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24-12-1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精选10篇)

1.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一

一、多音字强:jiàng(倔强) qiáng(强大) 当:dàng(上当) dāng(当然)

二、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4、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

2.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二

解释学作为一门西方显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它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关注的核心是文本的诠释, 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有着一致的指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是“ 理解”,以原文的意义、作者的心境、读者的解读这三者的关系为主线, 就意义问题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区分“ 说和听”“ 写和读”两种模式,辨析理解原文意义和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1]。 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视角阐述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的技术路径。

一、 对话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丰富信息

为了理解文本,一个人必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向它提问,并让自己接受它的提问,从而探知表面言辞背后的意思[2]。

1.初次阅读后感知到的整体信息

文本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是宏观理解阅读,即对文章整体形式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我们把前者称为文章的结构性阅读, 后者称为文章的信息性阅读。 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一篇文章的第一次阅读都是以文章的信息性阅读为主, 这种阅读侧重于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师解读文本教材也往往是从这一步开始,首先了解文本“ 写了什么”。

以《 水》 为例,教师初读后就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缺水的村子,全村老小在雨中洗澡很痛快, 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 我们”很舒服。 这些是最浅表的阅读感知。

2.局部语言文字传递的零碎信息

西方解释学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醒我们:“ 我们试图要理解的是符号所指的东西 ———意思或思想。 ”“ 话语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指向某个确定意义的符号;相反,一个人必须学会倾听除了它们之外它们所带来的一切。 ”[3]文本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作者的思想和接受者( 读者) 的中介。 再次面对文本,教师要做的是对文章潜在信息进行推论。 而要理解这些,则要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揣摩文字传递的信息。

( 1) 平常表达传递的信息。 文本中某些司空见惯的表达很容易被读者忽略, 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表达背后其实有着作者的隐藏信息。 如《 水》 的第一自然段, 几个带数量词的短语就值得咀嚼:“ 十公里之外”———路太远了;“ 一处很小的泉眼”———泉太小了;“ 一个小时”———人太多了;“ 挑上一担”———水太少了……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 就需要提炼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2) 陌生表达传递的信息。 解释是对陌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 所以当文本中出现一些基于作者独特体验的文字表达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用学生熟悉的言语范式去表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陌生意义所表达的东西。 如《 水》 中有一句比喻句:“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跟前。 ”把人比作“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比喻对学生来说新鲜而有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 继而让学生把“ 狗尾巴草”替换成“ 白杨树”“ 仙人掌”,辨析是否合适,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比喻形象而贴切,既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 又写出了四兄弟因为严重缺水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

3.整合文本后获得的全面信息

德国语文学家、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斯特提出, 每一个人的心灵的表达都必须要求根据它的整个上下文( 及它所从属的整体) 来理解[2]。 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 整体”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教材解读这一行为来说, 完整的教材文本必定是一个“ 整体”。 教师在经历了初读时的整体感知,再读时的细细咀嚼之后,需要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文章结构性阅读, 关注文章整体信息的组织与建构———篇章布局、写作意图、表现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上文提到《 水》 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数量词各有其隐藏信息, 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将这些零碎信息整合,得出“ 生活在极度缺水地方的人们太苦了”,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传递给读者的完整感受。把这一段放在全文这个整体中来看, 又可以发现作者写缺水之苦仅用了短短一个自然段, 却用很大的篇幅在写“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带给大家的“ 痛快、舒服”,这是一种以“ 乐”衬“ 苦”的写作手法。 第一自然段写村民远道挑水像电影中的远镜头, 文中母亲腰间挂着的钥匙又像一个特写镜头, 最后“ 勺水冲凉”时的舒服则是用慢镜头一样的语言详细描摹的,统观全文就会发现, 强烈的镜头感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之一。

二、 对话作者,体察文本背后的写作心境

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 解释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处,“ 外在的” 言说必须通过联系作者“ 内在的”思想才能被理解[2]。 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体会、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要想实现理解的客观性、正确性,就必须和作者对话。

1.还原文本后捕捉的真实信息

教材文本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已经经过了编者的“ 手术”。 编者出于教材体系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有些改编后的文章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教师就需要在教材文本解读时将文本还原。

《 水》 这一文本在选编进教材时就经过了改编。原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水, 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磨擦。 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编者将其改成了短短的一句:“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改编后的句子高度概括了原文的意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但是,原文的语句却更真实、具体地传递出了水对村民的重要, 更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再如,原文写大家雨中洗澡后,有这么两句:洗过澡后,大家碰了面,相互都会吃上一惊,一个人说:“ 啊呀,你怎么胖了? ”一个人说:“ 啊呀,你原来是这样白。 ”如此富有情趣的文字被编者删去了。《 水》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反衬, 用有水的“ 乐”反衬出缺水的“ 苦”,而原文中的这几句话正是大家“ 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样的文字基于作者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也需要越过编者直接与作者对话,还原文本,直抵作者最真实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2.观照写作心境后得到的客观信息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和解释文本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心境、情绪,将文本视作作者意识、生活的再现,努力去认识和构造作者的思想,避免误解。 因此,要合理解读教材文本,教师还需观照文本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创作心境。

1967 年,《 水》 的作者马朝虎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马镇。 有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浙江水资源丰富,作者文章里的描述不真实, 因为找不到能体现天马镇缺水严重的图片和文字,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形象的感知,就找了我国别的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料代替。这种做法说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只关注了有限的文字,而没有去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把体会“ 缺水之苦”当成了教学重点。 文本描写了三个场景———“ 远道挑水”“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 这三个场景中直接体现缺水之苦的“ 远道挑水”花的笔墨是最少的, 后面两个场景则是越来越具体。 除了运用“ 以乐衬苦”这一写作手法外,作者在三个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 远道挑水”更多是大人的事,因此,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用短短数语勾画了这一镜头。“ 雨水洗澡”时,作者也是狂欢队伍中的一员,体会真切,印象深刻。“ 勺水冲凉”时,作者成了主角,感受自然,而且更为丰富。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内容却是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经过那么多年还能留存于记忆中的镜头经过一遍一遍的温习,特征会越来越放大、鲜明,苦的愈苦、乐的愈乐,正因如此,作者描写“ 勺水冲凉”时的文字也格外细腻、夸张。 综上所述,将品味作者基于独特感受的独特语言文字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才更适宜。

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材文本解读才能更为客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才能更准确。

三、 对话自己,获得超越文本的独特解读

1.理性对待前见,实现两种视域的融合

“ 前见”也叫“ 前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在一种先入为主的“ 前理解”基础上而存在的[4]。他同时提出:“ 解释者的前见只具有消极的价值,它们作为成见和主观性只能阻碍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论断未免失之偏颇,与之相比,伽达默尔的说法则更为理性:前见并不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的确,既然“ 前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 前见”为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助力。

如在读《 水》 这一文本之前,每一个阅读者由于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对“ 严重缺水”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读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读“ 远道挑水”这一场景时会联想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读到“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时,更会引起共鸣,丰富其阅读感受。 这样的“ 前见”,可以使读者走进作者写作心境,从而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 如果读者从来没有过缺水的体验,形成理解上的障碍, 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两种不同的体验中搭建桥梁, 比如说通过图文了解“ 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利用两种不同体验的巨大反差,去观照作者心境,正确解读文本。 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理性对待“ 前见”,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生存的环境中,走进作者内心,实现读者视阈和作者视阈的融合。

2.包容多元解读,尊重超越文本的体验

在解释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精确复制, 它们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人要说的某一方面, 而不是内容的全部。 这提醒我们,不要将语言符号看成是最终的符号,它所展示的总是一个不完全的解释,它总期待更多要说的东西[2]。

文本解读不是单向还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不单是由作者赋予的, 而要有赖于读者的二次建构, 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述和重构过程[5]。

《 水》 这一文本中, 有几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有的教师把母亲看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从母亲的两次“ 笑”中解读到了她面对艰苦环境淡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所以“ 严重缺水”的日子给作者留下的仍是快乐的记忆多。 这样的解读就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要入乎其内,努力倾听作者的真意,同时也要出乎其外,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5]。 但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创造性解读而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最终扭曲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和文本、作者、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细腻触摸语言文字, 用心走近作者心境, 就能更好地探寻到文本的真意。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教育解释学[EB/OL].http://www.doc88.com/p-9059006923567.html 2014.01.27/2015.06.02

[2]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H.-G.Gadamer,”Von der Wahrheit des Wortes”,载Jahresgabe der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1988),p.17.

[4]鲁苓.解释学的路径——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J].外语学刊,2009(3):27-300.

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有28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交流,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目标不高,中差生占得比率极大。针对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重点抓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找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补差提优。其次,根据学生上学期成绩建立目标,与每次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兑换星星;其三,对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过关考试,取得过关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四,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最后,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并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构建积极上进、团结协助的氛围。

二、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

1、数与运算。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中位数、众数。

3、复习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复习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能计算他们的表面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四、提高复习质量措施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午:分数乘法、长方体

(一)第二午: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二)、分数除法

(三)、粉刷墙壁、折叠、第三午:长方体

(二)、有趣的测量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的混合运算 第四午:百分数的认识、合格率、百分数百分数

练习五:数学与购物、统计统计

4.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四

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确定方法使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指名口算。

4.6+8.2=3.2x200=432-25-75=

10-6.9=4.2÷0.6=1.3×0.4+0.3×13=

58+36=1.08×0.5=0.8÷0.16=

二、复习解答应用题。

1、做58页第7题。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再把调查结果课内交流。

1、做58页第9题。

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学生完成后选择适当的机会组织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5.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篇五

班级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37分)

1.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5分)

yuānbó zōngzhǐ xùrì zhēndì áo yóubùlǚshùnjiān

áoyóu bùlǚ yúlèpāishè shùnjiān qīnqishùnjiān

shùnjiānqīnqijiāyùguān

2.成语填空(11分)

(1)补充成语难不倒我。(5分)

至()无上()风()雨金()献瑞质()无()

一()如洗()然无()转()即()心()神()

数不()数()马()花

(2)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耳闻心记,你一定知道一些带有“龙”的成语和寓言吧,请你在括号里填入一个字,构成成语。在横线上填写关于龙的寓言。(6分)

①龙()()跃——()龙()睛——()()龙()——()()()龙

②寓言:

3.火眼金睛,辨析词语组词(7分)

峪()浴()趟()倘()遨()傲()魂

()魄()

裁()载()糊()湖()旨()指()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为陈述句)

(2)海浪冲上来,又害羞似的退回去。(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想念王老师。(扩句)

(4)千家万户都高高兴兴地在傍晚时分贴上了象征吉祥幸福的春联。(缩句)

5.下面的破折号有何作用?请选择(6分)

A.话题转移B.解释说明C.声音延长

(1)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

二、才华横溢,积累运用(1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没有(),能像()把我们带到();也没有(),能像

()带我们领略()。

(2)《忆读书》的作者是()。

(3)《微笑》一文诗人把微笑比喻成()。

(4)中国的龙象征着(),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

(5)《献你一束花》的作者是()。

2.在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关联词语(5分)

(1)()世上每个人都有一本书,()一本书,我相信,世界上()会少点麻烦。

(2)()风雨多大,我们()要按时上学。

(3)()有了新课程改革,()我们的个性才得以施展。

(4)你()在这儿等待,还()先走。

(5)爷爷()年龄很大,()身体还是很硬朗。

三、阅读游乐园(18分)

(一)(11分)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给这则寓言加个题目:。(1分)

2.在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音。(1分)

3.解释题目的意思:(2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叶公子高好龙。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2分)

6.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1分)

(二)(7分)

礼 物

教师节前,好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给老师送礼。二(2)班的讲桌上,一大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上课铃响了。

门开了,何老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向讲台走去„„她看见了那小百货商店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同学们,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

刷,刷,刷„„四十几只胳膊举了起来。

“好,请放下。”何老师低下头,一件一件翻看起礼物来:日记本、钢笔、画片„„她的手停住了,捏起一枚2分钱的硬币。

“这是谁的2分钱?”她抬起头问。

一个胖胖的女孩站了起来,下巴快贴到胸脯上了:“是我的。不,何老师,这不是送给您的,是——今天早上我在路上捡到的,我就放在讲台桌上了。”

这时,何老师又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何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想起您对我的教育,十分对不起您,因为我的进步总是不大。何老师,从今天起,我一定改掉骂人的毛病,请你相信我吧。李冬冬。”何老师念着信,她的脸又红润,又喜人。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东西都拿回去吧,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2分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1.用“ ”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特点的一句话。(1分)

2.联系上下文想想:何老师为什么“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此时此刻心情怎样?(2分)

3.何老师为什么认为“信”和“2分硬币”是最好的礼物?(2分)

4.其他同学看到上文描述的一幕,心里会怎么想?(1分)

5.教师节那天,你会送什么礼物给敬爱的老师?为什么?(1分)

四、妙笔生花(35分)

1.你爱读书吗?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学习了冰心的“忆读书”一文,把你的感受简单地写出来。(5分)

2.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妈妈要过生日了,你准备送给她什么礼物?自拟题目。(30分)

要求:(1)把送礼物的过程和心情写出来。

6.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六

1.填一填。

0.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628毫升=( )立方厘米;

7300毫升=( )升;

5.8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考查目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答案:250;628;7.3;0.5;5,800。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明确: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时,要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在熟练掌握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解答。

2.全世界大约有200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约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约有40多个,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同步习题带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同步习题带答案。

解析:本题实际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用缺水的国家数除以全世界国家总数就是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分率;用严重缺水的国家数除以全世界国家总数就是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分率。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强化环保意识。

3.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以及求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答案:90,120,990。

解析:根据2,3,5的倍数的特征可知:一个两位数要满足同时被2,3,5整除,只要个位是0,十位是3的倍数即可,最大的是90;一个三位数要满足同时被2,3,5整除并且最小,只要个位是0,百位是1,十位满足和百位、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即可,由上述分析可知满足条件的最小三位数是120;一个三位数要满足同时被2,3,5整除并且最大,只要个位是0,百位是9,十位满足和百位、个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即可,由上述分析可知满足条件的最大三位数是990。

4.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考查目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10,2。

解析:根据题意,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比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两个面的面积(相当于10个面的面积,即10平方分米);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据此进行解答。

5.如果自然数C是B的5倍,那么B与C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考查目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及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答案:C,B。

解析: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知:当一个自然数是另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时,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由题目条件可知,自然数C是B的5倍,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C,最大公约数是B。

二、选择

1.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同步习题带答案(2),原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4倍后是96,那么原分数的分母是( )。 A.52 B.78 C.65 D.27

考查目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原分数的分子,再与化简后的分数进行比较,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知道分子乘多少,分母就相应地乘多少,据此进行解答。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5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 )平方米。

A.100 B.400 C.80 D.60

考查目的: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底面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侧面展开图的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说侧面展开图正方形的边长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4倍,那么侧面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底面正方形的面积的16倍,据此用乘法进行解答。

3.有5盒饼干,其中4盒质量相同,另一盒质量不足,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盒次品。

A.2 B.3 C.4 D.5

考查目的:运用找次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A。

解析:先将5盒饼干分成(2,2,1)三组,用天平称量(2,2)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盒就是次品;若若天平不平衡,将较轻的2盒分为(1,1)两组放在天平两端称量,据此就能找出次品。

7.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七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

3.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多义词。

4.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出示孔子图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进入《学习园地一》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吧。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把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浏览一遍,想想:每篇文章都是借助哪些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或受到了哪些启发?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2.展示汇报。

预设:

甲:《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桂花使作者的思乡情有所依托,所以课文才感人。

乙:《落花生》一文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发人深思。

丙:《珍珠鸟》通过自己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明白了信赖的珍贵。

丁: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单元提示音写的那样——一花一鸟总关情。

3.拓展延伸。

回忆以前学过或读过的文章,说一说哪篇文章应用了本单元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甲:我读过一篇文章《白杨》,它也运用了和《落花生》一文相同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作者借白杨树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租国需要,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和远大志向。

乙:……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预设:

(1)第一句。

这段话是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可贵品格。

(2)第二句。

这段话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突出了白鹭平凡、朴实、和谐的美。

(3)第三句。

这段话把植物的装饰效果与门前石狮子和大旗杆的进行对比,突出植物装饰的天然和可爱。

3.小结相似之处。

这三句话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二)比较每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出示句子。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①开垦,开发。②开创,创立。)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

2.小结,交流。

预设:

甲: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乙:我还知道很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3.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形容气候:( )

形容性格:( )

预设:

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

他的谈吐很温和。

四、日积月累

你见过这种昆虫吗?它是什么?蝉。

出示古诗《蝉》。学生试读。

1.方法指导。

学习古诗的方法

了解诗人和背景。

抓字眼明白诗意。

想象情景悟诗情。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交流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疑问。

3.了解诗人和背景。

(1)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2)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但他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经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4.抓字眼明白诗意。

(1)重点词语把握: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预设: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5.入诗境,悟诗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出示古诗.

想象作者在皇帝面前吟诵这首诗时的心情,然后用这种心情朗读诗歌。

背诵古诗。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8.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八

1在简单的事情中初步体会逆推是一种策略。

例1用图画呈现了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是一件事情的开始、变化、结果三个时段的主要状况。甲杯里的部分果汁倒入乙杯后,两杯果汁才同样多,如果把甲杯倒入乙杯的那些果汁仍然倒回甲杯,就恢复了两杯果汁的原状。这是人们的经验,也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办法,教材用图画展示了这样的思考和问题的答案。

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在体验“逆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还安排了两项活动。一是在表格里先填写甲杯和乙杯现在各有果汁200毫升,再填写它们原来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填表反思“倒回去”的过程。利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倒入和倒出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倒回去”的意思,体会它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二是组织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先回顾例题是怎样的实际问题,它是怎样解决的;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以及对这种方法的感受。这样,就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了思想方法。

2举一反三,运用逆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例2中小明的邮票经过两次变化最后还剩52张,问题是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学生会感到,这题的事情虽然和例1不同,但都要从现在的数量追溯原来的数量。教材通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倒过去想”,即如果跟小华要回30张邮票,那么小明就有52+30=82(张);如果不收集24张邮票,那么小明只有82-24=58(张)。“倒过去想”需要整理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过程,排出各次变化的次序。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倒过去”的方法。如送出的应要回,收集的应去掉。在倒过去想的时候,还要逆着事情变化的顺序进行,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来情况。这些都落实在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列式解答之中。教材给出的第二种方法没有完全按照事情发生变化的次序一步步地逆推,而是先分析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两次变化对小明邮票张数造成的总的影响。由于今年收集的邮票比送给小军的邮票少6张,所以现在的邮票应该比原来少6张。然后逆推:如果现在的邮票再多6张,就是原来邮票的张数。教学时要提倡第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清楚地体现了逆推的策略,思考和操作比较顺畅,适宜多数学生应用。根据求出的答案,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52张吗?一方面能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次序的。顺着变化一步一步地推,是从开始推向结果;逆着变化一步一步地推,是从结果推向起始。无论顺推还是逆推,有条理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本单元的例题只是提出现实的情境或问题、引发解题思路,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方法,并在练习十六里主动运用逆推策略。练习十六的习题有四个特点:一是题材宽广。有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收集画片、折纸鹤、买东西等活动;有些联系已经学过的方向、路线、确定位置以及同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还有一天里的气温变化、银行里存钱和支钱的事情和玩扑克牌游戏等。在各种现实问题中都应用逆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倒过去想”的经验,更好地体会逆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把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有条理地讲清楚。有些用文字讲述,有些用图画表达,还有表格、图文结合和对话等呈现方式。学生容易整理事情有哪些变化,是怎样变化的,以及变化的次序。不仅理解了题意,更为逆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各题的逆推步数一般是2~3步,只有少量需要4步逆推的题。如第3题,只要根据方向的变化逆推,即使多1步也不会有困难。四是解题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几题需要列式解答,如第1、7、8、9题;有些可以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如第3题;许多题只要说一说或在方框里填一填,如第2、4、5、6、10题。总之,习题的这些特点,都是为了学生能主动地运用逆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内化体会,逐渐升华成策略。

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它还需要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相配合,尤其是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教学的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能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事情的发展线索和各次变化的情况。整理信息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例2中第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是从左往右列出了事情从开始到结果的一次次变化,从右往左是解决问题逆推时的一步步思考,这种整理形式在本单元可能更适用。当然,有些题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整理,如“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题可以画图整理,第7题可以直接看着三幅图画逆推。

9.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九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造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生猜。引入课题:落花生。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做落花生。

4.简介作者:(根据预习交流——自读课后作者简介)

这篇课文的作者笔名“落花生”,他之所以起如此的笔名,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主识字: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交流学习新字词心得。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词,讲解交流自己的学法。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加强巩固学生的生字学习。

小结: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词典中的解释。

2.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2)有学生互相推荐读课文,老师在旁边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分段?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落花生是本文的中心事物,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小组内部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分段。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抄写文中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二、研读课文,把握重点

1.分开层次,确定重点

默读课文,思考: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今天,我们来跟他们一起过收获节,收获节里一家人——吃花生,一边吃一边——谈花生大家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吃花生”略写,“谈花生”详写)

2.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句子:

(1)“赞花生”。

父亲的话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他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带来好处。

(2)“学花生”。

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父亲提出要求,不要做“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的人。而要做谦虚朴实,不记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当然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的人,当然更好。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3)“看目的”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的议论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有用的人。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话说明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三、体会全文,深化主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2.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四、总结写法,随堂练习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做“借物喻理”。

10.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十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编排的一篇“你知道吗”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记载。

1贝拥仁降椒匠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2)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程,理解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这道题里有以x为未知数的等式,也有以y为未知数的等式,使学生对“未知数”有正确的理解,防止把未知数局限为x,把方程狭隘地理解为“含有x的等式”。“练一练”第2题要求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并相互交流,让它们在写方程时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

(3)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

第2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题都是看图列方程,编排这些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现实情境里的等量关系的能力,体会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概念,并为以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直观情境的呈现从天平图开始,发展到带括线的图画。带括线的图画在一年级(上册)就出现了,学生比较熟悉。但是,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仍然会有困难。因此,教材先让学生看天平图列方程。天平两臂平衡,表示它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已经在两道例题里教学得很充分了,看天平图列方程能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列方程和怎样列方程,对依据什么列方程和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有所体验。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列方程表示带括线的图画里的等量关系,会平稳得多。二是带括线的图画里的等量关系,突出两个或几个部分数相加是它们的总数。在几个部分数相同时,它们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这些关系是数量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建立在加法和乘法的意义上,学生容易理解。如文具盒的价钱加笔记本的价钱一共20元,买4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分别是12+x=20和4x=16.8。如果少数学生列出的方程是20-x=12或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绝不能列出20-12=x、16.8÷4=x这样的方程。因为后者仍然是过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对以后的教学也是有弊无利的。

2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教学等式的性质。因为在两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发生相同的变化,天平的两臂仍然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

例3教学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每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从左边的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上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下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减去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四组图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第一组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在左边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边天平的两边各加1个10克的砝码,看图填写20+○20+()。学生在两个括号里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10克都变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现象,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x=50到x+20=50+20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第三组图写出的等式两边都用字母a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a克砝码并画上箭头,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联系已有经验,这里的a代表许多个数,这组天平图与等式概括了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第四组图在方程x+20=70的两边都减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这道例题的8个等式中,有7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右边的四个等式分别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的数,有利于发现等式的性质。

例5教学等式的另一个性质。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前面学习等式性质的经验,在感知天平的直观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质的一个实例后,再让学生写一个等式,通过比较、概括与交流,得出“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的结论。教学时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图意。上面一组天平图的左边原来是一个质量为x克的物体,又添上一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右边原来是一个20克的砝码,又添上一个同样的砝码。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乘2。下面一组天平图左边原来是3个质量都为x克的物体,现在只剩下1个这样的物体;右边原来是3个20克的砝码,现在只剩下1个20克的砝码。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除以3。二是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一点学生能够接受。因为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多次提到除数不能是0。

(2)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4和例6教学解方程,解方程的关键是方程的两边都加(减)几、乘(除以)几,教材对此有精心的设计。例4看图列出方程,学生先从图中能得到求x值的启示:只要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去掉10克的砝码。联系等式的性质与方程x+10=50的特点,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10”的道理: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0,左边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过右边的计算就能得到。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方程经验和有关的等式性质,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这个问题,并解这个方程。这些设计都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另外,例4的编写还注意了三点: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强调等式变换时,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过“是不是正确答案”的质疑,引导学生根据“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进行检验;三是在回顾反思求x值的过程基础上,讲了什么是“解方程”。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时反复使用的知识。

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是教材编写时认真思考的问题。用好教材设计的两道题,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处是第4页“练一练”第1题,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的左边已经加上25(或减去18),右边应该怎样?这是刚开始教学解方程时的设计。通过在方框里填数,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关键步骤。学生在方框里填数一般不会有问题,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可能会出现错误。要通过交流和评价,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另一处是第6页第7题,简化解方程过程的书写,浓缩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安排的。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两边都加20这一步,省写了虚线框里的内容:x-20+20=30+20,直接写出x=30+20。这样做能使解方程的思考流畅、书写简便,从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简化的过程,重点讨论圆圈里填什么符号、方框里填什么数以及为什么。第8页“练一练”第1题、第10页第2题的编排意图与上面相同。

3绷蟹匠探饩鍪导饰侍狻

本单元解决的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学段里没有出现的。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列算式解答,学生体会其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难度;如果用方程的知识解答,利用的是问题中最本质的数量关系,思路就顺畅得多。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教材作了三步安排。

(1)教学方程意义的时候,列方程表示简单现象里的等量关系,有第2页“试一试”,“练一练”第3题,练习一第1~3题等。这些简单现象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并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呈现,如天平图、带括线的图画、线段图、图文结合的叙述等。让学生对什么是列方程、怎样列方程,尤其是依据什么列方程、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意思有所体会。在寻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联系生活经验,按照事情的发生与发展线索,理顺数量关系。如买1件上衣和1条裤子一共用去86元,原有的图书借出56本还剩60本,付出的钱数减电话机的价钱得找回的钱数,妈妈的岁数减小红的岁数得妈妈比小红大的岁数。有了这些等量关系,列方程就方便了。二是暂时不要鼓励对数量关系的发散性思考,也不要提倡列出的方程多样,确保把握和应用事件里的最基本的等量关系。这对以后的教学十分重要。

(2)教学解方程的时候,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例4求天平左边正方体的质量,例6求长方形试验田的宽,都是先列出方程再求解。这两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有两点好处:一是初步体会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继续体会列方程的依据是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例4的相等关系是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例6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是对等量关系的一次引导。教学的时候,既不要冲淡例题的教学重点,又要让学生获得这两点体会。

(3)例7和相配合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解决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里都有一个关于“相差多少”或“几倍”的已知条件,只要抓住这个条件分析相差数或倍数的具体含义,就能找到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首次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7有三个内容:一是怎样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二是这个问题为什么列方程解答,三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格式。这三个内容中,第一个最重要,另两个内容都能在第一个内容中得到启示。

这道例题的相等关系“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是从“小刚比小军少跳0.06米”得出的。分析这个已知条件,首先想到小刚跳的米数、小军跳的米数与0.06米是三个有关系的数量;接着想到小军跳的米数多,小刚跳的米数少,0.06米是他们跳的米数的差,等量关系就出来了。把文字叙述的相差关系改变成数学式子表示的相等关系,就列出了方程。

“小军的跳高成绩不知道,可以设为x米,再列方程解答”这句话是指着等量关系说的。在等量关系中,两个数量已知,一个数量未知,如果把未知的数量设为x米,很容易列出方程。再通过解方程,就能算出未知的数量。这就是为什么列方程解题的原因,学生体会这一点,也就体会了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于是,解题活动就在寻找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按照“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的顺序进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由此而得出。

在交流中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是因为在分析小军跳的米数多,小刚跳的米数少,他们跳的米数相差0.06米时,学生有可能用“小刚跳的米数+0.06=小军跳的米数”表示等量关系。教材对此表示肯定,并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上一篇:伤感的QQ句子下一篇:诚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