变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现状,更好推进“五好”党支部的创建工作。三是为了能更好发挥党支部帮弱扶困作用,探索和完善“党员关爱”长效化机制,以“提供致富信息、传授实用技术、落实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让困难党员、老党员更深刻感受党组织的温暖。

农村社会服务发展报告

按照 大学的安排,20 年 月。作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跟随服务队在 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社会实践期间,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

首先是了解我们志愿村的大概情况.我们先是与村支书的一次聊天,了解到这满村上下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摇钱树埃原来早在前几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为老百姓栽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于是他们买来了几千株柿子树苗。现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现在挂果的柿子树,平均一棵柿子树一年就可创利200多元呢!这些果树有村里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售后的收入根据各家住房周围的树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仅此一项就给老百姓增收不少。说到这些周支书的眼睛里漾出了阵阵喜悦,说到这田间的农作物,他更是激动不已,喜的合不拢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马,给村民们联系了为南韩一家公司育种的活计。现在全村的育种田已经达到100多亩,而农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个新台阶。

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19 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后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村里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起 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小学校长介绍说,全村学龄期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或退学的。

还记得刚来村里的时候,就跟一个同学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发展,依靠什么?其实说到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首先科学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让一个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村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是如何也办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得靠村里领导的管理才行。试想一下,没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会有蔬菜育种田的出现,假如没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乱作一团,稳定尚且办不到,经济发展有何从谈起?周家村能有今天这种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气景象,与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关的。

上一篇:编导艺考即兴评述真题下一篇:同学的作文:球场边的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