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2024-06-22

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8篇)

1.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篇一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摘 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 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产业集聚的方式,以整个群体的竞争 力,联手走向市场,这是当代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剖析了江西省产业集群相对 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加快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从美国的硅谷到国内广东顺德家电、浙江乐清电器和江苏吴江盛泽纺织丝绸加工中心都是如此。以往单一企业发展格局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强劲生命力。要加快江西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江西经济的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在某一领域内的集中。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1.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一是环境成本低。二是信息成本低。三是配套成本低。

2.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产业集群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一是有效的竞争压力。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

3.产业集群能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4.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促进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集中形成核心产业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相互衔接的专业化区域市场,大大地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一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二是产业集群能放大“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产业集群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二、江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江西拥有30多个产业集群,但大多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有许多集群只是刚刚具备雏形。它们的形成基本上是靠政府推动,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各企业之间没有真正的专业化分工,没有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同时,江西产业集群大部分立足于当地的农业和矿产品资源基础之上,如信丰和安远的脐橙、崇

仁的麻鸡等农产品产业集群,贵溪的铜业、寻乌和龙南的稀土、景德镇和宜丰的陶瓷等矿产品集群。企业仅限于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进行简单加工,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产业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二)产业集群度低,难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江西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集中尚可,集群不足”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由于产业集群度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制约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阻碍了产业纵向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也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长、规模的扩张和关联产业和支援产业的发展。产业度低,与相配套的金融、保险等生产服务机构未能实质有效地参与到集群关联结构之中,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江西虽然已经有30多个产业群,但在一些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园区内的主导产业或大型“标志性”项目少,有些园区简单地等同于一些无相关的企业、行业堆积或叠加,只重视引进企业的数量,招商资金量的大小,而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产业链的培植,缺少营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氛围。由于园区内部企业缺乏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研发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四)缺乏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最高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江西省内的企业大多数是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原有企业、产业、资源、市场还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共生关系,有些企业目的在于享受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有些企业目的在于吸纳当地大量廉价的资源,植根性不强,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嵌合,做大做强地方支柱产业的动力不足,在后续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呈现“候鸟型”特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三、江西实施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

(一)要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产业集群模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式,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是在一定的资源、市场、区位、国家法律政策、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适宜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会促进该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应选择以下三种适宜江西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1.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小企业依托企业集群这个平台,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由集群内普通小企业成长为集群中核心企业之一的发展模式。企业集群的发展通常是围绕少数几个大中型集团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合作模式的企业群体。

江西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色金属矿产达22种,是全国10大有色金属集中产区之一,其中以铜、钨、钽铌、稀土等矿产资源最负盛名,素有“世界钨都”、“中国铜都”、“钽铌之乡”之美称。但江西的有色金属企业还未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按管理层次计算总共有173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弱,应在有色金属产业中依托现有的江西铜业集团、江西冶金集团、通过股份制或其他契约方式,将产业关联紧密的其他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组织从矿产的开采开发到金属制品的加工的有色金属产业化群。以拉长其产业链、深化加工度、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铜工业特色园区。这样能够克服内部组织效率低下,同时又保持较紧密的组织形式。另外,江西的中成药和生

物医药产业也能以汇仁集团、江中医药集团、省医药集团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龙头”,将其他的小型医药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展开独特的营销网络,构建出一批特色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工业的结构,培育特色药种,增强竞争力。还有江西省的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以江铃集团、昌河集团、洪都集团为核心,加大区域产业的集中度,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支持汽车工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并,增强汽车工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汽车配套能力。这些行业若都采用相类似的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均能相应地解决行业中现已存在的许多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的目的,增加行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

2.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目前,江西的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产业组织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优秀人才资源缺乏等。通过产业集群,将相关联的传统工业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抓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方面集中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和创新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3.空间聚集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经济区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些生产上互补、经营上相关的企业,在特定的空间区位内组合成的产业集群。对于工商企业来讲,聚集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展开、信息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费用等。针对江西具有的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江西的特色产业,如南丰蜜桔、信丰脐橙、江西省名茶等。以江西省的特色资源为信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农村建立产品原料基地,在城镇建设以农业原料加工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在区内外、国内外建设销售网络,沿着产业链,使与特色产业相关企业聚集成群,迅速扩大规模,形成科技含量高的区域特色拳头产品。发展这些产业,应突出名、特、优、稀的特点,推进规模种植,在创特色、名贵品牌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

(二)实施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作用、企业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综合结果。虽然各市产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本身的形成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积极的规划和引导作用,营造一个浓厚的产业集群发展氛围。

1.强化产业集聚的统筹规划。政府制定全省发展战略规划要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集聚的区域等指导性、指令性目录。按照全省的产业集聚的规划和重点区域布局,通过各市、县的协调,项目对换等,确保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研究国内外产业演进和梯度转移趋势,借鉴先进园区的管理模式,把园区真正办成江西优势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和产品输出地。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培育和完善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促进内部网络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除政府以外,还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各种不同行为主体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内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江西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一是政府要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内部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增长率,提高人力资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四是改变各主体独立行事的状况,促进主体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内部合作体系。

3.提高区内资源流动性,尤其是知识资源。集群内部资源的网络化是使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行为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重要内容。集群内部的资源包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等基本主体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等高等要素。为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由区、地、市(县)筹集资金,建立吸引科技人才基金,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江西发展。

4.推进区域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5.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根据江西实际状况,政府在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营造区域内的创新环境,改善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增强区域内的信任度,减少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6.推进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加快市场化改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环境,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集群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推进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三是要改善企业群的产业经营环境。重点采取措施,宣传企业集群形象,帮助集群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各类特色商品展览活动,提高商品的产业区声誉,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四是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软硬环境。形成与国际化相接轨的政策、体制、观念,加强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工作,如建立直通式的海关监管点,以及公共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环境。五是要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第一要务。

7.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集群区域具有明显的品牌,集群内企业会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而大大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也有利于集群区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上,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做好对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认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政府应作为集群的总代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外部对集群的了解,这也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2.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篇二

一、俄罗斯房地产业的现状

(一) 房屋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

近年来俄罗斯房价呈上涨趋势, 房地产价格的涨幅始终高于居民收入提高的水平。2006年俄住宅市场同比增长19%, 超过6000万平方米房屋已投入使用, 平均房价涨幅达到25%到30%。莫斯科中心区北部的一套住房, 从2002年2000美元/平方米飞速涨到2006年的8000美元/平方米。2007年俄罗斯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基础设施行业增长较快, 远远超过零售业, 共建成住房6090万平方米, 建设速度增长达120.6%, 人均新增住房面积从2005年的0.3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0.43平方米, 同比增长16.4%。2008年上半年建成住宅2.405万套, 总面积为2170万平方米, 是去年同期的102.9% (2007年上半年2110万平方米是2006年的134.3%) 。其中莫斯科州占交付总面积的10.1%,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7.6%, 莫斯科-5.4%, 圣彼得堡-3.8%, 这几个城市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 (Knight Frank)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以来俄罗斯高档住房价格上涨了30%, 居全球第三。以莫斯科为例, 2008年由于投资积极从金融市场转向房地产领域, 1~6月, 莫斯科二手房价格上涨25.6%, 价格达到每平方米6692美元。单室套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6831美元 (增幅29.106%) , 两室套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6824美元 (增幅25.88%) , 三室套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6463美元 (增幅23.105%) 。1~6月新房价格上涨27%, 包括高档房计算在内, 一手房平均价格为7673美元。位于东南行政区最便宜的新房6月份价格为每平方米5659美元。其中4月份工程项目总价值为3153亿卢布, 比去年同期提高121.8%, 1~4月份工程项目价值共10207亿卢布, 比去年同期提高126.7%。其中建设住宅140600套, 第一季度投产住房110300套, 总面积达1020万平方米, 是2007年同期的107.8%, 是2006年的151.1%。2008年4月份商业房地产价格平均上涨3%, 达到5955美元每平方米, 自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一年内上涨40%。商业用房租金在最近几个月内也有所增长, 4月份增长2%, 每年约964美元每平方米。居民需求增长导致房屋短缺。2008年1~4月莫斯科房屋均价2000美元/平方米左右。2007年圣彼得堡高档住房初级市场共售出了850多套。2008年上半年高档住房初级市场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保持在2006年下半年的水平。预计2008年下半年销售量将有所增长。2007年全年高档住房的价格上涨了40%。如果去掉这个数额中通胀部分将增长15%~20%。第二季度, 高档住房初级市场的平均售价是8896美元/平方米, 二级市场的平均售价是6936美元/平方米。初级市场的最低平均价格为4117美元/平方米, 二级市场的最低平均价格为3740美元/平方米。初级市场的最高平均价格为17613美元/平方米, 二级市场的最高平均价格为24748美元/平方米。这样一来, 2008年上半年圣彼得堡高档住宅的初级市场平均价格增长了15.5%, 二级市场增长了11.5%。

(二) 房地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需求依然旺盛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 有购买力的阶层对新建住宅的需求旺盛, 俄罗斯房地产市场正进入活跃期。目前, 在俄罗斯不仅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迅速, 各联邦主体主要城市的房价也在迅速攀升。一些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入俄罗斯房地产业。受俄罗斯办公楼租赁费用上涨、各种房地产有限的供给和上涨的需求的影响, 使俄罗斯本国投资商和开发商及外国投资商和开发商将大笔资金转入商业地产领域。2006年, 俄罗斯商业地产交易占东欧和中欧交易总额的1/4。俄罗斯商业地产交易额2005年为10亿欧元, 2006年这项指标为30亿欧元, 2007年约达到50亿欧元。据专家分析, 今后一段时间商业地产收益可能下降。对办公楼产业的投资是俄罗斯商业房地产行业中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对写字间的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据统计, 10%的城市居民在写字间上班, 莫斯科市有140万人, 写字间需要量为1500万平方米, 目前莫斯科写字间总面积仅为300至350万平方米。因此, 部分开发商将从住宅领域转向办公楼产业发展。但俄罗斯的商业地产处于起步阶段, 该领域投资热至少可延续到2022年。尽管如此, 俄民用住房的存在巨大的潜力, 民用住房交易现在占据着俄罗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地位。如果按2006年底的俄罗斯每平方米住房均价为1200美元计算, 12个月上涨了50%。2007年约达到每平方米1500美元。2008年又有所提高。投资者可期待的收入潜力大大高于投资商业地产的潜力。

二、俄罗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俄罗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有多方面。与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石油价看涨、政策法规的制定、建材价格攀升、供需关系、消费心理、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相关。

首先, 由于俄罗斯建筑材料供给不足, 建材价格大规模上涨, 增加了建设成本。导致全国住房价格的上涨。2007年俄罗斯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了20%至30%, 水泥价格上涨则超过60%。其他建筑材料, 包括石棉水泥板、锯材、木制板材的价格上涨了11.8%至25.3%。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水泥价格上涨了13%, 水泥生产量在所有建筑材料生产中的份额仅增加了3%。2008年第一季度对实施住宅建设社会计划的水泥价格是每吨优惠价4200卢布, 比2007年初贵了75%。市场上的水泥已经超过每吨6000卢布。俄罗斯建材市场的价格上涨, 已成为俄罗斯建筑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2007年住房建设成本提高了35%。郊区住宅的建设成本增加了10%至15%。但总体看来, 建材价格上涨并不是住宅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俄最近两年从协议出让土地转向土地拍卖, 从而土地价格成倍增长, 住房定价无疑要依据购买土地和工程基础设施的开支及新建住宅品质提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其次, 俄罗斯房地产相关法律的出台实施, 在销售、审批、资格认定等程序严格把关, 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从而一些小型房地产公司被淘汰, 使得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才有能力进行房地产开发。俄罗斯新实施的房地产法尽管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但也加剧了俄罗斯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加快了房价上涨的速度。

第三, 从理论上讲, 房价的上涨或下跌, 其根本的动因都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在当前, 又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过度旺盛上。国际油价上涨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由国家向职工提供住房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促使俄罗斯人对住宅的要求量不断增加, 建设资金短缺, 建设速度较慢及周期性较长, 这种供需矛盾突出则导致了房价上升。2007年俄罗斯GDP增长率达到8.1%, 而通胀率为12%。通货膨胀压力通过房地产商品体现出来。进而一部分投资者由于担心卢布贬值将资金投向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其他方面, 因此选择提前买房。

三、中俄房地产业合作潜力及其发展前景

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和国内市场的调整, 俄罗斯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 其建筑业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每年需要建设3000万至4000万平方米的住房, 并在未来几年内保持15%~20%的年增长速度。这为中俄开展住宅与房地产领域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 很多国内的企业开始将投资的眼光瞄准到俄罗斯市场。

(一) 俄房地产业处于初级阶段, 为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俄开辟广阔空间

俄罗斯在进入21世纪后, 随着其国内私有化和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带动了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目前, 俄罗斯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俄罗斯承包工程建设市场前景较好。随着俄罗斯不断拓宽对外开放领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俄罗斯大中城市在住房、医疗和食品加工、轻工业等公共设施和生产厂房建设方面需求量很大, 承包工程建设市场逐渐升温。以宾馆为例, 俄中档宾馆市场缺乏。2008年1月份, 莫斯科首都各宾馆仅中档和经济客房的总体入住率比2006年减少了900多个房间。受2014年冬奥会的影响, 俄南部宾馆严重不足, 大批宾馆面临改造。这一市场潜力较大。另外, 大多数住房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建设的。房屋由于质量等原因处于废弃边缘, 随着危旧房改造和城市住宅开发, 需求市场空间巨大。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由于经济长期衰退、国家对房屋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危房改造历史欠账甚多, 上千万平方米危旧住房亟待拆迁改造;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俄罗斯人纷纷涌到靠近大中城市买房, 加快城市化进程, 已成为俄罗斯房地产市场新的发展趋势;俄罗斯政府现已制定了2002~2010年住房发展纲要, 需要建设三四千万平方米住房, 住宅房地产市场内在需求空间广阔。随着中俄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发展, 中俄合作开发房地产业潜力巨大。

(二) 进入俄罗斯房地产市场的中国企业前景看好

目前俄罗斯对中国建筑施工业比较认可。中国房企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尝试开拓俄罗斯市场。近来俄罗斯 (尤其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的房地产市场, 在开发商眼中变成了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的第三大市场。莫斯科的住房以高出其建设成本三倍的平均价格出售。据俄联邦住房公用设施和建设署统计, 2007年莫斯科住房每平方米平均建设成本为34692卢布, 而其市场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61784卢布。尽管从2005年至今莫斯科住房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增长了64%, 各项行政管理费用使开发商每平方米的成本提高到6.3万~8.5万卢布, 莫斯科住房开发商的利润率也不会低于100%。2008年8月, 由上海上实 (集团) 有限公司、锦江集团、上海绿地集团组成的上海海外联合投资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最大项目, 投资13亿美元进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开发“波罗的海新城"项目竣工。在开发项目中, 住宅开发面积达到150万到160万平方米。该项目位于波罗的海滨海地区, 占地1.5万平方公里, 将兴建四星级以上宾馆、购物中心、中国餐馆、中医医疗中心、中高档住宅等设施。一期3800多套住房目前的定价2500美元/平方米。按照周边的价格水平, 商业配套的售价则在4500到5000美元/平方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方建筑集团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 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拓俄罗斯建筑业市场。目前, 其在俄境内在建和完成的开发建筑总量已达160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司在俄罗斯境内已取得四块土地, 分布于哈巴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伊尔库茨克和新西伯利亚等城市。其中最大的一块土地总占地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伊尔库茨克和新西伯利亚等地, 住宅成本一般在700美元/平方米左右, 但售价却高达950~1200美元/平方米。这些企业抓住俄房屋需求旺盛, 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 积极投入到俄房地产行业, 其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三) 通过房地产开发渠道将中国建材商品打进俄罗斯市场

随着中国房地产企业加大对俄罗斯房地产业投资加大, 伴随而来的是俄全国范围建筑物的剧增, 尤其是在住房建筑领域, 办公大楼建设领域, 银行、写字楼、运动场所设施等。这对建筑及装饰材料、隔板吊顶材料、壁纸、地板、灯饰、厨卫设备进口需求强烈。俄国内建材供应短缺价格高涨不下。2007年俄罗斯保温材料、门窗、地板、水泥、水暖气材的国内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我国建筑材料质优价廉, 与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借此契机, 我国企业可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建筑材料市场。

(四) 我国边境城市的“俄国城", 拉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

我国边境城市房屋价格相对较低,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也开始到我国边境内买房安家, 以至于中国的许多边境城市出现了真正的俄国城。以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为例, 许多居民对于拥有一套单独的居室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新建商品房每平方米价格在3000美元以上。中国边境城市绥芬河, 房价却只有每平方米400美元。所以当地开发商也看到这一点, 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建筑面积来满足这部分人的房屋需求。在中国买房方便简洁, 无更多限制。

四、投资俄罗斯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 投资俄罗斯房地产项目的风险

尽管投资于俄罗斯房地产业前景较好, 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导致建设项目风险因素很多, 如价格、投资费用、经营成本、建设速度、项目经济寿命期、利率、汇率等。

1.投资环境风险

投资所在国由于其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社会文化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每个国家的房地产都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如果经济繁荣, 政策鼓励支持, 房地产价格会上涨, 否则相反。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自普京执政以来, 俄罗斯的政局较稳定, 经济发展趋于平稳。2008年5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执政, 这种政权更迭会对政治经济政策延续性问题产生影响;苏联解体以来遗留问题是否得以成功解决以及中俄两国文化差别等, 这些将直接导致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标准壁垒等, 从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产生风险。同时, 投资环境的变化, 中俄两国之间关系的进展、俄对劳务出入政策的变化等等。因此, 对投资者来说, 这些因素是应该充分考虑的, 投资者必须对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形势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

2.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投资于房地产业特别是跨国投资对整个世界经济运行中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国际油价巨幅波动、全球经济失衡、房地产泡沫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方面。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仍然较快, 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石油需求旺盛, 而石油供给受开采能力、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 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俄罗斯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石油, 油价下跌必然会影响俄经济的发展。如果开发商所开发的住房实行按揭付款, 会出现当地银行贷款利率问题、购房人信用度等问题。

3.汇率风险

海外房产投资在外汇汇率方面存在风险, 近两年, 人民币、卢布不断升值, 美元目前不断贬值。运往国外的建材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在境外获取外币与人民币无论是在汇率和汇兑都会造成损失。房地产业投资数目较大, 每一种损失将都是一笔可观的数额。

4.开发领域存在的风险

每进行一项房地产投资对开发时机、地点、规模的选择和投资、收益、工期长短的预算的把握程度和准确性对一个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正确把握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适时宜进行投资, 从而获取较大盈利, 避免亏损。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其特点是不可移动性, 开发规模越大, 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在这一意义上地理位置显得极为重要。要获得丰厚的利润, 要了解当地政府最近要开发计划, 但是考虑到政策变更问题, 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 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 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 资金一经投入, 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这段时期内消费者购买力、房屋供求、物价等因素这些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 应对风险的措施

首先, 企业应在投资前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进行市场调研, 利用当地在该行业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 将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国内外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自己公司实力作出最终决策。

其次, 企业需要加强完善公司管理机构, 积极培养各方面人才, 完善人才管理。聘用一些了解俄罗斯经济、政治、金融、法律、社会状况的专业人才以及强大的翻译队伍, 为商务谈判、矛盾协调做基础。同时, 定期对俄国经济政治状况、外汇市场、金融政策进行分析, 为提前应对各种风险赢得机会。

第三, 企业应树立形象, 保质保量, 尽可能博得买房者对企业的信任, 在俄房地产市场取得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 除企业外我国政府应当采取对俄投资者相应的措施, 如完善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有效保护我国境外投资的前提条件。加强两国政府之间沟通, 如果出现政策风险, 政府之间签订相关协定尽量避免甚至消除风险, 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来进行这方面工作。

综上所述, 随着俄经济快速发展, 中俄贸易关系逐步加强。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拓宽。投资俄罗斯市场是我国相关企业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 其收益较高。但在高额利润后伴随着一些风险, 至于最终如何避免这些风险各企业在采纳上述措施时, 还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 谨慎投资。

摘要:近几年来中俄贸易领域不断拓展, 投资俄罗斯房地产市场备受我国相关企业青睐, 其原因是俄罗斯国内房屋需求量攀升, 供给过于紧张, 利润空间较大, 但俄罗斯国内一些因素使我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存在一些风险。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房地产现状、投资前景和风险, 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俄罗斯,房地产,现状,前景,风险

参考文献

[1]范益利.投资俄罗斯房地产项目的风险防范分析[J].建筑机械化, 2006 (7) :55-57.

3.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OFDI;产业结构;产业空心化;美国;日本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危机的诸多原因中产业空心化造成了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急剧下降,引起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以此为借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各国如何有效利用OFDI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避免产业空心化的潜在威胁。此外,考虑到现阶段中国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研究OFDI的母国产业结构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日本的经验为例,将探讨一国如何有效规避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并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意见。

一、 相关文献综述与产业空心化的界定

1. 相关文献综述。产业空心化最早是由B.Bluestone和B.Harrison(1982)根据美国OFDI的实践提出的,基于投资的角度,将产业空心化定义为一国在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广泛的资产撤退现象。随后,S.Modic和D.Trautlein(1985)、W.Batholomew和J.Kochanowski(1986)、关下稔(1990)等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趋势性特征,将产业空心化概念进行了定义。产业空心化现象引起了各国学界关注后,部分研究开始探讨产业空心化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大部分研究均提出产业空心化是OFDI引起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

关于产业空心化的判断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权威的测度指标,因此,产业空心化测度按照研究目的,主要采用不同经济指标的趋势性特征分析。王秋石等(2010)对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进行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制造业产值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二,制造业就业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三,制造业净出口;第四,制造业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

在产业空心化方面的研究中,不少研究关注产业空心化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小岛清(1978)认为,OFDI所引起的产业空心化,将给母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包括贸易逆差、失业率上升等的负面效应。J.Davis和J.Huston(1992)提出,产业空心化所导致的一国制造业衰退,将引起工作岗位大幅减少与劳动力收入下降,进而,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R.Barrell和N.Pain(1997)基于欧洲OFDI与外贸净出口关系的研究,发现OFDI对母国贸易与就业均产生负面效应。

2. 产业空心化的界定。诸多相关研究指出产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效应的一种,并将产业结构效应分为两种,即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空心化。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效应指的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一国产业结构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因素所带来的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动态变化效应。

在产业结构效应中,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性特征较为相似,按照Petty-Clark定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产值、从业人数看,第一、二产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第三产业相对比重不断扩大。然而,两种产业结构效应的重大区别在于国民经济总量、总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同时第三产业吸收大量的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减少;相反,产业空心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第一、二产业的严重衰退,第三产业没能弥补衰退产业的产值流失,直接导致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绝对衰退,同时第三产业不能及时吸收大量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增加。

二、 产业空心化指标的构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中的产业衰退不是如经济周期、通货紧缩等其他因素带来的,而是原有产业的大量转移带来的结果。此外,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衰退绝不是产业相对衰退,而指的是产业绝对衰退,即该产业生产总值连续出现负增长。基于此,产业空心化是国内产业的大量持续转移,先直接造成该国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对规模连续下降,进而最终导致该国或地区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总之,产业空心化的概念必须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第一,造成产业衰退的直接原因必须是由产业的外移所导致的;第二,产业衰退必须是绝对衰退,而不是相对衰退。

产业空心化的判断要关注两个经济指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数。目前相关文献尚未存在有效反映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大部分研究集中分析第二产业产值、就业的变化,相对忽视第三产业的表现,但本文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空心化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经济总量、就业人数两个层面,构建两种产业空心化测度指标,初步判断在美国、日本两国是否存在产业空心化。从经济总量层面,构建指标的核心逻辑在于产业空心化的基本概念,由于一国某种产业衰退,直接导致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萎缩。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将第一、二产业视为衰退产业,第三产业视为新兴产业。我们可以通过三次产业总值的年度流量增减,判断是否出现产业空心化,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DP1为第一产业年度产值;GDP2为第二产业年度产值;GDP3为第三产业年度产值;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是由于产业衰退导致的经济总量下降,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与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未能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需要注意的是此公式仅限于(GDP1t+GDP2t)-(GDP1t-1+GDP2t-1)<0的情况下才有效。

从就业人数层面,产业空心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产业衰退导致该产业的大量失业现象,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通过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可以判断一国产业空心化的存在性,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Worker1为第一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2为第二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3为第三产业年度从业人数;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产业衰退,导致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量少于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就业人数上的产业空心化。

三、 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探讨

目前,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增长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两国以服务业为主的虚拟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两个典型发达国家在OFDI进程中,其国内产业结构均呈现出走向软化升级的特征,但由于两国OFDI的不同特征,直接导致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空心化趋势。其中,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可以视为“离本土化”,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则视为“离制造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经济总量判断指标看,美国仅有一次,2009年出现了整体经济的衰退,但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量均呈现出负增长,并且,2010年得到了有效反弹,据此推断,2009年美国整体经济总量衰退的根源在于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主要问题在于第三产业,它与前一年对比,增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这导致美国整体GDP的严重衰退。与此相比,20年代8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日本在1998年~2003年、2008年~2011年存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迹象,早在1993年~1995年已经出现日本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严重下滑,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高于第一、二产业产值的衰退,因此,保持了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但从1998年起,第一、二产业衰退连续了八年,从趋势性特征看,这种趋势1998年~2011年连续了十四年。在第一、二产业绝对衰退过程中,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较慢,没能较好地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下降,日本经济总量也随之下降,导致了产业空心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就业人数判断指标看,美国有过两次类似于产业空心化的迹象:2000年美国经历了新经济危机后,2001年~2003年美国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这一期间第三产业没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出现大量失业;接着,2007年~2010年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再度大幅下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到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因此,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没能找到新工作,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因此,可以认为,新世纪以来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使得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空心化中的大量失业问题。与此相比,日本经济的产业空心化更为明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国内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原因,第一、二产业大量向外转移,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对创造就业的能力有限,在1993年~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出现产业空心化导致的失业现象。

产业空心化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产业环境约束日趋深化。根据对美国、日本两个典型发达国家的分析,一国在国内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均出现产业环境约束不断升级的趋势。从劳动力的供应层面,后工业化阶段对制造业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终将结束,同时出现人口老龄化、普及高等教育等因素,导致劳动力的供给不足,这表示以成本优势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从自然资源的供应层面,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建立在以耗资源、高污染等问题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第二,国内企业战略的转型。国内企业应对劳动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饱和等产业环境约束下,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全球市场份额,企业会考虑将国内一部分高成本、耗资源的生产环节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出去。在此过程中,国内企业的离本土化或离制造化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国内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在国内经营活动从地区、业务结构等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中,企业通过OFDI进行企业资源再配置,此时均呈现出离本土化、离制造化的趋势。

产业空心化的出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其在各国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区别。从形成机理的异质性看,美国与日本两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日本作为国内人口较少、资源匮乏的后工业化小国,国内产业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产业环境的约束,因此,受到产业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将成为边际产业,处在边际产业的企业通过OFDI向外撤退性转移,呈现出离本土化;美国作为人口较多、资源丰富的后工业化大国,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生产要素的国内自由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离本土化的产业空心化的出现。但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直接限制了美国国内对制造业的投资,并其突出表现为美国制造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从治理方法看,两国不同类型的产业空心化需要不同的治理方案。日本以离本土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整体边际产业的转移,日本曾经有过两次撤退性产业转移,曾经成功摆脱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这些成功基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有效培养,新旧主导产业的更替有效弥补了撤退性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美国以离制造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某种生产环节的向外转移,能吸纳大量国内劳动力的制造业增长萎缩与国内就业存在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2008年美国经济经历了灾难性危机后,美国采取再工业化战略,坚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适度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并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

四、 结论: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对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经济总量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维持经济总量的正增长,与此相比,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第二产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下降,因第三产业产值增增长缓慢,未能有效弥补第一、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总量的长期负增长。

从总就业人数看,在经济繁荣阶段,美国第三产业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增长,随之失业率下降。但在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期间,危机因素直接影响的是第三产业就业效应,进而,导致了第三产业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结果总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上升。美国在危机期间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有产业空心化的负面作用,但其深刻根源在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问题。日本则与美国不同,长期陷入在产业空心化的陷阱里。由于第一、二产业的长期衰退,第一、二产业不断释放出剩余劳动力,但日本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之,在美日两国OFDI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出现较大的波动,可知避免产业空心化的负面影响仅靠新兴产业的发展难以实现,控制国内制造业的流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几年中国企业OFDI规模不断增长,在推进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在制造业过剩产能转移的同时,需要增强国内外企业生产链的关联效应。由于中国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效仿日本OFDI的撤退性转移战略,可以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可以绕开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而且,中国国内竞争过度的产能释放到国外。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须积极利用国内外产业的关联效应,增强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经济联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内外垂直型分工体系,能有效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Barry Bluestone, Bennett Harris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Plant Closings, Community Abandonment, and the Dismantling of Basic Industry[M], New York: Basic Books,1982.

[2] Batholomew W.P.A., Joray P.Kochanowski, The Decline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Midwest: A short-run or long-run problem[J],Indiana Business Review,1986:7-12.

[3] Feinstein Charles,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9:15(4):35-55.

[4] Modic S.J., D.H.Trautlein, Perils of De-industrialization(Part1)/Where have all factories gone?[J], Industry Week,1985.

[5] 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0,(1):56-59.

[6] 盛毅.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质疑[J].产业经济研究,2003,(4):7-12.

[7] 王秋石,李国民,王展祥.去工业化的内涵、影响与测度指标的构建——兼议结构性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J].当代财经,2010,(12):19-22.

[8] 张驰.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J].世界经济,1994,(2):77-78.

作者简介:姜昊求(1983-),男,韩国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1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4.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篇四

本文从《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取1986-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值(各年份数据略),从1986年101亿元增长到20的93056.20亿元[1].为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对数据分析的影响,采用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滑指数,以不变价(1986年=100)计算得到的实际值作为数据。我国房地产投资额总体上呈不断上涨趋势,2014年达15599.36亿元,是1986年的154.45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1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该阶段我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相对而言,房地产业还处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探索和试点阶段;1992-房地产投资较前一个时期有一定增长,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处于进一步深化和全面实施时期,房地产市场化逐渐迈开脚步,成果初显;19至,随着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需求得到释放,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出现过热现象,这一阶段是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至今,全球经济形势多变,受美国次贷危机持续发酵影响和政府宏观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近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政府出台减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刺激经济消费增长,但受前期开发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量较高,需要较长时间消化,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进入适度调整阶段。

货币政策是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影响国内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终极目标是稳定币值,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四大目标,往往有两个中介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由于我国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状况,本文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描述货币政策的代表变量,M2是指货币与准货币供应量之和,相对其他的货币供应量指标而言,更能反映社会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体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货币供应量也在逐年增加,1986年M2为6348.6亿元,到2014年达到了1228374.81亿元。表1反映出1986~2014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2实际值的变化情况,为消除通货膨胀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本文以1986年货币供应量M2为基数,依据消费价格指数对货币供应量M2进行实际值换算,得2014年货币供应量实际值为23.63亿元,是1986年的31.66倍。

5.医疗旅游产业营销策略探析 篇五

医疗旅游是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医疗品牌推广与营销,是医疗旅游产业必须面对的新问题。灵活的医疗品牌策略、精确的市场细分、合理的价格梯度、创新的营销思路,都将给海南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广阔的客源市场,将会使“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的旅游口号更加响亮。

建设品牌形象 做好品牌营销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浓缩,也是区别于竞争对手产品、服务的标志。医疗服务品牌的构建,可以方便消费者快速识别当地的特色服务,有利于医疗机构进行精准市场营销,扩大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并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

海南医疗旅游品牌构建与医疗机构建设密不可分。随着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相继入驻,如何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是各个医疗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知名医疗服务机构,其医疗品牌的树立,首先从提高自身质量、完善服务抓起。因此,医疗机构要着力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积极开展高科技诊疗技术项目,树立专业职业形象,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医疗机构要把服务质量放在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同 时,医疗企业也应加强诚信建设,提升行业自律,对外宣传时,通过真实的案例将真实的治疗水平传递给患者,不要蓄意夸大治疗技术。此外,要通过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基层及农村等地开展医疗指导工作,适当给予社会特困病人以帮助等。

精确市场定位 丰富产品体系

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精确的市场定位可为自身赢得竞争优势。医疗旅游企业要突出自身特色,完善医疗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患者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医疗产品,并逐步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医疗品牌产品。

海南医疗企业与旅游企业可通过合作,开发高端医疗旅游项目,医疗旅游产业要借助现在的医疗体制改革趋势,在不对公共医疗资源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充分扩展自身市场,研发新产品,争取医疗市场的主动权。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要通过“高端医疗旅游+养生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吸引力。如果在海南可以享受到国际水平的医疗技术与医疗服务,且医疗成本相对较低,疗养环境舒适,就可大大提升旅游者对海南医疗旅游的关注度。

海南医疗旅游的建设也要面向国际市场,这需要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参与国际资质认证。迄今为止,海南省内通过JCI(国际 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的医疗机构仅有一家。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不仅有助于增强医疗患者的就医信心,同时可增强医疗旅游产品品牌的认同感,此外,对于吸引国际医疗旅游者也有积极的效应。

改变定价策略 发挥价格梯度

从国际上多家知名医疗旅游机构的经验来看,多数医疗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采取了多种定价方式,例如成本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和顾客导向定价法等。海南医疗机构要对不同的医疗旅游产品构建合理的价格梯度,以满足各个消费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医疗旅游的定价可以与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等相关金融产品结合,良好的定价策略可以在保证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制定合理定价策略可将收益管理理论推广运用于私立医疗机构定价中,收益管理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对各个子市场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预测确定最优价格与最佳存量。通过线性规划法和数学模型对病床存量进行合理的测算,并在自身容量一定的条件下对医生与病床的使用分配做到科学的估算,进而结合对市场的精细研判,确定不同产品的价格,合理的定价策略与科学的价格梯度一方面满足市场上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创新营销思路 拓展营销渠道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医疗旅游企业的广告投放与宣传策略也要作出及时调整,要根据用户行为习惯来尝试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进行营销宣传。医疗机构的广告投放要与其营销的目标人群大体一致。例如,公司的高端海外医疗旅游产品可以和介绍奢侈品的平面媒体,或者航空公司上发放的会员刊物等来合作;公司中端的海外医疗旅游产品则可以选择一些有健康、休闲旅游理念的媒体来推广。医疗企业也可以参加一些知名的展会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例如借助上海医疗器械展览等展会增加曝光率。

医疗旅游的线下营销渠道,可以考虑医疗机构与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机构进行联合营销。旅游企业拥有属于自身的客户群,医疗机构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而旅游目的地则有自身独特的资源,借助跨界合作的营销方式,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形成了一个跨行业的多企业、多品牌的营销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6.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 篇六

于海礁

(陕西榆林市果树开发办公室 陕西榆林市 719000)

摘 要:榆林红枣既是历史悠久的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掀起的农业特色产业,长期以来,红枣作为榆林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榆林地区红枣基本概况入手,分析了红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今后榆林红枣的发展前景,以期引起相关红枣发展部门及人员的进一步重视,加快、加大榆林地区的红枣发展事业。

关键词:榆林;红枣产业;发展前景

1、榆林地区红枣产区基本概况

1.1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榆林地区是全国红枣五大产区之一,据资料记载,栽植红枣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栽植面积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俯谷、神木、佳县、绥德、吴堡、清涧6个县的68个乡镇,1852个行政村。由于栽培历史悠久,所以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表现优良制干品种有中阳木枣、方木枣、佳县油枣、清涧滩枣、木枣等;鲜食品种有狗头枣、脆枣、团枣以及近几年引进的赞皇枣、骏枣、梨枣等。

1.2独特的自然条件。

榆林地区能成为全国、全省的红枣主产区,除有栽植习惯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主要原因之一。该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10-11℃,没有高低温灾害。但是6-8月份枣的重要生长期,气温月均22-24℃,这段较高的温度非常有利枣树花芽分化和开花座果,昼夜温差大(12-14℃),这一特点相当有利青果有机营养积累;全年日照2608-2962小时,在全国枣区名列前茅;无霜期为170-182天,能充分满足枣树生长期对积温的要求;年均降雨量472-505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既能达到枣果生长的需要,又避免了成熟期的裂果和烂果问题。

发展红枣产业符合这一区域生产力水平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区域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频繁发生,枣区各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一地区大量栽植枣树,通过采取配套的治理工程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林草覆盖率,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枣树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瘠薄等特性,在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十年九收的奇特效应。

2、榆林红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我市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品种老化,管理粗放,产量低,产业化程度较低,销售市场滞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枣园品种老化、单一,达不到理想的收益我市枣农长期以来重产量轻品质,有什么品种苗栽什么苗,目前主要以油枣、木枣等为主,鲜食枣品种较少,且老枣区的品种退化相当严重。

(2)枣农不掌握科学性管理方法,采用传统粗放管理方法老枣园长期以来粗放管理,只采用不投入成少投入的办法,不能进行合理密植。修剪整形不当,不能按照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不重视花期管理,导致产量低、质量差。

(3)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政府、科技服务组织缺乏对市场调研、信息采集,对枣农信息的提供、生产计划制定的指导和生产物资的筹措帮助支持不够;产中,技术指导不到位,不能保证林农与市场对接。

贮存保鲜、深加工、销售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市场预测少,信息匮乏,枣产品市场发展缓慢,枣树发展规模、生产、深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与现代市场营销矛盾突出。枣果实产后深加工难以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果品市场发展滞后,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设施不配套,流通环境不畅通,政府、中间服务组织对市场开发和引导不力。

3、榆林红枣产业前景规划

三、榆林红枣产业前景规划 3.1引进良种,科学选育优良品种。

实现良种化区域化生产品种引进选择,应以适应当地的制干枣品种为主,如方木枣、狗头枣、赞黄大枣、骏枣、中阳木枣及其优良变异类型等;适当发展鲜食品种和加工蜜枣,如鲜食品种牛奶脆枣、狗头枣等,加工蜜枣扁圆团枣、赞黄大枣、方木枣等。加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如冬枣、金丝小枣、婆枣和赞皇红枣等。在新品种选育上,要根据该市气候、土壤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土壤生长的新品种及不同需求的新品种,如对于贮藏用红枣品种应具有:优质、晚熟、耐贮、抗裂果等特点;对于鲜食用红枣品种应选育出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今后应重点研究不同成熟期鲜食红枣品种合另搭配、设施化错季栽培(提前和延后)、调控果实成熟期和货架期短期保鲜。为了保证红枣苗品种的纯度,苗木生产单位应具有三证(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经营证、苗木检疫证),方可生产出售苗木。

3.2配置授粉树。

枣树的优良品种中,大多数品种能够自花授粉,且正常结果,但异花授粉可以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对增加果实产量是相当有益的;也有少量的几个品种因花粉不发育或发育不健全,或者自花不孕等原因,单一栽植授粉不良,必须配置相宜的授粉品种,如赞皇大枣也需配置花粉发育良好的马牙枣、九月青作为授粉品种。因此,在定植建园时最好授粉品种进行混栽,这样便于提高果品产量、质量。

3.3及时有效地做好施肥和追肥工作。

每年坚持早春、秋季深施有机肥,保障枣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肥料。促使枣树生长发育好,提高产量和质量。基肥的种类一般以圈肥、厩肥、绿肥、堆肥、人粪尿等有机肥和草木灰为主,掺入部分氮素和磷素化肥,磷肥应在施肥前先与有机肥混合堆沤,防止被土壤固定,以提高肥效。3、4科学合理整形修剪枣树。

依据枣树品种特性、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产目的确定合理的树形和修剪方法。该市枣树修剪中常用的树形有:主干疏层形、开心形、纺锤形。枣树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幼树整形修剪首先应当按照品种和生产目的,确定树形。定植当年不定干,只拉枝,翌年确定培养中心领导枝和二次枝,逐步培养结果枝;盛果期枣树的修剪主要是,调整好树冠范围内的枝叶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维持好各类枝的生长势,通过更新结果枝组,使其延长结果寿命。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发展榆林红枣产业前景广阔,建议区、市、县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枣产业的发展,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基地建设,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路,制定长远规划,使之成为榆林市致富和增强区域经济优势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任国兰,司胜利,喻璋等〃枣树病虫害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2,(6)〃

7.探析产业融合成长的内在机制 篇七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类型

一般而言, 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和制度等要素通过特定结构进行整合, 便形成了产业。而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要素在竞争与协作等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催生新兴产业的自然过程。

诸多不同产生要素和整合使产业融合的类型较为纷繁复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

产品融合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块的替代与整合以统一产品功能的创新活动。根据产品形态的差异, 产品融合有服务产品融合与实体产品融合之别。随着产业系统的开放度日益提高, 产品融合的成长非常迅速。例如, 掌上电脑、网络电话业务和手机等融合型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融合不仅仅是产业融合的开端, 而且促进了其他类型产业融合的发展与演化。

相对于产品融合, 技术融合是层次较高的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赖以产业的前提是不同产业具备相似和相同的生产知识与技术。技术融合在现阶段发展的典型现象是数字融合。数字融合的关键环节在于运用二进制 (0或1) 的方式将出版、广播电视、通讯以及计算机等不同产业进行数字技术处理之后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形态加以统一编码, 进而实现信息保存和传递的一体化, 在不同产业之间极大提高了信息的互换性与互联性。

技术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融合。市场融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涉及到产品、技术、顾客、企业与需求五个方面的融合。其中, 消费者市场的融合愈演愈烈, 不同企业争夺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趋势不断增强。典型的事例是手机产品与数据服务的融合, 导致了大量消费群体从数据服务产业流向了手机产业。

企业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市场融合的伴生物。而对市场融合的发展趋势, 处于不同产业系统的企业为了扩散业务往往进行战略联盟或并购等活动, 进而实现企业融合, 其结果造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拥有趋同化和多元化的业务。我国企业融合的典型例子之一是广播电视制造、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间的企业融合。多元化业务有利于企业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积累, 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知识与技术运用于一个独立产品, 即促进产品和产业的融合。

企业融合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制度融合状况。制度对于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管束的作用。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微观制度与宏观制度。微观制度包括技术标准和企业行为规范等规定, 而宏观制度则包括产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规定。所谓制度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间的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的创新与协调。

总之, 产业融合的类型是多方面的, 只有将这些不同的类型有机地整合起来, 才能有效推进产业融合。

二、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

(一) 竞争

限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领域普遍存在企业间的竞争。与此同时, 竞争又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与途径。当然, 竞争的这一积极功能是逐步发挥的过程。在竞争的过程中, 市场主体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传播和扩散知识与技术, 并伴随着艰苦的创新、试验与调整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不同产业间的企业进行互动, 促进产业融合。

为了进一步探析产业融合中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不同竞争形态进行研究。

1.竞争的形态

(1) 封闭式竞争

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所进行的竞争称为封闭式竞争。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封闭式竞争的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即由企业间的竞争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不是通过合作伙伴的协作而是依靠单个企业独自的力量来进行竞争。对于企业间的竞争的关键要素, 美国波特教授归纳为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买方和供方五个方面。这些关键要素只在相同产业内部产生影响, 使企业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限期的周期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通信和系统软件等技术的出现, 使许多企业转变了竞争策略, 竞争领域不再是内部生产过程, 产品的供应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系统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供应链间的竞争, 关键在于节约成本和改善经营网络运转的效率。为此, 必须设法优化客户、最终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运输商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等相关环节。例如, 沃尔玛采取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具体策略是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系统建立存货补充机制, 从而密切了供应商与客户的供求关系。供应链的竞争形态要求相关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导致竞争加剧。目前, 我国有许多企业仍然采取这种竞争形态。

上述两种封闭式形态, 尽管具体的竞争策略有所不同, 但都不能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因此制约了产业融合。其具体原因是:首先,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供应链间竞争代替企业间竞争, 虽然降低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但是, 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稳定环境, 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次, 创新力度不强。在封闭式竞争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重组, 促进了创新。但这种创新多半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完善, 最终难以避免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企业周期律的命运安排。

(2) 开放式竞争

环境的日趋复杂致使供应链间竞争加剧。究其本质, 供应链内部诸企业之间力度维持一种线性关系, 但是这难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因此, 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 技术创新和产业管制放松等因素增强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从而使竞争形态的转变具有可行性。因此, 开放式竞争形态符合产业融合成长规律。

作为一种竞争形态, 开放式竞争本质上是价值网之间的新型竞争, 追求非线性的竞争策略。进一步地说, 开放式竞争显然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是非线性的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重组, 提高了产业融合的实效。

开放式竞争对于产业融合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进行竞争, 会使其他产业的产品、模块、标准和技术等要素流入和扩散, 换言之, 负熵流入了产业系统, 有利于该产业系统的有序化发展。其次, 与封闭式竞争形态不同, 开放式竞争的协同方式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 而是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建立众多独立模块以应对复杂环境。最后, 开放式竞争密切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使各类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深度结合, 有效地促进了根本性的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发展。

2.竞争的重点领域

封闭式竞争和开放式竞争均存在三个层次的重点领域。第一是初级层次, 即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领域的竞争;第二是中级层次, 即工艺、技术、模块和标准等领域的竞争;第三是高级层次, 即核心能力的竞争。

目前,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这三个层次的竞争交叉进行。其中, 尤以技术竞争、模块竞争和标准竞争最为激烈。本文对这个方面的竞争作简要分析。

(1) 技术竞争

技术竞争是推进产品融合的内在机制之一, 因此在产业融合中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和企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技术研发并申请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然而, 低廉的技术模仿成本促使许多企业更愿意采取模仿的竞争策略, 从而传播和扩散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 共享相同或者相似技术的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越来越多, 为技术融合奠定了前提条件, 进而促进产业融合。但同时, 应注意到进行技术原始创新的企业由于获利微薄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这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专利的保护制度来加以妥善解决。

(2) 模块竞争

作为整个产业系统中的独立子系统, 模块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模块竞争的核心思路是将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进行升级或者替代。模块竞争通过模块集中化的过程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模块集中化可以将各种模块根据特定的联系规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构建复杂度更高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更加开放的产业系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偏爱将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整合集中于独立的服务和产品之中。因为是不同功能模块的整合, 提高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 推动了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典型的例子是如今方兴未艾的PDA产业, 它的核心竞争策略是整合消费电子、通信、软件和计算机等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消费需求。

(3) 标准竞争

某类产品的市场价值越大, 标准竞争的价值及其激烈程度就越高。所谓标准, 其实是知识性产品的一种类型, 边际成本不高, 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因此,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标准使用企业所缴纳的费用而赢得高利润的回报。标准使用的企业数量越多,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获利就越多, 这就决定同质化的竞争模式所伴随的标准竞争日趋加剧, 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立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系统的过程中, 标准能起到协调不同系统的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整合相关和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实践已经证明, 标准的开放度越高, 标准的扩散速度就越快, 对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

(二) 协同

协同是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由于主体的差异, 协同有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的区分。随着竞争领域的扩展, 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和兼容性明显得到提升, 多数企业力求实现由内部协同转向外部协同, 即采取联盟而不是并购的策略来达到协同的目的。

协同是竞争的伴生物。模块竞争的专业化对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方式上看, 协同分为产业集群、制度和产业生态系统三种类型的协同。

1.产业集群协同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企业进行互补和共通的联合。由于零部件和产品协同的根本特征, 传统产业集群偏重集权式关系的维持, 因此无法满足不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以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代替传统的产业集群而成为新型协同方式, 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模块化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促使企业独立而共同发展;模块的开放性, 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的融合, 进而加快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

2.制度协同

制度协同涉及微观和宏观层面。制度协同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协同成本低廉。通过制度协同, 可以使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便利产业融合;二是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 促进不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

3.产业生态系统协同

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为消费者、生产者、供应链和外部环境等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电信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系统主要由内容供应商、消费者群体、网络运营商、服务集成商和政府组成。取决于模块结构的开放性, 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的开放性特征。因此, 它与产业集群不同, 不强调空间的协同, 而是在整合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协同。

以上分别分析了竞争与协同机制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过程。其实, 竞争与协同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目前, 我国产业融合成长的速度较为缓慢,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竞争与协调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的关系, 其具体的表现是市场垄断结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导致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较低。为此, 应积极稳妥地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使竞争与协同机制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严奇春.基于层次与过程的产业融合形式探讨[J].软科学, 2012 (03) .

8.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的运营对策探析 篇八

一、简述电影产业品牌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品牌具有普遍的偏爱心理,那么,什么是品牌呢?品牌即是一种由名称、象征等可看见、可识别的因素所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这些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牌可创造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买卖关系,具有某种经济价值,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电影产业的品牌,主要是针对电影来说的。所以,品牌的名称、象征等可看见、可识别的因素就变成电影的视听技术、艺术元素与价值、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组成电影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电影品牌运营模式的建立。影视企业在形成电影品牌的过程中,还会将明星、导演等因素融合到品牌运营模式中,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明星、导演来提高电影的知名度,进而创建企业整体的电影品牌。电影品牌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品,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具有文化性、效益性、延伸性。所以说,建立电影产业品牌,使更多的观众认识到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将促进观众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电影产业品牌的价值。

二、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影视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电影品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提高电影品牌的价值,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第一,影视企业对电影品牌认识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电影品牌运营的前提是在科学的理念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但是一些影视企业对电影品牌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时,错误地解读相关理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影视创作的核心目标,只注重电影作品的炒作,忽视电影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合理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的建立。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影视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电影品牌价值的体现是有很大损害的。

第二,影视市场管理制度松懈,致使盗版影视光碟泛滥。我国的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以降低盗版问题的影响,进而杜绝盗版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对电影品牌知识产权有偿开发与转让的制度还不是很成熟,这严重影响了电影品牌运营的有效性;而且一些小商贩为了谋取利益,致使盗版音像制品随处可见,网络电影下载容易,这也增加了电影品牌运营的难度。另外,一些编剧在进行影视创作时,他们的创意受到保护的程度较低,往往会出现剽窃的现象,这是对电影品牌权益保护不力的表现。所以说,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电影品牌保护力度不够。

第三,对电影品牌管理有漏洞,达不到电影品牌运营应有的价值。任何影视企业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之后,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电影品牌的价值,实现影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但是一些影视企业将电影品牌当做一种财富,只看到眼前利益,无所节制地、无所计划地利用电影品牌进行市场营销。这样的电影品牌运营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是由于管理上的漏洞,会逐渐失去观众的目光,这是没有长期的发展前途的运营方法。

三、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效率的对策

第一,树立独特的“导演电影品牌”。作为观众,人们在选择电影时会注意电影的导演、演员等是不是自己所熟知的明星,所以,很多影视企业在创作电影作品时,喜欢启用知名影视导演与演员,以满足观众对明星喜爱的这种心理。由此可知,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效率的第一点策略就是树立起“导演电影品牌”。很多导演在拍摄电影时,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徐克导演的武侠电影比较出名,张艺谋导演的文艺爱情电影受人推崇,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广为人知等等,这些国内知名导演在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自身名字为标志的电影品牌,使观众在选择电影时,会留心电影的导演。这就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了“导演电影品牌”效应,这对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影视企业在创建“导演电影品牌”的过程中,应该紧抓导演拍摄的艺术风格,只有形成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才有可能受到观众的喜爱,提高导演对观众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进而形成自己的“导演电影品牌”。另外,除了加强对艺术风格的创新以外,还要提高市场意识,积极研究影视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电影的艺术价值作为电影品牌运营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标新立异,这样的“导演电影品牌”才能够突破自我,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

第二,创新电影内容,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随着电影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于电影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电影内容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编写,那么将不会有长足的发展。所以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电影内容,开发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特色的“电影内容品牌”。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的经济与信息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深入,人们随时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信息,如果电影内容是以传统的形式编写的,则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所以,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变革,需要创新电影内容,将具有国际化的元素与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到电影制作中,使电影内容“兼容本土与国际”,这样带有“全球化”的特色电影,是观众愿意消费的,也是可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电影品牌运营策略。

比如《叶问》系列电影,创新将中国传统的武术——咏春拳,以及中日战争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以战争之前人们欢喜的生活与战争之后人们随时失去生命的生活相对比,再通过叶问的眼睛,看到中国人的伤痛,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所以《叶问》的系列影片都受到好评。在中国电影产业树立“电影内容品牌”的过程中,可以先借鉴国外优秀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再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元素,使观众在欣赏影片之后都能够思考、得到启发,进而形成中国电影产业独特的民族品牌。这样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才是适宜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策略。

第三,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管理,促进多样化品牌的形成。中国的电影产业品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盗版现象才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所以,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很多影视企业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之后,都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品牌管理上出现漏洞,导致企业电影品牌危机,影响电影品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由此可知,要想更好地发挥电影品牌运营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则应该建立完善的电影品牌管理机制,完善电影版权保护体系。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治理售假商贩的力度,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机构,促进电影品牌与电影产业链条的发展。

电影品牌运营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影视企业不能积极研究电影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那么电影品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会大,品牌存在的时间也不会长久。所以,影视企业必须进行相关市场调查,找到特定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而根据这个群体的消费需求,改进中国电影品牌的运营策略。影视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建立不同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使电影品牌向着多样化发展,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明星,那么企业就可以创建电影的明星品牌,满足年轻人对明星的推崇;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追求富有文化内涵的电影作品,那么企业就可以建立具有自身文化精神特色的电影品牌,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追求。

结语

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影视企业可以积极创新电影的运营策略,加强对电影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电影产业品牌运营策略的研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科学的品牌思想,创新品牌运营方法,加强对品牌的管理与维护。相信,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的品牌运营将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主要的运营方式。未来,我国电影产业将树立自己的电影品牌,跻身世界电影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1]汪献平.从好莱坞经验看中国电影品牌的创建[J].当代电影, 2011,(06).

[2]张丽.从好莱坞品牌营销论中国电影的商业运作[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韩培志,冀早早.电影品牌价值分析[J].东南传播, 2009,(07).

[4]魏茹芳,刘炳强.中国电影商业化模式与现代营销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 2008,(16).

[5]张彩虹.归去来兮——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当代电影, 2006,(04).

[6]魏婷,张兴健.浅析中国电影市场营销问题及解决方案[J].经济问题探索, 2008,(06).

[7]李孟哲.浅析好莱坞电影营销模式对中国电影营销模式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0,(13).

[8]张银枝.中国电影营销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之路[J].文艺争鸣, 2010,(12).

上一篇:客运车站管理系统下一篇:煤矿调度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