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2024-10-26

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共15篇)

1.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一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南通市东方中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请全校同学遵照执行。

第一条 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教学区内携带使用手机、MP3、MP4、游戏机等。

第二条 学校提供必要条件为学生与家长联系提供方便,倡导学生使用IP公用电话;公布班主任电话号码和生活老师电话号码;学生急需与家长联系时全体教职员工应提供方便。

第三条 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要使用手机的,学生必须填写《携带手机等通信工具进校申请表》,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有权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第四条 对违犯规定的处理办法:手机收缴到年级组并上报到政教处统一登记。

第一次 可由家长领回手机,再次告知家长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次 仍由家长领回手机,视情节轻重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通报批评或警告);

第三次 由家长领回手机并带回学生,停课反思,视其情节轻重,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记过、留校查看、勒令转学)。

第五条:考试期间任何人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一经发现,一律视为作弊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第六条:借用他人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在规定的教学场所使用的,一经发现,其借用者与手机所有者一并处理。

第七条:手机使用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按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解释权在东方中学校长室。

2.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二

1现状分析

目前从我们学校社团的整体状况来看不尽人意,从各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具体问题进行详述:

(1)普通学生:选择社团的时候比较盲目,有一定的随意性。加入社团后对自身的素质培养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2)社团组织者:没有工具的辅助,发展社团和组织活动经常事倍功半,难以满足社团良性发展的要求。

(3)学校管理者:无法全面掌控社团发展的现状,也无法评估社团发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真正实现高中生素质教育的治学理念。

2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社团的整体不利现状,借助于已经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搭建高中生社团管理系统,限于篇幅,下面仅介绍系统的整体架构与功能概述。

2.1整体架构

根据学校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硬件与网络资源,在校园机房搭建该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图如图1。

普通学生、社团组织者、学校管理者使用手机APP访问社团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为了增强数字学校一体化的效果可以与教室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对接,与教室管理系统对接可以浏览教室的空余时间,为社团组织活动预定活动场所,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对接可以在统计分析模块增加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成绩分布更有利于分析社团活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从而平衡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成长。

技术上准备采用流行的三层架构:

(1)表示层:客户端主要面向Android手机,开发工具选择JDK1.6+Eclipse+ADT(Android Develop Tools),程序开发完成后创建AVD(Android Virtual Device)进行模拟测试。

(2)业务逻辑层:所有后台功能打包成war包,部署在应用服务器Tomcat7上,Tomcat作为一个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占用系统资源比较少,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也支持负载平衡,性价比高。

(3)持久层:数据库选择My SQL,该数据库的好处是体积小、访问速度快、性能比较高,也可以跨平台部署,为了保证最大的可移植性,业务逻辑层通过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访问持久层。

基于该三层架构的系统信息流示意图如图2。

手机通过Http将请求发送到后台App Server,后台App Serve通过Web服务接入层响应手机的Http请求,App Server再通过主控Servlet将请求分配到具体的六个业务模块进行处理,在业务模块进行数据处理与业务逻辑处理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数据访问或者持久化操作则利用DAO数据访问层的Java Bean通过Jdbc访问持久层的DB server,DB Server通过对Table、Procedure、Function等对象的操作,将Jdbc的请求数据结果返回App Server,App Server再按原路径将数据结果返回给手机APP进行内容展现。

2.2功能概述

该系统的使用用户可分为三类,学校管理者、社团组织者(会长)、学生,系统功能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社团申请模块、社团招募模块、社团活动模块、社团点评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他们之间的关系见图3。

社团申请模块:由社团发起学生使用该模块向学校提交社团成立申请,需要填写社团名称、发起人(会长)、发起人所在班级、发起理由、社团logo、社团标语等信息。学校领导通过查看申请酌情进行审批。当会长升高三不再担任会长后指定下任会长,也需要通过此模块进行申请更换会长。如果会长觉得社团没有存在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本模块提出注销申请。

社团招募模块:社团成立后,会长可以随时使用招募模块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会员招募活动。可以通过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资料进行社团的宣传活动,也可以通过消息推送、朋友推荐等功能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如果社团成立的时间比较长,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以前历次活动的照片及统计数字,比如曾经加入的学生人数,活动次数,活动的好评率等。其他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社团的各种宣传资料来选择是否加入该社团,加入社团后如果对加入的社团失去兴趣也可以随时退出。

社团活动模块:会长可以随时发起活动通知,内容包括活动标题、活动内容、活动场所、是否有费用支出、报名截止时间等,该活动通知只发送给当前的社团成员。社团成员收到通知或者浏览到该活动时,选择加入或者不加入本次活动,在报名截止日期过后,明确选择加入本次活动的成员为最终活动人员,会长可以根据最终人数规划活动的最终细节。活动结束后,会长可以发布本次活动的各项多媒体资料,其他成员需要发布资料的必须通过会长的审批同意。

活动点评模块:本模块可大可小,小到可以与社团活动模块合并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将点评模块做大是有意义的,模块功能上不只可以点评活动,也可以点评同学。每次活动结束后,每个参加活动的成员都可以对活动进行点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点评,也可以对会长的组织能力进行点评。这样的点评是有后续意义的,例如活动好评率高的话可以增强社团成员的凝聚力,也可以在招募时招募到更多优秀的成员;对会长的点评可以促使会长更尽到组织者的作用,不断改进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成员之间的互评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更能强化个人的素质修养。

统计分析模块:通过各类报表的形式展现社团的整体运作情况。所有人都可以查看本校当前社团的数量,参与人数、年级分布及占总学生数的百分比,每个社团的活动频率,社团、社团活动及社团成员的评论等公共信息。普通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社团组织者可以根据数据改善自己的活动状况,学校领导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所影响,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每个人都能从统计分析大数据里面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三类用户角色的权限分配,用户角色分为学校管理者、社团组织者、普通学生三类(其中社团成员不是一个单独的角色,只是与某个社团挂钩的普通学生),其中社团组织者与普通学生可以同时被某一个学生拥有,既一个学生既可以是社团组织者,同时也可以是其他社团的成员。各类角色的功能可参见上述的模块图与模块描述,因为该模块的思路与其他软件系统类似,不再详细叙述。

3结语

该社团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社团运作的透明度,也能使各项社团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既丰富了高中生紧张学习后的业余生活,也能让高中生充分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强大,树立更加好好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能增强学校的办学理念,将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间接增强学校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明日科技.Android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卿.办公软件高级应用(Office 2010)[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 中职生 手机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由原始的基本通信功能演变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通讯、娱乐、交友及媒体功能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中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不仅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同时手机对学生的影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一、学生使用手机现状及手机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的原因

1. 中职生使用手机现状

调查显示,中职一年级学生拥有手机率为63.6%,二、三年级学生拥有手机率为93.5%。手机已经和互联网一样,成为中职生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中职生使用手机主要用于聊QQ、发微博、看小说、玩游戏、听音乐及发短信等等,享受信息时代生活的无穷乐趣。

2. 手机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的原因

首先,手机轻巧灵活,携带方便,具通讯、娱乐、交友及多媒体为一体功能强大,能满足中职生的多种需求。其次,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19岁之间,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手机接受能力比较强,加上该年龄阶段攀比心比较强,拥有手机也满足了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最后,手机价位普遍较低加上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助学金资助,也成为了手机流行的又一催化剂。

二、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身体健康、生活、学习及人生价值观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

1. 手机对中职生的积极影响

手机强大的通讯功能,方便了中职生与朋友、家长和班主任的交流、联络和沟通。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有利于中职生在QQ、微博中结交朋友及朋友间联络感情;家长通常用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建立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实现心里沟通,学校信息共享及班级通知等。

手机有利于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丰富学习生活。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是一种交流工具,更具备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获取工具的特征。现代手机强大的上网功能和其自身的性能相当于一台移动的智能化电脑,手机上有丰富的学习软件,这些软件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方式丰富多彩。例如中职生可以用手机阅读电子书、用电子词典等软件进行学习等等。

2. 手机对中职生的消极影响

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对中职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国外早有专业报告指出,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有害。中职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上课秩序。随着中职生拥有手机的增多课堂上除了朗朗书声外,时而会传来手机来电铃声、QQ信息、短信、彩信和飞信的提示音,干扰了教师正常上课。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着中职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网络中的黄色影片、图片、小说,暴力视频、游戏,欺骗性质的短信及一些垃圾信息等,都能对这些处于青春期未成年的中职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个别自制力不强益受诱惑的学生容易陷入,甚至不能自拔,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不仅冲击了中职生的道德准则,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3. 手机对中职生影响的对策

针对手机对中职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班级管理中应该以“正确引导为主,强制处理为辅”, 社会、学校与家庭三结合的管理方针,最大量的消除手机对中职生的污染。

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讲,政府机构应该加大网络信息的监控,升级相应的软件禁止手机用户浏览黄色信息,暴力视频,色情小说;开发恶意信息检测过滤系统,对不良的垃圾信息及时拦截消除。

其次,作为学校可以在教学区进行信号屏蔽,这样的话一部分需要运用网络的学生就消停了。应该加强文明使用手机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文明使用手机,对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全的人格和文明校园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加强手机负面影响的宣传;力争在学生中形成正面的舆论,达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过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边的教育,从班级和家长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做好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尽量不让学生带手机进入教学区。相应带入教学区的手机必须处于关机或静音状态,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无手机噪音污染的环境,从而使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也尊重了老师的辛勤劳动。在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辅导,远离“手机依赖症”。 对学生加强行为自控能力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形成正确认识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交往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建立起法制观念,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总之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和媒体平台本身并没有什么利与弊,关键在于中职生怎么用它。因此如可正确疏导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又一个新课题,等待着班主任去处理解决。

[ 参 考 文 献 ]

[1] 潘长宝.手机对中学生成长之我见.探索(健康干线).2010(12):

199

[2] 王颢文.手机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文学教育.2011(12):64

[3] 刘博.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

4.学校手机使用管理制度 篇四

一、学生上课期间,禁用手机,一经发现由任课老师收缴到班主任处,保到学期结束,违纪学生填写违纪记录一份。

二、学生考试期间,禁带手机,一经发现(无论开机与否)按考试作弊论处,学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并受到“警告”处分。

三、严禁学生在学校教室、宿舍和教师办公室充电。

四、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时段定为下午5:10—6:10,晚自习结束到熄灯前。

五、使用手机指:打电话、接听电话、听音乐、上网、聊天、玩游戏、充电、下载图片、读网络小说等。学生违规使用手机,任何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有权管理。

六、严禁在休息时段使用手机,违规在宿舍使用,手机由生活老师上交学生处保管,并填写违纪记录。多次违规而不服从管理取消住宿资格。

七、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应妥善保管。如出现手机丢失和其它因手机引起的后果,由手机使用者负全部责任。

八、学生如有特殊情形需要使用手机(考试除外),可以向老师提出申请,经老师许可后才可以使用。学生不当使用手机,都会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该记录会影响学生的评价、评优、表彰等。学生不当使用手机,又不听劝阻的,报学生处训诫,情节严重的,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

5.最新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制度 篇五

手机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使用者自控能力的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有的传播不良信息,有的沉迷短信聊天,有的甚至用作作弊工具,冲击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扣留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领回手机。

3、教职工老师发现学生在校园内携带或使用手机,要立即当场制止,进行批评教育,有权将学生手机扣留,并及时送交班主任或政教处,填写扣留单。按上述第二条进行处理。

4.为了维护校园安全和倡导节俭养德风尚,学生利用教室电源或宿舍电源给手机及充电宝充电者,一经发现,充电宝和数据线将由学校给予没收,不再归还;手机将由学校没收代为保管。

5.私自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一旦发生手机丢失,将由学生个人负责。

二、细则与处分

1、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携带或使用手机,如有违反,第一次责令写出书面检讨,并通知家长填写扣留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领回手机。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并扣行为规范5分/人次;第二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学校将手机扣留并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书面申请领回手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同时与家长、学生签订手机使用协议。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第三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学校将没收手机,学生毕业之后方可由家长领回手机,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通知家长到学校共同进行教育,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处分结果记录学生学籍档案并上交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禁止在各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扣留手机,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扣行为规范分5分/人次。按上述第一条进行处理。

3.严禁在校园内用手机等各类充电器充电,一旦发现,收缴相关物品,并对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

4、本规定所有扣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目标考核。

三、服务与保障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与电信部门配合,统一安装固定电话提供通讯服务,学校教职工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特殊情况需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使用。

2.班主任要将班级所有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向本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公布,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刻通过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电话联系到孩子。

3.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四、本制度从202

年X月X日开始施行。

五、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

XXX学校202

年3月5日

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扣留手机,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扣行为规范分5分/人次。按上述第一条进行处理。

3.严禁在校园内用手机等各类充电器充电,一旦发现,收缴相关物品,并对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

4、本规定所有扣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目标考核。

三、服务与保障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与电信部门配合,统一安装固定电话提供通讯服务,学校教职工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特殊情况需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使用。

2.班主任要将班级所有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向本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公布,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刻通过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电话联系到孩子。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扣留手机,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扣行为规范分5分/人次。按上述第一条进行处理。

3.严禁在校园内用手机等各类充电器充电,一旦发现,收缴相关物品,并对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

4、本规定所有扣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目标考核。

三、服务与保障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与电信部门配合,统一安装固定电话提供通讯服务,学校教职工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特殊情况需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使用。

2.班主任要将班级所有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向本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公布,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刻通过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电话联系到孩子。

3.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四、本制度从2021年X月X日开始施行。

五、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

3.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四、本制度从2021年X月X日开始施行。

五、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学校特细化学生睡眠管理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

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1、明确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0

小时,学校、家庭要共

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校早上

:0

开始上课,学生不要过早到校,进

校时间为

7:40

8:00。课间休息不少于

0

分钟,学生

:35

——

:5

午睡。就寝时间不晩于

21:00,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3、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低年级不

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0

分钟。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

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

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要适当,家长要督促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晩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3、努力提高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

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

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三、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

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

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

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以关心、关爱、关注、关切之心出台学生睡眠管理要求,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重视,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圆学生一个好梦!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中小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学校特细化学生睡眠管理要求。

五、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

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4、明确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0

小时,学校、家庭要共

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校早上

:0

开始上课,学生不要过早到校,进

校时间为

7:40

8:00。课间休息不少于

0

分钟,学生

:35

——

:5

午睡。就寝时间不晩于

21:00,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3、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低年级不

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0

分钟。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

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

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要适当,家长要督促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晩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6、努力提高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

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

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

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

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

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以关心、关爱、关注、关切之心出台学生睡眠管理要求,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重视,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圆学生一个好梦!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

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以关心、关爱、关注、关切之心出台学生睡眠管理要求,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重视,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圆学生一个好梦!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

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6.学校手机管理方案 篇六

加强学生手机管理主要是为了规避以下可能引发的问题:

1.引发攀比心理;

2.导致偷盗、抢夺和潜在的欺负行为;

3.影响学习,比如分散注意力、干扰课堂、考试作弊等;

4.垃圾短信、不良图片、照片或视频及上网不安全因素等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5.影响家庭教育,比如家长通过手机与孩子谈话而忽略面对面的交流和关心;

6.从微波辐射安全角度来看,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二、具体规定

1.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

2.如果学生确需带手机进入学校,学生及家长必须填写承诺书,家长务必陈述学生带手机入校的理由。并获得学校批准。

经学校批准同意带手机进校的学生须同时遵守以下规定:

(1)不携带高档手机到校;

(2)在课堂上必须关机;

(3)非紧急情况,在校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手机,如通话、发短信、玩游戏、拍照、摄像、上网等;

(4)同学之间不得相互借用手机;

(5)不得在教室、宿舍或教师办公室充电;

(6)出于安全和礼貌,不允许使用耳机;

(7)必须确保手机中没有暴力或低级的图片;

(8)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带手机入考场,考试期间可交由老师暂为保管。

经学校批准同意带手机进校的学生使用手机应承担的责任:

(1)在上学或放学路上手机丢失或被盗,学校不承担责任;

(2)在校期间,如果发生丢失、损坏、被盗以及因辐射引发健康问题,学生自己承担责任;

(3)若因充电或其他行为造成任何安全事故,责任由手机所有人承担;

(4)建议学生为手机设置密码,学生要对手机涉及的隐私负责,学校对手机中的信息资料的损坏或丢失不负责任。

3.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老师或门卫等途径传递信息;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学校设置的专用电话联系父母。

三、对违规行为的处罚

1.如果学生带手机,而没有提交承诺书或没有被学校批准,手机须交由学校暂收代管,并通知家长一星期后取回。

2.学生违规携带手机到校或获学校批准带手机到校而在校内外违规使用手机,初犯予以全校通报批评,重犯予以校级处分,屡教不改者直至开出学籍勒令退学处理。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7.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七

一、以人为本,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提高应试教育质量和高考升学为目的的学校管理,更多地强调学校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对师生的刚性管理。这种刚性管理的弊病是,制度高于一切,管理者高高在上,师生往往得不到尊重,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束缚了教师创新潜力的发挥,对学生全面的发展极为不利。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管理氛围。因此,在新课改下,学校管理应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师生的自律精神,辅以制度管理,构建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课程管理要改变管理者的角色,变“领导”为“指导”和“服务”,全面落实新课改关于课程三级管理的政策,加大力度开发校本课程。学生管理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以“章”为本,构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新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民主”,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大力提倡民主教学。在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时候,一要完善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变校长“一言堂”的做法。二要加强民主规章制度建设,重点突出两个方面:①规章制度简明具体,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富有“弹性”;②要赋予教职工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领导有监督权,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只有在民主管理中按照新课改理念使教师、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三、突出发展,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传统的学校管理评价把学生的考试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便不顾一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研和教改缺乏热情,无暇顾及自身专业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学校务必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评价教师除关注教师的工作成绩外,要关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同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于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在具体评价时,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要重视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质性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新课改“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才会实现。

8.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新型管理理念;人本管理;高中学校;管理方式;研究

前言

普通高中学校是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教育环境及状况对于学生的发展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均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政策,对于高中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本管理的理念作为现代较为新型的管理理念,也在逐步的应用于高中学校的管理中。该管理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出了现代人的人文观念,且实践证明,管理效果显著,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可以运用该理念,改进管理方法及评价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模式,是普通高中管理的基本管理任务之一,因此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还需要丰富人才发展的方向及方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理想远大,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良好,且合作意识强烈,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其将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知识、科学基础及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其主要作用进行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将学生培养得适合教学方法,而现代的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将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建立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并要求该管理机制能够达到新课程的标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具体来说即是丰富教学组织,使之更加多样化,包括教学班、行政班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该背景下,需要由各班级的班主任带头,选课指导老师积极支持团组织、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并做好协调工作。而班级的管理责任需要更多的分布于各个任课教师,从各个方面进行学生的教育及管理工作,致力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1]。

2.强化人本管理意识

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是以人作工具进行各项事务的管理,而现代新型的人本管理的理念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是充分认识到了人在社会运行中的基本作用,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达到将人作为管理核心的新型管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人性化,而现代建构和谐教育的本质上即是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各项管理事务均需要从人的角度,充分将重点集中于人的能动性力量,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于人的生存及发展更加重视。因此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更新观念,不能单纯的将学生及老师单纯的作为管理的对象,而是将其真正当做有思想有行动力的人,从物到人的转变,了解其心理特点、个性、尊重其人格,对其进行实时的关心、信任,理解其基本的思维观念。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不断进步,主体意识逐步觉醒,自身的发展更加主动、自觉且思维化程度高,个性也十分丰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动愿望十分明显,因此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应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全面渗透至各个方面,管理者首先是作为教育者,教育者也可以是管理人员,教育与管理的对象是具有高度思想、行动力及活力的学生,而管理的目标则是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具体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教育为手段等,各个理念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不断促进、逐步发展[2]。

3.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其实施人文关怀,强化情感管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各项教学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4.优化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是集中体现出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方面,在现代新课改的背景下,评价制度需要不断创新与实践的完善,充分体现出激励价值,使学生及教师能够全面的认知自我,并根据其实现自我的重塑。学校有构建学分评定机构,对于评价学生的活动进行约束,使之具有良好的公平性、公正性、准确性,评价更加正确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需要十分丰富,如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道德素养、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身心健康状态、审美观念等。评价方法也需要有多变化,将传统的单纯以成绩为依据转变为成绩与成长历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建立自信心。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如办学理念、学校条件、教学目标、校園环境、学校风气、社团活动、规章制度等,均属于校园文化的构成部分。学校文化不仅集中表现出了当代文化思潮、学校独特的管理情况,其对于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需要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师教育水平、道德素养,完善规章制度,提倡文明新风气等,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得学生在该环境下,成长为有素质道德的合格人才[3]。

6.总结

学校的性质较为特殊,其为学生的继续教育深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需要良好的管理来保持其正常、高效的运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老师的事业进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均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事务较为繁杂,内涵丰富,而现代的人本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中学校可以引进该管理理念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高中学校人本管理的措施,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把握学校的情况,包括当地的经济状况、学生数量、基本素质、校园文化、学校的组织结构等,综合把握,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将人本管理的观念融入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群.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务管理创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6):119-122.

[2]廖良梅.论人本管理理念在教材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3):20-21.

9.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九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手机使用要求及管理办法: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到校。

2、凡师生员工发现学生携带手机及手机附属设备到校,一律予以收缴暂扣,并将收缴的手机及附属设备交由德育处详细登记、保管,同时经学生签字确认,并由家长来校领取手机、签订承诺书。

3、请家长保持手机畅通,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联系家长,可以借用教师手机拨打电话;如果家长有事找学生,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如果学生有紧急情况,教师会主动联系家长。

4、确实因特殊情况需带手机到校的,必须先与班主任取得联系,由家长提出申请,学校校长室审批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上交班主任保管,需要使用时找班主任领取,使用完毕立即交由班主任继续保管,并在放学后归还学生。

5、学校大型活动或学生外出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综合实践活动等),经申请同意后学生方可允许携带使用手机,班主任在活动前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回代为保管。

6、未经申请批准私自偷带手机到校者,如果发生手机被盗、丢失、损坏等,责任自负。

7、“违规携带及使用手机”纳入学生及班级考核,凡是拒绝配合收缴手机、拒不服从教导的学生,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及通报批评,并取消评优资格。

8、学生在家如需使用手机,必须在家长督促和指导下使用,家长管理好孩子的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

9、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10.XXX学校手机管理规定(定稿) 篇十

一、目标: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环境,学校特设立手机监管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措施如下:

1、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加大巡查力度,每天每节课要巡查一次并做好巡查记录。

3、坚决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并考核到位。

4、做好每天的统计通报工作。

5、做好没收学生手机的保管工作。

6、做好学生家长承诺书存档工作。

7、非住校生学校安排值日生采取一进一查制度。

三、处理方案

1、凡是X月X日上午X点之前主动上缴手机的学生,此手机由学生第一监护人来学校领取。领取时家长应给学校写一份承诺书。否则,任何人不允许领取。

2、凡是X月X 日上午X点之前没有主动上缴手机的学生,学校查处一例,没收一例。该手机必须等到该生毕业后由该生第一监护人方可领取。

3、凡是家长给学校写过承诺书的,再次发现带手机进校园者,一律没收。等到该生毕业后方可领取。

四、相关考核

1、凡是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者一律没收,等到毕业后方可领取。并扣科任教师2元。

2、不上课期间,发现学生带手机者,一律没收。等到毕业后方可领取。并扣班主任2元。

3、凡是学生举报一例者,经查属实,给举报者班级加20分。

4、凡发现为学生使用手机提供便利者,一律通报批评并扣该班级20分。

5、后勤工作人员,凡发现学生在生活区带手机,特别是接打手机者,一律给予没收,并交到学校且给予该生班主任扣2元,若后勤工作人员发现不给予处理者,一次扣相关后勤工作人员2元。

6、寝室内应加大安全检查次数,发现刀具、火机、课外书籍,一律没收,并交到学校。凡学校检查时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者,每次扣相关人员2元。

XXXXXXXXX学校

11.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校管理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02-02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学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为祖国输送人才的基地。高中学校作为“上接初中,下启大学”的中间跳板,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学校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的发展打造平台,培养师生的综合素质,保证高中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目前高中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仍旧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生源也就被分成三六九等,比如:高中学校是“优质高中”,生源也就要以“优质生源”相匹配,教师的队伍、教学的设施等硬件,需要设定一定的标准来配置。“薄弱高中”学校的生源、教师素质及教学设施等都相对落后。同时,学校的“强制高压管理”,对学生的纪律、行为规范做出的统一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也在绩效管理、升学率的重压之下,对学生的管理只以成绩论英雄,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教育及良好人格、习惯的培养。这些现状与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不同步的,如何改善教师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中学校管理应面对的严峻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学校管理策略探析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模式转化,是新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要避免学校管理知识的分裂与片面性,提高科学的效率观念,以人为本,重视高中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及尊严价值,建立规范的学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体现学校的和谐管理,使教师和学生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学习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实现民主管理。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是以从上到下垂直式管理模式为主。学校的最高权威是校长,再就是学校主任、教师、学生的“金字塔”排列。往往造成一件事情要多重关卡,令基层学校部门疲于奔波,无所适从,学校管理内部也是机构设置繁多,指挥者大于教育执行者,扯皮推诿,不负责任现象频频发生,人的工作主动性及主体的创造性都严重缺失。而现代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彻底颠覆了这一垂直模式,管理权力中心下移,使基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政策的接触更直接,理解更切实,减少了决策与执行的传递过程,落实政策更加地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管理者、教育者的服务对象,学校的行政职能和科层管理者,必须是积极的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都要实施人性化管理,民主性地去关注、管理、决策和主导学生的行为,正确处理好高中学校管理的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等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坚持以德服人,以质取胜的思想,将冷冰冰、看似毫无人情味的规章制度,演变成教师、学生乐于遵守,配合默契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搭建人人踊跃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及生理的渴望。

2.保障人本主义管理模式,达到管理人的真正目的。

成功的高中学校管理经验就是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体现了办学的根本。学校管理的制度建立,不仅仅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约束,而且也是管理者用铁的纪律挖掘人的本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各项工作和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强“管”不可缺少,否则就会像自由市场,但“柔”性管理更能体现学校的人道。教师在工作中,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被管理者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满足感,管理好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激发他们乐于为学校服务,为学校争光,培养他们以学校为荣的思想,视学校为大家庭,家人合作配合,构建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3.实行人本主义评价机制,鼓励和提高人员素质。

在高中学校管理过程中,积极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鼓励性评价机制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师生的策略。在评价中享受管理带来的快乐,在结果中收获评价的快乐。

3.1 教师的管理是高中学校管理的重点。作为教育者,都要以身作则,挖掘潜能地发挥作用。首先是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对班主任的教育评价,是既要看到功劳,又要看到苦劳的双重方面,对他们的评价以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及工作过程中的评价为主,充分肯定成绩,对他们制定的班级管理的方案,要结合具体情况,求同存异原则,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高中毕业班的教师肩负着高考冲刺的任务,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因此,对他们的工作评价,要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仅是对毕业生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对教师管理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的标准。所以,对高三教师的工作评价要客观、公正,制定相应的学科考核方案,要将鼓励因素溶入到方案中去。第三,其他任课教师在高中学校管理作用也不可小觑。他们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场合中的影响,闪烁着教师的亮点,代表着学校的形象,给学校管理带来正能量,因此,在对他们的评价考核中,要客观、公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2 高中学生的管理,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熏陶引导,树立榜样的力量,标榜典型示范,关注学生的精神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以崭新的工作思路,独特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加以全面的提升。教师不仅要关注成绩优秀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经验进行提炼,同时要将成绩有进步、在学业外的其他方面积极表现并取得进步等方面的学生,作为评价鼓励的对象,在校会、颁奖会等正式场合,向全体师生员工表扬这些人员,实行“星”级管理。重视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鼓励他们提出民主化的管理建议,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并号召师生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正当竞争氛围,搭建学生的自我锻炼平台,将学校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4.注重人文关怀,留住人才是王道。

在高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优越,是一所高中最理想的配置。因此,师源市场的竞争对高中学校管理至关重要,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留住人才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管理的大家庭里,教师和员工的默契、理解和宽容,需要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得到升华,让教师以活动为纽带,在活动中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享受着快乐,在快乐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出人文性的关怀,不知不觉地将爱传递。师生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交流,学生对教师的尊重,都会使教师有种亲切之情,享受到荣誉感。同时,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将“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的理念,体会到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真正用意,感受到学校对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关怀,这样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就能自觉遵守,使学校管理的面貌一新。比如:学校工会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师生共同参加,提倡精神文明,适当物质奖励,使师生在活动中感到关怀和鼓励。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室,让师生打开心扉,倾诉心声,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灵相通,为学校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5.营造友爱和谐的校园,建立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工程双管齐下,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最终教学目标、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其他文化相比,学校文化具有更强的导向、传承、凝聚、约束及发展等功能。同时具有文化的精神性、社会性、集合性、独特性及一致性等诸多特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发挥人性的光芒,提升学校品位。作为学校中最活跃的分子,教师和学生都要相互尊重,他们是构成学校文化的最基本元素,是学校目标实现的最强的原动力。所以,学校中领导干部要廉洁从政,教师要爱岗敬业,学生要勤奋学习,通过人的主动自觉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个性,集思广益,使学校管理工作呈现出“学校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对学校管理热心,并愿为学校管理奉献一份力量,在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以法治校,优化学校管理中的育人环境,大力提倡学校的和谐管理,营造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有品位、有高雅文化的校园文化,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素质教育已在学校管理体制全面铺开。学校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都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制定,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满足他们的内在精神渴求,提供给他们专业发展的平台。重视对学生的和谐管理,努力营造探究式的情景教学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善借外力,苦练内功,为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楚江亭.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8)

[2]周道宝. 隐患问责:防患于未然[J]. 中小学管理. 2010(07)

[3]张群.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务管理创新[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6)

[4]廖良梅. 论人本管理理念在教材管理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03)

[5]刘明成. 对学校人本管理的重新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 2010(14)

[6]董洪学. 刍议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中的“诗情画意”[J]. 华夏教师. 2013(04)

作者简介:

12.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十二

经过这几年的应用实践,教育技术设备由最初用一张木桌子进行管理,到现在用钢质多媒体讲台将计算机、实物展示台、中控等设备统一进行管理,在硬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研究了学校以往经历,考察了兄弟学校在教育技术设备管理上的经验,在钢质讲台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在每张讲台上安装了网络门禁,与学校现有的一卡通系统进行连接,公用一张卡,方便教师使用和保管。利用网络门禁对多媒体讲台可以进行班级多媒体使用者、使用时间等设置;记录使用者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信息。通过这样改造,可以记录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对教师就可以进行考核,也使教室内多媒体设备有效的发挥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管理

由于班级多媒体设备类别多,操作复杂,于是课题组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在招标书中就将整套设备的功能进行标明。在设备到校进行安装调试时,要求多媒体集成商满足一键开机功能,只要任课教师在中控面板上按一个键就可以将计算机启动、投影机启动、屏幕降下等动作。对于任课教师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模式,即必须先通过公司技术员进行的操作培训、现场练习、操作考核等程序,成绩合格后才可以发卡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做极大的保证了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正确操作率,减少多媒体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故障。

在每个班级里由班主任推荐一名负责任的同学担任班级电教员,对班级电教员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基本使用和简单故障维护等培训,协助任课教师能够顺利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教室多媒体使用登记表》登记任课学科、时间、设备情况等信息。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班级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开关机,且时间间隔比较短,这样操作有以下弊端:直接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这样的开关机还会出现机器启动不正常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组进行讨论,通过两条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在班级电教员职责里添加一条要求,即要求每个班级电教员需要到教师办公室了解一天有哪几节课要用到多媒体,根据实际情况提醒上一节课的任课教师是否要关闭系统;二是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到班级电教员处登记或提前到任课教室接前一节课老师班。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程序的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故障报修程序、故障设备维修程序、故障硬件更换程序等。

四、故障报修程序

班级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班级电教员通过常规检查后还是无法解决的故障,用电话联系学校管理员进行报修,学校管理员接到报修电话就应在《教室多媒体设备问题处理登记表》记录。如发生学校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向系统集成商报修,并由学校管理员进行记录,在《金华市第六中学多媒体设备报修联系单》上登记。

五、设备维修程序

当接到班级多媒体设备故障报修后,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并记录维修的结果。故障已解决的维修应让班主任在《教室多媒体设备问题处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故障无法解决需要返修,也要得到班主任的确认,才能将故障设备带离班级;对返修班级的设备,按标书要求替换备用设备,做到不影响教学工作。

六、故障硬件更换程序

学校教师基本配备计算机,都已经使用了三年,逐渐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每年都有教师需要更换一些配件,学校根据需要会适时购买一些,并将配件保存在总务处仓库里。需要向学校信息中心进行申请更换,并填写《硬件更换申请表》,由技术员对该硬件进行检测并登记故障原因,诊断是否更换,确需更换时将总务处的存根开给教师,让教师携带损坏硬件和《申请单》去总务仓库领取新的硬件。

七、研究成果

建立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机制,建立了一支负责任的小电教员队伍;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套维护保障程序等保障教学的有效工具;不仅为教育技术设备出成效、降损耗作出了贡献,而且使全校师生及管理人员均能自觉地、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改善了学校教育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红玉, 田保红, 王海明.《教学模式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教育部就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3].孙祯祥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学》浙江师范大学

[4].孙祯祥教授.《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者的责任与素质》.浙江师范大学

13.高中学校卫生管理制度 篇十三

二、食堂管理人员对大米、面粉、油料、肉类及蔬菜等购买要严格把关,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具体做到:

1、大米、面粉要新鲜、干净,严禁霉烂、变质、生虫和含有杂质的大米、面粉进入食堂,且一次进货量要适中,根据季节不同要妥善保管。

2、食用油一般使用菜籽油,鲜猪油和精炼油等其它可食用油,严禁使用棕油、棉油及工业用油脂(如桶装工业用猪油)。

3、鱼、肉要新鲜,无异味,只允许进购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查并合格的鲜猪肉,严禁以任何方式、任何渠道进购不合格猪肉。

4、进购的蔬菜必须新鲜,无药物及化学污染,严禁购买已发芽及未成熟的土豆、开花的老白菜及积压时间长、发黄、有异味和开始腐烂变质的各种蔬菜。蔬菜必须洗干净,食用叶类蔬菜必须用水浸泡适量时间,防止农药中毒。

5、食用盐及其它各种调味料的购买,都必须严格把关,坚决防止错购工业用盐,以亚硝酸钠充作食盐及购买不合格产品的事件发生。

三、饮用水一定要用自来水或地下水,特殊情况如需用井水必须请防疫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各种食品都必须煮熟,严禁出售生食或夹生食品。

五、剩饭剩菜及过夜食品要妥善处理,严禁出售酸败变质的食品。

六、搞好食堂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对各种炊、餐具用品,包括菜台、案板等都要及时清洗、消毒,地面、水沟也要及时冲洗,并要做好防蝇灭鼠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事件发生。

七、饮食服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参加学校开办的学习班,必须搞好个人卫生,要坚持穿戴工作服,戴口罩,勤洗头、洗手和勤剪指甲,要定期参加身体检查,严禁用手抓食品销售。

14.高中学校管理创新及运用论文 篇十四

高中学校管理创新及运用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的技术逐渐被发明和应用。在高中学校中,利用新的技术,确保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信息网络下,高中学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校园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积极更新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高中学校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网络的影响,因此,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积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创新管理模式,逐渐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高中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需求,借助信息网络革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务管理中,高中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管理网站,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排课,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高中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教学计划、课程表等,张贴在网页上,让学生自己去查询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高中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现代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高中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外界信息、收集学习资料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提高管理的水平

信息网络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高中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努力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模式,以提高管理的质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网络建设,逐渐实现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例如,就学生档案管理方面而言,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高中学校主要强调档案的存档和备份工作,忽视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导致档案管理的效果较差,而在信息网络时代,高中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生档案,让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以及成绩变化等情况,充分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高中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布最新的教育动态,积极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另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高中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高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图书馆,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自己去网站搜索、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高中学校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之间通力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只负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不关注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信息网络下,高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把教学计划、作业安排、考试成绩等情况,发布到班级群里,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兴趣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等,选择学习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高中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语文兴趣小组、物理学习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学习小组,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讨论和交流学习情况、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总而言之,高中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因此,在信息网络下,高中学校应该重视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逐渐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屈浩。信息网络下高中学校管理的创新与运用[J]。中国培训。。06:261

[2]石道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10)

15.高中学校手机管理制度 篇十五

可以看到, 由于受社会发展模式、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高考制度等的影响, 传统的学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如果说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还适合传统的课程背景或教育背景的话,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 原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势必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显性或隐性障碍。事实上, 现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即便在传统课程背景下也暴露出种种突出的非生态特征。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最典型特征:过分强调业绩关注而缺乏人文关怀

所谓业绩关注, 主要是指在传统学校教育范畴中, 许多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评价、考核等更多地以他们的业绩 (行为结果) 为衡量标准, 学校对自身发展的审视与把握也以所谓的业绩 (办学成果) 为主要参考依据, 一切的人、事、物、关系、行为都围绕着任务、目标、数据、荣誉、奖项等运转。这可以说是传统办学机制或学校管理的最典型特征, 甚至成为很多学校事实上信奉并实践的“管理哲学”, 由此衍生的其他特征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学校管理的弊端。

学校管理当然不可能剔除业绩关注, 这是现代管理的应有之义, 它能起到目标导向、竞争激励、提高效率和效益等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业绩关注所倚重的标准、依据、任务、指标等因素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带上浓重的功利色彩, 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畸形和异化, 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如导致教师厌教, 滋生教师职业倦怠;如导致学生厌学, 滋生学校焦虑;如导致学校生活的异化、中学精神的失落, 等等。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和行为, 以人文关怀来弥补业绩关注的不足, 把师生真正当人看, 把他们视做丰富的、灵动的、独特的、多元的生命实体, 而不是当做机器或工具, 高度尊重并充分关注师生的价值、潜能、作用、行为、动机、需要等, 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审美, 创造最优质的时空条件实现师生个性化的最优发展, 并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极幸福产生深刻影响。

二、教育教学管理与“多元开放”的校园生态相悖

管理的目的是规范人、引领人、服务人、发展人, 好的组织架构、机制和制度能够极大地释放组织整体和个体的能量与活力, 但在传统“业绩关注”管理哲学的主导下, 学校管理变得狭隘、短视和僵化, 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管理的内在功效和灵性。

如在学校教师常规管理上, 很大一部分学校依然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点率、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人数, 以各种量化数据考核、评价教师, 使教师疲于奔命, 把教师窄化为制造分数、制造“政绩”的工具。相当多的学校还是习惯以求同思维管理教师, 形式上强调整齐划一, 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作息时间, 集体备课, 完全坐班制, 强制性加班加点, 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创新与个性, 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自主权。管理方法上沉迷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广大教师慑于权威、迫于生存只能被动服从。管理模式上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层级管理, 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有明显的等级裂痕, 校长的权力过于集中, 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衡, 教职员工们处于听命的被动状态, 缺乏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思路, 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积极性、创造性日益淡薄, 没有凝聚起组织愿景和共同心智。一些学校给予教师自主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及从事教育科研的空间狭小、时间缺乏, 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缺少学术自由, 甚至受到学校的种种干涉。凡此种种, 致命的病根在于这类教师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淡薄, 人文情怀冷漠, “目中无人”, 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甚至起码的尊重, 没有担当起发展教师的责任。

传统学校管理还缺少一种开放机制, 基本上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 与外部少有往来, 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 缺少与校外世界的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共享, 这极易造成学校组织的营养不良、发育不全, 与新课程倡导的“多元开放”校园生态是背向而行的。这方面的“症候”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教学管理过分坚持学科本位立场, 过分强调学科教学的独立性, 不能组织起多学科、跨学科的互通共融;如德育管理往往局限于学校单一阵地, 忽视学校以外的与学校教育生态形成有重要关系的人文、地理、社区等因素, 不善于从丰富鲜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热点、网络海洋中发掘德育资源并整合为德育课程;再如课程管理, 有些学校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学生选课制造人为障碍, 搞“一刀切”, 选课走班有名无实,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的空间和时间严重匮乏, 形式主义倾向明显, 校本课程建设往往暴露出专题内容单薄、学生兴趣淡薄、可教性和体系结构性差、专任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又如很多学校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 一味限制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范围, 把师生“圈”起来, 各种知识的应用只能纸上谈兵, 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不让师生分心, 对他们使用的网络实行种种限制, 阻碍了师生通过网络便捷获取资源、信息, 等等。

三、理论底蕴浅薄, 经验性成分比较多, 管理无序, 结构松散, 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缺乏合力和张力

在很多学校, 也包括一些重点校、名校, 各项制度是个人经验和传统习惯的产物, “只顾低头拉车, 没有时间抬头看路”, 普遍缺少高屋建瓴和综观全局的能力, 并无多少高水平的科学性、艺术性、战略性、人文性可言, 缺乏对组织整体、组织中成员群体和个体的深刻洞悉和真切观照, 或屈从于社会对教育的无端干预, 或迎合社会流弊, 明显缺少人文关怀、理想主义色彩和对教育本真的信仰与坚守。

量化管理是一些学校领导十分推崇的管理手段, 但他们对量化管理的理解无疑是片面的, 如教师备一篇教案、讲一节课、批改一次作业、看管一节晚自习、参加一次进修学习等等, 都与奖金、评优挂起钩来。又如有的学校为全面、及时了解教师到校离校、在岗在校情况, 引进了在企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打卡制度, 以此来约束教师行为并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之中。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很尊重教师的劳动, 其实是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意识的漠视。我们知道, 对于教师的显性工作适当地实行量化管理, 确定一定的岗位津贴、奖金水平, 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是不可能像工厂的计件工作制那样进行量化的, 管理者不要企图把教师全部的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因为教师的隐性工作可以进行评议, 却很难设定具体、科学的量化指标。因此事事讲量化、时时讲量化就极易走入教师量化管理片面化的误区。

学校管理偏重经验的典型表现是缺乏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管理团队。管理工作不是谁都能担任更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它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专业化要求, 但在很多学校, 无论是管理队伍的组建还是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表现得太过经验化和随意性。首先, 不少学校在选拔管理人员时要么是挑领导喜欢的人, 要么是为了留住教学业绩突出的人才而给予的一种待遇, 即所谓“教而优则仕”, 恰恰很少从教师的管理素质、潜质、兴趣以及特定的岗位要求去考察合适的人选。其实人都是有自己不同特长的, 适合于搞教学的人不一定适合搞管理工作。其次, 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时很多也是凭经验办事, 缺少理论底蕴支撑, 缺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的是做一些事务性工作, 不能准确地领会领导的意图并作补充、扩展, 没有强烈的意愿或者是没有能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 碍于某种习惯或潜规则, 不少学校的教研组长、中层干部以至校级干部, 没有相应的考核、淘汰机制, 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只能上、不能下, 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不高。加之个别学校领导过分集权, 凡事都要直接过问, 这也大大降低了各层级的管理干部在教师中的威信和自身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学校管理理论底蕴浅薄还表现在缺少对人性的洞察和关注。人性是复杂多变的, 但一些基本面是稳定的, 如求真求善求美之心, 如呈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需要, 如对赞美、欣赏、自我实现的最深切渴望, 而在传统学校管理中我们恰恰漠视了人性在个体日常行为中所不可祛除的作用, 更多的是压抑、束缚而不是发现、欣赏、激发人性的力量。

四、执行力水平底下, 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效能都不甚理想

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是指学校组织整体和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将学校办学宗旨、理想、理念、规划等长期战略性问题和模式、方法、策略、教学技艺、制度机制等具体战术性问题一步步落到实处的心向和能力。执行力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因为再好的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 再好的制度、机制、措施、做法, 再具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改革, 如果贯彻不彻底, 落实不到位, 执行力度低, 那么其固有的成效也肯定出不来。

传统学校管理执行力不佳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 务虚不务实

不少学校在确立办学理念、制订发展规划、出台制度机制的时候没有经过科学务实的论证, 热衷于喊口号、贴标签、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行为推进时又喜好“刮大风”, 虎头蛇尾, 不重过程重结果, 不重实效重宣传, 这一点在教育理念、口号、模式层出不穷、大唱流行歌曲的今天显得格外突出, 不仅不能内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的思想、行为, 更可怕的是引起他们本能的反感和抵制, 到最后, 口号依然是口号, 但教师却逐渐变得冷漠、麻木、迟钝。

(二) 有方案无方法

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探索的教育模式、出台的某个主题方案等过于笼统, 没有将其进一步分解成适合学校组织里各类人易于操作的工作程序或指令, 导致不少方案无法深入, 最后成了“水中月, 镜中花”。

(三) 有制度无监督

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是各项制度得以贯彻的必要保证。没有监督机制的制度是空洞的, 没有生命力的。不少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完备, 但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却没有建立, 或者说建立了也没有认真执行, 再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人监督,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执行偏差, 不少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逐渐走样、变调, 到最后形同虚设。

(四) 团队合作精神不够, 大局观念薄弱

教职员工集体意识、主人公意识淡薄, 凡事首先从个人私利考虑, 学校大局利益被放在很次要的位置, 甚至人为地形成对立。教师人际关系生硬, 斤斤计较, 文人相轻, 勾心斗角, 拉帮结派, 内耗严重, 不能分享资源, 相互支持, 合作互助, 共同解决问题。

五、学校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不足, 缺少丰富的情境与对象变式, 缺少自我诊断、反思和更新的意愿与机制, 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不对称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行为, 管理对象、管理情境、具体工作方式都是复杂难测、变化多端的, 因而在学校制度的制订、机制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执行时都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预留充足的变通余地和制度弹性, 同时, 管理的自我诊断、反思和更新机制的确立也非常重要, 以对应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和变化。但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架之内, 要达成这一切并不容易。

当前, 大多数学校都实现了数字化办公管理, 这应该是传统学校管理走向新生的重要载体, 但不少学校只注重硬件的高投入, 忽视软件建设, 这个软件既包括管理软件的选择、校本化, 更包括学校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在很多学校, 信息化设备与程序只是一种摆设或在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远没有发挥信息化管理产生的高效、便捷, 致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 教育浪费现象严重。

上一篇:一般货运运输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一篇:档案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