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精选15篇)
1.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一
学党史强党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近日建设公司党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全公司开展“学党史,强党性”的读书活动,并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多读读党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再次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这次学习让我从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的心灵也被再次强烈的震撼了。
我在工作之余,细细的读了我们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的九十年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人民有了灯塔。
但是,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了挽救党和人民,中国共产党打响了“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枪,我们有了自己的军队,我们用正义的武装去对付蒋介石的非正义的反动的武装,而毛泽东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主张。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
但是,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前四次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但是第五次由于博古的“左”倾主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为了保存军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并召开了影响深远的遵义会议,这时,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寻求出路,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大爱无形,为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主动与蒋介石国民党握手,国共共同抗日,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了中国能真正的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发动了解放战争,赶跑了蒋介石,中国人民翻身得了解放做了自己的主人。
但是,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也是面临很多考验的,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妄想东山再起,美帝国主义更是虎视眈眈,为了保家卫国,我们组织志愿军赴朝,为了稳定国内局势,我们开展了土地革命,“三反五反”运动,一切都在向着预定的轨迹发展,但是,后来由于毛泽东对当时的形式做了错误的估计,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让刚刚好转的形式发生了逆转,很多知识分子和革命老前辈遭到了迫害,经济也一落千丈,但是叶剑英、华国锋等在形式很危险的关头结束了这长达十年的浩劫,邓小平力挽狂澜,在全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并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大会是中国人民的福音,而随后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昂首在世界人民面前。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变化,中国更是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一部烈的殷殷嘱托,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一部不平凡的党史,就是我们先辈们辉煌的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一部艰苦的党史,那些位高权重,却时时刻刻把人民记在心上从不以权谋私的公仆更是我们今天为政者学习的楷模,在位一天,不是为了为自己私利,而是为了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多思考自己究竟为人民做了些什么?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小角色,但是我同样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我的力量,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二
研究党的历史可以使干部队伍了解我党的发展历程, 从中学习教训、吸收经验[1]。党史教育是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基层干部进行党史教育能够提升干部的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 使公职人员能够遵循党的指引, 为人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当前开展党史教育的情况看, 虽然党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中共党史的党性原则, 分析开展党史科研、教育工作的问题及方式。
二、党史研究的科学性分析以及党性原则
中共党史科研工作不但具有党性同时还具有科研性, 实事求是是党史科研工作的根本和原则, 同时也是这项工作的科研性原则[2]。如果在对党史进行研究时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就会使这项工作丧失科研性。我们在对党史进行研究时, 必须克服重重难关,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认清主观干扰因素和客观干扰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 要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笔者以为, 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立足客观角度, 全面分析历史资料。我们所研究的中共党史就是我党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经历的大事小情, 是一种不能更改、不以外物转移、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相。因此在研究党史时, 必须立足客观角度, 对党史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与描述, 不能受到任何外在原因的局限, 除了要对党的功绩进行研究, 还要反思党的失误和过错。比如, 在“十年文革”阶段, 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实现一己私欲而对历史事件进行恶意篡改, 导致许多群众和干部遭受了莫大冤屈, 我们必须对这些史实进行深刻反思, 从中汲取教训。
(2) 面向大众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资料。档案是记录中共建党历程的重要资料, 因如果对档案有所保留, 就无法使干部队伍和人民大众全面地认识党史、公平地评价党的决策。中国共产党在建国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少争议性事件, 要想客观、全面地对这些事件做出评价, 就必须全面调查档案资料。当前党史资料尚未面向人民群众和干部队伍全面开放, 因此群众和公职人员对许多历史都缺乏深层的了解。为了提高党史研究工作的客观性, 政府应逐步开放建党资料。
(3) 对建党历史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研究党史时, 必须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定, 并且评定结构不能因外物而改变。
三、分析党史研究史相关问题
1. 分析党史研究史的分期问题
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的过程中, 必须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党史的科研工作进行分期。比如, 研究者可以根据党的建设及发展时期对研究工作进行分期,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在各个发展时期中, 我党提出的施政思想将研究工作划分为多个阶段。
2. 构建党史学科
在新中国成立后, 大量科研人员对中共党史进行了研究, 随着投身当时科研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党史研究就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存在不少值得深究的课题, 比如党史教育部门的建立状况、党史课程系统的构建、相关教学书籍的编撰进度等。我们要立足客观角度, 运用探究历史的技巧对党史学科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不断累积科研经验, 充实党史学科的内容。
3. 党史研究的学术化以及科学化
从党史的研究原则来看, 党史研究不但是历史学术课题, 同时也是十分复杂的政治问题。要实现党史的科学性及政治性整合, 就必须将党史科研工作和党的政治活动联系起来, 使二者相互适应。对党史科研工作进行政治性与科学性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党史科研成功应用到政治工作中。而党史科研的学术性整合, 指的是通过采集建党资料、分析档案信息, 遵循历史学科的固定的科研模式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学术性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厘清史实, 探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 研究党史的具体方法
党史科研工作除了涉及历史学科、社会学科之外, 还广泛涉及军事、经济、民族学等众多学科类目。因此在对党史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科研人员必须不断累积各个学科的知识, 提高科研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随着党史研究学科逐渐发展成熟, 人们对研究党史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重视。站在历史学科的研究角度, 开展党史科研工作的主要途径有:思想理念研究法、学术原理验证法以及科技探究方式等。运用多种研究方式对党史进行反复调查研究并从中归纳总结建党经验能够大幅推进党史学科的发展, 使相关科研工作更为规范。
5. 党史资料编辑、党史刊物的具体情况
随着大众对党史学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当前研究党史的组织日益增多, 科研班底不断扩充, 许多高等院校和行政单位已经成立了党史研究部门, 设定了与党史科研工作相关的岗位。这些党史科研部门主要负责收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整编、校对和出版。当前国内大多数省市行政区域的党委组织已经成立了研究党史的专项部门, 并发行了记录党史资料的报刊、杂志。通过发行党史报刊的方式叙述并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状况能够面向社会推广党史学科, 使研究工作深入人心。
6. 党史研究存在的争论、难点以及热点
在对党史进行科学调研的过程中, 最引人注目、最富争议性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十年文革”课题, 而党史科研工作的人们话题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两条路线”问题[3]。“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的结果。“文革”使中国共产党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直到改革开放时期, “文革”的错误才得到的纠正。“文革”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1) 要想推进国家发展, 首先必须确保政治局势安定;
(2) 应该将建设经济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工作的中心, 杜绝阶级斗争的发生;
(3) 坚决贯彻民主主义精神, 防止出现政治层面的个人崇拜;
(4) 在对国家生产力进行配置时必须结合科学的辩证法与方法论, 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 不能盲目急于求成。邓小平总书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必须实事求是、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在这样的思想号召下, 越来越多的群众与干部投入到了党史科研工作中, 并挖掘出了许多热点课题[4]。在热门课题和争议性问题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党史研究工作的难点也不断增加。这些难题、争议性课题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关于历史事实的争议和思想观念上的争议。为了贯彻实事求是原则, 深化党史科研工作, 我们必须立足事实对争议性课题和热门话题进行系统整合与调查。
四、党史教育的相关问题
对于党史学科来说, 普及党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式。开展党史教育可以提升广大群众、公职人员、学生群体对党史的认识和了解, 党史教育任务对维持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中国共产党对党史科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各级行政单位的党委部门针对高等院校创办了大量的党史书籍和报刊读物。同时, 部分省市还自主摄制了建党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 并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立了展览馆和纪念碑。通过党史课程教学、播放建党题材影视作品、刊发党史报刊等方式, 当前我国的党史教育工作已初显成效, 但当前的党史教育工作尚未取得质的飞跃。
为了解决党史教育流于表面、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问题, 教育部门应该将党史学科融入高等院校的课程教育体系中, 将党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 全面普及党史教学工作。在进行党史教学时, 为了调动学生群体探究建党历史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政建设, 提升党员队伍的向心力与聚合力, 同时对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党史教育, 提高他们的党性, 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 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此外, 全国高等院校必须积极配合党史教育工作, 为学生开设党史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党史学习实践, 地方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 运用传媒途径普及建党信息, 使学生群体能够通过在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两个途径, 获取真实、客观的党史信息, 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
五、结束语
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进行研究, 能够为党政建设工作总结出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与教训。开展党史教育是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将中共党史教育和党派建设工作联系起来, 使党政建设日益臻于完善。在对党史进行科学调研、开展党史教育的过程中, 公职人员必须发挥榜样作用, 使中共党员更为团结, 提升开展时下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 除了要对公职人员进行党史教育之外, 还要面向大众和学生群体, 宣传党组织的思想与施政原则。
研究党的历史可以使干部队伍了解我党的发展历程, 从中学习教训、吸收经验。
摘要:对中国共产党党史进行调研的目的, 是为了让公职人员及一般群众正确看待我党在建设过程中做出的功绩与犯下的过错, 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 将党史转化为建设社会、优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材料。同时, 此研究还可以提高公职人员的向心力, 使群众了解并拥护我党。实事求是, 是我党的指导方针及施政原则, 为了让党史教育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必须将党政建设以及党史教育联系起来, 探究开展其教育的规律。
关键词:党史研究,党史教育,学术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万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创新党史教育的探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5) :112—113.
[2]张如意.刍议加强党史教育在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方面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 2011 (08) :256—257.
[3]宋月红.中共党史学科理论的建设和研究[J].北京党史, 2012 (01) :243—244.
3.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篇三
党史知识竞赛
活
动
总
结
马克思主义学社
二零一一年六月三日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于2011年6月2日在学院大礼堂举行,全院8个系的参加了此次竞赛。
本次活动有学生处、院团委主办,马克思主义学社、经管系承办,在学生处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经管系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社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全院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竞赛,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本次活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等内容展开,通过抢答、选择、音乐题、视频题等形式展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组织制度是指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用党规党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要求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组织规程。
党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选举制度,党内议事规则等。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支部委员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内容,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得如何,是关系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国家振荡局势是否安定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通过此次竞赛使全院学生从另一层次上了解了我党为正确的人生观价直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
虽然在此次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如组织的不到位导致后台运行混乱,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主持人答案的读错等问题使此次活动添加了一些不好的色彩,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加以注意,改变不良的,创造优秀的。
4.党史知识网络答题活动总结 篇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增进单位员工对党的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员工自觉加强党史理论知识学习,根据晋工办2发﹝2021﹞13号,关于在全省职工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举办全省职工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我工会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结合我集团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参与本次活动。
此次答题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本次活动,集团工会通过微信学习群及公司宣传栏面向全集团员工进行党史宣讲。
同时为了鼓励员工更好的掌握了解党史,集团工会部门专门设置了个人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给予员工鼓励, 同时还设置了部门优秀组织奖。本次答题活动卷面参与人数达到550余人,参加网络答题达到330余人。
这次活动,我集团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单位个人平均分数排名第三。
5.传媒公司“党史教育日”活动总结 篇五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用党的光辉历史教育、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传媒公司于6月30日以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党的历史、测试党史知识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教育日”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内容
1、重温入党誓词
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高进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使全体党员加深了对入党目的和追求的理解,坚定了理想和信念,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义务和光荣使命。
2、讲述党的历史
公司党支部委员、总经理邵鹏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党课报告中,以党的发展历史为线索,讲述了大量的人物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带领大家回顾了那一段段的峥嵘岁月,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90年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有力论证了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3、测试党史知识
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了党史知识测试,以知识测试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发展历程的记忆。
4、观看党史教育片
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观看了《永远的丰碑——
邓小平》,追寻伟人足迹,沐浴党的光辉,在追忆中缅怀,在感动中奋进。
二、主要收获
“党史教育日”活动的开展,使公司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教育,灵魂的洗礼。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历程,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活动的开展,公司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激励了党员干部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公司科学和谐发展、促进集团公司路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来。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公司党支部的期望,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党员一个标杆。
三、意见建议
1、开展“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可以因地制宜,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拘一格,创新形式,可以采取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座谈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图片展,组织参观革命圣地等,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可以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提请集团公司给各单位下发党史教育读本或专题片,作为活动开展的资料准备。
6.读书活动的上下游亟待开发 篇六
今年的情况就好多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他们的“民间阅读调查”结果, 我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 近几年已 呈稳步上 升之势 :2011年4.35本, 2012年4.39本, 2013年4.77本。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未成年人达到6.97本, 比上年增加1.48本。其中, 9至13岁为8.26本, 0至8岁为5.25本, 分别比上年增加2.22本和1.49本。这里还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亲子阅读正在成为家庭阅读的重要方式。据统计, 有86.5%的家长能陪孩子一起阅读。有人说, 应该从中删除教辅材料。这个意见属于统计“设计”问题, 作为一条建议当然很好。但是, 不管怎样大家看到了进步, 增强了信心。如果再往深处分析一下, 这样一个结果首先得益于“全民阅读活动”, 当然包括学校那些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
然而, 这并非一个理想的结果。限于国外资料不足, 暂且用2011年的情况做个比较。当年以色列、日本、北欧、法国和韩国的人均阅读量分别为:64本、40本、24本、20本和11本。显然, 咱们确有不小差距。当然, 换个角度思考, 也是极大的发展空间。对此, 有人归纳了原因, 且作了排序:一是功利性, 学校忙于应试;二是压力大, 成人负担过重;三是书太贵, 家庭购买较少。这个“结论”大概有些道理。其实, 读书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也好, 求知欲也罢, 反正他们很小见书就“乱”翻、就让讲, 家长已经司空见惯, 甚至有时还会嫌乱、嫌烦。中低年级以前都很支持孩子读书, 再大可能就逐渐“含糊”了。特别是临近考试、升学, 一般就会“叫停”。你要说“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他偏说“分数就是力量, 分数就是财富”。这“杠”还有必要“抬”吗?读书可以厚积薄发, 毕竟很难立竿见影。或许这就是对“功利性”的一种解读吧!但是, 读书肯定厚积薄发, 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这是谁也无法撼动的真理。说到成人“压力大”, 也就先不讨论了。反正, 少看“微信”, 读点“名著”, 总还是可以。至于“书太贵”, 在一定意义上确是事实。但是,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先是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 图书馆设施和图书数量已经全部达标。后来公用经费又按照规定给出一定比例, 建立了补充图书的长效机制。不管怎样, 总有一些学校能够坚持全校读书活动, 有的还把它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或是办学特色, 真是难能可贵, 因为这是在应试教育还没完全退出, 素质教育仍然非常艰难的背景之下, 学校面对的一次教育观念的较量。
今年的这个时段, 在依然关注人均读书量的同时, 学校读书活动也进入热议的话题。听说, 业内有人这样评价:“非常重视, 有待深化。”乍一听, 好像还是套话。细一想, 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不少学校搞的读书活动只是读书活动。说白了, 就是为活动而读书, 为读书而活动。尽管也起了“小名儿”, 出了新招儿, 大都没有摆脱以往的活动“惯性”———追求“形式”, 完成“任务”。“非常重视”大概就在于此。说到“有待深化”, 的确比较深刻。时下的“非常重视”, 不少还是“重”在读书活动本身的呈现方式, 也就是整个读书活动的“中游”。至于它的“上游”———读书活动的源头, 它的“下游”———读书活动的延伸, 可能没有想到, 或是还没顾上。看来, 学校读书活动的上下游, 真亟待开发了。
开发读书活动的“上游”, 主要是切实保证读书活动能有充足的书源。所谓“充足”,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量足够, 二是内容适合, 且二者缺一不可。如今学校图书数量达标了, 但并不意味着就“充足”了, 因为内容适合的图书数量能否满足全校的读书活动, 难免有些学校要画“问号”。单说满足“内容适合”这个条件就并非易事。到底哪些书“适合”学生阅读, 这个问题直接关乎读书活动的大方向。于是, 精选读物便至关重要了。在中小学阶段, 学生一方面求知欲、好奇心都很旺盛, 另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 他们真需要在大量阅读中, 不断积蓄正能量。所以, 学校的图书储备、增加、更新, 无论是自然科学的, 还是社会科学的, 都要选择“经典”。即使是儿童读物, 也不能离开“经典”原则。你想, 学校给学生准备了什么书, 能说不是大事吗?
当然, “上游”还有不少工作, 需要精心开发。比如, 怎样帮助学生读前了解“经典”, 就不能没有相关活动作为支撑。而且, 活动形式还要丰富多彩, 包括新书推介、专题讲座、影视解读等。这里有一件事也要引起重视。小学低年级孩子, 读书活动处于“启蒙”阶段, 他们掌握汉字不多, 生活经验很少, 即使他们升到中年级, 也还会或多或少存在阅读困难。假如由此造成阅读心理障碍, 难说不会贻误终生。显然, 精选图书还要认真考虑这个因素。有人提了一个建议:书目要分年级建档案。这个建议的确很有“创意”, 在信息技术时代, 要是将这种“档案”纳入图书管理资源库, 也是学校的重要创新。
开发读书活动的“下游”, 主要是切实保证读书活动能有更多收获。这里所说的收获, 可以因校不同, 更会因人而异;可以内容不同, 还可形式各异。但是, 如果学生没有见到自己读书的成果, 学校不能展现本校的活动成效, 整个读书活动就会因缺少成就感而逐渐失去持续性。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尤为明显, 年龄愈小会愈加突出。
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活动更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读书活动给学生乃至学校带来的收获, 不仅应当“表现”出来, 而且需要“表现”出来。大概这正是读书活动“下游”开发的价值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年) 》, 之所以明确提出“要把阅读纳入教育各个环节”, 大概不无这一原因。其实, 所谓“教育各个环节”, 就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种教育常态。所以, 要把读书活动做实, 咱们还要朝着这些方面延伸, 全面进行“下游”开发。
读书活动应该在“课内”有所作为, 助推高效教学。课改以来, 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为什么学生总也“主体”不起来。只有老师“赛课”, 学生才“被”主体一把, 原因就是咱们一直不敢相信学生能够“主体”。读书活动不然, 反正你得放手。这就给了学生“主体”机会。此时, 不仅他能自主阅读, 还感到自己能行。如果课堂教学也能这样, 放手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 教师“开讲”以前, 对学习内容就能有些了解, 甚至有所理解了。你说, 效果能一样吗?有人问, 过去不也留“预习”作业吗?说真的, 彼时情况究竟怎样, 谁也不用瞒谁。当然, 现在这种“预习”也需要“培育”。开始也许只能看懂四五成、五六成。但是, 绝不会根本看不懂。只要坚持, 养成习惯, 学生就会凭自己的阅读能力, 做好知识准备, 投入课堂学习。最近, 有个很“潮”的概念, 叫做“翻转课堂”。蒙之中似有启示:多年不变的“老师先教, 学生再学”, 是不是要翻个个儿, 变成“学生先学, 老师再教”了。如果真是这个意思, 那么读书活动向“课内”开发, 还真是非常必要。当然, 此“变”并不简单。“学生先学”可能是一个读、想、做的综合活动过程。“老师再教”似乎也并非传统意义的“教”, 而是更有针对性的“导”。这种“导”, 除了需要多向互动以外, 肯定还会配合现代信息技术, 突破难点, 提高效率。说得“理论”一点儿, 这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据说, 凡是经历过“翻转”的, 都有一个共识:学生享受了学习的愉快, 教师也感受了教学的幸福。这里的“愉快”和“幸福”含义很多, 自然也包括“统考”的成功。毕竟谁也绕不开, 毕竟他们没有输, 其实也不可能输, 因为他们把读书活动的成果“迁移”到了“课内”;因为他们把错位已久的“主体”又“还”给了学生。应该说, 这就是教学规律, 只是咱们过去不大在意而已。当然, 读书活动对于“课内”的作用, 绝不仅限于此。课外阅读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经验。最终要看谁能持之以恒了。
此外, 读书活动也应该在“课外”有所突破。有人说, “课外”是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此话如何理解, 不必过于较真儿。反正“课外”这个领域, 环境比较宽松, 进行“下游”开发, 让人更能放开。就拿“课外”那些学生社团来说, 你说哪个学校没有?但是, 真正搞好, 绝非易事。要是能把读书活动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可能会有另一番景象。不管哪类社团, 都不光是“玩儿”。过去, 有人把它比作“第二课堂”, 真是不无道理。别看“第二”, 但是可以收获“第一”那里没有的知识、能力、思想、追求。所以, 咱们一定要用好“第二课堂”, 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再说回来, 咱们的社团活动, 无论属于哪个门类、哪个分支, 它的“昨天”和“明天”, 理论和实践, 无不源于书籍, 据于“经典”。有些社团项目, 还是多学科的交叉、多领域的渗透, 它对于读书活动的依赖只能更紧、更多。显然, 只有将两者捆绑起来, 社团活动才能生发无穷的活力。其实, 作为“课外”的主题教育, 又何尝不应该这样呢?无论是班会、队会, 还是学校“节日”, 从选定主题, 到组织实施, 哪个方面也离不开读书活动。
至于“校内”“校外”, 作为读书活动的“下游”, 开发的余地就更大了。按照现代学校制度的思想, “校内”的好多工作, 诸如班级建设、校风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 都应该有学生的广泛参与, 尤其是和他们直接相关的事儿, 更需要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可是, 在这个参与过程中, 这些思考和讨论, 没有丰富的资料, 不做深入的研究, 根本无法想象。获得这些资料, 进行分析研究, 如果没有精心的检索和认真的阅读为基础, 能够实现吗?再说, “校外”的主要活动就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它的主体自然也是学生。要是能够把读书活动融入其间, 学生就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共同进行有关信息的收集、积累、筛选、整合, 利用团队优势, 创新活动设计, 不仅活动本身会更加有声有色, 教育作用也会发挥到极致。
7.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七
一、概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取得的让世人瞩目的发展形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为将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则要求我们更多的接触了解社会,以积累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炎炎夏日,每到这个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身为许昌学院社团联合会的一员,有幸成为了校级团队赴鄢陵义务支教宣讲党史调研服务团的一员,回首半个月的实践之路,虽然我们的活动存在很多问题,但更多的是并肩作战、付出后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默契配合、辛苦过后的甘甜。这段实践之旅——路在我们脚下,而梦却在心中。
2011年6月中旬,在社团联合会各部门的协调下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这些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而又熟悉的。陌生是因为谁也没有亲身体验过,而熟悉是因为我们的学姐、学长常给我们讲起他们下乡的故事。但那些停留在回忆的欢笑,忧愁和感动也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真真懂得,我们只能憧憬着,期盼着……
为了做好下乡准备,身为宣传部干事我和部门的几个同学冒着酷热在办公室整理下乡需带去的工具,如颜料,画笔,白纸等,为了不给下乡工作造成麻烦我们把所有的物品都归类记录,按种类放到箱子里面。对于缺少的必须物品,我们又顶着骄阳去采购。那段时间自己像变了个人一样,热也不怕,也不觉得累,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想也许,人在拥有希望的时候自身的潜力是无限大的。
7月3日,以“永跟党走,建功立业”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演播厅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顿时充满心中,我想坐在台下即将踏上实践之旅的队友们也一定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觉。而此时由自豪感而生出的责任感也在我心中点燃。从中学到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我们必须勇于承担,敢于面对。因为到大学毕业之后我们面对的将是更加严酷的挑战。一个多小时启动仪式就结束了,领导说了许多教育意义的话,说实话我没听进多少,可能我的心以先我去,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地,有葱翠的树木、有两三排教室、还有渴望知识的眼睛……
7月4日,我们踏上实践之旅的客车,走向农村,路途坎坷,磨灭不了我们实践的激情。上午12点左右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简单收拾行李之后,大家齐力打扫和整理了办公室,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万事开头难。启程之路历经小小波折,对我们更是大大的考验。
二、实习感受
(一)成绩与收获
下乡期间,我们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做了如下三方面的调研:
1.新农村对现行教育制度的看法
2.对村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3.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经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仅真实的了解和认识到一些问题,而且也学到了一些只能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能力。例如如何与村民之间更加和谐的交流和沟通,一些说话的技巧和交流的方式。而且在每天的和队员之间的探讨中也使得自己总结语言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问题与不足
在获得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自己跟多的不足和缺点。例如与村民的交流中语言的运用不够委婉,导致一些问题村民们不愿做出回答。而且胆子也不够大,不能大大方方的进行调研活动。最后就是总结语言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在每天与队员交流环节过程中,自己的语言总是很罗嗦,没有明显的主题。通过这次调研,在认识自己缺点并得到提升的同时,还了解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一些问题,最总要的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当前要利用一切优越的条件来提升自己,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在不远的未来去报效学校、社会和祖国的培养!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家庭教育
在我们的调研和支教过程常会涉及到家庭问题,农村家庭对孩子们教育和健康关注度明显不如城市。
(二)家长要多关注外面的发展
家长不应仅仅满足于现状,因为农村城市教育能力有差距,多进行横向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找到根源,给孩子明确的目标。
(三)重视培养适应农村发展的人才
这要求当地加快经济发展,特色办学,树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当地学生到校学习,避免人才全部外流到城市。
(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政策早就有了,但迟迟落实不到农民身上。使得城乡差距拉大,希望国家政府拿出切实有效地方案来,切实落实到实处,给中国的劳苦农民谋福利,做好事,也为了国家的发展,孩子的未来,做出实际的行动来!
四、总结
8.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八
为我院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举办了我院第三届演讲比赛。本次演讲比赛是以“记党情 学党史 跟党走”为主题,比赛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全院学生的关注下,决赛于11月30日晚19:00在学生活动中心如期举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演讲比赛的评委由各院系团总支书记担任,并邀请学院领导以及各院系学生主管作为演讲比赛嘉宾。比赛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参赛选手是由各院系推荐上来,然后通过复赛,最终留下十五位进行到最后的总决赛。在比赛中,各位选手充满信心,演讲声情并茂,内容紧扣主题,富有感情,十分精彩。
演讲比赛已经落下帷幕了,对于这个我们第一次策划的比赛,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我觉得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回想起整个策划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经验是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的,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下面是对这一次比赛的总结:
优点:
一、团队精神可嘉,合作顺利。
每一次讨论时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到齐,并积极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在别人发言时也能认真听,不插嘴。
二、分工较为明确
前期的分工工作做得很不错,每一个人都尽力做好自己分配到的工作,也能做到互相帮忙。
三、比赛过程的秩序维持的较好
赛场秩序有条。工作人员能做到不随意走动,纪律性做的比较好。
四、其他部门的协助
在发放邀请函和布置场地这些方面,要特别谢谢办公室和纪检部对我们的协助。
不足:
一、策划书没有创新之处
策划这个比赛时,策划书在细节方面考虑得不充分,不全面。后来经过张力舟主席的纠正,我们做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终于完善许多。
二、时间比较仓促
因为时间不充足,演讲比赛是采取推荐制,使很多想尝试的同学没有了这个机会,而部分被推荐上来的同学有弃权行为,导致了参赛选手名额的损失。
三、活动场地方面
没有及早发现教室被霸占,后来又改变了地点。
四、与评委联系工作做得不周全
没有提前和评委讲明比赛的整个流程以及评委人数,而在赛前才同评委讲,使评委准备不足。
这次演讲比赛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的机会,我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另外针对一些活动中的不足,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也会逐步的解决。总体来说,这次演讲比赛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9.读书活动创特色人文教育促发展 篇九
一、营造读书氛围, 陶冶品德情操
1. 发动宣传, 倡导读书
学校充分利用墙报、班级黑板报、校道、教学楼外墙、电子屏幕、涂鸦墙、读书角、校园广播站等阵地, 悬挂读书标语、滚动播放读书格言、张贴读书名言警句、广播读书故事等, 向学生宣传读书的意义、方法, 促使学生树立终身读书意识、养成良好读书兴趣和习惯。宣传标语简洁扼要、形象生动、内涵丰富, 其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号召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了读书文化的熏陶, 唤起了学生读书意识和对读书的热爱。
2. 美化校园, 环境育人
在新生入校的前几周, 开展“书香教室评比大赛”和“宿舍创意设计大赛”。在大赛中, 同学们用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无限创意将班级教室和宿舍打扮一新, 装饰漂亮。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对学生的品行、素质的形成起到了无声的教化作用。大赛既使学生增强了动手能力, 又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 实现了环境育人的功能。
二、树立职业理想, 激发读书兴趣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确立的奋斗目标, 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技校学生大多综合素质不高, 缺乏理想和追求, 兴趣爱好层次偏低, 专业知识欠缺, 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年, 应尽快通过各种启迪理想、激发志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信仰和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 为技校生活确定目标、树立航标、指明方向。
1. 举办讲座, 榜样立人
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主讲, 职场人士现身说法, 解答学生关于人生、职场、读书的种种困惑。职场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中深切体会到读书对于人生理想、职业成长的重要性,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 参观展馆, 了解书籍
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外历史博物馆、大中小型图书馆, 了解图书的类别、内容、特点和作用, 使学生在实物感官中, 通过眼看、耳听、手摸、心悟进一步感受书籍的魅力, 增进直观感受、促进理性认识。
3. 激发兴趣, 指导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学校文科教师轮流定期开辟“精读与泛读”、“怎样提高阅读效率”、“读书方法纵横谈”、“名人读书”等读书专题讲座, 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4. 推荐书目, 制定计划
由专业教师和文科教师共同商讨, 结合专业特点和成长需要,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 为学生量身定做阅读书目和计划。书目类别可以有:文史类书籍, 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类书籍, 解答各种身心疑惑, 促进身心发展;专业类书籍, 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休闲类书籍, 轻松、娱乐生活。各类书籍的比例因专业、学习阶段而变化。学生根据老师推荐的书目, 依个人情况制定读书计划, 计划中应明确书名、相应时间段、阅读量、阅读方式、方法等要素, 并以具体的量化指标对读书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和综合评估。
三、开展实践活动, 丰富读书内涵
1. 规定日读量, 保证读书时间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工作日全天向学生开放,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根据读书进度表, 填写读书卡, 写读书笔记等, 以此来保证每天读书时间、质量和效果。
2. 开展美文诵读, 形成特色
(1) 晨读美文。由各专业系组织实施, 班主任下班指导。晨读时间为每周早上, 各班选出有一定诵读水平的学生上台领读, 预先确定晨读内容, 带领全班同学读书。
(2) 国旗下朗诵。在晨读的基础上, 各专业系选出本系的“诵读之星”, 再经由老师辅导, 安排在每周升旗仪式之后进行。学院六个专业系和公共课系、团委、读书社、广播站, 每周依次轮换。在朝阳升起之际, 在五星红旗飘扬之时, 师生一起聆听美文的韵律, 一起感受青春的脉动。
(3) 齐诵美文。各专业系在每学期分别组织一次大型的美文诵读比赛, 其中我校现代服务系的大型手语诵演节目《隐形的翅膀》, 信息技术系的《弟子规百人齐诵》等活动组织严密、实施到位、效果显著, 千人齐诵, 气势磅礴, 掀起了美文诵读的高潮。形式多样、韵味十足的诵读活动经过多年的组织实施开展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并逐步摸索出“三个一”的活动模式, 即每天安排20分钟的晨读时间作为诵读小课, 每学期开展一次诵读比赛, 每学段组织一次专项诵读达标晋级测评。如今琅琅书声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文诵读活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而且使学生在诵读中真切受到道德的教化、思想的熏陶、艺术的感染, 为学生的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3. 紧跟时代步伐, 引导网络阅读
在电子媒介与网络成为民众生活重心的现代社会里, 学校图书馆加快了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 增加了电子资源的采购, 充分发挥网络功能, 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读书网站和电子报刊;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心理栏目, 建立了心理热线、开设了心理健康论坛等, 为学生提供了多途径的心理咨询交流平台, 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各班级在班主任和计算机老师的指导下, 纷纷利用班级博客、班级主页、QQ群、微博等现代工具, 开展网上读书活动, 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 充分发挥了网络正面积极健康的教育功能。
4. 邀请企业参与, 举办辩论赛
学校职协定期举办以“读书·职场·核心竞争力”为话题的大型辩论赛。学生辩论、专家点评、企业赞助, 赛事的权威性和成效可见一斑。学生既得到了理论上的指导, 又增强了实战经验, 实现了学做一体、知行统一。
四、读讲写做结合, 培养综合素质
1. 开展“技能.读书.人生”系列演讲活动
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讲, 各班选出优胜者参加全校的比赛, 然后再由团委负责组织校级演讲比赛, 由文科老师指导, 担任评委并点评。师生共聚一堂, 品味经典, 畅谈人生。
2. 开展“读书·成人·成才·成功”主题征文活动
每月由文科教师负责向任教班级推荐好书, 指导学生阅读, 每人写一篇读书笔记。再从各班级中选出好的文章, 由学校分期在宣传栏展出, 在学校网站展示, 或者通过广播站播读。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以写促发展, 读书学习思维方式的良性循环、螺旋上升, 增强了活动成效, 扩大了读书活动的内涵。
3. 开展读书手工品绘制活动
具体做法是, 每班在学期末至少制作10张手抄报, 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分期在宣传栏展出;每个学生每期至少制作一张书卡或书签, 从中遴选制作精美者, 用展板展示。书卡内容分两部分, 一部分为摘录精彩片段、名言警句, 一部分为读书心得;书签正面有书名设计, 背面有图案花纹设计, 切合读书主题。花色多样、造型精巧、创意独特、主题鲜明的精美作品, 表现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五、反思总结心得, 提炼升华经验
1. 定期出版班刊、系刊、校刊
以“让先进的理念得到宣传, 用优秀的文章鼓舞人”为指导思想, 抒写读书心得, 总结读书经验。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读书活动之后, 各班级、各科系对读书活动进行反思、提炼、总结, 撰写文章, 定期出版报刊杂志。其中班刊《初生》、《小苗》、《飞翔》, 系刊《同行》, 校刊《校报》、《心理报》等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所出刊物板块设计新颖别致、内容详实丰富、文化味浓、含金量高, 凝聚着学生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智慧。刊物的出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设计、编辑、绘画、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提升了班级学校凝聚力, 彰显了学校富有专业特色、人文底蕴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
2. 编写校本教材《晨读美文》
文科老师在全校集思广益、分工合作、探讨修订、群策群力, 集体编撰了这册读本。纸质读本图文并茂, 电子读本动静结合、声 (音) 形 (像) 俱备, 极具欣赏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全校范围内很快得到了推广使用。学生利用早晨、课余、闲暇时间进行诵读品味, 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 在摇头晃脑的沉浸中, 优秀而经典的中华文化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 滋润着学生心田, 耳濡目染地影响着技校学子。
六、活动有序展开, 读书成效显著
读书活动在我校大力推行以来,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 遵循“酿读、激读、导读、践读、评读”的认知学习规律, 形成了我校“读书常态化、活动具体化、内涵丰富化、形式多样化、评估制度化”的读书活动格局, 读书成效显著。
一是读书理念深入人心, 学生读书兴致盎然。学生的读书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从“不读”到“愿读”、“乐读”再到“善读”, 读书从可有可无变为爱好成为习惯, 内化成人文素养精神品质。
二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把读书融入生活, 化作生活成长的要素, 融入成长过程的始终, 在“书”中感悟、在“读”中实践, 知行合一、健康成长。
三是读书方式推陈出新, 读书活动蔚然成风。通过教师、学生、书籍的交互作用, 先进思想、优秀文化、校本资源有效融合, 师生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 师生关系融洽团结, 构建了淳朴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是学校声誉日益提高, 学生比赛屡屡获奖。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校园”、“志愿者先进集体”、珠海市“先进单位”等, 2009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 我校研究成果《以活动引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一等奖, 同时荣获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学生表现优异, 取得骄人成绩, 2009年7月康利兰同学获广东省高考状元;2010年1月彭炜银同学获首届广东省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竞赛二等奖;2012年11月我校在广州地区部省属技工学校教研会组织的“学生读书成果评选活动”中, 获“读书笔记”项目二等奖5名、“演讲比赛”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名的好成绩。
读书启迪灵魂生命、读书促进创新发展。在倡导读书革命的时代, 我校将进一步以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 在全校范围内继续大力推进读书活动, 以读书培育美好情操、以读书奠定幸福人生、以读书造就成才成功。
参考文献
[1]庞建民.创新读书活动, 引领全民阅读[J].图书馆建设, 2008, (6) .
10.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十
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的总结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九十
年革命、建设、改革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宣传和普及
党史知识,加强党性教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根据中共利
辛县委办公室利办【2011】47号《关于开展“全县领导干部党史教
育日”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党支部在“七一”期间开展了“全
县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慰问离退休老教师活动。7月5日,利辛师范附小党
支部慰问曾经为利辛师范附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李梅
书记带组,顶着炎炎烈日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教师,将利辛师范附小
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慰问以及良好祝愿带给离退休老教师。李梅书记
与离退休老教师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以及生活
中的困难,同时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利辛师范附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积极参加利辛县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合唱比赛。为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干劲,李梅
书记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将全体教职员工组成方阵,参加6月28
日在五一广场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大会。在李梅书记的精心
组织和督促下,全体教职员工利用休息日、晚上等业余时间,冒着酷
暑刻苦排练,终于取得优异成绩。通过歌唱《十送红军》、《在灿烂阳
光下》等歌曲,全体教职员工以嘹亮的红歌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讴
歌了党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美好祝愿。
三是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比
赛。
四是积极开展“知党情,明党史,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我校学生中开展“知党情,明党史,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请电影放映队进入校园,给学生放映爱国主义影片,让学生在重温过去激荡的战斗岁月加深新中国来之不易的体会。其次组织学生参加专题知识讲座。六一前夕,我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到县图书馆参加《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从而牢固树立“共产党好”的意识。再次组织“永远跟党走”诗歌朗诵比赛及讲故事比赛。通过演讲和讲故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文字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最后组织一次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清明前夕,我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学生到璐集革命烈士陵园给革命先烈扫墓。扫墓过程中,学生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从而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祖国的来之不易。
五是开展重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我校党支部围绕创先争
优创新载体,充实“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内容,于7——8月开展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一是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二是重学党章,确保每名党员对党章有全新认识和系统掌握;三是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讨论党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教书育人做楷模,创先争优促发展”这一主题。
二、活动的主要收获
“党史教育日”活动的开展,高举旗帜、高唱赞歌,唱响了“共
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是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教育、灵魂的洗礼,进一步培育了广大教师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了全体党员教师“教书育人做楷模,创先争优促发展”的思想意识,展现出风清、气顺、劲足、和谐、创新的利辛师范附小新形象。
三、活动开展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认真开展“党史教育日”活动,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的重要形式,是新形势下我校党支部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契机。我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成立了李梅书记为组长,校领导班子和支委会委员为组员的利辛师范附小党支部“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领导小组,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2.统筹兼顾,精心组织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工作的原则,我们根据文件精神,创新活动形式,以“教书育人做楷模,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精心设置载体,制定具体方案,落实责任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开展中,一是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二是重点做好教育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安全到位,切实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做好宣传,确保实效
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参与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利辛县教育网、展板、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工具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增强宣传报
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弘扬主旋律,集中展示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光辉历程,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展现出风清、气顺、劲足、和谐、创新的利辛师范附小新形象。
四、意见和建议
1.为提升“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的效果,应扩大活动规模,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坚定去全体党员教师及青少年学生“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2.切实强化“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系,真正落实“教书育人做楷模,创先争优促发展”的活动精神。
利辛师范附小党支部
11.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十一
XXXX级XXXX专业
XXXX 寒假期间读书月活动中,我阅读了《中共党史读本》这本书,本书介绍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讲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全民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次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我党一直把思想文化作战摆在重要的位置。民族魂、民族精神更是各个时期的领导人不断强调的问题。没有思想的坚固堡垒,任何作战行动都付诸空流,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不断强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确实是其他政党难以做到的一点。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良好传统,能够有幸在党组织下参加这样的活动,更要懂得珍惜,在本书讲述的党史中,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独立统一付出了无数的鲜血与汗水,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的未来置生死与不顾,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付出宝贵的生命与辛勤的汗水。自从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走过了一段艰辛而漫长的路,牺牲了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人,与此同时,自身也变得成熟与强大。通过阅读《中共党史读本》,我不仅重温了当年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史,领略老一辈革命者的峥嵘岁月。还真正体会到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责任的重要。《中共党史读本》充分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学界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大量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为主要依据,全面准确的记述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是一部政治性和学术性、党性和科学性都非常强的党史精品力作。
合上书,仔细的回想党的艰辛路程,从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这中间有着多少艰苦抗战的战争年代;从1945年4月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中间无数的党员为国家的发展出谋献策。在这57年的历史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国共两次合作,在这两次合作中,我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的未来所付出的努力。1922年,中共召开西湖会议,正式以各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合作。这是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中共全面的分析中国的局势,以国家利益为首位,积极配合国民党北伐革命的指示。虽然中共当时没有军队,也没有领导权,但是无数共产党人仍然为革命而努力。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我们党员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心国家未来,为国家兴亡付出自己的一份力。虽然我们只是社会中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绝不小看自己,我们的党和国家都需要像我们大学生一样无数默默奉献的有志青年。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1935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我国,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号召国内一切党派停止内战,共同筹备抗日救国的斗争。第二次国共合作并不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利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尽量不破坏合作统一战线。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兴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国家危难时刻,我们党员能够以国家大局为重,一致对外。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髓,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就是这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是新中国的成立,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而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建国的喜悦冲昏头脑,而是转而将工作重心果断放在了巩固人民新生政权的努力上。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得新中国得以通过三大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前一个十年,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了祖国大陆。而且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从而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了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全面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国民经济与使得各项建设得以展开。中国共产党所集全党的智慧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可以看出新中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开创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错误,也有缺点。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阻碍和打击,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为全党带来了深刻教训。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学习、善于改进的政党。党的八大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无疑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九个月的初步纠“左”和纠“左”过程中的探索,庐山会议纠“左”的曲折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思考等一系列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大助力。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蕴藏着何等的生命力,具有何等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磊落胸怀和政治品格,能够毫无愧色地担当起中国各族人民领导者的光荣职责,这在今天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革为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发展至“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不得不说是党在领导上的错误和漏洞,这使得“斗、批、改”运动开展而使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出现的大倒退。但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错误,并积极修正了错误如彻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及使其覆灭,并且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党的政策。通过1975年的全面整顿,使得经济中心又放在经济工作上来。可见体现了我党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左”的指导方针的延续,这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停滞不前。我党果断进行了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注意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必须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共党史读本》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是一部融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党员学习党史的好教材。
12.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 大背景。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中, 在“立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围绕吉首大学“文化立校, 读书立人”的办学理念, 紧密结合学校“读名著、赏佳片”双百工程, 通过读书沙龙活动的举办, 吉首大学图书馆践行“以书传道、以文化人”的馆训,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校内外学者人才资源, 分别邀请校内学者教授及校外一些知名学者教授担任嘉宾, 与读者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读书交流平台, 品读经典, 愉悦身心, 和智慧的人品析智慧人生,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扩大读者的文化视野,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学校资源背景。吉首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师范学院等办学历史悠久, 其师资力量雄厚, 培养了众多文化界杰出人物, 如出品《雍正王朝》的刘文武、当代文学家彭学明等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已经成才的校友是进行读书沙龙活动可利用的宝贵的人才资源。
为了确保“立人”读书沙龙阅读推广活动健康持续发展, 图书馆配备了相关学科馆员开展系列服务, 以及进行阅读推广策划, 开展宣传、组织工作, 项目经费的预算等等, 图书馆其相关图书资料的配备比较充实, 其中文学类 (I占17.38%, 是22 个图书分类中比例最高) 、历史 (K占8.92%) 、语音文字 (H占9.06%) 文化教育 (G占6.49%) 等比例排前。通过举办“立人”读书沙龙的阅读推介活动, 相关类目的图书借阅量得到显著提高。
“立人”读书沙龙自成立以来, 坚持平均每月举办3 期, 通过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建立长期网上交流学习空间, 信息动态得到及时发布, 随着读书沙龙档期的递增, 图书馆与学校宣传部、素质教育中心、校团委、校研究生处、校社科处、校读书协会、校老干部中心、校报、校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湘西文学艺术中心、各地作家协会等合作越来越紧密。受邀做客嘉宾由校内知名学者教授扩大至校外, 闻讯参加交流的校内外读者不断增加, 读书沙龙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让远近闻名的文人墨客、成功人士和读者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让广大读者一睹心中敬慕的人物风采, 从而高效激励学子成才。
(三) “立人”读书沙龙目标规划。1.工作总目标:营造书香氛围, 倡导读书风尚, 培养阅读习惯, 繁荣校园文化, 最终达到“文化立校, 读书立人”的总目标。
2. 具体目标:每学期开展10 期读书沙龙, 直接受众1000 余人, 间接受众10 万余人。 (通过各种媒体传播) 。
3.团队建设目标:未来5 年内完成100 期立人读书沙龙, 公开出版2 ~ 3 部展示沙龙成果的书籍, 培养一大批热爱读书的团队精英。
二、“立人读书沙龙”推广形式分析
(一) 创新点。1.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开展活动, 图书馆、校宣传部、素质教育中心、校团委、校研究生处、校社科处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合力打造全开放式互动学习平台、交流读书心得。2.广大读者借助读书沙龙空间, 可以互赠图书、字画、借助读书沙龙平台广交人生益友。3.活动方式多样化。室内进行听、说、问、答等互动交流;户外风雨湖畔朗读、探讨;参观历史文化名迹、博物馆、纪念馆等, 通过直觉感官认识, 增加读者文化素养。4.建立QQ群、微信平台, 随时随地可进行网络沟通。
(二) 具体实施方法和措施。1.确定主题。每期读书沙龙推荐一本好书, 确立一个主题, 主题确定后, 再制定具体的策划方案。2.邀请嘉宾。根据推荐书目和主题, 在校内外挑选最合适的嘉宾。校内嘉宾以教授、博士为主, 校外嘉宾为知名学者和相关领域的名人、名家。嘉宾由主持人邀请。3.广泛发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网站、读书交流QQ群和微信平台进行轰炸式宣传。同时, 每期印发2000 份彩色宣传单。4.精心组织。每期在学生中挑选义务工作者, 维持秩序, 进行贴心服务, 如:上茶水、递话筒等。5.网络交流。读书沙龙活动结束后, 大家通过QQ群和微信交流和分享读书心得。6.活动延伸。沙龙还组织了一个“湖畔吟诗”的活动, 作为读书沙龙的延续。7.宣传推广。每期活动有专门记者采访报道。会在校报园网、校电视台发布新闻, 在读书交流QQ群和微信平台上发布消息、图片、录音及视频资料, 进行宣传推广。
三、立人读书沙龙现有成效分析
1.从2014 年10 月至今, 立人读书沙龙已成功举办24 期, 共推荐中外名著及优秀书籍28 部, 主讲嘉宾30 位, 其中校内教授、博士22 位, 校外名人8 位;直接受众达2400 人次, 间接受众达10万人次。
2.立人读书沙龙延伸活动“湖畔吟诗”已举办12 期, 参与人数达700 人次。还吸引了其他高校学生参与。
3.师生撰写读书评论、心得、以及参加读书活) 动的感受数十篇, 近70000字。
4.建立了QQ群2 个 (群成员达1800 人左右) 和微信平台。
5.除校报、校新闻网、校电视台对每期读书沙龙进行了采访报道外, 《团结报》《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湘西电视台、光明网、凤凰网、搜狐网、天津网、华声在线、共产党人网、和讯网、红网等等众多媒体也对沙龙进行了报道, 影响已由校内扩大到社会。
四、“立人”读书沙龙阅读推广活动启示
启示一:每期的活动主题策划是体现读书沙龙的文化品位的关键点, 诱人的主题确定是需要高的智慧和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读者的阅读趋势和阅读热点。
启示二:活动时间的安排要结合学校的正常教学课程表, 尽量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参与。
启示三:读书沙龙的每期视频档案的保存有待强化, 可以整理成卷期作为图书馆特色数据资源长期保持, 以飨广大读者。
启示四: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是扩大读书沙龙影响力的有力途径。
启示五:作为图书馆事业从业人员, 保存人类文化精神财富义不容辞, 而充分利用好这些财富, 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这一奋斗目标任重道远。
五、结束语
“立人”读书沙龙充分结合“阅书”“阅人”“阅馆”的方式方法, 使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生机勃勃, 魅力无限。
摘要:吉首大学“立人”读书沙龙于2014年10月12日第一期开展以来, 已经有一周年, 现在对这一阅读推广活动案例的背景、目标、形式、成效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事高校阅读推广活动。
关键词:“立人”读书沙龙,高校阅读推广,推广形式,推广成效
参考文献
[1]吴锦辉.2014年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 :79-85.
13.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十三
今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好几个妈妈都在问,今天的活动是否照常?嘿嘿,天气到了下午好给力啊,还出了点小太阳,老天都不想让我们大家准备了这么久的活动失望啊!活动结果让人震憾啊!我们的活动越来越精彩,感谢各位的家长的热烈支持,感谢各位小盆友的精彩表演,特别感谢涵妞妈所编的精彩故事+无比强大的道具和苗苗妈和苗苗的精彩故事+加精彩的表演,参加活动的妈妈我已将视频发到各位的邮箱了,请查收!(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好多人跑来看我们的活动,甚至来偷拍我们表演的照片,哈,不知有木有狗仔呢,一小心明天上报纸就麻烦了)
参加完活动以后回去的家长希望都要写日志,然后再带着自家小盆友看着照片一起重温那些温馨的画面,鼓励他们上来sHow一把,活动的目的不单止是为了小朋友,准确地说也是为了家长。这些活动其实与早教相比,我觉得甚至比早教更有意义,能接近大自然又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和亲子互动,何乐而不为。真心希望更多家长上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果你擅长讲故事或者手工或者等等其他特长或者有更好的活动方案,大家一起提出来,让我们的活动办得更加出色。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其实有些妈妈已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可喜可贺。
涵妞妈的作品让你不得不大开眼界啊,口水一下吧!这是涵涵,此道具是用纸箱做的,这些画也是涵妞妈画的,嘿嘿!大家不要羡慕,如果想要玩,有时间就报名我们的活动吧!
14.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 篇十四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创新业绩的一年。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优异成绩,按照全校“党在我心中,成就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2014年3月至5月,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成果总结如下。
一、活动成果: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党史国史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
(2)保证了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假期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了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最好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等。或者是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了阅读活动。
▲设立了“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本学期4月份为“校园读书月”,其主题为“党在我心中”或者“我的中国
梦”。
▲开好了“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党史国史阅读收获。
▲开展了其他各类读书活动。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班内党史国史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充分发挥了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党史国史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党史国史经典。
4.落实了评价。
(1)建立了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2)学校学期进行了“读书之星”、“书香家庭”、“五星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5.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
二.结论:
各班把党史国史教育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党史国史”活动小组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桃墟中学
15.新形势下党史教学刍议 篇十五
关键词:党史教学,注重把握整体,加强理论素养,充分占有资料
胡锦涛同志指出:“正确地对待历史, 善于总结经验, 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当前形势下, 正确对待历史,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努力、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 都可以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提供有益经验, 更好地完善我党的施政理论、理论系统,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而, 为我们的开拓前进提供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保证今后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有效。
学习党史不仅对于加强党建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是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必由之路。只有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更深入的了解, 才能做好今天的各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习党史的工作, 要把学习党史同党和国家的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深入认识和正确应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党的认识, 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领导干部学习党史是学习党的指导思想的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弄懂党的指导思想、理论, 按照要求完成工作。结合党的历史, 就能够了解指导思想的针对性, 它能否正确解决各种问题, 以及效果怎么样, 等等。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历史学的作用常被说成以史为鉴。这是历史学永恒的光辉。古时的借鉴很直接, 以往各朝代的国家有共同的经济结构、国体和政体, 但现今社会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需要找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予以借鉴。同时, 历史发展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 通过对历史的假设也可以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历史文化构成民族文化的主体, 它是区别不同民族的标志, 知其流必知其源, 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我国历史悠久,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历史这面明镜, 自古以来, 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史学的借鉴功用, 基本上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史官, 编修历史, 确然, 历史是一面镜子, 我们今天的事业, 民族的作为, 只要对照一下历史, 其成败兴衰、得失荣辱就可以一目了然。那么党史的发展同样也是承前继后的, 昨天的丰功伟绩可以倍增今天的建设信心, 踌躇满志, 过去的衰败错失也给我们以深刻警醒, 防微杜渐, 现实是历史的继续。下面探讨在党史教学中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把握整体
能够做到对党史整体把握, 这个要求说起来容易, 真正做好却很难。我所理解的整体把握就是在自己的心里能够以时间、空间或其他某一线索把党史中各重大事件, 重要时期串起来, 有一个大概但必须很清晰的轮廓。这是学习党史所必需的基础性知识, 也就是说学习党史要持有一个贯通的观点, 研究一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这样才能了解它目前的地位和特点, 要通观全局, 整体地认识党史, 知道它对前有何发展, 对后有何影响。这样有利于说明其历史必然性。研究历史问题要把它放在一个广阔的环境空间下, 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这样才能更全面。同时对史料要有深入的认识, 也就是说要在微观上对其进行研究, 这样才能更深刻、更细致, 宏观和微观的统一结合能使对问题的研究充分, 更具体。
二、加强理论素养
研究党史要形成自己的理论。史料的收集与运用固然重要, 但如果不能形成理论, 它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不能凝成有力的东西, 我们必须对所采用的史料进行提炼, 加以分析, 从中找出本质的东西, 找到内在的联系。对于相同的史料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理论才更有价值。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 还要把史真正“通”起来。就是既对历史纵向发展统筹考虑, 整体把握, 又对社会演进的各个阶段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横的铺排及相互关联作深入了解、全面掌握, 这应该是司马迁之通古今之变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史学家也非常重视自身修养的培育。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书法不隐”。此后司马迁、班固、刘勰等人不断发展, 及至唐代, 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论, 即史才、史学、史识。该论一出, 此后的史学批判便以才、学、识三者作为衡量史家素养的基本标准。至清代, 章学诚系统总结前人的理论和观点, 在刘知几的才学识“三长”论基础上明确提出史德。对史家修养提出了更为完整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 才学识不可或缺。“非识无以断其义”, 就是说没有豁达的见识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非才无以善其文”, 就是说没有才高八斗的深厚文学功底就不能写出光彩四溢的文章;“非学无以练其事”, 即只有学富五车才能简约文字、练达其事。但是仅有三者还未足以尽理也,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史德”, “史德”内涵丰富, 而其根本点, 就是要尽量尊重客观事实, 善恶不隐, 如实反映客观史实, 不要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主观意图掺杂到客观史实中去。须能将一件事解剖开来, 从各方面去看。此外, 还要有综合的本领, 由外面看来, 像是绝不相同的两件事, 或两件以上的事, 要能将它合起来看, 能窥见其大援, 能看见其为一事之多面, 这种才智便是史才。史识须能见其全, 能见其大, 能见其远, 能见其深, 能见人所不见处。有了史才和史识, 更须有史德。所谓德, 也是一种心志修养, 即从上面所讲之才与识来。要能不抱偏见, 不作武断, 不凭主观, 不求速达。这些心理修养便成了史德。
三、充分占有资料
对史料的运用需要有一定的鉴别力, 不能盲目地信手拈来, 要对多方面的材料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问题时对有关史料要全面地占有, 这样才更有说服力。运用前人所未用的史料是很重要的。我们如何对待原始资料就是我们对史学研究客体的态度, 历史的发展逝者如斯, 东流不复返, 历史不能像化学反应那样在实验室里多次实验, 任何事件、人物只能产生一次。过去之后, 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忘记历史, 意味着背叛, 因此, 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 人们都十分注意史料的记录与保存。要对历史保持清醒的认识, 就要依靠遗留下来的史料, 唯此方可获得对历史客观的认识。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有多、乱、散的特点, 史学工作者只能在浩瀚的史料海洋中窥其浪花朵朵。但无论史料形式如何扑朔迷离, 史料形式如何花样翻新, 它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 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和印痕, 史料本身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它的规律和条理, 丰富有关于史料的知识, 学会在纷繁复杂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是一项基本功。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史学研究者必须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掌握第一手材料。学习和研究党史, 要从现实当中加深对党史的认识, 有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 要自尊自强, 加强党史研究基本素质的培养, 充分处理好史料史实与史论的关系, 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党史学科的进步与创新。
【党史读书会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党建活动党史教育总结08-31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总结09-07
党史国史教育活动方案08-17
樊城区民政局深入开展“学党史、讲党史、增党性”活动07-06
“学党章、学党史、学先进”活动方案07-12
关于党史讲座的总结10-18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策划书06-14
党史学习教育学生个人总结07-03
入党积极分子党史学习培训总结08-29
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总结范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