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精选8篇)
1.城市垃圾 篇一
据统计,2003年德州市城区人口为53万,加上流动人口,日产垃圾总量已达1000吨(垃圾550吨,粪便450吨),垃圾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德州市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近几年,我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讲,仍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的需要。解决垃圾问题需要寻求新的途径。
第一,综合治理是根本。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即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垃圾综合治理应从源头做起,使千家万户和每个市民都认识到自己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是污染的治理者,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量,对产生的垃圾则采用分类、分选、焚烧制能等科学处理方法,使其资源化、无害化。
第二,调整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干管分离的原则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总体要求,选择适合我市情况和实践阶段的对策,建立科学合理、职责明确、调控有力的管理、作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努力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做到全城区覆盖、全方位无缝隙管理,确保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第三,拓宽资金渠道。目前,我市环卫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部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拓宽资金渠道,引入企业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实行有效的垃圾收费制度。财政拨款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偿服务和“污染者负担”,则是市场经济行为的必然结果。同时还要培育环保市场,发展环保产业,通过利益导向,用市场的办法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环保,实现投资多元化。这样即可畅通投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达到社会公众办环保的目的。
城市垃圾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范文网】
2.城市垃圾 篇二
一城市垃圾处理必要性
我国资源回收率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只有靠节约发展, 才能是国家繁荣富强, 在人均自然资源偏低的情况下, 进一步开展垃圾资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垃圾数量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垃圾处理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4亿t, 并按8%的幅度增长。历年全国无序堆放的垃圾总量多达60亿t, 占用土地5亿m3, 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 人均每年垃圾产量已达440kg。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 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 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 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 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三国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 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 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
由于城市垃圾成份复杂, 并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不同, 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很难有统一的模式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从应用技术看, 国外主要在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方式, 机械化程度较高, 且形成系统及成套设备。从国外多种处理方式的情况看, 有以下趋势:
(1)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
(2) 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
(3) 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
四、城市垃圾的处理措施
4.1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处理, 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但填埋场占地相当大, 大量有机物和电池等物质的填埋, 使卫生填埋场渗滤液防渗透、收集处理系统负荷和技术难度大, 投资高, 填埋操作复杂, 管理困难, 处理后污水也难以达标排放。此外, 填埋场的甲烷、硫化氢等废气也必须处理好, 以确保防爆和环保要求。
4.3 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处理, 仅是垃圾中有机成分的处理技术, 而不是全部垃圾的最终处理技术, 而其余的垃圾热解制煤气或发电技术因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不成熟或投资太大, 很难实现产业化。
五城市垃圾处理的未来方向
我国虽是资源总量大国, 但人均资源量却居世界后列。因此, 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 全部靠高投资、高科技来消纳垃圾, 期望一次到位, 又不能对巨大的垃圾资源置之不理, 任其泛滥成灾。
处理垃圾方向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 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 (1) 减少浪费 (R educe) ; (2) 物尽其用 (Reuse) ; (3) 回收利用 (Recycle) 。
尽管在我国把城市垃圾进行全面回收处理还存在很大难度,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完善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机制。在生活中的这些方面加强治理,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是削减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
5.1净菜上市。过去北京市秋末冬初, 大街小巷堆着脏稀稀的白菜帮子, 环卫工人用大卡车不断的往外运, 而现在菜帮还田, 净菜上市, 脏的景象消失了;
5.2有价提供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源头减少。政府应禁止菜贩无偿提供塑料袋, 迫使人们又提起布袋子和菜篮子;
5.3商家回收产品包装物。一些大的家用电器多为上门维修, 商家送货到家后, 负责收回包装物再次利用 (北京双鹤制药厂已实行回收) ;
5.4简化包装。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前提下, 减少装的重量和体积;
5.5生活垃圾分类。从家庭、单位、医院、商场和集贸市场所有扔掉垃圾人的手中开始分类, 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5类。电池体积小危害大, 实行单独收集。
六、总结
为了可持续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 提高回收利用效率, 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应走自己的路, 发挥人民政府善于宣传、组织、领导群众的特点, 通过立法, 由简到繁, 从低级向高科技过渡的方法, 依靠群众, 能做的先做起来, 逐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趋向完善。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 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做出概括的分析, 阐述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针对我国城市垃圾现状提出了综合性的对策。
3.城市垃圾怎么办? 篇三
但是,垃圾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的同时,其成分也日益复杂,特别是随着塑料和电器大量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中,生活垃圾的毒性也大大增强,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化学分析表明,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汞,以及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类、含氯有机物、聚氯联苯等。
特别是在城市垃圾中,因为含有大量芳香有机物和含氯有机物,任意焚烧时会形成二恶英等强致癌物质。垃圾随意堆放,由于生物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有毒气体硫化氢等。城市垃圾将通过堆放或者因为填埋不当而造成渗漏对水污染,有毒气体的挥发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垃圾中的玻璃、电池、废塑料等进入土壤之中,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
城市垃圾值得循环利用吗?
随着垃圾的增加,人们也加大了循环利用垃圾的力度。在1980年的时候,美国的城市垃圾中只有9.6%得到循环利用,而现在美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达到了32%。在奥地利,荷兰等欧洲国家,有60%以上的城市垃圾得到了循环利用。相比之下,英国27%的循环利用率是比较低的,但这一比例正迅速提高,在过去3年内已经翻了近一番。
即便如此,当某个城市开展街头垃圾回收利用运动时,当人们看到一辆辆卡车满载着用于循环利用的垃圾在路上跑来跑去时,还是难免会产生疑问:回收和运输废弃物所消耗的能源会不会比它节省的还要多?“废品与资源行动计划(WRAP)”是英国的一家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倡导垃圾回收利用,并为再生原料开拓市场。该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朱利安说:“总是有人问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垃圾的循环利用真的值得我们去做吗?”
WRAP组织邀请丹麦理工大学和丹麦废弃物问题中心对55种原材料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研究了200多种处理方案,按照废弃物的具体类别,把循环利用与掩埋焚烧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对83%的废弃物来说,循环利用确实对环境更有利。
研究结果表明,英国的垃圾循环利用工作将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000万至1500万吨。这等于把英国每年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了10%,也相当于把英国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减少了300万至500万辆。同样,据美国环境保护署估计,在2005年,循环利用工作将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900万吨。
循环利用还有许多别的好处。它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了被掩埋或焚烧的垃圾数量。垃圾掩埋场会占据大量土地并释放出温室气体甲烷,而垃圾焚烧炉虽然污染有所减轻,但仍会产生有毒气体。
循环利用的最大好处也许在于节省能源。健全资源管理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奧林匹亚的咨询公司。该公司的杰弗里说:“如果能够利用循环再生的原材料,就不用再花这么大力气去采矿、伐树或钻井,”
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尤其耗费能源。例如,铝的循环利用最多能将能源消耗减少95%。其他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所节省的能源也许没有这么多,但也是相当可观的:塑料的循环利用可以将能源消耗减少70%左右,钢铁、纸张和玻璃则分别可以减少60%、40%和30%的能源消耗。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可能引起烟雾、酸雨、河道污染的废弃物排放。
让欧洲成为“循环型社会”
据测算,每年万吨垃圾,如果在垃圾场填埋,只需要用工人10名,焚烧则需要20至40个工人,然而,垃圾回收分拣再循环利用则需要250人来完成。垃圾循环利用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废物利用,而且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垃圾处理也带动了造纸和钢铁业等其他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堆积如山的成亿吨垃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金矿”。正因如此,欧盟委员会环境委员迪马斯于去年12月21日在要求成员国制定措施、减少废弃物时,大胆提出将垃圾变成一种资源,让欧洲成为“循环型社会”。为此,应当允许垃圾在欧盟无边界的内部大市场中自由流通。
迪马斯提议,修改1995年有关垃圾处理的标准,制定新的垃圾循环利用、运输等欧洲标准,如制订混合肥的质量、重金属的含量等,使各国有章可循、公平竞争,形成无边界的循环经济。制订的新标准将高于各国已有的标准,这样成员国就不可能再阻止跨国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向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环境倾销”的风险,从而推动垃圾流通。
这一建议自然十分敏感,各成员国都未响应,因为各成员国都对垃圾跨国运输实行监督,并严格限制。
早在2004年,德国一家垃圾公司就禁止将3500吨废木料运往意大利,并认为废木料来自回收的旧家具,其中含有过多的铅,不能在意大利加以再利用。事情闹到欧洲法院,法院判决德国公司胜诉。当时,意大利并未表示异议,但欧盟委员会对此却表示遗憾,认为在保护环境时掩盖了经济因素。
目前在欧盟国家,垃圾处理工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财政平衡相当困难,需要大量投资,包括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制订一些特殊政策,以刺激循环工业的投资,建立高质量的垃圾循环利用现代化设施,以使垃圾直接变成真正的“产品”或“副产品”。
中国进口可循环原材料最多
大多数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都可以就地进行处理,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包括废金属,废纸和废塑料,因为它们的价格低于全新的原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废弃物通过循环利用,变成消费产品或是商品包装,然后被装进集装箱,通过船运回到欧洲和美国,由于亟需资源同时又拥有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可循环原材料的世界第一大进口国。
把再循环材料运往中国的行为是有争议的。有人担心,这些出口材料中的一部分最终会被废弃。但许多专家却不同意这种观点,研究向印度出售废纸和向中国出售废塑料的经济学家彼得·范·博克宁说:“只要有人购买这些材料,它们就肯定会再循环。”他说,实际上,通过进口这些废料,发展中国家的再循环企业能够建立更大的工厂,更加有效地回收利用材料,降低环境成本。
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工厂的限制可能更松,再循环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国受到无数非法进口废料的困扰,其中许多都是由中国沿海地区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加工。他们在对自己和环境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对从塑料到电子垃圾的一切废料进行拆卸和再利用。
研究中国废料进口和再循环行为的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吉田文说,中国政府禁止这样的行为,但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了难以取缔的移动产业大军。由于此类产业主要在监管之外运行,因此很难评估它的全面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原始的方式加工塑料和电子垃圾会释放出有毒化学物质,损害人体和环境。这有悖于再循环应取得的效果。在环境组织的压力下,一些计算机制造商已经制定标准,保证它们的产品能以一种负责的方式再循环。
4.城市垃圾分类的思考 篇四
王震国/本刊主编
一、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储运与处置的价值解读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中约有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和废塑料类,约4%为玻璃类,剩余的为金属和布类等。这些垃圾,大部分都具有利用的价值,如果加以合理开发,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有关研究表明,城市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一)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0.8吨,相当于节约木材4万立方米,或少砍伐30年树龄的树木20棵;每利用1吨废铁,可炼钢0.9吨,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每利用1吨废塑料,可制造0.7吨无铅汽油,相当于节约同等数量的原油;每利用1吨废玻璃,可节约生产一个篮球场大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的瓶子2万只的新玻璃原材料;每利用1吨废弃的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约加工饲料用粮0.36吨。
(二)环境效益
由于科学的分类,大大减少了以往混合垃圾在收集、储运过程中(特别是随意乱扔垃圾、遗弃有毒有害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因大量混合垃圾的填埋对城市有限土地的占用。同时,大量原本的垃圾变成了可之利用的资源,从而大大减少了城市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此外,原本混迹于普通垃圾中的有毒有害和不易化解的特殊垃圾,可以通过特殊处理,或变废为宝,或集中堆放,减少因混合垃圾常规处置中特殊垃圾处置缺位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三)社会效益
垃圾的依法、循规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置,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人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意识,从而有效促进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置后,因乱扔、遗弃、不到位引发的垃圾危害及其导致的邻里、社会纠纷将大大减少,从而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二、境外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储运与处置的借鉴
(一)国外经验的借鉴
1、确保垃圾分类的细致科学。与国外复杂的分类方法不同,我国仅将垃圾分成“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三类,不免过于笼统。而在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日本,垃圾分类极其细化。比如:废弃的唇膏和口红内的物质要放到可燃烧物品里;而“当
1唇膏用完时”,唇膏和口红的外管,又要归入“塑料制品”或“小型金属”类中。虽然看起来比较烦琐,却为更好地回收利用打下了基础。
2、构建垃圾回收的产业体系。分类、回收的目的是处理、再利用,如果没有“变废为宝”的产业支持,垃圾回收很难真正落实,“环保”就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最明显的例子是废电池,在回收提炼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我国每年几十亿节废电池至今找不到归宿。而那些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国家,大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垃圾回收产业体系,“变废为宝”的能力都很强。这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3、开展系统全面的环保宣传。日本的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全民动员”。据一位留日学生回忆,刚到日本,在政府办事处办完各种手续后,办事员小姐会给你发一大堆生活须知之类的文件,除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小册子以外,光扔垃圾的材料就一大本。据了解,横滨市向市民们发放的垃圾分类手册有27页之厚,重点部分包含的详细说明竟然有518条之多。
4、确立法理化的大环保理念。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从立法的层面培养社会的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大环保”理念。比如,日本有《绿色购买法》、《建设再利用法》、《食品再利用法》和《家用电器再利用法》等,运用这些法律可以在整个社会建立起遏制废弃物大量产生、推动资源再利用和防止随意投弃垃圾的管理体系。
(二)香港经验的借鉴
香港2005年1月起实施“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到2006年底,参与屋苑和楼宇已扩展至497个,计划2010年前,八成香港人口参与“计划”,参与屋苑数达到1360个,所有的出租公屋则在2012年以前全部参与“计划”。另外,到2007年,家居废物回收率已提高到20%,计划到2012年达到26%。
配合上述“计划”的推行,香港环保署编写了《住宅楼宇废物分类源头指引手册》,对筹备工作、垃圾回收系统的选择和安放、生活垃圾的分类等相关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实施引导,并指定相关的政府督导机构供市民咨询。2005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还发布了《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2005-2014)》,将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作为减少城市垃圾的三大途径之一,明确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建立垃圾收集与分隔系统,二是解决回收物料的市场出路。
三、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储运与处置的问题及化解对策
(一)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处置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处置,提出至今已有10年之久,但运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部分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对垃圾分类给予的支持力度太小;公众的环保与资源意识淡薄;由于各地垃圾分类回收没有统一无偿派发的分装袋,以致居民常用废马夹袋混装垃圾,弄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公共场所用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垃圾桶颜色、样式、标识不一,扔垃圾费事费时;国家缺乏有效的鼓励垃圾分类收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缺乏配套的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的设施与能力;无适当、完善的收费标准;暂住人口多,垃圾乱丢现象严重。
(二)搞好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处置的对策
1、舆论宣传引导
(1)利用海报、宣传画、电视、广播等手段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编写发放《垃圾处置手册》,使垃圾分类集运深入社区、家喻户晓。(2)设立使用垃圾分类回收标志,标注在那些使用后需回收的商品及包装上。(3)设立热线电话,提供垃圾分类收集的咨询。(4)定期邀请环保专家举办关于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讲座。(5)对分类收集做得好的居民,社区要给予表扬、奖励。(6)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应定期公布垃圾分类收集成绩显著和问题严重居民区的情况。
2、政府率先垂范
(1)各级人大要用立法来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垃圾分类收集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断规范各方行为(可签订垃圾收集、分类、丢弃协议)。(2)政府机关应在垃圾分类收集中起表率作用,此项工作的优劣,应作为各级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3)广场、宾馆、公园、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应规定设置纸张、玻璃、塑料、金属、果蔬等垃圾分类箱,由所在地保洁人员负责定期清理。(4)建立多网点、市场化的垃圾回收公司。国家税收政策应向垃圾回收行业适当倾斜。
3、国家特许经营
对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置,应引入市场机制,通过转移政府支付,优化分类收运条件。
(1)垃圾分类收集的难点之一是居民不愿分装,其重要原因是没有统一无偿派送的分装袋。如果由国家财政承担这些费用,一个100万户家庭的大城市,每天每户3个分装袋,负担可想而知。但如果通过市场进行转移支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即:把每天300万个垃圾分装袋(共三种颜色)变成300万个广告点(每家三个不同色的袋)、600万个广告面(每个口袋两面不同广告),每个广告点有至少6个(三口之家以及相邻住户的三口之家互相交叉)受众,总共1800万受众、3600万视点,以18万个视点(3万个分装袋)为一个广告单位,每天可做广告300个,以每个广告收费2万元,可收入600万元,分摊到300万个分装袋上,每个分装袋的广告销售收入为2元。这不仅足以支付垃圾分装袋的制造成本,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垃圾袋分发、上门收集等的费用以及部分职工的就业。
(2)垃圾科学、无害化回收后,其利用所产生的收益应归特许回收利用单位所有。特别难回收或回收利用收益特别高的垃圾,应通过直接向居民支付回收奖励和向回收单位支付回收奖励的政策予以解决。
4、居民分类提交
垃圾分装袋由国家特许某些企业一条龙生产、做广告、免费派送以后,政府就完全有理由,通过立法定规,要求百姓自觉进行规范的垃圾分装。按照国外的惯例,居民应
该就垃圾分类提交与社区签订协议,并按照协议要求,定时将经过分类的垃圾用派发的专用袋装袋以后放置在规定的地方,一旦不按时、按点放置垃圾,将被视作违约而处以罚款。
5、企业有偿清运
环卫企业应根据各社区的预约,定时、定点、分类、规范地运走并处置城市垃圾。要改变过去垃圾混合收运的状况,对分类后的垃圾配备不同的车辆、运到不同的目的地。对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运送到专门的垃圾回收利用工厂;对含有机物较丰富的垃圾可运到堆肥厂;对含热值较高的垃圾可运到焚烧厂;可资源化的价值极低的垃圾则予以填埋。垃圾的清运费,部分在垃圾资源化以后的收益中支付,部分在上述广告收益中支付。如果清运单位服务不周、工作不规范,社区有权挑选其他社会企业清运(资源化的收益、广告补贴将由实际清运者获得),情节严重的还可要求其对因清运服务不周而受害的居民进行赔偿。
6、物业协助保障
各物业公司既然收取社区居民的保洁费,就应视作与社区居民签署了包括社区整体保洁和居民垃圾分类、清运等的协调管理条约,负有不可推卸的协助保障职能。诸如:定时分送垃圾分装袋,督促居民规范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对违规家庭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提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处罚。同时,上门为老弱病残家庭运送垃圾,监督环卫企业有偿服务的质量,支付原来雇工进行垃圾清运的费用给分类分发垃圾袋和收集垃圾的人员。
7、居委监督检查
5.城市垃圾 篇五
关键词:建筑垃圾破碎筛选设备,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本来就日益严峻的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方面,有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还要符合国家关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条例;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步伐还在不断加快。加之国外的发展经验,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市场情况等诸多因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呼声越来越响,建筑垃圾处理问题也逐步成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主旋律。
建筑垃圾可谓是城市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不仅仅是在我国,国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同样痛心疾首,但建筑垃圾在国外同样有着“城市矿藏”的美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郑州中意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摸索出了一条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之路,其研发生产的系列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受到人们的认可,我们知道,建筑垃圾主要是由混凝土、砖瓦、碎石等物料组成,这些物料经该设备处理后被破碎成不同粒度的砂石骨料,从而实现再利用价值。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细碎机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彩色砖等建材制品。在我国昆明、杭州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中,其引进的中意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实现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国家节省了自然资源。就拿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砖来说,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土地34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360吨。
6.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篇六
(1996年2月26日建设部建城[1996]96号颁发)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它废弃物;建筑垃圾管理,是指对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消纳、处理的管理。
第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统一管理,并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制定建筑垃圾管理细则和组织实施。
第四条 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或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置计划,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接到申报文件后应及时核发处置证,对不予核发处置证的,应告知原因。
处置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伪造。
第五条 凡将建筑垃圾运入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设置的建筑垃圾储运(堆置)场消纳、处理的,应按规定缴纳处置费。
建筑或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建筑垃圾运输和消纳场地的,应接受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需要用建筑垃圾回填的单位和个人,应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安排。
第六条 建筑垃圾处理的具体收费项目及其标准,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制定。收入所得专款用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 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或承担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监察队伍或检查人员,应加强对建设、施工单位或承担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和检查。严禁不按规定地点乱堆乱倒建筑垃圾和在运输过程中扬撒、遗漏。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者,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条 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7.城市垃圾治理措施新探 篇七
1 “三大”技术的弊端
“三大”技术的最大缺点是把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当作“废物”销毁, 不能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 不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一种投资大、占地多、运转费用高的浪费财源和资源的处理方法。
1.1 垃圾焚烧发电法
此法虽然处理量大, 但是垃圾的低位热值低, 含水量高, 需要掺配煤炭或喷烧油 (气) 助燃, 这样就增大了焚烧成本。垃圾焚烧发电只能做到一次性“再生”, 无法实现多次循环利用, 即使可以产生热能, 但排放的烟气中要带走30%以上的热量损失。焚烧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恶英气体产生, 二恶英是一种对人体极其有害、且难处理的物质, 这样无形中又将垃圾污染转变成了大气污染。
垃圾发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大, 治理技术复杂, 在日常运营中用在消除烟尘和净化废气等的费用相当大。因此, 如果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各种经济补偿, 垃圾发电就难以实现产业化。
1.2 垃圾填埋法
垃圾填埋法弊端:①垃圾填埋虽然可以回收沼气, 但只是做到了一次性“再生”, 无法实现垃圾的多次循环利用。②沼气对大气造成污染。沼气目前被联合国列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6种限排气体之一, 它的危害程度比二氧化碳气体大21倍。③填埋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埋在地下进行生化反应时, 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和渗滤液等污染物, 被称作“二次污染”, 必须另投巨资建设处理设施。据专家评估, 由于现代城市垃圾所含物种复杂, 埋在地下, 生物降解速率缓慢, 需要130~150 a才能降解殆尽, 以致于土壤遭破坏, 地下水质被污染, 难以净化修复。④垃圾填埋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1.3 垃圾堆肥法
垃圾堆肥仍是只能做到垃圾一次性利用的浪费资源的处理办法。它的缺点是发酵周期长, 占地面积大, 卫生条件差, 肥料养分低, 生产成本高, 内含有害残留物, 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 污染地下水质, 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遗症。
综上所述, 国际通用的传统技术中, 不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独自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相反地却产生了新的危害, 必须再耗巨资进行治理。故认为用来治理城市垃圾的“三大”技术, 并非城市垃圾的最佳治理措施。
2 改进措施
2.1 垃圾与城市污水混合处理
垃圾单独填埋处理, 产生的渗沥液污染严重, 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治理技术难度大, 投资运转费用高。如果与城市污水混合处理, 不仅能消除渗沥液渗入地下, 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同时, 还能减少垃圾的治理费用。渗沥液中所含成分与城市污水相近, 主要不同点是渗沥液含有较高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浓度, 较低的磷含量。当渗沥液单独处理时,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用以保证生化处理所需要的适当的C∶N∶P比例, 因而使处理流程较为复杂。合并处理时, 由于城市污水量较大, 对渗沥液可起到缓冲、稀释作用, 同时, 还可补充磷等营养物质, 达到渗沥液与城市污水共同处理的目的。
2.2 建立城市垃圾工业园区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将城市垃圾处理转化成为有用资源。当地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垃圾的产生量, 成立垃圾综合利用加工区。以垃圾循环利用为纽带, 按照将上一个企业的产品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 随同排出的废渣、废水和废气等废物, 共同进行综合处理, 使点点滴滴、片片块块的垃圾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的原则, 合理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 将辖区内的垃圾引进来, 再通过不同产业链的整合变成产品, 真正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城市垃圾物种多样, 化学成分丰富, 物理性能优良, 若经适当处理, 就能转化为多种有用资源, 制成各种质量精良的轻工、化工、能源和环保等新产品。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 北京市年产垃圾中有废塑料36.2万 t, 而1 t废塑料可生产0.37~0.73 t汽、柴油, 每回收1 t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 000元;有废纸38.8万 t, 每回收1 t废纸, 可造好纸0.85 t, 节省木材3 m3, 节省碱300 kg, 比生产等量好纸减少污染74%;有废玻璃15万 t, 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 可节能10%~30%, 减少空气污染20%, 减少采矿废弃的矿渣80%;有废电池2.37亿支, 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 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废金属3.5万t, 每回收1 t废钢铁, 可炼好钢0.9 t, 可减少75%的空气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比用矿石炼钢节约冶炼费47%;有废食品草木121.3万 t, 每回收1 t这类垃圾, 可生产0.6 t有机肥, 也可生产垃圾燃料, 作为发电、供热的燃料。
初步核算, 每吨垃圾经综合处理后纯利润为300元左右, 这不仅促生出垃圾处理自给自足、资源长盛不衰、产品销路永畅的阳光产业, 也消除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更能省去治理费用,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国新建或改建的以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金属、废家电、废建材以及其他工业废水、废渣和废气等为原料, 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利用加工车间或工厂6万多个, 年创产值500亿元以上。
3.2 社会效益
(1) 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我国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发展迅速, 处理量不断增加, 以致出现有的城市垃圾 (原料) 供不应求, 需从外地采购或从国外进口的状况。另外, 在垃圾资源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原本回收利用“油水”小、技术难度大、无人问津的项目, 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相继攻关成功, 并取得国家专利。因此, 积极开展城市垃圾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垃圾零排放、推进大自然进入良性循环境界的良策。
(2) 改善生态环境。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而言, 城市垃圾是一种污染源;从资源的角度而言, 城市垃圾则是地球唯一在增长的资源。利用垃圾中的有机质产生的高效有机复合肥, 能有效增加地力、改良土壤,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做好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既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市容市貌, 又减轻了因生活垃圾无序化堆放而带来的水、气和生态环境污染, 还减少了因垃圾中所携带的致病菌对公众身体危害的机会, 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压力, 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俞建德.垃圾资源生态化处理浅探[N].中国环境报, 2003-08-05.
[2]欧阳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处理方式比较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 2007 (4) :33-36.
[3]张荣辉.国内外垃圾渗沥液处理方式与技术分析[C]//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年会.2001.
8.城市垃圾收运这五年 篇八
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从二楼到四楼全部被植物覆盖。屋顶檐口种了一排夹竹桃,这种植物是吸附有毒有害气体的能手。
这里是整个黄浦区居民生活垃圾的集中地。每天有600吨生活垃圾于此集结,经过压缩处理后运输到城郊的垃圾处理厂。
上海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对黄浦区和静安区两个大型垃圾转运站立项,但直到2009年,黄浦区垃圾转运站才正式建成。由此到2014年,中国的城市垃圾收运开始了正规化、现代化的历程。
“20年的时间,我国第一次将垃圾转运站做成全封闭模式。这两个站的建设对全国垃圾收运领域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我们没有借鉴国外经验,完全是根据中国国情自主创新。”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谭和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以转运站为代表的垃圾收运环节,因其连接上下游,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中枢。
目前各地政府在收运环节的投入占整个垃圾处理开支的60%~70%。谭和平举例说,在上海处理1吨垃圾,从收集到运输到末端处理,如总需400元,末端处理只需100元,“300元都是运输成本”。
对于如此重要和拥有巨大市场的环节,中国刚刚走过了艰难的5年。
怎么收?绿色账户推行缓慢
2014年5月1日,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并计划在2017年普遍实现垃圾分类。这已是上海第三轮大规模垃圾分类改革。
这座城市拥有2400多万人,垃圾日均产量高达两万吨,每半月就能堆出一座金茂大厦。
早在2000年,原建设部曾选择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以及厦门等8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十多年来,仅垃圾分类的标准就经历了多次变更。
上海从上世纪末开始尝试单独回收旧电池。2000年上海市首次明确分类标准,实行特定地区“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分类和其他地区“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2007年又改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开始有了干湿分类。2013年,生活垃圾被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
为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上海市在部分社区试点“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跳过拾荒者、保洁员和环卫工人,由垃圾回收企业直接与居民对接,“自助投放,自主积分”。
积分采取实物兑换、服务和权益兑换、信用和荣誉兑换、抽奖等多种激励形式,垃圾分类的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上海垃圾分类体系已经覆盖到260万户居民,每天生活垃圾的焚烧和填埋量,比2010年底减少了1600余吨,相当于减少了一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
“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绿色账户’推行了两三年,居民参与度还很低,靠激励机制推动垃圾减量也很有限。”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
投放垃圾的形式也有各种探索。有的是放置投进去就不能取出的密封回收桶,“这种桶在沿街投放比较多,有利于后续统一管理,但小区用得比较少。”谭和平介绍,“社区里居民直接把垃圾装好放在门口,环卫工人上门收集,好处是不放置垃圾桶、少了一个污染点,缺点是人工成本太高。”
广州曾在2014年7月下发文件,效仿台湾模式,推行“定时定点+误时”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将小区的垃圾桶搬走,居民每天早晚在规定时间把垃圾拎到楼下等垃圾车来收。
“这种模式要求居民的配合度非常高,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居民误了点或者等待垃圾车时,为了防止垃圾腐烂散发臭味,甚至会将垃圾冷冻到自己家的冰箱里。估计我们大多数家庭是不会这么做的。”张益说,所以一般根据不同小区居民的年龄层和作息特点,设置2至3个时间点,配备专门管理员配合居民扔垃圾,“但是这对管理又提出了高要求。”
这种模式在杭州的高档小区已经展开试点,但对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还没有形成具备全国推广价值的模式。
现在,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多采取源头垃圾直接运输模式、流动车收集收运模式、集装箱+垃圾收集车收运模式等。中小城市多采用垃圾箱房收集模式、地下垃圾箱收集模式和垃圾通道等模式。
“但都是在地方试点过程中,没有形成能推向全国的可复制模式。”张益说。
怎么运?转运技术升级
生活垃圾从回收到运输再到处置,上游中游都属于收运的范畴,“收运不论是投资还是配套设施建设费用都要占到整个垃圾处理环节的三分之二。就像足球比赛,末端是守门员,前端运输的过程很重要。”张益说。
垃圾处理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10~15年间,与末端处理环节相比,收运环节落后了10年。
“垃圾收运是一个逆向的物流系统,收运是从分散到集中的形式,比正向物流要复杂得多。”张益分析,“这个物流的载体是分散、可变、有污染的,却还有资源利用性,无法预测产生垃圾量的规律性,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产生,因此对收运的时间和容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nlc202309011632
垃圾从居民手里回收起来,要运输到城郊的处理厂,距离很长。每一辆垃圾收集车的容量也有限,都在2~5吨。
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控制容量,减少交通压力,中国大部分城市每隔25公里就会设置一个垃圾转运站,通过小车换大车的方式进行垃圾运输。
多次“接手”,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据谭和平介绍,收运领域快速发展的5年间,转运技术升级速度最快。
垃圾从居民手中收集到每个小区的收集站,有两种存储形式:桶装垃圾房和箱式垃圾房。
对接桶装垃圾房的是后装压缩车,容量有3吨、5吨和8吨三种规格,对垃圾一边压缩一边装车。对接箱式垃圾房的是可卸式垃圾车,俗称“拉臂车”,车开过来直接把箱子运走,容量也多为5吨、8吨。
“收集车在结构上要注意两个环节,防止漏水,尽量减少作业环节,可以减少噪声影响。”谭和平说。
垃圾车从各个小区集中到转运站时,如何无缝对接,保证垃圾不暴露在外,“不落地”的常用方法就是将转运站做成封闭式,只看得见车进车出,看不见垃圾。黄浦区和静安区的两座转运站就是全国最早的封闭式转运站代表。
“现在封闭式转运站在全国至少有100座。”谭和平介绍。
带有定位系统的垃圾车一路按照规划线路运到转运站门口,如何进站也是门学问。
常用的垃圾转运技术有水平装箱和垂直装箱两种转运方式。
垃圾收集车开到水平装箱的转运站要先进行称重计量,再“卸料”进垃圾槽,通过装箱机再装车,换成大型垃圾运输车运往末端处理厂。
垂直装箱收运方式指垃圾车进入转运站后,无须“卸货”,直接将垃圾卸入竖直的容器进行压缩装车,省去了垃圾暴露的环节,有效降低二次污染。
“这两种转运方式基本各占一半。”谭和平介绍。
垃圾车怎么进转运站,也需要在布置方式上进行创新。
“垃圾车只要转弯、爬坡,车里的水就会漏出来,最好在平地上走。”谭和平解释,目前中国常用的垃圾车进站方式有高进平出、平进平出和平进低出三种主要方式。
“在像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中,垃圾的收运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处理,在全国范围来讲,还是以人工收运为主,大规模机械化压缩收运是未来垃圾收运的大趋势。”张益分析。
随着机械化程度增加,垃圾收运设施设备行业在未来10年将进入爆发期。张益预测,未来10年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的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
怎么合作?PPP模式的未来
2002年,原建设部推进特许经营改革,以水务、固废处理为核心的市政公用行业快速发展。由此在垃圾焚烧领域,PPP逐步得到普及。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意为公私合营模式,是指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
收运环节的改革从清扫开始。早在20世纪90年代,徐州就尝试了清扫外包服务,至今公开招标的保洁面积达到了231万平方米,深圳每年也有20亿~30亿元类似的外包服务。
清扫保洁技术含量不高,普通物业公司或制造清扫车辆的厂家都有机会参与。
比清扫服务更复杂的是垃圾清运方面的PPP改革。
清运系统涉及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和运营,也涉及扰民、清洁消毒等更复杂的问题。采取委托运营的方式,将政府已经建设好的垃圾收运站和车辆设施交由第三方运营,是不考虑融资目的的一种选择,目前国内还鲜有案例。
如果涉及融资功能,还可以由政府负责垃圾收运站的建设,并以零租金租赁给第三方使用,让第三方负责车辆设备的采购和使用。这种方式比BOT更适合在垃圾清运方面的特性。
国内也有企业尝试进入清运系统。
通过垃圾衍生燃料(RDF)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湖南万容公司,通过PPP方式介入前段清运系统,实现介入垃圾分类。
随着垃圾收运领域近5年的快速发展,各地拉开了垃圾收运领域的PPP模式探索序幕。
山东临沂市政府赋予临沂中环新能源公司为期30年的特许经营权,废弃物处置中心由该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为保障项目运行,临沂市财政还会按照集中收运每吨80元、处置每吨1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对企业来说,每年生产的1080吨油脂可直接作为化工原料出售;年产沼气547.5万立方米,全年节约标煤约3800吨,沼渣固液分离后作为沼渣肥料可外售。
但是PPP以外,垃圾的回收工作还没进入环卫系统。它都掌握在分散的个体垃圾回收人员手中。
“从家里到收集站的过程很复杂。民间组织早就形成产业链,政府介入难。”张益分析,“经过分散户二次分拣,剩下真正运到垃圾车里的垃圾,资源利用率会低很多。垃圾回收的价值低,和回收成本相比不对称,对企业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强大的既定壁垒也不是没有切入口,谭和平建议从低价值回收物入手。如玻璃瓶、牛奶盒等废品站不收的垃圾,可跳过捡垃圾人员,直接与居民对接,通过另外一个系统运到回收站再利用。
而将回收工作越来越多的纳入到环卫系统,整个收运环节将会变成一个完整的资源回收链。
【城市垃圾】推荐阅读:
城市建筑垃圾处理11-04
城市垃圾处理分析11-23
大型建筑垃圾处理机械推动建筑垃圾粉碎产品再利用 保护城市环境12-3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施办法12-30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06-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制度现状06-13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意见09-2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发展浅析12-30
16移动破碎站处理城市建筑垃圾功效显著01-0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填埋渗滤液治理方法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