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3篇)
1.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篇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团队“教育学科创新教学团队”(2012)项目;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国培计划”科研基金项目“农村小学教师对培训课程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py04];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辍学率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4zmj011]等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小菊(1971―),女,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摘要:笔者在看到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工作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同伴交流不受青睐、听课评课流于形式、实习生从教意愿减弱等,从而提出了完善指导体系、鼓励实习生多参与教研活动、加强岗前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顶岗置换;师范生;实习;调查;思考
“顶岗置换”实习模式是“师范生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到基础教育薄弱的学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教育实习,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原先师资薄弱学校的教师替换出来,让其进入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重新学习和深造,以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教育部2007年7月5日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支教的实习模式创新改革,并由当初的零星试点变成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既可让师范生全职顶岗,获得充分的锻炼,又可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互惠双赢。然而,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工作在彰显它的优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人们去思考、完善。
一、调查发现师范生实习遇到的问题本课题组针对2014年秋季学期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方向的顶岗支教实习生进行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师范生实习质量。本次调查对象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0级小学教育方向顶岗支教实习生53人,发放问卷53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905%。实习学校皆为贺州市辖区内各镇中心校与村小,均为农村小学,同一学校内基本安排2~6名实习生,且组内成员同性别。调查结果如下。
1指导教师指导不力
指导教师在这里是专指实习基地指派指导实习生的教师,一般都是置换出来参加“国培”“区培”项目的教师,并颁发有正式聘任书,实习生顶替该教师的岗位,管理该教师的班级,被置换的指导教师在参加“国培”项目前通常会细心地为实习生解答问题,并在经历一个月的培训后回到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心得。在此期间,实习学校会临时指派另一名教师来指导。
提及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专业成长起到多少作用时,请实习生为指导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作用从0到9打分,打分越高作用越大,0代表完全没用,其中4~5是中性区间。63%的实习生打分在6~9之间,也就是说63%的实习生认为教师指导对自己的专业提高有作用,认为没用的占13%,认为一般的占239%。当问及作用不大的原因时,实习生反映参加国培的指导教师只和实习生在国培课程开始前三天左右在实习学校做工作交接,之后国培的两个月里会有一个星期回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学习工作情况,相处时间不多,交流不够。而实习学校里的另一位指导教师是国培老师离开实习学校后临时安排的,他们管理或任课的班级和实习生没有直接联系,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不会表现出太多关注。指导教师不会多次听、评实习生的课,对实习生的备课没有进行针对指导,如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这样在课堂教学里容易出“小问题”的方面更指导不到位。
2同伴交流不受青睐
同所实习学校的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的两个月里同吃同住,他们互相帮助、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实习同伴是大部分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遇到困难时首先选择去寻找帮助的人之一。与指导教师相比,实习同伴间相处时间长,而且作为同所高校的同年级学生,身份相同,交流随意。但是,因为相处时间长、交流自由,容易产生纠纷。
请实习生为同伴交流对实习生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实习生认为同伴交流对专业成长有用的占645%,认为没用的占89%,认为一般的占266%。当问及原因时,在访谈的实习生中就有一半人表示和实习同伴有过矛盾,甚至有冷战的经历。许多实习生因为来自不同班,没有生活在一起过,教育实习两个月的相处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一些曾经参加过院系学生会的实习生,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个人能力,对待其他实习生表现出一种“官范儿”,妨碍了实习同伴的交流。教师在其专业实践中大多处于孤立状态,但就教师的发展而言,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并不完全依靠自己,而是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许多的东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们不断地通过交流、分享、讨论、沟通等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共同分享、互相观摩、讨论交流,是实习生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学习方式。
3听课评课流于形式
乔伊斯和肖沃斯曾经对两组在职培训教师做对比研究,发现在受训的同时开展听课活动的第一组教师当中75%可以在日常课堂中有效应用所学的理论与技能,不开展此活动的第二组只有15%的教师有同样表现。这充分地说明了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请实习生为听课评课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最终认为有用的学生占711%,认为没用的学生占89%。
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实习生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开始是积极的,但由于实习学校一些教师因种种原因,并不乐意有人来听课,所以会婉言拒绝实习生来听课,这严重挫伤了实习生听课的积极性,几次下来实习生就不再主动提出听课的要求了;加之实习生也害怕教师挑出自己的缺点,心理有所顾忌,因此部分实习生甚至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最少十节听课任务。有的实习生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匆匆听几节课,或者将自己的听课记录和其他实习生互抄。
4从教意愿减弱
通过“顶岗置换”,实习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有56%明显增强(见下表),但仍有44%的师范生从教意愿减弱。顶岗置换实习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影响(%)
提高程度增强没改变减弱不确定比例5622166师范生从教意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实习生从教意愿淡薄,献身农村小学教育的意识薄弱。这与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许多师范生受当今追求权利的价值观影响,再加上目前教师队伍紧缺的都是农村边远地区,生活环境艰苦,许多师范生虽然读教师教育专业却没打算去农村当教师,宁愿在县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鉴于此,培养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成为高校教师教育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二、提高师范生实习实效性的建议1完善指导体系,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
目前的顶岗置换实习更多地把实习生定位为全职教师,虽然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锻炼机会,看起来像是可以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可实习生毕竟还是学生,还处于学习之中,更多地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由于少了实习必要的观察学习和指导教师的针对性辅导,使得师范生更多的是靠自我摸索、实践,使实习生走了不少弯路,造成实习时间花了,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认为:“教育实习能否发挥教育功效,并不在于其经验时间的长短,而是要问是什么样的经验,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运用这些经验,才可能使经验产生拓展教育智慧与引导合理的实施方法的价值。”实践经验对实习生的成长只是必要,而不是必然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责任,也是实习基地的责任,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构建高校、实习基地、政府三方共同配合的指导体系,整合高校、实习学校、政府三方的人力资源,选派合适的指导员,发挥各方的专长,以求三方形成合力,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严格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另一方面,高校与教育局共建实习支教督导小组,对指导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督导小组要经常深入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指导情况,实习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汇总材料反馈给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共同促进师范生教师素质的提升。
2鼓励实习生积极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
实习带队教师要关注实习生的实习情况,鼓励实习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带队教师汇报,及时反馈实习情况。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沟通,请实习学校给予实习生更多学习、观摩、参观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如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会等。实习生观摩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多名教师交流讨论,促发实习生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鼓励实习生向实习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该教师为榜样,学习其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技巧,并经常和实习学校的各位教师对话讨论,吸收多元的教学观点。
3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提高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质量,在教育实习开展的一个月前对实习生进行教师职业思想教育与教学技能训练,严把出口关,杜绝形式主义。通过此岗前培训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素养,以实现实习中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师徒合作。
对岗前培训,提几点建议:
(1)岗前培训时,加强实习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拟订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研究、备课和作业设计,培养实习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岗前培训时,尽量模拟当前实习地区多数小学的教学环境,以期实习生更快适应实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3)岗前培训时,鼓励增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间的听课评课次数,及时发现自身缺陷,交流心得,虚心求教。
顶岗置换实习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教学实践薄弱的问题,实现了师范生培养与农村小学在职教师培训需要的零距离对接;解决了师范生主体意识差、缺乏社会经验的问题,有助其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农村小学师资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问题。实践证明,顶岗置换实习的过程既是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获得提升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其教师职业意识、情操、人格品质得到磨炼和提升的过程。因此,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学校之间相互协作的体系,多方合作,提高师范生实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互惠双赢。
2.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篇二
20世纪中期, 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 重视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合作, 高校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利用高校自身人才优势, 与产业协同, 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校要实现协同创新, 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 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制度是保障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 要实现协同创新要素的有效兼容。
一、文献综述
创新 (innovation) , 即不断的变革和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事物。社会学中的创新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 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匪夷所思的方法, 创造性地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的创新是指技术创新的集合。
协同 (synergy) , 即联合起来行动。包括以下几个特征:首先, 协同效应应大于合作。要产生“1+1>2”的效应, 意味着不同的要素和机构, 要通过机制和制度有效兼容。其次, 协同需要黏合剂, 协同的结果是共赢。
集群 (cluster) , 在《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 意为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 是对事物空间集中的一种描述。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 “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后来, 又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将产业集群解释为, 产业集群就是指以某个强势企业或某几个强势企业为龙头的一群既独立自主有彼此依赖, 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互补的现象。它的核心内容涉及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问题。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协同创新模式方面。蓝晓霞 (2014) , 中国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体现了梯度的特点, 合作研发模式使用频率较高 (83.2%) , 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 (40%) , 衍生企业模式 (10%) 。美国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 (25.1%) , 合作研发 (12.1) , 衍生企业模式 (66%) 。
在产业集群合作意愿方面。2007年加拿大统计局的《高级技术调查报告》中, 只有22.2%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澳大利亚的类似调查报告也显示, 只有1.6%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建立创新联盟。
在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因方面。英国政府有关调查报告显示, 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主导动因是获取高校的优势科研资源和获取高级人才, 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说明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获取直接收益。从高校角度, 2008-2009学年, 剑桥企业研究中心对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人员调查显示, 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增强科研能力而不是获取商业利益。
在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规模上。OECD的一份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OECD成员国中, 中小企业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比例不足10%。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调查结果也显示, 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企业当中, 年销售额在5000万加元以上的占比为81%。
二、研究方法
(一) 合作博弈理论
合作博弈也叫正和博弈, 与零和博弈相对。是指相互博弈、妥协合作后整体利益增加, 或者社会总福利增加。核心在于合作各方在综合博弈之后, 达成妥协合作, 实现共赢。
(二) 案例分析与实地考查
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解析案例、查找资料等手段, 最终表述、验证或是发现新的理论。实地考察是指选择受益于创新平台的企业, 实地考查他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社会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三) 文献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 鉴别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以及政府在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做系统梳理。
(四) 规范分析与特色分析
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中, 很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政策引导。本研究将总结发达地区的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的特色, 再结合特定区域环境下协同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的影响因素、模式、重点和难点分析。
三、美国协同创新的模式、特点
模式是协同创新活动的实现载体, 决定了协同创新的最终成效。
(一) 美国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大学科技园模式 (Research Park) 。
包括由大学组建的, 如“斯坦福研究园”。由企业组建的, 如“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由政府组建的, 如“北卡三角研究园”。
2. 企业孵化器模式 (Business Incubation) 。
大多数为非营利组织, 为中小企业和产品创新服务, 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咨询协议模式 (Consulting Arrangements) 咨询有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的联系, 是高校和企业的桥梁。
在美国有30%的高校教师从事各类咨询工作。此类活动具有自发性、分散性和趋利性的特点, 需要高校出台相应政策。
(二) 科研成果转化方式
1. 技术许可模式 (Technology Licensing) 。
大学要制定详细的专利许可扶持政策, 特别要明确专利收益的分成比例。如美国的《拜杜法案》。
2. 大学衍生企业模式 (Spin sffs) 。
即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 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虽然规模小, 但更具有成长性和创造性。
总之, 美国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和合作关系源远流长。政府、高校、产业集群各方对合作的持续推动和重视, 使得合作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美国的许多著名高校建校伊始, 就把服务经济作为办学宗旨, 是高校的主动行为, 并不断探索合作的新路径。第二, 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20世纪70年代以来, 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专利法、技术创新法、拜杜法等, 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研究, 推动建立高校和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利益。而我国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停留在宏观层面上, 缺乏技术层面的操作性, 除了2012年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几乎没有其他的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扶持计划。
四、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 ”“协同创新”这一时代主题已经唱响。深刻解析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动因, 是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逻辑前提。在开展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暴露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一) 协同创新主体分析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更要追求合作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1. 高校。
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封闭的环境下搞科研已经不符合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 高校只有和产业集群合作, 才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何况高校也需要产业集群提供资金支持, 高校应该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取长补短。
2. 产业集群。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外, 大多数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已经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 企业方也愿意与高校协同, 完成科技创新, 投入市场获取收益。
3. 政府。
在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 政府应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可以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者、参与者和维护者。通过政策手段和财政手段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二) 协同创新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 并以此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创新也成为高校、产业、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的相互协同, 要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和联合的作用, 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协同创新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机制安排。“2011”计划就是试图把高校、产业和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 推动创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达到1+1>2, 或1+1+1>3的最终目的。
(三) 政府引导
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 需要政府妥善引导。首先, 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以及利益驱动。但是, 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合理的引导。其次, 协同创新势必要打破机构和体制壁垒, 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存在各个创新主体各自为政, 创新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 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予以协同。最后, 机制不完善。创新过程中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备, 风险分担不明确, 创新激励不充分, 创新效率和效益难以评估等问题。严重挫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要在机制和制度方面, 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 加以妥善解决。
(四) 协同创新的类型和层次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基础性的合作, 主要靠人才交流的方式推进, 一般应用性的大学采用这种方式。另一个就是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 一般通过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推进。以上两种方式具有阶段性、被动性的特点, 不具有可持续性。最好的方式是, 高校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 不是简单的1+1, 而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或是产业升级。是在“共同愿景”下开展协同创新, 是双赢和可持续, 是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五、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高校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新联盟必须以学科集群的形态出现, 不能再以个别学科的形态出现。和产业集群相对接的是学科集群,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解决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和高端技术难题。如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筑、材料、交通、土木、规划和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协作。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思维的启迪和碰撞。
这种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 明确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的目标必须是企业的需求。 (2)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是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为目标, 要可持续性地提高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3) 协同创新要具有长效性和紧密型。这种国家创新能力层面上的结合, 不是短期性为, 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奏效的。所以这种协同创新必须是长效和紧密的。 (4)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要做到良性互动。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激励, 具有1+1>2的效果。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结合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认识方面。在评价研究成果时, 往往以发表的刊物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为标准, 极少关注实践价值和应用情况。还有就是在组织课题研究时, 喜欢“单打独斗”。企业方面, 不习惯把企业放到整个产业、地区或整个国家中做战略性思考。
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 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楚旋, 吴宏元.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制度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 (03)
3.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篇三
1 高校资产经营的性质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教育部批准的, 以高校为唯一出资人依法组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代表高校的投资管理经营性资产。高校经营公司所要做的就是管理学校所投资的股权和资产, 对于高校和投资企业之间的经营管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特征之一是它属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谓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是它的出资人即股东只有一人。股东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这是一人公司与一般情形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之处, 通常情形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人公司的此特征也体现其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后者的投资人只能是自然人, 而不包括法人。一人公司的本质特征同于有限公司, 即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责任, 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 股东不承担连带责任。此系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本质区别。一人公司由于只有一个出资人, 所以不设股东会, 公司法关于由股东会行使的职权在一人公司系由股东独自一人行使。高校与资产经营公司之间是有联系的, 他们是投资与被投资之间的代理关系, 资产作为高校各经营公司之间的媒介, 高校通过把资产转到相应的经营公司, 明确它所代表的是国有资产, 所以资产经营公司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对其具有的股权及经营性资产的监督。随着我国科技不断改革创新, 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 所建立的具有国有独资性质的公司。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另一特征是国有独资性, 我国各高校都属于国有资产, 高校国有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无偿调拨给高校的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等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其他资产, 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那么它的基本属性理所当然是属于国有经济。换句话说, 高校企业资产经营就是国有企业在教育方面的一大创新。国有企业从以前的单一的产业链变为现在的为高校服务, 延长产业链。高校企业资产经营在这方面也可以说是在间接的改革国企, 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2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现状
国家科学技术在不断改革创新, 各种新型技术在发展, 作为人才培养传输的高等教育学校也在不断的发展科技产业,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可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资产效益, 并且也很好的扩大各高校的规模, 所以在高校建立资产经营公司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高校中占重要地位, 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它成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产经营管理中能够有效促使资产经营管理顺利进行。当代高校都在追求建立技术应用型人才, 而资产经营公司是间接的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对企业人才的招纳和培养都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渠道。从招纳人才方面讲, 资产公司可以从各大高校直接招纳人才, 再或者说是为公司增加了招纳人才的途径。从培养方面讲, 企业可以在高校设立重点培养项目, 这可以为公司提供“对口”的人才。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对公司都是符合公司的经济效益。
3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现阶段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3.1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事业单位调来的, 很多都是教师教研人员, 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理念, 也不具备管理实践经验, 对市场方面也不了解没有一定的经验, 并且以前从事的是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不熟悉企业的财务工作及相关制度, 不能适应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一个企业如果是由一个不熟悉的人来管理, 这在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管理上都是有害无利的。所以由于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制约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有效管理。所以专业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2 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
高校针对资产经营公司建立了企业管理机构, 但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 自身科研、行政事物的繁忙导致对资产经营工作的相关事物忽视, 也没有像真正的企业召开相应的会议, 在相关的决策方面没有参与, 部分高校对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还停留在表面上的管理, 一些监督考核制度都是形同虚设的, 在财务方面也没有有效管理, 管理监督、财务管理制度的缺乏,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
3.3 定位尚未明确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中存在体系结构不明确的现象, 甚至出现后勤部与资产企业共存的现象, 一个企业如果连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或者是盲目的话, 这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前景的。传统认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属于校办企业, 但是现实中却与后勤部相提并论, 这种划分定位的不明确造成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存在问题。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的时候就会存在问题。那么它带给企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3.4 区域划分不明显
高校企业资产公司在管理高校方面有时候会混淆自己所起到的作用, 或者说是没有管理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里面的“资产”就揭露了公司的职能, 它指的是其经济在高校上的经营, 但是不仅仅是给高校带去经济上的效益, 最重要的是将其经济在高校中的教育这一块发展好。如果在金钱和教育这两者问题上没有分清的话, 那么它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口。
4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4.1 产权的明晰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明晰其产权, 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责任要清晰, 即企业在产权关系方面的资产所有权及相关权利的归属明确、清晰。不过当前的传统形式下各高校企业资金、资产都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评估, 所以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高校企业的资产及资金在法律体系下评估, 明晰其产权。
4.2 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管理改善
当前的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是董事会, 它与高校各资产经营公司的合理运行密切相关。所以, 每个企业都缺不了具有专业知识并有综合能力的董事会, 它能够在资产经营公司中承担责任。就是简单来讲, 它能挑起企业的大梁。为企业发展的前景可以提出更符合企业的发展方案。
4.3 高校资产经营监管完善
当前的企业制度管理下, 公司按照市场机制管理离不开监事会的设置。监事会的设置都有效的监理企业运行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保证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当前校资产经营公司所存在的不足是对于管理的干涉过度, 在监管部门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时, 要创新管理方法及模式, 在高效资产经营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运行机制时也注意其规范化。为了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越来越多高校将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 不过由于对其的运用时间短, 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 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改善。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快, 对于高校资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改革是为了高校的资产经营能有效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促使高校在资产经营过程中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收益。
结束语
在前面我们说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现代企业的性质、经营状况和企业制度。而在其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从了解其性质是深入探究其问题的基本。而其经营状况是分析其在当代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可行性。所以要想深入高校企业的制度的研究还需要各大企业重视其本身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拓展发展新道路。实现企业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高校的人才辈出, 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中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高校资产带来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芍佳, 孙霈, 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 2003 (4) :51~62.
[2]罗新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J].理论探讨, 2007 (2) :93~96.
[3]俞红海, 徐龙炳, 陈百助.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 2010 (8) :103~113.
[4]刘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组建的三个重要问题探讨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7) :60~61.
[5]顾柳珍.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职能, 保障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88~89.
【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推荐阅读:
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01-18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11-27
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09-14
实习支教对师范生学习态度影响的调查分析07-26
高校学生对食堂满意程度的调查方案07-05
关于开展2009年高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10-12
试论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中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革的思考10-02
师范生实习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