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论文

2024-06-15

农村税费论文(精选8篇)

1.农村税费论文 篇一

1.对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几个新问题的思考马昊

2.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好期刊|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3.论农村税费改革中的税收原则运用(1)(4)_爱论文

4.论农村税费改革中的税收原则运用财政研究论文-中国教育文摘

5.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以安徽省为例_Nong Cun...摘要:【本文将对改革以来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的变化过程及特点进行描述,对改革进程和问

题进行简要评价,展望未来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农业税,财政收入。】

一、农村财政制度改革进程

(一)乡镇财政制度建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进行了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以家庭承包制为

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社会经

济发展的要求。1982年,全国人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的报告》提出“改

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人民公社将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

形式”。1983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取消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级政权机构,并相应建立

乡财政。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提出:“随着乡政府的建立,应当建立乡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制度,明确收入来源和开支范围”。从1983年开始,我国农村正式开始建立乡政府和乡财政的工作。到1986年底,全国7.2万

个乡镇中,8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乡财政;1992年底,全国96.1%的乡镇建立了乡财政;1996

年底,这一比重达到97.5%。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演变

所谓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指的是县级政府与乡镇政府在财政管理权限、特别是财政收支上的划

分。乡镇财政制度建立以后,不同时期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具有不同的形式。

1.1983~1993年:包干制财政体制为主

1994年之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基本上随着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变化。在乡镇

财政建立之初,主要采取的是“统收统支”和“定收定支”体制。

2.1994~2000年:分税制与包干制并存

1994年,我国对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在重新划分税种、税源和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将主要税收收入来源的增值税的75%部分和消费税的全部划

为中央收入,[1]并实行税收返还制度。实行这一体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中央财政占全国财

政收入的比重,以此提高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

3.2000年以后:乡镇财政职能的弱化

2000年开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一些地方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了调整,但基本上还维

持原有的体制。然而,乡镇财政的职能却不断弱化,特别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①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许多地方进行了“乡财县管”的试点。

②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以乡为主”改为“以县为主”。

(三)乡镇财政在全国和地方财政中地位的变化

乡镇财政制度建立后,财政规模不断扩大。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由1986年的194.31亿元增

加到1992年的471.95亿元,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5.9%,远高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8.6%

和地方财政收入10.6%的年均增长速度,表明那个时期以分权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延伸

到了乡镇一级。1994年后,乡镇财政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2002年,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达

到1459.4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2.09倍,年均增长12%,大大低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18.4%的年均增长速度,也低于地方财政收入13.5%的年均增长速度。这种变化表明,1994年以提高财政集中程度为特征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同样波及到了乡镇一级。

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进程

(一)农业税:从调整到消亡

1.农业税的设立与延续

195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个条例成为了我国统一的农业税制度。尽管农业税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农业税条例》里的基本内容一直沿用到农村税费改革前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

2.农业特产税的设立

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对农林特产单独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其目的是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94年,我国对税收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农林特产税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和调整,原农林特产税与原产品税和原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合并,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征收对象包括:烟叶收入、园艺收入、水产收入、林木收入、牲畜收入和食用菌收入以及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农业特产品收入。农业特产税税率包括全国统一税率和地方自定税率。

3.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调整

2000年,我国开始进行以省为单位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行调整。

农业税调整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农作物的常年产量和规定的税率依法征收。计税土地面积原则上以农民第二轮土地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依据,计税常年产量一般以税费改革前5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

4.农业税的最终消亡

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从2004年起,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同时,国家决定从2004年起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2005年,除河北、山东和云南3省外,全国28个省份完全停止征收农业税。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已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农业税条例》,农业税最终被取消。

(二)农村税费改革

2000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

三个取消是: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两个调整是: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一项改革是: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即:原村提留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方式统一收取,农业税附加比例最高不超过农业税正税的20%;农业税附加全部返还给村级组织,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办公经费等,农业税附加实行乡管村用;村内兴办其他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筹资实行上限控制。

三、对农村财税制度改革以及若干问题的简要评价

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中,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农村财政税收制度。由财政税收制度所反映的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由“多取少予”转变为“多予少取”,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由城乡分割初步走向城乡统筹。但是,农村财政税收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一)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由“多取少予”转为“多予少取”

改革以前,国家通过统购统销、价格剪刀差等政策从农业攫取剩余,来支持劳动力低成本下的工业发展战略,这一时期,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多取少予”。改革初期,国家几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统购统销制度也逐步取消。

改革以后,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包括:①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2]②乡统筹和村提留,乡统筹即前面所说的乡镇统筹收入;村提留是村级组织向承包集体土地经营的农户收取的费用,主要是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③“两工”,即义务工和积累工,是农民以劳务的形式向乡村政府和组织提供的社会负担。④各种形式的集资、收费、摊派。

(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城乡分割初步走向城乡统筹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并向城市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期里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尽管总体上说,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农村获得了大量的转移支付,但财政资源配置仍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人口的规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因而未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在享受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社会公平。在改革后很长一段时期里,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等的不完善以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滞后等,使改革前固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城乡二元结构和差距得以延续甚至强化。

另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状况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同时,这种改善也得益于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我国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开始建立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初期,转移支付制度非常不完善,以照顾改革前各地既得利益的税收返还(增值税和消费税)比重过大,难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比重不断提高。

(三)县乡财政缺口的弥补:缺乏有效、稳定的制度安排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财政资源匮乏,而且人口众多、基础薄弱以及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巨大,因此,作为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主要承担者的县乡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财政缺口。财政缺口的定义是居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财政支出与财政资源之间的差额。

财政缺口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办法来弥补,主要有:①减少需要地方政府开支的责任范围;②增加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权限;③增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④在增加收入权限不变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努力来增加财政收入。

改革以来,在弥补县乡财政缺口方面一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稳定的制度安排,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明显加大了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四)财政体制:受制于政府层级间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前,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统收统支”集权型的财政体制。改革后至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前,财政分权的程度不断扩大,按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分权程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改革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始终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现行政府层级间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威,政府层级间的关系通过领导人任命制等制度表现为强烈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即便是具有自治性质的村级组织也是如此。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下级政府的实际可支配财力以及支出职责基本上由上级政府确定,这就非常容易导致下级政府收入与支出之间的背离,下级政府的支出职责常常超出其财力,政府层级越低,这种背离的程度越大,很难按公共财政的原则来配置政府间的支出职责。上级政府或行政部门往往利用其行政权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性地表示上级政府和领导人的政策偏好或政策目标,而在要求下级政府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上级政府往往并不给予

相应的财政支持。在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下,即使在以包干制为特征的高度分权时期,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分离仍然表现的十分明显,而不完善的分税制体制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分离。不完善的政府层级间行政管理体制是导致改革以来农民负担长期居高不下、制度外财政膨胀、乡村债务规模扩大、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与过度供给并存,等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农村论文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但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重大调整,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村正常运转困难。一是乡(镇)机构正常运转问题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费后,乡村两级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支出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给予保证;修建乡村道路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乡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安排。这一改革涉及到农村财政投入体制的重大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项事业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矛盾,收支存在较大缺口,使得一些乡(镇)正常运转困难。二是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艰难。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限,村干部报酬、办公等经费明显不足,一些集体收入薄弱的村,村干部报酬无法完全兑现,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也无法保证。

2.“一事一议”筹资投劳难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村提留费,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主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来解决。然而,“一事一议”在实际操作时很难落实,存在“有事难议”和“议后难执行”等问题。如有的村外出劳力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集;有的村会议开成了,但因意见不统一,方案难以通过;也有的村即便“议”成了,资金也难以收齐,影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同时“有事不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个别村兴办公益事业的方案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就直接向农民筹资筹劳,致使农民负担反弹。

3.乡村两级债务化解难。由于历年兴办农村教育、乡村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使乡村两级背上沉重的债务。农村税费改革取消村提留、乡统筹和教育集资后,乡村两级失去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偿债能力明显削弱,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不足,乡村债务化解困难,个别地方甚至逐年增加。

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落实缓慢。对于目前乡(镇)机构庞大、人员多,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不合理,村组干部享受补贴人数偏多,村级开支不合理等问题改革的措施不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对策措施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安定稳定的大局,对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事业多由乡村集体和农民负担,而城市的公共事业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导致城乡差别拉大。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思路,今后应按照国家对农业农村“多予少取”的原则,改革现有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把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专项补助和支持。一是将农村教育、道路修建、民兵训练、计划生育、文化设施等公共事业支出改由中央、省级政府承担,县级政府负责管理,乡镇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解决农村公益事业滞后问题。二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2.加强立法,健全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为了确保“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办法的落实,必须通过立法制定《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条例》,将“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议事程序、议事范围、上限标准和民主管理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村集体兴办公共事业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同时报县级主管部门备案,张榜公布后向村民筹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村民代表直接参与管理监督,财务开支和劳务使用情况及时向村民公布。

3.认真清理,分类化解乡村债务。要实行化解债务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狠抓工作落实。在确保不发生新的债务的前提下,认真清理核实乡村集体债务。在此基础上,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在采取收欠还债、核销减债、变现还债、降息化债、划转债务等办法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提高偿债能力。

4.落实税费改革配套措施,加快税费改革步伐。一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压缩、分流人员,按照精减、统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二要推行村干部交叉任职,减少村干部人数,节省村级开支;三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精简教师队伍。

5.探索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要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不折不扣地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法规和政策,落实各项护农惠农措施,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植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农村税费论文 篇二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 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现辖10乡5镇, 总人口11.91万, 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而我所在的乡财税所下辖6个村, 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前, 下滩清点羊只、下队催粮收款是财税所的一大任务。当时, 我所在的乡财税所负责农、牧业税的清缴, 而其他乡干部负责三提五统的征收,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队里面的一些收费、集资等工作, 催粮收款的难度可想而知。每当征收前期, 我们首先要做好税源调查工作, 不仅要挨村挨队去调查各家地亩, 而且要骑摩托车到山里去清点羊只。并且一到集中证收农业税的时候, 更是没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 周末不休息, 一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挨家挨户地收, 挨家挨户地催, 吃苦受累不说, 村民爱答不理是家常便饭, 碰上“钉子户”就更加麻烦。

记得中渠村一个有名的“钉子户”, 每年征税都得跑好多趟。我当时刚到财税所工作, 领导要我征收中渠村的农业税和牧业税, 至今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去他家的事。那天中午, 当我独自骑车到达“钉子户”家附近时, 着实有点意外。他家和队里其他人家离的很远, 一家人独自住在一片茂盛的杨树林中, 我好不容易七拐八弯走到跟前, 突然蹿出来一只凶猛的狗, 吓的我落荒而逃。往回走了一段又实在是不甘心, 就又重新返回到他家, 在路口等了好长时间才等到他老婆回家。我跟着她到屋里去一边帮她剥棉花一边和她拉家常, 就这样一连去了十多次, 才使他们渐渐打消了抵触情绪。也许是看我打定主意收到税款才肯罢休, 他们终于交了税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 注意保障农民利益, 在农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2002年全国开展粮食补贴工作。粮食补贴工作涉及面广, 虽然钱不多, 但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 是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 为了方便群众, 不耽误农业生产, 我们全体财税所干部进村入户把补贴直接发到村民手上。到村里发放补贴资金时, 村民们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并且聚集在一起高兴的议论:“现在的政策真是好, 不但不交钱了还补钱。”从收到补的变化不仅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 更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 增进了农民对党的感情。看到村民们这么高兴, 我也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 结束了农民缴税的历史。国家对农村政策进行了大量调查, 不但取消了农业税等税收, 还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是六个字:减轻、规范、稳定。减轻, 就是要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赋水平, 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是改革的第一位目标;规范, 就是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这是将农村分配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 从根本上遏制向农民乱收费的制度保障;稳定, 就是在减轻和规范的基础上使农民的税赋水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这里讲的稳定, 不仅是税赋制度要长期稳定, 不能朝令夕改, 而且农民负担总水平也要保持长期稳定, 不能随意增加。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创新, 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3.后税费时代农村问题的真实写照 篇三

所谓后税费时代,是指2006年国家做出取消农业税重大决定后开启的时代。具体地说,从2001年开始,农业税费改革开始进行,到2006年国家做出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定,中国农民从此告别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推进和深化中,国家对农村的治理方式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前的资源提取转向资源输入,如粮食直补、低保、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新农合等。而“城市化”则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情为实现现代化在新世纪所践行的一种发展模式。关于“城市化”的内涵,笔者赞同学者们的如下阐释:“中国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的城市化。它不仅仅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或是农村人口的户籍关系的改变,还包括城市对广大农村的精神影响与文化同化”。在这一过程中,“时代的主体性在摇曳中衰退,庞大的城市文明快速无声地向农耕文明下的田园牧歌乡村进逼:城市的价值观念侵蚀着乡村的价值体系,城市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改变乡村人的生活,以现代商品生产与机械理性改变传统小农生产及具有自由感性特征的农耕理性”。

在城市化语境下后税费时代的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中,农村这个传统田园世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骚动与喧哗,同时也发生了以往难以想象的诸多新奇变化。已经和仍在发生变化的乡土现实,吸引着那些眷念乡土、关注农民的深具“乡村情结”的作家们的深情目光,也激发了他们新的创作冲动。湖北是一个文学大省,多年来湖北的农村题材长篇创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作家们开始了对急剧变化的农村的新的书写。尽管有的文学批评家对近几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成绩感到不尽人意,认为作家们“在表现这一震撼性的农村变革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宏观上未能描绘出这一改变中国80%版图面貌的历史进程的磅礴气势,微观上也未能描写出这场变革中数亿农民心灵的剧烈震撼和命运的波诡云谲,更未能从思想内涵上揭示出这一进程中的历史审美与道德审美的逻辑发展。”然而,如果不是过于苛刻地对待作家们的创作,我们应该承认,我省作家在对当下农村的把握和书写作出了成绩,推出了一批艺术成色较高、叫得响、立得住的佳作。如周春兰《折不断的炊烟》、熊章友的《断碑》、朱雪的《梅花塘》、李俊勇的《南来北往》、谷春华的《流过村庄的山泉》、王建琳的“河流三部曲”(由《风骚的唐白河》《迷离的滚水河》《燃情的汉水河》等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等。这些作品,或书写当下农民的信仰与苦难,或探索农民在当下农村发展中精神世界,或叙述小山村艰难蜕变,或表现打工者和返乡者的曲折经历和命运颠沛,或勾勒一个村庄、一个地区农村的历史变迁,均有其思想和审美上的独到之处。

著名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长篇小说《白虎寨》也是近年来我省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中的可喜收获和佳作之一。小说以城市化为背景,讲述了后税费时代地处鄂西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村寨白虎寨建设新农村的故事:在南方打工多年的土家沏茶姑幺妹子被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驱赶回乡。已经习惯了富足便利五彩缤纷现代城市生活她,在回乡之初对家乡的落后、封闭、贫困、衰败,对出山无路、夜晚无电、手机没信号的诸多不便,对脏乱差的恶劣的生活环境极不适应,她为乡亲们挣扎在温饱线下的毫无质量可言的生存状况而悲哀,也为爹爹的一生深感不值。爹爹覃建国当了几十年村长、书记,殚精竭虑,拼命工作,大公无私,想给白虎寨的乡亲们办成几件大事却未能如愿,最终却累倒了,病魔缠身,奄奄一息。城乡生活的鲜明对比所造成的强烈的心理落差,促使幺妹子产生了赶快逃离家乡、重返城市的念头。然而,父辈们的深情挽留与县、乡两级领导的鼓励与信任,又让她纠结不已。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决定留下来,接过爹爹的担子。就这样,她成了新支书,成了带领白虎寨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此后,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领导才能,在父辈们的帮衬指导和伙伴们的全力支持下,紧紧依靠上级的科技扶贫与资金扶贫等惠农政策,让寨子里通了水、通了电,修通了天险敲梆崖的公路,彻底搬掉了阻碍白虎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她还依靠科技,大搞特色经济魔芋的大面积种植和深度加工并获得成功。昔日的武陵深山世外桃源白虎寨,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折腾、萎顿和衰败之后,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整部作品交织着理想与激情,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真切的生活实感,情节波澜跌宕,内容厚实而意蕴丰赡。

笔者认为,在我省近年来涌现的众多优秀乡土文学作品中,多角度聚焦土家山寨新农村建设历程以折射农村社会变革的长篇小说《白虎寨》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其特色和价值不仅表现在对白虎寨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如容美土司王田时爵的故事、白虎的传说等)和极富土家族民族韵味的民俗文化(如生祭活葬、女儿会、为逝者做法事等)的生动呈现,表现为立足于历史的延续对当下的影响而对老一辈白虎寨人悲剧性奋斗历程的追溯所产生的乡土叙事的厚重感,以及幺妹子、向思明、彭长寿等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而对当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丰富,对世外桃源武陵山乡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赋予小说以浓郁的诗意,更表现在对城市化语境下后税费时代农村诸多问题的真实反映和深刻反思。例如,交通不便导致的农村的闭塞落后以及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青年农民的流失造成的农村社会生态的失衡与农村治理的困境,基层政权建设的乏力导致村里班子的涣散,村干部权力失去监督所滋生的经济腐败,上级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观导致对下科技与资金扶贫的失衡从而人为拉大了乡村问的贫富差距,上级领导机关在选拔任用乡镇干部上潜规则导致勤恳为民却不谙“关系”的乡镇干部升迁无望,从而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稳定,以及农村发展究竟是酌情保持其独特性还是一律实行“城市化”的形态问题之争,等等。这些或显性或深层的“三农”问题,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制约着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观照和反思,显示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继承弘扬,同时也赋予作品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蕴。

从呈现空间和文化痕迹而言,20世纪以来的中国乡土小说存在着两种传统,一个是“五四”时期所开创的以强调史的真实性为特征的启蒙主义乡土文学,是现实主义乡土文学的源流,一个则是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所代表的以张扬诗的审美性为旨归的抒情性的乡土文学,是浪漫主义乡土文学的源流。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尽管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冷峻审视”、“审美视野的拓展”、“文化思考的坚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结合”等四种发展走向。但从总体来看,采取传统现实主义写法对农村生活予以观照却是普遍情形,换言之,现实主义的乡土小说是发展主流。新世纪现实主义乡土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家们力图展现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缠的多元化的乡村图景,对转型时代中乡村的生存苦难、精神焦虑以及政治、权力、文化、伦理、生态等各个侧面作出新的文学表述”。

长篇小说《白虎寨》就呈现出了现实主义乡土文学的基本特征。小说是城市化语境下后税费时代农村问题的真实写照。它对土家乡寨变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客观反映、冷峻审视和深刻反思,彰显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和作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在作品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贫困落后、青年流失、治理困境、班子涣散、权力腐败、扶贫怪象,以及干部考核的弊病、乡村发展形态的走向等,是几个醒目的关键词。

(一)令人震惊的贫困落后

苦难叙事是中国乡土小说的传统之一。苦难不等于贫困,但贫困却是苦难的突出表现。而贫困又往往和经济落后、衰败、凋敝,人的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质量差紧密连在一起。对此,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反映。有正面描写。例如,返乡后的幺妹子携恋人金大谷、外号“四眼”的顾博士一起去看望曾和她一同到广东打工的闺蜜春花的父亲外号“都无队长”的覃建设:

一行人走到一座破旧的吊脚楼前,门前的荒草被铲了一半,锄头还扔在地上。……大门敞开着,堂屋里一面墙上贴着花花绿绿的奖状,显示着这一家人曾有的荣耀,鸡有几只,家徒四壁。

家里寻人不见,就到敲梆崖修路工地去找,都无队长果然在那儿:

出现在四眼眼前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他穿着一双呲牙咧嘴的旧胶鞋,手中拿着一把锋口锃亮的挖锄,旁边放着一把大锤。

在这段描写中,破旧的吊脚楼、门前的荒草、衣衫褴褛、呲牙咧嘴的旧胶鞋等,无不说明老人生活的极度贫困。都无队长的贫困是白虎寨农民们贫困的缩影。因此,整个白虎寨也必然是衰败的、缺乏生气的:

年轻人已经离开了土地,去城市的浪潮中漂泊,不少人家任其门锁在风雨中锈蚀,土地荒芜、渠毁堰枯,昔日改天换地砌出来的梯田不少地方已经垮塌。晚霞如火,却少见袅袅炊烟,更无晚归的牧童。

小说故事的背景为2009年前后,新中国成立至故事发生已经整整过去了60年,白虎寨的农民们的生活却依然如此困顿,整个村庄却如此凋敝,让人心酸、引人深思。

幺妹子的父亲当了几十年的村长、支书,按理说比起其他家庭,干部家庭的生活条件应该说相对好一些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打工返乡之初,幺妹子对家里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感到非常不适、非常伤心,也极度绝望:

爹的床头一团糟,又脏又乱,还有臭味。可能是在城市住久了,幺妹子对眼前的一切都有些不大习惯了。地面灰尘多,水缸有水垢,开水瓶外面黑乎乎的,脸盆里的污垢看了让人难受……她去火坑里弄了点火灰,再用包谷芯子擦了擦,用水冲了,舀了半盆凉水,又加了些开水瓶里的水,去给爹擦脸。那手巾也乌黑如抹布,她咬了咬牙,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家中,回到了从前的日子。她给爹洗呀洗,洗了脸又洗手,一边洗,不觉就流下眼泪来了。

幺妹子爱干净,她花了一整天时间收拾屋子,搞卫生。等把屋子收拾好,自己却脏得不成样子,她决定洗个澡:

她烧了一锅水,找来木盆,准备洗澡洗衣,却又发现那木盆很脏。她找来洗衣粉擦洗,锅里烧的水又像飘着一层油,还有灶土气。这个澡洗得很不痛快……幺妹子去上厕所,这种情绪发作得更甚。那是一种古老的厕所,其实就是一个粪缸,这粪缸的作用似乎不是为了人的方便,而只是为了把粪便集住。缸上放两块条板,人一上去,无数的苍蝇一哄而起,往人多身上乱撞,满坑的蛆虫翻滚,臭气熏天。幺妹子不想解带,不敢蹲下,几次想要逃跑,但能往哪儿跑呢?!

白虎寨的贫困落后,让幺妹子等打工返乡青年感到不适,其程度之重也让来此搞田野调查的顾博士极为震惊。这是从外乡人视角的观照:

四眼从京城来,生活条件悬殊之大,在他心中引起的震动之强烈,是无法形容的。他此前从书上从电视里也见识过一些西部的落后与贫困,但没有亲临其境,感受就不大真切。他的祖上本是行伍,后来经商,对当官不是很热衷,到了他这辈,读的杂书太多,便有些清高,对山区农村只是些美好的诗意,直到在这武陵山待了半年,清新而纯净的空气清洗了他的双眼和肺部,他才对眼前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才知道了在绿树成荫的美好乡村后面,还有令人惊叹的贫穷与落后。

由于没有通电,人们的精神生活就十分贫乏。“白虎寨晚上黑灯瞎火没事可做”,喜欢热闹的年轻人就结伴到敲梆崖看山下的风景聊以慰藉: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从敲梆崖方向可以隐约看见县城的万家灯火,有阵阵音乐声随着夜风时强时弱地飘过来。这敲梆崖神奇得很,县城离白虎寨约百十里地,在无云无风之夜,那灯光、那声音能传过来!那是让寨子里的大人和小孩子都十分向往的地方,城里人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精神的无聊,往往催生不健康的娱乐,于是白虎寨的赌博之风盛行。其实白虎寨的农民们也想像城里人一样有丰富多彩的健康的娱乐生活:“家家看上电视,人人能用手机”,“搞个农家乐,搞个文化室,搞个篮球场”。但现实如此,人们只能饮鸩止渴。其实,这种状况也能让人理解。因为“人生三件大事,吃喝、睡觉、玩耍。这深山野寨,人们除了在床上玩(睡觉),也就只有桌子上(赌博)可玩了”。

对贫困落后的展示,让读者对白虎寨的现状有了直观的了解,也成为主人公幺妹子发誓要改变这种面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

(二)农村青年的大量外流

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出现,农村的青壮年大量外流,造成了农村的社会生态失衡、治理难度加大等诸多严重问题。作品有如下反映:

其一,没有了年轻人,乡村就失去了根本,生态失衡,变得虚弱。正如四眼和幺妹子两人的对话所谈论的那样:

四眼说:“乡村的年轻人都离开了土地,随着最有活力的一群人的离开,乡村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

她(幺妹子)记得好像在哪份报纸上看到过一段相似的话:男人是乡村的脊梁,女人士乡村的乳汁,男人和女人离开了乡村,留下的就是一个没有了脊梁和乳汁的虚弱的农村了。……

四眼说:“是啊,年轻人的离开也带走了乡村的生气,没有了生气的村庄就无法保留原有的生态。”

其二,缺少了有知识的青年人,建设现代化农业就失去了主力军:幺妹子为去留问题纠结,来自虎寨科技扶贫的农艺师向思明则“十分明确地希望幺妹子留下来,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农业科技的作用是极其大的。他说,全民经商是不行的,应该有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到现代农业上来”。

其三,乡村治理陷入困境:

就乡村治理而言,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外流和村庄秩序的解体,部分农村不仅村民自治难以真正实施,日常的村庄治理也受到强人、恶霸和混混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乡村的上访有增无减。

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吸引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农民回乡投身现代农业,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乡村班子涣散、组织无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村委会领导班子,需要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懂科学,有组织管理能力、勤奋踏实、大公无私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但我们在白虎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况:

村里班子散了、集体空了、秩序乱了,村里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办事。虽说现在生活有了改善,可是,和山外比、和城里比,差距越拉越大。

在幺妹子回乡之前,白虎寨倒是有一个民选村长唐先富。但他太过自私,“扔下工作不管,进城赚钱去了”。

村长在过去是一个芝麻小官,像幺妹子的爹那样,是一个“无单位、无级别、无工资”的三无的工头儿。现在的情形却大不相同,于是问题也就随之出现:

这一改革开放,不过二十来年的光景,国家不收公粮了,把农业税全免了,还拿出很多钱来搞新农村建设。好啦,乡镇干部好当多了,这一搞,倒把这村主任一全中国最小的芝麻官搞俏了,谁都想过过当官的瘾。特别是这几年,每逢换届,买官的、行贿的、请客的、打架的都出现了,黑恶势力、宗族房头都出来较量,为的什么?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村干部手中有了权,一是集体的资源可以支配,二是上面不断有拨款,要想从中谋取私利,是件很容易的事。

正因为受权利的驱使,唐先富才做出了两件令人不齿的事:一是私分救灾物资;二是指使白虎寨有名的懒汉黄跃进挖幺妹子堂叔覃保国家的祖坟,妄图阻断覃家龙脉,阻止幺妹子在乡党委组织的新一轮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当选村长。由于幺妹子的大度,动员堂妹撤诉,才使唐先富免除了牢狱之灾。对唐先富这样的人,作者议论道:

唐先富本也有他美好的一面,他也曾想当个好村长,像覃建国那样要为白虎寨做几件好事,在人们面前风风光光地立几座心碑;唐先富又有其卑劣的一面,自私、贪心,经不起拨弄、见钱眼开,两个唐先富一直在打架。是哪一个唐先富来当村长,就全看上面的管理和下面的监督了。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领导的鼓励、父辈们的挽留,对现状的不满与不甘,加上自己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信心和理想,促使幺妹子决定留下来,接过爹爹的担子,担任起村党支书的职务,成为继父亲之后白虎寨新的致富带头人。作者笔下的幺妹子,性格丰满,形象鲜活,真实可信,是小说的一大亮点。作品通过抢农艺师向思明的“车匪路霸”事件、大闹交通局、制服懒汉黄跃进、组织实施魔芋大面积种植实验,实施荒山租赁,以及阻止筑路工人撤离敲梆崖的所谓“白虎寨事件”、南下广东与张老板签订魔芋深加工合作协议等情节,有声有色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眼光、胆识、胸怀、能力和责任心。同时,通过幺妹子的形象塑造,也为小说中提出的如何遴选农村带头人的问题,作出了艺术诠释。

(四)农村发展的形态问题之争

土家族山村白虎寨地处武陵山区,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合发展烟、茶、魔芋等特色经济,这里植被保存完好,自然风景优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同时还拥有土司王洞、红军医院等丰富的历史遗迹,适合搞旅游产业。因而,这里的发展形态,应该区别于其他山乡或平原地区的农村的城市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此,作家借向思明之口,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就农村的发展形态而言,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国家发展都保有一种一元化思维,即农村变成城市,城市消灭农村。这显然是无视我国农村地区的广袤和农村人口的庞大,更无视农村地区的独特性和独立价值。看来,重视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之处,不要笼统提“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4.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汇报 篇四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不辞辛劳前来我镇检查指导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四年,是中央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税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镇在上级税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始终把原原本本落实税改政策、实实在在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

格执行政策不走样,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控管理,有力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做到了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基层干部满意“三满意”。现将我镇2004年税费改革实施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罗田北部山区,辖35个行政村,30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843人,版土面积285.11平方公里,其中计税面积24778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青苔关、拥门关、吊桥河、黄柏山四个国营林场村的税收工作由我镇负责指导,全镇税改户数达9019户。2003年全镇农业税正税134.72万元,附加26.944万元,农业特产税29.13万元,附加5.826万元,共计196.62万元,人平税负59.87元,亩平税负65.24元。2004年农业税正税76.9828万元,附加15.3965万元,合计92.3793万元,人平负担28.12元,亩平负担37.28元。此外,2004年全镇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资金11.8万元,发放中稻良种补贴资金31.1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做好税费减免、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

2004年中央和省里出台了取消了特产税、降低了农业税及附加三个百分点以及水稻、良种补贴等政策。为了确保这些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实施中牢牢把握“三个坚持”,即:坚持政策公开、减免补贴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坚持政策统一,严禁随意调整税率、扩大范围、变更政策;坚持程序过程公开,规范操作。在具体分解落实过程中,我们按照“进村、入户、上墙”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农户粮食直补按照2002年税改数字进行登记造册,并公示公开,为了核实准中稻面积,本着“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及时从农技、农经、财税等部门抽调了20名专职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全镇的中稻面积逐户逐地进行核实,切实履行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农民签字认可、张榜公布的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并直接发放到户,避免存在中间舞弊环节。同时,为了确保税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又多次组织人员深入乡村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听、看、查、谈”,走访了近千户农户,实地查看张榜公布表,认真听取了农民的意见,核对了农民档案的有关数据,并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以上措施,有力确保了农税减免到位,粮种补贴到户。

2、规范征管行为,积极推进农业税收征管改革

税改后,我们积极探索建设新的体制下税改征管体系,按照“八到户”、“十不准”的要求,坚持专业化征收为主、乡村干部协税护税为辅的原则,切实履行农税征管、执法的主体职责,进一步规范征管行为,为加强税收征管,我们在原财政所基础上成立了征管所,组织力量对全镇农户税收据实核定、并集中填写《农业税纳税通知书》,于4月份以前全部发放到户。同时,我们改进了农税征管方法,采取“三定”(定时、定点、定额)为主的方式征收税款,全镇39个纳税单位全部推行了送税制,在送税制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票据管理,做到一户一票,一税一票,杜绝打白条。此外,对于少数外出打工户和困难户纳税的难题,我们严格贯彻省委、省政府“三不准”的行为准则,采取寄信和上门征收的办法,积极动员外出打工户和困难户想尽千方百计,缴纳税款。到年底,全镇92.4万元的税收任务已全部入库,为全镇其他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一事一议”和“两工”的审批管理

5.乡镇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汇报 篇五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不辞辛劳前来我镇检查指导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镇地处罗田北部山区,辖35个行政村,30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843人,版土面积285.11平方公里,其中计税面积24778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青苔关、拥门关、吊桥河、黄柏山四个国营林场村的税收工作由我镇负责指导,全镇税改户数达9019户。2005年是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规范年,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规范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工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农民负担工作。现将我镇2005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三项政策

1、严格执行取消征收农业税政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从2005起,我镇全部免征农业税,共计农业税56.3万元,农业税附加9.3万元,农民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

2、严格执行粮食“两补”和退耕还林政策。2005年全镇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资金12.3万元,亩平补助4.97元。发放退耕还林补助94.1万元,亩平补助230.6元。

3、严格执行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两免一补资金9.32万元,其中中学生440人,人平补助110元,小学生640人,人平70元。计生扶助65人,每人每年600元,共发放扶助资金3.9万元。

二、建立健全三个体系

1、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资金和两费附加管理使用体系。我们坚持两税附加按时足额拨付到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专门帐户上,不抵税,不代扣,按村设帐,镇管村用,专款专用。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对农村优抚对象、五保户的优抚补助款按时按标准登记造册,发放到户。

2、建立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我们在村帐站管的基础上,成立了村级财务服务中心,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村级帐务、资金双代管工作,把全镇35个村的资金和帐务统一归并入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资金和财务统一由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代管,各村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从根本上杜绝了村级财务混乱和管理松懈的难题。

3、建立“一事一议”审批管理体系。全镇39个单位有有7个村进行筹资筹劳。筹资标准都控制在人平15元之内,做到专款、专用、专项结算。并且各村将筹资筹劳提取、使用、结算情况采取召开会议、办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积极做好三项工作

1、稳步推进乡镇配套改革。一是加大了政府机关改革力度。撤销了四个总支和办事处,设立了五大办,清退了编外人员15人,乡镇行政人员由改革前68人减到40人,镇领导干部职数由原来的19人减为9人,实行“一人一编一卡”。每年在职及退休干部工资、分流人员基本生活费、加上年费用支出需要131.65万元。通过财政包干、转移支付、政策性增资、上级扶持资金及发展企业,我们取得收入131.65万元,基本持平,保证了镇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二是推行了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由15个精减合并为8个,财政所与经管站实行了合并,农技、农机、水电、畜牧、广播、文化、计生服务七个事业单位全部转为公益性服务单位,实行合同化管理。在职人员全部买断工龄,实现全员养老保险,并择优竞争上岗,达到“减人减事增效”和“以钱养事”的目地。三是整合了教育资源。撤销了镇教育组,调整了全镇中小学布局,合并了3所完全小学,7所初级小学,辞退了代课教师和临时工勤人员67名,并全面实施了教育“一费制”。四是加大了村组改革力度。对村干部职数从严控制,严格执行10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编制3人,1000至2000人的村村干部编制4人的规定,撤销村民小组长,全部由村干部兼任。全镇共精减村组干部350人,每年节约开支100万元。目前全镇共有村干部125人,工资总额50.8万元,费用及支出17.3万元,五保及优抚支出33.2万元,合计支出101.3万元。村级收入108.18万元,转移支付50.4161万元,两税附加32.77万元,村办企业纯收入25万元,保证了村级正常运转需要。

2、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为化解旧债,遏制新债,我们一方面出台系列相关文件,成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对全镇各村债务进行清查、核定、冻结,实行村级帐务、资金“双代管”,从源头上控制了增加新的债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种方法,采取划转债权、盘活资产、清理挤水、发展增收等化债办法。全镇共化债394万元,占债务总额的53。

3、坚决杜绝涉农乱收费。一是公开涉农收费行为。通过公示牌、公示栏和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让农民交得明白,接受群众监督。在各乡镇主要收费场所、各行政村醒目地点悬挂了涉农收费公示牌,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二是加大了涉农部门收费监管力度。镇政

府专门成立了规范部门收费领导小组,设立举报电话。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来规范教育、土地、城建、计生、畜牧、外贸等部门收费行为。三是进行农民负担专项检查。去年,镇政府先后组织三次农民负担专项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搭车收费和加码收费行为。通过检查,有力的确保了全镇农民负担政策落实到位。全镇涉农收费部门在农民建房、学生入学、计划生育、农电

改造、身份证办理、外出务工等方面,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没有出现越权设立涉农收费项目以及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以罚代收的行为。各村在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事项上,没有向农民乱收费,较好地执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总结我镇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三”。

1、坚持三个到位,强领导,促合力。一是领导重视到位。近几年,虽然我们在农村税费改革和税费配套改革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骄不躁,始终把此项放在重要位置上,做到“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削弱”,有力地保证了税改工作稳妥推进。二是组织协调到位。为确保农村税费配套改革顺利推进,我们实行部门牵头负责制,充分发挥和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全镇先后召开3次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党政联席会,5次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三是督办工作到位。为加强对乡镇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和督促,从各部门抽调了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督查指导组,进行了督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2、严把三个关口,攻重点,破难题。一是把好干部分流安置关。人员分流工作是重点中的重点,也是推进配套改革的难点。为此,我们对人员分流通过“四包”来落实责任,确保分流工作到位。即要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成员与分流对象结对实行“四包”。即包解释政策,包稳定分流对象情绪,包督促分流对象办理移交,包掌握分流对象离岗后动态去向。二是把好财务清理关。财务清理和债权债务的分割是配套改革的又一个难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使这项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出台了相关文件,采取封账冻产的办法,由资产清查组清查后全部封存,由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对因公益事业建设发生的个人担保信用资金,经乡镇认定盖章后,将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转移,让干部走得放心。三是把好执行纪律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等工作公开、公平、透明,防止隐私舞弊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3、做好三项工作,优氛围,强基础。一是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政策,另一方面让他们有一种压力,感觉到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通过“查、访、听”调查农村税费改革相关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由于了解问题及时、全面,掌握情况客观、准确,为改革科学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做好政策制定工作。科学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工作原则、目标和任务。使整个改革有计划、有目标。考虑到改革前乡镇大部分站所人事权在部门,我们采取人员分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即按改革前人事权的归属,人事权在部门的由部门负责分流,在乡镇的由乡镇负责分流,切实保障分流工作顺利开展。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广开门路,为分流人员再就业提供保障,通过“五个一批”的措施,帮助分流人员实现再就业,即政策帮扶,鼓励自主创业一批;强化培训,往沿海输送一批;招商引资,向外资企业转移一批;企业改制,动员入股消化一批;制订政策,村委会担任实职转移一批,真正做到“分流无情、操作有情”,让乡镇干部留的安心,走的放心。到目前,全镇80以上分流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罗田九资河镇人民政府郭罗平

6.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篇六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党和国家对农村分配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通过实践,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改革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几点思考。

按照统一部署,今年7月1日开始要实施农村税费改革。通过了一个时期的摸底核实计税面积,把税收后的农业税任务落实到户,取得了初步成效。(1)减轻农民负担;(2)理顺分配关系,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了严格的法律保障,增加了透明度。农民只要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余下就是自己的。农村税费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3)简化征管手续。农业税从过去征收实物改为征收货币,并由财政部门直接下达任务到农户,征收方式更为简便易行,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纠纷,也促进了农民纳税意识的增强。(4)促进了职能改变、乡镇干部从过去的催粮收款中解脱出来,有更多发精力搞好农村公共和社会事务管理。以及为农民提供服务。(5)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开展定市亩、定产、定税等基础工作,掌握了计税土地面积、常年产量、税负水平、税源结构等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历史上“有地无税,有税无地”的问题,促进了税负公平,也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积累了经验。(6)有利于调节农村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农村税费改革代表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了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税费改革后,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镇财政可用收入大幅度下降。镇收入主要来源于收费,税费改革后,从根本上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也相应减少了镇收入。与此同时,镇财政可用收入也大幅度下降,形成了新的收支矛盾。(2)镇村债务无力偿还。(3)征收主体错位。(4)生疏法规有待改善。(5)配套改革尚需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如不及时推进配套改革,有可能功亏一篑,农民负担即使一时减下去也会反弹。

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1)转变政府职能,农村的“政社合一”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是造成税费泛滥的主要根源。因此今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农民表决决定。通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从过去催粮要款等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农业管理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精简政府机构,乡镇就业渠道窄,许多人员争相挤进工资福利水平较高且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精简机构,减少财政支出这是保证税费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和前提。(3)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政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划分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镇政府事权和才权。特别是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健全税收体系,保证乡镇财政有较为可靠的收入来源。(4)解决债务问题。今后,镇村不得再举借或者保任何债务,把镇村两级债务控制在现有规模之内,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从而降低镇村财政运行风险。(5)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进行教育后调整不能搞成新一轮的达标升级活动,百应该以教育资源的内部调整为主。(6)加强农业税征管。(7)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税费改革后,解决乡镇财政出现的困难,单靠转移支付是不可能的,还要把着眼放到农村自身,通过调查农村产业结构,培植农村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扩大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8)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文 章来源 莲

7.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问题研究 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家财政逐步壮大。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 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却在改革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 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甚至会影响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的表现形式

(一) 县乡财政收支难以平衡, 赤字运转

分税制实施以来, 县乡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支出的增长速度, 县乡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 财政日趋困难, 这已经成为困扰基层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一大障碍, 突出地表现在拖欠职工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的异常紧张两个方面。从黑龙江省看, 个别县乡基层政府职员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农村义务教育无法实现有效的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等) 严重滞后。全省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财政即便是保证吃饭也相当困难。如呼兰区改革后乡级资金缺口多达1 755多万元, 村级缺口569万元。为解决这些问题, 区乡政府只好用各种办法增加收入。在农村经济长期疲软, 乡镇企业发展既不均衡又增长乏力, 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不到位, 各项改革切断县乡财政自筹资金的渠道等的综合作用下, 县乡财政维持本级政权运转的办法逐步转向举债, 导致县乡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县乡财政的债务主要是显性的财政周转金、世行贷款、国债转贷资金、粮食风险资金以及国内金融组织借款等, 而更为广泛存在的则是隐性债务, 如应付未付的各种支出, 或以负债、寅吃卯粮等形式存在的赤字, 为发展经济而直接举债或充当担保人的角色帮助企业举债等。

(二) 县乡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

目前, 黑龙江省县乡尤其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县乡, 其财政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过大, 非税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过大单一的财政收入结构导致县乡财政风险承受能力较差, 政策变化、自然环境变化、市场变化等非可控因素均会对县乡财政造成严重的影响。收入结构单一也使县乡财政过分依赖某一产业的发展, 使财政收入的增长缓慢, 最终导致单一收入结构的恶性循环。县乡财政的支出结构也由于财政收支缺口的增大而陷入倾力维持基本需要的境地, 支出很不合理。县乡财政支出主要可以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三类。除维持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外, 县乡财政应当将主要财力、物力投入到公共产品的提供上, 如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提供基本设施建设, 发展义务教育等。但由于财政困难, 县乡财政基本陷入“吃饭财政”的窘境。目前的情况是, 维持性支出比重过大, 经济性支出微乎其微, 社会性支出则存在明显的人员支出倾向。

(三) 地区间县乡财政发展不平衡

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目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把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经济发达地区分税制改革前留用比例就在百分之十几或百分之二十左右, 现在共享收入留用12.5%, 财力留成影响相对较小, 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留成县或全额留成县, 财力影响就很大, 地区间县乡财政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黑龙江省大部分县乡财政收支出现萎缩。县乡财政困难的状况如果持续下去, 势必拖累市级和省级财政的运转。

(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

乡财政在支出方面的萎缩还突出地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 本应由财政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 被甩给了相关职能部门和个人, 形成“甩包袱”的支出轨迹。另外, 对于那些支出责任在财政、社会和个人之间划分并没有明显界线的准公共产品供给, 财政多采取“隐身而退”的支出策略, 但是一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社会需求并没有因为财政的缺位而消失, 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 纯公共属性变为准公共性, 准公共产品变为私人供给的私人品或“俱乐部产品”。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初始制度设计中没有重点关注的农村公共卫生的市场化倾向十分明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不仅仅表现在基层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不足,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二、黑龙江省农村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 二元结构导致县乡经济发展落后

我国经济中的二元结构是县乡财政收入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长期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对等发展的战略, 使农村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同城镇相比处于落后状态,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也总是停留在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面对国民经济供求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 国家适时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但若从县域经济这个层面看, 这次经济调整对县乡经济特别是我省部分地区的县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 这一轮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固然无可厚非,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但农村经济没有经历过正常的工业化积累阶段, 不对农村刚刚起步的工业生产加以改造、扶持, 而是突然叫停, 无疑阻断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正常步伐, 缩减了县乡财源基础。更为严重的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进一步挤压了农业的生存空间, 使得现存体制条件下农业的创收功能越来越低。这是近几年来县、乡财政困难程度进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

(二) 县乡财政支出刚性过强, 又无法找到有效的弥补资金

虽然我国已经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就目前而言, 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直接导致县乡财政入不敷出。首先,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 且无法有效缩减, 导致县乡财政支出刚性增强。尽管历经几次机构改革, 但县乡仍不同程度存在机构膨胀问题, 而且在有的部门还相当严重。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大幅度调资政策, 也给县乡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即使中央对落实此项政策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县乡财政承担其余部分仍然感到十分吃力。财政供养人口和工资标准的“双增长”导致县乡财政支出迅猛增长。而同时, 这些人员经费的增长均具有很强的刚性。其次, 通过立法的形式形成的各种法定支出, 造成县乡财政支出保持刚性增长。为体现国家对农业、科技、教育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的重视,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规定这些事业支出的年增长幅度要高于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年增长率。对这些社会事业的投入, 其收益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得到回报, 在短期内却造成了支出刚性增长, 县级财政压力不断加重, 导致部分县乡无法保证这些法定支出的增长。第三, 地方配套支出在某种程度上也呈刚性增长。近年来, 要求地方配套的财政专项支出项目越来越多, 县、乡财政不堪重负。财政专项支出是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支出, 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化的情况下, 实际操作中不管地方有无财力, 各部门都不切实际地强调“条条”增长和项目配套, 使县、乡财政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例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债项目、水利建设、公路建设等等, 大部分都要求县乡财政按一定比例资金配套, 项目争取得越多, 配套越多, 而县乡政府也难以顾及自己的配套能力, 以争取到资金为第一目标, 导致专项资金下达的同时, 县乡配套资金也相应增长。第四, 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 造成县乡财政缺口无法弥补。一是建立在充分照顾各地既得利益基础上的税收返还形式, 既不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联系, 也不与中央政府的特定政策目标相联系, 使延续多年形成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被固定下来二是中央对地方财力的转移支付虽具有均等化的意义, 但资金规模明显偏小, 对黑龙江省困难地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无异于“杯水车薪”。三是财力转移支付只测算到省, 省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规范建立, 无法使县乡财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四是中央集中地方增值税增量收入 (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地方原本用于保“吃饭”的收入) 后, 多以专项 (用于搞“建设”) 的形式转移支付给地方, 并要求地方配套。这种专项转移支付的体制和政策, 又给财政困难的县乡增加了一重刚性支出。

(三) 财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体制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财政制度改革中, 深刻影响到县乡财政的主要有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和近期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分税制改变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财力集中程度, 但省以下的分税改革没有明确, 出现了严重的体制性问题。一是县乡承担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 缺乏与责任对应的经济、财力支撑, 仅靠弱势的农村经济和县乡工业经济, 根本承载不起庞大的县乡机构运转和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二是财政体制向上倾斜。在财政体制的确立中, 上一级财政大都先在本级留出一定的调控财力后, 再将其余部分切至下级财政, 等切至县乡时已是少之又少。三是由基层地位决定的调控空间、手段以及政策权限、力度非常微弱, 再没有财权集聚和责任释放的载体。体制上的这些问题, 迫使地方政府不断寻求预算外收入, 以解决财政失衡问题。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自2000年起开始试点并于2005年全面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加剧了县乡财政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较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影响, 县乡财政困难长期存在, 但税费改革前, 县乡财政多数通过非税收入 (如各种行政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等) 、统筹自筹资金 (三提五统等) 以及各种不规范的乱收费等手段, 弥补了县乡财政的不足, 维持了基层政府的运转。农村税费改革, 逐步取消了乡统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屠宰税、“两工”和农业特产税, 现在又取消了农业税。在强大的改革力度下, 县乡财政以往所应用的弥补收支缺口的渠道全部瘫痪, 财政困难暴露无遗。

(四) “三农问题”凸现, 县乡财政增收乏力

198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制度变迁带给农业和农民的好处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1) 在当时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 农产品相对价格一直比较高, 农业只要增产, 农民就能增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随着主要农产品由供小于求全面过渡到供大于求的新的农业发展阶段后, 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加之国家财政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规模和水平降低, 农民收入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态势。从1997年开始, 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增幅下降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年增幅降至4.6%, 1999年又降至3.8%, 2000年增幅跌入低谷, 只有2.l%。农业增产农民就能增收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2) 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样出现了曲折, 乡镇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来源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带给农民的增量收入部分, 而当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增长缓慢与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缺位并存时, 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必然受到资本短缺的限制。另外, 技术获得、技术选择上的障碍以及尚待理顺的企业产权关系都间接影响了县乡中小企业的发展。 (3) 由于中小乡镇企业对县乡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少, 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和基层财政不增税的问题相互交织, 因此县、乡财政经济发展遭受明显制约, 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三、解决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培养县乡收入增长点

要依托产业联动, 积极寻求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突破。当前,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从根本上讲仍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以传统产业为特征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 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工业化, 而工业化的突破口又只能是农副产品加工业, 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使县域经济发展从二元经济的结构中解放出来, 通过产业联动, 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特别是要创造条件, 吸引一批工商业投资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和扶助一些外出打工的杰出农民、乡镇企业家回乡创业、投资农业。要从转变观念入手, 用市场化的思想和方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树立特色观, 优化产业布局。二是树立开放观, 促进横向联合。三是树立市场观, 以市场主导发展。依靠千百万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共同繁荣, 实现县域经济的市场化、超常规发展。要转变政府职能, 着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环境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 对区域经济发展很重要。因此, 各县 (市区) 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 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 着力营造好“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硬环境、保障环境”四大环境。要优化财政管理, 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投入机制。集中资金, 形成合力。政府性资金使用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到处撒“胡椒面”的做法, 必须集中起来捆绑使用, 形成合力。要围绕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财源增长, 重点培育一批产品前景好、运行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实体。吸引凝聚, 扩张资本。要采取多种既符合政策又讲求效益的方式, 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的沟通, 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乘数效应”,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 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公开透明, 规范运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严格监管, 建立一整套以“客观计算、因素分配”为主要内容的资金分配制度, 以项目公示制度、专家评审制度、项目招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等相关制度作为配套措施, 充分体现科学透明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 健全科学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

在充实县乡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以补充解决基层财力资金不足问题。一是地方转移支付目标, 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模式。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而实施的地方转移支付, 目标应是保证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正常提供, 所以应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模式。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提供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农村公共产品, 像义务教育、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设施等, 要专款专用, 不得挪用挤占。特别是不能用于乡镇政府人员的工资发放。二是转移支付制度要坚持统一规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原则。建议尽快出台《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法规》, 以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要防止基层财政多获得转移支付资金, 与上级财政讨价还价, 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三是加强转移支付资金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防止各级政府截留资金, 保证转移支付资金真正落实到基层。

(三) 完善分税制改革, 形成地方财政稳定的收入来源

解决县乡政权财力不足问题, 总体思路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 按照分税制要求, 在合理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范围后, 给予相应的财权, 在其原有税收收入权限基础上, 开征新的税种或完善原有税制。充实县乡地方政府财源, 当前最重要的是给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分配权和税收征收管理权。首先, 从税收收入分配权角度来说, 1994年分税制改革, 上收财权, 下放事权, 将零星的小的税种划归地方收入来源, 导致地方财源不足。税费改革又断绝地方政府预算外、体制外的收入来源, 地方财力不足问题再一次呈现在面前。要解决这一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 最好地选择就是在规范农业税制度的同时, 尽快开征财产税, 将其作为地方财政主体税种。其次, 从税收收入征管权角度来看说, 在农村税费改革后, 为保证地方财政收入, 必须强化地税局的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只有加强地方税收征管, 才能稳固地方财源, 才能保证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来弥补基层财力资金缺口。

(四) 要逐步减少行政级次, 缩减财政供养人员

我国目前是五级行政体制, 其服务的群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农村居民, 它的服务规模、质量和层次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财政公共职能的实现。现在我国乡一级政府根本就没有大宗稳定收入来源以适应分税体制。因此有必要考虑修宪以减少政府的层级, 把乡一级政府变成县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目前, 从黑龙江省乡、村机构及人员精简情况看,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和撤乡并村工作涉及方方面, 又涉及人员去向, 矛盾突出, 情况复杂。因此, 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真正达到“减人、减事、减支”的目的。

(五) 提高农民的公共福利水平

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者 (财政) 层次讲, 需要调整财政资源的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 确保中央财政将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并将国债项目资金使用向“三农”倾斜。区分不同的农村公共产品, 相应确定不同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 在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情况下, 宜采用专项拨款的方式加以约束, 体现横向公平;从长远的角度看, 宜采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纵向平衡。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者 (农民) 层次讲, 需要从公平角度设计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边界, 把握好涉农的公共政策选择, 确保农民对社区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充分表达, 建立适时、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沟通机制, 通过适当的财政补助确保农村弱视群体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需要。从农村公共产品参与者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层次讲, 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确定不同的成本补偿机制。农村部分公共产品可以尝试进行市场化运作, 如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自身的医疗卫生保健并不能严格区分, 可以对边界模糊的农民医疗保障服务尝试采取财政补贴, 私人生产的方式提供, 但是需要明确公正透明的政府退出与私人介入的公开性和竞争性。

(六) 加快县乡财政债务治理

对于县乡财政向民间高息借款形成的存量负债, 实行本息分离, 不准利息转本金。对于农户拖欠税费由财政借款代交而形成的负债, 需要区别对待。无能力还款的困难户, 实行减、免、缓的政策;一次性还清有困难的农户, 经村民大会讨论可以分期偿还;欠款大户, 可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其积极还款;有能力而拒不偿还的农户, 需要采取诉讼程序, 依法清欠。建议比照国有企业解困的有关办法, 对向银行、信用社贷款形成的债务实行停息挂帐。基层财政不仅仅有债务, 还有相当规模的债权, 盘活债权化解存量债务不失为基层财政“轻装上阵”的可行之策。在债务治理中严格控制县乡财政的增量债务。县乡财政举办公益事业, 必须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实行严格禁止高息借贷行为, 限制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增量控制策略;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严格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杜绝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

参考文献

[1]苏明, 刘家凯.农村税费改革难点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农村税费改革中须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 2003 (2) .

[3]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天中学刊, 2005 (3) .

[4]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反弹问题与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 (1) .

[5]乡镇负债与农村税费改革[J].价格月刊, 2005 (2) .

8.农村税费论文 篇八

【关键词】农村税费 改革 财政税收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我国政府对农村税费进行了改革,通过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为人民谋福利。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時要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乡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尤其突出。从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发展情况来看,政府财政非常紧张,财政不仅要解决工作人员工资薪酬问题,而且还需要一定资金保证机关政策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非常困难,一些乡镇出现教育投入不足、辍学率上升、房屋建设滞后、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与农改的目标相违背。政府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分配公平、减轻农民负担,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仅仅减低农业税已经不能使农民致富,为其带来的优惠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所抵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生活水平低、就医难等问题。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农民负担。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问题原因分析

(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

1994年我国政府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税税制大框架,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突出的一个变化趋势就是财权上移,政府财权呈集中趋势,总体财权和地方财权分别向中央和升级财政集中。而省级以下政府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存在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的情况, 对于一些数额且较容易收取的税种一些省份政府都将权利保留在本级财政,对于一些数额较小且零碎的税种则将权利下放到下级乡镇政府。这样一来,虽然全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是乡镇财政却没有得到缓解,而是呈现乡镇债务严重的状况,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非常不利。

(二)长期的公共支出政策过于偏重于城市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相对于农村来说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国家对城市公共产品投入数额巨大,而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相当一部分则是由农民负责,基层政府收入根本无法负担如此沉重的支出责任。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长期短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出现自然灾害无法进行妥当抵御,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致使乡镇财政税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形成恶性循环。

(三)分税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完善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平衡的保证,但是我国目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漏洞,相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来说专项拨款占的比率更大,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具有一定的有限性。目前,我国省级以下分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仍然没有全面实现“分税、分级、分管”的格局,转移支付目前也只是测算到省级,至于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仍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这样一来乡镇政府财政在转移支付这块就没有稳定的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政府税收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乡镇政府机构呈膨胀化趋势

乡镇政府机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负担,财政供养人数过多支配了大量的资源,剩余的资源根本无力支撑农村建设。当然乡镇政府机构程序膨胀化趋势也存在着一定客观因素。首先,乡镇政府工作量较大且繁琐。目前,我国政府政体制下设有五级政府架构,而上机政府更具有主导权往往将任务分配给下级政府,为了能够按照预期完成任务,到乡镇政府就不得不安排更多的工作人员去处理相应事宜,最终造成人员也越来越膨胀;其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责任,对于工作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认为自己是管理人员只要动动嘴协调一下工作就可以,总是将工作推给别人,由于踢皮球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就不得不配置更多的工作人员完成任务,加大财政税收负担。

(五)对乡镇政府财政的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一些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财政税收信息数据的透明都不够,对于一些公共项目工程信息不予以公开,在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也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群众也没有树立对政府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对财政税收信息这块认识不足;其次,人大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一些乡镇政府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形式大于实质,并没有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的意愿,对于乡镇政府财政行为只是大体上审核就通过,没有与实际情况相比照,这样就会间接造成乡镇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情况的发生,实现税费改革后更加重了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解决乡镇财政税收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乡镇之间要实现一般性转移支付。由于各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各个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参差不齐,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各乡镇可支配财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调节,使得乡镇政府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能以充分发挥,这样在能够确保各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使得财政税收问题得以缓解;其次,针对一些中央与省调控县乡社会的发展及一些特殊问题可以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及特殊转移支付方式,这样可以使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缓解财政负担。

(二)加大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控制力度

首先,乡镇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大力开展乡镇机关“减肥”行动,要加大对控制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宣传力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上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严肃处理一些没有责任心、工作效率低下,遇到问题推诿给别人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编制管理方面也要把好关,杜绝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发现这种现象立刻落实到个人并进行处罚处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被高效利用,间接地减轻农改后财政税收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

对于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财权上移的大趋势,中央及省级政府应当重视税收权限的划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来作出新的调整。乡镇财政应当积极与上级政府协调汇报该地区实际经济情况申请一些税种来为本级政府财政税收减压。同时,上级政府也应通过乡镇财政的实际支出状况来对定乡镇财政的支出基数、乡镇财政上缴或补助项目与资金额进行确定,适当放权给乡镇政府以缓解乡镇政府财政税收压力,确保当地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四)加大对乡镇政府财政的监管力度

首先,乡镇政府财政应当提高自身公共项目工程信息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通过网络、广播、板报等形式公布公共项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充分满足社会各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要征求群众的意见,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其次,当地农民群众也应当树立对政府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适当关注乡镇政府财政资金流向;最后,人大也应当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对于一些项目工程应当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情况和农民的意愿,与书面材料向对照,对于一些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要给予审核通过,使资金用到实处,间接减轻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陈涛.新时期强化乡镇财政职能的思考[M].江苏经济报,2010(3).

[2]苏明,王化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0).

上一篇:第四章节庆活动策划下一篇:论提高混凝土质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