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初中语文研修日志(精选10篇)
1.继续教育初中语文研修日志 篇一
初中语文研修日志(2)
衡南县茶市镇中学罗淑兰
趁着国庆假期的空闲,静心学习“国培”网上的专题讲座和案例展示以及评析,除了打不开的视频外,已学习了课程1、2、3、4的大部分内容,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
2011版的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做了不少的修改和增补,这里面一定凝结了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心血。我觉得这既是对十年课改经验及教训的最好的总结,又会使以后的课改方向更明确,课程实施方法更科学。
结合我个人的语文教学工作经历来说,这次学习使我开始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反思自己。以前常常觉得自己的语文课上得还行,因为不论是给小学生还是给中学生上课,都能使学生喜欢听。现在想来,其实我还有很多方面的做法,跟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比方说,新课标中提到:“第四学段(7~9年级,初中)的阅读目标之一:应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我上课对于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及速度很少作要求,对于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我也几乎没做过有效的指导。另外,新课标还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而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落实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方面,我也没有付出有效的行动,几乎完全让学生凭自己兴趣去做。还有在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怎样才能让学生“写作有真情实感”等方面,我都觉得一片茫然„„
看了关于现代文、古诗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几个教学设计案例之后,我不由深深佩服设计者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不愧为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教学设计理念紧扣新课标要求,紧扣文本阅读,教学流程和操作方法于朴实中见华彩,于简约中露新奇,确实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教材。
也许是学习的程度不够,总觉得言犹未尽。所以,决心把此次 “国培”学习坚持到底!望同仁们互相扶持,望老师们费心辅导!
2.继续教育初中语文研修日志 篇二
为了提高研修质量, 更好地体现研修活动自上而下的特点, 更加有效地激活全区老师自主研修的动力, 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出了项目研修的研修方式。针对全区所有学科, 凡是符合要求的骨干教师都可以以团体的形式申报研修项目, 通过审核成为区级研修项目。散文教学因其多元、丰富、自由的特性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文体, 而如何把“散文”上得像“散文”, 一直成为困扰老师们的问题。瓯海区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 大多数学生的家庭以及生活环境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文化底蕴薄弱, 对散文这一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文体的解读与品悟“先天土壤”不够肥沃, 因此探究散文教学内在的特质与规律成为我们研修的“关键事件”之一。2011年1月郭溪中学语文组组长陈辉辉老师申报了“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项目研修方案, 通过审批, 并得以实施。
二、研修流程
1.撰写、修改方案。研修方案的撰写与修改是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 全组老师共同参与完成的, 当然也有研训员的引领帮助。最终, 确定了以下研修目标:由散文文体特征与学生学情, 探索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由磨课过程, 探索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基本路经;由研修过程, 探索项目研修的实践意义与改进措施。经过反复修订的方案, 经过论证, 得到批准。
2.组内磨课、专家引领磨课。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 确定特定篇目散文合适的教学内容。
3.活动展示:第一环节, 介绍活动背景以及研修主题;第二环节, 课堂展示《吆喝》;第三环节, 专家围绕主题评课;第四环节参加活动老师围绕《吆喝》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研修主题相互提问、答疑;第五环节, 研训员活动总结。
4.撰写活动反思。活动策划者撰写活动反思、上课老师撰写上课反思、参加活动老师撰写参加活动反思。
此次项目研修实现了同伴互助。从主题的确定到研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语文组内老师的互帮互助, 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升了研修质量。其次, 实现了由下而上的自主研修。教研员只是起着引领与点播的作用, 对活动主题进行了细化与分析, 原先老师们对散文内容的选择的学理分析并不明确, 我要求从文体与学情两方面进行综合选择。其他事项都是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 在全体组员的努力下去实践、改进。
三、磨课实录
(一) 第一次集体磨课
在第一次组内教学展示中, 上课老师选择了如下教学内容:感受老北京城吆喝语言的生动, 通过吆喝体会老北京城特有的民俗风味。
然而, 开完课后老师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老师问:“为什么散文教学要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而不确定其他内容呢?我们的依据是什么?”“这篇散文教学为什么要把内容选择在感受语言和体验民俗?”“既然是散文教学, 那么应该结合这篇文章的文本特性进行分析, 看看能否寻找到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合理依据。”
因此, 在整个评课过程中, 组内就《吆喝》进行了文本特征的分析。
有老师说:“吆喝是一篇散文, 散文的形式自由、写法灵活, 重在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具有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那么, 散文该教什么?自然是文中的情感!因此《吆喝》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仅仅针对《吆喝》本身, 而应该是《吆喝》中所透露出来弥漫全文的情感。”
有老师补充道:“深一层讲, 这不仅是一篇散文, 还是一篇萧乾的散文, 萧乾是“京派”的代表人物, 那么深情、平和、宽容的京味语言当然应该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
最后, 教研组长总结说:“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民俗的散文。显然, 民俗文化也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二) 第二次集体磨课
经过一番梳理, 按照组里提出的思路和改进意见, 上课老师开始了第二次备课、磨课过程。磨了三节课, 教研组老师又再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教学设计就这样定型下来。
正当他们觉得万事俱备, 已经可以对这堂课进行公开展示时, 我来到学校, 在听完课之后的评课中, 提出了一个疑问:“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 学生希望老师教什么, 学生在课前哪些方面存在疑惑?”
上课老师回答:“课前做过调查,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吆喝本身, 尤其对老北京吆喝语气语调感兴趣。”
显然, 这个回答是苍白无力的, 尽管组里在磨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调查, 但是学情分析却是薄弱的。《吆喝》中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 尽管离展示课只剩一星期的时间, 他们还是抓紧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题目有以下五点:
1. 阅读《吆喝》这篇文章, 你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能体会出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的情感吗?2.请写出你对文章的理解。3.你对这篇文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罗列出来。4.《吆喝》这篇散文, 你认为哪些方面不用老师教, 你自己可以解决。5.你在这篇文章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疑惑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 可在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条陈述。
经过对第一、二小题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 可以发现郭溪中学八年级学生对《吆喝》这篇文章基本上可以做到自读, 也能较为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能体会出作者对昔日北京城民俗风情的喜爱之情, 很显然, 这一部分不应该成为《吆喝》教学内容的核心。
通过第四小题的调查, 基本摒除了在课堂上过多涉及词语教学、内容概括、结构梳理。在对第三、五两道问题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学生的兴趣点和感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基本集中在对吆喝浓郁的北京味儿、语气语调、吆喝人生活情感、作者情感态度等上面。上述调查, 为进一步分析散文文本体式, 寻找《吆喝》这篇散文的教学落脚点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通过文本体式分析所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吆喝》一文所体现出的作者对民俗文化的情感”, 和通过学情分析所明确的教学内容———作者对“吆喝”“吆喝人”“吆喝人生活”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 这两个落脚点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由此确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活动反思
(一) 关于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1. 要抓住散文文体特征的本质进行解读
(1) 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和表达方式
品味语言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吆喝》来说, 萧乾是“京派”的代表人物, 那么深情、平和、宽容的京味语言当然应该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正如梁实秋先生的一句话“要是没有大冰糖葫芦, 那还是北京吗”, 我们可以引申开来, “要是不教这样带有浓厚北京方言特色的语言, 那还是在教萧乾的散文吗?”
(2) 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及其个性化的描叙对象
散文中的描叙对象绝对不是自然社会中的客观对象。如《吆喝》, 萧乾心中老北京的声声吆喝以及发出吆喝声的老北京的人儿, 尤其是响彻作者童年的卖“蛤蟆骨朵儿”的吆喝, 就成了个性独具的, 不可替代的、意蕴深长的描叙对象。
(3) 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独特的情感认知
《吆喝》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仅仅针对《吆喝》本身, 而应该是《吆喝》中所透露出来弥漫全文的情感。而作者萧乾在文中想通过吆喝表达什么情感, 成为突破这篇文章的关键点。
(4)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区别对待。
抒情散文《吆喝》可以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 而不是那样的教学内容, 那么叙事散文、记人散文的教学内容是否存在区别呢?
2. 要灵活科学地正视学情
(1) 教学生真正要学的内容。本课例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尤其是学生提出了诸如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此起彼伏的吆喝?作者在文章中蕴藏了怎样的情感?文章将吆喝说成是声乐的艺术, 对此该怎样理解?“刮风下雨”、“没个不停”写出了街头叫卖人怎样的生活状况?“每一出乐器, 各代表一种行当, 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 就准知道街上过的是什么商贩”, 这句中的“准”字体现了北京吆喝的什么特点?在归纳提炼之后基本与基于文体的教学内容相吻合。但是如果不吻合我们就应该及时梳理归纳, 从而真正实现从学情出发。另外不可忽略的是:及时归纳上课时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
3.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日志 篇三
4、了解和掌握现代的教学理论,形成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要做一名创新的教师必须具备各种综合能力。
5、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师就必须参与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努力积累有效的指导活动的理论和技术,积极撰写经验论文,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
4.继续教育初中语文研修日志 篇四
初中语文“国培”个人研修日志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上教育制度的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坚决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提高个人素养”„„如此种种。只感觉头有千斤重,教师怎么减压? 这次培训中,进修校心理教研部张玉芳主任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缓解》,教师的特殊职业和专业性,使其工作和生活生活有一定的独特性,社会期望值高,竞争压力大,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如果不得当,就会容易受紧张情绪和巨大压力的困扰,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抑郁、挫折感等不良情绪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强度过大,次数过多,持续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心理行为的变化,并间接影响道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我们应学习合理、科学的情绪及压力应对方式,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5.初中数学研修日志 篇五
在这次省培学习中,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些心得。其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表的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四条线索,都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为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有利因素,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
1、首先要挖掘数学发展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挖掘美育因素。我们教师必须从教材里去感受美,提炼美,将美的因素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略到几何中的美的风采,激发学生无空的乐趣和强烈的欲望。
3、挖掘生活素材。几何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空间中的科学,现实生活中,有很丰富的几何知识,立体几何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如空间与平面那一个小节学生画三视图就是一个难点。我们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几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几何的实用价值。
4、加强学科知识渗透。数学中几何与各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是互相渗透的。如在学习相似时,可结合物理上的力臂和杠杆那一小节,在学反比例函数时,可结合物理上的电压一定时,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
二、加强几何建模,突出探究性活动
1、收集图片材料,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变化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我们有意识在每一节课前,有意识的收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故事,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的美和趣味性,从而自己主动的爱上数学。
2、利用实用模型,培养直观认识。主要是在学习图形的认识那一节,认识立体图形和三视图时,多准备实物模型,让学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让学生多自主地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
三、强调合情推理,调整证明要求,强化理性精神
1、加强几何语言的训练与画图教学,是空间与图形顺利进行推理的前提。对初中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几何语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还是比较画几何图形,教师应有充分估计,在教学中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从画图的角度来吸引学生喜欢几何,感受几何,慢慢入门。
2、培养学生的合情与演绎推理能力,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循序渐进。初中三年级整体一个要求是合情推理。初一是要求能用语言表达推理,不过分注重格式。初二形成推理格式。初三可简化一些推理步骤。另注意合情推理并不是不要逻辑推理,而只是在教学中不要要求太高,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6.初中英语研修日志 篇六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国家日益加强对教师队伍队伍建设,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下各个学校和教师们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在城镇从事多年初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深知学生原有英语的基础薄弱以及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大大影响了初中英语的学习效果。本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在学习中用,在用中学。
一.教师专业化
由于在“二战” 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在军备上竞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提出了“科教兴国” 和 “人才强国”的战略,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在教育刚刚普及时,许多的教师都是参差不齐,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存在严重的缺陷,有的是高中毕业后,有点知识就在一些学校参与教学工作;更多的不是专业出身的,从而导致许多的学生没有得到很好.很正规的学习和教育。
二.教师专业标准
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我觉得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指导他们一些为人处事和生活中的小道理,正确的引导他们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三.教师的职责
7.初中数学研修日志5 篇七
国培数学研修日志█
非常感谢国培部领导为我们前来参加学习的教师搭建的平台,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又精心准备,潜心设计了一堂堂高质量精彩的讲座。他们所讲的教育教学理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课程改革带来的思考一讲,针对对课改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几点建议等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让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接着对中考命题做透彻的分析和阐述观点:以教材为基础,课标为指导,学生的实际为前提,注重双基,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郭教授是学员们非常喜欢的非常佩服的一位教授。他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和蔼可敬。他的讲座更是精彩,他的独到的见解令人折服。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引进名校经验时,他能挺身为我们的学生着想,为我们一线教师着想,让我们这些教师无不为之感动。郭教授是非常难得的教育界的精英,是难得的好学者,好领导。有着大家的风范。郭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三少三多”应是高效课堂的精髓所在。每年那高质量的中考试题所体现的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人文理念,与他的精心组织与策划是分不开的。那一份份高质量的中考试题渗透着郭教授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郭教授那风趣,朴实的语言,务本求实的理念,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在座的学员,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研修日志之二
我非常赞同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涂荣豹教授指出的中国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加强“双基教学”的思想。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思想。
三、坚持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四、贯彻数学活动教学的思想。
在之前平常的教学中,以上数学教学思想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将以上数学教学思想真正落得实处。
█研修日志之三
研修日志之四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现在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应用。
二、重记忆轻思考,重显性轻隐形。
三、重演绎轻归纳,重证明轻发现。
四、重复习轻新授,重师承轻创造。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数学教学的以下“八特点”:
一、目标具体,知识细化。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三、双基教学,孰能生巧。
四、变式练习,深化理解。
五、数学交流,师生互动。
六、渗透思想,掌握方法。
七、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八、考试导向,良莠俱存。
█
研修日志之四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现在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应用。
二、重记忆轻思考,重显性轻隐形。
三、重演绎轻归纳,重证明轻发现。
四、重复习轻新授,重师承轻创造。
█研修日志之五
通过认真学习,我认为目前的素质教育应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是最基本的目标
二、教学——教学生“学”
三、导入新课必须一个问题。
四、教学生学——怎么教?
五、用“从无到有”的探究法教学。
六、教师要用启发式提示语引导探究
七、面向全体学生探究。
八、解题教学——教学生“学解题”。
█研修日志之六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通过国培网学习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我体会到: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表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这个领域我个人赞同杨铭老师的看法,我们在处理时应注意:要挖掘有利因素,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要挖掘数学发展史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介绍我国古代也发现了这个定理,在公元前1120年,商高答周公的话,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2、挖掘美育因素
我们教师必须从教材里去感受美,提炼美,将美的因素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略到几何中的美的风采,激发学生无空的乐趣和强烈的欲望。如在讲对称图形时,可让学生利用对称的性质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3、挖掘生活素材
几何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空间中的科学,现实生活中,有很丰富的几何知识,立体几何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如空间与平面那一个小节学生画三视图就是一个难点。我们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几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几何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和兴趣。
4、加强学科知识渗透
数学中几何与各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是互相渗透的。如在学习相似时,可结合物理上的力臂和杠杆那一小节,在学反比例函数时,可结合物理上的电压一定时,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
█研修日志之七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我认为加强几何建模,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
1、收集图片材料,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变化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我们有意识在每一节课前,有意识的收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故事,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的美和趣味性,从而自己主动的爱上数学。
2、利用实用模型,培养直观认识
主要是在学习图形的认识那一节,认识立体图形和三视图时,多准备实物模型,让学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让学生多自主地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研修日志之八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我认为还要特别注意:结合思维训练,强调合情推理,调整证明的要求,强化理性精神。
1、加强几何语言的训练与画图教学,是空间与图形顺利进行推理的前提。
对初中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几何语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还是比较画几何图形,教师应有充分估计,在教学中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从画图的角度来吸引学生喜欢几何,感受几何,慢慢入门。
2、培养学生的合情与演绎推理能力,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循序渐进。
初中三年级整体一个要求是合情推理。初一是要求能用语言表达推理,不过分注重格式。初二形成推理格式。初三可简化一些推理步骤。另注意合情推理并不是不要逻辑推理,而只是在教学中不要要求太高,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总之,通过这国培数学的学习,发现我们在实施这一节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用符合学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去进行教学。
8.初中历史教师研修日志 篇八
一、历史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与合作者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主宰者,教师的讲授几乎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因此,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而总是依靠教师的意见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师生合作学习,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历史教师应该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历史多元化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要求,分享学生的快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师生一道寻找真理。教师要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学生的“教育”,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加快自己知识结构的更新,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知识,使自身各方素质得到提高。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和提出问题,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学会反思,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得到开发与提升,学生才能从历史课程中生发体验与感悟,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思考、谈论、评判、创新历史,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能力获得充分的发展,使历史教学焕发青春和活力。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有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不能只考虑教师怎么做,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要用体现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已经积累了哪些经验,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经验可以作为对本次教学活动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活动可以活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
三.以教定学,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新教学模式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教师让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表演。
在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应“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差异和选择。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要为学生的学习架桥、铺路,而不能背其渡河,更不能包办代替,要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去获得。
四.新模式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三维目标而加以重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历史知识,而且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9.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篇九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极强,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在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特为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一种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脑子“活”起来,让学生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新课导入。
许多老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开头导入方式,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语文的情境。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等。方法多样,灵活多变。
三、重视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编排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内涵,意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
独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在阅读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代表具体表述,从而进一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素养而努力!
小学三年级学生逐渐开始些的作文了,要求写300字左右,这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从二年级升刚到三年级的学生,不能不说是一件难事。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写?写什么?大部分同学不能够有通顺流畅的语言把所见所闻写出来。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平时活动少,见识也有限,也没有以前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自由活动了:推铁环的不见了,自制旋子不见了,踢毽子、跳房子,爬树抓鸟掏鸟窝没有了,网蜻蜓逮蝉蜕也没有了,找蘑菇捕鱼更不见了踪迹;缺少了这些童年的快乐,写什么?又能写些什么呢?确实为难。那么,就只能从实际出发。结合一些课内积累到的词语与课外书籍中的好词好句,指导学生写变化的世界,写身边的人,写自己希望的事情。尽量从自己身边开始,从自己喜好的东西和实物入手。
浅谈教师学习的必要性
通过三年多的教学,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应局限于当下,而要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己。而远程教育培训给了我们继续学习的好机会,我们更要把握好机会。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现在我们正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我们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老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才不至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它贯穿于从学前教育一直到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岗位、知识结构等的稳定性不断减弱,生存的需要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并且要学会学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者和学习方法给予者的老师来说,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点。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为了帮助和促进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上是我针对教师如何实践终身学习,根据自己经历所谈的一些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再接再厉,把终身学习理念落实得更好,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教师。
指导学生的朗读
1、教师要重视朗读,加强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老师也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朗读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2、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的语气生硬,没有活力,甚至有的学生自卑思想重,不敢张嘴大声朗读。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朗读的文章特点进行选择。可采用以下方式:(1)听朗读。新教学大纲里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因为它是一种能训练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2)范读。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3)引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分清段中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4)分角色朗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5)齐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此外,还有领读、散读、轻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4、加强训练,打好朗读基本功。要想让学生的朗读达到较高的境
10.初中教师研修日志 篇十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豪不起眼的乡村中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们。我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第三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
4、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乡村中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均衡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笔者总结反思这几年来新课程的培训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换角培训。即参训教师角色换成中学生,培训者角色换成中学教师,培训过程相当于中学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换角培训,参训教师体验并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个细节及其作用,品尝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使他们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5、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继续教育初中语文研修日志】推荐阅读:
继续教育研修学习总结10-05
教师继续教育个人研修计划06-10
2015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初中心理模块二测验二答案07-22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10-28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随笔07-28
初中语文教育贵在创新11-03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总结_继续教育总结08-17
远程继续教育08-03
继续教育网络08-24
继续教育通知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