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2024-06-24

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精选6篇)

1.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篇一

产科急救演练工作小结

为了提高我院产科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抢救的应急能力,结合5.12 护士节技能操作培训,2015年5月12日下午,我院一产妇分娩大出血抢救演练。中午12点56分接到妇产科值班医生报告“产妇分娩后大出血”需进行抢救,行政值班立即启动产科抢救应急预案:呼叫医务科、妇产科主任、抢救小组成员等相关人员。抢救人员接到电话最快5分钟、最迟15钟到达妇产科,到达后按预案分工参与抢救,原发病——妇产科人员、用血——化验室和驾驶员、新生儿处置——儿科人员、协调组织——医务科和行政值班,并进行相关抢救知识的考核。

演练后进行了总结分析:抢救成员反应较快,到院情况较好,所有被呼叫人员在15分钟内赶妇产科,到达后按预案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通过演练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组织抢救、呼叫人员没有按先近后远、先主后次顺序;抢救知识和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演练,反映了我院抢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演练考核组总结并强调:

1、产妇分娩前要化验好血型和其他化验指标;

2、分娩前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如静脉留置留置;

3、分娩时时刻关注产妇的出血量和生命体征;

4、组织抢救时先调动在院人员参与抢救,同时先呼叫就近居住抢救人员和主要抢救人员,再呼叫其他人员;

5、经常进行抢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考核。

2015-5-13

医务科

2.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产后出血患者, 年龄23~46岁, 平均年龄27.8岁;初产妇145例, 经产妇41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14例, 剖宫产72例;术后出血量:500~1000 m L者130例, 1000~2000 m L者45例, 2000 m L以上者11例。186例患者中在分娩后2 h内发生产后出血152例, 占81.72%。

1.2 方法

186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后, 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神志变化, 注意观察产妇的皮肤、嘴唇、指甲的颜色, 是否出现四肢湿冷, 及早发现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征兆;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留置尿管, 加快输液速度, 记出入水量, 严格按照患者出血情况输液输血, 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 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 观察血液的颜色、有无血块等, 这对于纠正休克, 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 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查找出血原因, 有针对性的实施抢救工作, 必要时使用止血药或宫缩剂等,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3 产妇产后出血量的计算

采用容积法、面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容积法:将接血弯盘置于产妇臀下, 收集产妇产后2h阴道流出的血液, 用量杯测量弯盘内的血量;面积法:按血液浸透敷料面积, 每1 cm2为1 m L计算;称重法:在分娩前将产妇所用的敷料、消毒单、巾、纸一律称重, 产后将被血浸润的敷料、消毒单、巾、纸再次称重, 减去初称重量为失血量, 按血液比重1.05 g核算为1 m L。

1.4 产后出血的原因

1.4.1在本组研究资料中, 因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人数为132例, 所占比例为70.97%。巨大儿、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是子宫收缩乏力的直接诱因[3], 主要是由于子宫过度膨胀, 分娩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造成的, 或者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惫, 从而使得子宫收缩不协调, 产程延长引发产后出血。另外, 产妇平素身体虚弱, 有急慢性病史, 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 也易发生产后出血。

1.4.2在分娩过程中, 由于产妇过度用力或者是机械性原因对软产道造成的损伤, 都有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时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避免因操作失误对产妇的软产道造成损伤。本组有28例产妇因软产道损伤诱发出血, 占15.05%。

1.4.3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另一原因, 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剥离不全、胎盘、胎膜残留等都会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 本组有19例产妇是由于胎盘因素引发的产后出血, 占10.22%。

1.4.4其他因素:产妇有多次流产史, 会导致子宫肌纤维受损, 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产妇由于贫血等自身疾病, 会使得凝血因子减少, 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甚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均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组有7例患者由于以上原因发生出血, 占3.76%。

1.5 疗效判定

显效:经过积极抢救后, 产妇的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贫血情况得到纠正, 无盆腔、腹腔感染的发生, 无其他并发症;有效:产妇的出血量逐渐减少, 但是贫血仍存在, 发生产后出血相关的并发症;无效:产妇的出血量没有明显减少, 最终行子宫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较严重。

2 结果

2.1 186例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见表1。

2.2 186例患者经过临床急救后的效果统计

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产后出血时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留置尿管, 给予吸氧, 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多少, 积极寻找产后出血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①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加强宫缩是其最迅速最有效的止血方法[4], 可轻柔按摩产妇的子宫, 促进子宫恢复收缩力, 或者使用宫缩剂、宫腔水囊或纱布填塞等;②软产道裂伤者应在光照下查找损伤部位, 并且要特别注意隐匿性的软产道损伤, 在缝合时要超过撕裂顶端0.5 cm缝合, 出现产道血肿时要及时切开清除积血;③胎盘未排出而出血100 m L以上者应立即进行胎盘剥离术, 需要用手或器械清除残留胎盘时, 动作要轻柔, 防止发生子宫穿孔, 植入性胎盘可行局部楔形切除或子宫全切术;④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应迅速测定凝血功能、三P试验、FDP含量, 积极补充相应的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等凝血因子。出血量在2000 m L以上的产妇, 要继续做好抗休克和病因治疗, 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 积极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经积极抢救后出血情况仍无好转, 可行子宫切除术止血。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 要重视产妇的产前保健[5], 按时做好各项产前检查, 积极消除产后出血的诱因, 加强对产妇分娩后2 h内的临床观察, 及早发现, 及时处理。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产程开始时产妇要注意充分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防止产程延长;在第二产程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和使用腹压, 可使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第三产程正确测量出血量, 要等待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再协助胎盘娩出, 此时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时诊断、处理、防止产后出血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 总结有效的临床急救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8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186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抢救后, 显效98例 (占52.69%) , 有效76例 (占40.86%) , 无效12例 (占6.45%) 。结论 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临床医师应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抢救工作,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明确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及时对症处理, 可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临床急救

参考文献

[1]陈锰, 刘兴会.产后出血的急救[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 10 (2) :20-23.

[2]王燕芳.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11) :1863-1864.

[3]叶翠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急救处理流程[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36) :1126-1127.

[4]刘志华, 童德梅, 马瑞霞.晚期产后出血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6) :55-56.

3.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 篇三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31-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產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达4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50例产后出血患者,本院分娩27例,外院分娩转入我院23例,年龄19岁~41岁,平均年龄27岁,剖宫产11例,胎头吸引器助产13例,顺产25例,出血量400~800ml 28例,800~1500ml 15例,>1500ml 7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占54%,胎盘因素16例,占32%,软产道损伤7例,占14%,50例病人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治愈出院。

二、急救护理措施

1、建立健全的孕产妇抢救小组和完善的抢救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保证抢救药品完备,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出血,迅速召集抢救小组人员立刻到位,由抢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按照产后出血抢救流程进行,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2、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帮助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取中凹卧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并把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3、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立即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剌困难时需考虑做静脉切开,作好各种检查和交叉配血及相关的准备,上心电监护监测产妇的神志、血压、脉博、呼吸,尿量及宫缩情况,精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记录,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并报告医生。正确掌握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速,过快发生肺水肿。

4、保持呼吸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使全身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采用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为4~6L/min,密切观察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机体缺氧是否得到改善,休克症状是否缓解。

5、产后出血来势凶猛,护理人员一定要边抢救,边积极密切配合医生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作到争分抢秒。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出血的特点,通过各种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若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强宫缩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子宫按摩,宫缩剂的应用,填塞宫腔,结扎子宫动脉或骼内动脉,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术;若为软产道操作造成的出血,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

三、预防护理措施

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患者;对高危妊娠者,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高危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提前住院分娩。

2、分娩期:(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胎心音,宫缩的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排空膀胱,绘制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使用宫缩剂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保证产妇的能量需要及休息,避免产妇的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安定静推促休息。作好术前及预防大出血的准备。(2)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3分钟左右;胎盘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除有禁忌症),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3)第三产程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胎儿娩出后,立即将集血盆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如果2小时阴道出血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面色及全身情况,检查宫缩和阴道流血,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早期的症状。

3、产后期:(1)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每30分钟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2)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3)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4)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作好输血及急救的准备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四、护理体会

1、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我深刻体会到,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产前认真及时筛选出高危孕产妇,作到产前监测,加强分娩期监护,能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作好产前,产时的检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产后出血的抢救其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于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因此,产房工作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操作技术,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必须要有高度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作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病例,我们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作到争分夺秒,沉着应战。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使产妇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的危险系数越高,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湛承华,张华.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急救配合[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

[2]勾玲会,李玉艳,常青 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J] 重庆医学 2002,33(12): 1893.

[3]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5):257-259

4.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 篇四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住院30例产后出血患者,本院分娩20例,外院分娩转入我院10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8岁,剖宫产8例,胎头吸引器助产5例,顺产17例;出血量500~800毫升15例,800~1600毫升11例,>1600毫升4例;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6例,占86.6%,胎盘因素6例,占20%,软产道损伤4例,占13.3%,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治愈出院。

2急救护理

2.1病人一旦出现产后出血,迅速召集急救小组人员立刻到位,由助产士长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按照产房内悬挂的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进行,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得心应手。

2.2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立即帮助产妇取中凹卧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2.3立即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遵医嘱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穿刺困难时需考虑做深静脉穿刺,作好各种检查和交叉配血及相关的准备,连接心电监护监测产妇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及宫缩情况,应用产后计量垫精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记录,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重视产妇主诉如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心慌等,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正确掌握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速,发生肺水肿。

2.4保持呼吸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使全身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采用鼻塞或面罩吸氧,流量为4~6L/min。密切观察面色,口唇,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机体缺氧是否得到改善,休克症状是否缓解。

2.5产后出血来势凶猛,护理人员一定要边抢救,边积极密切配合医生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作到分秒必争。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出血的特点,通过各种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若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强宫缩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子宫按摩,宫缩素的应用,填塞宫腔,结扎子宫动脉或骼内动脉,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术;若为软产道操作造成的出血,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

3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措施

3.1孕期及产前

3.1.1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及早终止妊娠;对高危妊娠者,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提前预约住院分娩。

3.1.2产妇正式临产时,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胎心音,宫缩的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定时排空膀胱,及时绘制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按医嘱使用宫缩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保证产妇的能量需要和休息,必要时给予安定静推。

3.1.3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3分钟左右;胎盘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及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除有禁忌症),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1.4第三产程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通常在胎儿娩出之后的30分钟内,胎盘会完整地娩出;如40至60分钟内,胎盘仍没有娩出,需医生帮助剥离,使胎盘完整娩出,以防残留的胎盘引起产后出血[2]。

3.1.5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胎儿娩出后,立即将产后计量垫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如果2小时阴道出血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面色及全身情况,检查宫缩和阴道流血,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早期的症状。

3.2产后期:

3.2.1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每15分钟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

3.2.2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3.2.3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

3.2.4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作好输血及急救的准备并做好产妇的保暖工作。

4体会

4.1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到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临床资料表明在分娩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可以保护产妇,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3]。产前认真及时筛选出高危孕产妇,作到产前监测,加强分娩时监护,能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健康教育,及时住院分娩;作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至关重要。

4.2产后出血的抢救,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产房工作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炼技术操作技能,并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提高助产技术水平。要有高度责任心,认真细致的作好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产后出血。一旦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我们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到分秒必争。同时做好与产妇和家属之间的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使产妇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4.3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的危险系数越高,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和孕妇学校的开展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孙彩凤,蒋雅琴.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6):758-759.

[2]陈晓琴,肖兵,罗晓菊等.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2):2951-2952.

5.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2012年妇产科接待的109例产后出血患者, 在同期接待的分娩产妇中大约占了2.30%, 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的年龄20~43岁, 平均为29.1岁;其中初产妇57例, 经产妇52例;行剖宫产患者47例, 行阴道分娩患者62例;孕次为1的患者有40例, 孕次为2及以上的患者有69例。

1.2 方法

对于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而言, 采取的护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做好患者病史的产前了解

某些经产妇往往患有羊水过多、妊高症、多胎妊娠、巨大胎儿或者有产后出血史, 对这类患者则应加强重视, 以免再度出现产后出血。患者在临产入院时, 应将各种急需的物品准备好, 同时做好相应的输血与输液准备, 若出现了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则应在产前一周使用维生素K, 其作用在于促进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其它类的凝血因子合成, 从而有效规避产后出血的发生。

1.2.2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产妇往往会出现心慌、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 因此在患者入院之后必须加强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信息及时给予疏导, 尽量将患者的顾虑打消, 同时指导患者正确行腹压, 最大化缩短产程。

1.2.3 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及时做好血容量补充

产后出血患者应采取舒适的体位, 比如平卧位或者取头低的方式, 将躯干抬高10°, 下肢抬高20°;患者应注意保暖, 同时避免受凉;及时做好给氧处理, 保障给氧通道的顺畅, 以此有效规避脑缺氧的出现;做好静脉通道, 做好血容量的补给。此外, 产后出血使得患者的体液减少, 因此在输血与输液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滴速的关注, 滴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节, 比如说有高血压、心衰等的患者在输液的时候滴速应尽量缓慢, 而体质健康、强壮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加快滴速。

1.2.4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在病患中若出现了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乏力或者有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患者而言, 应正确做好第三产程的处理, 可以采取及时给予宫缩剂, 以促进患者的宫缩能力, 同时也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以及减少出血量等。当然, 若出现了产后出血, 切勿紧张焦虑, 应镇定自若, 尤其是医师应冷静对待与处理。此外, 对于软产道损伤的患者而言, 应及时进行缝合处理;而胎盘剥离不全或者滞留的患者则应尽快将其胎盘剥离;胎盘残留的患者则应将残留部分及时取出;宫缩乏力患者及时给予宫缩剂处理, 并不断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按摩, 促进子宫的收缩。

1.2.5 再次出血的预防措施

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 除了给予紧急处理之外, 还应继续对患者阴道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尤其要测量血压、宫底高度、呼吸、脉搏等;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及面色情况等进行观察。积极给予患者安慰, 让其多安静休息, 尽量避免再度出血情况的发生。若发现了异常情况, 则应及时做好相关处理。一般情况下, 对于产妇产后而言, 在24h内都有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因此必须对宫缩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 对出血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当然, 患者还应注意的是外阴的清洁, 以及加强营养等, 对于贫血应尽早纠正, 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 以便患者早日康复。

2 结果

109例产产后出血患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 (53.21%) 、凝血功能障碍 (2 7.5 2%) 、软产道撕裂 (1 4.6 8%) 及其它 (4.59%) ;109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 全部得以痊愈出院。

3 讨论

众所周知, 这些年, 我国未婚男女同居现象增加, 由于他们在行性生活的时候避孕措施不当或者避孕不良, 最终造成了意外怀孕, 使得我国意外怀孕呈现一种上升趋势。意外怀孕的结果使得意外妊娠增加, 这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总的来说, 产后出血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严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患者终生不孕不育, 甚至引发患者死亡。为了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就应当做好相关的产前诊断及护理工作, 比如说在产前, 产妇应尽量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治疗工作, 如妊娠综合征治疗, 并且应尤其加强妊高症及妊娠合并肝炎等的预防与治疗, 做好产前治疗, 在很大程度上对产妇产后出血有一定的预防效果[3]。

对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一直未曾间断, 而对于该病的发生原因及诱因比较多, 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然后对症处理。比如说在本研究中, 产后出血患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 (53.21%) 、凝血功能障碍 (27.52%) 、软产道撕裂 (14.68%) 及其它 (4.59%) 。鉴于产后出血如此复杂, 这就要求相关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技术处理能力, 尤其是要有正确识别及应对高危妊娠的能力;同时, 医护人员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以及严禁的科学研究态度, 最大化提高护理的效果以及病患的满意度, 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4]。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妇产科接待的109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策略。结果 109例产产后出血患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撕裂等;109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 全部得以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妇产科产后出血而言, 应高度重视引发因素及高危人群, 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一旦出现产后出血患者, 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加强护理工作,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产科,产后出血,原因,护理

参考文献

[1]瞿伟莉, 林鸣芳.产后出血11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0) :35-37.

[2]袁瑞芳.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22) :131-133.

[3]关玉兰, 刘丽静, 赵明霞等.产后出血的护理评估与对策[J].河北医药, 2011, 33 (23) :3672-3673.

6.产科产后出血急救演练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为自然分娩生产, 出血量500~1500ml。年龄21~38 (27.8±4.6) 岁, 初产妇31例, 经产妇29例, 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19例, 胎盘因素导致出血21例, 软产道损伤引起出血11例, 其他原因9例。

1.2 方法

患者通过120急救中心入院接受救治, 入院救治前实施积极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2.1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在接到急救电话后, 由接诊人员对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意识状态、分娩生产情况、出血量、病情程度、患者所在地点等进行简单了解, 同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 包括产后出血急救箱、生产包、急救药品、用具等, 对于地点较远患者, 给予初步救治指导情况下商量两遍对接形式将患者送入医院接受救治, 以争取抢救时间。

1.2.2积极开展现场急救与护理干预:对患者开展现场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 急救人员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 根据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原则, 对患者开展生命支持和对症救治, 在快速建立静脉输血通道同时, 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 以补充出血导致的血量缺失, 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进行休克纠正。然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 每间隔10~15min对患者体温、心率以及脉搏、血压等体征变化进行观测记录, 并注意对患者的面部颜色、神智意识、阴道出血情况等进行密切的观察, 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头晕、呕吐以及心率加快等休克症状, 应开展相应的休克纠正, 对入院中途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要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急救, 及时挽救患者生命[2]。

1.2.3入院途中的护理:在入院救治途中, 还应注意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保暖护理, 通过增加被服、使用热水袋等方式, 保持患者体温, 并注意保持患者以平卧位、抬高足部降低头部位置方式, 便于患者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血量急剧流失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患者入院途中, 为避免颠簸引起的受伤情况发生,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约束带, 避免患者受到影响。还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及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 氧气吸入治疗方式结合患者情况采取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均可, 通过氧气吸入来实现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 控制患者组织缺氧情况, 对发生呕吐的患者, 还应注意保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通道引起窒息发生。

1.2.4开展出血原因分析, 并采取措施进行出血量控制:根据患者出血量适当进行晶体、胶体液补充, 以对患者机体有效循环进行保障。对于分娩生产产程观察或处理不当引起的出血患者, 由于出血量较大, 院前急救需要配合医师及时确定患者出血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患者产后出血原因排查可以通过子宫高度与硬度检查, 或者是进行阴道出血量、出血性质、胎盘娩出情况确认等方式, 确定患者软产道是否存在损伤后, 进行出血原因确定。对于胎儿已娩出的出血患者, 需要及时给予生理盐水500ml联合缩宫素20U进行静脉滴注治疗[3];对胎盘娩出患者, 在检查胎盘娩出完整性基础上, 通过按摩子宫, 以减少出血量;对软产道组织损伤患者则需要通过压迫止血方式, 控制出血量, 必要情况下需要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缝合治疗。

1.2.5与院内抢救开展无缝对接:院前急救与护理还应注意与院内抢救开展无缝对接, 以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这就需要在患者入院救治途中, 与院内救治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 及时进行患者病情及现场急救护理状况沟通汇报, 随时做好抢救治疗准备。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还需要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干预, 疏导产妇因对疾病的认识不全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 争取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治疗的配合与信息, 提高抢救治疗效果。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均安全的送达医院, 经过在医院的治疗, 治愈59例, 由于凝血障碍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1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产科并发症,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 基层医院产科病室患者产后出血引起的病死率明显较高, 在全国同种病例死亡患者中所占比重达到60%左右[4,5,6]。从这一数据足可以看出, 产后出血在产科病室临床治疗中的严重影响, 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开展产后出血院前急救与护理研究的重要性。

临床治疗中, 由于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 且患者病症发生突然、病情变化紧急, 再加上出血量过大极易引起患者死亡, 因此, 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抢救治疗十分关键[7]。也有部分产妇产后1~2周发生出血者, 也有产妇产后2个月发生出血者, 所以在产后2d~2个月期间也要给予高度的警惕[8]。基层医院由于临床经验有限, 再加上医疗设备与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限制, 对产妇生产产程观察或处理不当, 很容易出现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 在这一环节, 为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 提高患者抢救治疗有效率, 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就很关键。

产后出血的抢救工作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也显示出了院前急救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9]。这就需要在接到急救电话的一刻开始全面的急救与护理工作, 首先在电话中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有利于急救物品的准备, 同时适当的鼓励、安慰患者, 以便于缓解其恐慌情绪;在到达急救现场之后, 要迅速的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 给予其必要的急救处理与护理, 并在入院途中,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 并要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 采取相关的止血控制措施, 院内抢救开展无缝对接, 在患者入院救治途中, 与院内救治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 及时进行患者病情及现场急救护理状况沟通汇报, 随时做好抢救治疗准备[10]。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无缝对接, 这有利于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提升其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 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产后出血患者抢救治疗效果, 具有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为产后出血的院前急救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病室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院前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均安全的送达医院, 经过在医院的治疗, 治愈59例, 由于凝血障碍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1例。结论 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产后出血患者抢救治疗效果, 具有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妇,院前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新.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34) :157-158.

[2]黄春丽.45例产后出血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14, 35 (5) :1110-1111.

[3]易绍媛.产科出血院前救护管理模式临床观察与分析[J].医学信息, 2013, 26 (20) :177.

[4]孟晓.院前急救的思考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5) :151-152.

[5]吴庆蓉, 程浩.112例产后出血院前急救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 (6) :651-652.

[6]徐萌艳, 郭智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2) :55-56.

[7]林攸兰.10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4) :60-61.

[8]郭霞.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4) :66.

[9]赵彦龙.120院前急救实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6) :158-159.

上一篇:高一必修一数学教案下一篇:运动会通讯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