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人才建设

2024-10-31

局人才建设(精选14篇)

1.局人才建设 篇一

2021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总结(人社局人才科)

xxxx年,我们持续深入推进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策和区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坚持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聚焦文化创意、金融和电子商务、大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新创业资源,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我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支持人才智力交流,促进产才有机融合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的“引擎”作用,助理企业发展,x区出台《x市x区人才智力交流项目管理办法》,支持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聘请国(境)内外专家到我区从事短期服务和派专家到国(境)内外参加学术技术交流及培训,给予最高x万元/人次、xx万元/项目的资助经费,助力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三大产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区共有人才智力交流项目资助项目xx个,资助金额达xxxxxx元,吸引xxx余名优秀企业人才汇聚x。

(二)选拔享受x区特殊津贴人员,激发人才活力

为加强我区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x区出台了《x市x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管理办法》(成武人才办〔xxxx〕x号)的通知,奖励民营企业在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给予批准的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每人一次性奖励x万元,颁发“x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荣誉证书。今年我区召开“享受x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建言献策会”,通报享受x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落实奖励经费xx万元。

(三)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作用,促进全民技能提升

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技能x”、树立全国技能品牌的工作部署,x区充分整合资源,引导区内有条件的优秀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制度”,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为搭建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凸显x技能品牌优势创造条件。企业成功建立市级技能大师或首席技师工作室,可获得xx万元建设补贴支持。xxxx年,x区共建立了x家x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x家首席技师工作室,依托x申蓉桂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七x一工厂等大型企业建设。xxxx年,人社局将进一步引导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作用,调动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依托工作室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全民技能提升,确保满足功能区内企业对技能人才xx%以上的需求,为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四)聚焦产业功能定位,编制人才蓝白皮书

为落实市委“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和区委“两区”建设战略部署,按照xxxx年x市区(县)目标任务要求,在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区人才办会同区人社局拟编制x区xxxx年人才蓝皮书(人才资源状况报告)、人才白皮书(人才开发指引),精确掌握我区紧缺人才供求情况,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匹配,为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要素支撑。目前我局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出第三方服务机构接下来,我局将按照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开展蓝、白皮书的编制工作,健全完善x区人才数据,形成人才数据信息采集更新的常态机制。

(五)深化职称改革,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人社局充分发挥职称制度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以职称改革工作为抓手,不断为x区企业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使其创新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从而迸发更强劲的经济创造活力。xxxx年,x区职称评审工作坚持注重“实绩”的科学规律,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实际贡献及创新成果,更加显著地增加技术创新、取得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审权重,从整体上实现了精耕细作、以人为本的评审机制转变,取得良好实效。依托x区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含汽车)、园林、水利水电、交通、市政、电子技术、食品与酿造专业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家委员会共评审职称xxxx余件,认定职称xxxx余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提升优秀人才的成就感、获得感。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抓好落实,提高人才政策的落地率

一是加强宣传,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提高人才政策知晓率和申报率。二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企业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补贴”等引才项目经费核发工作。

(二)建立人才数据库,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结合人才蓝白皮书编制工作,加强人才基础数据和人才工作研究,完善对全区人才净流入、人才结构、人才贡献率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并建立与国内主要城市相关指标横向对比体系,提升全区人才工作专业化水平,为科学合理制定招才引智政策提供数据参考。

(三)加强探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继续提高职称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职称改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对接、深度融合。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职称”模式,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为x高位突破、高质量发展蓄积充足的人才动力,持续助力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四)立足产业需求,优化人才服务机制

坚持人才工作服务创新发展,推进人才激励机制的优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需求为抓手,借力各类政策和资源,营造“人才服务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引进人才、兴办企业、培育产业做好服务,助力优秀人才圆梦x。

2.局人才建设 篇二

关键词:院局合作,治安学,人才培养

公安高等教育的行业性特征非常突出, 公安院校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服务实战为宗旨,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 突出公安专业特色”。公安院校开设治安学专业就是为了适应公安机关治安工作的需要而为其培养专门人才的。治安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是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从事治安管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治安学是公安学的二级学科, 其学科特色是以行政管理为理论基础, 以治安管理为主干, 以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为两翼, 以网络安全保卫为信息化平台, 知识链涵盖警卫、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内部保卫等治安管理领域。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突出培养人的针对性”“突出公安职业特色”“突出警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教、学、练、战一体化”。“院局合作”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要求的重要模式与平台。

“院局合作”是指公安院校与基层公安机关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合作机制, 发挥双方的优势, 以培养在校学生的警务综合素质和民警的业务技能为目标, 实现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共同培养适应警务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的一种工作机制或办学模式。这种合作培养的模式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院局合作”的必要性

1.公安教育与公安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公安高等教育的“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贴近警务实战、服务公安实践”是其显著的特点。公安教育必须面向公安一线, 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 才能够在人才培养和民警训练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通过“院局合作”, 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是公安院校的单方面行为, 而是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共同的事业。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最终是为了满足公安机关的用人需要, 是公安院校的职责, 更是公安机关的职责。

2.治安学人才培养的导向标

“院局合作”模式下的公安院校充分听取各地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对治安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要, 建立公安机关参与治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公安院校可以按实践的需求及时调整治安专业的设置, 从而使治安学人才的培养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 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公安教育资源的浪费, 从源头上为公安机关输送更加优秀的治安人才。同时,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可以实现治安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3.丰富公安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治安专业课程内容滞后已是一个共认的事实, 引来教师、学生和公安部门的众多非议。推行“院局合作”, 保证了学院专业教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一线的需求, 第一时间获得各类案件的资料, 第一时间掌握警务工作变化,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 推行“院局合作”, 可以发掘公安基层教师资源, 使专业教师团队实现质的提升。

二、当前“院局合作”中存在的困难

1.合作内容和形式都过于简单

因为传统公安工作可操作性强, 理论性弱, 主要是经验性的总结, 也导致了公安机关的某种思维定式, 对于民警的教育培训主要放在政治思想、业务技能上, 对理论指导需求较少, 对公安院校的需求较简单。现阶段, 公安机关确实在理论方面有需求, 业务方面需要理论指导, 实务方面也需要理论指引。按理说, 公安类院校理所当然是这方面不可替代的供给者, 但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 公安院校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比如某些公安干警的在职培训过程中, 教师大多数来自于公安机关自身或其他综合类院校, 公安院校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承担起供给者的角色。

2.公安机关对展开合作的认同度不高, 参加合作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院局合作”中, 公安院校主动在先, 公安机关被动在后。公安教育虽然承担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但在客观上, 公安教育服务于公安工作实际, 公安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实践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校难以做到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的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案, 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以应对由于治安形势变化带来的对治安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良性的校局合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 院局双方都不能从中获益。

3.“院局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机构性质不一致和管理体制的相对独立, 使得双方在价值追求和利益取向上是不一致的, 这使得公安机关缺乏“院局合作”的原动力, 无论是接受实习生的实习, 还是接受公安院校教师参加警务实践, 公安机关都不是很热情。因为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和组织保证, 公安院校的教师在基层沉不下去, 公安机关的教官在公安院校留不下来。公安院校教师参加警务实践, 案例和卷宗收集多, 直接参加办案少;蜻蜓点水的交流多, 真抓实干的少;当客人的多, 当干警的少。

4.“院局合作”缺乏优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 受“院局合作”大环境的限制, 院局之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合作难以深入进行。公安院校教师对公安现实情况不了解、不熟悉, 公安教育脱离公安工作实际, 在全国公安系统“大教育、大培训”体系中, 公安院校难以发挥主阵地和主战场的作用, 在全国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大潮中, 公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暴露出难以领会其精神实质、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不足。

优质的教师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然而, 从公安机关、公安院校和教师自身三方面进行分析, 却发现这个过程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 公安机关需要优质教师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 但是由于培养优质教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他们并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等待、培养。同时, 他们认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并非公安机关的专有人才, 也没有理由用自身的资源去培养。其次, 对公安院校而言, 其大学角色的行政化色彩浓厚, 缺乏足够的动力、空间以及良好的机制去鼓励优质教师的成长。最后, 对教师个人而言, 书教得好并不会给教师带来经济上的改善, 然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要付出不一样的努力, 尤其是在没有成长环境的基础上, 奋斗显得尤为艰辛。

三、探索“院局合作”背景下治安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院局合作”模式强调的是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合作, 进行良好互动, 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 院局合作可以采取以下的多种模式。

1.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立

校外实践基地实习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基地是“院局合作”共同培养公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建立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 才能保障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利用公安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 实现教师在基地实践、学生在基地实习的有效模式。对学生来说, 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利用假期在公安机关见习, 大三的时候在公安机关实习, 不仅能减轻实践基地民警的工作压力, 也能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对教师而言, 通过到实践基地工作, 可以经常性地接触到公安机关, 接触真实的各类案件, 真切了解公安需求, 切实解决公安问题。机制上, 对学生的见习、实习给予一定的学分, 对于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并在制度上提供激励。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原则, 湖北警官学院通过精心选择, 积极协商, 在武汉、黄石、孝感、襄阳、十堰、仙桃、潜江等市公安局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签订合作协议, 举行挂牌仪式, 保障了学生见习和专业实习需求, 为教师参加公安实践开展教学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2.“订单式”治安学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订单, 即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先入警再学习, 学生先与公安机关签订就业协议, 由就业机关根据需求委托进行培养。二是业务订单, 对新入职的民警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或者对新入行的民警进行岗位培训, 以治安为例, 因为从事治安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治安方面的素养, 可以在新入职的基层民警中进行专业化的订单培养。三是项目订单, 针对某一内容或者某一环节进行订单式的培训, 如针对某刑法修正案的出台,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某一法条的改变进行专项订单式的培训。

总之, 开展院局合作、与公安机关业务对接不仅是公安院校发展的需要, 为公安事业输送优秀人才的需要, 也是公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更是公安机关业务能力提升的需要。

3.加强院局间的教学和科研合作

公安院校历来重视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更是强调教学、科研要服务于公安实战, 大多数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围绕着公安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 如警务体制机制改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问题也纳入教学与科研视野。为了保证公安机关切实参与到公安院校具体的教学和教科研活动中来, 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机制保证。应该由公安院校的教育专家与公安机关的业务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 进行教学和科研管理。

4.建立“院局合作”教师队伍长期交流合作机制

公安院校的教师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 其执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为“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员实际任职能力, 要求教师具有以公安实践经验为支撑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教师的问题:一是可以从公安机关聘请理论功底好、实践能力强的民警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兼职教官, 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二是可以派专业教师到公安机关参加实践锻炼, 例如, 挂职锻炼、专案办理、业务实践、借调交流、带队实习等多种方式, 使专业教师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公安工作, 在实践中对公安工作有更多的体验和更深入的思考。三是兼职教官和学院专职教师一起参与研究, 集体备课, 配合实施, 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四是经常邀请公安部门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并对教学内容、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 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五是依托业务性强的基层教官组建实训、实习教学团队, 使公安专业教育的实战性特点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李艳青.加强校局合作, 促进公安教育发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09) .

3.局人才建设 篇三

为全面了解海淀区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贯彻落实海淀区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为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提供基本依据,受海淀区委区政府委托,海淀局队开展了区域内非公有制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调查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海淀局队顺利完成了近1300家样本单位的报表填报、数据审核工作。为确保调查项目顺利开展,海淀局队以“三精原则”为工作标准,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

职责安排精工细分。海淀局队专门成立了由局队领导牵头,专项调查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力争高质量完成此次调查任务。

组织实施精益求精。海淀区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严密组织各项调查工作的进行,从制定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抽样调查方案,到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直至全部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上报区委组织部为止,严格各项工作时间,确保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秩序的展开。

调查要求精研微究。在调查方案制定阶段,采用多种手段确定样本框,在尽可能提高样本框代表性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特点分配样本数量;在调查培训阶段,细化培训计划,梳理培训材料,确保调查单位充分理解调查意义和调查指标;在调查数据汇总录入阶段,采用国家统计局统一配发的程序进行录入,人工审核和程序审核互补。同时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调查员操作手册》等工作手册,加强调查员培训,促进实施过程标准化。

(何雯)

西城局队 抓好四环节强化金融业统计工作

近日,西城局队提出抓好部门联动机制、统计报表质量、重点单位监测和统计产品开发等四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金融业统计工作。

建立金融统计部门联席会制度。西城局队联合区发改委、金融办、国税、地税等多个委办局开展金融业统计工作,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定期会商、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同时牵头开发利用部门数据,确保了监测数据资料使用合理、数据发布规范、分析技术科学、成果资源共享。

开展金融试点调研和专项培训。西城局队深入国开行、华能财务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业重点单位调研,收集其对金融业财务月报制度意见需求,并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同时,组织金融业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升相关人员业务素养,为有效控制单位填报质量奠定基础。

推行“三讲一谈”工作方式。西城局队以市、区领导讲政策形势、专业科室讲业务填报、执法部门讲法规诚信、重点单位谈需求建议的“三讲一谈”工作方式为主,综合实地走访、单位调研、会议召开、业务培训等方法,强化金融业重点单位的统计监测工作。

深化“纵横双向”合作交流。西城局队坚持以座谈交流调研、专家论证、业务知识培训、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建立资料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方式,合力做好金融业运行分析、数据挖掘和统计监测,优化产品的层次和形式,深化产品的广度和宽度,不断推出数据分析实、情况分析明、参考价值高的金融业统计产品。

4.人社局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篇四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

(一)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各类人才

1.公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是根据公开招聘事业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照计划申报、资格初审、资格复审、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工作程序,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48名、煤矿安监技术员1名。二是拟定XX区今年下半年公开招聘非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名的工作计划,经区委、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研究同意,10月11日,在市内相关网站发布了《XX市XX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下一步将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开展招聘工作。

2.公开考核招聘紧缺专业人才。根据区属各事业单位工作需要、编制空缺及人员情况,拟定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工作方案,在市内相关网站和省内高校发布招聘公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考核招聘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8名,采矿工程师1名,驻矿安监员4名。

(二)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努力用好各类人才

1.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会同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开展XX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通知》(攀西人社〔〕6号),完成了全区机关、事业254名科级领导干部和2022名一般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

2.加强“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管理。一是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今年春节前,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走访慰问了在XX区从事支教和支农服务的7名“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并给每人送去慰问金200元。二是开展年度考核。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者管理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川人办发〔〕 38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对在我区服务的7名“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今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并为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人员发放了1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三是认真办理解除协议手续。根据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和个人申请,经研究,与3名“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解除了《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

3.加强“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年度考核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4号)精神和《XX市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会同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今年年度考核的通知》(攀西人社〔2013〕130号),对我区今年9月在岗的10名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2012~今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下一步将为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人员发放了1个月的一次性生活补助。二是认真办理解除聘用合同手续。根据《四川省“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聘用合同书》的有关约定和个人申请。经研究,与3名“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解除了《四川省“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聘用合同书》。

4.做好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工作。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条件、程序和管理权限,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申报工作。其中:推荐申报评审初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人,确认初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

5.做好专家示范基地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是根据市人社局《关于下达今年度专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及时与市第十八小学校专家示范基地沟通联系,拟定了《XX市第十八小学校今年度专家示范基地工作计划表》报市人社局备案。二是及时向区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转发了XX市教育局、XX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XX市财政局、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市农牧局、XX市林业局、XX市卫生局《关于印发的通知》。

6.加强临聘人员管理。会同区委编办、区监察局、区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报送单位临聘编制外自聘人员清退情况的通知》(攀西人社〔2013〕12号 ),经各单位上报自聘人员187人、清理清退152人(35人因工作需要暂未清退)。

(三)落实工资福利政策,保持人才队伍稳定

1.办理工资福利日常工作。一是按照工资管理相关规定做好干部职工退休审批、新取得学历人员兑现一次性奖励和相关工资待遇、职务晋升人员工资调整、工资变动审批、职工疗(休)养审批等日常工作。二是完成全区机关事业单位20目标考核奖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审核发放工作,共计2949人。

2.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工作。一是完成第三次适当提高机关津贴补贴水平工作,补发了712名在职人员和239名离退休人员从1月至今年3月的津贴补贴和离退休生活费。二是完成同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工作,补发了1768名在职人员和1033名离退休人员从201月至今年3月岗位津贴和离退休生活费。三是完成全区3446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调整工作。其中,在职2191人,离退休1255人。四是完成各中小学(含幼儿园)和卫生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总量的审核工作。

3.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根据《XX市XX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攀西人才〔2012〕2号)和《操作程序(试行)》(攀西人才〔2013〕1号)的规定,经区人社局初审、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复审、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和公示等程序,兑现了引进的4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激励津贴。

(四)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一是组织年以来新进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参加了全市组织的法律法规、公共礼仪、公文基础、党风廉政等任职培训和考试。二是组织全区600余名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进行了今年度法律知识测试考试,促进公务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切实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农民工品牌培训。10月25日,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辖区农民工50余人开展了电脑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本领。

(五)做好人才评选推荐工作,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1.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开展第四批次各类别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承担导师任务申报工作的通知》(攀人社发〔2012〕422号)精神和要求,组织开展了XX区第四批次各类别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承担导师任务申报工作。

2.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转发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今年“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3〕70号)。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调查推荐工作。经调查核实,XX区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

3.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XX市首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攀人社发〔2013〕108号)精神和要求,会同区教育局与XX市第十二中学校高级教师夏冬梅签定了《XX市首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双向目标责任书》送市人社局备案。

4.根据区委组织部相关工作要求,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拟定了《XX市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建议》送区委组织部备案。

5.根据市委组织《关于推荐遴选第三批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的通知》(攀组办〔2013〕12号)精神和要求,以及区委组织的相关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含教育系统)的推荐工作,最终推荐出市十二中的夏冬梅、市十中的岳阳、市十八小的张永生为XX市第三批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并送区委组织部备案。

6.根据中共XX市委组织部、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市财政局《关于开展XX市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第八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推荐工作的通知》(攀人社发〔2013〕202号)精神和要求,会同区委组织部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认真组织开展了此项工作,经用人单位初评、推荐单位初审、区人社局审核等程序,共推荐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选3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名,有突出贡献专家人选1名。

7.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第三届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推荐聘任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3〕259号)精神和要求,会同区教育局、科知局、住建局、卫生局、园区管委会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经调查核实,XX区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二是创造性地为各类人才服务的力度不够。

三、明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

(一)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全区科级以下公务员(参公人员)的培训、考试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依法行政和公共管理水平。二是强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和部署,拟于明年上半年,组织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公需科目的培训、考试(考核)工作。

(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参公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参公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人才工作的调研。加强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信息交流,掌握“需求”动向,搞好日常咨询、登记,摸清底数,增强人才工作主动性、针对性。

(四)落实人才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XX市XX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切实引进、培养、稳定XX区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市招商局关于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为加快推进我市“人才强市”的建设工作,按照《关于开展人才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安排,现结合我局人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人才培养、银镜、激励、评价力度,创新人才工作载体,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促进卧室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引才环境不断优化,为实现我市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理念,服务大局的原则。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找准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全面覆盖,服务群众的原则。将人才项目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工作中,结合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党组织、党员全覆盖,各方面工作均实现项目化管理。把项目化管理作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办实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解决好基层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

(三)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的原则。我局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和工作力量,认真搞好抓总;

统筹推进,互促互补,形成党建力量整合、部门齐抓共管、发展成果共享,构建“大党建”的工作格局。

(四)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稳步实施,推动人才工作项目多出务实的成果、多出管用的经验、多出可学的典型。

三、方法步骤

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验收、评估、激励等工作环节。主要步骤是:

(一)项目的申报及立项

1.项目申报。每年年初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基础,选定项目,编制好项目实施方案,说明项目实施的背景、意义、思路、措施、预期目标和实施计划等,填写项目申报表。

2.审批立项。我局将确定的项目上报市人才办,经人才办审核合格后列入全市“人才项目库”。

(二)项目实施与结题

1.建立台帐,落实责任。申报项目经审批立项后,我局要落实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明确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6.局人才建设 篇六

为全面加强我局干部人才工作,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干部队伍保障发展,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人才队伍,为推动XX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更好服务“强富美高”新XX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干部人才现状

近年来,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以解决遗留问题、增强队伍活力、树立鲜明导向为重点,鼓励激励,竞争择优,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挑大梁、创事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

一是干部队伍活力逐步增强。

按照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平衡照顾、不搞到点就上,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注党外干部和女干部,近年来,共开展了XX次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工作,累计晋升XX人次。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明显高涨。

二是干部队伍素质逐步提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和业务培训为两大抓手,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学习会,深入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视察XX重要指示讲话精神。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工作业务技能等专题培训。同时,安排人员到XX部、XX厅跟班学习锻炼,干部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干事创业本领显著增强。

三是干部队伍梯次逐步改善。

先后争取在支队设立XXX,在XXX中心基础上成立了XXX服务中心,增加编制XX名,科级职数XX名。针对部分机构缺编严重、干部队伍老龄化、年轻人员匮乏等问题,大力推进人才招引,先后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招聘、市级遴选、双一流高校引进等多种方式输入新鲜血液,XXX、XXX等单位先后补充人员XX名,均为全日制本科以上人员。

回顾近年来工作,我局在干部人才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补短板、强弱项任务仍较为紧迫。一是干部队伍学历偏低。64名科级以上干部中,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仅12人,占比18.75%;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仅4人,占比6.25%。全体在编人员中,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33人,占比27.27%;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10人,占比8.26%。特别是XX管理所需的建筑工程、城建规划、环境管理等专业人才匮乏,亟需补充。二是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现有64名干部中,45岁以上的36人,占比56.3%;35岁至45岁的25人,占比39%;35岁以下仅3人,占比4.7%。三是年轻干部比例不足。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市级机关单位科级干部和职级公务员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年轻干部应达到双10%目标,即35岁左右的正科职达到正科职总数的10%,我局达20%;3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达到科级干部总数的10%,目前尚无3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四是干部轮岗交流不够。部分同志在同一单位(处室)、同一岗位工作多年,每天从事同一项工作,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于按部就班,工作成效不明显,不利于事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助力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以推动XX管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维,大力激发干部队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持续推进XX干部队伍人才建设,为“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健全党管干部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组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统筹协调、局属单位(处室)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创新党管干部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干部人才日常考核和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

2.围绕服务发展大局。聚焦实现XX管理高水平,把服务XX高质量发展作为干部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途径招引XX管理亟需专业人才,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全力推动干部人才质量、结构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现干部人才与XX管理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3.注重工作实绩导向。从XX管理工作实际出发,尊重干部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在基层一线磨练队伍,在实干中考察干部,在关键岗位培养人才。完善干部人才考核机制,考准考实工作实绩,真正把实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勇于担当好干部人才选拔出来,最大限度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

(三)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部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努力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1.干部年龄梯次更加合理。充分运用职务职级并行政策,优化调整干部职务和职级,同时强化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和使用,力争实现年轻干部双10%目标。

2.队伍轮岗交流更加顺畅。按照轮岗交流相关政策规定,定期开展干部岗位交流,促进人岗相适、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内生动力、激发整体活力。

3.人才专业结构更加科学。围绕XX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强化现有人才培养,加大建筑工程、城建规划、环境管理等专业人才招引力度,努力实现人才发展与XX事业同频共振。

4.队伍整体素质更加优良。有计划地加强XX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努力实现“素质强、业务精、纪律明、党和人民信任的XX队伍”目标。

三、重点任务

认真把握新时代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和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全力助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实施干部关爱培养工程

1.树好鲜明用人导向。围绕“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在城市XX工作一线以及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和使用干部,大力选用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把那些长期在艰苦岗位中默默工作、在基层一线上任劳任怨、在重点任务中勇于担当的群众认可度高、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发现、合理使用。

2.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和主赛场,有计划地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接受历练、经受磨练。拓宽年轻干部视野,推动外派挂职锻炼、跟班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年轻干部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成绩显著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打破论资排辈的隐性台阶。把重点关注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帮助、批评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时刻自省自重,严守法纪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确保年轻干部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

3.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坚持把推进干部交流轮岗与防范重点岗位风险相结合,坚持抓住“关键少数”,重点盯住高风险岗位,强化干部轮岗交流,对同一处室连续担任正副职满6年,或者在同一处室满10年的,要进行轮岗交流,引导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经受锻炼。积极推进行政和参公人员顺向交流、同类事业单位科级干部跨单位交流任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干部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同级单位挂职,加强对上、对外交流。

(二)实施队伍能力提升工程

1.强化干部人才教育。把干部人才教育作为队伍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程,每年结合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政治理论、执法业务、领导艺术、XX文化等方面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干部进行科学系统的区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大力推广研究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增强服务发展的新动能。

2.打造素质过硬队伍。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江苏省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等标准规范,大力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XX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执法服务效能。开展执法实战演练和军事训练,锤炼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队伍军事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XX干部“大讲堂”制度,定期邀请法律学者、业务骨干、行业专家等进行集中授课,拓宽干部队伍专业视野,增强综合实践能力。

3.营造比学赶超氛围。认真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找准XX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奋力开启XX现代化新征程。组织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军事会操大比武、综合技能考核等活动,营造全局学法用法、争当业务骨干的良好氛围,形成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工作热潮。

(三)实施人才专业优化工程

1.大力度招引人才。按照“紧缺、急需、优化”的原则,根据XX管理快速发展需要,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人社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参加高校现场招聘活动,引进建筑规划、环境管理等专业紧缺人才,充实到XX管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等重点岗位。加强与市委编制管理部门对接协调,积极争取用编计划,通过全市统一公开招录、公开遴选等方式,补充当前城市管理需要中文、计算机等急需人才。积极向市委组织部争取市选聘生计划,用于招录“双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力优化城市管理系统人才结构。

2.多渠道培养人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制度设计,搭建专业化、精准化、高端化培训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构建个性化、多通道、递进式培养体系。探索开展委托培养,加强与市委党校、高等院校沟通联系,根据XX管理工作需要开展“订单式”培养,提高培养效果。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工作业务、综合素质等教育培训,让人才在学中培养,在干中提升,多维度、全方位锤炼提升城管队伍综合能力。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储备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优先安排进修培训、结对帮带等,加快成长成才。

3.全方位成就人才。以发展眼光和开阔胸襟看待人才,破“四唯”、立“新标”,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探索设置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择优晋升相应专业技术岗。探索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设置,积极申请在XX增加政委、教导员职位,推动大队升级为正科建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数据库,按照好中选优、优进劣出的原则,落实后备干部队伍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选拔任用、表彰奖励上给予倾斜,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让人才有广阔舞台和发展空间。

(四)实施机制规划引领工程

1.深化落实“三项”机制。多元开展鼓励激励,强化“三重三先”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积极落实容错纠错,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及时为因敢闯敢试而遭遇挫折失误的干部加油打气,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证明,赋予勇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敢做事的底气。有效推进能上能下,畅通“下”的渠道,用好平级交流调整职务转职级等“下”的方式,确保程序严密、结果公正、干部服务、群众认可。加强对“下”的同志跟踪管理,防止“一下了之”。

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深入研究和把握新时代干部管理工作特点和规律,着力构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措施,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推广实施科级干部任前“家风课堂”,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小班化、沉浸式教学,以正家风、重家教助推党风政风清正。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着力构建重在预防、严在日常的全方位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干部选拔、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谈心谈话等制度体系,切实提升干部人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干部考核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把日常考核和考核相结合,考事和考人相结合,健全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突出绩效考核,严格落实工作调度办法,认真执行“日报告、周计划、月交流、季点评”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重要依据。围绕高质量考核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考准考实干部实绩,让能者上、庸者下。

四、工作要求

1.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深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立足综合行政执法和XX管理事业发展,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综合分析研判大力培养储备优秀年轻干部,着力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和战斗力。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既看“一时一事”,又看“一贯表现”,特别注重在城市管理一线识别、锻炼和考察党员干部,善于发现和使用在文明城市长效建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重大风险考验面前迎难而上、忠实履职、担当作为的干部。

2.注重干部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突出干部队伍政治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管和厚爱落在实处,注重抓早抓小抓日常,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深化运用“第一种形态”作为党管干部人才的重要举措。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实时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倾向、能力素质、工作表现等情况,做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知敬畏、懂规矩、守纪律。

7.局人才建设 篇七

近日,沙县人社局纪检干部及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基层直属单位开展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与干部职工面对面开展交流、座谈,同时将近期严肃换届纪律、严格“五一”“端午”两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传达学习。

通过交流座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加强各项纪律建设,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规定。特别是要求各业务窗口,要加强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的防控,在执行公务活动中依法依规办事;在工作中坚持做到按承诺期限尽快办,不能办的事情耐心解释,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细致服务,优化窗口服务,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在交流学习中,同时要求各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根本上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确保在思想、作风上始终保持纯洁性,自觉做到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推动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8.局人才建设 篇八

2012年,东城局队将在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上下大力、出重拳,从统计所入手,开展“强基固本促规范”活动,立足自身,抓好统计所“三化”建设。

抓基础工作标准化。局队将于今年初步构建社区统计网络,保障统计调查工作网络的巩固、完善和延伸;同时针对各类入户调查遇到的难题,搭建街道统计调查体系,以重点应对各类需要直接与住户打交道的调查任务;最后要引导统计所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明确内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街道对统计所各项工作的领导。

抓统计服务规范化。一方面抓街道统计服务的共性需求。主要结合全区各街道发展需求,将统计服务体系延伸到街道辖区,增加十七个街道的主要数据汇总表,定期向街道统计所反馈年度基本单位名录库等相关数据;另一方面抓街道统计服务的个性需求。主要结合各街道的辖区发展特色,发挥统计部门的监测评价职能,开展诸如崇外商圈、天坛演艺区、东二环商务区的监测分析工作。

抓统计人员专业化。围绕统计职业道德、统计业务技能和统计创新能力,局队将着力加强统计所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在职业道德方面将着力强化统计所人员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业务技能方面将着力强化统计所人员熟练掌握统计原理和知识的能力,研究如何借助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来维护企业名录的新平台;在创新能力方面将着力强化统计所人员实现向研究、分析热点难点问题的高端创新服务转变的目标。

(李子)

丰台局队品牌意识助力专项调查新突破

近日,丰台局队召开专项调查工作研讨会,提出2012年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提升“服务政府、服务民生”的调查品牌形象,将专项调查建设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窗口。

立足“一个中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高质量完成国家、市局总队布置的调查任务的同时,紧紧围绕丰台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自主调查,创新服务思路,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把专项调查工作作为服务党政、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扩大统计影响、树立统计形象的重要途径。

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按照“依法为国家、着力为地方”的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调查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通过专项调查反映民意心声,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依据;二是严格落实国家、市局总队有关对专项调查的要求,执行调查方案,创新调查方法,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数据质量。

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加强调查路径建设。局队今年将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调查软硬件投入和升级,优化运行模式,提高调查效率,为政府和百姓之间搭建更加高效的沟通桥梁。三是加强服务窗口建设。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统筹开展各项调查,密切关注民生,加大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力度,为社会各界了解统计工作搭建平台。

提升“四项能力”。 一是提升调查人员执行力。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队伍调查能力。二是提升专项调查影响力。主动出击,加强宣传,扩大专项调查影响力。三是提升统计服务发展力。着力调查方法的比较研究,提高调查数据真实性。四是提升专项品牌创新力。拓宽调查视野范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项调查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改进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专项调查服务水平。

(赵玉荣)

9.局人才建设 篇九

为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xx局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此项活动。紧紧围绕在全社会普及和应用科学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对推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全面促进各类人才为xx工作服务。根据我县宣传工作特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人才工作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局党组对这次“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在局机关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制定了《关于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计划》,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文件、专栏、会议等形式宣传局xxx等行业的优秀人才。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为他们搭建平台,引导广大群众尊重人才、崇尚人才。

二、发掘人才,培树典型。通过宣传了解局属各单位的业务能人,对其所学专业分类、登记、造册。对各类典型积极培树,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的发挥各自的才能,在所从事的领域有所突破。制定学习计划,局领导坚持对干部职工的业务进行不定期检查、考核,尤其是xx、xx方面的人才,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1

与实践机会。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更好的宣传、挖掘各类人才,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1、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了解各类人才的基本情况,启发广大群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路线,营造让人才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建立了局绩效考评机制,对真正有工作能力的人才,进行提拔重用。年底,将会对为环保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

xxx局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建立长效机制。为全局更多的人才提供展示机会,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聪明才干,为发展我县xx事业做出贡献。

10.局人才建设 篇十

为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及人才政策宣传工作,推动2020年就业、社保及人才工作开展,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广泛深入政策宣传,加深用人单位、职工和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险、就业、创业及人才等政策的了解,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通过向群众普及社会保险知识,提高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为全面完成省市就业、社保及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内容

(一)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

(二)社会保险最新政策规定,包括参保登记、缴费核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社保待遇、社会保障卡应用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等;

(三)就业、创业、人才和社会保险优惠政策,包括就业、创业、人才和社保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宣传方式

(一)新闻媒体宣传。

联系本地电视台和报社,及时宣传报导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方面最新改革举措和工作动态。

(二)网络平台宣传。

在人社系统门户网站、政务微信等网络媒体平台开辟宣传专栏,宣传解读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政策和改革举措,打造社会保险政策学习交流平台,公开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印发宣传资料。

梳理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最关心的社保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印社保、就业、创业、人才政策宣传单和办事指南,通过业务经办窗口、村(居)委会、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广为散发。

(四)召开企业座谈会。

从2020年4月起,每月选择一个乡镇召集企业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地宣传解释政策,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五)重点企业宣传。

对“双随机一公开”抽检企业,以及本县规模以上的重点企业,核查其依法参保情况,召集由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点对点”宣传,听取意见和建议,解答企业和职工关心的问题。

(六)就业、创业、社保及人才政策和业务培训。

举办培训班,对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和镇村社保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确保上半年全部轮训一次。

四、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为加强对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工作开展,成立县人社局就业、社保及人才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长:XX(局长)

副组长:XX(副局长)

成员:XX(县社会保险征缴管理中心)

XX(县社会保险待遇管理中心)

XX(局仲裁监察股)

XX(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XX(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XX(局社会保险股)

XX(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XX(局培训就业股)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宣传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XX、XX。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组。

负责联系本地报纸、电视台,牵头组织各部门提供宣传素材、报送宣传材料;邀请市人社部门业务骨干,对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和各镇社保员进行业务培训。

组长:XX,成员:办公室有关工作成员。

(二)资料宣传工作组。

牵头组织各部门按统一规范编印宣传资料并组织资料发放。

组长:XX,成员:办公室有关工作成员。

(三)企业座谈宣传工作组。

负责联系各镇(经开区)社保所,牵头组织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组长:XX,成员:办公室有关工作成员。

(四)镇村和网络平台宣传工作组。

负责牵头组织深入镇村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居民座谈等工作,组织各部门向人社网站、微信平台报送宣传材料。

组长:XX,成员:办公室有关工作成员。

(五)重点企业宣传工作组。

负责联系重点企业,组织召开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座谈会。

组长:XX,成员:办公室有关工作成员。

此外,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工伤保险宣传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月”,分别由相关中心、股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在城区中心位置设置宣传咨询台,宣传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市民现场咨询。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

就业、创业、社保、人才政策宣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服务实体经济“四送一服”活动的重要内容,各有关中心、股室务必提高认识并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各工作组组长要按照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确保完成所牵头范围的宣传工作;有关中心、股室要服从安排,积极完成各工作组组长安排的工作任务。

(二)协作配合。

各有关中心、股室要按照各自的业务和职责范围,编印好宣传资料、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及时提供宣传素材、资料;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既要分工负责,又要注重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确保2020年就业、社保及人才政策宣传活动取得实效,推进我县就业、社保、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11.局人才建设 篇十一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重业务信息化、轻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现象,尤其是基层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薄弱,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数字国土”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的要求,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档案数字化建设

五莲县国土资源局自1988年建局,1995年成立档案室,馆藏档案25010卷。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经济发展的脚步。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的要求,其意义重大。

1.1 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全面推进“数字国土”的必然要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既形成各类土地档案资料,又依赖于这些档案资料开展日常工作,要建设“数字国土”,必须建设数字档案室,随着国土资源综合事务系统的全面应用,建设用地网上远程报批和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的实施,国土资源管理网上办公的推进,必然要求档案工作紧随其后,实现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

1.2 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提升档案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需要。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工作全面结束,档案数量越来越多,信息贮量越来越大,原始、手工的档案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建设,都将以国土资源信息来支撑。我局档案室已升级为省特级档案室,实现档案管理载体的更新换代,实现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才能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

1.3 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提高国土资源服务社会效能的需要。国土资源档案是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真实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及城市建设和拆迁安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土地登记发证、变更登记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必备资料,在掌握国土资源动态和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土资源市场十分活跃,土地用途变更、使用权转让时常发生,而国土资源档案中记录着大量关于土地的产权登记、变更的资料,这就必然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因此,开展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档案利用水平,还能为国土资源工作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

2.1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加快数字国土建设步伐,我县国土资源局投入资金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达40万元。目前全县下设共有1处国土分局,12处基层所已全部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在局内部建立局域网,通过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实现内部办公、档案查询等工作需求;建立消毒、防磁、温湿度监控等现代化设备,对馆藏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

2.2 强化软件建设,开发应用相应的信息化系统。

我局经多方考察,选定了国內最具影响力的“紫光软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系统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方便档案管理、利用,包括收集整编、档案管理、鉴定销毁、档案借阅管理、档案编研、系统维护、档案设置、权限管理、档案管理工作量统计等功能模块,基于我局现有组织架构和技术环境,以档案和资料信息的全方位利用为目的,以数据库为管理手段,以使用扫描等技术数字化档案,并利用先进的开发平台及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盘刻录技术、压缩存储技术,全面建设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发展方向的档案工作体系,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

2.3 实现纸质资料数据化,国土查阅实现全覆盖。为了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档案的服务效果,我局对馆藏档案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工作。其中业务档案主要包括地籍管理类档案和建设用地类档案,占档案数量的绝大部分。而且业务档案纸张规格也不同,内容不仅包括申请、审批等表格,还包括各种收据、证明复印件以及不同图幅的档案资料,为了达到扫描的最好效果,需要对不同纸质的档案进行不同处理。另外,档案管理系统扫描后的数据进行OCR识别处理,使得系统可以对所有电子文件中的信息进行查询检索。我局建成数字档案馆系统之后,实行了全局系统内部的档案联网,足不出户就可查询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大大的节省了查阅者的时间。在我市国土系统也是首家实现档案网络全覆盖的区县。

3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其平台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技术提升和质的飞跃,对于档案管理部门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满足现实工作要求的必然趋势。

4 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探讨

12.局人才建设 篇十二

据悉, 2014年以来, 全省通信行业通过规范市场经营、开展服务明星评比、开展服务创新项目、贯彻落实新《消法》、积极投身防汛抢险等多项工作, 大力加强行风建设, 树立了电信行业良好风气。在纠风工作方面, 大力落实四项重点任务:一是深入治理垃圾短信, 配合打击“伪基站”发送渠道, 2014年, 四川电信、移动、联通三家企业平均每月拦截垃圾短信总计2300万条左右, 配合公安侦破“伪基站”案件79个, 大力净化了全省通信环境。二是积极开展打击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行动, 重点排查恶意扣费、窃取隐私、捆绑下载等不良手机应用软件。三是规范服务协议, 确保用户责权利对等, 自觉履行服务协议和承诺。四是规范流量收费行为, 缩小套餐内外价差, 加强流量提醒服务, 确保用户知情消费。

通过这些举措, 全省行风纠风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14年10月, 四川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四家企业百万用户申诉率分别为35.1、37.2、45.4、3.4人次, 四川省总计为37.6人次, 较去年同期下降20.6人次, 且季度申诉率也都未超过20人次的考核指标。

13.局人才建设 篇十三

中 共 长 沙 市 委 组 织 部

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做好全市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

2010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委组织部,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局,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

按照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工作计划>的通知》(长办发[2009]39号)、《关于印发<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长办发

[2009]52号)、《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引进青年人才管理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长办发[2010]42号)的有关要求,现将我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2010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对象

本通知的适用对象是自2009年6月以来,我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区、县(市)、园区、科研院所和企业按照我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相关政策规定,引进储备且在岗的“211工程”、“985工程”院校2009年、2010年应届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优秀青年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单位主体。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群众公认为参考;

2、科学评价。以履职情况为依据,以实绩考核为重点;

3、综合考核。以全员考核为平台,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三、办法程序

1、考核要针对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一年来德、能、勤、绩等各方面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参加所在单位全员绩效考核,主要结合平时考核情况,依据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根据各用人单位制定的考核工作方案、办法组织实施,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相应的考核等次。

2、工作满一年的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确定考核结果;工作未满一年的为“不定等次”。

2010引进青年人才考核工作中,2009年12月31日前到岗(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的可定等次,2010年1月1日以后到岗的为到岗不满一年,此次考核不定等次,下年

2度可定等次。

3、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等次评优应符合所在单位全员绩效考核评优的条件,同时实行分档控制,具体评优指标为:引进人数1人-6人(含6人)的,评优人数最多1人(可以不评);引进人数7人-12人(含12人),优秀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可以不评);引进人数12人以上,优秀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可以不评)。各区、县(市)评优人数比例一般不超过引进人才总数的20%。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定为“优秀”等次的不占本单位在编人员“优秀”指标。

4、考核开始前,各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填写《长沙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表》(见附件1,共一式一份);考核完成后,单位填报《长沙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见附件2,共一式四份)、《长沙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花名册》(见附件3,共一式四份)。

5、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结果及相关材料上报要求为:

⑴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于2011年2月18日前将本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考核花名册》(纸质一式四份及电子文档)上报,同时报送优秀青年人才个人《考核表》(一式一份)。其中,市直机关单位报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审核,市直事业单位报送市人社局综合规划处审核;审核通过后,两份

3《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考核花名册》及优秀青年人才个人《考核表》交由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后续相关手续,用人单位留存一份备查。

⑵已引进储备了优秀青年人才的科研院所(不含市属事业单位)、企业于2011年2月18日前将本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考核花名册》报市人才服务中心审核并留存两份,同时报送优秀青年人才个人《考核表》(一式一份)。

⑶各区、县(市)按照职责分工审核后,由区、县(市)委组织部门统一汇总,于2011年2月28日前将本地区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考核花名册》各一份报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备案。

⑷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结果为“优秀”或“合格”以下的,以及为“不定等次”的均须在《考核花名册》“备注”栏内做简要说明。

6、审核手续由用人单位集中申报,提供书面材料并盖章确认;市直事业单位上报表格须经主管单位盖章同意后方可报送市人社局。相关表格由用人单位按统一格式电子文档,自行在长沙人才网或电子表格下载邮箱中下载。报批时,用人单位除提供书面材料外还需提供电子文档。

四、结果运用

1、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结果运用按照长发[2009]18号、长办发[2009]39号、长办发[2009]52号、长办发[2010]42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2、各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的考核奖金按本单位同考核等次人员标准确定。其中,纳入市绩效考核范围的市直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考核奖金,由市人才服务中心将相关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考核情况汇总后,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统一标准预算、造册、汇总后报送市财政,由市财政核拨相应经费到市人才服务中心,由市人才服务中心发放到引进人才个人。

未纳入市绩效考核范围的市直单位,其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的考核奖金与本单位同考核等次人员一致,具体由各用人单位根据单位实际自行确定,但需将考核奖金发放情况报送市人才服务中心备案。

科研院所(不含市属事业单位)、企业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奖金按本单位同考核等次人员标准确定。

五、其他事项

1、全市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在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

2、各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制定考核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按照“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考核,确保科学评价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

各区、县(市)和园区要明确相应的考核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的领导,并参照本通知意见,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

5具体实施办法。

科研院所(不含市属事业单位)、企业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由市人才服务中心根据本通知意见具体组织实施。

3、本通知中各用人单位及个人提供的相关材料必须真实、合法、有效,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出,将取消所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待遇,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联系方式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市政府一办市委组织部502室,联系人:周祎,联系电话:88667259

市人社局综合规划处,市政府一办市人社局720室,联系人:谭湘芳,联系电话:88666045。

市人才服务中心,芙蓉中路80号顺天国际财富中心10楼,联系人:何战杰,联系电话:85596759。

电子表格下载网站:长沙人才网.cn

电子表格下载邮箱:csrsyc@163.com密码:88666045 电子表格报送邮箱:cswmrcyj@163.com

附件:

1、《长沙市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表》

2、《长沙市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考核工作审核(备案)汇总表》

3、《长沙市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考核花名册》

二O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主题词:人事引进人才考核工作通知

14.人劳局窗口建设情况 篇十四

关于对系统窗口建设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做好我局服务窗口的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大力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和劳动社会保障服务,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我局的窗口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自2008年10月搬迁到新建办公楼。新办公楼设便民服务一站式大厅两个,面积200余平方米,设12个便民服务窗口,建有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和各种服务设施。自大厅对外开展服务以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己任,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文明服务为核心,强调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通过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强化窗口服务,向办事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在机关内树立起优质服务的标兵形象。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是推动劳动保障系统基层单位业务建设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工作,是提升劳动保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加强对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对创建优质 1

服务窗口活动的协调、研究和安排,组织人员对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的抽查和考评。为切实推进创建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创建活动的相关工作,根据工作的实际和需要及时提出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工作标准。

(二)抓“硬件”建设,切实改善办公环境

为了向办事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中,领导小组首先从硬件建设入手,切实改善办公环境。根据大厅的功用,硬件建设重点做好“两柜三屏五牌”建设。“两柜”即服务柜台,共设立12个便民窗口,每个窗口后配齐办公桌、文件柜、电脑等常用办公设施,在每个窗口的前柜台上摆放内装笔、胶水、涂改液、老花镜等便民工具的便民盒。“三屏”即一块电子触摸屏,二块电子显示屏。在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的建设中,重点围绕政务公开和方便群众办事两个方面建设,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指南、就业信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查询等内容设置成模块,让普通群众方便的了解相关政策、办事程序。“五牌”即每个窗口上方悬挂事项标识牌,窗口服务人员每人有挂于胸前的岗位牌(党员还有座式的党员先锋岗牌)、固定的效能监督牌,党员干部形象公开栏将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相片、姓名、职务、岗位职责制成公开栏向群众公开;制度牌上明确将首问首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内容标出,接受监督。

经统计,为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我局在硬件建设上投入资金10余万元。

(三)抓“软件”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硬件基础有了,最重要的是软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中,我们一是选好窗口人员。坚持“把好一个关口,建立一套机制”,即凡进入窗口的人员都要进行选聘,严格遵守公开、公正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脱颖而出的人才到大厅服务。同时,在每年的考核中,向窗口人员倾斜,利用各种制度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以制度的形式规定窗口职工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日,使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情感,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全体窗口人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健全各项制度,全面推进管理规范化。先后制订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职责》,《一站式大厅工作管理规定》,《一站式服务大厅内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通过层层签定责任书,加强督查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促进服务大厅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设置了意见举报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并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狠抓吃、拿、卡、要等违章违纪行为,严格杜绝服务态度不好、工作作风不实、对办事人员设置障碍等不良行为。

三、取得成效

自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以来,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规范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一站式服务窗口工作达到了“三明显”:

一是工作作风和服务规范有明显转变。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着装整洁,文明礼貌,仪表端庄,举止规范,对来办事的群众或电话咨询给予耐心释疑解难,同时档案记录完整,清晰准确,存放有序,手续完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从未出现因执行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不规

范而给工作开展带来影响。

二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明显创新。根据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采取在群众中征求意见等方式,以方便群众作为推进工作开展的切入点,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三是工作业绩有明显提升。通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一篇:关于石陂中心所食堂用餐时间的通知下一篇:初一家长会家长代表讲话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