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2024-06-08

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共7篇)

1.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一

XX年全市卫生计生行业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年全市卫生计生行业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XX年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安排部署XX年工作任务。刚才,直属各单位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分别作了党建工作报告,茂林书记代表市纪委驻卫计委纪检组通报了XX年执纪监督工作情况,总结工作客观、实际,部署工作全面、可行,我完全同意。

总体看来,XX年,全市卫生计生行各级党组织能够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自觉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推动行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委党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系统党建工作,并制定下发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单位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成立并健全了卫计委机关党委,配齐书记和专职副书记,整合基层党支部,配齐配强党务工作者,全面完成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理顺了卫计系统的党建工作格局,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强化学习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六个一”学习制度,细化学习安排,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不断健全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机制。把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组织集中学习教育50余次,各单位领导、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共讲党课112次。编辑印发《卫计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手册》,方便大家随学随用,切实将学习教育抓在平常,融入经常。四是夯实工作基础,积极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违纪违法专项排查、党费收缴专项检查、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等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的开展。将3名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口袋”党员清除出党,完成了XX年以来行业党员欠缴党费的收缴和上缴工作,完成了1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完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六个一”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党员教育与管理、党费收缴管理等党内常规性制度,各基层党组织修订完善各类制度62项,基层党建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五是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倡导“指尖上”阅读,开设“卫计先锋”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两学一做”必学篇目,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三好一满意”、“三比三促一争当”和“三亮三比三评”等主题活动;举办“大美仁医、天使情怀”主题摄影展;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巡讲、道德讲堂,举办乌海见义勇为“独臂大侠”事迹报告会;5.12护士节期间,开展“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公共卫士”和优秀护士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及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和市委相关规定。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梳理。对98人开展“一对

一、面对面”廉政谈话。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专项督查,对全市公立医院门诊处方开展集中检查并对“大处方”进行通报。落实行业行风建设“九不准”,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第三方调查,全市医疗机构开展住院患者和医生签不送不收红包承诺活动。七是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推动全市卫计工作跨越发展。委党组始终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坚定不移地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明确方向,把握大局,强力推动,积极以党建促发展,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国务院医改办去年对我市的医改工作进行中期评估,在100个试点城市中我市排名18位,得到了国家卫计委体改司的充分肯定,我市改革先进经验被国务院医改简报刊登。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代表自治区接受国家考核,在二十个省市中名列第四。市人民医院被评为自治区三级乙等医院,市蒙中医院正式挂牌成为自治区医科大学教学实习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成自治区西部首家辅助生殖技术中心,并荣获“最美妇幼天使”典型集体及“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荣誉称号;我市连续七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也是全区唯一连续15年获此荣誉的盟市,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相互融合,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在此,我代表委领导班子,向全市卫计行业广大党员干部、全体党务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卫计行业的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史万钧书记给我们指出两条问题:一是医院领导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比较突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抓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史书记所指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切中要害,请大家务必尽快制定方案,抓紧整改。同时,从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直属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对自身承担的管党治党职责认识不清,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履行从严治党职责不足,从严治党还没有严到份上;有的党组织书记对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把握不准,没有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有的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有的党组织书记该管的事情管的不到位,该做的工作做得不扎实,有的党组织书记对业务工作投入的精力多,对党建工作抓的不够深、不够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卫计行业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进而影响到我市整个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各级党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XX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行业党工委全面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做好今年行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严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抓手,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充分发挥行业党工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全市卫计行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为促进医改和推动全市卫计事业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关于今年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已经书面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创卫生计生事业新局面

从中央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为牵引,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工作一起抓,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严出了新的气象、严出了党的威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发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加强基层党建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我们卫生计生行业各级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和改进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我市来看,市委高度重视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特别是今年3月1日,专门召开了市卫生计生行业党工委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市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进入到了新阶段、上升到了新高度。从卫计党建实际来看,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0个,卫生技术人员4554人,点多、面广、体量大,党员构成复杂。同时,我们卫生计生工作直接关系着全市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全市55万人的卫生与健康,甚至是生命财产。正如李纪恒书记在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讲的一样,一些部门是要害部门,卫生计生是要命部门,就是强调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当前,我们医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市委、政府提出的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任务重,责任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委成立卫生计生行业党工委对我们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行业党工委成立为契机,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全程有督查;各级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亲自管,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党建工作,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工作常抓不懈、水平不断提升。行业党工委将组建专门的党建调研督导小组,对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进行巡回督查,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压紧、压实,落到实处。

二、牢记宗旨,争做先锋,充分发挥卫生计生行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本质属性,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和根本落脚点。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二者同促进、共发展。抓好卫生计生行业基层党建,关键是要强化政治功能,注重政治引领,严格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行业内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重大任务和困难考验面前,能够冲的上来、顶的上去,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强化政治功能的同时,要在服务群众上彰显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我们卫生计生行业,更是为群众服务的排头兵,各级党组织要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为目标,继续开展“三比三促一争当”(比服务、比技术、比创新,促作风转变、促质量提升、促改革发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活动,不断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拓宽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提高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的自觉性,着力解决好医务人员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进人民群众对卫生计生行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加大力度,夯实基础,不断提高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水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必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到抓基层、打基础中去。全市卫生计生行业有6个党委、4个党总支和60个党支部,全部是基层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从严治党,重点在基层党组织、难点也在基层党组织。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准则》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主要靠卫生计生行业各级党委和党总支,特别是党支部。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抓好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我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和专题学相结合、反复学和跟进学相结合、集体研讨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同时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推进卫生计生工作的具体举措、破解卫生计生问题的方式方法,要转化为工作成效、工作业绩、工作亮点。

二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对卫生计生行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而言,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权威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自觉按纪律、按规矩办事,特别是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各项重要部署,要切实把握好政治导向,把讲政治、守规矩体现到卫生计生工作中去。

三要加强党建队伍工作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基层党务干部是党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今年,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要着力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把那些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既热爱党务工作又熟悉群众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着力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让他们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干好有发展。

四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党的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在卫生计生行业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存在,比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经常是紧一阵松一阵,上面盯就紧,一但没人盯,就松了,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XX年,要在行业党工委成立的基础上,以支部为单位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实行支部“三会一课”定期报告制,并将其纳入年底党建考核。要落实各单位领导班子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本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实党员干部按照规定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坚定不移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整治“四风”,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提高卫生计生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一要发挥委党组在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这就明确说明,对卫生计生行业的党内监督负主体责任的是委党组,我是第一责任人,其他党组成员负分管范围的监督职责。委党组和党组成员要彻底打破“党内监督是纪检部门的责任”的惯性思维,要自觉担负起党内监督的法定职责、政治职责,为卫生计生行业各单位党组织担负本单位党内监督职责做好示范、带好头。我们委党组成员,包括我在内,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做到的,我们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上级要求落实的方针政策,我们必须首先执行;凡是党章、党规规定的纪律,我们必须首先遵守。

在此,我再强调一下,市纪委在今年3月份专门印发了《乌海市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将我们卫计行业列为了重点监督对象,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案,刚才已在大会上作了宣读,大家会后要认真领会,积极部署安排。我们要通过专项整治工作,排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出台一批制度规范,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计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区、各直属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明确第一责任人,对排查、整治不到位、工作走过场,严重腐败问题不报告、不查处或者查处不力,以及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腐败问题的,将严肃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同志们,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我们委党组成员发挥好了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卫生计生行业才能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发挥纪检组党内监督的专责职能。派驻纪检组和机关纪委要实现从“专门机关”到“专责机关”的转变,同时要厘清各自职责、落实各自职责。派驻纪检组要严把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三转”,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聚焦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推动红脸出汗常态化。要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核查掌握的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廉洁情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三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监督的职责。在落实党组的监督主体责任和纪检部门的专责监督责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党内监督力量。我们整个行业现在有70个基层党组织和938名党员,如果大家的监督作用都能发挥出来,那监督的天眼将无处不在,大家要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要敢于向一切弱化先进、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亮剑,敢于同一切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斗争,自觉做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纪律的忠诚卫士。

同志们,做好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锐意进取、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二

《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已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4年1月27日

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 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编制《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 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制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办法, 实行以省 (区、市) 为单位, 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等办法。鼓励地方根据实际进行不同方式探索, 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研究制定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确保每个省份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逐步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医疗绩效评价机制、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以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上下联动, 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政策。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模式, 积极推进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 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研究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专科特设岗位计划。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提高技术劳务价格, 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

(二) 提高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完善新农合筹资机制, 提高筹资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和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保持在75%、45%左右。全面推进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纳入大病保障范围。完善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推进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管理服务。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扩大覆盖面。加快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继续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 严密防范和严肃查处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基本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

(三)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处方行为, 引导合理用药。

开展临床必需但用量少、市场供应短缺药物定点生产试点, 建立健全低价、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做好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建立药物政策协调机制, 发布国家药物政策相关文件。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政策, 完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 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单位。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 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

(四)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优化项目内容, 完善服务模式, 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 以县 (市、区) 为重点, 加强项目绩效考核,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模式试点。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开展中央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督查。重点做好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儿童及老年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全国40个城市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五) 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将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放宽举办主体、服务领域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要求, 支持发展老年护理和康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 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推行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

(六)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卫生计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加快国家综合管理平台和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推动人口健康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规范开展服务。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金人工程, 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 规范使用电子病历。

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

(七) 全面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风险防控预案。指导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全面准确评估本地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 做好报备工作, 按程序启动实施。做好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 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 建立通报和约谈制度, 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

(八) 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巩固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办证难问题。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推进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和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启动对省级工作的督查评估。

(九) 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机制建设。加强集贸市场、产业园区等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的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社区网点建设, 强化区域协作。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做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项目试点工作。

(十) 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区域协作机制, 加大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工作力度。推动村规民约修订,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 维护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合法权益。

(十一) 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建设。扩大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范围, 实施“新家庭计划”。开展“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 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社会关怀工作, 推动国家层面利益导向政策提标扩面。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做好重大疾病防控

(十二)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推进传染病防控。研究建立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基金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探索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实施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麻风病等重点疾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大边境地区疾病防控力度。研究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指导意见, 完善脊灰灭活疫苗的使用策略。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制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出台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重点职业病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 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扩大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面, 做好空气污染 (雾霾) 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监测工作。推动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

(十三) 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中心升级改造, 实现国家到省级指挥中心的网络联通。健全监测报告网络和卫生应急队伍“平战结合”运行机制。推进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 (市、区) 创建工作和基层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 实现《国际卫生条例 (2005) 》规定的建设目标要求。加强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和科技支撑。启动国家级区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 规范核和辐射、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管理, 探索海上 (水上) 和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建设。重点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鼠疫、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

(十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推动出台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 开展爱国卫生立法调研。组织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工作, 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

(十五) 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纪念《母婴保健法》公布实施20周年, 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 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工作。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强化产科质量管理, 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妇幼保健服务, 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 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 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提高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 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 规范避孕药具管理, 加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强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

(十六) 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 (2014—2020年) 》, 推进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实施西藏和四省藏区健康促进工程。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 加强科普平台建设和健康教育。推进控烟履约工作, 推动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创建无烟卫生计生系统。

(十七)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工作。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组织开展重点标准跟踪评价, 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制订《食源性疾病管理办法》, 健全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编制2014—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划, 开展年度优先评估项目。全面开展总膳食和食物消费量调查。修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等管理规定。指导规范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履行食品安全职责。建立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制度。继续加强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综合监督工作

(十八) 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制订医疗机构设置政策, 制订常见病种入出院和转诊标准, 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编制未来五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完善专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 严格医疗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三好一满意”、“全国大型义诊周”等活动和医务社会工作。提升临床路径管理水平, 制订、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及县医院版, 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修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加强重点技术准入管理和适宜新技术规范化培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 加强护士岗位管理, 推进老年护理工作。印发《医疗机构药师管理办法》, 加强药事管理。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专项整治。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研究改革医师资格考试模式。

(二十) 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研究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完善三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加强医院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和平台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废物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 拟定医疗机构药害事件处理办法, 建立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推进无偿献血和临床合理用血, 加强血站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 保障用血安全。

(二十一) 全面推进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深入开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落实医院治安责任和安全保卫工作, 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推进医疗责任险, 探索医疗意外险, 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二十二) 加强综合监督。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整合执法资源。监督检查重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督查督办重大违法案件。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医疗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督检查。做好涉水产品、消毒产品国家抽检工作。组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及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开展执法稽查, 规范执法行为。探索建立监督协管服务制度, 扩大村监督信息员队伍, 加大培训力度, 推进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试点。

五、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二十三) 健全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 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实施中医药服务财政补偿试点。制定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和措施, 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 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健全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传承创新人才工程, 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 推动一技之长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推广中医保健知识及方法, 探索开展中医养生旅游。做好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和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六、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增强事业发展能力

(二十四) 指导推进地方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落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 指导做好基层服务资源整合工作。抓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加强对业务主管社会组织的管理。

(二十五) 加强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加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改革的战略性、基础性、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建立人口健康政策法规评估系统, 实施重大政策协调性审核, 发布国家卫生发展报告。加快《卫生法》立法进程, 配合做好《中医药法》、《食品安全法》审议工作, 推动制定或修订《执业医师法》、《药师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明确未来3年取消、下放或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审批项目和职能转移清单。清理修订各项卫生标准及管理制度, 制订卫生标准工作五年规划。

(二十六) 统筹做好规划工作。开展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医改“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加强“十三五”期间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及相关专项工作规划前期基础性研究, 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地市级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重大疾病防治设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以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设。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优化布局和资源调整工作, 推动建立区域性配置中心, 支持国产医学装备发展应用。完善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全国医院节能规划, 加快节约型医院建设, 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节能减排。指导地震灾区卫生计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

(二十七) 全面加强卫生计生队伍建设。加强医教协同改革, 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 加强基层适宜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 加快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推动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及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及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实施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继续实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 实施人才规划监测评估, 开展省、市、县级卫生计生管理干部培训, 提高职业化水平。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

(二十八) 做好财政资金保障和扶贫支援工作。推动中央及地方落实财政投入责任, 加大卫生计生事业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单位经济管理绩效考核试点。加大对吕梁山片区等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力度, 做好援疆、援藏、援青等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落实总会计师制度。

(二十九) 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重大卫生计生科技项目, 研究制定《创新药物保护管理规定》。制定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开展卫生计生新技术评估, 推广适宜技术, 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行业科研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 修订《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文件。强化科研伦理诚信和知识产权管理。

(三十) 加强宣传和文化工作。全面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计生的重大决策部署, 做好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等重点工作宣传。加强理论宣传, 深入研讨, 凝聚共识, 推动形成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开展卫生计生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做好社会宣传和群众动员, 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优化户外宣传环境。深入推进人口和健康文化建设, 鼓励文艺宣传创作。加强宣传阵地和能力建设。坚持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舆情监测和处置长效工作机制,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新媒体应用, 研究制订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三十一)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启动中国全球卫生战略研究工作。推动多边、双边和区域卫生、人口和计生交流合作, 密切港澳台地区合作发展, 深化与东盟、金砖国家及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落实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北京宣言》, 做好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 创新卫生援外工作新模式。做好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卫生工作组工作, 配合做好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的审议。加强因公出国 (境) 管理。

七、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十二)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建立完善反对“四风”的长效机制, 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大力改进会风文风学风, 精简会议文件, 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 全面规范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 严格相关纪律。整合12320、12356卫生计生公益服务热线。做好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应诉等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抓好信访三级终结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化解一批信访积案。

3.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三

首先,延津县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纪臣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李纪臣主任在大会上重点强调说,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抓好作风纪律,作风纪律这项工作永远都不能松懈,我们要做到作风纪律工作要永远保持在路上。

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杨延生在会上宣读了纪检监察违法违纪工作方面的文件。副主任段国晖在会上主要宣读了两个文件,第一个文件主要是关于延津县各乡镇副职考试方面的文件,第二个文件主要是关于检查各乡镇医疗机构考核方面的工作。

最后,我们收听收看了延津县县委书记祁文华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祁书记在大会上主要讲的还是作风纪律工作,作风纪律工作永远在路上,并表示各单位的一把手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恪守其职,不要有违纪现象。

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有各乡镇的卫生院院长、卫计委各个主抓的副主任和各个股室的股长及卫生计生系统工作人员。(延津县卫生计生委 冯侠 李树行)

4.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四

---2012年垦区卫生、人口和计生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张启新

(2011年3月20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共同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将垦区卫生和计生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垦区卫生、人口计生工作,在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和构建和谐垦区的要求,紧紧围绕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实现了“十二五”卫生、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2011年垦区卫生工作进展

1、抢抓机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升级。

总局卫生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向省和国家部委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管理局中心医院新建、扩建面积59703平方米,总投入21028万元;农场级医院改扩建12个,建设规模16323平方米,总投入3052万元;新建连队卫生室(所)27个,总投入208万元;新建管理局急救指挥

中心4所,建设规模1475平方米,设备及业务用房总投入800万元。

2、转变观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入正轨。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科学调整,112个农场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二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管理局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1年6月总局组织开展了社区卫生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2011年在北安、牡丹江管理局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信息化试点建设,北安管理局已全面完成了管局及农场的信息化建设。四是社区康复医疗服务得到有效开展。通过有计划的在20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康复典型示范区,带动了垦区社区康复工作的全面开展。

3、狠抓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民生。

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92365人;0-6岁儿童体检19695人;35-5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255082人。

4、强化监管,确保垦区食品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2011年总局将垦区公安局列入食品安全成员单位,重新细化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并建立了例会、联络制度。二是全面落实垦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治“百日会战”工作。开展了“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加大重大

食品安全案件督办力度。总局卫生局积极发挥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督办和平牧场的“飞鸽”牌问题乳粉案件和毛红利销售“伊利”、“贝因美”问题乳粉案件;督办8510农场幼教中心食堂食用变质大米查处工作。

5、预防为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加强法定传染病监测和疫情管理。2011年共报告国家法定传染病15种,报告发病人数1761例,报告发病率124.05/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66%。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垦区精防三级防治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总局—管局—农场精神疾病防治网。三是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初见成效。2011年共建设验收甲级预防接种门诊5个,乙级预防接种门诊70个,接种点914个。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

6、加强执法,卫生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卫生监督执法文书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北安管理局的监督执法档案资料齐全,程序规范。二是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红兴隆管理局2011年共立案30余起,已收缴罚款10余万元,宝泉岭、牡丹江管理局监督执法力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三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农垦总医院、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建三江管理局中心医院已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获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四是监督稽查工作实现新突破。2011年8月总局卫生局组织开展了卫生监督专项稽查督导,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五是重大活动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安全保障到位,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安全保障任务。

7、完善体系,妇幼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垦区各级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总局总医院落实了总局妇幼保健院相关职能科室机构和人员。妇幼保健工作逐步规范,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垦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经过整改,通过审查验收,有47家医院获得助产技术许可,96家医院获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许可。

8、整章建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对垦区二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互查校验,通过以查促建,纠建并举,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宝泉岭中心医院通过省卫生厅评审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农垦总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红兴隆管局中心医院成为第二批“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总局卫生局、牡丹江管局卫生局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总局总医院、红兴隆管局中心医院获全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集体。

9、着眼长远,人才强垦战略全面实施。

2011年总局卫生局着重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卫生人员素质。完成全科医师培训385人;执业医师岗前培训159人;助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418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人员培训121人;妇幼卫生管理师资培训37人;重性精神疾病精防人员培训454人;疾控业务骨干培训40人,卫生监督员培训367人,行政执法培训209人。

(二)2011年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

2011年省农垦总局获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兑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优秀奖,获省人口计生委绩效评估先进单位一等奖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兑现特别奖;北安管理局获得了省人口计生委绩效评估先进单位。

(一)关注民生,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全面落实。2011年,在总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各地的积极努力下,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总局领导“各拖欠单位必须在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兑现工作,奖励费全部发放到位。”的指示精神,垦区各单位于6月30日全面完成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落实工作,累计兑现往年拖欠679.24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全部落实、无拖欠的目标。2011年垦区还兑现当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及退休一次性补助费共计4198.8 万元;并为224名奖扶对象和1271名特扶对象发放奖励扶助资金160.73万元。

(二)深化服务,“惠家工程”普惠千家万户。

2011年垦区继续完善和细化“惠家工程”目标措施,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是精心培育“龙江幸福宝贝”。2011年在建三江局直、红兴隆局直、绥滨、八五

七、查哈阳等34个农场、局直建立了婴幼儿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及亲子活动。二是全面实施“生殖健康促进”。教育、卫生、宣传、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人格教育及青春健康援助行动,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活动800余次,订购健康人格教育图书6000余册,发放健康人格

教育宣传品数量1万余份。免费实施计划生育手术11919例。三是真情助推“计生关怀关爱”。2011年,全垦区共帮扶计生贫困家庭8538户,投入资金5634万元。四是大力推进“阳光计生维权”。创建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单位240个,在宝泉岭、建三江两个管理局的四个农场开展了独生子女父母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三)强化宣传,“黑土甘霖”行动扎实推进。

一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广泛开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红兴隆管理局开展了“甘霖进万家、幸福红兴隆”行动;建三江管理局开展了“新苗茁壮、蓓蕾初绽、生机盎然、绚丽金秋”活动,齐齐哈尔管理局推出“关注生命,关爱家庭,打造和谐家园”的民生工程。二是加强宣传环境建设。新建人口文化公园15个,人口文化楼道20个。三是积极开展“幸福家庭”创建等人口文化活动。新华农场姚井兰家庭代表黑龙江省被推荐参加国家“夕阳康乐家庭”评选;垦区有13幅作品在全省人口文化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奖。

(四)强基提质,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

一是计生机构、人员待遇得到加强和充实。近两年有3名管局计生干部被提拔为卫生局副局长,垦区已有6个管理局落实了计生委副处级待遇;有146名撤队并区的卫生人员被安臵到社区居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专职或协同社区居民委负责人口计生工作。二是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全垦区180余名计生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组织计生骨干,到国家先进典型单位学习考察,对计生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基础工作得到稳定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准确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率

达到100%,保质保量地完成了840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总局党委关心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垦区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总局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垦区卫生、计生工作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各级卫生和计生战线的广大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发展定位不清晰。有的部门工作不在状态,对新时期卫生和人口形势把握不准确,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惠家工程”等工作的理解不透彻,还没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垦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度去谋划卫生和计生工作发展思路,未真正实现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缺少抓落实的力度,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作机制。二是重点工作不到位。部分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能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甚至个别农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都不能完成;有的管理局中心医院未完成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2-3个百分点的目标;还存在部分农场基层卫生人员工资未达到标准,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不到位,局直、场直地区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尚需加强等问题。三是队伍素质不过硬。部分卫生、疾控、监督、计生的领导、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注重学习钻研,不注重总结提高,服务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工作频于应付的倾向仍然存在;各社区服务中心普遍缺少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全科医生。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过采取积极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2012年各项工作落实 2012年垦区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和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完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力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实现医疗服务模式转变,构建具有垦区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一)抓功能,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着重在完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一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管理局局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场场直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所人、财、物和服务一体化管理。每个管理局至少创建1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卫生人员队伍培养,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项目,实现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有一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全科医生。三是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管理局、农场要在6—8月,利用医院临床病人相对较少的季节,集中精力,集中人员,开展“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百日会战,全面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35—59岁妇

女两癌筛查、0—6岁儿童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加快社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东、西部管理局信息化试点的成功经验,全面完善垦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到2012年底,垦区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要达到70%以上。五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要通过高层倡导、系统内学习、社会宣传等多层次宣传活动,使领导干部、卫生系统员工及广大群众了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从而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六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今年各管理局卫生局要重点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的绩效考核,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奖惩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到位。

(二)抓发展,重点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是全力推进9个管理局急救中心建设。各管理局要严格项目建设条件,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抓紧开工建设,要在2012年年末完成落实该项目。认真完成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如红兴隆、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项目,各有关农场医院建设项目建设。各管理局、农场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功能建设,建立健全急救人才队伍,初步构建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急救网络,基本满足本区域内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功能,建立并完善伤病员绿色通道,能承担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和医院外紧急医疗急救任务。二是全力推进9个管理局卫生监督项目建设。各管理局要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满足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功能需要,既要加强卫生监督体系项目建设,更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和综合执法能力。

(三)抓防控,做好重大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

今年,要重点发挥总局疾病控制中心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总局对管理局、管理局对农场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统一规范疫情监测报告、传染病流调、疫区处理等工作,指导农场开展慢病干预和管理,推进疾控机构规范化管理,提高防控能力。一是继续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对医务人员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的指导。二是做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三是全面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宝泉岭、绥化管理局疾控中心实验室今年要通过省级资质认定。四是全力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各级疾控中心要发挥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负责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提高社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能力和水平。五是加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以农垦精神病医院为核心,建立总局—管局—农场精神疾病防治网。六是提高生命统计工作质量。疾控中心要加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的分析与研究,总局疾控中心年底要提供垦区人均期望寿命等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数据。七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应急处臵能力。要加强重大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及生活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工作;各级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工作规范和协作机制,组织一定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与培训,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和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

(四)抓监管,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安全工作

总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为垦区各卫生监督机构做好引领和示范,推动卫生监督机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建立逐级培训帮扶制度,重点培养各专业卫生监督业务骨干师资,不断提升垦区卫生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总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重点抓好对哈尔滨管理局和总局直属卫生监督所的帮扶工作,使之工作步入正规。二是加强重点环节的卫生监督。要继续认真落实黑垦局卫发„2011‟66号文件,加强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传染病的卫生监督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监测、监督检查的力度。要重点加强对垦区新建的100所幼儿园使用前的卫生监督和指导,加强城镇饮用水设施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全力做好餐饮监管和食品安全工作。今年,《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即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条例已明确规定总局和管理局负责垦区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将校外托餐机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制售摊贩纳入到我们监管职能中,这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各地要提早做好准备,全面做好各项监管工作。《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实施后,各地要按照新职能的要求,迅速摸清校外托餐机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制售摊贩底数,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要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全面加强许可管理,严查无证经营行为,开展无证小餐饮、“小餐桌”等薄弱环节集中整治,通过许可备案、摸排查处、教育整改,做到规范一批、整顿一批、取缔一批,使其逐步规范化,年底前,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率达85%以上;要加强日常监管,做到餐

饮服务单位全覆盖,继续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旅游景区、学校食堂和工地食堂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加大对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食品添加剂使用、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食品加工过程等重点环节的检查和指导。三是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围绕总局“强工”年,针对重点职业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好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宝泉岭、牡丹江、北安、九

三、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年内要完成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审批工作。四是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总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统一制定各项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完善卫生许可和行政执法程序,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要在加强工作责任心、日常卫生监督到位的工作基础上,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利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调味料掺杂掺假、掩盖食品腐败变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加大重要案件督办、查办力度。六是落实《垦区条例》,完成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的承接工作。

(五)抓服务,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今年妇幼卫生工作要以完善功能为中心,依托总局、管理局中心医院,加强对农场妇幼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全面提升妇幼工作服务能力。一是理顺妇幼卫生工作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总局妇幼保健院对管理局、管理局妇幼保健院对农场妇幼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工作的有效衔接。二是加强妇幼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建设,重点加

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做好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三是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对垦区100所新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新建幼儿园进行验收并做出卫生评价报告,完成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及《卫生保健合格证》、《卫生保健技术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工作。

(六)抓内涵,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要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六项功能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垦区卫生整体工作水平。一是明确各级医院功能定位。总局总医院、各管理局中心医院要重点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标是大病不出管理局、疑难病不出垦区,总局总医院医疗水平要在三年内达到垦区医疗机构先进水平,要加强综合科室能力建设,强化各学科在垦区医疗机构的龙头地位;北安、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年内要完成晋升为三级乙等医院工作。垦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要建成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特色医院,发展成为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今年,垦区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不少于30个病种临床路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不少于20个,其他二级医院不少于10个,要加强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加强工作考核评估,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去年未完成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下降幅度的有关医院要坚决认真地继续落实;延续已经开展的农垦总医院、各管理局中心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总医院负责哈尔滨、绥化管理局,各管理局中心医院负责本管理局的农场医院,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落实、有效果、有反馈。农

场医院要以提高垦区居民健康水平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健康检查功能,并不断提高急诊、急救能力,要确保经费保障到位、体检设备完好、专业技术过硬,提供服务优良。社区卫生服务站重点做好常见病的指导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及管理、宣传教育、急诊护送联络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等综合服务性工作,一般应禁止静点。二是做好医疗机构规划。重点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诊急救业务培训。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民营(个体)医疗资源为垦区提供短线学科如中医药、康复、口腔医学服务。三是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重点规范农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四是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杜绝职业暴露的发生。五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点抓临床用血、毒麻精放类药品管理和临床准入,坚决打击非法行医、违法医疗广告,做好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工作。各级医院主要领导要严肃财经制度和组织人事制度,廉洁自律,预防腐败。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责任追究,责任落实到人。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三好一满意”及“平安医院”等主题创建活动。六是加强优质护理服务。重点加强老年护理和家庭护理工作,“5.12”在总医院举行纪念护士节文艺汇演。七是加强卫生统计信息工作。要高度重视卫生统计信息工作,切实做好卫生系统信息基础性工作,摸清基础数据,有效发挥其在政策制定、工作指导、改善管理中的作用。

(七)抓基础,加强人才和科教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临床学科带头人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骨干的选拔培养。继续在总医院、红兴隆中心医院开展农场基层卫生人员学科转化培训、全科医生培训和执业(助理)医师岗前集中培训。积极推进以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加强监督、疾控业务骨干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选拔引进高层次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卫生队伍,有计划的引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医疗、护理、社区卫生服务岗位。三是依靠科技兴医。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新业务、新技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八)抓宣传,营造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要着重对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及时反映垦区卫生系统的工作情况,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一是大力宣传卫生工作重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重要卫生法律法规、重大卫生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出台前后,要进行集中的专题宣传和政策解读,转变传统卫生观念,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对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认识,满足群众对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卫生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知情权,解除群众的困惑和疑虑,争取各界对卫生改革和医疗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突出宣传卫生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卫生系统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救死扶伤、救灾防病、处理威胁群众生命和健康的突

发事件时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树立“白衣使者”的良好社会形象。三是广泛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贯彻预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卫生工作方针,把卫生新闻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群众最关心、同群众利益最密切的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学习卫生科学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九、抓指导,推进场县共建工作。

各地要加大对场县共建工作的指导力度,积极推进场县共建。牡牡丹江管理局、九三管理局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场镇共建小城镇试点工作的意见》(黑办发„2011‟30号)要求,积极协调密山市和嫩江县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做好卫生、人口计生行政管理和执法等交接工作,全面履行好各项职能。

2012年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和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发展创新、转型升级的形势任务和目标要求,以深入实施“惠家工程”,推进创建“龙江幸福家庭”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的人口环境。

2012年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已印发给各地,请各单位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在这里着重强调省人口计生委要求的今年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垦区今年的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入实施“惠家工程”,全面推动“龙江幸福家庭”活动

各管理局、农场要把创建“龙江幸福家庭”活动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积极举措,作为深入实施人口计生“惠家工程”的有效手段,继续深化实施好龙江幸福宝贝、生殖健康促进、计生关怀关爱和阳光计生维权四个项目,完善“惠家工程”工作规范,总结典型经验。2012年7月召开垦区“惠家工程”示范现场推进会。

一是深化优育优教服务。要结合实际,立足家庭,围绕优育优教,全面开展群众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制定服务措施。在去年培植典型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发挥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幸福宝贝父母学校和幸福宝贝家庭沙龙的功能作用,以早期教育咨询指导为重点,为已婚育龄夫妇免费提供“龙江幸福宝贝卡”和优育优教指导方案。各管理局要积极创建省级人口早期教育“示范单位”。

二是深化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积极开展 “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要突出家庭、社区、社会在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网络。全垦区中小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开展面达到85%以上。

三是深化公众生殖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垦区卫生、计生“一网多用”的资源优势,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常见妇女病检查防治和育龄后期关爱等公益服务,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突破,为育龄群众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四是深化流动人口和计生弱势家庭服务。扎实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确保实现均等服务;继续推进对计生特扶家庭的“温暖行动”,结对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达80%以上;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坚持把流入人口育龄人群、农民工、招商引资吸纳的外来人口及留守老人和儿童作为计划生育关怀关爱的重点人群,将“爱在流动”活动做实。

五是深化人口计生维权服务。把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相结合,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人口计生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活动,进一步推行人口计生一站式、“一证通”等便民服务。

(二)继续深入推进人口计生奖励政策落实,全力保证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省里把切实落实法定人口计生奖励政策作为刚性任务予以安排部署,将通过推动《条例》修改来进一步建立起奖励政策兑现的长效机制,还要继续把奖励政策落实作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其纳入人口计生绩效考核工作的一项准入条件,实施“末位预警”和“一票否决”。因此,垦区要在去年全面完成兑现奖励费拖欠的基础上,确保当年奖励优惠政策当年兑现并形成长效机制,还要进一步总结推广独生子女父母补充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今年省政府已决定落实解决城镇下岗转制人员、无业和私企人员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补助问题,由于垦区独生子女父母基数较大,这将给各单位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各地要将解决城镇下岗转制人员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问题作为重点,认真开展调查,划定时间界限,提早做好资金预算,依照省有关政策,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筹集经费,分类分期解决,保证对“老人”分五年逐步解决,对“新人”不再发生新的拖欠。

(三)全面深入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今年省里将所有市、县、农垦、森工均纳入了省级试点单位,各管理局要将此项工作抓实、抓出成效,并带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

全面提升。

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倡导。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优势,关口前移、及早介入、及早宣传,要针对目标人群,采用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咨询点,办理服务证时专人讲解告知,举办优生知识讲座等方式,宣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意义,让计划怀孕夫妇知晓科学知识,树立优生意识,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二是分工协作,规范实施。要建立完善政策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管理局负责协调卫生、计财等部门落实项目的配套资金,管理局人口计生委负责项目的宣传组织,管理局中心医院负责项目的医学检查及技术指导。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确保目标人群接受到标准、规范、科学、温馨的优质服务。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各管理局中心医院要按省、总局统一要求,积极参加省项目培训,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必须达到会操作、会判断、会解读、会指导、会质量控制的“五会”要求,并承担起对农场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任务。

(四)加强垦区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是加强城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今年,各管理局和农场要继续把关注的重点放到城镇,要积极探索解决垦区城镇建设进程中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问题,及垦区实施“强工”战略人口聚集带来的新问题,采取综合措施破解服务管理难题,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健全城镇社区人口计生服务网络,配齐配强局直、场直社区计生工作人员,要将撤队并区的卫生人员充实到局直、场直计生岗位。要

围绕垦区三年强工战略,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高层倡导,推动垦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发展。

二是深化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考核改革。以绩效为重点,改革、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口计生绩效评估考核方法,建立经常性为主、年终考核为辅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重点难点问题抽查和集中解剖制度。

三是加强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强化高层倡导,通过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等方式,提升党政领导对新时期人口文化认识和强化宣传倡导;借《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创建 “龙江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继续推进 “一局一园”、“一场一品”、“一区一景”人口文化环境建设;将“人口学校“更名为“幸福家庭活动中心”并提档升级;每个管理局打造1个示范人口文化园,适时将举办垦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园(广场)评展活动。

5.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五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06年全市中医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全国、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并在总结2005年全市中医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确立的中心工作,部署2006年全市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推进我市中医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全市中医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我市中医工作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目标,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医院管理,强化中医专科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依法行政,不断规范中医医疗市场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2005年我局根据《行政许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要求,着重规范了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程序,进一步推行了政务公开。全年批准设置中医医疗机构2 所,同意执业登记中医医疗机构2 所,依法注销中医门诊部1所。完成了对有关中医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校验工作,完成11 所中医院的14项执业许可项目的变更工作。按照《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核中医医疗广告 46份。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对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查看规章制度、交接登记台帐、医疗废弃物暂存地设置等情况,对违规行为责令其限期整改。

打击非法行医是2005年卫生工作重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对维护医疗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我局在各区县卫生局自查的基础上,将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对中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非法义诊、超范围执业等活动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并责令终止出租、承包科室6个,进一步规范了中医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

二、夯实基层中医工作,促进中医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我局加强对老五县中医院的指导,从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专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专项经费加以重点扶持,推进了中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积极鼓励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工作,为农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活动,并对有中医药服务特色的镇卫生院进行奖励。

城区各卫生局按照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积极推进区中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白下、鼓楼等区在创建全国或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人员,扩大中医药服务内容,建设了一批有中医特色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使更多的社区群众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

今年在各区县卫生局积极组织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新申报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镇卫生院,我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评审,又命名一批“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同时对2003年表彰的“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复查。除个别的社区服务站之外,均符合原创建标准,保留了中医药特色服务,受到居民的好评。我市目前现在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达到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达到9所。

**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结合全市“一区两县”的帮扶工作,定期组织专家分别对高淳、溧水两县的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给予指导。各县(区)中医院在加大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县(区)中医院在本辖区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的业务指导作用,加强与社区、镇、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合作。使中医药的诊疗技术,特别是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防治老年病、慢性病和疾病康复期的方法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在为基层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完善中医医院的制度建设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着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中医药局的要求,转发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印发了《**市卫生系统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意见》,制定了《二级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要求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活动思路和要求。各区县卫生局、中医医院也十分重视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在成立领导班子、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将《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及《中医院评价指南》中的指标逐级分解,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对各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各中医医院还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医院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加大了对三级医师查房、三查七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管理,手术期病人管理和重大手术前讨论、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加强对医务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使医院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使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各中医院在思想认识、组织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市中医院在省中医药局组织的督查组的检查中,取得苏南片第一名的成绩;年底我局还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专家对全市14所二级中医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了专项督查,也取得初步的实效。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含量

继承发展、巩固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离不开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敬业、献身中医药事业的优秀人才。各中医院牢固树立以人才为事业发展之本的观念,注重发挥老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临床医生尤其是中青年医务人员中医理论基础、临证技能以及现化医学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目前,我市于2003年启动的的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继承工作的25名老师和29名学生按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三年的带教、学习任务。参加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4名老中医专家和7名优秀中青年中医骨干也已按计划完成了中期的教学任务。一名参加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学习工作进展顺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今年我市中医住院医师考试通过率为88%。各中医院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还搭建平台,积极引进中高级临床骨干,**市中医院今年引进中高级人才5名,博士2名。使中医药临床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加强中医药技术开发,2005年我市有5项中医科研课题在省中医药局立项,有9项中医药课题在市科技局立项;有1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4项科研成果在市科技局获得科技进步奖;**市中医院还获得“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实现了我市中医机构国家级科研课题零的突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抗肺外结核中药新药(瘰疬宁)已完成临床前的研制工作,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近年,各中医院加大了设备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市中医院一万平方米左右的肛肠大楼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江宁区中医院在完成门诊楼建设的同时,2005年又征收了原区地税局办公楼及辅楼,改扩建为近6000平方米病房楼,改扩建后的病房内增设中央空调、医用电梯、监控系统,病室内增设卫生间、中心负压、中心供氧、大屏幕彩电、多功能病床,并配备4间标准层流手术室及产房,使医院的住院条件和住院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005年我市认真总结了前两轮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经验,在各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共确立13家单位的17个专科(病)进入了新一轮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我市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病)建设单位”的**市中医院肛肠科、多发性脑梗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外结核于2005年也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中期评审,目前正积极准备迎接国家中医药局最终的考核、验收。我市两个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中医院妇科、脑血管病科也已按计划完成了三年的建设任务,即将迎接省中医药局的评审验收。

六、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质量

2005年我局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服务意识,注重诚信服务。各中医院认真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服务规范》、《江苏省疾病预防机构服务规范》、《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服务规范》。目前,各中医院门、急诊就医标志醒目;输液室整洁明亮,通风良好,秩序井然。门、急诊提供轮椅、担架、开水、邮寄检验报告单等便民服务,并设置公用电话。部分中医院在做好“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设立简易门诊,专门安排医生提供开药、验血等简易服务,有效缓解了病人在医院就诊时的“三长一短”现象。**市中医院为了方便病人早晨需空腹进行的各项检查,缩短病人饥饿时间,检验、B超等科室每天提前半小时开诊,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过去的一年,我市中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与实现富民强市宏伟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中医机构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社区及农村中医药工作亟待加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领域需进一步拓展;中医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发展需要。

2006年全市中医工作任务

我们面对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自觉把中医药工作放到全市整个卫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医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中医药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全局,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中医工作面向农村、社区,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新闻宣传;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 “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力推进农村中医工作,积极参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是现阶段卫生工作重点之一,中医药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这个重点工作,加快推进。

一是加快农村中医药网络和能力建设。各县(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发展中医药的责任,办好县(区)中医院,加大对县(区)中医院的投入,加强县(区)中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村卫生室要配备中医人员,或者能西医会中医的乡村医生,为农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是要按照落实《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落实措施,在做好将县(区)中医院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当提高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的补偿机制,引导农民群众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三是要以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参与社区卫生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推进区中医医院改革,城区中医院在完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化的同时,要进一步实现服务功能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内容的转化,逐步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设施和功能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必须严格达到建有中医科、设立中药房、至少配备一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具有承担一定的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四是要开展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加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创建力度。力争每个区有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成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是要积极探索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各中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特别是一些简、便、验、廉及安全有效的方法,减轻百姓就医负担。各县(区)中医院今年在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上,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筛选和推广一些适合本地农村和社区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并开展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

二、加强中医医院急救能力建设,提高中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中医药局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要求,按照省卫生厅急诊科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中医院急诊科建设,特别做好市属中医机构和原老五县中医机构的急诊科建设,要将急诊科做为一级科室来设置,并开设内、外、妇、儿、骨伤等5个以上的急诊科目,配备基本适应急救需要的医疗设备和专职人员,加强对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培训,使中医医院的急诊科绿色通道能保持真正的畅通。

继续加强对中医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传染病防治和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用中医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理论去指导对突发卫生事件防控救治工作。

各中医医院、各综合医院中医科要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富、科研资源密集的优势,从本院实际和特色出发,组织协作攻关,对肛肠、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肺外结核等中医治疗具有特色优势的疾病进行研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三、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中医医院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核心是医疗安全和质量,老百姓到医院就诊,就是为了要得到满意的服务水平、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这其中有很多关键环节,要使每个环节都让老百姓满意,就要求我们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去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我们取得的初步成效。但我们也发现各中医院在医疗质量、医疗态度、服务流程、财务管理、医患沟通、合理收费,病人权益的维护以及行风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今年,各区县卫生局要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中医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对所辖机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进行及时监测。各中医医院也要继续广泛深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结合去年年底我局组织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进一步强化依法行医的意识,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控制费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各中医院要狠抓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和临床操作水平。我局也将建立巡查制度,对中医医院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专科建设,增强中医药创新能力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只有坚持发挥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必须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不动摇,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中医技术水平。

各中医医院要继续实施“三名”工程,注重强化中医人才梯队建设和重点专科(病)建设。现有的省、市中医重点专科要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通过学术、技术、理论创新,积极开展对中医药临床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物。**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要在完成新药临床前的研制工作的基础上,着手筹划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使其尽快转化成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省中医药局将在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全省中医示范专科建设工作,我市符合条件的中医重点专科要做好筹备工作,积极申报工作。

五、做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水平

积极开展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做好省中医药局组织的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对农村在职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和熟练运用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水平。

继续完善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中医住院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开展全科医师中医知识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技术人才,为使中医药服务有机融入基层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提供人才保证。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六、推进中医药法制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中医药宣传工作

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了实现年内卫生工作行风的进一步好转,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006年我们要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认真履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中医医疗机构、人员、技术的准入管理,清理和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中医医疗活动,坚决清理“院中院”等不法行为,认真做好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中医医疗广告的管理。

加强行风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医传统医德,加强中医药人员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切实纠正行业中存在的药品回扣、大处方、乱收费、收受红包等消极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执行中医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上限控制的措施,药占比要在去年要求的基础上再降一个百点,在药品收入降低的同时,还要提高中草药在药品收入中的比例。严格执行省卫生厅关于禁止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的意见,坚决取消内部奖金分配与药品、检查收入直接挂钩的做法。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力争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疗水平都有一个新的更大提高。

加强中医药宣传,做好中医药科学普及工作。利用现已建立的中医药宣传网络,通过新闻出版、影视音像等各种传播媒介和途径,全方位地宣传党的中医药政策,宣传中医药的重点专科、知名专家、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等,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中医药,关心支持中医药。大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七、认真做好中医药事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

“十一五”是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阶段,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中医药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年,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于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医药工作十分重要,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希望各单位在梳理“十五”规划完成情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全面指导下一阶段中医药工作。

6.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篇六

2015年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卫生计生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市、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和我区打造“三型政府”要求,准确把握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大卫生”观念为统领,以“健康门头沟”建设为抓手,践行群众路线,增进百姓福祉,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体系能力建设,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全面加强安保维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为辖区百姓提供高品质基本卫生计生服务,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区域卫生计生规划。在科学评估“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结合我区功能定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专门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调研论证,重点围绕调整医疗资源布局、推动社会办医、完善工作目标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科学编制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

(二)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坚持改革推动发展,继续推进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力争在薪酬制度改革、集团一体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1.深入推进集团一体化建设。围绕医院-社区、城-乡医 疗服务均等化,医疗资源横向、纵向整合提升,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区医院集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做实区医院集团。区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完善集团管理模式下的法人治理机构和运行、监管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技术互通、信息互联、人员交流、医生在集团内部多点执业,实现服务同质化,常见病、慢性病防治一体化。

2.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建立合理的公立医院经费保障机制。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加强采购过程综合监管。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医患矛盾化解,在区医院、中医医院等建立文明服务缺陷管理系统试点。完善区医院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事薪酬改革方案。

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点改革问题研究。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点改革问题研究,提出改革重点与改革措施,列入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计划。

4.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人均筹资提高到1200元,门诊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00元,缩小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差距,巩固新农合管理服务成果,年内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实时报销。保证基金运行安全,维护参合农民利益。

5.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引入多方筹资建设模式,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完成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网络安全建设。完成区医院、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等 11个专项信息系统建设,三年内区医院信息化水平达到“双四级”。启动妇幼保健院数字化医院建设。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库升级和计划生育业务服务管理信息化,积极参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试点,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整合卫生计生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分级诊疗,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格局。强化区医院和京煤集团总医院两大龙头医院作用。加快区医院加入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项目推进。京煤集团总医院建设“医学康复”等十大诊疗中心平台,与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间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依托区内两大医疗集团加快医联体建设全覆盖,完善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帮扶、区域信息联网、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逐步构建区域内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做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头沟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实现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视频会诊、远程教学和临床教学技能培养。通过“8+1”行动、对口支援,纵向医联体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团队培养。继续推进“八大工程”。围绕“4+N”能力建设,试点“名医在百姓身边工程”,推行“7S”管理,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

(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均等化。继续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控,不断巩固国家免疫规划成果。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急救体系建设,更新5部救护车辆及抢救设备,全面提升急救服务保障能力。围绕母婴安全,优化妇女儿童健康管理 与服务,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加强和创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加快龙泉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选址迁建,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和社区康复。加强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强化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加大“两非”案件、非法行医查处力度。继续实施国家及本市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优质健康管理服务。积极推进健康门头沟建设,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为重点,开展健康训练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继续推进脑卒中防治一体化,启动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一体化,持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绩效考核,推行社区公共卫生扁平化管理。

(五)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改革与管理工作 1.积极稳妥扎实有序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做好人口出生动态监测,按照“即来即审”原则,继续做好单独二孩审批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确保出生人口增幅不突破调控目标。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稳定和优化基层网络队伍。

2.提高计划生育依法治理水平,做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工作。继续开展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工作,本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设置户籍人口出生总数与户籍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两项指标,其中户籍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全市统一为97%。夯实基层计生工作网底,完善覆盖流动人口、方便可及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

3.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继续实施“暖心计划”综 合保险。落实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北京市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北京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家庭、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特别扶助的家庭投保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

(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执行权利清单和职权目录,坚持“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会前学法制度,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切实提高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七)扎实做好安保维稳工作。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完善和落实安保维稳工作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隐患台帐,抓好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着力加强“人防、技防”建设,增加安保人员力量,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确保实现“五个不发生”的目标。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开展胜任力评价研究。继续采取签定定向就业协议、加大引进力度、加快开发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等方式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行《事业单位中层干部任期制指导意见》和《基层领导干部任期制实施办法》。

(九)加强财务监管,强化审计力度。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健全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依法审计。

7.年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报告 篇七

按照县扶贫办通知要求,现将县卫生计生委20xx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为县卫计委帮扶村。该村辖xx个村民小组,住户xx户,总人口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现已脱贫xx户,脱贫xx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调整了卫计委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扶贫包保工作办公室,由卫计委党组成员、分管帮扶工作负责人齐红任办公室主任,切实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卫计系统扶贫包保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及有关资料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帮扶工作目标任务。

(二)充实包保队伍。从卫计委机关及疾控中心、监督所、血站等八个二级机构,选派xx名业务精、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参与贫困户包保工作。卫计委班子成员及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部参与包保。同时,县医院、中医院等四家县级医院按照县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有关乡镇帮扶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所在乡镇包保工作,确保帮扶工作有人抓,有人干,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落实包保责任。帮扶包保人员严格服从被帮扶乡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自觉服从被帮扶单位的管理,做好镇村“四项清单”整改。同时严格按照包保要求,对20xx年预脱贫户到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对2016年以前已脱贫和20xx年预脱贫户到村入户帮扶每月1-2次。20xx年,委主要领导全年20余次到村开展工作,及时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负责人坚持定时到村,统筹协调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委副科级以上帮扶干部全年12次以上入户帮扶,一般帮扶干部全年10次以上入户帮扶。其中包保20xx年预脱贫户的帮扶干部确保年入户24次以上。通过入户随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贫困户发展意愿,广泛宣传、耐心解答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开发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主动谋发展。并及时填写扶贫手册,更新手机扶贫平台帮扶记录,确保扶贫措施及时落实。同时,选派驻村帮扶干部认真执行在村签到制度和请销假制度,接受镇村管理,与派出单位“脱钩”,每月在村工作时间20天以上,较好完成帮扶工作。

(四)强化“双包”督查。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认真落实市“严转提促”活动第九、十次(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通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卫计委对本系统脱贫攻坚“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进行认真培训和督查。7月27日,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双包”工作培训会在xx镇召开。卫计委机关及疾控、卫生监督等八家二级机构扶贫包保人员共134人参加会议。培训会上,卫计委党组成员齐红宣读了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通知》和县监察局《关于进一步严明“双包”工作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确保实现干部走访帮扶常态化。卫计委主任赵自强就做好脱贫帮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要求要把脱贫帮扶工作与开展卫生计生工作尤其是健康脱贫结合起来,从思想上、作风上、责任上高度重视脱贫帮扶工作,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去,切实把扶贫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求卫计委班子成员要切实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卫计系统一班人,全力以赴、努力拼搏、扎实苦干,认真做好各项脱贫帮扶工作。三是要求包保人员要及时与被包保村、组、被包保人取得联系,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绝不搞形式主义,绝不做虚假扶贫,真心实意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履职尽责,确保打赢脱贫帮扶攻坚战。

(五)推进政策宣传。在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背景、目的意义及政策内容、实施效果的同时,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及本地关于健康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大举措,重点宣传“180”、“351”及“3993”健康脱贫政策。同时,积极安排县级健康巡讲专家,赴贫困村开展健康巡讲,把讲疾病预防、讲看病就医、讲帮扶政策、讲健康素养作为巡讲重点,扎实开展健康巡讲工作,切实做到镇村健康巡讲全覆盖,确保健康巡讲制度化、常态化。20xx年,卫计委每月都安排县级健康巡讲专家赴xx村开展健康巡讲,目前已开展11次,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六)开展义诊活动。充分利用卫生计生纪念日、扶贫纪念日等便于开展服务工作有利时机,组织县级医学专家深入村户开展义诊活动。今年以来,卫计委已组织开展了防治麻风病日、抗癌日、爱耳日、肾脏日、人口日等一系列纪念日义诊活动。尤其是今年的10月17日第四个全国“扶贫日”宣传活动开展期间,卫计委主任赵自强带领卫计委班子成员及县中医院部分医学专家,顶风雨,踏泥泞,到xx镇xx村开展“扶贫日”宣传义诊活动。工作人员通过设立义诊台,发放宣传单,赠送宣传围裙、宣传袋,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尤其是健康脱贫政策。同时,来自县中医院心内、慢病科室的专家积极开展诊疗服务,为群众量体重、测血糖、血压,做心电图,并结合不同病情,提出具体治疗方案。据统计,此次宣传义诊活动共接诊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三、帮扶成效

20xx年,县卫计委紧紧围绕帮扶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卫计系统一班人,切实加强与帮扶乡镇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深入推进脱贫帮扶工作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帮扶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整治工作深入推进。

二是帮扶村“两委”软、懒、散面貌彻底改变,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加强。

三是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四是光伏、农业等扶贫产业得到落实,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五是已脱贫户生产、生活稳定,未出现返贫人口。

六是预脱贫户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xx年预脱贫户均已达到脱贫条件,预计将全部脱贫。

四、存在问题

贫困村所处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发展集体经济;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知识文化水平低,年龄偏高,缺乏发展能力和发展门路,帮扶难度大。

五、下步计划

上一篇: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结报告及2016年工作计划下一篇:鲁村中学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