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精选12篇)
1.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
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杨金莲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编辑 张珍珍
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小组合作学习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要求, 依照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专家认为,学生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 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但合作学习在教学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老师误认为只要有小组活动就是合作学习, 老师看着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景象便认为合作得好,其实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1.对概念理解的不准确。有的老师只是简单认为把学生分成几人一小组,凑在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就是合作,这忽略了合作的意义内涵及其作用。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教学理论。国内外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认识,综其所述可理解为: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互助合作,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误把合作学习、小 组活动当成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 老师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学生分成小组、激烈讨论。其实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教学是脱节的。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应该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场”(物理学概 念 ),是老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既有外在行为与内在思维的交流, 也有知识探讨与情感沟通的交流, 是师生全方位“碰撞”的过程。
3. 误把讨论问题 当成是让 学生广泛参与的途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都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然而这种单一的方法和一些没必要讨论的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浪费教学时间。应该选择有合作意 义的问题 进行共同 学习 ,并在小组内进行分工, 每个学生都被安排担任特定的角色或都有任务需要完成, 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4.进行合作 学习前 ,教师缺乏引导,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一提出问题便立刻要求学生进行讨论, 不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不理解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就匆忙展开讨论, 会使学生要么盲目随从,要么坐享其成,很容易偏离航线, 成为漫无目的的航船,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参与引导紧密联系, 教师应担负更多的组织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责。
二、 学生使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就会使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学生缺乏主 见 ,不懂得如 何合作。在小组中,每个同学都应该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其中,都应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大家的思想才会在彼此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火花。但也有个别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只会同意同组其他同学的意见,不懂得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不会与其他成员交流及解决问题,导致合作低效。
2.彼此不予合作。小组成员间缺乏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 或各抒己见,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不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缺乏尊重与欣赏他人; 或各自沉默,有的学生已经习惯独立学习而不愿与别人合作,小组合作缺乏必要的训练,不能正确合理地解决矛盾冲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与小组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二者应该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不把个体真正融入到小组中,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3.所处地位不同。 学优生往往在组中担任主要的责任, 处于主宰地位,他们是组内的活跃分子,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学困生则因为基 础薄弱而 往往被忽 略 ,他们参与 的主动性 也比较欠 缺。有的学 生在小组 合作中“ 搭顺车”,这样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提高的机会,也限制了其他人的思考, 这种情况会挫伤整个小组的积极性, 不利于促进整体的学习。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 让每个学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 这样就最大限度减少逃避任务的人。
4.缺乏自制力。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 易受干扰, 注意力不集中,爱开小差;有的学生借合作学习的机会聊天, 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或者交流的声音太大,影响其他组的同学。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小组合作的关键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研讨、探究、合作,让学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间都有所得,有所发展。但是,个别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有效平台时没有准确认识小组合作的真正目的,只是在表面上做得有声有色,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于合作的效果没有深入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各行其是。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由于小组内的学生受个人所学的知识应知应会程度、个体心理发育以及性格等方面的限制,对同一问题会表达出很多种观点,尤其是目前班级组成成分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皇上”和“小公主”个性比较强,在小组研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别人的意见不会轻易赞同、更不会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各行其是的现象。
3.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当教师开始下达分组研讨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小组内的同学针对教师抛出的问题只是简单地交流一下就草草地表达完各自的观点,然后就假意继续研讨,实质在小组内搞小动作,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师虽然在各小组间不断地进行巡视、答疑,但对课堂的调控力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明显降低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也影响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提高。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1.注重个别差异,提升小组凝聚力。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内成员既要有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要有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勤思考、敢于发言,保证他们能“吃好”,并且指导学有余力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吃饱”。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教学生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如何帮助别人改掉缺点,让他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最终让小组成员明白,只有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才能使小组的凝聚力提升,进而促进学生个体的提高与进步。
2.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日积月累中培养出来的,好的习惯包括深入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研讨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的习惯;针对老师和同学的观点不盲从,当与小组其他同学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保留的习惯。当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小组内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评价运行机制,确保每一名学生最终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创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尽管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水平充分展现出来,学生不再是客观的服从者和学习者,而是主观的求知者与探索者,从而在课堂中塑造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前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一张嘴+粉笔+黑板”教学模式已经被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精心备课,将网络、影音、动画、图片引入课堂,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感内容,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4.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四
廖光明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中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一位教师上一节“异分母数加减法”时,先复习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开始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数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那么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试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值得小组合作研究吗?由于没有思维含量和常用这种不合时宜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2、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缺乏充足性
学生要进行创新、探究、深入的解决一个问题,即要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愿望,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要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教师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仅两、三分钟,刚一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显得很仓促,交流不够充分,仅是蜻蜒点水。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在教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为验证这个猜想的正确性,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请各小组组织讨论,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验证结论„„只见学生在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个明白不可„„一会儿,教师就示意学生停止验证、探索。这样的合作不但没有实效,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技能性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1)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是在小组中学优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他们的思维就不自觉地趋同于教师的代言人——小组组织者的指向,致使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肯定,致使某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在萌芽状态。(2)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如此等等现象,都说明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小组合作技能,这种无效的合作不但达不到“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目标,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事倍功半。
4、小组合作学习缺少自主性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探索,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前,没有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出示问题后,马上就叫学生开始小组合作,有的学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该怎样说,达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十五减九》的减法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15-9”的计算方法,学生没有先进行“15-9”的尝试计算,在小组合作时,小组成员都按其中一名同学的方法计算,没有达到小组成员交流不同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目的。
5、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指导性
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而我们的教师有的时候在一旁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着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合作的程度,结果不闻不问,有的为了显示以人为本,融洽的师生关系,象征的来到学生中巡视、组织纪律,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际上是借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一会回答的时候,能更贴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是非常的有效。这样做的教师是不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师生间在知识和情感层面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激不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因而这种合作也是被动的。只是给听课者看的,是彩排后的表演。导致老师不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及对问题的理解的程度,学生也不了解教师行为的意图和意义。
6、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中,教师较少组织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有时组际之间的评价,往住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形成相互指责的局面。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也较少,为了鼓励学生合作的成功,教师一律用“掌声”、“小红花”的方法加以肯定,单调的激励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感到腻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综观以上分析,我认为问题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他们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的理解,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师生两方面入手,对症下药。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有些教师至今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2、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参与能力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与坏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农村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比较差,课堂参与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如一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养成正确摆放学具和正确收拾学具的习惯,在动手操作时要大胆地摆弄学具,而在老师讲解时要专心听好,不能再随意摆弄学具了。还要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善于倾听别人见解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专注地听,眼睛要注视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可以用微笑、点头等来表示同意、赞赏,还要先听后说,多听少说,不随意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并且对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要点、优点、不足,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充分发挥其作用。
3、营造积极的合作交流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基础较好,思维反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少数“尖子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地”,而学习弱势群体则成为了他们的观众,被大家冷落,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农村孩子性格一般比较内向,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大多比较自卑,在进行小组探究合作交流时总是畏缩在一旁,不敢动手,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以及合作伙伴的帮助,所以教师要针对情况,在平时潜移默化中加以改变。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优劣搭配、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并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观点交流时注意交流的顺序,一般先学困生,后优秀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去。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保障。教师只有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试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们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例如“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该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兑换人民币,所以我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研究这个问题,并努力营造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如下面这道练习题:用5角、2角、1角的人民币可以怎么换成1元的人民币?有几种换法?照样子填一填。活动过程中,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面额为5角、2角、1角的模拟人民币拼成1元,并与老师兑换面额为1元的人民币。在充裕的时间中,很多小组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虽然期间有的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类办法,但这是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自己想出的、做出来的。这样的课堂,用“学生亲历探究” 代替了“教师讲授深究”,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篇五
中文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学习型组织实施的重要意义,学习型组织在作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法宝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开展困难、收效小等问题。本文以JAC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为例,分析了其在学习型组织的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最后,以JAC多年来建立学习型组织所得到的收获为例,鼓励更多企业建立自己独有的学习型组织文化。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五项修炼 企业文化2
Abstract
As a meaningful method to keep corporates developing sustainably, Learning Organization encounters some troubles along the way, such as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small harvest etc.Taking JAC’s learning organization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found in the progress of carrying out learnig organiz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ces accordingly.At last in the light of the achievement JAC made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encourages more companies to build their own ones.Key words:Learning organization Five trainings Corporate culture
目 录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及其意义.....................................................5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5
(二)学习型组织的意义.......................................................5
二、JAC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主要情况介绍..............................................6
(一)JAC的人才观和学习观....................................................6
(二)JAC的培训工作形式......................................................6
三、JAC多年来开展学习型组织的所存在问题..........................................7
(一)员工思想上的问题.......................................................7
(二)培训内容及方式存在缺陷.................................................7
(三)培训效果低于预期.......................................................8
四、针对JAC学习型组织的一些建议.................................................8(一)加强员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引导.........................................8
(二)改善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及方式...............................................8(三)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把组织型学习做到实处...................................9 参考文献........................................................................12
JAC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学习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个人学习、其次是组织学习、最后是学习型组织。对个人学习而言,主要是指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学习的主体是个人;而组织学习是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看待的,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两个阶段;对应而言,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在学习型社会里,各个公司如果要实现长远的公司规划,同样面临学习的任务,都需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内是指,由领导层提倡,在整个组织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改变员工固有并阻碍企业发展的心智模式,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以增强企业整体上的灵活适应性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及受此价值体系所影响而建立的相关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这里的学习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吸收知识,而是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它是开创性的学习。
(二)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从以上对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的阐述中,可对在企业内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做出以下几点归纳:
1、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
适应性要求组织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政府有关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组织内部成员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现状,自我超越。
2、强调整体的企业文化
首先要企业员工把整个组织看成是一个“智能生命体”,即让组织具有整体意志与整体传力。其次领导者应以整体系统的眼光看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员工的错误,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结合多方面因素共同考虑,避免单一思考导致判定和决策失误。
3、展开全方位“学习”的企业文化
“学习”精神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一是“终身学习”的精神。二是“全员学习”的精神。三是“全过程学习”的精神。四是“团体学习”的精神。
4、以人为本,自我精进的企业文化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人都有渴望自我精进的内在需求,鼓励人们相互交流、持续学习、自我超越,为人们寻找到内在灵性停泊的港口,使员工的工作热忱被充分激发,且更富自主性和创造性。
5、协作与共享文化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不是相互隔离的。
6、代表组织学习记忆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不是企业组织之外的东西,它是组织学习的产物。
二、JAC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主要情况介绍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各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实力,先后有多家企业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以下就以JAC为例,简述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概况。
(一)JAC的人才观和学习观
JAC从96年开始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从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核心理念: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一个企业无论引入了多少现代的体制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企业如何仿效最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践的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制度的健康发展,那么,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只能是图有虚名。
所以JAC首先是从人的方面入手,提出了大人才观:
一、人才和资讯才能决定企业的未来;
二、每一个岗位上有造诣有贡献的人都是人才;
三、品德永远第一。
在提出了自己的人才观后,怎样才能指导每个员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成长为人才呢?为此,JAC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学习观:
1、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学习。江淮人提倡: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有”的学习态度,事实上是提倡一种开放接纳包容之心。
2、学习是最大的福利,是对员工最高的奖励。JAC认为,培训是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对员工的最高奖励就是提供一次免费的外出学习机会。JAC培训是采取竞培的方式,尤其是研究生这级的培训和境外培训。受训人员自己报名,然后进行考试、绩效考核,最后选拔确定人员。不论资排辈,极大地促进了年轻员工的成长,同时也让老员工感到一定的压力和危机感。
3、学习是一项回报颇丰的投入,提倡终生学习。在JAC,培训被当作是压倒一切的“一把手”工程,他们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中心主任相当于副总经理层级。有专门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制定了严格的培训制度。中心许多设施都是全公司最好的。
4、学习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会学习。JAC对施训者提出了转变观念上的要求:过去是“我能教他们什么”,老师有什么知识,就传授什么知识。现在,则是“我怎么促成他们进行学习”。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目的是促使学习的产生,让别人学会学习。
(二)JAC的培训工作形式
为了使企业的培训工作不流于形式,像大多数企业一样,JAC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学习培训制度和管理流程。JAC的培训工作大致有如下形式:
1、自主培养。安排优秀的员工到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和优秀的企业进行深造,开展交流。并且与大学合办研究生工作站,选拔优秀的员工来参加研究生的学习。还有就是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公司讲学。
2、脱产轮训。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它尽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后果负责。这对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JAC认为要重点培训他们的领悟力和创造力,必须能够深刻理解决策层的决策,同时又必须创造性的用到他的工作中。中国与外国企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科技而是人的素质。
3、全员参与。在江淮中有一个全员参与的“40+4”的培训,就是每周工作40小时,再加上4小时的学习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生产任务很紧,加班加点的情况下,每周4小时的培训从不压缩。
JAC还有一个150人的兼职培训教师队伍,这些人都是由各个单位推荐出来的,然后由培训中心进行考核,发给他们培训师的证书,培训师队伍中有工人、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公司的高级领导。JAC还规定,基层领导必须同时是内部培训员;中层领导必须是内部培训师。培训使用的教材都是自己设计开发的,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管理教材,但是只有自己设计考分的教材最适合自己的实际。并且使用自己企业的案例会更加生动,更能为员工所接受。
4、共享学习。为什么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团队整体智商却只有62?团队的学习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为了创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JAC以反馈系统、反思系统、共享系统为主线,专6
门作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创建规划。集团公司还成立了学习型组织研究会和书友会,每一个子公司都有分会,不断地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
三、JAC多年来开展学习型组织的所存在问题
JAC自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公司自领导起从上到下对此非常重视,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培训机制。员工也从最开始的不习惯、有抵制情绪到习惯成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么多年的坚持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在目标、对象、内容以及教育形式、方法、监督和评价机制上,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要求相比,也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员工思想上、公司机制上、培训应用过程上三方面的问题。
(一)员工思想上的问题
1、员工认识不到位。员工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偏差,往往把学习当成是完成公司安排的“软任务”,当作一种“额外负担”,把“理论武装”视为“门面包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不同程度存在应急、应付现象。在培训期间,经常存在人来了,心没来的问题。个人对学习也没有要求,没有危机感。大多数人认为干好本职工作,只要业务不发生差错,干好了就等于学习了,没有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在JAC每周加四培训的时间内,时会发生走神、瞌睡等问题,要不然就是低头看手机,抬头茫茫然。员工不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处,存在应付心态。
2、员工学习动力不足。内缺动力,外缺压力。从大环境看,现在的社会很浮躁,真正能坐下来潜心学习的人很少,埋头学习的倒成了另类。从小环境看,企业工作压力大,整天忙于工作,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应付就行了,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往往是要求时学一学,用起来学一学,集中组织时学一学,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即使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散漫,积极性不高。
(二)培训内容及方式存在缺陷
1、学习实效性不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解决思想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过程,都要从解决自身的问题开始迈步,从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来加速,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JAC下属企业众多,每个分公司情况均不同,作为培训来说也应该对症下药,对于制造商用车的生产单位,商用车的可靠性是需要关注的,要多安排关于车辆安装可靠性性质的培训,让员工对自己的岗位有深刻认识,尤其要认识到因自己装配问题而带来的后果,以保证他们对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让大家在以后工作中灌输以大家要以质量为本的意识;而作为乘用车来说,精制工艺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最小的安装偏差,造就完美的产品。让大家感觉不是在做汽车,而是在做工艺品,要给员工们播放顾客们对我们的挑剔,要以挑剔的眼光看自己。脱离自身的实际工作,缺乏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很可能使学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2、学习方式不科学。在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当前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外出参观与观看录像等。而集中学习又以领导作辅导发言或组织者宣读学习文件、集体观看录像为主。这就造成了领导与学员之间,组织者与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即使偶有讨论,也是领导、组织者唱主角,其他学员难以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此外,有些企业或因经费问题,或因工作缺乏创新,都较普遍地采用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贯彻讲话等形式来替代学习,总是改变不了读书念报式的呆板形式。有些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机械教条照搬上级文件精神,沿用已经不合适宜的学习办法,如简单生硬地规定指定的学习书籍、甚至要求要写多少字数的读书笔记等,这些没有任何新意且缺乏主动性,单调、枯燥的学习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氛围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3、培训手段单一,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在JAC,按照其大人才观,员工主要分为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操作类四种。对于每一类员工培训方法相同,造成同样内容同样的培训方法,而大家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待的结果就会千差万别。更重要的培训方式不为大家所接受,造成员工意见大,对培训有抵制情绪,发牢骚,最终直接影响工作。长此以往大家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抱有成见,影响工作的开展。对于生产一线员工,因其长期从事制造生产,劳动强度大,在每周加四培训过程中,尽量多安排轻松性质的培训,例如,看电影、看视频等等,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培训内容传播给大家,如扔按计划安排视频讲座、岗位练兵等,势必造成大家对上课没有兴趣,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换个方式,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足以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三)培训效果低于预期
1、培训内容散乱,员工受益少。学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往往是学习文件多,学习基本理论少;泛泛讨论多,深入研讨少;涉猎的知识门类多,系统深入研究少;空谈认识多,联系实际谈贯彻落实的思路、意见、措施少,很少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和实际主动地安排学习内容。即使安排本部门岗位练兵或业务能力提升等平培训课程,但员工考虑自己又不可能干这个岗位,安于现状,致使其不能投入到学习中来,结果精心准备的培训内容,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2、培训知识转化不理想。学习中追求形式和过程,满足于学过了、了解了,吸收不少,消化不好,学习成果转化率不高,往往是学归学、干归干、说归说、做归做,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脱节。没有达到改造思想、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效果。对培训的管理也仅仅是在培训和培训前,对于如何做好培训后工作,让培训出成效,需要认真思考。
四、针对JAC学习型组织的一些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要抓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在“强化”上下功夫。当前,JAC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标杆,关键在于提高公司各级领导及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只有坚持以科学技术研发为核心,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为基础,以增强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制度和机制为保障,才能推进企业内学习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员工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以下,就上述员工思想、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三个方面问题分别提些改善建议。(一)加强员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引导
1、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习自觉性。江汽集团各分公司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就是工作,而且是更重要的工作”的理念,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切实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坚持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让每个干部、员工真正懂得,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裂变的时代,必须培养自觉学习、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的理念真正渗透到思想中,让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追求。
2、强调激励以提高员工学习动力性。JAC的员工,上班工作忙,下班家务事多,让其放下一切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个别人也许会,但大多数员工都觉得不现实。如果企业给点激励,有点动力,他们也许就能坚持。因此,要想让员工学习的兴趣长盛不衰,就必须有一套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去触动他们、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凡是员工写的学习心得体会、调研文章和研制的科研项目在上级获奖的,单位按等级给予一定的加倍奖励;个人某项技能或小改小革,获得上级奖励或被上级授予“标兵”、“劳模”的,给予加倍的奖励;员工被评为“十佳”、“十优”或各项能手的,给予适当的休假奖励等等。(二)改善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及方式
1、分层组织学习,突出学习重点。组织好学习必须注重层次,突出重点。除坚持组织集中性教育活动外,还要坚持差别化、个性化要求,多增加“自选动作”,尽可能减少“规定动作”,尽可能的贴近工作实际和干部员工的自身需求,分层次组织干部员工学习。首先,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内容安排,突出员工业务实效性,让员工只要认真学习一次就对工作上有帮助,使得员工学有所得;另外。要根据员工、干部的不同层次的岗位进行分层学习,不同层次的岗位关注点不一样,需要学习东西自然不一样,要针对他们各自的需求制定各自系统的学习计划。要积极引导干部及员工按照各自需求进行系统学习,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最后,从时间上要进行短期及长远的个人学习计划安排,把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干着今天的工作,想着明天的事业,学着后天的本领,努力使每一个干部及员工成为“行家里手”,成为独当一面的工作骨干。综上所8
述,从不同岗位这个横向上,从不同层次这个纵向上,最后在时间上层层推进,分层分重点的安排学习计划,使每个员工及干部都能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2、多样化多主线学习方式。我们应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列入企业整体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把握创建工作各条主线。首先是要推行群众性学技术、学业务的主线,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措施,积极引导全体员工把主要精力从拼时间、拼体力转移到学技术、学业务,提高劳动技能上来,构筑起“培训-考核-待遇”一体化的培训新格局。其次是推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继续教育主线,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更新的力度,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和监督措施。第三是在学习内容上的安排具有特色。也就是说,学习内容是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作用,应作为评价标准。对于培训的内容,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组织部分专业或业余骨干教师,对其内容进行优化,重新整编内容,从而拓展学员创新的空间。第四是学习形式的创新,充分体现多元性、主体性、综合性的原则,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创新体系。在这种新体系中,学科可包括:各专业课以及思想品德、政治法律、组织理论等;活动课程可包括:计算机操作、现场实践教学活动等;隐形课程可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延伸教育(即向家庭、企业、未来延伸)等。第五是在学习行为的创新上,体现多维互动性、动态生成性原则。作为管理者的新角色是:学习的教练、愿景的仆人、组织的设计师,作为讲授者,不仅是学习的“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不仅是学习过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而且是学习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而作为学习的员工,不仅是“听”者、“答”者,而且是“问”者、“说”者、“思”者,不仅是“学”者,而且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每个员工都是培训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行动的执行者和贯彻者,这就是学习行为的多维互动性。
3、根据岗位特点,应用多种培训手段。JAC针对管理岗、技术岗及操作岗等岗位的培训方式不科学,不能对症下药,这也造成了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应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不同的培训方式。例如,操作类员工每天在生产线从事体力劳动,在每周加四的时候尽量少的进行岗位练兵。岗位练兵本身是好的,但是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为保证大家对工作的熟练度,提高产品质量,其岗位基本不会有变动,大家很难有学习的积极性。在加四的时间,应该围绕着生产目标,从提高士气,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等方面,多使用电视剧、电影等视频方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下学习知识。对于有特殊的需求的员工,迫切的需要了解某方面的只是,可单独进行课堂培训等。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员工,运功量小。培训时要多通过动手实践、趣味运功等方式进行培训,不但让大家了解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有利于大家的健康。(三)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把组织型学习做到实处
1、培训语言、内容、方式贴近员工,以被培训人为导向。在目前的学习中,授课人在学习前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要么照本宣科通读一遍,要么高谈阔论套话连篇的现象,让员工难以理解接受。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把理论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给员工,让员工乐于接受。即结合学习内容,寻找生产实际中、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事例,通过加工整理融会贯通,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员工,使听讲的员工有听故事会的感觉;至于岗位需要的学习,有的员工认为,在岗位竞争的压力已让员工感到“三天不学手生”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引导员工健康学习,使之既不透支精力影响工作,又不贻误学习保持上进。在有条件的单位,应开辟一定的阵地,提供一定的资金,购买一定的资料,配备一定的师资,让员工学习有去处,掌握知识有取处,比如职工夜大,开办专题辅导等。
2、以培训效果为导向,使之融入培训制度。要想有一个好的效果,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完善的学习制度。以下就这两点,谈一点看法:第一,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个氛围,氛围可以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我们曾经看见这样一些现象,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跟朋友们进了书店,朋友们都在拿书看,他不跟着看书又干什么呢?这就是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学习氛围的建立,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带头学习,针对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好、执行不到位、业务素质提不高等问题,经常组织探讨和研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还可以在企业内开展读一本好书、汲一点营养、学一门业务、专一项技能的活动,并使其在全体员工中形成时尚;第二,制度是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理论学习的重要保证。要通过机制建设,促使学习走向制度化,首先完善现有学习制度,并使之切实可行,另外将现有的学习制度增加完善至学习效果的跟踪。第一是对JAC已经建立的“学习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现在是安排在每周六上午定期组织大家集中学习或安排时间让大家分散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的落实;第二,完善学习交流制度,加强内部学习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第三,完善自学制度,强化干部及员工的日常学习,激发个人自学的内在动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家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第四,完善学习激励制度,把学习纳入集团各子公司争先创优的重要内容,作为评比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开展优秀学习型组织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最大限度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最后,建立学习效果考核制度,针对每周的培训结果,培训中心对各单位各集体的学习效果进行抽查,并以多奖励少惩罚的方式对各个团队进行评定,对于反馈结果要多反应在培训策划上,这样才能让组织型学习不断进步、完善,让员工将培训的知识愉快的转化到工作中来。
五、结束语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现有的企业文化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财、物和技术资源等要素上加入了知识和信息;在产、供、销中加入了信息流和网络。由此导致了企业传统组织治理结构和生产流程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治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家和治理学者普遍感到,必须建立新的企业组织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而支持这种新型组织的要害,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整体上灵活适用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高扬主体意识,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观念和系统思考,注重团体精神和协作精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中国文化传统对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提供了现实土壤。从JAC多年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收获来分析,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有其在中国企业单位内实施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道路成功走出各自的一条路。
参考文献
6.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六
糟糕的时间管理
这并不只单单是大学生会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但受它影响最大的却是大学生。哪怕是最优秀的、准备最充足的大学生也会低估,一个严格的教学安排会带来的工作负担。对于那些聪明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他们有天分快速的完成工作,所以基本不必纠结应该如何进行合理时间安排。但他们难免会遇到的一些工作是需要把它们满满的安排在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季度内,这些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最终拖延症会让他们慢慢崩溃。我每年都能在我为本科生开设的操作系统课上见到这样的情况,这门课出于教学需要,必须要把把原定于一学期内完成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放到一个季度里。对于从第一天就开始着手进行的学生来说,这些两到三周的项目都是很难完成的。而那些犯了拖延症甚至是等到交作业前的四到五天才开始做项目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满满的都是血泪史)。
7.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七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 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主体性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自主构建意义学习,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去, 去思维, 动脑、动口、动手, 亲自体验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2. 互动性
合作教学本质上就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中, 教师是通过激发学生去探讨问题, 让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的。在合作教学的互动交流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感情, 发展同学关系。
3. 合作性
合作教学中, 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不是通过一个人实现, 而是在小组或小组之间的共同探讨和合作中实现的。教师是实现合作学习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给予点拨、引导, 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分享学习当成果, 撞击发现的火花, 互相启发,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数学教学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自从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初中数学教学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 并且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合作教学的成果表达、合作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在初中数学的合作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探究。
1. 合作探究的问题空间过于狭小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 合作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更高。因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发挥集体智慧, 团结协作, 大家之间互相碰出智慧的火花, 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往往把合作学习设计成学生完成某一个小问题的解决, 如果合作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某一块土地的丈量方法,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就能完成, 就没有必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因此, 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个体解决有一定困难, 但小组集体努力就可能解决, 也就是停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 教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师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 他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 没有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 这样也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实际上,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 它更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 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团队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合作技能为基本目标, 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3. 合作小组内部缺少必要的分工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 大家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没有明确分工, 小组成员常常是各行其道, 自说自话, 没有形成合作探究。造成小组代表发言, 也是发表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形成组内与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也就不能实现互补互助、共同提高, 反而造成两极分化, 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有些教师为了公开课上出合作学习的效果, 课前便安排了各组发言人, 并为他准备了发言内容, 虚假的合作学习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
4.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目前, 在一些初中的数学课堂中, 教师为了赶时髦, 见到别的教师开展合作教学时受到领导的肯定或同事的赞扬, 不管自己的课堂实际是否需要, 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 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课堂上, 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 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 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做个姿态, 讨论两句就算完成合作环节, 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 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 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当教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一个人来代替小组, 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 既不认真听, 也不进行补充和说明。
三、针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初中数学教材里, 不是每个内容都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合作学习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任务。根据这样的原则, 我们在选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内容时要确定那些复杂的问题与知识点作为任务, 特别是对于初中的高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比较偏爱一题多解、探究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开展讨论和争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合作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互动和交流。从原则上说教学内容的思维空间越大,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越显著, 因此选择那些开放程度大、思维难度较高的内容, 运用合作学习, 能发挥学生思维碰撞的优势, 会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2. 强调学生合作的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初中正是学生要求独立, 渴望摆脱束缚的阶段, 也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时期, 初中生不太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一个人进行“一言堂”。他们更喜欢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 独立探讨一些知识, 即便是碰壁也在所不惜。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合作学习中既要注意鼓励学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但是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毕竟初中生的知识经验有限, 更需要教师在知识学习、情感发展、同伴关系的处理上对他们进行指导。
3. 合理分工,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合理分工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合理分工就意味着学生有了明确的责任, 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怎样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真正地动起来, 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 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如何发挥作用等等。因为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课堂发言比起其他的课堂教学活动相对少, 因此, 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调控措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个体与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 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4. 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初中数学本身就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学生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多样性。因此, 在开展合作性学习时, 不要拘于形式, 要活学活用, 灵活地对待每一节课的不同需要, 不能说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合作学习。不能形式化、机械化、模式化。灵活地对待每一节课不同的需要。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它该有的作用。否则, 只会空有样子, 没有一点实际作用。要彻底改变初中数学教学中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究、富有个性的合作学习, 才能有效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但尊惠.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对策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2]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数学教育学报, 2010 (2) .
[3]钱珮玲, 王嵘.对一种数学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数学教育学报, 2002 (4) .
8.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 体育学习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119-02
學习评价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1.对学习评价缺乏认识。有的教师没有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缺乏认识,认为评价是一种负担,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因此,在研究评价方法时,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进行学习评价,不是为了促进体育学习的发展,而是为了完成任务,使评价工作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认真学习,充分认识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意义。体育学习评价对体育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教师怎样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学生就怎样学习、发展。为此,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以及有关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设计评价表格并进行评价,从而真正把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2.没有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时,没有依据体育标准,评价项目繁多,评价内容也比较笼统。如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和体育学习的个性特点,没有按照标准来设计评价表,使评价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表格的填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直接影响着评价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采用和确定评价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他们的个体价值。为此,教师要把握三点:一是体育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体育课程内容的评价,应该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意表现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评价目标内容的全面性。即体育课程的目标评价,不仅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领域进行评价。三是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
3.注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很多教师在评价体育学习时只按照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打分或给予等级评价。这样的评价既增加了师生的工作量,又没有真正达到实效。因为,从这些分数或等级中看到的只是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和有差距的地方,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教师也没有帮助学生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指出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为此,教师应首先对可定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而后对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其次要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提高评价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进步。
4.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现在很多教师、学生、家长虽然也比较重视形成性评价,但和终结性评价相比淡化多了。具体表现在:为了提高体育达标率,教师舍弃体育活动中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机械地重复地进行枯燥无味的达标练习;这种忽视学生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忽视学习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只能甄别出学生的好坏,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形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在形成性评价中可采用即时评价和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如在学习过程中可采用 “你跑得真快、你做得很好、有进步、加油”等语言鼓励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录学生在各个时间段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以及学习态度和行为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帮助他们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增强学习信心。
5.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单一。目前,虽然也倡导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依然是以测验、考试、提问为主,评价主体依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自评、互评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评价,改进建议也不是真正的打算、计划,而是作为检查、评估的依据。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被评价者从评价反馈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他们不断发展提供依据。因此,应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促进被评价者发展。这就要求各评价主体在运用评价方法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具体的情境、条件来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效果。
6.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功能。现在,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仅仅指出这点好,那点不好,这个学生是好学生,那个学生是差学生,甚至有些领导也是这样评价教师的,这个班级的达标率高,那个班级的达标率低,这个班学生的纪律好;那个班学生的纪律差等,这种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功能的评价,很少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不能真正促学生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现在好多教师一听激励性评价就不敢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在课堂上做的不好,也要号召大家予以鼓励:“做的不错,鼓掌……”其实,这没有真正理解激励性评价的意义,激励性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二是要客观公正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只是指出缺点和不足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用这些缺点和不足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9.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九
一诺教育洪家楼校区负责人张老师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中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以下:
一. 粗心大意型
学生特点: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祸
解决方案:确定自己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属于“经常性”发生的错误。此类同学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追根溯源时只是结构和脉络掌握的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
二. 一做就错型
学生特点:基础不扎实,解题方向不明朗
解决方案:学懂学透夯实基础,多做题目触类旁通
症结如下:
1、对简单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
2、对中档题分析不清楚,模棱两可;
3、对复杂题缺乏分析能力;
三. 基础薄弱性
学生特点:缺乏自信,学习底子不牢。
解决方案:薄弱在学科上,不要薄弱在心理。
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最容易通过专业辅导提高成绩。由于这部分学生长时间对成绩缺乏信息,缺乏向上的决心,因此针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重在“补”心态。
四. 苦学无效型
学生特点: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学业诊断很重要。找到对方法进步快
该类学生是没有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缺乏技巧,导致学生效率较低,只要通过学科诊断,找准个人症结所在,并扎实落实老师制定的个性化方法,才能提高成绩。
五. 知识生疏型
学生特点:做题太少,需要强化训练
解决方案:培养快速解题能力,拓展发散思维
10.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
(1)学生没有很好的人生规划,没有目标。
(2)生活条件较之过去更显优越,能吸引学生的东西太多了。。
(3)也有一个新词说的“阶层固化”的影响,多数的老百姓的孩子很难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4)老师还不能真正吸引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很少有成功的体验,渐渐的就放弃了学习。
(5)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慢慢的变得越来越低,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很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少了家长的强制力保证,学习变的可有可无。
总之没有目标,没有兴趣,没有希望,没有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差是一个自然不过的事。
解决的方法:
作为老师的我们很难改变前面的(2)(3),(5)条中的原因。
正如一位领导到说的:“触及心灵才是教育的真谛”。
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人生,慢慢培养学生的人生目标。针对初中生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等现实的人生发展问题,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搞好生涯发展规划。
11.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张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小组分组,在学习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主动探究课堂学习的知识点。高中数学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空间矢量以及数量关系的变化,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流于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
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目的,而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附属工作,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合理地安排学生参与思考的环节,依旧遵循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使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也没有真正安排适合学生的讨论话题,发挥合作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能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课堂负担,既没有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
2.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难以掌握
在合作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过程中,最让数学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行讨论环节,很多教师反映,掌握好讨论的时间和学生的参与度是一项特别困难的事情。讨论时间过长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浪费课堂时间;讨论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提出的问题没有被学生理解掌握。对此,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互相磨合,逐渐达到一定的默契度。
3.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合作学习表面上是要提高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参与分量,转变教学主体,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而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验。很多教师认为既然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于是忽略了上课前的备课工作,导致在课堂上没有提出适合学生知识理解范畴的问题,使学生讨论半天也没有实质性的学习进展,最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事倍功半。
4.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了解不足,没有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句经典名言,传承千年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于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参差不齐,小组中也只有性格外向、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发言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已经失去了平衡,很难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效率的方法
1.正确对待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非常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很多弊端。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端正态度,认真探索和接纳新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探讨,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思路,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关注度,并且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走到学生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真正需求。在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的讨论时间,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
3.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分组之前要充分掌握全班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擅长的方面。这样才能均衡地分配每个人在小组中的位置,使小组成员能够合作默契,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4.明确考评机制,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方式单一,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唯一标准。新课改中明确要求要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改进以往的考评机制,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思考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参与度纳入考评机制中,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高中数学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经过近年来各级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推广,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认可。我相信经过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不断探索,一定能够使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更加完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金立明.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3).
[2]张莉莉.落实合作学习“三需要”促进高效数学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3(4).
1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
(一) 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认为学习属于学生的事情, 自己只要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 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严重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特别是在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 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除此之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认为自己是一个旁观者, 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二) 缺乏合作学习的氛围
现阶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经常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严格遵守纪律, 因此课堂往往会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感觉, 即便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的讨论氛围也不浓厚, 即便看起来讨论得很激烈, 但实际上却似一盘散沙. 除此之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因此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信心.
(三) 缺乏合作学习指导技能
现阶段, 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相应的指导技能, 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需要学生切身的体会数学实际, 并不断发散自身的数学思维, 进而获得不同的解题思路, 总结结论, 领悟数学的真谛,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但是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 因此不管适不适合学生, 就让其参与合作学习, 这样的做法是极不明智的.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措施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分组学习, 教师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法
初中数学内容繁多, 有易有难, 在遇到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时, 教师便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指引.除此之外, 初中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多样性, 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不能仅拘于形式, 要学会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对每一节课的不同需求都要尽量去满足, 不能够过于模式化、机械化和形式化, 让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避免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可以采取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的形式, 使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 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讲课比赛, 由学生自主分配讲课的内容, 使其能够充分进行分工与合作, 以此来推动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 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之前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分组合理, 使得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支持, 共同进步. 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例如, 在讨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时, 学生之间各抒己见, 争执不休, 使合作学习课堂变得无组织无纪律, 这时, 教师应该及时出面进行协调, 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然后要求学生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 请小组成员共同作出判断, 认真交流, 从而发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形成结论, 更好的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另外,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与总结,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课堂的作用.
(三) 教师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应以鼓励为主
教师与学生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中应抛却老旧课堂中的古板、严肃, 代之以平等、自由的关系, 极力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必要的奖惩手段, 例如当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 鼓励全体学生为获胜小组鼓掌以示表扬, 这不仅能增强获胜组的信心, 也能鼓励非获胜组更加努力. 对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 教师应该予以鼓励而不是批评. 也可以邀请全体学生为该组鼓掌, 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中努力完成, 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不怕犯错, 踊跃参与. 遇到不愿独立思考的小组,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抄袭其他小组成果, 教师也不应该直接予以批评, 应该耐心的教育和更多的指导, 慢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 教师应着力选取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课程内容
教师选取的合作学习内容应该是需要学生在合作学习课堂中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 否则就没有起到合作学习应该具备的作用. 例如在《展开与折叠》章节中, 要研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棱剪开, 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教师把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 要求讨论并尝试剪一剪, 且注意剪开6 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然后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按自己的想法沿部分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小组成员相互对照比较展开图的形状, 再把自己组里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在黑板上展示. 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后, 再请全班同学判别有没有重复的, 除去重复后再思考有无遗漏的, 再通过观察总结各展开图的特征, 从而得到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一般规律.
综上所述,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如果使用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极大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要多方尝试,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完善该全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向龙.精心设计问题, 巧妙引导合作——漫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04) :124.
[2]邱乙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成功 (教育) , 2012 (16) :121.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学习存在问题汇报11-1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8-28
商务英语学习存在哪些问题与解决方案08-02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0-17
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06-21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07-24
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09-02
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0-04
药品稽查中存在的问题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