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共14篇)
1.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 篇一
英语送教下乡听课心得闫杖子中心小学高鹏燕
2014年3月25日我有幸聆听了由教研室主办的小学英语送课下乡活动其中包括刘冉老师上的活动课、朱玉凤老师上的阅读课、和肖莉丽老师上的小组合作课。这三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点滴感受谈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而言,善于接纳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学习并实践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小学英语活动课的 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演演,写写的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体会在“做中学,学中用”的乐趣.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在一起讨论现在的孩子不知是怎么了,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课上表演还比较感兴趣。五六年级的学生却非常羞于开口,及时找到也是扭忸怩怩表现不自然。可今天刘老师的课却让我感觉到了英语课的气氛,和孩子们的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氛围。更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孩子发展的舞台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我也理解了要想让孩子开口说就必须多给孩子机会,其次是精心的编排和耐心的指导耐心的指导最后多给孩子鼓励与表扬哪怕他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与肯定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进而相信自己也能学好英语上好英语,自己并不比别人差。那英语课上得氛围会更好。
而听了朱玉凤老师的课,让我在阅读教学中也明白了几点对我今后的教学更是有了指导意义。在阅读课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应设置合理的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初读技巧根据图片和标题预测内容
了解主要内容
2.再读技巧读细节
读关键词
3、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
很多学生阅读时总是逐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跳读先了解主要内容,然后在挑重点进行精读。
4、多利用时间给孩子看些英语动画平或者是英语小电影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同时也让他们多听看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来培养孩子的语音语感。
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阅读课上,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和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当然,在阅读课上,教会学生学会合作的前提是教师要适时合理地根据阅读内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学会读,并能及时地挖掘信息,在此基础上,如果让合作交流充盈课堂,就更加的完善了阅读课的质量,从而把阅读教学升华为一种交流一种提高一种享受。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把自己学到的用上也让孩子们能演绎出自己的精彩的舞台。
2.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 篇二
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只靠唱歌、游戏并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 学生就会厌倦。《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育部2012) 。作为一线教师, 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发现在“生命化课堂”中使用“创设情境, 提出目标”最为奏效。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实物演示、生活呈现、画面呈现、角色扮演等, 采用“情境教学”,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进而创设情境, 引入知识点, 才能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课堂的目标是什么。
在新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4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Section A中涉及到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由于网络、电视冲击了电影, 学生们对movie theater没有任何概念和兴趣。而如何提出本课目标, 导入新知识点呢?我创设了一个猜谜语的情景教学:A riddle:a place you can enjoy the sun, the wind, the beautiful sights, you can also feel the sadness, the happiness and fear at the same time.让学生猜出能在同一地方、同一时刻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感知到一切快乐、悲伤的地方就是剧院。学生们的潜意识自然而然地被引领到本课的主题中, 目标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门见山, 直接创设具体的情境, 顺理成章地提出目标, 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或模拟的活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境化的互动活动, 设计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和撞击。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 不断地努力改进教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
反思二:课堂生命力要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达成预定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上原本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 变得更加自信。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和谐运作, 积极互动, 分享学习心得, 协调合作方法, 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效率, 顺利达成预定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 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划分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差异, 力争平衡, 以免出现分化。我所任教的二年级 (5) 班共36名学生, 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差异, 分成九个小组, 依据学习成绩, 1~9号学生分别担任九个小组的组长。几个组长分别在10~18号、19~27号、28~36号学生中任选其一, 组成学习小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group rules (组规) 和group admonition (组训) 。而学生座位依然朝向黑板, 便于及时看黑板, 以免学生讨论跑题。同时, 课堂对话时1对1、1对3、2对2都非常方便, 便于交流, 更便于组长领导。当组长执行任务时, 二号同学可以随时代替组长组织活动, 使小组活动有秩序地进行。
(二) 教师组织和引导
英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时, 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 协调合作方法, 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效率。
(三) 组内讨论, 组间交流
明确学习任务后, 教师提供材料,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独立整理, 归纳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在自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组内互相帮助, 共同商讨, 得出结论。学生交流时, 教师要密切关注, 及时给予点评鼓励或者表扬。对于个别难点, 可以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如果仍然不能解决,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通过细心讲解来达成目标、升华目标。
(四) 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 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机制相结合。小组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在我任课的班级有一名学生, 成绩排名靠后, 上英语课从来不张嘴, 每次上课也从不发言, 更别说背诵英语课文了。自从小组结对子之后, 他每次都会因为不背课文使所在组被扣5分。开始时, 他不以为然。一次, 两次……终于在小组的压力下, 他耐不住了, 拿来英语书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 我可以读下来吗?”我欣然答应了。于是我们规定, 每个小组4号同学读下来就不扣分, 且如果能背下来, 要给所在组加5分。从那以后, 他每次都努力地读了下来, 我深知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我坚信, 不久的将来, 他一定能为所在组加上5分的。
反思三:中学英语课堂科学的拓展延伸是升华生命化课堂目标的有效途径
“拓展延伸”是指教师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适当地在学习新知前、学习新知中、学习新知后拓展延伸一些教学内容, 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 学完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 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抛”出一些与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 把课内向课外、课后延伸, 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 这种梯度、渐进式延伸拓展,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 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断扩大学习的视野。
原《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这一单元中对话内容都是明星的出生年代, 而且其中很多明星都已经退役了, 对学生来说很陌生, 也很遥远。于是我灵活、科学地把部分对话拓展延伸成他们熟知的同学和老师。既适当拓宽了课本知识, 降低了问题的“门槛“, 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引起学生们更多的关注, 升华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反思四:中学英语课堂随堂灵活检测是生命化高效课堂的巩固阵地
英语课堂上,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 思维比较活跃, 这时, 可通过口头检查或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的方式完成达标检测, 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掌握更加扎实。在课堂中, 我每次的当堂检测任务量都不大, 而且都很有代表性, 难、中、易三种题型各具特色,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时, 通过小组互批、组内互助、组间互展的方式进行当堂加减分, 使学生兴趣倍增, 效果明显。当然, 每节课都少不了课前背诵检测, 小组成立后, 各组的1号、2号、3号、4号互考。背诵规定内容不加分;4号学生读下来不扣分, 背诵下来规定内容加5分。无论几号, 只要超额完成背诵就加5分。当然, 超额完成的大部分都是1号和2号, 这样就保证了“学困生”不掉队, 尖子生也能脱颖而出。所以在英语课堂上, 随堂灵活检测, 既形成了竞争氛围, 发挥了团队精神, 又巩固了高效课堂。
快乐、高效且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使“学困生”消除自卑心理, 变得更加自信, 使学优生对所学知识能得以历练, 在超越自我中不断进取。
当然, 每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课堂的生命力需要教师在今后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情逐步完善, 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通过具体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情优教。那么,怎样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应该要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去争取。
一、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二、在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注重的首先是一个“读”,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大胆采用这一基于合作,探究基础之上的新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努力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为学生提供开口说和表达交流的机会,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就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每节课中老师在上课时讲课时间都应控制在10到15分钟之内,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练习。可运用操练句式、自编对话、表演故事、完成课堂中特别设计的任务并报告任务完成情况等训练的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演、多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在学生说话训练时,老师进行纠正,而且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以此来提高课堂效果。
四、勤动笔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它本身也是一种阅读,只是要求更高,层次更深。它托生于阅读课堂,融合了阅读写作,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习得语言技巧。但是练笔的主题受教材制约比较大,如果教师在设计时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课堂练笔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写什么?练笔所设计的内容应是在阅读课文的进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要让学生有情感要宣泄,有语言要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练笔内容。
其次,要抓住时机。再精巧的练笔设计,如果错过了时机,也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练笔”。用教育心理学来说,当学生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时,思维极为活跃,此时,也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在组织课堂练笔时要讲究时机,在学生表现出有话想说、有感要发、有情可抒的时候,趁热打铁,才能卓有成效。
4.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四
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创新思想,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给了我心灵深深的震撼。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位教师的课都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教学内容更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周礼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与众不同。我们平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书上的例题,重点教学生如何描点画折线,完全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知道怎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周礼老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充分感知新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方法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教学描“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教学生如何描“点”,而是先让学生比较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接着问学生为什么条形统计图中的年份对着方格,而折线统计图中的年份对着线,学生明白“点”应该画在线上,接着让学生思考“点”应画在什么地方,这个“点”应对着几个方向?
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朱国荣老师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短了。这是因为加法是学生最先学会的计算方法,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用加法来表示加法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省略号、用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孩子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爱和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因为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创造一种方法要比学会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价值。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和鼓励,我们留给学生的将会是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如惠林老师执教的“二十四时记时法”,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各种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以及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猜一猜,说一说,做游戏,表演动作,听故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好。
四、找准难点,有效突破
一节成功的课,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得到突破,所以教学中,课前应深钻教材,找准本课时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恰当方法。周礼老师在执教 “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整体把握教材,不但难点找得准,而且突破方法也非常恰当。如引导学生理解“趋势”和“幅度”这两个词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比划,体会增加、减少、不变,然后让学生通过手势的比划,感受增加一点,增加很多,以及下降一点和下降很多。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感到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后,再不断的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学之后,我听取了老师们给我的意见,进行了教学反思。在备课时,光靠经验或一本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钻研、领会教材,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驾驭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工作还在继续,努力不能停止,我们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而且要把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5.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昌盛中学李春燕
实行高效课堂以来,我从期盼——质疑——探索——赞同,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我对此的理解是: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那么要使课堂能够高效,教学时,教师就必须协调好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师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才能使之和谐。结合教学实际,自己的内心对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走出教师心里屏障
八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通过观摩、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英语课堂正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的。
三、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提前走进教室,与学生交流一会,也应考虑在其中。
四、课上需要严谨的结构和轻松的氛围
1、良好的教学导入将是高效课堂的引擎。
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头三分钟,你就得抓住学生的心。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汲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了疑问和期待。
2、精彩的学习过程就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高效课堂不仅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更加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有效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体现3个基本持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及效果;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上,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整堂课有着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在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并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后续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和提高,这要求教师有超强地驾驭课堂的能力。
3、细节的准确处理就是高效课堂的润滑剂。
教师要懂得微笑。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
教师要善于鼓励,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这样做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注重差异。高效课堂的教学要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应当实施分层次教学,把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五、课后需要认真的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
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我坚持不断地写教学反思,有效的我记下成功之举,总结可取之处,也记下自己的失误与疏漏,作深刻的剖析,我记下课堂中师生智慧灵感的不期而遇,独创的见解值得回味,能帮我拓宽教学思路。我最想记的就是再教设计,怎样在下一次教学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有阅读课教学的反思,有对话课的处理,有词汇教学方法的反思,有任务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关于课堂控制的,有关于信息技术的,有关于教材的使用的,有关于英语的记忆背诵的点点滴滴,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不断反思,不断困惑,不断超越,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更加完美。
6.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训体会与反思 篇六
新建路小学王燕红
5月9日到10日,县教育局进校组织全县四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在自己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一直比较迷茫,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总是四不像,同时在教学质量的压力下自己也放不开手脚。通过刘宏武校长的培训,给了我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让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摒弃了过去对高效课堂片面的认识与做法,不论从理念方面还是实际操作上,如同走上了阳光大道一般,眼前豁然开朗,的确是受益匪浅。
在培训的过程中听到了张莉老师的示范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教师真正做到了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之前,教师提出明确性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了能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有所悟,有所思,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批注的书旁,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反思我自己的教学,在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时目的性不是很强,学生不知怎样进行学习。在班内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让学生谈理解、谈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对比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人间的和谐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读中欣赏到了风情。反思自己的教学,放手还远远不够,生怕学生说不到,牵引太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学习的,学习得也会更深,更透,在关键之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收获的同时,我也存在着困惑,针对这节课来说,整堂课教学顺顺畅畅,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之处,教师讲得的确是少多了,但这样是不是少得可怜。语文教学,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点之处时,学生有时谈得比较肤浅,这里教师怎样的引导,时机如何把握,深度如何挖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学习别人高效课堂的精华,更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其重难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也教有所获。
7.反思历史课堂“高效教学” 篇七
结合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 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课堂的高质量, 高效率;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 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 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综合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就是在有效的时空里, 采取恰当的形式, 养成良好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 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就是教师在课堂40分钟教学过程中, 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通过前阶段课改的实践与反思, 我们历史组教师一致认为,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 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2) 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 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 有积极的学习心理。
那么, 教师应如何具体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 没有预习的课堂是放任的, 也是杂乱无章的, 也必然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 用好这40分钟的每一秒, 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定要精心备课, 课堂设计要做到分层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以实现高效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层次分组, 采用学案导学。学案由课标要求、重难点、学法建议、主干知识梳理、思维拓展、知识整合、自我测评、中考链接等几个部分构成。要督促学生有充足的课前预习, 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有需要、有释放,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恰当的教学手段
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方式, 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通过课前准备的材料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情感教育中实现“读史使人明志”,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效结合,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较强的时间观念
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练、讲的内容, 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的高效运用。同时, 要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在小组学习中, 不仅要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 而且要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动起来, 养成合作探究、相互提问、总结反思的习惯, 最终形成文字表述。课堂上的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不能拖沓。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效控制时间, 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帮助学生制定时间计划, 反思时间利用情况, 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 让课堂时间产生最大效益。
四、活跃的课堂状态
在教学活动中, 要始终坚持“巧设情境, 精心设问”的原则, 努力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过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材料精心设问,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 我总结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为:情景的创设要真实;情景的创设要连贯;情景的创设要简练;情景的创设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也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问题要因材料而设;问题的设置要有连续性;问题的设置要和活动连起来。
五、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 惠其一时, 授人以渔, 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如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答案的呈现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掌握了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
六、适当的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我们可以找出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
8.英语课堂高效导入操练的几点反思 篇八
一、导入要简洁、切入主题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就是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warming-up很重要。
由于第一单元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当问What's in the classroom?学生们会用英语自然表达。There are two boards, two doors, three windows, nine lights and many desks and chairs.同时也为本节课要学的How many进行了铺垫。当我课前准备好一个书包并向学生提问Is this your schoolbag?时,学生会回答出来。当我问道What is in your schoolbag?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都会很自然地想到books,正切入主题。与此同时,我导入的关键What books? Do you know how to say these books in English? 就引出来了,既节省时间,又达到了目的,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而且我应用了情境教学,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共用了5分钟时间,通过warming-up来引出新课,迅速地调整了学生的情绪状态,让他们把注意力都转到了课堂上,引导他们学习新知识,也为新课中有重点句式How many…做了有效的铺垫和复习。
二、操练方法的多样、服务主题
(1)操练。首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整体认读,然后通过播放幻灯片出示各种书籍的截面图让学生正确地说出其英语名称,把刚刚学过的词汇更好地巩固一遍。其次,带学生做一个猜词游戏,说对的给予奖励。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显著。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的事物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把英语于实物直接联系,便于他们理解词义,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通过幻灯片猜谜形式的操练,能够让学生们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易于理解。
(2)旧知复习巩固并操练。出示一张幻灯片有各种书籍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只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观察,然后让他们凭着记忆和理解对他们进行提问。这样学生们既能够在句子中说出所学的词汇,又能锻炼他们积极动脑、快速记忆的思维方式。同样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三会单词通过这个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在句子中活用所学词汇,再次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3)对话练习。和一个口语和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做一个对话让学生们理解,并出示幻灯片给予提示,给学生们2~3分钟让他们张口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话练习,把词汇放在句子中来说,充分给学生们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说英语,英语课堂在有限的40分钟内真正做到了锻炼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学习英语不止是单单学习几个单词而已,而是让学生们能根据所学的词汇来交际表达,学以致用,这才是高效有效的课堂。
(4)学习Let's chant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书籍名称内容我自编了一个chant并用幻灯片给学生们展示出来。通过这个Chant ,我又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和有节律的手拍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英语童谣和韵律诗作为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整齐押韵,朗朗上口。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情感易感而外露,随着旋律的起伏和变化,他们在感到松弛、愉悦、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继而产生学习的愿望。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模仿、吟唱中感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美,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在这里,我把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5个单词和拓展的常见的2个词汇用chant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既操练了所学词汇,又运用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9.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 篇九
学反思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校本教研个人经验材料 黄羊川中心小学
蒲岳山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每当我完成一个课例的设计后,总会不停的去想象实施教学过程的情景,反思包括导语在内的教学各环节的预设是否科学、合理;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理解教材、活用教材;对学生需求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相统一等等问题。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精彩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
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高质。
三、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有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也应该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1、实话实说——记成败
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1)记载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 珠链。
(2)牢记失败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及时反馈——写师生(1)捕捉瞬间灵感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诸如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数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如导入新知的妙语、课堂氛围的改观、学生思维的激活、因材施教的准确等等,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一闪即逝,教师必须利用反思去捕捉,否则就会遗憾不已,而这些东西及时俯拾而起,就是熠熠生辉的“金子”。这种种实践日积月累,所蓄渐丰,既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点燃创新火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 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3)珍视沟通合作
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3、把握遗憾——再设计
10.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 篇十
(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中学 徐善海)
我从事英语教学已十余载,在探索如何实施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如何实施教师有效教学,享受教学,我感触颇深。
十年前,我所教的中学英语,总感觉得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无效、低效,是教学效果的真实写照。我不断反思之所以出现这种教学效果,其表现如下:
首先,我忽视了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我总觉得,他们什么读懂,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认知其本质,对他们的能力过于夸大。如:在教一般过去时者语法时,我仅用20分钟,便将其概念、动词过去式、运用的语言环境一股脑传授给学生,学生便忙于抄笔记。而后,我随机抽测几位学生,见他们弄懂了,便相当然他们理应全懂了。结果并非如此,我那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已在不断拷问我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了,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其次,以前上课时,课前准备做的很不充分,甚至很不到位。因而,上课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散漫,讲到哪里算哪里,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的内容到底有多少, 这些便是造成无效、低效的原因。
再次,我在上课时,我觉得课堂是我的舞台,我的地盘由我做主,这便忽视了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和关系。于是,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有时还导致“消化不良”。学生未动起来,课堂气氛未活起来,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效果怎能好起来。
另外, 我在教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短语时,一直停留在疯狂似的孤立死记硬背单词,短语,从没有采取形象、理解去记单词及短语,没有采取联想记忆法去学习词汇,更谈不上结合语言环境去记它们。结果,学生学得好辛苦,而学习效果极其低下,这无形之中,对这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敲起警钟。
现在,我终于意识到,传统的、无效的、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严重抑制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告别无效、低效,追求有效、高效。
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中,我作为隆回县石门中学的一名教师,毅然奔赴高效课堂改革之路,在为期近一年的“摸石子过河”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农村特色、符合与时俱进时代气息的有效、高效的课改。
第一,每节课上课前,我一定要精心备好课,尤其是把学生的情感世界融入我的备课中,这使我在教学时,能够拉近师生的隔阂,同时也能够是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更能体现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得益彰。所以,每节课的备课,我要充分论证,科学构思,精心策划,纸质备课与电子备课和谐发展,尤其是做好幻灯片课件。
第二,采取拿来主义态度,正确处理好“引进来”与 “ 走出去”的关系。众所周知,许氏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已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固然无可非议,但是我们要擅于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慢慢消化,慢慢在吸收的基础上予以创新,这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否则,一味地照搬照抄,势必将来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第三,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承担起自觉学习的责任。学生要想真正好好学习,必须明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也就是学习的现实意义。
我常常跟学生聊起“ 学习如同吃饭一样”。他们觉得这言简意赅,他们意识到为自己学习也就是为了好好生活。一旦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学习。因而,责任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
第四,要擅于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厉行节约,做到少而精,真正达到以少胜多的境界。曾有次上复习名词的种类时,我在制作幻灯片课件时,把爱吃喝苹果醋的139班罗阳健的照片插入幻灯片中.后来一上课,学生一看到正在喝苹果醋的罗阳健,便来了劲,争先恐后地说出不少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如: boy, ear, mouth, hand, heart, apple, nose: hair, water, saliva, vinegar),那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够味,而学习效果极佳。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学生真正学习的组织者,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既为学生减负,而为自己卸负,既使学生乐学、高效,同时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有效、高效。
第五, 该放的就放,该甩的就甩,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现在每节课,我充分设计好导学案,注意内容的层次性,注意难度的梯度性。我充分运用昌乐二中的“ 二七一”教学模式,我只负责10%的教学内容,其余20%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学到,70%他们能够自主学习。每节课,充分发挥教室的班班通设备(电脑一体机)及学生充分展示的小黑板的功能。
第六, 让学生“想开点”,真正实现“死去活来”。每节课,我常常进行词汇联想记忆。如:由one想开去?绝大多数学生想展示他们的才能,他们不经意说出“ To be No.1 ”。然后,有很多学生想到,没有朋友的日子里,一个人好“ lonely ”。还有些学生为人处世要有一就是一,一五一十,他们觉得诚实的英语单词honest就有一个one,还有一个学生说:“钱对于他来说,有极大的诱惑。钱是他的唯一(one)”。他那么一说,学生又来劲,于是他们脱口说出money。在此时此刻,我便说“ Money isn’t everything”。
11.数学高效课堂的反思 篇十一
我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激情,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理查德·威伍教授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是的,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索然无味。激情的教师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鲜活生动。那么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还是在于教师本身,这就要求教师“身怀绝技”“智慧多多”“满腹经纶”。陶行知先生说:“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教育学生更应如此,更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快乐学习、积极思考、自觉实践,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的潜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健康的人格。
有次听一节初中数学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中,有不少学生忘记了对两个方程都要变形,因此教师就举了下列例子问同学们:“妈妈在煮红烧鲫鱼时,是一条一条煮呢,还是两条同时煮?”同学们都回答一起煮,于是教师说:“那我们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两个方程都要进行变形!”在教师这种通俗易懂的例子引领下,同学们都记住了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两个方程都要进行变形,然后再进行求解。
在现行数学高考中严禁使用计算器,可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屡次口头说服甚至口头禁止均不见其效,在平时考试中总有学生会偷偷摸摸地使用计算器,并且成功使用后还会沾沾自喜,甚至还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于是我后来与那些同学进行了速算与计算器计算的PK,当然我都是出的一些有规律可言的计算题,如25×25,65×65之类的计算题,在他们还没有按好数字时,我就把答案报出来了,他们在预料之中败下阵来,然后“愿赌服输”,乖乖用笔在纸上进行计算。每个学生都想找到其中的技巧,都想比别人算得快、算得准,有时课后他们之间还会进行这样的比赛,当每个学生都有了这样的兴趣,何愁他们不努力学习,何愁课堂不高效呢!
教师的“智慧多多”就更加能够吸引住学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学会新的知识。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相交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弦心距,在图像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学生自己根据直角三角形可总结出(■)2+(弦心距)2=(半径)2,在这个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另一个量,从而就可以推出直线与圆相交中的所有题型,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利用此例:已知圆C:x2+y2-2x-4y-11=0与直线l:x-y+3=0相交于A、B两点,求:(1)弦长AB;(2)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特别是在第二个问题的求解时,给出另一解法,让学生进行对比,进而介绍弦长公式,为后面的圆锥曲线与直线相交时求弦长作好铺垫。
教师的“满腹经纶”体现在自身的素养方面,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必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想“满腹经纶”,我们教师必须要勤学习、勤思考、勤练笔,练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反思,在不同的班级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们勤于练笔,它必是我们成功的基石,激情的源泉。
大家都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是V=■?仔R3,如果我们把V理解为课堂效率,那么■?仔这个常数就是每节课的45分钟,这是一个常量,永远不变,R就是激情,3次方就是我们老师课前的备课即准备,如果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激情澎湃,那么课堂效率将曾几何倍数增长,那么知识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12.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一、导学案的设计
高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自主合作展示”, 而所有学习环节的导引者即是导学案, 所以, 打造精品导学案尤为重要, 它是教学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导学案该怎样设计?我认为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对一篇文章, 首先, 要在思考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这篇文章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然后依据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导学案。比如,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 笔者的导学案设计过程和思路如下:
思考文本内容后, 笔者将本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为: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2.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过程方法目标:1.课前让学生搜集文中涉及作家的资料。2.自主阅读法、合作展示学习法、自主写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四位作家的情操情趣及他们间的真挚情谊。笔者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针对以上目标, 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过关”、“整体感悟”环节设计了字词、文学常识、介绍文章中几位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出场顺序等问题, 完成了贯穿于这篇课文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目标——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识记, 并通过了解主人公及其出场顺序这一问题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 同时也完成了过程方法目标1;导读案的“深入探究”环节的问题是紧扣本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 比如:“根据文中的语句来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本文的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 “怎样介绍人物群像, 学习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这一问题是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的。“深入探究”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求运用‘这是一个______的场景’的句式给课本中的插图配一句话, 使其内容更丰满。”设计这一问题既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总结回顾和提升, 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而学生对这一问题异彩纷呈的回答也证明他们已顺利完成我所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在“当堂训练”环节设计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写一写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者是某位老师, 让大家猜猜他 (她) 是谁。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并能迁移运用本文的学习重点, 同时进一步达到过程方法目标。笔者认为, 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是成功的。
总之, 设计导学案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来设计。关于单子容量, 我认为应该少而精, 因为多而杂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长期预习作业多, 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这是得不偿失的。
二、感悟
FFS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优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有时,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甚至会让整个实验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 据观察了解, 部分学生常借助教辅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他们预习时不熟读、领悟文本、完成导学案时不动脑思考, 只是简单地东罗西抄, 让教辅书代替了自己的结构化预习, 使得结构化预习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抄来的答案常常准确无误, 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只是形式而已!展讲时照着抄读, 也是形式而已!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要在认真读文本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得出答案, 但抄袭仍屡禁不止。据了解, 这也是几乎所有语文科实验老师遇到的普遍问题。为此, 一段时间, 我很担忧实验在实践操作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后来我想, 实验肯定离不开创新和突破, 何不放手去尝试?于是笔者果断将学生参考书全部收上来束之高阁。这样, 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合作交流时为避免展示出错尴尬而不得不认真和小组同学交流。脱离了参考书的答案常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但它是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结果, 它远比抄参考书上的准确答案有价值有意义!展讲时其他组举手质疑补充的同学也大大增加, 学生真正从内而外地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离开了参考书的束缚, 学生常常会给我一个个惊喜:原来A的知识面蛮开阔的!原来B的语言表达如此流畅准确!原来C的思想远比我想象得成熟!……看着他们为一个个问题争辩、看着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看着他们皱眉思考, 看着他们单上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 我感到欣慰, 因为我明白了我的尝试是成功的!
13.高效课堂反思感悟 篇十三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石双美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为主体、讲授为重点、知识为中心,教学少慢差费,低效无效的问题,我们年级提出来了,“四步骤,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积极展示、有个性发展的理念,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教学流程,课堂上学生潜心自学、专注投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互动双赢。
这半年来我校依托这一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内涵,在班容量很大的困难面前,语文教学成绩能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各项比赛中彰显出较高水平。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下面就各环节教学实践及效果作一简单分析。
导的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材料、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多样的方式,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对教材进行简要讲读、讲述或讲解,从而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导出与教材有关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的学习研究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教给学生自学教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要求。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想学会学,一开始就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来,为高效课堂开了个好头。
学的环节,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认同感或受到启发,从而自我修正,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或发现自己的困惑点疑点。
问的环节,针对第一教学步骤提出的学习研究问题,和第二教学步骤学生自学教材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整合重组,巧用设问技巧,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必要资料信息和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研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细读,对研究的问题作深入分析,以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给予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在解决疑难的同时学会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练的环节,此步骤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学习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情况,在学生交流评价中又一次促进知识的系统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便调整后续教学。
总而言之,本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为以后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定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服务。
当然由于实践时间不长,和个人素质的差异,也存在以下困惑:
14.高效课堂反思心得 篇十四
2009-12-21 21:48
我认为要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
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
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优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一、对优质课、观摩课和家常课的认识
1、优质课与观摩课、公开课都有展示的目的。
优质课更强调完整性,是对一节课的完整的展示。观摩课和公开课更主要的是对某一方面的展示,例如展示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等。有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读书方法后,就先后多次引导学生练习这种读书方法。这更像一种读书方法的展示,更像一节观摩课。
2、优质课是家常课的精华展现。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每一节语文课都上成优质课那样,但是我们要把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在家常课中积极运用才好。否则,临时抱佛脚,必漏洞百出。有的老师指出五名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1)认真听同学读课文;(2)边听边划出时间匆匆而过的语句。这样的要求学生很难做到。有的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求就很合情理:默默地读,静静地想,记下深刻的词语、句子。只有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才有时间去思考,去划,去记。有的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知道读课文的方式有哪些吗?高年级这样去做还讲得过去,低年级这样去做就不大应该了。
二、把握住语文教学的风向标
1、语文教学的风向在不断发生转变。
文革前:思想口号满堂灌。文革后:知识要点满堂练。课程改革伊始:探究式教学,过分注重探究形式在语文课堂上的展现。现在:文本式教学,更加注重对文本意蕴的理解与感悟。
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课程改革伊始,大家过于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们看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初读课文后,问学生想知道什么、想了解什么、想学习什么,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后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探寻问题的答案。此时,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是“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一时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语言。
3、文本式教学的特点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重读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理念。时至今日,语文课堂教学的风向在悄然发生变化。回顾课程标准,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课程改革伊始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出现偏差。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积极倡导”这个词语中我们也可以领会到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注重的是对文本意蕴的理解与感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感悟文本、走出文本、升华文本、拓展文本成为当今语文教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形式。我们并没有抛弃探究式教学,文本式教学是对探究式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并不是回到课程改革以前的语文教学状态。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好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如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等。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理性,文本式教学注重的是感性。语文教学需要理性,但语文教学更需要感性的东西,需要感悟文本。现在大家注重了对文本的感悟。同时,我们依然看到了探究式教学的影子。例如: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感受深刻的句子,几个学生回答后,本该展开教学了,老师却继续问着,终于有学生回答到教师预设的句子时,教师这才出示课件、展开教学。不难看出,教师此时的探究式教学完全是个形式。如《永生的眼睛》中,老师提问:“课文讲了三次捐献,最想读那一段?”有的老师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却没有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
4、文本式教学的感悟点。
文本不同,感悟点就会不同。一篇文章,不分轻重,全篇学习感悟。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烦躁。文本式教学强调对感悟点的把握。《可贵的沉默》中,“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就是这篇课文的感悟点。《难忘的启蒙》讲述的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爱国、治学文化的传承,“启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就是这篇课文的感悟点。
当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时,对同一篇文章,读者不同,感悟点也会不同。学习朱自清的《匆匆》,我们更应该激励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而不是品味“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无奈。三、三维目标,那一个更重要?
从教学大纲过渡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我们思考一下三维目标哪一个更重要呢? 把一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说给学生,学生了解了一篇课文;教会学生从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会了这一类课文怎么去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后,学生就会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行了呢?并非如此。大家都知道,仅仅吃第六个包子是吃不饱的。语文教学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三维目标哪一个更重要呢?齐头并进,不分伯仲,不可偏废。一节好的阅读教学课,应该是三维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情感目标的淋漓尽致地展现,能用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草船借箭》中,对智慧的向往;《永生的眼睛》中,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爱;《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中,那种渴望读书的期盼;《七颗钻石》中,关爱他人的挚诚;《可贵的沉默》中,爱心的涌动„„单纯讲道德,这是说教。创设情境、补充故事进行道德情感教育,这是品德课。在文本阅读中感悟情感,纯洁孩子的心灵,升华孩子的情操,这才是语文教学。文字具有特殊的魅力,文字之美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代替的。眼前没有山,却能从诗句当中读出山的巍峨;眼前没有水,却能从文章中感受水的妩媚。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感情,不是直接出现在眼前,而是首先进入心灵。反复诵读、悉心品味,走进文字的世界,领略文字的奇妙,让文字浸润心灵、陶冶性情。热爱文字并学会使用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特色。
四、教学环节应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保证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大家大都注意到了教学的实效性、简约化,从导课方式的设计就可见一斑。不论激趣导课、情景导课,还是故事导课、猜谜导课,抓住题眼导课,联系生活体验导课。几乎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效应,为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老师则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感觉很实在。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华丽。
有的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是为了整堂课的好看或者热闹。到底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或者训练什么能力或者激发怎样的情感,却没有考虑。例如: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小练笔,到底小练笔是为什么而设计却不清楚;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学生不同形式的文本朗读,到底想引导学生读到什么程度却不清楚。·小组合作要讲求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 “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是这样说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然是“倡导”,我们就可以接受倡导,也可以不接受倡导,到底怎么去做要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小组合作这个层次上的学生学习形式一般分为四类。其一是个人独立思考,能自己完成的内容一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二是同伴互助,一个读另一个听,一个做另一个检查,这样既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也不浪费时间。其三是小组合作,一般是四五个学生一个小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但是操作不当时往往把小组合作变成优秀学生的表演。其四是全班大讨论,这时出现了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说大部分学生听的局面,运用不当会浪费很多学生的时间。这四种形式首先倡导的是独立思考,其次是同伴互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正是多次运用了这种形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渗透意识与课堂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的巧妙,又需要生成的精彩。实现预设的巧妙,需要老师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语文意识不动声色地传递给学生。要实现生成的精彩就需要教师的睿智,需要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朗读指导。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
《四个太阳》中,有“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 一句,为了让学生重读“绿绿的”,有的老师问:“我怎么没有听清楚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这就避免了呆板的朗读指导。
2、努力丰富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由于现在倡导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致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满堂课都是“好”的现象,不论学生怎么回答问题,不论学生怎么去做,老师一律评价为“好”“不错”“很好”,学生到底哪个地方好?好在哪里?老师却没有指出来,反映出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匮乏。
六、文本拓展。
文是本之载体,拓展文本要立足文本。语文教学需要拓展,既需要横向拓展也需要纵向拓展。横向拓展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量,纵向拓展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层次挖掘。
1、文本拓展要尊重文本,要在教透、学透文本的基础上拓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的老师教学《匆匆》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教师融入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重组和整合,充分将静态的教材激活了。
2、文本拓展要源于文本、超越文本。
(1)固本保线,立足文本,参透文本是根,课外延伸拓展是藤,绝不可舍本而逐末。拓展之前,教师应当反问自己,文本突破了没有,文本的内涵教出来了没有。有的老师教学《草船借箭》时,抓住“饮酒取乐”问学生:“鲁肃和诸葛亮喝着酒,酒杯怎么斜了?酒杯怎么快掉下来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应该把船调过来。”一个小小的拓展,说出了诸葛亮掉转船头的依据。
(2)开放不是漫无边际的放任,有机整合不是毫无规则地拼凑。更要立足学生的年龄实际,恐怖图片要不得。
(3)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遇到问题应该引领学生回归文本中去寻求答案。即所谓出得来、进得去。
七、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
: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呢?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二条建议中的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一位教师对这位教师说:“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在案例分析中指出了读书对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大量地读书,让自己拥有广度,同时更要具有思想的深度。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激发情感,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可以优化人生层次,提高生存质量,升华人生目标。读书不仅能品味到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放、冰心的博爱、朱自清的深情,还能领略到秦汉的冷月、明清的悲歌、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惨烈。读书能够催人自新、教人进步,让我们的生命因为读书而精彩吧!
教学反思: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 2008-12-09 20:31:47 阅读4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新乡市第二中学
原强
市优质课观摩活动结束了,但对我而言,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我语文教学新的开始。通过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感悟和反思:
首先是所得:在紧张的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们的掌声给了我许多信心,课后和几位听课教师的交流也给了我许多鼓励,让我对“快乐语文”“人文语文”“高效语文”的教学宗旨更加坚定不移。其次是所思: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快乐,更重要的还是“高效”。
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2、人文是内涵:语文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责。应该通过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悟到民族文化传统的魅力,并将其继承下去。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语文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教学相长,“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我将以此次优质课活动为契机,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
提高完善自我。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该做点啥?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该做点啥?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高效课堂”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努力提升自我,以适应高效课堂的需求。具体如下: 首先,树立正确的课堂观,明确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好的语文课能让学生焕发学习的热情,智慧的火光频频闪现,并让他们眼界大开、视野开阔,这些都会直接引导到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老师是幸福的,较之其它学科的老师,也就更加神圣。如果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一味搞花架子把课上得热热闹闹,课堂却失去了语文味儿,或者为了追求课堂的扎实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这都与高效课堂相悖。前者,热闹之后,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是一种虚假的繁华;后者,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让原本富有生命活力、灵动的语文课堂变得味同嚼蜡,都不足取。所以树立正确的课堂观非常重要,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营,是展现学生智慧火花和潜在能力的舞台,也是在听说读写中形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个情感磁场。所以,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的自主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还有,怀着对课堂的敬畏,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前才带着从网上下载的教案匆匆走进教室,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备好和上好一节课。
(一)深入解读文本。
首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并注意把握学生特点、课文的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明确“教什么”。接下来就是静下心来,用心去解读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形成自己内心的“情感磁场”,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升,才能引领学生去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各种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去尽情遨游。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确定了“教什么”和教学重难点,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课题的导入,情境的创设,怎样突破重难点,用什么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包括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堂训练,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等。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崔峦语)的原则,让自己简单教,学生快乐学。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师修炼内功至关重要。
高效的课堂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升,否则,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就是缘木求鱼。“语文课堂是向着未知的方向不断挺进的历程”“语文课堂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美丽的孩子追求完美的过程。”所有这些关于语文课的定义,都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里的“一桶水”,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底蕴、教育智慧等诸多方面。要一次次智慧解决、处理学生的疑惑,要巧妙引导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从容面对学生的 “发难”,要将课堂上意外生成演变成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而不至于出现“冷场”甚至是尴尬收尾的局面,都需要我们努力修炼内功。比如多读文史,丰充自己的文化积淀,多读教育专著,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悟名师的教育智慧,多反思自我,从失误中觉醒,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积”是发的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教师最重要!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
鞠文兰
语文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一)
一、使用“新”教学形式,难舍“旧”教学思想
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们习惯于教师的精讲,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领悟,把教师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不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害怕学生的理解与“标准答案”有偏差,害怕丢掉知识点。结果,学生活动一样不少,小组活动,交流研讨,各抒己见。但是到最后,学生你说你的,我有我的一定之规。对于学生的观点,或者没有正确的评价,甚至于置若罔闻;或者一味引导,直到与教师心中答案一致,不达目的不罢休。久而久之。学生会有上当受骗之感:原来教师给我们下了一个套,不跳不行。渐渐的也会失去主动思考的兴趣。这样的课,表面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讨论、有合作、有探究,但实际上时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二、热衷于情感教育,淡化对文本的赏析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但是由于对于课程理解的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热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会拿出一个话题,让大家探讨、辩论。诚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但这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讲的是《岳阳楼记》,后20分钟,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应该怎么来报答祖国呢?”许多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一个说:“我要好好学习,让祖**亲高兴”。一个人说:“我要做个勤劳的孩子,报效祖国”“还有别的想法吗”老师的表情似乎有些不满意。学生举起的手明显少了。又有同学说:“长大后有所成就,让国家富强”。“还有吗?”老师有些着急:“同学们,你们看看范仲淹是如何做的呢?”“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老师如释重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时的情感教育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用20分钟时间进行情感教育,使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就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了。教师根据课文中涉及到的某学科知识,某种思想感情,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得到拓展,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但是,如果热衷于此,而忽视了对于文本的必要的赏析,是不可取的,不该让语文课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花架子。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在教学中,忽视或者不敢讲语文知识,甚至于把最基本的词语积累、语法、修辞常识都抛弃,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如何提高语文预习课自学的效率(反思二)
现在我校施行的语文的课型为自学展示新课型,因此预习的环节尤为重要。但是学生在预习时速度极慢: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简介作者、整体感知、人物分析、写法总结、字词句段的批注用一课时根本解决不了什么,要想让学生预习充分用两节课都完成不到位。
虽然预习时用了大量的时间,但到预习汇报展示时效果并不好,或是拿着答案照念,或是把资料上的练习题答案一字不漏的抄录下来照着念,不会加以筛选、概括、归纳信息。同时字词掌握的不扎实,课文读不熟,文本圈点批注分析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文章主旨,只是肤浅的概括文章内容。
特别是在批注交流时,一组学生只找二至三处词语或句段,批注答案一致,没有经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就进行了合作交流,抄袭了一致的答案,这不利于提高学生个体自学能力的水平。
究竟怎样上好语文预习课,提高预习效率,我认为还是有方法可循的。
第一,要确定好预习自学目标。目标要清晰、明确,指向性强,让学生按着目标由浅入深的一个一个目标去自学。使学生感到有法可依。
第二,培训好各组的小组长。小组长是教师的小助手,语文教师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教会小组长学会自学,并会指导本组学生自学,充当小教师的作用,让小组长负起总责来,然后具体指导学生预习到位。而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中差生,也许这样效果会好些。
第三,学生批注文本时要独立。在批注文本时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理解,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能独立地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对文本写法技巧的理解和探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补充,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而言之,我的这些不成熟的做法还有些肤浅,在具体的工作还需不断地完善。
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反思三)
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探究的;其次课堂的氛围是民主的、和谐的;老师的教学是精彩的、高效的。例如,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导入设计就显得高效而精彩,从而引领了学生的整个课堂学习。以我的课堂教学实例来证实一下:“同学们,你们读过沈从文写的《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吗?你们读后觉得云南的歌会有意思吗?老师读后觉得云南的歌会没意思。如果你们觉得云南的歌会有意思,那么,请你用书中的例子来说服我好吗?”看似很普通的几句话,却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于无声处听惊雷,一石激起千重浪”。老师的亲和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中,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整个课堂的氛围甚是活跃。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手来,精彩的发言声此起彼伏,从唱歌的“地点”“方式”“环境”“气氛”等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和理由。说“云南的歌会”不仅是传播智慧和热情的盛会,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盛会,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盛会。
另外,和谐性的课堂还应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与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在渴求知识和成功体验的双赢下,去谋求更大的发展契机。
正如我们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和谐的问题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这篇文章没意思,同学们觉得呢?能不能帮助老师找出你认为有意思的地方?说服老师。”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后,兴趣倍增,思维被激活,答案也丰富多彩,此中,老师积极的给予学生激励的评价,也放飞了学生思维和求知的渴望。像这样,师生关系互动,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课堂,才能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引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创造和求知的渴望。一节课堂,和谐得能让学生能放飞自己的思维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
因此,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主动的学习,积极地探究问题,领会了文本的内涵和实质,达到自感自悟的目的并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同时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堂。
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反思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新思想新理念下的课程也被赋予时代的色彩,那么,怎样“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呢 ?这催我思考:我的理想的课堂是怎样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认为: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应是享受“快乐”的课堂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喜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必然关照。学习着,就是快乐着,幸福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是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通常,课堂中只要富有民主平等赏识赞美,就会很自然的生成课堂快乐。只有轻松和谐的环境与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意象丰富,激情飞扬。教师不是主宰者,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拥有课堂上的时空,让他们自主地合理地进行朗读、思考、提问、作业活动。这里有民主平等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这里有赏识和赞美,没有教师的训骂、侮辱、嘲笑、体罚。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关下。当孩子有了精妙的回答后,大加赞赏,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快乐感觉。对于孩子意外生成的问题,没有在你预料之中的答案,作为老师,应该是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的契机,适当点拨,让思维的活跃得以延续,让学生有骄傲的感觉。当学生出现了卡壳,老师应该停下来,把这一环节上足,让学生真的掌握,让他们有种获得新知识的快乐感。
课的快乐幸福依赖于缔造、信念的坚守,点点滴滴的积累。课,因知识转化为道德尊严,再一次让课堂快乐得到理性升华。此时的快乐,真还有一种我在看风景,而看风景的人却在看我的美妙意境:在课堂中找快乐。其实快乐就像一道风景,看风景的教师是课堂中的最快乐的风景!
《藤野先生》的课后反思(反思五)
我校提倡 “15+3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我这个教研组长来说,我一定是身体力行的,我觉得我上的《藤野先生》这节展示课,已实现了这种模式。课堂上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已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设计,组织,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评价。从而彻底摒弃教师一统天下一统课堂,硬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不走下来的局面,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和展示的快乐。培养学生乐学善思愿答的积极性,推开学生的参与面,谁在课堂上发言的多,参与积极主动,就更能学有所得,教师就应在精神上给予奖励,比如发个参与竞争奖状,给小组加分等,学生是愿意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来的,只要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他们就会还你一个惊喜。
传统的课型好犯一个毛病,那就是尖子生引领课堂,中差生抢不上,而杜郎口的展示课的六环教学是诊治这个毛病的药方,让中差生也有话语权,也有展示的机会,比如说,二年八班的付超同学,平时从不愿意发言,在这种课型的感召下也对同学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此展示课的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理解分析而得出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提出问题硬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回答感悟不出就急得没办法、教师就赶紧给下结论。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目标,我参透了语文新课标的精髓,等待也是一种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我不断探究的主题。当然,我上的这节课只是尝试而已,疏漏之处有很多很多。当老师们看到“林东四中课堂教学等级评价标准”“把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这一条后不知道课究竟怎么上了,是上我校的六环教学课型,还是上杜郎口的展示课型,都有些无所适从,有些茫然无助,我也是如此,但我不怕失败。目标教学和洋思经验相结合的课型虽然对我是轻车熟路,但我更愿意创新和改变,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应该像蝉似的发生蜕变。
作文点评的几种方式(反思六)
作文点评可采取下列方式:1 集中点评,教师一言堂。集中讲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做法,有利于集中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议论文中存在的材料不真实,不详实。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材料与具体材料。不懂结构的引议联结四个部分的灵活运用。灵活调整。不会针对材料进行生发议论,挖掘中心,更不会联系现实,个人感受议论总结,发出号召。记叙文的结构是直接提出文章中心,选择材料表现中心。结尾议论抒情。这一结构也可灵活运用。直接叙述后议论。这样的文章或事情材料不典型,或叙事不详实。或用的事情过多,多件事不会运用线索。不会安排详略。一件事六要素交代的不清。共性问题教师可集中讲解。讲解时要用典型的问题作文和典型的优秀作文做范例。以感性认识来指导学生。
2.学生共评。找一篇问题作文统一印发下去,让学生做批改点评。角度可多样。评后学生共同汇报。可根据以往评点经验,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作文技法。也可老师提出批改角度,统一批改。
3.学生互相批改,两个班级的学生作文互相换着点评。这最好是老师统一提出要求。批改教师浏览学生作文,归纳写作中的问题。统一讲解。
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考(教学反思七)
在全面推行课改的同时,我们参加教学教研观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不经意间发现,现在的课堂越来越“绚丽多姿”了,极具表演性和观赏性,学生在课堂上能力凸显、个性张扬、表现卓越,但课后调查中却发现,这种“绚丽多姿”的背后往往折射出一种低效。
所谓“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或收获大不大。因此,课堂教学我们应当:
1、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追求效率。所谓效率,不是指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幅度。如果学生活动了但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热闹、再花哨,也是低效教学。
课堂上的时间是一个常数,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当简洁而具有针对性。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状况的观念、模式,而应在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从而使课堂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而我们部分语文教师的预习展示课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展示课把话语权、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说或不说,学生要畅所欲言、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还应该有条理性,选择恰当的形式,不要东一句西一句,一会是字词,一会是品味语句,一会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会又是品味语句,一会是人物形象分析,一会又是回答课后练习题,一会又是理清结构思路,这样学生听的比较忙乱,思维跳跃大,学生跟不上趟,差生更是不知所措,有的还做起小动作,脱离了课堂。课堂教学高效性何以得到实现。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不要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教师不应放手不管,放任自流。教学策略,教学环节还应设计,并合理安排学生展示的流程。课上展示的几个方面内容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即要确定好学习目标,然后由浅入深,条理清晰的进行展示,使整个教学流程层层推进,清新而流畅,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并面向全体学生,不要让尖子生引领课堂,要推开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语权,让人人都得到成功的快乐。
2、通过学生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来追求效益。
思维的开放性不应成为学生满足于现状而拒绝学习新的更基本、更有效方法的理由。如果仅仅是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而对学生良莠并存的思维方式视而不见,那么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提升的机会。
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预习课时先是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既而感悟、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展示课时分组展示,展示时一名悟性一直很好的学生回答别人提出的疑问时说,当藤野先生向鲁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时,鲁迅感到为难的原因是——鲁迅不是女人,所以不知道足骨变畸形的原因。匪夷所思!我并没有一味表扬该同学的独特见解,反之,我当即问学生,你们如何评价这位学生的发言。有学生当即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依据,但说的都不对,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急于想得到比较理想的答案,此时,我也表明了我的意见,女人裹脚是国丑,从鲁迅的爱国精神来看他不愿意让外国人知道。指出刚才这些学生的“感悟”是主观臆断,应该“左顾右盼”上下勾连的去看问题,感悟不是天马行空。教师趁热打铁,通过适当追问,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的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也就是在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对原有的方法作出“扬弃”,从而使思维更上一个台阶。
但是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学生即使不能抓住或把握好文本的精髓,不管说什么,教师都一味地肯定,或者是对问题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使教学不能充分体现文本的价值,学生不能领悟文本的真谛。现在学校要求课改教师上课尽量闭上嘴,是怕教师上课犯“硬讲硬灌”的老毛病。而有的教师理解的过于狭窄,一节课干脆什么都不说,不管对与错。我们如果为了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及参与的热情,而不去深入引领学生领悟文本的真谛,引领学生由问题生发出新的问题,那么训练学生思维的想法将收不到成效,对文本的理解只会过于肤浅,所以,在学生展示反馈中让学生对知识有所归纳和提升,教师的“导”功不可没。
也许叶澜教授的一句话能给我们留下思考: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关键时刻,教师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设问的要设问,该出手时要出手„„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课堂往往只是虚假的主体性
如何构建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八)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话题和课题,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呢?以本学期的语文层推课活动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要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变教为学,变讲为导,“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可以说,我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发生了跨越性的改变,由传统教师带领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自主展示。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变的自信和灵动。
其次,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还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地位的发挥等等,教师都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因此,我校的语文教师能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创新课堂教学设计,课型分为两种:预习指导课和学生展示课。课前预习充分,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使差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展示课学生积极活跃,表现欲望强烈,个性得到张扬,不断有新的思想火花出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点拨者。改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了一个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新课堂。第三,是要确立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校已下发了《林东四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标准,从教学目的上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有进步,使学生有所收获”,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是第一位的。从教学要素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和谐互动,充分调动教与学双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创设能激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究思考、积极参与合作的课堂氛围和情境,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手段,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有效。学生主动阅读思考,积极讨论发言,善于质疑探究,积极参与对话与合作。从教学效果上讲,要使学生学有所获,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能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激发改革创新意识。我校的“把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就深入地说明了这一点,语文教师也身体力行的做到了。
第四,教师要进行创新的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运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课堂教学过程,成功地构建了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初一语文的课改轰轰烈烈,把课堂的二分之一时间让学生展示,二分之一时间学生和教师共同解决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疑难。初二的课堂教学借鉴杜郎口中学展示课型和我校的“目标教学和洋思教学相结合的经验”的六环教学法,两个年级所上的课型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教学设计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每个语文教师上的课都比较成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成功地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如洋思教学经验,目标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教学课型,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较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要有博采众长、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要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进取精神。总之,要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就要锻造锤炼出一个“好老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人为本,教师尤先。因为“好老师”是“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的课堂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手做,动脑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让学生主动深入地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让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让学生进行激烈地争论和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和热情,总之,要让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热烈气氛,真正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开放”。
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其着眼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共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推荐阅读: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高效课堂反思11-0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0-03
浅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06-26
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09-26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模式探索11-30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2-03
重视英语教学反思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10-04
小学英语教学中高效课堂创设论文08-16
快乐学英语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12-09
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07-31