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2024-07-19

老干部座谈会发言(9篇)

1.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一

在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区司法局局长XXX

(2012年1月19日14:30)

各位尊敬的老领导、老同志:

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司法局2012年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给大家通报过去一年来司法行政工作情况以及来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听取大家对局党组、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位老领导、老干部是我们局的宝贵财富,有了你们之前的艰苦奋斗与努力,才有我们司法局今天工作的累累硕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对司法局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2011年,全区法制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狠抓落实,狠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去年,区委、区政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法治区县”荣誉称号、被司法部评为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区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在2011综合目标考核中被市局评为优秀;区法律援助中心被市政府评为“全市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南彭街道调委会被市局评为“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鱼洞司法所、南彭司法所被市局命名为“重庆市模范司法所”。成绩显著。

一、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狠抓落实

1、抓法制建设工作落实:一是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我区采取分级负责制,分别对全区100余名各行各业普法骨干进行了培训,同时各镇街、各部门结合实际对本单位、本系统的普法骨干进行了培训,2011年,我局先后组织参与了“12.4”、“爱民月”、“三下乡”、“食药品安全法制宣传”、“建设法治政府”、“家庭拒绝邪教”和“农民工日法制宣传”、“法律九进”等大型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份,直接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次;二是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三是认真实施“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

2、抓基层工作落实:一是狠抓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模范司法所创建,推进司法所建设上档升位;二是认真开展 “保平安、促和谐、人民调解在行动”专项活动,全年,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13867件,调解成功率达98.2%;三是狠抓调解组织的全覆盖;四是积极开展规范化调委会的创建活动。五是扎实抓好帮教安臵工作,实现了帮教管控目标。

3、抓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社区服刑人员GPS定位管控系统,对严管类和外出务工类社区服刑人员全面实行GPS定位管控,2011年,全区共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84人,累计解除309人,无一人重新犯罪。

4、抓法律服务工作落实:认真组织律师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等“五项工程”,积级参加市局“四万工程”。全年共受

理法律援助案件806件,结案816件;狠抓法律服务规范化管理,全年律师办理各类案件1190件、公证办理1965件。司法鉴定办理301件。

(二)狠抓创新

1、抓人民调解工作创新。一是推行调解员“准入制”,采取培训、考核、聘请三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调解员队伍素质。二是成立了区级人民调解员协会、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XX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区际联合调解组织;三是大力开展规范化村(居)调委会创建活动。目前,全区273个村居调委会中有249个达到规范化标准,规范化率达到91.2%。

2、抓社区矫正工作创新。我区按照〈scl_90〉心理健康测试系统,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和分类管理,建立心理矫正档案,制定科学的矫正个案,因人帮教。

3、抓法律服务工作创新。一是规范法律援助办案流程和

当事人100%案件回访。二是搭建法律服务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实施 “五个一工程”(建一个联系点、留一个联系电话、定一名联络人员、开一次服务座谈、上一次法制课)。三是狠抓法律援助和公证案件质量管理,保证所有案件适用法律准确、案卷完整、规范、整洁。

二、2012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2012年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城

乡统筹为主线,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抓好重点、夯实基础、寻求突破、打造亮点”为目标,以“六个着力”为抓手,为促进XX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着力创建XX“中途之家”产业基地

通过政府、公司、农户三方合作的模式,创建XX区“中途之家”,即社区矫正产业基地,以解决两类人员(指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瓶颈问题。

(二)着力加强法制宣传创新。在普法宣传方面,以创办“XX法建”期刊为平台,为“公检法司”、各镇街打造法制宣传新阵地;与电视台合作建立法制栏目,促进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

(三)着力创建部级规范化司法所

2011年,龙洲湾司法所和李家沱司法所接受并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司法所检查验收,至此,全区22个司法所全部被市局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司法所”,达标率达100%。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司法所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2012年,我局将在此基础之上按照市局要求着力开展 “部级规范化司法所”的创建活动。

(四)着力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

在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按照“1234”(1个加强,2个机制,3个转变,4级网络)工作思路开展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五)着力规范和优化法律服务工作

一是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方法,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二是关注

民生,继续维护好企业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突出重点,为政府排忧解难。四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六)着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以增强“九种”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协作意识、争先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突破口,以建设一支团结和谐,规范有序,廉洁高效,务实创新,勤奋敬业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司法行政队伍为目标,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年来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你们对年轻干部、年轻同志的教育和培养。衷心恳请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如既往地支持司法局各项工作,一如既往地贡献满腔热情和宝贵经验,给我们的年轻干部多提醒、多指点、多传授,继续热情关注和支持司法局各项工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推进献计献策。新的一年里,司法局将认真落实好关于老干部待遇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好老干部的待遇和实际困难,时刻把老干部的冷暖挂在心上,常怀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使老同志们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再次祝愿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春节愉快,健康长寿。

谢谢大家!

2.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二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

李剑阁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朱金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力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龙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乔亚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特征

王一鸣: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以下三大新趋势和特征:一是工业经济服务化日趋明朗, 生产性服务环节成为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的主体, 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张;二是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将国际生产工序和价值链在全球重新组合, 自己坚守高端,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三是生态化趋势更加明显,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与产业相互融合, 成为产业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 人力资本成为新的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 影响和决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时期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五大挑战”, 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王一鸣:五大挑战是:第一, 在国际产业科技竞争加剧的条件下,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第二, 在生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条件下, 如何改变产业规模扩张过快和素质提升较慢的问题;第三, 在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的条件下, 如何选择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 在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减弱的条件下, 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第五, 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 如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

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 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着力突破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 增加在全球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和环节的比重。第二, 加快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变。促进企业立足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更多地依靠研发、设计、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能力建设和无形资本投资,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 加快由“高投入, 高排放”向“高效益, 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把握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广东亟需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魏建国:广东虽然有华为、中兴等一批大型的IT研发投入较多, 但总体来看, 目前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39%, 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5%, 远低于北京的5.61%、上海的2.56%、江苏的1.67%, 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研发的投入不足是造成广东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广东拥有高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大型企业的16.8%, 低于全国的23.2%平均水平, 居全国第24位。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100万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创新活动, 缺乏创新人才;每万名的劳动力中从事R&D也是研发活动的人数仅为42人, 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水平, 也低于南京、青岛等一些省级城市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广东核心竞争力弱。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对外依存度仅达70%以上, IT产业85%以上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国外企业里, 所以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占了9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广东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施和推进主动型经济国际化转型战略

魏建国:广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否定开放性经济, 而是要转变传统的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广东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调整方向不是要由外向转为内向, 由国际市场主导转向内需市场主导, 而是要实施和推进经济的国际化转型战略, 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 把境外和国际资本主导的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外向型经济, 尽快转变为由内源经济、本土经济主导的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相对的高端的国际开放型经济。以加快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的整个产业整合, 深化粤港澳以及东盟地区经贸合作, 创建一个新的平台, 作为下一步战略发展的重点和切入口, 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双轮”, 经过5—10年努力, 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的中心。

广东选择主导产业的四大原则与四个方向重点

王一鸣、朱金海:广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 则要依据四个基准原则。 (一) 产业关联度基准, 即产业的关联效应大, 带动能力强; (二) 投入弹性基准, 即市场需求潜力大,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 (三) 生产率上升基准, 是符合并代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 (四) 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包括软、硬环境, 既有的基础条件与将可能培植形成的发展环境条件。

依据上述原则、基准, 在新的发展阶段, 广东培育具有持续带动能力的主导产业, 应重点瞄准以下四个方向:

(一) 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形成新的产业驱动力和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如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4G三网融合、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技术) 、LED照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 以及新兴海洋产业等。

(二)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汽车、船舶制造、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现代交通运输设备及控制系统、临港重化产业、高端钢铁等。同时对家电、食品、服装等既有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 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

(三) 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创新创业投资的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 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 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四) 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档消费产业。如游艇产业、奢侈消费品等, 以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新一轮产业发展升级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制定实施配套的政策措施, 推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王一鸣:广东在选准方向并确定好具有持续带动发展的主导产业后, 应加快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推动这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

政策重心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适应我国及广东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和产业结构矛盾由部门之间的比例不协调, 向关键环节转变滞后的现象, 将政策重心由过去的部门倾斜, 向以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转变, 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实施“广东服务”和“广东制造”两大工程。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军企业, 鼓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品牌打造, 建立港、澳、深、穗、佛紧密联结的国际金融中心圈, 支持服务龙头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分销体系, 建设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 打造一批营销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构建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建立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产学研结合机制, 以自主创业带动自主创新, 推动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 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建立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 吸引研发创新型企业集聚, 培育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

加大政府支持和培育市场环境双管齐下,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如增加对研究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专门的融资担保体系, 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优惠与加速折旧制度等;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和环境条件, 如风险投资、技术鉴定、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 创新型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实业资本的合资、合作机制等。

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支持力度,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要在继续加快实现12年基础教育免费制度和职业技术教育补贴制度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降低受教育者的投入成本, 提升要素禀赋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特别是广东在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上应大胆探索, 包括和国际一流的大学进行合作办学模式, 培育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

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生产体系。选择若干区域, 集聚资源要素, 吸引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 引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形成若干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产业聚集区, 扶持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标准推广、质量检测、专利服务、人才培训、融资担保、品牌管理、营销策划、物流等服务组织,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广东优势大企业“走出去”, 建立全球生产体系, 帮助解决国际化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外海投资的体制机制问题, 支持企业到发达国家设计研发机构, 获得先进技术资源, 鼓励引导企业到新兴市场投资设厂, 将部分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产业向外转移, 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朱金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工业化的引擎。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现阶段应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将成为新一轮工业化、城市化的核心和引擎。

冯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一是技术创新频发甚至颠覆性技术出现, 带来技术不确定。新兴产业往往发端于重大的技术创新, 频繁出现颠覆性创新, 从而对此前的技术造成“创新性破坏”, 使原有产能短时间变成“废资产”。

二是商业模式不成熟, 供给创造需求, 市场化初期成本高, 消费环境及服务配套设施不足, 市场化初期成本偏高, 造成市场推广难度大。

三是创新型小企业活跃, 大量的根本性创新来自新兴企业如美国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 德国的太阳能专利技术有70%掌握在中小企业手中。

四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导致现行体制不适应, 新兴产业体制性碰撞更大。

朱金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要掌握关键技术。虽然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 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各地提供庞大的市场潜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 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但组装加工能力不强, 技术集成能力薄弱, 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谁能及时把握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趋势, 就能抓住历史性的机遇,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冯飞:突出技术、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三大创新”:

技术创新:一是区域创新体系 (平台) 的建设。必须要解决产学研结合的问题。1976年日本政府支持富士通、日立等5家主要的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 (VL-SL Consortium) , 在1985年技术超越了美国, 1987年美国成立联盟性质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公司, 几年后重夺霸主地位。我国有诸如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成功案例, 但总体上起步晚, 发展不足, 关键是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联盟机制。政府通过提供创新经费资助、购买创新产品、引导成员互信甚至直接参与等方式支持发展。二是需求侧创新激励政策。与发达国家供给与需求双向激励并重的创新政策相比, 我国的创新激励政策, 供给侧强, 需求侧弱。对新兴产业具有特殊意义, 供给侧的技术不确定, 需求侧的外部性效应突出、需求侧瓶颈制约大。具体政策:对需求侧采取税收优惠、直接补贴、区别性价格、应用示范、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需注意三个问题:主要支持有创新技术应用的产品, 激励技术创新;其次是需求侧激励政策的阶段性;应体现普适性。三是创新核心要素 (人) 的培育。要改变重物质要素投入, 轻人力基本投入的状况。

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 恰恰是新技术导入市场的初期阶段, 商业模式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市场推广速度, 其对发展新兴产业的作用不亚于技术创新。新兴产业的许多领域均有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速推动市场应用的要求。为此, 应采取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要消除行业壁垒和行业垄断, 开放市场。美国的支持方向是将商业模式创新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 在我国可考虑将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纳入高技术企业的范畴, 采取同等政策支持其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广东要发挥先行先试改革优势, 通过激励和倒逼两种方式, 扩大企业创新发展空间, 形成外部压力。放松经济性管制, 把市场准入管理的重点从注重规模转向激励创新, 完善相关市场开放机制, 扶持新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社会性管制, 从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 由前置性审批转向过程监管。

新一轮城市化使现代交通蕴含无限商机

朱金海:交通设施建设重点由公路转轨道交通。中国前一轮城市化的基本依托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 而新一轮城市化正在转向轨道交通的连接, 支撑中国前一轮城市化的是钢筋、水泥, 而后一轮城市化则需要由高科技来支撑。

2010年底, 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2座城市, 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运营里程1395公里。目前共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其中有28座城市获批。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 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公里, 总投资超过1万亿。如果按照100万人口修建轨道交通的国际标准, 那么未来我国约有150个城市可以修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为全世界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城市航空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目前有175座机场, 计划在未来5年内新建45座民用机场, 在2015年前达到220个以上。“十二五”期间, 全行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主要用于建设新机场和增加飞机, 全国机队规模将从2010年底的2600架, 增至4500架以上。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10年-2029年市场预测年报》, 到2029年, 全球共需要30230架干线和支线飞机, 总价值近3.4万亿美元。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对民用飞机的需求价值高达4568亿美元, 中国客机机队占全球机队的比例将从现在的8%上升至14%。飞机制造是技术资本双密集型制造业, 可分为飞机整机制造、主要零部件制造、次级部件制造、飞机制造支持服务四个层级, 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链, 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游艇产业大跃进。按照国际惯例, 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游艇经济开始萌芽;达到5000美元时, 人们开始注重追求生活中的休闲享受, 经济能力允许的消费群体会购买游艇;超过6000美元后, 游艇产业也会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游艇超级大国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和荷兰, 还是“后起之秀”的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泰国等, 都遵循这一规律。

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 参照上述惯例, 中国的游艇产业也应已迈入飞速发展阶段, 游艇产业被喻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 6500多个岛屿, 24800个湖泊, 发展游艇业具备先天优势。游艇产业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 游艇休闲业的繁荣, 不仅能带动游艇制造和零配件、装饰等产业, 还将带动保险、培训、赛事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世界产业转移的三个阶段

魏建国: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 使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成为世界的工厂, 成为使1.2亿的农民工加入了我们整个的加工贸易行列。世界产业转移经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第二阶段是以化工、重化为主的资本密集型的转移;第三阶段就是当前全球实施的以新技术、新材料IT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转移, 这一点很多人不够重视, 还没有引起足够的统一的认识, 特别是服务外包, 应该认真的考虑和研究。

世界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迅猛

魏建国:1980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仅3800亿美元, 1990年达到了1.9万亿, 10年增加了5倍;2000年为28150亿美元, 2010年已经达到了7.165万亿美元。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总额仅2868亿美元。

2008年全球业务流向外包服务市场的总收入为6825亿美元, 从类别来看, 2010年的信息技术外包 (ITO) 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60%, 而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知识流程外包支持 (KPO) 以30%-40%发展, 我们预计到未来的5-10年全球服务外包总额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 远远超过我们整个的货物贸易,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到2010年底, 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 服务外包执行总额403.3亿美元。总体来看, 我国服务外包仍存在散、乱、小、差的状态, 处于一种初期的阶段。

广东打造亚太地区服务外包中心的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可再创新奇迹

魏建国:广东在过去30年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创造出一个农民工的奇迹 (解决1.2亿农民工的就业) , 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优势。服务外包不消耗能源、不带来污染, 只需要出理论、出思想、出智慧, 既能解决就业, 又能增加财政投入。广东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各种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将在未来30年再创造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 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新奇迹。

魏建国:一是尽快建立省级层面的打造外包服务中心的高层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制定发展外包服务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当前以及5年后具体发展目标, 特别要提出引进和建立以世界500强独立和合资的外包服务投资项目。

二是尽快制定有关建设服务外包中心的政策措施。由政府财政设立服务外包引导和支持专项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业务;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向服务外包重点项目发放贷款;尽快制定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税收和人才优惠政策措施。

三是加大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力度,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下, 尽快制定广东与东盟的战略合作规划。要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为突破口, 在招商引资上, 重点向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倾斜, 鼓励港澳及欧美发达国家和东盟国家的有关机构在广东设立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地区总部等。

四是加快培养发展外包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 举办全球外包服务高层论坛和博览会。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选择若干高等院校作为试点, 加强同香港和国际著名院校特别是服务贸易的院校及跨国公司合作办学, 为服务外包业发展培育和输送各种人才。尽快在东莞或广州筹划举办全球服务外包高层论坛和服务外包博览会, 扩大国际影响力, 聚集相关资源, 为服务外包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是建立和完善广东服务外包统计体系。尽快建立全口径服务外包的统计体系, 并根据基本统计分析数据, 建立广东服务外包综合评价体系。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 社会“未富先老”

李剑阁:中国已迈入人口结构转变期, 劳动人口的占比将于2010至2015年间处于72%的峰值, 此后将逐年下降,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老龄化超常加快, 未来20年内, 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日本1995年的水平, 国民储蓄率将下降, 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放缓。

目前全国劳动力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城市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在我国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 只有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 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 才能解决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 将更加感受到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迫切。

国民收入倍增的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倍增

李剑阁:国民收入分配这个蛋糕不是想怎么多切点就多切点, 蛋糕就这么大, 你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初次分配分成四个部分, 一是税收, 二是工资, 三是利润, 四是地租。提高居民收入首先宏观政策要改变。中国的宏观税负到2010年是34.5%, 而按照世界银行的提出的一般的标准, 低收入国家只有13%, 中上收入的国家是23%, 高收入国家是30%。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税收增长, 始终快于GDP的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而GDP增长约10%。而且预计今后十年, 税收增长的弹性系数还会大于1, 也就是还会高于GDP的增长。因此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必须调整初次分配结构, 减税让利, 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蛋糕”做大。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李剑阁:我国长期外汇盈余, 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如果不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解决外汇平衡的问题, 而用加大进口的办法或者说海外投资的办法, 听起来非常简单, 但人民币不升值, 没有人愿意往外投, 因为投了不合算。因为它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美元的购买力的问题。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 谁愿意拿到美元去进口东西呢。我非常担心就是这几天美国的主权债务, 有可能违约的这个风险。我认为将来会形成国内的政治压力, 不是国际压力。所以到那个时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而是不得不这样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将给广东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快转型升级尤为紧迫。

将广州建设成全国财富管理中心

李剑阁、冯飞:金融业既是现代经济核心,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发展金融业, 并想成为金融中心, 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金融中心不可能搞这么多。广州也一样, 从全国 (包括香港) 金融业的布局定位和各种现实的环境条件看, 不大可能实现建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但是广东又有许多优势, 发展金融业仍然大有可为。如广东外向型经济发达, 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 对东盟、南亚, 甚至南太平洋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强, 市场经济发达, 市场机制比较健全, 创新、创业活跃, 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金融资源丰富, 基金管理资产占全国第一, 比第二名的上海高60%, 全国前10大基金管理公司广东占了6家, 又有深交所创业板这样一个好的平台, 因此完全可以发挥优势, 错位发展, 明确定位, 系统规划, 制定实施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应重点吸引国内外基金管理公司总部落户广州, 大力发展基金管理、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 将广州打造为全国的基金和财富管理中心。

发展“轻资产型软产业”, 打造智慧广东

徐龙: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广东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已形成的优势, 在战略定位上, 从“世界制造基地”转变为“中国服务中心”, 着力将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ICT、工业设施、媒体广告、品牌营销、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咨询顾问、娱乐休闲等“轻资产型软产业” (即投入构成中非物质的投入比重高于50-60%) 打造成为主导产业, 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的转变, 从“拼劳动力拼汗水”向“拼智慧拼知识”转变, 努力建设“智慧广东”, 推进广东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低碳发展的轨道。

对策建议是大力开展“四个一”建设, 为发展轻资产软产业提供良好基础环境、人才技术和资本等保障:

(一) 建设一项世界级的ICT (信息通信技术) 基础设施, 为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进一步加快珠三角无线城市群建设, 加大对无线城市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将无线城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从“单点推进”过渡到连片开发, 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 打造“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移动生活基础设施。

(二) 建设一系列软产业服务平台, 为软产业发展提供配套设施。如电子商务支持平台、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外贸结算平台, 手机软件应用开放、销售平台等基础服务平台, 以提升整个软产业的聚合发展能力。

(三) 建设一组软产业聚集园区, 为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依托广州作为全国三大出口宽带城市之一的优势, 加快打造一个以云特区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园区, 并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国家级软件及动漫产业基地等建设, 把各种高科技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 形成立体的产业链环,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云计算机等软产业项目。

(四) 建设一个优势的人文环境, 为软产业发展带造宽松氛围。打造民生服务平台, 通过建设丰富便捷的民生信息化应用, 如“市民网页”、“公民服务超市”, 建设学习、沟通、管理、监督“四大网络平台”, 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在广东创业发展的民众的幸福感。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构筑优质人才高地, 落实针对稀缺人才的引进政策, 吸引高精尖领军信息服务人才, 完善人才奖金基金和VC、PE等金融配套服务, 吸引“天下英雄”到广东创业和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乔亚东:在国际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 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我国已将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上升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 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 广汽、比亚迪等公司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居全国的领先地位, 为此, 应加大支持力度, 突破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 政府在公务车的采购上向本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倾斜。当前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多集中在公交等商用车领域, 今后应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广政府公务员采购采用新能源汽车, 发挥好对市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二) 尽快推出一套符合广东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新能源车补贴计划。建立以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区, 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具体细则和标准。

(三) 省政府应支持推动电力系统与新能源车制造商之间的沟通。尽快完善包括电池充电系统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确立一个科学、长远、满足各方利益的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有效应对低碳挑战

潘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以煤炭为主要的一次能源的国情, 使我国在2006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多重约束, 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广东是全国能源消耗大省, 又是国家低碳试点省, 只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培育低碳主导产业, 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确保能源安全, 有效应对低碳挑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一) 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 稳步发展核电产业链。应尽快完成制订并颁布实施《广东省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核电“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指导广东核电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省粤电集团参股在广东省内规划建设的后续核电项目, 远期争取核电牌照, 以争取在广东核电产业链开发布局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 研究清洁煤电发电技术, 推动IG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相关产业发展。从政府规划、申报核准、财政补贴, 科技专项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对IGCC发电试验平台项目给予扶持, 鼓励和支持这一先进发电技术在广东的逐步推广应用, 推动建设基于IGCC的煤气化多联产项目。

(三)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培育海上风电产业。充分利用广东发展海上风电的独特优势条件, 统筹配套广东海上风电资源, 避免各地、各方面无序开发, 近期应大力支持我省着个海上风电项目——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各项报批核准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 合理布局热电联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依托工 (产) 业园区, 合理统筹布局产业园区热电 (冷) 联产项目。支持有资质和开发经验的企业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筑物、文体医疗学校等公共设施、经济开发园区、独立居民小区和海岛等区域, 试点推进小型风电、光伏、天然气等分布式发电项目。

3.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三

现在有些单位,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够好的单位,有的离退休费不能按时发放,有的医药费不能按规定及时报销,还有住院、交通方面的困难,对这些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很好解决。对于被易地安置的这部分同志,原单位和接受单位应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从原单位来说,要定期看望、慰问。有些地方相距很远,看一次不容易,但每年发封慰问信总是可以的。不能每年看一次的话,采取两年或多长时间,集中看望一次。一定要保证按时发放离退休费、按规定报销医药费,还有一些应当享受的补贴要及时发给老同志。在新老领导班子交接时,也要把易地安置老同志这项工作交接好,原单位有几个老干部在外地,跟新来的同志有个交待。接受安置的单位,也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搞好服务,不要把他们当作外来的人,要与当地老党员、老干部一样对待。

要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关心爱护老干部是组织部门的光荣传统,也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要在生活上关心,特别是要关心有困难的党员、干部。有困难的包括这样几部分人:一个是灾区的、贫困地区的老干部、老党员,还有特困企业,以及工资比较低、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还有一些老干部身患疾病,住院、治病有困难。对这些有困难的老同志,我们要特别给予关心。同时,还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经常通报工作情况,重大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还要组织好老同志的政治学习。做好老同志的思想工作,抓好离退休干部的党支部建设,这也是关心爱护。对他们各个方面的关心,应该是真心实意的、无微不至的,切实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细。

在走访慰问当中,应注意不要忽视了在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上次我们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农村老党员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非常重视,锦涛同志非常支持,十分关心。你们回去要向党委作宣传,做老干部工作要值得花点钱,不舍得花点钱怎么行呢?看病要花钱,住房要花钱。因此,地方财政、单位都可以拿出一点钱来。当然,做好老干部工作不单纯是拿钱,走访、慰问也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要解决实际困难不花点钱也是不行的。

4.党员老干部春节座谈会发言稿 篇四

大家好!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非常高兴能与各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同志们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快乐!

即将过去的,是我市实施“”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提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南扩、中兴、北跃、强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基础建设,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发展。借此机会,我想再表达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真诚感谢。感谢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年来对市委、市政府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过去的一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扣推进市加快发展这一中心,着力在上项目、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和谐上下足功夫,各项工作收到了预期目标和成果;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推进“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为城乡群众办了一些好事、实事,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老干部工作也成绩显著,举办了庆“五一”“十一”老干部门球赛、台球赛,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乒乓球台案等办公活动硬件设施;在建国周年来临之际,组织离休支部部分离休干部及退休支部书记赴北安,参观了原省委遗址、北安市博物馆及庆华兵工厂遗址;调整了离休干部护理费由元调整到元,在建国周年来临之际,为我市80名离休干部发放了元的慰问金。可以说,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令我们十分感动。

第二层意思是真心期盼。20年是市加快建设“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虽已从主线上退了下来,但你们经验丰富,影响力强,是我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这里,我们真心期盼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再立新功。

有“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多为经济服务。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都曾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你们懂政策、有能力、水平高,又熟悉市情。你们提出的建议都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对我们的工作也很有帮助。因此,请大家对市委、市政府工作,也包括对我个人的工作多提建议,我们一定虚心接受。

二是希望大家凝聚各方力量。老领导、老同志德高望重,群众基础深厚,社会影响广泛,在政策宣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希望大家多做宣传引导工作,把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推进全市经济建设、促进城乡发展、提升知名度当好“宣传员”。三是希望大家监督党风建设。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有着很强的党性原则和工作经验。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工作,多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上进行监督,纠正不正之风,改进干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即将迈入,希望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始终做到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思想常新;坚持用科学、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继续关心和支持改革与发展,为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恭祝全市离退休老同志、老干部健康长寿,阖家幸福,年大吉!

发言人:

5.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篇五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在此欢聚一堂,共叙浓情厚谊,畅谈发展大计,构想美好未来。在座的各位老前辈都曾在南昌地税工作过,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地税事业,为南昌地税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虽然已经从一线退了下来,但仍十分关心和支持地税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美好的祝愿,对您们为南昌地税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三点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批评指正。

一、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不会忘记老干部们劳苦功高、贡献巨大

广大老干部是地税事业创建开拓的有功之臣。十七年前,地税从无到有,组建之初,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广大老干部带领南昌地税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克服了基础差、底子薄、任务重、压力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诸多困难,锐意进取,求实创新,抓基础、促规范,抓征管、促增收,抓创新、促提高,历经税制改革的洗礼、机构分设的考验、管理体制的变迁,走过艰辛坎坷的创业之旅,踏上改革发展的兴业之路,破解了一道又一道工作难题,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热潮,夺取了一次又一次辉煌胜利。全系统呈现出人心思上、精神变样、

政令通畅、事业兴旺的喜人景象。十几年风雨历程,十几载丰功伟绩。十几年沧桑巨变,镌刻着老干部们的奋斗足迹;十几年光辉历史,铭记着老干部们的卓越功勋。在缔造南昌地税、建设南昌地税、发展南昌地税的伟大事业中,广大老干部发挥了巨大作用,铸就了不朽丰碑,您们是南昌地税的奠基者、地税事业的建设者、地税发展的开拓者。我们深切感到,没有广大老干部的长期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地税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您们的历史功绩,南昌地税人永远不会忘记;您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开拓奋进。

广大老干部是推动地税再铸辉煌的重要力量。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地税事业的宝贵资源。地税系统的广大老干部,过去为地税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仍然是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老干部经验丰富,能发挥好促进发展的参谋作用:您们理论功底深、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可以为地税事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对市局的一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问题,多提宝贵意见,促进科学决策,帮助改进工作;老干部德高望重,能发挥好传统教育的骨干作用:您们对党的传统有亲身经历和实践,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骨干力量,要继续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对年轻干部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教育,使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永续不断;老干部作风过硬,能发挥好反腐倡廉的监督作用:您们对党和人民感情深厚,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对反腐倡廉非常关注和重视,能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对党员干部

的监督;老干部久经考验,能发挥好维护稳定的桥梁作用:您们有着很强的党性原则和政治洞察力,有着优良的作风和丰富的经验,虽然退出工作一线,但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希望您们发挥桥梁作用,协助市局党组共同维护好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承载前辈丰功伟绩开拓奋进、破浪前行

站在老前辈们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南昌地税乘势而上、主动而为,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近年来,南昌市地税局以?南昌市六个走在全省前列?为动力,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地税收入跨越增长,调控职能充分发挥,依法治税深入推进,征管改革成效显著,纳税服务不断优化,信息管税稳步推进,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廉政建设切实加强,文明创建硕果累累,为促进南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和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比,和社会各界的迫切期待比,和干部职工的热切期盼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还有欠缺。财力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地税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地方税源管理有待加强,地税征管改革有待深化。二是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的思路和举措存在不足。纳税服务理念不够深入,?大服务?格局尚未形成,信息化支撑还不到位,纳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三是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机制和管理还不到位。经济税源与税收任务之间的矛盾突出,执法环境仍不理想,执法风险大量存在,税务稽查打击乏力。四是培养干部、激

发活力的平台和载体有待完善。干部管理手段弱化,班子管理不够到位,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力资源与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不相适应。五是勤政廉政、转变作风的理念和意识还需深化。工作纪律不严,服务质量不优,工作执行不力,工作作风不实,廉洁自律不够,环境卫生不整。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的工作理念:一是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强化组织收入原则,落实组织收入举措,大力涵养培育税源,提升政策服务效果。二是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方略。必须精确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必须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必须安全执法,防范执法风险。三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要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业务素质建设,推进基层各项建设,推进幸福指数建设。四是把?求真务实?作为第一风范。要强化目标意识,强化执行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争先意识。五是把?团结协作?作为第一生命。要以事业凝聚人心,以宽容维护大局,以民主促进和谐,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干事创业氛围。六是把?清正廉明?作为第一准则。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能风险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近的激烈竞争态势,我们提出了?竞争才是硬道理?的理念,鼓励广大干部:一是要敢于竞争。在竞争中谋求地位,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在竞争中追求进步。二是要善于竞争。要勤学苦练,精学深研,互学互助。三是要乐于竞争。要树立快

6.年轻干部座谈会发言提纲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座谈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县委对我们年轻干部的关心和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下面,结合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经历,简单汇报三点感受:

一、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带着责任和感情,以优良的道德品质永葆工作动力。责任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工作感情是一个人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能正确对待名利、懂得取舍、学会宽容。这样,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回顾自己近十年来的工作经历,自己始终坚持做到用强烈的责任心和深厚的情感投入工作,在内心感到非常充实的同时,也收获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肯定。当教师的6年时间里,自己从普通的教师逐渐走向团支书、政教主任、教务主任、校长等岗位;在。乡工作时间虽然很短,但和

当地的领导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致时隔4年之久,一些支书都不会忘记给我打个电话,话话家常,十分感动;在。。工作的几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年终考核嘉奖。

二、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立足学习和思考,用过硬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学习是生命不竭的动力,是个人发展进步的基石。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懂得,年轻一代必须把学习当成一种成长途径,一种终身最求,一种精神境界,才能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强质提能,练就驾驭工作的过硬本领,让自身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融入工作。说实话,进入公务员队伍虽然只有短短的4年时间,但曾经在。局、。办、。乡和。部等多个部门和岗位学习和工作过。每到一个新的部门或岗位,自己都把学习思考作为首要任务,以便自己更快的进入角色,更好的开展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学习和思考:一是多形式学,通过向书本、网络、历年总结、领导和同事的工作方式、兄弟单位同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等全面学习业务理论、工作方法和处事原则。二是反复思考。在学习观察中善于比较、善于发现问题。在工

作推进过程中和工作推进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坚持阶段性的思考,及时调整工作规划。三是实践锻炼。主动参与机关大型活动和中心工作,无论是在办文办会、接待、协调上都努力锻炼自己,增强实践工作的能力。

7.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七

大家好!

首先, 特别感谢总社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刚才, 听了北京、天津代表的发言, 我们深受教育, 很有启发, 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思路。我们是河北联社所属石家庄市西贝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今天, 想借这个机会, 就物业服务领域加快京津冀对接合作谈一点粗浅看法。

当前, 在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 物业管理对维护社区环境和秩序, 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大有可为。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西贝隆物业公司准备充分发挥省会石家庄比邻京津的优势, 依托河北国控这个坚强的后盾, 巧借北京仲量联行物业公司的国际品牌, 在协同发展中搞好对接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做大做强自己。

仲量联行物业管理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五名、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的唯一一家物业与资产管理公司, 在北京落户40多年里, 为600多家企业提供专业的物业管理及技术支援服务, 承接面积超过7000万平方米。服务项目大多属于各地的地标性建筑, 包括央视大楼、中国尊、北京鸟巢等多种高档资产的物业管理。北京仲量联行以优秀的管理团队、规范的服务标准、丰富的管理经验及成熟的培训机构赢得了业内外的公认。

西贝隆物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 在河北联社特别是孙总的支持指导下, 企业资质由三级提升为国家二级, 先后承接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学院、友爱医院、财达证券、河北省水利科学院等物业综合项目, 取得了一定发展, 在省会有了一些影响, 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两个月来, 我们与北京仲量联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广泛接触, 并就员工培训和市场拓展达成了初步意向。仲量联行培训部专门为我们制定了培训计划, 准备在2017年度分三批对西贝隆物业公司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全员轮训, 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物业管理服务理念及过硬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 对我们双方在省会及周边区域跟踪的项目, 仲量联行将以顾问、驻场顾问、全委托服务等模式与我公司进行合作, 由他们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 我们提供基层管理人员, 共同做好合作项目的物业管理工作。这种实操性的合作方式, 既能快速提升西贝隆高端服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团队的素质, 同时也可以扩大西贝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河北联社特别是孙总, 对我们与北京仲量联行的合作非常关注, 要求我们巧借品牌, 立足省会, 辐射河北, 闯进京津, 打造西贝隆知名品牌。遵照孙总的意见, 我们与北京仲量联行又作了深度洽谈, 准备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首先, 我们要在河北国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争取国控所属公司的所有物业服务项目, 努力为河北国控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 尽快把西贝隆物业打造成为河北国控提供物业服务的唯一品牌。第二, 学习借鉴北京仲量联行的先进管理理念, 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做强公共服务, 做优专业服务, 创新特约服务, 发展物业延伸项目, 改变单纯依靠物业费维持企业运营的落后模式, 提高物业公司的创收能力。第三、借助北京仲量联行的品牌效应, 不断提高西贝隆公司物业服务的市场份额。依托河北国控的国资平台, 力争在两年内获准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 为走出河北奠定良好基础。

京津冀一体化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发展, 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只有向国际一流物业企业看齐, 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以上是我们西贝隆公司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做的一些探索。由于水平所限, 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8.老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八

2016年9月24日,“纪念《蒲松龄研究》创刊30周年暨出版100期座谈会”在蒲翁故乡淄川区蒲泉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全国的知名专家、办刊同仁及淄博当地的部分学者与会。学者们齐聚一堂,总结回顾《蒲松龄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为聊斋文化的弘扬出谋划策。本刊特摘选部分精彩发言予以刊发。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知名学者)

蒲松龄在世界文坛上有巨大影响,是山东人的骄傲。山东大学在八十年代初,出版了《蒲松龄研究集刊》,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了四期之后便“夭折”了。随着“全国第一次蒲松龄学术研讨会”在蒲松龄的家乡召开,应聊斋学研究者和学者的倡议,建立不久的蒲松龄纪念馆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并于1986年创办了专业性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横空于学林出版社的《蒲松龄研究》,从最初的知识人才、办公条件的极其缺乏,不被业界看好,到今天走过了艰难的30年,成为国家级刊号,出版到了100期,学术成果丰硕,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蒲松龄研究》不光有国内外知名的聊斋学专家为其撰稿,并与山东大学文学院协同办刊,集合高校学术力量,同时也为淄博当地的地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涌现了像孙启新、杨海儒等一大批本土聊斋学研究者。我最早开始研究蒲松龄,是受到我的老师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先生的影响,通过《百家讲坛》为广大的群众所熟悉。从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创作的《蒲松龄传》,到今天已经写了第四次了,每一次的创作,《蒲松龄研究》都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学术上的支持,使我受益匪浅。

2007年,我在辽宁省图书馆很荣幸地见到了蒲松龄的手稿,感慨万千,《聊斋志异》在古代文学史上都要单独作为一个篇章来讲的,我能有幸研究《聊斋志异》,是沾了蒲老先生的光。可以说,《蒲松龄研究》为几代聊斋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赵伯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审)

《蒲松龄研究》是我的“贵人”,这与它发表的文章有关。《蒲松龄研究》很多文章都是很有分量的,并且很及时,特别是考证性的文章,如李灵年教授、张崇琛教授、马振方教授、袁世硕教授等等,没有这些,我不会搞蒲松龄研究。王士禛和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生前是无法比的,可越往后,蒲松龄的地位越来越高,走出了国门。他们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名,但王士禛没占上一章,而蒲松龄占了一章。《聊斋志异》虽然是短篇小说,却是蒲松龄在毕家万卷藏书的基础上,根植于传统文化,精心打磨的呕心之作。作品中典故非常多,读来无形中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如《河间生》篇,我认为蒲松龄是受柳宗元《河间妇》的影响。北大一位学者曾说,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读《聊斋志异》足矣。聊斋学非常值得研究,大有宝藏可挖。与其他地方争抢文化名人相比,聊斋文化本清源正,可遇而不可求。要珍惜、继承、充分挖掘这份伟大的文化遗产。

《蒲松龄研究》对我们淄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化遗产,要继承下来,把她办好,的确不容易。从创刊之初的粗糙,慢慢的越来越好。愿《蒲松龄研究》出版不光是100期200期,要源远流长,这是我的一个美好愿景,我祝愿《蒲松龄研究》越办越好!

李明新:(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

《蒲松龄研究》创刊30年实在不容易,赵伯陶教授说:“蒲学红学具显学,论者百千竟夺标。”同样是一馆一刊,基本情况是相同的。早上读了刘玉湘老师的文章,觉得《蒲松龄研究》走到今天真是很艰难。其实,我们同是面临这样的艰难,往前走找不到路,新材料的发现是有限的,但我觉得《蒲松龄研究》一直坚持学术的道路、学术的品质,团结着如此强大的专家队伍,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传统,这种坚守令人钦佩。

文化名人纪念馆是公器。那么馆与刊的关系,刊物是高端的,同时又是一个基础。作为馆的更大功能是把这个研究普及,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这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在作品推广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在莎士比亚小镇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亚基金会成立联盟,将学术研究成果共享,小镇各行业可以将相关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领域;法国巴尔扎克纪念馆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独幕剧,与观众互动;托尔斯泰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托尔斯泰手稿,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部分手稿邀请各国优秀的翻译家举办学术会议,扩大影响。曹雪芹学会近几年来每年秋天举办曹雪芹文化艺术节,通过学术研讨、专题展览、特色商品展销以及各种演出活动,打出组合拳,效果显著。建议淄博也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各方关注,扩大聊斋文化的影响。

张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审)

对于《红楼梦学刊》来讲,我们是以书名刊,《蒲松龄研究》是以人名刊。我们都是学术性专业杂志,共同性很多。《蒲松龄研究》办刊不容易,我非常感慨!与其他学术期刊一样,《红楼梦学刊》也过过几年“四处化缘”的日子,现在资金问题虽然得到解决,学刊仍然加强与一些红迷会合作,扩大读者面。

《蒲松龄研究》创刊三十年,发表了大量的颇有影响的论文,成为海内外,特别是《聊斋志异》研究、《醒世姻缘传》研究的重要阵地,比我们《红楼梦学刊》研究要宽一点。《蒲松龄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小说,乃至在整个文学研究方面应该是有持续广泛的影响的。作为专业性学术期刊它有很好的占位,以一位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研究立刊,然而研究领域的限定和局域是毫无疑问的,是对我们杂志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蒲松龄研究》突破了这种局限,扩大了视野,开辟众多栏目,几乎把蒲松龄能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全都关注到了。多翼齐飞,佳慧学林。《蒲松龄研究》为我们齐鲁文化、为我们古代文学研究增光添彩。祝愿《蒲松龄研究》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王恒展:(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我的学术生涯是与蒲松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在大学里工作是沾了蒲老先生的光。我大学毕业论文就是研究聊斋的,获得社科成果奖,发表在《蒲松龄研究集刊》上,后来就在《蒲松龄研究》上发了好多文章。感谢《蒲松龄研究》、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研究所为聊斋学研究者提供的学术平台。我有一篇论文《〈聊斋志异〉百科全书形式与性质浅说》,曾在《蒲松龄研究》发表。说起《蒲松龄全集》,它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有小说、戏剧、诗、词、曲、赋等等。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方面,范围很大,有很多未开发的处女地。如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聊斋俚曲,扎根于民间文学的泥土,一般人都能接受。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展现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而蒲松龄的作品所展现的是平民的、大众的生活,最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化俗为雅,雅俗共赏。文学艺术是语言的艺术,蒲松龄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建议《蒲松龄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开辟栏目,将来大有前途。

王枝忠:(福州大学教授、原《福州大学学报》主编)

我跟蒲松龄纪念馆、跟蒲老先生结缘比较早。1978年我考取第一届研究生,当年毕业论文就是搞《聊斋志异》和科举制的,后来我拜访了李厚基先生和袁世硕先生,受到很大教益。1981年我在淄博住了一个星期,到蒲松龄纪念馆拜读了大量资料,且誊抄了《聊斋偶存草》。1985年起,我翻译日本学者写的《蒲松龄传》及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研究的文章二十余篇,撰写日本近三十年研究概况的相关论著。近四十年来,我自己始终把蒲松龄、《聊斋志异》当成我自己学术方面的初恋,从研究生到八十年代整整十多年间,我没有写过其他任何文章,都是关于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只埋头整理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资料,特别是搞日文的。淄博我前后来过十几次,《蒲松龄研究》也让我受惠良多。多年前我曾与袁世硕先生讨论起聊斋学研究始终不冷不热的状态,我认为有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研究》做基地,许多青年学者还是愿意将聊斋作为研究方向。聊斋学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海外影响,聊斋学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完全可以做得更扎实,做得更辉煌!

昝亮:(齐鲁书社社长)

齐鲁书社与《蒲松龄研究》是相似的,都是茅盾题写的社名和刊名。齐鲁书社用的第一个书号出的书,就是《聊斋志异》。齐鲁书社在成立三十周年时,也是重版了第一次出版的《聊斋志异》线装本以示纪念。我们两家都是为地方文化服务。值此《蒲松龄研究》创刊30周年、出版100期之际,我对《蒲松龄研究》表示祝贺,向三十年来《蒲松龄研究》几任的领导和编辑,高点定位、坚忍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支持《蒲松龄研究》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敬佩和感谢!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合作,将学术文化的种子埋得更深,传播得更广泛。我们将共同为繁荣祖国文化做出贡献。最后祝《蒲松龄研究》越办越雅致、靓丽、神圣、辉煌!

邹宗良:(山东大学教授)

我是淄博人,最初选择从事蒲松龄研究,“乡人情结”也是重要因素。《蒲松龄研究》最大的意义是给蒲松龄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30年的时间,100期的内容,1400多万字,3000多篇的论文,硕果累累,扩大了蒲松龄在学术上影响,意义重大。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共谋发展。蒲松龄、《聊斋志异》是一流作家,一流作品。现在聊斋学很多方面还处于起步的阶段,我们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工作。这一点我们还要与《红楼梦学刊》相互学习,团结一大批从事蒲松龄研究的研究者,培养新的学者加入,学习好的经验,进一步增强研究深度,提高它的影响力,增强权威性,扩大聊斋文化的影响。让我们的研究事业薪火相传,把聊斋学做成“显学”,是未来聊斋学的发展方向。

李剑锋:(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蒲松龄不仅是淄博和山东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他的小说《聊斋志异》无人企及,将来也是无人企及的,这样一座高峰是不可翻越的。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与聊斋学研究、《蒲松龄研究》季刊一直有着情有独钟的亲密联系,有着薪火相传的聊斋学研究专家。从老一辈的袁世硕先生,近一辈的马瑞芳先生,再到我们尊敬的兄长辈的邹宗良先生,他们在聊斋研究方面都卓有建树,而且特色鲜明,是聊斋学乃至中国小说界的领军人物。当然也是《蒲松龄研究》季刊和蒲松龄故乡的亲朋好友,是蒲松龄和他的诗文的传播者。马瑞芳先生不但率先在中央台《百家讲坛》说聊斋,引发全国的聊斋热,而且不惮辛劳,在各种场所讲《聊斋》、说《聊斋》。山大的师生一直是《蒲松龄研究》非常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此外,我们文学院还积极参加《蒲松龄研究》以及淄博方面所组织的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纪念活动。蒲松龄纪念馆是山东大学和文学院学生的教育实践基地,我们希望《蒲松龄研究》也可以成为山东大学研究生的实践基地。

韩田鹿:(河北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知名学者)

我对《蒲松龄研究》和蒲松龄纪念馆是怀着一种精神故乡的情结。虽然我不是山东人,但确实是只要是搞小说的,《三国》《水浒》《聊斋志异》等等都在山东,恐怕路过山东的时候,都会肃然起敬,有一种激动的心情。我由一个蒲松龄的爱好者变成从业者,对《蒲松龄研究》这个刊物一直是一个热爱者。我觉得不同的人能够为《聊斋志异》或者是为我们蒲松龄纪念馆所做的工作也不一样,我的研究文章被中央台看到了,就接着马老师之后讲《聊斋》。但是我觉得,现在我能为聊斋做的,就是改变现在大部分人往往认为看点电视就以为是《聊斋》、就以为是《西游记》。我在央视讲《聊斋》时有个想法,如何把《聊斋志异》故事的奥义讲出来,把它讲得很有趣,不会去亵渎它。我很愿意为弘扬聊斋文化多做贡献,以多种形式去推广。

于孔宝:(山东理工大学《管子学刊》主编)

淄博市原有两个人文期刊,一个是《蒲松龄研究》,一个是《管子学刊》。后来因为各种机遇,《管子学刊》送给了山东理工大学,《蒲松龄研究》还在继续坚持自己的阵地,坚持自己的办刊环境条件。我们跟《蒲松龄研究》都是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地方上办这个学术刊物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取得的一些成绩,这都与各位专家、各级领导支持以及办刊人员努力分不开的,特别是办刊人员倾注的心血更大些。办专业性期刊不容易,办《蒲松龄研究》这种期刊更不容易。《蒲松龄研究》发展到今天,这都是一代一代《蒲松龄研究》编辑人努力的结果。要坚持下去,要办得更好,还得有资金的大力支持!

盛 伟:(原《蒲松龄研究》主编)

9.公司后备干部座谈会发言 篇九

一、公司中层干部任职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公司《关于中层干部的管理办法》

1、思想政治素质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维护企业和谐稳定,认真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2、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决策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强,工作业绩突出;

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素养,团结合作,勤奋敬业,遵纪守法,廉洁从业,作风形象和职业信誉好;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以上四个方面可从“德、能、勤、绩、廉”来理解。

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二十字标准既体现着党对干部任用一以贯之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又充分体现出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1、要将坚定信念作为首要前提。人生如屋,信念如柱。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去坚持和奋斗;党的干部没有理想信念,只能走向虚伪甚至堕落,可能连普通人都不如。党的干部必须有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透,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从而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得其大者兼其小”,顺利达成对干部的其他目标要求。

2、要将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使命。要有一种使命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公仆。要有完成使命的能力要求,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明确工作的着力点,设计合理的目标路径和实施方案,团结和带领群众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

3、要将勤政务实作为一贯作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勤勉务实是传统美德。党的干部不能给人以“假大空”、“庸懒散”的印象。要知道弄虚作假可能一时得利,但最终会身败名裂;偷懒耍滑可能身体安逸,但必然导致精神空虚。无论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个人进步的需要,都呼唤干部以勤政务实的作风来抓学习、抓工作、抓提高。

4、要将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但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认真的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担当的精神。要敢于担压,对于违背原则的事情,不管压力来自哪里,都要敢于较真、坚决反对;要敢于担责,只要于工作有利,就不遗余力、不计个人得失、认真做好;要敢于担难,对矛盾和问题不敷衍、不回避,着力攻坚克难,认真研究解决。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一些问题处理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面对各种矛盾,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一线、主动靠前,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要将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不管任何地方、任何文化背景,清正廉洁都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党的干部要更加先进、更加纯洁,就必须在清正廉洁上展现更高水准。做到清正廉洁,关键是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要将权力当成“公器”,只为公众利益用权;要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谨防因为滥权、擅权而被权力所伤。

三、如何当好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是公司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出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员(一般为管理人员),为上一级领导班子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

后备干部理应成为上一级领导的助手。领导的助手就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只有当好了才能更好的配合领导的工作。

1、要有能力,要有精力。这要根据你从事的工作来看,你必须达到懂(就是知道)、会(就是知道该怎么做)、精(就是要比别人要出色),当领导需要掌握某些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你必须能够高速地给他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同时,领导向来是不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作期间你保持饱满的工作精神状态是应当的,当非工作时间时,你也要时刻绷紧一根弦,随时准备应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决不能因为休息、休假就忽略了这项比正常工作期间还重要的内容。

2、摆正心态,搞好服务。其实人类生存的基本智慧就是结群,每个人都在为别人做事的同时,每个人也都在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因此人首先要承认自身存在不足,这样才是客观的人生。其实助手的形成本身就是工作的须要,是因为要达到某种目的所以进行协作与分工。所以做好一名助手的关键是摆正心态,报以积极的心态与上一级领导之间展开合作与分工,而不是时时去比较我怎么怎么强,对方如何如不行,所以积极的心态对一名助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只有摆正心态,才干更好的提供服务,不仅是对上一级领导提供服务,同时应是对所管理的部门及员工提供非常好的服务。

3、加强勾通,树立桥梁。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误会及矛盾,作为一名好的助手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存在,既不夸大它又不要回避它。直面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的方案,积极并充分的进行勾通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助手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权力荣誉功劳的面前不争不抢。因为对上一级领导的肯定及对组织的赞赏都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的最好嘉奖,其实最容易产生矛盾及误会的无外乎是对这些身外之物的追逐。做好一名助手有一句话说得好:要做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出场不夸耀;做事不抢功。助手应当成为一个桥梁,成为员工与决策层之间的纽带,成为聆听者、讨论者、传播者。

4、业有所精,承担责任。好的协作者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协作双方各有所长,各有所补。这样的协作才会长久,这样的协作才会卓有成效。因为助手在某些方面的所长,会解脱上一级领导在此方面的更多关注及操心,使得上一级领导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去解决其他的一些辣手问题。另外一个好的助手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是错误的以为:既然是助手我就不要操太多的心。其实一个助手的最大成功是因为上一级领导及组织得到肯定及赞赏,要是说一个助手在组织中鹤立鸡群,上一级领导及组织在其功绩面前却显得十分愚蠢。那么这个助手是十分失败的。

上一篇:上堡示范小学防火逃生演练方案下一篇:中学依法治校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