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的口译资料

2024-10-24

关于中国文化的口译资料(精选6篇)

1.关于中国文化的口译资料 篇一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中国剪纸文化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剪纸的由来

那么中国剪纸艺术的起源又是什么呢。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并且熟练于用一些图形来进行记事和内容呈现,这个时候虽然没有纸张,但是人们可以将相关的资料记录到青铜器,兽皮等载体上面,而随着纸张的方面,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有机会开始接触到纸张,从而将这些创造性的图案开始往纸张这样轻盈的载体上进行转移。而当我们对纸张发明之前在其他载体上的图案和发明纸张之后的剪纸制作图案进行对比的话就能够清晰的看到,剪纸的起源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虽然存在于纸张上非常的轻盈,不但容易保存,而且成本还非常的低。但是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剪纸不太适宜长时间的保存。虽然剪纸从纸张被发明之后就已经很流行了,但是保存到至今的传世作品却非常的少。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一些经典的古诗集中寻觅到剪纸的踪迹,例如李商隐在《人日》诗中就有着“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里的“剪彩”就是剪纸的意思。而剪纸这个词本身更是频繁的出现于诗句中,例如著名诗人杜甫的《彭衙行》所写的“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这里就直接采用了剪纸这个词。

由于剪纸有着非常强的民间灵魂和气息,所以生存力非常的强,虽然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依旧长盛不衰,甚至变得愈发壮大起来。我们可以注意到,过去的剪纸创作常常是围绕着一些山水和吉祥图案来进行创作,但是现代的剪纸已经发展到种类多样,内容齐全的样式。这可以看到剪纸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活中的简单剪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在各个场合中接触到剪纸。不过最常见,也最为直观的接触就是不少朋友非常喜欢的雪花剪纸,雪花剪纸的特点在于对纸张进行简单的折叠之后来建材出漂亮的剪纸雪花来。简单的制作使得几乎人人都可以完成,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出不同效果的剪纸雪花来,而漂亮的剪纸雪花本身还可以被当作是美丽的窗花,真可谓是魅力无穷啊。

2.浅析口译中跨文化信息的特点 篇二

关键词:口译 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的特点

一、 引言

口译是涉及两门或以上语言的交际活动,这其中必然涉及跨文化信息,了解这类信息的类别的特点,有助于译员更好的分辨和处理文化信息的口译。而现实生活中,翻译市场上的口译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对文化信息有足够的认识,因而会使翻译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作为专业的译员首先要能够识别什么是文化信息,其次要懂得如何去处理这类信息,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适度提高自己的这方面能力。本文就口译中可能出现的跨文化信息的类别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为译员提供更多更实际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 什么是跨文化信息

口译所面对的材料通常是多元的,既有专业知识,也有文化信息。文化信息通常是指某一语言所特有的信息和事务,并不一定为另一文化所熟知或了解。假如口译中不做特别处理,或者硬译,死译,就会影响听众的理解,也影响说话人的表达效果。口译员不仅仅是“传声筒”,他应该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处理技术来应对口译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信息,以让翻译的过程更完整、更忠实。

三、口译中常见的跨文化信息的特点

在口译中会遇到的跨文化信息多种多样,总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1. 习语、谚语及名家名言的引用

在中译英的口译活动中,中方发言人常会引用一些习语、谚语或诗词歌赋来表达当时的情境和心情,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常用句子有一些在英语世界已经广为使用,译员如实译出即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则要灵活对待,不可贸然直译。

在英译中的口译活动中,外方讲话人也常常会使用其本民族常用的习语或谚语,作为译员平时应注重积累,避免出现鸭子听雷的状况发生。

2. 寒暄语的功能差异

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寒暄语,然而问候的内容和功能却大相径庭。虽然中国人已经渐渐不再使用:“您吃了吗?”这样的问候语,然而在一些重大场合,仍然可以发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多数的国际会议或者展会的开幕致辞上都会有中方发言者说出这样的祝福:住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在中国人看来这是美好的祝福,然而对于英语文化的人来讲却不合逻辑,他们认为在严肃正式的场合要公事公办、只谈工作,家庭幸福是很私人的事情,并不适于在这样的场合表达。因此,译员在处理这一情况时,把中方的祝福语处理为:Wish you a good stay here in XX.即可。

3. 宗教信仰的不同

英语国家的人多数有宗教信仰,且多为基督教。英语文化的人讲话会常常引用《圣经》里的句子,也会常常提到上帝等字样。作为译员要懂得尊重讲话人的宗教信仰,也要懂得如何处理这样的句子来使得听话人易于理解这样的信息。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和美国总统这样的重要人物在演讲时都会提到God,译员对于这样的信息要有足够充分的积累来应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4. 地方习俗的不同

口译活动中除了要处理语言信息,也要处理非语言信息,比较表情、体态、手势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作为口译员要懂得尊重双方的习俗,并协调好两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比如在接待阿拉伯国家的外商时,在饮食和用餐方面就要格外用心,他们并非不吃肉,却只吃伊斯兰屠宰法宰杀的动物,假如因为粗心而带他们吃了不合适的食物,很难保证对方不会因此有不快甚至令合作搁浅。

5.特殊场合的礼仪规范

以这次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钻禧庆典为例,四天的庆祝仪式隆重而庄严,无时无处不向世人展示着英国王室的尊贵与荣耀,假使译员在对这项活动进行口译的时候,不能单就语句进行翻译,其中涉及的隐含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内中所包含的王室、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如果被忽略了,会使得听众或者观众很困惑,比如为什么会有大主教来讲话,为什么会有卡梅伦来为女王朗诵《圣经》中的诗句。为什么游行舰队要选择这样一条路线等等,其后的信息往往更重要,更吸引观众。假如这是一次文化输出活动,那么口译员对文化信息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此次活动的完成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更好的完成口译任务,需要对其中的文化信息投以格外的关注,并全面了解这类信息的特点,有的放矢,为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并在口译过程中靈活准确地应用这些理论。有些时候,听众对口译员是有期待心理的。他们会期待口译员是博学的、是熟练的、是懂得如何适度增减语句来处理文化信息的。养成这样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平时勤加练习。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

[4]赵军峰,蒋楠,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1998-05)

[5]张文,论口译面对的文化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03)

3.资料:中国文化中的和平因素 篇三

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和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也就是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

中国文化的内容是讲求和平,反对冲突和战争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儒家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强求别人,不干涉别人的事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当自己不赞成他人的做法时,‚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提出劝告,对方不理睬,也不以武力去强行制止。当双方之间出现分歧时,应当礼让,避免冲突,‚君子无所争‛。当对方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也要冷静对待,不要以怨报怨,而要宽容大度。儒家反对流血冲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对于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其他民族,只能通过道德去感化他们,而不应当动用军队去征讨。如果冲突已经发生了,必须和平解决冲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解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无论是大的战争还是小的冲突,都应当通过‚和‛来解决。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和平思想。认为大国地位不能靠武力来确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望只能靠自己的道义感召力来获得,孟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小国。孟子反对强国试图凭借武力统一天下的做法,他严厉谴责通过征伐扩张强权,认为依靠武力征服别国,是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草菅人命,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是,儒家也强调必须有必要的自卫.如果别人发动武力攻击,就必须以武力去应对。不组织军队,不进行军事训练,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一旦别国侵略,百姓只能束手待毙。所以儒家思想中的发展军备是防御性的,是为制止和对付敌国的侵略。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与儒家相比,道家的和平反战思想更为彻底。道家首先从意识上反对争斗,倡导‚不争之德‛。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 1 争‛,要象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与事无争。认为在意识上‚不争‛,就不会和他人或他国发生冲突。道家还强调要消除争斗的能力,倡导‚柔弱之道‛,认为力量强大了会带来灾祸,‚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不以兵强天下‛。道家明确反对战争,认为军队是凶害之物,没有任何好处,残害人民,荒芜田地,‚兵者,不祥之器‛。

墨家兼爱非攻,不主张打仗,可以说是爱好和平的思想。

中国独特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反战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和对外交往。中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迫不得已的、防御性的,近代以前是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战争大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和亲、修长城、守边关是中国古代对外防御战略的主要特点。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也很少以强凌弱,凭借武力压迫和吞并弱小民族,而往往如孟子所说,‚以大事小‛。历代统治者对来华访问的外国使节都给予尊贵待遇;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并未象西方殖民者那样进行掠夺,而是为展示自己的天朝大国形象,给沿途各国带去了珍贵的珠宝、锦缎、瓷器等,虽然主观上有自大的一面,但客观上是通过软实力,以和平方式显示自己的影响,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近代以来,中国更是只有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经历,而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历史文化和历史遭遇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与一切国家友好往来;但同时又有原则,有自己的立场,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反映了‚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而既不干涉他国,同时反对他国干涉,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的政策,也是结合自己文化传统和历史教训而制定的。这既是儒家反对‚以力服人‛和道家主张‚不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基于自己近代的遭遇而表现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应该在中国重演,也不应该在世界其它地方重演。

4.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篇四

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

起源: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习俗: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起源: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习俗: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清明节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挂艾叶菖蒲榕枝: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5.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篇五

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教人如何“做人”,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的“乐感教育”;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追求道德的“自律”,反对“他律”。

1、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提倡“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其办学方针,不分等级、地区、年龄限制,平等入学

2、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伦理本位: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除了让国家富足,还要对民众进行,伦理教育。即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社会教化。同时孔子阐明在有了人口财富之后,才能进行教化。提出了富国教民和保国教民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进行伦理教化。

4、关于教学理论的思想:

(1)主张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知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重视反复学习,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思考却不能理解透彻时,需要老师启发引导。

5、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克己内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慎言民行、言行一致由“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行,行必果”

6、关于教师的思想:

(1)因材施教:儒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孟子曾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办法。

(2)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孔子认为,人虽有贵贱、贫富、智愚、善恶的差别,但教育不应该分贵贱、贤愚、亲疏。他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打破了当时教育是贵族的专利的现象,使教育扩大到平民,这对提高当时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诱导”强调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2.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情况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发源于中国社会,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并把它们改造成自己的东西。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吸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在中国扎下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国家。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对儒释道三教都予以扶植,此时佛教进人鼎盛时期。宋代以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更加强固,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佛教日益与儒道相融合,一些主要佛教教派的基本观点为宋明理学所吸收,佛教日渐衰微。

东汉初年,佛教只是作为当时流行黄老方术的一种,用于祭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统治阶级上层中极少数人的信奉,但是还没有在民间产生广泛的群众影响。

三国时期,佛教以佛经翻译活动为主,大量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文,培养了许多佛教理论人才,极大促进了佛学理论的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西晋时期,民间自由信仰佛教的人数日益增加;知识分子也逐渐在将近百年间,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结合实际便形成了两晋时期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现实的苦难使普通群众希望在求神拜佛中获得安慰;统治者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大力提倡佛教:佛典的大量翻译,佛教著述的大量出现,民间信仰者剧增,这一切汇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种种措施使得佛教十分兴盛。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请国内外名僧进行翻译经书、宣传佛教的感化事业,并且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在帝都和各州设官寺;武则天令各州设大云寺。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元代佛教有了自宋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展。至元代中叶时,僧尼总人数约超过百万。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的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微松弛一些。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倡佛教各派融合。乾隆时刊行《龙藏》,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清末以来,杨文会、欧阳竞无等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研究的推动下,创办刻经处、佛学院、佛学会等,为佛教义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清代佛教宗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其中禅宗最为兴盛,净土为各宗共同信仰,其他则相对微弱。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方面

1、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

2、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贡献。道教为追求长生不死,即生成仙,从一开始起便十分重视修炼方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领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民间习俗的影响。例,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

(三)道教保留至今的图画、雕塑、建筑、音乐又对传统艺术有很大影响。

(四)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1、从有著录的绘画来看早在三国时就有以道教为题材的画,是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

2、道教的雕塑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雕像,四川大足县的道教石窟造像

3、现存道教斋礁仪式中的音乐,则是一种“活化石”,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血肉联系。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特点:

从内容到形式考察,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1.分科取士:科举即分科举人之义。封建王朝设立一定科目来公开招考人才。考试科目繁多,有常设科目和特设科目

2.考试为主、定期举行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科举制与选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考试为主,后者以察举(推荐)为主 3.自由报考:这是科举制度区别于前代选举制度的本质特征。它是科举制度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精神的体现。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和财产,自行报名申请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4.文衡与择优录用 :科举制度以一种严格、规范的文化知识(主要是经学知识)作为公开招考、甄选人才的客观标准,突出了知识才学的重要性。政府不问士人的出身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优劣和才能高低定资格,录用考试的优胜者。它不同于汉代察举制重德行、名声,也不同于九品中正制重门第出身。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帝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1.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2.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

6.浅析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篇六

【关键词】口译;跨文化交际;语用;文化差异;口译质量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口译者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因为他所要消除的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还包括文化的障碍,也就是说,合格的口译者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口译过程中,口译者不但要翻译语言的表层信息,还要翻译语言的深层次文化涵义。口译者是否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口译质量,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衡量译者的能力素质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口译者不仅仅要从书本里学习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还要特别注意它在实际中的运用。本文通过分析因文化障碍造成翻译失误的例子,试图找出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和提高口译质量的有效方法,从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学角度,论述口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口译的定义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则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文化差异和语言的差异是产生文化障碍的根源。在跨语言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文化背景不同,所有对应言辞的文化内涵迥然,而且双方不完全了解彼此的背景文化,并各自按照自己所习惯的文化模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即所谓的文化障碍”。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确切地说,它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

三、口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现今,人们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且他们相信越深入地了解文化间的不同,他们就可以更好地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一个口译者要想得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译文,他就必须了解口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密切的关系。

口译是一个口头转述的过程,是一个把一种语言的信息快速和准确传达给另一不了解这种语言的人。作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的活动,口译的特点是口译者所面对的不仅是两种语言,而且是两种文化,没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他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口译者是否能够对交际双方的语言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正确理解、分析和表达,进行正确的转换,口译也因此成为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桥梁。如果口译者对信息中文化因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和理解,翻译后的信息必然会有悖于原信息文化之处,也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由此可见,译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相关环节,他完全不同于机器翻译,即使处理的是零落的只言片语,但真正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他必须能立即妥当结合具体语境,迅速识别把握和处理转换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并创造性地进行灵活的语际间转换,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四、跨文化交际口译实例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逐渐形成了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在内的各自的特点。口译者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造成语用失误。

1.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about,might,some,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印象。再比如对于办事讲计划、节奏不快的北欧人,口译时应放慢语速,用清晰详细的字句效果最佳;对日本人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对重修养讲礼仪的英国人主动采用polite form等等。

2.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寒暄语,然而问候的内容和功能却大相径庭。虽然中国人已经渐渐不再使用:“您吃了吗?”这样的问候语。然而在一些重大场合,仍然可以发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多数的国际会议或者展会的开幕致辞上都会有中方发言者说出这样的祝福: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在中国人看来这是美好的祝福,然而对于英语文化的人来讲却不合逻辑,他们认为在严肃正式的场合要公事公办、只谈工作。家庭幸福是私人的事情,并不适于在这样的场合表达。因此,译者在处理这一情况时,把中方的祝福语处理为:Wish you a good stay here in…即可。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发言之前中国人常常会说:“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准备得不好,看法很粗浅,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等等;我们本民族人都了解这只是讲话人的谦虚,可是如果口译者直译过去,英美国家的听众就真的会认为你没有作好准备。

3.在外交事件中,口译者的翻译代表了这个国家明确的政治立场,因此他的译文必须要表达出清晰准确的政治观点。例如,台湾事务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在翻译中涉及台湾的用语必须十分慎重,必须严格掌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注意避免可能产生“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用语。“台湾问题”应译为“Taiwan question”,不宜译为“Taiwan issue”。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终将与祖国统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台湾作为一个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issue”这一词的含义是“a matter that is in dispute between two or more Parties”因此,台湾“问题”应用“question”,而不能用“issue”。

综上所述,口译过程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若想更好的完成口译任务,需要对其中的文化信息投以格外的关注,并全面了解其特点,有的放矢,为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对语言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表达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交际功能保持高度的文化意识,极大程度地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从而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当然,口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更需要实践再实践。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胡文仲.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J].中国外语,2006(3).

[3]刘和平.口译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6.

[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张文.论口译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85.

上一篇:成功的感觉真好小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面试英语第七讲:展示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