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智慧故事

2024-09-26

中国史上智慧故事(共19篇)

1.中国史上智慧故事 篇一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

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公元2,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

2.中国史上智慧故事 篇二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九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我谨代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零售业已经进入全面变革的新时代, 中国商业联合会近年来持续以转型、创新为主题, 组织业内共商发展大计, 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应对新的挑战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 商业企业加快了创新的步伐, 新的业态以及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氛围渐行渐浓。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商务部一直在密切跟踪研究分析零售业变化和趋势。借此机会, 我想谈一下对当前流通业包括零售业发展的一点看法。

一、我国零售业在调整中前行, 在转型中发展

根据商务部4300余家典型零售企业统计数据, 2013年我国零售业总体呈现稳中增长的态势, 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但增速放缓。2013年典型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9%, 增速仍然较快, 但与2012年相比回落了0.8个百分点。实体店营业面积同比增长3.2%, 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

二是百货和大型超市的压力增大, 便利店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便利店销售额和营业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2.3%和6%, 居各业态之首。受到电商发展的影响, 百货和大型超市等传统的主力零售业态的销售额分别增长7.7%和7.9%, 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3.5和4.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增速继续下降至7.1%。一线城市受影响更大, 上海市一季度销售排名前20位的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降9.9%。

三是线上线下渠道加快融合发展。传统零售企业“触网”步伐加快。2013年传统零售企业网络零售增速达到38.6%, 今年1-2月增速继续加快, 达到53%。同时, 电商也加快向线下渗透, 京东与15座城市上万家便利店进行O2O合作, 顺丰开始在全国建设实体便利店。

从总体形势看, 我国消费市场长期繁荣稳定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将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 将创造出巨大的新消费需求, 为商业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机遇, 对此大家应当坚定信心。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 传统零售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 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好日子到头了, 但我觉得到任何时候商业都不会消亡, 消失的是不变革的企业和陈旧的商业模式, 我们传统零售业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创新确实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二、流通业发展进入“智慧流通”时代

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流通业发展的主旋律和业界的共识, 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成为商业适应新环境、满足新需求的重要途径。最近, 我们注意到, 除了众多不断发展创新的京东、淘宝等网络零售商之外, 有一批新兴商业企业逆势增长, 发展速度、企业效益均呈现反商业周期的快速发展势头, 与陷入困境的传统流通企业形成强烈反差, 例如广东的尚品宅配、江苏的孩子王等。我们对这些企业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的概念, 其共同特征是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应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手段, 基于互联网经济思维, 建立了与传统流通完全不同的全新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 具有消费者驱动、大数据支撑、供应链快速响应、网络化协作的生态圈等特点。这与国际上商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一致的,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商业企业在这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多探索和成功经验。

这些新的商业模式充分体现了流通的智慧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代表着信息化时代现代流通的发展方向。流通借助科技和金融的力量, 拥有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能量和空间。智慧流通会给商贸服务业, 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智慧流通的时代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了流通与生产的传统关系, 使流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先导力量。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 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商品的集散、交易实现等功能, 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通道, 它作为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个环节, 处在整个经济活动的下游或者末端, 它是一个被动性的角色, 成不了主宰者。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智慧流通的模式下, 商贸服务企业最贴近市场和消费者, 借助技术手段, 综合分析市场需求和组织资源配置, 主动引导生产、影响消费, 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和“大脑”。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 经济模式由原来的“M2C”, 就是制造到消费, 流通是中间的转换环节, 变成了“C2M”, 就是消费到制造。流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不再是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现实。谁掌握了消费需求, 谁就代表了市场的力量, 就会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例如, 京东在上海的“亚洲一号”物流配送中心, 它不是物流中心, 也不是配送中心, 它是订单处理中心, 每天能够处理几十万单的订单。这样的订单处理过程是消费者先支付, 然后下单, 最后实现配送。在这样的条件下, 流通对生产的组织功能, 对消费的引导功能, 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是改变了商家与消费者的传统关系, 商业经营理念从“经营商品”向“经营顾客”转变, 同时也改变了顾客的消费习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使得商业企业能够从规模庞大的用户数据当中挖掘出具有市场价值的营销数据, 为更准确地锁定目标受众、实施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打下基础, 企业经营由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例如, 从事母婴用品销售的孩子王公司建立了互助互动型消费社交圈, 为每个会员建立专门档案, 专人管理, 销售人员变身为“妈妈后援团”, 不仅是一支物流配送队伍, 更扮演着“母婴顾问”的角色, 为孕妇、新母亲解决自身及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并为其提供消费建议和设计, 不仅增强了顾客的消费体验, 而且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增加了顾客活跃度和忠诚度, 大大拓宽了企业盈利空间。还有尚品宅配, 它的门店开在红星美凯龙, 与其它店面不同的是, 尚品宅配的店里面都有设计人员, 设计人员根据顾客的要求从数据库里面调出设计效果图, 为顾客提供设计建议, 顾客还可以把自己的建议放到它的数据库中, 为其他顾客提供一个参考, 所以说尚品宅配最核心的就是数据库。这种一种非常先进的销售方式。

三是拓展了流通业的内涵和外延, 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流通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 成为组织配置资源和要素的中心,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产业边界、内外贸边界越来越模糊, 流通企业日益呈现平台化、综合化、跨领域经营的特征。例如, 上海陆交中心依托网络采集物流供需双方信息并撮合交易, 将全社会物流资源以货物为中心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还创新了包括融资、担保、保险、通讯、结算和技术服务等一整套第三方增值服务, 为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成为发展“平台经济”的典范。

四是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运作模式和游戏规则。传统商业依靠信息不对称赚钱, 如今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依靠的是增值服务来赚钱。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竞争, 不仅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 也不仅仅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而是生态圈与生态圈的竞争。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要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是“互联网翅膀”, 一个是“金融翅膀”, 离开了这“两个翅膀”, 流通业难以起飞。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流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管理体制带来新的挑战。新商业模式的产生和融合发展, 对于传统商业的游戏规则、市场准入、制度设计, 形成了一种倒逼。从政府的管理体制来讲, 智慧流通的全新模式对政府的传统管理体制也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过去按照产业划分的部门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商业模式发展的需要, 必须建立起新的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三、积极创造有利于智慧流通发展的环境

国务院对我国的流通改革做出了统一部属, 要求商务部做为牵头部门, 制定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方案。今年我们要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综合试点, 这其中包括推动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这方面内容, 商业改革与商业创新发展是互动的。我们主要是从符合市场化方向, 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行业探索改革,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为传统商业转型和智慧流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一是顺势而为, 因势利导。促进智慧流通发展, 要充分尊重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自主选择, 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今年将启动的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综合试点也把发展智慧流通作为任务之一。我们将结合各项工作, 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宣传智慧流通典型经验、模式和案例, 支持引导企业应用新科技, 创造新模式。

二是要完善制度, 营造环境。现在的商业改革面临三重压力, 也是三重动力, 要解决市场化的问题, 要应对互联网、信息化的挑战, 要能够和国际规则接轨, 这样的改革比较复杂。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 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以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改革, 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营造环境。要完成这项工作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 我们愿意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及其他协会一道, 积极推动广大流通企业加强交流合作, 及时发现典型, 及时推广。

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企业家充分利用本次高峰论坛的平台, 加强交流, 扩大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3.在国际法治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篇三

十天后,中国欧洲学会欧盟法研究会理事廖诗评在另一场上诉听证会上碰到JF律师。他告诉廖诗评:“与中国在WTO上打官司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就在十天前,在WTO参加另一个中欧贸易争端的专家组程序,看到代表中方出庭的中国籍律师是个生面孔,不由得放松了警惕,谁知甫一交手,才发现对方丝毫不惧,要不是我‘常在河边走,差点就吃了大亏”。

这是《我们在WTO打官司》一书中收录的一段故事。JF律师说的“生面孔”就是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

2014年2月26日至27日,“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专家组阶段听证会在日内瓦WTO总部举行,彭俊成为我国首位在WTO案件中进行庭辩的中国律师。

“直到出庭讲话之前,我都没有觉得是在代表国家,这就是一份工作,必须把它做好。但是真正当你在庭上说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代表的是国家,要把国家的故事讲好,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庭辩的剑拔弩张并没有让第一次上庭就担当重任的彭俊感到紧张,更多的是要为国家争取权益的坚定和沉稳。

彭俊是最早从事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业务的律师之一,参加了第一支中美律师联合反倾销应诉团队,代表中国政府参与了十多起WTO争端解决案件。他说:“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视角,去看中国,看世界,看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这种经历是很难得的”。从这个视角中,彭俊看到的是中国的进步。

中国的声音在慢慢加大

入世15年,彭俊认为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开放、平等和透明的过程,这也是WTO的三个基本支柱。

他举了个例子:平等原则,也叫非歧视原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国民待遇。国家内部可以将自己的不同企业分成三六九等,但是给予外资准入的国民待遇时,必须按照本国内最高等级的企业待遇给予,这是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这看似不公平的条件却恰恰促进了中国的改革。

彭俊的另一个感受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在慢慢加大。他说:“现在不管是我们参加WTO的新规则谈判,还是我们的技术官僚队伍参加WTO争端解决,以及新一轮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国的声音都更加响亮。”

尽管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但彭俊认为WTO的作用无法被替代,并且中国也要发挥更大的力量去推动以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首先,我们是受益者,这个利益是我们当年没想到的;其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要这么做。”彭俊说。

对于WTO面临的阻力和困境,彭俊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无论TPP还是TTIP,这些规则本身就是WTO 2.0,或者是WTO Plus。通过区域贸易自由化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各自在各自内部形成共识之后,共识和共识之间再形成共识,也许就会有一个新的思路。”他说。

一个用规则去讲道理的舞台

争端解决机制被称为多边贸易体制“皇冠上的明珠”。按彭俊的理解:“争端解决机制给了我们一个用规则去讲道理的舞台。”最明显的一点是它能够把涉及到政治性的问题脱敏,变成一个技术性的讨论。彭俊说:“这就能够比较好地从法律技术上去解决一个争端,而不至于变成双方打口水仗。”

“WTO已经形成了510多个案例,再加上之前GATT的几百个案例,这些案例包括它的制度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可信赖的体制”。在彭俊看来,这些案例就是宝库。“我第一次接触WTO是2004年,当时中国作为第三方参加美国诉墨西哥牛肉大米反倾销案。当时第一次读到美国的书面陈述,我感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就是我理解的纯法律的东西啊!里面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法律逻辑推理的享受”。

最大的差距来自经验

“2005年我第一次参加上诉庭,那时候作为不说话的第三方;2010年作为不说话的当事方,那时中国是被告;2015年才作为说话的当事方。10年才有了说话的机会。”2015年7月31日“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上诉阶段开庭之后,彭俊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十年能有这样的机会,已不易。毕竟,至今中国在WTO方面的律师都屈指可数。而且在国际法方面,中国律师和国外的律师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经验!”彭俊说。

庭辩中的一个情景让彭俊印象深刻。在“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中,坐在对面的一位欧盟的律师代理过100多个案子,“他在庭上讲话放松的程度,大家对他的信服度,还有他讲话的技巧,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是慢慢读书能够读出来的,而是靠案子‘喂出来的,这个方面我们毕竟还缺少锻炼。”彭俊坦诚地说。

与存在差距的失落相比,彭俊更愿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我们应该更加开放,眼光更远地考虑这个问题。中国想要获得领导权不仅仅要有‘肌肉,更要提供国际法律制度这样一种国际公共产品。做这个事情需要自己的法律人才,形成一个法律人才团队,才能够在国际上去推广我们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这是软实力的体现。”

4.中国历史上的神话故事 篇四

老郑一个人住在山上,搭了一个茅棚子,每天砍柴、打猎、种地,他种的庄稼又多又壮;他种的菜,蔸蔸又大又好;他要打猎,百发百中,所以他的东西吃不完,用不完。但他是个热心肠,他把剩下来的东西都周济了穷人,只要是来求他的,不分是认得的邻舍、朋友,还是不认得的过路行人或叫化子,他都尽力帮助。

有天晚上,他在茅棚子外借着月光打草鞋,忽然,一阵清风吹来,从外面走进八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女的。头一个是白胡子老倌,手上拿着一个渔鼓简,他对郑老伯说:“老丈!我们路过此地,想借宝地歇歇脚,不知行不?”郑老伯热情地说:“行,只要你们不嫌弃,不过我这茅棚子太窄了,怕你们坐不下。”长者说:“不要紧,我们挤一下就是了。”说完,八个人都进了屋。说也奇怪,平日连进三个人都觉得挤的小棚子,现在挤进八个人,还觉得宽敞,郑老馆正在奇怪,却听其中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黑脸拐子,满脸的络腮胡子,身后背个酒葫芦地说:“老丈,我们几位肚都饿了,你这里有点东西吃吗?”郑老伯连忙悦:“有!有!我今天正好打了一只兔子,就拿来款待客人吧!”说完,从旮旯里搬来一缸酒,又端来一蒸钵喷喷香的兔子肉,放在一张竹子编的小方桌上。

一个手中拿着一支玉箫的书生提议说:“今夜月色皎洁,我们移至湖边,对月畅饮如何?”其他人都表示赞成。他们就一个提壶,一个端盆,一个搬桌子,来到雨湖边上,各人寻来一块麻石作为坐凳,一直饮到月亮偏西,曙光微露。郑老伯也就招待他们到月亮偏西,一会儿给他们烧水泡茶,一会儿又到山上给他们采果子下酒,眼看月亮快要落山了,星星也眨着眼睛在打瞌睡,八个饮酒的,也都一个个醉眼朦胧了,一个敞胸露怀的大肚子对郑老伯说:“老丈,劳累了你一晚,我们如何报答你呢?你想要什么吧,我们都能办到。”

郑老伯摇了摇头说:“我什么都不要。”

连腮胡子说:“你的茅棚子这样小,你不想要一栋好房子吗?”郑老伯微笑着说:“天可以为盖,地可以为席,何况我现在还有这个茅棚子遮身,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足够了。”

一个五绺须,长眉长目,身背宝剑的道人说:“老丈!人间福禄寿喜,随你挑选。”

郑老伯说:“富贵福禄是人的绳索,我不愿让它捆住我的手脚,至于寿嘛,老死一关,人人逃脱不了,听乎自然吧!”

这时,那位美貌的女子开口了,她说:“人间福禄寿喜你都不爱,想必是看破红尘,想超凡成仙吧!”

郑老伯说:“常言道得好,无烦无恼即神仙,我天塌下来也不知道愁,早已是人中之仙了。

大家非要他想一个,郑老伯拗不过,想了一会说:“你们硬要我提,我就提一个吧!就是我们这座雨湖方圆几十里,从湖这边过湖那边去,要走半天,太不方便了,你们要能帮助修架桥,方便方便大家,就太好了。”

大胡子黑脸拐子连忙说:“这个容易,我们答应你。”

八个人出去了,郑老伯没有跟出去,他在家里给他们烧茶水,等茶烧好了,给他们送茶去时,只见一座大桥横架雨湖之上。那八个人正从桥上走下,朝汀江去了。郑老伯在后面一边喊,一边追,忽然飞一八朵祥云,八个人向郑老伯挥了挥手,登上祥云飘走了。

郑老伯回到桥上,细看大桥,桥是由八块麻石搭成的,平平整整,宽宽敞敞,

他满心欢喜,在桥上来回地走着,一直走到天亮。

5.中国史上智慧故事 篇五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6.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讲故事的 篇六

长期以来,以文献纪录片为主导的纪录片市场给人一种科普说教的感觉,缺乏人情味和故事性,而美食纪录片虽然看似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往往以区域菜式划分。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串起天南地北的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美食与劳作相连,解说与故事一体,给受众一种赏心悦目、意犹未尽的感觉。

刚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就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好故事”,总导演陈晓卿说,这部纪录片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在表现美食的同时,讲一点故事,说一点人情,引发一点乡愁,缅怀或者回顾一下传统,体味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进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么《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讲故事的呢?

一、强化读图时代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力量

《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利用了电视影像的力量,紧紧围绕这两个层面,为中西方文化的对接、消除传播隔阂搭建平台,以便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从视听符号的层面来说,《舌尖上的中国》采用“微距摄影”的手法,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把美食的诱惑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可以更加直接地触发人类爱好美食的共通本性,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进行。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故事化叙事模式的运用,把跨文化传播中影像的力量发挥到近乎极致。本来影视传播形象化的特点是擅长讲故事的,但是中国高语境文化和我国历来对文学艺术功能认识上的“文以载道”的传统,导致我国电视纪录片一度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画面的过于表意性湮没了“解说”应有的作用,二是用主观教化色彩浓重的解说词,割裂纪实画面。对于纪录片而言,国际通用语言传播方式是“用影像讲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即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以时间顺序为序,截取一个个劳动者的生活场景片段向观众娓娓道来。这种编码方式,使观众感情共鸣的产生渠道畅通无阻。

二、坚持本土文化的倾情再现

《舌尖上的中国》酣畅淋漓地再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这种与西方文化迥异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片中表现的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背后体现的人生哲学。

中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挖掘了美食背后这种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渔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人为地漏掉了,这是为了“猎杀不绝”;云南的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中国人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人生哲学: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舌尖上的中国》把美食的展示与人生哲学的揭示水乳交融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如片中的如下解说词: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节与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树立“求同”的主体诉求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舌尖上的中国》树立了“求同”的主体诉求,即在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特殊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注重触发人类共通的情感,引发观众共鸣,使作品具备更强的普遍性和人类性,具体体现在作品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以及对美食记忆中亲情、爱情、乡情的渲染。

当今世界,人们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热爱劳动应该是人们具备的美德,不劳而获者应被唾弃和鄙视。《舌尖上的中国》不遗余力的对我国普通劳动者的讴歌和赞美正是触碰了人们这根感觉的神经。这里有凌晨3点就出发寻找松茸的单珍卓玛母女;有一次做700个黄馍馍的老黄„„《舌尖上的中国》还描述了劳动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趣味横生的细节,如72岁的居长龙用快刀把柔嫩的内酯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豆腐丝„„种种劳动中的奇迹,让观众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其中表现的与“家”相连的美食,以怀旧的方式,唤起观众珍贵的、难以忘怀的关于亲情、爱情、乡情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感受。这里有村宴中乡亲邻里济济一堂的乡情;有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给观众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以做豆腐球为生的姚贵文夫妇,妻子说丈夫“没有优点,又懒又笨”,而丈夫评价妻子说“你全部是优点”,看似调侃的话语却透露出二人多年来相濡以沫的深情。

7.故事中的学校管理智慧 篇七

被剪短的裤子

有一个小男孩, 买了一条新裤子, 他很高兴地试穿, 结果发现裤子长了一寸。他拿着裤子去找奶奶帮忙, 奶奶正在忙着手中的最后一点针线活, 于是就让他去找妈妈;妈妈还在赶着给大家做饭, 腾不出手来做, 就让他去找姐姐;可是姐姐正忙着出门, 她要去参加同学聚会, 也没有时间做。于是, 小男孩只好把裤子放在了一边。到了晚上, 奶奶忙完了自己的针线活, 想起了小孙子白天找自己的事, 于是就把裤子找来, 剪掉了一寸;妈妈收拾完家务, 也记起了小男孩的请求, 于是进房间拿出裤子, 又剪了一寸;姐姐从外面回来了, 她也没有忘记弟弟的要求, 于是又把裤子剪掉了一寸。结果这条裤子无法再穿了。

看了之后, 不禁哑然失笑。这个故事其实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多头管理的弊病就在于要么谁都不管, 以为有别人代劳, 要么谁都想要插上一手, 结果是被管理者无所适从, 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由此我想到, 学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首先是各司其职, 层层负责;其次是职责到位, 责任到人;再次是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最后是协商管理, 统一意见。切不可盲目下手, 自以为是。否则, 教师就会像这位小男孩一样, 无所适从;而管理结果则像那条新裤子, 被三个各行其是的好心人弄成了废品。另外, 校长还要重视沟通渠道的建设与维护, 因为许多的不和谐都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校长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渠道, 采取沙龙、座谈、个别交流 (电话、谈话、电子信箱、意见箱等) 、博客等方式, 让教师有表达的自由和途径, 同时也可以接收来自群体内其他人的思想。

有缺口的句号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做报告, 期间一位听众问:“您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问, 对您来说, 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 但并没有画圆满, 而是留下一个缺口。画完后,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回答未置可否, 顿了一下, 他说道:“其实, 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 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 就像画个句号, 一定要留个缺口, 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多么高明的管理智慧呀!留个缺口给下属, 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而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这个道理也可以由企业管理推广到学校管理。校长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工程师”, 而不是所有师生员工的“管家”和“保姆”。校长没有三头六臂, 不可能事必躬亲, 应该像上述那位企业家一样在管理上留个“缺口”。学校管理留了“缺口”, 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位班子成员的管理智慧和才能。衡量一个校长管理能力的高低, 不是看他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是看他所培养的班子成员是否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校长在学校管理上不能“全包全揽”, 要让每一位班子成员都“有事可做”, 这样, 他们才能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主动出击”,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从而形成学校管理的合力。遗憾的是, 在学校管理中总有这样的校长:无论做什么事情, 自己大包大揽, 不肯给别人机会, 结果扼杀了教职工的创造性, 拆掉了别人发展和创新的舞台, 事情也未必就做得圆满完美。殊不知, 每个教职工的潜力和创造性一旦爆发出来, 都会是一座火山, 其能量不可低估。

算命先生的“预言”

村里有个算命先生, 许多人都说他算命很准。有个人不相信, 他把算命先生请到家里, 拿出一把名贵的茶壶, 问:“请给我算算, 这个茶壶什么时候碎?”算命先生毫不犹豫地说:“明天中午。”“那好, 我倒要看看你的预言灵不灵。”第二天, 主人把茶壶放在桌上, 坐在一边看着, 生怕别人碰着。他的妻子一个人在厨房准备午饭。饭做好后, 她喊丈夫吃饭, 丈夫没动。她又喊了一遍, 丈夫还是没动弹。女人怒气冲冲地从厨房出来, 见丈夫正盯着茶壶看, 更加愤怒, 冲过去, 一下把茶壶扔在地上。此时, 时钟正好敲响12点。

可见, 盯得太紧, 看得过重, 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学校管理需要松紧有度。某新任校长发明一种“盯人战术”, 要求班子成员“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 并且在行政会上公开汇报。刚开始, 这项制度起到一定作用, 但很快就失效了。由于盯得过紧, 教师之间关系极度恶化, 肆意编造同事违规现象成了家常便饭, 行政会成了狡辩大会, 学校管理陷入混乱中。这项现代版的“锦衣卫”制度被迫在两个月后废除。常言说得好, “没有永远的校长, 只有永远的教师”。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命令与服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而应看作是在同一工作环境下的同事关系;也不能看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原清华大学校长、近代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我当清华大学校长很容易, 只不过是给教授们泡泡茶、端端凳子罢了。”从梅老先生的话中, 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学校的领导, 只有摆正了位置, 才不会自以为是, 才不会凌驾于教师之上。只有做到这点, 校长才会虚心待人, 尊重他人, 与教师有共同的语言, 与教师有广泛的沟通, 从而赢得教师的信任, 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赞美的力量

在非洲的巴贝姆族中, 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 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 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这时, 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 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 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 会自动分出长幼, 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 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 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 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 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 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仪式, 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仪式结束以后, 紧接着便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人们要载歌载舞, 用一种隆重而热烈的仪式, 来庆贺犯错的人脱胎换骨, 改过自新, 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这个故事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值得校长学习和借鉴。校长要多用表扬、激励的手段, 慎用批评和惩罚的办法。赞美是合乎人性的领导法则, 适当得体的赞美会让教师有一种成绩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和快乐, 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又会变为工作中的动力, 激励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反之, 若校长对教师的微小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 让教师感觉做好做坏一个样, 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 作为一名校长, 应时刻注意赞美自己的教师, 校长一句诚恳的赞语、一个欣赏的眼神, 都会给教师带来无比的温馨与振奋。校长在赞美教师时不仅要赞美他们已经表现出来的优点, 还要善于挖掘教师潜在的优点, 及时给予肯定。这就要求校长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要做一个细心人、热心人, 从内心关心教师、热爱教师, 从细微处看成绩、看优点。当教师感到自己的表现越来越受到肯定和尊重时, 他们会以感恩之心表现得越来越出色, 越来越精彩。

心灵的经营

日本的伊藤四日堂公司以经营超级市场为主, 公司店员精通商品知识, 而且服务周到, 深得顾客满意。伊藤社长谈他如何管理店员的经验时说:“本公司80%的职工是未婚女青年, 我认为公司受她们家长的重托, 承担了培养和教育的责任, 所以, 从公司的立场来说, 绝不能让她们成为连招呼也不打的小姐回到父母身边, 或者连东西也不会买的小姐嫁到未来的丈夫家去。基于这个缘故, 公司对她们要求十分严格, 在员工培训和商品知识的教育方面, 也花了很大一笔开支, 几乎占到了员工工资的一半。我常常告诫她们:‘学会当一名合格的店员, 不仅是为了顾客, 为了公司, 尤其是为了你们自己。’”

心灵经营, 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管人。这位日本老板真正做到了收心为上, 他不只是从公司角度出发, 更重要的是从女店员自身的成长出发, 来教育培养她们。他为员工的前途着想, 员工自然会怀着感激之情, 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好的店员, 并处处为公司的前途着想。对于校长来说, 他的用人之术就是如何管理好教职员工, 也应该是“收心为上”。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是学校创办优质教育最忠实的合作伙伴, 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作为校长, 不仅要关心、理解教师, 而且要从精神上尊重教师, 从专业上引领教师, 视教师为个人生命和学校发展的一部分。要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 为教师成长发展铺路搭桥, 通过经验介绍、进修学习、听课评课、主持活动、课题研究等形式, 给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和平台, 让教师觉得在这样的校长手下工作起来有劲头, 前途发展有奔头。“用心管理, 重在心通”。如果校长懂得“品味”教师, 帮助教师创造“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 教师自然会创造惊喜感动自己, 感动校长。

咳嗽的鹦鹉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 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 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 急忙带它去看兽医, 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检查结果证明, 鹦鹉完全健康, 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 医生回答说:“俗话说, 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 是吗?”这时, 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 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 所以经常咳嗽, 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8.故事中闪烁的职场智慧 篇八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如果公司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

合理分粥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责任、权力和利益是人生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力,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老农移石

在一块农田当中,多年来横放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种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被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一用力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刹那间,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更早些就可以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他禁不住一阵苦笑。

——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造成困难。所以,对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因为有些看似巨大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

老鹰喂食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孵化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照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饿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纪昌学箭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时间,练成即使锥子刺来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功夫。

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的一样。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纪昌张开弓,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飞卫得知结果后,对这个徒弟极为满意。

——学习射箭必须先练眼力。基础的动作扎实了,应用就可以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也是一样,基本的人事、财务、技术、业务一定要好好掌握,那么后续就可以大展宏图了。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米加高到二十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米。

一天几只袋鼠在一起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我们的笼子?”有一只问。

“很难说。”另一只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9.智慧故事我能读中的故事 篇九

后来有个大些的和尚和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用力摇树,把要落的叶子统统摇下来,一次性扫干净,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扫地之前,使劲的摇树,把院子里的树要了个遍,树叶也补簌簌掉了一地。他想,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起扫干净了。这一整天小和尚都很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了眼:院子里同往常一样,依旧是落叶满地。

这是,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样用力,明天的落叶还会飘落下来。”

10.小故事大智慧 篇十

一.提出背景:

十月份是爱国读书月 ,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倡导师生阅读、提升文化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读书、启智、明理、做人”为主题,以“阅读积累”为突破口,营造书香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发展,打造书香校园,打造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我班举行以“小故事与大智慧”为主题的班会,把教育内容寓于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品味精彩小故事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和智慧,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规范、约束和矫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时下发行量和知名度较高的文摘类刊物达20多种,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励志类书籍,都可借鉴。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二到三篇“小故事”。内容可以是行为规范类、爱国尊师类、惜时守信类以及理想励志类等等。

2、交流学习: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选的故事。并对其中优秀演讲者给予适当奖励。

3、“看身边,写认识”,要求大家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故事,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将自己的感悟认识及时交上来。

备选材料:

1、我国早期的乒乓球运动员韩玉珍的故事:她在国内屡战屡胜。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临赛前的一天晚上,因心理压力过大,用刀将自己的手腕割破,谎称有人行刺她。结果这件事被查出,成为国际上一大丑闻,为此国家队将她开除出队。韩玉珍的失败在于丧失了信心和斗志。这个故事,让学生知道了往往不是强大的对手战胜了我们,而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失败的。

2、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如果抽烟,主力队员罚款十万元,非主力队员罚款两万元。现在有一些学生视抽烟为时髦,运动员也不例外。而在中国乒乓球队,抽支烟就要付出十万元的代价。抽一包呢,乘个二十是二百万。可别像我这么算,当你抽第二支再犯时,可不是再罚十万了,而是让你回家去!50多年来中国的乒乓球屡战屡胜,原因何在?是严格的纪律,是严格的纪律使它长盛不衰!

3、西点军校非常注重对学员进行纪律锻炼。为了保障纪律锻炼的实施,西点有一整套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比如,如果学员违反军纪军容,校方通常惩罚他们身着军装,肩扛步枪,在校园内的一个院子内正步绕圈走,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十个小时。艾森豪威尔到西点不久,就因为他的自由散漫而赢得了“操场上的小鸡”的头衔。原因是艾森豪威尔经常不得不接受惩罚,像小鸡在田

11.阅读小故事培养大智慧 篇十一

一、阅读故事,促进内容感知

“矛”和“盾”分别是进攻型和防御型武器,让矛和盾集合进行发明,可谓独出心裁,出人意料。为此,可借助课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内容的感知。

1.质疑引趣。“矛”和“盾”是生字,先出示配有图片的象形字“矛”和“盾”,讓学生猜猜是哪两个字,接着说说“矛”和“盾”这两种兵器的功用,进而让学生理解“集合”,并引导质疑:矛和盾一攻一守,题目却把这两种兵器集合在一起,你感到奇怪吗?在学生质疑时,教者梳理问题:为什么矛和盾要集合?是怎么集合的呢?结果怎么样?

2.自读感知。先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进而指名朗读,促使每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朗读检查中,可抓住“左抵右挡”“招架不住”“大显神威”等词语,让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借助具体画面促进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接着,把握要点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质疑中梳理的3个小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发明家和朋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指导朗读。让学生自由练读,展示语言画面。在学生充分练读后,教师抓住关键词对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感受发明家想象的奇特,再现其心理变化:由“如果……就……”感受发明家的喜悦,由“可是……却”感受发明家的遗憾,由“对了……当然……”感受发明家的兴奋。课文最后一句,要读出与上文故事间的联系,读出真心的认同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促进语言积累

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借助声音展示形象、传达感受,是促进语言感悟和积累的重要方法,它可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繁琐复杂的讲解,让教学变得简洁而厚重。为此,朗读表达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讲故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这样引导:课文写的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它让我们感到有趣,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人家也许会根据发明家的启示,去进行自己的发明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故事读好,还要把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

2.探讨思路,自由练讲。师生共同探讨,理清思路:比赛,难以招架——思考,突发奇想(很大的铁屋子——开洞的铁屋子——会走的铁屋子)——结果,大显神威——胜者,集于一身。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先看课文,边读边讲,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讲;再看思路,边讲边记,可添加句子讲。

3.提出要求,组织展示。学生展示前要提出要求:语言力求正确流畅,活灵活现,再现场面,活现人物,让故事生动、具体、形象,能把人带到故事中去。继而按照“同桌——四人小组——全班”的顺序引导讲述,尽量给每个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能讲好故事后,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给身边的两到三个人(同学、朋友,爸爸、妈妈等)讲讲这个故事。

三、赠送故事,促进内涵显化

为引导学生具体理解故事讲明的道理,且能借助理解发展学生的言语,可采用“送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故事送出去。

1.创设情境,明确对象。可这样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并明白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胜者,你们觉得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赠送给哪些人?你的希望是什么?(自由讨论,适当点拨,拓宽思路:送给正在求知的学生,让他们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合理的学习方法;送给运动队的队员,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攻防能力,成为竞赛场的胜者;送给生意人,让他们既要诚实经营,讲求信誉,还要善于拓展市场,宣传推广……)

2.撰写心语,表达情感。思路拓展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根据他(她)的真实情况,除了把故事送(寄)给他(她),还可附上几句心里话,讲清赠送故事的原因。学生如果感到困难,可出示老师的范例(赠送对象最好是学生都熟悉的人物,从而给学生真切的感觉,给他们真正的帮助)启发学生。如:

李吉睿同学:你好!

今天我向你推荐一个有趣的故事——《矛和盾集合》。一个发明家,跟朋友比赛中遇到了困难,就想起了办法,最后发明了矛与盾结合为一体的坦克。故事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你是五年级的跑步运动员,那次800米长跑,前面你一直领先,可是最后一圈慢了下来,最终没有得到名次。我觉得,你有爆发力,但是耐力稍稍欠缺,今后可以在耐力上做一些努力。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爆发力和别人的耐力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800米跑中的胜者了。不信你试试看!

期待着你的成功!

你的老师:周和香

2016年10月28日

学生写好心语后,要引导学生交流修改誊写,让学生把故事和自己的心里话送(寄)给对方,当然,教者也要把故事和自己的心语送给范例中确定的人。

四、编写故事,提升阅读效果

用小故事说大道理,是为了让读故事的人,能用故事来改善生活、改进工作,从故事中受益。课文阅读后,还可让学生在“用故事说明道理”和“用故事改变生活”中选择一个方面,根据要求编写故事。

1.用故事说明道理。可这样引导:①生活中的很多人,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知道这方面的故事吗?(引导列举,适当点拨:学习既能认真刻苦,又能讲究方法;看书既注意广博,也注意深究;上课既注意倾听,也注意表达;工作既注意努力,也注意休息……)请写一个故事,用“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作为结尾。

2.用故事展示创造。可这样引导:发明家在比赛中的不利,让他发明了坦克。你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问题,碰到不便,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像发明家那样,试着想办法解决,要写下自己的办法。当然,你可以学习课文中的发明家,用上“如果……就……”“……可是……”“……对了……”等词语,把自己的思路写清楚。

12.插上智慧翅膀 展现魅力课堂 篇十二

课堂软环境的建设除了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兴趣, 改善学习氛围, 又能够和谐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能够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互动更显直接与多样, 所以体育教学直接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享受, 能为文化学习提供更好的身体、心理条件。纵观以上用处, 创建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软环境势在必行。

一、教学方法要童趣化、主人化和情境化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 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看到, 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 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课, 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是值得教师思考的。

1.童趣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完成教学的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 模仿能力强, 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小学生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 因此,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主人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 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所包括的慢跑、徒手操、游戏等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 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时空, 那么学生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 也可以把电视、影像中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 也可以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境化

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 而且还要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丰富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将其他学科知识、日常生活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 抑制能力差, 注意力不易集中, 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 因此, 要采用情境, 加深形象化教学, 使每一个情境都能吸引住学生, 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师生情感交流

1.教师的模范表率作用

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工作作风, 乃至教师的着装, 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 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 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

2.尊重和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要时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 对男生或女生, 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 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 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 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 积极参与, 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

3.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赏罚分明, 建立合理完善的奖惩机制, 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争取做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课堂。

4.教学相长

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 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问题、困难、愿望以及脾气, 怎么能教小孩?

综上所述, 在课堂教学中,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想要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必须注重教学软环境的建设, 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接受新思维, 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发展, 走创新个性之路, 建设魅力个性课堂, 只有建设好一个软环境, 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学”生。为教师插上智慧的翅膀, 展现魅力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行为学问, 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建设工作, 体育课堂更甚, 把体育课中硬环境的建设做好的同时, 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合适的软环境, 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 让教师导航、学生摆渡的船儿能自由地航行在浩瀚的学海之中。

关键词:软环境,创建,操作

参考文献

[1]罗文浪.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13.母爱的智慧故事 篇十三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男友,英俊潇洒,父亲是高干。我没觉得他有什么好,可是条件这么诱人,我拒绝不起。于是淡淡地相处。他每次来我家,总要买一些贵重的礼物。我以为,母亲必定是高兴的。可是她什么都不说,不置可否。

直到有一天,母亲忽然对我说:你不要和他相处下去了,他并不适合你。原来,母亲看到有一天我生病了,挣扎着下床洗羽绒服,这时我的男友就站在我旁边眉飞色舞地说话,可是却不肯上来帮忙,连我吃力地倒水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母亲说,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条件再好也没用。女人是要别人来疼的,知疼知热才最重要。

后来我听了母亲的话和他分手。最后我找到了一个还算心疼我的男人。这种疼爱,让我觉得[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中总有一丝丝的甜美。我终于发现了母亲的智慧,觉得她很了不起。

最近我喜欢留心观察母亲,发现她会在放糖的罐子里放一小块苹果,这样变硬的糖又重新变得松散;她会在炒豆芽的时候先放一点醋,这样炒出来的豆芽又脆又香;母亲还会在煎鸡蛋的时候,放上一丁点儿的面碱,这样煎出来的鸡蛋又软又黄又好吃。那天我在厨房由衷地对母亲说,妈,你真了不起。她便很骄傲地点头,一点儿都不谦虚。然后她很神秘地告诉我: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炒菜的时候,要想着你的亲人吃了它的时候幸福的样子,这样菜才会很香很香。

14.智慧人生经典故事 篇十四

既然不能上,惟一能够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时候,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副精神付诸一博,就算博个万分之一希望,毕竟还有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我亲眼见过不少人就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恒常处于分裂状态之下荒废了一生。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力?

15.让学生在语文试卷上挥洒智慧 篇十五

一、试题贴近生活,让学生倾心诉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教育界找到了一种能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的考试方法,叫“真实水平测验”,也叫“实际表现评价”。其主要特点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或近似实际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测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这种考试评价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水平,又能从考试中得到种种反馈信息,以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参考这种考试评价的思路,我们在命题时要关注学生学以致用,创设贴近生活的模拟情境,为学生营造与生活对话的空间,让学生体悟到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学好语文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例如:张先生一家准备五一节期间参加一次北京或桂林的三日游,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他们一家选择地点和时间,再给他们写点温馨提示。

这道模拟生活的情景题目让学生给别人当参谋,学生会跃跃欲试、兴致盎然。答题时,学生首先要阅读图文材料,根据图表中提示的天气信息和自己掌握的北京、桂林的旅游资源信息,再帮张先生进行判断和选择是“北京三日游”还是“桂林三日游”,是去饱览风和日丽的首都风光,还是去欣赏雨中的桂林山水。从而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温馨提示的内容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有话可说的开放空间,学生可以从各种角度为别人作出善意的提醒,“温馨”二字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要求。再如:

1. 看到这幅图,你一定会感觉很熟悉。那么,关于奥运会你知道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奥运会上,许许多多运动员都为祖国争了光,如果让你从下面的奥运明星中选一位与他(她)聊聊天,你会聊些什么?请写一写。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与举办成功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大事,几年来,与奥运相关的各种信息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这两道题目的呈现,学生不会感觉生涩,拉近了考试与生活的距离。与奥运相关的信息在图片的提示下,学生可以开启思维,不拘一格,尽兴表达。从奥运的发源到历届奥运,从奥运会会徽到吉祥物,从奥运会会歌到奥运精神,从运动员到教练等等,可说的内容太多太多。简洁的语言描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择奥运明星聊天,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心语的小天地,学生可以用个性化、情感化的语言把生活中积累的信息、自己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传情达意。

二、试题贴近融合,让学生尝试综合

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之间在认知逻辑、教学逻辑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命题时我们应寻找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切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答题时尝试综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

阅读文段后,请在下面的图旁边写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点。

附阅读文段(节选):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它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分布在开封市内,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周口、驻马店、新乡、获嘉、灵宝、卢氏及豫鲁交界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

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悠久,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这道题选择了两幅具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点的美术作品呈现在试卷上,图文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观察图画,获得审美的愉悦,搭建语文与美术交融的平台,鼓励学生答题时多角度思考,可以选取阅读文段中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字描述进行概括或摘抄,也可以综合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解答。试卷上呈现的这种学科间的交互辉映,使学生答题的过程不知不觉就演变为一种审美的过程,一种丰富人文内涵的过程,一种综合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

再如:从下面的习作题目中选择一个,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内容要具体,表达要清楚。

1.我_____微小世界 2.我_____环境

3.我_____宇宙 4.我_____信息

这道题是一组半命题作文,留给学生的弹性空间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题目的创意源于六年级科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即“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信息”。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面对这些话题会感觉与老友相逢,通过题目的选择和补充,可以去写由科学课的学习引发的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思考,可以去写由科学课的学习产生的喜怒哀乐,可以去写科学课上探究的经历,也可以去写科学课上体验的快乐。学生会发现换一种角度,用语言去传递科学课上的启示、收获、尝试、思索是别样的异彩纷呈。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习作时会感到有鲜活的材料,丰富的情感可以倾诉。

三、试题贴近实践,让学生体验探索

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文化,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小生活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智力、能力、体质、品德、审美诸方面均得到有益的发展。命题时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让学生带着兴趣面对试题,怀着快乐的经历书写答卷。例如:

回想这学期你参加的语文实践活动,选其中的一次按要求填表。

这道题目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之间的联系。题目留给学生展示自己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所得所获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有开放性,又具个性化,学生根据自己参加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真实、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实践经历。答题时可以选取教材既定的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选取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适合本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对环境的调查,对社会事件的调查,对校园文化的调查,对姓氏由来的调查,对汉字演变的调查等。这道题目的设计,同时激发教师在认真完成教材有序的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之余,开动脑筋,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充分体现,真正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16.富有智慧的大象(上) 篇十六

古代的象战

古代,人们用大象帮助作战,战象身披铠甲,鼻子上缚有利剑,长牙上系有带毒尖的长矛,就像坦克部队走在前面。传说古代的印度皇帝亚格伯曾用300头战象攻击希托尔要塞,当时狂怒的战象踩死了无数敌兵。希托尔要塞虽然有8000名士兵把守,但还是被攻破了。历史上还记述了公元前326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和印度皇帝波尔的一场战斗。波尔的象队有200头战象,战象排成间距为30米的棋盘状队列,中间是步兵。象队的攻击使人毛骨悚然,波尔的战象用长鼻子卷起敌方的士兵,扔到背上,象背上的骑士立即用短剑把他们刺死。马其顿王下令集中力量对付象队,无数支箭射向象队,紧接着是勇士们的出击,结果使波尔受了伤。战象死死地护卫着波尔,还用长鼻子拔出波尔伤口上的箭。这场人和象的搏斗给历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公元前280年,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率领有战象装备的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象队使罗马人的战马惊惶失措,军队丧魂落魄,罗马军队遭到了失败,但是,罗马人很快就学会了对付象的方法,那就是使用了任何动物都惧怕的火攻。

大象的敌人

大象的敌害和竞争者不多,主要是老虎,有时还有狮子,偶尔是犀牛,野牛攻击大象的情况是罕见的。大象可以说是人类的助手和朋友,而人类却是大象的最大敌人。虽然许多国家都宣布保护大象,但实际上大象不断地被捕杀,人们捕杀大象主要是为了取得象牙。因为,在当今的世界上象牙与钱具有同样的价值,甚至象牙和钻(zuàn)石一样代替了波动的外汇。在东京、香港、伦敦和其他首都银行和投资公司的地下室里就存有大批象牙。正因为如此,被称为流动银箱的大象就成了被捕杀的对象。

(未完待续)

17.智慧名人故事 篇十七

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8.智慧故事书中的故事 篇十八

老秦曾经听好几个人说,最近他们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称有仇家委托其报复接电话者,但其有意摆平此事,如果给其几千块钱,则可避免血光之灾云云。

“这是骗钱的。”老秦肯定地说。

没想到,这种电话有一天竟然也轮到了老秦头上。

那天,老秦的电话铃声响起,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他接了过来。“是秦先生吗?”电话里问道。

“或许是业务上的事情?”老秦想着,虽然没有听出来对方是谁,但还是回道:“是我,您有什么事儿?”

“秦先生!你得罪了一个人,仇家委托我卸掉你的一条大腿。你要是肯出三千块钱,我帮你摆平这件事儿。”电话里单刀直入地亮明了底牌。

“乖乖!竟然骗到我头上来了。”老秦觉得又可气、又好笑。

老秦是何许人也?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士兵,在老山前线惨烈激战多次,杀敌无数。虽然他算是囫囵着回国了,可是在战场上见到的敌人、战友肢体残缺的尸身或散落在地上的一条断臂、一条断腿的就多了去了。卸一条腿的恐吓焉能唬住他?

不过,他并没有对着电话暴跳如雷,而是像拉家常似地缓缓说道:“我曾经得罪过的仇家至少也得上百,要是都委托你卸大腿我也没有那么多,干脆你摘了我的脑袋算了,省得以后你再操心啦,咱们在哪见个面?……”他还想继续说,电话里却没了声音——对方已经挂断了。

19.用“中国智慧”升级中国制造 篇十九

1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作出部署, 明确要求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催生更加蓬勃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潮, 用智慧升级“中国制造”。

如今, 世界竞争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 知识产权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和经济转型的重要依托。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重塑优势, 必须依靠创新, 让以知识产权为标志的“智慧”要素助力“中国制造”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 专家认为,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一系列措施将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法治基石

2013年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中, 25项金奖项目自实施之日起至2012年底, 新增销售额1095亿元, 新增利润371亿元。知识产权, 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激发出越来越大的效益。

知识产权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两条途径, 并行运作”, 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2013年, 全国地方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增幅由上年的45.99%下降至1.33%;新收知识产权行政和刑事一审案件增幅, 也分别由上年的20.35%和129.61%下降至1.43%和28%。

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出发, 目前正在修改中的专利法将进一步加强专利执法、加大处罚力度、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作为重点,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构筑起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法治基石。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打造更好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法治、市场和文化环境, 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 有关部门将从三个方面着手落实上述部署。一是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 更加注重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 优化产业布局, 引导产业创新,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专利、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创造运用, 促进农业向技术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化方向发展。三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扩大服务规模、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发展。

加强风险评议

截至去年底,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商标申请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著作权登记、植物新品种申请等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看来, 我国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矛盾比较突出, 相对缺少核心专利、知名品牌和版权精品, 迫切需要推动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像华为、中兴通讯这样依托知识产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还不多, 很多企业依然受制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壁垒, 动辄遭遇起诉、调查, 蒙受巨大损失。某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甚至也因忽略知识产权保护而陷入被动。

要想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针对重大产业规划、政府重大投资活动等开展评议至关重要。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 我国将实施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加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制定发布国家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指导手册,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评议服务能力。同时, 推动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

强化保护力度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 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 大力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将恶意侵权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软件正版化;对国外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加大我国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专家认为, 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 就是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创新创造。

上一篇:班级班长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同志学习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