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7篇)
1.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一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全真模拟试卷
(三)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人类社会之初,人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饥饿、疾病、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由这些纯粹自然性破坏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少。进入文明时期以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单一,日常交往和公共活动并不频繁,安全问题比现代社会也少得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到来,公共领域越来越多,公共安全问题大增。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再简单围绕衣食住行的狭窄领域发生,而是大大延伸,特别是向生产领域渗透,如工业过程安全、化学危险品安全、火灾安全、爆炸安全、矿山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以及核安全等。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能力的增强,这些安全问题在技术和制度层面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可控性,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因此,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点长期停留在各领域对自身安全问题进行技术和制度层面的防范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的外延继续扩大,社会化倾向日趋明显。许多传统的技术性安全问题由于渗透了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安全问题向着非传统性异化,越来越多地演化为社会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可防性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因此,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的破坏力和影响面在不断增大。在表现形式上,现代安全问题纷繁复杂,小到社会中的犯罪问题,大到民族性冲突、宗教性冲突、社会性冲突、文化性冲突、地区性冲突和国家间冲突,而冲突的方法手段也由理性向非理性转变。“9·11”以后,国际恐怖主义暴力手段升级,恐怖活动也由个体化朝着组织化、基地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过渡,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宁的重大隐患。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一超多强的格局,一方面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另一方面又在局部地区不时制造动荡局面;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得经济、金融、信息等方面的安全打破了传统的国家观念,安全问题的平台提升到国际层面。人们不会忘记,金融大鳄索罗斯一夜之间能使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倒退数十年;2003年的SARS危机造成全球性恐慌。
不难看出,新形势下的安全问题与传统的安全问题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平大合唱中最不和谐的音符,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
2. 研究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
尽管中国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中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6%。2008年的南方雪灾直
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451亿元。不难看出,多年来中国用非常低的劳动成本和非常高的资源环境代价换来了GDP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社会的均衡发展,没能躲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的沉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增长改变了世界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诸如SARS病毒、三鹿奶粉等公共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威胁。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是非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的形成,以及对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对过去发展观的反思。中国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之路。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我国综合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70%以上人口,80%以上工农业和城市受到各种灾害严重威胁,全国22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均位于地震高危险区。“天灾”之外,各种人为的安全事件也直接威胁着公共安全。经济、社会结构面临剧烈变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社会转型期因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投毒、杀人等恶性暴力犯罪发案率不断上升,刑事案件年均上升幅度为24.7%,每年均达300万起以上;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平均每年都在800亿元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3.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同时,装修工程存在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等情况;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
当“经济奇迹”和“GDP高速”的热浪席卷全国,高楼作为“城市名片”的象征而压倒性地泛滥时,反对之声总是蝼蚁般地被“局限性”的巨浪淹没。就算是“不完全的统计”,10层以上的高楼在上海已经过万,1万栋高楼瞠视着我们,怎样防火?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背负灭火设备从35楼跑到1楼总共用了35分钟,然而大火在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迅速燃烧到第28层!
11月15日由于四名电焊工的违章操作致使火灾从10层左右的位置烧起,加上当天又刮着五级东北风,风助火势,更加速了火灾蔓延。
消防部门接到火警10分钟后,第一批消防队员就赶到了现场,但消防员很快面临尴尬,因为他们的水枪根本无法到达大楼的高处。上海唯一的一辆90米云梯车以及各类用于高层火灾扑救的曲臂车都投入了救援,但是由于大楼立体燃烧,这辆90米的云梯车只能封住一个方向的小面积火势。在现场的其他32米、50米等各种类型的大小曲臂高喷车也仅仅能控制它们所控范围内的大火。多房间同时起火也成为灭火的难点,消防员无奈之下爬上附近的高楼,架起水炮从远处一个窗一个窗地进行攻击灭火,但效果不明显。
上海市消防局表示,目前上海消防的装备在世界上都处于先进水平,但在这次火灾扑救中,尽管全部投入先进救火装备,面对居民住宅高层建筑如此大的立体燃烧火灾也显得力不从心。
高层楼的有效消防无疑是一个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难题。2010年11月,大连在东港商务区开建绿地中心项目高楼,设计楼高为518米,建成后为世界第四、中国第三、东北第一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看到这条消息后,不论号称这些第几第几有什么意义,还是会让人不禁想到,这样超高的建筑,消防问题能有效可靠的解决吗?
为永远铭记“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上海市委、市政府考虑,把11
月15日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让警钟长鸣,让惨痛的教训时刻警醒各方,对生命负责,对城市负责,切实做好维护城市安全的每一项工作。但也有网友表示担忧,“设‘城市公共安全日’能保障上海安全?”
4.1911年3月24日华盛顿广场大楼内衣厂起火,141名工人不幸遇难。重大灾难开启了美国人的防火安全意识,也促使美国加快了防火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这次惨剧成为美国防火立法依据,随后美国的《劳动法》规定,在工作场所每3个月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
2001年“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被恐怖分子袭击后起火倒塌,它加深了美国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反思。袭击发生之前,美国对高楼的防火规定严密到包括烟雾警报器的设置,逃生门的位置、距离,中央警报装置的定期更换等。正是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规定,才使毫无预警的恐怖袭击发生时,有1.5万人从两栋110层高的世贸大楼基本实现有序撤离,堪称现代史上危难之时人类自觉维护秩序最壮观的场面!袭击发生后,美国对高楼全部进行重检,从严从速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意识细化到室内烟灰垃圾桶的设计。
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公共安全意识早已深入每个人生活的言行举止中。6岁的小孩看见别人玩火,就懂得严肃批评对方不要“玩火自焚”,即使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消防人员还会把郊区废弃的房子改造成民宅,然后将学校的孩子召集起来,把房子点燃,让孩子亲身目睹一栋完好无损的民宅是怎样在瞬间变成一堆废墟的,由此使孩子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另外,美国公共安全教育者还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种扑克,上面印着一些防火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安全防火规则。美国各大城市还在市民集散密集地设立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万一发生险情,经过专业训练的、由普通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可在5分钟内被召集成军,配合灭火,实施救援。
5.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这些知识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往往影响终身。接着自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比如6~12岁的孩子就有消防课程、防震课程,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在危急时逃生自救的技能,而且这种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
日本的防灾教育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日本的报刊和电视台,经常宣传防灾自救知识。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是开放型的,可以随时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大型公共汽车上都有紧急疏散门,注有“太平门”字样。所有这些对孩子都能起到提高防灾意识的作用。
由于日本民众有高度的公共安全意识,所以到处都有群众组织的公共安全服务队伍,比如“妇女防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等群众组织便在救灾中十分见效,一旦灾情发生,便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同时日本还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服务团体,都是“要曹操,曹操就到”,而且不用交学费。
2009年9月,日本地震教育专家田中礼治先生拜访了四川泡桐树小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泡桐树小学校长周英在目染了田中先生的教育方式之后感叹道:“我教书这么久,很遗憾地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中国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田中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是‘说’得多,日本是‘做’得多,这是两国安全教育的不同。”田中先生的话对于中国教育者来说虽颇为逆耳,但确是事实。不少日本公共安全教育者,一直热衷于中日两国公共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把日本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人分享。因为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日本民众更能够体会同样生活在多难之中的中国民众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烈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的天鹅宾馆大火中,旅客中的日本人全部脱离危险,而大多数中国人却葬身火海。
6.自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国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给予了高度关注,编制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特别是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公共安全列入了11个“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求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积极构筑公共安全科技体系。显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目前我国在公共安全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公共安全理念还相对滞后,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公共安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缺乏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度,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很显然,我国公共安全的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以学科建设、人才状况为例,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学科建设方面看,“公共安全学”独立学科至今尚未形成,目前的情形是:涉及安全方面的分支学科分别散落在不同的学科门类,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下,很难形成学科群和学术团队,不同的分支学科往往又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因而很难协调和形成合力,多学科攻关局面难以实现;同时,公共安全学科建设方面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使原本应是综合性的公共安全学科发展不够平衡,短期内学科地位难以提高。从人才状况看,目前我国公共安全人才总数偏少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已有的人才又主要是各领域安全的技术与工程技术类人员。公共安全方面的管理型人才奇缺,这种状况与目前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布局是一致的。
从经验上看,一个学科体系的形成往往与两种动力有关: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现在看来,有关公共安全学的社会需求是明确的。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不安全事件不时出现,尤其是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全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至关重要性,使大力开展安全特别是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并掌握其规律成为当务之急。也可以说,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学”学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预见它会永远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然而,世界各国都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警察部门承担了大部分维护安全的工作,尤以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其法定职责,即使是其他领域的安全在出现重大问题时,警察部门也往往介入处理。我国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较西方警察更为广泛,其政治和社会责任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种职责凸显了中国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与社会安全方面的主力军地位。
7.在我国公共安全形势趋向稳定的同时,社会的进步也对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新的要求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彦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社会负面问题的关注,安全感并不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幸福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其中一个重要热点,就是对公共安全的认知和感受。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顾林生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服务的重心从重视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向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确保公共安全在我国的政府行政,特别是地方行政中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一个例证就是,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部已经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六次群众安全感调查。
顾林生分析说,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财富集聚程度高、各种矛盾复杂多发等因素,都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2003年,经合组织在《21世纪面临的新风险:行动议程》中,就已经提出了“系统型风险”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在现代社会中,要害系统在未来可能变得更加脆弱,成为影响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为卫生、服务、运输、能源、食品和供水、信息和电讯等领域的要害系统,有可能遭受单一或一连串灾难性事件的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陷入瘫痪状态。
现代社会的系统型风险提醒我们,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管理中,跨部门的人员、信息、物资的整合也越来越重要。防范风险和防灾减灾不只是防灾减灾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专业工作,而是整个政府部门必须参加和负责的重要行政事务之一。
全民参与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在各个方面都已表现出来。在生活方面,大部分群众还是缺少安全生活和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在生产方面,缺少有关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基本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利益诱惑大,企业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贡献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等。
顾林生认为,目前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地区差距明显,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问题,也是我国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薄弱环节。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3”中有网友表示出担忧,“设‘城市公共安全日’能保障上海安全?”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当前中国在公共安全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分别介绍了我国上海和美国遭遇火灾的经历,请谈谈你从两则材料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公共安全部门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的工作方案》的内容要点,供上级领导参考。(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表述全面、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2.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二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5年7月1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银川举行的全国粮食调控工作会议上宣布,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可能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产。从消费看,近几年我国消费量以接近1%的速度稳定增长,预计今年我国粮食的总消费量在9800多亿斤,当年产需缺口接近500亿斤。
2.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鼓励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后,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粮食产量得到较快恢复,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加775亿斤,是历史上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从消费看,2004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为980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仍存在缺口,主要通过国家粮食库存弥补了当年的产需缺口。
3.2004年6月3日,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措辞严厉地指出,今年是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更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4.从口粮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仍将处于净增长状态。若按7‰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测算(2002年为6.45‰),今后每年新增人口约1000万人。人口总量增加将导致口粮消费增长。但从另一方面看,城市居民从1985年开始、农村居民从1994年开始,人均口粮消费量已经逐步下降。200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0.53%。按照1995年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4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0.6%,2020年达到65%。由于城市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大约只有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的33%左右,因此人口结构变化将导致口粮消费下降。预计今后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口粮消费相对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将继续减少。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粮食下降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今后每年新增1000万人口的口粮消费。
5.从饲料粮来说,消费将进一步增长,但增长速度会减慢。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仍处在低水平,由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肉类消费的增加倾向仍在继续。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19公斤,富裕农民(占10.26%)肉类消费量29公斤,城市最高收入户(占15%)人均家庭肉类消费39公斤。从收入水平与食物消费关系的演进阶段来看,当收入处于相对低水平时,为解决温饱问题,消费以粮食为主;当收入跨越了这一阶段后,谷物、薯类所减少的份额由畜产品替代,畜产品消费上升;第三阶段恩格尔系数在30%左右时,畜产品消费稳定、停滞或减少。2003年城镇居民的恩
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为45.6%。中国的食物消费正处在第二阶段,即以畜产品为主的食物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时期。
6.目前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加上户外消费,大约有40公斤,45~50公斤的肉类消费可能是中国人比较合理的消费量。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刚超过50公斤,已大大高于世界及亚洲人均水平,在年人均60公斤以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但超过60公斤以后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7.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一直没有超过400公斤。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中,人均占有粮食水平最高414公斤(1996年),最低334公斤(2003年);达到或接近400公斤的年份有6个(1984年、1990年、1996年~1999年);14个年份在330公斤~390公斤。研究表明,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需要,超过它的年份,就出现卖粮难。日本(1966年)以315.5公斤、韩国(1968年)以304公斤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条件,达到了国际食物安全标准。这表明,实现食物安全,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并不一定需要达到400公斤。以往按人均消费粮食超过400公斤估计中国的粮食需求量是偏高的。
8.用占世界不到10%的土地使占世界22%的人口丰衣足食,成为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20多年前,改革率先在农村获得突破。我国粮食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亿公斤一路攀升,至1998年跃上6200亿公斤的最高峰。此后,相对巨大的库存某种程度上成为各地一个负担。在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下,我国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回落。加之粮价出现的波动,全国上下更加关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9.2003年10月份以来,国务院召开的多次会议都突出强调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并适当提高保护价,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等。
10.据农业部的数据汇总,2004年中国春播粮食计划面积为7.52亿亩,比2003年秋冬种粮食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出现了粮食面积由降变增的转变势头。此间一些农业专家认为,前几年中国粮食连年减产,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条无疑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随收入的下降而下降了。新年伊始中国政府出台的一号文件,根据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多方面支持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也有望得到恢复性增长。
1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进入最高峰,达十六亿,以人均占有粮食四百公斤计,粮食总产应该达到六千四百亿公斤。在耕地面积不足并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要充分认识实现未来粮食安全目标任务的艰巨性。
12.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存在忽视基本农田保护的倾向,突出表现在基本农田面积减少,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耕地质量下降等方面,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据国土资源部最新调查显示,2003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比上年增加49万亩,增长17%。要实现粮食产需总量的大体平衡,就必须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加强耕地管理,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纠正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现象。2003年,国家加大了对滥占耕地等的整治力度,全国查处了16.8万例非法挪用土地案件。2004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占地的打击力度。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
1、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200字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空格略)得分评卷人
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50字。(40分)(空格略)得分评卷人
3、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40分)(空格略)
1.参考答案
所给材料反映了以下问题:在近几年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下,我国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回落。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长,加之2003年10月以来出现的粮价波动,使全国上下更加关注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2.参考答案
(1)对粮食流通市场加大监管力度,物价部门要加强粮价的监测和监管工作,防止价格非理性上涨,对趁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严格查处。
(2)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大力培养和发育多种市场主体从事购销和经营活动。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建立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的机制。
(3)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耕地。
(4)实施对粮农的直接补贴,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监管,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5)抓紧启动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做好培肥地力和标准良田建设。
(6)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7)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参考答案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未来趋势预测
我国目前出现粮食危机吗?
今年我国的夏粮生产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据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对全国小麦种植面积、长势、土壤墒情和单产进行的多次监测和估算,利用野外样方调查资料进行了实地验证,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由于国内粮食库存一直被视为机密,因此对目前粮食安全状况的估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实际水平的判断。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3年年底的粮食工作会议中表示:“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
国际通行的粮食安全储备的最低量是3个月的国民粮食消费量。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储备安全线是:谷物库存必须达到消费量的17%一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再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和我国具体国情,我国的粮食库存在1.25亿吨左右比较合适。2002年3月时我国粮食库存为2.65亿吨。2002年和2003年的供需缺口为0.7亿吨,出口粮食3700万吨,现在的国家粮食库存应为1.58亿吨,比正常库存多出3300万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粮食需求应该和前两年相差不多,即保持在4.8亿一4.9亿吨左右。今年夏粮的丰收,使得4.55亿吨的产量目标有望实现,粮食缺口应在2500万一3500万吨左右。在保证我国有1.25亿吨的正常库存的前提下,今年还可以花去3300万吨用于弥补粮食的供需缺口,粮食安全和国民的正常生活是有保障的。
粮食的进口依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般而言,粮食进口依存度小于等于5%表明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小于等于10%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出现不断变动、总体逐步下降的态势。1980年为8。5%,1990年下降到0,1992年又上升到2%,1994年达到5.7%,1995年至1998年一直保持在零水平,1999年为0.03%,2000年为0,2001年为1.8%,2002年为0,2003年为0。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是逐步改善的。
然而也存在不利因素。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17亿亩降至15亿亩以下,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跌至4.31亿吨。同时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由1996年的每年414公斤下降到2002年的357公斤。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小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以及农业结构调整也加重了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我国粮食生产还有潜力吗?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曾对我国土地的人田承受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我国粮食最大可能生产能力为8.3亿吨,以人均500公斤的消费水平计算,人口承受能力为16.6亿”。可见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首先,产量的提高还有很大空。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最高试验田单产的纪录分别为13.2吨/公顷、13吨/公顷和19.1吨/公顷,而实际单产分别为3.7吨/公顷、6吨/公顷和
4.9吨/公顷,几乎相差3倍。我国现有耕地的2/3,即约9000万公顷是中低产田。通过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和改进耕作技术,中低产田亩产有望提高30%。
其次,复种指数有提高空。我国复种指数的理论值可达198%,1996年复种指数为159.7%。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的复种指数提高了30%,在未来的30年里提高15%应该没有问题。提高复种指数5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7500万亩耕地面积,而且华北地区可以通过播种饲料作物提高复种面积333万公顷左右。
第三,非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很大。我国有20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10亿亩可开发的沙荒地。我国现有草地3.9亿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⒊2亿公顷。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0%,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十分广阔。在1747万公顷内陆水面中,可供养殖的水面有675万公顷,目前利用率仅为69%;海水养殖水面260万公顷,实际利用率仅为28%? ?
第四,科技潜力较大。目前,我国每年取得大约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推广率只有35%左右,真正形成大规模推广的不到20%,已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力很大。另外,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为60%-80%,农业科技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化肥利用率和灌溉条件存在改善空间。目前我国农地所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如果普遍采用覆土深施等技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就等于增加1500万吨化肥的施用量。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很低,改变大水漫灌方式,采用科学方法,尤其是节水灌溉,可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世界粮食市场能满足中国的进口需求吗?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说:“如果中国养活不了自己,将使全世界挨饿。”这句话曾震惊了世界。世界粮食生产真的达到极限了吗?
如果我们为世界粮食市场算一笔账,就会发现粮食供给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粮食进口需求长期停滞不前,各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减少了耕地面积。目前,主要出口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峰值减少了3450万公顷,而这些土地的生产潜力大约为1.15亿吨粮食。也就是说,即使世界农业科技没有进步,仅恢复荒废和占用的耕地就可以多生产1.15亿吨粮食。如果有足够的需求,这些潜力是能够发挥出来的。例如1996-1997年粮食价格提高,世界粮食总产量增长了7.5%,五大粮食出口国的产量增长了20%,阿根廷则增长了40%。
前苏联各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出口供给的潜在来源。由于需求减少和投入不足,前苏联国家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消减了2700万公顷,总产量在1990-1995年期间也下降了8500万吨。
只要有适当的激励,这些生产能力也能够恢复。巴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很大的农业生产潜力。位于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可利用开发的土地约12亿公顷。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牛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亩)。如果巴西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世界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增长。阿根廷人口稀少,草地面积广阔且多为平三角洲地带,土地中只有一小部分施用了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只要有广阔的出口前景,这些草地同样也能转变为粮食生产基地。目前,阿根廷粮食投入水平很低,产量水平也较低,1990-1995年年均产量仅为2.76吨/公顷,而同期美国的年均产量则为4.84吨/公顷。即使是在目前的低产量水平之上,阿根廷草地的生产潜力也是巨大的。
中国未来需要进口多少粮食?
在所有关于中国粮食进口量的预测中,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的话最骇人听闻:他预测1990-2030中国的谷物总需求量达4.79亿一6.41亿吨,而谷物产量将减至2.72亿吨,谷物缺口达2.07亿一3.69亿吨(在他后来的研究中,3.69亿吨又被调减为2.15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粮食总出口量的1-2倍。他认为中国的巨额缺口将造成激烈竞争,使世界粮价远高于现在的水平,使中国的食物短缺成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短缺。
然而,布朗根据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地区的经验推断,中国在未来40年内粮食产量将下降20%是不能成立的。他忽略了大国和小国的区别,没有理解大国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对大国粮食产出的深刻影响。由于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起点、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在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耕地流失、播种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的综合减产效应超过了土地生产力提高的增产效应,导致粮食总产量逐渐下降;而在其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尽管耕地也在流失,但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和土地生产力的增加超过了减产效应。所以,即使除空间和人口规模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仅仅由于存在着工业化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粮食产出开始下降的时间也要比小国大为延后,而且其粮食产量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也要远小于小国。所以中国不会出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那样的悲剧,中国可以一边养活自己,一边发展自己,更不会让全世界人陪着中国挨饿。
中国学者的研究一般都比较乐观,认为中国将来扩大粮食进口的趋势是必然的,然而不会对中国和世界造成严重的危机。康晓光预测,2020年前中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迅速扩大,之后则出现较明显下降。2010、2020和2030年中国原粮产需缺口分别为0.83亿吨、1.83亿吨和0.91亿吨,进口依存度相应为15.67%、16.13%和-4.78%。中国科学院陈锡康的预测结果是,2020年和2030年中国粮食的产需缺口分别约为3500万吨和5000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和8%。中国农业科学院黄季琨通过收入人口、农业投资、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价格政策等变化的模拟运算表明,中国粮食净进口量从2000年至2010年大致为4000万吨。2010年和2020年均上升为4700万吨,2030年又下降到3800万吨。2010、2020和2030年进口依存度分别是8.4%、7.2%和5.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文献信息中心梅方权估计,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可能到达到7.02亿吨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6.9亿吨。2030年之前中国的粮食年进口量基本土可以控制在2000-3000万吨的水平上。进口依存度将控制在5%以下。粮食和食物的缺口主要是饲料粮的缺口。
3.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三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部分试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答题前请在试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2.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3.请先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一】
“文如山,会如海,领导干部忙剪彩”,这句民谚活画出我们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一种现状。”三天一大会,两天一小会“成为很多领导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一年要开多少会?传达文件要开会,讨论工作要开会,总结经验要开会。报告会、表彰会、研讨会、通气会、规划会、讨论会、大会、小会、现场会、务虚会……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小到地区性会议,大到全国性会议,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据某省政府办公厅统计,2005年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包括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召开的全省性会议111次;某地级市下发通知召开的全市性会议362次,这组数字是什么概念?就是平均2.1个工作日就要召开一次全省性会议;全年每天(含节假日)要召开一次全市性会议!多年来,减少发文、削减会议、改进会风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却收效甚微。在一些人眼里,惟有开会,才能把工作布置下去;惟有开会,才能把工作总结上来;也惟有开会,才能让上级领导认为其“工作很忙,工作很好“。长期以来,在传统思路的“指挥“下,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了惯有的工作程序。”文山会海”便成为政府工作中久治不愈的痼疾,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严重的影响,到了让人深恶痛绝的地步。云阳县泥溪乡人刘忠反映,自己开在乡政府旁的打字复印因大量欠款无法收回被迫关门。刘忠称,仅4年时间,泥溪乡乡政府总共欠下店里复印、打字款达28700元。刘多次催收无果,打印店被迫关门,刘开始经常去乡政府讨债。在刘多次催款的情况下,泥溪乡政府支付了10000元现金。今年1月26日,泥溪乡乡政府为刘出具了18700元的欠条。记者与泥溪乡乡长谭扬斌取得联系。谭扬斌承认,乡政府欠刘忠的打字、复印款属实。以前乡政府“是开了很多会,复印了很多文件和上报材料”,自己是去年才调到泥溪任职,欠款是上届领导留下的遗留问题,但本届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争取今年内还一部分,明年内还完。某贫困县扶贫办年底总结的一部分摘录:全年参加各类会议498次,收到各种文件74.4斤,召开基层会议125次,发放各类文件135.6斤。全年发放各种文件耗资132075元,会议招待费用667200……
面对街道要求学校参加社区活动的文件,某省城一所小学的校长吴刚的言语间透着无奈:“都说要给学生减负,谁来给学校减减负呢?”据吴校长介绍,本学期开学至今仅两个月,他参加的校外会议已经将近30场,内容涉及防火、防震、交通安全、语言、廉政建设、精神文明、计划生育、校务公开等。迎接的检查则包括卫生、环保、收费等。此外,遇到社区
和街道举办活动,学校还得组织学生和老师出节目或是前去捧场。吴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本来就缺教师编制,不可能有专门的人从事这些工作,只有临时把一些老师抽调出来加班加点来应对。”有时上午刚接到一个文件,下午就有另一个检查,真是感觉分身乏术。这样下去我们哪有精力组织教学?”
【材料二】
济南某居委会主任王先生说,每年到了年底,事情就特别多,上周他连续两天每天接到四个来自上级部门的开会通知,开会时间都是早上8时30分,而他们居委会仅有三名工作人员,王先生说:“当时也分不出哪个会重要,三个人只好抓阄儿决定去开哪个会了。”据粗略统计,仅两周时间,他们居委会先后接到了二十多个开会通知。会多,需要写的材料就多。王先生说,最近他们接到的各种评比通知不下十种,每个评比都要求附上个总结材料。还有四五个部门来他们居委会检查,每次来人居委会的人都要忙活一番。而王主任早就有了好几个用于社区建设的好主意,但因为应付各种会议、评比等,不得不把这几个有创意的举措推后了。
据2006年12月18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永年县有60多个单位和部门可以制定红头文件,试想,一个县就有60多个单位可以制定红头文件,全国2000多个县又有多少个具体单位有权制定红头文件呢?它们每年要制定多少个红头文件呢?再加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数量,那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我国每年开会“开掉“的费用惊人。不少会议动辄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花在了材料印刷上。在“热烈隆重”的思想作祟下,材料越印越精美,装饰越来越高档,会场越来越豪华。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定级别的机关干部,每年参加的大大小小会议不下50场。在各种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通常会领到大摞大摞的材料,诸如会议文件、领导讲话、交流材料、典型发言稿、宣传资料及画册等等。少则十几页,多则几百页,不管有用没用,参会人员人手一份。一位在大型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的王女士说,她最近安排的一次会议,给与会者准备的材料用纸袋装着,足有10多斤重,参加会议的有200多人,这样一算,一次会议就用了1吨纸。可是不少与会者一散会就将大本大本的材料扔进了宾馆的废纸篓。调查显示,我国公务人员的人均纸张占有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是部分发达国家的10倍。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敬字惜纸”,这不仅是机关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应有之举。
各种名目繁多的会议粉墨登场,轮番轰炸,使得一些基层领导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抓好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有些会不开也罢,开了反而适得其反。每逢重大节日各地政府都会组织“送温暖“活动,兴师动众进社区、下农村、访农户,慰问弱势群体,这似乎无可非议,但有些地方官员却把它当成“作秀”的良机,西装革履地坐着高级轿车,在部门与新闻记者等众人浩浩荡荡陪同下,把衣衫褴褛的贫苦农民集中起来开所谓的“慰问会”,排着长队送大米、发钞票,然后展示在电视画面上的是感激涕零的动人场景,甚至还出现请穷苦农民吃高档“年夜饭”、看外国“大片子”的怪现象。这种场景与其说使人感到温暖,不如说令人锥心刺骨。时代发展到今天,送温暖式的慰问会也应与时俱进,转向构建和谐社
会,逐步解决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医疗、养老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最主要问题。
大概出于招商引资、引进外资的动因,这几年许多地方党政主要官员为了在任职内“有所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顾当地客观实际,争先恐后、竞相攀比搞起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节庆,什么“风筝节“、“螃蟹节“、“龙虾节“、“美食节“、“桃花节“……纷纷出笼,还辅之以小则省台、大到中央台执导的“盛大晚会”,所需费用则打着“商业运作“的旗号向单位、企业强行摊派,动辄一两百万付之东流,可签来的是很少到位的意向性投资协议书,一些机关、单位、企业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有些官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和政治前途,不惜弄虚作假,欺骗上级,假报表、假增收、假税收、假情况已司空见惯,更令人憎恨的是还开假会,今天上级来了要开座谈会,便有意钦点“说好话“的参会;明天上级要下乡,便事前“辅导“农民应当“怎么讲“;后天听说要开现场会,便把邻村的牛羊牵来凑数,还厚颜无耻地大吹特吹是如何带领农民致富的。如此弄虚作假,岂不是向上级提供错误的决策信息?岂不是对党、对人民的一种丧尽天良的犯罪行为吗? 新年伊始,更是各种表彰会出场之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本也无可指责。可眼下可谓是党政工团齐上阵,各行各业搞评比之风盛行,似乎不搞点评比、检查、表彰就无事可做,无绩可显。名目繁多、内涵几乎雷同的大小表彰活动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着实令人担忧与震惊。比如谁能说清楚“文明单位“与“文明行业“、“先进单位“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有何区别?有的单位差不多有50%以上的职工上了所谓的“光荣榜”,扪心自问这像吗?
文风、会风问题看起来好象是小事,其实是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山会海”泛滥成灾,已经影响到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助长了虚浮不实作风,滋生出官僚主义习气,消磨了创新进取精神。
【材料三】
“文山会海”的盛行,使广大干部整天沉湎于繁文缛节、迎来送往当中,浪费了干部的工作精力,疲于应付各种会议。据调查,某地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干部每年有1/3以上时间用在开会上,各级干部不停地奔波于各种会议,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抓工作落实。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群众中调查研究。在“会海无边“的同时,各种文字材料也越来越长,领导或“秀才“们写起来绞尽脑汁,会上念起来口干舌燥,基层干部和群众听起来枯燥无味。要参加的会议多,要读的文件多,要看的简报多,使各级领导干部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阅读和处理文件,不能集中精力谋民事、抓实事,对想办的事没办好,对该办的事来不及办,其直接后果就是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文山会海”的盛行,使一些干部整天泡在“文山会海”里,照本宣科、不动脑子,滋长了惰性,消磨了创新进取精神,影响了各级干部执行能力的提高。开会时,文件、领导讲话材料应有俱有,部分参会干部认为,反正有材料,回去慢慢看。在每次开会时,有的只来人,不来心,有的只带耳朵听,不带手作笔记。甚至于“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不仅坏了会风,害了形象,更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缺乏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能力,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想问题、办事情,对如何创造性地抓好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找不到
好的思路,拿不出好的办法,最终必然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山会海”的盛行,增加了政务工作的运行环节,降低了行政效能。再加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强,对下级的督促检查不力,滋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风气。现在很多地方的情况是上面开个会,下面层层依样画葫芦开会,其精神却几乎是一个模子。”大会中会小会,会会有我;你说我说他说,说了也白说。”该落实的工作只落在会上没落到实处,该解决的事情只谈在会上没谈在事上,下级找上级时,上级在开会,群众找领导时,领导在开会,许多工作在层层开会、层层等待中丧失了时机,失去了主动,耗掉了时间,其结果是行政运转慢,工作效率低。这不仅坏了党风,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挫伤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文山会海”的盛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增加了财政负担。会议多,材料多,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时间和精力,导致基层为会所累,机关为会耗费。据调查,召开一个百人以上的会议,从材料起草、印刷、装帧,后勤人员会场会务准备,参会对象公车来往、吃饭休息,会务成本都在万元以上。有些会议开到风景名胜区,在星级宾馆的会议室召开,还发放纪念品等,其消耗的人力财力、时间精力令人惊叹!据估算,一个地级市每年的大型会议财政经费都在500万元以上。一个县(市、区)每年的会议经费也都在两三百万元。庞大的会议支出令宾馆饭店生意火爆异常,媒体上还出现过宾馆饭店因会议多少而赢利亏损的报道,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有甚者则借会游山逛水,滋生腐败。
一位来自军队的人大代表反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很多部队建成了网上办公系统、网上谈心系统、网上视频会议系统,领导机关可以直接向千里之外的官兵们传输文电、部署工作、进行政治教育,开展工作非常便利。然而,技术手段的进步也随之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某旅旅长部署训练,电钮一按,要开电视电话会议;政委布置教育,又按了电钮;副旅长布置行管工作,也按了电钮,一个下午,这个旅开了3次电视电话会议。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部队里,很多单位过分依赖网上“键对键”,动不动就召开视频会议,给基层传输文电越来越长,其结果是致使基层忙乱,出现了网上“文山会海”现象,时间长了还会淡化与基层的联系。
2007年4月初吉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工作会议、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会议,而在以往,这2个会议的主要内容需要通过31个会议来分别完成。吉林市委、市政府进行会议合并,打破了以往靠会议来推动工作的惯例,既节省大笔会议开支,又把干部的精力从会议中解放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10月,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在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领导讲短话、讲管用的话,让干部腾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扑下身子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落实的具体工作上。要围绕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严格要求、严明责任、严细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个要求,的确是讲到了点子上。讲真话,讲管用的话,讲有水平的话,讲有前瞻性的话。是改进党的作风、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2008年1月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意见指出,从严控制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会议,会议应尽量少安排大会发言,确需安排的,原则上每次全体会议不超过5个,每个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同时,倡导清新简练的文风,做到意尽文止、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不搞“穿靴戴帽“。
2008年3月19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通知》,“上海新一届政府要求减少领导事务性应酬性活动,将严控全市性大会的数量,积极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具体而言,择要有三: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可不发的文坚决不发,可长可短的一定要短;原则上不得邀请领导同志参加一般性剪彩颁奖等活动;下基层不预告、不踩点、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一言以蔽之,说话办事都要高效务实。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荣臣认为:会是要开的,不开会,一些问题也不可能解决,但不能为开会而开会,更不能放着正经事不做,把开会当作工作。诸如表彰会、座谈会、报告会及开业、奠基、剪彩、各类节庆等活动,特别是各种商业性应酬活动等,领导干部还是少参加为好。张荣臣指出,会风也是一种作风,也是党和党员领导干部形象的反映。
党中央对文风会风问题历来十分重视。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开会也有党八股的现象批评道:“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而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为全党与全国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近民、亲民、爱民的好会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端正会风当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真正在“恨开会“的同时改掉“爱开会“的坏毛病,尤其不开无目的之会,不开无准备之会,不开无效果之会,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真正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之中。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8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危害。(20分)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3.自拟题目,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危害,结合提出的对策和建议,用不少于1200字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4.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四
(一)结合给定资料,对教师压力大的原因进行概括。(1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明,200字以内。【参考答案】
导致教师压力大的原因有许多方面:第一,应试教育背景下,升学成绩挂钩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收入,教师工作负担重、强度大,若未完成工作任务,还将面临“问责”风险;第二,学校对教师缺少情感关怀,平日里对教师的关爱和帮助不足;第三,学生、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教师存在偏见误解,把对教育现状的不满转嫁到教师身上;第四,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收入不高、待遇低,加上面临高昂的物价,家庭生活压力大。(计空格191字)
(二)给定资料划线部分提到,“素质教育的路其实早就铺在我们的脚下,只不过我们还缺少行走的勇气。”请根据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分析得当,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障碍重重,推进难。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不均背景下,家长唯学历是从,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第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三、社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整个社会过于急功近利,追求效率,学校更是唯教育政绩是从,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标准;第四,媒体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关注不够,宣传不到位也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需要进行综合改革,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利格局。(计空格284字)
(三)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批一批优秀教师不断的涌现。阅读了资料中的模范教师先进事迹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结合资料实际,写一份心得体会。(25分)
要求:事迹概括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450字。【参考答案】
李芳、张菊凤、张丽莉三位老师用用爱岗敬业,勤恳善良、乐于奉献践行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她们把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参考例文】
振兴素质教育 教师当先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的好”。这句话足以能够展现出教师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师来实施,所以作为学校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的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推行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振兴素质教育,要提升教师社会地位,重塑师道尊严。尊师重教虽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呈现一日不如一日的趋势。一方面,个别教师师德出现问题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让社会不少人提到教师就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在社会价值观出现扭曲的情况下,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由于收入低,无权无钱,被不少人冷眼相瞧。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振兴素质教育,需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培养,实现“仰其师,信其道”。“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有的教师暴力体罚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情感淡漠等。因此,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借鉴和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探索和推行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高校师德建设规范。振兴素质教育,应弘扬优秀典范,激发、传递教育正能量。我们的教师队伍,兢兢业业,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且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教书育人楷模,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向上,弘扬了社会正气,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为此,我们要把弘扬优秀教师典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做,以此来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5.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五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材料
材料1: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无不打上了“计划”的历史烙印。学校按指令性计划招生,学生按照计划分配,用人单位就像一个“大箩筐”,有什么学生装什么学生。我们通常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越来越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不相协调,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逐步改革,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空越来越宽广,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成功走向社会。但在大学生创业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相关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材料2: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他们承受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来自家长殷切的目光,亲戚、朋友、同学的关注和自己不低的期望,他们究竟处在一些怎样的心理状态中呢?某记者在北京某高校中,采访了一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
小t当年以省前几名的身份进入如今的这所高校,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部,颇具领袖气质。她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但是在很多次的面试当中,她超常的自信却并没有带给她好运。许多单位都在她的比较高的姿态面前撤退了。小t现在也感觉到非常失落和孤独,但她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去适应,她觉得这样是对现实的一种
投降,如果今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她宁愿放弃工作,明年准备复习考研。她说她并不是好高骛远,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能力被掩盖在平凡当中。她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
小x是一个比较平凡的大四生,成绩中等,也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门路。所以在学院组织的招聘会快要来临的时候,他显得特别焦虑。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四处去打听,看哪个单位需要人。他自己都觉得每天好像都在做无用功,但坐在寝室里自己又会发慌,会非常不安,还是宁愿出去跑跑。看到有同学签了工作合同,他就会感觉到莫名的害怕,更加坐立不安。小x说,现在只要有单位要他,不管是什么单位,只要能解决户口问题,其他待遇都不计较。
小s是一个成绩很不错的女生,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胆小。她说她已经去了很多家单位,人家看到她的简历都非常满意,但一和她交谈,进行面试,就要砸锅了。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和用人单位说话就怕,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头脑里边是一片空白,准备好的“台词”都忘得一干二净。她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胆怯,要改改不掉,要训练又没有时间了,只好听天由命了。
小r是一个来自西北的毕业生,他在班上人缘挺好,但成绩方面比较糟糕,在求职方面更是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在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又回家打探了一番后,他就整天处在一种观望的态度中。他觉得反正还有这么多同学,比我优秀的同学都还没有找到工作,我怕什么啊。急,也应该轮到他们先着急啊。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单位找上门来了,还是一个好单位。
材料3:正在上海赶考的法学研究生小李,一年间转战全国十省市赶考公务员,却屡战屡败,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唯一人“独享”。
小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霸”。这一年来,她辗转湖南、北京、上海、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北、广东等10个省市。小李说:“因为公检法系统招人本来就不会多,所以就想辗转多个城市,来搏一个保险。” 一年辗转那么多地方,得花多少费用呢?小李给记者计算,每次考试费大约100元左右,再加上各地来回的路费和住宿费,目前已经花了9000多元。此外,公务员考试书、模拟题、上年考题集等等资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的个人履历,可以用金光灿灿来形容,辉煌得都快让人目眩了。”小李的一位相熟老乡对她执著于公务员考试感到非常不解。
记者获悉,小李是2006届毕业的某政法学院硕士,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去年就考过了“司考”这个全国只有10%通过率的“强人考”。凭着这样一份简历,她完全可以在人才市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近一年来小李几乎没有考虑过找一份除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从湖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小李,早已是家乡父老眼里的“金凤凰”,父母一直深信
这个有出息的孩子将来铁定是一位“威风”的法官。而小李的师兄师姐也一直向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读法学,总归是想进公务员公检法系统的,而且又是金饭碗,地位也受人尊敬。”
材料4:小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年限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到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
小吴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小吴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以下是小吴的工作简历:
2003年9月~2004年1月,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任物业主任,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处理投诉之类的事宜。工作非常的清闲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让人满意。但是小吴认为该工作没有挑战性,并且发展空间很小。
2004年1月~2004年6月,某合资化妆品公司,任品牌经理。该公司老板在招聘时对小吴极为器重,小吴认为自己进入该公司后可以大施拳脚。开始时,小吴信心百倍,编写了整套的企业文书、招商方案、对外合同,与客户谈判等。但渐渐发现,老板的经商风格非常保守、吝啬,谈判往往因为极小的折扣或非常少的利益分配而耽搁下来,甚至不欢而散。并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里贴牌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来是想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小吴觉得前途渺茫,不顾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
2004年6月~2004年9月,某台资教育机构,主要销售知名英语教材。该公司有点类似于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甚至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思想的控制。有点理想主义的小吴正是被该公司表面上热情奋进的氛围所吸引,接受了这份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工作。可以说,小吴在这间公司工作非常出色,身为新人的她第一周的业绩就高居榜首,深受上司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这里高负荷的运作让她的身体严重透支,难以继续支撑下去,并从上司对其他业绩较差员工的冷酷态度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产生了质疑,最终在上司和同事的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该公司。
2004年9月~2005年3月,某咨询策划公司,任销售公关经理、编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小吴编写了四本营销方面的书籍,策划了一些与报社等其他媒体的合作项目,招聘并培训了多名业务员。以往的工作波折、轻率的跳槽经历造成的“后遗症”在此时慢慢表现出来,小吴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害怕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公司内部召开业务会议时,她可以很轻松地指导业务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自己却不愿意或者说恐惧与客户交流,有时候她逼着自己去面对客户,事实上也发挥得很好。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是交流的障碍,让小吴非常困扰,却又难以克服。她向老板提出不想再从事营销工作,但有重要项目的时候,老板还是要委派小吴。由于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吴又一次选择了辞职。
材料5:据中新网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其中,不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
今年5月,正当同学们纷纷签约外资企业、国家机关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某班的刘露悄悄地注册开张了自己的公司。创建公司的点子来源于和朋友的聊天。刘露有一群做IT的朋友,长期以来都非常关注无线网络游戏市场,闲聊间,朋友谈起无线网络游戏市场是网络游戏后又一块大奶酪,特别适合年轻人去挖宝,几个朋友商议组建个科研团队,而刘露被推出来做市场开发和营销。
刘露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人出资10万元,帮助她注册公司。于是当昔日的同学开始奔波穿行于高楼大厦间,体验新鲜白领的生活时,刘露却已端坐在浦东的一间办公室里,忙碌地接听电话,联系客户,指挥团队,品尝着自己当老板的酸甜苦辣。
报道认为,面对政府出台的众多优惠政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是否自主创业上态度还是较为谨慎。正如刘露所说,她自己是一个特例。高校毕业生对出路普遍的认识,仍然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三驾马车。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徐校长分析了刘露的个案:刘露从小读书时就寄宿在外,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强。大二时,在一家法国小公司兼职做行政助理,业余还帮几家免费的英文刊物写游记和影评。大三时去一家画廊应聘兼职,意外地被相中做了画廊经理。在此后的一年里,举办了数次画展,挑起了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练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大四择业时,家里人劝她,找工作不要看名气、看舒适,要看能不能培养专业技能和独当一面的气魄,为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准备。有这样的铺垫和心态,刘露在创业的机遇来临时,就“水到渠成”地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材料6:据统计,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最高可达30%,在我国,这个比例尚不足1%。而且,近几年,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记者了解到,原因之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创业积极性被一再挫伤。
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支持。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创业可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但银行大都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企业,一套程序下来左查右查,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现实中真正贷到款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大学生只能从现有的人际关系圈中借钱,但数量微薄,难以为继。不仅筹资难,注册也难。中山大学毕业生小莫和同宿舍的6个同学打算毕业后开一家网络公司,但工商部门的注册条件是必须有正规办公场所和10万元注册资金。而广州的写字楼一般每套面积都在80平方米左右,平均月租金6000元,一个月要花上万元维持公司运作,如此高的门槛让他们一筹莫展。税收优惠政策更是似有却无。有的大学生说,光审批和前期手续就跑了近3个月,要享受到减免税优惠,花的时间更长,需要的手续更多。
除了资金的匮乏,创业的阻力还来自家长的反对和大学生们对社会及市场的陌生。一名学中文的女生谈道:“我们几个本来想办个餐馆,但是家里人觉得读完大学开餐馆,丢人!自己也感到经验太少„„”另一名大学生的话代表了不少大学生的心态:“我们的想法不少,但在行动的时候却作了难。”
另外,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制约。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对比较多,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一技之长,而文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较少。
材料7: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全国许多省市尝试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一批青年学子纷纷走向农村基层。
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针对这项计划的一项追踪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村干部表示最大困难是工资低”,但“80%以上的大学生仍然愿意选择基层工作”。
对自己选择大学生村干部这份工作,5%的人表示后悔,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了88%。“多数人认为给大学生服务农村提供了途径,是大学生比较好的工作选择”。
大学生报名当村干部的初衷是积极的,想为农民做事情、体现自我价值、丰富人生和献身家乡的想法占多数,把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结合到一起,“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给了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舞台。对于将来的前途和打算,44%的大学生村干部有向上谋求发展的考虑;37%的人愿意扎根农村,留在村里做事情。
调查人员说,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大学生村干部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实际需要。”“许多人不能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那样,很快和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 对于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44%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是“村里矛盾多”,认为是“专业不对口”和“政策不落实”的都占24%,感觉和村干部难以沟通、村民不认同自己身份的比例很低。在出现困难时,82%的人想到和村干部沟通解决。
材料8:北京高校近期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京外、面向基层就业,还通过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加大宜传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自主就业。
记者从召开的200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毕业生19.3万人,毕业生总数比2006年增加2万多人,增幅12.1%。从目前高校整体情况看,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据介绍,北京地区多数高校已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这些高校根据本校的特点制订了各年级的就业指导内容,并将就业指导课纳人教学计划,许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为选修课课程,有的高校还列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还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发展辅导中心,从学生入校开始就为他们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各高校针对本校的工作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职责分解,落实“全员化”要求,加大院系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院系领导、导师、教授、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积极性,形成全校教职员工都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的良好氛围。
各高校还普遍加大了就业信息搜集力度,通过到各省区市走访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等办法,积极主动到京外开拓就业市场,广泛收集需求信息,了解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召开校园综合“双选会”、小型“双选会”、专场“双选会”及“网上双选会”的形式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如北京理工大学在去年组织了12支队伍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就业调研,及时了解各地国防科技工业当年的人才需求,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强企业与学校、毕业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努力稳固原有就业市场,并逐步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材料9:从国际上其他国家来看,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现在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已经认清了这一点,已经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改善环境、创造条件。
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机构编制办、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切实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向当地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今年6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还在全国启动并组织了“创业中国——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工程”,真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各地也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日前已经开始把大学生纳入到享受政府小额无息贷款队伍之中。创业指导中心曹志鑫介绍,现在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去年就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些比如进行项目指导、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工作。而一些专业培训机构也表示,欢迎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免费的咨询服务。
三、作答要求
(一)假如上述给定的材料是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请你概括出“大学生自主就业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30分)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500字。
(二)根据“材料4”,请你分析小吴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在哪里?(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明确;篇幅不少于200字。
(三)假如你是某创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材料,给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一个指导性的建议。(20分)要求:语言精要,条理清楚,建议可行;篇幅不少于300字。
(四)请结合给定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35分)要求: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联系实际,论述有力;篇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假如上述给定的材料是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请你概括出“大学生自主就业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30分)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大学生自主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主择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因承载着父母亲朋过高的期望和出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而自视过高,从而不肯轻易屈就而限制了择业面,难以就业,或者是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不断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而频繁跳槽;一种是本身很优秀却由于平时缺少锻炼,心理素质比较差,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难以通过面试却又无可奈何,或者是本身能力比较差,却不着急,处于观望之中,这两类大学毕业生都表现出听天由命的倾向;一种是因本身并不特别优秀而要求不高,只求能有一份工作,却并不看重待遇,表现为焦虑不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二是自主创业过程中受内外两方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首先是外在原因,主要是资金的匮乏,体现在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向银行筹资难,注册难,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其次是内在因素,主要体现为父母由于观念的保守而不支持自主创业,以及大学生自身对市场的陌生和受所学专业的限制。三是大学生在政策引导下选择当村干部时,也出现了由于受自身所学专业的限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影响,从而难以有所作为的问题。
(二)根据“材料4”,请你分析小吴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在哪里?(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明确;篇幅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小吴频频跳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就业预期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不适应,具体表现为:首先,小吴由于在大学期间的突出经历,形成了较高的就业预期,把有挑战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但当前的工作却无法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其次,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得小吴对领导保守、吝啬的工作作风以及公司以业绩为重来区别对待员工的企业文化难以认同。最后,频繁跳槽所导致的“后遗症”使得小吴在工作中与客户沟通时产生交流障碍且难以克服,而现有工作又无法避免与客户的交流。小吴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再次辞职。
(三)假如你是某创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材料,给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一个指导性的建议。(20分)要求:语言精要,条理清楚,建议可行;篇幅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建议:第一,大学生首先应端正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培养自身的自主创新和独立意识,敢于选择自主创业这条就业之路。同时,也要从自身的技能专长出发,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对自己的创业之路进行合理地规划和预期。第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应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相关能力的锻炼,为自主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学校也应通过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或机会,采取扶助措施,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创业的衔接。第三,相关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应重视大学生创业,积极做好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的咨询、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帮助。第四,大学生们可考虑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基层创业,或者选择微利项目创业,在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第五,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相关的优惠政策,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改善环境、创造条件。
(四)请结合给定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35分)要求: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联系实际,论述有力;篇幅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以就业推动创业 以创业拉动就业
自从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学子通过接受大学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国家的建设和进步发挥着自己的力量,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突显出来。
从昔日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昔日的“天之骄子”到今天为了工作东奔西走,不仅仅是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改变,大学生自身观念的改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已经呈现出供远过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失去了“天之骄子”的身份,过去毕业之后接受国家分配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大学生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需要大学生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来应对社会竞争,但是,长久以来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固化,已经极大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参考其他国家发展情况,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妥善办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虽然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懈怠,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就业推动创业,以创业拉动就业。
首先,需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剔除狭隘的就业观,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积极地推动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转变大学的精英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来培养人才。
其次,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到一线工作之中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应该有相应的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放下身段,端正观念,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寻找机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先就业,再创业。
最后,进一步完善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不仅仅包括各项政策制度的完善,还必须保证政策制度的严格贯彻,在税收,工商管理,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做到实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具有宽容性和鼓励性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吸收就业,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来部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6.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六
一、材料分析
1.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1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叙述的,针对自来水是属于社会商品还是公共资源这一属性问题展开讨论,并进一步探讨中国自来水行业发展的去向问题。
材料2只有一段文字,以案例入手,介绍了目前我国市政建设与城市改造不同步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
材料3只有一段文字,以国家4万亿保经济增长的投资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投资对于城市公用事业的关注度仍然不足的问题,这与我国城市现阶段对市政设施快速增长的需求情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材料4由两段文字组成,对我国城市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取向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
材料5主要围绕某市供水价格调整这一话题展开,以一个普通市民生活用水缩影向考生展示了我国许多城市水量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同时,提出了水价调整这一改革政策可能会带来的相关影响。
材料6提到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一概念,并对其目标及效果进行了举例描述。材料7介绍了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同时列举天津淡化海水工程的效果及借鉴意义。
材料8举例介绍了世界各国节水、用水的合理举措,为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的经验。
2.整理材料
2010年山东申论考试与天津共用一套试卷,因此,本套试卷给定资料的地域性并不强,反而更加突出了材料主题的广泛性和可论性,资料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从给定资料的形式来看,有座谈记录式、描述式、举例式、采访式等各种形式,导致所给资料纷繁复杂,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从给定资料的内容上看,各则材料生题较为分散,内在逻辑不强,对材料中心的把握也有一定难度。总休来看,给定资料围绕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这一主题,讨论了我国自来水行业发展、城市市政建设、水价格调整、南水北调工程、海水利用等各方面问题,可谓涵盖广泛,并且资料还给出了国外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先进经验,丰富了材料内容,也给考生答题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素材。
二、解题分析
第一题包括两个问题,都是针对“给定资料1”而设置。第l小题要求概括舆论的实质,第2小题要求概括这次座谈会涉及的主要问题。回答这两个小题,都需要充分理解给定资料1,紧密结合材料来回答,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作答尽量简明、准确。
第二题中实际也包含了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归纳概括类题型,要求总结出“平衡”所指的关系;第二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类题型,要分析证明进行平衡是关键问题。第三题属于综合分析及公文写作类试题,首先考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公文写作的模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回应。
第四题属于综合分析、论证类题型,要求考生在认真分析现有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解答。
三、参考答案 第一题
1.这种社会舆论的实质在于唤醒相关利益方即公众改变“理应无偿享用水资源”的错误观念。虽然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但不应该无偿享用,供水公司是企业属性,适当盈利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本次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第一,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经营公共资源的供水企业是否要追求盈利。第二,是否能够通过调整水价的手段来实现供水企业的盈利。第三,目前供水价位是否合适,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水价定价是否合理。第四,面对公共事业长期发展滞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第五,是否应该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外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会对我国的水价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第二题
需要“平衡”的主要是公共事业的公益性与商品性这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水资源是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市场化销售的,其开采、净化、处理等过程均是有成本投入的;但同时,水资源运营是一项公共事业,具有公益属性,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内容之一。
公共事业是杜会平稳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公共事业运营者也需要实现效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如何平衡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便成为了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第三题
首先,我国对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原则是仅出让经营权,不出让所有权,因此,不存在将市政公用事业出售光的问题。
其次,由于公用事业具有公益性属性,政府在出让经营权之后也不会对其完全置之不顾,会进一步规范、监督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公众合法权益的实现。第三,由于政府财政资源有限,仅靠政府经营很难满足市政公用事业的全面、有序发展,以及越来越大的群众市场需求,因此,适当出让其经营权,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管理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公用事业的发展及完善。
第四,由于公用事业出让属于新鲜事物,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在实际运作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状况,下一步政府会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民营资本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即时给予纠正。同时,实施更为严格、完善的审批制度,严把入口关,选择最为适合的企业进行经营。
第四题 例文1: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1977年,联合国召开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1993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10年3月22日,全球迎来了第18个“世界水日”,联合国将本次“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这表明了水资源安全管理是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人口急速膨胀,工农业生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一发展不仅使得全球用水量飞速增长,而且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88%的疾病可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或缺乏必要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世界水日”的致辞中就指出,因饮用不卫生的水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包括战争在内等一切形式的暴力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因此,保障水资源清洁,便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并解决的课题。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手段实现水资源保护,防止水污染情况持续发生。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各国政府可开展积极、广泛的宣传活动,以增强本国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各国政府可以根据本国自身国情,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营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法律层面上规范政府、社团、企业、个人等的用水行为。
其次,从各类非政府组织层面来讲,它们虽然不能以法律、法规等形式来严格规范公众及政府的行为,但是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可以起到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可以为政府提供帮助,帮助其以多种形式宣扬水资源清洁、保护的相关政策;可以为民众请愿,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反馈,促进其早日整改。
第三,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因此,都有义务为保护水资源清洁贡献力量。最基本的就是从个人做起,节约用水,规范处理生活污水。同时,每位公民都可以积极监督当地企业、机构的用水行为,对于水资源污染情况,发现一处、举报一处,坚决抵制污染行为的存在,监督企业、政府行为。
总之,保护水资源清洁事关人类生存大计,也关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保护水资源清洁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关注水质,保护水源清洁,共同创造健康世界。
例文2: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政府机构很早便意识到了进行水资源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便将每年的7月1日至7月7日定为“水法宣传周”。随着“世界水日”的确定,从1994年起我国将“中国水周”起讫日期改为3月22日至3月28日。2010年,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中国水周”,本年的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释了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全球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同时,我国其实是一个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排在世界的前五位,但算人均值的话,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因此,如何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休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鉴于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现状,无论是政府机关、社团组织还是企业个人,都需要培养节水意识,在办公、生产、生活过程中,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二,改变用水观念,增加二次水利用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改进技术、设备,加大对于污水的循环处理、利用;对于家庭来说,可以一水多用,比如将洗衣做饭用的水储存起来,用于厕所冲洗,同时,提倡家庭中购买中水,有效节约清水资源。
第三,增加清水资源储备量,进一步优化水质。这部分工作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条款等措施,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净化水源,强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达标活动,预防水污染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第四,加强水土保护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护水意识。政府、家庭要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从孩童抓起,在学校、家庭中培养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醒他们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观念在每一个单位、个体内扎根。
7.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 篇七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材料
1.2009年8月,A市干县出现儿童铅中毒事件,造成615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儿童中、重度铅中毒。A市环保部门已认定东岭冶炼有限公司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是造成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成因,但同时又称该公司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该公司2008年总产值11.8亿元,2006年~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达64亿元,年上缴总财税额占整个总财政收入的17%,被确定为县、市、省政府扶持的重点企业。
2009年2月20日B市因自来水源污染而导致全城大面积断水,这是近七年来的第五次。事故频发与水源地上游大量化工厂偷排污染物有关。实际上,B市对来自水源地上游化工企业的污染威胁并非没有预见,也制定过《建设B市“清水走廊”三年行动方案》,还在饮用水源整治方案中明确提出:2008年底前关闭或搬迁所有计划关闭或搬迁的化工企业,其中也包括此次特大水污染事件的肇事者标新化工有限公司。
C县M村的大街小巷开满了服装店铺,经营从国外走私来的被擦去污渍后熨烫、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洋垃圾”服装。每天这里的上万件“洋垃圾”服装流向全国各地市场,村民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从中每月能获利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这些“洋垃圾”服装,沾满了污渍,没有相关保障措施,存在各种病菌,传染性很强,可能导致大量病毒的传播感染,给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多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数百次专项行动。有村民对此振振有词:“我们又不是打劫贩毒,只是小生意!”
2.在D县招商会上,该县领导对外地企业宣传:到他们县投资,只要能出效益,什么污染都不怕,环保过不了关由县政府出面解决。“这样置国家环保法律和人民健康于不顾的宣传,在一些地方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旦发生污染事件,政府就承担起治疗和赔偿的责任,这相当于‘企业污染,政府买单’,这样是否有纵容污染的嫌疑?招商引资引进有毒工厂的官员是否应被追责?”一位环保专家质疑道。
我国政府环境行政部门主要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环境执法监管。2005年~2007年每年环境行政处罚均近10万起。然而,一些排污企业并不怕调查、曝光、罚款。以XX造纸厂为例,如果不购置治污设备,一个日产百吨的小型造纸厂日均降低成本近15000元。根据环保法规定,环保部门一次处罚款10万元(且每月只能罚款一次,一年不超过120万元),他们10天不到就挣回来了。而2007年10月9日,美国电力公司(美国最大的煤炭电子公司)因排放的废气长期污染一事被民间环保团体起诉8年后,与司法部和环保署达成和解,同意支付高达46亿美元罚款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近七成。
3.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条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损害的判定标准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损害事件调查处理的技术规范。当前做环保影响评价的单位主要依据已有的工业和环保专业上的排放标准来评价规划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并没有将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充分考虑在内。有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2.7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约有2.3万人死于各种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8%。在我国污染严重河流流域已出现癌症、智商降低以及孕妇流产的高发状态。随着环境的不断加剧,我国公害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公害病是环境污染公害造成健康损害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污染物长期作用于人体的一种地域性疾病。公害病诊断不仅仅是一个医学上的诊断,还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须经严格鉴定和国家法律的正式认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公害病的日本在1974年颁布的《公害健康被害补偿法》规定了有关公害病的诊断标准及赔偿办法。在美国,污染损害通常是通过法院来确定双方责任,并针对环境污染的损害结果不能马上发现的特点,将环境损害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调整到受害人发现损害时(称为“发现损害原则”)以便保障受害人的权利,目前我国尚没有指定相关专门法律来规定公害病的诊断标准。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4.江苏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九成的群众认为,一个地区要达到小康水平环保必须先达标。事实上,生态环境比GDP更显著地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质量。过去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实际上,“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浙江省安吉县曾经是一个污染大县,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就对其发出“黄牌警告”。之后,安吉县以“生态立县”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立县”模式,投入8000万元,治理了74家水污染企业,关闭了33家严重污染企业。经过十年经营,建起以毛竹和白茶作为支柱产业的生态经济:种植竹林108万亩,开发出7大系列近6000种产品,成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让农民人均增收6500多元;白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使农民人均增收1857元;“农家乐”等各项生态旅游收入平均增幅在40%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10343元,高出浙江全省平均收入1042元。据权威预测算安吉的绿色GDP已达1400多亿元。
5.2007年底,国际统计局某省调查总队对800户家庭开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80%以上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一个由国家各部委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调查淮河流域污染情况时,一位70多岁的老渔民对他们说,河水污染使他家贷款养殖的两万多斤鱼遭到灭顶之灾,血本无归,“今后咱们还能养鱼吗?真的不能了,政府得找个工作,给大伙一口饭啊!”一位老干部说:“污染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已经动摇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就是当前农村群众的呼声。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其贫困原因的40%左右,列第一位。无论是改善农民体质,还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都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中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现有健身场地85万多个,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新建的大型居民小区也没有规划、建设体育场地。E市市民张大妈自从搬到新楼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因为她发现高楼密集的小区内空地小,又多被私家车占用作停车位,已没有可供她健身锻炼的地方了,要想锻炼身体需换乘两次公交车才能到她常去的一个公园。
6.据世界银行测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年中世界经济发展中8%~10%的增长应归功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亚洲经济增长的30%~40%也源于人民健康素质的改善。每年我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过早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相关医药费用消耗相当于GDP的6.4%。为一个病人看病所花的钱,如果用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上,可以使20~26个人受益。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要素中,生物学要素占了15%,环境要素占了17%,保健设施要素占了8%,生活方式要素占了60%。可见,健康是管理的结果,既包括政府对公共健康的管理,也包括个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7.健康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体现为强健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自1914年起执教清华大学,长期担任学校体育部主任,在校工作了52年。他倡导“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的体育思想,提出著名的“运动迁移规律”,指出运动场上得来的各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可体现在人生的诸多领域中。在清华,他严把锻炼关,一到锻炼时间,他就说服那些躲起来读书的学生一起出来锻炼,并随时加以指导;他还经常深入到厂矿、机关、学校等宣传、指导各种体育活动。他不仅践行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也教导、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为祖国努力工作。
某厂机修车间高级锻工、技术标兵杨××,因长期带病工作、致使肝病恶化住进了医院一事受到违纪处分。他所在车间的负责人也受到严厉批评。“该不该带病坚持工作”引起了该厂员工的热议。一种观点:带病坚持工作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表现,是以工作和事业为重的好员工,应大张旗鼓地表扬和宣传。另一种观点:带病坚持工作注意力很难集中,行动变得迟缓,工作质量大打折扣,极易造成安全事故;还容易将小病拖成大病,给自己、家庭及企业带来损害,绝不应提倡!
8.当前,我国实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提供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目前,该项工作应以一套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来组织、管理、运作、协调,以提高管理效率,仍是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
2006年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存在四个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比2000年有所增长;20~69岁所有年龄段的乡村人群体质水平比同年龄段的城镇人群要差;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其中,青少年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检查率也居高不下,城市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有3.4亿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仅为28.2%(含在校学生),这一数据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达70%多;在各年龄段人口中,20岁~29岁、30岁~39岁年龄段的人“经常锻炼”者分别为6.2%和6.1%;60岁~69岁“经常锻炼”的人最多,为11.7%,其余年龄段均在8%以上。我国居民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等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按照这个总体水平估计,在人群中,每100个人中只有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9.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服务、管理和保护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但其中对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只有倡导性规定。针对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占全国体育场地的65.6%、对外开放率仅为29.2%的状况,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开始在全国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此外,《体育法》还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目前,全国具有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3万余人,有近2万名健身指导、从事救助的从业人员活跃在经营性健身场馆中,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的健身指导、救助服务。但是,健身指导人员尚未覆盖到人们参与健身的所有项目,一些在体育健身场所中从业的指导人员或者没有任何资质,或者缺乏从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指导的专业技术素养。这不但不利于健身者进行科学锻炼,反而有害健康,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目前,体育健身场所等体育经营活动由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事后监督管理。但是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时只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常规审查,并不考虑不同体育项目在专业性、技术性、危险性等方面的要求和差异。不少体育场所从成立开始就存在明显的服务瑕疵甚至安全隐患。在体育主管部门的后续监管方面,一是法律法规对其相关的管理权限没有明晰的界定,二是其难以了解体育场所的有关信息,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如国家已颁布了游泳、攀岩、滑雪等14个项目体育场所的技术标准,而体育主管部门难以掌握工商部门的登记及标准化行政部门的技术标准实施管理的诸多信息,自然难以对体育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10.“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全民健身的实质。2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知识宣传和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等;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开始施行,从法律上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该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据国家体育彩票中心统计,15年来体育彩票公益金已有超过260亿元用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全民健身事业99%的经费来源于体育彩票公益金。截至2008年底,仅国家体育总局就利用本级体彩公益金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8727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32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22个、体育公园12个。
三、申论要求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导致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2.××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精神,请依据给定材料为其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的内容提纲。(20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3.依据给定材料,谈谈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内在关系。(2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4.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参考答案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导致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
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执法不严,环境治理措施和方案执行不彻底。
第二,违法成本低,处罚数额小,不足以起到遏制污染的作用。第三,利益驱动,群众为获利忽视环境保护。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第四,不正确的发展观,以为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置环境污染于不顾。
第五,缺乏法律规范依据。没有出台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技术规范。
2.××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精神,请依据给定材料为其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的内容提纲。(20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据我国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呈现体质水平下降趋势。目前我国民居参加体育锻炼现状也不容乐观,整体健康素养普遍较低。为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国民体质,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它的颁布,法律上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作用和职责。
为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结合我市具体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加强健身设施建设和监管审查的力度,进一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二是加强对体育健身场所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加大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三是工商行政部门对体育健身场所建立长期监督机。
四是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本市财政预算,增加投入。加强对体彩基金的管理和分配。五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知识宣传和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
3.依据给定材料,谈谈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内在关系。(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是互为基础、相互协调的关系。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第一,不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第二,环境污染又对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出现公害病。
第三,人民身体健康又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经济增长归功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源于人民健康素质的改善。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改变原有的不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对公共健康的管理,才能促进三者良性发展。
4.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参考例文】
国民健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谈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及其保障
国民健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可忽略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国民健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环境公害、亚健康、营养过剩或不良等潜在威胁制约了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空间,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国民健康问题关系着我国国家强盛。人是生产力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种,人力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政府加大对国民健康事业的投入,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也是对国家财富的投资,更是使国家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必须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申论真题下载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kaoshitiku/shenlun/
国民健康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和谐。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的健康,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反而会对群众健康造成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不顾国家环保法律和人民健康,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没有使经济社会得到和谐发展,还会使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恐慌,对政府不满,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国民健康问题关系着我国人民幸福。国民健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而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失去了健康,也就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尤其是都市里的白领们工作压力非常大,常常忽视了锻炼,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另外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造成的肥胖、营养过剩等“富贵病”也屡见不鲜。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些悲剧就是平时不注意身体健康日积月累而酿成的,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因此,幸福感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之上。
健康是管理的结果,既包括政府对公共健康的管理,也包括个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从政府角度而言,应该加强规划,加大财政预算支出,为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包括定期举行全民体质检测,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服务、保护,对全民健身提供指导等,多措并举,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国民健康应该是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政府执政为民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参数,关系到我国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各级政府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实现国民健康水平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副省级)】推荐阅读:
202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高试卷11-11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冲刺试卷(三)-中大网校08-15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题七07-14
2024年度深圳市国家税务局系统考试录用 公务员面试有关事项的公告09-29
202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 :红色旅游11-23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领导人讲话之作风建设06-13
2024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