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2024-06-19

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7篇)

1.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一

关于对2011年上半年答辩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进行重复率问题检测的通知

新农大学位办通知[2011]3号

各相关学院:

为保证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端正学术学风,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我办仍对所有参加答辩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重复率问题检测。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进行重复率问题检测的学位论文word电子版命名规则为:“作者姓名_学号_论文题目.doc”或者“作者姓名-学号-论文题目.doc”。

论文电子版请只保留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将独创性声明页、课题支撑、致谢和个人简介等页全部去除。

请一定使用word自带的自动生成目录的功能完成论文的目录,以方便检测(这样系统会自动按章进行检测,比较准确,否则系统无法分辨章节,会按照字数分为段落,致使检测结果不易读解)。

2.导师应责成学生对存在问题论文的重复部分认真进行比对,确实有问题的要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监督学生重新修改。修改后的论文须重新提交进行一次检测,由此产生的费用由研究生或导师承担。

3.是否已通过重复率问题检测是答辩前资格审查的项目之

一。检测不达标或未参加检测的,需延期三个月答辩。

4.试行的相关标准及要求:

(1)总复制比在25%以下(博士论文20%以下),且文章中后部分的文字复制比在15%以下(博士论文10%以下),中英文摘要、结论部分文字复制比在5%以下的,视为合格。

(2)总复制比在25%至50%之间(博士论文20%-45%),且文章中后部分的文字复制比在25%以下(博士论文20%以下),中英文摘要、结论部分文字复制比在5%以下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论文,并重新参加一次检测。

(3)总复制比超过50%(博士论文45%)的,由导师决定:要么让研究生在答辩前规定的时间内对论文进行重大修改,导师审阅通过后再重新提交进行一次检测,合格后参加答辩;要么不参加本次答辩,让研究生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参加下一次的答辩。

5.因系统分配的检测有限额,故重新进行检测的次数均为一次,一般不进行超限额检测,其他未尽事宜,请与学位办联系,电话8762488。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2.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二

随着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增高,使用油纸绝缘的关键设备,如换流变压器,它们的绝缘状态好坏直接影响直流输电的可靠程度。而随着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相关电工设备油纸绝缘结构的某些薄弱环节就会产生、甚至加剧直流下局部放电,这对设备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导致该电工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因此,研究油纸绝缘的直流局部放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直流下局部放电试验在1968年就提出,那时仅用于军事领域,其定义为每分钟超过一次的重复放电[3]。U.Fromm于1995年提出[4]将相邻两次放电间的时间间隔Δt作为直流局放的一个基本参数。这使得交流下局放类型识别方法可用于直流下局放类型识别。图1所示为交、直流下局部放电基本参数的对比。基于此方法,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基于Δt放电谱图的直流局放信号分析与模式识别[5,6,7]。

众所周知,交流下的PRPD谱图,其基本参数ϕ具有确定性范围(0~360°),而且同一种绝缘缺陷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放电谱图分布对于参数ϕ具有相似特征。例如,电晕放电谱图分布在交流电压的峰值处,其谱图特征参数不依赖于缺陷两端电压。但基于Δt的直流局放谱图,其基本参数Δt不具有确定性范围,其决定于缺陷两端电压。如果假设在直流电压下,基本参数Δt(或放电重复率n=1/Δt)与缺陷两端电压具有近似线性关系,那么同一缺陷模型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放电谱图,在归一化基本参数Δtn(Δtn∈[0,1])下,应该表现出相似的谱图分布。据此,虽然在实际高压直流设备中缺陷两端的电压无法获取,检测系统依旧可以根据人工缺陷模型样本数据库中的基于Δtn直流局放谱图提取的放电指纹对所测数据进行判别。

笔者在文献[1,8]的研究基础之上,对直流下局放重复率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研究。并基于宽带检测技术对直流下油纸绝缘三种基本缺陷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所得数学物理模型给出的直流局放重复率与外部施加电压关系的正确性。

2 三电容等值电路

研究交流局部放电时,通常采用三电容等值电路来解释交流电场作用下绝缘介质中气隙的放电过程。稳恒直流条件下,介质中电场分布是按电阻率成正比分布,因此在原三电容等值电路基础上加入电阻即可分析直流下局放过程[2,3,4,5,6]。图2左图中b代表缺陷,a是与缺陷串联部分的绝缘介质,c是除了a之外的其它绝缘介质。假定该介质处在平行板电极中,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缺陷和介质中的放电过程则可以用图2中左图所示的abc等值电路来分析。

假设气隙中在加压过程中始终不发生放电,考虑RC混联电路在t=0时刻接入直流电压源,求解该电路在阶跃电压U0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根据图2左图,建立电路方程如下:

式(1)简化为:

其中, Cba=Cb+Ca; Rba=Rb+Ra。求解式(2)得:

其中,τ为缺陷充电时间常数:

由Ca/Cba≪Ra/Rba, 式(3)化简为:

在绝缘缺陷处,其两端电压到达起始放电电压Us,且具有初始电子时,放电就发生。图2右图中,Ui为发生第i次放电时缺陷两端的电压;Ur为发生一次放电后,缺陷两端的残余电压;Ucon为假设缺陷中不发生放电,外施电压作用下缺陷两端最终电压值;两次放电时间间隔Δt等于恢复时间tR加上放电初始化电子等待时间tL(放电时延)[4,6]。由式(5)和图2右图可得:

等待初始电子的延迟时间tL相对较小且可以忽略不计时,放电重复率n=1/Δt可取最大值:

通常Ucon≫Ur,利用泰勒公式展开得:

在平稳直流电压下,Ucon=U0Rb/Rba;由于起始放电电压Us由缺陷结构决定,短时间内不受老化等其它因素影响(其可以视为定值);以及残余电压Ur≪Us。因此,由局放过程和式(8)可以得出:当外施电压U0大于局放起始电压Us(发生局放)且小于贯穿性击穿电压时,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n可视为与外部施加直流电压U具有近似线性关系。

3 双电容简化等值电路

3.1 忽略测量电阻的影响

图3将内部缺陷作进一步简化,仅看成气隙和绝缘介质构成的电容[8]。事实上,式(1)至式(8)的abc三电容等值电路分析并没有涉及电容Cc和电阻Rc。

在负极性电压源下,其边界条件为:

式中:σa,σb以及σ分别是电容和绝缘介质表面的自由电荷密度。由式(9)得出电容极板上的电荷量Qa,Qb和由绝缘介质表面传导引起自由电荷量q的关系:

定义电路和绝缘介质中的电流密度分别为i和ia,两者关系:

式中∂Da/∂t是位移电流密度。假设气隙的实际传导为零,由电流连续性方程,电流密度ia=∂σ/∂t,则电流密度i和电路总电流I可分别表示为:

图3中电容C上的电压为:

上式中a,b和εa,εb分别为绝缘介质和气隙的厚度和绝对介电常数。如果是气隙非常小,则b≪a。由式(13)、(9)和(10)可以写出UC(不考虑测量电阻影响时,电源电压U0=UC)更直观的表达式:

式(14)中Ca和Cb分别为绝缘介质和气隙对应的电容,总电容C=CaCb/(Ca+Cb),三者之间的关系为:C

此外,由欧姆定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

式中γa和γb分别为绝缘介质和气隙对应的电导率。 假设γb=0(理想绝缘),式(15)简化为:

由式(9)和式(10)可得:

再由式(9)和(14)可得:

当认为上述问题只与时间有关式时,式(18)中的∂q/∂t可以使用q代替。则式(10)、(9) 和(18)可重新表示为如下的三个等式:

初始条件:q(0)=q0, q(0)=(γa/εa)Qs, Qa(0)=Qs, Qb(0)=Qr。其中Qs、 Qr分别是放电起始和放电熄灭时气隙电容极板上电荷量。式(19)中Qb的特殊解:

为了到达发生局部放电条件,电荷Qb(Δt)=-Qs必须出现在电容的负电极,此时局放时间间隔为Δt,由等式(20)可以得到:

由C

上式中,q0=Qs-|Qr|, Q0=CU0。

因此直流下局放重复率n=1/Δt为:

式(23)所得结果与式(8)一致。

3.2 测量电阻对重复率的影响

对图3所示等值电路,若考虑测量电阻R影响时[8],则由式(12)和图3得:

那么经上述类似分析,可得直流下局放重复率:

式(25)包含了影响重复率的两个因素:由绝缘介质决定的放电等待和由电路结构决定的放电等待。而这两个因素将由谁的时间常数τ更小而起主导作用。

众所周知,电路的时间常数τc=RC在实际工况中是十分小的,要比绝缘结构决定的时间常数τd=εa/γa小,因此电路时间常数τc为决定因素。但使用这个模型时需要假设初始放电电荷Qs与时间是无关的。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个值是随着放电过程变化的。电容极板上的起始放电电荷Qs会到达一个稳定值为Q0的平衡状态(直流下),比如Qs→Q0或者Us→U0。此时,式(25)中的第一项则变成了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由绝缘结构决定的时间常数决定了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因此可以得出,由于τc≪τd存在于主要实际工况,τc在初期起决定作用;而当电荷Qs→Q0的过程完成达到平衡状态后,放电重复率由τd决定,此时直流下的局放重复率为式(25)所示。

4 直流下油纸绝缘局放试验

直流下局放检测与交流下检测原理相同[2,3],因此都可以使用IEC60270推荐的脉冲电流法测量直流下的局部放电信号。本文使用宽带检测方法[9]测量直流下局部放电脉冲波形-时间序列。

4.1 试验系统

图4给出了试验与测量回路的原理接线图,其工作原理见文献[2,10]。其中直流宽带局放检测系统采样率100MS/s,模拟带宽10KHz~40MHz。

4.2 油纸绝缘模型

设计了三种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模型以模拟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典型缺陷,在试验中作为图4中试品CX。如图5所示,分别为油纸针板(图5(a))、油纸内部缺陷(图5(b))和油纸沿面(图5(c))放电模型。三种模型分别装于盛满变压器油的有机玻璃筒内。

4.3 抗干扰技术

图4中直流宽带局放检测系统具有基于脉冲波形的快速分类技术[11,12]。对获取的脉冲波形-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在图6所示的时频特征平面上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将随机干扰脉冲或噪声信号剔除。

4.4 试验结果

对图5所示的三种模型,各3个试品,试验电压从略高于起始放电电压的一个电压值开始,约5kV为步长,共做5个电压等级,每个电压等级下采集8~10脉冲波形-序列。图7所示为三种缺陷模型的某一试验电压下的波形幅值-时间序列示例。图8为三种缺陷模型各3个试品的平均放电重复率与电压等级的关系。图8所示结果得出:在试验电压大于局放起始电压后,直流下油纸绝缘局放重复率与一定范围内的试验电压值具有近似线性关系。

5 结论

直流电压下三电容等值电路局放模型分析得出:在试验电压大于局放起始电压后,直流下油纸绝缘局放重复率与试验电压具有近似线性关系。而双电容简化等值电路的数学物理模型分析同样得出:出现局部放电时,直流局放重复率与外部施加直流电压可视为 近似线性关系;测量电阻对直流下局部放电重复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会在局放起始放电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对重复率有一定的影响,在到达平稳状态后,直流局部放电重复率仅由绝缘缺陷电气结构决定。三种基本油纸绝缘缺陷模型的宽带检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电压大于局放起始电压后,直流下油纸绝缘局放重复率与一定范围内的试验电压值具有近似线性关系。从而验证了由直流局放重复率数学物理模型得出该近似线性关系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于钦学,邱昌容,谢恒(Yu Qinxue,Qiu Changrong,Xie Hengkun).油纸绝缘直流局部放电的研究(Study onpartial discharge in oil-immersed insulation under DC voltage)[J].变压器(Transformer),1998,35(5):17-20.

[2]司文荣,李军浩,李彦明,等(Si Wenrong,Li Junhao,Li Yanming,et al.).直流下油中局部放电脉冲波形测量与特性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pulse currentshapes of partial discharge in oil under DC voltage)[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J Xi’an Jiaotong Univ.),2008,42(4):481-486.

[3]Renate S,Johnl L.Partial discharge testing under directvoltage conditions[J].IEEE Trans.on Aerospace andElectronic System,1982,18(1):82-93.

[4]Fromm U.Interpreta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at DC voltages[J].IEEE Trans.on Dielectrics and Elec.Insulation,1995,2(5):761-770.

[5]Renate S.Ramp technique for DC partial discharge testing[J].IEEE Trans.on Electrical Insulation,1985,20(1):38-46.

[6]Peter H F,Johan J.Partial discharges at DC voltage:theirmechanism,detection and analysis[J].IEEE Trans.onDielectrics and Elec.Insulation,2005,12(2):328-340.

[7]杨莉,高文胜,严璋,等(Yang Li,Gao Wensheng,YanZhang,et al.).高压直流设备中局部放电的识别(PDidentification of HVDC equipment)[J].高压电器(HighVoltage Apparatus),1998,(3):48-51.

[8]T Ficker.On the influence of measuring circuit on a DCpartial discharge repetition rate[J].J.Phys.D:Appl.Phys,1986,19(8):1491-1496.

[9]郝艳捧,王国利,蒋雄伟,等(Hao Yanpeng,WangGuoli,Jiang Xiongwei,et al.).单个局部放电脉冲测量系统(Wide-band measuring system for single pulse current ofPD)[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Tech.of Elec.Eng.&Energy),2001,4(1):31-35.

[10]司文荣,李军浩,李彦明,等(Si Wenrong,Li Junhao,Li Yanming,et al.).高压直流发生器特殊结构对其内部局放测量的影响(High voltage DC generator’s specialconstruction affecting its inner PD detection)[J].高压电器(High Voltage Apparatus),2008,44(2):129-131.

[11]郑重,谈克雄,王猛,等(Zheng Zhong,Tan Kexiong,Wang Meng,et al.)基于脉冲波形时域特征的局部放电识别(Partial discharge recognition based on time domainfeatures of pulse waveform)[J].电工电能新技术(Adv.Tech.of Elec.Eng.&Energy),2001,20(1):20-24.

3.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三

近日有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的教师向中国之声反映,院长雷裕春的九篇论文和一篇专著,经知网检测,重复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达94%,而该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所有论文都“不涉及抄袭”。论文9成内容与其他文章重复,为何不涉及抄袭?

广西财经学院目前拥有在校生两万三千多人,教师10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77人。拥有正高职称的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雷裕春,被学院多名老师举报,称他的正高职称论文,全都是抄袭而来。法学院李老师将雷裕春的《无效合同之损失赔偿研究》等九篇在2004-2008年发表的论文通过中国最大的论文数据库知网进行检测,发现每篇重复率都在30%以上。李老师表示,“检了九篇文章,最高重复率94.8%,还有94.2%,87%,这么高的重复率可以说几乎整篇都是抄的,检测论文发表之前的重复率与发表后别人引用他的无关。”

通过李老师提供的知网检测数据,记者发现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数据库、港澳台学术文献库等11个数据库对比得出,雷裕春的九篇论文,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最低的为29.6%,最高为94.8%。九篇论文在不同程度上被知网检测系统判定为“剽窃文字表述”、“剽窃观点”。

广西财经学院纪委副书记张文安告诉记者,接到老师反映后,已经责成学校学术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2016年初学术委员会请五位法学专家进行评判,第一次,认定雷裕春确系抄袭。在雷裕春不服,提出二次鉴定后,学术委员会又请来三位专家做出二次鉴定,这一次他们剔除论文中与此前公开发表文章重复的部分以及一些法律条文、术语,得出部分文章只有30%重复,在专家提交结果后,学术委员会认定,雷裕春不存在抄袭情况,“后面查重,前面四篇文章,一篇重复率30.8%,另外一篇大概31.18%。最后一篇19%,不构成抄袭。做重复率多少来进行判断,没有下结论是否构成抄袭,把这个问题提交给学术委员会,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完采取不记名投票,认为不构成抄袭。”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老师并不认同,他认为广西财经学院对自己的本科生都要求重复率不得超过25%,否则不能参加答辩,为什么法学院的院长,在剔除各项内容后,重复率依旧30%,却不算抄袭?

4.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四

第一:检测系统没想象中可怕,检测比对的是相同字段,而不是相同意思,所以只要大家换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一样的,也查不出来,修改方式有改词、换句、改变描述方式(变原句为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词汇、关键句,增加句子与句子之间关联词等。经过实践证明,使用以上方法结合,可有效降低复制比,保证顺利通过。

例如下句:过热故障中的过热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是有区别的,正常运行时的其发热源来自于绕组和铁芯,即铜损和铁损,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由于受到有效热应力而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它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密度。

几乎被标红,说明与相似文献存在重合和高度相似,经过以上方式结合,本句可改为:

过热故障中出现的过热容易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相混淆,后者是因为其绕组和铁芯会出现铜损和铁损的现象,这是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发热,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受到有效热应力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具有中等水平的能力密度。

第二: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第三: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13字单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第四:投机办法(不推荐):

1、用谷歌翻译工具先把标红内容译成英文,再译成中文,在整理整理就测不出来了。

2、将标红的重合内容做成图片形式,测不出来。

例如下句:

过热故障中的过热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是有区别的,正常运行时的其发热源来自于绕组和铁芯,即铜损和铁损,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由于受到有效热应力而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它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密度。

几乎被标红,说明与相似文献存在重合和高度相似,经过以上方式结合,本句可改为:

过热故障中出现的过热容易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相混淆,后者是因为其绕组和铁芯会出现铜损和铁损的现象,这是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发热,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受到有效热应力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具有中等水平的能力密度。

这样修改几乎可以降低抄袭率一半。

再举一例:

标红抄袭段落: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跨国公司活跃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跨国公司根据其战略部署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这导致国际贸易和分工的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模式逐步演化为同一产品不同工序和区段上的分工体系,即产品内分工。

论文更改为:

从20世纪末以来,在新的科技革命及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竞争与协作相结合的良好共存局

面。在全球范围内,各生产要素由于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从而使国陈贸易和世界分工的方式产生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变化,传统的产业分工方式开始转变为因产品在工序和区段上的差异而进行的分工方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品之中的分工。

例三:在透明水杯的清水中放入少量纤维进行搅动,便可以直观地发现纤维呈立体悬浮状乱向分散,且长时间放置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说明合成纤维的质量较好;质量差的纤维经搅动后可能分散,但时隔不久便会上浮为一絮状层。质量差的纤维在混凝土的实际配制过程中多不易均匀分散。

本段完全被标红,修改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打乱顺序,重新组织。

将少量纤维放入盛装清水的透明容器中,边搅动边观察纤维变化情况,如果合成纤维质量较好,那么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纤维呈立体悬浮状分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若合成纤维质量较差,那么搅动的过程中,纤维可能分散,并且容易上浮形成絮状层。质量差的纤维在混凝土的实际配制过程中多不易均匀分散。

例四:对施工单位或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要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其必要性,同时将设计变更对施工工期和费用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非改不可的要调整施工计划,以尽可能减少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修改为:

施工单位或业主一旦提出设计变更要求,要进行统筹考虑,考察变更的必要性,同时,将设计变更对施工工期、费用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遇到非改不可的变更要调整施工计划,尽可能将其对工程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第五:(网上盛传,仅供参考)

应对cnki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之修改论文技巧

论文测谎仪(cnki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目张胆的学术作假行为,但也助长了造假的水平进化。

“反抄袭”软件遭遇大学生“反反抄袭”,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开动了“脑筋”。毕竟大家从小就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大家早就练就了一身超常的反侦察功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对付“反抄袭”软件,大学生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反反抄袭”密招。

“反反抄袭”密招一:改写

躲避“论文测谎仪”的方法听起来有些笨,但却很“实用”,那就是——改写。“不是论文不能抄,要看你会抄不会抄!”。

东拼西凑其实并没有过时,关键在于要仔细,不能露出马脚。首先在不同的资料当中找到我需要的东西,然后把每句话变变句式,换换说法,加一些解释性的扩充,略作增删,最后把这些部分组织到一起,论文就大功告成了。虽然繁琐一点,但是最后出炉的论文,绝对就像去韩国做了整容手术,焕然一新!再牛的测谎仪见到我这论文,估计也只有哀叹的份儿。

多加参考书目,把脚注一通乱加,那就是双重保险了!”有的时候,东拼西凑出一大段话,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改写更好,就干脆给这段话原封不动地加上一个引号,然后再给这段话编一个相应的脚注。首先,‘引用’部分不算作抄袭,论文测谎仪会自动剔除;其次,老师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检查我的每个脚注是否真实。这样一来,我的抄袭怎么可能被发现呢?

“反反抄袭”密招二:翻译

要抄,就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她的方法更加繁琐,但也更加保险,那就是翻译。跨语言的论文测谎系统还没有研发出来。广泛查阅外文资料,挑出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按照一定框架合在一起,一篇拼凑的英文论文就诞生啦!再把它翻译成中文,毕业论文不就有着落了吗?说抄袭,测谎仪软件查得出来吗?

这种方法对英语水平有很高要求,不过,英语一般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门道”。有些同学付钱给学校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请他们对自己的“双语论文”全程把关。“很多学校的墙上贴着这种小广告,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人操刀论文,价格也不菲,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反反抄袭”密招三:取巧

改写也好,翻译也罢,都是力气活儿。几万字的论文,如果字字改写,句句翻译,恐怕论文没写完,已经是人比黄花瘦,华发上鬓头了。理工科学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理工科的论文,变变数据图表啊,变变操作环节啊,就可以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反抄袭软件根本查不出来”。理工科的个人成果要好出一些,数据不一样,画图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自己写个软件,下载一个源代码,然后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就能把代码变成自己的啦!最后用自己的框架搭建起来,毕业设计就完成了。

“反反抄袭”密招四:Google新用

如果说以上所有同学的“反反抄袭”密招都还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那么这种“反反抄袭”法,则让人瞠目结舌,以为自己遇到了火星人。

这种方法,命名为“Google法”。“所谓‘Google法’,就是找一篇现成的论文,把论文的每一段都用Google在线翻译成英文,然后将翻译好的英文用Google在线翻译全部转回中文。猛地看上去,跟原文差不多;可是仔细一看,其实每句话都不一样!只要自己再把少量的语病改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提交论文之前,上淘宝网,有很多卖家会提供论文检测服务!卖家也持有类似的论文检测软件,通过卖家可以查看自己的论文有哪些破绽,再把露出马脚的部分精心修改。这样一来,把毕业论文交上去,就不会有什么风险了。有很多同学都准备这样做,花钱买个放心呗!

第六:万方检测与知网检测的区别:中国现在论文检测只有知网系统和万方系统(市场份额知网占90%,万方占10%),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公司,犹如通讯行业中的联系和移动;知网和万方互有优缺点。万方收录的文献不如知网的全,但是万方检测比知网优惠很多!所以万方的查出的抄袭率会低一点。根据多年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在2到10个百分点左右,意外情况也有,如果一篇文章万方没有收录,知网收录了,但是您大量抄袭这篇文章,这样的话万方检测就查不出来,检测结果差距就大了(见过差别在50%以上的,实在是让人无语).【专家建议】:第一:如果您刚刚开始写论文建议参考万方的数据库的论文,可以规避高校的知网检测,因为中国大部分高校是知网检测。第二,如果您的论文已经完成,建议您到万方检索下自己参考的文献,如果都有就不会差别很大。

5.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五

具体操作

1、为了防止数据不删除错误,我们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就是复制一个excel文件哦。

2、现在打开要处理的excel表格,然后我们对表格专利申请数据筛选,然后排序为升序排列 如图。

3、我们先创建一个列,列名可随便取,这里输入“数值”,然后编辑公式如图所示,然后应用到整列,

设置数值的单元格格式为小数点10位,应用到整列。

4、我们再在数值这一列中筛选等于1.0000000000的值,结果下图所示,这些数值等于1的信息都是重复的信息,可以直接删掉,删除后只保留了一个结果。大功告成!

6.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六

——如何实现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学内容为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教材利用了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掌握利用旋转画图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嵌套的重复命令画图。

2.能力目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理解旋转画图的数学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

四、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重复命令的格式,即REPEAT 重复次数[重复执行的命令],并且能利用这种格式画正多边形和画圆等,这节课的重复命令的嵌套,对学生来说理解其格式相对容易一些(只不过是重复命令里面又套了一个重复命令),如何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旋转图形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搞不清画这个图形都在重复哪些动作?

②画完单个图形之后应旋转的角度?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

[师生问好,提出任务]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图形的方法,同学们完成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组小海龟画出的精美图案(教师演示,见图一)。这些图形旋转形成万花筒的效果,同学们漂亮吗?(学生回答)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指挥小海龟来完成这些图形,好吗?

2.课程展开

(1)学习重复命令的嵌套

师:我们先来看这个图形(见下图)。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有哪几个图形组成,如果让你来指挥小海龟画这个图案,你会怎样想?下达什么命令?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也可以上机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上机练习。

[教师活动]巡视解答学生问题。

[双边活动]讨论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个图案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生答)

师:对,是由四个相同的长方形组成的。

画这个图案的思路:可以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向右转90度,接着再画下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向右转90度,重复这样4次即可画出这个图案。

师:也就是说画这个图案,小海龟画这个图案总是在重复这样两个动作:①绘制单个图形;②旋转角度。

师:板书:重复 [绘制单个图形 旋转角度]

师:那下达怎样的命令?(找生答)

板书:

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画出图案的第一部分)

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画出图案的第二部分)

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画出图案的第三部分)

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画出图案的第四部分)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命令,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双边活动]讨论总结:

生答:将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命令重复执行四次。

接着问:能否用重复命令这四组命令简化一下?

生答:REPEAT 4 [REPEAT 2 [FD 60 RT 90 FD 30 RT 90] RT 90]

接着问:这个重复命令和我们前面学习的重复命令有什么不同?

生答:这个重复命令里面还套了一个重复命令。

师:对,像这样重复命令里面还套重复命令,我们称它为重复命令的嵌套。

板书:重复命令的嵌套

师:使用重复命令需注意以下问题(教师适当讲解)

①嵌套允许多层嵌套;

②每层都有自己的重复次数;

③每层各有一对中括号。

师:请同学们上机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出这个图案。

[学生活动]学生上机操作。

(2)学习绘制旋转图形的方法:

师提出任务: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小海龟画这个图案,是怎样旋转的?转多少度?有什么规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此时学生兴趣很高,学习积极较高,都想第一个探索出这个规律)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上机练习。

[教师活动]巡视解答学生疑问,也可参与到某个小组和学生一起讨论。

[双边活动]讨论总结:

师:小海龟是怎样旋转的?是向右转呢,还是向左转?

生答:向左转、向右转都可以(教师可适时问:“为什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师:转了多少度?

生答:90度。

师:有什么规律?

生答:画这个图案小海龟共转了四次,由起始向上的方向转了四次后又转为向上的方向,也就是正好转了一圈,一圈是360度,所以每次应转的度数为:360/4=90度。

师:表扬回答好的同学,(给予星星奖励),并适时在黑板上前面板书旋转角度下方板书:

旋转的角度=360/旋转次数

师总结:也就是说利用旋转方法来画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规律:将绘制单个图形的命令重复旋转指定的次数就可以了。

用命令来表示就是:(在前面板书的基础上板书)

REPEAT 旋转次数 [绘制单个图形命令 RT(LT)360 / 旋转次数]

3.巩固练习

[学生上机练习]出示题目: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出下面两个图形(见图二)

师提示:如果在绘制图形时遇到困难,可以和本组的同学小声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教师点评一]利用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将制作好的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其它同学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并适时给予星星图案的奖励。

[教师点评二](开展一个集体会诊活动)展示个别没有完成同学的画面,让同学们诊断一下这个同学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很快发现问题,效果很好)

4.拓展升华

师: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小比赛,看谁能第一个画出这些图形(出示题目见图三)

[学生活动]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出下面图形。

[教师点评]展示绘制比较快的同学的作品,并且提问:画的个数你是如何确定的?(数一下第二个图的角数和第三个图的圆圈数即可)

5.课堂评价、总结

7.如何检测论文重复率 篇七

1、先打开要处理的excel文件,我们把要限制重复项的列先选中,如图所示。

2、然后我们找到“菜单栏-数据-数据有效性”如图会弹出数据有效性对话框,

3、然后点击设置选项卡,其默认有效条件-允许为任和值。下拉允许(A)列表,选择自定义。同时,在公式一行中输入=COUNTIF($C$2:$C$27,C2)<2 具体数据根据个人选中区域而定。

上一篇:关于秋天的落叶600字作文下一篇:红色电影观后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