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

2024-10-27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15篇)

1.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 篇一

小学三年级如何写起步作文

观察体验是人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对身边的人、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去描写去记叙无疑是很难的。很多孩子写不出来或写不好作文,往往是因为对身边的事物不够留意,没有真实的体验。因此,在写作文前要仔细观察,亲身体验,获得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例如描写桂花,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去观察桂花的形状、颜色、味道、触感,听听大家对桂花的评价,简单记下观察所得。还可以再查找关于桂花的资料,丰富材料积累。做好了这些准备,动起笔来就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也会真实生动。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种植花草,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活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这些观察体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都是习作的好素材。

有了素材积累,接下来,可以再找来几篇范文,分析范文的谋篇布局、深刻的主旨,琢磨范文的遣词造句或它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等。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借鉴或仿写,通过借鉴或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会鼓舞自己的信心,轻松消除作文时的畏难情绪,跨越作文障碍,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作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同时,作文写好后要善于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勤于修改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习作的问题,总结经验,迅速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是一种技能,就像滑滑板,一定要多、勤动笔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因此,要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勤于练笔。

另外,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每天写五十至一百字的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听到的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都记录下来。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仅靠课内的几篇文章引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大量地阅读小说、诗词、寓言、童话等,丰富语言积累。

读书时做一定量的摘抄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长期的积累内化,我们习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读书,读好书,相信我们的习作能力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起步作文既不是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

2.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 篇二

一、重新确立一种意识——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

一位三年级作文阅卷教师,他的阅卷标准有两个:(1)看开头和结尾;(2)看篇幅的长短。凡是篇幅长一点的,作文分相应的高一点。其实这位教师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作文的优劣不在于篇幅的长短,更不应该用篇幅的长短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属作文的启蒙阶段,本人觉得: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应姓“小”。

说到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不应从篇幅上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少,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根本写不出长篇大论之作。(2)要看内容,一些繁杂的细节、深奥的议论,三年级学生是写不出的,只要他们能写出几句通顺、上下连贯的话就足矣。(3)让学生自由地去写,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开放式作文。

二、适当地从童话作文开始

“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喜欢去做。那么,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我们何不从童话作文开始呢?

如何从童话作文开始呢?从幼儿到三年级,学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把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讲出来、写出来。对于这样的作文,他们一定写得不错。等他们会写这样的作文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等再过一个阶段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组事物编写童话故事或根据课文内容编童话故事。例如,小语第六册的作文要求就是根据一组音响编童话故事;学完《猪八戒吃西瓜》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猪八戒第二次吃西瓜》。

只要学生能多写多练,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文的方法,提高写作文的能力。童话作文起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范”,就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涉世浅,教他们写作文,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范文,对他们来说,将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在三年级阶段,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范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所写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忌把与学生无关的话题带进作文。(2)叙述语言必须“儿童化”。教师是成人,他们的语言一般都有深奥、丰富、生动的特点,对于范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显得幼稚、简单、生动,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儿童的生活。绝对不能出现让学生无法理解的字、词。(3)范文篇幅要短,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了,切忌长篇大论。

3.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篇三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習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4.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四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顾丽华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小学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奠定基础的作用。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建议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将会导致学生的厌写情绪以至于影响今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上好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让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好的开始呢?怎样为学生打开写作这扇大门,让他们乐于表达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口语交际应作为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口语表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自觉地突破各类文体僵化的藩篱,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口语表达才能有所进步。可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动口,再动笔,十分必要。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要不卑不亢,大胆展现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学生口头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多给予同学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和肯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口语表达就会有很大进步,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改变了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效果显著。如《有趣的树叶》是一年级语文大课堂的训练内容,我先出示了一组我事先用树叶拼成的图案。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啊,真好看!”我引导他们说说老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它们像什么,是怎么拼出来的。然后,分发树叶让他自己拼图,展示他们的作品。最后,评一评谁拼的最好,让他们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起来,在我的点拨下,都能做到说的有条有理。这样,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调动起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又能使其他成员择其优、指其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大解放,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便不难做到了。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我们:能写出好文章必然需要丰富的素材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纵然心中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样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样的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生活经验,鼓励同学们热爱生活,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亲身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仿写典型例文

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有的学生不会作文,让他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收获,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例如,阅读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鼓励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并应运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写一个想去或去过的地方这篇习作时,学生就会选择校园、家乡、小树林等不同地方,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也就会写出这些地方四季的风采。达到条理清楚,语言优美,习作就会成功。

四、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因此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那么,给自己习作修改什么呢?可以是修改错别字,也可以是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一篇作文完成后,要让学生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那些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发现并改正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5.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 篇五

为了给三年级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作文基础,做好中年级作文的启蒙,现把我在中年级作文启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万事开头难(中年级作文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开始)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新学期开始,我就上了第一堂“作文教学的准备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

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学们知道吗?作文一点都不可怕。它不但不可怕,而且对我们还非常有用。”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趣,想听下文。为了吊吊他们的胃口,我问:“想知道吗?独家秘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学生大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用处非常大。比如:你长大了,为了工作去公司应聘,你需要交什么?“自我介绍。”“简历。”“对,这就是很简单的一种作文形式,不会写行吗?”在欢笑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作文,至少认为作文真的很有用。

其次让学生认识作文是什么。“同学们,其实作文很简单。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再利用作文的格式整理一下,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例如,你今天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里。这是怎么回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把这些你大脑中想过的东西整理一下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再比如,你刚买了个自己喜欢的小乌龟……

最后我详细给学生讲解了作文的题目确定,如何分段,作文中标点的应用,作文中词语的运用。开头、结尾如何写等。

二、天下文章一大“抄”(课内、课外作文仿写是作文提高的捷径)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完整地去写一篇作文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先从作文的仿写入手,让学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仿照别人作文的结构、构思来思考自己的作文。对于仿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以课内课文为范例的仿写指导

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都是不错的作文范例。例如,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不错的范例。首先,在学习了本篇课文后上一节作文课。主要是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结构顺序,理清楚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向我们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学生质疑,“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四季的写作顺序放在我们写校园的作文中?”答案是肯定的。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问题。“四季中一个季节分为一段。那么开头、结尾段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如果在写美丽的校园时,你能不能也在开头、结尾处这样写一写。”“再来看看文章的内容,春天,作者都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生:树、小鹿、小溪、积雪……“那我们春天的校园都有什么啊?”生:花草树木、小朋友、风筝……“那你在写春天的校园时能不能把他们写进去?记住不要写的东西太多,写自己看到过的。”夏、秋、冬的指导同样是这样进行。这样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对比发现,一篇仿写非常成功的《美丽的校园》就圆满成功了。

2.精选课文恰当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分析、讲解

刚开始给学生一个题目,他可能无从下手。特别是每个单元的习作就是个难点。为此在每次作文课前,尽量找相似的作文,给学生读一读,让学生理解别人的作文是如何构思的。同样的题目,别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例如,在写一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了自己的妈妈、爸爸来写,爸爸、妈妈都很熟悉,反而写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我就读了范文,让学生仿照别人的作文找到自己的思路。对于差点的学生,也不至于无话可写。

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帮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扫清写作的第一道难关)

在学生完成了一篇文章的构思(即提纲)部分后,接下来解决的就是开头如何写的问题。在学习了《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提纲确定为:(1)总体介绍家乡的位置、物产特点、自然风光。(2)抓住美丽的黄河广场、民丰湖,写出垦利发展的今天、明天。(3)写写垦利的黄河大桥。(4)写写垦利的自然保护区和盛产的大米、海鲜等。(5)总体写写自己对家乡所表达的感情。作文构思得全面、完整,但真正让学生写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这个时候,我就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的开头段落让学生参考。(开头段:我们的家乡垦利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坐落在黄河岸边,是黄河三角洲上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那里有……)有了开头,学生静下了心,后面的内容也就自然通顺地写了出来。

以上是我在今年的中年级作文中的几点尝试,我想在作文的启蒙阶段框死点,是为了以后不框,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可写,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慢慢的熟知中找到写作的乐趣,慢慢地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6.三年级起步作文初探 篇六

清水县东关小学 樊代成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怎么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作文课,喜欢上写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教师的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使你的学生轻松作文、快乐作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其实很简单。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多数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觉得“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孩子最初学习写作,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学的。我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要让他们的热情燃烧。我们要把握好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活动、多媒体手段等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兴趣中学习,一边玩一边写,触动思维,作文就会很生动。一定要想办法排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比如,我在初次进行人物肖像描写的写作教学时,先用游戏导入,让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不告诉别人画的是谁,但要让别人看了画能猜出画的是谁。然后展示

并让学生猜,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这中自由表达、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悄然体会到了作文的乐趣,在快乐中生成作文,在作文中品味快乐,怎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呢?孩子写作文的火种,自然而然就会燃烧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二、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累生活素材。

写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好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让他们主动参与,充分体验,自由表达。我觉得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自己家里面的变化,比如家庭条件的改善、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亲戚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等等。其次细心观察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体育课的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玩沙包等等,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校外参观、春游、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运动会、手抄报展览、大课间活动等。这样,通过积累素材,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的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不至于到写作时,冥思苦想不知从何处下笔。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学习了《小摄影师》一课后,要求为课文续编一个结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引导学生交流,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其次,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想、说、写”五个步骤引导学生作文。想:就是让学生构思,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我想表达怎样的情感,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可以运用那些优美的词语等等。说:可以说部分,也可以说全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建议运用说部分,分为说开头、说中间、说结尾三个部分。写:就是把刚才说的想的用语言文字写出来。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学生写的时候就感觉容易多了。

四、引导学生修改草稿,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初步写成后要进行修改,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这里的“念”即朗读的意思,如有用词不当,有句子缺少成分,读不通,写错的字等。在读中发现问题,又在读中进行增、删、调、改,达到修改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应根据其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应接

7.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七

一、概括自然段意, 渗透取材知识

“材料”是文章的物质基础, 是表达文章中心、写出好文章的重要因素。只有选取了一个或一组好的材料作为基础, 才有可能打造出一篇好的文章。而初学习作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或是写不好的关键就是:拿到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就是作文取材能力弱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时机, 渗透习作的取材知识。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 课文围绕“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一中心, 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和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两大方面。其中, 写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分别选取了“天空中流云的色彩美”、“小河的清澈见底”、“原野的热闹非凡”3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描绘。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课文各自然段段意之后, 不要急于收场, 围绕习作的取材知识,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仅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 难道是因为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只有这“三个方面”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会想到:

生1:秋天, 树叶变黄, 被秋风一吹就会像小蝴蝶一样飞舞着落到地上, 这时的情景也很美。

生2:秋天郊外的草地上、山坡上会开一些美丽的小花, 很美……

至此, 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是啊!北大荒秋天的美景远远不只是作者所描绘的这“三方面”, 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 将所有的美景都一一写出来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从中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典型、最合适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写。从而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取材”, 在写作中应该如何取材。教师还可随即安排一些相应的取材练习, 根据所教学的文章的不同类型———人、事、物、景, 给出不同命题。根据《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可出一些写景类作文, 如《美丽的校园》, 学生比较容易列出写作材料: (1) 学校校门的造型美; (2) 教学大楼的雄伟; (3) 校园的花坛之美; (4) 校园文化长廊的美……与此同时, 还应向学生强调提出:不同的材料 (内容) 要分开来写, 即各成一个自然段, 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楚明了。

二、通过分段教学, 介绍文章结构

选取了较好的写作材料, 却不一定能将文章写出色, 材料的安排即文章结构的处理是一个突破点。小学生作文, 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的入门作文, 限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教师不宜讲太多、太深奥、太复杂的文章结构。教师可从简单的“三段式”文章结构入手, 让学生认识到:一篇完整的文章包括“三段式”, 即开头、中间、结尾3部分。而文章“三段式”的认识, 可在分段教学环节中加以渗透。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 课文主要讲了暑假里, 爸爸带聪聪到青岛旅游, 途中教聪聪用身边的“无字词典”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意思, 并教育聪聪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仅要会查有字词典, 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的事。此文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结构完整。在教学中,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哪几个自然段讲了爸爸教聪聪用“无字词典”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意思, 有目的地挑出文章的主体———中间部分。这样一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给课文分了段:开头部分讲了署假里, 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结尾部分讲了爸爸教育聪聪要学会查“无字词典”。随即, 在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 教师要进一步围绕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何为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让学生知道, 写文章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才算完整, 这篇课文的开头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中间部分写爸爸教聪聪用“无字词典”准确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结尾部分点明了聪聪这次随爸爸去青岛旅游的收获。教师在讲解、介绍的过程中, 还可随手配上简明的示意图, 便于学生理解, 加深认识, 形成“三段式”的习作概念。而有的课文源于文章结构的灵活多样, 看起来似乎不够完整。如《石榴》一课,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我的家乡”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2~4自然段分别讲了“春天石榴”的枝、叶、花的长势;石榴的样子;石榴的味道。遇到类似的文章,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文章“三段式”结构的补充训练, 给课文加个合适的结尾。学生通过对全文的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作出了这样简单的结尾:

生1:听了我的介绍, 你是不是也想到我家乡的石榴园来逛一逛呢?家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生2:你想尝尝我家乡的石榴吗?那就赶快来吧!

生3:我爱家乡的石榴园, 更爱家乡的石榴……

在如此潜移默化的引导中, 学生便可领会文章“三段式”结构的概念。

三、通过中心思想, 安排写作详略

写作文不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必须根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将所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详略安排,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做到主题鲜明、中心明确。教师可在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教学环节中, 渗透写作“详略安排”的知识。如《赶海》一课, 课文主要讲了“我”童年时赶海的趣事, 抒发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穷乐趣。而“赶海”这件趣事又包括了起因———暑假里“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经过———在沙滩上抓蟹捉虾;结果———满载而归。待学生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童年时赶海的趣事) 抒发了什么? (作者童年生活的无穷无趣) 至此,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赶海”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环节中, 哪个环节最能体现出其中的乐趣?或哪个环节最有趣,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便能很快作出判断:最有趣的是在沙滩上抓蟹捉虾的部分。然后结合课文, 教师再深入引导:“赶海”这件事体现的就是一个“趣”字, 围绕这个“趣”字, 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乐趣的部分作为重点, 用了较多的笔墨作了讲述, 也就是重要内容的详写, 而起因和结果部分对表现赶海的“乐趣”作用不大, 所以作为次要内容, 作者只用了较少的笔墨进行了交待, 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甚至是只字不提, 如“我”如何闹舅舅?“我们”怎么来到海边?一路上说了什么?看到、听到了什么?是怎么回去的等等, 这就是对次要内容的略写。写文章就应该这样——围绕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安排好详略, 写出的文章才能不偏题、不跑题。为了加深学生对写作“详略安排”的认识, 教师还可当即给学生安排相关的判断练习。如《奶油大战》, 这是很多学生在过生日时所经历过的开心事, 这奶油大战的前前后后也会发生很多事, 师生共同将其列出: (1) 准备蛋糕、糖、水果; (2) 伙伴陆续到场; (3) 收礼物; (4) 许愿、唱生日歌; (5) 切蛋糕、分蛋糕; (6) 抹奶油大战; (7) 收拾战场; (8) 散伙。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判断, 以上环节哪些一定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哪些甚至可以只字不提?这样一来,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写作详略的要领了。

四、赏析优美句子, 指导写作技巧

8.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方法例谈 篇八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88-01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无话可写;二是写不具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练笔,让他们在片断训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作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如我在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翠鸟外形时抓住翠鸟“小爪子——羽毛——体形——眼睛——嘴”的顺序来写的。后来在教学本单元的作文《有趣的动物》时,我就让学生从自己在《翠鸟》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这篇文章中,这样,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都比较轻松。写其他类型的作文也是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到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写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

二、由词入句训练

1、抓遣词造句。作文起步教学要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形式,要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表现手法。如叠词和比喻、拟人的运用。比如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加上叠词使句子变生动吗?秋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树木吐出( )嫩芽;秋天的小雨()地下;果园里()长大。而当学生说到“秋天来了”一句时,我又这样引导学生:“如果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送走了夏婆婆,美丽的秋姑娘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学生的文字逐渐就丰富起来了。

2、多词连句。仍然以教材为例,在学过几篇文章以后,可以用文章中的词语来串连造句,如用操场、四季、漂亮这三个词连句,大多数同学都会说:操场一年四季都很漂亮。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成功之处。

三、由句入段训练

在学生能用、会用句子后,老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小篇幅的段落训练了,这样就可以进入到第二环节:

1、对照课文仿写。如二年级学习了《日记两则》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天所做过的事情,或者是写让自己记忆犹新的事情。这时候,有的同学写自己是如何同小朋友做游戏的,有的写自己是怎样的会写自己是怎样哄小妹妹睡觉的在我执教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一篇

2、填空补充。在段落的写作教学中,可先给出学生段落的骨架,让学生填“血肉”如在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后,围绕着“我们的学校”, 老师可先给出如下骨架: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我在(哪个学校几年级几班)上学。我们学校有(操场、教学楼、好多老师和学生)。我为有这样的学校而感到(怎样的心情)。起初,让学生们能按一定顺序填写出学校的各个方位各有些什么就可以了,当然,能够加以修饰、补充更好。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写出各方位的景色布局,还要求他们会用一些好的的词语加以修饰,力求词句的精练、优美。这样训练一学期之后,学生再写类似的文章就能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一段话来。

3、)课前三分钟说话。学生随意说,只要能表达清楚就可以。

四、由段入文训练

经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学生的说话水平已经超越了词语的句子的层面,能用简短的段落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三环节——由段入文:

1、放胆写作。老师不做任何限制,学生随意而写。有的二年级学生写出了这样一篇作文:早晨,天亮了,我还在床上睡觉。妈妈买菜回来,把门打开,看我就喊:“你看几点了,怎么还不起床!”我说:“还早。”妈妈火了,把我的被子拖到了地上,我一看表快迟到了。我慌忙洗脸吃早饭,让妈妈骑车把我送到了学校,还差一点就迟到了。 这篇文章非常简短,猛然间一看没有多少道理,但老师应该看到这篇文章的精美之处,小作者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这充分体现了小作者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小作者还能够把自己和妈妈的对话写得很真实、很自然,生活里是怎么说的,文章就怎么写。

2、看图作文。找一些富有情趣且又简短的图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写。

3、写周围的事物。如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同桌,我的家等等。

五、抓篇章结构训练

作文起步教学训练的重点是段落,但并不是排斥教给学生“篇”的知识。而是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知识渐渐渗透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以告知学生文章要分节写,而优秀的文章小节数通常在4到5节。又比如还可以告诉学生开门见上,首尾呼应,点明题意不失为习作的好办法等。像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可以按地点写:“秋姑娘来到小溪边。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秋姑娘来到果园中……”,也可以按颜色写:“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粉色的…… ”还可以按按事物的几方面写:“写秋实;写秋花;写秋雨。”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各不相同。

六、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除了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语言,学生还要在更广阔的课外空间积累语言。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三四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看半小时课外书,把课外阅读当成是每天的一项作业。在指导学生看课外书时我还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看比较经典的书刊,如:各类作文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名人传记、故事会、小学生报刊等,因为这类书刊经过了长久的时间的考验,有着比较丰富的知识积淀,比较适合小学生看。

9.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九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但作文的要求却比二年级的写话高出几个层次。第一次作文课写《我的课余生活》,笔者花费两节课时间给学生讲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还给学生展示了几篇范文,但收效甚微。有些学生没分段,整篇文章一大段;有些学生文章主次不分,主要内容一点没写次要内容写了一大堆;更有甚者寥寥数语无话可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掰手腕比赛。要大家注意比赛过程,观察人物的表情,留意大家所说的话以及自己的感受。比赛结束后,许多同学写出了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如 “说话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首先观察书包像什么,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打开书包观察里面,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书包的形状、颜色,书包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说话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在教学完《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后安排学生续写《小摄影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小摄影师能够如愿以偿地拍到高尔基的相片吗?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说能,也有些说不能。笔者让他们说出理由,并为自己的观点展开合理想象,说服大家,然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进行修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倡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天才在于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充分说明读书与积累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一篇文章,并用阅读本将看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所发感想写下来。在班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再教给学生们一些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就能妙笔生花。

10.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十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作文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鼓励学生多仿写。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虽然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但从训练角度来说我认为是有好处的。如《听听,秋的声音》学完后,我就要求学生仿写片段。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扇动翅膀,“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秋的声音,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在每一片绚丽的花瓣上,在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秋菊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跑来,向远方匆匆地离去。我觉得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老师教课文就是教学生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在写《我的家乡》这个作文时,我引导学生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出了家乡不同的景物特点。刚开始学生不会写作文,让他们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一种进步,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总之,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

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微妙而有趣的东西。例如: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写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动物。然后回校与同学交流。第一次我发现他们是应付式的,观察的动物比较平凡,比较随意,于是我重新布置他们回去再观察,而这次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看谁的发现最有创意?”,即与众不同的。这次孩子们可积极了,他们的发现可新奇啦:有的发现了蜗牛走过的地方为什么总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有的发现天气很热时小狗总是吐着舌头,有的发有的发现金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原来,金鱼不和人一样,金鱼是没有眼皮的!所以,金鱼就算很困了,它也不会眼皮打架;有的发现了蜗牛长触角的顶端有一个小黑球,那是它的眼睛,短触角相当于它的鼻子„„很多同学都写得很出色,很有意思,但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被我们的同学捕捉到了,观察到了,从而记录了下来,这不是很有趣吗?听了孩子们交流的发现,我倍感欣慰,我想有时一个小小的激励或者是一次小小的比赛,孩子们的兴趣、劲头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有时我们要多想办法,以引起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多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大量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每天中午,我硬性规定到学校的图书室,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于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越好,让他们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言、好的句段、古诗词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阅读课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多练笔。

引导学生多练笔对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课堂小练笔,能够开启作文教学大课堂。例如,我上《争吵》时,安利柯和克莱蒂之间因班子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写了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徕帝的宽容、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平时,同学之间的矛盾无时不在,于是我就叫他们写一篇跟同学产生矛盾的作文。许多学生写得很好,不但写出了怎样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矛盾,还写出了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还如,我上《槐乡的孩子》,学到里面写天热的段落时,我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己另写几句天热的句子,还变出花样写《天多冷》,学生也很快写出了自己在天热天冷时的感觉,读起来是既新奇又有趣;上《风筝》一课时,学到第三段写放风筝时,我问学生:“你们放过风筝吗?”没有一个回答是否定的,我于是又让他们写自己放风筝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大多也很真实可感,读来也很吸引人。

11.再议“三年级起步作文” 篇十一

因此,模糊“起步作文”,控制下落趋势,成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和主张。

一、写作伴随着“非写作”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好像没有要哪一天正式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写作文”。如果说有“开始”,那就是一开始学习就有写作了,但并不告诉学生,也不是正式的写作。读拼音、学字词,就结合着说话训练,也就可以结合着写作,将所学的字词(特别是课堂之外所学的)记下来,将含有词语的句子记下来,将所说的有意思的一句或两三句记下来,或长或短,能写字就写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其他符号代替。其他如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与写作结合。教师贵在有这种意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过高要求。但“提起笔来学习,也就要提起笔来写作”,应该由教师训练而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此,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这个学段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二、写作伴随着阅读

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一件独立的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泛化的写——“亦读亦说亦写”。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从一年级起系统规划、设计学生的阅读——从儿歌开始,到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再到阅读童话、神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一年级),《海底两万里》、《西游记》、《木偶奇遇纪》等(二年级),再到阅读历史小说或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三年级)……

这样,在“课前三分钟”和专门的阅读展示课中,学生就会大显身手。学生的读、诵伴随着自评和他评,说的基础上便有了写,写感悟,写想法,或长或短,由短逐渐变长。

三、写作伴随着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一个教师就语文而教语文,就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包括让学生在其间观察、体验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才能创造最佳的语文学习成效。因此,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为此,我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应注重将“非写作”的写作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要不定期地结合教材学习进行主题观察。

其次,要坚持每日观察,写“每日几句”(三年级后扩展为“每日一记”)。

第三,要拓展孩子们写作的范围,班上可以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活动中写;家长负责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生活中写……

四、淡化形式,着重内容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的写作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定位于“习作”,不出现“作文”的概念,并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形式要求,将内容看得比形式重要,“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内容重于形式。我们也可将周记作为学生小练笔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个系列,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无限的内容可写。

五、培养写作的兴趣与自信心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把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喜欢写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基础。要使学生乐于写,策略上除了将形成学生有话可写的内容(素材形式)活动化、游戏化或增强其趣味性外,旨在培养与强化学生写作兴趣与自信心,此外激励与评价的使用也显得无比重要。对此,我们的可以这样做:

美文欣赏。注意发现学生的佳作。对于佳作,主要是教师激情澎湃地朗读并竭力予以宣扬,以令小作者无比荣耀,从而增强其奋进的动力,让其他同学顿生羡慕之感,也努力追赶。

激情评语。富有激情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将使学生激动万分,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写作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编作文集。建立班级出版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精选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或誊抄并装订,配以新颖的书名,漂亮的封面,还有目录、编后记、家长赠言等。班上要举行隆重的“出版仪式”。作品一经出版便是对孩子作文的最高奖赏,是学生美好童年生活的永久纪念。

12.巧用远教资源指导三年级作文起步 篇十二

一、运用媒体, 激发兴趣, 调动感情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主动意识, 正确地引导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当前的作文之所以会出现学生说假话, 说空话的现象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一味地去逼学生去说老师想要的话, 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运用远教资源介入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我想说、我愿说的愿望, 实现每个学生作文时“有话要说, 有感要发”的目的。

如三年级上册有一篇作文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 要按一定的顺序, 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然后写下来。作文开课前一周, 我就布置让学生按要求自由观察一处景物。我自己也准备有关一处景物的实地录像。我选了公园一角的景物, 校园一角的景物, 街道一角的景物录制下来做成课件, 并配上简单介绍和音乐烘托。作文开课时, 我首先问学生们都观察了哪几处景物, 都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待学生说完后, 我开始播放自制的课件, 再让学生细细观察, 领略各处的不同景物, 然后我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出景物, 为什么?”学生在录像的色彩渲染和音乐烘托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有的说:“我喜欢校园一角的景物。因为这里的景物很美丽。”在我的大加赞赏中, 有的同学赶紧补充说:“校园一角的景色给我们的学校增添了美丽, 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快乐, 所以我喜欢它。”有的还抢着说:“校园一角的花儿给我们带来了芳香, 树木不但为学校净化了空气, 还为我们遮阳挡雨, 所以我喜欢它。”这时候, 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 有的说想把校园的景色写给别人看一看, 好让外面的人也来了解我们美丽的校园, 喜欢我们的校园, 还有的说让那些读了我们的作文也和我们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 不要破坏这儿的美丽。大家议论纷纷, 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作文的动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由于我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意识, 她们写出的文章当然是有感而发,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的。类似这种景物的文章还有:写一种喜爱的建筑物, 写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或蔬菜, 都可以运用远教资源来激发学生作文的愿望, 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运用远教资源, 引发思维, 丰富作文内容, 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第一次作文训练中提到的“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我还借助媒体资源辅助指导习作, 还以上述《校园一角》为例, 首先让学生看录像说说有哪些景物美, 美在哪里?学生说:树木很美, 一排排的白杨树像卫士站在哪儿, 好像给我们站岗。这时打出一排排的白杨树的特写镜头,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 用通顺的语句描述出白杨树美的理由, 并提示她们从学过的课文中借一些优美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 这样唤起学生的定向思维。有的同学说:“一排排白杨树像等候检阅的队伍, 站得整整齐齐”;此时, 我告诉他们这个比喻很形象, 还能不能用别的比喻来描述, 要注意表达要通顺。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一排排白杨树, 像威武的哨兵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校园;一排排笔直的的白杨树, 像兄弟姐妹手牵着手, 肩并着肩站在那儿听我们读, 看我们做游戏;一排排白杨树, 像我们亲爱的朋友, 为学校净化空气, 为我们遮风挡雨, 多么富有灵性的孩子, 他们一定能写出有灵性的作文来。紧接着, 我又打出校园一角的花坛, 旗坛及五星红旗等特写镜头, 引导学生依次描述这些景物的特点, 将抽象的“美“具体化, 形象化, 将实在的景物人格化, 融景物的美与作者的情于一体, 学生在感情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融汇中升华了”喜爱”的情感, 抒发了“我爱我校, 我护我校”的美好愿望。随着课件的播放, 我有意识地打出“正东方”“正南方”花边带、“旗坛旁边”等表示方位的景物的词语, 并提示学生要按照画面播放的先后循序来描述各个方位的景物, 一个方位的景物写完了再写下一个方位的景物, 不能东拉西扯, 让别人不明白。

三、运用媒体资源, 指导学生参与评改, 总结作文中的成败, 培养作文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13.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十三

[摘 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作文的阶段。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学生的现状,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只有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写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三年级 作文起步教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15 三年级是小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阶段。小学生刚开始写作也许会有恐惧心理,过高的要求会使他们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作文要求尽可能详细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词汇正确表达,并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准确、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的作文学习,对于学生打好写作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学生日后写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工作的中心。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在课前准备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写作任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从而让他们建立起写作的自信心。在第一次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要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对于作文中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指出,而是应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仔细阅读,找到不妥的地方。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对于一切新生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作文起步教学时,让学生先从表述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自觉地进行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重学生词汇量的拓展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词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词汇量的拓展。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词汇的接触大多来自于语文课本,教师要对课本中出现的新生词汇进行充分、准确地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词的作用。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阅读活动,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贡献出自己的图书,让资源共享,或根据教学现状安排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上自己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并且将书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对于词汇的积累,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应当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扩大词汇面,并且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例如,在对《小露珠》这一课进行讲解时,我先让学生学习排比句:“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我为学生解析这样写的好处,再讲解这一课中作者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如:“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然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推敲其优点,并进行学习。

三、积累写作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令学生害怕的就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是写作最好的素材,任何感人的、平凡的生活场景都能用到写作中,只是有些生活瞬间很容易被学生忽略。所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

第一,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任何镜头经过文字的渲染都会变得很有意境,都会为写作提供素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在生活中发现,并且对于感人的部分进行记录。第二,鼓励学生注重写作的真实性。只有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进行描述,才会充分倾注自身的感情。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亲身实践的事情写到作文中。例如,学生可以写自己在上学路上看到的路边情况,还可以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第三,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一次欢快的春游、激烈的拔河比赛,或者成语接龙游戏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应在课外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写作提供充分的素材。

四、对学生的作文及时地给出肯定性评价

三年级的学生才刚接触作文,写作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用词不准确的现象,所以就更加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作文给出准确、及时的肯定性评价,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但是教师不应当盲目地表扬学生,而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还要注重批评语言的艺术性,不能用强烈的指责语气。教师在写作文评价语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的特征,运用比较童真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上画一个大大的微笑,用图画来表示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要按照学生的现状进行评价,而不是古板地按照作文要求批改,要突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写作特长。

14.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十四

立新小学 毛瑞娟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而习作要求又比低年段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基于这一问题,我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一下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习作兴趣,树立习作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新课标在中年段习作目标中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事,真正从心底里乐于动笔,乐于表达。首先,要上好第一堂习作指导课,这是引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第一步,教师要格外重视,精心设计。其次,要根据习作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例如可采用“实物、谜语、故事,图画、动画”等多种方式激发习作的兴趣。例如今天展示的这两节课,两位老师都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孙悟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可适当降低习作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因此,在习作指导时,要少些限制,少些要求,鼓励学生大胆选材,大胆构思,提倡自拟题目,让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话可写。如写“我的朋友”,可以写人物,可以写动物,可以写植物,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等;表达方式可以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尽情地想象,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童真童趣。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让他们觉得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习作自信心。其三,提供范文。这一点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又帮助学生习得了写作方法,降低了习作难度。

二、积累语言,丰富习作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质的提升。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语言积累不够丰富,写作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新课标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途径是让学生诵读记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如介绍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儿童诗等,让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提高学生的语言储备量。第三个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指导学生将自己一天或一周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同学的事写下来,哪怕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第四个途径就是抓住生活中的各种写作契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小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或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等,写下自己的活动经历和感受,这样的习作内容,孩子们有话可写。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习作教学一定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从片段练习开始,就文取材,借助课文中读写结合训练点,如精彩段落,可仿一仿;动情之处,抒一抒;课文插图,写一写;悬念结尾,续一续;特殊构段,学一学。比如遇到有总分构段方式的段落时,引导学生以这段为重点,分析各句间的关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可提供几个中心句,学习运用这种构段方法。在这样巧妙的练笔中,学生的习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四、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习作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再如窦老师的这节课,通过播放动画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变什么”“为什么变”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训练。

五、多元评价。

“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采用以下三种评价方法:

1、自评自改。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己评价的方法,先大声朗读,读中悟错,再轻声慢读,读中选“美”。

2、互评互改。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评改,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同学的长处,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3、教师批改。第一、放大亮点。教师在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习作,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第二、评语激励。教师评语做到能够触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比如“你的词汇真丰富!你能把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真了不起!你的比喻用得好极了!你这个句子写得太感人了!老师发现你的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能把事情经过写得清清楚楚,还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棒!”学生见到这些鼓励性话语后,都会有成功感。对于习作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要恰当指出,用饱含信任与期待的语言给学生指明习作的方向,用心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

15.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 篇十五

一、积累生活画面

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 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占多数。教师要有敏锐的触角积极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生活的画面, 这些画面可以给他们的文字提供有形的依托。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景观, 形形色色的人物, 多姿多彩的故事。可是, 孩子们总是视而不见, 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没有在脑海中积累生活的画面。只要一写习作, 立刻脑袋一片空白。老师与学生们朝夕相处, 与他们共呼吸, 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利用一点时间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并再现画面。例如:校园里的大榕树、三角梅、初春的大雾、班级里的某个同学或老师、操场上的小伙伴、上学路上的趣事……这都要引导学生们形成鲜活的画面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以备随时调用。

二、汇集谈话主题

关注生活, 关注身边的话题, 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学校开展的活动很多, 引导学生去详细了解活动的来龙去脉;每年有很多的节日或者纪念日, 引导学生去关注报纸新闻, 捕捉镜头;社区居委会里开展丰富民众生活的活动, 要引导学生们去参与, 揣摩人们的心态;你这几天经历了哪些人和事, 你有什么情感起伏……说一说, 甚至可以记录下来。例如, 最近的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飞机失踪案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就不失时机地捕捉到这一共同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们展开话题讨论, 展开想象, 来一篇《飞机哪儿去了》的想象性习作练笔不是非常妙吗?引导学生们主动把这些话题压缩成素材, 储存起来, 经常操刀, 就一些材料在胸腹中, 在口头上, 在笔尖下做习作的预演。长此以往, 学生胸中的素材丰富起来, 写作时“自然活泼泼地”流泻而出。

三、积累优美词句

积累优美词句不等同于摘抄优美词句。那些“本子里的词句”虽然“妙不可言”, 但是那只是写在摘抄本上的, 有没有真正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有没有真正记在学生的心里?这恐怕得大打折扣了。“本子里的词句”是没有生命力的, 没有灵性, 跟守财奴箱子里的钱财没有两样。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应重在引导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并灵活运用。为什么要让这些刚奔向习作殿堂的学生们舍弃咀嚼过的课文里的规范语言去苦求课外书上的陌生语言, 舍近求远?老师们不妨适当地降低梯度, 积极引导学生们主动盘活平时每篇课文里积累的语言, 或者是鼓励引用课本里学习园地中“日积月累”的语言, 熟读成诵, 以便适时之用。可以引用课文里的语句或是激励学生进行改装、组装, 只要引用恰当, 改装、组装后的语句合乎逻辑和语境, 就能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这些粗糙的模仿, 生涩的引用, 这些自不量力的“盗版”, 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到成功写作的快乐, 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在习作殿堂门外望而却步。这些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的举动, 促进学生们主动寻找语言的兴奋点, 激励了学生们主动积累, 使词句的积累变得轻松与自如。

四、沉淀写法篇章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的范例, 它们贮存在学生们的脑中, 不会局限于某个方面的特点, 不会割裂开来, 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 一个在文章某个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整体, 一个有血有肉的模板, 积累在学生们的记忆中, 以备学生们写作时选取相应的范式进行模仿、创编。例如:先总后分的典范课文《赵州桥》;总分总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具有观察顺序的《燕子》《翠鸟》等。这些精讲精读过的课文, 从标点到段落, 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 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课上师生花了大量时间咀嚼品味、背诵积累。这些优秀的“模板”贮存在学生们的脑子里是有深度和热度的。学生能很容易理解和接纳。写作前, 和学生们回忆这些耳熟能详的范式, 学生们作文构思过程就有抓手, 有依托。写作时, 鼓励模仿它的架构, 甚至延续它的叙写视角、语言风格。讲评习作时, 依然以它为参照范式, 随时比照, 反观自己的习作。

积跬步, 方可至千里;积小流, 必能成江海。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 习作将不再难解。

摘要: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教师应善于引导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生活画面、谈话主题、词句、结构篇章等, 让学生头脑中有充分的储备, 才能使笔下的习作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 才能使习作有根本的改变。

关键词:习作起步,积累,三年级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机勃勃的语句摘抄下一篇: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