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积累习题(10篇)
1.古诗积累习题 篇一
1.比一比,再组词
苗( ) 较( ) 京( ) 级( )
描( ) 郊( ) 凉( ) 吸( )
渴( ) 顶( ) 刻( ) 炉( )
喝( ) 领( ) 该( ) 芦( )
2.补充成语
雁过( )( ) 天朗( )( )
水( )渠( ) ( )( )似箭 ( )( )之行 始于( )( )
3.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羽毛 ( )地说 一( )翅膀
( )的小羊 ( )地跳 一( )石桥
( )的大山 ( )地写 一( )桌子
2.古诗积累习题 篇二
而事实上, 数学学习离不开习题, 这不仅是因为习题具有检测、反馈、评价的功能, 同时, 从发展的角度看, 习题是思维训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从经验的形成过程来看, 经验需要反思与领悟, 通过活动, 获得经验, 再通过回顾与反思, 将活动内化为抽象的经验, 最后在解决新问题时运用、验证、重组并产生新的经验系统。经验的积累就是在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 习题的教学 (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 在经验的积累、改造、丰富等方面应有一席之地。从教材的编排上看, 教材非常注重在习题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知识、观念、活动经验的提前孕伏。因为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 不能靠一堂课、一道例题便一蹴而就,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如数学转化思想的培养, 从低年级的练习中不断渗透直到高年级的专门教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养成, 很多习题就是引导学生猜一猜再算答案或找规律。再如, 在学习正、反比例前, 苏教版教材在各个阶段就大量地渗透变量的思想。
如三上年级教材第79页:
三下年级教材第39页:
再如四上年级教材第4页:
四上年级教材第63页:
对这些习题的教学, 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 日积月累, 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 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猜想验证, 催化经验再生长
很多数学家都认为, 数学结论是看出来的, 而不是证明出来的, 看出来的数学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指引了数学研究的方向。而且, 看的过程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这正是数学不断创造新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 组织充分的观察活动, 在此基础上交流发现, 引发学生猜想, 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与合情推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反思、内化、丰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对猜想的验证, 又催生了新的经验。
例如, 笔者教学的“小数乘整数”一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69页的练一练第2题) :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练习, 知道如何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出积的小数点。教学设计时, 笔者思考:如何提高这道题目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虽然是隐性的, 但对学生的发展可能作用更大。于是, 笔者没有按题目的顺序出示, 而是先出示14.8×23=, 面对这一复杂的算式, 学生急于拿笔计算, 教师予以制止:不用笔算, 要知道结果, 需要老师告诉你们哪个算式的结果?当教师出示148×23=3404时, 学生又直接说出了0.148×23与148× () =34.04的结果。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此时, 出示14.8×2.3, 引导学生猜一猜, 并说说猜想的依据。当教师出示正确结果后, 再一次引导学生猜一猜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 有两次猜想, 第一次猜想并说依据, 就是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整数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再运用, 经验得到提升, 产生新经验。第二次猜想, 产生对猜想验证的需求。多次地运用猜想, 使学生体会到猜想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创造性思维, 并将猜想自觉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数形结合, 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习数时, 离不开形;学习形时, 少不了数。这是数学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决定了数学学习离不开形的直观。因此, 数学教师在分析抽象的题目时, 要帮助学生画出图形。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将数与形进行联系的意识?并且形成这一方面的能力?这一研究将对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起促进作用。
在教学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后, 在“整理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探索题:
此题是要引导学生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迁移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去, 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如果教师进行简单的教学, 只是介绍一下公式, 就题论题, 学生最多只学会了套公式解题, 过不了几天也就忘了, 其数学思维没能得到发展。而且教学时, 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 使这样的好素材成了曲高和寡的奥数题。因此, 教师如何发挥题目的功效, 使之转变成为面向全体并能够把学生引向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去?在解决问题中,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方法, 将刚学的转化的方法运用于实践, 引导学生从计算图形面积学习到的转化方法, 迁移到计算中去?从图形面积计算的转化, 到纯计算中的转化, 如何在“数”与“形”两个“领域”架起沟通的桥梁,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合理推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那么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无疑起着促进作用。
三、捕捉生成资源, 比较反思中积累经验
课堂是生成的, 习题教学中常常有学生突然灵感一现, 产生与众不同的思路与想法。这时, 教师就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反思以促进活动经验的内化, 用教学机智捕捉生成资源, 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旁逸斜出,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上有所提升。因此,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 放慢教学的节奏, 给学生有活动、感悟、反思的时间。
例如, 笔者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 教材第89页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摆出了四种方法。如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以便形成“有序”的思维习惯。在进行比较时, 学生意外地受到启发, 想到了摆法5 (见右图) 。
此时, 笔者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摆法, 而是肯定学生会思考, 因为从儿童的思维出发, 右边的小正方体可以前后移动, 从前面看到的都一样, 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外。于是, 其他学生受此启发, 又先后创造了更多的摆法:
面对这些创造, 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分类、比较, 最终, 他们不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怎么摆才符合要求”, 虽然学生的创造不符合规定, 但对其空间观念的发展不容置疑, 在此过程中, 对学生的交流、倾听、质疑的能力, 创新的精神, 分类、比较的数学思维, 严谨的数学精神, 都将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3.浅谈农村小学古诗诵读积累 篇三
一、农村小学生古诗诵读积累的现状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书,大多以作文书为主,还有少数的笑话、童话等语言类的故事书。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所谓的课外书就是各类练习册、试卷以及作文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诵读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其次是书源缺乏,大部分学生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长基本上没有藏书,很多学生的零用钱用在了买零食上,而用在买课外书上的很少。另外,学校藏书陈旧以及不向学生开放也是学生无书可看的原因之一,甚至在一些村小连藏书都没有。
要改变农村小学生古诗诵读积累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课内教学指导、课外积累。教学中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古诗让学生阅读。例如教学《春晓》后,可以让学生搜集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来背诵;母亲节来临之时,教孩子学习感恩的古诗《游子吟》等。所学材料宜短不宜长,要循序渐进,从浅显的五绝、七绝到五律、七律、词等,还要文质兼美、风格多样,使孩子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
二、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和氛围
学校诵读积累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诵读积累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实现课外书籍的资源共享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方法适合诗歌的教学特点,学生通过诵读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自由诵读,把握诗的情感,反复琢磨,读出韵味,最后熟读成诵。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7~15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记住的东西就像门上刷的油漆一样,永远也不会掉的,而最好的背诵材料就是经典诗词,它短小、押韵、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有的甚至能让人品味一生。小学阶段大量的积累有助于丰富语言,积累情感,培养情商。
三、激发诵读积累的兴趣,加强课内古诗教学指导
从平时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学生阅读课外书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看书后不做笔记,更不会进行整理,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阅读的方法指导不够,家长关注少。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的兴趣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课外阅读积累训练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这样肯定会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语言文字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课内外结合——得法于内,得益于外
从孩子们一入学开始,就要让他们大量地朗读背诵古诗词,如此长大的孩子,语言必定典雅。孩子在校时,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孩子进行背诵。我还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才艺表演,背诵古诗词,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呆在家里,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布置学生背诵古诗,请家长帮忙监督,学生每天背古诗词给家长听,形成习惯。
五、在活动中历练古诗词诵读积累的品质
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积累的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诵读积累检查、评比等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诵读积累的平台。诵读积累要做到古为今用,不然费大力气学古诗词就没有意义了,要鼓励学生把学过的古诗用到自己的言行和文章里,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一年级教“头”,有学生组词时说:“举头望明月”的“头”,老师大加赞赏。后来教“里”字,就有学生说“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里”,“欲穷千里目”的“里”。春天来了,孩子们会兴奋地对着柳树高声吟诵贺知章的《咏柳》;坐在草坪上,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白居易的《草》。在活动中历练诵读品质,提升品位,从而进入诵读的良性循环。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花朵般的笑脸,听着一片稚气的吟诗声,我觉得很欣慰,因为学生正在我的引领下受益,他们正沐浴着古诗词的阳光茁壮成长。
4.分类复习——古诗积累 篇四
一、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夏天你去赏荷花,满池的荷花映入眼帘,此时此刻美景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你想起了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把这种美的感受表现了出来:。
3、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4、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 ”。
8、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9、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10、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11、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
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1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 _______ 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4、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5、“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6、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18、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
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 ______”。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9、人们常用“ ”(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0、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副对联是:
21、请你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22、我们称赞老师学识渊博,问他这些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他用诗作答:“。”(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但他提醒我们还要注意实践,因为。(书上的知识肤浅,要透彻地理解事还必须来自实践。)
23、比赛紧张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用歇后语说)我的心如:
24、你知道顾宪成的一副对联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你看,古人尚且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怎么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呢?
25、在《出塞》一诗中,写出边关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26、高适有“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句诗是。
27、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
这一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28、“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现在,我们也经常吟诵“ 的诗句来感叹人生宛如已近黄昏,好景不长了。
29、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30、“诗中有人”,在“不要人夸颜色好,”的诗句中我们看了贞洁自守的王冕;在朱熹“ ”的诗句中我们懂得了智慧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诗中有情”“ ”表达李白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龚自珍的“ ”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31、表明诗人渴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心情的诗句
32、古诗词中借月亮来表白自己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有:
33、古今中外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很多,如:“松、梅、竹”为岁寒三友,请摘录两句赞美“松”的诗句
34、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字面上没有提到“情”字,但是通过景物描写却透出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这两句诗是
35、小军同学不知道立志的重要性,请你用《古今贤文》中的一句话送给他,让他明白人活着可不能没有志向:
36、要想学好语文,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陆游所说的那样:
37、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难了,我相信到时候是会有办法的。(填谚语)
38、张大妈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好的病也好了一半,真是
(填谚语)
39、这次晚会上大家一定要 拿出自己的绝活。(填歇后语)40、拔河要多少人参加?这次没有限定人数,当然是 了,人多力量大嘛!(填歇后语)
41、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沉迷于 3
各种游戏中的时候,我真想对他说(填名人名言)42每当到了除夕,我便想起了诗句:
43、我们了解了 这句话,就不会再埋怨学习艰苦了,只有付出努力,才会实现理想。
44、看到兄弟反目成仇,我这样劝他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4、描写春天的诗句:。
5、描写夏天的诗句:
6、描写秋天的诗句:
7、描写冬天的诗句:
8、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
三、为下列内容各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0个字)
1.推广普通话。2.严禁践踏草坪。3.(公园)严禁攀折花木。4.(驾车)严禁超速行驶。5.严禁偷税漏税。6.(计划生育)严禁超生。7.(阅览室)严禁喧哗。8.请无偿献血。
9、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0、保护环境。
四、按要求各写一句谚语。
1、有关学习的:
2、有关天气的:
3、有关交友的:
4、有关农业的:
5.古诗词积累 篇五
一、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诗句有:“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莺啼绿映红”、“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干墙来”
2.描写夏天的景色的诗句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诗句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描写冬天的景色的诗句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赠别诗。
1.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王维的《送元二使征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诗句积累。
描写山水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描写情谊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反映科学哲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反映边疆将士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表现爱国主义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反映作者思念家乡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与月亮有关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回到牵牛织女家。
赞美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赞美柳树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赞美小草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赞美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补充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遗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五、按要求填空。
1.《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借物咏志,其中“梅”具有素净雅洁的特点,“竹”具有顽强坚定的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请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有生之年没有看到国家统一的遗憾。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李杜”,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绝句》、《春夜喜雨》。
8.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含有很深的道理,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6.小学六年级古诗积累 篇六
姓名: 班级:
1、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 2.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李白写的一首诗:“。。” 3.春游仙岩,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吟诵起:。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很多,如 在《浪淘沙》中写道:,;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5.蓝天就像一块巨大的晶莹的宝玉。辽阔的草原像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到了天边,看不到它的尽头。一阵风吹来,绿草随风起伏,牛儿正在那儿吃得欢呢?诗句是“。”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景色吗?
6.关于读书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这样告诫儿子: ,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这样认为:。写一句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
7.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8.我下象棋时,总是看不清对方的招数,爸爸说这叫当局者迷,真是。9.春日的清晨,我睁开睡眼,窗外伟来小鸟清脆的叫声。我想起两句古诗:。
10.湖边寻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色真可谓是“。” 11.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中的“ ”;《 》中的“ ” 12.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诗为。王之涣的《 》,诗为。
13.,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14.以热爱祖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7.古诗积累习题 篇七
一、把古诗文阅读积累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曾在某篇文章中读过一段话:“语文教育应是一条纽带, 一座桥梁, 它的一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另一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个人文化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和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教师善于利用这种关系, 不但能帮助学生学好、学活语文, 而且在经典的吟诵陶冶中, 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六年前, 我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 从进校第一周开始我就尝试将古诗文阅读积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试图让每个学生随时能接触到古诗文, 感受到古诗文的影响, 希望通过六年的学习, 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 并使古诗文博大精深的内涵影响、成就学生的理想人生。我选择了《弟子规》作为开始。《弟子规》是启蒙养正, 教育子弟敦伦尽份、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我把《弟子规》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结合起来讲解, 由于学生都知道《弟子规》是流传久远的经典, 对其中的道理很信服, 且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朗朗上口, 便于诵记, 所以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能将《弟子规》熟读成诵, 平日但凡哪个学生有违规的地方, 教师、父母引用《弟子规》中相关语句, 学生立马心领神会, 改正不当行为。也正是由于这样, 学生对这部古文的积累运用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二、让古诗文阅读积累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
1. 以教材为点, 系统积累。
苏教版教材中使用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在学习这些诗词的同时, 我会根据其内容、作者或朝代等做有关系统的拓展学习, 便于学生积累。例如:在备课苏教版12册第九课《词两首》之一———《如梦令》时, 我决定这堂课摆脱细碎的讲解,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让学生以自学为主, 大量积累。我要借助《如梦令》, 带领学生徜徉词的王国, 熟悉词的特征, 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的精神世界, 系统品读其代表作品, 感受其文化魅力。
上课伊始, 首先, 我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自学理解了《如梦令》的词义。其次, 我抓住词眼“醉”引导学生把握了词的主旨, 随后, 在多种形式的吟诵中, 学生很快熟读成诵。再次, 我引入作者的另一首《如梦令》, 同样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学, 了解词意, 大声吟诵。接着, 让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形式、内容、感情, 让学生自己发现同一词牌名的词可以表达不同情感、不同内容。同一词牌的词的形式是一样的:一样的字数和句数, 一样的平仄和节奏。从而对词这种文学形式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随后, 我告诉学生这两首《如梦令》均为作者早期作品, 由于作者早年生活幸福快乐, 所以作品的基调也是轻松愉悦的。但细细比较, 两首词的内容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此, 学生很容易就搞懂词牌不过是一种格式, 词人须依词牌格式填词, 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则各不相同。最后, 我又投影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武陵春》, 让学生再次采用自学的形式了解词意后, 通过朗读比较这三首词的情感, 从而使学生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趁热打铁, 又介绍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供学生赏析。短短一节课, 学生品读了四首经典宋词, 70%的学生记住了其中的三首。从教学效果来看, 以教材为基点, 系统性拓展积累, 既方便学生的记忆, 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2. 比照学习, 另一种积累形式。
进入中高年级, 教材中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或节选于古典名著, 或是根据古文翻译改写的故事。在学习这样文章的过程中, 我习惯把原文拿出来让学生比照阅读, 并背诵精彩片段。比如:学习《三打白骨精》时, 我要求学生读《西游记》原著相关章节, 并摘抄其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堂之上, 学生情绪激动, 不少学生直言原著精彩, 相比之下, 改写的课文不堪卒读。如此批判令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 我不由想进一步了解, 于是要求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原文对白骨精所变的村姑、老妪、老翁的外貌神态的描写具体生动形象, 才让唐僧一再上当, 误会悟空, 这些描写有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但课文则粗略地一写, 无法起到同样的作用。读了原文, 真的不想再读课文。”……听到这样精彩的评价, 我知道, 预设的教案作废了。当机立断, 我索性把这堂课改为原著片段赏析。比照阅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经典文学名著的巨大魅力, 他们爱上古诗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可见, 合理使用教材, 精讲精练, 努力腾出时间来, 把与课文相关的、经典的、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供学生品评赏析、吟诵积累。如此, 学生所得必然丰富。
三、让古诗文积累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文有了兴趣, 那么积累背诵也会成为其乐趣所在。但由于古诗文时空跨度大、意蕴深沉、语言又精炼含蓄, 这些都给小学生读懂诗文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处理不当, 反而让学生反感。所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例如: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文能学以致用, 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每学期开学, 我会要求学生从古诗文中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选一句话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同桌。由大家共选一些名句, 让书法爱好者写成条幅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作为环境布置。过年了, 让学生为商场、书店、饭店、家庭等场所, 选择合适的对联。当然, 在平时写作文, 更是鼓励学生引用合适的古诗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同时, 这样的运用过程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储备的不足, 更急于学到需要的古诗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习效果会更好。
又如, 开展各种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文积累过程中开展各种活动, 既愉悦身心, 也使古诗文积累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 赢得学生的喜爱。
8.初中古诗词积累与运用的方法 篇八
关键词:古诗词 积累运用 方法
苏东坡曾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著名学者邓拓曾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因此,积累古诗词可以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文化遗产,陶冶情操,更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体会情感,提高欣赏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几年来,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绵阳市中考为例,古诗词积累运用的考核,分值为10分。再看得分较高的中考作文,往往是文才飞扬,气韵灵动,古诗词被那些学生运用得灵活自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判卷教师的目光,成为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由此可见,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因此,教师要把古诗词的积累运用当做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但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把工夫放在平时,教师指导得法,学生无论是做题还是运用都会驾轻就熟。
一、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实现古诗词的突破
回顾初中所学的全部古诗词,按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等归类,使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加深对古诗词内容中心的感悟。引导让学生对照《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必背的古诗词进行归类,教师给予积极的指导。如写景诗词:按季节,有春、夏、秋、冬;按景物,有风霜雨雪、日月星辰、树木花草;按情感,有爱国情、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按格律,有律诗、绝句等。通过这些方式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对祖国古代文学的热爱。
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一是巧用周记本。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周记本,用来记录三年来所涉及的诗词。学生对周记本的利用主要分成固定积累和灵活积累两个版块。固定积累主要记录课本涉及到的作家和作品,学生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分类,分版块加以保存。如李白可以分成生平简介、文风介绍、代表作品、名言赏析、文化专题等栏目,这样,学生对李白就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归纳的能力。这样,他们学习起课本来,也是有备而来,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灵活积累部分主要由学生做主,把自己喜欢的一些诗词进行摘录整理。二是运用积累卡片。学生自行裁定,以较硬质纸张为宜,便于携带和保存,可以随意记录喜欢的诗词歌赋。此外还可以围绕诗词的语言修辞、描写、关键词句、内容解读、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积累。三是自办手抄报。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抄报创办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一些主题来创办,如“走进诗仙李白”“诗情画意王维”等。通过这些动手环节较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加以应用,学生自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四是设计成长记录袋。学生自行设计“读诗词成长记录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封面体现自己的特色,既美观又主题鲜明。如我的宝藏、心灵加油站等。②备有目录。每学期装入的资料要明细以便翻阅。③符合规格。能装下周记本、诗词批注卡片、诗词手抄报等。这些做法虽然很稚嫩,但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能让文字在大脑里活起来,自然也是其乐无穷。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古诗词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快乐的积累与实践中,其成长的足迹必会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自会丰厚起来,成为其受益终身的财富。
二、学以致用,培养兴趣
1.读诗写画面,走进古诗优美的意境之中。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读到这首诗,我们的眼前会很清晰地展现出一幅画面:近处是绿树环绕一座村庄,红砖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显得那么幽静,远处是绵延的高山,一片青葱,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段城墙。作者用他那淡雅的文笔、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了鲜活生动的乡村画卷。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词语句优美、简练生动,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正如苏轼所说:“诗中有画”。通过诗写画面,能够让学生还原诗词本身所写之景,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
2.品析名句,领悟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走近文天祥,去感受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让我们和陶渊明一起种豆采菊,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和惬意;让我们沿着苏东坡被贬的足迹,去感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通过对诗词名句的欣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味诗词的意境,学习诗人高尚的情操,学会对诗词名句的灵活运用。
3.举办诗歌朗诵会,表现诗词的音乐美。经常以学校或班级的形式举办配乐诗歌朗诵,鼓励学生根据诗的格调选择乐曲,或是悲伤凄凉的二胡曲;或是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扬琴曲;或是似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将每一个学生心中诗的旋律拨动起来,始终激情满怀。
4.开展古诗背诵接龙活动。人们常说:诵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指定的篇目进行积累,使人人熟读成诵,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
5.改写古诗,张扬个性。如改写《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时,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通过生动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兵役制度的不合理。通过改写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味,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古诗词的积累、运用、提高,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我们应激发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真正达到学好、用好古诗,为一生的文学素养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9.高中课外古诗词积累 篇九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嘤其鸣矣,求其友声。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11.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13.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1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物。
1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6.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1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19.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2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21.桑之落矣,其黄可陨。《诗经·卫风·氓》 2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2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4.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北风·静女》 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3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尚书》
1.满招损,谦受益。2.诗言志,歌咏言。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5.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6.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8.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周易》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系辞下》 4.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8.慢藏诲盗,冶容诲淫。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礼记》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教学相长》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教学相长》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9.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10.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2.十目所视,十指所指。《礼记·大学》 13.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14.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左传》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5.不以一眚掩大德。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10.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1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闵公元年》 14.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左传·襄公二十年》 1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国语》 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3.中不胜貌,耻也;华而不实,耻也。
4.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船,水则资车,以待乏者。《国语·勾践灭吴》
5.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者所恶,补民之所不足。《国语·勾践灭吴》
6.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不食。《国语·勾践灭吴》 7.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
8.吾不欲匹夫之勇也,与其旅进旅退。《国语·勾践灭吴》
9.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国语·勾践灭吴》
《管子》
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晏子春秋》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论语》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4.当仁,不让于师。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0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0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0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论语·子罕》
11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15.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1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1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1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22.饭疏食,饮水,去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1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24.富与贵,世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1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
12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2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又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29.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1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语·卫灵公》 1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3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3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4.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6.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3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4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4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6.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老子》
14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4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4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1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1.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54.治大国,若烹小鲜。
15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56.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5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8.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15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61.曲则全,枉则直。
《孙子兵法》
16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6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164.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165.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16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
《墨子》 167.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6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6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70.爱人者必见于爱也,而恶人者必见于恶。
17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战国策》
172.众庶则强,增积成山。
173.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174.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175.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176.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177.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78.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179.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80.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181.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孟子》
18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8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8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8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亦敬之。《孟子·离娄下》
18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18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8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9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9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9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9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9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9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19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97.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19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为有能生者也。《孟子·弈秋》
19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0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0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0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203.彼一时,此一时也。
204.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205.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206.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20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庄子》
20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0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1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12.凫胫虽短,续之则优;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21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1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215.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16.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217.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218.我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1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丧,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20.至人无己,神人无过,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2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 22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楚辞》
2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2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2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2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22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228.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荀子》 229.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3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3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3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3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23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23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38.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3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40.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荀子·非十二子》
《韩非子》
241.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242.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43.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244.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24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4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247.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248.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249.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250.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25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淮南子》
252.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25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吕氏春秋》
254.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于千里,不期乎骥骜。
255.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25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察今》
257.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258.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或乎?《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25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260.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26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察今》
262.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骛。《吕氏春秋·察今》
26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义赏》
楚·屈原
26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6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
266.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267.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26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6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九歌·国殇
270.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离骚》
271.虽九死其犹未悔。
27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27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一道而相安?
274.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275.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27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7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7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楚·宋玉
279.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色赋》
28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
杂家
《登徒子好
281.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
28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83.从来天下事,只在布衣中。今种《鲁逆台》
284.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
28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齐·杜弼《檄梁文》
286.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
第二部分——汉魏六朝名言
刘邦
287.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288.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歌》
司马迁《史记》
28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290.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9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9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9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294.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9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96.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297.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2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29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0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0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02.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303.士为知己者死。
30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0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0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07.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308.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309.常人安于故俗,学着溺于所闻,3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1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31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3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1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1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17.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
31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空》
刘向
319.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32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32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苑·杂言》
322.诚无垢,思无辱。
32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324.金刚则折,革刚则裂。
325.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326.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327.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328.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苑·炳烛而学》
王充《论衡》
32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330.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盖其恶。
331.情见于辞,意验于言。
332.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333.论说之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334.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335.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336.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33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桓宽《盐铁论》
338.行远着假于车,济沧海者因于舟。《贫富》
339.言之非难,行之为难。《非鞅》
340.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疾贫》
贾谊
34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34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34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34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45.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
346.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论积贮疏》
班固《汉书》
347.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34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349.冲风之衰,势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35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3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
35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
王府
354.身之病待医而治,国之乱待贤而治。《潜夫论·思贤》
355.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潜夫论·论荣》
曹操
35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357.慨当以慷,优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358.明扬仄陋,惟才是举。《求贤令》
35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6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36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
36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
诸葛亮
363.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36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365.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36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36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36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丕
36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370.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
371.文以气为主《典论》
曹植
372.文若春华,思若泉涌。《王仲宣诔》
37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374.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白马篇》
375.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376.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六首》
377.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娇志》
378.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野田黄雀行》
379.山不厌高,含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李密《陈情表》
38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81.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8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寿《三国志》
38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8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85.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386.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87.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388.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389.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390.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39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3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93.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三国志.蜀志》
王羲之《兰亭集序》
39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9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9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陆机
397.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短歌行》
398.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399.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文赋》
400.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文赋》
401.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文赋》 402.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文赋》
傅玄
40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0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陶渊明
40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40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40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40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40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4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41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41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41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削忧。《归去来兮辞》
41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的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41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41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41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4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谢灵运
42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421.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22.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423.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夜宿石门》
范晔《后汉书》
4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42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27.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42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29.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430.疾风知草劲,岁寒而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31.有志者事竟成。
43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王琼传》
43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3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刘义庆《世说新语》
435.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436.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437.掷地,要作金石声。
438.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王通《中说》
439.举一纲,众目张。
440.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鲍照
44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42.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谢脁
44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44.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445.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丘迟
44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与陈伯之书》
44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与陈伯之书》
刘勰《文心雕龙》
448.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44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45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451.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452.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453.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10.课外古诗词名句积累 篇十
爱国
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九歌·国殇》)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甫《吾宗》)
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上李尚书书》)
6、为国者终不顾家。(宋·苏轼《陈公弼传》)
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11、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趼人《痛史》)志向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1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18、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
1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20、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2、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2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扎子》)品德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7、自环者为之私,背私为之公。(《韩非子·五蠹》)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9、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30、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
3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战国·屈原《渔父》)
3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5、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3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37、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8、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3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40、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修养
4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鱼谟》)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学而》)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
4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45、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主述训》)
4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戒子书》)
4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48、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0、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学习
5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师说》)
5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5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韩愈《师说》)
5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5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5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荀子·劝学》)
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下纪·用众》)60、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宋·苏洵《明论》)6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杂说·送张琥》)62、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63、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6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6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68、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69、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7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读书
7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7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7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5、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76、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7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惜时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79、老冉冉之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屈原《离骚》)8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8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汉·乐府古辞《西门行》)8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83、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84、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85、来日苦短,去日苦长。(晋·陆机《短歌行》)
8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87、尺璧非宝,寸阴可惜。(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8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89、莫道韶华镇常在,发白面皱传相待。(唐·李贺《嘲少年》)90、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唐·卢仝《叹昨日》)9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写怀》)92、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琵琶记》)93、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言行
9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95、一言而可以兴邦。(《论语·子路》)
9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97、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9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99、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00、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10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102、恶言不出口,苟言不留耳。(《邓析子·转辞篇》)10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104、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宋·欧阳修《六经简要说》)10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10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苏洵《远虑》)10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108、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109、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六行》)
110、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汉书·枚乘传》)社交
1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11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11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11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国志·吴书·吕蒙传》)115、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元·孟汉卿《魔合罗》)11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醒世恒言》)1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11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1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120、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121、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古辞《古艳歌》)122、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战国策·燕策二》)12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124、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唐·孟郊《送沈秀才下第东归》)125、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处事
12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12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12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12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13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13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三国·曹植《君子行》)132、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宋·苏洵《上文丞相书》)
13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134、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大戴礼记·曾子立事》)135、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文学
13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13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138、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139、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140、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1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42、惟陈言之务去。(唐·韩愈《答李翊书》)143、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14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145、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魏书·祖莹传》)
14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诗品·含蓄》)14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4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4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50、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自然
15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152、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管子·形势》)153、寒往暑来,秋收冬藏。(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154、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155、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唐·元稹《苦雨》)1565、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宋·文天祥《正气歌》)景色 157、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158、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159、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16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小天。(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6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6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6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164、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65、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166、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16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168、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来秋千影。(宋·张先《菩萨蛮》)
169、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送春》)17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宋·辛弃疾《太常引》)17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172、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唐·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17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17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175、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17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17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7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17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180、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宋·林逋《相思令》)18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唐·李白《公无渡河》)182、欲把西湖当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8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唐·白居易《长相思》)18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南唐·冯延巳《谒金门》)18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刃岳上摩天。(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他
18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8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行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189、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邓析子·转辞篇》)19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191、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19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1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19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19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19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太甲中》)1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赞》)19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斯子聿》)
20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
(潘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