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7篇)
1.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差生,方法初探
一、仔细观察,把准脉络
班级中每个后20%的学生他们外在表现都是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过程非常被动,虽然他们有时也记笔记、做作业,但事倍功半,学习效果很差.他们的思维速度均低于同班学生,其思维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但大多数心智绝无问题,智商平均居于中上.他们的心理素质尤其脆弱,他们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心中虽有想学的愿望但坚持不了多久或者说无实质性的学习行为.在具体教学中,我还发现每个学生数学成绩差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或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喜爱,被老师讥讽歧视;或是父母的放纵不管,曾经是“弃学”之人;或是受到过意外事件打击造成思维扭曲的.我觉得要把这些后20%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必须找出造成他们每个人数学差的根由.
二、对症下药,积极扶植
找到问题的症结,接下来就应该对症下药了,引导他们不排斥数学,然后想学数学,最后是正确地学数学.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1. 给一副“自信的药”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对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喜爱,被老师讥讽歧视而导致数学差的后20%的学生,我把更多的爱给予他们,爱对后20%的学生后进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对他们的态度是真诚、善意的,他们也慢慢地接受我,从而接受数学.如果所有的数学教师对学生有爱,数学教学的前景将会春色满园.
2. 熬一剂“自疗的药”
平时因为要顾及数学教学的进度及广大学生的利益,我总是按教学大纲安排学习进度,但我认为及时收集后20%的学生对我教学情况评价和教学检测是给他们最好的自疗的机会.为获得最真实的资料,每堂课后我都记录课堂教学轶事和小结;每堂课后,我们都要求后20%的学生写数学日记,日记要求记录本堂课学了什么.为了便于他们学生回答,我就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虽然这样做费些时间,但能使这部分学生掌握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让他们慢慢地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3. 扎一次“自醒的针灸”
根据皮格马利翁“不要怀疑学生的智力,应考虑换更好的教法”的效应原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后,我开始弥补他们思维的缺陷.实际上,后20%的学生思维的缺陷,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与教学有关.因此,数学教学的主攻方向之一应该放在优化教学方法上.
(1)运用问题研究因素,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克服后进生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
(2)要通过教学使后20%学生掌握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每一章节完后,我总是要留出一部分时间组织那些学生来系统地复习该章节教材的数学知识.从概念到定理,从单一性的题目到相对较简单的综合题,详细地,扎实地过一遍.这样做之后,他们的单元成绩会有所进步.日积月累,他们的期末成绩总能跨出一小步.到初三的时候,再来一次大阅兵,他们的中考成绩总能跨出一大步.
4. 配一贴“自强的膏药”
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综合品质,通常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学习上的意志力.培养后20%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增加他们独立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习惯.为此,我首先对他们的作业放低一点,作业本中的题量适当删减,允许他们答题完成的速度慢一些,让他们有信心做对;其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要求独立完成,规定的内容中不允许剩题、留空,都要按自己理解完成答题,我告诉他们自己的思考做出来的,哪怕是错误,也是可贵的,谁做到了独立思考,谁就可以加独立完成作业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尽可能让学生把需要思考的作业在我办公室里完成,以保证公正、客观.
三、循序渐进,益气固本
如果说一味味苦药是来祛病的,那适时该给出一帖补药益气固本.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环节都付以分数并明确告之怎样才能得到,虽然有些功利,但可以使学生每天都有收获的喜悦,都有成功的体验.我规定那些后20%的学生每次作业书写整洁一次可+1分;作业达标可+1分;试卷、作业错误订正认真可+1分……结果,他们都会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他们的每一次得分,计算等到期末可以换得多少附加分,使自己的期末素质报告单上数学不再是“赤字”.
2.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二
关键词:班级授课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班级授课制来进行教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授课制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很多成绩好且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而能力差的学生又跟不上教学步骤。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而利用分层教学则能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真正地提升教学效果。下面对班级授课制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2.循序渐进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教学。从简单教学逐渐深入,使学生能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班级授课制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班级授课制环境下积极地推进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对班级授课制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分层教学不能随意,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根据教学课程标准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层、中等层和发展层三个不同的层面。对成绩差、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教育,而对发展层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训练。此外,这种分层不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提升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影响,给学生造成心理不平衡的感受。教师应多采取鼓励措施,激发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教学备课分层
学生是教学主体,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分层备课的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此,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前置性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常识性的学习和练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能逐渐完善。此外,教师可以采取开放性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3.采取小组分层方式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个体先学、小组互学、班级展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对学生实际能力进行锻炼,同时也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展。对此,学生应先在课前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并独自完成教学研究活动,然后带着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到课堂中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倾听其他同学所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补充,并得到全面性的思维发展。此外,当小组内部讨论完之后,开始进行班级的展讲,由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展示,将基础题部分进行解决,然后由中等生展示综合题目,最终由成绩优异生进行拓展题目的讲解和展示。不仅要对题目内容进行展示,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解题方式进行展示,真正地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中肯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得到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
4.测试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分层原则,还应将分层理念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不同的评价。例如,对基础层的学生只要能做对基础的题目教师就应给予一定鼓励;对中等层的学生,如果他们已经超出了教学规定的内容,那么教师则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优秀生的试卷中则应包含一定的拓展类题目,让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得到思维上的锻炼和提升。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评价,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特点。但教师应注意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来适当地调整评价标准,确保能起到鼓励全体学生的作用,促使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素质教育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班级授课制环境,初中数学教学应及时进行改革,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为未来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育梅.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1(02):41-45.
[2]王欢.“无班级授课制”:芬兰的经验与借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9):62-64.
[3]黄秋香.浅谈现行班级授课制的遭遇及其变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25-28.
3.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三
洛南县永丰中学数学教师
陶敏荣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
1.2.3.4.5.6.7.8.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导向; 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关注学生发展,重视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有效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 命题针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试卷结构和题型
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总分12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10题30分,填空题5题15分,解答题9题75分。(2)试题分布:有理数,科学记数,等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数轴,角平分大小计算,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试题难度分布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试卷的难度分布为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试题总难度系数控制在0.70以上。
四、对于本次考试,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较差,基本功不扎实,且审题能力不强,易产生错误理解,缺乏应变能力,所以不能很好的迁移知识,举一反三。
2、粗心大意。对于默写既有背诵时就已形成的错误记忆,亦有写的时候无心而造成的错误。对于语言表达、写作时出现的错字等现象,也有相当大部分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做事缺乏耐心,缺少细心。
3、答题不严谨,不规范,用词不当等,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试卷中有许多同学明明知道或者理解了,却未得满分,主要还是在答题的规范性、严谨性上做得不好,有些是因为用词不当,未能很好地表达出学生本人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这也与学生本人的积累有关。
4.有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根据这次考试卷面失分情况,再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分析,有些学生失分可归因于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而从卷面的答题情况看,可看出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看错题目要求,忘记做题,粗心马虎等,也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试卷抽样分析、定性分析(学生答题的主要错误及原因)
(一)选择题(1—10题)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3、4、8、9、10五小题。
第 1 页 第3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对1682亿转换有误;(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看错题意。
第4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可能平时对这类问题的训练较多,学生对“等式性质”理解不够;(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把同乘同除不等于0的数或者式的有效性没有考虑。
第8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倒数等于自身的数是正负1。(2)有部分学生是按以往的经验来解题,根本就没看清题意。
第9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对“利润率”不理解;(2)学生的计算有误。第10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不会利用数轴判断字母大小;(2)不会取绝对值符号。
(二)填空题(11——15题)
第12、13、14、15题都出现漏解现象,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3和15两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1)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思路,出现错误的学生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问题不够全面;(3)少量学生根本不能理解题意。(4)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
(三)解答题(16——24题)
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18、20、23小题。
第18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尺规作图没有痕迹。第20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线段的对比及量的计算。
第23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常数项算不算前面的负号导致错误较多。
三、对试卷的评价
本试卷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较好地体现了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除了试题难度、广度极其合理以外,还在诸多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1、增加了开卷部分
传统数学试卷往往只注重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技能的模仿,不可能出现开卷。本试卷设计了开卷部分,完全符合数学教学目标的变化,从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巧转变为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学习上的合作交流能力。开卷部分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两部分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发挥自主探索精神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注意合作交流、获得信息等能力的提高。
2、联系了实际生活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卷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有经济问题(第22题),有涉及学习活动的(第23、24题),比较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考查
本卷有些问题只给出问题情境,答案不唯一,使学生答题更富自主性、挑战性,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大大增加了此类问题的比重,这是过去数学试卷中所没有的。例如试卷的第22、23题,第22的第(2)小题,第24题的第(3)小题。
4、注意了考查学生的情感、情绪体验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本卷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第10题:请你用一句话说说本学期学习数学的感受。另外卷末语句、题首语句的设计也较好地发挥了试卷的教育功能。
第 2 页
5、建议:
(1)试题中能不能放一些结合现代科技的问题;
(2)为了能体现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试题的分布能否增设选做题、智能题等。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学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标新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新探索,特别要让所有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创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要让课堂去“吸引”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今后的的数学教学中,要从三方面入手:
(1)在进一步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会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把数学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用知识联系生活”。
(2)为能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全体学生的学习,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是对一些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障碍”,使他们能及时跟上全体同学发展的脚步,不至于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3)以“双基”为主线,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多增加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整合教材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同学、家长三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和处理教材之间的关系
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主线,尊重教材,不能迷信教材,教材不是教学的蓝本,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素材,是一种线索;在教学中,我们只是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教教材。(2)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己教学的目标,合理地安排和设置教学情境。教材不可能成为教案,在备课中,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整合教材,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用好教材,但不必要也不能过分地信赖教材。
(3)正确把握好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关系
教学要求要服从课程目标,但不能等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阶段性的目标,不能把知识目标一步到位,也不能停留在现阶段水平,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4)正确把握好接受教学与探究教学的关系
初一新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的发展,一般都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必要每节课都使用;有些不必要进行探究的,可直接进行接受性的教学,关键是在探究教学的基础上如何科学地进行接受教学,使这两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
第 3 页
3、需要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课标、教材与作业
在教学中,不能一昧地让学生学习新课程中的内容,要适当地补充一些老教材中的知识,不断充实学生的数学知识,注意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但也不能以老教材的知识点作为标准,过分地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两者相互补充,让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别外,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方式。学生所用的教辅材料不宜过多,可让学生统一一种,这样可让学生同步进行学习。
(2)要注意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几个学生,要同时关注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有所变化,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3)课堂教学的评价要合理
上课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必要每次都说“好”,在鼓励中带有一些促进,在否定中带有一些鼓励,给学生提出问题所在。(4)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智力之间的关系,促使三者协调统一发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过程实施为思维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5)全面要求,严格训练,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应按照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解题过程和表达格式,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
数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立足点。教师应做到,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对学生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向根本任务。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理解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要结合有关内容适当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机家的伟大成就,通过实际的教学问题了解我国国情和建设成就。
4.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四
赵帅
一、试卷分析
1、测试结果汇总:
参考人数18及格人数4 及格率 21%。最高分79分。
二、主要成绩
1、基本知识
从试题数据统计可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不够扎实,也就是基础打得不扎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填空和选择是期中测试中出错较多的正确率达70%,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后,我从理论上、感情上进行训练,使学生真正加以理解、掌握、期末试卷中学生正确率比较高,不过还是不少学生丢分。
3、学习习惯良好。
从全班整体的试卷中,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生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当然,看到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存在问题。
三、存在不足
1、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不够透测。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及应用题得分率相应低些,其中部分学生分析不认真,导致了错误率较高。
3、学生应试能力差,审题不认真观察较重。
从试卷出错的现象来看,审题仍存在较大问题,马虎的现象,虽然比期中有改进,但仍是本次存在的问题之一,坚式计算题、甚至是口算题、应用题中的最后一题
提出问题并解决,虽然提出的问题正确,解决正确。但学生脱离母题的现象较严重这与学生审题心态有很大联系。
4、学生学习水平造成两极分化。我班学习水平差距形成两极分析有鲜明的趋势,优等生的潜力越来越得到开发展现。他们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善于合作、富于想象,敢于否定,而弱势学生只有被动的看,被动的学,长此以往,两者差距日渐明显。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弱势学生成绩出现了“越来越下降的”现象。
改进措施。
1、立足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生学习方法,该积极放手,在40分钟的课上关注学生的吸收理解,应用能力,从点滴中训练学生审题,应变能力。
2、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审题习惯,细心习惯是导致失分的重要原因。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它将使学生受备终生。因而,今后坚持“补心”与补课丰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展。
六、今后命题建议。
5.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篇五
我们班共有学生26人,女生12人,男生14人,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但学习基础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定了抓好教学的决心,脚踏实地的工作,上学期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现把我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下:
一、学校教研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学校组织的一些教研活动,使我接受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我们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去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启迪。如:学校组织的理论教研学习,听评课活动,每月一查活动等,都给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学着用新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努力搞好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一堂好课,犹如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但上好一堂课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老师们潜心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自己的功底,大量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角,用古典的心情去读经典的书籍,这才是教师的立足之本。每次上课前,我总是细心的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细心的钻研参考书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寻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需 要教授的内容,考虑到那些知识需要精讲,哪些知识可以点播,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去请教教研组长,同教研组长各抒己见,研究出最好的教学方案,方可进课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几方面的问题。
1、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特点,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我注重运用一些实物资源,自制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摆一摆、贴一贴、画一画等活动中寻找规律,感知获得知识的过程,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成功和发
展的机会。如: 在教一位数乘法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小棒,让学生操作,通过摆摆凑凑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同学们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或用激励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原因的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反思其中的乖谬,让学生的求知欲有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需要以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为前提,教学过程应该自始至终充满温馨宽松的气氛,让学生思维上积极,在情绪上放松,没有压抑感,能愉快的敞开自己的心灵,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信息窗,自己根据信息窗上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然后,分小组来探讨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有了自信就会敢想敢说,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广阔自由的思维空间里,学生们自由的想,自由的去问,自由的说,使他们互相合作、碰撞激荡,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真正的让学生享受自由学习的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优辅差,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老师不但要喜欢优秀生,对学习吃力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关心。我经常在班上讲在我们班不存在学习好的歧视学习差的同学的现象,我们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不关是谁,哪怕是他有一点点成绩,我都要给他肯定,并鼓励全班同学象他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到位,有些学生反映慢,在课堂上给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通过多提问、多点拨、多鼓励、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向,发现他们的知识缺欠点,把他们断开的和薄弱的知识环节补上去,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 引导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起学习的好品质。对学有余力的、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注意给他们吃饱,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有自豪感、成就感,更好的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更上一层楼。
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1、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要达到透彻理解;
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进一步强化;
3、运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4、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今后努力方向:
1、深研教材,精心备课,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力求精讲,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2、吃透学生,认真设计作业,作业有一定的代表性,难易适中;
3、关心差生,对个别差生给予关照和辅导,以保证当堂作业当堂完成;
4、及时纠错补偏,所学知识力求堂堂清,不留缺欠。
6.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六
1 重视课堂教育, 对提高课堂教育, 培育良好的学风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熏陶, 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注重课堂教育, 自觉脱产和深化课堂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缺乏很强的自立自主意识, 注意力集中方面也有所欠缺, 对教材、课堂的吸引力不足, 但是强调自主学习, 以人为本, 其最终落脚点, 都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适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并不排斥适度的纪律和管理, 相反, 适度的纪律和管理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环境。学生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并不是单个的人, 而是一个集体, 是集体就必须有良好的纪律和管理, 学校提供的环境, 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获取在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和技能。只有这样, 共同营造一个重视课堂教育的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 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育的功能, 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否则, 必然造成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 课下又处于忙乱之中。课堂教育质量不高, 久而久之, 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下降。
培育良好的校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还要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我超越、不甘落伍的精神和品质。要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应该对学校负责,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 树立这种精神, 就会在内心深处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成功和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2 采用最新技术手段, 给课堂教育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 建立一流的实验室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与完善, 给课堂教育的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必须为课堂教育配备先迸的硬件设施。
配备信息化教学设施。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可以直接使用现代的多媒体电脑;每一间教室都连接信息高速公路;利用互联网, 检索科技信息等。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 建立完善的校际或全国图书馆免费网络服务,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使学生在教室就可以方便地查阅图书和资料。
建设公开的远程教育体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授课”形式, 使开放式教学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日益扩展和深化。
依托校际、校企合作关系, 共建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等。利用外校、企业的硬件和资源优势,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
只有这样, 通过信息化的课堂硬件设施和手段, 提高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才能使课党教育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延伸, 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 更新课堂教育的旧观念, 树立课堂教育的新观念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信息化教育的普及, 各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 使得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观念都产生了飞跃和突破, 也使传统的课堂教育观念随之扩展和延伸。
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信息化教育的普及, 韩国将其视为跻身世界十大信息产业国的必要件。日本的“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 旨在完善能够充分利用电脑环境的体制 (软件) 。美国提出, 到2002年, 所有教室郡连上互联网, 并完成网络技术的脱盲。
可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的课党教育观念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使传统的课堂教育通过远程网络系统, 进入社区、家庭, 满足社会和个人对知识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开放教育、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正在形成。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甲, 不只是简单地把起个成熟的观点告诉学生, 而是把不同的观点呈现给学生, 以平等、民主和信任的态度引导幸生选择更适合自己或更适合某个特定目标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更新观念, 抛弃旧的专统的课堂教育观念, 拓展新的课堂教育空间和手段, 促进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学生提供的课堂教育, 并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 更在于通过课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最新、最前沿信息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视野和极为丰富的信息, 这也同样属于课堂教育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 拓展课堂教育的内容, 举办各种题材丰富, 数量众多的跨学科的报告会、讨论会, 为在校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 增长才识, 对于促进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和融合, 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是通过注重学科交叉和新学科的培植,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最杰出研究人员、参与最前沿科学研究的机会, 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 (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获得者、一位总统、两位总理以及大量社会精英。
4 强化教师终身培训的观念,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要能够以敏锐的视野了解和接触当今教育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最新观念、技能, 拓展课堂教育的空间, 以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和容量。
课党教育不能吸引学生的根本原因, 并不在于课堂教育本身, 而在于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有的教师上课, 往往座无虚席, 听者非常认真, 学生往往可以从这些课堂上了解许多信息,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学到了知识。
当前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 知识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教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断更新才能适应课堂教育的要求。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可以便其更好地掌握现:学手段, 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我国, 教师一旦毕业进入学校就很难再有培训的机会, 基本上是自我充电, 自我学习。这与国外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 免费为教师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以及攻读学位,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给教师提供终身培训, 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史新知识。
总之, 课堂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无庸质疑的。正因为如此, 必须继续从各万面入手, 不断课堂教育的质量,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培养高素质新型创新人才。
摘要:从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入手, 针对信息化教育日益普及的条件下教育教学的新特点, 探讨了现代条件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譬如, 创造重视课堂教育的良好的内部环境;给课堂教育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设施;拓展课堂教育的内容;教师的终身培训等,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和对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育观念,培训
参考文献
[1]卢枫.芬兰基础教育成功原因初探[J].中国教育报, 2003, 5.
[2]减佩红.一些国家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战略[J].中国教育报, 2003, 6.
7.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再认识 篇七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45-0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中教学已经完全步入了义务教育的整体环节中,义务教育是满足青少年基础教育最起码的环节,而学校面对免收学杂费的新局面,如何改革学校环境设施,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提高初中数学等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对于初中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在初中教育的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生源支持,同时也能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地域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初中数学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数学教育一直是家庭、国家乃至社会都非常重视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体制改革后,数学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重视度也更为增强,同时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教育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教师素质水平、学校硬件设施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都导致了我们日常数学教学中达不到所期待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面做了大量探讨和尝试,通过丰富和提高教学环节的各个部分,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但就我国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状况来看,很多地方的教师水平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师也大都忙于应付教案的规划和安排,而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进度。
二、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
初中数学不同于初中其他教学科目,它强调对学生数学基础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锤炼,它是学生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推进阶段,培养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1.逻辑思维能力的阶段性培养
逻辑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工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和思维,尤其在逻辑思维方面不断地进行提高和锻炼,有力地保证学生们智力发展的各种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锻炼和开发。
为了进一步延续和扩展学生在小学基础数学的学习,结合初中不断加大的数学学习力度,初中数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有难度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扩大学生的数学认知范围,为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培养和塑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基础。
2.教学内容的目的性
初中数学包括了代数、几何、统计、概率等方面的学习,是学生开发智力,提高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些都是最为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可以用到的基础知识,也是初中生升学考大学的必备素质和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中学生还未完全地脱离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所以初中数学也是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和参与热情,能将数学的基本能力传授给中学生,并能让其成功地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目的。
3.教学上交流互动的必要性
初中的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中学生,以教师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与学生产生一定的互动和影响,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掌握。
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较为广泛的科目,单纯地学习课本不能达到和促进学校效果的实现,所以在课堂上的必要性的交流和互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将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动手计算上。
教师们通过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方便教师根据基本情况对教案和教学进度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能力。而学生也能够充分利用互动环节,加深记忆,促成学习效果。
4.教学对象的自主性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强,兴趣非常广泛。但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同时又开始过多地注重自身的自主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地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学生开发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养成他们爱好数学、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
1.及时了解学生状况,针对性加强学习
不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初中后,开始逐渐强调学习成绩、强调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教师有必要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去寻找方法,让学生能够尽快的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取得较好的成绩。
2.活跃课堂,进一步提高学习认知
数学强调互动,活跃数学课堂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学习内容。可以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上的数学兴趣问题回答,教师在布置了数学任务后,如“相似三角形的几何证明”,调动学生们开动脑筋,用三角尺等工具充分参与进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讨论学习,然后小组选取代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回答,活跃学习气氛,进一步强化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理念,推进数学教学发展
大胆地采用相关设备,引进和学习一些较好的学习理念,也是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方法。通过投影仪、电视或计算机上的一些数学学习软件,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提高中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的阶段性、目的性、必要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在初中的基础教育培养中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重视和创新。随着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引进,初中数学的教学也会有全面的改善和提升,所以不论是初中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调整思维,革新认识,进一步提高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成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1(6).
[2]周功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
[3]王洪毅.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对班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6-23
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10-26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10-09
班级质量提升计划10-26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10-24
对班级建议书06-27
对高中班级教师总结07-01
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06-14
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感受10-24
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