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共12篇)
1.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算化学式。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利用卡片对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规律的探究,使其初步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展示铜、水、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宏观实物和微观构成的图片,以及列举“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表格的呈现,使学生初步体验用图表来表述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展示带有化学式的各种商品和公益广告的照片,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指出“化学式只能表示实际存在物质的组成。只有在该化合物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不能根据化合价凭空臆造、随意书写化学式”,树立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简单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和命名规律。2.学会根据化合价推算物质的化学式。
难点: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应用分类的方法总结出了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和命名的一般规律,知道了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基本步骤,在这三块知识中,以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为重点。
2.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二
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的有机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潜能,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已经进行了多年积极实践, 累积的很多宝贵的经验。近年来, 与科研课题结合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 通过课题立项的方法, 自助本、专科学生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项目、科技制作和社会调查报告等。这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然而能够获得基金的学生还是少数, 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教学要求。2009年, 吉林大学国家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崔银秋副教授首先在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建立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内容带进实验课堂, 使所有应届本科学生都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鉴这种实验教学新模式, 我们也建立了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这是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型高校的一次实践和挑战。在我院实验中心的支持下, 我们对基础化学实验有关柱层析的实验操作进行了改革、更新和重组, 将教师的基金研究课题移植到实验教学中,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
二、实验教学实施
1.可行性分析
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吉林大学的本科教学中已经成功实施, 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而在教学型高校中实施这种教学模式, 有很多方面是不能与研究性大学相比的, 如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所获批准的科研经费, 学生实验的条件, 教师的科研水平, 学生自身的基础等。但只要课题选取得当, 深浅适宜, 合理安排学时, 教学型高校也是完全可以在短学时、少内容、低投入进行尝试的。因为现阶段教育部大力支持教学型高校从事科研项目的申报, 教学型高校也有一定数目的省市级科研项目, 可以用于教学需求。另外, 本科学生面临考研、进入研究所或研究性企业工作, 他们对研究性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对研究性课题往往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
2.实践方案
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征和方法, 指导收集有关资料, 选择可供教学的科研课题。课题应体现科学性、适当的难易性、明确的针对性、一定的创新性。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 撰写和修订实验指导, 编写教案。我们根据学院的实际条件, 决定先短学时、小规模的尝试。将我校本科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红色素的柱色谱分离的8学时课程加以改革。为充分利用这段课时, 我们将根据本科生的课时安排、经费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将科研项目中天然产物的分离提纯的内容加以调整, 使之适合本科生的教学需要,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几个基础性实验合理地整合为一堂基础化学实验课。具体做法是将教师研究的课题:“长白山特产植物原花青素的提取”所涉及的有关色素提取实验, 包括“长白山特产植物越橘、龙葵果、野山葡萄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等, 替换原有的“从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既能满足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顺利完成实验, 又能让他们较为完整的接触到化学的全部内容。实验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实施的全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将有用的实验结果收集整理, 直接作为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结果。实验课后依然将实验结果和讨论写入实验报告, 按原有实验课评分标准考核。在本轮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 由于实验、教学科研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只是将课堂内容作以改动, 并没有达到全面系统的改革, 但这让我们体会到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3.实验教学效果
虽然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我校这仅尝试了1学年, 但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科研工作。一方面, 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示教和枯燥的验证实验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 能够使学生基本建立了研究问题的思路, 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撰写详尽的原始记录, 对养成良好的科研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围绕科研课题, 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培养了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 教学型高校的教师教学压力较大, 进行科研实验的时间有限, 因此难以完成较大的科研项目。但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课题, 师生教学相长, 帮助教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 增加实验技术教学的实用性, 为今后从事生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对于教学型高校, 实施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依然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首先, 教学型高校教师所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既少且小, 并且所批准的实验经费也有限, 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几个基础性实验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的化学实验, 也不能连续的长时间 (几个学年) 的实施。其次, 本科学生很少进行基础实验操作的训练, 往往造成实验失败, 严重地还会造成仪器的损坏。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和经费培训学生, 如果不能得到科学研究所需的有效实验数据, 不仅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没有帮助, 且有可能影响科研任务的完成。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提高教学型高校教师科研水平, 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并在学生实验教学中加大投入。
总体上看, 在高校实施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虽然遇到一些困难, 但其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尤其对教学型高校, 如果能持续地开展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 通过难度适宜的研究性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 也能有利于培养出胆大心细、实事求是的优秀创新性人才;在与科研课题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增强教师的教育素养, 同时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讨了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的可行性, 并且对实践方案和具体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研,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卓君.以创新文化建设引领高校科技创新.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0) .
3.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课题探究 教学实践 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需要给学生树立系统性知识理念,以引导学生明晰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引领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一个居高临下的整体意识,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得到培养。不过,传统的化学教学却将追求化学教学系统性与教学材料系统性混为一谈,使得教师常常将精细讲解后的知识点一一硬塞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是零散的而非系统性的,局部的而非全局性的,课题探究教学则能够助推教师解开这一困扰。课题探究教学是指教师在有明确目标的指导下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其基本程序如下:(1)提出学习课题;(2)引出假设猜想;(3)实验探究验证;(4)归纳结论应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由于教育理念上的陈旧和方法上的欠妥,使得课题探究教学宛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为了从源头上促进教师的课题探究教学的深化,有必要打通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探究
课题探究教学的立足点主要是通过提出某一问题与解决某一问题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具体步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探究课题需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建立起认知间的实际联系。因此,教师在课题探究中可采用从学生已有知识中引出所要探究的课题的方法。例如,在《爱护水资源》教学中,我借助通州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契机,加入到了社区创建行列,设计了《我是社区环保卫士》这一课题。该课题从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活动方案、结果呈现等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教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活动过程中,学生亲眼目睹了社区中各种不良现象,了解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这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对此,我趁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发“倡议书”、树“警示牌”、知识竞赛、小品表演、问卷调查、“亲近自然”征文演讲等。同时,组建了环保教育义务宣讲队,先后多次深入周围社区、附近学校进行广泛的宣讲,让听众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了解环保知识,认识环保的意义,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课题的推出,为实现化学生活化架设了桥梁,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社会沟通能力,加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对促进学生养成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与专长需要,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由此,在进行课题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课题时不能随意,要让课题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突破点,这些突破点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跨入化学门槛的航标灯,由教师的“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来促成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最终实现教学“以诱达思”的高度。
二、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注重发展学生思维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真正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想落到实处,因为经过前面环节的实施,此时学生的心态会发生微妙变化,感觉到自己也能和教师一样进行课题探究,不再认为课题探究只有教师才能担当,从而会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题探究教学活动中去。通过长期的积极探究,学生的思维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例如,在学习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性质时,我将“旺旺雪饼”的干燥剂变质问题作为探究课题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对该课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感悟探究方法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我首先准备了十袋“旺旺雪饼”中的干燥剂,故意将其中的五袋敞口放置一两天,有些白色粉末结成了硬块。我将十袋干燥剂分发给各学习小组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后提出了以下问题:
(1)这袋干燥剂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能作干燥剂?
(2)观察后如何推断干燥剂是否变质?
(3)变质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4)变质前后,其质量有没有变化?
(5)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
(6)你将通过什么方法证明干燥剂已经变质?
……
针对上述问题,我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为一组,各组根据自行选定的一个问题先共同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包括提出的问题、假设、实验的设计(含实验原理、操作以及实验预期的现象或结果),然后我把设计收集起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顺利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由于此类课题探究的内容和方式,教师没有给予太多的限定,学生自由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就多了,学生处于积极奋进的动力之中,因而能够针对问题,主动地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独立观察、分析、联想、辨析、总结等,极大地挖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得到了肯定,学习心态得到调整,促使学生由“学习者”上升到“研究者”,这让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质的提升。
三、通过师生的相互促进,促成学生反思感悟
这个环节立足于师生的相互促进,即所谓的“教学相长”。因为通过以上环节的实践,部分学生仍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困惑,此时,教师需要静心思考,努力从学生对课题探究的表现中获得反馈信息,再及时帮助学生反思、感悟,最终促进学生新的认识与观念的升华。例如,在酸碱指示剂的教学中,我布置了“用石灰水、食用醋试验花瓣或果皮中的植物色素”的家庭实验。不过,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石灰水或食用醋滴入花瓣或果皮中,颜色变化不大,难以区别,实验效果也大打折扣。我便与学生一起探讨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在了解了不同植物的色素性质后,共同采集植物,成功提取了色素。可见,尽管家庭实验是一组不可多得的探究课题,但家庭实验毕竟有别于课堂实验,尤其在仪器的选用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反思,通过反思,让学生学会自制仪器,合理使用替代品,凸显了探究的魅力。又如,“粗盐的提纯”家庭实验,其过滤器的制作是实验的关键,如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则会使该家庭实验失去意义,于是我鼓励学生认真反思,结果却使我大开眼界:有根据毛细现象设计出的棉线过滤器;有根据渗透原理设计出的玻璃纸过滤器;有根据净水原理设计出的纱布过滤器;等等,效果相当不错。在此反思探究过程中,成功者从中获得喜悦,激发了创新兴趣和激情;失败者也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显然,“反思”其实是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融合,这既是课题探究教学后的必要延伸,更是一个主动认知的提升过程,能够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适时作出调整、改进、完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另外,以下几个关键点也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1.教师的综合素养。课题探究教学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部分教师对其本质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习惯用“新瓶旧装”的老套方式进行,于是便出现了“形象而神不似”的肤浅教学模式。对此,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因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由此,课题探究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宗旨,教师不必为学生设计一个完美的课题探究方案,但要避免将课题探究的内容当作纯粹的知识点来传授。
3.课题探究的基点。科学才是探究的本质,即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的途径去发现人类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初中学生一般不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课题探究的基点重在过程的参与,应把探究的着眼点放在引领学生发现化学规律和应用化学规律上。
4.模拟精度的掌握。课题探究教学其实是模拟了科学的探究,二者虽然有些相似但绝非等同。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探究课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水平适当调节模拟精度。一般来说,精度与目标成反比关系。精度高了,容易偏离教育目标;精度低了,可能背离探究实质。
以上探讨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课题探究教学环节中的几个问题,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课题探究最终能否取得成效,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能否进行主动建构,否则只能是机械式记忆而无法完成有意义的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希水,瑞博.心理教育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8.5.
[2]崔允郭,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1(1).
4.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2 篇四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何少艾
教材分析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
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另外,我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偶尔看到一点戈壁滩的画面,不是觉得很美,就是觉得那太遥远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设计理念 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
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
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
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
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
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
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
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重放“水的新生”,由学生朗诵配乐诗──水的新生。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同学们更加体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5.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五
二、教学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
三、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学变化那些是物理变化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
四、学习指导:实验激趣、指导阅读、交流讨论
五、教学设计:
(一)教具使用:水,胆矾,氢氧化钠,石灰石,盐酸;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片,研钵,多媒体等。
(二)教学程序及时间分配:
引入(经验引入法)
同学们再上课之前老师先问你们几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都知道的家里用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干净,或者长期用它来装水,过不多久你们就会看到他生锈,纸燃尽后就成了灰,冬天下雪的时候你发现放在外面的水变成了冰,铁丝轻轻一折它就形变了,烧开水的时候你会你掀开壶盖会发现壶盖上有小水珠。这些东西是不是与它原来的样子不相同了?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相同了的呢?学生回答(。。。)好现在让我们带着你们的猜想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实验演示:
【实验1-1】水的沸腾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加热到水沸腾。然后把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试管中的水沸腾了,玻璃片上有水雾(水珠)出现。【实验1-2】胆矾的研碎
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研碎,观察变化。
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蓝色块状胆矾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实验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再向其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两只试管中的溶液呈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蓝色沉淀。【实验1-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那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我问:同学们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石灰石逐渐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我叙述:在实验一二中,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是它们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板书: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板书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改变。板书现象: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板书例子:汽油挥发。蜡受热熔化。水结冰等。板书: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板书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板书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
板书例子:木材燃烧。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六、习题设计:
1、课堂练习: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作业布置:练习与应用1
3、预习提示:预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七、教学反思
1、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情况:
2、精彩之处:
3、不足之处:
6.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物质的计算做好准备,而且是作为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找错误比赛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练习,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以讲练为主,因此我的教学设想是,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举例和归纳教会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引入新课(2分钟)——例题讲解(10分钟)——总结步骤(5分钟)——学生练习(15分钟)——归纳要点(3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二、[例题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课本102页的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三、[教师小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算: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般直接设所求物质质量为X。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展示幻灯片]课本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例2中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作出适当的讲解】
[教师]:根据上述两道例题,学生已经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通过练习来强化学生能力,由此引入第四环节。
四、【学生练习】
1、找错误比赛
展示幻灯片:计算题解题过程,伴有学生易错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比一比谁找出错误多,并试着改正。
燃烧72g镁最多可得氧化镁多少克? 甲同学: 乙同学:
解:设燃烧72g镁最多可得 解:设燃烧72g镁最多可得
氧化镁质量为x 氧化镁质量为x 点燃 点燃
Mg+O2 ====== MgO Mg+O2 ====== MgO2 24 40 24 56 72 x 72 x 24402456
72x72x
X=120g
x=168g 答:燃烧72g镁最多 答:燃烧72g镁最多
可得氧化镁质量为120g。可得氧化镁质量为168g。
2、[展示幻灯片]展示课本103页的课堂练一练。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上给予及时的指导。)在这道题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反应: ①不会做;
②分两次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直接在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设两个未知数进行计算;
④求出一个未知量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直接求出另一个量。教师: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学生,要让其明白不懂在那个步骤,如:不会设?化学方程式不会写?等等,逐步引导。
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引导他们的解题思路更简便。
对于三、四情况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要引导他们的答题的规范性。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引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以致用,[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五、【巩固提高】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高温
(H2+CuO===Cu+H2O)
2.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理论依据】: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强化,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师小结】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七、【布置作业】: 课本103页1.2.3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算: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
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
7.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七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特征
(一)复习课教学应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需要
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程度不一样,对化学知识的基本建构模式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致。这导致了高三化学课教学中学生复习需要层次复杂的状态。一些学生是为了高考中的分数更高,一些学生则是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还有的学生只为了使化学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多层次的安排。
(二)复习课应体现化学学习的系统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另一个教学特征就是在复习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呈现还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都应体现出化学学习的系统性。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就好比一个复杂的分子结构,学生既需要对分子的组成成分有充分的了解,又能够理解整个分子结构中不同分子成分的位置和数量。因此,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应包含化学知识复习,还应该包含化学学习方法的系统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再次被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建构。
二、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不能用以往教学中重视某一细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如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然而,合作教学策略却为高三化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模式,共同进行化学知识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一边帮助组内成员复习,一边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通过头脑风暴发现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拔高”。
(一)组织合作学习组并确定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使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基础,均质分组不止是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分别抽取每个等级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而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全面估计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关注的分组特点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特征以及学习需要。在正确、科学估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均质分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应确定学习模式,他们的学习模式可以是不一样的,例如集体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和领导学习的学习模式等。但是,无论各学习组选择哪种学习模式,都必须保证组内成员都能够为合作学习负责。
(二)以小组学习的模式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怎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化学复习课来说,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应该是难度层次比较复杂且学习思路明确的。如复习SO2的性质,我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SO2具有什么性质?S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比CO2,它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HCl O有什么不同?对SO2的性质,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每个学习小组都拿到同样的问题,应用他们自己决定的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解决。有些小组采用集体大讨论的方式,有些小组则将问题进等级划分,每个问题都由不同的组员负责。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建立起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学会用分类法、类比法以及化合价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依此类推,还可以将这些方法延伸到有机物性质的复习中。
(三)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能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我在教学中以小组奖励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具体以“基础分”“提高分”和“贡献分”进行合作学习评价。综合三者评出优胜组,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这种评价方法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三、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对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积极作用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够打破以往复习课“太难”或“太简单”的状况,在充分展示复习课特征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复习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复习课上,教师耗费的精力少了,学生却能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感受到化学复习的“公平性”,因而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积极。这样的复习课能够使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对复习阶段的学习更加积极,进而使学生对高考的压力减弱,使他们的复习效果更显著。
四、结语
8.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八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江苏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的内容,第一课时学习story time。本课出现的内容大多数是新知,通过Mike这个人物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再介绍朋友们的兴趣爱好,同步呈现like doing这一结构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连用时的不同形式和用法,学生在感悟、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课目标定位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动词三单式的基本表达句式和like doing在文中的表达,同时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意义,并能联系生活,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目标预设:
1. 知识目标:
(1) 能够理解掌握文本, 并能准确朗读。
(2) 能听懂、理解单词、词组hobby, also, both, play the piano, watch films,初步掌握四会单词sing,dance. 词组be good at, a lot of,read stories和句型I like doing… He/She likes doing…
(3) 能初步理解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形式。
2.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谈论爱好。
(2) 学习策略渗透:让学生知道能通过查字典理解单词。
3.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节文本,能够激起学生对业余爱好的认知和兴趣。
(2)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能正确理解朗读课文。
(2) 能正确朗读新词汇和句型,初步理解like+ -ing的形式。
教学难点:(1) 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和他人的爱好。
设计理念:
本课时的主题是hobbies,通过Mike谈论自己和兄弟、朋友们的爱好,让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述自然流畅,重难点自然过渡;教师围绕这一话题与学生自由交流,感知重难点。文本插图清晰明了,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观看图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型教学和多种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游戏和操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设计思路:
由两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来渲染课前气氛,歌词简洁,为课文内容铺垫。在轻松的师生对话中,感知本课时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说中学,在学中练。通过看、读、说、听、写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拓展,全方位地鼓励学生多思多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巩固环节中,介绍自己和朋友的爱好,学以致用,回归生活,让学生享受爱好带来的快乐和多彩。
教学过程:
一、 解读文本前
Lets sing
1. 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歌曲《What can you do?》
2. 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歌曲《I like dancing》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演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歌曲的演唱中,激活学生已学的动词, 感知like doing以及相关新词汇sing和dance.
Lets talk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me, I can run, can you run?(老师师范跑步动作)
S: Yes, I can.
T: You run well, do you like running?
S: Yes, I do. No, I dont.
T: I can run ,and I like running.(PPT同步呈现板书)
……
[设计意图]在师生的自由对话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句型I can do 自然过渡到I like doing的句型结构,从单词run, swim引出sing, dance.在以旧引新中,让学生学习新单词和新句型。
Lets chant
随着动作,伴着音乐,有节奏地诵读I can do, I like doing两个句型。
[设计意图]通过chant,再次巩固新单词和句型,认知两个句型的不同。
Lets learn
T: I like runningswimmingsingingdancing.(PPT同步呈现板书老师的爱好)
They are my hobbies. What does“ hobbies” mean?
Lets use
呈现字典,通过录音文字,教授查字典的步骤,查找“ hobbies”的音义,在学新单词的同时,揭晓本节课的主题——Hobbies.
[设计意图]由chant自然过渡到老师的爱好,给出“ hobbies”这一单词的疑问,让学生学会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Lets talk
T: I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What about you? (黑板同步板书图片)
1.让学生结合图片,使用I like doing说说自己的爱好。
2.介绍第三人称,感知第三人称的动词变化形式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介绍自己的爱好,再过渡到介绍他人的爱好,让活动由易到难;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交流中,体会新句型,巩固新单词。
2.介绍第三人称,感知第三人称的动词变化形式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介绍自己的爱好,再过渡到介绍他人的爱好,让活动由易到难;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交流中,体会新句型,巩固新单词。
Lets guess
1.呈现Mike这一人物,猜一猜Mikes hobbies
2.给出课文中的其他人物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He She likes doing句型,由Mike和他的朋友们进入文本的学习。
【分析点评】
张老师在阅读前(Pre-reading)环节,通过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猜一猜等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增加了对本课背景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对阅读目的更加明确,并且学习了目标词汇hobby。师生通过对图片的讨论,激活图式,复习了阅读中将要出现的旧知,防止因旧知未激活,造成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二、 解读文本中
Watch and tick
1. 看动画,学生在作业纸上勾出动画中出现的爱好活动
2. 尝试使用句型like doing来回答问题
3. 同步教授新词组:play the piano, read stories, watch films.
[设计意图]视觉感知文本,增添了趣味性,同时要求学生勾出爱好活动,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学生运用新句型表达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Lets read
1. 用文字的形式呈现文本中的hobbies,教授词组:a lot of
2.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整体感知like doing
3. 提出问题:Whose hobbies?
[设计意图]由图片形式到文字形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爱好活动的含义。
Look and say
1. 看图表达Mike的爱好。(同步呈现板书)
2. 通过图片的比较,教授词组:be good at
[设计意图]图片能够直观地表达意思,学生根据图片,说说Mike的爱好,观察图片,理解be good at,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Read and say
阅读文本第一段,说说Tim的爱好(同步呈现板书)
2. 教学单词:with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在句子中理解单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理解文本能力。
Read and choose
1. 阅读文本第二、三段,选择Liu Tao 和Yang Ling 的爱好(同步呈现板书)
2. 教授单词also
[设计意图]快速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可以再次操练like+-ing第三人称动词变化的形式。在理解文本时,通过同义句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单词also的意思。
Listen and say
1. 听录音,选择Su Hai 和Su Yang 的爱好(同步呈现板书)
2. 突破both的理解。
[设计意图]听力的内容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培养学生听的理解能力。通过生动地动画演示,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both的用法和意思。
Read and think
给四段文本添加小标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阅读,听写环节,分步理解了文本,通过本环节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结构和整体。
Lets read
1. 跟录音读。
2. 给出朗读的形式,小组自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培养朗读的语感和节奏。在小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Try to retell
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
[设计意图]当堂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Think and write
完成书上第38页的练习(PPT同步呈现)
[设计意图]培养写的能力,检查课堂效果
【分析点评】
在阅读中(While-reading)阶段,张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所看的课文动画,让他们用本课的重点句型 like doing和新授短语进行表达,随后,老师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插图的观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老师让学生根据板书和图片,对课文进行复述。老师通过环环相扣的任务设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回应老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这比单纯地让学生阅读更能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三、 解读文本后
Talk about hobbies
老师示范介绍自己和朋友的爱好(PPT同步呈现)
Lets talk
通过图文的形式,同桌相互介绍自己和朋友的爱好
Lets enjoy
欣赏hobbies 的相册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文延伸到实际生活,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老师给出相应的示范,降低了活动的难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小组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小组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以长补短。欣赏生活中各种爱好,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们的课堂知识延伸,让师生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Lets do
1. 模仿课文录音, 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 模仿课文人物,尝试介绍朋友的业余爱好
3. 遇见新单词,学会使用查字典
[设计意图]从课内到课外,不仅要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分析点评】
在读后(Postreading)阶段,张老师注意读后活动紧密围绕读前确立的阅读目标,开展了同伴介绍,角色扮演等丰富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可以提高他们对课文整体结构的把握。兴趣欣赏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展了话题的宽度,为实现知识的整体性迁移做好了铺垫。
【总评】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本节课既顺利完成课前设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本节课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选,本课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从教学手段上都体现了创新的教学设计与构思,老师有效地采用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学途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英语能力,老师对教材把握的能力很强,最后的课文拓展,使新知与旧知在合理的情境中达到有效的整合。
第二,老师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有一定梯度的活动、练习满足了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
第三、这节课的导入是非常成功的,围绕“情”、“趣”、“动”展开活动,做到以情激趣、以趣带动、以动促学,让导入环节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本课中的歌曲导入,它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又与下面新授环节紧密相连。导入过程,李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建立新的图式,她更引领学生激活隐藏的已有知识结构,使新知更易被理解、接受。新旧知识的充分融和才会产生较为稳固的新图式。
9.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九
寨沙镇初中
计孟明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具有了一定定量分析能力。因此对于本节的知识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前几课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内容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是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巩固,但更重要的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讲解,便于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
具体思路:联系实际导入课文→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训练,学以致用→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步骤。2.引导思考问题、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采用互动的学习方法。3.总结计算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工业煅烧石灰石制取氧化钙例题的分析,意识到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提高对自然、社会及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学习,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难点: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量与各物质实际用量的正比例关系,通过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各物质的质量并解释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2.化学计算题中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法、迁移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电脑、液晶显示器、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讲故事:有一个广西大学化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去一个化工厂应聘。负责招聘的经理向应聘者问了一个问题:“电解3.6g水,可以制取多少克氢气?”由于应聘者平时不学无术,半天想不出来,最后落聘了。非常遗憾。
同学们:你想不想应聘上这个职位啊?如果你是哪位应聘者,你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想应聘上这个职位,首先要学好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哟!
二、提示学习目标。(1分钟)1.在屏幕上展示“学习目标”:
①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②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步骤。③培养审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默看一遍“学习目标”。
三、指导学生自学。(1分钟)1.老师指导学生阅读:
同学们先看一遍“自学提纲”,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P100,阅读时间为5分钟。阅读完后,各学习小组再用5分钟讨论“自学提纲”中的三个问题,并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在草稿纸上。等到讨论结束后,请部分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并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到到黑板上,展示给其他小组的同学看。比一比,哪个组的答案更棒,更有推广的价值。
2.在屏幕上展示“自学提纲”:
①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②你能总结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步骤吗? ③请写出课本P101“课堂练习”第一个问的解题步骤。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P100; 2.教师督促学生自学。
五、小组讨论,教师巡视。(5分钟)1.各学习小组充分讨论; 2.教师督促学生讨论。
六、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1.让部分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前面两个问题; 2.让其他学习小组派代表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到黑板上。
七、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8分钟)
1.引导学生互相更正。让学生讲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 2.引导学生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在屏幕上展示“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数的质量为x时,不带单位。②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③不是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写出来。④需将物质的体积换算成质量再进行计算。
⑤需将不纯物质的质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⑥计算结果要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有效数字。
4.教师板书。用一个字表示各步骤,并以例题1为范例写出规范的、简化的解题格式。
5.宣布哪个学习小组的答案更棒,更具有推广价值。
八、当堂训练:(17分钟)
1.让学生扮演“应聘者”分析“经理”给出的考题,并把解题格式写在作业本上交上来,教师看完全班同学的“答卷”后宣布“应聘者”是否被聘用。
2.叫学生分析《化学全品》P75-P76第1、2、5、6、7、8、10、11题; 3.老师巡视,并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
九、让学生说出这节课需要记住的重点内容(1分钟)1.让部分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补充完整。
十、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
交待学科代表抄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在教室后面的黑板,第二天早上下第一节课交作业。
十一、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MnO+MnO+O↑
2、写 2KMnO4 △== K24223、标 316 32 g x
4、列: 316/ 32 = 6 g /x
5、解: x = 0.6 g
10.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形成过程,并能形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 认识。
2.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
3.知道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离子并初步形成归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动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以期达到直观认识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并感受归纳和总结在化学学习中
魅力
2.初步形成“物质的粒子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离子的形成
2.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
1.离子形成的过程
2.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含义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讨论,归纳,实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各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吗?
3.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的结构?
生:回答(教师点评)
4.完成屏幕展示的练习
师:根据课前自学,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了什么粒子呢?
生:离子
【板书】三.离子的形成 【板书】1.离子的形成 师:我们一道看看离子的形成 【活动一】
(讨论1):形成离子的过程中,元素种类改变吗?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讨论2):什么是离子呢?
【板书】2.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自学课本85页注释1)
(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3):离子带哪些类型的电荷?
【板书】3.离子类型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下面的粒子
生:完成屏展练习
师:离子怎样书面表达呢?
生:用离子符号
【板书】
4、离子符号
【活动二】: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歪带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1)写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先写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所带电荷数及电性.
例: 阳离子Na+ Mg2+ Al3+ NH4+
阴离子Cl-O2-OH-SO42-
【提示】
1、阳离子右上角标的电荷数值为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2、阴离子右上角标的电荷数值为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2)离子符号的意义(自学课本85页注释)
(讨论4):例:O2-能表示哪些含义?
(1)氧离子或一个氧离子
(2)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数字的意义)
师:2Na+呢?
(讨论5):阴离子和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吗?
生:(由于课前自学了相关内容)能
【活动三】:探究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师: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
【动画】 氯化钠的形成
师: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 MgCl2 NaCl MgO KCl 等
师:氯化钠由哪些粒子构成?
生: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活动四】:探究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联系: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拓展提升】: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图
【讨论6】: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课题3 离子【第三课时】
三、离子的形成 1.离子的形成 2.离子
3.离子类型
11.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十一
据挪威当地报纸《Dagsavisen》报道,生性凶残的哈斯塔德是挪威“家喻户晓”的变态强奸犯,他在吸食大麻和观看色情电影之后残忍地强奸了他的继女,并丧心病狂地杀人灭口。去年他因此被判入狱21年。经过“面壁思过”后,哈斯塔德似乎幡然悔悟,他声泪俱下地在法庭上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化学阉割”以“治疗”自己过强的性欲。
“化学阉割”并非字面所指“阉割”,而是一种药物控制法,通过服用药物,降低睾丸激素分泌,抑制性冲动,并不会使人丧失性能力。
诺斯泰德医生说,“化学阉割”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他们强烈的犯罪欲望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停止治疗,这些人的性欲会重新恢复。不过,如果他们愿意,出狱后还可以继续接受荷尔蒙治疗。
小编大话:虽不能否认“化学阉割”的效果,但是,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却在西方多个国家引发争议。“化学阉割”是否违背医疗道德以及侵犯人权,还有待考究。
最牛白领,地铁站搭帐篷征婚
2009年12月8日,上海地铁现“雷人”一幕。一名年轻男子在地车厢里支起帐篷,帐篷贴着的纸条写着“房子价格太高,老婆要求太高,两者我都追不上!”“无房的我,不想被剥夺结婚的权利!”不仅如此,男子还把“征婚启事”印在T恤上——“帅气有才帐篷一顶房子没有”。此举一出,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并立即在上海多个网络社区内形成了热议。
小编大话:“地铁帐篷”算是对高房价抗议中最特别的一种,它是如此执着、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激发起公众的情绪——高房价是埋在公众心底里的一根刺,轻轻触碰,就会引发阵痛。
最惊喜,丢失21年戒指鲈鱼肚内被寻回
一名美国男子近日在钓鱼的时候,竟然从一条上钩的大鲈鱼的体内意外发现了一枚丢失了21年的戒指。当这位渔夫根据戒指上的名字上网找到了失主理查德森时,对方大吃一惊,连呼“不可能,真想不到啊”。
据悉,这枚蓝宝石戒指是理查德森当年从大学毕业时,母亲花200多美元给他买的礼物。但仅仅两个星期后,理查德森就在钓鱼的时候,不慎将戒指掉入水中,结果惹得母亲很不高兴。
现在,面对失而复得的戒指,理查德森兴奋地表示,因工作关系,他不会戴戒指,也不会去清理这枚从鱼肚子中发现的戒指,而是将让它长期保持“原样”以示纪念。
小编大话:上帝应该给这只鱼颁发一个最佳“托管工作者”的荣誉头衔。
最悬乎,牛儿遭遇电击后全身惊现闪电图案
近期,澳大利亚一头牛被闪电击中后,不但没有被活生生烤熟,反而幸存下来,身体上留下闪电图案,令人惊奇不已。这件奇怪事发生在一月的澳洲昆士兰州格拉德斯通。这头牛显然在这次严峻的考验中泰然自若,事后它仍如常在大草原上漫步。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络版5日消息,澳洲自然地理学教授诺特认为,这次事件很罕见,但完全有可能发生。他说:“牛可以承受雷击,因为它的四条腿都着地。雷击中的电流会穿过牛的前腿和后腿,这是有可能发生的。我虽然无法解释它膝部的伤口,但足踝的伤口能证明闪电出现过。”
小编大话:此牛从此星途坦荡,如蜘蛛侠般被牛儿们奉为“超牛”。
最倒霉,男子身披羊皮打猎却遭误杀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现年49岁的赫里斯托斯·康斯坦丁努近日和亲友结伴去希腊北部小镇尼米亚的野外打野猪,准备为圣诞节的餐桌上增添一道美味。他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结伴而行。为了不打草惊蛇同时吸引猎物,康斯坦丁努披上黑色的山羊皮躲进灌木丛里,和同伴一起守候猎物。惨剧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另一组的两名成员误将在灌木丛中的康斯坦丁努当作了野猪,向他射来致命的子弹,康斯坦丁努被送到医院后就被宣布死亡。警方拘留了两名同伴,不过没有透露他们的身份。
小编大话:披着羊皮的灰太狼是为了混入羊群中获取美餐,但也要防止其他的狼误以为真,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最神奇,母鸡日食当天下“天文蛋”
2009年7月22日,堪称500年一遇的日食如约而至,更让人称奇的是,当日,塘沽区陈先生饲养的一只泰和鸡生下一枚“天文蛋”,鸡蛋一侧蛋壳表皮像是被喷涂了一圈淡白色的圆环,圆环呈不规则状,其中心一块原色的圆形蛋皮恰似一枚已经残缺的“日偏食”。据说当年哈雷彗星“访问”地球时,在德国也曾发现过“彗星蛋”。目前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遥远天体的运行,会对地球生物产生相当微妙的作用,尤其是日食现象出现 、彗星飞临地球、九星连珠等天文现象发生时,会产生一些带有天文现象图案的“天文蛋”。针对“天文蛋”的出现说明天体与动物之间有着某种奇妙感应的说法,主要从事天体化学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徐伟彪认为,“天文蛋”一说没有科学道理,即使鸡蛋上的图案与天文现象再相似,也仅是一种偶然现象。
小编大话: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至今未解之谜后,鸡族们又出现一大令人头痛的问题“到底是谁让我生了天文蛋”?这将会在鸡族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最怪癖,“粉红女郎”25年只穿粉红衣服
据美英媒体报道,美国女子基顿·凯尔·赛拉人称“粉红女士”,因为粉红色是她生平最喜欢的颜色,在过去25年中,赛拉的衣服、鞋子和饰物都是粉红色的,家中的所有物件也都是粉红色,甚至连她的一条宠物狗也被染成粉红色。由于无法忍受赛拉疯狂的“粉红癖好”,赛拉的多名男友都先后和她分了手。赛拉对粉红色的癖好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当她去参加亲友的葬礼时,也固执地穿着粉红色衣服,使她在一身黑衣的哀悼者中显得特别醒目。
小编大话:看来此女人有很严重的“萝莉”情节。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咱们也就行下注目礼得了,谁没有点特殊癖好呢!
最另类,“吸血鬼”婚礼你敢观礼吗
举办婚礼是人生大事,很多人期望办的隆重热烈一些。但是,你听说过“吸血鬼”婚礼吗?万圣节临近,美国一对新人别出心裁,举行一场“吸血鬼”婚礼。新郎杰克·霍尔辛格现年61岁,新娘康妮·施皮茨纳格尔现年44岁。两名新人晚上扮作面色苍白的吸血鬼,来到克利夫兰附近一间“鬼屋”里举行婚礼。他们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那间“鬼屋”由二人初次相遇的露营地主人经营。婚礼场面颇为“惊悚”,霍尔辛格钻到灵车内一具棺材里,由6个抬棺人抬到祭坛上。牧师格雷格·科普扮成著名恐怖电影《黑色星期五》中面具杀人恶魔贾森,在新人互相立誓后没有让霍尔辛格亲吻新娘,而是要他咬新娘的脖子。
小编大话:如此雷人婚礼估计连观礼者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没有足够免疫力的还是不要看下去啦!
最吉祥,虎年售虎须特紧俏
虎年快到了,老虎“身价”倍增,连老虎须都卖100元一根,你买不买?
长沙市动物园的老虎园工作人员小房子的铁门出现几行粉笔字:虎年沾虎气,驱邪避灾,现有少量虎须出售。还专门注明了专售司机和小孩子。这里居然有老虎胡须出售,最贵的可以卖到100元一根,不少市民纷纷表示稀奇。工作人员介绍说,又粗又长的,约15厘米,卖100元;稍短的卖50元;最细的卖30元。
小编大话: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敢在老虎嘴上拔毛的人那一定非比寻常。
最争议,性趣酒店惊现广西南宁
现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精明的商家挖空心思制造商机。近期,广西南宁一家以“性趣”为主题的酒店试营业,房内配置有圆形红床、电动椅、无重力性爱椅、性爱球等大胆前卫的器具,引来众多年轻男女预订。 据了解,在国内很多城市早已经出现了“性趣酒店”,如湖南长沙、广东深圳等,这类酒店挺受顾客欢迎。但在南宁,它还属于新生事物。市民对它缺乏了解,存在争议。酒店目前已经有100多名会员,每天也有很多人咨询。他说,入住酒店的顾客必须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而且要登记身份证,上报公安部门备案。从营试业这段时间看,顾客主要是22~40岁,大部分是有资本、有心情、接受能力强的“70后”和“80后”。
12.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十二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发现高中化学必修1、2给文科生的印象是:化学知识内容丰富齐全、探究活动多样有趣。然而, 给理科生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化学知识太多、太杂, 像英语单词那样, 记不了也理解不透。例如必修1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第四章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是按照单质、化合物来横向编排。具体编排为, 第一节介绍钠、铝、铁三中金属单质的性质, 第二节为钠、铝、铁三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教材这样编排的初衷是为了让高中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结合的更明显, 更适合文科生。但对于两年后就要按高考大纲要求考试的大部分理科生来说, 必修阶段化学学习模式已经让学生养成定性分析习惯, 遇到选修4的定量计算转变就感到很突然。
二、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内容标准的对比分析
熟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 能有效地指导教师上好新教材。然而通过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必修1及必修2的内容标准及教学实践, 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 必修1、2的内容标准主要的设计对象是文科生, 即知识浅显多样, 能力要求与高考要求还没接轨。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标准中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原理及有关计算的要求。若教师在必修模块完全按照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来教学, 那么, 在必修1、2学习结束后, 理科生就很难应对选修4大量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以必修2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及选修4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标准比较为例, 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必修2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能力要求还未涉及计算, 选修4中新增了“反应热”和“焓变”, 及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以及改进了原电池后增加了电解池, 要求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并能解释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同样的知识点重复出现要求却不同, 对于理科生来讲, 必修阶段按内容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的教学就是浪费时间。
三、衔接模式探究
为因材施教, 目前有两种文理分科时间安排。一种是高一学年结束后再分科, 另一种是高一上学期结束就分科。前者比较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站在广大文科生的角度, 照顾文科生, 教学内容的难度偏低。后者是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分科, 对于化学科而言, 文科生可以放心的按照内容标准继续教学, 对于理科生, 就可以开始增加难度。比如化学能与热能, 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多做键能的计算, 并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断键吸热与成键放热之差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同样, 原电池可以加深正负极电极反应的书写, 尤其是科技前沿研究的燃料电池、熔融盐电池的正负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三段式”法;增加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等。理科生在必修阶段做了充分的认知及方法能力准备后, 到了选修4阶段, 就更容易入门, 而不是束手无策。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周期短, 就能省出大量时间来进行强化练习, 也能使高考第一轮复习提前。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称为“难度均摊的衔接模式”。
另一种是“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 即把更多时间让给选修模块, 很符合新教材理念中学生的认知先后顺序。经过几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经验, 选择上面的分摊难度的衔接模式能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就积累较大的知识与能力势能, 这些势能会帮助学生在知识难度大的选修阶段应对自如。而对于贵州省黔东南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地区, 学生的知识基础、处理信息、构建知识的能力等都不够快、不够稳。如果采用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 学生会觉得很痛苦, 犹如鸟儿长大到该飞向蓝天了却苦于没有丰满的羽翼。
还有一种是“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必修2和选修4均出现, 那么, 高一下学期分科后就不上必修2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因为知识难度大不到高考的要求。直接跳过上完“有机化合物”及“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后, 在选修4中扎实有序, 循序渐进地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教学。“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学生因必修阶段知识和能力要求级别低而养成学习化学“浅尝则止”的习惯, 知识学习以及能力训练一次解决。
上面的这三种衔接模式各有优缺点, “难度均摊的衔接模式”对于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重复出现而难度要求不同的内容, 可以把知识难度平均起来, 分摊时间和精力展开教学,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教学衔接模式比较适合中等生占多数的班级。
“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把更多时间让给选修模块, 既符合新教材理念中学生的认知先后顺序, 也不脱离高考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非常准确的把握的同时, 掌握各章节的教学时间。“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适合小班教学, 以及高二才分文理科的学校。
“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已在本学科的教学教育工作中获得较高荣誉, 才能被学生认可。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三种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实施, 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一, 需要整个教研组团队的力量做支撑, 单干不能形成气候。其二, 如何把握好学生的认知动态。其三, 教师熟悉教材与课标的程度, 是否有扎实的高考基本功, 是否对科技前沿保持敏感, 是否研读每年的考试大纲来指导教学并能预测未来考试方向。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的知识按照全新的认知模式编排, 由过去按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原理的纵向编排, 转为按对知识的认知顺序分类的横向的探究式编排。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与选修模块难度要求差距较大, 这对于教育水平、经济水平不够发达贵州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老师和学生来说, 是带来了很多教学矛盾。其中, 理科化学必修1、2与选修4的衔接是教师在教学上比较头痛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服务广大学生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衔接模式,考试大纲,三维目标,中差生
参考文献
【课题4化学键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2-30
化学研究性课题06-19
高中化学实验课题10-04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09-17
碾小课题研究4月总结11-05
课题4_爱护水资源导学案01-18
学习化学的4大技巧10-29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10-02
微型课题教学设计09-07
课堂分层教学课题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