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2024-10-26

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共11篇)(共11篇)

1.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执教者

谢秀莲(临湘五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领会新闻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配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教师:同学们,老师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二战中,当一个纳粹士兵举起铁锹凶狠地要活埋一个小女孩时,小女孩扬起天真的小脸,用稚嫩的声音哀求说:“叔叔,能不能把我埋得浅一点,这样,我的妈妈可以很快找到我,”每当看到这个故事,身为人母的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多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啊!多么无助的一声哀求啊!生命对生命的牵挂,生命对生命的践踏,在那一刻对比是那么鲜明。当无情的铁锹落下去是,我知道,它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更是人类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图片)

教师:可是,这样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却天天真实的发生,每天都有人被火车大批地运进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被戕害,烧死的,活埋的,枪击的,成堆的遗物,成堆的白骨,寄托着一个个冤魂无声的控诉,这个地方就是德国法西斯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地方时,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强烈的的情感是什么?如果要将这种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你们会选择什么体裁?

二、展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并标好自然段。2.学生回答。

• 3.展示答案

导语(1-3段)

背景(4-5段)

• 新闻

主体(6-15段)•

结尾(16段)合作探究

• 思考:

• 1.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这篇报道能脱颖而出,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 标题:别出心裁 • 导语:烘云托月 • 主体:一箭三雕 • 结尾:余音袅袅

• 2.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吗?找出你认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揭露法西斯的残暴; • 祭奠死者的亡灵;

• 提醒人们不要忘了历史; • 呼吁人们珍惜和平; •。。。

(1)教师提问:刚请同学们找出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我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主要有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板书,如果回答得同学答得不完全,可找一位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对!就是这几个地方。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那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行文的线索正是由参观这几个地方穿插以来的。(将这几个地方用线连起来),这样行文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试着将你的眼睛“变”成摄像头,深入这则新闻报道

(4分钟)

教师:消息报道是用文字表述的,它不像影视作品具有可视性。但到21世纪,科学技术用摄像技术为新闻报道开辟了另一种形式,即摄像报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当时你是跟着罗森塔尔同行的一位摄影记者,你拍罗森塔尔之所见,大家想想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怎么拍摄呢?大家现在再一次深入阅读这篇课文,但是这次你的眼睛是“摄像头”。(在眼前摆摄像头的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则新闻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写作风格

(1)教师提问:现在大家应该拍摄完了,我现在想请一位同学回答我两个问题: ①在他的镜头中有没有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啊~张秀丽同学,请你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没有(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的)

(2)教师提问:是的!没有。那么第二个问题②既然没有拍摄到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镜头中主要拍摄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等等(可以提示引导大家)

(3)教师提问:嗯,大家回答得很正确。除了这两点我们这则新闻报道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回答:参杂着许多作者的主观感情成分等等

(4)教师提问:还有一点,我们这则新闻的题目也非常与众不同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嗯,既然发现了这么多独特之处,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首先: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大家平常应该看过《楚天都市报》吧?(PPT显示一则普通的楚天都市报新闻)这里也有一则从楚天都市报上截取的短新闻。比较一下,我们的课文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就这些问题讨论一下。

(4)教师引导:好的,讨论时间结束。这些问题想必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呢,请大家暂时保存在心中,等课程结束以后,将你们的答案和感想写进你们的课后作业中。提起这个小练笔,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们的这篇课文可是大有来头。它已经是公认的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载入了新闻报道的史册。它在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所以我们的课后的小练笔,我希望大家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撰写一篇颁奖词。(PPT展示 :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普利策奖颁奖词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发挥了非凡作用。)

希望PPT关于普利策奖的相关介绍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试着去揣着普利策这篇特殊的新闻稿大家赞扬的原因,它的独特的价值在哪里?

(5)教师提问:刚刚我们“拍摄”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而非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大家想想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张庆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侧面烘托等等

教师明确: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教师引导:还有一个问题,刚刚也有同学提到了,那就是作者在这篇报道中参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正是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使这篇新闻报道如此撞击人心。接下来,让我们来品味一下,作者蕴藏在冷峻语言中的感情。

四、从冷峻的语言中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1、体会文中的诸多否定句,理解其中的内涵

(1)教师引导:《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文章还有很几处。我请一个同学找出这些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杨露同学请你朗读一下好吗?)

学生朗诵

(2)教师引导:谢谢杨露同学精彩的朗读。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

PPT显示

1.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第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教师提问:“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出作者的议论更是值得剖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作者的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甘彩霞同学请说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2、耐人寻味的细节体现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在本篇新闻报道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先看这两组。

PPT显示: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明确:“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PPT显示:

1、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开头结尾这两处都写到了孩子们在嬉戏,这两处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首先开头处“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而结尾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老师在这里不妨把它理解成对于和平和美好事物呼吁。在这个奥斯维辛的地面上永远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追逐游戏这样美好的景象不好吗?

五、教师小结: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好,课文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已经记住了一个叫做罗森塔尔的记者,更记住了奥斯维斯这个牵挂世人的地方。当然课结束了大家也不能忘了我们作业。一篇小练笔,一篇颁给《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的颁奖词。或许永远被你们这些后代记住,牢记、反思历史的教训,正是对这篇新闻报道最好的颁奖词!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七、教学反思:

2.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二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关于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

(2) 了解新闻的三大特征: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

(3) 理解新闻写作中作者突破“零度写作”的框架, 字里行间隐含作者情感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品味文中含有对比手法、细节描写的句子, 学会运用这些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认识德国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犯下的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罪行, 体会对死难者的同情与敬意, 身为中国人, 更应铭记历史、担负责任、呼唤和平及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作者通过观察参观者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句子, 理解本新闻获奖的原因。

三、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新闻: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 (结构、语言、角度、细节、手法及思想情感) ;首尾呼应:神态、动作、语言对比铭记历史、 追求和平、珍惜生命

2.导入新课

(1) 播放 《红樱桃》 中女主人公楚楚 (原型朱德之女-朱敏) 用燃烧的木头朝背上的德国法西斯鹰徽纹身烙去的片段。

二战期间像朱敏这样的受害者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教师板书:奥斯维辛)

(2) 提问: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新闻。 (教师板书:新闻)

战后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写下这篇新闻, 他自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 (教师板书:罗森塔尔没有什么)

3.思考讨论

(1) 但就是这篇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发表后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 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普利策新闻奖, 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凭什么获奖?新闻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明确:新闻的三大特征: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

(2) 获奖原因分析

(1) 及时性分析:该新闻离1945年解放奥斯维辛已过去了十多年, 文中第6段、可看出本新闻并不及时.

(2) 真实性分析:虽真实, 但并不具体。

(3) 获奖的原因是:可读性:包括课文的结构、语言、角度、细节、手法及思想情感。

4.师生互动, 深入分析

(1) 分析课文结构

(1) 第1段写了, 结尾也去写, 这种结构叫什么?

明确:首尾呼应

(2) 分析课文语言及写作目的

(1) “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明确:平和、宁静的生活使人们开始遗忘过去。

(2) 既然奥斯维辛已无新闻可写, 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6段)

明确:a祭奠过去;b铭记历史;c呼唤和平

(3) 分析对比手法

(1) 第1、2段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奥斯维辛现实与历史的对比

(2) 在一个“居然”、四个“不该”、两个“永远”有何作用?

明确:表达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痛恨及勿忘历史的态度。

(3)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是哪些方面的对比?

(4) 分析细节描写

(1) 作者有没有具体地为我们描绘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是怎样使读者感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

明确:没有, 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及语言, 这就是细节描写。

(5) 分析课文角度

(1) 新闻讲究“零度写作”, 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不掺杂个人情感。那本文在角度方面有何新颖之处吗?试举例。

明确:本文打破了常规, 在遵循客观原则的基础上, 表达了自身的情感。通过参观者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遗迹的感受和反应后写下这篇新闻, 抒发的是大众的客观情感。

(6) 总结作者情感

文中体现了罗森塔尔怎样的情感,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作者情感:对德国纳粹的痛恨、对死难者的同情和敬意

传达:铭记历史、追求和平、珍惜生命

5.结语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 篇三

关键词:新闻;作者;读者;感受;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70-01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新闻,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新闻,那么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他在报道新闻时应该注意什么吗?

(讲究时效,侧重事实真相)

一般新闻工作者都会坚持这一原则,但有一个叫罗森塔尔的美国记者却打破了这个框框,他把自己和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所有人的感受当做内容来写,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个人情绪,且一举夺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罗森塔尔的这个反常举动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的魅力?他究竟在文章中注入了什么样的魔力,让我们大声的读一下这篇文章,看能否品味出其中的魅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感受如此深刻,说得如此精彩,那么罗森塔尔做得真有这么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一下吧。看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奥斯维辛是14年前的历史遗迹,没有可供报道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

既然没有什么新鲜的动心可以去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出示幻灯片,对于奥斯维辛的介绍)

看到此情此景,可以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忍不住握紧自己的拳头,更何况一个如此有责任心的工作者呢?所以作者忍不住把自己和所有参观者的感受与情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

三、再次阅读课文,体味一下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同桌之间可以展开讨论,然后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好,现在请我们的代表们发表一下看法。在大家发表意见之前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任何的分析都离不开文本,也就是我们手里的文章,离开文本的阅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在文章当中搜寻有效的信息,寻找关键性的语句来进行回答。

学生有可能找出一下几处句子:

第一、二段文字 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可能是第七到十五段中的文字。如果学生找出其中的一句,可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所用的手法。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绘,却让我们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语言,表情,体会到了他们的感受,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恐怖,痛恨

可能是关于墙上的照片中的那个姑娘的微笑对此,作者可以这样引导: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再思考:为什么作者在集中营的大墙上只看到了一个姑娘的微笑呢?看来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都被扼杀了,这是对纳粹的无声的控诉。还有没有类似的细节?(学生朗读关于雏菊花怒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上的细节)。总之,罗森塔尔以自己独到的眼光抓住了这样一些细节来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那么作者仅仅就是为了自己情感的宣泄吗?不是,是让读者体会自己与参观者情感的同时,控诉法西斯泯灭人性的恶行,警示人们铭记写的历史,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

四、再读、品情感

最后把一首诗送给大家。

奥斯维辛以后

——阿多尔诺(法)

奥斯维辛以后

活着是对死者的无辜愧疚

蝉翼的爱欲

美丽的诗和祈祷

活活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下

奥斯维辛以后

幽灵与幽火的本质

和悲哀与痛苦的脑袋

在践乱的遗迹、寻回

希望的超验之光

奥斯维辛以后

恐怖让我惶恐失措地忘却

却总那么软弱无力

我不再承受望不到头的幻灭 卑琐和孤独

但地球正板着脸质询暗遣的年华的生存

奥斯维辛以后

焚尸炉的烟囱矗立

美丽的田野,背后是

绚烂的阳光

依旧清新的空气……

五、小结

我们是不是应该佩服罗森塔尔的高明之处,他用一个充满个性的标题,灌入了自己所有的情感,赢得所有的赌注,留下不息的赞叹。

4.《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了解本篇消息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

2、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

3、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本篇消息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

【教学难点】

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正义的枪弹最终战胜了疯狂与邪恶,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5年迎来了光明。1958年,一位叫罗森塔尔的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到波兰,访问了和平时期的奥斯威辛,以这篇通讯摘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记者的使命就是发现和报道新闻,可是这篇通讯的标题居然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没有新闻”的奥斯威辛究竟是什么样子。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埃•姆•罗森塔尔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三、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纳粹(cuì)

废墟(xū)不寒而栗(lì)思绪(xù)

踉跄(liàng

qiàng)祈祷(dǎo)呆滞(zhì)嬉戏(xī)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

2、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3、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般说来,消息写作并不突出强调现场感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本题所举的关于美国人口的调查消息,基本上就是消息的规范式样:有导语、主体部分、事件的结果,此外,无过多的文字加工,无修饰,更无描写。

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

4、提问:奥斯威辛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闻名世界?哪几段介绍了这些信息?

提示: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的4、5两段介绍了这些信息。)

5、里这些介绍部分属于新闻作品的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提示:属于背景。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的作用。

6、提问: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印象?

提示:学生回答预估——残酷、悲惨、窒息、地狱、恐怖等等。教师适当总结。

五、合作探究、这篇报道首尾都写到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突出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2、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

提示: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3、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提示: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六、分析鉴赏

(一)理解的情感起点、罗森塔尔在1958年来到布热金卡和奥斯威辛,这时候,波兰政府将“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同学们想想,波兰政府建立这个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警示后人,永远不忘战争的灾难、纳粹的罪恶。表达憎恶战争,珍惜和平的思想,正如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罗森塔尔在纪念馆外最先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

提示:看到了阳光明媚、白杨起舞,儿童游戏——和平美好的景象。这个景象,出现在纪念馆外面,作者的感受是,“最可怕”。

3、为什么他觉得最可怕?

提示:纪念馆外的景象,与纪念馆内的“人间地狱”的历史极不协调。

4、战争过去13年了,和平已经到来了,他不远万里专程来参观曾经有400万人遇难的奥斯威辛,却突然觉得纪念馆外的和平景象“最可怕”,他到底会怕些什么呢?

提示:这个纪念馆的目的,应该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因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阳光明媚、白杨起舞,儿童游戏”,是一派和平美好的景象,让人放松、愉悦。作者带着悼念遇难者的不安心情来到这里,害怕和担心和平美好的景象会使人忘记历史,忘记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二)理解参观时的复杂情感

5、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迈入了纪念馆大门,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参观了哪些遗迹?

提示: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囚徒照片长廊——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6、这些遗址,见证和控诉了纳粹的暴行,其残酷的程度令人战栗令人发指。面对堆积如山的尸骸,甚至有人说,奥斯威辛彻底毁灭了我们心中固有的美好的人性和梦想。如果纪念馆反映的暴行就是彻底的黑暗,那么罗森塔尔有没有在黑暗之中看到一点亮色?

提示:怒放的雏菊、温和的微笑,就是一点亮色。

7、两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提示:她们勇敢展示生命的美丽,表现出旺盛美好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三)理解独特视角和游客反应

8、作者参观纪念馆,除了观察纪念馆内的遗址景象,还在观察什么?

提示:还观察了游客的反应。如: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特别恐怖,终生难忘,浑身发抖,惊惧万分,窒息,跪下来在胸前画十字,说“够了”

9、游客为什么说“够了”?当游客说“够了”时,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游客们的承受力达到极限,可以证明纳粹暴行的残酷程度,也表明奥斯威辛的震撼力依旧存在。在“够了”,游客们超越了猎奇的心理,良知被唤醒,开始向上帝祈祷。

0、为什么要说“够了”?什么“够了”?作者听到这两个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游客的承受力达到极限,也从侧面证明纳粹的暴行的残酷程度。游客也超越了猎奇的心理,良知被唤醒。作者放心了,他亲眼看到了游客们被震撼,他相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历史的教训将被人类永远铭记,这就是悼念400万遇难生命的最好方式。所以,他写到这两个字之后,就不再写继续参观的内容。

(四)理解情感变化和通讯主旨

1、结尾,再一次写大门外的风景,还觉得可怕吗?为什么呢?

提示:不可怕,反而觉得这样的景象可爱可亲。因为走出奥斯维辛纪念馆时,已经目击了纳粹的暴行,感受了昨天的苦难,不忘历史,会更加珍惜现实,享受和平美好的生活。

2、“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联系全文,想一想,这句话是不是反映了作者失望的情绪?如果不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不是失望,而是欣慰。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在他看来,奥斯维辛不需要什么“新鲜的东西”,只要保持原貌,保持震撼,对参观者进行教育,揭露和批判纳粹暴行,唤起对人性的反省,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这就可以了。这里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新闻!

七、总结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八、布置作业、再读课文,思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语言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2、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试着给这篇写个颁奖词?

示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3、深度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

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自主预习课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

2.直观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挖掘文本背后作者寄寓的思考和情感,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通过对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进行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学习本则新闻的独特写法;进入情境切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其智慧。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前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复习巩固新闻相关常识。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七、教学过程:

(一)【名句、诗歌导入】: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列宁

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勃罗涅夫斯基

和着忧伤的旋律,我们一起来聆听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叫做奥斯维辛的地方。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导语 诗歌诵读视频,视频内容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图片

(二)【预习检测与巩固】:

1、思考与回顾:

初中学习过的课文与课下的积累中,你关注过新闻么?对新闻了解多少呢? 明确: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设置目的:复习相关常识,以课文为例,理解与掌握新闻,巩固知识。预设:若时间允许可以读一则当天新闻,明确理解

学生预设:吴东、高敏。女生。二人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归纳和表达力强 多媒体展示:课件——新闻特点与新闻构成

2、常识补充掌握——罗森塔尔与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3、背景知识介绍——奥斯维辛(已布置学生预习,主要学生完成)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认真预习,扩大视野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伤感而肃穆

学生预设:周亮、糜鹏。男生。二人平日关注新闻时事,涉猎比较广泛,对 战争等关注较多,有自己的见解。

4、基础巩固、字词掌握:

明媚 噩梦 废墟 窒息 步履 婆娑 嬉笑 雏菊 长廊 木讷 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注重基础,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件——字音字形,以填空形式出现,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学生预设:基础内容,随机抽取,找平日基础薄弱且或不重视基础的同学,(三)【自主探究 初步思考】

1、思考质疑——解题!

一篇新闻报道,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往往是引人注目的,这一篇也不例外。本篇新闻的标题却是“没有新闻”,这个标题是否自相矛?对此,你有哪些见解和疑惑呢?

设置目的:养成习惯,善于思考。重视分析标题题目,全面掌握文章整体 预设:学生会很清楚没有矛盾,但会回答片面没有层次性

方法指引——细分析,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给学生问题难度梯度 具体引导过程: 第一层疑问:标题分几部分? 明确: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 新闻

第二层疑问:奥斯维辛是哪?什么是新闻?为什么没有新闻?(先分析名词)明确:新闻既是一种文体,同时,可以分为“新”“闻”来看,是一种表示新的消息专业名词。重点提示——与旧相对!第三层疑问: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写了什么?

学生预设:吴佳雨,郁明琛。二人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前者叛逆,上课平日都多有疑问,后者思维细腻。他们可以带头,利于引导问题的进行和分析。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没有什么“新闻”——被报道过,大家都已经了解

具体分析:这里是世人皆知的集中营,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没有什么“新”闻——与 “旧”相对,这已经是历史 具体分析: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暗示着这里如今的和平宁静

3、为什么要写“新闻”?

明确:作者是一名记者,有自己的职责——“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解题明确

2、初步分析,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的内容,那么请结合刚刚的分析和新闻结构的知识,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设置目的:以课文为例,理论结合实际掌握新闻脉络,巩固知识。整体把握课文,培养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具体引导提示梯度问题:

1、新闻构成的几大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2、“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写了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历史、作者及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3节 导语部分 现状与历史背景 4—14节 主体部分 见闻与感受 第15节 结语部分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学生预设:穆尼然、买买江、陈蓉。三人中前两人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陈蓉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三人互补完成。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表格 注:【总结题解和结构图进行板书】

(四)【深入思考 合作交流】:

1、深入解读,思考交流——批注展示!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设置目的: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与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善思考、作批注的良好习惯。加强自我智慧展示与小组交流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一人分析一句)

预设:学生会积极参与,展示自己所得,但重点句子难以分析到位、透彻,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并

将学生未分析到位的句子,重点解剖。预设准备: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①思考问题: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明确:“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预设引导: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3、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明确: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方法指引——多朗读、细分析,多思考,同时多交流,多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借鉴其他同学。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面。学生预设:预设七人,其余若有时间可随机选择。马可、穆萨江、王迪、努尔江、玛丽哈巴、袁梦、胡艳艳。七人中前两人为男生,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后几人均为女生个别及为内向,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有思想,有自己独到见解。注:【总结细节描写进行板书】

多媒体展示:课件——展示预习准备的一些句子及经典细节的品读

2、重点分析,答难解疑——重点问题!

问题

一、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参观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作者是写自己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感受吗?如果不是,急着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为什么这么写?

设置目的: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基础上进行整体鉴赏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预设:学生会说时间顺序,要进行指导。学生能够明白本文角度的特殊,但难以分析到位、表达准确,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方法指引——要有宏观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感悟。多思考,多交流,同时,锤炼自己答题语言的精准。

7.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七

创意说明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承载着人类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本教学设计首先以情感体验为突破口,通过对集中营图片资料的展示,调动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和使命感。第三,以师生平等交流为平台,通过对参观过程的品读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对纳粹罪行的控诉向人性反思的层面深入。第四拓展延伸,展示当代新闻,引发学生对现实的关照。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

3.认清纳粹反人类的罪恶,反思人性,告诫世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探访一个特殊的地方。那是一座平静的小镇,曾经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工厂;那里见证了人性的堕落,凝结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跃过的一页,它就是奥斯维辛。

2.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焚尸炉”“女囚房”“在毒气室等待死亡的犹太人”“用来做医学实验的孩子”“集中营里的万人坑”等等。(出示幻灯片)

3.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了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的血泪历史。1958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第十四年,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这里访问并写下了一篇新闻。但他却自称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篇自称没有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一举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大奖”。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篇新闻。

二.思考质疑

1.新闻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引人入胜。那么这篇新闻的标题吸引了你吗?

提示:课文的标题的确引人入胜,它留下了悬念,引人思考“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已经时过境迁,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如第五段“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了很多次”,如第七段“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

2.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提示:见第六段,这一段交待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首先是来这里“参观”,然后引起了“不安的心情”,进而产生了“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想告诉读者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深入分析

1.首先,我们从参观的起点说起,作者初到集中营,看到现在的奥斯维辛是怎样的景象?

提示:见课文一、二段和十六段。(全班齐读,出示幻灯片)

2.两处都写到了现状,但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加以比较。

提示:十六段是很平实的记录,而一、二段带有很明显的感情倾向,作者似乎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例如:“居然”带有吃惊、让人倍感意外的语气;“不该有”明显是一种主观意愿,而且作者一连用了四个“不该有”构成排比,表现出一种难以接受的情绪;此外作者还用了“可怕”“噩梦”“人间地狱”来形容奥斯维辛。在此,作者打破了新闻写作“零度情感”(新闻写作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的原则,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愤懑之情,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再读一遍)

3.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不该有孩子追逐、嬉戏?曾经的“人间地狱”“杀人工厂”就不该有欢乐的场景吗?(或欢乐的场景为什么让记者不安?)

提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现在快乐的场景容易让人们忘却历史,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所以作者有种神圣的使命感,提醒人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尽管忘却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决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幻灯片显示施罗德话语)

四.自主探究

1.要铭记历史,在奥斯维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游客依次参观了哪些地方?

提示:游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到绞刑室。(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这些段落,然后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处谈谈你们的感受与思考。

毒气室:①“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纳粹用毒气的方式,成批地、高效率地杀人,毒气室的存在既是对纳粹残忍罪行的控诉,也是纳粹人性堕落的见证。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废墟与雏菊花,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并置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却是最恶劣的行径;另一方面,任凭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雏菊花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顽强抗争。

焚尸炉“: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①“成堆”表明遇难者数量众多,遇难者中竟然还有婴儿。婴儿多么弱小,多么可怜,纳粹连婴儿都不放过,其毫无人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②本段还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这正好印证了第五段的一句话“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同时,记者把自己隐藏在参观者身后,在看似冷静的记录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女牢房:“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的一个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塞”字写出了牢房的拥挤不堪,也表明纳粹完全没有把囚犯当人看,视人命如草芥。“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里运用了反语,不是不值得看,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

试验室:这一段很短,只是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孕试验的地方”。试想这些妇女被摆在手术台上任凭那些“医生”在身上做各种实验的情景,她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煎熬,此刻人的尊严已被无情地践踏。

照片墙:①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木然”说明人们已被酷刑折磨到极致。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一个如此美丽、鲜活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中被残忍地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另一方面,这位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恐惧的神色,这是生命的坚韧、顽强、乐观,是对生死的超脱,她在绝境之中仍不泯灭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彰显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绞刑架:“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祷告的地方。”奥斯维辛是一座人间地狱,这里没有上帝,即使有上帝,他也会无立锥之地,他也会对奥斯维辛的悲剧无能为力。这些都表明在这人间地狱,不仅生命被灭绝,连信仰也被灭绝,惨无人道的纳粹哪有信仰可言!

3.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为什么?

提示:奥斯维辛沉痛的历史让人不堪回首,“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希望不要再有新闻,不要再有悲剧在奥斯维辛上演,愿奥斯维辛永远阳光明媚,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五.拓展延伸

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唤起了我们对于灾难的沉痛记忆,苦难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与纳粹人性的堕落则促使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反思。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条新闻。

2004年9月1日,一伙恐怖分子闯入俄罗斯别斯兰市某中学劫持了正在参加开学典礼的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在内的1500多名人质。52小时后,人质谈判失败,俄罗斯特种部队采取强攻方式实施营救,经过激烈的枪战,危机终于解除。此次危机共造成322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孩子。解救人质事件第二天,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解救人质全过程和部分死伤儿童照片。(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就这一事件,以记者的视野,带着对人性的反思写一段话。

提示:反思人性,真正去尊重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带着人性的善去面对一切,就可以超越国籍、种族、宗教的界限,就有可能从根源上去消除悲剧。

六.课后习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平日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略)

8.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八

罗森塔尔

富源县第一中学

方润

【教材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主要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这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从新闻写法上来看,它是一篇印象性的新闻报道,在写法上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对新闻的教学,在单元提示中提出“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析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的学习要求。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既要考虑本文的特点还要考虑单元提示中对新闻教学的要求。

【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一的学生对新闻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时就已经接触到这种文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对新闻的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加之这篇新闻的写法比较特殊,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把握。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本单元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使学生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2.引导学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品味语言,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1.由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话题导入,主要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出课题。2.展示学习目标

二、解题,初探文本 由题目产生三个疑问

1.奥斯维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新闻?

3.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

(带着疑问去阅读文本,有疑就需解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一:奥斯维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答案用文章中的语句或依据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纳粹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可怕的旅游中心

奥斯维辛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莫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问题二:十四年前奥斯威辛是一个杀人工厂,十四年后它成了一个可怕的旅游中心,在这个可怕的旅游中心都展览些什么?

毒气室 焚尸炉 成堆的头发,婴儿的鞋子 女牢房 试验室 长廊两边囚犯的照片 绞刑室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情

本文重主观感受的新颖写法,突破了传统新闻纯客观报道的模式,引起读者情感共鸣,显示出与一般新闻的不同。

问题:请认真阅读文章7—15段,找一找文中描写参观者感受和反应的句子,如有不理解的,先和同桌交流,实在不能解决的,提交班上共同解决。

(以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为主,不必追求答案的统一。教师适当引导,主要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中的关键词,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和作品深刻的意蕴。该环节主要解决本课重难点教学中的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的内容)

四、讨论探究,明确主旨

你怎样理解这里的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写?

1、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对战争的拒绝,对和平的向往。主题: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大家珍爱和平,“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五、课堂小活动

结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们也可以说“南京没有什么新闻”。如果要给这个新闻标题加上一个标点,你们觉得加什么好呢?可以讨论一下。

六、课堂小结

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行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七、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杀人工厂 旅游中心 毒气室 震惊 焚尸炉 感受 愤恨

9.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九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深厚的意蕴,领会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恨之情。

2、学习文章突破”客观报道”的框框,直接描写所见所闻的主观性报道的写法。

3、认识纳粹暴行对于人类的戕害,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新闻的特点: ①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②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③快: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④新:内容新鲜,有价值。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3)新闻的结构: ①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要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2、作者作品

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3、了解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不足7000人,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主学习】

一、标出加点字的读音:

婆娑 噩梦 嬉笑 撰写 步履 废墟 雏菊花 窒息 .........

二、初读文本:

1、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本则新闻与别的新闻有什么不同之处?

探究案

一、文本探究

1、预习了课文和了解背景资料后,请问大家对奥斯维辛有什么印象?

2、作者有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囚犯”的?你是怎样体会到它的可怕呢?

3、看看作者带我们参观了哪些地方?并划出参观者的反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品读文本:普利策新闻奖曾经这样评价《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请品读文中细节,谈一谈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知识链接】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二、小结

我们今天跟随罗森塔尔,走进奥斯维辛,感受了新闻的背景,把握了新闻事实,并且通过品味文中重要语句,体会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强烈悲愤之情。作者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这段历史,正是这则新闻的魅力所在。

三、拓展练习

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字左右)

四、寄语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奥斯维辛依旧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是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绞刑室却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的嬉戏,不再让人们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当下。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在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是那里的一草一木时时刻刻的在告诉我们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以史为鉴,强我中华。

作业案

1、观察身边的新鲜事,写一则短新闻。

2、课后观看一部反映奥斯维辛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并写观后感,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拓展阅读】

共同慰藉110万亡灵 世界永远记住奥斯威辛

新华社奥斯威辛(波兰)1月27日电(记者邵进)今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道长拜奥斯威辛,共同慰藉110万亡灵,表达后人六十年不衰的哀思、感悟世人六十年不变的希望。

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原址布热津卡空旷的原野上,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这里所有的一切。下午2时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集中营,拉响了汽笛。当年,火车就是这样拉着汽笛,沿着这条“死亡之路”把无数无辜的平民带到人间地狱。二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打开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的苏联红军战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集中营幸存者、许多国家青年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群众数千人在哀鸣的汽笛声中俯首默哀。

布热津卡集中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也是3个分营中面积最大的。这里的二号和三号焚尸炉臭名昭著,在1942年春夏建成以后,主营的焚尸炉逐渐停止使用,几十万人在布热津卡的焚尸炉被杀害。

一条笔直的铁路线穿过布热津卡二号营大门直通营区,二号和三号焚尸炉废墟赫然立于营区主路的两旁——纳粹德国为掩盖令人发指的罪行,在苏联红军解放前将他们炸毁。铁路的尽头是集中营死难者国际纪念碑,碑文用二十种文字纪念着为自由而遇害的人们。今天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前举行。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存在期间,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吉普赛人、被侵略国家的战俘、反希特勒的政治犯等,囚犯分别来自欧美、亚洲等30多个国家。集中营还关押过一名中国囚犯,编号是181292。

1940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10万多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

悼念的人们走在布热津卡营地残留的柏油路上。许多幸存者披挂着象征当年囚服的蓝白相间的三角巾。一名以色列青年悲痛而又语速缓慢地念起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和编号,营地上空的气氛在他低沉的嗓音中变得更加凝重。年轻人将写有警句的小木牌插在铁路路基上:“不知你是谁,如何来,又如何去。但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和今天的生活。”凄凉的语言让人平添无尽哀思。

人们点起白色的蜡烛,为亡灵祈祷的悲戚曲调在寒冬中响起,荧荧烛火沿着幽幽的铁路通向远方,打破了黑暗,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但愿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训能为人类永远接受。但愿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讲话成为永远的现实:“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25日,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维辛参加纪念活动。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

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如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后者进行沉痛检讨。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后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后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他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并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他指出,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人们追忆奥斯维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引起邻国的抗议”。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于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另一个译本。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10.10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篇十

1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知

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

撰写步履废墟

高一语文编写人:雷晓云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知

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

撰写步履废墟

惊惧窒息祷告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

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

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

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

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

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

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解题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

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

题。

三.整体感知: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

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

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四.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阅读:1.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

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

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文有不同的译本,另一译本的题目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花香鸟语”。你更喜欢

哪个题目?为什么?

2、上网查询有关其他南京屠杀的新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价值。

附答案: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

十:答: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性: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远离故土一个半世纪的游子重回祖**亲的怀抱,这是中

华民族血洗百年耻辱的喜庆时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十一:整体感知课文:

1、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

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

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画面强,突出

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而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更强化了中国香港主权的恢复。背

景材料的引入也使现实场景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也

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十二: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

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

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

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毛骨悚然不

寒而栗绿树成阴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二、整体感知: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

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

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

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问题探究:

一、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

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

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

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

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

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

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

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

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

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

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

1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篇十一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结构和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段影片《辛得勒的名单》的视频。好,同学们,看完了电影片段,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恐怖”、“可怕”、“阴森”和“残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它跟影片里一样阴森、恐怖和残忍,这就是著名的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著名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讲授新课

(一)同学们先快速朗诵一下这篇新闻,并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

(二)分段 好,同学们已经快速浏览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找出了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吗?有没有同学主动请缨的啊?好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1、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2、背景(4-6):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3、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4、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好,现在已经找出了新闻的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新闻,我们先看文章的标题

(三)新闻标题

我们先看新闻标题(板书),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我们知道,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最新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看上去非常独特,从受众心理讲,其实,这是欲擒故纵之,很吊读者胃口(板书)。此外,标题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板书),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因为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四)新闻导语

接下来再看导语(板书),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导语一开始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的确,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

(四)新闻背景

4-5自然段是新闻背景(板书),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板书),有400万人死在了这里。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在背景部分作者交待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同学们能找出是哪一句吗?

对,这位同学找对了,在第6段的最后一句作者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动机(板书)“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五)新闻主体

接下来,我们来看7-15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板书),一篇好的新闻,是需要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非常的成功。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主体部分的细节描写。

1、参观者表情的细节描写:在主体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①一开始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他们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②后来,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③再后来,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④最后,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有一个参观者甚至跪下来了。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参观者的表情反应,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2、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

3、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4、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六)结语

最后我们看结语(板书)。“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七)总结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活着的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惜生命,爱好和平。?

2、作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今天作业就是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附:相关资料

一、关于新闻知识的回顾

1、新闻的定义: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究真实、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实用类文体。

2、关于新闻的一些有趣的说法:

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猎奇性质 ⑵“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呀!’的东西,就是新闻。”?--奇怪、惊讶、反常性质 ⑶?新闻,就是把东、南、西、北各地所发生的事情汇集起来写成的报道。

--根据”NEWS”一词所作出的解释?(N:NORTH???E:EASTW:WEST???S:SOUTH)

3、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篇幅小

4、新闻的结构:? 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味,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新闻的要素:简单称为5“W”、1“h” ?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1“h”?:how?(如何)??

6、新闻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广义上还包括报告文学)

①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作出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文体。使用频率高、数量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故人们常常把消息称为“新闻”。可以说,狭义上的新闻即指消息。

②通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

③特写: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感觉。有时也是新闻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表现。

二、相关资料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wi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Hoess)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布热金卡:(官方翻译为比克瑙,奥斯维辛二号):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医学、化学实验室。?

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军衔:中校),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加入党卫军,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任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纽伦堡审判后被定为乙级战犯,1947年4月16日被绞死在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地的焚化厂前。

上一篇:土建预算员试题下一篇:狭路相逢勇者胜辩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