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共15篇)
1.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一
“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为活跃团的生活,调动全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团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镇团委拟定于“五四”青年节前后组织如下活动:
一、组织开展捐助失学儿童活动
3月6日雷锋活动月,镇团委举行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献爱心”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共捐款3500余元,资助学生12人。“五四”青年节前后镇团委将继续开展捐助失学儿童活动,所捐款项资助成绩优异、家境贫困的失学儿童,并在近期走入他们的家中进行探访,与他们携起手来共同度过人生的第一道难关。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连一些早已退团的老同志也积极响应,捐款捐物。镇团委呼吁更多的团员和党员干部为贫困失学的孩子奉献出一片爱心。
二、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经常性活动。
为配合县团委有关文件的精神镇团委除了组织志愿者和团员青年参加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志愿服务以外,还将对所管辖的绿色责任区进行定期管理,清除白色垃圾、植树护绿等,打好绿色保卫战。
三、青年文明号的工作继续有效进行
青年文明号是团员青年的一面旗帜。镇团委将把青年文明号工作的开展作为工作的重点贯穿始终,不断开拓一线青年工作的新思路,将团员青年自身独有的活力与魄力辐射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二
一、巧妙切入,使枝条发芽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选手们都能像“标准”所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问题情境,并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几种:
选手甲:多媒体展示通州风景图片、选举活动场景、交通信号灯设置依据、江苏省二胎政策出台背景,与学生共同感受数据的重要,感受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提出下列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调查?
选手乙:我想知道你班有多少同学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你用什么方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选手丙:某电视台想对我们班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有五档电视节目入围,分别是“最强大脑”“NBA赛场”“我是歌手”“舌尖上的中国”和“一站到底”。
问题1你觉得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一个?
问题2你觉得如何在班级中开展调查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上述三个问题情境都是“统计调查”这节内容很好的切入点和出发点,都具有下列三个特点:一是学生熟悉,并且简单明了;二是尽管简明,但不影响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的数学本质,直指探究问题的中心;三是找准了本节课的切入点、出发点,有利于问题的深入探究。而三个选手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切入又各有特点:选手甲,从更大层面上让学生首先接触统计,使学生知道要获得数据需要调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统计调查”这个数学王国里。选手乙用“征解”的形式,让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选手丙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基于“探究活动”这个大系统而设计的,在这个系统中体现了由远及近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可表述为“大致———精致———一致”的认识方法。问题1是让学生基于合情推理思维得到一个“大致”的预测结论,问题2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数学化”处理,是更加注重数学逻辑、数学理性的更高层次的论证,使结论更加“精致”。如果按这种思维方式探究下去,这节课还应该有一个基于“问题1”的“大致”结论与基于“问题2”的“精致”结论的一个吻合程度的反思过程,这就是“大致”结论与“精致”结论是否“一致”的过程,基于反思的“一致”最能体现统计这个数学领域的教育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的问题情境,既为学生探究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枝条发芽的条件,也为学生解决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思维的时空。
二、层层递进,促知识生长
有价值的、高效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层层递进、论证步步为营、收获粒粒归仓的学习“场”,并在这独具魅力的场景中生长出一个个明晰的“生长节”,形成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知识烙印”。
找准了“统计调查”这个内容的切入点,选手们都能让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和七年级学习过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最具价值的数学思考,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选手A在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后,采用下列问题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问题1如果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你认为首先要做什么?请你试着设计相应的问卷。
问题2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欢课外书籍的差异,以上问卷是否合理?若不合理,你认为这问卷中还要添加哪些内容?
(现场下发问卷并按要求完成,根据问卷得到调查的数据)
问题3从上述数据中你能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喜欢课外书籍的情况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问题4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述上面的数据,你又打算怎么做?
问题5通过上述活动,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这种设计是基于让学生体验统计全过程的一个有质量的教学思考。具体地说,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确定调查问题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一统计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索,逐步调整,直至形成新的活动经验。这一过程也是从所要探究的问题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地让学生形成新知识的生长节的优化过程。上述的思维活动还可以认为是一个“是‘道’非‘术’”的过程。“道”是摈弃细节,是高屋建瓴,是“大智慧”,是一个“从头到尾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术”是追随细节,是注重技巧,是“小聪明”,是一个“从中间往后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打工仔”的思维方法。数学教学应摈弃在细枝末节上玩弄“小聪明”的做法,要敢于在“真水无香”“大道无术”的至高境界中追求“大智慧”。可喜的是,绝大部分选手都能运用上述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来彰显数学的教育价值,这也说明初中数学教学已进入了一个以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标志的崭新时代。
上述教学活动,如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可谓是各环节衔接流畅,紧密相扣,知识之间过渡自然,紧紧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转换与结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除了在“大智慧”上做文章,不少选手还在“如何让学生在统计调查中获取真实的数据”上,下功夫做文章。例如,选手B提出“举手示意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彰显统计学的理性价值。
三、彰显本质,让花朵静放
由于这节课是“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又是学生在小学里基本学习过的知识,所以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感到很难。这样,就很可能教不出新意,学生也学不到新知,甚至会在活动中“去数学化”,呈现不出“数学”味来,更谈不上展开数学思维了。
令人欣慰的是,选手们都能从本内容中挖掘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来引领学生思考数学、理解数学。例如,选手1在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好调查问卷”时揭示“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出当一级分类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用二级分类来设计问卷。选手2在引导学生“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时,将问题聚焦到“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是由它的圆心角所决定的”,以此来凸显这个活动环节的数学本质。选手3在引导学生“将问卷中的数据转化成表格中的数据”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讨论出现的“A,B,C……”这种符号有别于过去传统意义上学习过的“1,2,3……”这些数据,使学生明了也可以把这些符号称之为数据,这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的延伸,也是“符号化”思想存在的知识形态。
更难能可贵的是选手们能根据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展开探究性活动。例如,选手4在学生用电脑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时,出现其和不为100%这一生成性资源,便引导学生在“电脑”与“人脑”中穿越,又一次彰显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幽默的教学风格。
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适时地引导学生“玩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还是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数学活动,其根本都在为学生创设思维时空,静静地等待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思维之花静静地开放。
3.“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 篇三
促进当代青年的进一步觉醒是弘扬“五四”精神的根本要求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其精神的实质是启蒙精神,是青年主体的自觉和自醒。启蒙就是开启蒙昧,就是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是理性的自觉,用理性冲破愚昧,将人从“神”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创造自己的历史,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敬告青年”要“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启蒙的内在思想内核。
考察青年的历史,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中国,我们都能够发现,青年是群体自我觉醒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说,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历史上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青年概念。青年期所以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一是由于青年期的社会期待价值和社会的作用不同于幼年和成年期;二是幼年向成年过渡往往是不顺利的,这是认识青年期本质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是没有青年这一概念的,如果说欧洲的青年的出现同工业革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的话,那么,在中国青年的出现则是新式教育的直接产儿。民国初年,形成了一个人数达几百万的青年学生群体,青年才正式出现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舞台上。“五四”运动则是中国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青年的觉醒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独特力量,与中国的社会改造和革命运动密切相联。
今天,青年仍然面临着自我觉醒的重要任务。当代青年主体的觉醒意味着青年人不能被动地等待社会去解决他们发展中的问题,更要重视自己的主体性,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优化环境,广泛地参与经济生活(如工作和发展),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如决策过程和权力分配),广泛地参与文化生活(如艺术、音乐、文化价值和表现),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如社区参与和同代群体活动)等,从而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双重乐章的精美交汇
时代造就青年。人们说青年代表着未来,更多的是从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而言。虽然说青年在历史长河中总能发挥这样和那样的进步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中特殊体群的青年,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青年能对历史发挥多大的作用,要看其所处的时代对青年特质(包括青年的长处,甚至是一部分“短处”)的需要程度,不同的时代对青年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前倾等特质的需要不同。相比较而言:在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在革命或改革的历史过程中,社会就特别需要青年的热情、青年的朝气、青年的敢想敢干、青年的敏感、青年的创造力、青年的反传统、甚至是青年的一点点冲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会给一个变动的社会提供天然的动力源和群体基础。“五四”运动正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青年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是与“五四”特定的历史时代紧密相关的。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的“五四”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内在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要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和凸现,呼唤变革,崇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二是社会思想领域空前活跃,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等層出不穷,社会整体形态呈现出革新跃动之势。三是青年群体处于社会矛盾旋涡之中,既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受改革开放中社会矛盾影响最大的人群。所有的这一切证明,当今时代是一个更需要青年发挥作用,需要青年参与的时代。
青年创造时代。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并不是被动地适应时代,而是主动地创造时代。人民创造了历史,而青年、中年、老年群体在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所占据的社会地位却不尽相同。说青年创造时代,更多是指现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色调,是指青年人正将时代赋予他们的种种特征和品质,以及他们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辐射至整个社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群体,从而极大地促进历史的发展。这的确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现象,当一个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中,青年人往往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化者,而成年人和老年人却在很多方面成了受教化者,这就是今天的特殊的“反向社会化”现象。“五四”运动是青年的运动,是思想解放的运动,是从几千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的社会运动,恰恰是青年影响全社会的生动体现。当代青年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他们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他们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他们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些品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当代青年跨世纪的历史使命相对应、相一致的,这些品质通过青年人传播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必将对时代产生巨大的变革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青年的推动下孕育发展。
在继承中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期的爱国当以复兴中华为核心,同时随着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爱国主义更要增添热爱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珍存地球生态发展的内容。
进步是社会的要求,更是青年的特长。陈独秀在1915年9月《敬告青年》中歌颂了青年的进步性:“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他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达了对青年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期待。今天,在进步的任务上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新精神,鼓励当代的青年积极顺应时代,适应民主、市场、法治、人权等进步要求,往进步的方向做事而放弃世俗和无为,放弃懦弱和退步,真正成为挑战旧文化的积极的创新力量。
民主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价值体系。“五四”运动之前,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对种种封建思想观念做出批评、修正,进而宣传民主思想,但他们更主要是从民主、自由能救国、能使国家富强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而在新文化运动的论述中,民主和人权本身即是一种基本的价值体系,进一步说,是比国家、民族更重要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时期,要弘扬民主精神,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重在注重权力和义务的平衡,认识到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议事决策机制,这种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则: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要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民主实践,从竞选、答辩、投票等环节入手,一点一滴地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习惯、民主思维方式,学会民主的运行规则,通过这些具体的民主实践,引导青年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五四青年节活动2018 篇四
一、活动方案
为了纪念5月4日青年节的到来,扩大对大学生青春活力的宣传,使之得到大学生的重视,促进师大学子能够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念,并且还能展现出自己的才能。美术学院结合实际情况,特此举办‚庆四师生美术作品展‛,帮助广大师生更有意义的迎来这个五四青年节。
(一)活动主题:五四师生作品展(二)活动时间:2018年5月3日(三)活动地点:白楼一楼展厅(四)活动组织:校团委、美术画室(五)活动对象:画班师生(六)具体活动内容策划:
1.绘画题目:本次绘画展览主题不限(青春积极向上)。2.活动时间:2018年5月2日之前上交作品 3.上交地点:体委艺办公室
4、评比 : 组长:张和平
组员:张丽娜、王宽、王宏伟、吴涵威、贺亮
二、活动总结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建团93周年,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展示一中学子的艺术成就,推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由一中校团委、美术班联合举办的‚庆‘五四’师美术作品展‛在白楼一楼展厅展出,本次画展共展示了师生画作30余幅,有油画、水粉、素描三大画种,其中以学生素描为主。画作的展出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连连称赞,有些同学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作品还会拿出自己的手机进行拍照,留作纪念。
画展从准备到结束一共历时两周,本次画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师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平台。正如画展后参展的学生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才真正理解到合作的意义,领悟到五四精神所在。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此次画展的成功举办以及一中学子对画展的认可对于美术班成员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认可。学生一致反映自己将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的五四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不负自己青年的身份和责任,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青云美术社画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止步不前,我们会继续努力,呈现出更好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积极向上,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三、活动掠影
5.五四青年节活动感想 篇五
五四青年节活动感想一
时光荏苒,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这天,我院将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接下来,我将阐述一下自己五四青年节活动感想。
今天是五四运动XX周年,在享受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是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
XX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工人和其他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伟大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爱国、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五四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卓越功勋。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一周年,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扬五四民主精神,就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扬五四科学精神,就要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阔步前进。
作为新一代青年,发扬五四爱国、科学的精神,就应该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鲁迅先生崇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业的内涵上升到民族的振兴大业;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业的楷模,干一行、爱一行,以“螺丝钉”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国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业绩。爱国当先敬业,敬业就是爱国。这就是我们对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以上,便是我的五四青年节活动感想,让我们挽起手来,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灿烂的时代篇章,开拓辉煌壮美的未来!五四青年节活动感想二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xx周年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xx周年的纪念日子,为了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共青团优良传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台山市育英中学团委举行了20XX年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暨“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
5月4日下午,校团委组织初
一、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在大操场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和“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校党委书记谭志远校长,彭锋副校长、张保健副校长、甄富贵副校长、雷式适副校长来到现场,与全校千余名青年学生共同庆祝五四青年节。
对此次活动的感想是我们班为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建党96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我们信管第一团支部为此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在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我们班进行了比较积极的讨论,我们对这次团日活动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对于活动所要开展的内容,我们组织了班级各班委进行讨论开展活动的具体情况。大家都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积极的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看法。这使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能够正常和顺利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我们对每一班委都部署了相关的任务,以确保我们这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同学们都积极准时到达指导教室,在教室中,大家的十分认真地听着演讲人所做的演讲,通过演讲,使同学们了解到五四活动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还通过观看爱国影片,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精神。在红歌队上场齐唱红歌时,红歌队的队员们满怀激情,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将爱团,爱国的精神融入了歌词当中。歌唱后,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在最后由本人演唱了“传奇”,结束了本次的五四活动。
如果将活动的主旨归结为两个词,那一定是“参与”与“收获”。通过活动和游戏所收获的知识,也许更能让人记忆深刻。结果优劣,游戏成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活动只是一个途径,一种过程,能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学到些什么,才是我们的目的和初衷。只要参与了,就一定可以有所感悟;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输赢,而是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将不能忘却的历史牢牢铭记,将来之不易的现在好好珍惜,对即将到来的世博会,时刻准备着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并且为大家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使同学们锻炼能力,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实现对自身的一次飞跃。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望则国家有望。胡总书记在XX年的五四青年节上,对青年人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次的五四主题活动,正是把这些作为一个举办的宗旨,让大家玩时感悟,乐中收获,将或许严肃的主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既能让同学们玩得愉快,也寓教于乐,使大家提高爱国、爱党、爱团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朝着一个合格的新世纪青年的方向不断迈进。
最后,是大家各自发表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这次活动举办的意义,通过这次讲座和看视频学到了什么,以及今后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当人民水深火热的时候,是青年们首先站了起来,过去的历史不容忘却,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青年更当继承,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五四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段历史,更应是一种精神。
通过这次五四活动,我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当认真弘扬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从五四爱国运动中感受到作为青年对国家的重要和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五四更多的意义是传承,传承五四的精神。同时,通过开展这次五四活动,增进了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这次活动之后,我们班第一支团支部的团员会更明白真正的爱国,若何爱国,以及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活动收获】
1.活动内容比较丰富,让大家玩时感悟,乐中收获,将或许严肃的主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
2.这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五四青年节的理解,将五四的精神发扬下去。
3.同时,活动也大大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活动不足】
1、由于今天的天气原因,使我们班原定的一些在户外的活动不能展现出来。
2、由于今天下雨,有一些同学有迟到现象,导致了我们活动推迟了十多分钟左右才进行。
6.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篇六
莲山
课件5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对此次活动的感想是我们班为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建党96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我们信管第一团支部为此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在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我们班进行了比较积极的讨论,我们对这次团日活动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对于活动所要开展的内容,我们组织了班级各班委进行讨论开展活动的具体情况。大家都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积极的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看法。这使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能够正常和顺利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我们对每一班委都部署了相关的任务,以确保我们这次活动能够顺利
进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同学们都积极准时到达指导教室,在教室中,大家的十分认真地听着演讲人所做的演讲,通过演讲,使同学们了解到五四活动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还通过观看爱国影片,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精神。在红歌队上场齐唱红歌时,红歌队的队员们满怀激情,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将爱团,爱国的精神融入了歌词当中。歌唱后,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在最后由本人演唱了“传奇”,结束了本次的五四活动。
如果将活动的主旨归结为两个词,那一定是“参与”与“收获”。通过活动和游戏所收获的知识,也许更能让人记忆深刻。结果优劣,游戏成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活动只是一个途径,一种过程,能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学到些什么,才是我们的目的和初衷。只要参与了,就一定可以有所感悟;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输赢,而是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将不能忘却的历史牢牢铭记,将来之不易的现在好好珍惜,对即将到来的世博会,时刻准备着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并且为大家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使同学们锻炼能力,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实现对自身的一次飞跃。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望则国家有望。胡总书记在2009年的五四青年节上,对青年人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学们把
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次的五四主题活动,正是把这些作为一个举办的宗旨,让大家玩时感悟,乐中收获,将或许严肃的主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既能让同学们玩得愉快,也寓教于乐,使大家提高爱国、爱党、爱团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朝着一个合格的新世纪青年的方向不断迈进。最后,是大家各自发表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这次活动举办的意义,通过这次讲座和看视频学到了什么,以及今后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当人民水深火热的时候,是青年们首先站了起来,过去的历史不容忘却,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青年更当继承,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五四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段历史,更应是一种精神。
通过这次五四活动,我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当认真弘扬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从五四爱国运动中感受到作为青年对国家的重要和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五四更多的意义是传承,传承五四的精神。同时,通过开展这次五四活动,增进了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这次活动之后,我们班第一支团支部的团员会更明白真正的爱国,若何爱国,以及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活动收获】
1.活动内容比较丰富,让大家玩时感悟,乐中收获,将或许严肃的主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
2.这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五四青年节的理解,将五四的精神发扬下去。
3.同时,活动也大大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活动不足】
1、由于今天的天气原因,使我们班原定的一些在户外的活动不能展现出来。
2、由于今天下雨,有一些同学有迟到现象,导致了我们活动推迟了十多分钟左右才进行。
3.在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虽然有班委在维持秩序,但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混乱。
7.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七
一、“五四”纪念对青年教育的当代价值
“‘纪念五四’的提出, 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 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各条战线上陆续进行拨乱反正,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五四”纪念在稳定而宽松的环境中进行。
1.历史教育:强化“五四”记忆, 弘扬“五四”精神
借助纪念活动, 根据不同时局需要有侧重点地诠释历史, 进而强化历史知识是对当代青年进行“五四”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革命胜利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 具有掌握现代技术、学习能力强等优越性, 但也有实践经验少、害怕困难、不大熟悉国情和人民奋斗史等弱点。邓小平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 教育人民。”从历史事实和后人诠释来看, 审视“五四”运动的视角不同决定了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不同, 进而借助纪念所传递的信息也各异。美国汉学家舒衡哲在评价“五四”留给后人的遗产时讲到:“1919年事件的参加者、观察者和批评者, 都学会了相当有选择地使用他们记忆。每当救国压力增大的时候, 他们就更多地回忆政治性的细节;每当气候变得更加适宜于思想解放的目标时, 他们就又忆起了为启蒙而进行文化斗争的细节。”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学术研究探讨, 对“五四”运动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意义的阐述已经形成基本定论, 并通过长期执政的政治优势掌握了权威话语权, 即认为五月四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开端的节日, 是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节日, 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节日。”9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社会各界通过“五四”纪念对青年进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利用思政课和历史课讲授“五四“知识, 观看以“五四”为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 组织以纪念“五四”为主题的讲演、辩论、歌咏等竞赛, 与“五四”亲历者及其后人座谈, 参观“五四”运动及相关人物的历史纪念馆, 等等。以课堂讲授为主渠道, 通过上述多样化的形式, 当代青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基本掌握了“五四”运动的知识点, 并能够正确理解“五四”纪念的意义, 但对爱国主义以外的“五四”精神缺乏深层了解和认识。在强化历史知识基础上, 总结和弘扬“五四”精神才是根本落脚点。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实的契合点, 除了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一代人身上所散发的创新、民主、进取、牺牲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时代精神也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助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和成才。
2.政治导向:洞悉时政风向标, 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
在文化学视域中, “人类机体赋予物体或事件以意义, 因而使它们成为符号。”1979年, 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性第一次大规模地纪念“五四”。华国锋在纪念大会的讲话中不仅肯定了出现过严重失误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同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实现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正确性, 指明了“全国人民开始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的前进方向。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 针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上泛起否定和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1989年, “五四”运动爆发70周年之际, 没有大规模地开展纪念活动, 而是在理论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动乱, 大力纠正不正之风。1990年, 江泽民在北京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的讲话中指出, 发生在去年的动乱绝大部分学生实为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 “那些煽动、策划、指挥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极少数人, 那些叛逃国外的动乱暴乱分子, 不仅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而且投靠国外敌对势力, 进行危害祖国、反对人民的活动, 充分暴露出卖国主义的立场和灵魂”, 并强调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应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联系在一起。1999年5月12日, 针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座谈会, 肯定了广大青年以合法形式抗议北约野蛮暴行是继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与会者一致认为, 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致力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2009年, 李长春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总结90年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 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唯一正确的选择。
3.培育中坚:增强历史使命感, 导引成功之路
中共领导者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始终把青年看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毛泽东曾生动地把青年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称“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急先锋, 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江泽民及其后的领导者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有希望, 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在实践中, 中央和省市地方设置专项奖以表彰青年在各条战线上的突出绩业。其中, 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自1997年设立以来, 一直激励着广大青年与祖国共奋进, 与时代同发展, 也见证了一代代青年才俊的精神传承。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温家宝任国务院总理以来, 每年“五四”以前都抽空视察在京高校, 与师生共话“五四”。此外, 为了让青年感受社会的关爱, 国务院法制办特别规定, 从2008年起, 年满14至28周岁青年于每年5月4日青年节这一天休假半天。
从“新长征的突击队”到“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艰苦创业、埋头苦干”, 到“化悲愤为动力, 刻苦学习, 勤奋工作,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再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从不同时局出发, 跨越四个十周年的“五四”纪念, 揭示了当代青年应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和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从江泽民提出的“四个统一”, 到胡锦涛提出的“四个新一代”, 再到温家宝提出的“五点希望”, 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学识视野、精神意志等四个方面, 承载着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关怀、信任、鼓励和期待, 叩响了当代青年的心扉, 萌发出奋斗的力量。“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的新世纪寄语, 则为当代青年走向成熟, 走向成功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二、“五四”纪念在当代的拓展路径
“五四”纪念历经90年, 有许多成功经验延续下来, 也存在思路单一、内容刻板、形式老套等现象, 这很容易令人心生腻烦或麻木之感, 从而削弱纪念的实效性。针对当今时局变化和当代青年心理诉求, 结合部分成功案例,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新工作思路。
1.打牢组织基础, 分类进行教育
目前, “五四”纪念活动偏重于大学校园, “群体性”特征体现不明显。然而, 在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是, 应注意他们只是青年的一部分, 作为群体的青年是分布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 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形成空前规模离不开高校以外的青年的积极参与。因此, “五四”纪念应当打牢组织基础, 区分不同职业背景和受教育程度, 有针对性进行分类引导, 才能使纪念活动富有成效。例如, 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同学间的沟通和对社会的了解;引导青年教师利用年龄小的优势, 探索自身发展与培育学生的双转并进;扶持二代农民工艰苦创业, 提供安居乐业的便利条件;鼓励劳教青年接受改造, 营造重新被接纳的良好氛围, 等等。
2.青年走进来, 领导走出去
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以“愤青”自居,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年获得资讯不全面造成的, 根源在于青年与领导者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 难免产生误解和分歧。以“五四”纪念为契机, 让青年走进政府了解政务的运作过程和发展历史, 让领导者走进校园和企业了解青年的学习和工作状况, 以实际的互动方式增进了解, 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党公信力。2011年5月3日, 中国外交部在北京举办“五四青年节大学生专场公众开放日活动, 主题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 青春奉献祖国外交”。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致辞中回顾中国外交90年沧桑巨变, 畅谈他心中的21世纪中国外交理念。来自11所院校的170余名大学生纷纷感慨通过实地考察不仅更真实地了解外交工作的现状, 同时也增加对政府工作难度的理解。固然, 北京拥有便利的政治条件, 但是省市地方领导者同样可以采纳类似方式增加与群众的互动, 强化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还可以效仿中央领导人做法, 走进校园或企业, 舍身处地感知青年的动态, 同时青年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领导的关心。
3.融入学术成果, 争取广泛共识
“五四”研究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它与“五四”纪念活动相伴而生, 但当前的纪念活动少有反映相关学术研究进展。在青年中存在“只知大人物, 不知小人物”“只知大概, 不知细节”的缺陷, 同时, 由于政治的原因, 在大陆的共产党和在台湾的国民党看待“五四”运动的立场不同, 纪念“五四”所择取的视角和阐释路径也不同。在大陆, 青年所熟知的是李大钊、陈独秀等具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物, 在台湾, 青年较推崇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倾向的人物。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随着大陆学者与海外交流的增多, “五四”学术研讨活动日趋国际化, 在此形势下, 将研究成果纳入纪念活动不仅可以推陈出新纪念主题, 还可以逐渐淡化政治敏感和意见分歧的问题, 改变原有政治色彩浓重的解析方式, 争取更广泛的特别是与台湾的共识。
4.彰显地域特色, 加强区域合作
“五四”运动波及十几个省市地区, 相关纪念活动更是席卷全国。每个地区在“五四”运动中的状况和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 然而, 现阶段“五四”纪念往往举国一盘棋, 地域特色不鲜明, 区域间缺少交流与合作, 但也有成功的案例。2009年5月4日, 来自大陆五十六个民族的青少年代表与逾千余名香港青少年代表齐聚金紫荆广场, 展开升国旗、唱国歌、观看视频短片、宣读《五四宣言》、“我爱我的祖国”演讲等系列活动。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陆的“五四”纪念活动。港澳的回归、大陆与台湾的通航为全方位的跨区域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各地应在加强“五四运动在本地”学术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基础上适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现实纪念活动来, 不断更新和丰富纪念内容, 而且加强不同区域青年的交流与合作, 在彰显地域特色基础上取长补短, 也将更有利于解决和巩固祖国的统一大业。
8.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八
【关键词】五四运动;青年女性;男女社交公开;男女教育平等;女子经济独立
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国民众普遍投身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当中。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女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地斗争勇气。
对绝大多数的青年女性来讲,猛促她们觉醒的是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爱国主义的传统在受到异族凌辱时就变得格外的有力量。因此当山东归属问题在巴黎和会上由于美英法等国操纵而划归日本,中国外交彻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当北京学生在1919年5月4日齐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掀起惊心动魄的反帝爱国运动时,各地女学生便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羁绊,战胜了自轻自贱的心理障碍,昂首挺胸投入到群众运动的洪流,显示出新女性的战斗英姿。她们提出,“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新口号,率先投入战斗。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辛亥女知识分子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岂能无责”的口号。不仅意味着女子同男子是平等的人,而且意味着女子要与男子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在反帝反封建精神的感召下,男性与女性的利益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理想。这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不是某个人瞬间之际提出来的,而是有着艰辛的斗争历程和痛苦的认识过程,表明青年女性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二、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特点
五四时期的青年女性爱国运动在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青年女性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妇女要得到解放,首先必须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同男子进行斗争。只有社会得到改造,被压迫妇女才能得到解放。向警予在领导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时就指出,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压迫之下的旧中国,非将人权民权首先争回,女权不能有存在的把握,她为此写了十多篇文章,强调要将妇女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结合起来;她参加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也贯穿了这一思想。另一方面,在发动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同时,又不能不顾妇女的特殊利益,因此又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提出妇女自身解放的种种要求,打破封建宗法社会加在妇女身上的束缚和压迫,争取政治上、经济上、职业上、教育上、法律上、社会地位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三、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方式
(一)各地女学界团体宣传爱国思想
北京女学生深感局势的紧迫,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5月7日,女师高发起、第一女中等十余所学校40多名代表成立了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后称北京女界联合会)。联合会通过了《告全国女界书》、《北京女校致巴黎和会代表电》等。其发起人杨玉洁女士慷慨陈词:“所翼我女界同胞,投袂而起,惠然肯来合群策群力,以济难关,向政府陈告力争,保全我领土,勿甘雌伏之讥,共奋雄飞之志。我二万万女同胞,果尚有心肝血气乎!”
在这种爱国精神的激励下,其他省份女学界都纷纷组织团体。
1919年5月25日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该会简章规定,“本会以提倡国货并唤起女界之爱国心为宗旨。”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后,在演讲队长邓颖超的组织率领下,积极开展爱国宣传。青年女性起初只是划地宣讲,号召妇女群众去听,后来才到各公共场所、居民住户去宣传,宣传内容也从一般的爱国宣传发展到争取民族独立,争取妇女平等权利,保护女性、保护儿童等方面,是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更为鲜明充实。听众常被感动,如7月20日一次演讲,听众达上千人,有的被感动得落下泪来。但女学生出外演讲,也不是一帆风顺,如邓颖超后来回忆的那样,到个居民家庭演讲时“有的人家对我们很热情,有的人家就把大门一关,据我们于门外。但我们碰了一点钉子不灰心,还是挨家挨户访问。”
重庆女学生联络各女校成立了川东女子救国会,并致电政府“密约不废,青岛不还,国权丧失,万劫不复,吾等虽属女界,同为国民一份子,一致誓死否认。”在女学生的带领下,一批女教员、女职员乃至官吏家属也参加了游行集会及演讲活动。
(二)女学界组织群众抵制日货
在女学界的带动鼓舞下,妇女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严重威胁到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这个口号在五四运动中深得人心。组织起来的各地女学生全力投入了这一次斗争。如上海民生女校学生组织了劝告团,到各商行进行登记,到5月底动员了30余店铺填写了不进日货的志愿书。女学生采取多样形式进行宣传,上海南洋女师编写了爱国歌,唱道:“救家先救国,国亡家也忘。汝如欲爱国,国耻不可忘……莫学无耻人,去买东洋帽……莫贪小便宜,去坐东洋船……纸伞也可撑,莫买东洋伞……老布也可着,莫买东洋布。”各地女学生还纷纷捐募钱款,筹集资金,或自己制作各种小日用品,开办爱国商行。
湖南《大公报》6月19日登了一条小消息:“女生四人,手提皮包,内储各种国货,肩上斜束白布手帕,上书某校国货贩卖团,在司门口一带发卖,并随地演讲提倡国货以救亡各情况,听者无不鼓掌。其货物较市面为廉,购着甚伙。”
女学生针对妇女装饰化妆品中以日货为多这一特点,深入到家庭宣传,讲明道理,启发妇女群众觉悟。天津妇女举行了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沿途散发“警醒”、“劝勉”两种传单,在商业区高呼“商界同胞快起救国”。除了宣传,各地女学生还参加对蓄藏、私卖日货的奸商的斗争。天津商学界3万余人在南开大学操场,将学生查出的日货当众焚烧。重庆二女师学生在追查日货中表现得机智勇敢,她们和男学生一起在太平门城墙洞里发现了不法商人藏得日货,全部烧毁,又将日商船偷运的日货全部卸下。
四、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对旧时期妇女解放的贡献
(一)争取男女社交公开
五四时期关于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是十分热烈的,在具体实践“男女社交公开”方面,长沙的新民学会和天津的觉悟社,有比较突出的贡献。
新民会的会员都主张“会友的界限要打破,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他和宗旨相合,均可邀为会友”。陶毅、向警予、李思安、周敦祥、魏璧、等一批女同学志愿加入了以男性为主体的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实行男女公开社交,不仅对湖南,对各地青年都产生积极地影响。
天津觉悟社是在1919年9月,由周恩来、郭隆真等人倡议,集天津学联和女学爱国同志会骨干分子组成的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该社的新社员及社友均按1∶1的原则吸收。干部选举上页采取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女社员的作用。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的这种爱国运动形式对几千年“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否定。新民学会和觉悟社敢于破除封建陈规,在男女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助,互敬的关系,这确实是一种创举。它有力地冲击了“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鼓励青年男女冲出家门,到社会上经受锻炼,恢复妇女正当交际权利。男女社交公开初步实现,为妇女争取职业、教育权利扫清了思想与舆论的障碍,它不仅有利于妇女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妇女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毕竟冲开了男女间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状态,势必对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当然,五四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是极有限的,不管是在地域方面还是在人的阶层方面都是有限的。但封建藩篱一经冲开,封建礼教再也不可能恢复它无所不至的权威地位了。
(二)争取男女教育平等
五四时期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是青年女性对妇女解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在这方面首先站出来呼喊的是甘肃籍女学生邓春兰。邓春兰在报上发表了一封《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生书》,提出征求同志,组织大学解除女禁的请愿书。这封信在京沪几家报纸上登载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重视。
1920年9名女生分别进入北大哲学系、国文系、英文系一年级旁听,成为中国国力大学第一批女大学生。女学生进入大学,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北大校内都引起了轰动。到1921年北京有7所公立大学招收女生。北大还正是规定入学不限男女名额。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在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地成果,在一部分大城市突破了男女有别的传统势力,开了男女受平等教育的新风气,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彻底否定了封建主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对“贤妻良母”的教育思想也给予了有力的冲击。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学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门,历来被国家直接控制。封建传统势力也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男女教育平等在五四时期仅仅是拉开了序幕,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理想,还要经过相当艰巨曲折的斗争过程。
(三)争取女子经济独立
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发展造就了第一代女工,但在五四以前,社会其他职业向妇女开放的异常有限。在妇女参加社会工作,关键问题是在观念上是否承认妇女有权支配自己的行为,有权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法律上对妇女自谋职业的权利有严格的限制。1920年广州有几位女师毕业生曾自动发起,集资在广州繁华的惠爱马路上创办了女子竞业商店,经营杂货。这是女青年自谋职业的最早的尝试。
妇女参加社会经济生活,谋取社会职业,到20、30年代,职业妇女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妇女界中一支中坚力量。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以人权平等为武器,抨击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争取男女就业平等起了促进作用。当然,五四时期关于妇女经济独立的讨论和实践只是局限于争取男女就业平等,对于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劳动保护等都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向警予.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1923年)[A].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C].1921—1927:111.
[2]李静之.中国妇女运动研究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4]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5](日)须藤瑞代.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郑必俊,陶洁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9.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篇九
增强同学们爱国、爱党、爱校的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增强团队意识和战斗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校团委根据学校的实际,在五四前后进行了以下有意义的活动:
(一)举办了XX年港侨中学“童心向党”歌咏比赛
在“童心向党”歌咏比赛”过程中,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全场充满热情洋溢的气氛,一首首激昂的歌声在师生们的周围回响,台上的同学们都唱出了热情、唱出了朝气、唱出了我们港侨人的风采,台下的师生们也热情高涨,为台上的同学送上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在歌声、掌声中,比赛完满结束,最后校团委曹书记代表学校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并请校长为获奖的班级颁奖,曹书记在讲话中寄望同学们能把活动中的热情和朝气一直延续下去,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促进每一位同学的进步,使我们港侨人的风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做到“走出港侨门,无愧港侨人”。
(二)举办了港侨中学“五四”青年教师活动
在座谈会上, 几位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学体验以饱满的热情,深情的感触,做了经验交流和发言,他们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给与会青年教师很大的教育和激励。胡校长对全体青年教师提出了希望,指出了青年以后的发展方向,鼓励全体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鼓励青年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工作中去。其后还进行了篮球比赛及“唱响港侨”ktv活动。
此次活动对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团队意识和战斗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我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暨团课学习班
为进一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增强新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5月10日晚上,我校团委利用晚自习第二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暨团课学习班。学校领导、老团员代表、新团员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过入团宣誓仪式及团课学习,全体同学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严肃而庄重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青年团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他人服务意识。全体参与的同学均表示以后以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团誓词,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履行誓词,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优良传统,保持团的先进性,成为严守纪律的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热爱学校的模范,不断进取,自强不息,争取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开展“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合唱比赛
“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在《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高涨的参与热情、宏亮的美妙歌声,以及极具创意的队形变化,抒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唱响了学生们的热血青春,歌声或婉转,或激扬,或振奋,或高亢,或温婉,整个现场的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初二2班的合唱《国家》出现的集体手语舞,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初一9班的《团结就是力量》唱出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力,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所迸发出的爱国热情,铿锵而激昂;初二3班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以近乎专业的唱法,道出了91年前那段岁月里的沧桑与激扬,追求与梦想。初一、初二级老师也进行了大合唱表演,把现场现场的气氛推向极点。
10.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篇十
一、主题:
岗位作贡献、青年展风采
二、目的:
丰富青年员工生活,搭建相互交流平台,增进友谊,分享工作心得,展示青年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时间:
4月20日(周五)
四、地点:
惠亭水库
五、人员:
公司青年员工,自愿报名
六、组织单位:
公司政工科(团委)
七、活动内容:
野外拓展(烧烤,野炊,拉歌,小游戏、登山),听榷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讲解
八、活动流程:
1、活动日上午8:00在公司院内集合,将活动参与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数视参加人数定)。(8:10~8:20)
2、各小组推选组长、副组长和安全员各一名,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各项工作,协调分工,并协助团委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副组长负责人员联络,小组之间交流合作,安全员负责本组成员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8:20~8:30)
3、后勤保障人员随车出发,将活动物资搬至活动地点,活动其他人员徒步出发至活动地点,途径惠亭山,各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活动地点。(8:30~10:00)
4、开始烧烤和野炊,各小组之间加强沟通和互助,确保食物安全美味。(10:00~12:30)
5、活动中要体现节能环保意识,活动结束后必须进行卫生清扫和东西清理,保持环境整洁。(12:30~13:00)
6、听榷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讲解。
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体参与者的互动小游戏,游戏输的一组要表演节目。(13:00~15:00)
8、集体从惠亭山爬山返回,各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
九、活动要求:
1、公司属各单位、各部室青年员工自愿报名。联系人:吴小斐(664997)
2、参加活动者需遵守活动纪律,团结互助,并准备娱乐小节目(无硬性要求),充分展现青年员工风采。
3、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要积极交流岗位心得、生活趣闻、厨艺或其他特长。
4、请各单位负责人支持并鼓励青年员工参与该主题活动。
十、活动分工
1、活动组织:公司团委
2、活动总策划:金亚男
3、活动指挥:祝德军
3、活动总责:潘文峰
4、活动摄像、宣传:刘倩玉
5、活动安全:吴小斐
6、后勤保障:刘毓伟、李蓓蓓、商爱玲、李佳
十一、互动游戏
坐地起身
一、项目类型:团队合作型
二、游戏规则:
1、首先要求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
2、在不用手撑地站起来;
3、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2个直至每组全员都参加进来。
4、计时起点为四个人坐在地上就位时,计时终点为全员一起完成坐地起身,中间失败或违例则从人数不变的环节重新开始。
三、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的配合,该项目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解手链
一、游戏简介:所有的队员首先左手和左边队友的左手相握,右手和自己对面的队友右手相握,这样手牵手结成了一张网,要求大家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让网成为一个圆。时间短的小组胜利,计时起点为大家面对面的站成同心圆,计时重点为手链全部解开。
二、游戏人数:小组全员(偶数)
三、活动目标:锻炼新团队的沟通,执行及领导力。
人椅
一、游戏类型:团队游戏
二、游戏目的:从本游戏中体验团队精神,要求在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存在任何偷懒、滥竽充数的思想。
三、游戏规则和程序:
1、每组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围成一圈,每位成员都应该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队友的肩上;
2、听从主持人的指挥,然后每位成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队友的大腿上;
3、坐下之后,开始计时,要求先正转二圈,再反转一圈,用时少的一组获胜;
4、要求所有人屁股不能离开身后队友的大腿,否则违例一人次,总时间加5秒。
十二、活动物资
1、安全:灭火器、云南白药、创可贴、碘伏(吴小斐)
2、烧烤食物:肉食、素菜、烧烤作料(商爱玲、刘倩玉)
3、主食:方便面、白膜、火锅(潘文峰、吴小斐)
4、生活用品:碗筷,纸巾、桌布(李蓓蓓)
5、酒水:纯净水4桶,矿泉水2箱(吴小斐)
6、车辆:皮卡车1辆(潘文峰)
7、工具:烧烤架两套、锅两个(带锅铲)、平底锅一个、木炭、柴火、刀具、砧板(潘文峰、吴小斐)
8、作料:油、盐、火锅底料
9、横幅、旗子、相机
十三、活动参加人员:
第一小组:徐娟霞(队长)、宋照伟(安全员)、刘芬(副队长)、刘洁琼、刘虹君、肖婷、熊巍微吕亚光、张舟、胡俊杰、杨欣、
第二小组:袁军(队长)、李蓓蓓(副队长、陈默(安全员)、刘倩玉、祝青、胡晓丽、熊竣金洺、张舰肖旸、彭志勇、杨旭、江威、
11.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十一
关键词:五四运动 青年学生 政治参与
中国青年学生参与政治的开端是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当中,青年学生所扮演的是运动主力军的角色,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了真理、正义、不畏强权和黑暗政治做斗争的精神是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学生学习的。然而,五四运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领袖人物过于形式主义,有些偏激情绪,象钱玄同甚至说过“人过四十该枪毙”这样的话,鲁迅后来曾嘲讽他“做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①。不但如此,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些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参与过程的盲目性和激进性。当运动遇到了当时政府的强势打压,由此引发了对抗的升级,并直接导致运动持续深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学生却无法维持此次运动的秩序,使得五四运动走向了过激。这与政治参与的概念是不相符的。“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②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一、参与过程的盲目性
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由于社会地位、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盲目性。“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对于从外国输入的新思想又过于轻信。虽然他们也声言要进行批判的研究,但在实践中却做得很不够。他们往往大谈空泛的“主义”,而对其内容却没有作认真细致的考察。结果,尽管有一些要防止不清晰的思想的告诫,但他们对于西方思想仍是常常含混不清地要么大力提倡,要么全盘否定。这或许是任何一个群众性思想转变过程初期的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导致青年知识分子们在行动上存在主观意志上过于着急,心理上呈现一种紧迫状态。在五四运动发生时,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盲目的企盼尽快改变现状,在他们的思想当中即有民主主义意识并随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头脑中还存在着狭隘的农民意识,这种双重性造成了他们倡导五四精神长短处相兼的特点。最直接的现实体现就是在民国统治的大城市依靠实力悬殊的、占城市人口小部分的精英分子“青年学生”掀起了这一场后来蔓延全国的爱国运动。当然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青年学生们以身体、生命为代价,牺牲学业,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集体行动当中。爱国是他们的主题,国家民族的危机成为运动产生的最佳契机。因此此次学生运动超越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并在外部激起民众的共鸣。
当时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宣传先进的思想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凌驾于群众之上,往往还要责怪群众“愚蠢”;另一些人如邓中夏等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深入到工农中去,逐渐学会用通俗的群众语言进行宣传,自己也逐步改造思想。前者打了退堂鼓,而后者却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何况社会是有机体的,世界上决没有万能的人,也决没有一种特殊的万能的社会。平心而论,以现在这样龌龊腐败,草昧蒙塞,百孔千疮的中国交给谁也是办不好的。……所以我从前总觉政治没办法,后来觉得社会没办法,最后觉得我自己没办法。”③
然而,现在当我们反观五四运动时,应多注意五四运动的长处,忽视其短处,或也可把其视为当时特殊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特定应激反应。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不仅要使五四精神得到发扬,还应找到五四精神的短处,并努力克服。如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和劳工民众而言,帝国主义的势力过于强大,不论是演讲集会、示威游行,还是行为激烈的抵制日货,其根本原因都是应为青年学生不愿采取激烈的行为和武装干涉。
二、参与形式的激进性
5月4日,北京学生约3000余人汇集与天安门前,现场悬挂北京大学学生书写的“还我青岛”等血书,许多学生还发表了慷慨将的演说。青年学生们向沿街观众散发传单,高喊“外争主权”“外抗强权”等口号。队伍在游行过程中,在使馆区遇到巡捕的阻拦,双方发生激烈的冲突,出现了流血事件。随后游行队伍决定去曹汝霖的住处,此时担任总指挥的傅斯年担心发生意外曾极力劝阻学生不要激动,不要去。但是喧嚣愤怒的声浪让他无法控制局势,也是便率众前往赵家楼曹汝霖住所。愤怒的学生到达曹宅,高喊“卖国贼”并向窗口和墙头投掷石头和白棋子。随后发生了学生们冲入曹宅,后来便发生了火烧曹宅事件。
在接下来的运动当中,学生们采取了行为激烈、寻求统一行动组织的方式。在行为激烈的方式上,青年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是矛盾的,他们即意识当行为的不妥当,又受困于之前行动的无果。事实上,从运动的开始这种矛盾就一直存在,激烈的言辞和行动发生在运动的各个环节。事实证明,在大规模的运动发生时,激烈的行为和狂热是无法避免和控制的,维持秩序不过是运动的组织和发起者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运动中所需的行动的一致性、统一性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一致性和统一性就意味着行动中的限制性强,这对于当时青年学生所处的国内外的环境和倡导个性的大背景是不相符的。
我们不可以用想当然的态度来对待“五四运动”的先辈们。“五四运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们政治参与的发展之“实然”状况不是我们这些后辈可以假设或是推测的。他们当时身处的环境是恶劣的,不仅身处内忧外患,尤其是还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他们的矫枉过正其实也是被腐朽的政治環境所逼迫出来的。
注释:
①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编,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第17-19页
②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第166页
③ 罗家伦:回忆《新潮》和五四运动, [M],2009年05月03日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2.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十二
徐子敏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专家和教育家。他勉励全省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认清形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他希望活动的主办方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省教研室继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五四杯”论文评选活动进一步办出品位,办成在全省有权威、在全国有影响的教师专业发展品牌赛事之一,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更高端、更闪亮的职业成长舞台。
颁奖活动期间举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沙龙研讨以及专题报告。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
13.五四青年节活动口号 篇十三
2. 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展示时代青年风采。
3. 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4. 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5. 高举“五四”火炬,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青年先锋。
6. 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青年。
7. 奋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8. 尊重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9. 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10.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事业。
11. 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12. 薪火相传话青年,开拓创新谋发展。
13. 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当时代先锋。
14. 喜迎百凤还巢来,投资创业兴家乡。
15. 舞动青春,展现自我;放飞梦想,拥抱明天。
16. 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
17. 五四火炬点亮强国前程。
18. 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19. 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祖国发展重任。
14.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篇十四
一、活动主题
弘扬五四精神,建设美丽东城
二、活动时间
20__年4月下旬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绿化林带爱树护树、整修树盘、圈红刷白,以实际行动投身创建美丽东城的实践中来,向全社会展示青年热心公益、爱护环境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积极配合团市委搞好“赵矿杯”纪念建市__周年“高平是我家”主题演讲比赛和“运管杯”青年知识竞赛。
(三)举办一次象棋、跳棋比赛。促进广大青年加强沟通了解,增进友谊。
四、活动要求
1、各村(居)委、各单位可上报象棋、跳棋参赛选手各1名,45周岁以下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两项比赛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2——3名。
2、各村(居)委、各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早布署、早安排,切实把此项活动作为展现当代青年风采的工作来抓。
15.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 篇十五
关键词:户外活动,徒步,零花费,青年
户外徒步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愉悦心理、欣赏风景,还可以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增进感情、丰富知识、结交新朋友……然而近两百年来, 人们对地球不尽的开发和索取,既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况,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大部分人的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人们整日出入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仰头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小方天空,这令人们愈加渴望走近大自然,去寻找曾经失去的清新。户外徒步是真正纯生态、纯环保的旅行方式。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团体徒步旅行,而国内选择这样徒步旅行的只是少数个体[1]。青年大学生及高中生占城市青年人口的大多数,青年时代养成的运动习惯对其终身都有影响。青年大学生及高中生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很低,零花费的户外徒步活动也是较适合这一群体的活动之一[2]。
1研究对象
该文以长沙市河西高校社团户外活动的组织实际情况及高校体育课设置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收集有关高校社团户外活动和户外徒步活动的文献资料,为把握研究方向、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提供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笔者制订了《长沙市河西高校户外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表》,并对该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测。
2.3统计分析法
笔者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使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更加严密 。
3结果与分析
3.1青年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方式的现状调查
3.1.1学校徒步体育课的现状调查
长沙河西高校均设置有徒步类型的体育课,一般针对大二、大三学生选修。每周一次,持续一个学期,约20次课程。主要徒步地点设为岳麓山、橘子洲、南郊公园等较近的公园内。选修这门课的人各个高校每学期在几个人到六七十人不等,在下雨天等特殊情况,体育老师一般会取消课程。对于几万人的高校来说,这种徒步选修课能影响的人相当少;每周一次的户外徒步较为规律,适量;徒步的人局限于选修这门课的几十个学生;徒步的地点较为单一;所涉及的风景、文化、自然知识内容少;活动地点近,安全风险低;参加这么选修课的同学一般都对徒步运动较为钟爱。
3.1.2学校社团徒步活动的现状调查
长沙河西各大高校涉及户外徒步活动的社团仅有登山协会和健步行组织等少数社团,并不是每个高校都有,这与同是休闲体育类的球类运动协会、自行车协会、瑜伽健身协会等火爆的社团活动形成鲜明的反差。社团活动组织也很松散,举办活动少,参与人数不多。某学校的登山协会一个学期仅举办了3次活动,其中一次仅有3人参加。某医学院的健步行组织自2006年开始组织徒步活动,至2013年因前任义务导游离开、缺乏后任义务导游而终止,该组织较为规律的组织了7年户外徒步活动,每周1次,每次半天或一天,路线长从十几公里到50km,由较熟悉目的地情况的学生做义务导游,涉及长沙及周边共20余条路线,每次参加人数从几个人到一两百余人不等。参加社团类户外徒步活动的人次相对单一的体育课人数还是要多;能规律的组织户外徒步活动的社团不多;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来自各个院系,有各种不同背景知识的人;社团由青年人自发组织,一般会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目的地,由于年轻人的好奇心强,这样的徒步活动一般会有各种不同的路线,如他们有选择洗心禅寺等宗教文化路线,有选择春季湘江风光带看美丽的黄花、秋季黑麋峰摘野板栗等自然风光路线,有选择有多种中药材生长青山、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月亮岛的自然知识路线;因此,这类户外徒步也可能偶然出现安全隐患,组织健步行活动的学生导游们表示他们7年的活动没有出现过特别的安全事故,但因为坚持风雨无阻,淋雨后生病、 滑倒、摔伤的情况还是有的,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小事情。
3.1.3个人或几个好友约同徒步出行的现状调查
在业余时间选择徒步出行的青年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少, 更多的选择寝室锻炼或操场球类或跑步锻炼等,和朋友一起的聚会也更多的选择聚餐、KTV、电影院等场所。但也有少数的徒步坚持者,某高校药学院和麻醉系就要这样一对坚持爬岳麓山的同学,他们几乎每周都去,周末或下午放学后,他们觉得山上空气好,这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方式,对他们的健康和学习都很有好处。高校内也有通过各种网络相约去各地爬山游玩的人,结伴出游曾一时风气,但也因经济、安全等原因,选择这样出行的人并不很多。选择这样去徒步,自由性高,但往往缺乏团队的鼓励而不能坚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路线;因个人见识有限, 所涉及的风景、文化、自然知识内容较少;个人出行如果结伴的人少, 遇到困难和风险时缺乏帮助[3]。
3.1.4市区内组织徒步活动的现状调查
由湖南热爱徒步、热爱公益的网友自发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大型徒步活动“百公里毅行”自2007年首次举办,这也是长沙市内唯一的一项户外大型徒步户外活动。2007年有194人参加,到2013年人数达到2712人。由于潇湘晨报的宣传,这项活动也是所有徒步类活动参加人数最多的。由于这类活动组织难度大,每年一次的活动,可能只起到了增加这项活动的影响力的左右。在组织者的努力下,每年这项徒步活动都选择了不同的路线,不同的主题,将环保、公益、爱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带给了城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安全得到了十足的保障,使很多老年人和儿童都能很好的参与。(图1)
3.2影响青年人户外徒步活动的因素分析(图2)
3.2.1空闲时间少,徒步运动耗时长
调查发现有22%的在校大学生认为主要是徒步运动耗时长,平时空闲时间因参加聚会、球类运动、班级活动、上网等占用,较少能抽出时间 。
3.2.2大学生空闲时间多在上网
有28%的大学生空闲时间选择上网,聊天、游戏、看视频、浏览网页等,逐渐成为“宅男宅女”。如今依赖网络的年轻一族越来越多,基本人手一台电脑,有些人甚至吃饭都在电脑前。
3.2.3缺乏对徒步运动的认识,认为徒步运动单调、运动效果差
16%的人认为徒步运动单调、运动效果差,没意识到徒步运动对心理的调适及对环境的亲近作用。其中有些爱好户外的同学认为自己会选择骑自行车到户外去,如果选择同朋友增进感情会选择聚餐、 KTV、一起打球等方式,没有或较少有主动认识陌生朋友的想法。也有个别人认为,如果户外徒步的话,自己要准备好点的鞋、太阳伞、急救药品等很多东西,太麻烦。
3.2.4认为城市环境不好
15%的人认为现在城市环境差。户外徒步运动可能碰到下雨、太热等天气不利情况;汽车尾气较多;城市到处都人太多,绿地少,公园到处都是人,山上也是人多。不如在寝室或校园,安静、不受风吹雨打、 精神放松。
3.2.5没有很好的组织
12%的人认为自己外出路感太差,担心风险意外;没有很好的户外徒步运动组织;特别是一些新来大学的同学认为自己对这个城市太陌生,外出活动无从下手;自己一个人出去太乏味枯燥,没有一起的同伴, 周围人都比较宅;出去不知道去哪儿,没有向导;周围的公园都去过了, 没有意思。
3.2.6户外徒步太累,担心自己体力不支或怕晒黑
5%的人认为户外徒步比较累,自己从没有走过那么长的路,担心出去后走不动了没法收场。出去走一次,很可能被晒黑或刮伤了。这些主要是平时缺乏锻炼爱美的女生。
4结论与建议
4.1目前城市青年户外徒步活动参与度低、组织程度差
不论从参加人数,还是组织程度上看;目前城市青年户外活动参与程度都比较低。相比其他休闲体育运动来说,如球类运动、游泳、自行车运动等,参与人数都远远低于其他休闲活动。虽然社会提倡这项运动,但现在高校有关户外徒步运动的社团少,社团开展活动也很少,缺乏有效的组织;而户外徒步运动花费低或零花费,有意愿推动该活动的组织机构很少。
4.2户外徒步运动门槛均低于同类休闲体育运动
户外徒步运动接近于零花费,不需要特殊场地设备,不需要特殊服装,不需要特别训练,对体能和运动技巧要求低,适合于各类人群。
4.3城市青年户外徒步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收益颇多
城市户外徒步活动除了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外,也能亲身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变化、感受四季的变迁、适应各种自然环境,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其他运动没有的收益。徒步过程中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增进感情,互相丰富知识,相互倾诉缓解压力;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可以增强团队意识;高校的户外徒步甚至为许多大龄学子们解决单身问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城市户外徒步对来大学的学子们来说,确实能很好的解决如何去了解一个陌生城市这个问题开辟一条蹊径。
4.4城市青年户外徒步活动值得推广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同时也通过越来越智能的手机终端在加强它对年轻人的捕获力,甚至遍及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网络也不断的响应各种人群的各种需求,特别是年轻人的各种需求,从获得各种信息、到学习工作、到和朋友交流…… 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不需要出门就能够买到各种所需求的东西。但或许很多人已经对真正的地球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感到陌生,对真正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城市是什么样子感到陌生;城市景观虽然越来越美,但它是不是真正适合居住,还需要我们去感受。现在城市青年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业、生活、家庭、爱情等,一个人的虽然智商可以高到去解决这其中的很多问题,而往往一块短板就可以让你停步不前; 如果能有机会有个好的地方去放松、去交流、去一起面对,我们会走的更远;让那些因学业、生活、家庭、爱情等令到一个年轻人去自杀、去伤人、去自闭的情景从我们记忆中消失吧。户外徒步活动需要我们更多热爱这项运动的人去积极推广,也许它就是一座链接网络虚拟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桥,一座链接我们内心与现实生活的桥。
4.5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建设
中国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增强,城市也越来越美。但每个城市发展还是面临许多大难题:交通拥堵、工业废物及汽车尾气排放、越来越大的人口压力及生活垃圾、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点保护、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变得更美好、更有魅力,是我们走出去的物质基础,也能更好的保障城市户外徒步的安全。然而城市户外徒步还是有很多障碍。就如虽然城市的每条街道都建了盲道,但几乎所有盲道都被机动车占领停车,普通人行道也是这样;公园是免费了,给户外徒步创造了条件,但所有的公园都是人满为患,几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稍微小憩一下;所有的城市特色街道及历史文化载体都在城市中央,但城市内的小汽车越来越多,再多的高架桥似乎都不够用,如果要去步行,真是即要不断的呼吸汽车尾气,又要躲避车流或走的更远。城市建设因考虑徒步需求,如吐鲁番市的很多街道都既有车行到,还有宽阔的有葡萄架及各种人文历史景观的林荫徒步行走道路;当然仅有河边景观带是不够的, 以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观为中心,建立适合徒步行走路线或许是个好的选择[4]。
4.6在青年人群中加大户外徒步活动宣传
像潇湘晨报宣传户外徒步也仅仅是每年一次,当然仅仅依靠报纸是不够的,现在网络作为最大的信息载体,更加应该利用它的优势来作好这项宣传,这样做对城市青年的吸引力也更大。如现在每个城市的旅游网都建立起来了,目前它们大多只对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点做了宣传, 并没有针对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来提供针对性的介绍;就如同那些专门试车的总结每款车的特点一样,如果旅游网里也有旅游们对更多城市徒步路线的不同季节、不同角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甚至很多小故事的总结,估计能吸引更多人来参加城市徒步。这需要政府公益宣传的支持,也需要更多热心的人来推动。
4.7改善活动的组织
一项好的活动能否长久的持续下去,和它带来的好处有关,也和它的组织者有关。国外很多NGO(非政府组织)办的很好;在中国,涉及各个领域的NGO创办都很艰难。现在政府也在有意识的来推动,帮助培养NGO的领导组织,建立完善的NGO组织架构。但目前大部分这样的组织还是没人管理,没人关心。在高校,学生社团也是差不太远,而理应在高校的社团能更好的得到支持才对;而现在高校社团的申请需要大学生自己去交很多材料却得不到指导,高校社团的组织者几乎得不到很多管理培训,更不用说针对社团类型性质的培训;往往在高校内,一次性花费高、耗费大的活动有老师在背后支持。
【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推荐阅读:
五四青年节活动策计划07-23
2023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10-28
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09-02
单位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09-07
五四青年节基层团委活动方案09-07
五四的青年节党课活动总结09-23
五四青年节的实践活动策划方案06-29
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之社区篇09-09
举办五四青年节活动的策划设计方案09-26
五四青年主题活动总结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