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的古诗

2024-06-20

尊老敬老的古诗(精选19篇)

1.尊老敬老的古诗 篇一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进步的表现。是成功之人,都具备有这个好品德。

比如说陈毅吧,他不远千里出国回家探亲。还帮母亲洗尿裤,为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传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不要让这一传统在我们这个时代消失。 而在我们身边却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一些同学们敬老爱老放在嘴边,但在行动上却恰恰相反。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自己只要稍不顺心,就对长辈大发雷霆,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连自己长辈都不会尊重,他还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吗?

援藏干部孔繁森,他被党组织选派进西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干部,却可以把藏族同胞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次,他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发现了一位老人的鞋子破了,脚冻得又红又肿,赶紧放进自己的怀里。家里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艰苦,不断托人送去干菜和一些营养品。孔繁森不但不吃,竟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敬老院里的老人。那他自己该怎么办呢?他自己只是经常吃榨菜泡饭或者开水泡馒头。孔繁森动人的事迹,不正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仅尊敬自己的老人,同时也尊敬社会上的老人。

“ 敬老爱老”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也是一个理解的微笑。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以真情敬老,实际行动敬老,为了人间温情。为了每个老人的幸福微笑,为了发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行动起来吧!

2.尊老敬老的古诗 篇二

老人公园日本是当今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 老人越来越多, 但相对来说老人活动场所却越来越缺少。于是, 日本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园, 把人数越来越少的儿童公园变为老人公园。

老人电话德国有个“电话道德帮助福音协会”, 这个组织设在斯图加特, 德国各地的老人只要拨通需要的电话号码, 就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担心, 而接线员也会进行劝解和安慰, 并热情周到地为其想办法解决。

老人院日本厚生省社会保险厅在全国建立了10个“老人院”, 每座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可容纳150人, 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各占一半, 公用设施有会客室、茶馆、游泳池和娱乐室, 居住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人, 经费由国家拨款和入院人员支付。老人院与附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老人有病可随时治疗。目前, 日本各地有收费的地方养老院226所, 每对夫妇每月需交费高达21万日元, 因此许多人都支付不起。现在由国家兴建老人院, 收费低廉, 所以大受欢迎。

退休专家服务公司设在波恩的社会公益团体“退休专家服务公司”成立于1983年, 其宗旨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现在, 除总部外, 已有几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该公司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限长达6个月, 短的仅有几天, 企业为此要付出4500~7500马克的费用, 这笔钱主要用于经营管理费的支出, 而专家本人的劳动则是义务的, 不要任何报酬。

老人知识交易所为了充分利用老人的知识和经验, 德国老人英格堡·泽尔特在柏林开创了一个“知识交易所”, 专请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不收费用。许多求知者特别是准备报考大学的青年都来这里求教, “交易所”开办才9个月, 已有一千多人登门请教, 六百多人通过电话咨询, 并有五百多人建立固定的联系。这个知识交易所为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因而深受人们的称赞。

老人临终关怀协会这是由美国医务人员、家属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参加, 无偿为老年病人提供服务的组织。目前, 美国各地已有一千七百多个这样的协会。当危重的老年病人需要特别护理时, 可以得到这个组织成员的精心照护,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也能体会到人间互助友爱的温暧。这类关怀协会收费标准低于一般医院的20%, 不足部分靠社会捐资, 工作人员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到“老年关怀院”或病人家中提供服务的。

3.悉尼人尊老敬老令人感佩 篇三

在悉尼定居的姑父、姑妈虽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他们热心地陪我们外出观光、游览、购物等。

在外出走动的几天里,我们无论是乘车、购物,還是看演出、听讲座,时刻都能感受到悉尼人尊老敬老。在乘车时,年轻人会主动让老人排在候车队伍的最前面;在车上,只要有老人上车,年轻人会主动起身让位。购物时,人们会让老人先付款,或者帮助老人结算。

那天下午,姑妈陪我们上街游玩。在一处大型露天广场,一个华人乐队正在演奏中国传统音乐,外面围了好多的人观看。姑妈本想驻足观看,见观众多便打消了念头。正准备离开时,几个年轻人突然主动和姑妈打招呼,并从人群中让开,让姑妈直接走到演奏区的最里面,让她愉快地观看了一场正宗的中国音乐。

回家的路上,姑妈告诉我:在悉尼,不但年轻人尊老爱老,而且政府部门也十分善待老人。会定期举办敬老周,组织适合老年人的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医疗保健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为老人提供免费或者廉价服务,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老人安度晚年。政府部门还免费开设了老年大学、老年人俱乐部等,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我们在帮姑妈整理衣物时,发现衣兜里有个陈旧的“老年卡”。姑妈介绍说,悉尼的老年卡绝非仅仅用于乘公交,还涉及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可以享受数十个政府部门的优惠服务。比如乘公交车,只要买一次票,一天内就可以不限路线、班次,免费乘坐任何车辆。“老年卡”的申请手续也非常简单,只要年满60周岁就可申办。申请时,只要填写一张固定格式的申请表,找一位“太平绅士”签名见证,寄给悉尼市专设的“老年卡”办公室,便可在15天后收到属于自己的“老年卡”。“老年卡”没有地区和时间限制,一卡在手,终生受惠。

离开悉尼后,那里老人的生活环境之好、幸福指数之高,令我永远难忘。

(责编 张圣荣)

4.关于尊老敬老的演讲稿 篇四

在我们身边不乏看到这样的事:一些同学把“尊老敬老”挂在嘴边,但行动上却恰恰相反。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只要稍不顺心,就对长辈的大发雷霆。你们能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热爱,他还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吗?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具备这种高尚的品质。曾为新中国创建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官”大不变儿子身份,回家探母,为瘫痪的母亲洗尿裤。

张良为老人捡鞋得到《太公兵法》。黄香夏天将床枕扇凉,冬天把被褥用身子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我想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从小就听过了。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像张良、黄香那样。爷爷、奶奶所需要的其实只是我们在闲时与他们聊聊天,唠叨家常而已。他们并不奢求什么,只要我们这样做,他们就能满足了,就会得到欣慰了。对待上年纪的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或许有一天,我们明白了“心中无我,方能无求无欲”这一句话时,你才悟到了爱的真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们为了下一代呕心沥血,为了中华传承作出了贡献,更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社会的尊重。或许,我们真应当换位思考,倘若我们也变老了,难道我们也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冷漠吗?

5.关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策划方案 篇五

针对现在少先队员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感恩情怀这一现状,以“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为契机,从增强队员的体验入手,开展“九九重阳节孝心献老人”感恩教育活动,让队员在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活动中,进一步了解“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的内在价值,并在体验中学会理解、尊重和孝敬老人,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懂得珍惜、知恩图报的人,让老人过一个愉快的“重阳节”。

二、活动主题

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三、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

1、利用升旗仪式向全体队员发出开展“九九重阳节,孝心献老人”活动倡议,让队员知道我们的长辈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从晨曦一抹到太阳衔山,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为孩子们操碎了心,他们把爱都给了我们晚辈。当我们一天天长大,而他们却一天天变老,他们脸上的鱼尾纹正是岁月留下的沟沟坎坎,为了拉扯儿女甚至儿女的儿女,他们曾付出过怎样的艰辛,又担负着怎样的牵挂和担忧。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希望队员们能动的体谅老人,与父母一起共同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们的长辈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2、以致享受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将活动方案发至各班和享受家长,发挥家校合力,让享受拥有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确保活动效果。

3、队员们通过上网和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等相关知识,制作一份“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小报,在“九九重阳节,孝心献老人”活动启动仪式班会上交流。

(二)孝亲敬老。

1、祝福老人: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队员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长辈。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问候和祝福不在自己身边的老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养育和爱护。

2、了解老人:队员们通过“聊聊家常话”了解家中的老人的年龄、生日、血型、爱好和他们的愿望等。与老人们一起观看家庭影集、录像等资料,了解老人们为晚辈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并牢记在心。

3、回报老人:引导队员们开动脑筋,也可以与父母共同商议,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建议队员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中的老人献上孝心,献上祝福,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比如:给老人送一份礼物;替老人泡一杯茶;为老人表演一个节目;给老人捶一次背;陪老人一起运动,锻炼身体;和老人一起为他们的身心健康策划一份家庭计划书等。

4、除此之外,每位队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多样的形式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5、组织4-6队员代表深入敬老院开展体验活动。由少先队负责组织礼物制作、节目排练、劳动分组等前期工作,在重阳节前一个周末深入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

6、倡议全体队员积极宣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在平日里身体力行为老人做好事,如:在汽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积极帮助社区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或孤寡老人做事等。

五、拓展延伸

1、开展“身边的感动--三分钟小故事演讲”活动。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身边的感动--三分钟小故事演讲”活动。请队员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2、引导队员将自己参与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想进行整理与记录,自主制定一个回报老人的活动计划,将重阳节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延伸到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根据队员后续表现评选学期“孝敬之星”。

3、活动结束后,各班级以主题队会形式在队员中进行交流与总结,学校在中高年级中开展“九九重阳节,孝心献老人”征文活动,深化体验,升华活动效果。

4、希望家长能将孩子参与活动的资料(如孩子体验过程中的照片、录音、录像等)及对此活动的感想、意见或建议与老师进行交流,发挥家校合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6.敬老的礼仪以及敬老注意事项 篇六

中国古时就有敬老礼,敬老礼为的是“社会敬老,儿女孝亲”。 此礼来源于周礼。人到六十岁后,儿女、单位、企业宜为老人行此礼,以示一生劳苦功高。古代畅行此敬老风,称“乡饮酒礼”。每年重阳节是老人节,适宜组织老人参加一些登高之类的旅游活动,儿女为老人送重阳糕、重阳酒,孙辈献寿桃等。此仪式重现我国自古以来的敬老民风,丰简皆宜,重在表心,意在改变现在的祝寿宴只有宴会而没有礼仪体现的敬老方式。

对待长辈礼仪

(1)常怀感恩之心。做儿女的应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尽量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报答。在老人眼里,子孙似乎永远都是小孩,所以即使老人唠叨,也要不厌其烦。

(2)不干涉老人私事。老人也有自己的社交空间和人情往来,更有自己的感情寄托,作为晚辈的不可越俎代庖。子女应将心比心,为老人晚年幸福着想,切忌粗暴的干涉。

7.敬老院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 篇七

一、敬老院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其实就是人流集会的空间, 不仅仅是简单的室内空间, 说小一点, 在一个家庭住所里, 客厅、厨房、卫生间等, 都是公共空间;说大一点, 在社会中, 马路、广场、博物馆等等很多人去的地方也都是公共空间。

在敬老院的设计方案中, 公共空间可分为医疗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营养配餐中心等四大部分。医疗康复中心包括:中医诊疗室、西医诊疗室、理疗室、药房等;文化娱乐中心包括:休息大厅, 健身房、棋牌室、电子聊天室、图书阅览室、茶话室等;管理服务中心包括:综合收费服务处等;营养配餐中心包括:配餐室、食堂、餐厅、超市等。

二、功能设计在敬老院公共空间中的实施途径

老年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 应立足于对老年人本身需求的研究。在进行老年人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应该试着进行换位思考, 从老年人的生理、心里、行为方面的需求出发, 进行敬老院的公共空间功能设计, 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人性化设计所带来的方便与温暖。

(一) 针对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的功能设计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的下降和心理变化, 普通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正常生活中的需求。针对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殊要求, 那么在设计中就应该更多的加入无障碍设计, 以确保老人可以更方便更安全的行走与生活。由于老年人视觉、记忆力的衰退, 这些问题必然会给老年人带来不便, 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处处解决老年人的不便, 做到全面无障碍。敬老院主要通道出入口处的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 易于老年人辨认与记忆。老年人经常出入的活动区域、居室地面、走廊均采用防滑且不反光的地板或地砖, 墙面均装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专门针对老年人身材比例安装的贯通型扶手, 而台阶、坡道及出入口平台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都采取了防滑设计处理, 老年人经常出入的过厅走廊、房间地面设计都没有高差, 方便老年人活动, 并且排除老人会因高差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并出于安全考虑, 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尽量避免使用玻璃材质作为装修材料, 玻璃材质装修易造成视觉误导, 并且碎后易伤人。

(二) 满足老年人心理需要的功能设计

据材料显示在老年人时期, 为避免老人在敬老院中产生沉闷和孤独心理, 因此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人能够方便出行, 能够接触自然, 享受阳光和空气。可以在休息大厅用较大的空间设置为供老年人休息闲聊或是会亲访友的散座区域, 以方便亲友家人可以经常探望和陪伴。同时为了老年人的身心愉悦在此空间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 模拟大自然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气息, 以及在居室附近设置可以进行邻里活动的场所, 而且在公共空间中设计了合理的入口、通道和户外作息的场所等等。

(三) 符合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功能设计

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人一上了年纪多数会感觉害怕孤单, 是人之常情, 相反老年人的一些个人的生活和交往却又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所以说老年人的生活的公共空间设计还应该充分注意到老年人生活中的私密性, 既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没有被外界疏远的环境氛围, 同时又要注意充分的保护到老年人的隐私。所以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既有可以交流的“公共空间”, 又有单独私密的“个人空间”。

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中可以特别设计一个相对私密的, 供老人们闲暇时可以放松休息的卡座区域, 这样可以保证老年人相对独处的空间。除此以外, 还可以设置大面积的休闲散座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空间, 有阅览室、棋牌室、桌球室、门球场等, 针对老年人的行为需求, 提供给老年人在闲暇时间里可以聚会娱乐的场所, 使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方便, 并且使老年人可以看到青年人的身影和幼儿的嬉戏, 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 从而更能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敬老院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设计思路、空间划分、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灯光布置等方面与一般室内空间的设计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设计上尽可能使敬老院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更加的完善与实用, 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老年人能够在敬老院幸福的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5月

[2]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8.康大姐的敬老情 篇八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生父是个贫苦的渔民。在她出生不到40天的时候,因为家里生活过于窘迫,父亲只好把她送给当地一户佃农罗奇奎家当了“望郎媳”。以后,罗家一直未生育,她也就成了罗家的养女。1925年,万安农村闹起了革命,罗奇奎在曾天宇、刘光万、刘冰清等早期共产党员的领导下,秘密投身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村农民协会主席。在养父的熏陶影响下,少年康克清参加了1927年11月罗塘等四乡农民组织的“万安暴动”。1928年9月,她又跟随陈毅的军队上了井冈山。1929年春,在福建长汀经曾志大姐介绍,她与红四军军长朱德永结连理。以后,跟随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南北,直至全国解放。

在奶奶、婶婶的坟前三鞠躬

1951年春,时任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部长的康克清决意回家乡看望一下父老乡亲。那一天,康克清带着两个随员乘坐一艘汽轮船由赣江溯水而上,踏上了探亲的归途。傍晚时分,汽轮驶近了罗塘湾,远远瞥见了离开20多年的大禾场村。思念乡亲的康大姐,没有让汽轮船在罗塘湾靠岸,而直接驶进了大禾场村。

当康克清一行走进村里时,夜幕已近降临,她脚步匆匆跨进了自家的门。只见养父正在煤油灯下吃着晚饭,康克清高兴地喊着:“叔,叔,我是桂秀,回家看你来了。”罗奇奎站起身来,几步上前抓住康克清的手说:“桂秀哇,你回来了,可把我想苦了啊,孩子。”

康克清环顾一下四周,问:“我奶奶,婶娘呢?”

罗奇奎哽咽着说:“他们早已过世了啊。”

奶奶婶娘的去世,使康克清泪如泉涌。童年的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她们瘦小胸膛里充满着的博大爱心,想到她们在旷野寒风中劳累的背影,又想到她们常常彻夜不眠伴着纺车嘶哑的声音……回忆的镜头不断在康克清脑海中掠过,康克清百感交集,伤心不已。望着养父花白的头发,额头上刻满了生活沧桑的痕迹,她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她在想,这个家给予我的太多太多,是养父教我革命的道理,懂得分辨是非邪恶,信仰了共产主义,引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关切地问起养父的生活和家乡的变化,父女俩一直谈到三更鸡啼才歇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康克清便按照乡俗准备好祭品,由养父领着来到奶奶、婶娘的坟前。她摆好祭品,点上香烛后,便分别在奶奶、婶娘的坟前深深地三鞠躬。她泪水盈眶、边说边哽咽着:“奶奶,婶娘,桂秀这回看你们来了。现在,地主老财打倒了,人民翻身做主了。你们要是能活到今天多好啊!可是你们却撇下我走了。我想孝敬你们也来不及了……”

让老者坐上席

中午,罗塘区委邀请康克清到区政府做客吃饭。区委王书记说:“康部长,昨天县委刘彦书记就打了电话来,想不到你直接回了娘家。派几名干部去迎接你,又没有接上,真是对不起。”康克清说:“别一口一声部长了,还是叫康大姐好。我这次回家乡,就是到了娘家,大家工作很忙,别接接送送的。”席间,大家都推康克清往上坐,可她再三推辞说:“还是王书记坐吧,因为他是北方南下的远客,又是我们罗塘的父母官啊。”左推右让,大家都不肯坐上席。后来,康克清想了一下,便说:“那就让我叔叔坐上席怎么样?他年纪大,又是老农协会主席,老共产党员,我们就尊敬他吧。”话音刚落,大家一致赞成。王书记亲手把老人家扶到上席就座。吃饭的时候,大家又争着为罗奇奎老人盛饭,康克清立即站起来说:“不要争了,今天我叔叔的饭一定要让我来盛。他养大了我,教育了我。几十年没能孝敬他老人家,就让我尽点孝心吧。”

要安排好革命老人和烈属的生活

康克清十分惦念革命老人和烈属的生活情况,回家乡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她凝重地走访了附近的革命老人和为革命牺牲了亲人的烈属们。在去双龙村看望刘光万烈士亲属的路上,经过石灰桥时,康克清触景生情,向一起走访的同志介绍说:“就在这桥上,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我们100多名老百姓,真是血流成河。”她静静地伫立在桥上,边说边流下了眼泪,低着头向死难者默哀。

刘冰清、刘光万烈士都是万安暴动的领导人。当年,刘光万在暴动失利后也上了井冈山,1929年12月他以红四军交通队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1931年11月当选为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康克清一行来到双龙村时,村干部反映说,“刘光万、刘冰清家里的房子都被反动派烧毁了,他们的亲人也都被反动派杀害了。”康克清听了,又是一阵悲痛,热泪夺眶而出。是啊,胜利来之不易,多少革命战友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才是革命的真正功臣啊。不一会,她又听说村前一位老太婆的两个儿子也是在大革命时期牺牲的,当年老人家躲上山才留下了一条性命。康克清赶忙走过去慰问,并拿出100元钱(折新人民币)送给老人家。她向陪同走访的同志说:“今后,我们这里要办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要让革命老人、孤儿寡母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照顾好他们,先烈才能在九泉之下安息。”语重心长,感人肺腑。在场的县区领导都表示,“这一点对革命老区尤为重要,我们一定会照大姐的吩咐去办。”

她为养父物色老伴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在家住了三天,康克清就要准备回北京了。临行的前夜,她和养父又彻夜长谈。她对养父说:“你一人过得很艰难,生活上没有人照顾,把你接到北京去住。”可养父怎么也不同意。他说,“我这把年纪,哪里也不想去了。几十年,见到你回来了就心满意足了。”康克清说:“叔,你实在不愿去北京,那就找个老伴,也好有个照应。”

罗奇奎听女儿这么一讲,马上说:“使不得,我这么大把年纪还去找老伴,莫让人笑掉牙啊!”

康克清说:“《婚姻法》马上就要颁布,老人再婚,不管年龄多大只要双方同意,到政府去登记就可以结婚。”说到这,她忽然想起什么,又说“叔,你记不记得,当年双龙村就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头和一个60来岁的寡妇要求结婚,族人指责他们是伤风败俗,不准他们结合。后来成立了村农协会,你当主席,还支持那个老头和族长斗,帮助他们成了亲啊。”

“你说的这事,我记得。可是,我这把年纪也不必要了……”说着,养父的眼睛湿润了。

“叔,这事情我来帮你办,你不要固执。”第二天临走时,她又同乡妇联主任说到养父的事情,特别叮嘱这位妇女干部帮养父物色一个老伴。

后来,康克清回到北京不久,便接到了养父来信说“在乡妇联的帮助下,已找到了一位合适的老伴。”

9.2013尊老敬老 篇九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2)班的麦颖妍,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老敬老》。

最美莫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天,我们迎着朝阳上学,沐浴着夕阳回家,不知不觉又走进这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日子,昨天,我们又度过了九九重阳节。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云表中心校(本校)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尊老敬老不是一天的事,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作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努力,从点滴做起,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这根接力棒永远跑下去。

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10.尊老敬老名言 篇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年少时懂得尊敬他人,年老时才受他人尊敬。

尊老才能老有所尊,尊老等于尊重自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11.联想:尊老爱幼的股权安排 篇十一

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海淀区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柳传志带领计算所的11名员工开始创业,性质为全民所有制,注册资本100万元,计算所实际注入资本20万元(拨款)和两间平房。

联想是特殊的国有民营体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为核心的决策层做出了当时能做的最开明的举措:将企业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交给企业,还给了一块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虽然中科院的20万元借款在第2年就全部还掉了,但是联想还是给自己戴了顶红帽子,认定自己是国有企业,产权100%属于国家。

新老交替,吐故纳新,往往伴随着阵痛。

1993年,因为新老班子交替问题,联想发展遇到瓶颈,第一次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务。怎样实现新老的平稳过渡?一方面要让老有所养,另一方面要让新有所盼,联想抓住了一个渊源悠久的35%股权分配,对公司员工通过产权形式进行利益划分。国家、企业、员工各得其所,既达到了均衡,又着眼于未来,用发展来激励新人不断创新。联想这个戴着红帽子的企业做到了取舍有度,让国家大老板安心放权,避免了国企的“59岁现象”,也让新人带领联想迈进国际化的大舞台,这种巧妙安排可谓一招定乾坤。

35%分红权的历史渊源

当年,柳传志一直想让联想上市,这是他“金色鲤鱼跃龙门”的最终目标。

但是在一切都在紧张筹备中,联想迎来了第一个瓶颈——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上下震动很大。有人撰写《联想还能撑多久》,柳传志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出现这一切并不偶然,事实上,柳传志很早就感觉到人才的新陈代谢是困扰联想发展的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实现让老人安心放权、让新人快速成长,带着红帽子的联想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联想一直是国有民营的企业,虽然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会有很多方便,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联想贡献了青春和精力的创业者由于知识和精力限制,已经应该“退休”到二线了,而这时,怎样体现“多劳者多得”首先在体制上就遇到障碍;其次,很多国企的“59岁现象”和创业家晚节不保也是联想面对的反面教材。为此,联想向中科院提出由管理层和员工占有35%的分红权的方案。经过联想和中国科学院一年多的磋商,中科院同意对联想股权进行划分,确定按照中科院占20%,计算所占45%,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其余35%股权的分红权方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为联想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1992~1994年是联想新老交替开始的阶段,一批创业者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而像杨元庆这样的新骨干,从1988年进入联想经过了几年的锻炼,急需把他们这样的人推到领导岗位。但要求老同志无声无息地退出舞台,对他们来说是很委屈的。没有了这一政策的松动,联想的新老交替就没有了利益的支撑点。

但是,联想集团获得的是分红权。因为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国有资产的股权属于国资局,不属于中科院。中科院没有国有资产让渡权,但有利润分配权,因此有权给予联想管理层分红权。然而即使是对分红权的分配,当时在中科院系统内也算是特例处理。

但是,仅仅有这个支持是不够的,因为政策的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要想让企业老人安心,关键在于能从产权的角度保障将来的收益。由此,联想开始了股权改革方案。

股权改革方案

1998年,联想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并成为香港联想的最大股东。同时,关于联想员工持股会拥有的分红权转变为股权的计划也开始实施。

这里面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让国家资产的份额得到明确,国家拿大头并且可以从企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时才能获得政策支持,给改革营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第二,由于联想原来的老人都官居要职,不仅仅要找到一种方式让他们退下来,而且要退得自愿、退得安心,更要利用老人的资源扶持新人上马,而不是不欢而散;第三,要找到牵制新人,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方法,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地竭泽而渔。

联想这次股权改革涉及到的就是员工持股会所拥有的35%股份,将这35%的分红权变为股权。

1999年,联想在集团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个员工持股计划是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会所持35%股份的分配。第一部分是用于激励老员工,总共有15人,将获得其中的35%,这些人主要是1984年、1985年创业时的骨干;第二部分是核心员工,约160人,他们主要是1988年6月1日以前的老员工,将获得其中的20%;第三部分是未来的骨干员工,包括现在的联想员工,是对联想未来的留成,这可以看成是联想的“未来激励”,获得其余的45%。

在这种安排里面,既包含着均衡原则,又有制约因素。

均衡从大方面来讲,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都能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利益分配形式;从微观的角度是充分考虑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贡献和价值回报之间的公正。因此这个安排获得了联想员工的普遍欢迎。

有这样一个插曲,同联想一起申请改制的还有三家企业,但是经过国家审查后只有联想获得许可证,同时,科学院有几百家企业,也仅有联想被推荐进行试点。这都说明这个改革方案是获得国家和集体认可的。

12.尊老敬老的古诗 篇十二

目前, 四川遂宁地区的敬老院无论是在管理服务制度上还是建筑空间本身都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系, 大量的敬老院拘泥于模式化或是旧房改造, 忽略了农村老人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 所以对这类建筑的内部功能的定位比较模糊, 在这些现有的建筑中存在着的问题是部分空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大量闲置。

因此, 本文是在农村敬老院的空间结构形态分布的基础条件下, 对老人对活动空间的适应程度以及空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同时结合农村老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对各类空间的功能以及相关的配置方案, 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从而更加适合老年人的身心锻炼, 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的综合利用率。

2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概述

文章通过对四川遂宁农村敬老院的深入考察研究,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养老院的构成模式做了大致的分类, 对其中的空间结构以及不同单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本文中所阐述的研究对象时从调研的敬老院众选取五个案例, 主要是四川遂宁的两区三县, 依次为安居区的东禅镇敬老院、船山区的桂花镇敬老院、大英县的象山镇敬老院、蓬溪县的大石镇敬老院、射洪县的太乙镇敬老院, 以下简称D01、D02、D03、D04、D05, 依据实地调研资料的整理, 表1介绍了这些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表2归纳出这些敬老院现有的4种公共单元空间的配置情况。

3 公共空间分类及形态特征

3.1 交通空间

敬老院的入口空间可分为主入口空间和次入口空间。在一所敬老院中, 整个敬老院大门及老人宿舍楼各个入口及附属的休息处构成其主入口空间, 敬老院大门主入口空间和老人宿舍楼的入口的设计应该以南向布置为宜, 充分考虑到农村老人爱聊天的特点, 在宿舍入口处加设玻璃房, 老人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并享受阳光。如图1中D03总平面图的深色区域, 在南向入口位置设计休息区, 争取最大采光面积等方式, 以便老年人的使用及其它功能要求。在北向入口的设计也可以通过合理地空间布置, 如图2中的D05总平面的深色区域。

①疏散;②休息;③询问.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①疏散;②休息;③询问.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整个建筑主入口和老人宿舍楼的入口空间中占据较大的建筑面积, 用于解决交通、休息及其他的多种功能。如图1、2中的深色圆圈及数字表示入口空间所涵盖的功能种类和数量。可以看出, 入口空间分化的越多其承载的功能也就越多。如图2D05平面图空间只划分了两个部分, 功能种类就较少, 仅承担疏散和休息作用;而图1D03平面图入口空间则被划分了三个部分, 它的功能种类就较多, 在休息和疏散功能基础上增加了问询功能, 也就意味着空间的利用率较高。

入口空间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应当注重人情味和无障碍的结合, 各功能流线的清晰。[1]需要指出的是休息区的设计在这些空间划分中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通过与老人的谈话调查发现许多老人比较愿意在入口空间出停留, 老人们喜欢在这里聊天, 这就需要此类空间为老人提供一个亲切舒适的休息空间, 这样方便老人长期停留, 促进老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共同。这就是增加建筑带来的时间体验, 时间体验是指建筑中容纳了人的期待、停顿、间歇、体验、静思和回忆, 如果人体验的时间被延长, 建筑空间也就得以拓展。[1]

3.2 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老人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放松, 其相关设施的配置应该满足老人综合活动的基本要求, 例如很多空间不明确应该以什么配置来满足农村老人的需求, 所以大多数的活动空间放置几张桌椅配个电视, 便组成了活动室。以下是对相关活动空间的分析。

3.2.1 走廊折点处的活动空间

如图3深色区域所示, 2个案例的活动空间均处于折点处, 所不同的是朝向的不同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影响空间的使用。

首先, 在朝向上, 在四川地区尽一切可能将南向房间作为老人经常使用、可长时间停留的空间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折点处的空间来说, 如果有一面朝南向, 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以上两个案例相比, 都有南向的选择余地, 可根据开窗来满足提供老人的日照和采光。

其次, 空间的开敞性也很重要, 一方面是自身的空间形态感, 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能消弱折点处空间的局促感。如案例D02, 该空间与老人房间相邻, 使用频率高, 但位于老人卧室之间, 会妨碍老人的休息。案例D04自身属于半封闭状态, 与之相邻的房间时卫生间和库房, 对整个活动的环境和气氛会遭到破坏。

3.2.2 走廊端部的活动空间

图4深色区域所表示的是走廊尽端的活动空间, 但是与老人宿舍的距离较远, 空间使用率较低, 因此不建议采纳。

3.2.3 居中的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居中位于敬老院设施各房间之间的案例如图5深色区域所示, 与老人宿舍楼栋距离不是很远也不是很近, 这样可避免老人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受到活动室内的声音干扰, 同时老人也愿意经常在此空间参与各项活动。

总的来说, 农村老人喜欢热闹的地方, 大多数老人喜欢在宿舍入口停留, 因此活动空间最好是离老人的宿舍不远, 由于老人休息情况各不相同, 活动空间也最好不要设置在宿舍楼栋中, 以防打扰老人的休息。活动空间尽量功能细化, 例如设置在一个大的活动空间利用屏风等隔断方式使得空间具有私密性。

3.3 就餐空间

就餐空间是老人吃饭的场所, 其设置的是否合理, 对于老人的用餐心情和用餐效果, 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 比较宽敞的就餐空间, 可以使得老人在用餐过程中, 更加放松。如图6所示。是典型的大空间、集中式的就餐空间, 不过在相关设施的配置方面, 则充斥着就餐与生硬的制度化的氛围。空间尺度大、氛围的呆板都是积极空间应该避免的, 应该考虑老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如图7所示, 通过开发更加人性化的设施, 增加老人就餐时的互助性, 为老人之间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纽带。餐桌椅分成若干组互相保持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背景噪声、优化声学环境, 但要注意若使用失误进行隔离则应避免干扰轮椅通行和遮挡工作人员视线。[2]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作者拍摄

作者拍摄

这两者大空间的就餐环境相比, 图6和图7都没有私密感、领域感, 空间的可视性强, 可通过软隔断的设置打破大空间的拘束感, 老人就可在一定私密的空间聊天吃饭, 增进相互的感情。

3.4 办公空间

在敬老院的办公空间由院长办公室和医护办公室组成。目前, 从本调研的案例来看, 几乎没有任何养老设施有护理站的观念, 只是单纯地提供基础的医生办公室和药品的摆放区。就目前的趋势来看, 敬老院的发展方向是没有接纳无法自理的老人, 承担需要介助的老人的能力也有限, 大多数老人是可以自理的老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多是五保老人, 敬老院一般都没有能力收养无法自理的老人, 大多数老人都是可以自理。敬老院的办公空间是整个建筑较弱的地方, 尤其是医护办公室, 仅仅能够提供药品, 医疗设备简陋。所以要提高对相关设备和药品的配置水平, 防止在必要的情况下吗, 由于缺少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影响老人的及时救治。

4 结论

敬老院空间设计, 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直觉体验, 并结合周围的建筑环境, 尽可能发挥环境的正面强化作用。[4]增加公共空间的功能多层次的设置, 对集体生活的老人十分重要,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活动, 增加老人之间的互助性和沟通性, 让老人在感受到一种家的感觉, 从细节方面体现出对老人的关怀。

①交通空间的主入口处和宿舍楼栋入口处, 想要让老人更好利用这异空间, 应该提供必要的座椅休息家具, 为他们建立适宜的领域范围, 方便老人长时间的停留组建更广的社会关系。②活动空间应该首先注意空间的尺度已经家具的摆放, 其次与交通空间相结合, 使得空间尽可能的开放。③就餐空间尽可能地增加分散的小空间, 就餐时老人的相互交流时关系更加融洽。④医务室是将医药室和药品室整合后的一种空间, 在现有设施中应该增加护工工作室, 为敬老院以后的发展铺路, 以增加该空间可持续使用的可能性。

摘要:通过对四川遂宁地区敬老院的实地调研, 以老年人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特征为核心, 围绕交通空间、活动空间、就餐空间、办公空间这4类公共空间类型, 对农村敬老院的公共空间特性进行分析。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 探讨并提出对现有的农村敬老院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的改进措施, 适当调整各类空间的功能配置, 提出空间的利用率, 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关键词:农村敬老院,公共空间形态,老年人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朱莹.谈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 2012.

[3]司马蕾.高效运营的养老机构建筑设计[D].清华大学, 2009.

13.尊老敬老过重阳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使学生认识到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上所有公民应该具有的美德。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尊敬老人。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资料的能力,并能主动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1.学生调查: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活动;身边老人为家庭、社会做贡献的事迹;身边老人的生活需要。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生活中庆祝重阳节的录像资料。(2)采访老人,记录“老人心声”。【教学过程】 活动一:话说重阳

师:你们喜欢看录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们仔细看一看,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放录像:欢庆九九重阳节。)

学生交流观后感。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关于重阳节,你们收集了一些什么资料呢?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内容涉及“重阳节”的许多方面,有习俗、传说、故事、诗歌、节庆活动„„

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查了许多资料,知道了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有老人节,世界各国都有老人节。(课件出示:各国老人节的时间。)各国老人节分布在一年四季,所以有人说,一年四季都有老人在过节。联合国也十分关注老年人问题,从1991年开始,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

师:今年的老人节,你为你身边的老人们做了什么?

学生汇报。

【活动指导要点: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生活。”教师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到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尊老敬老,以重阳节为切入点,通过看录像,交流资料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各国的老人节等,初步形成尊敬老人的意识。教师要在课前取得家长的配合,指导并督促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以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如果有的孩子在今年的老人节为老人做了些事,应鼓励,如果有的孩子还没有想到为老人做事,应正确引导。】

活动二:夸一夸我身边的老人

师:我们尊敬爷爷奶奶们,是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来听听一位小朋友是怎么夸自己爷爷奶奶的。

(课件:一学生在夸自己的爷爷、奶奶为社会、为家庭所做的贡献。)师:让我们也像这位小朋友一样,在小组里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吧!学生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自豪地向全班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的奶奶很能干,会做许多菜,每天我都吃得饱饱的,上课时一点都不饿!”

生:“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还立了三等功呢!后来他还当过警察,抓过许多坏人!”

生:“我外公、外婆过年回乡下,把这么厚、这么多的钱送给了农民伯伯。” 生:“我奶奶原来是教师,培养了很多的人才。现在退休了,还辅导我们的学习呢。”

【活动指导要点:此一活动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诉真情、发真言,在“夸一夸”的活动中认识、感悟到老人们为家人、为社会献出的爱,以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道德情感,为学生尊老敬老的行为观的内化作一铺垫。】

活动三:我们的敬老行动

师:是啊,爷爷、奶奶们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这么多的爱,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尊重。重阳节那天,你们准备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有的小组想制作贺卡,有的想唱歌、跳舞,有的想做一件家务事,有的想画一幅画„„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这么棒的办法。那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心意和祝福吧。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伙伴合作。

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准备着礼物,有的画,有的写,有的捏橡皮泥,有的唱歌、跳舞,有的编小品„„之后,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

师:孩子们,你们的每一份礼物都很棒。别忘了,重阳节那一天要送给爷爷奶奶,那一定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活动指导要点:道德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直接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使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让学生在为老人们准备重阳节礼物的活动中建立“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当然,这个活动不是走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应启发学生开拓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活动四:拓展延伸──关心老人在平时

师:同学们能想到在重阳节时敬老爱老的这么多的方式。可见,我们班同学都是尊老敬老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平时,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老人们都有哪些需要呢?老师,为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开通了一条老人爱心热线,想请你们来帮助老人们排忧解难,解决问题。

开通爱心热线:课件显示铃声及老人拨电话的画面。二位老人在电话中讲述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一位老人生病在家,亲人不在身边,怎么办? 另一位老人退休后,在家很孤独,怎么办? 学生通过电话,为老人出谋划策,安慰他们。

师:是啊,一句温情的话语,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给老人们带去许多安慰和快乐。那么,你们知道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有关资料。

师:老师也采访了几位老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课件放映老人倾诉心声的画面。)

老人甲: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老人乙:希望孩子们能陪我逛逛,聊聊天。老人丙:老人呀,不图别的,就图一家人平平安安。老人丁:希望孩子们努力工作和学习。老人戍:年纪大了,就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

师:社会上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老人们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请大家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爱心行动计划。实现计划最多的同学将获得爱心奖章。

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并交流。

师(小结):老人们真辛苦,为我们、为社会付出了许多许多,却无怨无悔!关心、尊敬老人,在重阳节那天,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在平时的每一天,更要倾注我们的一份关爱。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在《常回家看看》歌声中结束此课。

【活动指导要点:让德育的地点冲出小课堂,走进大社会,由重阳节这一天延伸到平时生活的每一天,引导儿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尊老敬老”的道德意识。教师应注意打破课时的界限,注意活动计划的落实、活动的反馈与交流,让学生在“我为老人做事情”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以达成课标“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阶段要求。】

【教学点评】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颁布及新课程的实施,老师们顿觉一股开放的改革春风迎面扑来,欣喜之余,却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新教材怎样教?怎样让我们的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开放,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延展„„”因此,我们教师要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实施开放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新教材向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主题活动,就补充了“夸夸我们的爷爷奶奶”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夸一夸”的活动中认识到爷爷、奶奶为家庭、为社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爱,感悟到“为什么要尊老敬老”,为学生尊老敬老的行为提供“敬和爱”的情感铺垫,体现由认知到内化,由内化到行为的德育规律。

二、教学时空的开放

过去我们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上,把学生禁锢在与真实生活相隔绝的课堂世界内,造就了一个个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概念,让学生接受德育的地点由小课堂冲出,走进了大社会,同时,学生接受德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课前,学生调查、搜集关于重阳节、老人节的资料;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课后,让学生在“为老人做事情”活动中深化道德认识。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和感染。“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就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

三、教学评价的开放

以往的评价只注重了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评价主体、形式单一,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在《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中,教师就关注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引导学生在“重阳节献爱心”实践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爱;在“爱心热线”活动中,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拓展延伸环节”不仅引导学生制订了“为老人做事情”的计划,还注重了计划的落实与反馈等,都体现了教师评价的开放意识。

14.尊老敬老电视讲话材料 篇十四

尊老敬老电视讲话材料 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在全镇大力弘扬“好儿媳、好孝子”等模范家庭典型事例,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一是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经常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组织人员为孤寡老人做家务,送温暖,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二是在凉马村建成老年协会幸福院一座,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乐、无忧无虑地欢度晚年;去年,凉马村被省上评为“陕西省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

三是在镇综合文体中心建立老年人之家,利用图书室、棋牌室和电视音响等,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社区还组建了30余人的老年宣传队、老年舞蹈队等,参加了陕西省2013年农民文化艺术节,并取得优秀名次。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尊老敬老服务体系,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点镇建设规划,确保老年人更多地享受社会服务、社会优待,为建设“两富两美”新**做出新贡献

15.敬老院给老人带来了什么…… 篇十五

糖尿病是老年病, 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比率很高。在记者了解到的敬老院中, 糖尿病人的比例占全部老人数的16%~30%不等, 对糖尿病的护理, 是对许多照顾老人的人的一种要求。规律作息、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坚持运动、心情愉悦, 这些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或许更有优势, 当然前提是这是一个正规规范的敬老院。

我国敬老院有公立的福利院和私立的养老院, 有标榜高档豪华的星级养老院, 也有几十张床位的条件一般生活质量较差的敬老院。据民政部统计, 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69亿, 养老床位250万张, 仅占老年人口的1.5%。也就是说, 中国1000名老人中, 只有15人拥有养老床位, 而发达国家是70人。在供远远不应求的目前, 我国敬老院的情况如何, 记者日前来到郊区一家私立的敬老院了解情况。这是一个小院子与一栋三层的小楼, 楼道里贴着每日的伙食, 大约是早餐喝粥, 中午晚上炒菜, 每周六吃饺子之类。这里有七八十位老人, 其中有13个糖尿病人。院长也有糖尿病, 那么这里的糖尿病老人生活如何, 我们来了解一下。

镜头一:

某敬老院内, 拄着拐杖的王奶奶跟别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食堂……

王奶奶患有糖尿病十几年了, 几年前由于腿脚不方便而住进了敬老院。刚来到敬老院的时候, 有些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和很多老年人住在一起, 每天按时起床、按点吃饭。渐渐的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里。

很多住在敬老院的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的比以前在家的时候更加稳定了, 这是因为什么呢?首先, 敬老院的生活比家里面规律, 按时起床、按点吃饭。其次, 在敬老院里, 不只一个糖尿病患者, 这样还能交流各自的抗糖经验, 同时也能一起运动。再次, 有的敬老院分为单人间和双人间, 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住双人间的, 他们一般都会把两个糖尿病患者安排到一个房间, 这样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最后, 敬老院的饮食一般都比较清淡, 而且会给每个老年人定量, 这么有规律的生活,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非常有利的。

镜头二:

某敬老院的赵奶奶, 带着老花镜在看报纸。看完报纸后, 又听起了广播。老人听的特别入神……

原来赵奶奶患有糖尿病20多年了, 住进敬老院也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虽然自己认识的字不多, 可是赵奶奶特别爱学习糖尿病的知识。女儿每周来看她的时候, 都会带几份关于糖尿病的报纸, 赵奶奶还让孩子给她买了一个收音机, 每天听广播, 来扩充自己对糖尿病的了解。

作为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之一的教育, 是重中之重。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一点儿都不了解, 并且对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上存在很多的误区。随着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渠道可以学习糖尿病知识, 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教育等等。只有对糖尿病了解的更加深入, 才会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住在敬老院的这些糖尿病患者, 可能接受糖尿病知识的面会窄一些, 所以希望更多的医院、社区的宣传教育会更多的走进敬老院, 让这里面的糖尿病老人更多的了解、学习糖尿病知识。

镜头三:

某敬老院的房间内, 张奶奶拿着自己的小本子, 写下自己都吃了什么, 热量是多少……

张奶奶患有糖尿病十几年了, 3年前住进了敬老院。以前在家的时候, 自己就对饮食比较注意, 会计算好自己每天摄入的热量。住进敬老院后, 由于吃的东西是统一的、固定的, 并且敬老院的饮食相对来说比较清淡, 对糖尿病老人很适用。所以张奶奶的血糖控制的特别好, 二十多年没有发现任何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 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只有合理的科学的饮食, 才能控制好自己的病情。虽然敬老院的饮食比较清淡, 但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就避免不了大鱼大肉了。所以在敬老院生活的糖尿病患者, 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热量的摄入。目前一般的敬老院在饮食上对糖尿病患者没有特殊的照顾, 但是基本上都是以清淡为主的, 糖尿病老人在敬老院里饮食也是很好控制自己病情的。

镜头四:

在某敬老院中, 高爷爷在聚精会神的练习太极拳, 还有几个老人在后面跟着练习……

高爷爷今年79岁了, 住进敬老院也有2年了, 患有糖尿病已经23年了。没有住进敬老院的时候, 他就喜欢骑自行车, 每天骑十公里的车, 对血糖的控制也很理想。住进敬老院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敬老院里面也不方便骑车。于是高爷爷就开始学习太极拳。每天吃完饭之后, 就练习太极拳。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手段。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利于良好的控制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这样更加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病情。住在敬老院的糖尿病老人, 可以选择打太极、散步相对柔和的运动。敬老院应该多建些娱乐场所, 供老人玩乐。让这些糖尿病老人在玩乐中控制好自己的病情。

镜头五:

某敬老院房间内, 李奶奶打开床头的柜子, 拿出自己的药, 嘴里面说着:“这个吃两粒, 这个吃一粒……”某敬老院的雷奶奶, 早上吃完饭后, 拿出胰岛素, 开始自己打胰岛素, 她那娴熟的动作, 很多护士恐怕也没有她伶俐。

李奶奶是每天都按时吃药, 大夫告诉吃几粒, 她就吃几粒。雷奶奶则是每天自己打两次胰岛素, 20多年如一日, 她们的病情都控制的非常好。

糖尿病患者如果是用药的话,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不要人云亦云。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要学会正确的使用胰岛素。有些住进敬老院的糖尿病老人, 并发了神经系统, 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吃药。这种情况, 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就会安排服务人员每天按时给这种糖尿病老人送药, 督促他们吃药。如果有的糖尿病老人自己不方便打胰岛素, 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予帮助。

镜头六:

某医院内分泌科门诊, 人们排着长队在等候看病。其中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在儿子的陪伴下, 来到医院测血糖。测完后, 大夫说老奶奶的血糖很稳定, 要这样保持下去。老人开心的离开了医院……

这个老人就是宋奶奶, 今年83岁, 患有糖尿病25年。一年前来到敬老院养老。老人家里面有血糖仪, 平时儿子帮着监测血糖。一个月去一次医院, 测血糖, 拿药。住进敬老院以后, 就学会了自己使用血糖仪。每天这样自我管理, 病情控制的很稳定。但是有一部分住在敬老院的糖尿病老人, 他们不懂得自己测血糖, 每年就等着社区医院来到敬老院给大家测血糖, 一年只有一次。这样对血糖的控制不是很理想, 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所以敬老院在血糖监测这方面, 应该下点功夫, 多帮助这些老人勤测血糖, 让每一个糖尿病老人都能很好的自我管理。

在这家私营的敬老院里, 记者了解到, 超过半数的老人们都是主动提出来住进敬老院的。在进敬老院之前他们可能只是抱着一种让儿女和家人省心的心态, 并不十分了解进来后的生活状况。住进来后, 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们心境如何?

赵奶奶今年84岁, 入住敬老院已经两年了, 她血压有些高, 心脏不太好, 2005年时曾半身不遂, 如今已能行走自如。说起在敬老院的生活, 赵奶奶说, 跟家里肯定不一样, 这就是一种集体生活。上了年纪的她对很多事都看的很淡, 觉得过的去就行。对集体生活赵奶奶觉得也是各有利弊, 虽然不能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 生活作息上也不能自由, 但是正是这种规律的生活, 她的心脏病在这两年中都没再犯过。每个月孩子都会来敬老院看望她, 并给她带来喜爱的零食。现在每天跟老友们打打扑克谈天说地的, 日子平静祥和。

82岁的韩奶奶对敬老院的生活却是满意的。韩奶奶有二儿一女, 但她说:“我谁也不愿意跟, 就愿意到敬老院来。”一开始进敬老院就是她自己的意愿, 觉得不仅让儿女们省心, 更可以跟许多老朋友生活在一起, 不孤单所以更开心。敬老院的吃住韩奶奶也很能适应, 虽然是大锅饭菜, 口感上不是很好, 但韩奶奶牙不好, 对敬老院煮的相对较烂乎的食物还是满意的。

陶奶奶今年76岁, 患糖尿病10年, 入住敬老院也有5年了, 3年前并发了胃病。陶奶奶算是敬老院里比较开朗的老人了, 她气色很好, 侃侃而谈, 每天靠吃药控制血糖, 目前血糖水平还算良好。在陶奶奶床边的桌子上, 摆着一叠白纸板, 每天晚上她都会在纸上写下第二天的日期、该吃的药和天气状况。虽说敬老院里有护工会照顾老人的生活, 可老人们自己积极努力一点, 生活很更美好。敬老院附近的社区医院会定期到敬老院义务为老人们体检, 监测血糖。陶奶奶说, 她上次监测是在年前, 结果是5.8mmol/L。因为在敬老院会按时吃饭吃药, 饮食量也有控制, 所以血糖会相对好控制, 水果、西红柿当零食, 每天10点和下午3点加餐也让陶奶奶感到满足。喜欢热闹的她, 很喜欢敬老院里组织的活动, 盼望特殊日子的会餐。平时看电视、看报纸收听广播, 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宣教是她消遣和学习糖尿病知识的途径。每个月两次去医院开药, 家人没有时间时, 敬老院会代她去医院。陶奶奶觉得住进敬老院后生活得比原来开心一些。

敬老院有一个小院子, 院子周围栽满杨树, 记者去的那天阳光明媚, 有些许风, 一些老人在院子里散步, 其中还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一同住进敬老院一年多了, 都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史。老两口在敬老院里相濡以沫, 每顿饭后都会出来散散步, 以此更好的来控制血糖。每个月老两口的儿子都会来敬老院看望他们, 带些吃的用的, 他们对生活也没有别的要求, 可以在敬老院里携手相伴, 也不失为一种浪漫。敬老院有单人间和双人间, 有的有电视有的没有, 但是每层楼得过道里都摆放着电视, 许多老人们因为腿脚的原因不经常上下楼。那么每个楼道里就是老人们聊天下棋打牌娱乐的好地方, 尽管有些狭窄和阴暗, 但大多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们, 对此并无过多要求。

16.千禾敬老院的个性与雅趣 篇十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如今一般的旅游规划与老年人的需求并不对等。同样是旅游,谁愿意白天走马观花,晚上住得贵,住得差?同样是游香山,可知道卧佛寺里的大雄宝殿中的十八罗汉与别的寺院中的十八罗汉有什么不同?植物园赏花,可知园中奇花异草的多少奥秘?

这些在千禾敬老院都不是难题。

千禾敬老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上风上水的西山风景区近在咫尺,住在这里游览香山、颐和园、卧佛寺、碧云寺、八大处等地,少了舟车劳顿,多了写意自如。住在千禾敬老院,每次出游前都会有人专门针对所要游玩的景点,讲述它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传说典故,以及各处不为常人所知的景点。听完讲座再去参观游览的人,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归,而是美景入眼、收获在心。

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千禾敬老院的特色:八吨重青田石雕“群仙祝寿图”是镇院之宝,香樟木木雕老寿星寓意着老人福寿绵长;红豆杉木木雕老翁老妪被老人们抚摸得光洁如玉;大教室里走廊中,方方正正的十字绣和布贴画展示着敬老爱老的这一主题。

千禾敬老院办院的理念是“文化天地、颐养佳园”,在这里入住的老人不仅要让他们健康长寿,而且还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提高他们的生活乐趣和兴趣,增强着同衰老抗争的信心。为此千禾敬老院专门有一个义工负责讲文化养生课,每周一上午他的文化课都引来了众多老人参加。最吸引人的还是入住老人们自己讲的课:有陈嘉炎教授的国学和论语课;李长英部长讲抗美援朝时作战经历;有中央领导保健医生陈希珍讲的“心态保健”,还有航空之父吴大观的老同事、老战友王立明讲“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这些不光丰富了千禾老人们的生活,还极大体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千禾敬老院成立仅一年,但为入住老人提供的个性化设施不断增加。在楼顶上建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大阳光房,各种绿植生机盎然,3米长的大鱼缸养着各种颜色的大锦鲤,天气不好时,老人尽可在此遥望弥勒山、香炉山。全院员工为入住老人提供24小时照料,医护人员时时进行保健指导。许多老人刚入住时身体弱、心情差,如今却已是经常“战斗”在麻将桌旁的“战士”和茶室、花房里的活跃“分子”了。

这就是千禾敬老院的个性化追求,让养老、休闲、旅游有机地链接起来。

17.“尊老敬老之星”评选方案 篇十七

“尊老敬老之星”评选方案

一、活动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爱老敬老作为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之精华源源流长。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使全市的小学生能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作为小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使尊老爱老敬老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由爱老、爱家推广到爱国家、爱社会,进一步树立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活动内容

评选出向林中心校“尊老敬老”优秀德育小学生。

三、优秀德育小学生评选标准

1、有责任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感。

2、自制自律:能够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

3、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成为经常性、自觉性行动;助人为乐事迹突出,在同学中影响强烈;

4、尊师爱校:对教师彬彬有礼,主动问好虚心求教;关心集体,主人翁意识强;爱护公物,自觉维护集体名誉;学习成绩好;

5、孝敬父母:经常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理解关心父母。经常陪父母或自己回去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老人捶捶背,洗洗脚,剪剪趾甲,使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事迹突出;

6、敬爱老人:不但敬爱自己的长辈,还能敬爱其他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经常给老人让座、带领老人过马路。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洗头、洗衣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7、诚实守信:为人诚实;讲信用,讲信誉;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望;

8、感恩回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他人的付出,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珍惜粮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同学,积极参加志愿者,回报社会。在社会各界和同学们中有良好的反响;

四、评选范围:一至六年级学生,每个年级推荐1-2名学生参评。择优评选出3名“尊老敬老之星”。

五、评选办法和要求

1、根据评选条件,各年级在11月14日前推荐出一名符合条件的学生上报到德育处。

2、“尊老敬老之星”登记表由班主任用微机统一填写一式一份,在11月14日前报德育处(邮箱:379402958@qq.com)。

3、在填写登记表时所填写姓名必须与其身份证或户口簿相一致。

4、评选审定表彰(12月5日)。对获得“尊老敬老之星”的学生在艺术节闭幕式上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组织机构 组 长:卢蔺 副组长:魏再玲

成 员:王玉贵 杨光正 屈元富 张洪彪 刘小琼 刘明英 刘成军

18.尊老敬老的古诗 篇十八

每年的清明节大家都给烈士或自己家逝去的亲人扫墓。今年

一路上爷爷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太爷生前的故事,那时家里的日子苦,即使太爷自己忍饥挨饿,也不让孩子们饿着,每天辛苦地干着农活,早上天还没亮就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然而干了一天活回家还吃不了一顿饱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秋收来了收上来一点点钱,还要为明年的播种而着想。

以后我要每年都回来给太爷扫墓,因为太爷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尤其值得我们这些90后的独生子女学习。

同学们,五年级有关尊老爱幼的作文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小编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相关推荐:

五年级优秀作文:幸运的事

19.尊老敬老的古诗 篇十九

一、吉林省农村敬老院服务现状

(一) 敬老院的设施并不完善, 娱乐活动少

我们看到农村敬老院面积大, 是一层的平房所围成的院落, 院中种植着花草树木。老年人每两个人居住在一个屋子中。院外只有简单的单杠。在敬老院中居住的老人有的是因为没儿没女, 有的是因为子女不愿照顾而被送来的。再加上敬老院的设施不完善, 长期没有娱乐活动, 有些老人心中的不满情绪会渐渐爆发出来,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也屡屡遇到障碍。我们分析了一下造成敬老院设施不完善的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财政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乡镇的财政收入都是靠政府提供的, 所以想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地的敬老院的更新与维修是有些困难的。敬老院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以前“大集体”时所建造的, 所以其中的房屋、设施, 条件远不能够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 服务功能单一, 也没有医疗保障。敬老院的固定资产也十分有限, 这就无法提供改善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由此可见, 在农村敬老院的财政投入上有很大的不足。

(二) 选择以农村敬老院为养老归宿的人不多

我国农村敬老院的数量并不少, 截至2008年年底, 全国农村敬老院有29452个, 床位数为193.1万张, 收养158.1万人。 (1) 民政部数据显示, 2009年, 全国农村敬老院266万张床位收养了大约210万人, 入住率达到80%。我们发现在农村敬老院中, 老人的数量并不多, 基本上在20到三十几人左右。我们认为, 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在农村敬老院中有很多是无人赡养的老人, 并且他们大多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同时, 在现代社会中, 很多老年人已经放弃了这种观念, 认为还是自己攒钱养老来得踏实、实在。

(三) 农村敬老院中的服务人员来源少, 人数少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的敬老院只有两三个服务人员, 有的甚至没有服务人员。并且这些服务人员十分闲散, 没有服务意识。我们了解到, 这些人都是因为实在没有工作, 实在迫不得已才来到敬老院。院长告诉我们,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当护工, 觉得工资低, 环境差。从我们的调查看, 一些农村敬老院管理方式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而没有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 有时甚至会限制老人的自由。由此可见, 农村敬老院主要满足于“生存”, 生活单调, 服务差, 没有精神上的鼓舞。这些也是影响老人及子女对敬老院没有信心的因素之一。

二、农村敬老院服务困境的对策

(一) 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 加大财政投入

我们认为应设立五保供养财政专户, 对五保供养进行经费专项管理, 并且要专款专用。敬老院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财务收支统一由镇 (乡) 会计核算中心负责, 并且大力加强财务监督, 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 定期开展财务大检查。要加强对敬老院财产的管理, 制定管理制度, 防止资产流失。[1]增加对农村敬老院设施的财政投入, 完善农村敬老院的设施结构, 让更多的五保户农村老人愿意选择农村敬老院, 让老人们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二) 打破传统观念, 使更多的农村五保老人选择农村敬老院

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 大多数的农村五保老人不愿意选择农村敬老院。所以, 政府应当加大农村敬老院的宣传力度, 并且可以积极组织农村老人们体验农村敬老院的生活, 让他们对农村敬老院的生活有初步的印象, 以方便他们选择。并且, 应该安排人员向老人们做讲解, 让他们不要被传统思想所禁锢, 选择更好的生活。

(三) 加强农村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中指出, “社会福利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 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现有农村敬老院中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学历证书的从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建议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老年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和医学的理论, 了解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老年养生保健等知识。[2]

三、结束语

在当今中国, 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污染少, 生存环境好, 老年人相对城市而言会较多。所以, 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 给农村老人一个安逸的养老环境, 将农村敬老院发展得更完善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向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敬老院发展之路径[J].中国民政, 2010 (04) :48.

上一篇:公司职工入党转正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有限公司奠基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