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2024-06-25

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15篇)

1.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篇一

宽容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就像《宽容的至高境界》中的两位战士一样。

《宽容的至高境界》叙述了在二战期间,有两位战士在激战中与部队是去了联系,为了生存,他们打死了一只鹿,鹿肉放在年轻战士那另一位战士因为想早日与母亲想见,想独吞鹿肉,当这位战士去扶年轻战士时,年轻战士发现战友的枪口是热的,但他并没有说出,他宽恕了他,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又做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我真的很佩服那位年轻的战士在他生命都有威胁只是他还能够宽恕他的战友,维持了他们几十年的友情,宽容还真是一种力量呀。

古人曰“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宽容,用宽容来教导孩子有时可能比暴力更有用,因为它是一种力量。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在夜里散步,发现有人违规越墙溜达了。而这个小和尚正是老禅师和徒弟。当小和尚发现是自己的脚踩着师父的背脊翻过院子的,小和尚不知如何是好,但是老禅师并没有责怪他,只是平静地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力量。

名侦探福尔摩斯也是如此。在蓝宝石案中,他找到了盗掉宝石的真正凶手,但是他并没有告诉警察而是放走了凶手让他重新做人,因为他知道在监狱里关7年凶手并不太可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而他这一举动到给了凶手一个机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为社会服务。

宽容是一种力量,并不是懦弱,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这也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精神,一种力量。

2.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篇二

事例一:

某男生屡犯错误, 课上和同学小声说话, 影响课堂纪律, 课下常常打闹, 教师批评多次他还是不改。最主要的是他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我接替班主任后, 经常找他谈心, 又关心他的生活, 在同学面前也鼓励他、称赞他, 一段时期后, 他有了好转。正当我倍感欣慰时, 他又犯了一次更严重的错误———将邻居家的铁偷了出去卖钱, 对方找到了学校。

事例二:

班里有两位女生, 平时非常要好, 后来女生甲发现女生乙常和男生一起谈笑, 班级男生也常议论女生乙长得漂亮, 女生甲便又气又恨, 开始没事找事, 私下里散布谣言, 对女生乙讽刺挖苦。

对于事例一, 我是这样想的:这个男生经常受到批评、训斥, 如果再严厉地批评他, 又能起多大作用?再宽容他一次吧。我忍住心中的不快,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叫大家肯定他前一段时期的成绩, 让大家不要对他存有偏见和反感。接着, 我把他卖的那块铁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 领他一起到邻居家, 再三向邻居赔礼道歉, 检讨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回校途中, 我看见他低着头, 默默无语, 显然, 他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懊恼。我当时非常愤怒, 但还是忍住了。因为我知道, 对于这样的学生, 要有充分的耐心, 更强的宽容心, 在他身上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要想改变一个人的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这样做也是表明教师和同学们是一个整体, 班里的任何一员犯了错误, 教师也责无旁贷, 师生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我告诫同学们, 我们都不要歧视他、抛弃他, 大家都要善待他、包容他。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些对这名同学的触动非常大, 一段时期后, 他彻底地转变了, 我本人也加大了对他的监管力度, 直到毕业, 他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

对于事例二中的女生甲, 我采取了宽容的态度。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心理很不稳定, 尤其是女生, 虚荣心明显增强, 嫉妒心明显加重, 我们要正视这一事实。这位女同学犯这样的错误, 也是情有可原的, 关键是如何引导她走人生的正确之路。如果因此把女生甲看成是道德品质败坏, 从而用苛刻的语言批评她, 她很容易走向极端, 与老师对着干。于是我找到别的同学, 了解情况, 得知甲和乙实际没有什么大矛盾, 只是青春期想得到异性的肯定, 得到异性的赞许所致。于是我找到女生甲, 告诫她人应该追求真善美, 青年时期应该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以团结为重, 不应该采取打击报复的做法。要善待别人,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打击报复会扭曲人性, 会为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一个人经常打击报复别人, 别人也可能打击报复他, 从而可能使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悲惨黯然。

我向她强调对人要有起码的礼貌, 这样才能彰显出美的一面。正当我第二天要找女生乙时, 女生甲来对我说:她昨天亲自找了女生乙, 向她道歉, 并且得到了乙的宽容。我笑着对她说:你现在有足够的大度、洒脱, 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美。

又过了一段时间, 我找到女生乙, 谈交友之道, 谈同学间珍贵的友谊。实际上, 甲、乙彼此有时也想和好, 只是都碍于面子, 不好开口。

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训斥、批评, 小题大做, 只会雪上加霜, 把犯错误的同学推向反面。要宽容他们, 感化他们,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 并耐心地期待, 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到航标, 从而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3.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篇三

关键词:宽容;理解;尊重;方法

前几天讲了一篇和父母说说心里话的习作,学生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听了学生的近乎喋喋不休地宣泄,我怔住了:难道父母不是因为爱他们才会这样做?可换来的却是他们的不理解。作为老师,我们又何尝不是,总以为爱学生就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错误决不能姑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错误没改,却恶化了师生关系。爱学生就要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爱,老师就得先知先行,敞开胸襟,去宽容孩子们的“错误”

宽容首先是一种理解。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天地,也必然“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孩子犯了错,如果老师能想:假如是我,当时我会怎么做,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学生会感觉你不是在训斥他们,而是在帮助他。

宽容是一种尊重。理解了学生的“错误”,就得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犯了错,作为老师要的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指责,筑堤堵水,其实即使堵住了,错误仍然存在。不如疏渠导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即使是惩罚,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甚至尊严感更强烈。

宽容是一种方法。宽容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宽容学生的同时,就是给了学生一种爱的心理暗示,给了学生自信的理由。有个学生在班里年龄最大,个子最高,可数学却学不会,也从不举手。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讲解题思路,有调皮的学生推荐他学得最好,让他讲。为此,他特别烦闷,甚至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大声喧哗,这位老师也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让他体面地坐下。课后,老师与他进行了一次密谈,他说别人笑话他,他就想宣泄。老师与他约定:你没把握时,举手时手指略弯曲,有把握时手指伸直。学生感动得直点头。终于有一天,他举手时手指直直的。老师表扬了他,以后他频频表现出色。只是一曲一伸之间,就伸出了自信,这种自信来自老师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站在学生的心里,不苛求,以退为进,也许天更蓝、海更广。

(作者单位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小)

4.《宽容》读后感 篇四

《宽容》读后感范文1

近日刚刚读完房龙三部曲中的《宽容》一书,真的使我受益匪浅。书中的一段“智慧心语”尤为吸引我的眼球,其云:“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的最大资产。”由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我们幼儿园老师。我们整天与幼儿在一起,而我们的微笑频率又有多高呢?有时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教师的精力都是集中在观察和保护幼儿身上的,所以我们总是神情严肃。但你是否想过,如果我们教师的表情总是长时间的如此严肃,那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会渐渐淡忘微笑呢?我们的幼儿生活如蜜,我们作为教师不能让他们的笑容“不形于色”。

其实,微笑很简单,只要我们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充分绽放我们的笑容,就会让幼儿感受到莫大的愉悦,就会增进我们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就会推动我们良好的师幼互动。愿我们幼儿教师能够绽放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因为幼儿教育是需要微笑的教育。微笑是幸福的源泉,让我们绽放微笑,陶醉于微笑的快乐,享受微笑的幸福吧。

《宽容》读后感范文2

读了上一篇文章有何感想呢?我只能说,人人都向往这一种境界,可是如果扪心自问,那一个人能做到呢?只是一种高调的号召而以。也可以说是一种口号吧,对一些人的一种劝勉而毫无结果,那么说怎么样才能有这一种结果呢?难到只是一种梦想吗?不是,这里有一个绝对的答案,那就是只有耶稣的拯救!

朋友,你了解过耶稣吗?你知道他的作为吗?我在这里肯定的告诉你,快来到他这里吧,因为他是人类的救主,他是劳苦愁烦人的彼岸,在他里面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宽容,因为我们的救主在十字架上诠释了真正的宽容。因为他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喊声,为治他于死地的刽子手而祈祷,“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做的不知道!”朋友,试想,有为朋友而死,有为仁人而死,可没有为罪人而死,更没有人去爱自己的敌人!可是我们的主耶稣这样做的。并且他也让他的门徒也这样去做,他在圣经上说“你们仇敌你们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给他祝福,你们的要给他祷告”,所以只有来到主里面,只有救世主的帮助才能结出宽容的果子。

因为我们的主告诫所有的人,要看自己的不好,不要去看别人,因为那一个人都是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低下头来反省自己的过犯,我们才能有宽容,这也是通往喜乐平安的惟一道路!

《宽容》读后感范文3

“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房龙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 mvanLoon,1882年1月14日--1944年3月11日),荷裔美籍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的作品多以散文的形式叙述、评论历史事件及人物,他生动诙谐的文笔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历史的大致脉络,因此很受普通读者欢迎。

我最早接触到《宽容》是在高中的教科书中,里面选了《宽容》的序言,我还记得那是一位手持真理的漫游者跟守旧老人的对抗,其中漫游者遭受死刑,尸体被丢下山谷,而最后遵守律法的守旧老人还是通过漫游者开拓的路投奔了新生活,被称为先驱者的只剩下了残缺不全的骨头和别人迟来的敬仰。

房龙浅显的说出了这个道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通过《宽容》,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尤其是西方宗教史。其实西方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宽容》以宗教为载体来向人们阐述个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大部分人包括我觉得宽容只是一个外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一部社会发展变迁史看待,作为线索——宽容自身的在人们内心中地位的完善——完美地把整个欧洲中世纪与近现代串连在一起,使读者对当时社会境况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梳理——民众的愚昧,教士的腐朽,宗教裁判所的黑暗,先行者的悲壮【序言】以及理性先人的壮举都深深的震撼着阅读人的内心。文中最多的就是“守旧老人”(教皇、宗教裁判所等)对“先行者”(布鲁诺、伏尔泰等)的迫害,当然还有当权者互相的倾轧,宗教与科学的对抗,服从与温饱的抉择,社会与理想的碰撞……

也许本书阐述的正是一种宽容与不宽容的对立,房龙娓娓道来现实的残酷。

总的来说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宽容的历史,诚如书中所言阶级之间的不宽容会带来血的教训,而当代社会中的层际鸿沟,劳资关系,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在世界各国中普遍存在不正是这种历史的延续?黑格尔说过:历史会重复两次。可也许不止两次,就像书中展现的那样。

《宽容》读后感范文4

宽容是一种胸襟,是一种气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待人处世的艺术。它体现了人格,它将友爱、体贴、理解与气度完美的凝缩于一点。睚眦必报的人生将会烽火四起,让人心力交瘁,而宽容能融洽气氛,交流情感,从而使人获得真知真情。紫罗兰把清幽的香气留在了践踏他们的脚下,这就是宽容;大海以其博大的胸襟容纳了百川千河,这就是宽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宽容。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多一点宽容;当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犯了你,多一点宽容;宽容是相互的,当你对别人做到了宽容,别人也会对你做到宽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就会多交一个朋友。宽容是一把小巧的金钥匙,能灵巧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宽容是一种明澈的润滑剂,能融合两颗相互抵触的心灵。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夜晚,在美国东海岸,有位韩国学生走出公寓去寄一封信。路上,11个不良少年将他围起来,拳打脚踢将他打死了。两天内这11个人一一被逮捕。社会大众都要求严惩他们。然而,这位死者的家长却给有关当局寄来一封信,要求尽可能减轻对这群孩子的惩罚,并捐献一笔基金,作为这群孩子出狱后重新生活及社会辅导的费用。他不愿仇恨这些少年,他只希望这些少年从残暴、粗鲁、野蛮和病态的性格中获得新生。这位伟大的家长在饱尝丧子之痛 的同时居然做出了这么令人惊讶的决定,这种宽容是常人无法做到的。这种宽容或许可以拯救了11个孩子。斯宾诺莎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人生因为有了宽容而多了几分温情,生命因为有了宽容而添了几许高贵。

《宽容》读后感范文5

《宽容》读后感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房龙如果你连睚眦只仇都必报,那你肯能做不到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就像书中写的“野蛮人”和白人。如果白人坐在有毒的春藤,一边去找医生,一区清楚毒藤。而如果是野蛮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会说:“上帝来惩罚我了。”而绝不会说:“又是该死的毒藤!”他会跑出去要一张符,而不是去找医生。而是“野蛮人”遭罪的毒藤会继续正常的生长,而白人却可能用煤油烧死它。这难道不就是宽容吗?宽容,这两个字写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做起来不容易。宽容,需要有平和超脱的心态,需要海一般的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宽容我觉得就是大肚。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心情永远是晴朗。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宽容是一种美。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有人说:“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把你的右脸也给你给他打。”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说难听了就是受虐狂。如果你真的把你的右脸也给他打,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打!因为你自己把脸给我打,是个正常人都会打。容忍不代表退缩,在不该容忍的时候,是不需要宽容的,宽容也不意味着吃亏,只是谅解,只是包涵,当你觉得你所宽容的是正确的,那么那点点的损失,你便不会在意,我们宽容别人,别人至少会心存感激,哪怕那个人不感激我们,我们至少问心无愧至少别人不会说我们。宽容不是失去。宽容和容忍不同,有的人只能做到容忍,而做不到宽容。是因为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而容忍则是一种无奈。最高贵的复仇方式是宽容。——雨果

《宽容》读后感范文6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多感触。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是县城一所高中的老师。他身边有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个人性格极其暴躁,常常别人一句话,就会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推翻桌子摔碎茶杯。他的朋友一个个和他疏远,只有这位老师还依然同他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有些人对这位老师很不理解。

但不管别人怎样理解,他总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喜欢的东西。但我们能成为朋友,那是因为我们身上都有我们个自喜欢的东西。何不多一点宽容!宽容我们所不喜欢的,珍惜我们喜欢的……”

就因为他的宽容,他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让他的人生之路走得一帆风顺。

记得小时侯,我去朋友家玩。不小心摔到了,把她最喜欢的那个大花瓶摔碎了。当时我立刻哭了,连声对她说对不起,心想可能她以后一定不会再和我玩了。可她只是默默地把碎片扫干净,并没有骂我,和我绝交。以后,她还是和我在一起玩。长大后,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从心里感激她。

她只是轻轻播撒一次宽容,得到的收获却是我的终生难忘!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宽容,带一身高洁与神圣,携一袖清香与温馨,翩然而至,拂去满天的阴云,再多的难解的心结,再多的沉重的烦怨,都会涣然冰释。

宽容是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可以做到的。早上,做早操的时侯,某某同学不小心把你的白布鞋踩上一个黑脚印,你没有恶狠狠的瞪着她,只是拍拍鞋上的灰尘,继续做操;下课,某某同学故意轻轻地打了你几下,你没有大发脾气,和她对打,只是做自己的事或者和她一起玩耍;放学,某某同学开玩笑地说你面目丑恶,像妖怪。你没有用同样的语气说她,只是一笑而过。

你或许身边没有多少贴心的朋友。那么,你要注意,是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容不下别人。但是,我要告诉你,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宽容》读后感范文7

两个少年犯出于好奇,点燃了一片丛林,想要看看消防警察扑火时是怎么惊慌的。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年轻的消防警察在灭火中竟被大火烧死了。而警察的母亲却下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宽恕了这两个少年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而崇高的选择啊!

母亲的选择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母亲年轻丧夫,好不容易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大。孩子当上了警察,有了一份工作,母亲多么欣慰!可刚上岗第一周,儿子就被两个孩子的恶作剧夺取了生命。多么残酷的打击!大火夺去的不仅仅是母亲的儿子,而是母亲的全部世界!

母亲的选择之所以崇高,是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不可饶恕的两个少年犯,受害最深的母亲完全有资格要求抓住并严惩他们。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自己失子的剜心之痛设身处地为两个少年犯的母亲着想,她不希望看到另外两个家庭再破碎,永远处于痛失儿子的阴影中。因此当记者把镜头对向母亲时,在场的人都认为母亲会诉说心中的悲凉与愤怒,谁知,她却说出了宽恕少年犯的话,还让他们早点回家,免得家中的母亲挂念。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闪耀着仁爱的光芒!可以想象,如果母亲选择严惩,那么两个少年犯就会自杀,又会有两个家庭陷入极度悲伤之中。

母亲以她的博爱感化了两个少年犯,他们认这位母亲为心灵上的母亲,母亲也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赞颂和尊敬。这使我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的大学士张英家有三尺地没有围在围墙内,隔壁的邻居重建房子时想将三尺地占为己有。张英的家属不乐意了,写信给张英。谁知张英的回信这样写:“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被张英的大度和宽容感动了,也主动退进三尺。这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也就成了千古佳话。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同学因为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甚至吵得不可开交。比如扫地自己扫得多一些啦,别人不小心踩到自己了,都要吵一吵。这些人与文中的这位母亲相比,是多么渺小啊!

生活中需要宽容,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大家都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宽容》读后感范文8

从儿时起,我极爱宽容,因为痴迷清丽的句子:“被踏碎的花儿,仍将芬芳沾上鞋履,这,就是宽容。”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这是一位哲人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一日读到“纪伯伦”的诗:“我永远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中间。潮水会抹去我的脚印,风也会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却会永远存在……”心灵默默颤动。我想我能理解海洋的永恒,我铭记着海洋的宽容。霎那间我似乎肯定自己理解了宽容——用爱来回报他人的怨恨,便是宽容了。霎那间我似乎觉悟到宽容是一个单纯的理想,她的存在仅仅需要一个高尚坚韧的灵魂。然而,当我读了的《宽容》后,我才发现,房龙先生似乎对“宽容”别有一番见解。

《宽容》一书虽然主要论及西方宗教历史上的不宽容及为这种不宽容所进行的斗争,但今天看来,房龙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宗教领域,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宽容而战的历史房龙在书中要说的道理很简单,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话来说明:“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房龙最反对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结合后施加给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体上的暴政。在他看来,任何绝对的信念,都包涵着潜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权力的门径,它的暴虐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房龙给出的解决是怀疑,对任何的观念、理论、思维方式都要用怀疑来冲淡它繁殖、复制、独裁的本性,就连自己都要怀疑。怀疑一切,用怀疑给一切以改善发展的余地。在房龙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开端都是朴素的,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但一旦稳定发展起来,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魔爪而万劫不复。痛恨功利的房龙却用功利观来解释叙述历史,勿宁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那最初的纯洁高尚很可能在本质上是虚假的,是违反人类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义会演变成流血的暴政,带有浪漫情怀的君主往往都堕落为暴君,前者有法国大革命为证,后者在我们身边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今天看来,“宽容”这个话题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诸如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等等。在面临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内部的改革、对外的开放必不可少,一个个旧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一批新兴工业正在迅速崛起,市场经济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宽容。将之扩大到生活和学习中,就是要树立竞争的对象,对别人的前进总抱以不认输、不甘落后的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赶超别人,这也就是不予以宽容。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竞争是平等、公平的,这里的不宽容不仅体现在对强者的不屈服,还表现为对自己的不满足,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说来,发展就要有对人对已不宽容、不松懈的态度,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

《宽容》读后感范文9

我翻开了《学会宽容》这本书,在书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也是福……”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学会宽容》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

懂得退让,懂的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如甲乙两人,甲向乙借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遭到乙的拒绝后,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上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这是憎恶。如果甲遭到乙的拒绝后,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反扣书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是呀,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必自寻烦恼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生活的强者。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记住,只有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里走好人生的道路……

《宽容》读后感范文10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从古自今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人们把它当做一种超脱现实苦难的工具,认为它是通往天国的一种途径,它的诞生,使得人们开始相信上帝。有了宗教,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有了寄托。可以说宗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秩序更加有序。

但这跟法律带来的社会秩序不一样,法律靠的是刑罚才能产生威严。政府制定法律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执行法律的官长所拥有的权力也仅限于公民事务。教会却是人们为了灵魂的救赎而自愿结合的团体,人们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发现自己所处的教会与自己的信仰有悖,他可以自由地退出,而不会受到惩罚或者阻碍。

真正的宗教在于对人们心灵的确信,只有拥有虔诚的内心,才会有纯正的信仰。一个人一旦不信它的纯正,那么该宗教在这个人看来就永远不可能纯正以及对自身有益。尽管他有退出这个宗教的自由或者转信另外的宗教,但事实上他原来所处的宗教不会那么轻易地允许他这么做。并不是所有的宗教都会那么宽容,这个时候他可能会遭受到一定的惩处,肉体酷刑以及个人财产的没收都是难免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公民都享有公民权,即使他不属于某个教会,也不该因此而遭到暴力的危害。

宗教也会因为立场观点和自身追求的利益的差异而分裂为多个派别,狭隘的宗教惯于党同伐异,他们强迫人们成为该教的信徒,并且煽动与其他宗教的仇恨,相互屠杀掠夺。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的血淋淋的斗争场面。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无权管辖其他教会的,哪怕他觉得自己的观点看上去别对方正确的多。并且任何人都无权迫使别人笃信某个宗教,没有人愿意使自己的信仰屈从于他人的命令。

宗教是让人们共同礼拜上帝,拯救灵魂,任何时候教会都不可以用伸张正义,关心他人灵魂为掩饰物,来对他人进行掠夺。而且,照理说宗教事务与政府事务不应该有什么牵连。信徒的礼拜都是为了取悦上帝,从而获取上帝的恩典,所以宗教愿意采用何种礼仪,摒弃什么礼仪都是与政府无关的。除此之外,每个教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礼拜的时间地点,以及朝拜姿势等。政府也无权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宗教应该采用什么礼仪,同样也无权禁止已经被宗教接受的礼仪。当然,政府可以劝导和教诲人们,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去劝勉他人信奉某个真理,但劝导和命令却是两码事。只要干涉了自由朝拜,就等于毁灭了宗教。

但事实上却是,宗教容易受到王室权力的左右。一些自诩为传播福音的布道者或者教士,善于投国王之所好,轻易地改变教会信条和礼拜仪式。这种企图以逢迎当权者的欲望加强国家统治来满足教士自己野心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教会的专制统治。

不得不说的就是,宗教不在于有浮华的礼拜仪式,也不在于拥有强制权和管辖权,它的存在,更多的是要给人们一个道德的准则,信仰的源泉。对于宗教,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宽容。

【《宽容》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像孩子那么宽容》读后感范文

2.宽容序言读后感范文

3.《宽容》的读后感范文

4.学会宽容读后感范文

5.宽容序读后感范文

6.宽容的读后感200字范文

7.宽容的境界读后感

8.《宽容》读后感

5.《宽容》读后感 篇五

“留下的是一群二等公民,这些人过着墨守成规的日子”之所以如此,就是社会的完美平衡被打破。

他的作品并非对某个国家,他看到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能说这一事件被他不幸言中,恐怕不止这一件,我们早该反思了。

以下原文

6.宽容读后感 篇六

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去打点滴时,在一位小护士因妻子在一旁压阵而十分紧张,连扎两针都未扎中的情况下,不仅没有责骂小护士,反而宽容的对待了她,甚至手把手地教她。最终让小护士一针见血,使三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宽容就是体谅别人的不足,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同时也是为自己着想。 文中的作者,与他的妻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妻子从一开始便对小护士怀疑,责骂,自然是第一天上岗为病人独立扎针的小护士十分紧张。但最终,在作者的宽容,鼓励与指导下,小护士一针见血。由此可见,作者的宽容使小护士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自己免受了再一次扎针的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我身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在二三年级时,我总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与他人斤斤计较,结果都是不仅被老师批评,还憋了一肚子委屈。但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学会了待人宽容,有了许多形影不离的朋友。

7.宽容是对学生的信任与激励 篇七

关键词:宽容,信任,激励

“严师出高徒 ”一度是整个社会认同的普遍 “真理 ”。 但当今中国,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发展素质教育成了大势所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当今教育的核心。 过于严厉,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不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必将退出教育的舞台。 以笔者的经验看,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宽容,他们就会对教学产生信任感,受到教师爱的感化,教学将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一、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

身为人师,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更糟糕,因为学生看不起、老师看不起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 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容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终会成为一块璧玉,在教育实践中这样的实例不少。 老师的教育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 老师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赞许。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位渔夫从大海里捞到了一颗圆润硕大的珍珠,珍珠堪称完美,除了上面的一个小黑点。 这个小黑点虽然并不起眼, 但是破坏珍珠的完美性,如果把它去掉,珍珠就很完美,肯定会卖上一个好价钱。 说干就干,渔夫拿起工具,一点点地、细致地做起了消除黑点的工作。 擦除了一层又一层,黑点依然存在,渔夫不气馁,继续擦除,终于成功了。 但是,再看这颗圆润硕大的珍珠,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凹陷、擦痕的劣质珍珠了,没有任何价值。

其实,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每个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 有着最纯洁的心灵,就如珍珠一般美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每颗珍珠都难免会有一些“小黑点”,犯错也在所难免。 但是,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要求严苛, 希望学生成为完美的作品,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瑕疵。 学生没考好,成绩下滑了,就会迎来家长或老师的粗暴对待,甚至体罚学生。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不听家长或老师的话了,他们就会非常气愤,对学生大呼小叫。 学生所做的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就会用难听的话侮辱学生的人格和智商。 长此以往, 学生在做事之前就会瞻前顾后,唯恐出错,不敢向前迈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小心触到家长或老师的雷区,迎来一场狂风暴雨。 生活没有色彩,学生也不再天真无邪,他们的好奇心、兴趣爱好逐渐消失。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可以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涯,在这个年龄时,我们有没有做过和他们一样的蠢事? 教师和学生之间难免会有代沟产生,如果教师试着从学生的年龄和经验去考虑, 就能对他们的做法有一定的理解。 有了理解,教师就会逐渐放下自己手中的棍棒,用师爱关注学生,耐心为学生讲解,细致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努力说服学生,督促他们改正。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教育性的语言要掌握好分寸,不能一概而论,将学生一棒子打死。 教师的语言要有技术性和艺术性,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让学生虚心接受,对教师的教育不抵触,没有逆反情绪。 要达到这个程度,教师必须逐步改进教育方法,积累经验,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宽容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 教师要与学生友好相处,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看法和态度,理解他们的行为,使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乐于接纳,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对学习也会变得更积极、主动,课堂教学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的思维敏捷, 在他们的头脑中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出现,对于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看待,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勇于探究自己的设想,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地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民主、宽松、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张扬个性。

三、宽容也要有原则,不能一味纵容

对于学生宽容,并不是要一味地纵容学生,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强管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纪律,他们的精神容易涣散,甚至会对错误有恃无恐,认为反正老师不会怎么样,就变得没有顾忌。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 宽容与严格二者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矛盾统一的,二者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可以互换的。 教师的宽容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变通终会导致失败。

当遇到原则性问题时,教师要不让步,在判断是否时心中要有准绳,不能糊涂而过。 在对学生进行评判时,要根据当时的事件进行判定,对于那些心理尚不成熟、思想也不太发达的学生,要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不要对他们过于严肃,也不要经常指责他们,要以怀柔的政策对待,多微笑,多给予他们尊重和爱护,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班主任工作中的宽容与赏识

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就要以宽容、赏识呵护学生,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吹响他们奋发向上的号角,引领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首先,学会赏识,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班级的事务、学生的情绪等,都要班主任亲自处理、协调。 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与个性,以宽容、博爱的心赏识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爱“白天鹅”的同时,也爱那些“丑小鸭”,小心呵护那些已经心灵受了伤害的孩子,用真心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宽容、赏识、鼓励下打开心结,找回自信。

学生的成长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犯错、知错、 改错的过程。 当学生犯错后,班主任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动态,给他们及时认错、改错的机会。

其次,学会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有的学习成绩“抢眼”, 有的文明礼仪、待人接物优秀,有的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 这就需要班主任从不同角度赏识学生。

班主任的赏识与宽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科问题,科学有效地发挥创新才能,使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8.“宽容”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 篇八

一、当前高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不仅给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而且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素质的变化,当前高中学生主要有三个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由于高中学生一方面多数处在青春变化时期,身心变化较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对自己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关心。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以至发展,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

2、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是一种与进取心、自信心以及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联的,最敏感的情感。随着高中学生身心的成熟,他们通常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对待批评反感至极,往往批评愈凶,顶撞愈烈,对立情绪愈大。

3、精力旺盛、反映敏捷、充满幻想、行为多变。容易把自己的能力、作用和影响估计过高,产生“盲目自信”,但往往期望值越高,挫折感就越重。有些高中学生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而是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甚至有的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影响高中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客观因素

人的一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高中阶段正是人生这关键几步中的一步,分析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形成,除受一定社会条件和自身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大众传播工具以及学校的制约和影响。

家庭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形成是长期存在的,由于高中学生与长辈、同辈群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某些时候对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工具与日俱增,信息量的激增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高中学生对大众传播工具的依赖程度呈增长趋势。这种状况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有些高中学生沉迷其中,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造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严重混乱。 “假大空”的教育模式、“头重脚轻”的序列、“唯理论”的评价等,均使教育呈现明显的滑坡,使教育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面对现实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联系工作实际,研究对策与建议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深感不安。如果说我们花这么大的力气办教育是为了孩子着想,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我们应该认真地进行剖析,尤其对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要依据时间、地点、条件、人物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多种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实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品德教育上,要重视学生的品德践行,把思想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

我连续两年带08届、09届高考理科毕业班,深深感受到高考既是对每个高中学生学习的检验,更是对每个高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考验。特别是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学生基础差,心理承受能力更差,他们每天面临成堆的试卷,无尽的计算题,往往会产生烦躁、厌倦、逃避的心理。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心理压力可见一般。

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特别注重方法。面对曾有过失、存有不足的学生。少打阵地攻坚战,多打迂回游击战;少一点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多一点和风细雨般的关爱。在宽容中,提供转化条件,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消除其恐惧不安的心理,使其萌发自尊自爱的心理,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毫不例外地给予至真至诚的爱,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条件。作为教师,我们不妨都来尝试运用宽容这种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在宽容中健康地成长!

通过这些实例,我得到了几点启示:

1、作为教师要学会宽容和容忍,要宽容和容忍他们的个性。

2、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诚心、爱心、细心、责任心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

3、思想工作要讲究艺术性,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朋友式交谈。

4、教师永远要对学生充满爱心、信心,学生才会充满自信,不断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三戒三提倡一重视”。“三戒三提倡”是指:⑴戒把学习当做苦役,缺乏学习兴趣,提倡对知识的追求,对智慧的启迪;⑵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⑶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一重视”就是重视学习别人用实践换来的经验与教训,博采众长,在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社会知识急剧扩增、知识更新加快的新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摸索并迅速走出一条高效率的学习成功之路。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树立人生理想,担当历史重任。

9.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篇九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本书作者黑柳彻子在巴学园上学的种种趣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宽松、快乐的学习乐园——巴学园。

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孩子的乐园,更是现在的孩子们所向往、梦想的乐土。巴学园的学习是那么的快乐轻松、丰富多彩,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钻研,没有一味的说教、强制的作业和令人紧张的考试,更没有升学压力,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淡定,与世无争。巴学园的孩子都是快乐的天使,在校长小林宗作的眼里都是一个个好孩子。孩子们天真可爱、纯真善良,有缺陷的孩子不用担心会受到任何的歧视。在孩子们的眼里,大家都是一样的。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或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玩耍,该有多好,我将一生难忘那无比的快乐呀!但,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距离。“巴学园”现在只是孩子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也许,、后,中国的教育会走到这一步,但需要我们这一辈人去努力、去争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抱着信心去憧憬未来。我们无法去改变自己所处的教育现状,但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做的是解放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尽自己所能为教育做点什么。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学会了小林宗作的幽默风趣、宽容大度。以前,遇到学生把简单的题目做错或者反复讲过的话依然记不住的时候,我常常感到无比的郁闷,搞不懂只要他们略微用点心,动动脑子就能做出的题目为什么总是出错呢?每次找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总没有好态度,忍不住地就会批评他们,满怀希望他们能从此吸取教训,记住批评,错误再也不会重犯,可也常常事与愿违,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程度,真是够压抑的。而现在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了解了小豆豆的学习经历,感受了校长小林宗作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我也懂得了宽容对待这些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兴趣,都擅长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可选择的也很多,我们真的没必要用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许多年以后,也许不善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在其他领域会有更突出的成就。思想解放了,观念改变了,再看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觉得他们都很聪明,就连平时课堂上不爱动脑,回答问题东拉西扯的孩子看上去也是那么的可爱。正如小林宗作的想法一样,他们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的学生们能经常见到我的笑脸,课堂上听到我幽默风趣的话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班级学习气氛也更浓了。

10.《学会宽容》读后感 篇十

《学会宽容》读后感

假期里我翻开了《学会宽容》这本书,在读书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感受到了宽容的魅力。宽容是智慧、宽容是力量,宽容是爱、宽容是我们现代人身上缺少的一种品质,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五部分,“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把道理变得更加浅显,每个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了,宽容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 。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上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 这是憎恶。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呵呵,是呀,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必自寻烦恼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生活的强者。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细细品味,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快乐的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11.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篇十一

我班有一名女生叫李青,她性格内向,显得既老实又文静,她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儿,父母在家开商店,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在我班算得上一个富家女孩,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小姑娘,却做出了一件令我难以置信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我校5月27日过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过节。早晨,我一进班级,刘胜就大声喊:“老师,我丢了10元钱!”他带着哭腔,满脸着急的神情。“这10元钱,是妈妈让我过节买好吃的的,丢了,我就没钱买吃的了。”他说着便呜咽起来。我问他:“你把钱放哪儿了?”他哭着说:“放在书桌里,我出去了一趟,回来就没了。”我没动声色,领着孩子们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表演结束后,已是午饭时间,我为刘胜买了午饭,然后单独和刘胜交谈:“你拿10元钱时,谁看见了?”刘胜说:“只有我的同桌李青。”接着,我又单独找李青谈话:“李青,今年是你在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高兴吗?妈妈给了你几元钱过节呀?”李青说:“妈妈给了10元,小姨给了5元。”“这些钱你都买什么了?”我问。李青开始说自己买的东西:一个玩具10元,巧克力2元,糖2元。一共花了14元。我问:“你现在手里还剩多少元?”“还有11元”这时,李青开始语无伦次,一会儿说七年级的姐姐又给了她5元,一会儿又说自己刚才说错了买的东西。我发现他的表情也有些不对,毕竟是孩子嘛,做错了事会写在脸上。我没有批评她,反而更加温和的对她说:“李青,今天过节,你是高兴了,那你想想,刘胜今天的心情会怎样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今天丢了10元钱,你会怎样?”这时,李青开始掉眼泪。我接着说:“做错了事不怕,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跟老師说实话,刘胜的10元钱是不是你拿的?”李青哭得更厉害了。“老师,我说了,你能不告诉同学们吗?”“可以,只要你今后不再做这样的事情!”我肯定地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钱了!今天早晨,我看见商店里有一个我最喜欢的玩具,妈妈给我的钱不够,我看到刘胜的10元钱放在书桌里,他一出去我就拿了。”李青哽咽着把钱交给了我。我鼓励她说:“别哭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师相信你!”。

下午放学时,我在班上说:“同学们,今天过节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也很高兴,今天刘胜丢的10元钱找到了。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同学捡到的。她要求老师不要提她的名字,老师答应了她的请求。同学们也不要再猜疑,这件事到此为止,大家为这位‘拾金不昧’的同学鼓鼓掌,好吗?”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李青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可爱。

12.宽容的读后感小学生 篇十二

1. 案主姓名:许雪 (化名)

2. 性别:女

3. 年龄:17岁

4. 学校、年级:广东省阳西第一中学高一

5. 辅导者:广东省阳西第一中学陈芳

6. 案主来源:本班学生

二、问题的缘起: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 又是一届新生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我走进教室, 开始了他们在高中学府里的第一堂课。不久讲台下的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就是本案案主许雪。当时, 她坐得离桌子很远, 斜歪着头, 下巴上翘, 双手抱胸, 一副傲慢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许雪, 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孤独女孩。

在今后的不断接触和随笔交流中, 笔者发现案主许雪并不如她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傲慢。她常常会因一些事情感到无助, 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敌对情绪, 再加上她朋友少, 遇到不开心的事经常自己偷偷哭泣, 事后又以傲慢的姿态示人。

案主许雪的心理问题多次在随笔中表露, 以下为案主随笔摘录:

“重男轻女是封建家庭存在的问题, 可这问题在我家也存在……我还有弟弟, 弟弟最小, 妈妈最宠他……我非常讨厌他, 最讨厌他……我连家都不愿回了, 回到家的感觉并不是温馨, 幸福, 而是痛苦, 难受……一般人不会理解我的心情的……家, 真的好辛苦, 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而能够带给我幸福的气氛的人, 只有爸爸, 他却远在深圳……”

“家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 我在家感觉不到温暖, 幸福的气息, 只有我的弟弟妹妹的吵架声, 那让我所感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阿英 (化名) 是我的室友。她问我:‘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中考体育行吗?’我迟迟地说:‘不知道啊!’接着是一阵沉默。在这里, 我看到了自私, 虚伪……”

“……初中的老师那冷冰冰的面孔面对着我们, 还有那冷漠的双眼, 我蔑视他们……”

(案主随笔摘录, 时间为新学期9月至11月)

从随笔可看到, 案主既有对母亲的不满, 又有对老师同学的敌对情绪, 笔者一直想找契机帮助她。

上个月, 许雪意外地给笔者打了一个电话。事情是这样的, 她收的300元的团费, 被偷了, 向我借。虽然事后我答应了, 但让我不解的是当此事发生时, 她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只肯向老师借钱, 却不肯向家人坦白解决这个问题,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带着这个问题, 我走访了她的家人和老师。

三、案例分析

我通过走访家长和班主任了解到许雪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妈妈掌握着家里的权威, 一切大小事务都是母亲说了算。她母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极爱她的小儿子, 对两个大女儿关爱不够, 甚至刻苛。

在学校, 许雪把同学的关爱当成了虚伪, 把老师对同学的严厉当成了冷漠。除了学习之外, 什么都不参与, 朋友也没有一个。

以上看来, 许雪在心理上有这样一些问题: (1) 人格障碍; (2) 对周围环境有敌对情绪和面对社会感到十分无助。

1. 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 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 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 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 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 父母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一个孩子欠债300元,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不想让母亲知道, 求助于老师, 可见她对母亲的极大不信任。不过, 值得庆幸的是她想到了我, 也就是说她信任我, 这为我们将来的交谈提供了可能。当然, 我们教师也不能将自己置于“救世主”的地位, 而应帮助学生产生自信、自助的力量, 能够自我调节, 自我疏导、自我开发、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悦纳, 逐步实现自我主体与环境客体的协调、统一, 提高人主体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

2. 对周围环境有敌对情绪和无助感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 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害怕失败和挫折,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易记仇报复。

许雪正是因为家庭关爱较少, 形成了独立、倔强的个性, 表面的傲慢与坚强与内心的敌对情绪, 无助感形成反差, 尤其是对待女同学, 极度地不信任她们。

大家知道, 同学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 在这个小集体中学会处里好同学关系, 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四、干预过程和措施

1. 了解背景资料

(1) 经常性地与其父母进行电话联络, 并多次约见其父母, 了解其家庭情况并解决其父母的疑问。

(2) 向其班主任和同班同学了解情况。

(3) 在与案主本人的日常接触和无数次交心谈话以及她交上来的随笔中了解她对家庭的看法, 对他人、社会和自我的看法及其心理情绪状况。

2. 对案主的干预

(1) 让案主感受爱的存在

让她参加集体活动, 感受集体的温暖, 如11月的校庆和体育节, 还让她多次担任了班级各项文娱活动 (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联欢会等) 的主持人。让她参与集体活动, 进入到大集体中, 感受同学之谊, 感受爱的存在。

在学习上, 只要有一点细微的进步就在随笔上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让她知道她的每一个成绩老师都看在眼里。

同时在对案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 除了由辅导者本人进行直接干预以外, 还通过家长、同学等案主周围的人对她施行有效的干预。还利用她对文学的爱好, 本人还借给她看一些有关爱的教育的书籍, 培养她热爱集体, 尊重他人友爱他人的品质。如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冰心的《繁星》等等。

通过多方面的干预途径, 让案主体会爱的存在, 以更开阔的心悦纳别人。

(2) 让案主悦纳他人

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对他人缺乏信任感, 认为世人都不可信, 任何人都是虚伪的, 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 如果自己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 可获得的往往是别人的欺骗和背叛。

案主的这种人际交往问题, 来自早期生活中父母之爱的缺失, 使她对周围的环境有敌对心理。许雪没有朋友, 在她的随笔里总是反映出对朋友对老师的敌视。如:

“XX (老师名) 死性不改, 总是喜欢破口大骂。唉!无办法啦。她这句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从那句话起, 我便没有再问她了。只想她快点消失在我面前。”事后我找那位任课老师了解情况, 原来那位老师发现她在画画, 就过去问她:“你要不要读书呀?”于是, 我在她的随笔本上写着:“不要再怨气了, 把各科的成绩做好, 才是对自己的尊重, 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活总有一些不如意, 心放宽一些。”

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 本人一直引导案主对他人要多一些宽容, 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不要求全责备, 要悦纳别人, 无论是他们的长处还是不足。

3. 对案主家庭的干预

案主的种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家庭。因此, 要实施有效的辅导, 必须对案主的家庭进行干预。我与案主的家长经常进行电话联络, 并邀请其父母到学校商谈或直接到案主家中进行家访。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其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他们对女儿的理解程度及案主在家中的表现等等, 同时也让她的父母了解女儿在校情况及其心理状态。

通过接触, 案主的父母承认以前确实不大关心女儿, 而且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不过他们也不希望给她造成心理障碍, 了解了女儿的一些心理状况之后, 家长也很着急和担心。

我建议案主父亲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女儿相聚, 建议其母多花一点时间与案主交流。可喜的是, 家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减少了生意上的应酬, 把时间花在女儿身上, 晚间时间他们促膝交谈, 每逢周末就带女儿出去游玩。

在父母的关爱之下, 案主重新感到了家庭的温暖, 也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家长的重要性, 开始逐渐从孤独中走了出来。

13.宽容读后感500字 篇十三

首先是对于“读书”本身的认识有了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明显下降,因此,对于读书这件事,更多的是一种向往,而不是行动,即想读,可又不去读,说不读,却又常常产生一种在读书的幻象。这就象一个人,面对一间屋子,一扇门,想进去,却总是迈不出步子,于是就在门外徘徊,想象着屋里的美好景致,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当然,头脑清醒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羞愧感。究其原因,一是懒,二是恐惧。害怕忍受寂寞,不愿吃苦,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和作者无法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其实,这毫无必要。书的世界是最“宽容”的,它可以容纳一切,高雅的、粗俗的、理性的、感性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味口,只要你愿意张开嘴,就一定能吃得满意。问题的关键就是,你一定要行动。

《宽容》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读完的。

说实话,房龙的历史书不好读。从他的文体风格上说,文字优美、生动,但正是由于他太过于注重修辞和比喻,(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如此),反而让人有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你会觉得读得轻松,理解起来却很费劲。也许他的出发点是想把“历史”写得更加通俗一点,更加生动有趣一点,好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和喜爱历史,殊不知,任何一门知识都要有一定的受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所有的知识的。就拿《宽容》本身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没有一定的哲学知识,是很难把它读得懂的,也不可能体会到与房龙心心相通的快乐,如此,倒不如规规矩矩地介绍历史知识来得好一点,快一点。

咬着牙读完,倒也读出了点“乐趣”,发现房龙竟然是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和事。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形成过程,他能从这个人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去综合地、客观地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找出其行动的思想必然性;对于社会现象也是如此,他总能把某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历史背景归纳得很清楚,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可能是符合历史原貌的,也可能不符合,但谁又能完全保证自己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呢?人毕竟是人,总有一些主观的东西在里面,但只要坚持“从材料到结论”的方法,我认为就是好的。

也许,很多历史学家都是这样,只不过我读得太少而已。不过,这也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恩专属。其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至少是科学地研究历史的方法。

最后,关于“宽容”本身,房龙绝大多数时间在阐述“宗教的不宽容”,虽然在开始和最后,他也提到了“宽容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人性的宽容”问题,但都没有很深入地论述,而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读到的,遗憾!尤其是“人性的宽容”问题,这已不属于历史学范畴了,更多的是社会学、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由此使我想到,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啊,我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对于人自身的了解,实在是太缺乏、太缺乏。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行动,根本无法去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的行为背后,倒底隐藏着什么呢?真是神秘难测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只属于上帝。

14.读后感—尊重是金,宽容是银 篇十四

刘淳钰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我们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以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是成绩册上冰冷的符号,每一颗心灵都需要尊重。在一次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中,关于“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的调查结果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这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何谓师德?爱学生。何谓真爱?尊重他们。可以说,尊重是师爱的灵魂,没有尊重的爱只能是一种“伪爱”。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一直努力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我希望,我培养出的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而不是只知学习、心灵冷漠的“学习机器”。

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做法,不仅保全了学生的面子,也赢得了孩子的尊重。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前不久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

在我任教的四(3)班有位男生名字叫杨华。有一个星期五,当天上午没有语文课。由于英语老师突然有事请假,我临时去上节语文课。当我匆忙赶到教室门口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教室内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只见杨华和几位同学在教室内穿梭不停地分发某学科的作业纸。已近上课,教室内的秩序仍不见好转。我看在眼里,烦在心上。这与平时我所要求的课前准备大相径庭啊。于是,我大声喝令那几位同学停止分发,回到各自的座位上,马上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后来,教室内只剩他仍在我行我素,仿佛对我的要求置若罔闻。趁他转悠到我眼前的机会,我警示性地在他后背拍了一下。他一愣,抬头见我满脸的严肃,脸一红,转身“逃”回他的座位去了。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仁礼的两眼圈微微发红。恍然意识到是不是因我下手重了点,害他伤心落泪呢?由于上课匆忙,这事儿就被我淡忘了。晚饭后,我猛然想起这件事。感觉这是自己短暂从教生涯的一起教育失误,把学生不知情而表现出的混乱当作“大逆不道”的课前准备习惯差看待,更有甚者,竟然还拍了孩子一下。试想,上课前夕他们帮老师分发作业不对吗?同学们因作业优秀而欢呼一下不可以吗?我凭什么对学生耍威风摔脸色,吆五喝六,甚至动口又动手?难道这就是教育民主,这就是师生平等,这就是我的教育技能吗?像这样的错误行为既无“仁”爱之心,又无尊重之“礼”,更何求教育之功效呢?它唯一可能留下的是对孩子们的心灵造成阴影甚至是伤害。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我先把杨华叫了出来。我们站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我开门见山地为昨天的事向他道歉。他一脸茫然,有点一头雾水的样子。从他的表情上,我知道昨天的事情对他的伤害不大。但我还是将事情的原委与他进行了真诚地交流与沟通。杨华说他当时根本没发现我站在教室门口,也没有听见我说的话。最后还非常腼腆地说不用老师向他道歉,他也有错,更何况老师只是轻轻拍了下,根本不疼的。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但不是因我的失误而轻松,而是庆幸自己没有对他造成心灵的创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形,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一定会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言行,自觉以宽容之心善待孩子们。因为孩子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我们老师要热爱学生,自然包括要热爱那些犯错误的学生。

15.“三心式”宽容激发学生上进心 篇十五

宽容一种美德, 是一种修养, 更是一种智慧, 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不犯错误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世上没有坏孩子。”所以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 教师应该做一种换位思考, 而不是一味的训斥, 责怪。学生做错了事, 老师在批评或处理时要三思而后行, 不能粗暴, 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 消极的态度, 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 这样既损害教师的崇高形象, 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对学生宽容要做到“三心”:诚心, 爱心, 耐心。

一、“诚心”让学生信任你

我班有一个学生思想偏激, 言语刻薄, 遇事情喜欢随意发表意见而且有时是胡言乱语, 再有喜欢招惹同学有事无事说一下, 碰一下, 同学都不喜欢他。我多次找他谈话, 交谈时他态度很好, 但事后又故态重萌, 屡教不改。一次我在课堂上讲主题班会的事, 我刚讲到网络, 他就色情、游戏乱讲一通, 把整个班级都搅乱了, 当时我很生气想要当众批评, 但一想忍住了, 我只是静静看着他, 这时班中同学意识到我生气了, 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而他也意识到了脸红低下头。我见他这样只是把要讲的事情讲完, 其他什么也没讲, 而他用意外的眼光看着我。事后我没有找他, 而是给他妈妈打电话, 了解到他家庭的特殊性, 才知道他是一个自尊和自卑并存, 想要别人注意且又很敏感的一个孩子。于是我找到他问“今天这事你怎么想, 老师觉得你网络知识很丰富, 这次班会你好好准备积极参与?”他很意外, 疑虑地看着我, 我笑了笑说:“你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很丰富, 老师相信你, 你可以的”。他想了一会儿, 然后点了点头说:“我会努力的”。在那次班会上他发挥出色, 同学对他都很意外。他也好象一下长大好多, 有什么事会先与老师商量和交流, 明显改变了很多。

我觉得只要老师给学生机会, 相信学生、真诚地与他们沟通, 学生也会与你畅开心扉、信任你。

二、“爱心”给学生无声的力量

我们班中一名学生他脚有残疾, 新生进来时沉默寡言, 很自卑曾一度想要退学, 在家长和我的劝说下放弃了。我经常找他聊天、鼓励他、让他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讲, 但不久他在厕所偷偷抽烟被老师发现。当时我知道后很生气, 因为为了鼓励他, 在他身上我化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想把他叫来狠狠批一顿, 但静下心一想不能这样。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他很紧张整个人在微微颤抖, 我叫他坐下, 他抬头看我觉的很意外但人也有所放松。我问他有什么想向我说明的, 他低下头而且眼眶红了, 低声说:“我错了, 但我控制不了自己, 我觉的别人在嘲笑我”, 我听了一下无话可说。我考虑了一会说:“你希望老师怎么处理这事?”他听了很意外想了想说:“只要老师给我机会, 我一定会好好表现自己。”我听了就说:“好, 你说的, 老师相信你, 但你更要相信自己, 你并不比别人差, 有些方面你比任何人做的都要好, 以后就看你的了, 现在你可以回教室了。”他听了有点不相信, 问我:“真的?”我看着他点点头, 最后他红着脸也向我坚定的点点头。此后他的表现让全班同学意外, 现在作为班干部各方面都较出色。

我觉得爱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 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理解他们。

三、“耐心”让学生理解你

我们班中有一女生在新生报到没多久, 我发现她一连串的行为问题, 我找她谈话, 给她指出所在的问题, 她觉的没什么, 扔纸团在教室很正常, 反正要扫地, 穿拖鞋进教室也正常, 因为天气热鞋子穿不住, 寝室卫生不搞也正常, 因为时间来不及等等。多与她讲讲就觉得老师与她过不去, 因为初中老师是不管她的。听她这样讲了以后, 我没有再谈下去, 而是给她妈妈打电话, 想要了解她的一些情况。这才知道她心灵受到过伤害, 父亲在她上初二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 她曾一度无法接受而自闭, 之后无论是家人还是学校老师都很少要求她, 从而让她很自我。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 我又观察了她几天, 我觉的正面谈没什么效果, 于是我给她权利, 让她当寝室长管理寝室和寝室成员, 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刚开始她们寝室的卫生和纪律是最差的, 我没有批评她, 而是与她分析原因, 并一起想办法、找方法来解决。慢慢的她对我没有了抵触情绪, 能听进去一劝告, 并能思考自己的言行所带来的后果, 对自己的责任能尽心了。一学期下来, 她的表现就像她管理的寝室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她不仅能处理好自己的事,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 更成了我的好帮手。

我觉对待学生耐心很重要, 不管怎样的学生, 不管出现怎样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一份耐心, 耐心地看待事情, 耐心地对待学生, 让学生看到你的付出和努力。

宽容是给学生一个机会, 也是给老师一个了解情况的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过分严格的要求, 极易激化矛盾, 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未经历社会的风雨, 犹如一棵幼树, 需要及时地慢慢浇灌, 而不能劈头浇上一阵滚烫水。所以, 班主任要多一份耐心, 少一份急躁, 多一点宽容, 少一份斥责。教师宽容学生的过错, 实际上是把一种信任, 一种责任交给学生, 而学生得到信任和责任, 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 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班主任》 (第206期)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2010年1月)

[2].《德育报》 (2009年12月14日第1001期)

上一篇:期中教学检查反馈下一篇:交通安全事故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