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职业化与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素质

2024-10-05

校长职业化与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素质(共3篇)(共3篇)

1.校长职业化与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素质 篇一

新学年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一年来,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的每一步成长历程,也时刻在鞭策激励着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感,无论什么时候我都珍惜每一次升国旗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一刻作为中国人是尊重自己祖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提升人格修养的良好空间。所以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礼,站好,不做任何无关的事情,高唱国歌,庄严宣誓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我们行为素质的考验和检阅,更是对我们责任意识的敦促!事实上,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对待每一次作业,完成每一项任务,都是在小事中细节上爱国的真实表现!

今年正值伟大祖国60华诞,我们第××学一定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伟大祖国献礼,向关注、关心我校成长的各界领导和朋友汇报。我建议大家做到:教师为人师表、钻研业务、提升素质,学生精神饱满,努力学习,锻炼能力;很好完成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深层次提升!

老师们,同学们,08—09学年度的成绩和荣誉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可是我认为男排的失利,太极拳的落后,运动会的一分之差,毕业考试数学成绩的扣分以及大课间的应付和无奈等失败的教训与反思最应该深深的烙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只有勇敢客观的面对失败,我们才最有可能尽早的登上至高点!

此刻,我要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的荣耀:8月27日全市小学生女子排球赛,我校排球队在刘玉军老师的带领下,在

等六名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轻松取得了三连胜,以小组第一的可喜成绩拉开了我校XX---XX学年度崭新的一页,他们将记入××的历史!让我们把感谢与祝贺的掌声送给他们!我也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局运会上,××健儿一定不负众望,开创新的记录;教师太极拳比赛打出我们的风格和自信;队列比赛走在小组前列;质量检测把住前六;六环三步落到实处;常规工作踏踏实实!

2.校长职业化与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素质 篇二

一、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 学校制定的能体现一定教育价值观的办学出发点。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决定并制约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 并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教学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 办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长的管理实践, 影响着学校的工作方向和品牌形象。

我国从2001年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极其重视校长培训, 说明了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的关键时期, 校长的办学理念仍然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众所周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 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 面对每一位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而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并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因此, 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验现状, 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办学理念, 进一步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立足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拥有科学的管理水平

新课程改革前10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当前, 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校长必须要在立足本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实践, 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在管理决策上, 应遵循教育及管理规律、新课程的核心精神, 制定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决策方案。通过适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使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处于良性互动之中。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调动全校的各种积极力量, 齐心协力完成学校的工作目标。在管理目标上, 应着眼于适应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校制度创新, 而不仅仅囿于日常管理事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校长要做到科学管理, 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突出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定位, 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人格发展需要和知识养成需要, 建立适应当代教育教学生态的工作机制。在管理思想上,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实现师生充分而又自由、主动而又生动、全面而又独特的全面发展, 最大限度发掘师生的创造性潜能, 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关心师生的价值诉求, 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

三、开拓教学的崭新局面

课程改革的生命在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小学校长必须到教师中去, 从学生中来, 推进生动活泼、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西部地区的小学而言, 校长必须要走进课堂, 做到引导教师的教学观念、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借鉴新课程改革10年来成败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课程改革现阶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发挥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把新课程精神用于课堂教学, 不断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适应的崭新教学模式。

走进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于校长应带领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精神,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开展有效教学,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课程三级管理的实践, 引导教师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使学校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并使学校办学走向特色化发展模式。

面对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实际, 西部小学校长还必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和教师理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性。对学生而言, 使之了解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 以便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 使之形成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新型教学模式,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使课堂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 真正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宏愿, 推进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校长职业化与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素质 篇三

【关 键 词】新课程;工作方法;文明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一些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取得成效,中小学校长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形成新型的、文明的工作方法体系。就中小学的工作方法而言,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一般的,有具体的。这里所谓的校长工作方法文明,并非指校长某些具体的工作方法之好坏、优劣,而是从宏观的层面来把握,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涵盖了中小学校长整个理论体系中现代、科学的方法观,是教学工作方法、管理工作方法、评价工作方法的贯通。这里的“文明”既是“工作方法”要具备的特质,也是“工作方法”应达到的目标。

一、遵循教育规律,深掘教育内涵,构建工作方法体系

校长作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领导者、促进者,学校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校长的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1]这些素质显现在工作方法上,需靠“文明”来支撑。换言之,没有工作方法的文明,中小学校长就难以应对新课程改革对他们提出的挑战。学校诸如教学工作、管理工作、评价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有像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管理工作、财物管理工作等等,针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工作,看其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否“文明”,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中小学校长要做到工作方法文明,就要深掘教育内涵,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务真求实地构建一套文明的工作方法体系,并在此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这样学校的工作就会文明、有序地进行。

二、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并不排斥知识育人,而是倡导二者的融合。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育人就是全面育人。中小学校长工作方法的文明,离不开文化育人的原则。文化育人就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诉求。文化育人是针对传统的知识育人观提出来的,是为了矫正知识育人观重书本、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的应试教育,[2]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强大的工作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造就有知识、有文化、会创新、品德良好,能为人民服务的新一代。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和文化育人原则的指导下,中小学校长应该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文明工作方法体系,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创新思维方式的文明工作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品质、体质、情商、智商及创造力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显现出来。

三、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推行工作方法“文明”

(一)教学工作方法文明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已有十几个年头,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校长作为教学模式的建构者,需要妥善处理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旧观念之间的对立与碰撞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将新理念与传统教学进行交融与整合,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创新”,根据学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方法,打造教学工作的方法文明。新型课堂崇尚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树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树立“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课程观;强调课堂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教学是交往”的教学观,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观照。校长要用新课程、新标准的理念去付之于课堂教学工作实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上不断构建新的教学工作方法,不断超越,从而达到教学工作方法“文明”的最终目标。

(二)管理工作方法文明

校长是学校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人物,新课程给学校管理提出了崭新课题,留给校长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中小学校长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在学校管理行为和管理策略上做相应的调整,形成新型的办学理念,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走特色办学之路。

2l世纪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那么面对新形势,作为校长应怎样应对挑战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必须拥有与时代合拍的新观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有效地带领教师推动和实施课程改革。因此,中小学校长要有效地管理学校,并运用文明的工作方法管理学校,就必须在“治”上讲究法制,理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各自的权力(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管”上讲究艺术,让管的过程中充满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奉献等人文精神和团结、合作、支持、创新与宽容的学术氛围;在“理”上讲究科学,遵循逻辑规律,构建科学文明的工作方法体系。

如何运用文明的工作方法管理学校,对中小学校长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增强时代意识,提高校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教育市场运作是知识经济对现今中小学校长的客观要求,校长必须接受市场游戏规则,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学会同市场对话,必须面向市场运作教育产业,如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及市场经济规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做出科学的教育决策。其次,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校长开拓创新能力。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个崇尚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教育生机盎然的不竭动力。第三,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校长教育科研能力。第四,增强科技意识,促使校长将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无怪有人说新时期的校长应有教育家的水平、理论家的深度、企业家的才能。

(三)评价工作方法文明

学校评价也称办学水平评价,分为外部行政督导机构或他人对学校的评价和校内评价。显然,外部评价可以使学校管理者对教育发展的形势、行政法规、社会需求和舆论以及重要的评价内容和准则、标准有所把握,而校内评价主要是指学校校长或领导班子在学校内部主持自我评价的问题。[3]校内评价是基于学校,在校内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种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第一线指挥的校长,要引领课改不断前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学校管理,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一定要用好评价这根关键的指挥棒,在校内评价工作中做到工作方法文明。

nlc202309011213

在评价过程中,看其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否“文明”,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发展。不同的教育目的、质量观、人才观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对校内的评价工作,应该建立在正确的评价观基础上,倡导方法文明。

1. 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制定新的学生评价方案时,变单一的评价手段为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充分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合理地设置权重,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把评价方案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确成长的方向;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实施,调动学生的内潜,满足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这样,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强化了对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理解。建立尊循动态发展评价,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工作方法文明体系。

2. 用全面的评价推动教师迅速成长,在评价工作中,校长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发挥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注意总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有量化的衡量,也有质的考评;在评价的主体上,用正确的评价观引领学生、同事、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同时让教师个人进行自评。实施新的评价方案,运用文明的工作方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教师注重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平衡,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从而推动教师全面迅速地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内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一种内在的“形成性”行为,“不是证明而是旨在改进”。因此,校长在学校内部主持自我评价的工作过程中,认识和研究自己的办学目标、环境、资源和经营效果,反省检查每个环节和方面,开拓新的课程,以正确的评价观为指导,建立校内评价工作方法的文明体系。

综上所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和学术之兴衰。”[4]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起着关键作用。可见,在新课程实施中校长肩负重任。前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二个层面对中小学校长工作方法文明进行了诠释,在以上理论阐述中,我们没有过多涉及具体的文明方法,因为具体方法是动态、复杂、多样的,它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可能是正确的、全面的,但在其它地方则可能是片面的、陈旧的。不过,只要校长们(下转107页)(上接9页)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教师职业追求,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理为基础,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创新,就能创建出一系列高效、文明的具体工作方法,从而领新课程改革浪潮之先,创学校工作方法文明之篇。

注 释:

[1]李继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校长角色定位与诠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9,23(5).

[2]王继华.校长职业化释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0-111.

[3]葛大汇.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含义[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4.

[4]张玉昆.论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视野中校长角色的转换[J].教育现代化,2006,9.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箱(目录)下一篇:林丹自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