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2024-09-22

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共8篇)(共8篇)

1.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篇一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009.4

一、看拼音,写汉字。8 %

jì mî niàng jiǔ bào zào cán kù

jiān yù jūn lì zhí xíng luǒ lù

二、读拼音,猜字谜。1%

谜面:bǎo dǎo gū niang。谜底(打一汉字):

三、选择题。22 %

1.读音全对的一组是:()① 掺和(huo)锥形(zuǐ)②战车千乘(chéng)倔强(jiàng)..③ 所向披靡(mǐ)吮(shǔn)吸 ④ 濒(pīn)临 陨(sǔn)石 2.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①五采缤纷 惊涛骇浪 摩天大厦 成千盈百 ②金壁辉煌 坐无隙地 波风浪谷 静影沉壁 ③家常便饭 摩拳擦掌 五州四海习已为常 ④神彩奕奕 举世无双 惊叹不已 调兵遗将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① 王伊凡同学荣获了《美德少年》的称号。

② 我记不清你什么时候来泰州旅游的?

③我喜欢读的几本书:《家》《春》《秋》,在泰州书城都可以买得到。④我喜欢的动物有猫、狗、龟„„等。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苏州、临潼、无锡都是我国南方旅游城市。②春天,各种花草竞相开放。

③《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作者是冰心写的。④山林深处传来了清脆的鸟鸣声。5.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发表文章 发现作用 发挥问题 ②维持秩序 坚持状态 主持节目 ③眺望远方 仰望大地 探望病人 ④热爱家乡 喜爱读书 酷爱运动 6.下面哪则故事不是出自《史记》:()①负荆请罪 ②背水一战 ③卧薪尝胆 ④火眼金睛 7.能形容郑和远航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成语是:()①互通有无 ②振臂一呼 ③水土不服 ④ 令出如山 8.出自鲁迅的名言是:()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④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9.蕴含深刻道理的一行诗句是:()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①郑和曾七下西洋,历经28年,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升天,共飞行21个小时23分钟。③“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赞誉。

④《二泉映月》是盲人阿炳所整理并命名的二胡曲。

11.学校少先大队部准备为召开少先队员代表座谈会发个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当是:()

①恭候光临。②请准时出席。③敬请光临指导。④欢迎全校同学踊跃参加。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 %

1.《宿新市徐公店》为 代 所作。诗中体现童蝶相悦成趣的诗句是“。”

2.“走进玉兰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开满了 的花,不留,阳光下就像 „„”最后这句比喻句把 比作,可以看出海棠花。“朋友,?当你,记住‘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为什么就能找到春天呢?----

3.他想起了,想到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4.读了文中的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我能知道全文的内容。课文前面讲的是,后面讲的是,重点讲述的是。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

五、阅读理解。(材料另附)10%+12%

1.《郑和远航》(节选)

然而这次远航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按要求摘抄短文中的句子: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请写下来。

(2)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3)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 2.本段中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3.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 ”和“ ”两重凶险?请用“不但„„而且„„”写下来:

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2.“水都”威尼斯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更是别具一格——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

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也是各式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短文已用“‖”标出,分成两段。试问这两段之间的关系是。

2.读第二小节。威尼斯的“水都”的特点是:。其中第二句话主要是写这一特点。3.读第三小节。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有二: 。其中详写了 这一特点。为了说明这一特点,举了 桥、桥和圣马克广场上的临时木板桥三个例子。

4.读第四小节。这一小节写了威尼斯的船在当地的,以及它 的特点。

5.文中“威尼斯”有“水城”之雅号。我还知道法国首都有“ ”之雅号,奥地利首都有“ ”之雅号,我国首都有“ ”之雅号。

六、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中的六个句子,根据文体要求和事情发生的时间排列句序并自拟一新闻标题。4 %

①不久,国务院批准扬州港正式对外开放。

②年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向中央办公厅提出了请江总书记为扬州港题字的要求。③大家无不衷心赞叹:这是江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啊!④在扬州港的开港仪式上,有关领导展开了这幅题字。⑤这以后,江总书记挥毫写下了“扬州港”三个大字。

⑥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曾经是历史上东方四大通商口岸之一的扬州港亲笔题写了港名。正确排序应是:

新闻标题可为:(不超过12个字)

七、习作。30分

温暖是太阳照在身上的感觉,更是人心的一种感受。请你以“温暖”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叙事作文。

2.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篇二

一、编写体例方面差异

众所周知, 台湾书籍为右侧装订, 竖排, 自左往右翻页, 自右往左阅读, 这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装订和阅读习惯完全一致, 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台湾版教材的基本编写体例是, 教材采用“单元组织”的方式统整编写, 以每3~4篇课文为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课文内容结束后, 以较大篇幅组织“统整活动”。其具体安排顺序有6个方面的内容, 即单元主题介绍→单元导读→问题讨论→课文3~4篇→统整活动→试一试或想一想。以第一单元为例, 其按照先后顺序编写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元:生态与环境

单元导读:本单元通过三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来谈论生态与环境的关系, 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 维护自然环境。

问题讨论:

1.我们要怎么做, 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可以怎么做?

课文:

第一课:湖边漫步 (刘克襄)

第二课:带箭的花凫 (夏婉云)

第三课:珍珠光彩的蝴蝶梦 (王洛夫)

第四课:迈向低碳生活

统整活动:

1.词语的运用。 (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笼统”用语和“精确”用语的区别, 并提出问题, 要求读者“想一想”)

2.概览式阅读。 (介绍什么是“概览式”阅读方法, 最后提出问题, 要求读者“试一试”, 概读下一单元的一篇新课文, 然后自己说出课文大意)

3.凸显主题的“对比技巧”。 (介绍“对比”这一写作手法, 并要求“想一想”, 学生个人在暑假前后心理活动的不同)

4.国字 (汉字) 的由来——象形字、指事字。 (介绍汉字的两种构词方法, 并要求学生分析具体字形)

5.认识书法的字体——篆书、隶书。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7种碑刻拓本)

以上我们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台湾版课本的编写体例, 与之对应的苏教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相对简单:课本并不明确单元主题, 而主要由习作和练习进行自然而然的间隔, 虽然每个单元的文章也有主题上的相近性, 但编者没有进行概述, 课前亦不加任何提示。

二、课本编写特点与价值取向分析

从课文数量看, 台湾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14篇, 全年28篇。苏教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26篇, 全年52篇。就篇目比较, 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课文数量少46%。从篇幅看, 台湾版教材篇幅在115页左右, 苏教版教材在150页左右。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页数少24% 左右。由于台湾版教材篇幅和容量都小一些, 所以台湾语文课程讲解课文的进度较慢, 一篇文章要学习将近一周, 近5个课时, 教师扩展引领的内容比较多, 学生有更多机会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类似文章, 而其在字词方面学习和练习的压力小于苏教版。

(一) 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就语言和选编角度看, 台湾版教材语言更通俗易懂, 接近于口语化的表达较多, 比较活泼。而苏教版课文的语言比较书面化, 语言更严肃规范。

就学习内容而言, 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单元主题明确, 便于教师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 也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其五年级两册课本共八个单元的主题都十分明确, 且课文数量分布比较均匀, 以上册为例, 其四大单元是生态与环境 (4篇) 、文化巡礼 (3篇) 、书香园地 (4篇) 、感恩惜福 (3篇) , 每个单元的内容具体而鲜明, 同时在每个主题的后面, 直接就有需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思考的问题, 在其引领下, 教师更注重孩子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感悟上的提升, 突出了生命教育。例如新北市永吉国民小学的曾绣绢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册四个单元14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第一单元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 借此唤起学生重视生态保育, 理解人和大自然共存的关系, 共同为生态保育尽一份心力;第二单元目标是借着探索“铁道的风景戳印”的演变, 了解文化其实是随时代在演变;介绍阿里山铁路及铁道风景戳印, 引导大家体会有趣的铁路风情与文化;第三单元目标是借由欣赏中西方的文学作品, 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创作,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进而学习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是希望学生透过多元的角度, 学习默默付出与牺牲奉献的精神, 了解人性温暖的一面;期望学生能够学习感恩, 珍惜福分, 使人间充满温馨。

整体学习要求是加强阅读策略指导, 经由阅读前预测引导, 阅读中摘要指导, 以及阅读后心智图和漏字填空等练习, 提升语文能力, 奠定阅读的基础。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 曾绣绢老师比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阔, 良好情怀的养成, 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 对语文课文的功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示。

二是统整活动系列化, 内容多, 实用性强, 体现大语文的要求。台湾版教材前后的脉络更清晰, 逻辑建构更完整, 对学生学习时的指导更明确。通过统整活动, 比较集中地向学生提供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实现了具体文本阅读学习和概述性知识的有机融合, 使小学生了解掌握较多的基础性语文知识, 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上文介绍的五上教材的统整活动涉及5个方面内容, 包含词语的运用、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技巧、汉字的由来、书法的演变, 涉及的内容十分全面。同时, 编者有意识地在课文之前提出思考话题, 往往紧密结合时代特点, 小处着眼, 但却是关系人生、社会、环境等的重要命题,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引导。

(二)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苏教版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精当而丰富。在选编的文章中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涉猎更多一些, 在52篇文章中,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15篇, 达到29% 左右, 其中包括成语故事、《水浒传》节选、司马迁著《史记》等。而台湾版教材仅选取古诗两篇、关于中国结的文章一篇, 涉及传统文化的文章仅有3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文学财富取之不尽, 对小学生强化传统文学精品的熏陶十分必要。

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苏教版教材更强调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 是一课一练, 课文与练习密切相连, 课本与练习册融为一体, 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所以苏教版教材背景下的学生语文基本功相对扎实。

(三) 基于具体篇目的价值取向分析

台湾版教材的主题由编者确定, 比较集中, 两册课本的八个单元涉及的八个主题, 如下表。

而苏教版教材的单元比较明显地由练习自然界定, 课文也相应集中, 如下册的《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谈礼貌》这一单元, 其中《爱如茉莉》的主旨是谈父母之间的爱体会在细微之处, 《月光启蒙》谈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我和祖父的园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深深的怀念, 《谈礼貌》以事例告诉小学生如何礼貌待人和礼貌用语, 学会和谐相处。虽然涉及中外、家庭和社会, 但总的主题是集中的, 是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情”字主题, 富有感染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 使学生能够得到心灵的顿悟、文学的熏陶和行为的感染。就其涉及主体看, 主要分类如下表。

就上述两表可以看出, 台湾版语文教材更加关注文化、读书、生活与环境, 社会小主题多, 涉笔往往都是小事情, 比较恬淡, 并强调自我的认识和反思。即使面对深刻的生活哲理也往往通过书信、对话等途径娓娓而谈。其课文摒弃宏大的叙事和重大的主题, 基本不涉及政治军事性话题, 其追求的是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自然的主题, 因此很多文章就出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 强调以生活经验为重心, 特别接地气。编者追求透过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去影响他们的感觉、思考, 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观照苏教版教材, 由于其课本容量大, 因此课本的涉及面相对广泛。就其价值取向看, 特别长于介绍名人典故、名人事迹, 主流价值导向明显, 例如课文《少年王冕》《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 < 史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讲述谈迁不屈不挠著述史书的故事) 以及关于邓小平、彭德怀的故事等, 都是从名人着眼, 传达自强不息, 战胜自我, 奉献社会的精神、勇气和毅力,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等文章则阐述了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了解战争, 缅怀先烈, 体现了鲜明的价值观引领。

3.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篇三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学生养成习惯,铃声一响,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教师讲评,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同时同桌交换批改,有错误课后订正。

一位教育大师曾说过: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笔者认为,计算教学只有将计算源头的错误纠正,态度端正,才能得来解题的“清如许”,才能让个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怕数学,爱上数学,并一天一天地成长、进步。

4.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篇四

10.某校男子足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为如图的条形图,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11.已知四边形ABCD内有一点E,满足EA=EB=EC=ED,且∠BCD=130°,那么∠BAD的度数为   . 12.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6,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13.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乘以4,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

14.若m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am2+bm﹣7的值为。

15.如图,一个大圆和四个面积相等的小圆,已知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小圆半径为a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16.某种药品原来售价6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48.6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则这个百分率是   . 17.写出一个以﹣1和﹣2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 18.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半圆上的一个三等分点,点D是的中点,点P是直径AB上一点,若⊙O的半径为2,则PC+PD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解方程:(8分)(1)2x2﹣5x+2=0;

(2)x+3﹣x(x+3)=0. 20.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8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甲 10 8 9 8 10 9 乙 10 7 10 10 9 8(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的平均成绩.(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21.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AI的延长线与边BC相交于点D,与△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C.(8分)求证:IE=BE. 2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8分)(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的值. 23.甲、乙两个不透明的口袋,甲口袋中装有3个分别标有数字1,2,3的小球,乙口袋中装有2个分别标有数字4,5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现随机从甲口袋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再从乙口袋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10分)(1)请用列表或树状图的方法(只选其中一种),表示出两次所得数字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

(2)求出两个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 24.某旅行社的一则广告如下:我社推出去并冈山红色旅游,收费标准为:如果组团人数不超过30人,人均收费800元;

如果人数多于30人,那么每增加1人,人均收费降低10元,但人均收费不得低于500元,甲公司想分批组织员工到井冈山红色旅游学习.(10分)(1)如果第一批组织38人去学习,则公司应向旅行社交费   元;

(2)如果公司计划用29250元组织第一批员工去学习,问这次旅游学习应安排多少人参加? 25.如图,⊙O的直径为AB,点C在圆周上(异于A,B),AD⊥CD.(10分)(1)若BC=3,AB=5,求AC的值;

(2)若AC是∠DAB的平分线,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 26如图,AB是⊙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D为⊙O上的一点,CD=CB,延长C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CD为⊙O的切线;

(2)若BD的弦心距OF=1,∠ABD=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10分)2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CB为矩形,C点坐标为(3,6),若点P从O点沿OA向A点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A点沿AC以2cm/s的速度运动,如果P、Q分别从O、A同时出发,问:

(1)经过多长时间△PAQ的面积为2cm2?(2)△PAQ的面积能否达到3cm2?(3)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cm?(12分)28.如图,半圆O的直径MN=6cm,在△ABC中,∠ACB=90°,∠ABC=30°,BC=6cm,半圆O以1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M、N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OC=4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2)当△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线MN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12分)2017-2018九数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24分)1.C 2 D 3 B 4 B 5 B 6 B 7 A 8 A 二填空题(30分)(9)1/20(10)15 15(11)50°(12)18π(13)16s2(14)-2(15)πa2(16)10﹪(17)不唯一如:(x+1)(x+2)=0(18)2√2 三.解答题(96分)19.解:(1)∵a=2,b=﹣5,c=2,∴b2﹣4ac=9,∴x=,∴x1=2,x2=;

(2)原方程可变形为(x+3)(1﹣x)=0 ∴x+3=0或1﹣x=0,∴x1=﹣3,x2=1. ……………………………………………………8分 20.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10+8+9+8+10+9)÷6=9,乙的平均成绩是:(10+7+10+10+9+8)÷6=9;

(2)甲的方差= [(10﹣9)2+(8﹣9)2+(9﹣9)2+(8﹣9)2+(10﹣9)2+(9﹣9)2]=. 乙的方差= [(10﹣9)2+(7﹣9)2+(10﹣9)2+(10﹣9)2+(9﹣9)2+(8﹣9)2]=.(3)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

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

但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8分 21.证明:连接IB. ∵点I是△ABC的内心,∴∠BAD=∠CAD,∠ABI=∠IBD. 又∵∠CAD=∠DBE ∴∠BIE=∠BAD+∠ABI=∠CAD+∠IBD=∠IBD+∠DBE=∠IBE,∴BE=IE.………………………………………………………………..8分 22.(1)证明:∵△=(2k+1)2﹣4(k2+k)=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的解为x=,即x1=k,x2=k+1,∵k<k+1,∴AB≠AC. 当AB=k,AC=k+1,且AB=BC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则k=5;

当AB=k,AC=k+1,且AC=BC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则k+1=5,解得k=4,综合上述,k的值为5或4.…………………………………………………..8分.23解:(1)树状图如下:

(2)∵共6种情况,两个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情况数有2种,∴两个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即P(两个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10分 24解:(1)∵人数多于30人,那么每增加1人,人均收费降低10元,∴第一批组织38人去学习,则公司应向旅行社交费:38×[800﹣(38﹣30)×10]=27360;

故答案为:27360;

(2)设这次旅游应安排x人参加,∵30×800=24000<29250,∴x>30,根据题意得:

x[800﹣10(x﹣30)]=29250,整理得,x2﹣110x+2925=0,解得:x1=45,x2=65 ∵800﹣10(x﹣30)≥500,∴x≤60. ∴x=45. 答:这次旅游应安排45人参加.…………………………………………………….10分 25(1)解:∵AB是⊙O直径,C在⊙O上,∴∠ACB=90°,又∵BC=3,AB=5,∴由勾股定理得AC=4;

(2)证明:连接OC ∵AC是∠DAB的角平分线,∴∠DAC=∠BAC,又∵AD⊥DC,∴∠ADC=∠ACB=90°,∴△ADC∽△ACB,∴∠DCA=∠CBA,又∵OA=OC,∴∠OAC=∠OCA,∵∠OAC+∠OBC=90°,∴∠OCA+∠ACD=∠OCD=90°,∴DC是⊙O的切线. ……………………………………………………………..10分 26证明:(1)连接OD,∵BC是⊙O的切线,∴∠ABC=90°,∵CD=CB,[来源:学#科#网] ∴∠CBD=∠CDB,∵OB=OD,∴∠OBD=∠ODB,∴∠ODC=∠ABC=90°,即OD⊥CD,∵点D在⊙O上,∴CD为⊙O的切线;

(2)解:在Rt△OBF中,∵∠ABD=30°,OF=1,∴∠BOF=60°,OB=2,BF=,∵OF⊥BD,∴BD=2BF=2,∠BOD=2∠BOF=120°,∴S阴影=S扇形OBD﹣S△BOD=﹣×2×1=4/3π﹣. …………………………………………………………………..10分 27.解:(1)设经过xS,△PAQ的面积为2cm2,由题意得:

(3-x)×2x=2,解得x1=1,x2=2. 所以经过1秒或2秒时,△PAQ的面积为2cm2(2)设经过xS,△PAQ的面积为3cm2由题意得:

(3-x)×2x=3,即x2-3x+3=0,在此方程中b2-4ac=-3<0,所以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所以△PAQ的面积不能达到3cm2. ………………………………………..12分 28解:(1)①如图1所示:当点N与点C重合时,AC⊥OE,OC=ON=3cm,∴AC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此时点O运动了1cm,所求运动时间为:t=1(s)②如图2所示;

当点O运动到点C时,过点O作OF⊥AB,垂足为F. 在Rt△FOB中,∠FBO=30°,OB=6cm,则OF=3cm,即OF等于半圆O的半径,所以AB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运动了4cm,所求运动时间为:t=4(s)③如图3所示;

过点O作OH⊥AB,垂足为H. 当点O运动到BC的中点时,AC⊥OC,OC=OM=3cm,∴AC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此时点O运动了7cm,所求运动时间为:t=7(s). ④如图4所示;

当点O运动到B点的右侧,且OB=6cm时,过点O作OQ⊥AB,垂足为Q. 在Rt△QOB中,∠OBQ=30°,则OQ=3cm,即OQ等于半圆O所在的圆的半径,所以直线AB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运动了16cm,所求运动时间为:t=16(s).(2)当△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只有如图2与3所示的两种情形. ①如图2所示:重叠部分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3cm的扇形,所求重叠部分面积==(cm2);

②如图③所示:

5.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 篇五

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概述

单元概述:第一单元主要由5篇讲读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暖流》《只拣儿童多处行》《早》《古诗两首》)和习作

一、练习一组成。本单元的主题为“春光无限”,让学生充分感知春光的美好,乃至感受到春光也来源于自己——有儿童的地方就有春天。这五篇课文主要以优美的语言、规整的结构、深远的意境向读者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

二、教学内容: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主要描写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少先队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决心。

《暖流》这篇课文讲的是江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说明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体会作者对儿童的无比爱心。

《早》写作者访问三味书屋,写了它的位置、陈设,介绍鲁迅少年时期在这里读书的情形,由蜡梅花开得早引出鲁迅早年刻下的“早”字,生发联想,启迪读者学习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首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宣染满园的春色;一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田园风光的。

教学

《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练习1》猜谜语,学编写谜语;诵读散文诗;口语交际:学会如何请求别人帮忙和如何帮助别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5.本次习作属于写景状物类习作,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6.学习猜字谜、创字谜的方法;学会如何请求别人帮忙和如何帮助别人。

四、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一课,第三课5-9自然段,课文第五课,理解课文含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自然的精神。

五、教学措施: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要让学生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从而受到强烈感染。

教学

2.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加强对课文朗读、背诵、复述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4.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5.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培养习作兴趣。

六、教学时间安排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课时

《暖流》 2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 2课时

《早》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 1课时

《练习1》 2课时

教学

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组成。一篇是根据通讯报道改写的《梦圆飞天》,还有两篇说明文(科普小品)《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把科技的魅力展现给大家——科技不仅能够产生物质财富,还能催生精神财富;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技直接服务人类生活等方面——让我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志向。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握文体特点,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梦圆飞天》一课按事物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与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神奇的克隆》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爱科学的情愫。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16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熟记成语。

教学

2、积累辨析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4、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

5、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梦圆飞天》引导学生对“神舟”5号发射过程中几个场面的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神奇的克隆》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习作2在学习例文的同时,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

练习2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象。

五、课时安排

《梦圆飞天》

2课时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2课时

教学

《神奇的克隆》

2课时

《习作》

1课时

《练习2》

2课时

教学

第三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主题为“有志竟成”。《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进行描述集中体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5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场景及经历,最后两个小节写了郑和七次远航的,时间跨度、到过的国家以及远航的重大意义。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的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字的。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教学

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2.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5、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

7、凭借文本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我国古代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 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豪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的精神。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阅读史书、关注历史的兴趣。

3、引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四、教学时间安排

《海伦凯勒 》 2课时

教学

《二泉映月》 2课时

《郑和远航 》 2课时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课时

《精读和略读》 1课时 《我读书我快乐》 1课时 《习作》 1《练习3》 3课时

6.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篇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范文一

一、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2、字。

(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多音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5、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根据提示语默写语段;(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根据要求写句子。

6、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8、阅读: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2)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4)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8)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9、习作。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不少于400字。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复习重点:

学生主要是态度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那些对基础掌握得不熟练的学生,严格“过关”,多帮助他们。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这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把细节描述到位。

三、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四、复习方法:

单元复习、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多读:利用晨读、发动小组间的督促、检查,把所有的生字词、必背课文都过关,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熟并能默写。

2.以教材为本,适当向课外拓展多练。结合时间和进度对复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总结复习情况,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复习。

3.重点突破:抓住基础薄弱知识不放松,书写、练习。

五、复习时间:

第一式:6月7日-13日(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孩子们每日一单元的过关练习,主要是基础)

第二式:具体落实复习内容(见后具体内容安排)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范文二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0名,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强,具有良好的书写和预习习惯。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也有部分同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本班的优生有5名同学,.他们在平时作业、测查中审题细心答题认真、能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答案准确。中间生25名,这部分学生学生男同学较多,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所在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遇到课死记硬背的知识能应答,遇到独立阅读方面的知识,和拓展练习的题无从下手。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学困生生有5人。这些学生主要是智力相对较差,学习习惯差,十分粗心,记不住前边学后面忘,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但我还是有信心,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多音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4、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根据提示语默写语段;(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根据要求写句子。

5、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7、阅读: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2)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4)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7)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8)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8、习作。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不少于400字。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四、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五、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多读:运用语言要求多读利用晨读、发动小组间的竞争,把所有的课文都读熟,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熟并能默写。

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多写:对于各种作业要注意形式,激发学生的需要和动机,让所有的学生愿意做,乐于做。

3.以教科书为本,并适当向课外拓展多练:复习过程就是重复练习的过程,但又不能简单的重复,要把握住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和平时教学中的未知领域,有的放矢的进行练习。只要练习务必全部掌握。

4.以测促练:复习过程要结合时间和进度对复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总结复习情况,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复习。

5.重点突破:抓住差生不放松,促进他们的书写、练习、应试能力的提高首先从思想上引起他们的重视,抓住课间和其他有利时机进行思想教育,进行鼓励和心理疏导,从思想上改变懒惰和不求上进的毛病。

六、奋斗目标

争取保持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倒退。再上升一个名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范文三

一、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多音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5、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根据提示语默写语段;(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根据要求写句子。6、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8、阅读: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2)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4)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7)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8)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9、习作。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不少于400字。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三、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四、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多读:运用语言要求多读利用晨读、发动小组间的竞争,把所有的课文都读熟,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熟并能默写。

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多写:对于各种作业要注意形式,激发学生的需要和动机,让所有的学生愿意做,乐于做。

3.以教科书为本,并适当向课外拓展多练:复习过程就是重复练习的过程,但又不能简单的重复,要把握住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和平时教学中的未知领域,有的放矢的进行练习。只要练习务必全部掌握。

4.以测促练:复习过程要结合时间和进度对复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总结复习情况,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复习。

7.苏教版五年级期中语文 篇七

一、创设有效情境, 体验数学的“生活”味

1. 用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在第二环节让学生感受1公顷大小的时候, 我设计了一张学校的平面图, 由于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校园, 所以顿时情绪高涨,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 让孩子们猜猜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再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块地方的面积就是1公顷。接着, 说说还有哪些地方的面积也是1公顷, 最后感知整个校园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把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身体验融合在一起,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使

关于交错级数审敛法

李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上海201620)

摘要:交错级数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判断其敛散性, 特别是级数不满足莱布尼兹 (Leibniz) 判别法条件时的敛散性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本文讨论了交错级数敛散性的几个判别法, 在教学中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判别法;交错级数;敛散性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

交错级数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有的高等数学教材中, 关于其审敛法, 大都介绍了莱布尼兹 (Leibniz) 判别法, 但是我们知道, 莱布尼兹 (Leibniz) 判别

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有了直接、形象的体会。

2. 把生活情境贯穿全课。

数学内容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本课,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早晨7:30, 红红离开了面积是90 () 的家, 欢快地迈着大步来到了占地面积约1.6 () 的实验小学。上楼走进教室, 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 () 的课桌上, 手捧起封面面积是400 () 的数学书和同学们一起晨读。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 设计生活化的情境,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二、实施有效点拨, 感受数学的“抽象”美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教师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行针对性点拨, 才能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抽象”美。

1. 拨一拨, 为学生释疑解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 有时候就像是及时雨, 能令孩子茅塞顿开。例如:1公顷到底有多大?这个知识非常抽象, 所以我先出示一张1平方米的白纸, 告诉他们10000个这样的1平方米是1公顷。1公顷太大了, 所以先感知100平方米有多大。出示: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1个正方形, 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问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约是1公顷?得出:100个100平方米就是1公顷。接着, 告诉孩子们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 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面积约是100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面积约是1公顷?最后得出:200间普通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样就能帮助大家更形象地认识1公顷到底有多大。

2. 做一做, 抽象知识具体化。

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 变抽象为具体,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实现有效学习。例如:为了加深孩子们对1公顷的认识, 我提供了很多信息, 让孩子们通过研究, 能表述1公顷的大小。 (1)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4个同学, 1公顷的面积可以站 () 个同学。 (全昆山所有学校的学生大约可以站满1公顷) (2) 4个课桌面约是1平方米, 1公顷约由 () 个课桌面拼成。 (3)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是10平方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11-0106-02

法只是判断交错级数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 对于不满足莱布尼兹 (Leibniz) 判别法的交错级数, 我们该采用什么办法来处理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米, 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 () 辆。 (4) 我国首艘航空母舰“大连号”的飞行甲板长300米、宽70米, () 个飞行甲板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此时孩子们已能清楚地表述1公顷的大小。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我想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和自豪。

3. 考一考, 走进生活获知识。

在教学完本课内容之后, 结合生活实际, 考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课末尾, 我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出示广告: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是绿色花园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1.5公顷, 其中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2.4公顷, 绿化面积达5公顷。可是在小区里走了一圈, 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0幢。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 宽约10米。请你帮老师算一算, 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如果是你和爸爸, 会买这个小区的房子吗?

三、引导自主探索, 享受数学“运用”之乐

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诺贝尔》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瑞”“摩”“逝”等7个一类生字,识读“诺”“颁”“隧”3个二类生字。通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毫不气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3.通过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领悟诺贝尔伟大的人格魅力。

4.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能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制定意图: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要求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最新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指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确立了第一二条的教学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确立了第三条教学目标。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确定的最后这条教学目标对侧重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着眼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体会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能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主旨。本篇课文中的人物诺贝尔有两个业绩,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毫无保留的捐献财产设立诺贝尔奖,此过程中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及思想境界,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别确立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领悟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写作一直是训练的难点,关于写小传,学生第一次接触,再第三环节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以求突破。】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检查生字词语的书写认读,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初读感知环节,检查读课文,了解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书情况。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指名读、合作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研读重点句段感受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4.拓展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新修订版第三学段关于识字与写字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关于阅读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制定了第一条评价设计。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形象,由此制定了第二三条评价设计。对于第四条评价设计,当前学段新课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人物小传的练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单,进行前置性学习。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吗?(莫言)我们山东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诺贝尔奖的影响如此大,你知道是由谁设立的吗?(诺贝尔)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访一下这位伟人。2.板书课题,齐读,强调“诺”的读音 3.你对诺贝尔有哪些了解?(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无论是诺贝尔还是诺贝尔奖,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遥远的。而“莫言”这个近期妇孺皆知的名字,也是孩子的认知中与诺贝尔最近的名字,从2012荣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引申到诺贝尔,再至诺贝尔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师生潜心会文,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对话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1)教师查看预习单,检查生字的书写。(注意:“械”的右边是“戒”,不能写成“戎”。“锤”字右边的“垂”最后一笔的横不能太长。)

2.查读容易读错的词语。多媒体出示:

装置瑞典揣摩机械逝世锤子砸石头诺贝尔颁奖隧道

(注意:“逝、锤、置”是翘舌音,“隧”是平舌音。“械”读xiè,不能读成jiè。)(2)指名读。(3)齐读。3.检查读课文。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最后取得成功,并设立了诺贝尔奖,为社会做出了贡献。)(2)你通过阅读了解到诺贝尔做出的贡献有哪些?学生根据预习单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发明炸药设立诺贝尔奖)

(3)引导学生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梳理文章脉络。()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设立诺贝尔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一次检验,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学定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下步的精读感悟打好基础。】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读悟1、2段,认识诺贝尔。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学生交流,汇报:(1)时间不变(2)地点不变(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到什么?引导理解“盛大”,指导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4.体会设问句的妙处。

(1)学生划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问句,比较: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这是两个设问句。

(2)师小结这样写的好处——更能引起读者的主意,加深印象。学生再次朗读体会。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品读3-9自然段,走近诺贝尔。

1.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经过了哪些过程?

2.学生汇报:液体炸药——黄色炸药和雷管——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默读3——9自然段,标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就是“读书”。这儿抓住“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留足时间让学生静品默思,让语文教学的根深深地扎在文本语言中,通过组织学生与文本不断地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为学生在文本的字字、词词、句句中穿行的过程。】 4.学生按要求自学3-9自然段。5.学生汇报: 预设一:

(1)多媒体出示句子: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指名读

(2)自由读句子。

(3)指导品味“毫不气馁”、“四个年头”、“几百次”、“终于”这几个词语。尤其对“毫不气馁”引导学生去理解。

(4)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诺贝尔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5)炸药本身是极其危险的,研究炸药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打交道,1864年的这场事故,不仅实验室化为灰烬,而且5个助手全部遇难,他的弟弟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加上这次巨大的打击,不久就去世了。政府也不允许他在市内研究炸药,不得不搬到郊外的一艘船上,但诺贝尔面对如此大的磨难和打击,毫不气馁,锲而不舍,以他惊人的毅力,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请你饱含深情,再读一读这两句话吧。(指名读——齐读)预设二:(1)多媒体出示句子。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指名读句子

(3)自由读句子,注意体会画线词语的意思。

(4)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诺贝尔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可贵。)(5)当火苗近了,近了,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你内心里最想给诺贝尔说什么?(诺贝尔!赶快躲开!)

(6)诺贝尔为何心怦怦直跳?(不知这次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要亲眼去证实。)(7)为什么还仍然盯着不发?(亲自看到试验的结果,已经置生死与不顾。)

(8)满身鲜血,却还欣喜若狂的呼喊着,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受伤毫不在意,对炸药的研究已经痴迷。)

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时间,精力,金钱,家人的生命,自己的安全等等,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直至成功,他高大的形象此刻屹立在你的脑海。

(9)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吧。(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先让学生浏览课文,了解炸药发明的三个过程,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教师有扶有放,通过两个预设的环节,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历经磨难发明黄色炸药和雷管是诺贝尔发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过程之一,主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去感悟,教师做了必要的延伸,能更好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朗读进一步升华感情。历经一次实验性爆炸,发明了微利更大的炸药是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需要深刻挖掘,引导学生进行一组讨论交流汇报,然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凸现。】

(五)学习第10自然段,感受诺贝尔的精神。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就是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还不忘为世界留下宝贵的遗产——诺贝尔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诺贝尔奖吧。1.多媒体出示第10自然段的内容。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自由读。

3.指名介绍诺贝尔奖。4.出示诺贝尔的遗嘱: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惟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

5.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板书:热爱科学无私奉献)6.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第10自然段的内容。(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设立诺贝尔是诺贝尔精神的再次凸现,了解了这部分叙述的内容后,延伸了关于遗嘱的课外材料,指导朗读,突破难点,使学生更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境界。】

(六)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1)通过学文你知道作者为了表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选取了哪些事例?(①8、9自然段具体描述一次实验性的大爆炸。②第10自然段设立了诺贝尔奖。)(2)这就是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3)谁能有声有色地读读课文8—10自然段。(指名读——仿读)【设计意图: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感受诺贝尔精神的的同时,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今后习作奠定了基础。】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小练笔。

今天咱们拜访了诺贝尔,了解了他为人类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到了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请同学们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对于科学家,应重点选择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上作贡献的材料。

多媒体出示这篇小传的要求: 写一写: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

(1)“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不必另外再去搜集材料。(2)“一百多字”,不要超过200字。

(3)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等”。指名读要求。

学生根据要求练习写小传。指名读小传。(师生评议)5.学生根据评议修改小传。6.指名读修改后的小传。【设计意图:练写小传,为让学生拓展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也是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完善人物形象的一个途径。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小传,以及写作的要求。学生练习写后进行必要的评议修改,力求扎实的进行这样的训练。】 作业设计:

1.习作小练笔:学习本课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一个人,可以写进自己的日记里,或者其他地方,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2.推荐阅读:通过图书室,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找一找关于诺贝尔传记的图书,用心阅读,互相谈一谈读后的心得。

【设计意图:选取典型事例写身边的某一个人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一个难点,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再次进行训练,强化运用表达的技巧。关于诺贝尔传记的图书资料很多,推荐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发明炸药(毫不气馁锲而不舍)

设立诺贝尔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附五上21《诺贝尔》预习单 21《诺贝尔》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自我预习评价(涂色):

预习内容

1.我把本课的7个生字临写两遍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我还练读了课文中的词语

装置瑞典揣摩机械逝世锤子砸石头诺贝尔颁奖隧道 3.读课文,选择自己达到的朗读目标。

()正确()流利()部分段落有感情()全文有感情 4.我收集的关于诺贝尔的材料有:

5.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诺贝尔做出的贡献是: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以阅读为主线,阅读与交流相结合。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书中感知,在读书中感悟。在预习单的设计中,学生前瞻性学习中对朗读做了必要的要求,初步感知阶段也进行了必要的阅读训练,为学生能更好感知课文内容。阅读教学中,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重点对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两个过程进行指导性朗读,抓住重点句段,并有效组织讨论交流,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以丰满人物形象为主旨。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尤其对诺贝尔这个影响深远的人物。教学中对内容的把握上以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奖金”两个贡献为出发点,以此感受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并引申必要的课外资料,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内心感悟诺贝尔的思想境界,突出人物的主要品质,使人物更加鲜明。

3.读写结合,强化表达。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鲜明特点,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此认知,请调运用到习作中去。在阅读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写一篇人物的小传,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业设计中也做了进一步要求,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表达,进行写的训练,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融合。不足之处:

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情感上挖掘还不够深刻,尤其对研制威力更大的炸药的典型事例的阅读教学。还应有更鲜明的方式,更强烈的情感,通过有效的途径去感悟与领会。教学建议:

上一篇:升旗领导讲话稿三分钟下一篇:马路市场清理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