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概念(共13篇)
1.采购管理概念 篇一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管理职能 从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五个方面来论述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包括组织中的所有资源,其中人是组织最重要的管理资源。
1.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2.财力资源做到以财生财,财尽其力。3.物力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4.信息资源管理者应保持 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具有对信息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5.时间资源(最稀有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多的财富。6.空间资源
(二)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内部,以组织的行政权力为依据,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行政方法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组织的行政权力为基础,以下级服从上级为原则。因此,行政方法时效性很强,见效快。(2)具有明确的范围。(3)不平等性。
2.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以人们的物质利益的需要为基础,运用各种物质利益手段来执行管理职能。经济方法的特点:(1)利益性(2)交换性(3)关联性
3.教育方法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改变行为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教育方法的特点:(1)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4.数量分析方法数量分析的方法是建立在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基础上的一系列数量分析、决策方法.数量分析方法的特点:(1)规模化(2)客观性强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的科学性科学是反应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实践活动是一门艺术,而指导这种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管理学则是一门科学。所以,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三)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四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
三、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制度化
(二)管理程序化
(三)管理的数量化
(四)管理的人性化
四、管理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管理学的特点1.实践性 2综合性 3 社会性
一、护理管理的发展变迁真正的科学护理管理是从近代护理学创始人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时期开始。
二、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
(一)护理管理的一般环境是指医院和护理管理的外部环境,即是对医院和护理管理的绩效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和力量的总和。
(二)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
1.护理部主任
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要求配备专职副院长,并兼任护理部主任,另设护理部副主任2人;300~500张床位的医院,或虽不足300张但医教研任务繁重的专科医院,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1~2人;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总护士长1人。
2.科护士长100张床位或设有三个护理单元以上的科室,以及任务繁重的手术室、急诊科、门诊部设科护士长。
3.护士长护士长是医院病房和其他基层单位(门诊、急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ICU等)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2.采购管理概念 篇二
1 水管理概念辨析与评述
管理领域的开拓,就其本义应指一种新职业、新专业的建立。20世纪初,为适应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法约尔[1]把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分解成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和管理6项活动。管理与其他经营活动相区分,为当时管理的职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法约尔主张建立有关管理的一般理论,用管理的专业知识指导管理实践而实现管理的专业化。自此以后,管理职业化与专业化已成为带有真理性的常识而得到人们的认同。
任何学科的建立都意味着一种专业学科话语的创造,特别是基本概念的界定。由于在实践与理论上均难以对兴利之水与除害之水、资源之水与非资源之水进行严格区分,所以本文中的水管理为各种涉水事务管理的统称,且把水的开发、利用、配置、治理、节约和保护总称为水经营。为了重新界定水管理概念,首先需要对已有概念进行辨析与评述。
1.1 辨析资料
选择以下3条定义作为辨析资料:
a. 水资源管理的定义是: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就是水资源持续利用管理。[2]
b. 水利管理是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3]
c. 水管理是人类社会及其政府对适应、利用、开发、保护水资源与防治水害活动的动态管理以及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包括政府与水、社会与水、政府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水事关系。[4]
1.2 辨析与评述
a. 以上3条定义均将水管理看成是对水经营活动的管理。但是,一方面,它们没有把水经营与水管理活动严格区分;另一方面,在谈及水经营、水管理时,仅停留在实践内容的罗列,而缺少从这些内容抽象、概括而得出水管理的本质属性。所以无法把它们看成是水管理的科学定义。从水管理领域开发的“职业化+专业化”要求来看,这些定义反映了水管理理论研究还停留在初级、低水平阶段。
b. 以上定义对管理概念没有深究,它们均未能自觉地接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对人的管理”之观点。定义忽略对人的思考,致使水管理研究难获得现代管理理论的支持。
c. 以上定义没有从水经营是多主体联合行动角度展开深入的属性分析,不能反映水管理中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多元性,也就难以超出现有管理理论而进行水管理理论创新。
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对人的管理”,这一观点源自20世纪60~70年代苏联、东欧的社会管理理论。前苏联学者奥马罗夫[5]把社会管理定义为:管理主体对社会系统的有科学依据的影响,为的是使系统实现它面临的目标和任务。他从承认人是社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第一对象出发,提出了对人的管理就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形式的观点。
在西方,无论是泰罗所主张的“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人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的“管理技术”的定义;还是法约尔称“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管理职能只是对人起作用”;抑或德鲁克把“关心他人”和“关心工作”整合到一起,构筑出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6],都把对人的管理作为管理的基本形式。因此,首当其冲是把水管理界定为对从事水经营的人的管理。作为对已有水管理定义的辨析标准,也作为对水管理概念的开发原型,使用定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的人群中,通过管理主体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规范、协调地工作,以高效地实现既定目标或使命的过程。
定义中的“影响”是指,A存在某种意图x,倘若A通过“一定方式”促使B为实现x而行为,便称A在其意图x上对B存在影响,或说B在意图x上接受A的影响。称A为影响主体,B为影响客体。其中A,B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管理主体对他人施加影响就是本文“对人的管理”的基本含义。或者说,仅在这种意义下使用“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对人的管理”观点。
2 背景说明
为对水管理概念重新界定,需要一些背景说明,它们作为理论研究前提将直接影响水管理概念的重新界定。
背景1:水管理面临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局面和难以破解的4大难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即水多、水少、水浑、水污[7]。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人口压力增强和资源争夺激烈而造成水环境严重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个局面反映到人与水的关系上,产生了难以破解的4大水问题。今天,4大水问题中又加进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组成的山洪灾难内容[8]。人们终于认识到,长期以来人类对水资源无节制掠夺和对水环境的放纵式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已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和难以破解的水问题,人类或者对自身命运施加影响,或者无所作为而陷于停顿和倒退。人类为了自身的永续生存,在开展水利与经营水的活动时,急切需要一种能把众多个人、群体、组织的行为整合成联合行动,以解决自由放纵行为所产生的水问题,促使水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形成。这就产生了水管理领域开拓与构建水管理理论的要求。
背景2:水管理接受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并以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根本指导原则。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9],该报告在“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总的观点指导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活动、和平、安全与发展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概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而应用于各个领域。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程组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定义为:支撑从现代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而不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与使用。
这个理论已被中国水利界所接受。为适应可持续水管理需要,汪恕诚[7]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按他所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的“天人合一”原始和谐状态开始,经过近现代工业社会在“人定胜天”观念下人向大自然的无节制索取、掠夺阶段,人在反思自身放任行为所造成恶果基础上,终于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观念。事实上,人与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已成为水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繁衍永续的根本指导原则了。
背景3:水管理服务于拓展了范围的水经营。
汉语中,“经营”一词,除有经管办理经济事务之意外,尚可引申为对某种事业的筹备、规划、创新、办理之意。本文中,经营将取其引申之意。“水经营”一词是在把水利、水资源视为一种事业基础上提出来的。众所周知,水利一词为汉语所独有,其现代意义可解释成“使水有利于人的事业”。而“水资源”原本被解释成地球的自然资源。“但随水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要,对水资源属性的认识,逐渐从一种单独的自然资源又扩展成为一种业务或行业的代称。”[10]但是,当人们把水资源理解成一种造福于人类、且与“水利”相通的事业后,它们关注的对象已越出了仅被界定为资源的水了。所以,与其把水利、水资源理解为对一种事业的经营,还不如直接使用“水经营”术语更好。注意到水管理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无论为了水持续利用和人类生存繁衍永续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破解4大水问题的迫切需要,都必须克服简单的水的兴利除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局限,开阔视野走向以水的开发、利用、配置、治理、节约和保护为内容的水经营之路。
3 水管理概念重新界定
水管理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有意识行为,笔者将从这种行为所蕴涵的目的、任务、手段逻辑结构探究其本质属性,以求水管理概念的重新界定。
a. 考察水管理的目的。作为对从事水经营的人的管理,水管理除了把水经营所希图实现的总体性目的作为自身的目的外,不应该存在其他目的。接受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这个目的就是实现水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水管理希望实现的目的是:促使水经营(即水的开发、利用、配置、治理、节约和保护)事业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 考察水管理的任务。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脱离尘世的水管理,有的仅是服务于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具体水经营内容的水管理。例如,三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管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南京市污水治理、宁夏节水灌溉管理等。它们都存在着实现水经营可持续发展总体性目的下的具体目标,因此,高效地实现水经营具体目标自然成为与此相应水管理的任务。
c. 考察水管理的手段。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管理主要是已建官僚制组织中,严格区分管理主、客体基础上,由管理主体所实施的单边控制(即带有强制性的影响)。这种手段面对水经营多主体联合行动的管理已不够用。事实上,参与水经营联合行动的有多种主体。无论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还是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抑或城市污水治理,山区退耕还林,缺水地区的节水灌溉等水经营活动,它们所涉及的个人、群体、组织,几乎都可能是或分属于中央、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业主公司,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审计等业务单位,投融资单位,农村、城市社区和公民群体等。它们本不存在必然的组织联系,虽因水经营项目联系到一起,但未必形成正式的经济-社会组织,也不存在正式组织中管理主客体之间的控制-被控制关系。对于这样一些平等主体来说,它们形成一种有效的联合行动,既需要解决它们之间权、责、利划分与协调的宏观管理机制,同时还需要各主体内部的微观管理机制。这两种管理机制表现为影响时,虽不乏官僚制组织中的单边控制,但更多则是通过平等主体间的合作、协商、讨价还价,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的影响。所以水管理的手段至少需要在原有影响概念中加进相互影响的含义:A存在意图x,B在意图x上接受A的影响,是以A在B所存在的某种意图y上接受B的影响作为交换条件。称A,B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或说A与B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
综上所述,可得基本定义:所谓水管理,是指对从事某种具体水经营活动的人的管理。水管理以水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参与水经营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所组成的特定人群中,依靠有科学根据的影响,促使人们规范协调地工作,高效率地实现水经营的既定目标或使命。水管理作为一种专门管理,其专门规定性如下:
a. 谈及水管理,就意味着一定时空范围内有着具体经营内容和参与主体的水经营项目的确定。
b. 水管理蕴涵以下的“手段、任务、目的”逻辑结构:手段——特定人群中有科学根据的影响;任务——促使人们规范、协调地工作,实现水经营既定的目标或使命;目的——达成水经营可持续发展。
c. 水经营是一种多主体联合行动,参与经营的各主体(诸如政府行政机构、业主公司、业务单位、社区和公民群体)都以平等地位参与水管理。
水管理中的“影响”离不开官僚制组织内部依靠组织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和执行政策所实施的单边控制,然而存在于不同主体间的更多的则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的等方式实现的相互影响。
d. 在水管理中,“有科学根据影响”指影响不是人治式的为所欲为,而应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首要的是遵循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原则。
4 结 语
水管理概念的重新定义向理论界提出了诸多急切需要开展研究的问题,择其要点,列举如下:
a. 水管理作为对多主体联合行动的管理,需要建立由宏观治理与微观管理相匹配的水管理管治结构。
b. 水所具有的资源属性,使水经营组织需要融进市场经济,因此需要建立水经营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与外部竞争优势相统一的组织态势。
c. 水管理需要新的水文化,需要建立以新的水文化为基础的人文关怀与科学影响相统一的水管理管理模式。
水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立水管理学的迫切需要,上述问题为建立水管理学提供了研究方向。
摘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为满足指导水管理实践的需要,在对已有水管理概念辨析与评述的基础上,把对人的管理作为管理的基本形式,明确水管理就是一种对从事水经营活动的人的管理。在此基础上以“目的、任务、手段”为基本结构,对水管理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提出建立水管理理论一些急切需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水管理,水经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2.
[3]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
[4]柯礼聃.中国水法与水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5]奥马罗夫.A.M.社会管理[M].王思斌,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7.
[6]何似龙,施祖留.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28.
[7]汪恕诚.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J].中国水利,2004(8):6-9.
[8]陈雷.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全面推进我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J].中国水利,2007(14):6-10.
[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2.
3.国债发行与管理基本概念介绍 篇三
按照国债余额管理规定,在每年向全国人大作预算报告时,报告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全国人大予以审批,一般情况下年度预算赤字即为当年年度新增国债限额;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相应追加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当年末国债余额不得突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国债借新还旧部分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自行运作,财政部每半年向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书面报告一次国债发行和兑付等情况;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预算批准前,由财政部在该季度到期国债还本数额内合理安排国债发行数额。
储蓄国债发行机制
储蓄国债是指面向广大居民个人发行的,不可流通转让但是可以提前兑付的,期限通常为3年、5年的国债品种。按照债权记录方式划分,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其中凭证式国债以纸质凭证为特征,储蓄国债(电子式)以电子记账为特征。储蓄国债通过代销方式面向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发行,发行利率由财政部参照居民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确定。
记账式国债发行机制
记账式国债是指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可以上市和流通转让的、期限结构丰富并以电子记账手段记录债权的国债品种。记账式国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发行,招标方式包括单一利率招标、多种利率招标和混合式利率招标三种。目前记账式贴现国债发行采用多种利率招标,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采用混合式利率招标,超长期国债采用单一利率招标。
关键期限国债发行计划
关键期限国债是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关键作用的记账式国债。自2003年开始发行以来,关键期限国债品种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7年期一个品种,发展到目前1年、3年、5年、7年、10年期五个品种。
关键期限国债年度发行计划于每年初对外发布,总体坚持滚动均衡发行原则,内容包括关键期限国债品种、发行期次、招标日期、付息方式等。2009年以来,每期关键期限国债招标均安排在周三进行。目前,每年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额占记账式国债发行额的比重约为60%。
储蓄国债发行计划
为进一步增加国债管理政策透明度,方便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2013年首次提前公布储蓄国债全年发行计划,包括发行品种、发行期间和付息方式等。
季度国债发行计划
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是指以年度关键期限国债发行计划为依据制定并提前对外发布的,包括该季度所有国债发行品种、期限、招标日期(或发行期间)及付息方式等内容的发行计划。每期国债发行额通常提前一个星期在国债发行文件中公布。
国债续发行
国债续发行是指对已上市流通且尚未到期记账式国债进行追加发行的发债机制。续发的国债并入已上市国债的流通和兑付,续发价格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票面利率、剩余期限及付息方式与已上市国债保持一致。国债续发行有利于提高单期国债的流通规模及交易定价准确度,改善国债市场流动性。
国债预发行
国债预发行是指以即将发行的记账式国债为标的进行的债券买卖行为。国债招标日前四个法定工作日至招标日前一法定工作日可进行国债预发行交易。国债预发行交易实行履约担保制度。国债预发行原则上应实际交割标的国债。国债预发行必须于上市日前完成结算。
储蓄国债承销团
储蓄国债承销团由商业银行组成,每三年组建一次。2012-2014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有38家(见表1)。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组成,分为甲类成员和乙类成员,每三年组建一次。截至2012年底,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有54家,其中甲类成员15家,乙类成员39家(见表2)。
储蓄国债兑付
储蓄国债(凭证式)即凭证式国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电子式)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记账式国债兑付
记账式贴现国债按低于面值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还本。记账式附息国债中,1年至10年期(不含10年期)国债按年付息,10年期国债从2004年开始每半年付息一次,10年以上期限国债每半年付息一次,所有附息国债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国债二级市场
国债二级市场即国债流通市场,包括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两部分。交易所国债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目前除非上市商业银行以外的所有投资者均可参与,交易机制包括撮合交易、询价交易和报价交易。银行间国债市场由国债批发市场和国债柜台零售市场组成,其中银行间国债批发市场是国债交易和托管的主要场所,市场参与者包括各类金融机构,交易机制包括询价交易和报价交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国债总托管和银行间市场的登记结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交易所市场的登记托管结算,两个市场之间可以转托管。
4.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概念 篇四
(2007-11-13)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经审核批准的工程进度计划,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并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在工程进度计划执行中不断循环往复,直至按设定的工期目标(项目竣工)也既是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工程进度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受诸多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预测、评估这些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产生的影响,并编制可行的进度计划。然而在执行进度计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影响进度按计划执行的其他因素,使工程项目进度难以按预定计划执行。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特别是找出主要原因后,采取纠偏措施。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正常实施;另一是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后,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
5.管理学新概念:心本管理 篇五
龙长青,李琴,徐锋.心本管理——管理学前沿的新方向[J].法制与社会,2007,(9),581. □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和修炼是管理的基础。本文从对心本管理的科学界定入手,指出了其人性假设,构建了基本要素(心理契约、管理伦理、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关键词心本管理要素内涵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7)-581-0
1一、心本管理的科学界定
从一百多年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东西方的管理学家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盲区:只重视管理他人,不重视管理自己,更不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与修炼。心本管理应运而生,其关键的一点是,强调管理自我,管理好自我的根本是管理内心和心灵。如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明确提出“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共同愿景”、价值观等。企业一方面促使企业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产出伦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以此影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人性。心本管理就是通过情感、思想、意志、感觉、知觉等多种心灵的发掘、整合与正确导向,所产生的综合之力。心本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强制管理的观念,重点突出的是对员工、顾客和利益攸关者在心理上的凝聚、引导、激励和辐射。
心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进一步升华,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自觉。人本管理强调的是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心本管理更强调的是内在心灵的自觉。心本管理阶段是由外在的控制到外在的感动,再到内在的自觉的过程。心本管理修炼即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能量的修炼,以意志修炼为核心,在五项修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性的自我修炼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反复形成了习惯,习惯造就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人的命运。因此,心本管理对原来的管理学是超越而非简单改版。
二、心本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设定不同,对“以什么人的心为本”、“以什么为本”等心本管理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人性的假设也不同。
(一)心本管理的内涵
1.以什么人的心为本。心本管理就是以人心为本的管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与群体并重,当代人与后代为重,员工、顾客与利益相关者并重,管理应该以所有的人(人类)为本。
2.以什么为本。一是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本”即“本位”“,根本”,“目的”。二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本”即“出发点”,“中心”。人是管理活动的“根本”和“目的”。心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管理要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通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心本管理的人性假设是:和谐人假设
考虑到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人既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都会有利于最充分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同时具有主观理性,每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而做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故提出“和谐人假设”,含义是:
1.人天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企业实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执行绿色战略,坚持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不牺牲下代人和其他人的生存环境,减少或停止经营活动带来的负外部性。
2.人际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交往维持在一定的秩序内,合理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摩擦,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
3.身心和谐。追求个人的身与心的和谐。身心关系指人自己的精神(包括观念和欲望)的协调、控制关系。身心和谐即身心统一,它表现为人的肉体与灵魂、情感与理性、外表与内心、认知与行动、义与利、得与失、进与退等各种矛盾达到一致与融合的境界。
4.人事和谐。人在出色完成事业的过程中,追求自身人身价值的最大化。员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或事业专心致志,全心投入,敢于直面任何困难。发扬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强调人对事业的热情,对事业的忠诚。
三、心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环境下人的心理对外界的反应,因而心本管理的基本要到包括如下几点:
(一)心理契约
谢恩(Schein,1980)认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用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卢梭提出了更具体的心理契约定义(Robinson and Roussean,1994),认为心理契约“不仅具有期望的性质,也具有对义务的承诺和互惠”。个体行为受人格与行为情景两重影响。根据人格方法来选拔、培训、选配人员在某种环境下能改善和提高组织效率。具体而言,组织中公民的人格应包括:责任意识、服务观念、诚信操守、求实品德、进取精神、平等态度。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注重知行统一,提高人格素养,塑造形成自己的人格形象。
(二)管理伦理
管理伦理是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包括管理伦理意识、管理伦理关系和管理伦理活动。管理伦理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的关系时其道德规范主要指向与顾客、员工和利益攸关者三层关系。管理伦理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人为性与为人性、他律性与自律性、功利性与道义性、现实性与理想性。
管理具有伦理功能,伦理具有管理功能,两者结合可以发挥巨大效益。
作为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管理伦理在经营中处理互相矛盾的事物时发挥作用,表现为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是:(1)功利和人文;(2)人道和物道;(3)民主和集权;
(4)权力和权威;(5)公平和效率;(6)竞争和合作;(7)重义和重利。
(三)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是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等。其构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坚持的基本信念及行为准则,即企业的价值取向。在和谐人假设的前提下,企业应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四)管理环境(E—理论)
管理环境(Environment)可分为工作环境和公共关系环境。对其的改善可以从(1)工
作场所的照明、颜色、噪音和温度等;(2)完成工作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先进和完备程度(;3)岗位轮换和工作内容丰富化等三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吴甘霖.心本管理—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波特马金,凯瑞.库帕,查尔斯考克斯.组织和心理契约.王新超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应杭.管理伦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唐凯麟,龚天平.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6.全员设备管理的概念 篇六
TPM管理
一、设备维修体制简介
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
2、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anance)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3、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a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素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
5、生产维修--PM(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维修预防)。
二、什么叫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什么是TPM? TPM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里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
2、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使得在一个工厂里安装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三、TPM的特点: 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是PM、MP、CM、BM等都要包含。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 者的自主小组活动。
四、TPM的目标 TPM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计划时间要有一个合理值,不能为了满足非计划停机为零而使计划停机时间值达到很高。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完美的质量需要完善的机器”,机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而人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事故为零: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设备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影响生产不说,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严重的可能会“机毁人亡”。速度损失为零:指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由于设备保养不好,设备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设备,等于降低了设备性能。
五、TPM的理论基础 TPM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下图表示:
六、推行TPM的要素
推行TPM要从三大要素上下功夫,这三大要素是:
1、提高工作技能:不管是操作工,还是设备工程师,都要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没有好的工作技能,全员参与将是一句空话。
2、改进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好,才能形成好的团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3、改善操作环境:通过5S等活动,使操作环境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及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设备事故。现场整洁,物料、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也可使设置调整时间缩短。
七、TPM开展步骤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开展TPM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工厂领导层的支持。具体开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0个具体步骤(见表一)。表
一 TPM开展过程阶段 步骤 主要内容准 备 阶 段
1、TPM引进宣传和人员培训 按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培训
2、建立TPM推进机构成立各级TPM推进委员会和专业组织
3、制定TPM基本方针和目标 提出基准点和设定目标结果
4、制定TPM推进总计划 整体计划引 进
5、制定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措施选定设备,由专业指导小组协助改善 实
6、建立自主维修体制 小组自主维修 施
7、维修计划 维修部门的日常维修 阶
8、提高操作和维修技能的培训 分层次进行各种技能培训 段
9、建立前期设备管理体制 维修预防设计,早期管理程序生命周期费用巩固提高
7.价值链管理的内涵概念辨析 篇七
一、传统价值链的含义
传统价值链定义下,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又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即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概念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其缺陷是无法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 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这些活动有机联系, 从而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见图1) 。
在价值链中, 每一个能创造价值的活动都被称为价值活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及其开展的各项价值活动, 反映了它的历史、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方法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经济效果。虽然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相似的价值链, 但为了保持各自的竞争优势, 各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又存在细微差别。任何一种竞争战略的实施都是为了创造出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而竞争企业的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制定竞争战略的依据。
价值链是识别竞争优势并采取措施以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一项基本工具。价值链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获得成本优势的机会;二是可以为企业寻求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实践中, 企业通常以较低的成本或为用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使用价值, 来开展价值链的部分或全部活动,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 偏重于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可能联系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最初借鉴制造业的经验, 迈克尔·波特视价值链为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活动, 是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笔者认为, 正是价值链把企业经营活动分解为战略上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价值活动, 人们才得以通过分析各项价值活动来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分析的重点在于价值活动分析, 价值活动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企业都在从事不同的价值活动, 因此确认那些对企业竞争地位有重要影响的价值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关注重要价值活动并对其进行更多投入, 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于价值活动存在于价值链中, 企业只需同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所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自身的资源状态, 优化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以获得核心竞争力, 从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因此, 企业应着眼于对离散的创造价值的活动进行识别与整合, 以此实现企业的增值与价值最大化。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活动及其联系、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阐述了企业获取、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 为企业深层次地挖掘竞争优势提供了具体办法。
二、广义价值链的含义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 学者们认识到企业价值链不是孤立的, 而是处于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 (见图2) 。这既涉及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 又涉及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的纵向联系。例如, 很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到达顾客手中, 企业的产品则是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
事实上, 大多数企业很少能够独自承担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给顾客的全部价值活动, 通常要进行分工合作。因此,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值系统中的一部分。价值系统是由企业内外经济活动组成的系统, 而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简单组合。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里, 在内部, 企业的基本活动、辅助活动组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价值增值、价值创造系统;在外部, 企业又与它的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和顾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并相互协同组成更庞大的价值系统。
供应商不仅提供产品, 而且会以其他方式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许多产品在其运转过程中就把渠道价值传递给了顾客, 一个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企业及其产品在顾客价值链中的作用取决于顾客的需求。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不仅要深入分析企业价值链, 而且应对整个价值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因此, Peter Hines (1993) 把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 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相比, 其主要差异是:首先, Peter Hines的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作用的方向相反, Peter Hines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 而迈克尔·波特所定义的价值链则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其次, Peter Hines把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只包含那些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直接影响生产行为的因素;再次, Peter Hines认为基本活动具有交叉功能 (如:在技术开发、生产作业和市场销售等之间) , 这些价值活动沿着价值链的流程比较合理地开展, 而不是仅存在于生产作业中;最后, Peter Hines所定义的辅助活动包含信息技术运用, 与这部分相关的利润也被看做有效完成这一活动的副产品。
随后, 产业价值链 (Kaplinsky, 2000) 、虚拟价值链 (Jefferey F.Rayport, 1995) 、价值星系 (Richard Normann, 1993) 和价值网 (Slymotzky.A.J., 2000) 等概念被陆续提出, 这些概念对迈克尔·波特的传统价值链的范围进行了拓展, 使价值系统的内容不断丰富。价值系统不仅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 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等。
以上这些价值链观点把价值链看成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工艺过程, 它以某一方式不断地创新并为顾客创造价值。新的价值链观点认为, 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 更多的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系统中, 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 (供应商、企业合作者和顾客) 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 而价值流动已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社会正在逐步向信息化社会过渡, 知识与信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笔者认为需要对传统价值链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笔者认为:价值链是指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 经过核心企业、渠道商, 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的纵向过程, 以及与竞争厂商、互补厂商价值联系的横向过程共同构成的网链结构模式 (图3) 。在这个定义中, 价值的寻找、合成就是价值创造过程, 而数据、信息、知识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的流动过程。
广义价值链是由自主或半自主的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 这些实体包括产品制造商、外部供应商、运输公司、零售商和顾客等。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 终止于终端顾客。广义价值链中存在着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见图4) 。
物流一般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资金流从下游向上游流动;信息流的流动方向是双向的:需求信息流自下游向上游流动, 供应信息流自上游向下游流动。如订单是从顾客向供应商移动, 而货运通知和发票则是以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运行机制来看, 价值链是一个从收到顾客订单, 经过原材料供应、存储、产品生产等环节, 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物品移动过程。价值链中包含5个要素 (时间、地点、数量、物料、交易对象) , 它们既存在于制造行业也存在于服务行业。
如图4所示, 供应信息流沿着“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顾客”的方向运动, 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需求信息流沿着相反的方向从下游向上游运动, 向生产者传递信息, 保证企业的产销平衡。物流沿着加工的工艺流程运动, 使得生产在不同的环节顺利进行, 以保证产品的交货期并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资金流一方面伴随着物流从上游向下游运动, 另一方面随着各个阶段销售的实现由下游向上游运动。
在广义价值链中, 存在上游价值链和下游价值链, 上游价值链的资金运动和下游价值链的资金运动情况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链系统。基于企业战略的价值链管理, 就是在资金流的双向流动中,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分解和整合企业的价值链系统, 以优化企业价值链。
三、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通过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有三层含义:第一, 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 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有密切联系;第二, 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的或无形的价值, 如对于顾客价值链, 如果密切注意顾客的需求或做好售后服务, 就可以提高企业信誉, 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 价值链活动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 而且包括企业外部活动, 如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传统价值链和广义价值链概念的系统分析, 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1. 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 而不是成本。
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核心, 企业不仅谋求总收入最大与总成本最低, 而且追求利润最大化。价值链管理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综合管理, 同时, 价值链分析把着眼点放在了企业的外部, 而不是企业的内部,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
2. 价值链管理是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去管理, 或者说是对企业增值链进行管理。
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 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 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 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的划分与构成不同, 其价值链也不同, 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产生影响。
3. 价值链不是孤立的, 而是贯穿于价值系统中, 包括:
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的价值链 (上游价值) ;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 (渠道价值) 到达顾客手中, 企业产品最终成为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这样, 企业的自身活动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供需联系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这个链条决定着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 企业要想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不仅要深入理解企业价值链, 而且要深入理解广义价值链。
4. 在同一产业中,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
虽处于同一产业, 但不同的企业价值链不同, 这反映了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方法等方面的不同, 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 来自于价值链的优化, 也是企业不同于或者优于其他企业的特质。可见,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价值链。对同一个企业而言,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这一方面表明企业的价值链具有动态发展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会不断变化的。
摘要:价值链管理是一种现代价值管理方法。价值链管理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加以发展的, 但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 不同学者对价值链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不同的认识, 并提出了不同的价值链管理观点。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在新经济环境下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内涵,辨析
参考文献
[1]. (美) 大卫.波维特, 约瑟夫.玛撒, R.柯克.克雷默等著.仲伟俊, 钟德强, 胡汉辉译.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2]. (美)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 (美) 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著.凌晓东译.发现利润区.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0
[4].迟晓英, 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1
[5].杜义飞, 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科学学研究, 2004;5
[6].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中国工业经济, 2006;1
8.企业管理的新概念:超级知识 篇八
推动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既包括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与其使用的生产流水线联系在一起,又包括创造价值的车间、班组接受和应用最新知识的能力水平。至此,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超级知识,即有关知识的知识,就是一门关于应用生产性知识创造价值以及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知识价值(即知识转化为货币)的学问。
一、知识,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力量的。这是针对培根在《工具论》里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有感而发的。单纯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翻过来说,那就会变得十分清楚,力量不是知识,况且还有一些充分因素被忽略了。由此理反过来推定,我们可以建议这个等式:力量=知识+市场。而市场运作的回报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如何把知识应用到你的产品生产中去;如何快速应用最新知识,替代、淘汰旧知识,进而使你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是你永远不变的追求。二是把复杂的知识凝结到简单的操作上来,即把知识与客户对产品的理解、使用联系起来。研发产品应用的知识越复杂,客户使用产品的操作要求就越简单,且外观设计美观大方。那样,你的产品就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你的客户就会越来越多。
二、知识的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知识的应用及其效果,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它与菜市场的水果一样,在收获季节大量上市时,价格低;在缺货季节,价格高。所以,需要管理和开发具有到货时间过分集中、消费范围很受限制、消费需求突然出现等三大特征的产品,把握好这些产品的特点,趋利避害,充分挖掘这些具有相对价值的知识商品的潜在价值,使知识价值的价格最大化。
三、如果不去应用知识,知识就没有任何价值。决定去做什么是问题的关键。“做”就是应用一个开放的、无限制的人类共同财富(知识)来决定、控制和改变已知的预期出现的从属于人类的物质,以便达到特殊的预期效果。一组人做出一个明确的承诺要执行一个理想或者计划,这件事是由一个秘密决定而引发的,这个决定是由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或者发明家做出的。因为应用知识,即把知识转化成大量上市的商品,必须要有资本金作为前期投入。所以,仅仅拥有知识、创造发明和专利权是不够的,它们存在的价值取决于应用的前景和效果。所以,知识——生产——商品——货币,这是知识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四、配置和开发生产性知识的关键是知识专家的开发能量。你的知识专家,往往具有创造新知识和研发出新产品的能量。只要你把专家放在战略决策的关键位置上,就敢与竞争对手抗衡,甚至用你的新产品彻底打跨竞争对手,并把他们赶出这个行业,你就可以独占鳌头。具有深刻寓意的是,你的组织层次可以反映出你的专家知识力量的大小。如果你的组织失去了层次,或者你的知识专家没有放在发挥作用的位置上,那将意味着你毁掉了知识的力量,同时也就结束了你在这个行业里的前途甚至生命。
五、创新能量和创新速度,取决于知识专家创造新知识并将其连续不断地应用到企业中去的能力和速度。这个能力和速度,取决于你的专家的知识结构、你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你们能否营造这样一个环境——你们的知识能够被应用到你的企业之中去,并且旧的知识可以不断被新的知识所取代。知识专家不得不习惯于忍痛割爱,把自己的知识结晶转让给别人,然后再创造新的东西。专家创造知识的动力,可能是来自于他们在管理知识的连续性方面缺乏某些环节的现实需要。所以,专家创造新知识,新知识带来新产品,新产品巩固和扩大了你的市场份额。
六、企业知识的管理与开发。我们已经拥有大量经过证实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资产,其中包括数据库和内存。现在要搞有关知识的知识开发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必然需要标新立异。一个已经个性化的、应用超级知识思维方式的处理方法,一个有效控制知识密集型系统的处理方式,一个适应具有很高鉴赏力并能够测算潜在风险和潜在成本的客户销售系统,一个可以被解析的、容易理解的、需要被管理,需要被创造的和可以改良的必要条件等等因素,都应该统统被纳入一个价值趋动的系统程序中。而关键决策及其潜在的高价值投入应该被限定、被定向、被设置、被理解。雇员要进行高科技知识的培训,当然个人修养和实践经验也很重要。
关于经营失误和不称职的研究也是一个潜在知识的丰富资源。我们从不称职问题里要吸取的教训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我们也需要研究它的双重意义和知识差异,以便花大力气去发现、管理好这个资源,避免由其引发的灭顶之灾。所以,超级知识应用就是一个有计划的经验性的衡量知识投资价值的知识管理过程。
七、知识管理的四点建议。如果你现在赞成这样的观点,即知识管理是有计划的管理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特殊效果,并且在有计划的管理知识中追求的利益是一种比较利益,那么如下建议就是可行的:(1)如果你认真关注实现知识价值的最佳结果,那么,你需要知道特定的知识对于预期效果是存在着潜在的不确定性的。如果你希望有效运用这些知识,换言之,希望价值知识能够有计划地、成功地引入企业系统并且导致高价值结果,那么,你需要扪心自问:自己知道多少潜在的高价值结果,即使你知道许多。(2)你仍然会因为没有在恰当的时间里、正确的形式下,因为没有聘任到拥有恰当知识的人才而失败。这样,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了做出一个导致高价值结果的决策,需要知道什么?(3)然后我们大概需要逆向思考,即从高价值结果出发,来确认构成我们知识运用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还必须补充哪些新知识。(4)由谁来确认、管理、运用这些新知识。
【本义根据英国《知识管理》月刊2002年第9期第16—17页维克托·尤曼的《超级知识宣言》(Victor Newman:The superknowledge declar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September2002 page 16-17)编译】
9.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概念 篇九
一、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保证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安全生产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安全生产概念已不仅仅是保证不发生伤亡事故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且增加了对人的身心健康要求,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应从理论、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影响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安全生产,从而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1、从理论上来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都是劳动群
众创造的,保护劳动者就是保护生产力,推动历史前进。
2、从政治上讲,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要保护劳
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国际劳工组织也规范了保证就业者安全的各种章程。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一个政治敏感问题。
3、从宏观经济上来讲,生产力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高低,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而人的因素是主体,在构成生产力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安全生产搞得不好直接会影响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4、从微观经济上来讲,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都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有时是巨大的,甚至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难以承受的。所以,搞好安全生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5、从伦理道德上来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尤其对于我们中国,重视家庭生活是传统的美
德。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家庭的某一个成员因生产事故而伤残或者死亡,会造成这个家庭的极大不幸。伤亡一名职工,给他们父母、妻子儿女、亲朋故友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给家庭带来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痛苦。
6、从社会稳定上来讲,生产安全事故的频发,一是影响政府的形象,带来招商引资负面影
响,一起经济发展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产生众多的经济纠纷,往往会引起人们对政府甚至对社会的不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劳动保护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但劳动保护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劳动保护的对象是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劳动保护就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员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劳动保护是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出发,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安全生产管理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主体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作用于客体,使其朝着一定的目标发展所进行的活动。管理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2)管理的客体即被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手段及管理的方式方法;(4)管理的目的。这四个要素回答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和为什么管等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2)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3)
管理具有一定的任务和职能;(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5)管理的本质是创新。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三)职业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是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的提法。我国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等不同的提法,其内容都与安全生产或者劳动保护的含义基本相同,均以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组织制度、技术措施、宣传教育等手段,来确保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三、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格局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从“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发展成“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确立了“企业负责、行政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现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基础
企业负责是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转变,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全面负责,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构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新思路。
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下移到企业的管理思路。通知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全面开展安全达人活动,深入进行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的基础。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理应深感肩上的蛋子,扎扎实实地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安全生产主体与责任
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所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依照法律的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主要有以下13项内容:
(1)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
(2)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3)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
(5)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化;
(6)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7)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8)从法律上保证安全设备必须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
(9)危险物品的特别管理;
(10)危险作业、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11)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
(12)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发包、出租事项的禁止和承包、承租的规范;
(13)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与事故报告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所确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第一项规则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这部法律第一条所规定的,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生产条件,或者说是指能消除事故隐患和危害因素,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的生产条件。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项规定中,主要有三点是明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衡量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标尺为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除此以为其他的根据不足为凭,更不能自定条件,降低要求;三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是对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而言的,并不是只指新设立的单位,原来已经设立的也要按照这项规定办理。
五、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只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安全生产法,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活动的管理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10.战略管理会计概念和实务研究 篇十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各种创新的会计理论与实践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而层出不穷。经济理论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理论和实践均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边缘化的现象日趋明显。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的理论与实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的有关理论基础之上,并以管理会计手段,运用会计信息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的新领域。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一个新出现的领域,因此,对于如何界定其概念以及企业哪些活动属于战略管理会计范畴,如何进行操作等问题,均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故此,有必要对战略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界限和实际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求规律,促进相关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该词的首创者是Simmonds.Simmonds被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之父,他在1981年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对关于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指标的准备和分析,用来建立和监督企业战略”。他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挑战在于,他不再从企业内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润的增长,而是从企业在其市场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重新看待这个问题。
从不同视角研究战略管理会计的学者是很多的。Govindarajan和Shank主要研究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的以下四个阶段所起的作用,即战略的简略表述(公式化表达)、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和战略的控制。在此,他们使用了三个主题:价值链分析、战略地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系统地表述关于企业战略和管理会计之间关系的框架。他们将此框架称为“战略成本管理”。Shank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成本信息直接针对战略管理循环的四个阶段之一或之几的管理化应用”。
Bromwich和Wilson的研究角度又有区别。Bromwich关注于最终商品市场,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对企业的产品市场和竞争者的成本和成本结构的财务信息进行的提供和分析,以及对企业及其竞争者一定期间内在这些市场上的战略所进行的监督”。Wilson则主要强调战略管理会计的外部指向和前瞻性。
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这些文献从不同的侧重点反映了人们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多方面理解。有两种观点主要来源于Porter的竞争地位模型。Simmonds的观点将战略管理会计的功能看成是提供对竞争者的成本、价格和现金流量的评估,并将这一信息还原为价格――成本――产量指标。其他如Porter和Wilson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产品的寿命周期。
从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传统管理会计领域呈现出与“策略”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而并非“战略”。将上列战略性主题置于传统管理会计实务的主要领域这一背景之下时,这个结论更是显而易见。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倾向于采纳长期的、面向未来的立场,也不被市场或竞争所左右。涉及
11.教师权力主导是教学管理的新概念 篇十一
摘 要: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和改革学校的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成为目前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群,对这类人员的管理要讲究理和情两个字。
关键词:教师权力;行政权力;教师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教学工作的第一生产力。学校管理首先是对教师的管理,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受教师工作能力的影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和改革学校的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成为目前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社会转型及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管理改革也势在必行,成为当前一个紧迫的任务。
一、转变管理由行政主导向教师权力主导过度
在特定的体质内,我国的教学工作管理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这在一定层面忽略了老师作为独立的个体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的心理诉求。而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不能以人为本,弱化人性化管理的理念,那么在工作中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管理者应该转变管理思路,避免以学校价值为标准进行教师的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制订方面更多地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人伦情感,开发教师自身内在的潜质,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改变教师被强迫工作的局面,这样才能收到高效的管理成果。
二、体现教师权力主导应尊重教师
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群,对这类人员的管理要讲究理和情两个字。合情不合理的管理理念不能要,合理不合情的管理方式也不能要。所以教育管理要真正实现教师权力主导就要以尊重为出发点。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作为有情感的高智商的个体的尊严。在尊重的前提下实施管理,才是体现教师权力主导的关键。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寻找路径,走出去、请进来,将教师带出去学习他山之石,将专家请进来传经送宝。教师的人生理想追求和价值实现,需要管理者为其开路和营造氛围及环境。
教学管理工作是人的管理,管理者的理念将决定管理效果。体现教师权力主导,废除行政权力主导。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为教师的发展着想,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参考文献:
12.采购管理概念 篇十二
在管理上, 所谓“动车组”概念, 就是说每一个组织之间、组织中的每一个团队之间、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之间, 都要有质量管理观念、行动, 乃至质量管理良好的结果, 就像中国的新型动力火车一样, 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 能够实现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动力结合, 达到向卓越目的地的行驶。
企业上已经领先引用“动车组”的概念于企业的管理上, 是基于大质量概念提出的质量管理理念。质量是所有供应链环节上的质量, 从源头管理到流通、消费, 每一个链条都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都应该有动力, 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质量管理的威力。
在学校的管理中, “动车组”概念也同样是全面质量管理相符合的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三全一多样”, 即全过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 多种方法的质量管理。在一个组织中, 强调“动车组”的质量管理, 就是要求:第一, 要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即要体现以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第二, 要实行全员的质量管理, 要做好全员的教育、培训, 要制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落实责、权、利,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第三, 要实现全校全员的质量管理, 要保证和提高学生质量, 必须使学校从招生、教学、实训、考核、服务、就业推荐、就业反馈构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13.对工程项目管理概念的延伸思考 篇十三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982年引 进到我国,1988年在全国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工程项目 管理体制改革的应用试点,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纵观我国工程项目管 理的实施完善发展过程,随着项目和项目管理概念的拓宽与延伸,基于客户驱动型项目和管理(CDPM)等新概念的提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工程 项目管理的几个概念进行延伸思考。
一、施工项目项目,按照广义理解,是指具有一次性、有头有尾,为达到一个特定目标而将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的组织。评价施工项目满意度最具有发言权的是为项目支付费用的客户,项目工 作的主要承担者无疑是项目经理。一个项目的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 是由众多目标构成的一个系统,而且,不同目标之间往往彼此相互冲突。例如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是工程项目均具有的四个基本目标,不同 的目标在项目全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考虑重心也不相同。成本是项目整 个过程中始终关注努力的目标,进度往往是越随着项目的逐渐结束,越 显示出紧迫性,而质量、安全主要反映在承诺合同条款、实现公司考核 目标及体现项目经理素质等方面。所以有人说,施工项目是建筑企业效 益的源泉,是建筑企业信誉的窗口,也是建筑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脚 点,一点不错。
二、施工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给项目管 理作出的定义: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 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以单体项目为 对象,以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目标为主要内容的 生产组织管理。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分解和结合统一的过程。项目 管理的突出特点是项目本身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围绕项目需求来组织资 源,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事”。因为项目 管理一般是采用矩阵型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 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并能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适时调整组织的配置,以保障工作和组织的高效、经济运行。目前,项目管理不再是强调改进单一项目为中心的具体管理过程,而是把项目管理提升为一种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资源总体规划指导下 的项目组合管理的理念。要加快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必须坚持目标管理方法,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要拓宽项目 管理思路,潜心研究项目范围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整体绩效以及 项目的信息和沟通管理等内容,总之,谁的项目管理体制最适应市场,谁就是市场的青睐者,但要寻找持续完善项目管理途径,还任重道远。
三、施工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最高责任人和组织者,是决定工程项目盈亏的关键角色。项目经理的工作目标是确保项目全部 工作在预算范围内优质地完成,并使所有项目干系人满意,所以我们认为项目经理是市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