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3篇)
1.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一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东风东路小学
卜晓薇
教学内容: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学会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数学信息。
2、通过对比、迁移,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体验和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 过 程。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能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并找出相应的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练习——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
这几天,笑笑和淘气利用假期去家家乐超市购物。在超市门前,工作人员在派发优惠券,请看!(课件出示)优惠券上面印的是一道数学问题,如果能解决就可以使用了。1、15元买了5个奶油包,问:______________?(1)观察图意,找出信息。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利用这两个数量信息,你能提出用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同位口头讨论解决方法。(3)学生汇报。
2、果汁3元一瓶,我有24元,问:______________?(1)观察图意,找出信息。
师:在图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利用这两个数量信息,你能提出用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同位合作,提出用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互说解答方法。(3)指名两个同位汇报,一人提问题,一人说解答方法。
3、小结,出示课题。
师:我们根据图中给出的两个信息提出了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发现了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这些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帮笑笑和淘气解决了优惠券上的数学问题,这两张优惠券待会就可以使用了。这节课,我们就和笑笑、淘气一起在超市里面寻找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练习【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复习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方法,并明确其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二、变式练习——补充问题与条件并解决问题(题组练习)
1、填条件:笑笑要买8个红豆包,_________________,一共需要多少钱?(1)指导读题。
师:这个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为什么?缺少什么信息?(缺少一个红豆包的价钱。)如果
图中给出了一个红豆包的价钱,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交流汇报:用一个红豆包的价钱乘要买的个数,就能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
板书:一个红豆包的价钱×要买的个数 = 一共需要的钱数
【尝试从问题出发,用分析思考需要什么数学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明确简单的数量关系。】
2、补充两个信息,出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题组练习1)
(课件出示)售货员说:“15元能买5个。”(1)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位交流解答的思路和方法。(2)指名汇报解答的思路和方法。(3)小结。
师:如果解决最后的问题需要的信息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那么我们第一步先求出这个
信息,第二步再利用这个信息解决最后的问题。
【利用扩条件的方法引出3个信息,融合了基础练习第1题的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学会分析
信息和问题,明确为什么需要两步计算,进一步提高解决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的技能。】
3、模仿解决同类型的练习。(题组练习2)
智慧老人提示:小蛋糕7元一个,红豆包比小蛋糕便宜4元,笑笑要买8个红豆包,一共
需要多少钱?”(情境图)思考、分析。
(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位交流解题思路。(3)指名汇报:7—4=3(元),3×8=24(元)
(4)对比、思考:这两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先求一个红豆包的价钱,再求买8个需要的钱数,但是题目通过不同的 信息来提示,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求一个红豆包的价钱。只要我们能明白其中的数量
系,无论题目怎样出示信息,我们都能解决
4、对比练习。(题组练习3)
问题情境:红豆包每个3元,淘气买了2个,笑笑说:“我买的个数是你的4倍,一共需要
多少钱?”
(1)同位互说图意,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并标出序号。(1)学生口述图意,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读图中给出的信息,并标出序号,这样能更好地进行
(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3)汇报,说出解题思路:2×4=8(个),8×3=24(元)(4)对比、思考:这道题与前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这三道题都要求笑笑买红豆包一共需要的钱数,不同的是第1、2题没有直接给出了一个
红豆包的价钱,第3题没有直接给出买的个数。要求买一共需要的钱数,这两个条件缺一
不可,所以我们都用了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三道题的异同点,学会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在“变”
中找“不变”,培养灵活解决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5、小结
师:刚才在家家乐超市购物的过程中,我们和淘气、笑笑一起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都用了几步来解决的?(板书:两步计算)
在解决这些两步计算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按一定的顺序来读图中的信息,如果解决最后的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没有直接给出,我们就要先求出这个信息。)
三、综合练习——实际判断与综合解决问题
1、判断题
笑笑和淘气看到超市正在进行有奖竞猜,他们俩也领取了一张奖券,邀请我们一起来寻找奖券的对奖密码。
(1)果汁一瓶3元,可乐一瓶2元,陈阿姨带的钱能买6瓶果汁,如果买可乐,能买几瓶?
请判断,这样解决对吗?
“6×3=18(元),18÷2=9(瓶)。”(答案:√)
(2)师傅做了8个大蛋糕,还做了4盒小蛋糕,每盒6个。小蛋糕的个数是大蛋糕的几倍?
请判断,这样解答对吗? “8÷4=2”
(答案:4×6=24(个),24÷8=3)(3)蔬菜市场要运6筐西红柿,24筐白菜,张叔叔每次运5筐,他几次能运完?
请判断,这样解答对吗?
“6+24÷5=6(次)”
(答案:(6+24)÷5=6(次))① 学生独立思考,用手势表示答案。
② 指名说出判断的理由,并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利用判断题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通过独立读题,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思考解答方法。】
2、看图提问题,并解答。
(1)指导看图:笑笑和淘气领取的优惠券可以在这里购物。
利用图中给出的信息提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2)学生独立完成
(3)投影学生练习,进行集体讲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练习
一个红豆包的价钱×红豆包的个数=一共需要的钱数
?个
8个 ?个
8个 3元
?个
2.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二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1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熟练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体积公式和她有什么联系?
学生逐题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二、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先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估计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自己的判断.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读题,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两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这能说明什么?增加的实际上是什么体积?
3、做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让学生先说说单位互化的方法,再观察每题是把什么单位改写成什么单位.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4、做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接头忽略不计).如果做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呢?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评讲.5、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如果改做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高应该是多少?
学生自己解答,求高时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6、小结.三、课堂练习1、0.2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00立方厘米=()毫升=()升
5.14升=()毫升=()立方厘米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框架的棱长是多少?所有的面贴上纸,要贴多大的面积?所占的空间是多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4-6题.教学反思:
教案学案
3.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篇三
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练习
教材分析 在熟练掌握简单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对分析组合图形的结构有所突破,能综合运用图形知识,进行具有隐蔽条件的图形面积计算。
学情分析 熟练掌握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掌握简单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析图形和进行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组合图形的结构,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所给数据,熟练计算组合图形的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练习十八5、8两图形,植物种植的另一种设计(或纸片,或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修 改 意 见
一、复习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
3、交流时说说你是如何求草地面积的?
二、练习:
这个简单的一个大图形里面挖掉一个小图形面积,你能有耐心计算比这个稍复杂一些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1、出示练习十八第5题图形
(1)仔细观察,你准备怎么求?
(2)两学生板演,别的同学仔细看懂板演同学的方法
交流,
(3)你能解释板演同学的大致意思吗?
(4)如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了?
2、完成练习十八第6题
3、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3、求出示前一堂课里的风筝图(第92页)
(1)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关键要搞懂:在两条高具体数据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乘法分配率计算风筝的面积)也可以用割补法求风筝面积
三、小结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推荐阅读:
舞蹈课教案(中国舞蹈考级6)12-21
舞蹈课 教案12-02
体育舞蹈实践课教案07-14
舞蹈课的教案09-20
幼儿舞蹈课流程教案10-08
第1课巧妙的组合美术教案06-19
舞蹈美学教案09-29
现代舞蹈教案01-10
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大纲10-15
大班舞蹈活动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